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法的理念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

预算法的理念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
预算法的理念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

预算法的理念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

【摘要】在市场经济国家,作为财政法之重要组成部分的预算法,其对于政府财政行为的有效约束、公共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因现行预算法存在不少缺陷,导致其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故预算法的修改已被纳入了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但学术界就如何完善预算法却看法不一。我们认为,只有从预算法的理念出发,才能寻求到预算法修改与完善的整体思路。鉴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就预算法的理念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进行了深入探讨。【关键词】理念;预算法理念;预算法完

善【正文】1994年3月22日,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这对于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披露的情况来看,预算违纪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致使预算应有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损害。究其原因,与现行预算法存在诸多缺陷不无关系。鉴此,修改预算法,以完善我国预算法律制度,就显得迫在眉睫。针对预算法的修改,学术界意见不完全一致,有所谓“大改”、“中改”和“小改”之说。我们认为,预算法的修改虽然涉及诸多方面,但最为主要的是其修改应当遵循什么样的理念。因为理念直接决定了预算法修改的整体思路以及相关具体内容的选择。以下本文拟从预算法的理念出发就我国预算法的完善作些探讨。一、预算法的理念及其确立的必要性人们的行为和实践均受一定理念的支配,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和实践。因此,理念在主客观的互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集中反映了意识、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之于经济基础和法律上层建筑的主观能动作用。[1]48 我们认为,理念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或者方法,是指人们基于对客观世界或者事务的内在本质的理性认知。所谓法的理念,是指对法的应然规定性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从学术角度看,它是法及其适用的最高原理;从实践看,它是社会成员及立法、执法或司法者对待法的基本立场、态度、倾向和最高行为准则。[2]43依此,预算法的理念是指指导预算法制定及运用的最高法理,是对预算法的本质、原则及其发展规律的理性认知,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辨证统一。就预算权的内涵而言,其包括预算编制权、审批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虽然预算权并不等同于行政权,但鉴于政府享有编制和执行预算等实质性的权力,故预算法的首要理念就是通过预算实现对政府财政收支权的有效控制,亦即预算控权。第一,从预算的产生来看,预算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控制政府财政收支权的过程。近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英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创建最初是始于征税权的易手。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在《大宪章》中,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非赞同毋纳税”原则,剥夺了英王的部分税收权。14世纪初,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市民和广大农民起来反对封建君主横征暴敛,要求对国王的课税权进行一定限制。此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进—步壮大,他们通过议会审查国家的财政收支,要求政府各项收支必须事先做计划,经议会审查通过,才能执行。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财政权已受到议会的完全控制。到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议会还进一步规定皇室年俸由议会决定,国王的私人支出与政府的财政支出要区别开来,不得混淆。l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重申,不经议会批推王室政府不得强迫任何人纳税或作其他缴纳;还规定了征税

收入和使用预算支出都必须经过议会批难,并采用按年分配收支,在年前做出收支计划。英国的预算制度,从公元14世纪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后,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到18世纪,才发展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政府预算。[3]6-7到了现代,预算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约束和监督政府财政活动的有效手段。第二,按照社会契约理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预算实际上是国民与政府之间就财政收支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所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本质上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代理机构,承担着一种公共受托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预算权决不是公权机关的权力,相反却是人民之权利。而人民为了防止公权机关滥用预算权,自然有权依法对政府财政收支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法治国家保障民主、防止国家权力不被滥用的首要考虑就是能够对国家权力实施有效控制。在一个民主和法治的国家,只有当以控权为本质特征的宪法能够被忠实遵守的时候,人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经济才能得到繁荣和发展。现代民主宪政和法治国家的本质精神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控制公共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和经济的自由发展。这一功能首先是通过宪法确立并得到宪法保障的。[4]13但宪法作为一国根本大法,不可能对公权力的控制一一加以明确规定,相反只能通过在宪法之下的其他法律规范来实现。而预算法则是控制政府财政权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古往今来,任何政权都必须掌握应有的财力,而不管主权者是通过非经济手段从社会取得,还是依靠自己雄厚的私产收入。一旦财政陷入困境,政权也就陷入危机之中。如果不能尽快克服财政困境,那离政权的覆亡也就不远了。反之,控制了财政收入与支出,也就控制了政府的命脉,从而具有了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政府活动的能力。西欧社会的市场化历程就充分地证明了这点。西方社会就是通过将政府财政纳入法律的有效约束之下,才确保了政府行为的法治化。[5]

14 二、预算法理念下我国预算法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支出未完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为抵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十项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为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国务院决定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2008年12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同意财政部在预算批准前预拨项目支出资金的汇报。委员长会议同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预拨一定比例的项目支出资金,在批准之后,按照批准的预算执

行。上述举措对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不无意义,但与“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不支出”之现代预算原则不相吻合。根据《预算法》第19条规定,4万亿元庞大的财政投资属于预算支出范畴,理应先行编制预算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而“委员长会议同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预拨一定比例的项目支出资金”不仅无法律依据,而且这种“一揽子”授权之做法更是将财政支出直接排斥在预算审批监督之外。在这种情况下,何谈预算法的严肃性、权威性?预算又如何起到控制政府财政支出的作用?相反,美国政府于2008年9月提交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却是获得参众两院通过并经美国总统布什签署《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后才正式生效。(二)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存在缺陷从《预算法》规定以及预算实践来看,政府集预算编制权与执行权于一身。实际运作中,则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我们认为,政府财政部门集预算编制权与执行权于一身的做法存在极大缺陷。第一,财政部门既负责预算执行,又负责预算编制的具

体工作,不符合分权制衡原则,容易因权力过于集中而造成权力的滥用。第二,预算编制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涉及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而预算由政府财政部门独家编制,难免因考虑欠周全而使得其不具有科学性。第三,财政部门集预算编制权与执行权于一身,有可能掩饰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预算编制疏漏甚至失误。与此同时,基于政绩等方面的考虑,政府也有可能要求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有意“保留”,为预算执行提供方便。(三)预算审批流于形式我国各级权力机关虽然依法享有预算审查批准权,但从实际运作来看,预算审批往往流于形式。人大代表每年开会审批预算实际上就是“认真走过场,被动搞形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预算草案过于粗略且缺乏比较详细的说明资料,故人大很难对其进行深入审查;第二,预算审查的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比较强,但人大特别是地方人大缺少这方面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第三,预算审查的时间过短,如200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期13天半,而预算审查的时间不到一周,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预算草案的实质审查往往不太现实;第四,由于《预算法》第54条与第53条规定不协调,使得财政超收收入往往由政府自行支配,使得预算审查、预算约束形同虚设。(四)预算执行随意性过大预算执行随意性过大主要表现为:第一,预算调整频繁。《预算法》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对预算的调整比较频繁,但调整很少报人大常委会审批。第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过于随意,挤占、挪用预算资金等问题比较突出。第三,预算执行率低,预算与决算往往有很大差距,破坏了人大批准的预算的严肃性,也使得政府预算支出过于随意且难以受到应有控制。如自2000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每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实际收入结果,均大幅度超过经由立法机构审议批准的预算法案的收入规模。从增长幅度的比较来看,最少的年份也是年初预算增幅的1.75倍,最高的年份达到年初预算增幅的2.15倍。[6]

12 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与现行预算法不完善不无关系。例如,我国预算年度采用的是历年制,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政府新年度的财政活动从公历年初就已经开始,但我国新年度的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却要等到3月份前后召开的各级人代会通过以后才能上升为法律性文件。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每一个预算年度中,有三个月时间政府进行财政活动没有法律依据,即出现了“法律空档”。这一问题大大降低了我国政府预算的法定性程度,从而助长了各级政府“先斩后奏”的支出冲动,并为随意支出提供了机会。[7]47再比如,从《预算法》第53条规定来看,预算调整的前提之一是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收入或减少支出,但何谓“特殊情况”?哪些特殊情况需要通过调整预算来解决?哪些需要通过动用“特殊用途”的预备费来解决?不少地方认为,如果既增收又增支,但收支维持平衡的话,政府就可以对这部分收入的使用作出决定,而不必向人大提交预算调整方案。这就有可能造成年初编制收入预算时留有较大余地,以免出现超支和赤字,执行中尽量多收,多收的政府可以自由安排,不受约束,从而使得人大审批预算失去意义。(五)预算监督乏力目前人大预算监督存在不少问题,如监督动力不足,很多代表认为,预算早晚是要调整的,更何况还有同级党委在对预算安排和执行过程进行把关,人大审查年初预算无非是过过场而已,导致不少人大代表对预算监督的热情不足、积极性不高;由于人大、政府在利益上的耦合性、预算计划的不确定性和法律责任的不明确性等,人大机关对预算监督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性不足。不愿监督,怕监督多了,影响相互团结;不敢监督,怕监督多了,影

响自身利益;不想监督,怕监督多了,影响领导政绩。又比如专业素质不高。财政预算以及财政预算监督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目前地方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督政能力有待增强,对预算监督的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有限,懂财政专业知识的代表少。有的代表对财政预算的安排如雾里看花,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力是如何计算的,支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安排多少才合适,有什么遗漏,明年有哪些收入增支因素等问题,搞不懂,说不清,不会问,不敢问。对自己有关的预算部分关注多,全面关注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预算监督的效果和质量。[8]32 预算监督乏力,除人大自身原因外,与预算法有关预算监督规定不完善不无关系。预算法未就预算监督的主体、原则、范围、内容、程序等做出详细规定。而涉及预算法律责任的条款仅有三条,面对预算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难以进行责任的追

究。三、预算法理念下我国预算法完善的对策建议(一)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支出”之预算法原则“政府花钱,议会审批”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在我国,政府任何财政支出都必须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支出”之预算法原则,亦即政府财政支出必需首先编制预算方案并报经权力机关批准。唯此,才能真正发挥预算对政府财政收支权的控制作用。“钱包权力是一切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预算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与方式,是一切政府行为的起点,谁控制了预算,谁就控制了政府。反过来,在预算方面不受控制的政府,必然是专制的政府和不负责任的政府。[9]75汉密尔顿也曾经指出:“确保议会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的工具中,掌握财政预算的权力被认为是最完善和最有效的武器,任何宪法利用这种武器,就能把人民的直接代表武装起来,纠正一切偏差,实行一切正当有益的措施”。[10] 264 (二)建立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的预算管理体

制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府财政预算过程也是一个公共决策过程。政府预算决策的对象是对公共偏好的选择。如何分配政府预算权力,达到财政资源的有效、公平的使用,实现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衡,是政府预算管理和监督的主要内容。[11]103为解决预算权过分集中而引发的问题,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分权制衡的机制。如美国预算管理职能由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分享,即预算编制和执行职能在行政部门,而预算审批和事后审计职能则在立法部门。国家经济委员会和总统预算办公室(OMB)负责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的编制;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则协助国会审查和批准预算,而预算收入立法则主要由两院筹款委员会负责,并起草税法经国会批准后执行;财政部负责具体执行预算;预算的监督则由国会中的会计总署负责。这样,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就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负责,这些机构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密切配合,保证了预算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12]14-15 在我国,有的认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三权”分离的预算制衡机制。根据我国具体的政治体制,改革预算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在人大与政府之间、政府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财政部门内部之间重新配置预算管理权限,形成一种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离的新的预算管理制衡机制,即:将现行财政部预算司及其他部委有部分预算职能的部门统一起来,组建一个新型的专职预算编制机构——国务院直属的或直接对国家主席或总理负责的预算办公室,并且通过法律授予其集中、明确、有效的预算编制权限,为预算编制提供组织和法律保证,以该机构的权威性来克服现今许多调整各方利益的财政改革措施一出台就受阻的制度安排缺失;财政部具体负责预算

和公共支出的执行以及相应财税政策等宏观调控的职能,发改委及其他履行预算职能的单位将按照原来各自专司的领域和管辖范围行使其职能;预算监督机构的构成为“一体两翼”:形成以人大机构为核心,财政部内部监督局和审计部门为主体的职责细化的多层次监督体系。[13]51有的主张,在国务院成立正部级的行政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在各预算部门亦成立编制办公室(但不一定非得司局级),在总理、部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14]88 为建立分权制衡的预算管理体制,我们认为,有必要设置直接向国务院负责的独立的预算编制机构,实现预算编制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此同时,为了实现预算编制的民主、科学,可以考虑将该预算编制机构确定为预算编制委员会,由财政、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唯此,预算制度不但对财政具有严密的控制,且形成为指导、监督及批评一切行政活动的最有效工具,以法律程序保证政府收支不偏离纳税人利益,并用法律保障私人财产权不受政府权力扩张的侵害。[15]3 (三)建立临时预算制度为解决我国预算编制因采取历年制而出现“法律空档”,不少学者建议采用跨年制。我们认为,如果采取跨年制,将会涉及国民经济统计、会计年度、纳税年度等诸多方面的调整,成本也会因此大幅度增加。故跨年制不符合我国实际。相反,我国应该适当借鉴部分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编制“临时预算”来作为正式预算通过的代“政府预算”。“临时预算”也是由各级政府进行编制,但必须在新预算年度开始前三个月左右(即每年的10月份前后)提交给各级人大常委会审议直至通过,经过审批的“临时预算”具有与正式预算一样的法律效力,并在新预算年度开始后予以执行,用以规范和监督政府在“空档期”的财政收支行为,待正式预算草案在3月份前后获得各级人代会审议通过后,“临时预算”便自动失效。[16]28在日本,如果进入新预算年度(日本财政年度为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后,预算仍未获国会批准,则要编制临时预算提交国会审批,方可开支。[17] 53

新预算法心得体会

新预算法心得体会之新预算法的七大亮点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历经四次审议,预算法在出台20年后,终于完成了首次修改。新预算法比较好地总结了20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比较好地回应了各级人大代表的要求及社会各界的关切,并与此前中央批准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衔接,确保新预算法的顺利贯彻执行。 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在立法宗旨、全口径预决算、地方 政府债务、转移支付、预算公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进行了诸多创新,在预决算编制、审查和批准、执行和调整、监督和法律责任方面也有许多完善。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亮点: (一)匡正立法宗旨,极大提高新预算法的地位和作用 原法规定,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 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新预算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新预算法将原法“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修改为“规

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将原法“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修改为“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预算法从过去的政府管理法转变为规范政府法、管理政府法,从过去的“帮助政府管钱袋子”转 变为“规范政府钱袋子”,政府以前仅仅是管理监督的主体,而现在同时也是被管理、被监督的对象。 2、我国财政改革秉承公共财政的理念,在财政功能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新预算法删除“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规定,正是体现了财政的“二不”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真正让预算为我国经济社 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法定预算改革的目标为“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同时,新预算法第2条增加“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法规定执行”,极大地拓展了预算法的调整范围。 (二)实行全口径预决算,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1、确立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基本原则。新预算法第4条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13条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 得支出。 2、明确全口径预算的范围,新预算法第5条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 预算。同时,对以上四大预算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规范。一般公共

2015年新《预算法》知识考试试题--有答案

2015年新《预算法》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单位或股室: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预算年度自公历 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 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3.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 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 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4.各级预算的编制、执行应当建立健全相互制约、 相互协调的机制。 5. 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 6. 地方各级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7.地方各级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 作关于总预算草案和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8.各级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实行收付实现制。 9. 各级国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办理预算 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 预算支出的拨付。 10.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 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1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 至九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 执行情况。 1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 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1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 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 预算。 14.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将所有 政府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隐瞒、少列。 15.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 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 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 预见的开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的《预算法》通过于( B )。 A、198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8年 2.我国国家预算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是( A )。 A、税收收入 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专项收入 D、其他收入 3.预算的批复是指各级政府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之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 B )各部门批复 预算。 A.上级 B.本级 C.下级 D.国务院 4. 地方各级预算按照( B )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 定外,不列赤字。A.统筹兼顾、收支平衡 B.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C.统筹兼顾、量入为出 D.优先安排、重点支出 5.下列不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管理职权的是( C )。 A.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B.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C.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6.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施审计监督的部门是( C )。 A.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B.各级政府 C.各级政府审计部门 D.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 7..新预算法自( C )起施行 A.2014年9月18日 B.2014年8月31日 C.2015年 1月1日 D.2015年2月1日 8.预算是由()组成。 A收入和支出 B 收入和消费 C审查和监督 D 计划和决定 9.财政转移支付包括( A ),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A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B 中央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C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乡镇、村(居)的转移支付 D.中央直接对乡、民族乡、镇等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 A )和其他支出。 A 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 B 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 C.商品和服务支出 D 资本性支出 11.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 B )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 A地方融资债券 B地方政府债券 C 举借国外债务 D 银行借贷 12.地方各级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 ) A 审查和预算 B 审查和批准

新预算法试题(答案)

《预算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预算法自(C)起施行 A.2014年9月18日 B.2014年8月31日 } C.2015年1月1日 D.1995年1月1日 2.预算是由(A)组成。 A.收入和支出 B.收入和消费 C.审查和监督 D.计划和决定 3. 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D)、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A.艰苦朴素 B.量入为出 C.提高效率 D. 勤俭节约 4.按规定,经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决算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B)内由省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 A.一个月 B. 二十日 C.十五日 D.三个月 5. 财政转移支付包括(A),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 A.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B. 中央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C.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乡镇、村(居)的转移支付 D. 中央直接对乡、民族乡、镇等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6.下列表述违反《预算法》规定的是(B)。 A.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B.我国国家预算共分为四级 C.不设区的市、自治县、市辖区作为一级预算 : D.设区的市(自治州)作为一级预算 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A)和其他支出。 A.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 B. 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 C. 商品和服务支出 D. 资本性支出 8.(A)有权根据预算法制定其实施条例。 A.国务院 B.财政部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9. 按规定,黑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D)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 A. 百分之零点五至百分之三 B. 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 C. 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 D. 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 10. 黑龙江省预算由省人民代表大会(B)。 A.审查和备案 B. 审查和批准 C.审核和计划 D.备案和批准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挑战解读考试题及答案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挑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选项中,属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财政职能定位表述的是()。 A.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B.财政是理财安邦的重要工具 C.财政是财政部门收支管理的工具 D.财政是政府收支的主要载体 A B C D 答案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2.国债余额管理的主体是()。 A.国家财政部 B.全国人大 C.审计署 D.中纪委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4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 3.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比例设置预备费。 A.2%-4% B.1%-3% C. 4% D. 5%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0条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4.下列选项中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的机关是()。 A.各级人大 B.各级政府 C.各级审计部门 D.各级党委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84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的材料。 5.2014年《预算法》共()条。 A.76 B.106 C.101 D.90

《预算法》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职权的是()。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职权。选项C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之一。 2、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收入形式中,不属于依照规定应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的是()。 A、国有资产的有偿转让收益 B、国有资产投资产生的股息收入 C、专项收入 D、国有资产的权益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预算收入的范围。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收入形式中的依照规定应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包括依法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投资产生的股息收入、国有资产的有偿转让、出让的收益等。 3、用道德观念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体现的是()的要求。 A、参与管理 B、廉洁自律 C、提高技能 D、强化服务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自律的核心就是用道德观念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 4、财政部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作出这一规定的是()。 A、《会计法》 B、《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C、《注册会计师法》 D、《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注册会计师法》规定,财政部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5、在我国,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并对相关工作依法行政的机构是()。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财政部门 C、会计行业组织 D、其他机构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6、单位日常活动中的结算可分为现金支付和()两大类。 A、支票支付 B、信用卡支付 C、非现金支付 D、汇兑支付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单位日常活动中的结算可分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 7、在票据当事人中,被记名受让票据或接受票据转让的人称为()。 A、被背书人 B、背书人 C、保证人 D、承兑人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票据的当事人。被背书人是指被记名受让票据或接受票据转让的人。 8、经查实,A公司为进行经营行为而伪造相关证明文件欺骗银行,开立银行基本存款账户,对A公司的行为除给予警告外,并处以()。 A、1000元的罚款 B、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C、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D、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存款人违反账户管理制度的罚则。根据规定,存款人伪造、变造证明文件欺骗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对于经营性的存款人,给予警告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9、下列票据中,不属于《票据法》调整范围的是()。 A、汇票 B、本票 C、支票 D、发票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票据的种类。在我国,《票据法》上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10、根据消费税的规定,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内申报纳税。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消费税的纳税期限。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1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个人所得中,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中奖所得 B、退休工资 C、保险赔偿 D、国债利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税目范围。中奖所得属于偶然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2、某小型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9年12月取得销售收入8.24万元(含增值税);购进原材料一批,支付货款2.06万元(含增值税)。已知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该企业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万元。 A、0.24 B、0.36 C、0.48 D、0.18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应纳增值税税额=8.24÷(1+3%)×3%=0.24(万元)。 13、适用于产品零星、税源分散、会计账册不健全,但是能够控制原材料或进销货的纳税人的税款征收方式是()。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查定征收的适用范围。 14、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 A、17% B、13% C、3% D、0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增值税的税率。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新预算法的十大亮点

新预算法的十大亮点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 浏览字号:大中小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2014年第23期 新修改的预算法比较好地总结了20 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此前中央批准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衔接,比较好地回应了各级人大代表的要求社会各界的关切,在立法宗旨和调整范围、预决算原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口径预决算、地方政府债务、转移支付、预算公开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在预决算编制、审查和批准、执行和调整、监督和法律责任方面也有许多完善。主要可以概括为十个亮点。 (一)匡正立法宗旨和调整范围 在预算法修改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管理法”与“控权法”两种思路的交锋。争论的实质,其实是对预算法根本价值、法律定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 最初两稿,无论一审稿还是二审稿,立法宗旨都保留原法规定不变,继续强调预算法的行政管理功能,很多条文修改主要也是对政府预算管理细节进行调整。在修改后期,主张预算法要规范和控制政府权力的意见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三审稿、四审稿增加许多有关控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预算管理、加强人大对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内容。 原法规定,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新修改的预算法规定,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 明确预算法的本质。新修改的预算法将原法“强化预算分配好监督职能”修改为“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将“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修改为“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预算法从过去的政府管理法转变为规范政府法、管理政府法,从过去“帮助政府管钱袋子”转变为“规范政府钱袋子”,政府从管理监督的主体,同时也转变为被管理、被监督的对象。这是一个重大变化。 2. 确立现代公共财政理念。新修改的预算法删除“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规定,在财政功能上明确预算法的定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 3. 法定预算改革目标。新修改的预算法增加“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规定,增强预算完整性、透明度。 4. 拓展预算法调整范围。新修改的预算法第2 条增加规定,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法规定执行。 新修改的预算法对立法宗旨进行了几乎全新的修改,增加了调整范围的规定,成为修改预算法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提高了新法的定位和作用。 (二)厘清预决算原则 原法第3 条规定,各级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新修改的预算法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最新国库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5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国库知识竞赛题库25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中心设立在中国人民银行。 2.国库经收处拒收纳税人缴纳的现金税款或纳税人存款账户余额充足而拒绝划转税款的,视情节轻重,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家金库,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4.根据POS机布设机构的不同,分为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布设POS机实现刷卡缴税两种模式。 5.储蓄国债承销机构营业网点一经发现可疑国债凭证,应立即向当地人民银行、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报告并留下凭证影像证据,切实做好国债反假防伪工作。 6.经收预算收入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信用社均为国库经收处。 7.国库经收处收纳的预算收入,应在收纳当日办理报解入库手续,不得延解、占压和挪用;如当日确实不能报解的,必须在次日报解。 8.国库经收处占压、挪用所收纳税款的,经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核实后,按《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予以处罚。 9.代理支库的国库主任由代理行行长兼任,副主任由分管国库工作的副行长兼任。 10.代理支库办理预算资金拨付,应于接到拨付指令当日及时办理,不得延误、积压;如当日确实不能办理的,最迟在下一个工作日办理。

11.预算收入的收纳可分为就地缴库、集中缴库和税务机关、海关自收汇缴。 12.根据《关于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退库、电子更正、电子免抵调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TIPS系统与商业银行资金对账分为 日间对账和日切对账。 13.凡要求代理支库的商业银行,应向上一级人民银行提出书面申请。 14.代理行应当在下一年度1月5日(遇节假日顺延)之前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初审行报告上年度的代理情况,同时填报“年度代理支库业务年审登记表”。 二、单选题 1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后,报本级政府审定,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A.发展改革委计划 B.经济贸易部门列入计划 C.审计部门审计 D.税务部门审核 正确答案:C 16.根据《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支库业务审批工作规程》,依法撤销、注销代理行代理支库业务资格的,由()在其办公场所或以其他适当方式予以公告,公众有权查阅。 A、初审行 B、审批行 C、申请行 D、初审行和审批行 正确答案、A 17.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 ),法律术语称为课税主体。纳税人是税收制度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任何税种都有纳税人。 A、单位 B、团体 C、自然人 D、私人 正确答案:C 18.当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B、财政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预算单位账户等最终收款账

第四章预算法律制度测试题

第四章预算法律制度 测试题 姓 名: 一、单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第 1 题、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人和支出项目的划分以及上解、 返还或者补助的具体办法, 由( ) 确定。 A 、上级人大 B 、上级人大常委会 C 、上级政府 D 、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协商 第 2 题、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年度至少(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的执行 情况。 A 、 1 次 B 、 2 次 C 、 3 次 D 、 4 次 第 3 题、国家预算收入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 A 、税收收入 B 、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第 4 题、 所有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 科目都应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体现了国家预算的( )。 A 、公开性 B 、可靠性 C 、完整性 D 、统一性 第 5 题、我国预算法规定,我国的国家预算共分为( )。 A 、三级 B 、两级 C 、五级 D 、七级 第 6 题、下列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的是( )。 A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B 、编制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C 、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D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第 7 题、下列关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和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B 、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不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 C 、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不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D 、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不包括直属单位的预算 第 8 题、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 、 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 、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D 、 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第 9 题、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各部门的预 算职权不包括( )。 A 、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B 、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 、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D 、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 10 题、在财政法的体系中,处于核心法、骨干法地位的法是( )。 A 、预算法 B 、政府采购法 C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D 、税法 第 11 题、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 A 、货币发行 B 、举借公债 C 、税收 D 、专卖收入 第 12 题、中央预算由( )负责审查和批准。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 、财政部 第 13 题、我国各级预算都要实行( )的原则。 A 、收支平衡 B 、收支差异 C 、收支逆差 D 、收支顺差 第 14 题、下列有关各部门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B 、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 、不定期向上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D 、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 15 题、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的是( )。 A 、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B 、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 、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 D 、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第 16 题、国家预算收入的最主要的部分是( )。 A 、税收收入 B 、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 、专项收入 D 、其他收入 第 17 题、下列有关各单位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 B 、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 C 、专项收入 D 、其他收入 因此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 每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29号 现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 2020年8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1995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6号发布2020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不作为一级预算,其收支纳入本级预算。 第三条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在精算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运行,一般公共预算可以根据需要和财力适当安排资金补充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第四条预算法第六条第二款所称各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 第五条各部门预算应当反映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给本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所有预算资金。 各部门预算收入包括本级财政安排给本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各部门预算支出为与部门预算收入相对应的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本条第二款所称基本支出,是指各部门、各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所称项目支出,是指各部门、各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本级预算拨款收入和其相对应的支出,应当在部门预算中单独反映。 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的具体办法,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依法作出规定。 第六条一般性转移支付向社会公开应当细化到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向社会公开应当细化到地区和项目。 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财政专户资金等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部门预算、决算应当公开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部门预算、决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公开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公开到款。 各部门所属单位的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部门批复后20日内由单位向社会公开。单位预算、决算应当公开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单位预算、决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公开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公开到款。 第七条预算法第十五条所称中央和地方分税制,是指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预算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的原则和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确定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 第九条预算法第十六条第二款所称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 (一)均衡性转移支付; (二)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财力补助; (三)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 第十条预算法第十六条第三款所称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给予下级政府,并由下级政府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的预算资金。

无锡市度会计继续教育考试(预算法)试题及答案doc资料

无锡市2015年度继续教育考试(模拟考试) 总成绩:54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 1.中央一般公共预算中必需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举借债务应当控制适当的规模,保持合理的结构。()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XX:A 解析 2.按《预算法》规定,我国政府收入科目分为类、款、项。()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XX:A 3.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 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XX:A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中央预算草案初步方案及 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中央预算调整初步方案和中央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XX:A 5.新预算法从2015年4月1日施行。()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XX:A 6.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XX:A 解析 7.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也应当设立国库。()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XX:B 8.在预算执行中,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必须及时增加预算支出的,应当先动支预备费。()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XX:B 9.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XX:A 10.各级预算周转金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管理,可以挪作他用。()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XX:B 解析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预算法》规定: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 A .类 B .款 C .项 D .目 正确答案:C XX:C 解析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挑战解读考试题及答案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挑战解读考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选项中,属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财政职能定位表述的是()。 A.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B.财政是理财安邦的重要工具 C.财政是财政部门收支管理的工具 D.财政是政府收支的主要载体 A B C D 答案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2.国债余额管理的主体是()。 A.国家财政部 B.全国人大 C.审计署 D.中纪委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4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

3.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比例设置预备费。 A.2%-4% B.1%-3% C.4% D.5%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0条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4.下列选项中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的机关是()。 A.各级人大 B.各级政府 C.各级审计部门 D.各级党委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84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的材料。

年《预算法》共()条。 A.76 B.106 C.101 D.90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共计11章,101条。 6.在法律体系中,预算法素有()之称。 A.宪法 B.政治宪法 C.经济宪法 D.财政基本法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号称经济领域内的根本大法。 7.报送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至()级科目。A.类 B.款 C.项 D.目 A B C D

新《预算法》解读

题号:Qhx012409 所属课程:新《预算法》解读 8. 预算体现着整个国家政权体系、各级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重点和其中的政策要领,体现着国家怎样履行它的职能。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解析:未找到解析 题号:Qhx012410 所属课程:新《预算法》解读 3. 1995年10月1日,《中华人员共和国预算法》正式施行。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解析:1995年1月1日,《中华人员共和国预算法》正式开始施行。题号: 题号:Qhx012411 所属课程:新《预算法》解读 7. 土地批租收入一直以来都是以预算内资金存在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解析:土地批租收入一开始的概念,一般人认为是预算外的,在2012年财政

部的具体工作中已经明确预算外资金概念要退出历史舞台。这次预算法已经适应了2012年之后要求所有的政府财力进预算这个客观需要,一些特殊的收入比如说土地批租收入,应该有特殊的管理形式。政府性基金预算是预算体系里面一个相对独立,但是要跟其他的预算内容,形成合理衔接关系的一个部分,这就有了非常清晰的规定。 题号:Qhx012412 所属课程:新《预算法》解读 2. 《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解析:未找到解析 Qhx012413 所属课程:新《预算法》解读 1. 全口径预算要以公开、透明为准则,以特殊事项的保密为例外。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解析:未找到解析题号: 题号:Qhx012424 所属课程:新《预算法》解读 6. 根据《预算法》规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

探究中国预算法的修订与政府理财的挑战

探究中国预算法的修订与政府理财的挑 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财政为庶政之母,预算乃邦国之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预算法往往也被称为“经济宪法”。2014 年8 月,历经长达十年的修订过程,预算法修正案终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完成了20 年来的首次大修,这标志着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在预算领域的率先破冰。2014 年9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 号),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现代预算制度的政府理财改革方向。笔者结合亲身经历,从预算法修订的由来和演进出发,进一步探讨今后中国政府理财方式变革中面临的挑战。 一、预算法修订的由来与演进 (一)预算法修订问题的由来 尽管现代预算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可以上溯至戊戌变法前后,但新中国第一部预算法的颁布,已然是改革开放启动十多年后的1994 年了(以下简称为“1994 年预算法”,此前为国家预算管理条例或预算决

算暂行条例)。1994 年预算法颁布之际,我国尚处于市场化转型的早期阶段,故仍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痕迹,且与当年宏观调控的大背景相适应,在禁止地方政府举债等问题上,也带有较强的抑制投资冲动的色彩。这是当年的社会经济条件使然,世易时移,我们不能因后来预算法修订的需要,而对1994 年预算法做过多的苛求与指责。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作为新中国第一部预算法,1994 年预算法在设置五级财政预算、采行复式预算制度等方面,其审慎立法与结合国情的制度设计思路,仍旧是颇具启迪性的。 万物恒流,无物常驻。自1994 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变化是举世瞩目的。1998 年以来启动的、以部门预算为代表的新一轮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其实践探索也突破了1994 年预算法的边界。这种预算法律规定滞后于(甚至阻碍)预算改革实践的现实,也进一步突显了预算法修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04 年3 月,在1994 年预算法颁布10 年之际,启动了预算法的修订工作,将修改预算法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 (二)预算法修订的早期探索 2004 年5 月24 日至26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举办了“预算法国际研讨会”,来自德国、

2015年继续教育学习考试题答案(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单项选择题 财政部应当部署编制决算草案的原则、要求、方法和报送期限的时间为(第四季度)。 各级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时间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20天内)。 国务院财政部门将中央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的具体时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45前)。 既是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又对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负责的是(本部门和本单位)。 将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的审查结果报告提交给全国人大主席团的是(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纵向来看,我国的预算体系划分为(五级)。 下列各项中,以税收为主要预算收入的预算账本是(一般公共预算)。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94年预算法局限性的是(预算透明度高)。 下列各项中,居于我国财政体系核心地位的是(国家预算)。 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是(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确需调剂使用的,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下列各项中,新预算法实行的起始时间是(2015年1月1日)。 下列各项中,新预算法为了强化法律责任,对编制预算的相关部门和单位作出的规定是(追究行政责任)。 下列各项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是(政府性基经预算)。 下列各项中,在新预算法中匡正的立法宗旨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 下列属于预算部门应该公开的内容包括(部门预算调整报告及报表)。 新预算法最终出台经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次数为(四次)。 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可以安排的支出不包括(按照本年度的计划,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

2014年新预算法修改的亮点及意义

亮点一: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新预算法一大亮点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 亮点二:避免“过头税”预算审核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新预算法旨将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同时,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弥补等。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 亮点三: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跑部钱进” 新预算法重点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 亮点四:“预算公开”入法从源头防治腐败 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是预算法修改的重要进步,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而对于预算不够细化问题,按功能分类能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按经济分类则明确反映。 亮点五:严格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 “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亮点六:“勤俭节约”入法违纪铁腕追责

新预算法重新梳理了违法违纪情形,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 意义:修订预算法意在——使政府由管理主体变为管理对象,用法律约束行政权力,让人民监督政府花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课程练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课程练习题 1、(单选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动用国库库款的应(责令改正)。 2、(单选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违反《预算法》规定开设财政专户的,该如何处罚? (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3、(单选题)《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举借债务或者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或者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者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开除)处分。 4、(单选题)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二)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 5、(单选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有违反《预算法》的行为,可以(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检举、控告)。 6、(单选题)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7、(单选题)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8、(单选题)根据《预算法》的规定,下级政府应当定期向(上一级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9、(单选题)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 10、(单选题)依法对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的是(县级以上政府审计部门)。 11、(多选题)各级预算编制应考虑(ABD)。 A.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 B.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

C.各级政府的要求 D.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2、(多选题)各部门、各单位应该如何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ABCD) A.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根据其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量资产情况,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 B.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目标管理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 C.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 D.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 13.(多选题)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主要包括(ACD)。 A.运行情况 B.政府赤字情况 C.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D.政府整体财务状况 14、(多选题)政府采购预算是(AD)的组成部分。 A.部门预算 B.经费预算 C.收支预算 D.财政预算 15、(多选题)关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 B.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C.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D.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安排或补充基金时在支出方反映,调入使用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 16.(多选题)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BCD)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A.财政支出的合理性 B.财政支出的效益性 C.财政支出的效率性 D.财政支出的经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