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辨病辨证论治

胁痛辨病辨证论治
胁痛辨病辨证论治

胁痛

定义: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且肝胆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现代又指两侧下胸肋及肋缘部,肝胆胰所居之处。

病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

辨病用药: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具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之效,可用于所有痛证。

分型:

1.肝郁气滞:

【辨证要点】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纳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首选方】柴胡疏肝散

【首选药】柴胡

【按】

(1)柴胡疏肝散中主以柴胡,疏肝理气,清热散寒;陈皮,入肝散气,入胃和中;川芎,入血行气,入气活血;枳壳,降气散结,疏肝清郁;芍药,缓急止痛,敛阴养肝;香附,芳香行气,入血化瘀;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本方之组,柴胡、芍药、炙草、枳壳四味,为四逆散之枳实易枳壳,解郁泄热,调和肝脾;芍药、炙草二味,为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甲己化土;芍药、川

芎二味,为四物之去当归、熟地,活血养肝,行中寓敛;陈皮、甘草二味,为二陈之去半夏、云苓,化湿行气,和胃益气;柴胡、芍药二味,一开一阖,一散一敛,柴胡有劫阴之嫌,白芍具敛阴之功,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方中气分之药有柴胡、陈皮、枳壳、香附、炙草;血分之药有白芍、川芎;气中之血药有香附,血中之气药有川芎;阴分之药有白芍。故本方用药,顺肝之性,主之以疏气;得肝之体,主之以养血;虑肝之失,主之以护阴;用肝之能,主之以动枢。诸药合之,则肝气畅则胁肋痛止,郁热去则寒热不作。

(2)《本草经解》言“柴胡,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腹肠胃,五藏六府也,藏府共十二经,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藏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也。”

2.肝胆湿热

【辨证要点】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干口苦,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粘腻不爽或身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

【首选方】龙胆泻肝汤

【首选药】龙胆草

【按】

(1)龙胆泻肝汤中以龙胆草大苦大寒,泻肝胆实火,除肝胆湿热为主;黄芩、山栀为辅,协助龙胆草清泻肝胆实火;木通、车前、泽泻清利肝胆湿热,使湿热从小便出;当归、生地益阴以柔肝,与上药配伍,意在泻中有补,疏中有养,

仅以为佐;因肝喜条达,火邪内郁而肝气不舒,故用柴胡疏泄肝胆之气,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皆为之使。诸药合用,而有泻肝火利湿热的作用。(2)《医学衷中参西录》: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微酸属木,故又能入肝胆,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愈之。

3.瘀血阻络

【辨证要点】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祛瘀通络

【首选方】血府逐瘀汤。

【首选药】桃仁、红花

【按】

(1)血府逐瘀汤中方中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为主药;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三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全方活血药与行气药相伍,祛瘀与养血同施,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治愈。

(2)《本经逢原》: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本草思辨录》:桃仁,主攻瘀血而为肝药,兼疏肤腠之瘀。

(3)《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同苏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经闭,佐归、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以配心血,解散心经邪火,令血调和,此其滋养而生血也;

4.肝络失养

【辨证要点】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柔肝

【首选方】一贯煎

【首选药】生地

【按】

(1)一贯煎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并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遂肝木条达之性,该药性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胸脘胁痛等症可以解除。

(2)《本草发挥》:生地黄性寒,味苦。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治少阴心热在内。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恐损胃气。《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

002.中医治疗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

002.中医治疗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 远志医道 关于疑难病的定义 中医文献早有疑难怪症的记载,张仲景则以“怪病”“难治”“不治”等,以说明疑难病的治疗难度。其实,对疑难病(证)应当有个确切认识,要把“疑”和“难”分开来理解,所谓“疑”是指疾病的诊断疑惑不清,如西医说不能定位,即不能明确诊断疾病发生在什么部位。比如一个慢性低热病人,是肺部感染、胆道疾病、结核,还是血液病等的问题,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确实只能“对症治疗”。 同样,中医认识疾病也一样,如果疾病不能定位,即不明脏腑、不明经络气血、不明病在何处,或不明疾病的属性,即阴阳不辨、表里不分、寒热不清、虚实疑似,这样是很难诊断是什么病,治疗也就很难中肯。 因此,“疑”是指疑惑难以诊断,搞不清什么病,就无从着手求治;“难”是指疾病的治疗难度。有的病因为器质性损伤、脏腑功能缺损,或者防御功能全线崩溃;中医说的“脱营”“失精”,这样的疾病在治疗难度上是相当大的,甚至没有逆转的可能。 在临床上,诊断不清的“疑”病(证)不胜枚举,治疗上难以取效的“难”治病(证)也比比皆是,要取得疗效,首先必须把定义搞清,然后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案。正如喻嘉言所说的“先议病,后议药”,只有先把病的因果关系搞清,尔后才能设想出恰当的治疗方案。这就是要明确疑难病的定义之所在。 疑难病(证)贵在辨证 中医治疗疾病,历来就讲究辨证论治,其可贵之处也是在于辨证。辨证清楚,而后才是论治。疑难病的治疗更应当先着眼于辨证。 辨病机 中医对病机的认识,内涵很具体:一是指病因,病因有外感、内伤,外感即六淫病邪,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多是急性热病,具有传染性;内伤是指内伤杂病,七情所因、脏腑、气血等病理改变。疑难病的病因多是内伤为多,诸如心血管、肺系病、内分泌、老年病等,这些病的因果关系,必须从中医的病因去认识,以便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胁痛的辨证论治

胁痛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外感胁痛是由湿热外邪侵袭肝胆,肝胆失于疏泄条达而致,伴有寒;热表证,且起病急骤,同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目睛发黄,苔黄腻等肝胆湿热症状;内伤胁痛则由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或肝阴不足所引起,不伴恶寒、发热等表证,且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2、辨在气在血一般说来,气滞以账痛为主,且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的轻重每与情绪变化有关;血瘀以刺痛为主,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 3、辨虚实实证由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外感湿热之邪所致,起病急,病程短,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由肝阴不足,络脉失养所引起,常因劳累而诱发,起病缓,病程长,疼痛隐隐,悠悠不休而喜按,脉虚无力。 二、治疗原则 胁痛的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实证宜理气、活血通络、清热祛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临床上还应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以及肝胆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机,在各证中适当配伍疏肝理气,利胆通络之品。 三、分证论治 肝气郁结 症状: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枳壳、陈皮理气除胀,川芎活血行气通络,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止痛之功。若气滞及血,胁痛重者,酌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青皮以增强理气活血止痛之功;若兼见心烦急躁,口干口苦,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气郁化火之象,酌加栀子、黄芩、胆草等清肝之晶;若伴胁痛,肠鸣,腹泻者。为肝气横逆,脾失健运之证,酌加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以健脾止泻;若伴有恶心呕吐,是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酌加半夏、陈皮、藿香、生姜等以和胃降逆止呕。 瘀血阻络 症状: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 方用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而养血,柴胡行气疏肝,桔梗开肺气,枳壳行气宽中,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若瘀血严重,有明显外伤史者,应以逐瘀为主,方选复元活血汤。方以大黄、桃仁、红花、穿山甲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当归养血祛瘀,柴胡疏肝理气,天花粉消肿化痰,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还可加三七粉另服,以助祛瘀生新之效。 湿热蕴结 症状: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引及肩背,伴有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干口苦,腹胀尿少,或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

中医内科胁痛的辨证论 治

内容摘要: 【摘要】胁指侧胸部,即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胁软骨部分的统称,故胁痛系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或肝之阴阳不足致肝络不畅,气血失养所致。 【摘要】胁指侧胸部,即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胁软骨部分的统称,故胁痛系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或肝之阴阳不足致肝络不畅,气血失养所致。 【关键词】胁痛肋间神经痛中医药研究毒副作用 1、外邪侵袭湿热、疫疠或寒湿之邪侵犯肝胆经脉,肝胆失于疏泄条达,少阳、厥阴经脉不畅而致肋痛。 2、情志内伤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均可至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 3、劳欲、劳倦过度劳欲过度耗伤肝肾精血;劳倦伤脾、中焦运化水谷乏力,气血化生乏源;或久病体虚,精血俱亏、肝肾不足,脉络失养而致胁痛。 4、瘀血内积外伤或强力负重,致胁肋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脉络而致胁痛;或黄疸、积聚等经久不愈,肝脾受伤,气机郁滞、瘀血内积,胁络塞滞而为胁痛。 5、痰浊郁火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醇酒,或过食生冷,遏伤脾阳,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气机郁滞,肝胆疏泄失司而致胁痛。痰浊阻于中焦,胆腑通降不能,胆汁排泄不畅,内郁而化热生火,湿浊热邪交蒸日久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而致胁肋剧痛。 二、病机 1、发病浊实之邪阻滞胆道所致胁痛,起病多急,如感受外邪,外伤或砂石(虫体)所致胁痛,发病急骤且疼痛较重。因精血亏虚、胁络失养,或虚实中夹实所致胁痛,起病较缓,如劳欲过度,情志所伤者,发病缓慢而疼痛较轻。 2、病位以肝胆二经为主,兼及脾胃、肾。 3、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并见。但疼痛在于气血不行,不通则痛,故临床以实证或虚实夹杂为多见。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等浊邪为主;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肝肾亏虚或阴阳俱亏。 4、病势病之初期多以气滞或湿热为多见,进而出现气滞血瘀,气郁化火,灼伤阴津之变;或出现湿热化火、气津两伤,湿热未尽、肝肾阴亏、甚至湿痰瘀阻、脾肾不足之变。气血阴阳演化之中,由肝胆而及脾胃,进而及肝胃、脾肾。 5、病机转化胁痛病机转化表现在邪实积聚与正气耗损两方面。邪实的积聚,一是由气及血,即肝气郁结日久不解,致肝郁气滞,进而可致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肝血瘀阻,甚则形成癥积;一是由湿热蕴积肝胆,化火生毒,熏灼肝体,炼液为痰,致痰火毒瘀内蕴之胁痛重证;或湿热久羁,脏腑失和,湿浊痰毒内生,恋积于肝,进而致痰湿毒瘀迁延肝胆之杂证。正气耗损,即由实转虚之变。肝胆湿热、肝胆实火或肝郁化火,火热灼伤阴液,及肝血瘀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均可致肝阴亏虚;火热灼津耗气,或肝郁乘脾,日久可致脾气虚弱,肝阴亏耗,久竭肾精,致肝肾阴虚,又气阴两伤,或阴损及阳,则可成肝阳虚或肝脾肾阳虚之证。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感冒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 散 外感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风燥伤肺疏风散寒,润燥止咳杏苏散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 三子养亲汤 内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顺气降火 加减泻白散合 黛蛤散 肺阴亏虚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哮病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发作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定喘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汤加石 膏汤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缓解肺肾两虚补肺益肾 生麦地黄汤合 金水六君煎 喘证风寒壅肺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 散 实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 养亲汤 肺气郁闭开郁降气,宣肺平喘五磨饮子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 汤 虚肾虚不纳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 参蛤散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 锡丹 肺胀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 汤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 肺痨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虚火灼肺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 散 气虚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or参苓白术散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胸痹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 寒凝心脉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心悸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or朱砂安神 丸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宁心安神 苓桂术甘汤

曹洪欣治疗疑难病证5则

曹洪欣治疗疑难病证5则 (作者: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曹洪欣;偏头痛;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肾功能不全;咽痛现代医学将病因不清、诊断不清、发病机理不明、无特效治疗药物的一类疾病称为疑难病,此类患者往往经过多种途径治疗后效果仍不甚明显,导致病史较长,病情复杂,治疗颇为棘手。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教授善于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各种疑难病证,笔者有幸伺诊6 载,现举验案5则,以飨读者。 1顽固性头痛 案例1:患者,女,28岁,2007年6月11日初诊。患偏头痛10余年,每于冬季加剧,近2周头痛频繁发作,多次检查脑电图、脑地形图、头部CT,均未见异常。现左侧头痛连及同侧颈部疼痛拘急,痛甚则肢冷恶寒、恶心、呕吐食物或涎沫,时有下肢青紫,舌淡黯,苔白黄稍厚,脉弱尺伏。辨证属寒凝厥阴,相火妄动。治以暖肝散寒、养血通脉。方用吴茱萸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处方:吴茱萸7 g,党参15 g,茯苓15 g,川芎20 g,当归10 g,桂枝10 g,赤芍15 g,葛根15 g,藁本15 g, 仙茅10 g,黄连5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甘草10 g, 生姜3

片。水煎服,日1剂。 6月18日复诊:服上方7剂,1周内头痛仅发作2次,且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数分钟即止,痛甚恶寒、呕吐未作,下肢青紫不显,头痛从左风池穴上窜,伴左侧面部灼热感,心烦,略恶心,久视则目花,偶有腰酸,舌淡红,苔黄白,脉弱。处方:川芎20 g,柴胡15 g,黄芩15 g, 黄连5 g,葛根20 g,蔓荆子15 g,吴茱萸7 g,党参15 g,仙茅10 g, 桑枝10 g,藁本15 g,赤芍15 g,川牛膝15 g,甘草10 g,生姜3片。水煎服,日1剂。 6月25三诊:服上方7剂后,头痛未作,惟口苦,舌淡红,苔白,脉弦。处方:柴胡15 g,黄芩15 g,清半夏10 g,党参20 g,白芍15 g, 吴茱萸5 g,茯苓15 g,炒麦芽30 g,生龙骨(先煎)30 g,甘草10 g, 生姜3片。水煎服,日1齐叽服药7剂后,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本例患者病在厥阴,因寒凝肝脉,相火妄动,循经上冲而发头痛。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则呕吐涎沫;寒凝血脉,阳气受阻,不能温煦四末,故见肢冷恶寒, 甚则下肢青紫;舌脉亦是典型寒凝阳郁之象。故治以暖肝散寒、养血通脉。因病属厥阴经脏同病,故方选吴茱萸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取吴茱萸汤暖肝散寒治其脏寒,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治其经寒。《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方中吴茱萸为君,辛苦大热,暖肝散寒;配伍生姜温中化饮,党参补气健脾。又《伤寒论》第351条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以甘温之当归补血和血,桂枝温通血脉。两方合用,切合本病厥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刍议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刍议 霍光磊 泰山医学院附属邹平人民医院,山东 邹平 256200 【关键词】:辨病;辨证;现代医学技术;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17-2 长期以来人们论及中医特色,多强调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然查研古籍辨病论治早于辨证论治,纵观现代辨病论治更具开放性、主导性。在中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借鉴现代医学诊诊断方法的辨病,结合各种现代医学检查结果综合辨证,必将能经得起检验、评定,结果更直观,可重复性更强,为中医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1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出现先后与基本关系 中医学的发展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积累总结而成,先是单味药治病,即某药治某病,而后多药组方治病。马王堆出土的迄今发现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52类103种疾病,医方283个,基本上是病名之后列出处方的辨病论治。《内经》中所载十三方也是对病治疗,如怒狂以生铁落饮治疗,这可以看作是辨病论治、专病专方的雏形。《金匮要略》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的杂病诊疗体系,全书所列一百余种疾病大多有专方治疗。[1]如肠痈的大黄牡丹汤,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脏躁的甘麦大枣汤等等,历两千年仍有效于临床,彰显辨病论治的生命力。 辨证论治是在人们对疾病认识更加细致以后,认为只辨病对复杂疾病的治疗针对性不强,逐步把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的病理概括为证。[1]《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在当时对病认识相对笼统的情况下,辨证显的尤为重要,是辨病论治的进步。在后来的发展中辨病与辨证齐头并进,如《千金方》中有的按病列方,有的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外台秘要》既按病列方又分证列方。 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与发展,使中西医之间必然要有所比较,而证的概念更能强化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动态变化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理性优势,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能显示中医独特一面的东西,因而它成了中医学的特色。于是把辨证论治的地位和价值抬的很高,以致有掩盖辨病论治的嫌疑。但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病因、病机、主要临床表现、演变趋势、转归、预后等)所做出的病理概括,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而证只是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概括。病与证的关系正如《赵锡武医疗经验》所说“有病始有证,而证必附于病,若舍病谈证,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 当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存在的问题 2.1 辨病之病不够细致 中医的很多病名主要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症状或体征而确定,特异性差。而西医诊断疾病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基础上,不可否认它对病的认识更细致、深入、具体,特异性、针对性、可重复性更强。 2.2 辨证之证不够规范 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界便对证的规范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而且至今成果也不在少数,但仍未解决根本问题。目前证的本质研究仍然在缺乏统一标准的状态下进行。证的名称、证的诊断标准等未能规范化,可能导致证的相关性研究(包括基础与临床)出现某些差异[2]。正是由于证的“灵活无边”,以致难以重复和难以评定疗效的弊端,成了制约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瓶颈。[3] 2.3 辨证论治的局限性 证是通过分析望、闻、问、切所得的临床资料而确立,与现代科技手段比较只通过分析望、闻、问、切所得临床资料显得相对单薄,证也就难以精准。以致出现了有病无症无法辨证,如乙肝患者无症状、体征时现代检验方法却能诊断其病;肾结石患者很多是在B超查体时发现,非一般望闻问切能所及。还有许多异病同证,如不用现代检查确诊其病,则愈后判断难保准确。如肺癌与肺结核都可出现阴虚咳嗽证,但其愈后却大不相同。 3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发展方向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健康发展的道路,固步自封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医的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也应有所取舍、创新、发展。 3.1 辨病要首先(也相对容易)吸纳现代科技成果 西医早先并不优于中医,到了相当于我国明朝的文艺复兴时期,神学统治才被打破,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正如资本主义先从封建社会的薄弱地带发展壮大一样,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发展的相对完整,新的事物较难插足其中,反而是理论体系相对薄弱的“老西医”率先扛起了科技新旗帜,现代科学发现一项项地被西医所用,带来了西方医学的快速发展。 中医与西医因研究的方法与角度不同,因而得出不同的理论,但他们研究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所以二者从本质上不应有绝对的冲突,正如此西医在人体解剖学上取得的认识才能被中医完全所接纳。正如没有邓小平领导的解放思想,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一样,中医也要再解放一下思想,只要认为它正确的东西,中医也尽可拿来为我所用。辨病亦如此,承认它辨的更明晰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借鉴应用,其实目前正规中医医院辨病都已用中医、西医两个诊断,可否更简练一点,值得探讨。 3.2 辨证要用两条腿走路 中医辨证要学会用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两条腿走路,在患者自我感觉有不适症状,而现代医学各项检测未能显示异常的情况下,运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和参,辨证论治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西医虽有病名诊断,但病因不十分明确,治疗手段只能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时,中医的辨证论治反而显得更全面。望闻问切是古人所能获得的临床辨证资料的最大手段,而如今现代医学影象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等等手段我们可视为是对望闻问切的延伸与发展,通过它们所获取的临床资料理应应用于临床辨证之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无症有病无法辨证的问题,还可以 (下转第19页)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1]拟定。 (1)发作性的胆绞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出现钝痛,可放射至背部,持续数小时缓解。 (2)可伴有口苦、嗳气、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3)有或无右上腹压痛。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2]、《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3]。 (1)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痛,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牵涉到腰背部、右下胸、右背、右肩或右肩胛区等部位。腹痛发生可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2)可伴有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引起黄疸,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超声、腹部CT或核磁共振MRI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4)曾经手术、介入或内镜治疗证实胆囊结石。 具备第(1)~(2)项可诊断,兼有第(3)或第(4)项可确诊。 (二)分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出现明显的腹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陈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超声检查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2.慢性进展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度上腹或右上腹不适、隐痛、、嗳气、腹胀、大便不畅等症状。 (三)证候诊断 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1.肝郁气滞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百度首页|登录注册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 帮助 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 手机百科个人中心 收藏50 辨病论治 编辑 中医诊疗疾病得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得各自特征,作出相应得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得或特异得治疗。一种具体得病往往具有特定得病因、病机与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与正虚邪凑得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得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得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得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得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与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目录 1概述 2与辨证得关系 3沿革 1概述 中医诊疗疾病得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得各自特征,作出相应得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得或特异得治疗。一种具体得病往往具有特定得病因、病机与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与正虚邪凑得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得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得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得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得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与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2与辨证得关系 各种疾病发展过程得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得,或由于患者得年龄、体质、饮食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得影响,而使某种疾病既便在同一阶段,也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成不同得证。因此“病”与“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既识病,又辨证,则既可把握疾病得发展规律,注意不同疾病得不同特点,又能考虑到患者得个体差异,并注意到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得共同证候。因此,辨病论治与既不可相互割裂,也不可相互代替,二者相结合就是目前中医临床最常用得诊治疾病得方法。 3沿革 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得认识而产生。如疟、疥、蛊、龋等20余种疾病得名称在殷墟甲骨文已有记载;西周《山海经》有瘿、痔、痈、疽、痹等23种固定病名;长沙《五十二病方》共载医方280多个,所治疾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100多种;甘肃武威汉墓出土得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疗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得医方30多个。这些记载体现了古代根据具体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得辨病论治思想。至,所记载得病名已达300多个,其中有得较详细地论述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展转归、传变及预后,并提出治疗原则;对有得病种作了专病专篇讨论,如“热论”、“痿论”、“疟论”、“痹论”等。《内经》中除采用针灸治疗外,还提出13首中药方剂,如生铁落饮治癫狂、乌骨丸治血枯等,体现了专病专方得论治思想。《内经》中辨病论治得理论已比较系统,其临床运用也较具体,表明辨病论治得原则与方法已得到了确立。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得角度丰富发展了辨病论治得思想与方法, 如唐代、宋代、记载了大量得病名及相应得治疗方药。东汉得《伤寒杂病论》则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以阐述外感病与内伤杂病得诊断与治疗,创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得中医诊断疾病得方法,对后世中医理论与临床得发展产生了深远得影响。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发展形

辨病与辩证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病(Disease Diagnosing)与辨证(Syndrome Identifying),都是认识疾病的过程。辨病即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的原因、性质和病位为目的,从而根据证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与辨证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诊疾病,一为确立证候。 中医学是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强调“证”的辨析和确立,然后根据“证”处方遣药,施以治疗。但中医学临床上从来就少不了“辨病论治”的方法。特别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初,证的概念尚未从病中分化出来,当时就是以“病”作为辨析目的的,治疗也就依据病来进行。如《内经》十三方基本上是以病作为治疗靶点的。其后,《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等著作也以病作为治疗目标,如以“常山截疟”、“黄连治痢”等;金元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以病为辨治目的的“专病”性著作,如刘完素的《三消论》、熊笏的《中风论》等。即便在近代,中医学在注重“辨证论治”的同时,也仍在运用“辨病”思维。如中医学对肺痨、肺痈、肠痈、湿疹、疟疾、麻疹、水痘、天花、蛔虫病等病的防治,也是基于辨病的思维。因此,中医学的辨病思维与辨证思维是同时存在的,交织在一起的。但由于中医学对病的认识仍停留的宏观水平上,缺乏对其的细微机制的研究,没有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的病理机制,也不可能从细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去认识其相应机能的失常,因而在西医学东渐之后,中医学的辨病思维受到很大的冲击,以原来的与辨证思维同时应用,并驾齐驱,变成基本上被淘汰的地位,而辨证思维因是中医学所特有的,反映了中医学的诊治疾病的特色,故得以迅猛的发展,成为中医学诊治疾病思维方法的主流。 一般认为,中医学的辨证思维起于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即现在所见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确立了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并以六经辨证辨析外感热病,以脏腑辨证辨析内伤杂病,构筑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但张机所说的“证”,是与“脉”相对而言的。“证”即是“证据”,与“脉”都是疾病的临床表现,都是辨证或辨病的材料和依据,而非现在《中医基础理论》教科书上所说的辨证结果的“证候”。自张机之后,辨证之“证”基本上都是指“症”而言,中医学所说的“症”,包括症状和体征。我们现在所用的《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五版教材和规划教材)中的“证”,是指“证候”而言,即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一组反映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所组成的“证”。但在中医临床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中,“证”仍然是指“症状”和“体征”而言,辨证论治仍然是辨析症状,随证加减也仍然是根据“症状”权衡药物的应用。“证”由“症状”转为“证候”,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实际上是近几十年的事,可能得益于一些医学家,主要是一些西学中的专家,进行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现代研究之需要。为了研究某个病的中医学的辨证治疗,研究某种病的不同证的内涵,或多种病的相同证的内涵,就必须对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作一客观认定,从形态和机能两方面的改变作出评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而证作为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本质的概念便产生了。毫无疑问,证的这一概念的应用,对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疾病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证的现代研究,可能是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 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诊断疾病的过程。虽然中医学也讲辨病,但由于中医学对疾病的病理机制和确切病变部位的认识没有现代医学深入和细致,现在诊断疾病一般不再用中医学的宏观辨证思维,而用现代医学的微观分析方法。也就是通过望、触、叩、听来采集有关病

何任辨治疑难杂症经验

?当代名医? 何任辨治疑难杂症经验 何若苹1 徐光星2 顾锡冬3 指导:何 任4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23号,310009; 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浙江中医药大学) 何任(1921~),男,为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6月被授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关键词] 疑难杂病;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何任 何任教授临床工作70余年,诊治了大量的重病、难病及疑难杂症,我们随何老侍诊,受益良多,现将何老诊治疑难杂症的辨证思路和遣方特色介绍如下。 何老认为,中医所谓之疑难杂症,是指那些出现怪异、莫名症状,或者体检重要指标异常,病机复杂,病位难明,病程缠绵,而治疗棘手的一类病证。何老根据《灵枢?本神》“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认为“辨治疑难杂病,须执简驭繁,重在分虚实,明脏腑,辨痰瘀,速愈顽疾”,即包含两层意思:一需重视虚实分证;二需重视脏腑辨证,尤其是五脏辨证。 1 虚实辨证 何老认为,八纲辨证中的虚实辨证,在治疗疑难杂症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景岳全书?传忠录》亦云:“虚实者,有余不足也。”以此知之,虚者,即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虚亏,表现以不足、松弛、衰退为特征的各种证候;实者相反,为气滞、痰阻、血瘀,表现以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1.1 虚者,辨脾肾 辨脾肾,即辨清疾病病因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失养,或者两者兼有。疑难杂症症状怪异,主诉甚多,医生不易抓住主要矛盾,导致病因病机不清,脏腑不明,则难于遣方用药。临证之时,着意追问患者的一些临床表现,比如饮食,睡眠,大小便,疲劳程度,腰膝酸软与否,畏寒怕冷与否,汗出与否,直至情欲如何,皆可帮助明辨虚实以及病变脏腑所在。 后天失养所致的疾病,多见于成人,或从事辛苦工作,或生活条件困苦,饮食失宜,或肢体委顿,或莫名劳倦,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胃纳差或尚可,大便溏烂,舌淡苔薄,脉濡,何老处方多选用补中益气汤[1]、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益气聪明汤等等。 先天失养所致的疾病,多源于父母肾精不足,禀赋不足,或长时间劳苦,或他病迁延而致,或酒色所伤,临床表现为面色黧黑,腰膝酸软,胃寒怕冷,气短,性欲减退,小便清长,舌红苔少脉或濡或沉细,何老处方多选六味地黄汤为基础,加减化裁[2]。 例1:郑某某,男,45岁。2008年4月14日初诊。患者双下肢麻木,四肢无力,皮肤粗糙,皮肤黑色素沉着,毳毛黑长,杵状指,乳房发育,于上海某医院诊断为PO E M S综合征。患者患病已10余年,每年由于症状加重而住院3~4次。刻诊除上述症状以外,尚有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大便溏薄,尿微量白蛋白243.1m g L,舌苔白,脉虚。治宜健脾益肾。处方:生晒参9g,黄芪30g,白术15g,炙甘草10g,升麻6g,当归15g,陈皮10g,枸杞子20g,菊花10g,山药20g,茯神2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泽泻10g,生地黄30g,白扁豆衣30g,木香10g,平地木10g,大枣30g。每日1剂,水煎服。复诊:患者服药14天后,自谓明显乏力感消失,夜寐亦转安。上方继续服用半年余,迄今病情稳定,精神体力明显恢复,已可参加半天工作。 按:PO E M S综合征为浆细胞瘤或浆细胞增生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综合征。出现进行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肝脾肿大、内分泌紊乱、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和皮肤色素沉着,并可出现全身凹陷性水肿、胸腹水、杵状指和心力衰竭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3]。该患者发病日久,源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脾主四肢,脾虚则从四肢无力,脾不运化则大便溏薄;患者下肢麻木,视物模糊,乳房发育均显示肾气不足;而尿蛋白更表明脾不能散布精微,肾不能藏精;苔白、脉虚皆为脾肾两虚之象。故投以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而达到脾肾并治,枸杞子、菊花明目,达到标本兼治。 通讯作者:徐光星,xgx55555@https://www.360docs.net/doc/838305316.html,

内科疑难病的中医临床辨治方法研究

内科疑难病的中医临床辨治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4-18T10:29:40.7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作者:汪永祥 [导读]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卫生院本文结合中医临床的辨别与治疗的相关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卫生院 652701 摘要:内科疑难病的治疗十分复杂,在日常诊疗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中医临床辨别与治疗的方式,常见的病例特征为病邪胶着,病位深痼,也就说内科疑难病主要是长时间积累的问题,治疗起来相当复杂,并且治疗此类疾病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能在短时间内根治顽疾。本文结合中医临床的辨别与治疗的相关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内科疑难病进行诊疗,希望可以为我国的医疗事业作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内科;疑难病;辨证论治;临床思维 内科疑难病是在内科中常见的一种具备多个特点的疾病,因为发病原因不明,所以无法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治疗时间长,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治愈,也极有可能出现从未遇到过的临床症状,因此可以说内科疑难病是我国医疗史上的一项全新挑战。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对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病理特征的探索,才能有效的实现内科疑难病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在治疗内科疑难病的问题上多是采用中医临床辨识的方法,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内科疑难病的病理分析 在人们的普遍意识中,内科疑难病被冠上了“难治”、“坏症”等标签,因为此类疾病在治疗上确实没有具体的方法,因为病因不明,所以在治疗方法上只能采用尝试的方式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在当前的诊治过程中,普遍采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进行辨识,中医思维中,望闻问切是最基本的诊疗手段,并且将辨病论治以及辩证论治进行有机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内科疑难病的发病机理。内科疑难病在发病机理上主要的表现特点有如下几点,一是病邪胶着,二是病性错杂,三是病位深痼,四是病势峻厉,因此本文主要从中医的“谨守病机”角度对内科疑难病进行诊治,实现“各司其属”的目标。 2、内科疑难病在治疗方法上的特点 在治疗方法上,应该采用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有效结合的手段进行治疗,因为疑难病在治疗上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只有开展多种方式的治疗,才能有机会成功的治愈疑难病。首先,要重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手段,辩证是中医临床诊治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医不再是传统意识中守旧的代名词,所以在治疗时同样需要将现代化的检测技术与手段应用在诊断的过程中,这大大的弥补了望闻问切的不足之处,并且在此此基础上开具合理的处方,能够有效的提高诊疗水平。在辩证论治的具体方案中,每一种病症都具有其特有的处方,正所谓一病有一病之专方,所以只有制定出个性化的诊治方案,才能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其次,在中医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疑难病的病理特点,对用药情况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中医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治本,只有去根才能称得上是完全治愈。由于内科疑难症具有病邪、病位、病性等特点,所以要将随机用药这一方式进行活用。之所以说疑难病难以治愈,是因为在病理上存在相互交错的特点,具有寒热虚实错杂以及并病同病的特征,因此只有在治疗的过程中分得清轻重缓急,抓主证才能对治疗此类疾病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中医诊疗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因素,即风、气、痰以及瘀、毒、虚等。 第三,在治疗方法上,不要仅仅局限在一种治疗方式,应该做到多尝试,将多种治疗方法有机的联系起来,因为内科患者的病症极有可能是多种并发症,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很难达到有效的效果,所以需要用辩证的关系看待问题,采用多法联用的手段,如中西医相结合、内外兼治、心理治法等,将中医治法相互联系起来,在历史上,我国的中医大家就已经开具过此类问题的先河,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将这一方法继续发扬下去。 3、内科疑难病在方剂上的特点 中医方剂的运用对于治疗内科疑难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控制方法得当,才能将方剂的特点充分应用在疾病的治疗上。 首先应该突破君臣佐使的观念。也就是说方剂的搭配不需要严格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配制,需要具有灵活的思想,更多是要求医师具备能够辨别病症程度的水平,从实际情况出发,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的特点下药,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配制,主料与辅料的配合既可以遵循君一臣二的特点,也可以采用一臣三佐五的方法,从而组合成形式不一的方剂治疗内科疑难症。 其次,应当突破配伍禁忌。配伍禁忌为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有反药并用成方数首,现在许多临床经验用这类方剂多以其相反相成的作用而治痼疾、险症、并病同病等等各种疑难病。例如王道坤破格用药治疗疑难病,如附子与半夏同用,白及与甘草同用,党参与五灵脂同用,结合患者的症状特点及身体状况进行细心辨证,创新思路,大胆用药,疗效显著,且安全。 第三,应当突破方剂大小。内科疑难病病情复杂,病邪兼夹,一二味的小方难以胜任,必须用复方大方才病证相合。“大病需用大药”,大药即药味多、药力猛、剂量大、配伍关系复杂的方剂。有学者认为,那些久治难愈的疑难病,往往是病情危重、证候复杂的多层次、多元化矛盾的现象,而且病情出现双向性的两极差异,常常是寒热互见、正虚邪实、升降逆乱、阴阳两损、气血同病等脏腑多种矛盾病机存在,只有复方大方重剂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民间验方是流传在民间的方剂,是医疗实践经验的结晶,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某些单方、验方往往药少量大,功专力宏;或者药少量轻,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单方治大病,也是内科疑难病治疗的临床选择之一。 4、内科疑难病在用药上的特点 治疗内科疑难病,一般强调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常规用药原则,不要轻易尝试“离奇方法、特效秘方、稀有药材、贵重药物、特别引子”,但是,也要广开思路、独辟蹊径,不避毒性药物,不避超大剂量,不避非常规用法。 一是不避毒性药物。药本有毒之物,药物以气味偏性为用,皆非日常之品,毒性药物更甚。尽管治疗内科疑难病不避毒性药物,并且毒性药物的瞑眩反应是内科疑难病的疗效表现之一,但临证中仍然坚持“无使过之”的用药原则。《伤寒杂病论》治疗内科疑难病以毒攻毒,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 纲辨证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百度首页|登录注册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 帮助 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 手机百科个人中心 收藏50 辨病论治 编辑 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目录 1概述 2与辨证的关系 3沿革 1概述 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2与辨证的关系 各种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或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饮食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某种疾病既便在同一阶段,也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成不同的证。因此“病”和“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既识病,又辨证,则既可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注意不同疾病的不同特点,又能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并注意到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的共同证候。因此,辨病论治和既不可相互割裂,也不可相互代替,二者相结合是目前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诊治疾病的方法。 3沿革 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产生。如疟、疥、蛊、龋等20余种疾病的名称在殷墟甲骨文已有记载;西周《山海经》有瘿、痔、痈、疽、痹等23种固定病名;长沙《五十二病方》共载医方280多个,所治疾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100多种;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疗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的医方30多个。这些记载体现了古代根据具体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的辨病论治思想。至,所记载的病名已达300多个,其中有的较详细地论述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展转归、传变及预后,并提出治疗原则;对有的病种作了专病专篇讨论,如“热论”、“痿论”、“疟论”、“痹论”等。《内经》中除采用针灸治疗外,还提出13首中药方剂,如生铁落饮治癫狂、乌骨丸治血枯等,体现了专病专方的论治思想。《内经》中辨病论治的理论已比较系统,其临床运用也较具体,表明辨病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已得到了确立。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发展了辨病论治的思想和方法,如唐代、宋代、记载了大量的病名及相应的治疗方药。东汉的《伤寒杂病论》则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以阐述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诊断与治疗,创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对后世中医理论与临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2013

胁痛(胆囊结石)诊疗方案 (2014年版) 分析:中医认为胁痛是由于机体痰湿内显,郁久化热,积于肝胆,肝主胆汁分泌,主疏泻。胆汁蒸灼为砂石,肝失紊达,故见腹痛。综观舌脉症,本病病位在肝胆,属砂石积聚之候。我们对2012年我科胆囊结石的病例,围手术期根据不同症候,治疗以清热利湿,理气通腑、疏肝清热,通下利胆、疏肝和胃,利胆排石。我们采用这些方法对胁痛胆囊结石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满意。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减少因泥沙样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继发胆总管结石。下一步在治疗此类病人尤其是合并急性胆囊炎时需要寻求新的辨证方法。 评估:我们采用中医临床观察方法对2013年病历进行观察,总有效率100%,胆囊结石围手术期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疗效满意,临床效果客观。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我们对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制定了2014年的胆囊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1.中医诊断:胁痛。 2.西医诊断:胆囊结石。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胆石症 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1.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时发病; 2.首发或反复右上腹、肩背部胀痛;右上腹绞痛; 3.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胀; 4.查体:急性发作时有右上腹压痛,墨菲氏症阳性;

5.B超发现胆囊结石。 (二)症候诊断 (1)肝胆气滞证: (主症)上腹或胸胁胀痛,甚者绞痛,牵引肩背,嗳气吞酸,食纳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淡、苔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2)肝胆蕴热证 症候:胁腹隐痛,闷痛或闯痛,并可牵引肩背,口苦咽干,食少腹胀,大便干结,无热或低热,无黄疸,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平或弦紧。 (3)肝胆湿热证 症候:胁腹疼痛如挚,如绞,拒按,或可触及包块;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二、治疗方案:围手术期进行中医辩证,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疗。以清热利胆,泻下通腑为主。 (一)中药辩证治疗: (1)肝胆气滞证: (主症)上腹或胸胁胀痛,甚者绞痛,牵引肩背,嗳气吞酸,食纳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淡、苔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治法)疏肝和胃,利胆排石。 (方药)柴胡12g,枳壳9g,木香9g,川楝子6g,黄芩12g,金钱草30g,鸡内金12g,清半夏9g,白术12g,茯苓18g,生大黄9g。

常见病辨证论治

常见病辨证论治 常见病辨证论治 一、感冒 感冒之病虽平常,彻底治愈最相当。万病之源莫小视,时时刻刻要提防。 感冒源于西医名,鼻塞流涕气不通。恶寒发热身不适,咳嗽咽痒头也疼。 小秘方: 各型感冒:葛根30克、白芷20克、辛荑20克、连翘15克、兰根30克、贝母15克、黄豆20克。 高度发烧:加生石膏50---100克 热而无汗:加麻黄20克 风寒感冒:加桂枝20克 风热感冒:加桑皮20克 湿热感冒:加生薏米仁50克 身体虚弱:加沙参50克 经我几十年观察,运用此方,如辨证准确,三天内可彻底治愈重感冒,治愈率高达95%以上。 二、头痛 头痛外感与内伤,病因两类最平常。内伤七情入髓海,外感六淫犯清阳。

风寒头痛连项背,川芎茶调散荆防。 风热头痛胀欲裂,石膏川芎芩连尝。 风温头痛多发烧,可用大剂白虎汤。 风湿头痛重如裹,薏苡汤内加藿香。 肝阳头痛烦易怒,天麻钩藤饮正方。 肾虚头痛腰酸软,金匮肾气丸相当。 血虚头痛心悸动,随证加减四物汤。 气虚头痛晕绵绵,补中益气可生阳。 痰浊头痛昏蒙闷,半夏天麻白术汤。 瘀血头痛如锥刺,加味通窍活血汤。 太阳头痛蔓荆引,阳明头痛白芷尝。 少阳头痛柴芩用,厥阴头痛吴芋良。 痛如雷鸣雷头风,湿热挟痰直冲上。除湿化痰驱邪出,可用醒脑清震汤。 偏头痛证病势剧,或左或右不正常。其痛暴发连眼齿,加减镇肝熄风汤。 三、咳嗽 五脏六腑皆令咳,总体表现肺脏多。固本培元重脾肾,开门打狗不留邪。 肺气不清难宣肃,咳嗽咯痰病立生。有声无痰是为咳,有痰无声是嗽名。 痰声并见为咳嗽,辨证论治莫放松。外感麻杏石甘汤,内伤

脾肺用补中。 风寒袭肺咳声重,咽痒气急鼻不通。疏风散寒宣肺气,三拗止嗽最相应。 风热犯肺痰稠黄,头痛干咳又恶风。疏风清热兼化痰,加减桑菊饮力雄。 风燥伤肺兼头痛,咯痰带血咳连声。疏风清肺润肺燥,桑杏汤内二地冬。 痰湿蕴肺咳反复,粘痰咯出咳即停。健脾燥湿化顽痰,二陈三子力最雄。 痰热郁肺气息粗,咳嗽声高痰味腥。清热化痰肃肺气,百合石膏加款冬。 肝火犯肺咳胁痛,痰滞咽喉咯不清。清肺平肝降气火,龙胆泻肝泻白从。 小秘方: 1、风寒型 紫苏20克、杏仁20克、川贝10克、生姜20克、红糖20克 水煎服,日2---3次。 2、风热型 双花30克、薄荷20克、桑皮20克、杏仁20克、冰糖20克 上为一日量,水煎随意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