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因此,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活动的枯燥乏味往往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难集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贯穿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对如何有效的在低年级数学活动中以游戏来激趣一些体会:

一、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小朋友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例如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并且把他们刚学过的数字和谜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巩固了数字的特点,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由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游戏。

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

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优势,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做学生的游戏伙伴。

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份子,千万不要做局外人、旁观者。新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在游戏结束之后才予以指正。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四、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

在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保护、保存、合理利用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生发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形成学习效益。游戏结束之后,要让学生自我总结、体会、交流游戏所得,形成抽象认识,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因为设计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求得知识,如果忽略了这一目的,游戏也就变成了玩,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加以引导调控,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游戏中学习在反思中提升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简介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储冬生

【摘要】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问题无论在生活经验,还是认识基础上学生都有一定的积累,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自主探究、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整个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切入,引领学生进入兴趣盎然的探索知识内涵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经历“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融为一体的学习历程,享受“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教材分析:“三思而后行”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了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实际上是“可能性大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即可能性不等——游戏规则不公平,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公平。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体会,同时也是学生日后学习求可能性大小的基础。基于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1.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3.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等可能性,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设计理念:“给儿童…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论在生活经验,还是认识基础上学生都有一定的积累,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验、去探索,在活动中感受和体悟游戏规则公平的内在原理。

●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与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密切相关的知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已经学过。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生成和建构起自己的数学新知体系。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自主探究。

充分利用游戏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规则的公平性,并引导学生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整个活动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并尽情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真实想法。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一切皆有可能”

一、游戏激疑。

师:大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数学好玩”,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想带着大家,在玩中学,学中玩,边玩边学。我们首先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在这个小包里放了一些球(六个黄球,学生看不见),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后放回,搅匀后再摸,摸到黄球算储老师赢,摸到白球算你们赢。如果是我赢了,大家得为我鼓鼓掌,当然如果是你们赢了,我包括咱们听课的老师也会为你们鼓掌的。

(摸球结果每次都是老师赢,学生感到很奇怪……)

师:大家觉得这个游戏怎么样,还想再玩吗?

(学生质疑:老师作弊了;袋子里肯定是黄球多;袋子里可能全是黄球……)

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将包中球倒出,全是黄球,学生大呼上当,不公平。)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游戏规则公平的问题。

(板书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分析:短短几分钟的活动,就为全课的教学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一上课就让孩子紧紧地“盯”上了这个游戏,对游戏的关注不是老师的强制要求,而是学生对游戏活动本身的兴趣。

二、释疑猜想。

师:要想老师和大家都有赢的机会,这包里得两种球都有,老师调整一下,现在这个包中白球和黄球都有(六个黄球,两个白球,学生看不见),这次我不参加,白球代表班上的男生,黄球代表班上的女生,游戏结束时,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就代表哪方获胜。在游戏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要求:

(摸球游戏开始。)

分析:组织学生的游戏活动,游戏要求(或者说是规则)的拟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清晰的、可操作的游戏要求,那么游戏的组织很可能会显得很涣散,游戏的效果一定不会好,甚至会因此导致游戏的失败,至少是教学功能的丧失。

师:我们看看这几位同学的记录情况,他采用的是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的,摸到黄球的次数是16次,摸到白球的次数是4次。大家记录的结果和他们一样吗?我们再来看看各自记录的方法。

(多名学生上台来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记录。)

师:比较他们刚才的这些记录方法,大家觉得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画“正”字,既简洁又明了,又便于统计。)

分析:这是一种游戏过程中的方法指导,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游戏结果,是学生在比较中获得清晰认识后,自主地作出的选择。

师:从结果来看,这次游戏女生获胜,女生可真厉害!祝贺你们获得胜利!

(男生表现出不服的神态。)

师:男生好像又有什么意见或想法?

(男生根据摸出的大多是白球,推测很可能包中的黄球数量就比白球少,游戏可能还是不公平。)

师:又怀疑球放得有问题,那我倒出来,让大家看一看。

(将球倒出,学生一片哗然……)

师:因为黄球比白球多很多,所以黄球出现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看来包中有两种球还不一定就公平!

(板书:数量不相等可能性不相等游戏规则不公平)

分析:组织数学游戏活动,游戏之后所进行的分析和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的反思,才能让学生从游戏中获得“数学的收获”“思维的发展”“智慧的生成”,离开了思维的参与这种游戏活动必将沦为“机械的操作”。

师:大家认为刚才这个游戏还是不公平,那怎样的游戏才是公平、合理的呢?现在该怎样改变包中的球,才能使游戏变得公平呢?

(学生自主设计和调整包中的球的个数。)

师:黄球和白球的个数一样多,这样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就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了。(板书:数量相等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公平)

师:那大家猜猜看,现在黄球和白球的个数一样多了摸球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可能会猜测:两种球摸到的次数应该相等,两种球摸到的次数应该差不多……)

分析:这个环节的预测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这是学生把握这个游戏的一个难点,不少孩子认为:球的个数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游戏的结果摸到两种球的个数也应该是相等的。揭示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正是为了矫正他们的错误,把力气用到紧要处。

三、操作验证。

师:实践出真理,大家再分小组自己动手试一试,在规则公平的情况下摸球的结果到底会怎样呢?动手之前请大家先了解一下活动要求:

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合理地安排好摸球、记录及监督人员,开始活动。

(学生进行摸球游戏,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分析:数学游戏教学中小组合作是经常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晰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的制定,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的好机会。

师:现在我们观察各小组的活动记录就会发现:既有红球多的、也有绿球多的,也有相等的。看来游戏规则公平,只表示双方赢的机会是均等的,在游戏规则公平的情况下同样会有输赢,游戏结果仍然是“一切皆有可能”!

(板书:一切皆有可能)

师:假如我们把各组的结果都汇总起来又会有什么发现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探索。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分析:这里既有各组数据内部的比较,又提示孩子可以从各组数据汇总的角度去分析,这是一种分析方法上的引领和审视视角上的指导,对游戏结果的分析能力的关注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所容易忽视的。

四、学以致用。

师:在摸球游戏中要讲究公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需要考虑公平性问题呢?

(学生举例,老师适当点评,然后播放足球比赛开始前抛硬币决定谁先发球、乒乓球比赛前通过猜球确定谁先发球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理解,充分调用学生的感性生活经验。)

1.基础练习

方方和圆圆也在做摸球游戏,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每人摸20次。摸到红球方方得1分,摸到黄球圆圆得1分,摸到蓝球两人都不得分。你认为在哪几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

(小结:只要看口袋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是否相同,即摸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否相等,与其他颜色的球没有关系。)

2.综合练习

师:方方和圆圆都非常喜爱看《草房子》这本书,他们好不容易才借到了一本。谁先看这本书呢?你们能帮他们想出一些规则公平的方法来确定吗?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交流提出的设想,教师适时点拨。)

师:方方和圆圆也想到了四种玩法,大伙儿来做个裁判,看看哪些方法可以供他们使用。①转盘②划拳

③硬币④骰子

(老师结合板书沟通转转盘、划拳、抛硬币、掷骰子四个游戏的相通之处,并揭示其数学本质所在。)

3.拓展练习

分析:练习设计洋溢着一种生活气息,既注重了素材的多样性,又注重了学生对规则公平的

理解、诠释和运用。整个练习的设计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层次性和情趣性。

五、小结作业。

师:这节课就快结束了,谁能谈谈你这节课学习的体会?(学生自主交流)课后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6个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长方体的橡皮的各个面上分别写上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字的人就来当“老鹰”。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

分析:最后的这道课后延伸的问题,选择的是一个长方体的橡皮,由于六个面的面积并不一样大所以六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也不相等,显然这样的规则是不公平的,让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一种涤荡。

课后说课:“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使学生自主建构出游戏活动的公平性规则,能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出公平的游戏规则。努力做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获得“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融为一体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1.玩数学,需要呈现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三次摸球的游戏活动,以“数量相等、可能性相等、规则公平”为主线,让学生在真实的“设计游戏、参与游戏、反思游戏”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建构游戏规则公平的内涵。

2.做数学,需要突出游戏结果的随机性

对于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节课把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可能性知识,辨析游戏中的规则的是否公平。在游戏中我们还必须让学生体悟在游戏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游戏的的结果仍然是“一切皆有可能”的,这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

3.学数学,需要展现数学活动的全面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特别注重展示问题解决的全貌。如第三次摸球游戏的活动过程分设计公平的规则、猜测游戏的结果、组织游戏活动、汇总游戏结果、分析梳理反思等环节逐层推进,让活动和思维融为一体,是学生看、听、说、想多种感官全面参与的高品质数学活动。

4.用数学,需要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练习中两个小朋友通过游戏的方式决定谁先看书的故事就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一次综合应用,这既是对新学知识的一种巩固,更是一种提升和拓展。

纵观整个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切入,以游戏为链条,由“不可能、有可能、等可能”三个逐层推进的游戏,引领学生进入兴趣盎然的探索知识内涵的情境当中,充分体现了“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四位一体的指导思想,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得以落实与发展,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如何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不仅要靠老师出色地教,更要靠学生自主地学。为了使小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游戏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有趣的数学游戏,每位学生不仅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小主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获得健康、有趣的学习体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将游戏巧妙地融入数学课堂,进行实践和探索,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一、将游戏融入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可以被用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教材相关有具有新颖性,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游戏来把教学内容通过游戏显示出来,使学生更清晰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它既有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启迪了智慧的火花,也帮助他们理解了教学的内容,起到了活跃思维的作用。 1、游戏导入,提高学生情趣。 刚刚开始上课,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进了课堂,但心中还想着课间的玩乐。此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清冽的刺激,引导他们兴奋中心的转移,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且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264”,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2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不能被2 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难住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2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2、新知教学中穿插游戏,加深知识的理解。 1 / 4

数学游戏心得

寒假数学卡片亲子游戏总结 我们二年级数学教师在放假前给学生布置,“数学卡片亲子游戏”作为寒假作业。 开学后,我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学生作业完成不理想,我校二年级十个班共574人,有207人能完成作业,占总人数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家长不重视,有的是父母不在身边,还有的是孩子没有学会游戏,不能教父母做游戏等等。不过做过游戏的学生和父母,对“数学卡片亲子游戏”很喜爱,感受颇丰。下面是他们的心得体会: 这个游戏卡新奇、独特,孩子在游戏中无形学到了不少知识,简单、有趣、易操作,大大增加了孩子对学习的乐趣,希望以后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多以这种形式出现,让孩子的学习不再产生压力,而是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玩中学,学中玩。 二.五班黄乙寒家长陈艳艳 亲子游戏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它既消除了父子之间的代沟,又能冲破师生之间的隔阂。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它可以孩子们学习的乐趣,也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孩子们很喜欢这种即能学习,又能取乐的游戏。在乐趣中慢慢学习,我感觉这是一种让孩子喜爱的活动。 二.七班赵月凡家长 第一次玩时,我输了。第二次玩时,我很紧张,不知道谁会赢,玩着玩着,我爸爸下了最后一张,我还有很多卡片。爸爸说:“这次

你赢了。”我有点不确定的问爸爸:“真的吗”爸爸说:“真的。”我可高兴了,第三次玩时,我又赢了,第四次玩时,爸爸赢了,我们玩了很多次,开心极了。 二.七班赵月凡 通过和孩子做互动游戏(比大小),感觉游戏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玩中学,学中玩。非常赞同这个亲子游戏。希望学校、老师多多做这样的亲子活动,让抽象的数学变得简单、易学。孩子们要珍惜学习机会,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变成事实。教育的改革促进了孩子们的发展,越改革越进步。在数学活动中知识学起来简单,还记忆深刻。 二.七班段慎奥家长 互动游戏的几点体会 一、对游戏卡的认识 游戏卡中的内容包括数字、图片、英语、汉字、拼音等,包 含了小学教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因此该卡片既是游戏的纸 牌,又是一种丰富知识的载体。 二、对游戏玩法的认识 我们与孩子玩的是一同出牌,比大小,谁大所出的牌就归谁 的游戏,出完所有牌后,分别计算各自赢得的牌数,谁赢的 牌数最多,谁就是赢家。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即能辨别数字的大小,又能锻炼数学的 加法运算能力。如果熟练后,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运算速度和

生活中的数学游戏

大家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游戏带来快乐,带来奥秘,同样带来无限的知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个数学中的游戏吧。 游戏一:扑克牌中的奥秘 扑克牌通常是魔术师们表演的最佳道具。首先,魔术师会拿出一副扑克牌,请你从中随便抽取一叠牌,数一数共抽出了几张(假如你抽出了41张牌)。然后,魔术师会要求你把所抽张数(41)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加的得数,从 这叠牌中取出,再把剩下的(41-5=)36张牌交给他。此时,只见魔术师用手 一掂,便告知你正确答案:“共36张牌。”你一定惊奇极了。 那么,这个魔术的奥秘在哪儿呢?原来任何一个自然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 之和,所得的差都是9的倍数。在一副扑克牌中,9的倍数有9、18、27、36、45。魔术师只需估计一下,便很容易推测你手中牌的张数了。 游戏二:谜底回家 这种游戏的规则是:第一位同学任选一个三位数:如749,第二位同学紧 接着再写一遍,第三位同学把前面得到的六位数除以7: 749749÷7=107107, 第四位同学则继续用11除:107107÷11=9737,第五位同学再把第四位同学得 到的结果除以13:9737÷13=749。最后,请第五位同学将求得的结果给第一位 同学看,他定会目瞪口呆:经过了这么多计算和关卡,最后的结果竟是开始的749!谜底果然回家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第二位同学仅接着第一位同学写出的三位 数再写一遍,就相当于把这个三位数扩大了1001倍,而1001=7×11×13,之 后三位同学又分别进行了除以7、11、13的计算,显而易见,结果必然是原数。 当然,游戏的奥秘要想不让别人轻易知道,可以设定许多“烟幕”来掩护。 游戏三:奇幻2008 请按以下要求逐步计算: 1、把自己的年龄加上你最喜欢的数字。 2、男同学在得到的和上加2,女同学则乘2。 3、在你爸爸和妈妈的年龄中,你喜欢谁的年龄数就加上它。 4、把所得的和乘3。 5、把积中的每一位数字加起来,如果不是一位数,就再把和的各位数字加起来,直到得到一位数为止。 6、把上面所得的一位数乘222,再加上10。 如果你没有算错的话,得数一定是2008。 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其实奥秘就在4、5两步的计算上。根据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可知:不论前面的计算结果如何,通过4、5两步的计算后,结果

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学生通过活动,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并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学思考:通过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探究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3. 解决问题:如何观察、发现规律,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 情感态度:通过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并应用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用一元一次方程探究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魔术表演(现场邀请一名学生参与表演)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叠卡片交给学生,

这五个日期的和,我就能告诉你这五个日期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参与设置游戏,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的反思:通过活动二,我们发现哪怕是日常生活中一张小小的日历表也隐藏着这么有趣的数学规律,所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周末不妨将这些游戏与同院的小朋友们玩一玩,他们会非常佩服你的能力,是不是有点小小的成就感呢? 活动三:古诗趣题: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以诗歌的形式给出的一道应用题,同学们能否用你们学过的语文知识,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回答诗中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活动:边读诗,边揣摸题意,同学之间互

数学游戏教学法

数学游戏教学法 外国语小学 内容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教学法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已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下面几方面, 来阐述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依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杜威的活动理论以及游戏教学的特点;形式:讲故事、观察、猜想、活动、竞赛;组织:制定计划、数学游戏的选择形式与内容、游戏活动规则的交代、编组活动、进行活动评价;原则:思想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合作性和竞争性原则、娱乐性和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已逐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兴趣。成功的游戏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游戏,学习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游戏教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规模,被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中,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今教改的新潮流。游戏教学还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在这里,本文将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 一、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游戏教学在现代的成熟以及在当代最终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可靠、科学的基础。皮亚杰根据他对儿童思维机制和结构的大量实验研究,把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年龄在2?7岁,表象和形象思维出现。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各种感觉运动图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使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儿童凭借这种表象思维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活动或游戏、延缓性模仿以及绘画活动等。这时对儿童进行的数学教育,应当通过游戏、观察、讲故事等形象性强的活动来进行,使儿童逐步形成重量、容量、速度、时间、数量等初步的科学概念。 ①可见,在幼儿园阶段以及小学低年级阶段,把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特别有利于小学生抽象符号的学习,有利于幼小衔接。所以说,从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来说,在小学中采用游戏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从他的“活动理论”出发,为游戏教学奠定了哲学基础。杜威提倡的活动课程非常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他强调儿童“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让学生在主动作业中运用思想。主动作业是造成一种能产生问题、促进思维和取得经验的实际情境的主要手段。主动作业包括游戏、竞技、建造等。这些都是使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的自然冲动的活动,最适合于表现儿童各种天然的倾向,最容易成为儿童所喜欢的事情。这样,学生就可以以充沛的精力在主动作业中自己讨论所发生的问题,自己想出种种巧妙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使智力得到充分应用和发展。②游戏教学法也是一种活动教学法,活动课程的理论为游戏教学法提供了依据。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年龄小,往往难以理解,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无味,而游戏教学法就是可以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通过设置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们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具有比较抽象的特性,从而更加需要采用游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对于数学的学习,如果能够做到教学和游戏结合,就能使课堂学习生活生动有趣,不仅可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也能够使得数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数学游戏的形式 长期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形式,其中比较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

数学游戏大全

买鸡问题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答案:班级: 计数问题 2、100-98+96-94+92-90+……+8-6+4-2=() 答案:班级: 剪指甲问题 3、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答案:班级: 时间问题 4、哪一个月有二十八天? 答案:班级: 5、哪一年正着念和倒着念一样? 答案:班级: 绳子问题 6、一根绳子两个头,一根半绳子有几个头? 答案:班级:

7、桌子上原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支,不久又被风吹灭了2支,桌子上还剩几支蜡烛呢? 答案:班级: 数学名词 8、两羊打架,猜一数学名词。 答案:班级: 9、七六五四三二一,猜一数学名词。 答案:班级: 10、成绩,猜一数学名词。 答案:班级: 猫和老鼠问题 11、一只猫吃一只老鼠要5分钟吃完,五只猫吃五只老鼠要几分钟吃完? 答案:班级: 旅途问题 12、火车由北京到上海需要六个小时,行驶了三个小时后,火车在哪? 答案:班级: 煮鸡蛋问题 13、煮一个蛋要4分钟,那么煮8个蛋要多少分钟? 答案:班级:

14、按规律填空: 2,3,5,7,(),13,17 答案:班级: 亲子问题 15、一张照片上有3个人,但是却有2个爸爸和2个儿子,为什么? 答案:班级: 买票问题 16、某公园办展览,老师带了15个男生和12个女生去观看展览,老师应该买几张票? 答案:班级: 数字问题 17、10个人在玩捉迷藏,已经有4个人被找到,还有几个人没被找到? 答案:班级: 图形问题 18、观察图形,问号应该是哪个() 答案:班级:

趣味棋子游戏中的数学

趣味棋子游戏中的数学 朋友,你可玩过游戏么?你可知道身边熟悉的游戏也许都蕴涵着数学知识?今天让我们来领略一下两个有趣棋子游戏中的数学. 一.取棋子游戏 游戏规则: (1)取一堆棋子,一共13枚; (2)每次游戏双方轮流从中取走1至5枚棋子; (3)谁取最后1枚棋子谁输。 如果有人邀请你做这个游戏可要留心了,因为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实暗藏玄机,不了解的人必输无疑。 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游戏 首先采取逆推法,观察当剩下一定数量的棋子,对于取者是有利还是不利。由游戏规则可得 (1)当只有1枚棋子的时候,显然取者必输; (2)当有2至6枚棋子时,取者可以对应取走1至5枚棋子从而只剩下1枚给对手,获得胜利 (3)当有7枚棋子的时候,取者无论取走1至5枚中的任何一个数都会使棋子堆中剩下2至6枚棋子,从而对手就可以根据(2)获胜,取者失败 (4)当有8至12枚棋子的时候取者只要对应取走1至5枚棋子即可使棋子堆中剩下7枚棋子由对手来取,从而根据(3)对手必败,取者获胜 (5)当有13枚棋子的时候,无论取者取多少都将进入剩下8至12枚棋子的情况,从而对手将根据(4)获胜,取者失败。 也就是说,这个游戏中后取者一方得胜的几率是100%。假如你不幸先取,那就没有任何可能胜利。 同时研究以上(1)至(5)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只有当棋子堆中剩下1枚,7枚,13枚时,先取者是会失败的。这有什么规律呢?经过观察可以发现 1=1+0*6 7=1+1*6 13=1+2*6

由此我们可以将这个游戏中的总棋子数推广到M,设有M个硬币每次游戏双方轮流从中取走1至5枚硬币;谁取最后1枚硬币谁输。 则当M=1+6n 即6除M的余数为1时,后取者必定胜利。 那么为什么是6这个数呢,经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因为6=1+5 是“一个玩家每次可以取的最大枚数”+1 于是这个游戏中的数据可以继续推广,设有M个硬币,每次游戏双方轮流从中取走1至a枚硬币;谁取最后1枚硬币谁输。 当M=1+(1+a)n时后取者必胜 我们可以对该公式进行验证 假设该游戏进行了n个回合后结束 先取者每轮从硬币堆中取走x个硬币(1≤x≤a) 则后取者可以选择取走(1+a-x)个硬币 那么硬币堆每回合都会减少1+a个硬币,第n回合结束后,将只剩下1枚硬币,因为此时由先取者取硬币,先取者就输了。 利用这条公式我们可以构造出许多类似的数据进行游戏如 当有65枚硬币,每次游戏双方轮流从中取走1至7枚硬币则先取者必输 当有82枚硬币,每次游戏双方轮流从中取走1至8枚硬币则先取者必输 当有101枚硬币,每次游戏双方轮流从中取走1至9枚硬币则先取者必输 诸如此类………… 二.翻棋子游戏 游戏规则: (1)有一个2*2棋盘,棋盘上每个格子上都有一枚棋子 (2)两个人进行该游戏,每回合里轮回行动,其中一人可以决定选择翻转某两枚或者一枚棋子,接着另一人可以选择将棋盘旋转90,180或者270度,或什么都不做。 (3)游戏轮流进行到所有棋子同面向上翻棋者胜 (4)选择翻棋子的人在游戏过程中无法看到棋盘上的棋子 这个游戏看似复杂,让人望而生畏,其实是有迹可寻的,首先我们采取穷举法列出所有初始情况如下(H代表正面,T代表反面)

数学课堂小游戏

抢卡片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9加几的计算,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若干张. 游戏过程 1.学生分组进行. 2.把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放到桌子上,由组长举算式卡片,其他同学抢得数卡片,谁抢到的多谁获胜. 3.游戏控制在3分钟左右.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搭积木 游戏目的 1.通过学生接触不同形状的积木,熟悉各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副积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积木,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桥、房子等). 3.将各小组的作品摆在一起,由各小组推举的一名学生讲解自己组摆的是什么事物,用了那些形状的积木,并一一指出来. 4.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拼一拼,摆一摆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1.教师提前准备一个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摆的玩具.

数学 游戏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已逐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兴趣。成功的游戏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游戏,学习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游戏教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规模,被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中,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今教改的新潮流。游戏教学还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 长期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形式,其中比较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 1、讲故事。对于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而且讲故事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们去认识数学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观察。观察能力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小学数学可以实物材料为“第一性材料”,以课本文字插图为“第二性材料”,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材料,结合课本材料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数学现象,培养与加强“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培养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出示教学挂图和实物,让学生观察,从而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猜想。猜想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且培养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以采用

让学生们进行猜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们猜一猜,估一估,促进思维培养,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当我们在教长度单位米的认识时,就可以先不要告诉学生一米有多长,先进行猜想估计,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加强对知识的表象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活动。作为活动的形式,是数学游戏教学法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包括实验、模拟、绘制、创造等具体形式。这些活动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等。对于小学生来学说,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而对于老师就要设计一些浅显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通过活动来学习数学,促进他们学习数学兴趣与能力的提高,在玩中学习数学。 5、竞赛。它是指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的游戏,它包括智力、体力和技巧等方面的竞赛游戏。比赛游戏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使学生们精熟“数”与“运算”的能力,培养动作或思维的快速、敏捷的团队精神等。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不但是让学生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从思想上也得到了培养、熏陶。在课堂教学中,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竞赛,是最常用的竞赛方式。当然,考试也是一种竞赛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计算能力方面的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数比赛,这不单单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竞赛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数学游戏的组织 关于数学游戏的组织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 1、制定计划。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制定计划是游戏教学组织的首要环节。一个游戏的开展,必须经过严密的安排、设置,有计划的进行制定,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点。具体设置方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怎样来对它进行评价,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等,都必

2011数学游戏.按照规律排序

数学游戏:按规律排序 游戏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了解一些简单的排序规律。 2、在活动中幼儿能主动观察、发现生活中得规律,感受规律带来得美感,并能清楚地说出来。 3、通过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能创造性的按照规律给材料排序。 游戏准备: 课件、操作学具、串珠玩具等。 游戏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游戏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游戏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口念: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幼儿熟悉后,老师念:上上下下,幼儿接:左左右右…… 二、创设情境,引入游戏 今天,动物王国非常热闹,他们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森林联欢会。狮子国王给咱们大五班的小朋友们也发出了邀请,来做他们的嘉宾。

你们高兴吗?(高兴)现在给你们发邀请卡(不同规律排列的卡片),请嘉宾们按照卡片的图案找到自己的座位,咱们的班车就要出发了。 1、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分组交流,师指导观察。 3、小组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幼儿:卡片上的图案不一样,我们这组的卡片是一个红圆片一个绿圆片又一个红圆片一个绿圆片……。 4、师:哟,你找到了卡片排列的规律,你真聪明!你能大声地再说一遍吗?(师引导幼儿说出规律。) 5、师补充:说简单点说是一红一绿为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他说得真好,小朋友,把掌声送给他,送你一个智慧星。 三、游戏中发现规律,找到并感受规律 师:我们到站了,可是狮子国王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好像要考考我们才能让我们进入她的王国。 1、课件出示: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2、动物王国的大门打开了,瞧,狮子国王亲自来迎接我们了。课件出示,引导幼儿完成找规律。 3、动物王国的联欢会已经开始了,现在上场的是谁啊?指明幼儿说一说演员是按什么规律上场的。下一个该是谁上场了? (在活动中适时奖励孩子) 四、操作游戏:接长龙

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日期:2009-11-03]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王庄小学阎蕾 古往今来数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可以证明游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对此,马丁.加德纳曾经作了相当正确的评价“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 1.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的先贤在很早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也指出:“成功的秘诀在与兴趣。”它是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强大的动力来源。在课堂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情景,使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住,立即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上好每一堂课,不仅仅是依靠教师传授知识,还需要学生的配合,特别是自闭症的学生,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被一些其它刺激所吸引。为此,我采用了游戏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以至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如:在教“1-5的点数”及“1-5数的拿取”这一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了游戏教学。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同样也离不开生活,在“1 -5的点数”及“1-5数的拿取”的教学中,模拟开商店进行情境教学。在玩之前,预先准备好货物。如:铅笔、橡皮、乒乓球、皮球、毛巾等货物,它们的数量1 -5不等,然后教他们怎样数。接着开商店,先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的学生上来当营业员,二组的学生和教师当顾客。要求他们买1-5数量不等的物品。然后再让一组与二组的学生分别轮流当营业员与顾客,老师在一旁督促指导。通过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再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带领孩子在家里进行实践活动,带领孩子去超市购物。规定只许买学习用品,每人买教师规定的物品。第二天家长送孩子时,要求同学们将自己买的东西交给了教师,并叙述一遍,家长们都很满意。

学生的15个数学游戏

萍实英伦国际学校一、二年级学生15个数学游戏 参与人:学生、老师及家长指导教师:彭煜堃 游戏1 我见过你 游戏目的:在游戏中会认、会辨、会分类,体验游戏的无穷乐趣。 游戏用具:一副扑克牌,共计54张牌。 游戏人数:2人或4人。(学生分小组) 游戏规则:1、两人合作,洗牌,把扑克牌洗均匀,叠整齐,背面(没有点数的)朝上,从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盘学生A翻牌,两人抢答。大声说出扑克牌的名字,要说出花色和数字, 如:方块3,梅花6,红桃2,黑桃4等。一副牌用完,这一盘游戏结束,最后 各自数一下自己得到多少张牌,得牌张数多者获胜。 3、第二盘交换角色,学生B翻牌,两人抢答,即快又对者得牌。 4、第一盘的结果都要记录,赢的就在表中写出名字。 2、玩到一定程度后,家长可以将扑克牌摆成下面方框中的造型(也可以创 作其他造型)。要求用手点着按顺序从1数到10,大声说出扑克牌的名字(数 字及花色)。这种比赛用计时的方式更有挑战性,一个人用手点着扑克牌说, 3、按照上述第二项规则,从10数到1. 游戏2 你是我的朋友 游戏目的:在游戏中数数,理解数的多少,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游戏用具:一副扑克牌,共计54张牌。(A=1,去掉JQK,大王、小王最多只能算10) 游戏人数:2人或4人。(学生分小组) 游戏规则:1、整理好扑克牌,学生商量确定先后顺序。学生A翻出一张牌给对方认,学生B大声说出这张扑克牌的名字,并从1开始数数,数到扑克牌上的这个数,然后 根据点数是几,就从一摞扑克牌里拿走几张,归自己所有。如:学生A摸到“黑 桃3”,学生B大声说“黑桃3”,并大声数“1,2,3”,拿走3张牌。 2、交换角色,两人轮流按第一条规则进行。 3、取完一副扑克牌后,数出自己得到多少张牌,记录在表中,得牌多者获胜。

数学小游戏

1、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 玩法:两个人,每人各摸1张牌,算出这两张牌的和或差,谁算得又对又快,谁就赢,这两张牌就归谁。当一副牌摸完后,再比谁手中的牌多,牌多的就获胜。 2、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 对于学生来说,退位减法比进位加法更难一些,所以进行退位减法的训练就显得更有必要。玩法:两个人,每人各摸一张,一人做加一人做减。比如:一方看到对方的牌是5,而自己摸到的牌是8,但不直接告诉对方,而是把这两张牌的和13告诉对方,让对方猜自己手中的牌。如果算对了,这两张牌就归对方。摸完后双方交换再来一次。 3、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后。 玩法:一个人。准备:从扑克牌中选1——9的牌各2张及1张10共19张,这19张牌的各点数之和刚好是100,洗牌后,把各张牌的点数进行连加,加完后的结果刚好是100。也可以做减法,从100开始减各张牌的点数,减完后结果刚好是0。 4、学习了加减乘除后。 玩法:人数不限。准备:选出1——10的牌各4张。洗牌后摸出4张牌,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使结果是24,先算出的人获胜,这四张牌就归他,等一副牌摸完后,看谁的牌多,谁就赢。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逐渐增强,超出了“课标”中提出的要求,而且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5、游戏:夺红旗游戏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规则:同桌两人为一组,先第一人抽三张卡组成一个三位数,第二人也抽三张卡组成一个三位数,然后自己算自己的,看谁算对了,就得一面红旗,不同答案就检查谁对谁错。 小结:哪个同学在做游戏的时候,由于不小心做错了题,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鼓励学生诚实,大胆承认错误) 6、认识21~30的数 1、邮递员来送信。 要求:邮递员先把信:21~30的数卡,发下去;邮递员再说:22在哪里?把22、25、28、30这些数找出来,邮递员再说:22的领居在哪里?再找他们的邻居。2、读数。游戏要求:两个一起玩,一人拨珠,一人读数,轮换。(1)、拨珠要拨20-30的数。 (2)、如果拨到25,另一人就可以从25读到30或者从25读回20,只要你拨的数在21~29的范围内都有两种读法,随便选一种。这如果拨到20,就要从20读到30,如果拨到30,就要从30读到20。 7、游戏数学 如在教《比较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我首先拿着0-9的数字,一边像打扑克牌那样洗牌一边说:“今天我们玩个抽卡比较大小的游戏,要求抽的是两位数,现在先抽个位上的数”,结果第一小组抽了个7,第二小组抽了个9,我问哪个组还要抽,不抽就定输赢了。第一组的同学着急得跳起来说:“我们还要抽,因为我们组的数字小”,二组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地说:“我们也要抽,因为我们的数字虽然大也不能定大小,因为这是个位上的数字。”看,学生在兴奋、着急中就悟出了比较大小的时候不能只看低位上的数。第二轮抽的时候我让学生先抽十位上的数,结果第一组抽的是6,第二组抽的是4,我刚把数字写上,学生就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说:“不用再抽个位的数字了,他十位的数比我们大,我们输定了”,“不,还要抽”。“抽也没用,就算个位给我们一个敢大9也没用啦,还是他们的大,别浪费时间了,玩下一盘吧。”这样的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掌握知识,在玩中悟出比较大小的方法,根本不需要老师费什么唇舌,学生自己就感悟到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一个凑21点的游戏活动,先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接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汇编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一、在“玩”中学 通过创设游戏环节让学生边玩边学。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事情,课中笔者设计了分组摸球游戏。游戏每6人一组,分为两步:1.在装有6个全部是黄球的口袋里每人摸一次球,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用“一定”“不可能”描述;2.在装有3个黄球、3个白球的袋子里摸球,每人摸一次,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用“可能”描述。教学这样设计,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感悟新知。再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准备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积木,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同样多的积木,让学生们玩“搭积木”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搭得高、搭得漂亮,这样学生能边玩边直观认识到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在这种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 二、在“趣”中练

游戏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才能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的情况,在有趣的数学游戏中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教师可组织“抢位置”游戏。教师先抢一位学生的位置,抢到后大声宣布自己的新位置“:我在第……组第……个。”接着继续让位置被抢了的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去抢另一个学生的位置,同时也大声宣布自己抢到的新位置。通过不断的演练,能够更好地巩固新知;同时师生之间共同游戏,还能有效地改善学生间的关系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笔者课前准备了许多不同图形的卡片,让学生玩“拼图”游戏,随意摆出两组图片,学生会发现有“同样多、多、少”三种情况。这样设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游戏中去感悟这三种情况,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就能轻松自然地在游戏中获取新知。 三、在“乐”中思 游戏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需要不断设计新游戏,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体会游戏的乐趣中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学会动脑。例如,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分析解决问题。桃子有9个,橘子比桃子多2个,橘子有多少个?请

20个游戏教孩子学数学

为了让爸妈能够在生活中就能简单建立宝宝的数学概念,我们特别从“金钱的使用、时间、量的比较、逻辑”四大数学范畴,设计了20种玩数学的游戏,让爸妈轻松培养出数学小天才。 Part1 学习如何使用金钱 “钱”对宝宝来说,刚开始可能仅仅能用来买东西的工具,不过,爸妈能够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慢慢让宝宝了解钱不是凭空而来的,建立准确的金钱观,年龄再大之后,能够进一步教导他试着学会存钱以及爱惜物品的观点。 游戏1:理解钱币 游戏方法: 1、先准备1角、5角、1元不同的硬币。 2、教宝宝排列形状,由小排到大或大到小。 3、并教他理解上面的数字。 4、告诉他数字越大代表越有份量,能够买比较多或贵的东西。 游戏目的:教给他简单的数字概念,并理解钱币的不同,同时可利用钱币的大小,让他知道,少的面额形状比较小一点,多的面额形状大一点。 游戏2:跳蚤市场 游戏方法: 1、爸妈先准备一些要卖的物品,例如娃娃、玩具、铅笔。 2、然后准备一些零钱(也能够用假币)给宝宝。 3、由爸妈来扮演老板,宝宝演客人,请宝宝来买东西。 4、对于小宝宝,爸妈能够把每个东西都定一样的价格,例如全部定价1角或1元。若宝宝对于数字、金钱很有概念,则能够依照不同东西、不同定价来让宝宝来买东西。 游戏目的:通过买卖可让宝宝建立买东西要使用钱的常识,也让他知道钱用完了就不能再买东西,同时,建立简单的物品价值观点。 游戏3:一起去买东西 游戏方法: 1、爸妈带着宝宝一起出门买东西。 2、能够拿起物品,告诉他上面贴的是价钱,要有充足的钱才能买东西。 3、接着让宝宝看妈妈和售货员交易,之后再告诉宝宝,如果妈妈给的钱是刚好的,就不用找钱,不然就要等售货员找钱。 4、能够给宝宝刚好的钱,训练他自己去买其中一个小额商品,例如一包糖果等。 游戏目的:通过看标价、实际拿钱购买,慢慢让宝宝理解钱的用途以及钱与物的对应关系。 游戏4:我要存钱 游戏方法: 1、当宝宝已经了解物品要有钱才能购买之后,爸妈能够开始教他存钱。 2、如果他想买某个玩具,爸妈就告诉他等存够了钱再去买。 3、借机教他把过年红包存起来,或是当宝宝有一项好行为时,给予零用钱作鼓励。 4、等存了充足的钱时,再带他去买想要的物品。 游戏目的:养成他存钱的习惯,不过也提醒爸妈如果是好行为(例如帮妈妈做家事、说话算话)而给予零用钱时,要注意不要让宝宝造成没有给钱就不帮忙做家事的反效果。 游戏5:彩页比一比 游戏方法: 1、爸妈能够收集超市、药房、电视购物等各种有标价钱的DM。 2、然后把里面宝宝熟悉的物品剪下来,例如糖果、水果、玩具。 3、教宝宝理解物品与价钱的概念。 4、指出不同彩页的相同糖果,让宝宝看看价钱是不是不一样。如果不同彩页标示的价格不同,能够问宝宝应该选择哪张彩页的去买。游戏目的:让宝宝有机会从照片去联想实品,并学会买东西,也能比较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物品,可能会有不同的售价。 Part2 协助建立时间观点 时间对宝宝来说是蛮抽象的概念,比较不容易理解,所以,可利用一些想法或道具把时间找出来,让宝宝逐步理解时间的存有。所以,时间不单只局限在看时钟,而是全面让宝宝建立时间的概念。 游戏6:白天或晚上 游戏方法:

数学小游戏集锦

数学小游戏集锦 1,快乐小农夫 让孩子先说各自想种什么,他们会说土豆!胡萝卜!之类 然后我只管在旁边描述情节,大家嘻嘻哈哈玩种菜游戏,抓虫啊,浇水啊,见机给一些指令,比如: 晚上妈妈要做饭啦,我需要8个土豆,胡萝卜比土豆少3个,快点给我带回来呀!---数的多几个/少几个概念,可以增加难度到混合连加减,比如胡萝卜比土豆少3个,茄子比胡萝卜多5根.... 请把胡萝卜放在从右往左数第3个格子(在公园或者小区玩,地面上往往有一格一格的地砖或者地垫),请把土豆放在从左往右数第5个格子----左右概念;序数概念 ....这里可以衍生的游戏很多,每次都可以玩出新意,不光数学概念,包括一些生物常识,季节概念,以及食物吃的是哪部分等,都可以玩到. 如果是白天,可以找一些树叶做道具,当作土豆之类,还可以让孩子排序,妈妈要第三大的土豆,妞妞要最小的土豆和倒数第3的土豆 本游戏适合1-多个孩子,妈妈只需在旁边动动嘴皮子,他们保管玩个热火朝天乐此不疲. 2,随手可做的分类游戏 分类其实有很多玩法,常见的是一维分类,我们只要手边或者目力所及,有一定数量同系列的物体,都可以带孩子玩分类,例如红积木,绿积木;圆积木,方积木;绿树叶黄树叶;等;这个时候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分类,例如按照形状分,按照颜色分,按照大小分;按照重量分;等等; 去菜场,看看吃叶子的是哪些菜,吃根的是哪些菜;吃茎的又是哪些菜. 马路上,不同的交通工具也可以有分法,按照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按照轮子数量分;按照座位分;按照牌照颜色分;按照出租车颜色识别不同的出租公司..... 稍微变通一下,还可以玩2维以上分类,例如:红色的圆形积木;高的绿色常绿植物(冬天在公园里玩);

数学课堂小游戏

数学课堂小游戏 1、《森林运动会》 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2、《10以内数的组成》1 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 《10以内数的分与合》2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一个扔皮球的游戏,让学生讨论数的分与合的不同方法。学生分成小组,指名学生拿10个皮球,看谁先报出他扔进几个皮球,就让谁来扔皮球,并请他讲讲是怎么想的。如一个学生扔完后,篮外有3个皮球。有的说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进7个球;有的说前面一个同学篮外有4个球扔进6个,现在篮外是3个,我可以肯定他扔进了7个,因为外面少一个,里面就多一个……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4、《分类》 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老师要求去做。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穿旅游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全班小朋友们一起跺跺脚!”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和掌握知识的精神力量,为学习《分类》做了很好的铺垫。 5、《有余数的除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水果游戏:“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水果,请小组长打开水果箱,将本组的水果每人分5个。学生分完后发现:15个苹果,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给3个人;16个梨,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1个;18个香蕉,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

《玩游戏学数学》读后感

浪漫学数学 育英第二小学吴思佳 儿童是渴望绽放出一朵花的“种子”!今天基础数学教育的“残酷性”表现在:试图最高效、最准确的直接“采撷花朵”,而完全无视“从种子到花朵的生长历程”!在教学策略的层面上表现为:试图直接将“花朵”(所谓的数学知识)“种植”在儿童的脑海中(机械灌输、填鸭),这显然违背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所以,数学教育演变为:满怀种植花朵的愿望,结果却长满杂草! 读了王志江所著的《玩游戏,学数学》,我有了此许启发。 一、好玩就是游戏本身。 我们原以为:动作就是游戏,动动手,动动脚才是游戏。 作者说:玩游戏,学数学。越小的儿童,越需要动作游戏;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以自然过渡到内在的思维游戏。好玩就是游戏本身。 前苏联一位才华横溢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过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游戏正如放大镜的焦点一样,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包含了儿童所有的发展倾向,同时,游戏本身就是发展的主要源泉”。 二、浪漫的儿童心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数学学习也应该是浪漫地学习。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人们所讨论的题目具有新奇活力:它自身包含未经探索的因果逻辑关系,也以丰富的内容为探索者提供了若隐若现的机会。从接触单纯的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某种兴奋,而浪漫的情感本质上就属于这样一种兴奋。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决不能呆板地、“一本正经”地记忆概念,严格而严谨地厘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意义,可以在不失去数学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有趣味性、与学生经验密切结合的方式学习数学。 三、玩游戏,学数学。 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数学。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