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制度范文

清朝科举制度范文
清朝科举制度范文

清朝科举制度范文

篇一: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大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

榜”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由礼部主办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及内阁大学士担任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殿试:新录取的贡士进行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由皇帝主持考策问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内阁拟题皇帝选定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考中者都泛称为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篇二: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视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秀才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的考试叫“录科”

考中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还有某些特权: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并不是官

下一级的的考试是乡试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过关的才是举人获第一名的叫解元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当官的死了就有机会轮到举人

接下来的考试会试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左右取得贡生第一名是“会元”要当进士还要过一关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是殿试考试的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可以当个八品县丞的官了

八股文

八股是明朝的创造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

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

学子们的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试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你个事情让你分析颇

有点应用文的意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

对学子而言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题目只能在这里出范围相当小背起来容易而且写文章时有规定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五百字关键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一个字都不行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而内容废话

连篇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字各级考试都从里面出题于是奇技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

题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意思何况学生呢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八股说到底是一种形式而已就算古板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但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

朱熹圣人的思维去写

八股考试的弊端是很多的选出的人才很多都是书呆子明朝学者宋濂形容过八股选出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活脱脱一副白痴面孔但八股文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儒林外史》中曾经

写道“八股文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才是八股文锻造出来的

总的看来这一制度弊多利少禁锢人们的思维

篇三:明朝科举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利弊研究

田佳懿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分析其“取之有序进之有等”、“兼用人才南北并举”和“八股举业士林标准”等特点着重阐述了其对士人入仕、区域发展的利弊提出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带给古今中国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明朝科举制度利弊教育启示

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实行了1300多年,其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极盛完全臻于成熟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

[1]全合流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科举制使选拔官吏包含着学校育才科举选才、

铨叙用才三个完整的环节对清朝的科举制度以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1.1科举制度的由来及演变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过历史的选择科举制度逐渐成为

占据封建社会选官制度主流地位的制度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

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中对世界的重大贡献[2] 随着秦汉的统一中国古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开始主宰中国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以官僚政治为基础的君主独

裁制而中央集权则需要不断强化官僚政治和控制意识形态其中科举

制度是达到人和思想双重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同时又能源源不断通过

比较公平和激烈的竞争为官僚队伍提供新鲜血液[3]

经过汉朝察举制以及汉魏六朝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探索在公元605年隋朝初年诞生了划时代的科举制度隋唐是科举制度的草创阶段虽

然已经实行了严格意义上的考试但仍保留了察举制的一些遗风同时

还有唐人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创造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唐人的气

度和自信都让新近诞生的科举制度深深地烙上唐人的印记在科目设置、考场规范和科举与教育等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到了宋朝虽然未能实现真正的大统一但是两宋经济非常繁荣文化十分发达科举考试在各个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采取了锁院、别头试、弥封、誊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以健全制度防范作弊保障公正整个宋朝所选进士超过其它朝代总和甚至对于多次应试不中者从太祖

开始赐进士出身后增加了对超过50岁举子的录取文人地位之高空前绝后极大的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

元朝时代世袭制扰乱了科举制度的正常推行其总共举行了16次

科考阻碍了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

例[2]

明朝以后科举制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

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

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则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

监学习的通称监生;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人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

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1.2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在明朝科举制达到鼎盛时期明朝科举考试分四级进行即:院试(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童试三年两考县试由县官主考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应考者称“童生”院试考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凡录之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有资格参加下一

级乡试了可身穿蓝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百姓了[1]

乡试考试地点在省城贡院三年一考.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头名

称“解元”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举人在京师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

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

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有一个变化过程唐时科目繁多考试内容也宽明算主考算学道举考老庄道学,进士以诗赋为主宋代王安石罢诸科并于进士一科,改考儒家经义致使经学在科考中越来越重要这与程朱理学地位的提高是相应的明代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礼》、《春秋》、《礼记》命题其文略仿宋经义代古人语气为之1形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21《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

2《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

从此八股文一直支配着科举考试或者干脆称之为“八股取士”[4]2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2.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进入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这不仅是因为明朝在它统治的270多年间三年一试制度化、规范化地举行乡试90次(录取举人102399人)举行殿试89次(共取进士24599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明朝总结以往科举考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改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的规程在洪武年间就颁行并实施了明清五百多年奉为“永制”的“科举之式”

“取之有序进之有等”明朝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

一到了明朝进学读书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所谓“科举必由学校”就是必须经由学校之途才能走向科举之路换句话说只有首先成为学校的生员才有可能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科举一律按照乡试、会试和殿试依次递进所谓“非科举毋得与官”[5]

“兼用人才南北并举”明朝科举对后世的另外一大贡献是南北卷制度的正式确立通俗地说也就是确定了南北地区录取名额的分配问题由于洪武年间的南北榜事件朱元璋从政治角度开始实行南北分卷取士制度虽然作为政治之本的科举制度背离了最核心的公平和公正原则但是对于地区平衡、振奋人心和激励士气等起了极大作用[6] “八股举业士林标准”从题目、内容、文章结构、字数等强制考试内容和形式历代对八股文的嘲讽讥刺、攻讦痛斥其中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中总结出来的七大罪状:一是沉溺滥套未尝学问;二是渣滓细嚼毫无滋味;三是依口胡说重复沓叠;四是即使工巧并非艺术;五是对于文学反为阻碍:六是明知无用聊以求官;七是即有法眼准则无从[7]

2.2明朝科举制度的利弊

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大清入关以后沿用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对于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发展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

2.2.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对士人入途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明朝时期到达鼎盛但是中举之路十分漫长十分艰辛十年寒窗苫就为了功成名就士人进入仕途几乎都要通过科举这一条道

路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者尤数人为之悬梁刺股耗尽一生心血在学生入学方面根据洪武二年颁布的《立学设科格式》的规定生员要“于民间俊秀及官员子弟选充(守令)必躬亲相视人才俊秀容貌整齐年及十五

之上已读《论》、《孟》四书者方许入学其年至二十之上愿入学者听”在明朝士农工商子弟均可入学至于生员的入学年龄后来也不局限于十五岁以上如大学士高谷“甫十岁乃遣入邑库.即能奋力于学”成化三年(1467)朝廷颁发的《修明学政十事》中规定:“自今各处提调官选择子弟年十五、十六以下资质聪明俊秀者方许入学”由此可见在生员的选拔上就存种种限制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女性是没有这些权

利的乡试在命题、作文、搜检、誊录、校文、复核等方面设立了严格的制度基本保证了考试的公正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而举人要当宫难

度很大他们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还是不能考过就可以去吏部注册一

般要过几年有的甚至要等十几年等到现任官员退休或死亡后有了空

缺这些举人就有官做了而挑选的举人除了看背景就是看长相了这叫

做“大挑”这个时候长得丑的就很可能落选了而且举人能做的官的官阶是很低的只能够保证衣食无忧中了举人之后想更进一步就要通过

会试会试不仅竞争激烈而且考试条件差在殿试过程中不仅要有渊博

的知识还要具有好的心理素质最后听天由命[8]

由此明朝的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整个士人阶层把中举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追求把读书作为追求功名的惟一方式许多

读书人一生经营于此皓首穷经唐朝诗人赵嘏的“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诗句就是对此的最形象的说明

历经宋、元四百余年的发展之后明代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对知识分子的笼络和钳制手段更为多样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诏书中说:“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前元待士甚优而权

豪势要每纳奔竞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禄其怀材抱道者耻与并进甘隐

山林而不出风俗之弊一至于此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3然而他以及他的继承者只把四书和朱子的注疏作为科考的惟一范围而且谨依此一范围而不能有任何发挥和创

造对人才德艺的衡量仅凭一篇死板无用的八股制艺势必让才情平庸

者靠吹牛拍马、“夤缘阿附”者采取卑鄙手段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往往成为科场之中的常胜将军而有才学之士只想凭自己的能力取得

社会的认可这就决定了他们科举之路的崎岖艰难很多学子呕心沥血

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科举成为这些读书人的严重心病[9]

2.2.2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明朝采用科举制度而且实行南北榜对于许多经济落后和发达地区产生了不同影响

在地理偏僻、经济落后的徽州地区徽州人是南迁的皇族后裔为了繁荣家3张廷玉.明史:卷七〇[M].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695页

族以考取科举为第一途径取得了骄人的科举的成绩许多大族不仅子弟及第者数量多而且世代相接连绵不断[10]如歙县洪氏宗族“子孙藩盛数千指成习诗书敦礼让登名仕版者相望”4绩溪程氏“世有宦业诗书于官府”5歙县棠樾鲍氏“尤以儒名累叶相承”6据《沙溪集略》7统计仅歙县沙溪凌氏一族有明一代就产生了21名进士57名举人44名国学生90名郡邑庠生和44名贡监生徽州宗族科举业绩也带动了整个徽州科举的繁盛从而造就了登峰造极的徽州文化

在山重水复的江西吉安书院发展十分繁荣明朝一代吉安进士及第就有994名占江西三千进士的三分之一景泰年间江西籍大学士陈循对英宗是如此述及的:“江西及浙江、福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言吉安府又独盛”8这些虽然是粗略的数据但同样足以说明明朝江西书院数量之多及书院教育之发达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而进士名额之多则从另一方面表明了书院教育的发达与科举是密不可分、共同繁荣的即得益于明朝高度发达的科举制度[11]

在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下与宋朝时期相比三峡地区教育迅速发展构成了一密集区、二点状的分布格局即以巴县、长寿、涪州三地为密集区和以忠州、夷陵州为二点状分布的科举人才分布区教育重心在重庆府治巴县这不仅得益于自身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更主要在于朝廷公平选拔人才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使得巴蜀地区的文化教育不断繁荣[12]

而在我们绍兴文化教育更加兴兴向荣有的是哲学家兼文学家如王守仁、刘宗周等;有的是书法家兼文学家如徐渭、陈洪绶等;有的是戏曲家兼文学家如史盘、孟称舜等明代小品文大家钱宰、王思任、张岱、祁彪佳均出自绍兴还有些作家他们或者是官位显赫、名震全国的高官大儒或者是悠然乡居的文人雅士或者两者同时具备这一切形成了绍兴府作家的群体特色和创作特色同样在经济繁华的基础上得益于科举制度的盛行[13]

基于明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区域发展呈现均衡发展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和公平但在明朝的不同时期科举制度执行率不同导致朝代各个时期的兴衰3明朝科举制度的启示

明朝科举制度的核心是公平与公正原则但是它本身是统治阶级维持权利和统治的产物在许多方面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遏制了人才多样化和社会多4《白云集》卷5《洪氏宗谱序》

5《篁墩文集》卷13《世肖坊记》

6《鲍氏诵先录》第1册《鲍氏遗笔记》

7《沙溪集略》卷3

8转引自陈小强、陈小芒:《江西书院文化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xx年11月总25卷第11期

清代科举考试

清代科举考试 清代的科举制度可归纳为三级考试。第一级是小试,或称童试;第二级报考乡试和复试;第三级报考会试和殿试。此外,还有一次朝考。 一、小试 小试即童子试,俗称为考秀才。就是考生本为童生,考生入选者,则称秀才(或称生员)。清代的小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县试或府试实际上是小试的预备性考试,但三个阶段的考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县试 清沿明制,府、州、县均设学校,学校是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府、州、县的学生称为生员(或称秀才),清沿明制,凡未进学而尚在应考生员的考生,无论年龄大小,自壮艾以至白首老翁,统称童生。童生要取得生员的资格,必须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由各县的知县(隶属于府的各州,厅则为知州、同知)主持。考试日期通常在农历二月。每当考试的前一月,知县预先出示考试的日期,凡应考的考生,必须向本县的署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三代履历。报考童生必须有同考五人联保,还要有本县一名廪生作担保人,开具保结,叫做“认保”。 廪保的责任非常重,所保内容有四个方面: 1.身家清白。凡娼、优、隶、卒之子孙,均不得应试。“娼”,就是妓女;“优”,就是优伶,即戏子等伶人;“隶”,就是皂隶(州县衙

署中有皂隶两种,凡戴红而圆之高帽者称为皂,戴黑而圆之高帽者称为隶。皂隶虽然连称,但皂的地位高于隶。依清代规定,皂的子孙可以应试,而隶的子孙则不能);“卒”,指军中下等服役之人,不是指士兵。这四种人称为家世不清,必须退役三世以后,始得与平民同等。因为封建时代考试为士子进身之阶,若考取举人、进士,日后博取高官,按例得褒封三代,而娼、优、隶、卒受褒封则有玷名器,所以不许其子孙应考,以绝其根本。清代还规定,家人、长随、司阍者的子孙,以及剃头、踢脚者的子孙,喜娘、轿夫的子孙,皆称为身家不清,也不得应试(女佣、乳母之子孙不在此例)。 2.不得冒籍。所谓“冒籍”,即不是本县人而冒充本县来参加考试。因为每县学校每次考试录取人数各有定额,而投考的童生各县多寡不等,额少人多者录取难,额多人少者录取易。故额少人多处之童生,往往跑到额多人少的县参加考试,以期易于录取。若外籍人多录取一名,本籍人就少录取一名,这对本籍人不利,故为定例所不许。若有廪保卖情,或受贿而保送非本籍人应考者,准考生或他人检举揭发,证实后廪保要受到应有的惩罚,称为“攻冒籍”。 3.不得枪替。所谓“枪”,就是请人代作;“替”,就是请人代考。当时尚无照相,难以验明正身,只有廪保知道,所以廪保才称为“认保”。 4.不得匿丧。父母之丧服未满而出应试者称为“匿”。若被人检举,即除名扣考,而廪保要受处分。廪保与童生一般是同乡或有亲戚朋友关系,对童生的了解很清楚,才敢给予具结签花押。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大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

榜”。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由礼部主办,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及内阁大学士担任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 殿试:新录取的贡士进行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由皇帝主持,考策问。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内阁拟题,皇帝选定。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考中者都泛称为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

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清朝科举制度「范本」

清朝科举制度「范本」 篇一: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大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 榜”。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

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

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你知道唐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吗,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发端,终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2019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实行的重要选官制度。在它实施的一千多年间,对中国的政治走向,社会格局乃至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举制度产生后的一千多年中,不断有所变化,隋唐和明清就是我国科举制度变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隋唐是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完善时期,隋朝废南北朝以来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首开考试取士的先河,唐在隋朝的基础上使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明清是科举制度的鼎盛和衰亡时期,明朝使科举考试的形式越来越完善,但同时也使它越来越繁琐,清末,随着社会的开放,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危害日甚,此制度也走向僵化和衰落。两个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一、两个时期科举制度考生来源和资格有所不同 隋唐时期,考生来源主要有两类,生徒和乡贡。中央与地方官学的学生经考试合格,由学校送尚书省参加省试,这些考生被称之为生徒。不在学校学习而学业有成者,则向州县"投牒自举",经审查考试合格,由州县送省参加考试,称为乡贡。考生来源较广,资格审查较松,给大部分知识分子以科举取士的机会。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学

校制度紧密结合,非经由学校出身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国子监是最高学府,监生可以直接做官。府、州、县是地方学校,学员称为生员,未取得生员资格者不得参加考试。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 二、两个时期科考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隋唐时期,科考的科目较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道举等,以明经和进士科为主。考试内容涉及经义、时务、诗赋、杂文等,内容多,并且注重考查考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有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明清时期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变化,考试科目减少了,考试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对经义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不得有自己的见解。考试形式笔试,规定必须用八股文的文体作文,严格规定答题文章的具体格式和写作步骤,有严格的程式、标准和规范,不允许有任何的个人发挥。 三、考试和录取程度不同 隋唐时期尤其在唐朝把考试分为常科考试和制科考试,常科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10月进行,唐初由吏部后由礼部主考,确定录取人之后送由中书门下进行复核,再把录取名单送给皇帝过目,省试录取,称之为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状头;制科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明清实行三级考试,首先是乡试,由各省主持,每三年一次,考中称为举人;其二是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举行,考中为举人;最后是殿试,皇帝亲自主持,主要考策问,殿试不会淘汰会试录取的人员,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篇一: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大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 榜”。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由礼部主办,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及内阁大学士担任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 殿试:新录取的贡士进行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由皇帝主持,考策问。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内阁拟题,皇帝选定。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资料讲解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2013-05-30 作者:编辑: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第一篇: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第二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三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更多相关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xx-05-30 作者::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 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do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

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 1.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看重门第而不注重才能(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隋文帝时,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创立: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二、唐朝完善科举制 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 2.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时,注重文教,把诗赋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三、北宋发展科举制 1.表现: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2.影响: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问之局面。 3.结果:形成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局面 四、明朝僵化科举制 1.措施:明朝再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2.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3.表现: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格式必须是“八股文”。 4.影响:弊: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清朝恶化科举制 1.措施:清朝在思想上实行文字狱 2.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 3.表现:康熙、雍正、乾隆三期最残酷,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4.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六、拓展 1、启示:①完善用人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 ②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应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③要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2、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认识: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才范围。 3、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建议:加大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注重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读到的见解,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古代科举制度——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小识

古代科举制度——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小识 近年,修志、编谱成为乡镇村族中的一盛事。在编写的过程中,有些人碰到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状元、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不甚明嘹,而出现了一些小纰漏,如把“明经进士”视为“进士”等。这里借助《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等工具书中查阅抄录出来做为答案。现将有关状元、进士、举人、贡生的资料归纳成篇,提供给同行和读者,以兹参考。 状元 状元,科举制度,指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始见于唐。初因应礼部试得中放榜,故称第一名为状头(元)。宋朝定制。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举人名次,正式用以称得第一名者。后历朝沿用,亦称殿。明清文状元赐进士及第,授修撰。武状元之制以崇祯四年(1631)取录王来聘始,授副总兵;清授一等侍卫。 进士 进士,科举制度。周始定为取士之去,取士可以进而士之意。《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日进士。”郑玄注:“进士,可以授爵禄也。”隋炀帝时始定为科目之名,亦用以称由此科目而取录者。唐朝试诗、赋及时务第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众科之中,此科尤贵。唐宋,凡应此科考试举人皆称进士,已登第则自称“前进士”。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直进士科。元朝以蒙古、色目人为右傍,其试题较汉人、南人的左榜为易。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明清沿前制,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 二、三甲可考庶吉士、给事中、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或授地方府推官,州、县等官。 举人 举人,选举制度。其称始见于汉,因由各地官吏荐举,故名。后俗称举人。专指科举制度中应贡举考试的各科士人。隋唐时为进士科由官府特别是州、县、馆、监送往尚书省参加礼部或吏部考试者。宋朝举人登科即授官,应试不合格允许继续应举。未获士生,亦可免除丁役、身丁钱米:曾赴礼部试者,犯徒以下公罪和杖以下私罪,许赎。明清专指乡试取录者,有新中式、下第、坐监、署教和正榜、副榜之分。可于次年进京会试,亦可直接为官。 贡生 贡生,明清入府、州、县学就读者称生员,经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者称贡生。明清贡生名目不同;明朝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朝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均为正途出身。另有以捐纳获贡生者称例贡。 岁贡,明清科举中贡士之称谓,属贡生之一种。即每年由各府、州、县学贡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明洪武十六年(1383)奏准,天下府、州、县学自明年始,岁贡生员一人。二十五年,定府学岁贡二入,州学二岁三人,县学岁一人。又名常贡。清沿明制。然看至学致考准授官,而愿入监肆业者鲜。因甜食壤年深者挨次升贡,又称挨贡。 恩贡,明清贡监之一。指科举制度中,凡遇国家庆典或登极诏书,依例将府、州、县学生员之当贡者,贡入国子监之制。其为常例外之加贡,亦视为正途出身。 拔贡,选举名目。明朝泛指增拔贡生之制。清初定为五贡之一,每六年一次,乾隆七年(1742)改十二年一举。每次选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人,由各学政经考选保送入京,经朝考合格者,分别派充京官、知县或教职。 副贡,清朝五贡之一。乡试中列入副榜之生员准做贡监。康熙元年(1662)曾停贡,十一年仍开贡例。

科举制度(详细)

科举制度 明清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大体是一致的,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俗称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的称作“童生”。取得身份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童生的年龄有老少之分。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干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试”。中中秀才就意味着脱离了平民阶层,开始进入统治阶级的圈子。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说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明清的科举考试采取弥封、糊名、誊录等做法来防范舞弊。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方式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翰林官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干或六部尚书充任。会试考场的各种规矩,与乡试基本一致。殿试在名义上是由皇帝

亲自主持。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干,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以后还要进一次考试,即朝考。根据贡干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根据录取等级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朝考。 明清两朝的统治者都规定,科举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体作文章。八股文又叫“八经文”、“制艺”、“时艺”、“时文”等。由于文章题目主要出自四书,这种文化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文章须有破题(点明题目要旨)、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作进一步的说明)等部分,然后有提比、两相比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同时封建统治者还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作为作八股文章的准绳。从形式到内容,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他们只能依照题意揣摩古人语气去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统治者既然把八股文作为控制人民思想、窒息各种反抗精神的重要工具。清乾隆后,院试、乡试、会议都必须考诗,称为贴诗。这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 明清两朝国家一级的学校是国子监。国子监的长官为国子祭酒,其下又有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官。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明清时的监星主要有举监,由举人做监生的,叫举监。贡监,由秀才做监生的,叫贡监,也叫贡生。荫监,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的,叫荫监。例监,以捐纳钱粟得为监生的,叫例监。 宋朝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家世出身与竞争机制 清代的会、殿试,始于顺治三年 (1646)丙戌科,止于光绪三十年 (1904)甲辰科,共举行112次。由于顺治九年壬辰科和顺治十二年乙未科为满、汉分榜,每科有两名状元,故112科中,共取一甲进士114名。 清代科举报考,例有一定限制。籍贯无误,家世清白,非出身倡、优、隶、皂之家,未居父母之丧者,方准应试。除此之外,上自仕宦之家,下至寒微之士,均可报考。当然,求学读书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家境过于贫寒,自然无力攻读应试,但这并非政府规定的报考条件。由于是公平竞争,许多寒微之士就是通过勤学苦读,取得了功名。 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由两大等级构成。帝王、贵族、官僚拥有世袭、封爵、仕籍等一般平民多不能拥有的特权,属于“官等级”。各种生产者、未入仕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农工商,属于“民等级”。笔者稽诸史料,查考出了清代57名状元的家世出身,依据他们父辈以来的社会地位,可分为三种类型,其情况是: 第一类,仕宦家庭出身。凡父辈有举人以上功名曾充任知县以上官职者,属于此类。在封建社会里,他们属于官等级。这类家庭出身者有29人,占51%。其中大臣(包括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总督、巡抚)的子弟,不足10人。第二类,士人家庭出身。凡父辈虽为读书人,但无功名及官职者,属于此类。其中有的家境十分贫困,称为寒士之家。这类出身者有20人,占35%。第三类,其他家庭出身,如商人、农民等。 他们的家境贫富不 一。"这类出身者有8人,占14%。这 第二、"第三类家庭出身的人,属于民等级。换言之,在57名状元里出身于“民等级”的占49%。 在科举时代,元魁鼎甲极难获中,士人莫不以独占鳌头为殊荣。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

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

清代科举制度与传统政治文化

清代科举制度与传统政治文化 张 杰 (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辽宁沈阳110036)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彻底废除,在我国历史上存在长达1300余年之久,成为封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置进士科,以文学取士,是为我国科举考试之始。唐、宋两代,科举制度日臻成熟,虽然科举考试名目繁多,但通常以经学和诗赋为主,尤其从明代起,“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清代科举制度最为完备,无论开科次数之多,录取人数之众,还是科场条例之严,惩治舞弊案件之酷,都超越以往各代。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后,科举制度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然而正如俗语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往昔过时的科举制度,仍然对当代的政治文化产生强烈的影响。以清代科举制度为例,深入探讨它与传统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其负面作用,肃清其流弊,在进入知识经济的21世纪之初,显然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工作。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自有其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其直接意义就是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正如宋朝史学家郑樵所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1]“学而优则仕”为选拔官员标准的科举制度,为普通士人凭藉学识,经过考试进入仕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迄清末,连强烈主张废除科举制度的梁启超都说:“科举敝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敝,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 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知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末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敝革矣。故世卿为据乱世之政,科举为升平世之政。”[2]梁氏以其雄辩的笔锋,对科举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隋唐科举制度创立以后的事实证明,科举制度确实促进了封建官僚队伍的不断更新,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起到了稳定封建统治的作用。宋代科举,以进士科得人为盛,“三百余年元臣硕辅,鸿博之儒,清疆之吏,皆自此出”。[3]到了清代,更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宰辅”,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坚。 然而,透过梁启超盛赞科举制度的热情洋溢的语言,科举制度的弊端也得以充分展现出来。 科举制度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选拔各级政府官员,因而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科举考试确实解决了“世卿”和“不学”二弊,也从中选拔出了一些人才,但它更重要的目的,是在于把人的思想束缚于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政治文化之中。举例来说,清代科举考试规定:“首场‘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各占一经。”乡、会试虽然“名为三场并试,实则以首场为重”。[4]士人要想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非熟读以孔孟思想为主体的“四书五经”不可。科举使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传统知识分子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了实现“大丈夫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空想,拼命做官成了读书人的终极奋斗目标。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从秦始皇统一关东六国,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成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官本位”社会,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二千余年封建社会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思想。汉武帝设太学,立五经博士,使孔子提倡的“学以干禄”成为现实。隋唐时期实行考试录用官员的科举制度,使封建统治者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文化的统一成为可能。科举制度巩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本位制度,并且通过指定科举考试用书的方式,使政治和文化紧密地融为一体。 乾隆九年(1744年),在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曾围绕是否废除科举,发生一场激烈的争论。 兵部侍郎舒赫德上疏提出废除科举:“科举凭文而取,案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已深,侥幸日众。古人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所当为之职事也。今之时文(即八股),徒空言而不适于用,此其不足以得人者一;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辞诡说,蔓衍支离,以为苟可以取科第而止,此其不足以得人者二;士子各占一经,每经拟题多者不过百余,少者仅止数十,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今则数月为之而有余,此 96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瞧,科举制度的产生就是历史的必然与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就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与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就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与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与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就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就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就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就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就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就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与殿试,考试内容基本就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