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调查显示,几乎绝大多数PD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类型及程度的NMS,著名的PRIAMO研究发现,98%的PD患者至少存在一种NMS,按患病率依次排位分别为疲劳(58%)、焦虑(56%)、下肢疼痛(38%)、失眠(37%)、尿频与夜尿(35%);我国一项研究则发现最易发生的NMS 为便秘(72%)、夜尿(65%)和认知功能障碍(62.5%),提示不同人种及病程间的差异可能与NMS的类型相关。

NMS之便秘

便秘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NMS),可出现在运动障碍之前,也可与运动症状同时出现,还可出现在帕金森病的中晚期,还有些则随着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加重而愈加严重。长期便秘导致生活质量低下,甚至会诱发肠梗阻、颅内压增高及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国内多项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便秘发生率超过50%,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帕金森病伴便秘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包括如下几方面。

⑴抗帕金森病药物引起的便秘,如抗胆碱能药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会引起患者肠道运动减弱,进而导致便秘。

⑵帕金森病本身导致便秘。帕金森病引起的盆底失弛缓与结肠运输延迟是导致患者便秘的原因。

⑶其他。帕金森病的症状之一就是运动迟缓,也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之一。由于咀嚼与吞咽障碍导致每日饮水量不足及膳食纤维摄入减少也是诱发便秘的重要因素。

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便秘仍无特效药。国内学者曾采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5.7%。另外,盆底生物反馈已成为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首选方案,在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

目前对于慢性便秘的手术治疗仍集中在慢传输型便秘,国内有的专家认为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关键在于适应证,国外多采用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但手术仍须谨慎,对于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也应综合考虑。

目前尚未见有系统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的文献,但报道中药与针灸治疗慢传输型及盆底失弛缓便秘的总有效率在90%以上,且治疗方法丰富,除传统的针法、灸法外,更可配合罐法、小针刀治疗等。但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

NMS之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障碍或排尿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多见于疾病晚期,可能给患者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不适和尴尬。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频多、夜间遗尿、尿失禁、排尿不尽感及排尿迟疑等。

引起帕金森病患者排尿障碍的原因很多,例如,帕金森病本身会影响膀胱的功能,病情控制不好则很容易出现膀胱功能障碍。另外,治疗帕金森病的部分药物,如苯海索等也可能影响与排尿功能相关的一些肌肉。对于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十分常见,也会导致一系列的排尿障碍,因此,这些患者须接受相关检查以确定到底是帕金森病还是前列腺增生导致了膀胱功能障碍。

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或打喷嚏、咳嗽、大笑时即有尿液不自主地流出也是十分常见的,也须与帕金森病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相鉴别。

治疗药物

作用于膀胱壁或膀胱括约肌的抗胆碱能药物可缓解尿频、尿急,比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达非那新等;但对于排尿迟疑等膀胱排空障碍,上述药物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症状,此时应选用乌拉胆碱等药物。

NMS之吞咽困难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困难和流涎可出现在疾病的任何阶段。由吞咽功能障碍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往往是帕金森病患者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帕金森病病情加重的危险信号。

帕金森病患者的吞咽困难主要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运动障碍导致舌头运动减少、咽部不能提升、吞咽反射减少和咽部蠕动减少等。

对于吞咽困难的帕金森病患者,须采取综合护理,尤其应加强留置胃管和吞咽功能训练,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吞咽困难,并防止因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NMS之汗腺功能异常

帕金森病影响自主神经,而该神经控制汗腺分泌。由于帕金森病可能导致人体汗腺功能失常,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出汗过多、出汗过少、夜间盗汗等问题。在紧张或温度轻微升高的激发下,常导致过度出汗;出汗也是左旋多巴已知的副作用之一;而抗胆碱能药物则减少汗腺分泌。

治疗方法

对于出汗过多的患者,可调整左旋多巴等药物的剂量或改用缓释剂型的多巴胺制剂。

对于症状严重者,可使用止汗剂。

出汗过少常与服用抗胆碱能药物有关,如苯海索,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用药剂量或更改治疗方案。

NMS之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在男女帕金森病患者中常见,但患者所遇到的性功能障碍,常被患者本人和医生所忽视。帕金森病性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性冷淡、阳痿、早泄等症状,导致性生活满意度低下。

由于帕金森病主要累及55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期以来对中青年患者(35~55岁)的性功能状况研究较少。近期研究显示,在这部分患者中,同样存在高发性功能障碍,且年轻女性患者尤为明显,可能与女性心理因素和对月经周期的影响等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的性伴侣(夫/妻)也会因为患病一方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

除了积极治疗帕金森病本身的症状外,还要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治疗,鼓励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帮助患者选择过性生活的最佳时机(通常在运动症状干扰最小和药物发挥效力的高峰期);部分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抗阳痿药物(如西地那非,俗称“伟哥”)进行辅助治疗。

帕金森病性功能障碍的另一种类型是性功能增强。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会引起冲动控制障碍,包括性行为。若出现此类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如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改用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

NMS的病理与生化机制

研究显示,NMS可出现于PD病程的任一阶段,既可在疾病早期,先于运动症状出现,也可贯穿疾病的全程,重叠于运动症状。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非多巴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能和胆碱能)神经元变性丢失有关,且某些抗PD药物可能触发或加重NMS(图)。

著名的Braak病理分期根据路易小体在脑内分布和神经元变性丢失范围将 PD分为6期:1期出现嗅球、嗅前核等变性,临床出现嗅觉障碍等;2期出现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网状结构、中缝核、蓝斑等低位脑干核团改变,临床出现睡眠障碍和自主神经紊乱;3、4期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出现震颤、肌强直等经典运动症状; 5、6期因边缘系统及大脑皮质出现路易小体沉积,出现情感障碍(焦虑、抑郁)、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

对于已采用复合多巴制剂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治疗的患者,药物可能触发或加重NMS,例如冲动控制障碍(ICD)、幻觉和精神症状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与运动症状一样,许多患者在“关”期也会存在NMS的波动。

作为一大类症状谱,目前还不能对全部NMS进行解释,须进一步研究。

NMS的危害和总体防治原则

研究显示,NMS对QOL的影响远较运动症状严重,尤其是情绪障碍产生的绝望感、ANS(膀胱功能障碍和便秘)及认知功能障碍。此外,直接或间接导致P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肺部感染及窒息猝死(吞咽困难引起的误吸)、跌倒引起的骨折(体位性低血压)等无不与NMS密切相关。因此,积极有效防治NMS不仅将提高PD的整体疗效,改善QOL,还将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与治疗运动症状的抗PD药物的临床试验相比,治疗NMS的药物或手段(如注射肉毒毒素治疗流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的随机、双盲、对照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还较少,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相关指南的实际指导价值有限,故应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提倡个体化、早期识别及干预。

总体而言,对于NMS的防治,首先应立足于早期发现和识别,其意义不仅在于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为后续的治疗做准备,还可更好地认识神经变性的病理过程,间接预测预后;其次,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量表评估,对 NMS定性定量,给予对症处理。

与运动症状相似,NMS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辅以必要的康复治疗甚至外科手术治疗,但对于某些NMS,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远胜于治疗。其总体防治原则如下。

辨证处理、对症加减首先分析患者出现的NMS与运动症状及正在服用的抗PD药物的关系,不应盲目加药。例如,某些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在停用相关药物(如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后就可得到缓解,若停用上述药物后无法缓解,则须对症予抗精神药物治疗;而在减少或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后ICD一般可得到有效控制。

早期干预、兼顾预防一旦出现明确的NMS,处理宜早不宜晚,以延缓控制症状为主,无须等到对QOL产生明显影响。对于NMS高危人群,即使还未出现NMS(如吞咽困难),也应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如呼肌力量锻炼)。

权衡利弊、调整用药主要指控制运动症状药物与治疗NMS药物的联合应用,当控制运动症状的抗PD药物诱发或加重NMS时,决不能以牺牲其中任一方为代价,而应在两者间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通过调整剂量或替换种类来解决。例如,某老年患者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有效控制震颤、强直的同时,出现了明显的体位性低血压,这时应一方面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增加盐和水分的摄入)及物理治疗调整,必要时予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如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米多君;另一方面尝试缓慢减少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剂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切忌突然盲目停药而引起不必要的新问题。

帕金森病之感觉障碍

嗅觉障碍

嗅觉减退是PD患者常见症状

西方调查数据显示,嗅觉减退可见于90%的PD患者,临床表现为气味识别、气味阈值及气味分辨能力障碍。我国的调查资料显示,近2/3的PD患者存在气味识别能力受损。

目前观点认为,PD患者的嗅觉障碍与病程、运动障碍的分期、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使用抗PD 药物均无关,而可能与运动障碍的类型及是否有自主神经功能受累有关。与以震颤为主型PD相比,少动-强直型PD患者气味识别能力得分更低。此外,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受累的PD 患者嗅觉得分更低些。

嗅觉检测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嗅觉减退作为PD最常见的NMS之一,在PD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预测疾病转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早期诊断嗅觉检测简单易行,作为一种可能的临床前标志物,有助于对PD高危人群的识别。已有的证据提示,在获得PD诊断之前的2~7年,嗅觉障碍就已存在。将嗅觉减退作为初筛方法,结合进一步的结构神经影像(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功能神经影像(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可提高易感人群的识别率并及早诊断PD。

鉴别诊断由于特发性震颤、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及Parkin基因突变的PD 患者嗅觉基本上不受累,通过对嗅觉的分析,有助于对PD及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与无嗅觉障碍的PD患者相比,伴嗅觉障碍的患者日后更易出现认知障碍和(或)痴呆及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

PD患者嗅觉障碍诊断与治疗

对于PD患者的嗅觉评价,北美国家常用宾夕法尼亚大学气味识别能力测试(UPSIT)。该测试由40张涂有不同气味的卡片组成,正确闻出1张卡片得1分,得分越高,嗅觉越好。欧洲国家常用嗅棒(Sniffin’ Sticks),由3套分别反映气味识别、气味阈值及气味鉴别能

力的水笔组成,每套有16只水笔,总分48分,得分越高,嗅觉越好。日本学者常选用T&T 标准嗅觉测试液。另外,作为一种电生理检查方法,也可使用嗅觉诱发电位仪。近年来,由于以嗅棒进行气味识别能力测试的方法经济、简便、容易操作,鉴别PD及健康对照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PD患者的嗅觉障碍常对多巴胺能药物不敏感,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DBS)可轻度改善患者的嗅觉障碍。

疼痛

PD患者疼痛发生率高

在PD患者中,疼痛十分普遍。调查显示,PD患者相关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是无PD患者组患者的2倍。在中国PD人群中,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约为42.5%。伴有慢性疼痛的PD患者常起病更早,抑郁症状更严重,且生活质量更差。一些伴随的内科疾病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也可造成疼痛,临床医生应注意区分。

PD疼痛类型

当前研究显示,PD相关慢性疼痛可分为下述5种类型。

?肌肉骨骼痛。这种疼痛起源于肌肉和骨骼,患者通常感觉关节和四肢疼痛,且疼痛较为局限,不沿四肢放射。肌肉强直或痉挛可导致这种疼痛的发生。

?根痛或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沿四肢放射的尖锐性疼痛,常会出现手指和足趾的麻木和刺痛。这种疼痛通常是颈背部脊神经受压的结果。

?肌张力障碍相关性疼痛。这种疼痛不仅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还可表现为一种深部疼痛。此型可由抗PD药物治疗导致的运动症状波动引起。肌张力障碍表现为痉挛或身体某部位如手指、足趾、踝部或腕部姿势异常。这种肌张力障碍可像痛性肌痉挛一样使患者在清晨时痛醒。

?静坐不能或坐立不安感导致的疼痛。患者有迫切想运动的主观想法,症状常随药效而波动,左旋多巴治疗可改善。

?原发性中枢性PD样痛,患者出现烧灼样、针刺样疼痛感觉,且不沿神经分布。疼痛常伴有自主神经特征,如内脏不适感及呼吸困难等,且症状常随药物周期呈现“非运动波动”。在临床上,以骨骼肌肉痛和肌张力障碍相关性疼痛最为多见。

疼痛评估与治疗

评估对于PD慢性疼痛的评估,目前国际普遍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简易疼痛量表(BPI)等。

VAS主要评估疼痛强度。该方法为:在一条长100 mm的线段两端分别标有0和100,0代表没有疼痛,100代表难以忍受的疼痛,由患者通过视觉判断自己疼痛的程度并在线上做标记。患者可以为自己上周最轻和最重的疼痛情况分别打分。

BPI主要衡量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BPI包括7项指标,分别为生活乐趣、日常生活、情绪、工作、社交、睡眠和行走能力,以0~10分表示影响程度逐渐加重。

治疗临床医生须根据PD相关慢性疼痛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肌强直所致疼痛,可采用多巴胺能药物、理疗及肢体功能锻炼,避免关节挛缩畸形;对于晨起肌张力障碍相关性疼痛,可通过活动及服用多巴胺能药物来改善;对于“关”期肌张力障碍性疼痛,可通过相应药物治疗缩短“关”期,减轻疼痛的持续时间;对于顽固性肌张力障碍性疼痛,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巴氯芬及肉毒素局部注射也有一定帮助。

帕金森病之睡眠障碍

PD相关的常见睡眠障碍

失眠

PD患者的失眠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入睡困难,另一类则为睡眠破碎。

对于PD患者而言,入睡困难虽然较为常见,但总体发生率与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相比差异不大,其中,伴发抑郁、焦虑、RLS或服用影响睡眠的抗PD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司来吉兰)的PD患者更易发生入睡困难。

与入睡困难相比,睡眠破碎更为常见,为睡眠连续性不能维持或睡眠中断,表现为每晚觉醒次数增加(>2次),严重者每晚觉醒5次以上。睡眠破碎导致慢波深睡期缩短及总体睡眠时间不足,但患者多数不会主动提及,在临床工作中须耐心询问相关病史,寻找相关原因。造成睡眠间断可能的原因包括尿频、肌肉强直、翻身困难、下肢痉挛、疼痛、噩梦、抑郁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的以强烈的、具有伤害性的复杂行为动作为特征的睡眠障碍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RBD似乎常与激烈、有暴力场景的梦境相关联,患者的异常行为复杂多样,如拳打、脚踢、翻滚、跳跃、呼喊、坠床等,猛烈的行为动作可能是梦境中冲动、暴力行为的潜意识表达和演绎,可造成自伤或同床者受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就曾经遇到过因RBD粗暴的肢体动作而导致同床者骨折的例子。

发病率及可能病因在PD患者中,异常REM 睡眠的发生率为40%~58%,RBD的发生率为16%~33%,远高于一般的老年人群。在PD患者中,RBD与男性、高龄及病程长相关。RBD 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PD、多系统萎缩和路易体痴呆等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前期即可出现RBD,推测其为这些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提示RBD的发生与疾病本身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

诊断诊断RBD主要依据同室就寝者提供的相关病史和睡眠多导仪记录结果。虽然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中的诊断标准,仅依靠患者的病史即可作出诊断,但诊断敏感性太低,应尽可能行睡眠多导仪检查。

RBD在睡眠多导图中的特征性表现为,患者REM睡眠期肌电记录显示肌肉不能出现应有的松弛(RWA),如果在视频监控中发现存在同步的运动行为,即可作出RBD诊断。

不宁腿综合征

RLS指在静息状态下发生下肢感觉异常,并伴有难以控制的活动下肢的冲动。RLS常发生在刚卧床准备睡眠的阶段,有时在静坐状态下也可发生。感觉异常表现为疼痛、烧灼感及虫爬感等不适感,有的患者形容为“难以描述的感觉不适”,须被迫活动下肢,如伸展、站立、行走等,方可缓解症状,常导致患者入睡困难。

RLS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巴胺能递质系统功能紊乱、铁代谢异常或遗传因素等有关。

依据临床特点,诊断RLS并不困难,但部分患者的RLS临床症状可能非常轻微,有时难以与静息时出现的症状波动相鉴别。在PD患者中,RLS 发生率为7.9%~20.8%。RLS的发生与PD的病程、严重程度、抗PD药物的剂量及痴呆程度等均无明显关系。但就个体而言,RLS 症状常常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而加重。

尽管RLS可以导致入睡困难,但对P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有限。这一现象可能与抗PD药物对RLS具有治疗作用有关。常用的抗PD药物,如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RLS都有较好的疗效,药物治疗作用可以抵消RLS对PD患者睡眠的不良影响。

日间过度思睡

日间过度思睡(EDS)常表现为与环境不相适应的白天困倦、好打瞌睡、反复进入短暂睡眠状态。发生EDS的PD患者在读书、看报、看电视、谈话甚至就餐时都有可能出现打盹的现象,但患者本人常不能认识到EDS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故EDS多由家属向医生报告。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EDS,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难以抗拒的过度思睡,并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进入睡眠状态,这种睡眠障碍又被称为睡眠发作(Sudden onset of sleep)。睡眠发作有可能造成意外伤害,例如,在驾驶时的睡眠发作可能导致车祸受伤。

在PD患者中,EDS的发生率约为15%~50%。多数研究显示,与正常老年人相比,PD患者EDS 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较高,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加重。

EDS诊断的“金标准”是使用睡眠多导仪进行多次小睡潜伏期测验(MSLT),平均日间多次小睡潜伏期≤5分钟即可作出诊断。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可利用艾普沃斯(Epworth)嗜睡量表进行EDS筛查,评分7~9分为可疑EDS,若≥ 10分,则提示存在EDS。

EDS的发生与夜间睡眠紊乱、疾病本身的神经病变、情绪障碍及药物副反应有关。

PD睡眠障碍的治疗

明确睡眠障碍类型治疗PD睡眠障碍首先要确定其类型,除了细致的病史询问外,各种睡眠评价量表和睡眠多导仪对睡眠障碍特征的识别很有帮助。此外,分析相关原因对治疗也极为关键,注意从患者家属处收集信息,如运动症状控制情况、伴发的内科疾病、情绪障碍、服用药物、睡眠环境、睡眠习惯及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等。

去除和纠正诱因在了解睡眠障碍的类型和诱因后,首先应该去除和纠正相关诱因。对于因运动症状控制不佳导致的失眠,要调整患者的抗PD药物;对于因焦虑、抑郁等诱发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使用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对于与前列腺增生相关的夜间尿频、骨关节炎相关的肢体疼痛及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睡眠障碍,要处理相关疾病。

在各种诱发睡眠障碍的因素中,须特别注意处理药物与睡眠障碍的关系,不少抗PD药物对睡眠有双相影响,例如,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较小剂量时可通过改善PD运动症状、减轻RLS和周期性肢体运动症促进睡眠;剂量过大则会引起睡眠破碎和睡眠潜伏期延长,诱发EDS和睡眠发作。司来吉兰易使患者兴奋和入睡困难,对白天睡眠障碍者有益,但对夜间睡眠有负面影响。此外,苯海索引起患者嗜睡,金刚烷胺会引起失眠。因此,要根据睡眠障碍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对症治疗在处理诱因后,可针对睡眠障碍特点对症治疗。对于夜间睡眠障碍,可适当应用镇静安眠药物;对于白天睡眠障碍,可使用哌甲酯、莫达非尼等精神兴奋性药物;对于RLS,可在睡前加用多巴胺能药物;对于伴发夜间精神症状的失眠患者,可考虑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等。

帕金森病与疲劳

一直以来,人们对PD患者的治疗主要关注于运动症状,而实际上,非运动症状(如疲劳等)在PD患者中的发病率极高。研究显示,约37%~56%的患者存在疲劳,而在PD早期,疲劳患病率就高达30%,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疲劳并非孤立存在的一种症状,尽管既往研究显示,疲劳与PD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关,但最近一些研究显示,疲劳与PD患者的Hoehn-Yahr(H-Y)分期、PD综合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的强直项目和运动迟缓项目均存在正相关,提示疲劳随着PD症状的加重而恶化。而UPDRSⅢ评分中的震颤项目与疲劳的相关性尚存争议,大部分研究结果提示两者不相关,而最近挪威的一项关于疲劳的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存在相关性。

一项长达8年的PD患者随访研究发现,无抑郁及白天过度睡眠的患者,随着运动症状的加重,疲劳的发病率也从32%增加到39%。

除了与运动障碍程度相关外,疲劳还与PD的其他非运动症状存在一定联系。有研究者认为,疲劳与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均存在相关性,对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抑郁,还能使患者的疲劳感有所减轻。

疲劳的定义与评估

目前,对于疲劳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可将疲劳分为躯体疲劳和精神疲劳,后者常被定义为一种无法抵抗的疲惫,有缺乏能量、筋疲力尽的感觉;而前者则被定义为一种体力活动能力的降低,包括中枢性疲劳和周围性疲劳。在PD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这两种疲劳均存在。

那么,如何明确PD患者是否存在疲劳呢?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客观评价方法,但有一些疲劳评定量表可供使用。在这些量表中,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疲劳严重程度评定量表(FSS)。该量表为自评量表,主要用于测评患者的躯体疲劳,观察疲劳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FSS 共包括9个问题,每个问题的答案得分为1分(完全不同意)至7分(完全同意),以FSS 总分/9>4,判定为疲劳。疲劳问卷(FQ)也是用于老年人群的疲劳测评量表,可反映躯体和精神疲劳。这两个量表均在挪威人群中对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此外,疲劳评估量表(FAI,FSS的扩充版)、慢性疾病治疗相关疲劳功能性评估量表(FACIT-F)、帕金森病疲劳量表(PFS)、多维疲劳问卷(MFI)和疲劳影响量表(FIS)等亦可被用于疲劳的评估。但上述量表均未在PD患者中获得足够的验证。以PFS为例,该量表是由英国人制定并使用的PD疲劳评定量表,但仅经过了39例患者的验证,其准确度尚待进一步评估。

疲劳的治疗

既然在PD患者中,疲劳发病率高且给其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疲劳的治疗就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症治疗对于与感染、内环境紊乱、抑郁和睡眠障碍等相伴随的疲劳进行对症治疗(例如,对于抑郁伴发的疲劳可给予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但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PD自身)所引起的疲劳,其治疗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躯体疲劳的治疗有研究显示,对PD患者给予左旋多巴、普拉克索和莫达非尼可以改善其躯体疲劳。而另一项入组40例PD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哌甲酯治疗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

精神疲劳的治疗目前,对于精神疲劳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关注相应的神经递质系统或可找到较好的治疗方法。另外,有研究采用双侧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DBS)治疗PD,发现在改善患者运动症状的同时,其疲劳症状也在发生着变化。尽管患者的平均FSS评分并未发生改变,但术前存在疲劳的患者,约一半在术后疲劳减轻,约2/5的患者无变化,还有部分术前无疲劳的患者在术后出现疲劳。因此,丘脑底核DBS对PD患者疲劳的疗效还须进一步研究。

非药物治疗此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对患者和照料者进行教育和辅导,或让患者参与一定量的体育锻炼(例如,被认为最有效的每天坚持慢走,增强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锻炼,一些功能锻炼,以及加强肌肉力量的锻炼等),都对患者的疲劳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那些存在严重运动障碍的PD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并不适宜。

帕金森病之认知心理障碍

帕金森病痴呆

诊断

帕金森病(PD)痴呆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患病率随PD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国外一项研究表明,生存期达到20年的PD患者,有80%罹患痴呆。很多患者在诊断初期就可发现认知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降,很多还在工作的患者会发现工作能力不如从前,以往能轻易记住或解决的问题,现在需要拿笔写下来,这些都可能是PD影响了认知功能。而这些症状常常被患者及家属忽视,尤其是年纪大的患者,记忆力下降大都被认为是老了,糊涂了,是正常现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延误了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认知障碍继续加重,伴发了一些精神症状,如行为异常、妄想、搅闹家人、与以往判若两人等,被认为“磨人、胡搅蛮缠”,家属不堪其扰,才想到是病态而就医。

因此,凡有PD患者病程较长,并出现了认知功能的改变等,都应时刻警惕PD痴呆的可能。此时虽然患者在药力的作用下尚存行动能力,甚至可以生活自理,但严重的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显著影响了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像病例中张先生这样,虽然用药后活动不受限制,但最终还需要有家人陪在身边,不能独立生活,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鉴别诊断

与其他老年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等相似,PD痴呆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因此,需要与上述疾病进行鉴别。

PD痴呆是建立在PD诊断基础上的,因此,PD诊断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认知功能障碍,才能考虑是PD相关的认知障碍。如果认知障碍严重到影响生活和社会功能,就可以考虑PD 痴呆的诊断。

在临床上,路易体痴呆与PD痴呆最为相似,二者均可以有PD症状和认知损害。一般来说,人们普遍接受“一年法则”,即运动症状出现一年之内发生的认知损害考虑是路易体痴呆,否则考虑为PD痴呆。

治疗

PD痴呆治疗上基本遵循老年痴呆的用药规律,按照中华医学会PD及运动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PD治疗指南》,首先考虑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常用的药物包括卡巴拉丁、多奈哌齐、美金刚等,同时停用或减少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如盐酸苯海索);如果出现了精神症状而抗痴呆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和喹硫平等),但须同时注意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如粒细胞数量下降)。

PD相关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PD患者早期常见症状

在累及认知功能的同时,PD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即出现PD相关的心理障碍,如抑郁和焦虑等。约60%~70%的PD患者会合并心理疾病,许多患者在尚未出现运动症状之前,会先出现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等症状,经常先在精神科就诊,直到治疗过程中出现了震颤、步态障碍等症状,才被转诊到神经科。相当多PD患者的既往史可以追问出“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诊断。可见抑郁是PD早期常见的非运动症状。

抑郁和焦虑等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常远远超过了活动受限所带来的生活不便。患者常常白天寝食不安,坐卧不宁,夜间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勉强入睡后又经常很快醒来。同时,该种心理状态还往往不能被家人所理解。家人常认为患者没有忧愁之事,能走能动,何必这样心焦忧愁?面对患者的抱怨,家人常感到不理解,更使得患者的病情雪上加霜。

中晚期PD患者不能自己变换体位,需要家里人帮助,而每个姿势又维持不能超过20分钟,必须再次更换,否则“抓心挠肝、痛不欲生”。成为“磨人”的患者,既让家属不能理解,患者也不能原谅认同自己的行为,从而使焦虑和抑郁进一步加重。

这些非运动症状使PD患者成为丧失活动能力和心灵宁静的集合体,成为承受心灵和躯体双重痛苦的人群,也必然是最需要医生理解和帮助的人群。

诊断和治疗

PD抑郁既有心因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其发生与病程、年龄、性别和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其诊断也应建立在PD诊断基础上,在PD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发生的抑郁,常难以与原发性抑郁进行鉴别。对于PD高危前驱症状的询问(如异态睡眠、便秘、嗅觉丧失)等常有助于早期诊断,而最终的确诊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

对于PD抑郁的治疗,根据《中国PD治疗指南》,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等进行抗抑郁治疗,均可能有较好疗效,尤其后者还能同时缓解PD症状,更适于PD抑郁的治疗。

小结

心理及认知障碍是PD非运动症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一大类的症状对于真正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实现治疗的目标至关重要。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波动和异动症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波动和异动症 引言—在接受左旋多巴治疗5年的患者中有多达50%的患者出现运动症状波动(motor fluctuations, MF)和异动症[1]。这些症状在起病早的(例如,起病年龄小于50岁)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中尤其常见;并且这些症状仅见于服用左旋多巴的患者,服用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不会产生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参见“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在左旋多巴治疗的早期阶段患者通常对药物反应良好。然而,随着疾病进展,左旋多巴的效果在每剂用药后约4小时开始减退,导致患者预知需要下次剂量用药。该现象可能由一个观察结果来解释,即在病程早期多巴胺神经末梢还能够储存和释放多巴胺,随着疾病进一步进展和多巴胺神经末梢变性增加,基底神经节中的多巴胺浓度更加依赖于血浆左旋多巴水平。由于左旋多巴的半衰期为90分钟,同时肠道对左旋多巴的吸收常常无法预测,造成左旋多巴血浆水平可能出现不规律的波动。 MF为“开”期与“关”期间的变动。“开”期患者对药物反应良好;“关”期患者则又出现基础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异动症表现为异常的不自主运动,一般表现为舞蹈样动作或肌张力障碍性症状,更严重时可能表现为投掷样或肌阵挛性动作。异动症通常在患者“开”期时出现,可能偶尔以痛性肌张力障碍的形式出现在患者的“关”期,尤其在晨醒时,此时由于整夜没有服药,服药间隔时间过长,造成戒断反应,出现了足肌张力障碍性内旋(通常在帕金森病症状较重的一侧)。 本专题将讨论晚期PD患者出现MF的药物治疗。PD的一般治疗方法将单独讨论。(参见“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手术是晚期PD患者的另一种治疗选择,因为对有晚期典型的PD伴MF的特定患者,当药物治疗无法进一步改善症状时,对丘脑底核或苍白球的双侧深部脑刺激似乎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晚期PD患者的手术治疗将在别处讨论。(参见“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 疗效减退现象—晚期PD患者在服用一剂左旋多巴后不到4小时就开始感觉到疗效减退或剂末效应。 改变左旋多巴给药—如果患者用药剂量相对较小且没有副作用,最初可通过增加左旋多巴的剂量来治疗患者的疗效减退[2]。然而,加大药物剂量常会加重副作用,却不会有效地增加药物剂量的持续作用时间。通常来说,缩短用药间隔同时每次服用较低剂量的药物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然而常常很难精确地逐渐调整药物剂量;并且一些患者开始出现“全或无”反应,因此每次服用的较低剂量导致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反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在疾病晚期,药物反应所需的阈值高于疾病早期。 当采用片剂难以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则偶尔会给予患者液体息宁(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然而,这种方法通常不实用,因为息宁不溶于水,而且目前没有商品化的液体息宁制剂可供使用。现已有液体息宁每日供应的制备说明,但这种方法最好留给专业人士使用[3]。如果可获得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凝胶输注液,可通过经皮胃空肠造瘘置管泵给予该药物来取代口服左旋多巴-卡比多巴,以缩短“关”期。一项为期12周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为该做法提供了支持,该试验纳入了71例晚期PD患者[4]。结果发现,与间断给予口服左旋多巴-卡比多巴速释剂相比,持续输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凝胶引起了运动症状“关”期平均时间(4.0 vs 2.1小时)以及无令人困扰异动症的“开”期平均时间(4.1 vs 2.2 小时)改善显著更多。该方法的缺点包括需要手术经皮置管以及该置管的相关不良事件。 左旋多巴持续释放(sustained-release, SR)剂型(如息宁控释片)可能有助于疗效减退现象的早期阶段,并且可能使左旋多巴的效力持续时间在一整天中额外增加多达90分钟[5]。但是,以上结论的证据并不一致[5-8],美国神经病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AN)在2006年发布的实践参数总结到:与速释剂型相比,卡比多巴-左旋多巴SR剂型并没有减少“关”

帕金森症状的几个阶段

帕金森病以动作迟缓、手颤抖、肌肉僵硬等运动症状为主,产生自主神经障碍和睡眠障碍等各种非运动症状的疾病。一般来说,帕金森多为50岁以上发病,发病之后症状逐渐加重的形式。但是,其中也有未满40岁发病的情况,这种情况也被称为“青年帕金森”。随着医疗的进步,很多新的疗法也在不停地研究并投入临床引用,也有比较成熟的疗法使得一些帕金森病人得到了康复。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进行而努力治疗的人在全国有很多。 帕金森是由“运动变得缓慢”、“手脚颤抖”等症状开始的。症状继续恶化,保持平衡身体也会变得困难,到中晚期为了防止病人跌倒,步行器和轮椅也是必要的。在运动障碍中,多巴胺这个分子的“多巴胺神经”的神经细胞变得少了。帕金森病会减少多巴胺神经,我们认为,异常的蛋白质在脑内蓄积可能是原因吧。

——但是,为了弥补不足的多巴胺,药物治疗正在不断发展。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帕金森病也被称为是寿命不短的疾病,甚至可以超过常人!因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患了帕金森的人基本上很少再得其他恶性疾病。 帕金森病的主要运动症状有“运动缓慢”、“静止震颤”、“肌强直”3种。 运动缓慢是动作缓慢的症状。手脚颤抖的“静止型震颤”左右差别比较明显。“肌肉强直”是指在弯曲、伸直患者关节时所感受到的抵抗,患者自身难以察觉的症状。有时候会流口水,声音变小,写字也会变小。另外,有时也会出现症状恶化,身体平衡不佳的“姿势保持障碍”。站立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或者改变方向的时候,身体的平衡功能收到影响的话,容易摔倒。 根据帕金森严重程度的分级,病情阶段分为最轻的第一阶段到最重的第五度,其中三阶段以上会出现姿势保持障碍的症状! 便秘在帕金森病的患者中多见,有时在比运动症状更早的阶段出现。另外,起身时血压下降,眼前变暗,或者有摇晃感的起立性低血压等,也被称为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尿频等排尿障碍、脂膏性面貌、性功能障碍等现象。有时也会在睡觉的时候大声喊叫,因为腿部有不适感(不宁腿综合征)而无法入睡等症状。进而,出现抑郁症或者对事物漠不关心,有时候会突然强烈感到不安等精神症状。帕金森到了后期,思维变慢,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会引起认知机能的障碍。

2017年NICE帕金森病指南设计:运动症状地药物治疗

2017年NICE帕金森病指南:运动症状的药物治疗导读:近日,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最新的成人帕金森病指南,内容涵盖了18岁以上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该指南是自2006年以来的首次更新,增加了关于帕金森病症状治疗、脑深部电刺激、冲动控制障碍的监测和控制以及姑息治疗方面的新建议。本文(2017年)首先为大家带来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药物治疗的推荐要点。 ?在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需讨论: ?患者个人的临床情况,如患者的症状、合并症和联合用药的风险; ?患者个人的生活方式、偏好、需求和目标; ?不同种类药物的潜在获益与风险。 ?抗帕金森药物不可突然撤药,或由于吸收不良(如胃肠炎、腹部手术)而突然减量,以避免发生急性运动障碍或恶性综合征。

?由于恶性综合征的风险,不应使用停止抗帕金森药物(即“休药期”)的方法来减少运动并发症。 ?鉴于突然更换抗帕金森药物的风险,所有住院治疗或在家接受护理的帕金森病患者均应做到: ?在恰当的时候给药,一些情况下这意味着需要自己用药; ?通过帕金森病专家调整用药,或仅在与帕金森病专家讨论过后方可调整用药。 一线治疗 ?当早期阶段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时,给予左旋多巴治疗。 ?对于早期阶段的帕金森病患者,当运动症状不会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选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或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 ?不要给予患者麦角衍生类多巴胺激动剂作为帕金森病的一线治疗。 信息与支持 ?帕金森病患者开始接受治疗时,请将以下风险信息以口头和书面信息的形式告知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并记录讨论情况:

?所有多巴胺能治疗都可引起冲动控制障碍,且多巴胺激动剂风险增加; ?所有帕金森病治疗都可引起精神症状(幻觉和妄想),且多巴胺激动剂风险增加。 运动症状的辅助治疗 ?如果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异动症和/或运动症状波动,包括剂末现象,则在对治疗进行调整之前,应先咨询帕金森病专家。 ?尽管已经提供了最佳左旋多巴治疗,但患者仍然发展为异动症或运动症状波动,则提供多巴胺激动剂、MAO-B抑制剂或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作为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的辅助治疗。在此之前需讨论: ?患者个人的临床情况,如患者的症状、合并症和联合用药的风险; ?患者个人的生活方式、偏好、需求和目标; ?不同种类药物的潜在获益与风险。 ?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选择非麦角衍生的多巴胺激动剂,因为麦角衍生的多巴胺激动剂需要进行监测。 ?仅在下列情况下考虑使用麦角衍生多巴胺激动剂,作为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治疗的辅助:

2021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全文)

2021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全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包括动作迟缓、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NMS)。鉴于近年对PD?NMS认识和治疗的新进展,参考和借鉴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协会(MDS)2011及2019年非运动症状治疗循证指南,同时结合新的循证证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经学组专家讨论,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出本共识。本共识依据循证证据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意义对每种干预进行评估,并提供推荐意见,旨在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临床医生对PD?NMS的治疗思路,促进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本文对共识中的推荐意见进行总结。 神经精神症状 1. 抑郁和焦虑推荐意见: (1)PD抑郁:①首选普拉克索或文拉法辛,均为临床有效药物。②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以及西酞普兰对PD抑郁虽证据不足,因不良反应较轻,临床也可考虑使用,应该指出的是它们禁与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合用,需注意SSRIs可能会使多达5%的PD 患者震颤加重;60 岁以上的患者若服用西酞普兰每日剂量超过20 mg时,有Q?T间期延长的风险,建议心电监护。③阿米替林临床可

能有用,但需要注意抗胆碱能副作用、认知功能下降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④非药物干预CBT 可能有效、rTMS 可能短期有效。(2)PD伴焦虑:目前缺乏PD伴焦虑药物治疗的循证证据,仅有经验性建议:①如同时伴有抑郁者可参照抗抑郁治疗。②如中等程度焦虑,可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如劳拉西泮或地西泮。2. 精神症状推荐意见: (1)首先根据抗PD药物诱发PDP的概率,依次逐渐减量或停用: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MAO?BI、DA和复方左旋多巴。(2)如调整抗PD药物效果不佳,根据安全性,可首选低剂量喹硫平治疗。(3)可选择氯氮平治疗,但需定期监测血常规。(4)对有认知障碍的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增加意外跌倒、认知恶化、肺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等不良事件,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需谨慎使用。 3. 痴呆/认知障碍推荐意见: (1)应关注抗PD和抗PDP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尽量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2)首选卡巴拉汀,安全有效;其次可选择多奈哌齐或加兰他敏。(3)对于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PD患者,需要预防或治疗脑血管病相关的认知障碍。 4. 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ICD)推荐意见: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护理原则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护理原则 帕金森病患者在康复运动中,应有人加以帮助和护理,具体做法是什么呢? 有计划、有目的地锻炼:对于已经出现某些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坚持多锻炼,如患者从椅子上起立或坐下的动作有困难,则每天做完一般活动后,再反复练习起坐动作,以便使肌肉能习惯这些动作,或可利用特制的高脚椅子练习。运动应在宽敞平坦的庭院、操场进行,如骑三轮车、牵拉滑车、玩健身球,以运动上下肢及双手;利用木棍或拐杖横跨于肩背部,左右拉动,上下抬举,每天练习几次,可以放松双肩,也有利于拉直已经存在弯曲的脊柱。有条件的患者可去健身房,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踩运动脚踏车、拉划船器,以活动四肢、颈、腰等。 早期患者多进行主动运动:如多散步,做简单的体操以及线条流畅的健身操。注意颈、腰、肩、肘、髋、膝等关节的活动幅度。提醒和要求患者尽量维持过去的体力活动和技巧性活动,如养花、种菜、各种维修活动。任何一种形式的劳动和活动,对肌肉都是有好处的。但不能用单纯的体力运动代替体育锻炼,二者密切结合才是有益的。 晚期患者多做被动运动:晚期患者可发生显著的运动障碍,无法主动运动,应给患者做按摩及被动活动,并尽量保持关节的活动幅度。配合翻身、叩背、皮肤按摩、骨突部保护等措施,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 运动锻炼要持之以恒:在左旋多巴治疗期间,患者可以发生不可预知的、持续时间长短不定的好转与恶化交替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帕金森病的开-关现象。症状轻、运动功能好的状态称为开,突然出现僵直,症状恶化,运动功能丧失的状态称为关。关期可以持续数小时到l-2天不等。不要因为这种起伏波动的现象而否认运动锻炼的效果,更不能动摇运动锻炼的决心。运动锻炼是长期的事,要有毅力,持之以恒。 良好护理帕金森的方法有助于恢复 良好护理帕金森的方法是什么?专家曾经这样说过:帕金森的治疗,务必以科学合理的疗法,结合正确的护理。良好的护理,可让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是帕金森治疗的基础。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回答的吧! 良好护理帕金森的方法是什么: 许多帕金森病患者在服用美多巴或息宁时,常常是跟其他药物一样在饭后服用,最后效果往往不佳,以为是药物不对。甚至很多神经科医师也不太清楚如果服用。其实,应该在饭前半小时左右服用,这样避免饭后高蛋白抑制多巴的吸收。 另外,很多人还认为,得了慢性病就要补一补。常有患者服用多巴类制剂的同时,给患者服用甲鱼等高蛋白食品。结果,病人非但没有壮实起来,反而病情反复、症状加重。 帕金森病本身没有忌口,应本着均衡饮食的原则安排饮食。对于咀嚼能力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参照正常人的饮食结构;对于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不良的患者,应该根据情况给予软食、半流食和流质,以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在帕金森病的晚期,会出现吞咽困难。现在,除了帕金森病本身造成吞咽障碍以外,各地都有一些手术后造成的吞咽障碍,其结果比前者更加严重。 帕金森康复训练步骤 帕金森康复训练步骤?随着人口老年化日益严重,帕金森的发病率日渐增高,许多老年人正遭受着帕金森病的折磨,帕金森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帕金森患者要及时治疗,及时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当然除了专业的治疗,科学的护理对帕金森患者很重要,科学有效的护理对帕金森患者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看看专家就帕金森病如何为我们安排帕金森康复训练步骤。 1、对晚期卧床不起的帕金森病人,应帮助其勤翻身,在床上多作被动运动,帕金森要防止关节固定、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鼓励早期帕金森病人多作主动运动,尽量继续工作,帮助病人培养业余爱好。 3、帕金森病人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尤其是姿势与步态的训练。日常生活尽量让病人自己完成,但要注意保护病人,防止跌跤。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的影响因素_刘春风

·论著· 基金项目:江苏省医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144)作者单位: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Email :liuiunfg @public1.sz .js .cn )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的影响因素 刘春风 尹伟华 罗蔚峰 【摘要】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发生情况,探讨两者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详细资料并进行UP DRS 、H -Y 分级、Schwab 和英格兰日常生活量表评分,观察有无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发生。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3例帕金森病患者均接受左旋多巴治疗,观察发现11例(17.5%)出现运动障碍,其中10例表现为肌张力障碍;36例(57.1%)出现症状波动,其中28例表现为剂末现象。左旋多巴平均日剂量(r =9.768,P =0.001)、U PDRS -o ff 评分(r =0.076,P =0.008)与运动障碍呈正相关,左旋多巴治疗时间与症状波动呈正相关(r =0.738,P =0.002),控释剂的使用与其呈负相关(r =-3.378,P =0.015)。结论本组患者运动障碍的发生率较低,而症状波动的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近,左旋多巴平均日剂量和病情严重程度是运动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治疗时间是症状波动的影响因素。运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剂末现象和肌张力障碍。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运动障碍 Facto rs of dyskinesias and motor fluctuations in Parkinson 's disease L IU Chun -feng ,Y I N Wei -hua ,LUO Wei -fe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econd -Af filiated Ho 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04,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yskinesias and motor fluctuation in patients with P arkin -son 's disease ,and investig ate their influential factors .Methods T he detail info rmatio n of dy skinesias and mo to r fluctuation of 63pa tients with Parkinson 's disease were recorded and followed up w hen the of L -Dopa therapy w as carried out ,and 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y using UP DRS at “on ”and “off ”stage ,Hoehn and Yahr scale ,Schw ab and England living scale .The data were calculated with SPSS 10.0statistic softw are .Results All patients received alone or combined L -Dopa ther apy .A mong the 63pa tients ,11(17.5%)w ere experienced dy skinesias ,in which 10show dystonia ;and 36were (57.1%)experienced mo to r fluctuation ,in which 28developed w earing -o ff .T he mean daily dose of L -dopa and score of UP DRS in “off ”stag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 ith dyskinesias .T he duration o f therapy w ith L -dop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o to r fluctuation .T he controlled release cabidopa /levodo pa was in negative correlation .Conclusions T he rate of motor fluctuation was appro ximately equal to the results reported in o ther countries .T he dyskinesias w as lower in o ccurrence and the mean daily dose o f L -dopa and the disease severity should b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o the dyskinesias .T he duration of therapy with L -dopa should be influencing factor to mo tor fluctuation .T he main subty pe of motor complications should be dystonia and wearing -off . 【Key words 】 Parkinson disease ; Levodopa ; M ovement disorders 临床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应用左旋多巴治疗2~5年后,约有30%~80%的患者会产生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1,2] 。为了解我国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发生的状况和影响因素,我们于2001 年12月至2002年10月对苏州地区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我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72例,其中2例因胃肠道不良反应仅短期使用左旋多巴,1例未用药,1例仅用安坦治疗,5例诊断可疑未纳入分析。统计分析的病例共有63例,H -Y 分级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贾树红;陈海波;张玮玮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0(090)027 【摘要】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on-motor symptoms (NM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PD). Methods A total of 111 patients with PD and 46 healthy controls (HC) matched with age, gender, education status and occup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NMS questionnaire. They were all outpatients of Beijing hospital. The distribution of NMS items was analyzed between two groups. And thei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collected to assess the domina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prevalence of NMS.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NMS between two groups (P<0. 01). Each PD patient had an average of 12 NMS throughout the disease stages and the number of NMS was increasing with the degree of disease severity. UPDRS-Ⅲ (unit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 daily dose of levodopa and age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NMS-T ( NMS Total) and they accounted for 26.9% of the variance of NMS-T. Daily dose of levodopa, Hoehn-Yahr stage, UPDRS-Ⅲ and NMS-T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UPDRS- Ⅱ and they accounted for 70. 3% variance of UPDRS- Ⅱ. Conclusion NMS are more commonly seen in PD patients than in controls. NMS is

帕金森病保健操

帕金森病保健操 一、面肌体操 1.闭眼运动 2.交替眨眼运动 3.交替鼓腮、凹腮运动 4.皱鼻 5.张口呈“O”形 6.口角交替向左右移动 7.吹口哨、吹气反复 8.舌尖向左右顶腮 9.伸舌运动 二、头颈部体操 1.头向左、右转动各4次 2.头向左、右侧斜各4次 3.头、下额、颈同时向前、后收缩各4次,向后收缩稍稍保持不动3—4秒 三、肩部体操 1.单肩向上耸,尽可能向上,两肩交替进行,各4次 2.双肩同时向上耸,尽可能向上,各4次 3.双肩向后,双肩胛骨尽可能相互靠近,来回各4次 四、躯干体操 1. 背部伸展体操:站立位,双手前举水平位扶在墙上,上身向前,二肘屈曲,然后二肘伸直,上身复位。此动作双足不可移动。 2.腰椎屈曲体操:站立位,双上肢下垂,弯腰前屈,双上肢、手触及膝以下,复位,来回各8次。 3.腰椎旋转体操:双手插腰,躯干向左转,复位,向右转,复位,来回各8次。 4.驱赶侧屈体操:双上肢下垂或插腰,躯干向左、右侧屈,来回各8次。 五、上肢体操 1.上举运动:两手指交叉,掌心向外,两上肢垂直举过头,掌心向上,来回各4次。

2.两上肢外展运动:两上肢外侧平举达头顶,两手掌相对,拍掌,来回各4次。 3.两上肢左右交替屈伸,手掌向内,上肢肘前冲,另一侧屈肘,交替进行各8次。 4.左右两手交替拍打对侧肩部,各8次。 5.双手交叉握拳,手举,腕左右屈伸。 六、手指体操 1.交替握拳,松拳,双上肢上举,一手握拳,一手松拳,交替进行,各10次。 2.对指体操:双指拇指点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然后相反进行,来回各10次。 3.手指分开、屈曲:上肢上举,五指分开,按着分别先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屈曲,在五指伸展分开,来回各10次。 七、下肢体操 1.分腿运动:站立位。右下肢向右侧横跨一步,复位,左下肢向左横跨一步,复位,来回交替各8次。 2.下蹲运动:双下肢膝屈,下蹲,双手扶在双膝按压站起,各8次。 3.踢腿运动:站立位,双下肢交替先前踢腿。 4.弓步运动:右下肢向前跨一大步,屈膝,左下肢后伸,左右交替进行各4次。 八、步伐体操 1.原地踏步操:站立位,左右双膝抬高交替,尽可能膝抬高至腹部,同时摆动双臂,各10次。 2.原地跨步操:在地上放10—15cm高的障碍物,左右交替跨越障碍各10次。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专科中心 建设方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专科中心建设方案(2020.01.05 质控专家组北京会议修改版) 一、三级中心总体目标 1.依据“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全程管理”的指导原则, 全面启动 全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高级中心建设 2.以点带面构建“中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全程化分级管理”体系与格 局,重点落实分级全程管理制度 3.注重专科及运动障碍亚专业人才培养,推进诊疗规范化操作流程,提供坚 强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二、各级中心的配置、人员及服务内容 1.高级中心 1.1 科室一般条件 (1)独立设置专科门诊,至少设诊断室3 个,另需评估及治疗室等。专科 门诊应具备量表评估室、量表评估软件及电脑(建议使用PAD,方便患者自评),打印机(打印量表评估结果)、身高体重检测仪、血压计检测立卧位血压、疾病 相关宣传手册;上传数据专用电脑(全国统一的路径上传,每个中心一个上传账号,便于资料管理)。 (2)诊疗专病中心应将患者筛查、评估、诊断、治疗及集中在一个固定空 间,创建帕金森病的“一站式、标准化、多学科”诊疗模式。 1.2 人员 高级中心负责人应为专委会或学组委员或著名的运动障碍病专家,具有运动 障碍病专业团队,包括神经内外科专科医师(包括程控医师)、康复医学、影 像医学、心理或精神医学、营养及护理专业人员。 (1)专科医师:神经内科高年资主治医师(任职5 年以上)及以上职称, 拥有“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培训认证单位为中国 医师协会)。 (2)康复治疗师:具备帕金森病康复治疗技能,能指导患者运动康复、语 言康复等相关综合治疗。 (3)专职护士(技师):具备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量表评估、病例登记能 力。拥有“帕金森病量表评估培训合格证书”(培训认证单位为中国医师协会)。 1.3 设备 (1)常规诊疗设备、急救设备、信息化设备等,按三级医院规定配备。 (2)基本配置:CT/MR(3.0T)、嗅觉检测设备、经颅超声、睡眠多导分 析仪。 (3)鼓励配置(至少具备三项):肌电引导肉毒毒素注射便携式肌电图仪、 步态分析仪、经颅磁/电刺激仪、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显像设备、间位碘代苄胍(MIBG)显像。 1.4 开展的技术 (1)基本专科技术:①能够开展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如多系统萎缩、进 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路易体痴呆、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等)全病 种一般诊断、鉴别诊断与药物治疗工作;②能够开展神经调控治疗的术前评估

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康复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康复锻炼 帕金森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康复锻炼,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和控制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下面介绍一下这些功能康复锻炼方法,供患者及其照料人员在咨询医生的情况下参考使用: 一、放松锻炼 帕金森病人经常感到心理紧张,担心在公共场所行动不便,动作缓慢是帕金森病人心理紧张的原因所在,放松和深呼吸锻炼有助于减轻这种感觉。在家人的陪伴下,场所可以在安静,灯光柔和的地方进行,穿着宽松,身体的姿势尽可能的舒服,闭上眼睛,随后开始深而缓慢的呼吸,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腹部在吸气的时候鼓起,呼气的时候放送,通过鼻子吸气,并想象着空气向上到达额头,经过头部和背部到达脚。连续锻炼5-15分钟可使全身肌肉松弛。 二、关节运动范围训练 关节运动范围训练,可以使四肢及身体各关节尽可能保持正常活动范围,帕金森病患者可对着镜子活动各个关节,或在家属的帮助下锻炼关节功能。注意每个关节都要活动到位,但是也不能过度的牵拉。对已经出现关节活动障碍的病人,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肌肉拉伤。 三、平衡训练

帕金森病人走路容易跌倒,具有平衡障碍,走路的时候快步前冲,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步时容易跌倒,因此要进行平衡训练。开始的时候可以坐着训练,逐步过渡到站着、没有支撑的训练。如:双脚分开25-30厘米站立,向前后左右移动重心,保持平衡;向前后左右跨步运动;身体和骨盆左右旋转,手臂随之进行大的摆动;重复扔投和捡回物品;运动变换训练包括翻身、上下床、从坐到站、从床上到椅子上的转换等。进行锻炼时,家人要注意防护,避免病人跌倒。 四、视觉暗示训练 对于有冻结现象的帕金森患者,如果在地板上画两条平行的线,只有两条线都在帕金森患者的前面,帕金森患者才容易行走,而线条在帕金森患者的一侧或两侧,帕金森患者都会有迈步困难,说明视觉暗示对克服行走困难有帮助。因此,可以在帕金森患者前面的地板上每隔一段距离(相当于一步的长度)画上一条线,让帕金森患者每走一步都跨越一条线,帕金森患者的步幅会较没有画线时明显增大。在户外行走的时候可以利用人行道上的地砖,规定每步必须跨越几块地砖,并在心里默数口令。配合手臂的摆动,可以明显改善步态。有“冻结”现象、开步困难和慌张步态的帕金森病人可以假想自已正在跨越地上的横线或水塘,一旦出现这些现象时不要着急,先试着放松,或干脆停下来,然后原地踏步几次,再跨越想象的横线。 五、听觉暗示训练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辨证规律探讨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辨证规律探讨 发表时间:2012-04-06T11:14:31.8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刘万磊1 李燕梅2 赵丹鹏3 [导读] 由于PD长期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而发抑郁,所以PD患者多伴有抑郁。 刘万磊1 李燕梅2 赵丹鹏3 (1、3河南中医学院 450008;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50008)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403-02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医辨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及抑郁、焦虑、失眠、便秘、多汗、疼痛等非运动症状。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PD患者还受到许多非运动症状的困扰,且其严重影响运动症状的改善,不利于PD患者病情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多数医者关注的更多是PD的运动症状,而忽视了非运动症状的治疗。PD运动症状属于中医“颤证”、“痉证”范畴,非运动症状可以归属于中医的“郁证”、“不寐”、“呆证”、“汗证”、“便秘”、“痹症”等,改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更加重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二者兼顾、病症结合,把握全局,全面系统的分析,辨证施治。 1 PD非运动症状的表现 PD非运动症状的主要包括神经精神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感觉异常三方面。神经精神障碍表现为:抑郁、焦虑、淡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幻觉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失眠、多汗、便秘、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感觉异常表现有:疼痛、不宁腿综合症、嗅觉障碍等。 2 PD非运动症状的辨证思路 PD作为一种终身疾病,其自然病程比较长,病情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不同时期患者的体质状况不一,故临床表现多呈复杂性、多样性、叠加性、可变性。其非运动症状在同一个患者身上表现并非单一,但有轻重之分。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应病症结合、全面兼顾,以八纲辨证为基础,结合其他辨证方法,对其进行准确辨证。 2.1 辨阴阳 阴阳是对PD非运动症状从整体上作出的最基本的概括,是立方用药的指南针,只有辨明患者体质阴阳,才能正确治疗。如“汗证”,《笔花医镜·盗汗自汗》曰:“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故治法应为养阴、益气、补血、调和营卫、调理阴阳。PD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内经》云: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因此PD患者阴虚体质多见。阴虚无以制阳,滋润、濡养功能减退,虚火内灼,逼津外泄;肠失儒润,腑失通利,大肠传导失常;心失所养、肾阴不足、阴不含阳,心肾不交。病程日久或年高命门火衰或久居寒凉之地而发阳虚,机体失去温煦,推动、蒸腾、气化作用减退。阴寒凝滞,津液不通,大肠传导无力;阳虚多与气虚同存,气虚不固,营卫不和,汗液外泄。阴损及阳,阳虚亦可演变为阴虚,则出现阴阳两虚。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病理机制不断变化,PD非运动症状的阴阳属性也随之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患者早期多阳性体质,中期阴阳互见,晚期多阴性体质。 2.2 辨虚实 虚实反应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素问·调经论》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疾病早期多为实,中期虚实夹杂,晚期多为虚;体质壮实者多实,体质素弱者多虚;年轻患者多实,老年患者多虚。另外舌脉之相也是反应患者虚实的有力证据,所以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程、舌脉来辨别虚实。PD非运动症状中,大肠积热、气滞型便秘,瘀阻心脉、痰火扰心型心悸,邪热郁蒸型汗证,肝气郁结化火、痰气郁结型郁证,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型不寐等均属实证;气虚、血虚、阴虚型便秘,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型心悸,心血不足、阴虚火旺、肺卫不固型汗证,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型郁证,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型不寐均属虚证。不同脏腑病变,其虚实表现各异,虚实又可相互转化或虚实夹杂,所以要知常达变,明辨虚实,才能准确立方施治。 2.3 辨寒热 寒证和热证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应,是疾病性质的主要体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故PD非运动症状致病因素无外乎寒热之邪的侵袭,人体阴阳的虚衰。患者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否,面色的赤白,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脉之象等是辨别寒热的重要依据。然而,单纯的寒证、热证并不多见,寒热错杂更较为常见。如患者头部汗出,而四肢发凉。在寒热辩证过程中还应注意寒热的真假虚实,如晚期PD的便秘,多属于气虚推动无力或阴虚失润所致排便困难,并非实热秘结。因此在寒热辩证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等四诊合参、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辨寒热表里、上下、虚实、真假。 2.4 辨痰瘀 痰浊为病,颇为复杂,证见多端,故有“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PD非运动症状,其范围广泛,涉及多个脏腑、气血、经络、肢体、皮毛等。由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刺激、过劳因素等影响肺、脾、肾的功能,水夜停聚,被寒凝、火煎,凝结浓缩成痰。故临床应用化痰、祛痰方法亦可获效。 由于PD长期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而发抑郁,所以PD患者多伴有抑郁。一般来说,患病早期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痰气郁结常见,晚期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多见。 人入中老年,多出现气血亏虚,血液运行不畅;复因久患PD,久病成瘀;气滞又多伴血瘀;所以临床辩证中“瘀”也不能忽视。如PD患者肢体疼痛,多因瘀血内积,气血不通,或筋脉失养引起。 3 体会 PD病的治疗,不仅要重视运动症状,也要重视非运动症状,在PD非运动症状辨证过程中,应注重八钢辨证与其它辨证方法有机结合,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程、年龄、临床表现、舌脉之象,分清阴阳、虚实、寒热、痰瘀等及其相兼、错杂、真假和转化,把握全局,全面分析,主次分明,才能正确立方用药,取得预期疗效。

NICE帕金森病指南:运动症状的药物治疗

2017年NICE帕金森病指南:运动症状得药物治疗导读:近日,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最新得成人帕金森病指南,内容涵盖了18岁以上帕金森病患者得诊断与治疗要点。该指南就是自2006年以来得首次更新,增加了关于帕金森病症状治疗、脑深部电刺激、冲动控制障碍得监测与控制以及姑息治疗方面得新建议。本文(2017年)首先为大家带来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药物治疗得推荐要点。 ?在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需讨论: ?患者个人得临床情况,如患者得症状、合并症与联合用药得风险; ?患者个人得生活方式、偏好、需求与目标; ?不同种类药物得潜在获益与风险。 ?抗帕金森药物不可突然撤药,或由于吸收不良(如胃肠炎、腹部手术)而突然减量,以避免发生急性运动障碍或恶性综合征。

?由于恶性综合征得风险,不应使用停止抗帕金森药物(即“休药期”)得方法来减少运动并发症。 ?鉴于突然更换抗帕金森药物得风险,所有住院治疗或在家接受护理得帕金森病患者均应做到: ?在恰当得时候给药,一些情况下这意味着需要自己用药; ?通过帕金森病专家调整用药,或仅在与帕金森病专家讨论过后方可调整用药。 一线治疗 ?当早期阶段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时,给予左旋多巴治疗。 ?对于早期阶段得帕金森病患者,当运动症状不会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选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或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 ?不要给予患者麦角衍生类多巴胺激动剂作为帕金森病得一线治疗。 信息与支持 ?帕金森病患者开始接受治疗时,请将以下风险信息以口头与书面信息得形式告知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并记录讨论情况:

?所有多巴胺能治疗都可引起冲动控制障碍,且多巴胺激动剂风险增加; ?所有帕金森病治疗都可引起精神症状(幻觉与妄想),且多巴胺激动剂风险增加。 运动症状得辅助治疗 ?如果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异动症与/或运动症状波动,包括剂末现象,则在对治疗进行调整之前,应先咨询帕金森病专家。 ?尽管已经提供了最佳左旋多巴治疗,但患者仍然发展为异动症或运动症状波动,则提供多巴胺激动剂、MAO-B抑制剂或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作为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得辅助治疗。在此之前需讨论: ?患者个人得临床情况,如患者得症状、合并症与联合用药得风险; ?患者个人得生活方式、偏好、需求与目标; ?不同种类药物得潜在获益与风险。 ?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选择非麦角衍生得多巴胺激动剂,因为麦角衍生得多巴胺激动剂需要进行监测。 ?仅在下列情况下考虑使用麦角衍生多巴胺激动剂,作为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治疗得辅助:

2020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指南共识要点

2020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指南共识要点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包括动作迟缓、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NMS)。鉴于近年对PD?NMS认识和治疗的新进展,参考和借鉴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协会(MDS)2011及2019年非运动症状治疗循证指南,同时结合新的循证证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经学组专家讨论,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出本共识。本共识依据循证证据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意义对每种干预进行评估,并提供推荐意见,旨在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临床医生对PD?NMS的治疗思路,促进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本文对共识中的推荐意见进行总结。 神经精神症状 1. 抑郁和焦虑推荐意见: (1)PD抑郁:①首选普拉克索或文拉法辛,均为临床有效药物。②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以及西酞普兰对PD抑郁虽证据不足,因不良反应较轻,临床也可考虑使用,应该指出的是它们禁与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合用,需注意SSRIs可能会使多达5%的PD患者震颤加重;60 岁以上的患者若服用西酞普兰每日剂量超过20 mg时,有Q?T间期延长的风险,建议心电监护。③阿米替林临床可能有用,但需要注意抗胆碱能副作用、认知功能下降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④非药物干预CBT 可能有效、rTMS 可能短期有效。 (2)PD伴焦虑:目前缺乏PD伴焦虑药物治疗的循证证据,仅有经验性建议:

①如同时伴有抑郁者可参照抗抑郁治疗。②如中等程度焦虑,可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如劳拉西泮或地西泮。2. 精神症状推荐意见: (1)首先根据抗PD药物诱发PDP的概率,依次逐渐减量或停用: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MAO?BI、DA和复方左旋多巴。(2)如调整抗PD药物效果不佳,根据安全性,可首选低剂量喹硫平治疗。(3)可选择氯氮平治疗,但需定期监测血常规。(4)对有认知障碍的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增加意外跌倒、认知恶化、肺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等不良事件,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需谨慎使用。3. 痴呆/认知障碍推荐意见: (1)应关注抗PD和抗PDP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尽量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2)首选卡巴拉汀,安全有效;其次可选择多奈哌齐或加兰他敏。(3)对于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PD患者,需要预防或治疗脑血管病相关的认知障碍。4. 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ICD)推荐意见: (1)尽早识别ICD,一旦出现,应逐渐减少或停用DA,同时增加左旋多巴剂量,并需监测DA撤药综合征。(2)若无效,建议实施CBT。 5. 淡漠 推荐意见: (1)优化抗PD药物后仍有淡漠者,可加用卡巴拉汀。(2)STN?DBS手术后患者如出现淡漠症状,可加用吡贝地尔。

帕金森病及相关运动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

帕金森病及相关运动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 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脑的结构及功能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帮助鉴别不同运动障碍疾病患者的脑内解剖学病变部位(定位)和功能障碍原因,并有助于临床药物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尤其是随着我国PD诊疗的日益规范,神经影像学检查已成为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神经影像诊断流程混乱,影像结果的解读与临床诊断相脱节的现状,迫切需要在临床上提出一个规范化的神经影像诊断流程,使临床医师在进行PD的辅助诊断时有据可依,统一流程,并使不同中心具有可比性,从而为提升我国PD 临床诊断和临床研究的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条件。本专家共识在国内多位知名运动障碍疾病专家和神经影像专家紧密合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对PD进行影像学检查的原则,并对头颅断层扫描、结构性MRI、功能性MRI、脑功能影像学检查以及经颅超声等相关检查在PD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类和评价,提出了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解读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首次在国内提出了PD及相关运动障碍神经影像诊断的专家共识,并期待随着实践经验总结和研究进展,后续将不断进行更新和修订。 诊断原则

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运动障碍性疾病大多具有明显的运动行为症状,典型病例可具有显著特点,但在疾病初期或轻症的患者中,诊断难度很大。临床上不同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需参照诊断标准,结合不同病例的特征性表现,详细询问病史,选择恰当、有效的体检和辅助性检查手段。②用于解剖学显像的常规CT检查和MRI 检查对于PD的诊断并无特异性,故并不能作为有效诊断和鉴别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方法。③MRI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灌注加权成像、MRI波谱及功能性MRI等特殊成像手段已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并不能作为所有患者的常规检查选项。其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具备较大应用潜力的一项技术。④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positi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PET/PET-C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特异放射性示踪剂的运用可以探查到PD患者多巴胺能递质系统的功能异常,从而达到疾病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的目的。⑤经颅超声显像以及心脏间位碘代苄胍(metaiodoenzylguanidine,MIBG)闪烁显像可在P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诊断流程分类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