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检测项目三温度的检测与处理_任务书2

传感器检测项目三温度的检测与处理_任务书2
传感器检测项目三温度的检测与处理_任务书2

项目三温度的检测与处理任务书2

引导引导饮水机的温度检测与处理

气化炉表面温度的检测

小组()

班级:姓名:学号:

一、任务描述

任务一:请分析饮水机的温度检测装置,当水温度加热到100℃时,饮水机内的电加热器停止加热。

任务二:请分析炼油、化工行业常用的气化炉的表面温度检测装置。气化炉表面温度在400℃—450℃左右,正常值为420℃以上。

请根据检测对象合理选择传感器。

二、项目资讯

1、常用温度传感器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选择温度传感器的依据?

3、请描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和热电特性?

4、热敏电阻的主要技术指标?

5、试分析下图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

6、热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热电阻式传感器的种类、热电特性和结构?

8、热电阻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接线方式有几种?分析下图热电阻的温度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作业

1、热电阻测温时采用何种测量电路?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测量电路?说明这种电路的工作原理。

2、热敏电阻传感器有哪几种类型?热电特性各有何特点?

3、铜电阻的阻值t R 与温度t 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0(1)t t R R α=+

已知铜电阻的0R 为50Ω,温度系数α为34.2810C -??,求当温度为100C ?时的铜电阻阻值。

项目完成人签字: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签字: 年 月 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一.设计题目 《压力测量仪的设计》 二.设计目的 (1)使同学们掌握金属箔应变片组成的称重传感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压力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天平中的应用。 (2)通过设计、安装、调试电路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 (1)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设计与测试。 (2)在完成设计后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时间安排2005年12月5日至2005年12月30日 五.设计内容 压力测量仪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传感器、传感器专用电源、信号放大系统、模数转换系统及 显示器等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压力测量仪组成框图 (1) 传感器测量电路 称重传感器的测量电路通常使用电桥测量电路,它将应变电阻值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这就是可用的输出信号。 电桥电路由四个电阻组成,如图2所示:桥臂电阻R 1,R 2 ,R 3 和R 4 ,其中两对角点AC接电源电 压U SL =E(+10V),另两个对角点BD为桥路的输出U SC ,桥臂电阻为应变电阻。 R 1R 4 =R 2 R 3 时,电桥平衡,则测量对角线上的输出U SC 为零。当传感器受到外界物体重量影响时, 电桥的桥臂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则测量对角线上有输出,U SC ≠0。

图2 传感器电桥测量电路 (2) 放大系统 压力测量仪的放大系统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放大的信号应能满足模数转换的要求。该系统使用的模数转换是3位半A/D转换,所以放大器的输出应为0V ~ 1.999V。 为了准确测量,放大系统设计时应保证输入级是高阻,输出级是低阻,系统应具有很高的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 (3) 模数转换及显示系统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放大后,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该数字量由显示器显示。显示器可以选用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器 (4) 传感器供电电源 有恒压源与恒流源 对于恒压源供电:参考图2,设四个桥臂的初始电阻相等且均为R,当有重力作用时,两个桥臂电阻增加△R,而另外两个桥臂的电阻减少,减小量也为△R。由于温度变化影响使每个桥臂电阻均变化△R T 。这里假设△R远小于R,并且电桥负载电阻为无穷大,则电桥的输出为: U SC = E*( R+△R+△R T )/( R-△R+△R T +R+△R+△R T )- E*( R-△R+△R T )/( R+△R+△R T +R-△R+△ R T )= E*△R/(R+△R T ) 即 U SC = E*△R/(R+△R T )式(1) 说明电桥的输出与电桥的电源电压E的大小和精度有关,还与温度有关。 如果△R T =0,则电桥的电源电压E恒定时,电桥的输出与△R/R成正比。 当△R T ≠0时,即使电桥的电源电压E恒定,电桥的输出与△R/R也不成正比。这说明 恒压源供电不能消除温度影响。 对于恒流源供电:供电电流为I,设四个桥臂的电阻相等,则 I ABC =I ADC =0.5I 有重力作用时,仍有 I ABC =I ADC = 0.5I 则电桥的输出为: U SC = 0.5I*(R+△R+△R T )- 0.5I*(R-△R+△R T )=I*△R 即 U SC = I*△R 式(2) 因此,采用恒流源供电,电桥的输出与温度无关。因此,一般采用恒流源供电为好。 由于工艺过程不能使每个桥臂电阻完全相等,因此,在零压力时,仍有电压输出,用恒流源供电仍有一定的温度误差。 四、设计提示 (1) 放大电路设计 首先,由于传感器测量范围是0 ~ 2Kg,灵敏度为1mV/V,其输出信号只有0 ~10mV左右;而A/D转换的输入应为0V ~ 1.999V,对应显示0 ~ 1.999Kg,当量为1mV/g,因此要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约为200倍,一般采用二级放大器组成。 其次,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电路抗干扰环节、稳定性。选择低失调电压,低漂移,高稳定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第2版习题解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第2版)习题解答 王涛 第1章概述 1.1 什么是传感器? 答: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 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 答:传感器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定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入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频率、电荷、电容、电阻等)输出。 1.3 传感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分为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分别完成检测和转换两个基本功能。另外还需要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辅助电源。 1.4 传感器是如何分类的? 答:传感器可按输入量、输出量、工作原理、基本效应、能量变换关系以及所蕴含的技术特征等分类,其中按输入量和工作原理的分类方式应用较为普遍。 ①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即被测参数)进行分类 按输入量分类的传感器以被测物理量命名,如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②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物理定律、物理效应、半导体理论、化学原理等),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 ③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进行分类 根据传感器敏感元件所蕴含的基本效应,可以将传感器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1.6 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 答:①差动技术;②平均技术;③补偿与修正技术;④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⑤稳定性处理。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1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它在稳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静态特性所描述的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中不含时间变量。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分辨率、迟滞、重复性和漂移。 2.3 利用压力传感器所得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非线性误差、迟滞和重复性误差。设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实施方案1

自考“机电一体化”专业衔接考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 实验环节实施方案 一、实验要求 根据《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实验环节应要求完成3个实验项目。考虑到自考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我院实验室的条件,经任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和我院学术委员会认真讨论,确定开设3个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详见我院编制的《传感器》课程实验大纲。 二、实验环境 目前,我院根据编制的《传感器》课程实验大纲,实验环境基本能满足开设的实验项目。实验环境主要设备为: 1、486微机配置 2、ZY13Sens12BB型传感器技术实验仪 三、实验报告要求与成绩评定 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项目,要求独立认真的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实验的态度和表现,结合填写的实验报告评定实验成绩。成绩的评定按百分制评分。 四、实验考试 学生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再进行一次综合性考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验项目,综合出3套考试题,由学生任选一套独立完成。教师给出学生实验考试成绩作为最终实验成绩上报。 五、附件

附件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大纲 附件2 实验报告册样式 以上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的实施方案,妥否,请贵校批示。 重庆信息工程专修学院 2009年4月14日

附件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负责人:段莉开课学期:本学期 实验类别:专业课程实验类型:应用性实验 实验要求:必修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 课程总学时:15 学时课程总学分: 1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2、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3、比较各桥路间的输出关系。 二、 实验内容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用测微头实现) 三、 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平行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电压表、主、副电源。 四、 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R Ku R ?=式中 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 u l ?=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 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 14 O EKu U = 。 五、 实验注意事项 1、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 档,电压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2、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上并不存在,仅作为一标记,让学生组桥容易。 3、做此实验时应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至最小,以减小其对直流电桥的影响。 六、 实验步骤 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压表的输入插口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电压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拆去实验连线。 3、根据图1接线。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R X =R4为应变片;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 档,电压表置20V 档。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然后将电压表置2V 档,再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传感器应用技术任务书

实 训 任 务 书 项目:传感器应用技术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训时间: 2014年10月

一、课程性质 必修,学时:30 二、教学目的 通过实训了解传感器的应用,掌握应变片和红外传输电路的特点,并通过练习安装调试传感器电路,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要求电路的调试及参数测量。 三、教学形式与要求 教学形式: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讲授、现场讲解、实训操作、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学要求:严格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不得无故迟到、旷课,严格考勤,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任务: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提出要点、组织讨论、指导操作、评阅作业、评价考核。学生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要求、查阅资料、调研、按期完成作业。 实践教学:根据教学任务书内容选择元件安装调试电路。 学时分配:1/3学时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巡回指导,2/3学时学生实训操作、分组讨论、讲解、课堂练习。 作业形式:依据本课特点,作业形式为实测数据记录与分析、实训报告、思考题等。 考核方式:考勤(30%)+平时成绩(40%)+报告(考试)(30%)。 过程评价:平时作业:资料参阅、表达条理、数据记录、按时完成等。 不做0分,雷同0分。 回答问题:表达清晰,论述有条理。不回答0分。 综合表现:平时投入程度,个人能力等。 考勤评价:旷课1天及以上本周考勤分为0分,迟到、早退1次各扣0.5分,请假1天扣2分,请假两天本周考勤分为0分,请假需假条。 四、参考资料 1.《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子技术实训教程》肖鹏旭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3.《电子产品组装、调试、设计与制作实训》刘南平石军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传感器知识点 一、电阻式传感器 1) 电阻式传感器的原理:将被测量转化为传感器电阻值的变化,并加上测量电路。 2) 主要的种类:电位器式、应变式、热电阻、热敏电阻 应变电阻式传感器 1) 应变:在外部作用力下发生形变的现象。 2) 应变电阻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 a. 组成: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 b. 主要测量对象: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 c. 原理:作用力使弹性元件形变发生应变或位移应变敏感元件电阻值变化通过测 量电路变成电压等点的输出。 3) 电阻值:A L R ρ= (电阻率、长度、截面积)。 4)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εσE =(被测试件的应力=被测试件的材料弹性模量*轴向应变) 5) 应力与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面积) (力) (应力)A F = σ 6) 应变片的种类:

种类金属电阻应变片(应变为主)半导体电阻应变片(压阻为主)灵敏度 优点散热好允许通过较大电流 电阻应变的温度补偿:电桥补偿 应注意的问题: a.R3=R4; b.R1与R2应有相同的温度系数、线膨胀系数、应变灵敏度、初值; c.补偿片的材料一样,个参数相同; d.工作环境一样; 测量电路:直流电桥、交流电桥 直流电桥交流电桥 平衡条件R1R4=R2R3 输出电压

典型应用 种类被测量 电阻式力传感器荷重或力 电阻式压力传感器流动介质 ~液体重量传感器容器内液体的重量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 ~差压传感器气动测量 二、电感式传感器 1)电感式传感器的原理:将输入物理量的变化转化为线圈自感系数L或互感系数M的 变化。 2)种类:变磁阻式、变压器式、电涡流式。 3)主要测量物理量:位移、振动、压力、流量、比重。 变磁阻电感式传感器 1)原理:衔铁移动导致气隙变化导致电感量变化,从而得知位移量的大小方向。

仓库管理系统毕业设计任务书

××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仓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完成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教学中心年级及层次 专业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 接受任务日期批准日期_____________

一、原始依据(资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计算机事业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通过计算机为我们完成更多的事情,进而达到办公自动化和优化日常工作的目的,也就成了一个大众化的课题。 仓库管理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大到公司、超市的仓库管理,小到图书馆的藏书管理,都可以认为是各种各样的仓库管理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飞速的发展,企业要想生存、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是万万不行的,仓库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信息化则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为了加快仓库管理自动化的步伐,提高仓库的管理业务处理效率,建立仓库管理系统,尽可能地减少仓库管理的重复性和低效性,已变得十分必要。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60年代,4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并且,近年来,随着World Wide Web(WWW)的猛增及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库技术成为最热门技术之一。面向对象软件的开发技术,也大大保障了软件开发的速度和效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等硬件价格也已经不再是什么天文数字。因此,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设计和开发一个仓库管理系统都已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 913110200229 姓名:杨薛磊 序号: 83

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 1位数显万用表(自备)。 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4 2 四、实验步骤: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由应变式双孔悬臂梁载荷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加热器+5V电源输入口、多芯插头、应变片测量电路、差动放大器组成。实验模板中的R1(传感器的左下)、R2(传感器的右下)、R3(传感器的右上)、R4(传感器的左上)为称重传感器上的应变片输出口;没有文字标记的5个电阻符号是空的无实体,其中4个电阻符号组成电桥模型是为电路初学者组成电桥接线方便而设;R5、R6、R7是350Ω固定电阻,是为应变片组成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半桥)而设的其它桥臂电阻。加热器+5V是传感器上的加热器的电源输入口,做应变片温度影响实验时用。多芯插头是振动源的振动梁上的应变片输入口,做应变片测量振动实验时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的报告.doc

精品资料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序号实验名称 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2 电感式传感器实验 学号: 3 电容传感器实验913110200229 姓名:杨薛磊 序号:83

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 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 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 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 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 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 2V ~± 10V (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 直 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4 12位数显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由应变式双孔悬臂梁载荷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加热器 +5V 电源输入口、多芯插头、应变片测量电路、差动放大器组成。实验模 板中的 R1( 传感器的左下 )、R2( 传感器的右下 )、R3( 传感器的右上 )、R4( 传感器的左上)为称重传感器上的应变片输出口;没有文字标记的 5 个电阻符号是空的无实体,其中 4 个电阻 符号组成电桥模型是为电路初学者组成电桥接线方便而设;R5、R 6、R7是 350 Ω固定电阻, 是为应变片组成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半桥)而设的其它桥臂电阻。加热器+5V是传感器 上的加热器的电源输入口,做应变片温度影响实验时用。多芯插头是振动源的振动梁上的应 变片输入口,做应变片测量振动实验时用。 1、将托盘安装到传感器上,如图 1 —4 所示。

传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自动化仪表系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 设计技术参数1测量范围 2输出电压0-10V 3线性度 4灵敏度 5精度 设计要求1学习电路仿真软件Circuit Design Suite10.0; 2设计与仿真调试各种传感器转换电路; 3设计电荷放大器电路; 4电荷放大器电路焊接调试; 5撰写报告、完成答辩。 工作量第17-19周(完成资料查阅、方案设计、电路仿真、硬件调试、测试及误差分析等内容) 工作计划设计时间共10天。 第1-2天资料查阅(图书馆及网络);理论工作原理学习。第3-4天设计方案制定。 第5-6天电路仿真,各器件选型。 第7-8 传感器转换电路调试。 第9-10天撰写报告,完成答辩。 参考资料张玉龙等.传感器电路设计手册.中国计量出版社.1989年 李科杰等.新编传感器技术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 吴桂秀.传感器应用制作入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杨宝清,孙宝元. 传感器及其应用手册. 2004年 单成祥. 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其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年殷淑英. 传感器应用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 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4年1月10 日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

指导教师评语: 1、认真、很好的完成课设各阶段的任务。【】 2、能够较好的完成课设各阶段的任务。【】 3、能够按时完成课设各阶段的任务。【】 4、不按时完成课设各阶段的任务。【】 成绩: 指导教师:陈颖朱丹丹 2014年1月10日 答辩小组评语: 1、全面、得体的回答老师的提问。【】 2、能够简要回答老师的提问。【】 3、能够回答部分老师的提问。【】 4、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 成绩: 组长:童凯 2014年1月10日课程设计总成绩: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童凯吴飞王志斌赵彦涛陈颖朱丹丹 2014年1月10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知识点总结

、电阻式传感器 1) 电阻式传感器的 原理:将被测量转化为传感器 电阻值的变化,并加上测量电路。 2) 主要的种类:电位器式、 应变式、热电阻、热敏电阻 应变电阻式传感器 1) 应变:在外部作用力下发生形变的现象。 2) 应变电阻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 a. 组成: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 b. 主要测量对象: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 c. 原理:作用力使弹性元件形变发生应变或位移应变敏感元件电阻值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变成电压等 点的输出。 PL 3) 电阻值:R (电阻率、长度、截面积)。 A 4)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打二E ;(被测试件的应力=被测试件的材料弹性模量 *轴向应变) 应注意的问题: a. R3=R4; b. R1与 R2应有相同的温度系数、线膨胀系数、应变灵敏度、初值; c. 补偿片的材料一样,个参数相同; d. 工作环境一样; 、电感式传感器 1) 电感式传感器的 原理:将输入物理量的变化转化为线圈 自感系数L 或互感系数 M 的变化 2) 种类:变磁阻式、变压器式、电涡流式。 3) 主要测量 物理量:位移、振动、压力、流量、比重。 变磁阻电感式传感器 1) 原理:衔铁移动导致气隙变化导致 电感量变化,从而得知位移量的大小方向。 点 八、、 5) 应力与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二(应力) F (力)

2)自感系数公式: 2 N 4 (( 磁导率)Ao (截面积) L 二2;(气隙厚度) 3) 种类:变气隙厚度、变气隙面积 4) 变磁阻电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取决于工作使得 当前厚度。 5) 测量电路:交流电桥、变压器式交变电桥、谐振式测量电桥。 P56 6) 应用:变气隙厚度电感式压力传感器(位移导致气隙变化导致自感系数变化导致电流变化) 差动变压器电感式传感器 1) 原理:把非电量的变化转化为互感量的变化。 2) 种类:变隙式、变面积式、螺线管式。 3) 测量电路:差动整流电路、相敏捡波电路。 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 1) 电涡流效应: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磁通变化,产生电动 势,电动势将在导体表面形成闭合的电流回路。 Z W 「,r ,f ,x ) 等效阻抗 (电阻率、磁导率、尺寸 、励磁电流的频率、距 离) 2) 趋肤效应:电涡流只集中在导体表面的现象。 3) 原理:产生的感应电流产生新的交变磁场来反抗原磁场,式传感器的等效阻抗变化 4) 测量电路:调频式测量电路、调幅式测量电路。 5) 测量对象:位移、厚度、表面温度、速度、应力、材料损伤、振幅、转速。 三、电容式传感器 1) 原理:将非电量的变化转化为电容量的变化。 2) 特点:结构简单、体积小、分辨率高、动态响应好、温度稳定性好、电容量小、负载能力差、易受外 界环境的影响。 3) 测量对象: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压力,差压,液面、成分含量。 结构分类:平板和圆筒电容式传感器 1) 公式: >0 zr A d 2) 平板式电容器可分为三类:变极板覆盖面积的 的变极距型。 变面积型,变介质介电常数的 变介质型、变极板间距离 3) 测量电路:调频电路、运算放大器、变压器是交流电桥、二极管双 T 型交流电路、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4) 典型应用 四、压电式传感器(有源) 1) 正压电效应:对某些电介质沿一定方向加外力使之形变,其内部产生极化而在表面产生 电荷聚集的现

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设计的任务书

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设计的任务书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心浪微博:朴恩俊丶熊猫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题目: 起迄日期: 指导教师: 系主任: 发任务书日期: 年月日 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人事管理是每个公司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另外,由于人事管理事务繁杂,所以也是公司耗时最多的工作。人事管理的计算机化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公司领导掌握人员的动向和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时调整人才的分配,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资源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为庆丰发展有限公司设计适合其需要的人事管理系统。便于公司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求以ASP技术为基础,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一个符合庆丰发展公司实际需要的人事管理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为: (1)公司人员管理(包括人员的录入,信息更新,删除等) (2)员工请销假管理(包括假条的填写,假条审批,请假情况查询等) (3)部门管理(包括部门设置,部门添加,部门更新,删除等) (4)用户登陆管理等 2(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内容: 具体内容: (1)毕业设计前期,完成开题报告。字数在2000字以上。 (2)应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实施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运用ASP、SQL Server 2000进行系统的开发。 (4)界面要求:简洁、主题鲜明、内容编排得当合理、美观、实用。 (5)应能够深入了解系统前后台的关系,搭建安全的后台数据库服务体系,掌握数据库的连接技术。 (6)能够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调试,及时更正错误,直至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7)完成论文和必要的软件使用说明书,论文应包括综述、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实现、性能分析、结论等。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0篇。论文书写格式完全按学校规定来写。原始数据: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ASP基础与应用》等作为前期的基础课程,要求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硬件提供计算机一台,软件根据需要提供。此次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将大学中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毕业设计任务书 3(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自底向上地进行实施。 (1)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应得的成果。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验 指导书 张毅李学勤编著 重庆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2004年9月

目录 C S 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1)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单臂单桥) (3)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交流全桥) (6) 实验三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实验 (9) 实验四热敏电阻测温实验 (12) 实验五差动变压器性能测试 (14) 实验六霍尔传感器的特性研究 (17) 实验七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21)

CS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本仪器是专为《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而设计的,系统包括差动变压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热电偶、电容式传感器、热敏电阻、光纤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加速度计、压变式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传感器件,以及低频振荡器、音频震荡器、差动放大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低通滤波器、涡流变换器等信号和变换器件,可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大量的相关实验。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仪器,必须对实验中使用涉及到的传感器、处理电路、激励源有一定了解,并对仪器本身结构、功能有明确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在仪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项: 1、必须在确保接线正确无误后才能开启电源。 2、迭插式插头使用中应注意避免拉扯,防止插头折断。 3、对从各电源、振荡器引出的线应特别注意,防止它们通过机壳造成短路,并 禁止将这些引出线到处乱插,否则很可能引起一起损坏。 4、使用激振器时注意低频振荡器的激励信号不要开得太大,尤其是在梁的自振 频率附近,以免梁振幅过大或发生共振,引起损坏。 5、尽管各电路单元都有保护措施,但也应避免长时间的短路。 6、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将双平行梁用附件支撑好,并将实验台上不用的附件撤 去。 7、本仪器如作为稳压电源使用时,±15V和0~±10V两组电源的输出电流之和 不能超过1.5A,否则内部保护电路将起作用,电源将不再稳定。 8、音频振荡器接小于100Ω的低阻负载时,应从LV插口输出,不能从另外两个 电压输出插口输出。

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

XXXX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分院电子信息分院专业计算机信息安全班级计算机信息安全1 班 学生张三学号 123456 指导教师李四 一、课题名称: XXXXXX有限公司ERP项目实施 二、内容和要求: 通过对XXXXXXX有限公司ERP项目实施和企业调研,为了该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决定为该公司引入一套企业资源计划(ERP) 系统,实现产品的管理信息化。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 造原企业旧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为了完善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降低制作成本等,公司决 定引进金蝶K3系统,实现产品信息化管理。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 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 链中,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 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 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引进ERP系统并且可以解决陈旧的凭 证式管理带来的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和降低出错率。调研和分析公 司的的生产管理流程。并结合ERP项目管理的要求,以期在库 存、准时交货率提高、采购提前、停工待料减少、制造成本降低、 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得到体现其作用。依据ERP项目实施的流 程,选型适当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要易于操作、维护,并便于自 动化管理,而不增加或少增加附加操作。建立合理审批流程,有效 控制往来业务。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 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 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 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 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 软件系统。 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参考资料: [1] 林逢升,张宪乐.企业信息化软件应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工程系.2009 [2] 颜安.企业ERP应用研究.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5传感器设计任务书

天津城建大学 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2电信1、2班 设计题目:设计由镍铬-镍硅热电偶(K型)与XTR101组成的二线制温度变送器 完成期限:自2015年11月15日至2014年11月30日止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院长:学生签字: 批准日期:接受任务日期:2015年11月13日

一、设计原始依据: 温度是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们的生活和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有重要的意义。测温传感器种类繁多,其中热电偶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测温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相比具有测温范围宽现行度好等特点,其输出输出是毫伏级信号,变送器可以将其变换成4~20mA的电流信号以便远距离传输和计算机采集。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一台由XTR101组成的二线制温度变送器,测温传感器采用镍铬-镍硅热电偶(K型) 测温范围0℃~1000℃ 采用BB公司的专用控制芯片XTR101 测温传感器采用镍铬-镍硅热电偶(K型) 对应温度范围要求变换为4~20mA电流信号 要求:论文要求结构合理,语句通顺、准确,书写规范。图形电路绘制准确,论文书写符合规范化要求。 论述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绘制完整的电路图 计算主要元件参数,决定零点和满量程数值的元件参数

天津城建大学 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2电信1、2班 设计题目:设计由XTR101组成的二线制应变量变送器 完成期限:自2015年11月15日至2014年11月30日止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院长:学生签字: 批准日期:接受任务日期:2015年11月13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指南.

实验一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实验第一部分: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一、实验目的: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单晶硅的基片上扩散出P型或N型电阻条,接成电桥。在压力作用下根据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基片产生应力,电阻条的电阻率产生很大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我们把这一变化引入测量电路,则其输出电压的变化反映了所受到的压力变化。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压力源(已在主控箱)、压力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流量计、三通连接导管、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4V、±15V。 四、实验步骤: 1、这里选用的差压传感器两只气咀中,一只为高压咀,另一只为低压咀。本实验模板连接见图1-1,压力传感器有4端:3端接+2V电源,1端接地线,2端为U0+,4端为U0-。1、 2、 3、4端顺序排列见图1-1。端接线颜色通过观察传感器引脚号码判别。 2、实验模板上R w2用于调节零位,R w2可调放大倍数,按图1-1接线,模板的放大器输出V02引到主控箱数显表的V i插座。将显示选择开关拨到合适档位,反复调节R w2(R w1旋到满度的1/3)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3、先松开流量计下端进气口调气阀的旋钮,开通流量计。 图1-1 压力传感器压力实验接线图 4、合上主控箱上的气源开关K3,启动压缩泵,此时可看到流量计中的滚珠

浮起悬于玻璃管中。 5、逐步关小流量计旋钮,使标准压力表指示某一刻度。 6、仔细地逐步由小到大调节流量计旋钮,使在4~14KP之间每上升1KP 分别读取压力表读数,记下相应的数显表值列于表(1-1) 表(1-1)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与输入压力值 思考题 1、计算本系统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2、如果本实验装置要成为一个压力计,则必须对电路进行标定,方法如下:输入4KPa气压,调节R w2(低限调节)使数显表显示0.400V,当输入12KPa气压,调节R w1(高限调节),使数显表显示1.200V这个过程反复调节直到足够的精度即可。 3、利用本系统如何进行真空度测量? 第二部分: 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差压测量 一、实验目的:了解利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进行差压测量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硅膜片受到两个压力P1和P2作用时由于它们对膜片产生的应力正好相反,因此作用在压力膜片上是ΔP=P1-P2,从而可以进行差压测量。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实验八所用器件和单元、压力气囊。 四、实验步骤: 请同学们自拟一个差压测量的方法,并记录实验数据。

传感器原理任务书(光敏电阻、光电池)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设计性实验任务书 项目:光电传感器电路的设计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千差万别,应用场合也各式各样,即便是同种类的测定量也可采用不同工作原理的传感器,因此,在掌握传感器基本原理的同时还应该对传感器的应用有所了解。如传感器的性能、测量条件、使用方法的等等。以下实验内容是针对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中缺少的实验内容,而应用又较多的部分传感器设计的应用性实验。集成式传感器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有必要对各种新型传感器做更多得了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电路的设计及实验任务 在了解光电传感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一光电传感发射和接收电路,并在面包板上用实际电子元器件插接、调试电路,记录光强变化对应接收电压变化的数据结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①使用光敏电阻接收光信号进行设计并调试完成实验; ②使用光电池接收光信号进行设计并调试完成实验; ③指标要求:光强成线性变化; 实验提供所有电子元器件及实验台。 二、设计提示 1.工作原理 1.1光敏电阻工作原理 RG 入射光 电源 光电流 光敏电阻工作原理图 光敏电阻又称光导管,它几乎都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电器件。光敏电阻没有极性,就是电阻器件。上图为光敏电阻结构图,RG为光敏电阻,当RG两端通有电流而无光照射,RG呈高阻态,回路中仅有微弱的暗电流通过;当光敏电阻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照射时,因光敏电阻光导材料吸收光能而生成电子—空穴对,这时电子移向正极,空穴移向负极,它的阻值急剧减少,电流迅速增大。光电流的大小变化控制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变化。当光照射停止时,自由电子与空穴复合,电阻又恢复原值,电路有只有微弱暗电流通过。亮电流与暗电流的差称为光电流,通常光电流越大越好,表明光敏电阻敏感度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导效应,其结构是在玻璃底版上涂一层对光敏感的半导体物质,两端有梳状金属电极,然后在半导体上覆盖一层漆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章 传感技术基础 参考答案

第2章传感技术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测量方法属于组合测量的是()。 A. 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路 B. 用弹簧管压力表测量压力 C.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功率 D. 用电阻值与温度关系测量电阻温度系数 2、测量者在处理误差时,下列哪一种做法是无法实现的() A.消除随机误差 B.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 C.修正系统误差 D.剔除粗大误差 3、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如果影响和决定误差大小的全部因素(条件)始终保持不变,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这样的测量称为() A.组合测量 B.静态测量 C.等精度测量 D.零位式测量 4、用不同精度的仪表或不同的测量方法,或在环境条件不同时,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这样的测量称为() A.动态测量 B.静态测量 C.组合测量 D.不等精度测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测量误差的有:()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引用误差 D.基本误差 E.附加误差 三、填空题 1、以确定被测值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称为。 2、明显偏离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 3、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但误差总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类误差称为。 4、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相对误差,②绝对误差,③引用误差)来表示的。 5、测量过程中存在着测量误差,按性质可被分为、和引用误差三类,其中可以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的方法来减小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6、测量误差是。

7、随机误差是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时,其 和 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着的误差。 8、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的称为 。 9、系统误差有 和 系统误差两种。 10、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分别为:S 1=0.2mV/℃、S 2=2.0V/mV 、S 3=5.0mm/V ,则系统总的灵敏度为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 2、什么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五、计算题 1、铜电阻的电阻值R 与温度t 之间的关系为)1(0t R R t ?+=α,在不同温度下,测得铜电阻的电阻值如下表所示。请用最小二乘法求0℃时的铜电阻的电阻值0R 和铜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α。 2、某电路的电压数值方程为2211R I R I U += 当电流 A I 21=, A I 12=时,测得电压U 为50 v ; 当电流 A I 31= ,A I 22=时,测得电压U 为80 v ; 当电流 A I 41= ,A I 32=时,测得电压U 为120 v ; 试用最小二乘法求两只电阻1R 、2R 的值。 3、已知某金属棒的长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为)1(0t L L t ?+=α。在不同温度下,测得该金属棒α。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项目管理系统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基于.NET的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 学院:信息学号: 2008080305325 班级: 200808030501A 姓名: 一、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该毕业设计题为《基于.NET的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运用C#语言进行开发,数据库采用MSSQL Server 05,将运行于安装有.NET Framewrok3.5以上的Windows系统平台上。该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资源管理:主要为人员管理,包括人员基本的增删改查,角色分配等。 ②交付管理:项目经理录入、维护项目基本信息(包括一般信息、客户信息、分包商信息、财政信息、申请人员信息、项目经理等)、费用预算,建立项目里程碑,制定项目计划,管理项目风险;系统每周一凌晨计算分析上周人员、项目的收支情况以及费用管理员导入的其他ERP系统导出的报销费用明细;相关人员可以查询上述基本信息和统计分析图表(下钻)展示。 ③TIMESHEET管理:项目经理填写和提交项目组成员工时,以记录、查询出勤情况,同时也为项目实际开支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④系统管理:主要为用户管理。给用户分配角色和机构权限。 二、主要参考资料 [1]刘智勇,王文强.JavaScript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61-269. [2]奚江华https://www.360docs.net/doc/8411793147.html,3.5开发详解Ⅱ——新功能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74-176. [3]w3school. 领先的Web技术教程.[EB/OL].[2011].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1793147.html,/. [4]李力.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开大学,2009. [5]应尚军,王炎.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1):131-133. [6]袁经勇.国内外项目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建设工程,2001,23(3):8-9,12. [7]北京维普时代软件有限公司.成功案例.[OL]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1793147.html,/index.asp [8]金平.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38(9):10-1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 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 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 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 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 (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 的比值; 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