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罩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

台灯罩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
台灯罩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

台灯罩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

摘要:本课题设计是对台灯罩模具设计和型腔仿真加工。设计过程中采用Pro/E Wildfire 4.0进行三维造型、分型面设计和模流分析,用CAD进行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用Master cam 9.1进行模具型腔的仿真加工。

根据制品的体积、质量和要求选定注塑机型号,再确定模具型腔为一模二腔;考虑模具外观要求等诸多因素,选取分型面在塑件的底面;为使塑件能够快速均匀的冷却,冷却流道布置为环绕式;浇口采用潜伏式浇口,使两个型腔同时得到均匀的充填和成型;由于制品需要侧抽芯,经过验证,抽芯机构采用最常用的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顶出机构是制品的脱模装置,依据塑件结构采用8根顶杆;由于塑件是薄壁结构可能出现注塑不完整,通过模流分析验证注塑流体可以充满型腔,符合设计要求。分析型腔的加工工艺,在Master cam 9.1中完成刀具路径设定,确定数控加工代码,通过仿真加工确定是否满足加工要求。

通过使用模具设计应用软件,使模具设计效率大大提高,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模具设计仿真加工注塑模具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Processing

of Reading Lamp Mold

Abstract:This subject design is to design the reading lamp mold and make the simulation processing of the mold cavity. In the design process, Pro/E Wildfire 4.0 were used to construct on th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make parting surface and make analys on mold flows, CAD were used to make parts drawing and assembly drawing,Master cam 9.1 were used to carry on the mold cavity simulation processing.

This mold according as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model and the efficient deterministic cavity which assigns based on the factory is two cavities ; Considered many factors such as appearance requirements, a selection divided profile is modeling a bottom surface; In order to cause to model to be able the fast uniform cooling, cools the flow channel arrangement for to surround the type; Uses a balance -like divided flow channel, the side runner, at the same time the causing cavity obtains even fills and takes shape; prop up the organization is the product taking off patterns installment, go on the basis models a structure to use 8 mandril ; Because models are the thin-wall construction possibly appears casts not completely, get across flows the analysis confirmation the mold to cast the fluid to be possible the filling cavity, conforms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 The analysis cavity processing technics, completes the cutting tool way hypothesis in Master cam 9.1, the definite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code, through the simulation processing determined whether satisfies the processing request.

Through the use mold design application software, makes the mold rated capacity to enhance greatly, conforms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 completely.

Key words: mold design processing simulation enjection mould

目录

1前言 (1)

2总体方案论证 (8)

3具体设计说明 (9)

3.1塑件三维造型 (9)

3.1.1塑件的测绘 (9)

3.1.2塑件三维造型 (10)

3.2模具设计计算 (10)

3.2.1塑件材料性能分析 (10)

3.2.2型腔数的确定 (11)

3.2.3 分型面的确定 (12)

3.3 浇注系统设计 (13)

3.3.1 浇口位置选择 (13)

3.3.2主流道设计 (14)

3.3.3分流道设计 (15)

3.3.4浇注系统的平衡 (15)

3.4冷却系统的设计 (16)

3.4.1冷却水道设计的要点 (16)

3.4.2冷却时间的计算 (17)

3.4.3冷却系统的计算 (17)

3.5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18)

3.6模架的选择 (20)

3.7总装配图及三维造型 (21)

3.7.1总装配图 (21)

3.7.2模具的三维造型 (22)

3.8注塑机的校核 (22)

3.8.1额定锁模力校核 (22)

3.8.2 模具高度与注塑机闭合高度的校核 (23)

3.9 模具的型腔工艺分析及仿真加工 (24)

3.9.1 型腔的加工工艺分析 (24)

3.10 型腔仿真加工 (25)

4 结论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3)

附录 (34)

1前言

塑料模具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 人们对各种设备和用品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为塑料制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塑料制品要发展, 必然要求塑料模具随之发展。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工业电器、建筑材料、电子通信等塑料制品主要用户行业近年来都高位运行, 发展迅速, 塑料模具也快

速发展。2000 年, 中国( 未包括港澳台统计, 下同) 塑料模具产值约100 亿元,2006 年已发展到300 多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1%, 高于模具行业总体

发展速度。

中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

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 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 市场竞争激烈, 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

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供过于求的趋势。加入WTO, 对塑料模具产业的影响总体上来说是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塑料模具以低中档产品为主, 产品价格优势明显, 有些甚至只有国外产品价格的1/5~1/3,加入WTO 后, 国外同

类产品对国内冲击不大, 而我国中低档模具的出口量则加大; 在高精模具方面, 加入WTO 前本来就主要依靠进口, 加入WTO 后, 不仅为高精尖产品的进口带来

了更多的便利, 同时还促进了外资来我国建厂, 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模具技术和

管理经验, 这对培养我国的专业模具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将2006 年我国塑料模具市场情况简介如下:2006 年, 我国塑料模具总产值约300 多亿元, 其中

出口约7 亿美元, 约合58 亿元人民币。根据海关统计资料, 2006 年我国共进

口塑料模具约10 亿美元, 约合83 亿元人民币。由此可以得出, 除自产自用外,市场销售方面, 2006 年我国塑料模具总需求约为313 亿元人民币, 国产模具总供给约为230 亿元人民币, 市场满足率为73.5%。进口的塑料模具中, 最多的是为汽车配套的各种装饰件模具、为家电配套的各种塑壳模具、为通信及办公设备配套的各种注塑模具、为建材配套的挤塑模具以及为电子工业配套的各种塑封模具等。出口的塑料模具以中低档产品居多。由于我国塑料模具价格较低, 在国际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前景很好,近几年出口年均增长50%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虽然近几年模具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 但所增

加的绝对量仍是进口大于出口, 致使模具外贸逆差一年比一年大。这一状况, 2006 年已有较大改善, 逆差略有减少。模具外贸逆差增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特别是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对模具旺盛需求, 有些高档模具国内的确生产不了, 只好进口; 但也确实有一些模具国内可

以生产, 也在进口。这与我国现行的关税政策及项目审批制度有关。二是对模具出口鼓励不够。现在模具与其他机电产品一样, 出口退税率只有13%, 而未达17%。从市场情况来看, 塑料模具生产企业应重点发展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大型、

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 并大力开发国际市场, 发展出口模具。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工程塑料的高速发展, 可以预计, 我国塑料模具的发

展速度仍将继续高于模具工业的整体发展速度, 近年内年增长率仍将保持20%左右的水平。近年来, 港资、台资、外资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 这些企业中大量的自产自用的塑料模具无确切的统计资料, 因此未能计入上述的数字之中。

近年来, 我国塑料模具制造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大型塑料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到50t 以上的注塑模,精密塑料模具的精度已达到2!m, 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数齿轮模具及达到高光学要求的车灯模具等也已能生产, 多腔塑料模具已

能生产一模7800 腔的塑封模; 高速模具方面已能生产挤出速度达6m/min 以上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及主型材双腔共挤、双色共挤、软硬共挤、后共挤、再生料共挤出和低发泡钢塑共挤等各种模具。在生产手段上, 模具企业设备数控化率已有较大提高, CAD/CAE/CAM技术的应用面已大为扩展,高速加工及RP/RT 等先进技术的采用已越来越多, 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及模具商品化率都已有

较大幅度的提高, 热流道模具的比例也有较大提高。另外, 三资企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有些企业已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全数字化无图制造。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塑料模具的开发、创新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已显示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现综合如下:

a 在模具的质量、交货周期、价格、服务四要素中, 已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交货周期放在首位。要求模具公司尽快交货, 这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满足用户的这一要求, 加工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必须跟上。然而正因为有压力, 企业才会千方百计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装备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及提高效率等都是缩短模具生产周期的有效手段。

b 大力提高开发能力, 将开发工作尽量往前推, 直至介入到模具用户的产

品开发中去, 甚至在尚无明确用户对象之前进行开发( 这需要在有较大把握和

敢冒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进行) , 变被动为主动。目前, 电视机和显示器外壳、空调器外壳、摩托车塑件等已采用这种方法, 手机和电话机模具开发也已开始尝试。这种做法打破了长期以来模具厂只能等有了合同, 才能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模具设计的被动局面。事实证明, 这种做法不但使模具厂变被动为主动, 而且对开发业务和缩短模具生产周期也十分有利, 受到用户的欢迎。青岛海尔模具公司等企业的“你给我一个概念, 我还你一个产品”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以及太仓求精模塑公司和浙江陶氏模具集团有限公司等主动开发的办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

接受, 这也是今后的一种发展趋向。

c 随着模具企业设计和加工水平的提高, 模具的制造正在从过去主要依靠

钳工的技艺而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说: “模具是一种工艺品”的概念已逐渐被“模具是一种高新技术工业产品”所替代, 模具“上下模单配成套”的概念正在被“只装不配”的概念所替代。模具正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技艺而变为今后主要依靠技术。这不仅是一种生产手段的转变, 更重要的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和观念的上升。这一趋势使得模具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模具精度越

来越高, 生产周期越来越短,钳工比例越来越低, 最终促进了模具工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模具行业目前已有10 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约200 个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与此趋势相适应, 生产模具的主要骨干力量从技艺型人才逐渐转变为技术型人才是必要的。当然, 目前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技艺型人才仍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模具毕竟难以完全摆脱对技艺的依靠。

d 模具企业及其模具生产正在向信息化迅速发展。21 世纪,信息越来越多,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发达, 信息已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休戚相关。在信息社会中,作为一个高水平的现代模具企业, 单单只是CAD/CAM 的应用已远远不够。目前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CAE、CAT、PDM、CAPP、KBE、KBS、RE、CIMS、ERP 等技术及其他许多先进制造技术和虚拟网络技术等都是信息化的表现。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一趋向已被行业所共识。

e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模具必然会向着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现在, 能把握机遇、开拓市场, 不断发现新的增长点的模具企业和能生产高技术含量模具企业的日子普遍好过, 任务忙不过来, 利润水平和职工收入都很好,日子红红火火。因此, 模具企业应把握这个趋向, 使自己生产的模具向高水平发展,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 以及进军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f.发达工业国家的模具正加速向我国转移, 其表现方式为: 一是迁厂, 二

是投资, 三是采购。这一趋向并非近几年才有, 但在近几年更加明显。我国的模具企业应抓住机遇, 借用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 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我国塑料模具行业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主要存在7 个方面的问题:

a. 发展不平衡, 产品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个别企业的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但总体来看, 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的粗糙度、生产周期、寿命等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包括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在内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有10 年以上的差距。

b. 工艺装备落后, 组织协调能力差。虽然部分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工艺装备水平已经比较先进, 有些三资企业的装备水平也并不落后于国外, 但

大部分企业的工艺装备仍比较落后。更主要的是我们的企业组织协调能力差, 难以整合或调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 从而就难以承接比较大的项目。

c. 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 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是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不够高, 另一方面是科研开发投入少, 更重要的是观念落后, 对创新和开

发不够重视。模具企业不但要重视模具的开发, 同时也要重视产品的创新。

d. 供需矛盾一时还难以解决。近几年, 国产塑料模具国内市场满足率一直不足74%, 其中大型、精密、长寿命模具满足率还要低, 估计不足60%。同时, 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正在加速向我国转移, 国际采购越来越多, 国际市场前景看好。市场需求旺盛, 生产发展一时还难以跟上, 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e. 体制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尚待时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竞争性行业, 特别是像模具这样依赖于特殊用户, 需单件生产的行业, 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原

塑料盖模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塑料盖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高分子材料 班级:高分子0801学号:2008061901** 学生姓名: *** 导师姓名: 张** 孙 ** 完成日期: 2011年5月12日

塑料模具设计及零件加工工艺编制 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盒盖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盒盖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盒盖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盒盖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点浇口的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由于塑件内侧有四个小凸台,无法设置斜导柱,固采用活动镶件的结构形式。其优点在于简化机构,使模具外形缩小,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通过模具设计表明该模具能达到盒盖的质量和加工工艺要求。 关键词塑料模具盒盖模具 Abstract This topic mainly aimed at the mold design of plastic li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plastic product , the plastic mold was designed. This topic came from 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 of product, the structure of the mold embarks, the pours system, the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 examination, the mold took shape the partial structures, the against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all had the detailed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 the processing craft of the mold were simply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design indicated this mold can achieve the processing craft which the plastic lid requested. Key words plastic mold the plastic lid mold

型腔的加工编程

一、任务描述 加工图1所示的型腔零件,毛坯尺寸为80×60×30mm,加工深度为10mm。 要求分三步加工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其中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用φ8的端面铣刀,精加工用φ6端面铣刀,每次切削深度为2.5mm。 要求:(1)写出工艺分析过程;(2)手动编写加工程序;(3)进行车削仿真加工。 图1 二、知识及能力目标 (1)掌握型腔类零件加工方法。 (2)掌握型腔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3)掌握型腔类零件加工的编程指令。 (4)掌握子程序、长度补偿和半径补偿的编程指令。 (5)巩固对刀操作 三、知识准备 (1)铣削工艺知识。 (2)刀具半径补偿、长度补偿及子程序用法。 (3)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加工起点、切入点、切出点确定方法。 四、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2)图5-8-1 如图5-8-1所示型腔,侧壁轮廓垂直,底面水平。矩形封闭区域大小:宽40,长55,深5,内轮廓最小曲率半径R4。 内轮廓尺寸有IT8尺寸公差等级要求,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底面有Ra6.3μm表面粗糙度要求。 型腔轮廓X、Y向对称,处于X、Y向的对称面为X、Y向基准,因此选用型腔中心作为X、Y向的工件零点。假设上表面已经过精加工,选工件上表面为Z向零点。 。 (3)确定装夹方案。 产品为板类腔体,选用比80x60x30cm大的工艺板夹装。 (4)工艺路线 (a)Z形刀路粗加工(b)环绕刀路半精加工 图5-8-4 内腔铣切的粗、半精加工路线 设计粗加工区域为53×38的矩形区域,刀具切入工件的点有两个位置比较实用:型腔中心、型腔拐角圆心。本例φ8的刀具起点设在如图5-8-4a所示的起点位置,该点处在粗加

医疗针筒模具设计说明书

湖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2006届 毕 业 设 计 说 书 明 设计题目:注射器针头套 机械设计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职称教授

目录 引言 (1) 设计指导书 (2) 设计说明书 (4) 一、毕业设计课题 (4) 二、塑件及材料分析 (5) 三、拟定的成型工艺 (6) 四、型腔数目确定 (7) 五、型腔布局 (7) 六、分型面与排气系统设计 (8) 七、浇注系统设计 (9) 八、成型零件设计 (11) 九、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 (15) 十、脱模机构设计 (16) 十一、模温调节与冷却系统设计 (18) 十二、模体设计 (20) 十三、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21) 十四、模具装配草图及工作原理 (23) 十五、设计小结 (23) 十六、参考资料 (24) 引言 本说明书为我机械系2006届模具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意在对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考察、评估。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单独完成设计。也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考察。 本设计说明书是本人完全根据《塑料模具技术手册》的要求形式及相关的工艺编写的。说明书的内容包

括:毕业设计要求,设计课题,设计过程,设计体会及参考文献等。 编写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的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型腔及型芯的计算,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调温系统的设计等。 在编写设计说明书前,得到张老师的悉心指导;在编写过程中,又得到同学的热情帮助和指点,在此谨以致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编写过程中错误难免会有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设计者: 2006年4月20日 设计指导书 1.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 (1)明确制品的几何形状及使用要求。对于形状复杂的制品,有时除看懂其图样外,还需参考产品模型或样品,考虑塑料的种类及制品的成型收缩率、透明度、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允许变形范 围等范围,即充分了解制品的使用要求,因为这不仅是模具设计的主要依据,而且还是减少模具 设计者与产品设计者已意见分歧的手段。 (2)估算制品的体积和重量及确定成型总体方案。计算制品重量的目的在于选择设备和确定成型总体方案。成型总体方案包括确定模具的机构形式,型腔数目,制品成型的自动化程度,采用流道的 形式(冷流道或热流道),制品的侧向型孔是同时成型还是后序加工,侧凹的脱模方式等。 (3)明确注射成型机的型号和规则。只有确定采用什么型号和规则的注射成型机,在模具设计时才能对模具上与注射机有关的结构和尺寸的数据进行校核。 (4)检查制品的工艺性。对制品进行成型前的工艺性检查,以确认制品的各个细小部分是否均符合注

电动剃须刀前盖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

电动剃须刀前盖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 目录 1 前言 (1) 2总体方案论证........................................................ 33模具总体设计?4 3.1 注塑件分析 (4) 3.2 模具设计计算 (6) 3.3 浇注系统设计?8 3.4模架的设计...................................................... 10 3.5导向与定位系统. (11) 3.6顶出系统设计................................................... 1113 3.7冷却系统设计? 4 型腔加工仿真...................................................... 164.1加工零件工艺审查.. (16) 4.2 毛坯的选择 (16) 4.3 基准选择?16 4.4 Master CAM 9.0仿真加工...................................... 16 19 5.结论? 参考文献 (20) 致谢?21 附录 (22) 1前言 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

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60%~90%的产品的零件,组件和部件的生产加工。 模具制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上,仅以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模具市场为例。汽车,摩托车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市场占整个模具市场一半左右。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到了明确。汽车基本车型不断增加,2005年将达到170种。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汽车将不断换型,汽车换型时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中国摩托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中国摩托车共有14种排量80多个车型,1000多个型号。单辆摩托车约有零件2000种,共计5000多个,其中一半以上需要模具生产。一个型号的摩托车生产需1000副模具,总价值为1000多万元。其他行业,如电子及通讯,家电,建筑等,也存在巨大的模具市场。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工业国家的模具工业已从机床工业中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其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的产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模具工业发展也十分迅速。近年来,每年都以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许多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发展。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将技术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许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也开展了模具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使我国成为世界超级制造大国的重要原因。今后,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仍将依赖于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模具制造强国。 中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约122CM)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方面,以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形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模具的电加工和数控加工技术,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技术,新型模具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尽管我国模具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模具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每年仍需进口10多亿美元的各类大型,精密,复杂模具。与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相比,在模具技术上仍有不小的差距。今后,我国模具行业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a注重开发大型,精密,复杂模具;随着我国轿车,家电等工业的快速发展,

塑料瓶盖注射模具设计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塑料瓶盖注塑模具设计 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年级 2011级 姓名姚爽 指导教师唐建敏

定稿日期: 2013年4月 25 日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要求(1)了解中国塑料模具的进展 (2)塑件分析及行腔数目的决定和排布(3)注塑机的选着及注射量的计算 (4)了解XS-ZY-125型注射机的要紧参数(5)成型零件的设计及推出机构的设计(6)冷却系统设计及后期的校核 参考资料(1)王树勋.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有用技术[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78-99. (2)王孝培.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6-67. (3)唐志玉.塑料挤塑模与注塑模优化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8-87. (4)万林.有用塑料注射模设计与制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5-65 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后发给学生,学生按此表要求开展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

塑料瓶盖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 塑料制品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等特点。它在电脑、手机、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产品制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极其广泛。注射成形是成形热塑件的要紧方法,因此应用范围专门广。 注射成形是把塑料原料放入料筒中通过加热熔化,使之成为高黏度的流体,用柱塞或螺杆作为加压工具,使熔体通过喷嘴以较高压力注入模具的型腔中,通过冷却、凝固时期,而后从模具中脱出,成为塑料制品。 本产品是日常应用的塑料瓶盖,且有用性强。该产品设计为大批量生产,故设计的模具要有较高的注塑效率,浇注系统要能够自动脱模,此外为保证塑件表面质量采纳侧浇口,因此选用单分型面注射模,侧浇口自动脱模结构。模具的型腔选择一模四腔结构,浇注系统采纳侧浇口成形,推出形式为推件板推出机构完成塑件的推出。塑件的工艺性能要求注塑模中有冷却系统,因此在模具设计中也进行了设计。本次的设计查阅了大量的专业资料和书籍,丰富了设计过程。 关键词:注射成型,侧浇口,型芯

塑料盖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塑料工艺性分析 (2) 2.选注射机规格 (4) 3.分型面选择 (5) 4.浇注系统设计 (7) 4.1浇口套设计 (7) 4.2分流道设计 (8) 4.3浇口设计 (9) 4.4冷料穴设计 (9) 5.成形零部件设计 (9) 5.1成形零件结构设计 (9) 5.2成形零件工作尺寸设计 (9) 5.3型腔壁厚计算 (10) 6.模架的确定 (11) 7.排气槽设计 (13) 8.脱模机构设计 (13) 9.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 (14) 10.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7) 11.参考文献 (19)

1.塑件工艺性分析 1.1.1 塑件结构分析 由塑件零件图可见,该塑件为一圆形塑料盖。外形结构较为复杂,倒角较多,要求外表面连接光滑,瓶盖上部有通孔。 1.1.2 塑件零件图技术要求分析 由塑件零件图技术要求可见,此零件材料为PP(聚丙烯),可以批量生产,未注尺寸公差等级按聚丙烯高精度查取,查得公差等级为5级,各配合尺寸要求一般,所以制造的模具精度取一般精度即可满足要求。因为塑件采用批量生产,所以型腔板和型芯的硬度、耐磨性能要求比较高。 1.2 塑件材料的成形特点和工艺参数 塑件材料为聚丙烯,其特点如下: 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冲击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通常在1~100。低MFR的PP 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型的抗冲强度比均聚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6~2.0%。 聚丙烯的主要成形特点: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样本

湖南工学院 课程设计设计课题注塑模具设计 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设计班级成型1001班 设计者姓名原育民 设计时间年 12月

目录 1. 塑件的工艺分析 (4) 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4) 1.1.1 塑件材料ABS的使用性能 (5) 1.1.2 塑件材料ABS的加工特性 (5) 1.2 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确定 (6) 2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6) 2.1 模具的基本结构 (6) 2.1.1 确定成型方法 (6) 2.1.2 型腔布置 (7) 2.1.3 确定分型面 (7) 2.1.4 选择浇注系统 (8) 2.1.5 确定推出方式 (8) 2.1.6 侧向抽芯机构 (9) 2.1.7选择成型设备 (9) 2.2 选择模架 (11) 2.2.1 模架的结构 (11) 2.2.2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1) 3 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2) 3.1 模具结构设计计算 (12) 3.1.1 型腔结构 (12) 3.1.2 型芯结构 (12)

3.1.3 斜导柱、滑块结构 (12) 3.1.4 模具的导向结构 (12) 3.2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3) 3.2.1 型腔径向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型腔深度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型芯径向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型芯高度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计算 (15) 3.3.1 模具加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模具冷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模具主要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模具定模板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模具侧滑块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模具动模板( 型芯固定板) 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5 模具总装图及模具的装配、试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模具的安装试 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试模前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20) 5.4 试模 (21)

模具型腔仿真加工说明书模板

11型腔仿真加工 11.1UG数控仿真概况 UG是一个交互式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它功能强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及造型的建构。它在诞生之初主要基于工作站,但随着PC硬件的发展和个人用户的迅速增长,在PC上的应用取得了迅猛的增长,已经成为模具行业三维设计的一个主流应用。例如应用在飞机、航天、汽车、家电、等日常用品中。本次毕业设计使用UG NX的CAM模块完成投影仪外壳注塑模具型腔的粗、精加工数控编程与后置处理,利用几何仿真软件完成切削轨迹的运动仿真与虚拟切削。 11.2加工工序制定 在进行型腔数控仿真加工时,有以下几个工序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第一个工序的目的是为了铣削掉大部分的余料。如何提升加工效率是要首先考虑的,可是我们也不能忘了加工费用;而半精加工、精加工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加工费用降到最低。进行加工仿真有以下几个参数需要进行确定:切削深度、切削宽度、主轴转速、进给速度。 11.3创建加工工序 11.3.1设置加工环境 打开投影仪外壳型腔零件图,鼠标单击应用模块图标,在菜单栏选择加工选项,此时进入加工环境,进行设置。

11.3.2创建加工坐标系和加工几何体 创建加工坐标系:首先点击创建几何体坐标,在“创建几何体”对话框中选择MCS图标,在“加工坐标系”对话框中选择坐标原点图标,在选择自动判断,点击型腔的一个边角,这样就完成了坐标系的建立。 创建加工几何体:首先创建几何体图标,“父级组”选择MCS,随后创建几何体,再点击加工几何体图标,选择全选,选定要加工的零件,在选定大小合适的毛坯。 11.3.3创建刀具 点击创建刀具图标,在对话框中选择此次所需要的刀具型号和大小,如下图所示。 图11.5创建刀具

塑料碗注射模具设计方案

塑料碗注射模具设计方案 第一章塑件结构及成形工艺性分析 1.1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 该塑件材料选用PP PP 聚丙烯典型应用围: 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剪草机和喷水器等)。 化学和物理特性: 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由于均聚物型的PP 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PP的流动率MFR围在1~4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 等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PP也不象PE那样在高温下仍具有抗氧化性。 聚丙烯(PP)是常见塑料中较轻的一种,其电性能优异,可作为耐湿热高频绝缘材

瓶盖模具设计

瓶盖塑料模具设计 摘要 1 瓶盖塑料模具设计 1.1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1.1.1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是一塑料瓶盖,如图1所示 ,塑件壁厚属薄壁塑件,生产批量大,材料为聚乙烯(PE,在高密度聚乙烯中掺入了部分低密度聚乙烯,改善塑件的柔韧性),成型工艺性很好,可以注射成型。 1.1.2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根据塑件结构形式,分型面选在瓶盖的底平面,如图2所示。 1.1.3 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1)型腔数量的确定 该塑件精度要求不高,又是大批大量生产,可以采用一模多腔的形式。考虑到模具制造费用,设备运转费低一些,初定为一模八腔的模具形式。 (2) 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 该塑件有两圈内螺纹,要使螺纹型芯从塑件上脱出,必须设计一套自动螺纹的齿轮传动结构,并且型腔的分布圆直径和齿轮分布圆直径相吻合,若采用一模八腔,型腔分布圆直径就相当大了,这样模具结构尺寸就比较大,加上齿轮传动系统,模具结构复杂,制造费用也很高。但该塑件螺纹的牙型不高,且呈圆弧形牙,内侧 突起与直径的比例约为5.26%( 6. 266. 26 28-?100% =5.26%)。因为所用材料为聚乙烯,材料弹性模量比较小,材质硬度不高,课采取强制脱模的方式,这也是注塑厂成型这种类型瓶盖的常用方法。因此本设计采用推件板推出的强制推脱方法,型腔的排列方式采用双列直排,如图2所示。 1.1.4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从上面分析中可知,本模具拟采用一模八腔,双列直排,推件板推出,流道采用平衡式,浇口采用潜伏式浇口或侧浇口,定模不需要设置分型面,动模部分需要一块型芯固定板和支撑板,因此基本上可确定模具结构形式为A型带推件板的单分型面注射模。 1.1.5 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1) 注射量的计算 通过计算或Pro/E建模分析,塑件质量m 1为2.8g,塑件体积V 1 = ρ 1 m = 91 .0 8.2= 3.077cm3,流道凝料的 质量m 2 还是个未知数,课按塑件质量的0.6倍来估算。从上述分析中确定为一模八腔,所注射量为 M = 1.6nm 1 = 1.6 ?8?2.8 = 35.84g 。 (2)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 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2 ,在模具设计前是个未知值,根据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

模具毕业设计35光盘托架塑料模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

绪论 1.1概述 模具是汽车、电子、电器、航空、仪表、轻工、塑料、日用品等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没有模具,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用模具加工的零件,具有生产率高、质量好、节约材料、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模具技术,特别是制造精密、复杂、大型模具的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国际生产协会报告,工业品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都是由模具成型完成的。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工业的产值均已超过机床总产值;我国台湾地区模具工业也以每年35%以上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我国大陆地区模具工业近几年更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塑料模具,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产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制作工艺的好坏。一副没有缺陷的模具对提高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用模具加工出来的产品的表面质量及内部结构比一般加工手段加工出来的产品都要优越,而且外观也有很大的提高。也是基于Pro/E软件的模具的设计,对熟练地掌握及应用该软件有很大的帮助,把该软件应用于模具设计让这个行业有了 更大的发展空间 1.2 模具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现有模具企业超过2万家,从业人数约50万人。中国模具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大约占了全国模具制造业产值和销售额的三分之二,每年平均增长在20%。 由于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中国模具工业高速度发展,市场广阔,产销两旺。1996年至2002年间,中国模具制造业的产值年平均增长14%左右,2003年、2004年增长15%以上,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等模具发达地区的增长在20%左右。我国2004年模具产值为450亿元人民币左右,约折合50多亿美元,按模具总量排名,中国紧随日本、美国其后,位居世界第三。近两年,我国的模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的模具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2004年模具出口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5%,形势喜人。 由于模具工业的特点和重要性,国家对模具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措施给予大力扶持。如自1997年以来,相继把模具及其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了《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从1997年到2005年,对全国部分重点专业模具厂实行增值税返还70%的优惠政策;1997年又把有关模具技术和产品列入国家计委和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目录》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发展模具工业的重视和支持。 我国模具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总的来看,我国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市场利润空间狭小,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还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及电子产品模具等高档模具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近五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进口模具约11.2亿美元,2004年进口模具近13.7亿美元,这还未包括随设备和生产线作为附件带来的模具。 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的需要,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具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

电火花加工蚀除过程动态仿真_解宝成

电火花加工蚀除过程动态仿真 解宝成,王玉魁,王振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系统微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在电火花单脉冲放电过程仿真的基础上,建立了电火花连续脉冲放电过程的三维热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了连续脉冲放电过程的温度场分布,得到了连续脉冲放电过程不同时刻温度场分布和材料的动态蚀除过程,并根据脉冲放电的温度场和蚀除凹坑体积,分析了脉冲放电过程的残留温度分布和蚀除凹坑对后续脉冲放电过程的温度场分布和蚀除凹坑体积的影响规律。在仿真过程中,根据数值模拟极间电场强度和分析小孔加工初始时刻放电凹坑分布情况,确定了连续放电仿真模型放电位置的随机选择原则。并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材料仿真去除率,为预测材料去除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连续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材料去除率 中图分类号:TG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79X(2013)01-0006-05 Dynamic S imulation of Material Removal Process in EDM Process Xie Baocheng,Wang Yukui,Wang Zhenlong (H 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 y,H arbin150001,China) Abstract:In the paper,the three-dimensional thermal physical model of the continuous pulse dis-charge in EDM process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e of the single pulse electrical discharge process simulation.Temperature field simulation and dy nam ic simulation of the material removal proces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ANSYS softw are and the previous pulse discharge process influence on the sub-sequent pulse discharge process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and the volume of craters.Finally,prediction of the material removal rate is also addressed,and its comparison w ith ex-perim ental measurements show s a good agreement,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to predict m ater-i al removal rate in EDM process. Key words:EDM;continuous pulse spark discharge process;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m aterial removal rate 由于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极间火花放电产生大量的热使工件材料局部熔化、气化而被蚀除掉,以达到预定的加工要求,所以电火花加工技术具有非接触加工和无明显的宏观作用力等优点,在特殊及复杂形状的表面和零件以及难加工材料的加工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普遍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加工、精密器械等领域。但电火花加工效率低和电极损耗是制约 收稿日期:2012-1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51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934102) 第一作者简介:解宝成,男,1982年生,博士研究生。其发展应用的主要因素,由于其放电过程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对材料蚀除过程进行研究显得尤其必要。 电火花加工工件表面是由无数个放电凹坑叠加组成,因此单个放电凹坑的尺寸和分布决定了最终表面形貌和材料去除率,所以多是建立不同的单脉冲放电仿真模型,并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和单脉冲放电实验来研究电火花加工过程的蚀除机理[1-6]。虽然电火花加工是连续无数个的单脉冲放电重复循环的过程,但与单脉冲放电过程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有必要研究连续脉冲放电过程的蚀除机理。许多学者对连续脉冲放电过程的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也 ) 6 )

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_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模具设计与制 造z070220班 指导 教师 课题 类型 工程设计 题目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 主要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 1、应达到的目标: (1)完整设计一套能够生产塑件的塑料注射模具; (2)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参数选择正确,基本符合实际生产需要; (3)绘图符合国家标准、结构表达完整,尺寸标注正确; (4)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 2、主要技术要求: (1)塑件材料选用市场能买到的常用塑料(如工程塑料ABS或聚氯乙烯PVC等); (2)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年产量为30万件; 课题要求、 主要任务及数量(指图纸规格、张数,说明书页数、论文字数等) (1)分析塑料件的结构特征,绘出塑件零件图,确定塑件的质量和体积; (2)根据塑件的生产要求选定注射工艺参数,制定注射工艺规程; (3)选择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注射机; (4)确定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方案,绘出装配草图,确定每个零件的形状、尺寸、 公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技术条件等; (5)绘制注射模具的装配图和全部零件的零件图,写出3万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进度计划 (1)1~3周,选择塑料件,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2)4~7周,根据任务书要求,对塑件进行分析,确定模具的设计方案,按步骤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工艺参数,画出模具的装配结构草图,并确定草图中各零件的结 构、尺寸、材料、公差和技术要求。 (3)8~10周,书写设计说明书,用CAD画出模具装配图和所有零件的零件图,绘出主要零件的立体模型图,交指导教师审查。 (4)11~12周,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对设计说明书和图的电子稿进行修改,修改后交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样本)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1章 绪 第2章

论…………………………………………………………………
光驱外壳的造型设计…………………………………………………
2.1 光驱外壳的选料及其性能……………………………………………… 2.2 光驱外壳 注 射成 型工艺过程 … ……… ……………… ……… ……… 2.3 光驱外壳的结构分析…………………………………………………… 2.4 光驱外壳造型设计过程………………………………………… 第 3 章 注射机的选择………………………………………………………………… 3.1 注塑机的初 选 … ……………… ……… ……………… ……… ……… 3.2 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校核……………………………………………… 3.3 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第4章 成型零件与浇注系统的设计……………………………………………… 4.1.1 加载参照模型………………………………………………………… 4.1.2 成型零件设计………………………………………………………… 4.2 浇注系统设计………………………………………………………………… 4.2.1 主浇道的设计………………………………………………………… 4.2.2 分浇道的设计………………………………………………………… 4.2.3 浇口及冷料穴设计…………………………………………………… 4.2.4 铸模和开模…………………………………………………………… 4. 3 冷却系统设计……………………………………………………………… 4.3.1 凹、凸模冷却系统设计……………………………………………… 第 5 章 模具零件设计………………………………………………………………… 5.1 推出系统设计……………………………………………………………… 5.2 确定模架………………………………………………………………… 5.3 模架各装配零件设计……………………………………………………… 5.3.1 导向零件设计……………………………………………………… 5.3.2 浇注系统零件设计…………………………………………………… 5.3.3 推出机构零件……………………………………………………… 5.3.4 定位圈………………………………………………………………… 5.3.5 其他零件……………………………………………………………… 第6章 模具的装配和调试………………………………………………………… 6.1 模具的装配………………………………………………………………… 6.2 模具的调试………………………………………………………………… 4.1 凹、凸模成型零件的设计…………………………………………………
1

型腔类零件的设计及其加工研究

xxxxxxx 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型腔类零件的设计及其加工研究 姓名xxx 学号xxxxxx 院系工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xxx 职称xxxxx 中国·合肥 二0一五年五月

目次 1 引言 (3) 1.1 型腔类零件的传统加工方法 (3)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 2 型腔零件的三维建模 (4) 2.1 零件的设计 (4) 2.2 基于UG NX 8.5的建模 (4) 3 工艺分析 (7) 3.1 整体型腔的粗加工 (8) 3.2 型腔各个区域的半精加工 (9) 3.3 型腔的精加工 (9) 3.4 型腔里的点位孔加工 (9) 4 工艺规划 (9) 5 仿真加工 (10) 5.1 加工准备 (10) 5.2 粗加工阶段 (14) 5.3 精加工阶段 (18) 5.4 点位孔加工 (21) 6 后处理 (27) 7 对加工时间的设置研究 (28)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2) 附录A:型腔的零件图 (34)

下载须知:本文档是独立自主完成的毕业设计,只可用于学习交流,不可用于商业活动。另外:有需要电子档的同学可以加我2353118036,我保留着毕设的全套资料,旨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型腔类零件的设计及其加工研究 作者:xxxx 指导老师:xxx (xxxx大学工学院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合肥230036) 摘要:基于UG NX 8.5的型腔类零件设计与加工的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了在使用UG NX 8.5的建模和加工模块下对零件的三维辅助设计和三维辅助制造。实现了对型腔类零件的数控仿真加工,再利用后处理生成的数控加工代码,在经过少量修改后可输入数控机床进行零件的相应加工。从而减少了手工编程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对零件模拟加工时,能及时观察出操作上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了在实际加工生产时出现错误。 关键字:型腔 UG NX 8.5 数控加工数控仿真刀轨路径 1 引言 在数控技术普遍普及应用的今天,日益增多的复杂零件和高精度、高效的加工对数控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基于UG NX 8.5 的建模模块和仿真加工模块来进行模拟型腔类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再将最后的后处理文件(数控加工代码)导出,经过少量的修改后可以直接输入到数控机床上对该零件进行加工。 1.1 型腔类零件的传统加工方法 由于该零件带有孔、槽等腔体结构,表面结构较为复杂,加工是要注意不同面的不同要求。 数控加工分为自动编程和手工编程,由于型腔类零件具有较为复杂的线或面,手工编程难度较大,耗时较长,并容易出错,。所以对于该类零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是有必要和实用的。对实现机械加工自动化,改变传统机械加工方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VERICUT虚拟加工仿真过程研究

VERICUT虚拟加工仿真过程研究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零件的复杂程度、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经过软件自动生成的刀具路径处理后,生成的NC程序也更加复杂。因此,如何保证NC程序的精确性,成为数控加工生产中的一个难点。虚拟制造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实际加工过程前,能够对具体加工过程进行仿真、优化,并对虚拟结果进行分析,可预先发现和改进实际加工中出现的问题,以较优的加工工艺投入生产。虚拟制造技术由建模技术、仿真技术、控制技术及支撑技术组成。其中,建模与仿真是虚拟制造技术的基础与核心。虚拟制造依靠建模与仿真技术模拟制造、生产和装配过程。虚拟加工环境是进行制造过程仿真、预测加工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将在虚拟制造软件VERICUT平台上,提出建立仿真机床的方法与过程,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在VERICUT平台上进行虚拟机床建模的过程。 1 VERICUT主要功能 VERICUT是CGTech公司提供的一种专用于数控加工仿真的软件,具有较强的机床和NC程序的仿真功能。其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Verification:三轴加工验证及分析。 2)OptiPath:对切削用量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最小加工时间的目标函数及最大机床功率等约束条件的要求。 3)Model Export:从NC刀具路径创建CAD兼容模型。 4)Machine Simulation:提供虚拟机床及其工作环境建模功能;解读可识别的数控代码。 5)Mult-iAxis:四轴及五轴验证。 6)AUTO-DIFF:实时擦伤检查和模型分析,并与CAD设计模型相比较。 7)Machine Developerps Kit:定制VERICUT功能,用来解释复杂或不常用的数据。 8)AdvancedMachine Features:提高VERICUT仿真复杂机床功能的能力。 9)CAD/CAM Interfaces:可从Pro/E、UG、CA TIA等CAD/CAM系统内部无缝运行VERICUT。 10)VERICUT Utilities:模型修复工具和转换器(包括在验证模块中)。 2 虚拟机床的建模 虚拟机床是随着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通过虚拟机床加工系统可以优化加工工艺、预报和检测加工质量,同时还可以优化切削参数、刀具路径,提高机床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在虚拟制造软件的研究领域中,建模的对象大多是局限于某一种或某一系列的机床,这种建模的方法不仅通用性差,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不高,影响仿真效果、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针对不同类型机床的通用化建模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出路,下面综合分析机床的结构特点,抽象出其功能模块,总结出通用性的建模方法。 机床结构分析与模块分解:常见的数控机床在结构上主要有床身、立柱、运动轴和工作台等部件,再配合刀具、夹具和一些辅助部件共同组成。其中床身起到支承和承载机床组件的作用;立柱在结构上起到了拉开加工刀具和工件的空间距离,实现运动轴的布局;工作台则用来摆放工件,通过夹具等辅助工具实现工件的定位与夹紧。根据结构的特点可将机床的组件划分为三种类型:通用模块、辅助模块、专用模块。其中,通用模块是指各类机床共有的零/部件,如床身、立柱、工作台等等;辅助模块是指刀具、夹具等机床工具;专用模块

手表包装盒内芯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手表包装盒内芯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摘要 本论文介绍了手表包装盒内芯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方法。该注射模采用了1模2腔的结构。 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反应了机械设计和加工水平,模具的设计已应用了当代先进的设计手段,如CAD、CAM、CAE的逐渐广泛使用,使模具的设计效率大大提高,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及现代加工技术的使用如高档加工中心、特种加工技术的使用使模具的制造精度越来越高,加工周期越来越短。各行各业对模具的要求量与日俱增,我国的模具行业蒸蒸日上,正需要大量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人才。 通过参观,查阅资料,计算,用PRO/E 、CAD等软件绘图进行塑料零件的注射模具设计,我熟悉并掌握了塑料零件注射设计全过程,能够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的性能,塑料的结构特点,选择恰当的模具结构,并掌握了模具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及每一个零件的尺寸确定,掌握了材料的选择热处理要求及其制造工艺知识,通过该设计,检查了自己的外语翻译及理解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和绘图。通过本次设计后,我能够完全独立完成中等难度以上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并能在选材,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环保、经济技术分析。 简言之,本论文就是将人们常见的手表包装盒的内芯作为设计模型,将塑料注射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全过程。 关键词: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The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 about the core of Watch box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 and the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bout core box watches.The structure of one mold and two cavity was use in this injection mold . Plastic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level reflects the level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processing,The contemporary-art instruments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mold, such as CAD,CAM,CAE are use of the progressive with widespread, so that the efficiency of mold design are greatly improv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ies about rapid prototyping and modern processing such as high-end machining centers and the technology of special processing enable the precision of manufacture to grow. processing cycles becoming shorter andshorter.The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industries on the amount of mold are growing with the success of China's mold industry, is in need of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about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kills. Through visiting, accessing to information, computing, using drawing software such as PRO / E, CAD to do the design the injection mold about the plastic parts, I am familiar with and mastered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esign of the injection mold about plastic parts,I can depend on the performance of plastic materials,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structural,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old structure, and be able to calculate the strength of the main parts and determine the size of each part , have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require of heat treatment in choice of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rough the design, inspect the proficiency of the transl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o foreign languag with own can design and graphics quickly in the use of computer. Through this design, I can be totally independent to finish the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 which is more than the middle difficulty, I be able to protecte environment and analysis the technical of economic in materi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In short, the core of watch box what people often look was as a design model in this paper and the knowledge related- plastic injection mold was as the basis to describe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 . Key words: plastics; injection mold; desi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