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八年级思想品德新授课教案(19)

课题:行为与后果一、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2.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课堂自学、合作交流、讨论质疑、探究总结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学情检查

(二)导入新课

案例导入(视频): 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思考: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三)出示思考题,明确提出自学要求

1.在法律上,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哪两种?不作为的含义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怎样?

(四)自学检查

1.在法律上,人的行为有______和______两种。不作为是指行为人_____________的行为,即________。其实质就在于__________。

2.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是:

(1)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2)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有行为就会有后果……

(五)师生研讨

1、阅读课本P76海因茨的的故事,并根据要求进行分析。

主张“偷药”:后果是被抓住毒打…偷药成功,妻子得救,但内心及其愧疚,良心不安…。

主张“不偷药”:后果是妻子静静地死去,他痛苦一生…。

(1)海因茨可以不通过偷药而得到那种新药吗?

(2

2、阅读课文78页上面

两段文字,思考下列问题:(1)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行为可分为哪些情况?

(2)在法律上,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哪两种?不作为的含义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3)请列举几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警察接警不出;父母不抚养;教育子女医生见死不救等。

小结: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行为就会有后果,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有的后果是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3、选择我们生活中的几种行为,试着从多个角度分析后果。

4、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我国神舟8号飞船发射成功!这说明了什么?

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归纳小结: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有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

●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六)巩固训练

1、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着报复。”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②有行为就会有后果③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④人们改造自然界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志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这些行为()

①可能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②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③可能是出于不道德的④可能是在善良动机下做出的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一名刚毕业的年轻护士跟随一名德高望重的医生实习。在一次手术中,医生做完了手术,准备缝合伤口,年轻的护士说:“还差一块纱布。刚才用了12块,现在只收回11块。还有一块一定在病人的腹中。”医生好像若无其事地说:“哎,算了,纱布没什么影响,我们必须立即缝合伤口。”护士大声地说道:“不行!我们要对病人负责。”这时,医生笑了,他挪开脚,露出踩在脚下的那块纱布,十分欣慰地对年轻护士说:“你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1)护士的这种高度负责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如果这位护士真的认为一块纱布没什么影响,那又会产生什么后果?

(3)上述护士的言行对你有何启示?

(七)总结反思

1、小结本课内容(略)

2、教后感想:

(八)布置作业;课堂检测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实施的违法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而承担的法律规定的后果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实施的违法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而承担的法律规定的后果。 一广告违法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 .广告行政处罚类型1 停止发布广告。① 责令公开更正。② 通报批评。③ 没收非法所得。④ 罚款。⑤ 停业整顿。⑥ 吊销营业执照或广告经营许可证。⑦

.广告行政处罚的具体规定2 在我国《广告法》中,广告管理机关对于广告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的具体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具体如下: 发布虚假广告。对于利用广告虚假宣传商品或服务的,责令广① 告主停止发布,并且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 响,同时处以广告费用倍以上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 15 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没收其广告费用,并处以广告费用倍以上倍51以下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者,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已经给用户和 消费者造成损害或利益损失的,责令补偿损害、赔偿损失。 发布违禁广告。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②

布者停止发布、公开更正,没收广告费用。并处以广告费用倍以人1 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5 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布不正当竞争的广告。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③ 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公开更正,没收广告费用,可以并处广告费用倍以上倍以下的罚款。5l 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发布④ 者改正,处以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10001 违法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农药、食品、酒类、化妆品广告或发⑤ 布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广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改正或停止发布,没收广告费用,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学习资料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 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 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 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情绪与行为障碍

《情绪与行为障碍》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情绪与行为障碍(英文emotional disorder) 【课程代码】 【适应专业】特殊教育专业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情绪与行为障碍是特殊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涉及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常见行为异常与情绪障碍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内容。了解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知识和从事相关特殊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情绪与行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教育特点有初步了解;培养从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相关工作的感情和事业心。 【参考学时】36学时 【参考书目】 1.James M. Kauffman等著. 情緒及行為障礙學生教育[M].台湾:心理出版社,2010. 2.李雪荣编著.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刘智胜主编.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王如明主编.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情绪与行为障碍概述 §1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 §2情绪与行为障碍流行病学资料 §3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相关理论 ●基本要求: 1.理解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掌握其流行病资料。 2.了解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研究现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及流行病资料。 教学难点:情绪与行为障碍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提示:课堂教学为主,介绍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基本知识。 ●参考学时:2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 ●第二单元焦虑障碍 ●§1 焦虑障碍的概念 §2 焦虑障碍的分类 §3焦虑的鉴别与诊断 §3焦虑障碍的理论解释 §4焦虑障碍的成因 §5焦虑障碍的治疗 ●基本要求: 1.掌握焦虑障碍的分类及相应的治疗。 2.了解焦虑障碍的成因及相应的理论解释。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焦虑的分类与治疗。 教学难点:焦虑障碍的理论解释。 ●教学方法提示: 课堂讲述与个案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将学习理论知识与具体个案联系起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个案的相关图片与视频材料。 ●参考学时:6学时(理论讲授4学时,讨论教学2学时) ●第三单元抑郁障碍 ●§1 抑郁障碍的概念 §2抑郁障碍的鉴别与诊断 §3抑郁障碍的理论解释 §3抑郁障碍的成因 §4抑郁障碍的治疗 ●基本要求: 1.掌握抑郁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2.了解抑郁障碍的成因及相应的理论解释。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 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案

第7课行为与后果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馔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2.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教学重点: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教学难点:行为与后果关系的多样性 一、课堂导入 PPT展示象棋的图片 问:“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个细小的行为就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后果。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 [探究一] 1.观看视频:《香格里拉旅游乱象》 思考:该事件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做出了什么行为? 导游:强制消费、把游客赶下车、讽刺游客 游客:被迫交钱、投诉 执法者:不受理该事件、辱骂游客 记者:投诉、拒绝交费 旅行社:强制消费

2.请同学们将以上行为进行归纳整理,看看分别属于什么行为?(小组讨论) 师: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得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3.问:根据这张表格中行为的类型,大家能不能把行为来分一下类呢? 师:从不同角度看,行为有不同的分类。有的行为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有的出于不道德的动机。从行为的性质来看,有的合法,有的不合法。在法律上,有作为和不作为之分。那么到底什么是作为和不作为呢?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知识交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行为与后果

第7课行为与后果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馔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2.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教学设计l: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导入新课: 活动一:展示漫画创设情景: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从彼此的行为态度引出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活动二:请学生谈谈下棋时调兵遣将的感受。正所谓“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师:我们在探讨时发现行为与后果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正是本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讲解新课: 活动三:主张“偷药”和“不偷药”的同学对书中P76当事人海因茨的行为、选择行为的理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行辩论:说明理由,并设想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 师:其实,面对如此复杂的道德情形,人j勺行为不只是“偷药”与“不偷药”的选择,评价的标准也不只是简单的对与错。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海因茨,使他既放弃“偷药”与“不偷药”的痛苦抉择,又可以得到药物医治爱妻挽救她的生命呢?请说明理由。 生:(略) 1.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师:上述的分析说明: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有的行为是有意识进行的,有的行为是无意识进行的,从行为动机看,有的可能是在善良动机下做出来的,有的则出于不道德的目的。从法律上讲,有的是合法行为,有的则是非法行为。在法律上,人的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作为,就是做法律鼓励做的和要求做的,也包括做法律反对的甚至禁止的行为。不作为,就是指法律要求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没有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其实质就在于:应当履行而不履行。 走进生活:(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行为都会带来后果。) 活动四:剪辑播放某校师生走进社区活动的录像片段和中央台拍摄的教育片《交通安全伴我行》的录像片段,请学生说出其中的“作为”和“不作为”,品味由此产生的相应的后果。 师:请列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当为而不为”的事,并分析其后果? 生:医生见死不救、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警察接警不出、父母遗弃子女、子女虐待老人、“拾金而昧”等不履行义务的现象。 师:不管是作为还是不作为,都会产生后果。只是有些行为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有些行为带来的后果会出乎人的意料;有些行为会产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后果,而有些行为则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有些行为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有些行为的后果可能不会直接表现出来;有些行为的后果会随着行为的发生而发生,有些行为的后果则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产生。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行为时,要首先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 反思生活:(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先考虑后果而后选择行为。) 活动五:案例分析:张斌、张磊同时收到某彩票中心寄来的关于该中心举办首届“2006年幸运读者”有奖活动的说明和一张无偿赠送的彩票,刮开对奖区,两人同时中了“二等奖”,

情绪及行为障碍

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定义与发生率 【案例一】 小华为小学六年级男生,从一年级开始,经常跑出教室、很难安静坐在位置上;他常打架、咒骂同学,一旦玩耍受到拒绝,就会向人吐口水,甚至曾用利器伤人,在学校人际关系很差。父母表示从小在家里就十分任性,拒绝其要求时,会大发脾气、摔东西、用脏话漫骂。 【案例二】 小斯是一位个子较小、文静的幼儿园大班学生。她是领养女,母亲是护士,父亲是医生。起初,老师没有特别注意小斯的文静性格,反而认为这是她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表现,觉得她个好孩子。但是某日,老师注意到,小斯在自由活动时一个人蜷缩在教室的角落里,接近她时,她慢慢地跑开,不愿意和老师讲话。老师开始更多注意小斯,发现小斯在课内和课外活动时都不跟小朋友说话。她从不主动和大人说话,别人和她说话时,都是用单词和短语回答。她经常搓自己的手,咬指甲,低着头,凝视前方。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类学生,如:严重情绪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严重情绪困扰、性格及行为异常、情绪及行为异常、情绪障碍、情绪及行为困难、行为障碍、道德行为偏差、思想行为与心理偏差、适应困难、行为问题等。 这类学生泛指持续地表现外向性的攻击、反抗、冲动、过动等行为,或内向性的退缩、畏惧、焦虑、忧郁等行为,或其它的行为问题,以至于造成个人在生活、学业、人际关系和工作等方面的显著困难,而需提供特殊教育或相关服务协助者。 一、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定义 什么是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学生?目前国内外并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将情绪和行为障碍分开,分别下定义。已有的定义大多只是进行了一些描述性的界定。有的从医学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有的从教育学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种可矫正的情绪不稳和行为不良。近十多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矫治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学生,强调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体现可教育性。 (一)美国的定义 美国在2004障碍者教育法(PL101-476,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简称 IDEA,2004)中对这类儿童和青少年作了以下的定义: 1. 无法学习又不能以智力、知觉、或健康因素加以说明者。 2. 无法与同侪和教师建立或保持满意的人际关系。 3. 在正常的情况下,有不恰当的行为或情感。 4. 常表现不愉快的情绪或沮丧。 5. 常因个人或学校的问题而感觉身体不适、疼痛或害怕。 6. 情绪困扰包括精神分裂症儿童,但不包括社会适应不良儿童,除非被认定具有严重的情绪困扰。 (二)台湾的定义 根据2012年台湾教育部颁布的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学生鉴定标准的定义: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指长期情绪或行为反应显著异常,严重影响生活适应者;其障碍并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结果。情绪障碍学生之症状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惧性疾患、焦虑性疾患、注意力缺陷过动症、或有其它持续性之情绪或问题行为。 (三)我国大陆地区 我国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多从人格障碍出发,也参照了美国和苏联的界定,从情绪与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倾向于从行为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界定。例如,由朴永馨主编的《特殊教育词典》中对行为障碍的界定是:“主要发生在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偏离”。主要表现有:① 不良行为动作。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趾)甲或其它物品、手淫、拔头发等;② 退缩行为。表现出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也不愿与其它儿童交往,常一人独处,与玩具相伴,但没有精神异常;③ 生理心理性行为异常。如遗尿症、遗粪症(4~5岁后仍不能控制大小便),厌食、夜惊、噩梦、口吃等;④ 习惯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 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在这次旅行开始后不久,当他们一行三人到一个小镇的一家最好的旅馆与服务员打交道时,拉皮尔心中甚是担忧,因为“在这个小镇上,当地人对东方人存在很狭隘的偏见”。令他们吃惊的是,服务员立即礼貌地接待了他们。拉皮尔继续叙述道:“两个月后,当我再次沿此路线旅游时,我给这个旅馆打了个电话,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一名重要的中国先生’,对方的回答却是个毫不含糊的‘不’字,这件事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并使我着手进行这项研究”。 与那些为人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拉皮尔的研究的理论假设是: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 【方法】

行为后果的管教策略补充

行为后果的管教策略补充 上一次的讲座由于时间关系,行为后果的这一部分内容没来得及讲,今天补充一下。 在后来的PET系统中,行为后果的策略是一个蛮重要的单元,但是同样由于它是一种对孩子有干扰的行为介入,所以需要一定的前提理念和一些技巧的掌握。 首先说说行为后果策略的应用范围。 孩子的行为问题会有许多的原因,针对每种原因来解决的方案也各有不同,从低干预性优先的方向出发,我们可以先应用环境调整,活动设置,榜样示范,有效沟通等等这些策略来引导孩子的行为发生改变,这些策略有的可以帮助预防一些孩子的问题行为,有的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由于技能知识缺乏而引发的问题行为,但是对于孩子不理解行为后果而无心犯错、不理解成人的限制而频频犯规这样的情况,行为后果的策略就显得更有针对性了。 将后果作为教育工具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理解。它的策略指向一种联系,以使孩子理解为什么行为是不可取的,从而产生改变的动机,达成自律的行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中,皮亚杰介绍了五个有助于儿童迈向自律的后果策略。 1、自然行为后果 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个行为结果,例如:不吃饭自然会肚子饿:不穿衣服自然会着凉:喜欢赖床,上学自然得迟到:东西乱丢,找不到是自然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伴随行为自然产生的,故称为自然的行为结果。 应用自然行为后果,就是让孩子体验到他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它让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这也是建构主义的方式。 昨天写了篇日志,不负责任的家长,我想我们许多家长还是偏向于管的更多些。我不敢批评父母管教就是不好,我只想请家长们关注一下,孩子从父母的管教行为中学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 对孩子的教育效果而言,必然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的感受不好,就意味着孩子产生改变的可能性就少,管教的行为效果就不会好,亲子关系就不会好,所以虽然说,父母管教行为是决定自己做些什么,而不是要求孩子做些什么,但是关注点,可以的话,还是落到孩子的感受上会更好些。 一个自然行为,比如孩子经常忘记带齐东西上学,这个行为会遇到的自然后果是,他上课或者被罚,或者上课不便。按照PET的问题归属,这个可以是孩子的问题,父母不管的。可是许多父母往往就喜欢管,一边给孩子送书包去,一边还很生气地抱怨孩子批评孩子。 两种情形下孩子的体验是怎样的呢? 自然行为后果:嗯,下次得检查齐全了,免得像今天这么尴尬。从错误中学习。 父母批评指责:产生怨恨,报复的行为,或者自责,愧疚感。孩子没有学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八年级思想品德新授课教案(19) 课题:行为与后果一、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2.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课堂自学、合作交流、讨论质疑、探究总结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学情检查 (二)导入新课 案例导入(视频): 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思考: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三)出示思考题,明确提出自学要求 1.在法律上,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哪两种?不作为的含义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怎样? (四)自学检查 1.在法律上,人的行为有______和______两种。不作为是指行为人_____________的行为,即________。其实质就在于__________。 2.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是: (1)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2)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有行为就会有后果…… (五)师生研讨 1、阅读课本P76海因茨的的故事,并根据要求进行分析。 主张“偷药”:后果是被抓住毒打…偷药成功,妻子得救,但内心及其愧疚,良心不安…。 主张“不偷药”:后果是妻子静静地死去,他痛苦一生…。 (1)海因茨可以不通过偷药而得到那种新药吗? (2 2、阅读课文78页上面 两段文字,思考下列问题:(1)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行为可分为哪些情况? (2)在法律上,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哪两种?不作为的含义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3)请列举几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警察接警不出;父母不抚养;教育子女医生见死不救等。 小结: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行为就会有后果,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有的后果是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3、选择我们生活中的几种行为,试着从多个角度分析后果。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随堂练习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行为可分为有意识的行为和无意识的行为。() 2、(判断正误)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而不作为的行为不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3、(判断正误)行为就一定要做某件事情。() 4、(判断正误)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有后果。() 5、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下列关于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行为都是有意识进行的 B、B、所有的行为都是在善良的动机下做出的 C、有些行为是合法的,有些行为是非法的 D、所有的行为都是无意识进行的 6、在学校生活中,经常发生因同学之间哄闹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①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哄闹的危害②哄闹的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应当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与教育③学生之间的哄闹是相互的,出现伤害双方都有责任,无需赔偿④中学生应当严格自律,保护自身安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言必信,行必果”指的是() ①人要有诚信②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③行为的后果会直接表现出来④行为的后果一定会随着行为的发生而发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着报复。”这句话告诉我们()①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②有行为就会有后果③某中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④人们改造自然界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在无人监考的外语单词检测中,小江给他的同桌看答案,自此,这位同学把他成为“好哥们儿”。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小江做的既对也不对,朋友之间应讲哥们儿义气,但不能帮他作弊 B、小江做的不对,考试作弊要不得,哥们儿义气也要不得 C、小江做得对,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D、小江做的不对,虽然可以给他看答案,但不能深交 10、下列对人的行为与后果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人的行为与后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②人们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但结果基本上相同③由于行为者的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因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④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同一行为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一、美国《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定义。 情绪障碍儿童可能具备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特征,并持续较长的时间,程度较为严重,已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既不是由智力、感官残疾,也不是由其他健康条件引起的学习低能。 2.不能与同龄人、伙伴、家长、教师建立或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3.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也会出现过度的情绪困扰和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方式。 4.长期伴有不愉快的心境和抑郁、沮丧、压抑感。 5.在个人和学校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有出现生理症状或恐惧倾向。 上述描述特别强调了如下三种情况:一是长时间情绪与行为异常;二是达到一定的严重性;三是学校适应困难,学业不良。 二、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特征有哪些? 两个维度,三个方面。维度是外倾型和倾型。方面是学业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和智力方面。 1.外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 通常表现为固执,好斗,爱挑衅,也包括反社会行为,也被描述为对抗挑衅型行为障碍。 2. 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 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明显表现是社会性退缩、沮丧、自卑和焦虑,甚至陷入深度的抑郁。 3. 学业成绩 美国特殊教育领域相关的研究认为,大多数鉴定为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儿童,从小学开始在学业成绩水平上就表现出低于同龄儿童1年或1年以上,其中,有些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方面都有明显的学习困难,大部分至少遇到一种确定的学习障碍。 4. 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 多项研究都显示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比正常的同龄人更少对他人有同情心,更少参与课程活动,更少与朋友联系,因此也很难建立起高质量的友谊。 5. 智力 大多数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智力在通常情况下比正常儿童要低。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 那么,在现实中,态度和行为是怎样影响彼此的,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看看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不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可见,当10试验者不知道大水池里面有鳄鱼时,都能成功而且较快速地通过桥,但当他们知道有鳄鱼时,再次问他们谁还愿意穿过房子,结果是由3个大胆的人考虑了很久才出来,后来知道有安全网时,才有5个人愿意再站出来,其他人由于担心网的安全或其他原因而不敢走出来。 所以,态度对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一个人他对某件事很有兴趣或者很乐意去做,那么,他会显得很有动力,不会酿酿跄跄的。而当一个人很不愿意或者和很害怕某件事时,他会显得很畏缩,很不情愿去做。 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

违反宪法的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违反宪法的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我国法律上对于违反宪法的行为的后果是没有具体的规定的,因为违反宪法的具体行为非常的多。比如宪法当中规定公民的人身权不能侵犯,那有其他人侵犯到了公民的人身权的话,情节恶劣就可以用我国的刑法对其进行处罚,违反宪法并不是直接用宪法规定去处理的。 一、违反宪法的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违宪行为是违反宪法的行为·从理论上来说,违反宪法应该是严重的行为·但我国宪法上却对违宪行为的处罚没有具体规定,而对于其中一部分在民法、刑法等予以规定.如宪法上有一规定”公民的人身和尊严不可侵犯”,如果实施非法拘留或辱骂他人,一般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被侵犯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而如果情节恶劣,构成非法拘禁罪或侮辱罪,追究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二、我国宪法基本原则包括 1、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也称主权在民原则,意思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宪法中,人民主权原则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人民主权原则是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民主化浪潮及其所建立的现代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石,它已为一切民主或自诩为民主的国家所认同,但是,由于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发展极为复杂,各国对其基本内涵理解不一,故而相应的制度表现形式也相差甚远。人民主权原则即便在其支持者那里也并不具有完全一致的内涵,而是存在著作为"抽象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作为"具体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分野。对原则采取的不同的理论取向自然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必然,但是,进入"革命后社会"的国家却有必要对以往非常态下的制度选择重新加以思考。 2、基本人权原则: 人权,即作为一个人应具有的权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一贯致力于维护和保障人权。从《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人权"一词,但基本人权原则和人权的具体内容,则直接反映在宪法所确认和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之中,而且在实践中始终把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生存权是第一人权,是其它人权的基础。在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解决了公民的生存权问题,这在人权发展史是个杰出的贡献,其根本原因无疑是人民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随堂练习-初中二年级政治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政治试卷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随堂练习-初中二年级政治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 初中政治试卷-试卷下载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行为可分为有意识的行为和无意识的行为。( ) 2、(判断正误)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而不作为的行为不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3、(判断正误)行为就一定要做某件事情。( ) 4、(判断正误)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有后果。( ) 5、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下列关于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行为都是有意识进行的 B、B、所有的行为都是在善良的动机下做出的 C、有些行为是合法的,有些行为是非法的 D、所有的行为都是无意识进行的 6、在学校生活中,经常发生因同学之间哄闹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①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哄闹的危害②哄闹的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应当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与教育③学生之间的哄闹是相互的,出现伤害双方都有责任,无需赔偿④中学生应当严格自律,保护自身安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言必信,行必果”指的是()

①人要有诚信②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③行为的后果会直接表现出来④行为的后果一定会随着行为的发生而发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着报复。”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②有行为就会有后果③某中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④人们改造自然界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在无人监考的外语单词检测中,小江给他的同桌看答案,自此,这位同学把他成为“好哥们儿”。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小江做的既对也不对,朋友之间应讲哥们儿义气,但不能帮他作弊 B、小江做的不对,考试作弊要不得,哥们儿义气也要不得 C、小江做得对,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D、小江做的不对,虽然可以给他看答案,但不能深交 10、下列对人的行为与后果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人的行为与后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②人们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但结果基本上相同③由于行为者的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因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④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同一行为一定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试分析下列行为会产生的后果。 行为 可能的后果 进入网吧玩游戏

行为与后果教案

行为与后果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山西长治市沁源县省道上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沁源县第二中学900多名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后调头转弯返校时,一辆东风带挂货车横冲直撞碾压过来,18名师生(包括一名教师)当场命丧车下。在送往沁源县第二人民医院抢救过程中,又有3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还造成18人受伤。据查当时司机属疲劳驾驶。 思考: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起车祸[名言赏析]P76萨特的名言 “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过渡: 从中我们会发现行为与后果是有密切关系的。 [探究平台] (一):阅读书P76海因茨的的故事,并根据要求进行分析。 主张“偷药”:。 主张“不偷药”:。 1问:这个故事最美好的结局是什么并谈谈理由。(分组讨论后回答) 2问:为实现这样的后果,海因茨还有其他选择吗 为了救妻子,海因茨还有其它更好的行为选择吗 行为后果 妻子获救 (学生思考回答)(板书----行为)

过渡:其实,面对如此复杂的道德情形,人的行为不只是“偷药”与“不偷药”的选择,评价的标准也不只是简单的对与错。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海因茨,使他既放弃“偷药”与“不偷药”的痛苦抉择,又可以得到药物医治爱妻挽救她的生命呢海因茨的目的只有一个,但是他可能采取的行为是多样的。 思考: 有行为就一定有结果,那我没有行为就不会有结果,也就不会犯错了。你同意这观点吗 认真思考 ?对照提示阅读课本P78第一段: ?有意识、无意识;善良、不道德; ?行为的性质:合法、非法 ?行为的分类: ?人的行为: ?举出三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I.警察接警不出 II.父母不抚养、教育子女 III.医生见死不救 归纳: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有的行为是有意识进行的,有的行为是无意识进行的,从行为动机看,有的可能是在善良动机下做出来的,有的则出于不道德的目的。从法律上讲,有的是合法行为,有的则是非法行为。在法律上,人的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作为,就是做法律鼓励做的和要求做的,也包括做法律反对的甚至禁止的行为。不作为,就是指法律要求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没有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其实质就在于:应当履行而不履行。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 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 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 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