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第01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植物生理学第01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植物生理学第01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本章内容提要

水是植物生命的基础。植物水分代谢包括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

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渗透吸水、吸胀吸水和代谢性吸水,以渗透吸水为主。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吸水的主要区域为根毛区,吸水的方式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其吸水动力分别为根压和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植物主要的吸水动力。水分在植物体内连续不断地运输是蒸腾拉力—内聚力克服水柱张力的结果。

植物主要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水分,具有重要生理意义。气孔蒸腾是植物叶片蒸腾的主要形式。蒸腾速率与气孔的开闭关系很大。气孔开闭可能是通过保卫细胞内K+的积累学说和苹果酸代谢来调节的。许多外界因子能调节气孔开闭。

作物需水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而论,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合理灌溉要综合考虑土壤含水量、作物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灌溉的生理指标能即使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是较为科学的。

第一节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

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含水量也有差异;在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含水量也不同。

二、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1、原生质的主要组分。原生质一般含水量在70%~90%以上,这样才可使原生质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如果含水量减少,原生质由溶胶变成凝胶状态,细胞生命活动大大减缓(例如休眠种子)。

2、接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均有水的参与。

3、多生化反应和物质吸收、运输的良好介质。植物体内绝大多数生化过程都是在水介质中进行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参与生化过程的反应物都溶于水,控制这些反应的酶类也是亲水性的。各种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分配,以及无机离子的吸收和运输在水介质中完成的。

4、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细胞含有大量的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因而使植物枝叶挺立、花朵开放等。

3、分裂和延伸生长都需要足够的水。细胞分裂和延伸需要一定的膨压,缺水可使膨压降低甚至消失,严重影响细胞分裂及延伸生长进而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

三、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水是植物体温调节器。水分子具有很高的汽化热和比热,因此,在环境温度波动的情况下,植物体内大量的水分可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在烈日曝晒下,通过蒸腾散失水分以降低体温,使植物不易受高温伤害。

2.水对可见光的通透性。对于水生植物,短波蓝光、绿光可透过水层,使分布于海水深处的含有藻红素的红藻,也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3.水对植物生存环境的调节。水分可以增加大气湿度、改善土壤及土壤表面大气的温度等。例如,早春寒潮降临时给秧田灌水可保温抗寒。

四、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与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膜系统以及细胞壁是由蛋白质、核酸和纤维素等大分子组成,它们含有

大量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有很高的亲和力。凡是被植物细胞的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吸附、束缚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束缚水(bound water)。而不被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引或吸引力很小,可以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自由水(free water)。实际上,这两种状态水分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细胞内的水分状态可以随着代谢的变化而变化,自由水/束缚水比值亦相应改变。自由水直接参与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化反应,而束缚水不参与这些过程,因此自由水/束缚水比值较高时,植物代谢活跃,生长较快,抗逆性差;反之,代谢活性低、生长缓慢,但抗逆性较强。例如,休眠种子和越冬植物自由水/束缚水比例减低,束缚水的相对量增高,虽然其代谢微弱或生长缓慢,但抗逆性很强。在干旱或盐渍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束缚水含量也相对提高,以适应逆境。

第二节化学势、水势

一、自由能、化学势

根据热力学原理,系统中物质的总能量可分为束缚能(bond energy)和自由能(free energy)。束缚能是不能用于做有用功的能量。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系可以用来对环境作功的那部分能量叫自由能(free energy)。

化学势(chemical potential)用来衡量物质反应或转移所用的能量,是用来在描述体系中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本领及转移的潜在能力,一摩尔物质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常用μ表示。

二、水势

水的化学势的热力学含义为:当温度、压力及物质数量(水分以外)一定时,体系中1mol的水分的自由能,用μw表示。水的化学势可用来判断水分参加化学反应的本领或在两相间移动的方向和限度。在热力学中将纯水的化学势规定为零,那么溶液中的水与纯水的化学势差就等于该溶液中水的化学势,即ΔμW =μW,而且任何溶液中水的化学势都必然小于零。

溶液中水的偏摩尔体积:即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浓度下,1mol水在混合物(均匀体系)中所占的有效体积。例如,在1个大气压和25℃条件下,1mol的水所具有的体积为18ml,但在相同条件下,将1mol的水加入到大量的水和酒精等摩尔的混合物中时,这种混合物增加的体积不是18 ml而是16.5 ml,16.5 ml就是水的偏摩尔体积。这是水分子与酒精分子强烈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稀的水溶液中,水的偏摩尔体积与纯水的摩尔体积(V w=18.00cm3/mol)相差不大,实际应用时往往用纯水的摩尔体积代替偏摩尔体积。

在植物生理学中水势(ψw)常用来衡量水分反应或转移能量的高低。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

积水的化学势,即水溶液的化学势(μw)与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的纯水的化学势之差(μ0w),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ψw代表水势;μw—μw o为化学势差(Δμw),单位为J/mol,J=N/m(牛顿.米);

V w,m,为水的偏摩尔体积,单位为m3/mol。

则水势:

水势单位用帕(Pa),一般用兆帕(Mpa,1MPa=106Pa)来表示。过去曾用大气压(atm)或巴(bar)作为水势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bar=0.1MPa=0.987atm,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1.013bar。

水分由水势高处流到水势低处。

第三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吸胀作用吸水(未形成液泡的细胞的吸水方式),渗透性吸水(细胞形成液泡后的主要吸水方式);代谢性吸水(直接消耗能量的吸水方式)。在这三种吸水方式中,以渗透性吸水为主。

一、植物细胞的渗透性吸水

1、植物细胞构成的渗透系统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称之为渗透作用(osmosis)。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主要有二个:半透膜及其两侧的溶液具有水势差。

植物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分子组成的微纤丝构成,水和溶质都可以通过;而质膜和液泡膜则为选择性膜,水易于透过,对其它溶质分子或离子具有选择性。成熟的植物细胞其具有一个大液泡,含有各种可溶性物质。

在一个成熟的细胞中,原生质层(包括原生质膜、原生质和液泡膜)就相当于一个半透膜。如果把此细胞置于水或溶液中,则含有多种溶质液泡液,原生质层以及细胞外溶液三者就构成了一个渗透系统。

把具有液泡的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其水势低于细胞液的水势)中,液泡失水而

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plas molysis)。把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在水势较高溶液或蒸馏水中,外界的水分子进入细胞,液泡变大,整个原生质体慢慢地恢复原状(质壁分离复原,deplasmolysis)。这两个现象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质壁分离现象是生活细胞的典型特征,可以用来:(1)确定细胞是否存活。已发生膜破坏的死细胞,半透膜性质丧失,不产生质壁分离现象。(2)测定细胞的渗透势。将植物组织或细胞置于一系列已知水势的溶液中,那种恰好使细胞处于初始质壁分离状态的溶液水势值与该组织或细胞的渗透势相等。(3)观察物质透过原生质层的难易程度。利用质壁分离复原的速度来判断物质透过细胞的速率。同时可以比较原生质粘度大小。

2、植物细胞的水势构成

典型植物细胞水势(Ψw)组成为:ψw=ψπ+ψp+ψm(ψπ为渗透势,ψp为压力势,ψm为衬质势)。

渗透势(os motic potential,ψπ):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称为渗透势或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ψs),以负值表示。渗透势值按公式ψπ=-iCRT来计算(C为溶液的摩尔浓度,T为绝对温度,R为气体常数,i为解离系数)。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ψp):由于细胞吸水膨胀时原生质向外对细胞壁产生膨压(turgor),而细胞壁向内产生的反作用力——壁压使细胞内的水分向外移动,即等于提高了细胞的水势。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细胞水势增加的值叫压力势,一般为正值。当细胞失水时,细胞膨压降低,原生质体收缩,压力势则为负值。当刚发生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零。

衬质势(matrix potentia l, ψm):衬质势是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如处于分生区的细胞、风干种子细胞中央液泡未形成。对已形成中心大液泡的细胞含水量很高,ψm只占整个水势的微小部分,通常一般忽略不计。因此一个具有液泡的成熟细胞的水势主要由渗透势和压力势组成,即ψw=ψπ+ψp

细胞的水势不是固定不变的,ψs、ψp、ψw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高;反之,则降低,植物细胞颇似一个自动调节的渗透系统。

二、细胞之间的水分运移

水势差决定水流的方向。水分进出细胞由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水势差(Δψw)决定,水总

是从高水势区域向低水势区域移动。若环境水势高于细胞水势,细胞吸水;反之,水从细胞流出。对两个相邻的细胞来说,它们之间的水分移动方向也是由二者的水势差决定。

水势影响水分移动的速度。细胞间水势梯度(water potential gradient)越大,水分移动越快;反之则慢。

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细胞水势大小不同;环境条件对水势的影响也很大。一般说来,在同一植株上,地上器官和组织的水势比地下组织的水势低,生殖器官的水势更低;就叶片而言,距叶脉愈远的细胞,其水势愈低。这些水势差异对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和在体内的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

吸涨作用(imbibition)是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干燥种子细胞质、细胞壁、淀粉粒、蛋白质等等生物大分子都是亲水性的,而且都处于凝胶状态,它们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很强,这种吸引水分子的力称为吸胀力。因吸胀力的存在而吸收水分子的作用称为吸胀作用。蛋白质类物质吸胀力量最大,淀粉次之,纤维素较小。

吸胀力实际上就是衬质势,系由吸胀力的存在而降低的水势值。干燥种子的ψm总是很低,例如,豆类种子中胶体的衬质势可低于-100MPa,细胞吸水饱和时,ψm=0。

一般地说,细胞形成中央液泡之前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例如干燥种子的萌发吸水、果实、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吸水、根尖和茎尖分生区细胞的吸水等等。

四、植物细胞的代谢性吸水

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称代谢性吸水(matabolic absorption of water),不少试验证明,当通气良好引起细胞呼吸加剧时,细胞吸水便增强;相反,减小O2或以呼吸抑制剂处理时,细胞呼吸速率降低,细胞吸水也就减少。由此可见,原生质代谢过程与细胞吸水有着密切关系,但这种吸收方式的机制尚不清楚,该吸收占细胞总吸水量比例有多大还有争议。

五、水分的跨膜运送与水孔蛋白

水分进入细胞的途径有二种。一是单个水分子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二是水集

流通过质膜上的水孔蛋白中的水通道(water channel)进入细胞。

若按扩散作用来理解,实际上膜脂排列紧密,单个水分子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扩散进入细胞,其速度很慢,单靠扩散来完成水分快速跨膜是不可能的。水孔蛋白(aquaporin)是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膜通道蛋白。水孔蛋白的存在便于水分在细胞内的运输和水分长距离的运输,也参与细胞的渗透调节。水孔蛋白分布于雄蕊、花药等生殖器官;拟南芥的水孔蛋白分布于根尖的伸长区和分生区。

第四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一、根部吸水的主要区域

根系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系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非根尖部位根表皮细胞木质化、木栓化,因而吸水能力小。根毛区吸水能力最大的原因:输导组织发达,对水阻力小;根毛增加了水分吸收面积;根毛细胞壁外由果胶质组成,粘性强,亲水性好;根毛细,可以进入土壤毛细管;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质浓厚,输导组织不发达或无,对水分移动阻力大。

二、根系吸水方式及其动力

1、被动吸收

被动吸水是指由蒸腾失水而产生的蒸腾拉力所引起的吸水过程。其动力为蒸腾拉力,即因蒸腾作用而产生的吸水力量。蒸腾拉力是蒸腾旺盛季节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植物在蒸腾作用时水分从叶子气孔和细胞表面蒸腾到大气中,水势降低。失水的细胞便从附近水势较高的叶肉细胞吸水,再经叶脉导管、茎导管、根导管和根部吸水。

2、主动吸收

主动吸水是指以根压为动力的根系吸水过程。根压:植物根系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上升的压力。根压可能对幼小植株、早春树木未吐芽、蒸腾很弱时的水分转运起到一定作用。伤流和吐水现证明根压的存在。伤流是指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茎基部伤口溢出液体的现象。流出汁液称伤流液。在切中处连接一压力计可测出一定的压力,即根压。不同植物伤流液量不同,葫芦科植物较多,稻麦较少。同一植物的根压和伤流液因根系生理活动强弱、根系有效吸收面积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伤流成分主要包括水分、无机物、氨基酸等有机物、激素等。吐水是指未受伤叶片尖

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根压产生的机理主要有二类:(1)渗透论:根系主动吸收的无机离子进入共质体达中柱内的活细胞。这样导管周围的活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不断向导管分泌有机离子和有机物,使其水势下降,而附近细胞的水势较高。因而水分就不断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导管,依次向地上部分运输。这样就产生一种静水压力,即根压。(2)代谢论:认为呼吸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参与根系的吸水过程。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氧分压下降、呼吸作用抑制剂存在时根压、伤流或吐水会降低或停顿。

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1)土壤水分状况。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可用水分。

(2)土壤通气状况。土壤通气良好时呼吸增加,根系生长良好,有利于吸水。土壤通气不好时根系吸水困难。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呼吸作用受抑制,根压下降。较多时间的缺氧下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较多的酒精,根系中毒受伤,吸水面积减少。土壤处于还原状态,加之一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对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功能都不利。水分过多作物表现出缺水症状。这是因为水分过多导致土壤能气不良,抑制根系吸水

(3)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影响着根系生理活性和影响着土壤水的移动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根系水吸收和运输加快。低温时吸水下降的原因是,水的粘度增加,不易透过生活组织;原生质粘度增加,对水的阻力增加;水的运动减慢,渗透作用降低;根系生长受抑制,吸收面积减少;根系呼吸速率降低,离子吸收减弱,影响根系吸水。温度过高也影响根系吸水的原因是,高温加速根系老化,使根的木质化达到根尖,根的吸收面积减少;酶钝化;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

(4)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土壤水势降低,若低于根系水势植物不能吸水反而失去水分,这样导致生理性干旱(由于通气不良、温度过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等可导致植物不能吸收水分而表现出缺水症状的现象)。在农业生产中,如果施肥过多或集中时使局部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植物不能吸收水分,这种现象称为“烧苗”。

第五节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液体状态或气态散失到体外去,例如吐水、蒸腾作用,后者是植物失水的主要方式。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向外界散失的过程。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1)蒸腾作用失水所造成的水势梯度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驱动力,即蒸腾拉力是植物被动吸水的主要动力;(2)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和叶片温度。叶片在吸收光辐射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吸收了大量热量,通过蒸腾作用散热,可防止叶温过高,避免热害。(3)蒸腾作用引起木质部的上升液流,有助于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以及根中合成的有机物转运到植物体的各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4)蒸腾作用正常进行时,气孔是开放的,有利于CO2的吸收和同化。

二、蒸腾作用的部位及度量

1、蒸腾部位

当植物幼小的时候,暴露在地面上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木本植物长大以后,茎枝上的皮孔可以蒸腾,称之为皮孔蒸腾(lenticuler transpiration)。植物的蒸腾作用绝大部分是靠叶片的蒸腾。

叶片的蒸腾有两种方式:(1)通过角质层的蒸腾叫角质蒸腾(cuticular transpiration);(2)通过气孔的蒸腾叫气孔蒸腾(stomatal transpiration)。角质层本身不透水,但角质层在形成过程中有些区域夹杂有果胶,同时角质层也有孔隙,可使水汽通过。一般植物的成熟叶片,角质蒸腾仅占总蒸腾量的5%~10%。因此,气孔蒸腾是植物叶片蒸腾的主要形式。

2、蒸腾作用的度量

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蒸腾的水量称为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常用H2Og/dm2/h表示。

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植物每消耗1kg水所生产干物质的克数,或者说,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干物质的累积量与同期所消耗的水量之比称为蒸腾比率或蒸腾效率。一般植物的蒸腾效率是1~8g(干物质)/kg水。

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g)称为蒸腾

系数(或需水量)。一般植物的蒸腾系数为125~1000。

三、气孔蒸腾作用

气孔(stomata)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O2、CO2和水蒸汽)交换的主要通道。影响着蒸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当气孔蒸腾旺盛,叶片发生水分亏缺时,或土壤供水不足时,气孔开度减少以至完全关闭;当供水良好时,气孔张开。

1、气孔的大小、数目、分布与气孔蒸腾

气孔是植物叶表皮组织上的两个特殊的小细胞即保卫细胞(guard cell)所围成的一个小孔,不同植物气孔的类型大小和数目不同。大部分植物叶的上下表面都有气孔,但不同类型的植物其叶上下表面气孔数量不同。一般禾谷类作物的上、下表面气孔数目较为接近,双子叶植物的叶下表面气孔较多,有些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通常只是下表面有气孔,也有些植物如水生植物气孔只分布在上表面。气孔的分布是植物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气孔的数目多,但直径很小,气孔所占的总面积很小,一般不超过叶面积的1%。但是通过气孔的蒸腾量却相当于与叶面积相等的自由水面蒸发量的15%~50%,甚至达到100%,也就是说,气孔扩散是同面积自由水面蒸发量的几十到一百倍。因为气体分子通过气孔扩散,孔中央水蒸汽分子彼此碰撞,扩散速率很慢;在孔边缘,水分子相互碰撞的机会较少,扩散速率快。对于大孔,其边缘周长所占的比例小,故水分子扩散速率与大孔的面积成正比,但如果将一大孔分成许多小孔,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其边缘总长度大为增加,将孔分得愈小,则边缘所占比例愈大,即通过边缘扩散的量大为提高,扩散速率也提高。我们将气体通过多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与小孔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的这一规律称为小孔扩散律(small pore diffusion law)。

气孔开度对蒸腾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一般用气孔导度(stomatic conductance)表示,其单位为mmol/m2/s,也有用气孔阻力(stomatic resistance)表示的,它们都是描述气孔开度的量。在许多情况下气孔导度使用与测定更方便,因为它直接与蒸腾作用成正比,与气孔阻力呈反比。

2、气孔运动

与叶的表皮细胞相比,保卫细胞具有一些特点:(1)细胞体积很小并有特殊结构,肾形保卫

细胞外壁薄,内壁厚。有利于膨压迅速而显著地改变;表皮细胞大而无特别形状;(2)细胞壁中径向排列有辐射状微纤束与内壁相连,便于对内壁施加作用;(3)细胞质中有一整套细胞器,而且数目较多;(4)叶绿体具明显的基粒构造,其中常有淀粉的积累,其淀粉的变化规律是白天减少,夜晚增多,与叶肉细胞相反,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气孔运动特点:大多数植物气孔一般白天张开,夜间关闭,此即气孔运动。

气孔的开闭原因的实质是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或失水,受到保卫细胞膨压的调节。保卫细胞体积比其它表皮细胞小得多,少量的渗透物质积累就可使其渗透势明显下降,降低水势,促进吸水,改变膨压。

3、气孔运动的机理

1)淀粉与糖转化学说。在光下,光合作用消耗了CO2,保卫细胞细胞质pH增高到7,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正向反应,使淀粉水解为糖,引起保卫细胞渗透势下降,水势降低,从周围细胞吸取水分,保卫细胞膨大,因而气孔张开。黑暗中,保卫细胞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进行,CO2积累pH下降到5左右,淀粉磷酸化酶催化逆向反应,使糖转化成淀粉,溶质颗粒数目减少,细胞渗透势升高,水势亦升高,细胞失水,膨压丧失,气孔关闭。

2)K+积累学说。研究表明K+从副卫细胞转运到保卫细胞中引起渗透势下降,气孔张开;K+反向转运,则气孔关闭。即在光下保卫细胞叶绿体通过光合磷酸化合成ATP,活化了质膜H+-ATP 酶,使K+主动吸收到保卫细胞中,K+浓度增高引起渗透势下降,水势降低,促进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平衡K+电性的阴离子是苹果酸根,而其H+则与K+发生交换转运到保卫细胞之外,Cl-进入保卫细胞内,导致保卫细胞渗透势下降而吸收水分,气孔张开。在黑暗中,K+从保卫细胞扩散出去,细胞水势提高,失去水分,气孔关闭。

3)苹果酸代谢学说。在光照下,保卫细胞内的部分CO2被利用时,pH值就上升至8.0~8.5,从而活化了PEP羧化酶,它可催化由淀粉降解产生的PEP与HCO-3结合形成草酰乙酸,并进一步被NADPH还原为苹果酸。苹果酸解离为2 H+和苹果酸根,在H+ /K+泵驱使下,H+与K+交换,保卫细胞内K+浓度增加,水势降低;苹果酸根进入液泡和Cl-共同与K+在电学上保持平衡。同时,苹果酸也可作为渗透物质降低水势,促使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当叶片由光下转入暗处时,过

程逆转。

4、气孔运动的调节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和叶子水分状况的各种体内外因素都会影响气孔的运动。此外,研究表明气孔运动有一种内生近似昼夜节律(endogenous circadian rhythms),即使置于连续光照或黑暗之下,气孔仍会随一天的昼夜交替而开闭,这种节律可维持数天。

1)光。一般情况下光照使气孔开放,黑暗使气孔关闭。光能促进糖、苹果酸的形成和Cl-、K+的积累,调节保卫细胞的水势影响气孔的开关。一般认为不同波长的光对气孔运动的影响与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相似,即蓝光和红光最有效。不同植物气孔张开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 2)CO2。叶片内部低的CO2分压可使气孔张开,高CO2则使气孔关闭。其它外界环境因素(光照、温度等)很可能是通过影响叶内CO2浓度而间接影响气孔开关的。

3)温度。气孔开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0℃左右,气孔开度达最大。但35℃的温度会引起气孔开度减小。低温下长时期光照也不能使气孔张开。温度对气孔开度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改变叶内CO2浓度而起作用的。

4)水分。当叶水势下降时,气孔开度减小或关闭。缺水可导致植物保卫细胞失水而关闭气孔。叶片被水饱和时,表皮细胞含水量高而体积增大,会挤压保卫细胞, 引起气孔关闭或开度下降。

5)风。高速气流(风)可使气孔关闭。这可能是由于高速气流下蒸腾加快,保卫细胞失水过多所致。微风有利于气孔开放和蒸腾。

6)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气孔张开,而ABA可以促进气孔关闭。当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部分根系处于脱水状态,产生的脱落酸可通过木质部运到地上部,促进保卫细胞膜上外流通道开启,导致保卫细胞内K+量减少,因而保卫细胞膨压下降,气孔导度减小。

四、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蒸腾速率主要由气孔下腔内水蒸汽向外扩散的力量和扩散途径中的阻力来决定。扩散力就是气孔下腔中水蒸汽分压和大气水蒸汽分压之差,扩散阻力主要包括扩散层阻力和叶中阻力。叶中阻力以气孔阻力为主,叶肉细胞壁等部分对水分传导的阻力很小,可以忽略。

凡是能改变水蒸汽分子的扩散力或扩散阻力的因素,都可对蒸腾作用产生影响。

1、内部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凡是减少内部阻力的因素都会促进蒸腾作用。气孔构造特征是影响气孔蒸腾的主要内部因素。气孔下腔体积大,叶片内部面积(指内部细胞间隙的面积)大等特征都有利于蒸腾作用。叶面蒸腾强弱与供水情况有关。因此根系发达,深入地下,吸水就容易,供给苗系的水也就充分,间接有助于蒸腾。

2、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凡是影响叶内外蒸汽压差的外界条件都可以影响蒸腾作用。

1)光照光照是影响蒸腾作用的最主要的外界条件。光照可以提高叶面温度,使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增大。叶子吸收的幅射能的大部分用于蒸腾。光直接影响气孔的开闭,大多数植物的气孔在暗中关闭,在光下气孔开放,蒸腾加强。

2)大气湿度当大气相对湿度增大时,大气蒸汽压也增大,叶内外蒸汽压差就变小,蒸腾变慢;反之,加快。

3)大气温度当相对湿度相同时,温度越高,蒸汽压越大。当温度相同时,相对湿度越大,蒸汽压越大。叶温较之气温一般高2~10℃,厚叶更显著。因此大气温度增高时,气孔下腔细胞间隙的蒸汽压的增加大于大气蒸汽压的增大,所以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加大,蒸腾加强。

4)风微风能将气孔边的水蒸汽吹走,补充一些蒸汽压低的空气,边缘层变薄或消失,外部扩散阻力减小,蒸腾速度加快。强风可明显降低叶温,使保卫细胞迅速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进而使蒸腾显著减弱。含水蒸汽很多的湿风降低蒸腾,而蒸汽压很低的干风促进蒸腾。

5)土壤条件凡是影响根系吸水的各种土壤条件,如土温、土壤通气、土壤溶液浓度等,均可间接影响蒸腾作用。

第六节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

植物的根部从土壤吸收水分,通过茎转运到叶子及其它器官,供植物各种代谢的需要或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体外去。水分在整个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为:土壤水→根毛→根皮层→根中柱鞘→根导管→茎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水分在茎、叶细胞内的运输有二种途径:(1)经过死细胞,即经过维管束中的导管或管胞(死细胞)和细胞壁与细胞间隙,即质外体部分。水分通过死细胞运输时阻力小,运输速度快,适于水分的长距离运输;(2)经过活细胞,这一途径包括根毛→根皮层→根中柱以及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这一途径中水分以渗透方式进行运输,运输距离短,运输阻力大,不适于长距离运输。

二、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

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有二种。一是植株下部的根压。根压不是主要动力。只有多年生树木在早春芽叶没有舒展时,以及土温高、水分充足、大气相对湿度大、蒸腾作用很小时,根压对水分上升才有较大的作用。二是植株上部的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在导管或管胞中,水分向上转运的动力是由导管两端的水势差决定的。由于叶片因蒸腾作用不断失水,水势下降,叶片与根系之间形成一水势梯度。在这一水势梯度的推动下,水分源源不断地沿导管上升。蒸腾作用越强,此水势梯度越大,则水分运转也越快。

内聚力学说(或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这一学说强调水在导管中的连续性。导管中

的水流,一方面受到这一水势梯度的驱动,向上运动;另一方面水流本身具有重力作用。这两种力的方向相反,故使水柱受到一种张力。同时水分子间内聚力很大,水分子与导管内纤维素分子之间还有附着力。所以,导管或管胞中的水流可成为连续的水柱。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自由水;束缚水;扩散;渗透作用;自由能;化学势;水势;渗透势(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电化学势;水通道蛋白;偏摩尔体积;吸胀作用;蒸腾作用;蒸腾比率;蒸腾速率;根压;小孔律;蒸腾系数(需水量);蒸腾作用;水分临界期;内聚力;内聚力学说;节水农业;水分平衡

(二)写出下列符合的中文名称

μw;ψw;ψp;ψm;ψs;ψπ;CHIP28;RDI

(三)问答题:

1.如何理解“有收无收在于水”这句话?

2.植物细胞和土壤溶液水势的组成有何异同点?

3.一个细胞放在纯水中其水势及体积如何变化?

4.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形式与植物代谢强弱、抗逆性有何关系?

5.质壁分离及复原在植物生理学上有何意义?

6.试述气孔运动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7.哪些因素影响植物吸水和蒸腾作用?

8.试述水分进出植物体的途径及动力。

9.怎样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原理如何?

10.如何区别主动吸水与被动吸水、永久萎蔫与暂时萎蔫?

11.合理灌溉在节水农业中意义如何?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参考文献

1.张继澍主编. 植物生理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潘瑞帜、董愚得.植物生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荆家海主编.植物生理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曹仪植、宋占午主编.植物生理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6.孙鸿乔.水势和水流.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2(1),80-88

7.李合生,水势与植物,植物生理学通讯,1981,(3):53~60

8.B.斯拉维克.,植物与水分关系研究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9.梁宗锁、康绍忠、高俊凤等. 控制性分根交替渗透胁迫对玉米蒸腾效率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1998,31(5):88-91

10.Kavanagh, K.L., J.B. Zear, Xylem cavitation and loss of hydraulic conductcence in western hemlock foll aving planting. Tree physiology 1997.17:59-63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 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 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答: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答: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答: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完整版)第二章植物的水分代谢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代谢复习题参考答案1、植物细胞吸水方式有、和 。 2、植物调节蒸腾的方式有、和 。 3、植物散失水分的方式有和。 4、植物细胞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有和。 5、水孔蛋白存在于细胞的和上。水孔蛋白活化依靠 作用调节。 6、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以解决下列问题:、 和。 7、自由水/束缚水比值越大,则代谢;其比值越小,则植物的抗逆性。 8、一个典型细胞的水势等于;具有液泡的细胞的水势等于;干种子细胞的水势等于。 9、形成液泡后,细胞主要靠吸水。 10、风干种子的萌发吸水主要靠。 11、溶液的水势就是溶液的。 12、溶液的渗透势决定于溶液中。 13、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压力势等于。 14、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细胞的水势等于,渗透势与压力势绝对值。 15、将一个ψp=-ψs的细胞放入纯水中,则细胞的体积。 16、相邻两细胞间水分的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细胞间的。 17、植物可利用水的土壤水势范围为。 18、植物根系吸水方式有:和。前者的动力是________后者的动力是。 19、证明根压存在的证据有和。 20、对于大多数植物,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永久萎蔫系数时,其水势约为 MPa,该水势称为。 21、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和。 22、某植物制造10克干物质需消耗5公斤水,其蒸腾系数。 23、水分在茎、叶细胞内的运输有两种途径1. 细胞,2. 细胞。 24、小麦的第一个水分临界期是,第二个水分临界期是 。 25、常用的蒸腾作用的指标有、和 。 26、影响气孔开闭的因子主要有、 和。 27、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和。 28、C3植物的蒸腾系数比C4植物。 29、可以较灵敏地反映出植物的水分状况的生理指标有、 、和 。 30、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的灌溉方式有、和 。 四、选择题 1、植物在烈日照射下,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降低体温,是因为()。 A、水具有高比热; B、水具有高气化热; C、水具有表面张力; D、水分子具有内聚力。 2、一般而言,进入冬季越冬作物组织内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规律。 3、有一个充分为水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变小,也可能不 变。 4、已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水靠()。 A、吸涨作用; B、渗透作用; C、代谢作用; D、扩散作 用。 5、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通常省略不计,其原 因是:()。 A、初质势很低; B、衬质势不存在; C、衬质势很高, 绝对值很小;D、衬质势很低,绝对值很小。 6、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吸水靠()。 A、渗透作用; B、代谢作用; C、吸涨作用; D、扩散作 用。 7、将一个细胞放入与其渗透势相等的外界溶液中,则 细胞()。 A、吸水; B、失水; C、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D、既可能 失水也可能保持平衡。 8、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一般植物的叶片的水势 为( ) 。 A、-0.2- -0.8 Mpa; B、–2- -8 Mpa; C、-0.02- 0.08 Mpa;D、0.2- 0.8 Mpa。 9、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 ()。 A、与气孔的面积成正比; B、与气孔周长成正比; C、 与气孔周长成反比;D、与气孔面积成反比。 10、蒸腾作用快慢,主要决定于()。 A、叶内外蒸汽压差大小; B、气孔长度; C、叶面积大 小;D、叶片形状。 11、保卫细胞的水势变化与下列无机离子有关 ()。 A、Ca2+; B、K+; C、Cl-; D、Mg2+。 12、保卫细胞的水势变化与下列有机物质有关 ()。 A、丙酮酸; B、脂肪酸; C、苹果酸; D、草酸乙酸。 13、调节植物叶片气孔运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光照; B、温度; C、氧气; D、二氧化碳。 14、根部吸水主要在根尖进行,吸水能力最大的是 ()。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根冠。 15、土壤通气不良使根系吸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 A、缺乏氧气; B、水分不足; C、水分太多; D、CO2浓 度过高。 16、植物体内水分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 ( )。 A、筛管和伴胞; B、导管和管胞; C、通道细胞; D、胞 间连丝。 17、植物体内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有 ( )。 A、大气温度; B、蒸腾拉力; C、水柱张力; D、根压。 18、土壤温度过高对根系吸水不利,因为高温会 ()。 A、加强根的老化; B、使酶钝化; C、使生长素减少; D、 原生质粘度增加。 19、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 A、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 B、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C、需水终止期; D、生长最快的时期。 20、作为确定灌溉时期的灌溉生理指标有:( ) 。 A、叶片水势; B、细胞汁液浓度; C、渗透势; D、气孔 开度。 五、是非判断题 1、影响植物正常生理活动的不仅是含水量的多少,而 且还与水分存在的状态有密切关系。() 2、在植物生理学中被普遍采用的水势定义是水的化学 势差。() 3、种子吸胀吸水和蒸腾作用都是需要呼吸作用直接供 能的生理过程。() 4、植物根系吸水快慢和有无,决定于导管汁液与外界 溶液之间的水势差异的大小有无。() 5、植物细胞吸水方式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水。 () 6、植物的临界水势越高,则耐旱性越强。 ( ) 7、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水势等于压力势。 () 8、在细胞为水充分饱和时,细胞的渗透势为零。 () 9、把一个细胞放入某溶液中体积不变,说明该细胞液 的浓度与此溶液的浓度相等()。 10、蒸腾效率高的植物,一定是蒸腾量小的植物。 () 11、蒸腾作用与物理学上的蒸发不同,因为蒸腾过程 还受植物结构和气孔行为的调节。() 12、空气相对湿度增大,空气蒸汽压增大,蒸腾加强。 () 13、低浓度CO2促进气孔关闭,高浓度CO2促进气孔迅 速张开。() 14、糖、苹果酸和K+、Cl-进入液泡,使保卫细胞压力 势下降,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15、就利用同单位的水分所产生的干物质而言,C3植物 比C4植物要多1-2倍。() 16、干旱时细胞内磷酸酯酶活性减弱;硝酸还原酶活 性增强。() 17、植物轻度缺水时,光合作用尚未受影响,但生长 已受抑制。( ) 18、灌溉的形态指标易于观察,它比生理指标更及时 和灵敏。 ( ) 19、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是有条件的、短暂的。 ( ) 20、作物一定时期缺水并不一定会降低产量,还可能 对作物增产更为有利。( ) 一、名词解释 1、水分代谢( water metabolism):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水势(water potential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差。符号:ψw 3、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由于溶液中溶质颗 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符号ψπ。用负值表示。亦称 溶质势(ψs)。 4、压力势(water potential ):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 在而增大的水势值。一般为正值。符号:ψp。初始质壁分离 时,ψp为0;剧烈蒸腾时,ψp会呈负值。 5、衬质势(water potential): 由于细胞胶体物质亲 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 示。符号:ψm 6、重力势(water potential ):由于重力的存在而 使体系水势增加的数值。符号:ψg 。 7、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8、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 的水分。 9、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 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10、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11、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 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12、水的偏摩尔体积:在温度、压强及其他组分不变 的条件下,在无限大的体系中加入1摩尔水时,对体系体积的 增量。符号V-w 13、化学势:一种物质每mol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 化学势。 14、水通道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 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亦称水孔蛋白。 15、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 出液滴的现象。 1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器官、组织伤口处溢 出液体的现象。 17、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 压力。 18、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 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9、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 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20、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 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g/dm2·h) 21、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 重量(g)。 22、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需消耗的水分量 (g)。又称为需水量。它是蒸腾比率的倒数。 23、小孔扩散律:指气孔通过多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与 其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的规律。 24、永久萎蔫:萎蔫植物若在蒸腾速率降低以后仍不能 恢复正常,这样的萎蔫就称为永久萎蔫。 25、临界水势:气孔开始关闭的水势。 26、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一般 为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 27、生理干旱:盐土中栽培的作物,由于土壤溶液的水 势低,吸收水分较为困难或者是原产热带的作物遇低于10℃ 的温度时而出现的萎蔫现象。 28、内聚力学说:又称蒸腾流一内聚力—张力学说。即 以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原因的学说。 29、初干:在蒸腾失水过多或水分供应不足的条件下, 细胞间隙及气孔下腔不再为水蒸气所饱和,这时即使气孔张 开,蒸腾作用也受到抑制的现象。 30、节水农业:是充分利用水资源、采取水利和农业措 施提高水分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创造出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

植物生理学之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名词解释 1.水分代谢2.水势3.压力势4.渗透势5.根压6.自由水7.渗透作用8.束缚水9.衬质势10.吐水11.伤流12.蒸腾拉力13.蒸腾作用14.蒸腾效率15.蒸腾系数16.生态需水17.吸胀作用18.永久萎蔫系数19.水分临界期20.内聚力学说2l.植物的最大需水期22.小孔扩散律23. 重力势24. 水通道蛋白25. 节水农业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 RWC 2.Ψw 3.Ψs 4.Ψm 5. Vw 6.Ψp 7. SPAC 8. RH 9.Mpa 10.AQP 三、填空题 1. 水分在植物体内以______ 和______ 两种形式存在。 2. 将一个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______。 3. 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______ 、______ 、______ 等组成的。 4. 细胞间水分子移动的方向决定于______,即水分从水势______的细胞流向______的细胞。 5. 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方式有两种,即______ 和______ 。 6. ______和______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7. 无机离子泵学说认为,气孔在光照下张开时,保卫细胞内______离子浓度升高,这是因为保卫细胞内含______,在光照下可以产生______,供给质膜上的______作功而主动吸收______离子,降低保卫细胞的水势而使气孔______。 8. 影响蒸腾作用最主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 9. 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______,代谢______,抗性______。 10. 灌溉的生理指标有______ ,细胞汁液浓度,渗透势和______ 。 11. 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______吸水,液泡形成以后,主要靠______吸水,另外还有______吸水,这三种方式中以______吸水为主。 12. 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端细胞的______。 13. 干燥种子吸收水分的动力是______ 。 14. 植物对蒸腾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5. 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克,其蒸腾系数为______,蒸腾效率为______。 16. 水滴呈球形,水在毛细管中自发上升。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水有______。 17. 影响气孔开闭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有四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8. 植物被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______,主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______。 19. 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激素是______、______。 20.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的水势变化趋势是______,细胞的渗透势______ ,压力势______ 。 四、问答题 1. 温度过高或过低为什么不利于根系吸水? 2. 试述气孔运动的机理。 3. 试述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 蒸腾拉力能将水分提升至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其途径和机理是什么? 5. 解释“烧苗”现象的原因。 6.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根系吸水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 2 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名词解释 1. 水分代谢 2. 自由水 3. 束缚水 5. 化学势 7. 水势 10. 渗透作用 11. 半透膜 12. 溶质势势降低的数值。溶质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 公溶质势又可称为渗透势 (osmosis potential,π) 。溶质势可用ψs=RTlnNw/ V W,m 式计算 , 也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s= ψπ=-iCRT 计算。 13. 衬质势 14. 压力势 15. 重力势。 16. 膨压 17. 集流 18. 质壁分离 20. 水通道蛋白 22. 吸胀作用 23. 根压 24. 伤流 25. 吐水 29水分临界期。 30.蒸腾效率 31.蒸腾系数 40、被动吸水 41、等渗溶液 42、主动吸水 二、填空题 1.将一植物细胞放人纯水(体积很大)中,达到平衡时测得其ψw为-0.26Mpa,那么

该细胞的ψp为ψw为。 3.将一植物细胞放入ψw=-0.8 MPa 的溶液(体权相对细胞来说很大)中,吸水达到平衡时测得细胞的ψs=-o.95MPa,则该细胞内的ψp为,ψw为。4.某种植物形成5g干物质消耗了2.5Kg水,其蒸腾效率为蒸腾系数 为。 5.植物体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低时,植物的代谢活动,抗逆 性。 8.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可以判断细胞、细胞的以及观测物质透过原生质层的难易程度。 9.根系吸水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前者的动力是,后者的动力是。 10.和纯水相比,含有溶质的水溶液其冰点 ,渗透势。 11.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一方面要,一方面要尽量。 12.水分沿着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下端动力是,上端动力 是。由于的存在,保证水柱的连续性而使水分不断上升。这一学说在植物生理学上被称为。 14.气孔在叶面所占的面积一般为,但气孔蒸腾失去了植物体内的大量水分,这是因为气孔蒸腾符合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内容 是。 17.一般认为,植物细胞吸水时起到半透膜作用的是:、和 三个部分。 19.细胞中的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________,代谢_____ ,抗性________ 。 21. 植物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时,其Ψw =________;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其Ψw= ________ 。 22. 一般植物细胞Ψw= _________;当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时,其Ψ w= __________ 。 23. 液泡化的植物细胞,其水势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而________可以忽略不计。 27.种子萌发时靠________作用吸水,其吸水量与_________有关。 28.分生组织主要依靠________吸水,形成液泡的细胞主要靠_______ 吸水。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全)

一、绪论 1、植物生理学就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 二、植物的水分生理 1、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就是负值。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与散失的过程。 2.衬质势: 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3、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4、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5、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对于水溶液而言,就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6、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7、吸胀作用: 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8、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伤流与吐水现象就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9、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就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0.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l表示。 11、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数,它就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12、气孔蒸腾:植物细胞内的水分通过气孔进行蒸腾的方式称为气孔蒸腾。 13、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的液泡水势的调节,但调节保卫细胞水势的途径比较复杂。 14、保卫细胞:新月形的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与水分的量。形成气孔与水孔的一对细胞。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通常就是肾形的细胞,但禾本科的气孔则呈哑铃形。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 15、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6、水孔蛋白: 存在在生物膜上的具有通透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水通道蛋白亦称水通道蛋白。 17、内聚力(the cohesion value)又叫粘聚力,就是在同种物质内部相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相互吸引力就是同种物质分子之间存在分子力的表现。 18、蒸腾拉力-内聚力-张力学说 19、萎焉:水分亏缺严重时,植物细胞因失水而松弛,靠膨压维持挺立状态的叶片与茎的幼嫩部分下垂,这种现象叫萎焉。 20、暂时萎焉:当蒸腾作用强烈,根系吸水及转运水分的速度较慢,不足以弥补蒸腾失水时, 发生暂时萎焉,当蒸腾速率降低时,根系吸水的水分足以弥补失水,消除水分亏缺,即使不浇水或者通过荫蔽能恢复,这种靠降低蒸腾就能消除的萎焉。

第2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复习资料

第2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节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1.1 植物的含水量 一般来说,植物组织含水量一般为70%~90%。 草本>木本,水生>陆生 潮湿环境,阴生植物>干燥、向阳环境中的植物 生长旺盛和代谢活跃的器官或组织含水量较高。 1.2 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 束缚水(bound water):指细胞内与原生质胶粒紧密结合而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自由水(free water):指细胞内距离原生质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移动的水分。 这种划分是相对的,两种水分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自由水/束缚水是衡量植物代谢强弱和抗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之一。 1.3 水对植物的生理生态作用 生理作用: 1、水是原生质的重要组分; 2、水参与植物代谢过程(原料、参与); 3、水是植物吸收、运输物质的良好介质; 4、水能使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5、水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生态作用: 1、调节植物体温; 高比热:稳定植物体温 高汽化热:降低体温,避免高温危害 介电常数高:有利于离子的溶解 2、水对可见光有良好的通透性; 3、水可调节植物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细胞的渗透现象 1、渗透作用(osmosis):在一个系统中,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水势高的一方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两个条件:半透膜、水势差) 渗透装置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二、水势的概念 水势(Ψw ):水的化学势,即偏每摩尔体积水所含的自由能。 自由能(G):系统中物质能用于做功的潜在能量。 束缚能:系统中物质不能用于做功的潜在能量。 化学势(μ):每偏摩尔体积某物质所含的自由能。 化学势是能量概念,单位为J/mol [J=N(牛)·m], 偏摩尔体积的单位为m3/mol

最新植物生理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植物水分生理 一、名词解释(写出下列名词的英文并解释) 自由水free water:不与细胞的组分紧密结合,易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自由水。其特点是参与代谢,能作溶剂,易结冰。所以,当自由水比率增加时,植物细胞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植物代谢旺盛,但是抗逆性减弱。 束缚水bound water:与细胞的组分紧密结合,不易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束缚水。其特点是不参与代谢,不能作溶剂,不易结冰。所以,当束缚水比率高时,植物细胞原生质处于凝胶状态,植物代谢活动减弱,但是抗逆性增加。 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植物生命活动与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称为生理需水 生态需水:水分作为生态因子,创造作物高产栽培所必需的体外环境所消耗的水 水势Water potential:水势是指在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V)溶液(含溶质的水)的自由能(μw)与一摩尔体积(V)纯水的自由能(μ0w)的差值(Δμw)。 Ψw=(μw /V w) -(μ0w/V w) =(μw-μ0w)/V w=Δμw/V w 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来组成的。 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由于溶质的存在而降低的水势,它取决于细胞内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总和。和溶液所能产生的最大渗透压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由于细胞膨压的存在而提高的水势。一般为正值;特殊情况下,压力势会等于零或负值。如初始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零;剧烈蒸腾时,细胞的压力势会呈负值。 衬质势matric potential:细胞内胶体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细胞壁物质等)对水分吸附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为负值。未形成液泡的细胞具有明显的衬质势,已形成液泡的细胞的衬质势很小(-0.01MPa左右)可以略而不计。 扩散作用diffusion:任何物质分子都有从某一浓度较高的区域向其邻近的浓度较低的区域迁移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渗透作用osmosis:指溶剂分子(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半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是指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如动物膀胱、蚕豆种皮、透析袋等。理想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其它的分子通过。 吸胀作用Imbibition:是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只与成分有关: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脂类。豆科植物种子吸胀现象非常显著。未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如风干种子、分生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 代谢性吸水Metabolic absorption of water :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通过质膜而进入细胞的过程——代谢性吸水。 质壁分离Plasmolysis:高浓度溶液中,植物细胞液泡失水,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Deplasmolysis:低浓度溶液中,植物细胞液泡吸水,原生质体与细胞壁重新接触的现象。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讲课讲稿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名词解释 1.水分代谢 2.自由水 3.束缚水 4.扩散 5.集流 6.渗透作用 7.水势 8.渗透势 9.压力势 10.衬质势 11.质外体途径 12.共质体途径 13.根压 14.蒸腾拉力 15.内聚力学说 16.蒸腾作用 17.蒸腾速率 18.蒸腾系数 19.蒸腾比率 20.水分临界期 21.跨膜途径 二、缩写符号翻译 1. ψw 2. ψp 3. ψm 4. ψs 5. ψπ 6. MPa 7. WUE 三、填空题 1.植物细胞吸水方式有、和。 2.简单扩散是物质依而移动,集流是物质依而移动,而渗透作用是物质依而移动。 3.植物散失水分的方式有和。 4.植物细胞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有和。 5.细胞质含水较多呈状态,含水较少呈状态。 6.自由水/束缚水比值越大,则代谢;其比值越小,则植物的抗逆性。7.一个典型细胞的水势等于;具有液泡的细胞的水势等于;干种子细胞的水势等于。 8.形成液泡后,细胞主要靠吸水。 9.风干种子的萌发吸水主要靠。 10.溶液的水势就是溶液的。 11.溶液的渗透势决定于溶液中。 12.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压力势等于。 13.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细胞的水势等于,渗透势与压力势绝对 值。 14.相邻两细胞间水分的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细胞间的。 15.植物根系吸水方式有:和。 16.证明根压存在的证据有和。 17.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和。 18.某植物制造10克干物质需消耗5公斤水,其蒸腾系数。 19.小麦的第一个水分临界期是,第二个水分临界期是。 20.常用的蒸腾作用的指标有、和。 21.影响气孔开闭的因子主要有、和。 22.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和。

植物的水分代谢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代谢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水分代谢( water metabolism):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水势(water potential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符号:ψw 3、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 势降低值,符号ψ π。用负值表示。亦称溶质势(ψ s )。 4、压力势(water potential ):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大的水势值。一 般为正值。符号:ψ p 。初始质壁分离时,ψ p 为0;剧烈蒸腾时,ψ p 会呈负值。 5、衬质势(water potential): 由于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 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符号:ψ m 6、重力势(water potential ):由于重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增加的数值。符号:ψg 。 7、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8、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9、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10、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11、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12、水的偏摩尔体积:在温度、压强及其他组分不变的条件下,在无限大的 体系中加入1摩尔水时,对体系体积的增量。符号V- w 13、化学势:一种物质每mol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 14、水通道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亦称水孔蛋白。 15、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1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器官、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17、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8、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9、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20、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g/dm2·h) 21、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重量(g)。 22、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需消耗的水分量(g)。又称为需水量。它是蒸腾比率的倒数。 23、小孔扩散律:指气孔通过多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与其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的规律。 24、永久萎蔫:萎蔫植物若在蒸腾速率降低以后仍不能恢复正常,这样的萎蔫就称为永久萎蔫。 25、临界水势:气孔开始关闭的水势。 26、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一般为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 27、生理干旱:盐土中栽培的作物,由于土壤溶液的水势低,吸收水分较为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填空题 1 淀粉磷酸化酶在pH值降低时催化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在光下由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保卫细胞中的________减少,pH值上升。 2 典型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________组成的,细胞间水分子移动的方向决定于________,即水势________的细胞向水势________的细胞方向流动。 3 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较为重要。 4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的水势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细胞的渗透势________,压力势________。当________时,细胞停止吸水。 5 水分在植物细胞内以________和________状态存在,________比值大时,代谢旺盛;________比值小时,代谢降低。 6 在相同________下,一个系统中一偏摩尔容积的________与一偏摩尔容积的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叫作水势。 7 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8 当相邻两个植物细胞连在一起时,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端细胞的________。 9 植物对蒸腾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植物根部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为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 1 Leave is always the source and root is always the sink in the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 2 Osmotic adjustment is an active process in reducing the plant osmotic potential during water deficiency. () 3 小麦从灌浆期倒乳熟末期是它的第二水分临界期。() 4 伤流速度主要取决于木质部溶液与外界溶液的水势差。() 5 深秋的早晨,树木花草叶面上有许多水滴,这种现象称为吐水。() 6 落叶乔木在春天芽刚萌动时主要依靠根压吸收水分。() 7 植物的蒸腾比率越大,说明其越抗旱。() 8 土壤中水分越多,对植物吸收越有利。() 9 植物蒸腾系数大,说明其利用水效率低。() 10 蒸腾效率高的植物,一定是蒸腾量小的植物。() 11 具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数值很小,通常忽略不计。() 12 细胞水势在根部距离导管越远,则越高。() 三选择题 1 The direction of water movement between adjacent cells is determined by the _______ gradient of the cells. A. water potential B. osmotic potential C. pressure potential D. matric potential 2 The loss of water from plants is called ____ and typically occurs through the ____. A. evaporation, leaves B. transpiration, leaves C. transpiration, stem D. osmosis, roots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 ●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 ●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 ●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

植物生理学

第1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 植物组织中的水分,依据其存在状态可分为自由水和束缚水。两者的含量及比值常与植物的生长和抗性有 密切关系。当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时,细胞原生质呈溶胶状态,植物的代谢活性旺盛,生长较快,抗逆性弱; 反之,细胞原生质呈凝胶状态,代谢活性低,生长迟缓,但抗逆性强。 2. 水分运动方式包括扩散和集流;植物细胞的三种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吸胀吸水和降压吸水,;有液泡细 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吸胀吸水。 3. 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的水势等于Ψw =Ψπ+Ψp+Ψm ;细胞水势不是固定不变的,ψp及ψs随含水量增 加而增加,细胞吸水能力则相应下降。当细胞吸水达紧张状态,ψw=0时,即使细胞在纯水中亦不能吸水。 细胞失水时,随着含水量减少,其水势亦下降,吸水能力又上升。 4. 一个充分吸水的细胞,其ψS=—0.5MPa,将该细胞放入ψS为-0.01 MPa的溶液中,该细胞的体积会增大, ψP会增大,ψS会增大。达到平衡时,细胞的ψW为-0.01 MPa。 5. 写出当植物细胞水势取下列不同值时的细胞水分状态 (1)ψW=0,|ψP|=|ψS|,细胞水分饱和状态; (2)ψP=0,ψW=ψS,初始质壁分离; (3)ψP>0,ψW>ψS,细胞吸水; (4)ψP<0,ψW<ψS细胞失水状态。 6. 测定植物水势的方法有液相平衡法(包括小液流法,质壁分离法测渗透势)、压力平衡法(压力室法测水势)、 气相平衡(热电偶湿度计,露点法)等。 7. 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三者与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量不同,其吸胀能力亦有差异,其中纤维素较小,蛋 白质最大,淀粉次之。 8. 吐水和伤流是植物根压存在的两种表现。根系吸水动力有根压和蒸腾拉力两种。前者与根系的生理活动有 关,后者则与叶片蒸腾作用有关。 9. 植物体内水分运输阻力最大的部位是内皮层,阻力最小的部位是导管。 10.径向传输过程中有三种并列的途径:.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和跨细胞途径途径。 11.水在植物体内移动有扩散和集流两种形式,水的共质体运输以及叶片的蒸腾作用都是扩散现象,而植物维 管束中水的流动主要是集流现象。 12. 土壤永久萎蔫系数用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田间持水量是大多数植物可利用的土壤水限。 13.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而使根系吸水困难,造成植物体内缺水,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干旱。 14.农业生产上造成盐害的原因是大量灌溉后,随着蒸发和植物的蒸腾,带走了土中的纯水,留下大量的盐分 在土壤中,尤其在气候干旱地区,盐溃化日趋严重。 15.植物叶片的蒸腾方式可分为气孔蒸腾和角质层蒸腾。 16.蒸腾作用常用的指标有蒸腾速率、蒸腾效率和蒸腾系数。 17.蒸腾速度大小决定于植物叶肉内的气室和外界空气间的蒸汽压差。蒸汽压差大时,蒸腾即强,反之则弱。 18. 保卫细胞的pH升高,K+增加,淀粉含量下降,蔗糖含量增加,苹果酸含量增加等,都可导致细胞的Ψs 下降,细胞吸水,膨压发生变化,从而使气孔张开。 19. 与气孔开闭密切相关的激素是ABA和CTK,相关的金属离子是K+和Ca++。参与气孔运动渗透调节的金属 离子是K+,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气孔运动调节的金属离子是Ca++。 20.某一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耗水500克,其蒸腾效率与蒸腾系数分别应为2g/kg水和500。 21.土壤中的水分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三种固态水、汽态水、束缚水和自由水。 22.越干旱的土壤其土壤水势越低;一般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其水势比植物的水势高。 23.水通道蛋白位于植物的质膜和液泡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活化和抑制是依靠磷酸化/脱磷酸化作用调节。水 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动是一种微集流运动。 24.水分的跨膜运输,既包括依赖于依赖于浓度梯度的跨膜扩散,也包括通过膜上水通道蛋白的微集流运动。 第2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1. 大量元素包括C、H、O、N、P、K、Ca、Mg、S共9种,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Cu、Mo、Cl共7种。 2. 在16种植物面必需元素中,只有C、H、O、N 4种不存在于灰分中。 3. N、P、K这所以被称为肥料三要素,这是因为植物对其需量较大,而土壤中往往又供应不足。 4. 缺N和缺K的植物病症相同之处是老叶失绿;不同之处是缺N全叶失绿,缺K叶尖叶缘失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