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重点范围

一、填空
1.道德是人们参加(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2.道德从萌芽到发展的关键是人类社会的(分工)和(发展)
3.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4.为人民服务并不排斥、否定人们做工作也应当获得正当的(报酬)。
5.荣誉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用以评价人们行为的(社会价值),另—方面是指个人对自己行为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良心中所包含的知耻和自尊的意思。
6.所谓“人道”,是指(爱护人),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7.友情建立的基础是(真诚平等)。内容是(互帮互谅)、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8.爱岗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
9.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调节)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10.(爱岗敬业),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原则,也是道德规范。
11.“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普同一等”、“一心赴教”从道德的角度看,均属古代的(优秀职业道德传统)。
1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里说的:“绝大多数人”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13.职业态度实质就是(劳动)态度,它是职业劳动者对社会,对他人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
14.集体主义原则的侧重点是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 (集体)、(国家)三者之阅的利益关系。
15.在社全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所以劳动仍具有(谋生)的性质.
16.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同志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说,悼念张恩德同志。
17.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
18.社会主义的关心人,首先要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其次要关心人的(命运)。
19.一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主要是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的。
20.社会主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
21.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
22.职业道德真正形成于(奴隶)社会。
23.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4.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单选
1.良心的评价

作用主要是对(C.行为后果)。
2.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区别在于(C.所有制发展程度不同)。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生价值总目标应该是(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4.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与我国法律的区别错误的是 (B.实施方式不同)。
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B.为人民服务)。
6.对个人行为约束力最轻的是(D.道德)。
7.在各种行为规则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行为规则是(D.法律、道德)。
8.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质的人,一般是不会为贪图钱财而实施贪污、受贿、盗窃等行为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这就告诉我们(B.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就会自觉遵守法纪)。
9.教育是传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基本途径.它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必须把它(D.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0.邻居失火,主人叫人随地隔墙看笑话启示我们(A ①)。
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应该加强法的力度
要坚决打击见危不求着,将他们绳之以法
尽量避免火灾,以免被别人看笑话
11.道德最初的历史形态是(A原始社会道德)。
1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是由(D:阶级利益)决定的。
13.1999年2月,移居美国的中国籍女孩王渊,因品学兼优被评为“美国总统学者奖”获得者,这个奖是全美200万学生梦寐以求的殊荣,但她终因不愿放弃中国国籍面拒绝了这个奖项。她流着泪说:“这个奖对我来说很重要,但中国对我更重要,如果要我选择一百次,—千次、一万次,我都坚持这—选择”这件事说明(c.②③④)。
①自尊使人品格高尚
王渊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慵
王渊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④要维护国家荣誉就必须放弃个人荣誉
14.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C.①②④)。
①爱雷守法,明礼诚信
②团绪友瞢,勤俭自强
③为人民服务
④敬业奉献
⑤集体主义
⑥严格自律 勤俭节约
15.“为人民服务”的提出,其含义(D.①②③④)。
①指明了共产党、共产党员、革命队伍中每个成员所做的一切工作,其根本性质就是为人民服务
②对培养—代代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伟大意义
③确定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
④体现的是一种崭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6.人们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B.内心信念)
17.人们逑德行为的外在强制力是.(A. 社会舆论)
18. 近年来许多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自愿奔赴祖国的西北边

疆,他们的行为(B.①②③④)。
①是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②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③是—种不成熟的表现
④表达了当代青年奉献社会的心愿
19.近年来,有不少留学生学业完成后纷纷回到祖国.当问到为什么时,他们这样回答:“祖国再穷也是我的母亲”,“回国谈不上崇高,从良心上讲是一种责任。”这说明(A.①②③)。
①他们盼望祖国繁荣昌盛,并对此抱有坚定信念,这形成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②这种爱国情感是十分珍贵的
③爱国是无条件的
④不回国怕受到良心的谴责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C.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1.下列不具强制执行性的义务是(D.道德义务)。
22.无产阶级幸福观的本质是(B.劳动创造)。
23.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统一,是建立在(C.集体主义)原则基础上的。
24.恩格斯指出:“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常常发生矛盾)。
25.西塞罗说:“所谓友情这种东西,存在于—切人的生话之中,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那他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这说明(A. 友情是人生的一种需要)。
26.不属于无产阶级幸福观的内容是(A.个人利益和享受的统一)。
27.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准是(B.集体主义原则)。
28.个人主义是(D.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29.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 C.①②④)。
? ?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
? ? ②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和最重要的责任
? ? ③中国共产党钓最终奋斗目标
? ? ④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3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C.共产主义道德)为指导。
三、判断题
1. 合理利己主义的实质是把利他作为利己的手段,为了更好地利己才去利他。(√)
2. 个人主义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3.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体系。?(√)
4.市场经济对道德既起积极作用,也起消极作用。(√)
5.离开了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必要。(√)
6.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上层建筑。(√)
7.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道德。(√)
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扬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糟神对大多数一般群众,还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而不是普通的现实。(√)
9. 社会主义道德就是无产阶级的道德。(√)
1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稳定性、发展性、继承性。(√)
11.道德是一种个人意识,不属上层建筑。(×)
1 2.道德规范一经形成就高

于人们的道德行为。(√)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道德能动作用性质的变化。(√)
14.荣誉是人们良心中的自信心、自尊心、自爱心的表现。(×)
15.简而言之,荣誉可以看作是个人道德行为在良心上的满足和欣慰。(√)
16.在同一社会里,社会经济关系的某些变化,不会引起社会道德的变化。(×)
17.在同一社会中生活的人,总会有一些起码的、必要的、共同承认的生活准则。(√)
18.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道德。(√)
19.道德只存在于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
20.一个人做事情、想问题,如能处处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那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21.良心存在于个人意识中,因而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2.社会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全局的幸福,个人要以或多或少的牺链换取和保护社会整体幸福,由此看来,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冲突的对立的。(×)
23.社会主义道德就是共产主义道德。(×)
24.社会主义道德在其发展不同阶段上都具有不同的表现。(√)
25.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是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互为替代、密不可分的。(×)
26.道德能动作用的特有形式,决定道德具有强制执行性。(×)
27.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的道德,因而其不具阶级性。(×)
28.职业道德萌芽于原始社会初期。(×)
29.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尊严是用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的,因此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人是没有尊严可讲的。(×)
30.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