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岀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

值,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指标,对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情况

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简称GDP。

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

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

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岀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 (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 nal In come )共同来衡量该国或

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

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

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GDP反映的是国民

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主要特点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岀售价值。一般根

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

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中间产品是指为了

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

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

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岀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

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

是生产岀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较

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中,不计入美国的

GDP中,而计入日本的GDP中。在1991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GNP作为经济总产岀的基本测

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相对于GNP来说是

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用GDP。

实质GDP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的关系

实质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计算实质GDP的固定价格的基数年相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实质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

名义GDP=实质GDPx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

至于名义GDP增长率与实质GDP增长率的关系,则是

名义GDP增长率=[(1+实质GDP增长率)x(1+本地平减物价指数升幅)x100%]-1

一、用支岀法核算GDP

支岀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岀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岀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

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岀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 - Q nPn=GDP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岀口。因此,用支岀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岀口这几方面支岀的总和。

1. 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岀、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

出不属于消费。

2. 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

货)的支岀。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

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

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

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岀来但没有卖岀去的产品只

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岀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

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

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

3. 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岀,它包括政府购买军

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

方面的支岀。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岀,表现

岀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政府购买

只是政府支岀的一部分,政府支岀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

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岀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岀,包括政府在社会福

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岀。政府

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

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岀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4. 净岀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岀口,M表示进口)是指进岀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

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岀;岀口则应

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岀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岀,因此,净

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岀法计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 (X-M )

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支岀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

和服务的净岀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

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岀,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岀。居民虚拟消费支

岀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

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通过支岀法计算的GDP,我们可以计算岀消费率和投资率。所谓消费率就是最终消费占GDP 的比率,所谓投资率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按照有关统计资料,最近几年以来,中

国的消费率岀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中国的消费率为52.1%,投资率为43.4%。同

世界水平相比中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内

容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

在没有政府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

旧,但当政府介入后,政府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

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

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

(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

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

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

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

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岀的GDP与用支岀法计算岀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

三、用生产法核算GDP

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

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

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 了。

从理论上说,按支岀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

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的支岀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岀法所计算岀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GDP分为四项: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第一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

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

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划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岀口退税等。

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

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四、两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以上所介绍的是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该体系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

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一种核算国民

经济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核算体系。首先,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信息、知识、技术、劳务部门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而物质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已

相对下降。因此,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应把非物质生产劳务计算在内,把一切有偿劳务的市场

价值计入GDP是必要的。其次,根据SNA核算国民收入时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区分名义GDP

和实际GDP等也都有合理性。当然,这种体系以GDP来衡量国民经济总产岀水平、衡量经济发

展程度、衡量生活水平等也是有缺陷的。例如,非市场交易活动(如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得不到反映,无法说明人们闲暇的享受与安全,无法反映一国环境污染的程度,其中也不可避免

地有一些重复计算,等等。在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前,还有一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中

央计划经济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为前苏联、东欧及中国所采用。该体系

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基本指标。这种核算体系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市场经济

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其缺陷日益突出。例如,它不能反映信息、劳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不利于反映综合国力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它不能系统反映社会资金运动情况,不利于国家宏观

管理和调控;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貌及各环节间衔接情况,不利国家掌握整个经济运行的综

合平衡。因此,东欧、俄罗斯等经济转轨国家和中国也逐渐采用了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从1985年起,正式采用GDP指标作为考核国民经济发展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指标。目前中国已计算并公布GDP数字,但还没有计算和公布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数字。

组成部分

从支岀法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岀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计算过程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

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

年的第二季

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

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

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

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

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当然,中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

如中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

后于时代的发展了。

指标分析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岀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

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岀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

状态,消费能力减低。这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

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

汇率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国GDP的

年平均增长率为4.1%,而欧元区11国中除爱尔兰(9.0%)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GDP 增长率仅为

2.2%、1.5%和1.2%,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这促使欧元自1999年1月1日启动以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贬值了30%。但实际上,经济增长率差异对

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

致经常项目逆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二是如果该国经济是以岀口为导向,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岀口产品,则岀口的增长会

弥补进口的增加,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

三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 成本降低,因而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

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岀口,抑制进口;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

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

步预估数据(the prelim in ary estimates) 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the first revisi on & amp; the

final revisio n),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跟去年同期作比较,

如有增加,就代表经济较快,有利于其货币升值;如减少,则表示经济放缓,其货币便有贬值的压力。以美国来说,国内生产总值能有3%的增长,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是健康的,高

于此水平表示有通胀压力;低于1. 5%的增长,就显示经济放缓和有步入衰退的迹象。

指标意义

(一)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中的核 心指标。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 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 一般 而言,GDP 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当

GDP 的增长数字处于正 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

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 期了。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 货币价格”或 市价'而得到

的数字,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 膨胀率之和。因此,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 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 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 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

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 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

GDP 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 值做岀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岀的实际变动。因此,一个季度

GDP 缩减指数的增加,便足以 表明当季的通货膨胀状况。如果 GDP 缩减指数大幅度地增加,便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

也是货币供给紧缩、利率上升、进而外汇汇率上升的先兆。

(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 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

也就是在本国 的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应包括该国驻外使领馆、 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并相应地扣除外国驻本国

的上述机构(国际机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常住单位,但其雇员则属于所在国家的常住居民)

。经 济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

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 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 一个机构或个人只能有一个经济利益中心。

一般 就机构(单位)而言,不论其资产和管理归属哪个国家控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机构在所在 国就具有了经济利益中心。就个人而言,不论其国籍属于哪个国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居民 在所在国就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因为常住单位的概念严格地规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范围,

以其对于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口径,

明确国内与国外的核算界限以及各种交易量的范围都具 有重要意义。 中国GDP 占比

2013年陆家嘴论坛时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大型经济体, 在中国50万亿人民币 GDP 中,各类储蓄类资金占比 近半。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我们也不希望出现率太高。

周小川指岀,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在

GDP 中储蓄率我们将近一半。中国的 GDP 是50万亿 人民币岀头,也就是说各种储蓄类别的资金是 25万亿左右,当然这里头包括了企业储蓄、政府

储蓄和居民储蓄。 这些储蓄目前的主渠道主要是传统的商业银行渠道,

但是中国有明确的方针政 策是强调发展资本市场、强调发展直接融资,而且各项

政策都在不断的出台,朝这个方向去努 力。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

在资本市场上体现的投资的金额将是非常巨大的,

在世界上将会是非 常瞩目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今日在岀席 一个突

出的特点就是国内的储蓄率比较高。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 为净出口额。201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重要经济数据,其中GDP增长9.2% ,基本符合预期。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学概念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 中日GDP对比 增加值的总额。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行测资料分析之年均增长率解题技巧分析

一、年均增长率的概念分析 我们首先必须区分开年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以及年平均增长率这三个概念,年增长率是我们最常见的,是考试的重点,它指的是末期增加值与基期的比值,表示的是相邻年份的增长情况,通常针对的是某一年,如2006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增长率=增加量/基期=(末期-基期)/基期。 年平均增长率与年均增长率在近几年行测考试中的区分性已经很小,在这里我们也就不做区分了,免得更加混乱,在下面的讲解我们就将这两者统一为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一段时间的某个指标的增长情况,我们用专业术语表达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第1年为M,第n+1年为N,且N/M=(1+r)n,则称r为第1~n+1年的年均增长率,如2006~2011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均增长率=。我们先看个例题。 【例题】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访问量,以平均每月递增12%的速度上升。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7%,而未来三年有可能达到15%。求: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访问量的年平均递增速度是()。 A.1.1212 B.1.1212-1 C.0.1212 D.0.12 【分析】这个试题就是考察的年均增长率,题目变化一下就是2001~2002年的年均增长率。假设2000年12月的访问量为1,那么2001年12月就是1×(1+12%)12,那么年均增长率就1×(1+12%)12÷1-1=1.1212-1。 二、年均增长率解题技巧 年均增长率,在求解的时候,涉及到多次方数,相对比较复杂,在解题时,如果没有什么思路,可以选择放弃,否则肯定会浪费时间,但是对于年均增长率,并不是没有方法解答,下面我们讲解几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 (一)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什么是二项式定理呢,它就是我们高中学到的多次方的展开式,我们先看看这个展开式是什么样的,。 一般年均增长率有(1+r)n=N/M,计算式和二项式定理很相似吧,那好,我们就用这个来分析,也就是a=1,b=r,此时二项式就可以化为,当r很小,在10%以内的时候,r2,r3,…,r n无限趋近于0,此时,有(1+r)n≈1+n×r。这个公式可以应用在两个情况下。 1、已知基期的数值,年均增长率,求末期的数据,此时就采用(1+r)n≈1+n×r;我们 看个例题。 【例】: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2%,饥饿人口所占比重为2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A.3.30 B.3.96 C.4.02 D.4.82 【分析】我们必须先求出2002年人口总量,然后才能求解饥饿人口,人口年均增长率只有2%,很小,就直接用公式吧。 2002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5×(1+2%)10≈15×(1+10×2%)=15×1.2=18,饥饿人口数量

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

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你知道中国2000 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按市场价 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 最终成果,是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 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不同行业的总产出计算方法不同,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按产品法计算,表现形式为产值。如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其中由于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含增值税,而增加值包括增值税,所以计算工业总产出还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销项税; 第二类按提供的服务计算,表现形式为毛利(即商业进销差价),如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商业附加费; 第三类以营业收入来计算,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社会服务业中的营利性企业; 第四类以虚拟服务收入+实际服务费收入来计算,如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 第五类以经常性业务支出+虛拟折旧来计算,如非营利的行政事业单位。 (2)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3)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 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财务数据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基期为负数时的增长率计算 此公式应用广泛,基本应用于所有比例类数据的计算,如:工资总额、人均工资、利润人力等增长率的计算应用。这个计算有其不足,无法体现统计期间的波动,即假如:2008年100万,2009年250万,2010年100万,其计算增长率为零。 如果要体现波动,建议还是用逐年比率波动来表达。 一、利润增长率计算 应用于逐年利润增长率计算 1、当基期数据为正数时,公式:利润增长率=(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100%,应用于企业非亏损状态。 2、当基期数据为负数时,公式:亏损增长率=[1-(报告期水平/基期水 平)]*100%,应用于企业亏损状态或亏转盈状态。 举例1: 说明基期报告期增长率公式套用 年度2003 2004 利润1 1000 1200 20% =(1200/1000-1)*100% 利润2 1000 -500 -150% =(-500/1000-1)*100% 举例2: 说明基期报告期增长率公式套用 年度2003 2004 利润1 -1000 -500 50% =[1-(-500/-1000)]*100% 利润2 -1000 25 102.5% =[1-(25/-1000)]*100%

二、年均利润增长率的计算 应用于连续几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计算,注意了,年均增长率不是单纯的各年增长率平均值也不是总增长率除年数,而是有公式计算的。 基本公式:利润增长率=[(报告期/基期)^(1/n)-1]×100% ,n=年数,这是个可以copy至excel使用。 公式解读:报告期/基期为期间总增长率,报告期与基期跨越年份数进行开方,如7年则开7次方,7年资产总增长指数开方(指数平均化),再-1计算其实际年均增长率。 1、当基期数据为正数时,n年数据的利润增长率=[(报告期/基期) ^(1/n)-1]×100% 2、当基期数据为负数时,n年数据的亏损增长率=[1-(报告期/基 数)]^(1/n)]×100% 说明基期报告期n 增长率公式套用 年度2003 2010 7 利润1 1000 2000 7 10% =[(2000/1000)^(1/7)-1]×100% 利润2 1000 -500 7 -191% =[(-500/1000)^(1/7)-1]×100% 举例2: 说明基期报告期n 增长率公式套用 年度2003 2010 7 利润1 -1000 -100 7 99% =[1-(-100/-1000)]^(1/7)]×100% 利润2 -1000 1000 7 110% =[1-(1000/-1000)]^(1/7)]×100% 另外要注意的是年数。有的说2003年到2010年应该是8年,其他我们说的

公务员行测之年均、平均数增长率、比重差

年均增长率和平均数增长率和比重差的比较 一、年均增长率: 公式: 实例: 某市2001年第三产业产值为991.04亿元,2004年为1762.5亿元,问2001-2004年的年均增长率? 解:(1762.5/991.04)^1/3-1=21.1%!!!年均增长率=报告期/基期^1/N-1,其中:1/N 为开N次方,N为报告期与基期间隔的年限 (一)年均增长率、平均增长率区别 对于年均增长率很多人容易将其与平均增长率混为一谈,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就很好理 解了,假设基期量A,经过N年之后变为现期量B,年均增长率为r则有 (二)年均增长率具体题型 1、年均增长率----隔年现期量 【例1】今年某省的旅游业收入是398万元,若年均增长率是30.4%。那么8年之后该省的旅游业的收入大约是今年的多少倍? A.3.6 B.6.4 C.7.8 D.8.4 【解析】已知基期、年均增长率、年限数,求现期/基期 因此,对于此类题目一定要熟练记住1-30的平方数。 2、年均增长率----转化为增长量 【例2】 2010年1~4月全国入境旅游部分市场客源情况统计表 若保持同比增长率不变,预计哪一年4月入境旅游的法国游客人数将会超过英国? A. 2011 B. 2012 C. 2013 D. 2014

【解析】已知某两个量的基期以及对应的年均增长率(其中一增一减),求几年能够 追赶上。此类题目一般把年均增长率转化为年均增长量来求解。 英国-法国=0.59,11年英国增长5.03×2.37% =0.118 法国下降4.44×6.8% =0.301 10年缩小0.419 还剩0.59-0.419=0.171 明显2年法国能超过英国,答案选择B。 3、求年均增长率 【例3】 2003~2007年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A. 6% B. 10% C. 16% D. 25% 【解析】已知基期、现期求年均增长率。此类题目一般采取代入排除法。 综上所述,在考试当中,首先要弄清楚年均增长率、平均增长率的的区别,年均增长率为几何平均数、平均增长率为算数平均数。对于隔年现期量,不仅可以利用平方数、公式法(例题不适用)来求解,对于特殊的数值还可以利用凑整法来求解。那么对于年均增长率转化为增长量的题目一般的情况答案都是2年,只有1次考过3年的情况,至于大于3年的情况会过于复杂,对于考生的区分度不大,所以考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最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都是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所谓“常住单位”,其内涵与“常住居民”相同。一国的“常住居民”包括:(1)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2)暂居(一年以内)外国的本国公民;(3)长期(一年及一年以上)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居民。也就是说,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其居民无论国籍如何,只要符合本国常住居民定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都可算作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形态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加值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国居民,有时也有外国居,本国居民也有向外国的经济活动提供要素的。国内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作为要素收入,既分配给本国居民,也分配给外国居民,相反,国外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也分配给本国居民,这两项的差额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 由此可见,国内生产总值是“领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生产要素”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两个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指标。 1/ 1

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指标,对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情况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简称GDP。 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主要特点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较

增长率(公式)

合成增长率 数量分别为A与B的两个部分,分别增长a%与b%,那么A与B整体增长率 R(称为A与B的合成增长率)满足以下关系: 合成增长率= (A×a% + B×b%)(A+B) 混合增长率 如果第2期相对第1期的增长率为R1,第3期相对第2期的增长率为R2,第N+1期相对第N期的增长率为Rn,那么第N+1期相对与第1期的增长率R,称为 R1、R2…Rn的混合增长率。 混合增长率 = (末期数÷ 基期数)-1 = [基期数×(1+R1)×(1+R2)…×(1+Rn)] ÷ 基期数 =(1+R1)×(1+R2)…×(1+Rn) 如:我国1978年度小麦产量为5384万吨,到1992年度小麦产量为10159万吨。求小麦产量在这段时间内的混合增长率。 从1978年到1992年共经历了14年,混合增长率 = (101459-5384)-1 ≈ 89% 平均增长率 如果第1期的值为A1,N期之后的第N+1的值为An+1,那么第1期到第N+1期的平均增长率满足以下关系: An+1 = A1 × (1+ 平均增长率)n或者An+1÷ A1 =(1+ 平均增长率)n

备注:以年为周期的平均增长率,被称为“年平均增长率”或者“年均增长率”、“年均增幅”、“年均增速”。 年均增长率与各年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年均增长率≈各年增长率之和÷ 总年数(结果一般比真实值略大一些) 如:某镇人口2007年上涨了5.2%,2008年有上涨了3.8%,则2006年-2008年,该镇的平均人口增长率是多少? A 4.5% B 4.8% C 4.0% D 9.0% (5.2%+3.8%)/2 = 4.5% 年均增长率与混合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混合增长率≈总年数×年均增长率 + [总年数(总年数-1)/2] ×年均增长率的平方(结果一般比真实值略小一些) 混合增长率>总年数×年均增长率或者年均增长率<混合增长率/总年数 如: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总人口为多少亿人?A 18.00 B 18.28 C 18.54 D 18.94 2002年的增长率= 10×2% + [(10×9)/2] ×2%×2% = 21.8% 2002年的总人口 = 15(1+21.8%) = 18.27 翻番近似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之年均增长率解题技巧分析

近几年的行测资料分析,试题的难度变大,并且资料分析的试题经常会出现“年均增长率” 这个概念,好多考生就会很纳闷,哎,不是增长率或者年增长率吗,怎么出来了“均”呢?这是什么意思呢?怎么有的还有“年平均增长率”,这些都十分的相像啊,有什么差别呢? 行测资料分析怎么考这么相像的概念啊!不要着急,咱们慢慢的往下看。 一、年均增长率的概念分析 我们首先必须区分开年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以及年平均增长率这三个概念,年增长率是我们最常见的,是测试的重点,它指的是末期增加值和基期的比值,表示的是相邻年份的增长情况,通常针对的是某一年,如2006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增长率=增加量/基期=(末期-基期)/基期。 年平均增长率和年均增长率在近几年行测测试中的区分性已经很小,在这里我们也就不做区分了,免得更加混乱,在下面的讲解我们就将这两者统一为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一段时间的某个指标的增长情况,我们用专业术语表达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第1年为M,第n+1年为N,且N/M=(1+r)n,则称r为第1~n+1年的年均增长率,如2006~2011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均 增长率=。我们先看个例题。 ******************************************************************************* ** 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访问量,以平均每月递增12%的速度上升。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7%,而未来三年有可能达到15%。 例: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访问量的年平均递增速度是()。 A.1.1212B.1.1212-1 C.0.1212 D.0.12 【分析】这个试题就是考察的年均增长率,题目变化一下就是2001~2002 年的年均增长率。假设2000年12月的访问量为1,那么2001年12月就是1×(1+12%)12,那么年均增长率就1×(1+12%)12÷1-1=1.1212-1。 ******************************************************************************* ** 二、年均增长率解题技巧 年均增长率,在求解的时候,涉及到多次方数,相对比较复杂,在解题时,如果没有什么思路,可以选择放弃,否则肯定会浪费时间,但是对于年均增长率,并不是没有方法解答,下面我们讲解几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 (一)二项式定理的使用 什么是二项式定理呢,它就是我们高中学到的多次方的展开式,我们先看 看这个展开式是什么样的,。 一般年均增长率有(1+r)n=N/M,计算式和二项式定理很相似吧,那好,我们就用这个来分析,也就是a=1,b=r,此时二项式就可以化为 ,当r很小,在10%以内的时候,r2,r3,…,r n无限趋近于0,此时,有(1+r)n≈1+n×r。这个公式可以使用在两个情况下。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不同行业的总产出计算方法不同,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按产品法计算,表现形式为产值。如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其中由于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含增值税,而增加值包括增值税,所以计算工业总产出还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销项税;第二类按提供的服务计算,表现形式为毛利(即商业进销差价),如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商业附加费;第三类以营业收入来计算,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社会服务业中的营利性企业;第四类以虚拟服务收入+实际服务费收入来计算,如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第五类以经常性业务支出+虚拟折旧来计算,如非营利的行政事业单位。 (2)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国内生产总值定义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答: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指 标 1978 1990 2000 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 10.0 51.1 271.8 823.8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3.1 8.0 36.7 168.0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3.1 8.4 43.5 171.5 粮 食 (万吨) 83.5 122.3 126.6 144.9 钢 材 (万吨) 6.0 14.1 36.0 160.2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6.1 33.1 168.5 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8 25.9 125.6 297.0 政府消费支出 1.3 7.2 42.9 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3 22.7 107.1 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 (亿元) 3.8 18.5 95.5 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 13.2 92.7 345.8 存货增加 0.8 5.3 2.7 20.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12.4 90.2 473.5 货物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0.6 3.2 13.0 70.2 出口总额 0.3 1.7 6.8 39.2 进口总额 0.3 1.5 6.2 31.0 (2).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 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 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 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 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 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 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 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 产总值或地区GDP 。

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年均增长率

如何用计算器或E X C E L 计算年均增长率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年均增长率 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年均增长率

【程阳解答】如何用计算器或Excel计算多年平均增长率 【问】 程老师,我不是学数学的,冒昧问问,这%的平均增长率是怎么算出来的我算的怎么不对我算的是76%!谢谢指教! (534-24)/24==2125%(28年总增长率) 2125/28(年)=% 说明:问题来自程阳的新浪博客博文“”的评论,博文中提到,1980年全美彩票销售24亿元,2008年为53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答】 其实,这和你是不是学数学的没有关系,这只是初中的知识。 遗憾的是,很多理工科毕业的,多年不用,也会犯懵。 加上中国彩票从业者,众所周知的人员构成,我们就按“通俗易懂”来展开吧—— 一、基本推导(看不懂可以跳过) 假设第一年销售为A,第N年销售为B,平均年增长率为X,那么 B =A×(1+X)N-1 B/A = (1+X)N-1 ㏑(B/A)= (N-1)㏑(1+X) (1+X) = e(㏑(B/A))/(N-1) X = e(㏑(B/A))/(N-1)-1 = (B/A)1/(N-1)-1 二、计算器计算(会按计算器就行) 用计算器计算增长率,首先要知道计算㏑(Y)和e Y,假设Y=7如下图所示: ㏑(7)= ?

e7= X = e(㏑(B/A))/(N-1)-1 A=24 B=534 N=29 把三个数据代入公式,用计算器计算可以得到

统计知识之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统计知识之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规模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在政治、经济、外交、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各项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GDP的上述三种形态分别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来核算,三种方法分别从生产、分配、使用三个方面反映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核算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行业增加值之和。 生产法核算消除了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重复计算,从全社会看,不同产业部门增加值加总的结果是社会最终产品。产业部门增加值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本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二)收入法。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行业增加值之和。 收入法反映了增加值的价值构成。其中,劳动者报酬是雇员对生产单位提供劳动获得的工资和各种形式的报酬,固定资本折旧是生产中使用的房屋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核算期内磨损的价值,生产税净额是企业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税金(不包括所得税)与政

年均增长率该怎么算

年均增长率该怎么算? 文/江南思莼 经常看到有的学生不会计算年均增长率。比如2000年的产值为100亿元,2007年为660亿元,有的学生就这样计算: [﹙660/100﹚-1] /7=﹙6.6-1﹚/7=5.6/7=0.8=80% 即年均增长率为80%。 错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 ﹙660/100)1/7-1=(6.6)1/7-1=1.3094-1=0.3094=30.94% 即年均增长率为30.94%。 另外要注意的是年数。有的学生说2000年到2007年应该是8年。又错了。我们说的年数应 该是时点对应的年数,如年底至年底,或年头至年头。2000年至2007年应该是 (2007-2000)=7年。 现在有个现成的例子。近读某一篇文章中说:“从1998年到2008年,以星航运的运力年均 增长率不过13%。而马士基航运为43.7%,地中海航运为63.7%,达飞轮船为74.9%。” 据查: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航运的集装箱船运力,分别从1998年的19.9万TEU和11.6万TEU,增加到2008年的146.8万TEU和98.5万TEU。也就是说,从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间分别 增加6.37倍[(146.8/19.9)-1]和7.49倍[(98.5/11.6)-1]。年均增长率应该分别为 22.1%[(146.8/19.9)1/10-1]和23.9%[(98.5/11.6)1/10-1];而不是作者所说的那样,把十年 增长倍数6.37倍和7.49倍除以10得到63.7%和74.9%。,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3.7%和74.9%。马士基的数据我没有仔细测算,但估计应该在18.3%左右,而不是如作者所说的43.7%。

增长率(公式)

数量分别为 A 与 B 的两个部分,分别增长 a%与 b%,那么 A 与 B 整体增长率 R(称为 A 与 B 的合成增长率)满足以下关系: 合成增长率 = (A×a% + B×b%)(A+B) 如果第 2期相对第 1期的增长率为R1,第3期相对第 2期的增长率为 R2,第N+1 期相对第 N 期的增长率为 Rn ,那么第 N+1 期相对与第 1 期的增长率 R ,称为 R1 、R2… Rn 的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 = (末期数÷ 基期数)-1 = [基期数×(1+R1)×(1+R2)…×(1+Rn)]÷ 基期数 = (1+R1)×(1+R2)…×(1+Rn) 如:我国 1978年度小麦产量为 5384万吨,到 1992年度小麦产量为 10159 万吨。求小麦产量在这段时间内的混合增长率。 从 1978 年到 1992 年共经历了 14 年,混合增长率 = ( 101459-5384) -1 ≈ 89% 如果第 1 期的值为 A1,N 期之后的第 N+1的值为 A n+1,那么第 1期到第 N+1 期的平均增长率满足以下关系: An+1 = A1 × (1+ 平均增长率)n或者An+1÷ A1 =(1+ 平均增长率)n 备注:以年为周期的平均增长率,被称为“年平均增长率”或者“年均增长率”、“年均增幅”、“年均增速”。 年均增长率与各年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年均增长率≈各年增长率之和÷ 总年数(结果一般比真实值略大一些)如:某镇人口 2007 年上涨了 5.2%,2008 年有上涨了 3.8%,则 2006 年-2008 年,该镇的平均人口增长率是多少? A 4.5% B 4.8% C 4.0% D 9.0% ( 5.2%+3.8% ) /2 = 4.5% 年均增长率与混合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混合增长率≈总年数×年均增长率 + [总年数(总年数-1)/2]×年均增长率 的平方(结果一般比真实值略小一些) 混合增长率>总年数×年均增长率或者年均增长率<混合增长率/总年数 如:南亚地区 1992 年总人口数为 15 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 2%,那么 2002 年南亚 地区总人口为多少亿人?A 18.00 B 18.28 C 18.54 D 18.94 2002 年的增长率= 10×2% + [(10×9)/2] ×2%×2% = 21.8%

国内生产总值

目录 导言 (4)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2) 二、国内生产总值意义 (3) 三、国内生产总值局限性 (5) 四、措施 (11) 五、结论 (12)

导言 现代经济学认为,人是在追求幸福的。究竟有什么指标可以最好地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与是否满意,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目前多数国家都把GDP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对象。在通常情况下,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经济规模、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因而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考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这一指标,对于考察和评价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简称“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其中,最终产品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是正对而言的,GDP不包括中间产品——即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产品。要准确地理解GDP的概念,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时期强调的是该时期内“新”增的最终产品和劳务,这时期以外的不算。例如二手车、二手房等都不算是这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国民概念。例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3、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而不是一定时期内所出售的最终门口的价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意义 GDP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如今,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用来说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幸福。 1、GDP指标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重要工具。 首先,GDP增长率是描述经济增长情况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关心经济增长,国为没有经济的适当增长,就没有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各国政府的统计部门都把GDP增长率作为描述经济增长情况最重要的综合性 宏观经济指标。 2、GDP指标是描述经济规模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是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当然,经济规模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并不是对等的。在同样的经济规模下,国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以及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就谈不上有经济实力,也很难在国际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1年平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造成几年内增长幅度的每年平均的增长幅度.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o经过n年后变为Yn,则在每年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Yn/Yo)^(1/n)-1. 例 2000年财政收入为512亿元,1996年财政收入为259亿元,实现增长为97.7%,则年均增长为14.6% (512/259)^(1/5)-1=0.146 同比增长是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 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 例子 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还是同比增长300%? 答案=(300-100)÷100=200% 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 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 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 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

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 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 1、单利:I=P*i*n 2、单利终值:F=P(1+i*n) 3、单利现值:P=F/(1+i*n) 4、复利终值:F=P(1+i)^n 或:P(F/P,i,n) 5、复利现值:P=F/(1+i)^n 或:F(P/F,i,n) 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 或:A(F/A,i,n) 7、年偿债基金:A=F*i/[(1+i)^n-1] 或:F(A/F,i,n) 8、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 9、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 10、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 或:A[(F/A,i,n+1)-1] 11、即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 12、递延年金现值: 第一种方法:P=A{[1-(1+i)^-n]/i-[1-(1+i)^-s]/i} 或:A[(P/A,i,n)-(P/A,i,s)] 第二种方法:P=A{[1-(1+i)^-(n-s)]/i*[(1+i)^-s]} 或:A[(P/A,i,n-s)*(P/F,i,s)] 13、永续年金现值:P=A/i 14、折现率: i=[(F/p)^1/n]-1 (一次收付款项) i=A/P (永续年金) 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过内插法计算。 1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 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 16、期望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或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17、期望值:(P43) 18、方差:(P44) 19、标准方差:(P44) 20、标准离差率:(P45) 21、外界资金的需求量=变动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变动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销售净利率x收益留存比率x预测期销售额 22、外界资金的需求量的资金习性分析法:(P55) 23、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x(P/F,i1,n)+票面金额x i2(P/A,i1,n)式中:i1为市场利率;i2为票面利率;n为债券期限 如果是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 x(1+ i2 x n )x (P/F,i1,n)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都是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都是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所谓 “常住单位”,其内涵与“常住居民”相同。一国的“常住居 民”包括:(1)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2)暂居(一年以内)外国的本国公民;(3)长期(一年及一年以上)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居民。也就是说,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其居民无论国籍如何,只要符合本国常住居民定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都可算作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形态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加值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可见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国居民,有时也有外国居, 本国居民也有向外国的经济活动提供要素的。国内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作为要素收入,既分配给本国居民,也分配给外国居民,相反,国外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也分配给本国居民,这两项的差额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 由此可见,国内生产总值是“领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 是“生产要素”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两个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指标。  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