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学》书中案例分析

①看清题目,找准知识点。如时间充裕,则适当延展。

②案例的原理,即脱离案例的理论知识。

③结合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案例中哪些做法符合原理,所以成功了;哪些做法不符合原理,所以没成功。因此,要。。。(某些情况)

④案例分析要写得清晰明了,有一目了然的感觉。答题时注意分点,有层次感为佳。

成功的政策分析依赖于上述阶段步骤的不断循环反复。

一、结合案例,论述研究公共政策学的现实意义。(47页)

(一)存在的问题:

1、缺少政策制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科学化、程序化的决策水平不高,喜欢采用“试错法”这样一种经验型的方法。

2、有些政策没有经过理论探讨,没有经过专家的详细论证,没有经过多次代表大会的充分、认真的讨论。

3、少数领导者凭经验,按主观设想拍板

4、有些方面的政策缺乏完整性,没有形成有机体系,往往是零散、无系统的就事论事而缺乏远见,

导致前后不一致和不同政策间相冲突。

5、政策制定的法制化程度不高,政策制定和实施往往靠层层发放文件,缺乏完善的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法律手段。

6、政策的实施产生大量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问题,如就业、人口、环境问题等。

7、“温青年方案”:表明政治民主化进程不高,民间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程度不够。

(二)意义:

1、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以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以及提高政策质量为目标,并形成相当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2、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

行、系统完整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政策,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特别是必须处理好一些目标易冲突或难以同时达成的经济政策间的关系。如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3、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

府运用种杠杆(政治、经济、法律)指导和经济生活。因此,发展公共政策学,探索政策研究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于改善政策制定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公共政策学有着我们学习的理由:

1、职业上:使我们更好地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2、政治行政上:(1)保证国家、政府采纳正确政策,规范社会发展方向,达成目标;

(2)加强政治民主化建设。

3、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公共政策分析为行政部门提供政策相关知识。

二、运用政策分析程序,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向市长推荐你所偏好的方案。(80页)

(一)相关原理。

1、政策分析过程的八大步骤(68页)。

(1)问题界定:①消除不相关的信息资料,用数字说话,抓住焦点或关键因素,明确界定问题。

②弄清当事人可能解决的问题是否存在,应能提供第一手关于问题的陈述,应能够估计分析者所需的时间和资料。

③当备选方案被派生和分析时,问题的其他方面要加以界定,重新界定任务。

(2)标准确立:①当事人提供或间接地从目标或目的概述。②分析者推导。③必须说明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标准。(3)方案搜寻:①决策者自身。②政策过程的其他参与者。③现行政策,他人经验。

(4)结果预测:①当时间较充分时,用民意测验。②当时间不允许时,使用敏感性分析、快速的决策。

(5)方案抉择: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技术、经济、政治、行政可行性的分析)

(6)政策执行与监测:政策执行中信息不充分、有限理性、既得利益偏好、意外事件等的影响使得必须对政策执行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7)结果评估:其意义①探讨政策是否达到目标,政策执行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行为是否按事先的设计来进行。

②事后评估所得信息是采取对应措施的基础。

③为解释或说明某一特殊政策效果或影响提供依据。④解释政策成败的理由。

在实践过程中,这些阶段的先后次序是相对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覆盖面的宽度和广度,这些阶段的过程必须重复进行,必须通过分析问题的循环再循环,以使答案越来越集中且更具穿透力。

2、政策分析的作用:帮助决策者找目标;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每个备选方案的每个结果;

依一定标准科学修改(效益、效率、适当性、回应性、公正性、充分性)。

二、结合案例分析:按照上面的步骤分析。

本案例中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对城市中心地区的一块地所采取的措施,共用三个备选方案,一是……;二是……;三是……;如果选择方案一,那么……(把文中的话放进去就可以了,最后选择你所要的方案)

三、根据案例及其他材料,分析并界定中国城镇的失业问题。(113页)

(一)相关原理。

问题界定是政策分析过程的逻辑起点,也是政策分析过程中最为关键而困难的一步,成功的问题解决需要为正确的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问题界定可以产生关于问题性质及其潜在解决办法。

界定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边界分析、类别分析、层级分析、综摄法、头脑风暴法、多视角分析、假设分

析、论证图示以及问题文件法等。本案例主要是用问题文件法来进行分析(你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因人而异)。

问题文件法的步骤:①问题的来源和背景。②注意的理由。③纠正活动所指向的团体与机构。

④得益者和受害者。⑤相关的项目和活动。⑥目标和目的。

⑦标准和有效性。⑧分析的框架。⑨备选方案。⑩可参考的建议。

(二)结合案例分析:

1、本案例中的

①问题:中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已达到7%的警戒线。

②背景:不仅7%的数字比官方历来公布的登记失业率高许多,而且首次提出了已达警戒线的判断。

③方法:德尔菲法

④注意的理由:失业率如果超过一定标准,老百姓就会不满,社会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

严重的会引发一系列反社会的行为。

⑤此问题的来源之一:新增加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社会,而需求则在下降。

⑥纠正活动指向的团体:登记失业率与失业率。我们想了解的是失业的整体状况。

⑦目标及目的:给想工作的人提供足够的施展能力的岗位的机会;将廉价劳动力转化为一种比较优势。

⑧存在的问题:蔡(两点112页)

⑨解决问题:蔡(112页)

2、关于失业的一些问题

(放入⑧⑨中,涉及几点就可以了,没必要答那么多,主要针对题目中所说的“其他资料”而言)

(1)我国的现实-就业问题面临的挑战

①中国实际失业人口数量庞大。中国社科院利用德尔菲法调查,其目的是了解失业的整体情况,调查结果比官方统计的数字要高很多,之所以登记失业率与实际失业率存在差距,是我国劳动保障体系存在着问题,不能真正反映失业的全面情况,使失业者利益得不到保障。

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存在结构性矛盾。就中国现实而言,这主要是由于劳动素质不高所引起的企业迫切需要的岗位没有合适的人选,而许多廉价的较低素质的劳动力却没有就业机会,我国缺乏高素质的党政人才、管理经营人才和高技术专业人才的问题十分突出。

③体制上的问题。户籍制度等使得劳动力流动性不强。同时,缺乏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④近年来通货膨胀现象上升,工资提高,使企业裁员。

⑤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粗放型-集约型,高新技术代替劳动力,造成下岗。如:公交收费系统。

(2)解决:除了让劳动力市场机制发挥其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外,政府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也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保证问题更好解决。

①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提高经济活动水平,经济学奥肯法则认为,

潜在GDP每上升2%,可降低失业率1%,这就需要我国加紧经济建设。

②修复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调节能力。要沟通劳动力市场信息、降低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

保持工资的灵活性,使工资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产生调节作用。

③调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促使劳动力市场恢复均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产业(服务业),

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就业,自谋职业;重视劳务输出,国内就业压力。

④提供失业保险和失就救济,使失业者平衡度过失业期重新找到工作。

四、分析上述“西部山乡的教育试验”案例,说明该项目的目标及其成效。(145页)

(一)相关原理。

1、目标是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确定明确的目标可以给方案的选择提供合理的基础,除非明确一项政策或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否则关于备选方案、成本、利益一类的信息就没有太大的价值。

基本的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增长、效率、稳定与公平。但由于目标所隐含的价值因素。决策者政治上的考虑以及目标的重要性和冲突的存在,使得确定一项政策的正确的目标变得十分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澄清目标:

(1)价值分析与政治分析:价值研究所做的工作,旨在确认某种目标或目的是否值得争取,争取的手段能否被接受以及取得结果是否“好”。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了什么目标?为谁?许诺什么?有多大风险?等等。同时,必须考虑影响政策目标的政治因素尤其是决策者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需要以及各种利益团体对政策目标的影响。

(2)处理多重的冲突的目标:若无法确定一个共识目标,则可以寻找一个更高一级或更一般性的目标。或者通过“最优化途径”及“令人满意途径”来确认目标。

若目标过多,可通过化多为少法、重排次序法、分层列序法、直接求非劣解法、层次分析法等来最优化目标。

2、评估一项政策方案的效果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效益、效率、充分性、公正性、回应性、适当性(时间允许的话可以把这几个方面再解释一下(141页)

(二)结合案例分析

西部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慢、生活水平低、思想观点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育落后,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与东部地区差距的拉大。

英国政府所支持的“西部山乡的教育试验”支援的目标是最贫穷、基础教育最薄弱的宁夏回族自治州的四个县。其目的是建立一套有机动作的基础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可以说,在这一试验中,最注重的就是公平的标准,如按贡献标准、需求标准、机会均等标准等,给女童更多的机会、给差生机会、更加关注残疾人。

1、项目组首先推出了助学金计划,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资助的学生,并确保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果。改

善建筑质量问题并增加选扯和设计的科学性。

其次,要实现教育的公平,这是这次援助试验最难啃的一块骨头。这里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女童入学成为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换脑工程”势在必行;同时,推行“参与式教育”,让差生也平等地参与互动。

2、该项目实施之后,取得的成果是明显的。首先,项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其次,采用多种措施改善“重男轻女”的观念。再次,“参与式”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最后,主管教育的官员态度发生转变,更加开放,适度放权。“公平”、“尊重女性”的观念已树立起来。

3、项目后续问题,如何彻底解决西部教育问题:

(1)贫困: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向不妥的问题。

必须加大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利用国家补贴、东西互助的方法解决。

(2)政府态度:重视教育,放权。(3)转变人们思想、文化、态度。要致富先投资教育,只有教育才是最大出路。

五、肯尼迪政府是如何制订应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备选方案的?(168页)

(一)相关原理。

备选方案的搜寻与设计是政策分析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找到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是合理决策、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备选方案的来源是多途径的,我们可以从政策问题的性质及政策目标派生、现有的政策、别人或别处处理相同问题的经验、特殊案例启示、类似问题的类比、专家、权威以及政策参与者的价值观及信念、法律的规定和科技知识等都可成为备选方案的来源。

制定备选方案遵循以下三个步骤:搜寻与发现、设计与创造、筛选。在各个步骤中都有许多必须考虑的因素。

1、在搜寻与发现方案中,我们尽可能地在上述的来源中迅速查明备选方案,可利用以下方法:9种(152-155)。

2、在设计与创造环节中,可利用以下几种途径:

分析-综合途径、形态结构途径、可行性的处理、修改现有的解决方法。

3、在最后的筛选环节,可利用经验分析、比较分析、抽象分析进行,

同时,要考虑到包括成本、收益、实施条件和方案敏感性等因素。

我们要注意,搜寻或发现与设计或创造之间往往是交叉的,将这两种程序分开只是逻辑上的,而非实践或历史上的。同时,注意初步的筛选是经过的初步分析评估,而非决策者的个人偏好或武断判决;而这种限制或减少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或弹性,必须为接下来分析的循环往复留有余地。

(二)结合案例。

美国对苏联在古巴布署导弹的反应上,可以充分体现了其方案拟定的过程。

首先,在方案的搜寻上,利用了不作为分析、快速的调查、类比、头脑风暴法、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等。在得知古巴境内有苏联布署的导弹后,肯尼迪立刻召集了各个专家和相关人员组成小组商讨,并利用各种方式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方案。

其次,在方案的设计与创造上。其实在上一步骤,小组成员已经设计出方案,在这一步骤中,主要利用了可行性处理的方法,以及修改现有解决办法的途径。

最后,在每一次的筛选过程中,都尽量不放弃该方法,而是利用经验分析、比较分析、抽象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层层选择。

(三)在方案拟定的过程中,应注意:

不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不急于批评别人的意见,不让好主意溜掉,避免过早锁定问题定义,避免过早形成偏好,防止未经评估而排除备选方案,注意当条件变化时,要重新考虑被排除了的备选方案。

美国政府当局进行多方面考虑,以期得到最优化的方案,并且也产生了足够多的方案。

肯尼迪推迟偏好方案的选择,并对可能的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最后选择“封锁”的方案。并且利用类型学发展的方法对封锁对象进行研究,用实践经验对此方案进行比较,不断修改。体现了其内在的逻辑性。虽然封锁只是第一步,但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案,可以说其方案的选择是成功的。

六、兰德公司是如何应用德尔菲技术进行预测的?(204页)

(一)德尔菲技术是一种获得、交换和发展关于未来事件的灵通信息的直觉预测程序,

其过程是“利用一系列简明扼要的问卷和对所获得的意见的有控制的反馈,从而取得一组专家的最可靠的统一意见。其本质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它通过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以取得一致的意见,达到预测的目的。

1、德尔菲法的应用强调五个基本原则:匿名性、循环反复、有控制的反馈、统计性的小组答案、专家共识。

应用此技术首先要成立一个管理小组,小组应对德尔菲技术的本质及过程有正确的了解,具备必要的知识及统计学数据处理的素养,了解相关领域的专家;其次,管理小组要选出一个应答小组,相关课题。

2、其他应用德尔菲应注意的事项:6点(195页)

3、应用德尔菲技术中常出现的问题:5点(195页)

(二)结合案例分析:对照194页的表格来讨论,把东西放入这个模板就可以了。

七、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是如何最终确定的?(243页)

(一)相关原理。

1、方案比较与择优的内容:对政策的方案进行比较择优,要考虑到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及行政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是测量备选方案或项目的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包括现有的技术或方式能否使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以及备选方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其标准主要是有效性和效能;

经济可行性既指一项政策方案的执行能获得财经资源的充分支持,又指方案或项目的执行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或效率,其标准有三对:有形与无形标准、可倾向化与不可倾向化的标准以及直接与间接的成本-收益标准;

政治可行性是看一项政策能否得到立法者、政府官员、政治利益集团以及民众的支持,主要包括可接受性、公

平性、适当性、回应性及合法性;

行政可行性是指要考虑一项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受到的约束,包括权威、制度承诺、执行人员的能力、目标群体的支持和财政资源等。

2、方法:方案比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能分析,风险-效益分析。它们各有优、缺点:

第一种方法有助于顾客需要,不顾成本及只考虑成本、不顾效益的倾向,但是适用范围有限;

第二种方法则更易于应用,适于分析外部性和无形成本,但提出的建议不易与社会总体福利问题挂钩;

第三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变种,只是其项目的消极结果以对个人或团体的风险的种类和大小来衡量,而非以货币单位来衡量。

3、进行抉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8点(213-214)

4、抉择方式:全体一致规则,过半数规则。

(二)结合案例分析:主要就是对技术、经济、行政可行性进行分析,参考各可行性的标准分析。

八、如何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政策执行尤其是“就业率”统计方面的监测?(281页)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充分、有限理性、既得利益偏好、意外事件等因素,使得政策方案被误解、曲解、滥用政策或执行不力,直接影响到了政策执行结果,因此,必须对政策执行过程加以监测,以保证正确的方案能得到贯彻实施,并发现和纠正政策偏差。

(一)所谓政策监测是指用来提供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信息的一种分析程序,或者说是测量和记录政策运作信息一类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说明和解释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评估其执行结果,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根据政策的不同时态,可以分为事前监测、事中监测和事后监测。

政策监测有着重要的作用,邓恩说“政策监测在政策分析中处于核心地位”,概括为监察、审讯、核算和解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对政策执行进行监测:

1、社会系统核算。可以对主观和客观社会状况变化进行监测,主要利用社会指标进行分析。

2、社会实验。往往要故意放大一个小的精心挑选的项目组内的不同类型政策行为之间的差别,

并在向未测试作大规模投资之前估计它们的后果。

3、社会审讯:监测投入、过程、产出及影响之间的关系。

4、综合实例研究:对执行公共政策的过去努力的结果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评价。

5、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有规律地提供关于政策或项目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来监测政策或项目过程。

6、绩效监测系统。搜集、报告和解释相关信息,以说明项目绩效某个主要功能。

政策监测的目的是描述政策是如何运作的,记录政策实施后出现的变化,说明政策实施情况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执行结果,找出政策目标与执行手段之间、预期政策目标与实现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发现问题之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政策的执行活动进行检查、监督,以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目标,或发现目标与效果的反差,找出其中原因;政策监测要敏锐地捕捉外部世界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和政策之间的差距,以帮助及时做出调整,不断完善。

(二)1、《意见》出台之前,没有进行事前监测,对于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进行科学的判断,致使政策的目标无法达到。有关部门对于“就业率”统计方法并没有进行真正了解,现行的就业率不能全面科学反映学校的“质”和“量”,单单看数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事中监测不到位,最初教育部……然而执行过程中,这个评价体系只剩就业率,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监测部门没有及时进行纠编。可以说,出台《意见》的目标是正确的,但为何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出现不应有的现象(如,……),这说明是在执行问题上出了差错,出现“猫腻”现象。

3、事后监测的目的是把政策活动产生的实际效果与的目标、要求和原则做比较,找出偏差并纠正,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每个高校都有两份统计数据,就业率已经成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是因为教育有了消费品的性质,导致市场化竞争。而且相关配套机制没有跟上,如就业统一口径、鼓励政策等,使得虽然知道出现了问题却没有进行及时的纠偏,继续错下去。

(三)“就业率”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给全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不只影响国家对大学生的宏观调控,而且还侵害了公众的知情权,败坏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使招生和就业率挂钩,其本意是好的,但由于政策执行不到位、不合理而导致如此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做好政策监测的工作,利用好社会系统核算、管理信息系统、绩效监测系统等科学工具。

1、借鉴国外三至五年的跟踪制度,把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评价体系。

2、把就业质量、就业层次都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3、就业率不能作为开设专业的惟一“硬杠杆”,正确的做法是研究市场,着力开发市场,在市场变化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其基本规律,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起到引导教育市场与社会人才市场的作用。

看来,加强政策监测力度势在必行。

九、“启蒙计划的评估”是如何应用准实验研究方法的?(320页)

(一)社会实验是系统控制政策行为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可以获得关于政策结果变化源头问题的近乎准确的答案,实验方案的有效性在根本上是由评估者控制实验背景的能力决定的。

然而在公共项目评估中,完全控制即将进行的实验的每一方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根本不可能。所以当各种条件或情形使真正受到控制的实验不可能进行时,就可使用准实验方案。

在此情况下,评估者要运用尽可能多的“真空的”实验因素:

1、当先验测试不能进行或太花时间时运用“真实控制组只进行后验测试”的形式。

2、当实验者无法把主体随机安排到控制组时,采用“实验后不对等的控制方案”的形式。

3、当控制组无法建立,而同样的测量可在一组人或事物完成之前和之后多次运用时,采用“同一小组多次实验方案”。

4、运用“无控制组前后测试方案”检验显而易见的影响。

这些方案都涉及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性在某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实验受到经费问题、委托人需求、测量问题或伦理问题阻碍的情况下,才采用。

(二)结合案例分析(用政策评估的过程这一原理来分析)

1、准备阶段。确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方案,挑选和培训人员。(在文中找,找不到再问我)

2、实施阶段(利用准实验方法)。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政策信息;综合运用刊登的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

3、结束阶段,得出结论:政策失败。

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是如何演变的?(346页)

(一)相关原理:政策调整是指在政策评估与所获得的有关政策执行的效果的反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成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1、对政策进行调整主要包括:

(1)根据已掌握的新信息,对政策问题加以再认识和重新界定。

(2)政策目标的校正、修订或再确立。(3)对政策方案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甚至重新制定。

(4)对政策效力、政策主体和客体进行调整。

2、对政策进行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客观原因: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即政策环境及政策问题本身的发展变化。

一方面,政策总是针对特定的问题,以时间和条件为转移。另一方面,任何政策的执行总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2)主观原因:是指人们对政策问题、政策环境以及政策方案等认识的深化。

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一定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形成和运行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片面向全面、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深化的。

3、政策调整的程序:获取反馈信息、确定调整方案、实施调整。

(二)结合案例分析(利用政策调整的程序这一原理来回答,弄不清楚的可以问我。)

近几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与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10-12 〖次〗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个人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1. 答:对象:理论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目的:管理公共领域内的公共事务。任务:①推动公共事业向前发展②实现国家部门职能③调节各种社会关 系和调整价值分配④指导、补充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估计不能考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产生的标志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纳合编的《政,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政策科学进展》《政策科学构想》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重心向执行和评年代,分析范式产生,成为独立的学科。70年代加强了伦理论基础从政治学向经济学;80估研究转移,政府改革和绩年以来重视宏观分析,理研究,比较研究;90效评估成为热点。 3.我国政策科学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答:问题:一是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理论;二是研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三是政府官员缺乏应有认识;四是政策科学的教学案例不足。 对策:充分认识理论和实践意义。把引进的西方理论本土化。研究者应当深入政策过程。

政策模型第二章.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4.理性模型与渐进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答:理性模型分为绝对理性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两种,两者共同的优点是如能满足各类前置条件,信息掌握量大、问题分析全面,将至少形成满意甚至是最佳决策方案。但是绝对理性模型在现实中难以适用,有限理性模型要求问题既定,分析受时间费用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受决策者个人价值观影响严重。渐进 模型的优点是①可以减少对理论的需求②只掌握因素间的 关联即可,不用考虑到所有变故③减少了待考虑因素④允许试验,实现自我校正的效果⑤会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系列 相关标准,为另一个渐进模型的形成打下基础。缺点是偏于保守,不适用战争或重大社会问题,在需要改革时会阻碍 发展。试用系统模型分析公共政策是如何从政治系统产出的? 5.) 估计不能考(答:系统模型设计环境、输入、输出和政治系统。环境是指政治系统外的一切状态和事物。环境对政治系统造成的一切影响就是输入,政治系统面对输入做出反应,给出权威性价值分配结果,即输出,也就是公用政策。 6.我国公共政策制定适用什么政策模型? 答:我国公共政策适用综合政策模型。①现实中任何一项决策都使用了两项以上的决策模型。②我国目前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各项社会事业有序进行,在这个背景下,渐进政策模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分析二(计划生育)(1)

超生罚款的案例分析 案例: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倒数几位。200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该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新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 措施1:对计划外生育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第三胎罚款5000元,第四胎罚款1万元。措施2:考虑到计划生育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政府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罚款,也要生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是在所不惜。有的群众甚至认为,缴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款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超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 案例分析过程:

一、政策质量方面: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和色彩,工作方式主要依靠政策和地方条例调整,基本上形成以行政制约、“人治”管理为主的运作模式,法制建设滞后。计划生育工作往往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多,提供服务少;要求群众尽义务多,考虑群众的权益少;考虑政府行使的权利多,而考虑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少。从某种意义上讲计划经济是一种命令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文件与法规政策是计划生育工作中各博弈方的游戏规则,主要是指乡镇级及其以上政府机关所发送和传达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等。文件相对于下级土政策是普遍主义的。在基层社会运作中这个因素一直起着宏观支配作用,在具体操作中有各种变通,特殊主义几乎无处不在。不同的博弈方面都在利用规则。比如,“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作为政策力量,就是强大的合法性后盾。村民也在利用文件政策。对生二胎游戏规则的规定和解释中的利用,是村民和干部同时利用同一规则进行互利式合作的一个例子。办二胎准生证的理由之一是,符合“经县级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织鉴定,报市(地)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织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条款。上级的人口生育计划中有这方面的指标,各地都有。于是,村民可以此作为来寻求生第二胎;而乡村等有关干部也可利用这一点从中牟利。例如某村民,花了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1讲课讲稿

新时期我国的耕地保护问题 一、案例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其中,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这个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国家里,耕地不仅关系到GDP的增速,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定的问题,更是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生命线,“民以食为天,国以食而立。”而耕地恰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正所谓“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粮”。当前,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如下: (一)城市化建设对“耕地”的侵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 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首先,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用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城市化所带来的占用耕地的需要,与耕地保护两者之间毕竟产生了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对辩证的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房地产“限购令” 内容摘要: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性和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不成熟,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收入比过高、房价涨幅过快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少城市出现了房价增长幅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合、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相协调的现象。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试图抑制房地产过快上涨,而“限购令”无疑是其中调控力度最强的政策,足以体现出中国政府打压房价,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决心。笔者试图结合公共政策动态运行过程来分析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原因以及效果,并就这项政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案例回顾 (一)“限购令”的出台: 我国于2010年出台“限购令”,通过加大对购房者购房条件的限制来打击房地产行业的投机行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其中第3条明确指出要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条例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新国十条”出台后,各地根据其房地产现状陆续颁布“限购令”。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率先规定“每户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2010年9月29日国家多部门再次出台调控新措施,其后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陆续公布“限购令”。随后有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等16个一二线城市推出限购政策。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通知明确规定,原则上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通知还指出,已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凡与本通知要求不符的,要立即调整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并加强对购房人资格的审核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尚未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其他城市也要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出台住房限购措施。 2011年8月17日,住建部下发二三线城市限购标准。12月,住建部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将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期末案例分析参考(共8个)

第一节案例 分析: 一体现了国家的一种信念、一种立场、一 种挚爱; 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三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四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 第二节案例 分析: 一政治性工具: 二经济性工具: 三社会性工具: 第三节案例 此政策坚决依靠群众,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事,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实施,没达到政策精神。 1、自然环境。在农村,土地的获得比城市容易得多。 2、政治环境。很多时候政治环境与公共政策相互影响,其中公共权力的配置是关键。 3、经济环境。镇政府财力薄弱,靠死人剑财,百姓为了改变下辈子的财气,象富人一样地活着。 4、文化环境。传统的民间陋习。 5、社会环境。是指总的社会状况,人口,群体、职业,规范等的总和。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要求有成熟的公民社会。 第四节案例 核心内容:1、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使用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2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是一项利在长远的公共政策,要取得好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引入利益平衡、责任均衡的理论,让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管理部门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人性化管理理念出发,多为消费者提供使得方面动脑筋,设溘减少服从成本,确保政策的更好执行。 比如,本案例中缺乏良好的消费观念才是造成污染根本原因,对环境的破坏不是塑料本身的过错而是人的不良习惯造成的。 第五节案例 存在的主要问题:(1)选择执行(20 附加执行(3) 机械执行 政策执行效能的障碍因素:(1)、政策规划障碍:政策方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案例里的政策变化令村民组长尴尬无法和农民交代走上绝路(2、)\政策认知障碍案例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误种粮食要被罚款无奈选择自杀(3)、政策资源障碍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退耕还林的补助很少,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再加上宣传的问题,导致农民误种粮食遭罚款,无力支付无奈选择自杀如果你是一名政策执行者,你将如何推行该项政策的执行:(1)、提高公共政策主体的政策执行水平和执行能力;(2)、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对象的政策认同感;(3)、有效利用公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学》书中案例分析 ①看清题目,找准知识点。如时间充裕,则适当延展。 ②案例的原理,即脱离案例的理论知识。 ③结合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案例中哪些做法符合原理,所以成功了;哪些做法不符合原理,所以没成功。因此,要。。。(某些情况) ④案例分析要写得清晰明了,有一目了然的感觉。答题时注意分点,有层次感为佳。 成功的政策分析依赖于上述阶段步骤的不断循环反复。 一、结合案例,论述研究公共政策学的现实意义。(47页) (一)存在的问题: 1、缺少政策制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科学化、程序化的决策水平不高,喜欢采用“试错法”这样一种经验型的方法。 2、有些政策没有经过理论探讨,没有经过专家的详细论证,没有经过多次代表大会的充分、认真的讨论。 3、少数领导者凭经验,按主观设想拍板 4、有些方面的政策缺乏完整性,没有形成有机体系,往往是零散、无系统的就事论事而缺乏远见, 导致前后不一致和不同政策间相冲突。 5、政策制定的法制化程度不高,政策制定和实施往往靠层层发放文件,缺乏完善的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法律手段。 6、政策的实施产生大量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问题,如就业、人口、环境问题等。 7、“温青年方案”:表明政治民主化进程不高,民间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程度不够。 (二)意义: 1、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以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以及提高政策质量为目标,并形成相当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2、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 行、系统完整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政策,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特别是必须处理好一些目标易冲突或难以同时达成的经济政策间的关系。如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3、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 府运用种杠杆(政治、经济、法律)指导和经济生活。因此,发展公共政策学,探索政策研究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于改善政策制定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公共政策学有着我们学习的理由: 1、职业上:使我们更好地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2、政治行政上:(1)保证国家、政府采纳正确政策,规范社会发展方向,达成目标; (2)加强政治民主化建设。 3、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公共政策分析为行政部门提供政策相关知识。 二、运用政策分析程序,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向市长推荐你所偏好的方案。(80页) (一)相关原理。 1、政策分析过程的八大步骤(68页)。 (1)问题界定:①消除不相关的信息资料,用数字说话,抓住焦点或关键因素,明确界定问题。 ②弄清当事人可能解决的问题是否存在,应能提供第一手关于问题的陈述,应能够估计分析者所需的时间和资料。 ③当备选方案被派生和分析时,问题的其他方面要加以界定,重新界定任务。 (2)标准确立:①当事人提供或间接地从目标或目的概述。②分析者推导。③必须说明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标准。(3)方案搜寻:①决策者自身。②政策过程的其他参与者。③现行政策,他人经验。 (4)结果预测:①当时间较充分时,用民意测验。②当时间不允许时,使用敏感性分析、快速的决策。 (5)方案抉择: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技术、经济、政治、行政可行性的分析) (6)政策执行与监测:政策执行中信息不充分、有限理性、既得利益偏好、意外事件等的影响使得必须对政策执行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7)结果评估:其意义①探讨政策是否达到目标,政策执行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行为是否按事先的设计来进行。 ②事后评估所得信息是采取对应措施的基础。 ③为解释或说明某一特殊政策效果或影响提供依据。④解释政策成败的理由。 在实践过程中,这些阶段的先后次序是相对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覆盖面的宽度和广度,这些阶段的过程必须重复进行,必须通过分析问题的循环再循环,以使答案越来越集中且更具穿透力。 2、政策分析的作用:帮助决策者找目标;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每个备选方案的每个结果; 依一定标准科学修改(效益、效率、适当性、回应性、公正性、充分性)。 二、结合案例分析:按照上面的步骤分析。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5.0 分)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得分:5 (5.0 分)2. 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得分:5 (5.0 分)3. 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得分:5 (5.0 分)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得分:5 (5.0 分)5.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分析 得分:5 (5.0 分)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得分:5 (5.0 分)7.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得分:5 (5.0 分)8.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得分:5 (5.0 分)9.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孔子 C.孟轲 D.荀况 得分:5 (5.0 分)1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得分:5 二、多选题 (6.0 分)1. 3、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替代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山西煤矿的 洋务运动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山西煤矿业的“洋务运动” 浏览次数:2052次悬赏分:10|解决时间:2010-6-29 19:50|提问者:lkatat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山西兴起于煤亦受制于煤,煤矿安全生产已成山西当政者头等大事。当产权制度改革、煤炭资源整合等措施陷入泥沼之际,山西的煤矿安全开始求助于国外技术援助,南非则成了山西的首选。 以晋城市为例,晋城市地处西省东南部,煤矿经营收入占全市经济的60%—70%,全市385座矿井中,1/3属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成了市长夏振贵最头疼的事情。2005年10月,南非煤矿技术与设备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夏振贵听到一项让他吃惊不已的瓦斯抑制防爆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在短时期内将瓦斯爆炸的温度降到100度以下,并减少冲击波。从此,“以技术弥补体制上的不足”称为晋城市的一个设想。2005年以后,山西省主管煤矿安全的官员先后四次奔赴南非进行学习考察。 2008年8月,新华社一篇刊载山西考察南非破产管理的内刊直呈国务院领导案头,国务院主要领导就借鉴南非经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作出批示,时任国家安全总局局长的王君要求安监总局启动南非经验课题组,下设法规、体制、培训、技术设备、应急救援、综合等6个小组。 南非目前有100个煤矿,产量达到2.5亿吨,机械化水平达到100%。“要知道晋城市2005年机械化采煤才达到17%。”晋城安监总局牛德文说。让这些官员感兴趣的是南非的煤矿管理:南非的矿工健康与安全有着比较完备的法律,要求强化职工培训,硬性规定矿主必须拿出矿工薪金的1.5%统一出资到技术院校培训;要求建立瓦斯治理实验室;强制矿主设立紧急疏散图;提高矿工死亡补充标准一个矿工死亡补偿45万南非币。“你知道吗?南非在进行矿工培训的时候,最后一项任务就是让他们观摩瓦斯爆炸的测试现场。”晋城参与考察的一位官员面带不可思议的表情说。这种“杀鸡给猴看”的方法让这些矿工在此后数年内都会记忆犹新。年费煤矿防爆专家赫尔姆斯?斯巴斯称,90%以上的煤矿安全事故都是人为疏忽和多种原因巧合造成的。1951年,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开创了“ NOSA系统”他们认为煤矿每项工作都有考虑安全、健康可环保问题。通过评估查找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及预案,所有意外事故、危险都可避免。 在国务院领导批示之后,山西晋城市在阳城县开展了8个试点。他们的设想是由政府、企业、学校共同组建一个研发中心。在研发中心下设立一个基金,通过基金运作、矿工培训、制度研究、生产基地、示范基地“将抽象的经验转化为看得见的东西”。比如,设立井下救护所,根据不同矿井设立示范基地,建立瓦斯爆炸测试现场,让培训工人能够时刻记着矿难的威胁,同时设立井下特警——矿山救护队等。 不过,摆在政府面前的是资金的来源问题。阳城县的一位主管领导在初次考察南非之后认为,如果让这些煤矿主动采用瓦斯防爆技术并不可行。假设一个矿寿命只有十年,他们并不会投巨资安装这些设备的。在此之前山西省曾主推国内技术,力图让煤矿完成技术改造,结果很多设备成了摆设仅供参观,并未达到提升煤矿安全的目的。“好比一个车子,车轮甚至发动机都安装好了就是不能开。” 政府最终想到了用安全保证来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以晋城为例,其煤矿保证金已经道道5亿元。这笔资金始终放在银行账户上,官员们认为保证金就应该“取之于矿用之于矿”。当地的建设银行也伸出了橄榄枝,只要有启动资金,银行也看好这个能够带来效益的安全项目。这意味着,煤矿可以通过租赁技术设备的方式实现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

南开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 公共政策学属于() A. 自然科学 B. 人文科学 C. 社会科学 D. 文化艺术 正确答案:C 2. 划分公共政策类型的途径包括() A. 根据内容划分 B. 根据形式划分 C. 根据范围划分 D. 根据内容和形式划分 正确答案:D 3.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行为效果偏离()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A. 领导意图 B. 预定目标 C. 民众期望 D. 舆论要求 正确答案:B 4. 政策研究组织指的是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 A. 政策成本核算 B. 政策依据

C. 政策收益核算 D. 政策资助 正确答案:A 5. 广义的制度包括() A.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B. 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 C. 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D. 正式 E. 所有法律 正确答案:C 6. 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评估程序的第一步是认定() A. 利益诉求 B. 利益相关者 C. 利益范围 D. 利益重要次序 正确答案:B 7. 政策执行是实现()的重要途径 A. 领导意图 B. 政策目标 C. 政府部门意图 D. 民众意愿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包括()

A. 政策信息资料 B. 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 C. 政策目标 D. 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正确答案:ABCD 2. 政策变动的原因包括() A. 决策者的变动 B. 政策环境的变化 C. 政策资源的现值 D. 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正确答案:ABCD 3. 政策网络可分为() A. 利益型政策网络 B. 抗议型政策网络 C. 意见型政策网络 D. 混合型政策网络 正确答案:ACD 4. 政策接续的重要意义包括() A. 有利于保持政策稳定 B. 有利于实现政策变动 C. 有利于获得社会认同 D. 有利于得到上级赞许 正确答案:ABC 5.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努力方向包括()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堵车”这个词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目前众人热议但也对之异常无奈的词汇。2010年9月,北京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堵车现象,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规模庞大的堵车出现了内外夹击之势。北京城内的交通拥堵在中秋节前后到达了一个顶峰,在京城外的京藏高速路,也形成了几千辆大货车滞留,成为高速堵车之最。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让北京城的部分地区交通一度陷于瘫痪。 近两年堵车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交通常态。像北京,2010上半年北京市机动车平均每日净增1900辆,千人保有量超过230辆。预计2015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700万辆。但是当机动车保有量达500万辆到600万辆之间时,不采取限行措施进行车辆管理,高峰时拥堵时间将超过5个半小时;即使采取限行措施,中度以上拥堵时间也将达3小时至4小时。 案例二: 由于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目前很多大城市的人,不论是有车族还是计划购车的人都已经开始计算“拥堵经济成本”了。简单而言,“拥堵经济成本”这个新名词就是在各地居民的平均月均收入的基础上,将由于拥堵而损失在路上的时间换算成金钱。 首先,仅计算油耗问题,通常计算方式是把堵车时间所用的油耗转换

成公里数。据计算,堵车三分钟的油耗大约相当于正常工况开动1公里。以中型车每百公里油耗10升计算,每三分钟因拥堵产生的油耗是0.1升。以上调油价后的北京93号汽油每升6.92元来计算,每三分钟的拥堵成本是0.69元。平均每月22个工作日堵车时间1小时,那么仅堵车油耗消费就高达303.6元。其次是尾气的排放问题。据统计,汽车在怠速情况下,CO(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是正常行驶时的两倍,HC(碳氢化合物)则是正常行驶的三倍。另外,对于每天堵在路上的人来说,车辆因为超车并道引起的几百起追尾刮蹭等小事故带来的时. 间和经济损耗,将会波及所有涉及人员。 案例三: 从摇号到限号,从限号到限行,从不断攀升的停车费到渐行渐近的拥堵费,办法想了很多,北京交通拥堵依然。今年1月19日,高德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堵城排行榜,北京依然毫无悬念位列榜首。正因为还“堵”,那就还要“限”——限制车主的财产权。收费的程序性准备已在紧锣密鼓。在政策上,北京市近日出台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正在研究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推进出租汽车运价形成机制改革。” (1)根据案例材料,分析造成我国城市堵车现象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大城市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原因;(3)针对堵车严重的问题,从公共政策学方面提出改进对策。(1)答: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方面,城

全国10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教程文件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政策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结构中,表现为下层决策者直接接受某一上层决策者的决策,上下界限分明,隶属关系严格的结构是(A)P.72 A. 线性结构 B. 横向结构C.矩阵结构D.线性—参谋结构 2.外部评估可分为委托评估和非委托评估两种类型,属于委托评估的是(A)P.361 A.专业性的咨询公司评估B.立法机关评估C.司法机关评估D.公民评估 3.在政策执行中“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属于政策执行偏差中的(C)P.345 A.象征性执行B.附加性执行C.替代性执行D.残缺性执行 4.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A)P.391 A.政策稳定B.政策变动C.政策终结D.政策变革 5.现代意义上的评估是从美国霍桑实验开始的,这一实验发生在(B)P.354 A.20世纪末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6.在自然环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政策研究手段是(B)P.77 A.无结构访谈法B.实地观察法C.非参与观察法D.参与观察法 7.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政策内容划分为(C)P.129 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8.使我们能够窥视在西方政治体制里如何在多元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予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政策分析模型是(C)4-237 A. 政治系统模型B.机构一制度模型 C. 集团模型D.精英模型 9.下列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B)3-190 A.政策制定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C.政策执行系统D.政策监控系统 10.当代中国实行的公共决策体制是(D)P.209 A.委员会制B.半议会制C.议会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 11.政策系统的核心是(C)P.181 A.公共舆论B.政策评估C.公共权力D.政策环境 12.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C)P.184 A.代议机关B.行政机关C.跨国公司D.司法机关 13.政策分析人员有系统地探讨政策问题,产生政策方案,以达成政策问题能够解决的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称作(A)P.287/288 A. 政策设计B.政策评估C.政策修正D.政策抉择 14.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于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D)P.263 A. 边界分析B.类别分析C.层次分析D.多角度分析

《公共政策学》100题

公共政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0 题) 1.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B ) A. 勒纳B .拉斯韦尔C .德洛尔 D .马克思 2. 研究者对政策过程进行________ 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学才有可能产生。( A ) A .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 B .认真地、正确地 C .间接地 D .客观地 3. 以下那部作品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政策案例著作。(D ) A .《史记》 B .《吕氏春秋》 C .《论语》 D .《智囊补》 4.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A) A.文化科学 B ?文明科学 C .行为科学D.经验科学 5.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A) A .决策活动 B .组织活动 C .政策执行活动D.政策制定活动 6.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B) A .公共组织 B .公共政策 C .公共秩序D 社会伦理 7. 以下哪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A) A .理性主义 B .渐进主义C.政治系统D . 精英主义 8. “上下来去” 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B) A .逻辑实证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历史辩证法 D .理性主义 9. 以下哪种研究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 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D ) A .决策行为 B .政策评估 C .政策监督 D .政策过程 10. 哪种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A ) A .政治系统 B .精英主义 C .混合扫描 D .规范最佳 1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A ) A .政策的制定 B .政策的执行 C .政策的监控 D .政策的评估 12.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B ) A .政策的制定 B .政策的执行 C .政策的监控 D .政策的评估 1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 是________ 的体现。( B ) A .阶级压迫 B .国家意志 C .集体智慧 D .公共利益 14.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B ) A .总统决策 B .国会立法 C .执政党政策 D .司法命令 15. 就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C ) A .政党 B .国会 C .政府 D .司法机关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参考(共8个)

-----全国哀悼日一体现了国家的一种信念、一种立场、一种挚爱;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三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四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 -----艾滋病一政治性工具:二经济性工具:三社会性 工具: -------殡葬改革此政策坚决依靠群众,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事,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实施,没达到政策精神。 1、自然环境。在农村,土地的获得比城市容易得多。 2、政治环境。很多时候政治环境与公共政策相互影响,其中公共权力的配置是关键。 3、经济环境。镇政府财力薄弱,靠死人剑财,百姓为了改变下辈子的财气,象富人一样地活着。 4、文化环境。传统的民间陋习。 5、社会环境。是指总的社会状况,人口,群体、职业,规范等的总和。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要求有成熟的公民社会。 --------- 限塑令核心内容:1、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使用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2是规定商品 零售场所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是一项利在长远的公共政策,要取得好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引入利益平衡、责任均衡的理论,让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管理部门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人性化管理理念出发,多为消费者提供使得方面动脑筋,设溘减少服从成本,确保政策的更好执行。 比如,本案例中缺乏良好的消费观念才是造成污染根本原因,对环境的破坏不是塑料本身的过错而是人的不良习惯造成的。 -------------退耕还林存在的主要问题:(1)选择执行(2) 附加执行(3) 机械执行 政策执行效能的障碍因素:(1)、政策规划障碍:政策方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案例里的政策变化令村民组长尴尬无法和农民交代走上绝路(2、)\政策认知障碍案例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误种粮食要被罚款无奈选择自杀(3)、政策资源障碍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退耕还林的补助很少,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再加上宣传的问题,导致农民误种粮食遭罚款,无力支付无奈选择自杀 如果你是一名政策执行者,你将如何推行该项政策的执行:(1)、提高公共政策主体的政策执行水平和执行能力;(2)、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对象的政策认同感;(3)、有效利用公共政策执行的宝贵资源;( 4)、创建良好的公共政策执行环境;( 5)、规范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体系( 6)、完善公共政策执行体制 -------政府拨付专款50万元,资助1 200名贫困大学生春节期间进酒楼打工。 这些年,政府财大气粗了,动不动就“政府埋单”。其实,是各种税费收得多了,纳税人让政府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所有的“政府埋单”,归根结底还是纳税人掏钱。因此,要弄清哪些事情应该政府埋单,哪些事情不应该政府埋单,政府不能想起一出是一出。酒楼是盈利性质的餐饮企业,无论是国企、私企,还是合资企业。企业用工,由企业根据需要招工,由企业给员工发工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政府插上一杠子,拿着纳税人的钱去给企业的“临时雇工”发工资,是对其他行业的一不公平。安排贫困大学生勤工俭学,政府的这个动机也是很好的。但是,去的地方应当是真正该由政府埋单的公共福利、公益事业部门。这样的地方是很多的,民政局肯定会给他们找一些活儿干。比如中帮无儿无女的老人解除孤独,大学生可以去陪老人聊天,一次聊若干小时,老人签字后,政府埋单。武汉市政府如果派1 000名大学生,春节期间去孤寡老人家里帮忙,代表政府去给几千户老人做点事,政府来埋这个单是全社会所有纳税人都拥护的。 ------看似偶然:校车违规超载、逆行酿出惨剧,实属必然:面包车不是刷上黄漆就成校车

公共政策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公共政策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政策学产生的标志( C)P2 A. 《政策分析与管理》的出版 B. 《政策科学的发展》的出版 C.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的出版 D. 《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 2、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B )提出的。P32 A. 西蒙 B. 布坎南 C. 巴得什 D. 霍恩 3、公共政策执行必须遵循的特定原则,不包括( A )P73 A.主观性B.强制性 C. 组织性D.实务性 4、由目标群体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对政策的个人理解来评定政策执行效果,这种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叫( B) P126 A.专家评定法 B. 对象评定法 C. 自我评定法 D. 前后对比法 5、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A) P95 A. 生态环境 B. 经济环境 C. 政治环境 D. 文化环境 6、按照监控的内容分类,公共政策监控可分为( D ) P145 A.一般监控和专业监控B.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C.积极监控和消 极监控D.目标监控和关键点监控 7、政策分析过程最关键而又困难的一个阶段是( C ) P186 A.规划方案B.预测结果 C. 问题构建D. 确认目标 8、在我国,财政主体主要运用的财政工具,不包括( B)P206 A. 预算 B. 私人借贷 C. 税收 D. 财政补贴 9、一般认为,年率3%~5%的物价上涨幅度,可视为( D ) P243 A.物价上涨快B.物价上涨慢C.物价不变D.物价基本稳定10、产业政策的特征,不包括( C) P277 时代性和阶段性D. 波动性C. 稳定性和连续性B. 指导性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性的、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是由哪个国家提出的?( A) P312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例、规章等形式的科技政策的是( B ) P374 A. 《科技进步法》 B.《科技拨款的暂行规定》 C.《专利法》 D. 《专著法》 13、对科技活动活动的协调、控制,以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功能,属于科技政策的( D )功能。P381 A. 导向功能 B.组织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