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

教科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
教科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

八年级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压强最接近( )

A 、500N 104Pa

B 、500N 103Pa

C 、50N 104Pa

D 、50N 103Pa

2.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一项是( )

A .火车铁轨不直接铺在路面上,而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B .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一端被削得很尖。

C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D .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后,要磨一磨。

3.关于压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相同

C 压力的大小可能大于物体的重力

D .压力的方向可能会竖直向上

4.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减少加热时间

B .减小火力

C .用高压锅煮

D .打开锅盖煮

5.如图3所示,A 、B 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当A 管竖直,B 管倾斜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 )

A 、A 、

B 两管中液体的质量相等

B 、A 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 中大

C 、A 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 中小

D 、A 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与B 中相等

6.如下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 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则A 对桌面的压力F 1、压强P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不变,P 不变

B 、F 不变,P 变大

C 、F 变小,P 变小

D 、F 变大,P 变大 7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cm ,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A .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 .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 .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 .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甲 乙

8.汽车超载现象异常突出,公路损坏严重。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 )

A .汽车的大小

B .汽车对公路的压强

C .汽车的速度

D .汽车的惯性

9.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C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 、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10.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11..如图所示为一高山的等高线图,某登山运动员从A 点到达B 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体重变大

B.运动员的重力减小

C.运动员烧水时,水的沸点升高

D.运动员携带的气压计的示数减小

12如图所示,物体重G =10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40牛,且F 与墙壁垂直,这时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

A 、10牛。

B 、40牛。

C 、30牛。

D 、50牛。

13.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力 ( )

A 平放时最大。

B 立放时最大。

C 侧放时最大。

D 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1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3.质量相同的鸡和鸭同在湿稻田里走动。鸭的脚印比鸡的浅.这是因为鸭与鸡相比,鸭脚掌接触地面的面积较________,对地面产生的压强较________。(填“大”或“小”)

14.在河流上修建拦河坝时,为了保证航道的畅通,人们修筑了船闸,这是利用了的原理。

15.如图所示在侧壁有三个小孔的玻璃管中倒入足量的水,水将从小孔a、b、c中喷

出,其中________孔喷得最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使得河水的密度____________,河水对堤坝的压强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

乙图位置. 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__,A对桌面的

压强将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18.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向人们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________________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人站着对地面压强约为 1.5×104帕,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边长为5cm 的正方体均匀物体,质量为8kg,只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

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N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为___________Pa

21、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汽不易外泄,从而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

小”),使锅内水的沸点(填“升高”或“降低”)。

22、如图,将半瓶矿泉水翻过来瓶口向下倒立在桌面上,则瓶对桌面的压力,压强,

瓶中水对瓶盖的压强(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3.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装有沙子的容

器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实验,如图甲所示.

(1)保持小桌对沙子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小明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2)保持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沙子的压力,小明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

(4)小明将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乙所示,比较甲、乙两种情况后,小明认

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请对此结论作出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图11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

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

(2)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

(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右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装置,它测出的大气压强的值为________汞柱

四、作图题(4分)

26.画出所示斜面上小球所受重力和小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四、计算题(共12分)

26、(6分)湖水深7m,则距湖底2m处的水产生的压强为多少Pa。(g取10N/kg)

27、在高速公路上,货车超载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除了货车的超载,一些地方的客车超载问题也非常突出,并且造成了多起群死群伤的重大交通事故。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以内。但也有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营运成本,肆意超载。

有一辆自重2000kg的6轮汽车,该车核准载货量为4000kg,而在实际营运中却装货10000kg,若汽车的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计算中g=10N/kg)

(1)这辆汽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4分)

(2)请你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超载还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举两例即可)(2分)

初三物理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泰安一中虎山路校区吕学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9.1-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2、 如图9.1-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 的质量。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的压力F A、F B 的关系是:() 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 3、如图9.1-3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 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F,P B.4F,P C. 4 1 F,P D.F,4P 4、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9.1-4所示),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仍停原处D.无法确定 5、如图9.1-5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 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6、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9.1-6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7、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用吸管吸牛奶B.棒冰融化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D.水往低处流 8、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9、茶壶盖上开一个孔作用是:() A.好系绳子,防止打碎B.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 C.让热所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10、如图9.1-7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 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1:2 D.4:1 1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气压的原因是:() 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 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D.在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 12、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好----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13、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 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9.1-8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4、如图9.1-9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 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15、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9.1-10所示, 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D.水从a小孔流入,酒精从b小孔流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压强是反映________的物理量。物理学在把____________定义为压强;压力作用的 效果跟压力的大小、_______有关。 2、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进入橡 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在按压弹簧片时排出了橡皮管里的大部分空气,使橡皮管里的气压____;管外的 墨水在____作用下进入管内。 3、如图9.1-11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 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F2,P1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9.1-12所示。当老虎用相同的力咬食食物时,受力的_ ___越小,产生的____越大。 弟1页/(共6页)弟2页/(共6页)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

《压强》一节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课程理念是:注重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要想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课程理念,树立课程观、教材观,这样才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为物理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教师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如我在讲解《压强》一节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出现了很多的亮点,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亮点一:多媒体投影出示几个场景:“一,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上穿雪板的人很轻松的滑雪,而不穿滑雪板的人却很难行走;二,在沙漠行走的骆驼长着又大又宽的脚掌,而马却很容易被陷进沙子中;三,往学校运煤的汽车走过后,在操场上留下一道深沟;”我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且对这些实例共同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由此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亮点二:给学生准备一些器材,其中有小桌,海棉,砝码,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学生的猜想的关系。学生讨论后很容易得出实验方法,让学生发言说出他们的方法,其中有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这时让其他学生说出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使他们很好地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亮点三:在例题处理上,首先让学生看书中例题,让学生交流解决此类问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的交流和发言把我们想到的问题都说出来了,随后,我又出示了一道关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确定的例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顺畅的完成了解题过程,并且掌握了解题技巧。 通过利用科学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方法,学生在本节课得到了全面的收获和发展,创造性的合理使用教材,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符合当前课改的重要理念,充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新课改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关键,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探究学习的热情,另外在教学中注重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还要学会指点,诱导,和启发。学法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他们独立,勇敢,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0年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如图)。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的把手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B.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使车上坡更轻松 C.将坐垫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人对坐垫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 D.用力捏刹车闸可增大摩擦力 2.如图容器中间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列问题中不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A.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D.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3.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一段距离(木板A没有掉下来),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减小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强变大D.A所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4.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5.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研究液体压强实验:当容器内的液体相同、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管内水面的高度差相同,则根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A.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D.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无关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B.4∶3C.1∶2D.4∶1 7.如图所示.将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装2kg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 A.容器如图甲,F>30N B.容器如图甲,F<30N C.容器如图乙,F<30N D.容器如图乙,F>30N 8.如图所示,在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为m甲、m乙,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2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2篇 反思一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压强》的复习课。《压强》这一章共有压力压强、液体压强和流体压强三部分组成。对于初三第一轮复习的具体情况,这节复习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点知识兼顾全面复习,始终以压强的概念贯穿整节课,以之为主线,把各部分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并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开展课堂讨论,强化基本能力的训练,重视课堂反馈,用以来达到提高复习教学的效果。在这节复习课中: 1.成功运用了多媒体,有效的进行了物理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在这节复习课中,我将平时的powerpoint演示课件改成prontpage的网络课件,让学生以上网的形式在网上自由浏览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由于是复习课,可以放手让学生复习自己薄弱的部分,这样既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演示时间,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将整个复习的知识网络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时间充裕的学生还可以点击浏览相关的知识链接,在internet上了解更多的压强知识。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有效利用了物理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2.设计与生产生活有关的flash动画,让学生从实践中复习巩固本节的重点知识 在复习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的过程中,我选用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例如,锋利的刀口、铁轨铺枕木、骆驼的脚掌比较大等等实例,以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讨论其中的道理,

自然而然的知晓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使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3.寻求实际与知识点的有效结合 在复习到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我在网上搜寻并截取了一段关于龙卷风的视频,让学生亲眼见识到了龙卷风的威力。让学生很自然的想到这是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链接到飞机的外型与升力的关系。 4.设计有答案提示的反馈练习 在本节课最后,我精心挑选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这些习题都是当学生作出自己的答案之后会给出详细的分析是对还是错,完全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己把握复习的深度。 在这节复习课中,学生充分体会了物理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实效性,能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网络教学中考虑到知识应用和链接的问题,却忽视了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互相结合,使学生课堂更加有效而丰富多彩。 反思二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 讲授了《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在教后我体会很深,现结合这次课程培训,将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在本节课中,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探究-----应用”的物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我比较恰当的把握学生的经历水

新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1)

《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 卷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背面答题卡中。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 A .平放时最大 B .立放时最大 C .侧放时最大 D .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2. 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 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 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 .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2A ),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2B ),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 和p B ,则 ( ) A .p A >p B B .p A <p B C .p A =p B D .无法判断 5.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 A .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小 B .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小 C .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大 D .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大 6.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 甲、p 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 ) A .p 甲

p 乙 D .无法确定 7.如图5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 A .ρ甲= 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 图5 图3 乙 甲 图4 图2 图7 图 6 图 1

初中物理_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九章第1节压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钩码两个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用手用相同的力把气球按压在 钉子和钉床上,观察效果参与实验 思考回答 让学生亲身感受,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的 兴趣。

提出问题 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 同?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 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 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 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引导 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有关。 板书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 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 多。 不相同。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 小有关。 聆听 进一步展示现象,说 明这种现象的普遍 性。锻炼学生的分析 能力。 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 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 学生思考,并回答: 压力的大小; 锻炼分析能力。

初三物理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共20分.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2.如图所示,物体重10 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 0.5 dm2,现用24 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10 N,2×103 Pa B.10 N,4.8×103 Pa C.24 N,2×103 Pa D.24 N,4.8×103 Pa 3.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D.m甲>m乙=m丙 4.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 .玻璃管倾斜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5.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各图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6.如图所示,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A p 和B p ,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强分别 为A p '和B p ',则( ) A. A p >B p ,A p '>B p ' B. A p <B p ,A p '=B p ' C. A p >B p ,A p '<B p ' D. A p <B p ,A p '<B p ' 7.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吉隆中学吕伟新 【设计思想】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钢直尺、小凳子盒、砝码盒、棉花、气球、小桌等。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基础卷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 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Δh 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Δh 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m ′ 甲 、m ′乙,则( ) A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 B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 C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 D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和压力F 的大小关系为 ( ) A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B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C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D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3.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 、B (G A =G B ),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 .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 .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 .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压强》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适用年 八年级 级 所需时 4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主题单元内容是在前面力的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时需用到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重力、密度,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等重要知识。所以,本章知识也是初中力学知识的延续和综合,学习这些知识对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章知识较抽象,学生感性经验少,所以应加强实验,如探究液体的压强,了解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专题划分三个专题:认识压强的概念;探究液体压强及大气压强的特点;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重点:理解压强概念、单位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决定液体压强的因素,知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

系。 难点:对压强定义式的理解和应用;对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和理解;大气压强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本单元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预期学习成果:小组完成一份“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报告单、一份“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单;利用身边常见废旧物品,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挖掘身边资源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压强单元测试题 (本卷均取g =10N/kg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9.1-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2、如图9.1-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 于乙的质量。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的压力F A 、F B 的关系是( ) A .P A <P B F A =F B B .P A <P B F A >F B C .P A >P B F A =F B D .P A >P B F A >F B 3、如图9.1-3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压强为P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 .F ,P B .4F ,P C .41F ,P D .F ,4P 4、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9.1-4所示),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仍停原处 D .无法确定 5、如图9.1-5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 .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X k B 1 . c o C .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 .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6、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9.1-6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7、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 .用吸管吸牛奶 B .棒冰融化 C .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 .水往低处流 8、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 .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 .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初中物理_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理解压强的概念 3、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知道压强单位的由来,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通过收集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了解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树立关注自然、社会和乐于运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难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学法指导:采用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体验“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尝试用物理语言归纳实验结论;类比速度的概念学习压强这一新的物理量。 教具学具:钩码、小桌、装满沙子的纸盒、一端削尖的铅笔、PPt课件等 教学环节 【情境导入】 雪后,大家在雪地上走过会留下一串串脚印,从力的角度思考雪凹陷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有的同学脚印深有的同学脚印浅呢? (多媒体放映“雪地里深浅不同的脚印”图片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凹陷”就是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显性表现并引导学生思考脚印深浅不同的原因) 【实验探究】 探究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一:边做边思考完成下面的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初步体验并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因素有关) 1、使用食指分别用较大和较小的力按压另一只手的手心,观察手心的凹陷程度 2、用两手指顶住铅笔的两端(一端尖),使它保持静止,感觉两手指的疼痛程度 思考以下问题:

1、压力小时,手心凹陷的程度,压力大时,手心凹陷的程度,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有关 2、用笔尖和笔尾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尾则没有什么感觉,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还可能与有关。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亲身感受,初步猜想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于学生提出科学的假设) 实验二: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思考怎样利用小桌、钩码、沙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独立思考并小组内交流,制定实验方案。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 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本活动以分组实验的形式展开,教学案设计让学生明确了观察什么,实验方法是什么,避免了实验室的盲目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一练 一位同学赤脚在松花江边湿地上漫步,他观察到双脚陷入松软的泥土中,用力拔起一只脚时,另一只脚却陷得更深了,原因是。 (引导学生应用实验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解) 【自主学习】 (一)理解压强的概念、物理意义,知道其单位及计算公式 多媒体展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应该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位重520N的芭蕾舞演员,站在舞台上,她与舞台的受力面积是10 cm2;一头重为60000N 的大象,站立时与地面的受力面积是0.24 m2平方米请问谁的压力效果明显?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题(一)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本卷均取g =10N/kg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9.1-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2、如图9.1-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的压力F A 、F B 的关系是:( ) A .P A <P B F A =F B B .P A <P B F A >F B C .P A >P B F A =F B D .P A >P B F A >F B 3、如图9.1-3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压强为P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 .F ,P B .4F ,P C .4 1F ,P D .F ,4P 4、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9.1-4所示),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仍停原处 D .无法确定 5、如图9.1-5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 .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 .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 .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6、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9.1-6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5、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 通过实验直接呈现,让学生直接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给学生产生对压强的直接的感受,及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讨论法: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发表观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四、强化方法: 介绍公式后,通过在课中强化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加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公式的运用 【课时设置】 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教学时,本着贴近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参与的意识,提高参与能力;通过准备教具,亲历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及时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巩固提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软毛巾一块,木盒一个,钥匙串,一个三角尺,一支铅笔。 (学生)课前认真进行预习。 【教学过程】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自检题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 ,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乙 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 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 2.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 A=G 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9:10,把它们竖直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使物体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己知甲的密度为0.9×103k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的液体质量之比为9:5 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800Pa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D .x =30cm 时,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2250Pa 4.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如图甲是我校某生毕业后收到的可乐定制礼物,该生打开瓶盖喝了些后将其置于桌面上,此时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 甲,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力为F 甲。若将其倒立,瓶盖受到的压强为p 乙,瓶盖受到的压力为F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F p F ==甲乙甲乙 B .p F p <>乙乙甲甲,F C .p F p F >>甲乙 甲乙 D .p F p F <<甲乙 甲乙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 、B 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则A 、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教科版八年级下册压强 作者及工作单 位 白广余河北省迁安市沙河驿镇初级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用探究式的实验的方法总结出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体现sts教育理念。建立学生压强的概念,强化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有了初步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开展的,它是全章的基础,学好这节课为后面的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打好良好的的基础。 建立学生压强的概念,强化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建立探究式学习的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熟悉生活中的一些与压强有关的现象,但是头脑中并没有压力压的概念,虽有要在学生通脑中建立压力压强的概念。利用学生学过的控制变量法并充分应用来解决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其中,形成互动。 ☆教学目标 ①知道压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③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实验一:用手掌按压气 球,气球会变扁。 实验二:两个手指相互按压。说出自己看到的 现象和感觉。 引入压力概念。没有举 由于重力引起的压力, 怕将来学生混淆,一开 始就体现出来。

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一、选择题 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若甲乙对地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 B.若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 C.若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 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 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 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重力G甲、G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中 () ①ρ甲>ρ乙②p甲>p乙③G甲>G乙④m甲>m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茶壶上留有小孔D.钢笔吸墨水 2.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 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 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 茶壶 B. 锅炉水位计 C. 船闸 D. 潜水艇 4.如图容器中间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列问题中不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A.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D.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5.把装满水的试管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试管底向上提,在试管口离开水面前,试管露出水面部分() 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 C.没有水D.依次出现上述过程

6.如图是某次珠三角江面出现的龙卷风,龙卷风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可把珠江水吸离江面,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吸水”。龙卷风能吸水是因为其内部形成一股高速向上旋转的气流使() A.漩涡内的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 B.漩涡外的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 C.漩涡内的压强增大,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 D.漩涡外的压强增大,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 7.如图所示是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两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则() A.甲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乙对桌面产生压强的2倍 B.甲杯底受到的压强是乙杯底受到压强的2倍 C.甲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比乙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大 D.甲杯底受到的压力比乙杯底受到的压力大 8.如图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一样大 B.甲最大 C.乙最大 D.无法判断 9.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高清版

含义:太阳光用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的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由反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色光决定 颜料的混合:混合色由反射色光决定 规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实例: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 时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光源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速:c=3×108m/s 现象 应用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化学作用强 应用:验钞机、杀菌消毒 激光准直 射击瞄准中的“三点一线” 光的色散 平面镜 成像 含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 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使光 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定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类型 紫外线 红外线 光现象 看不见的光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特点:成正立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像 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应用: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 小孔成像 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特点:使被照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穿透力强应用:红外夜视仪、遥控探测、红外烤箱 月亮不是光源 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f :焦距 u :物距 v :像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需戴由凸透镜制 成的远视镜矫正 视力矫正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需戴由凹透镜制 成的近视镜矫正显微镜能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物体 望远镜能观察遥远的星空 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同一 个凸透镜通过改变的晶状体形状,使远近不同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 网膜上眼睛 u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 <v <2f ,此时u >v u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f ,此时u=v f <u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2f ,此时u <v u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透镜的作用 透镜 焦距 对光有发散作用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显微镜和望远镜 眼睛和眼镜 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