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表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表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表

矿山企业(盖章):填表单位(盖章):填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 制规范

目次 前言 (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附录)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D(规范性附录)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E(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F(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正文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项目简介 (1) 1.2编制依据 (6) 第2章项目区自然条件 (8) 2.1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 (8) 2.2区域地质概况 (10) 2.3社会经济概况 (13) 第3章项目区地质环境现状及问题 (15) 3.1地质环境现状 (15) 3.2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预测 (18) 第4章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19) 4.1地质环境治理的原则 (19) 4.2项目治理的目标 (20) 4.3工程设计内容 (20) 4.4工程量计算 (22) 4.5施工组织设计 (22) 4.6预期成果及管理 (27) 第5章项目经费预算 (29) 5.1预算编制依据 (29)

5.2取费标准及计算方法 (29) 5.3需要说明的问题 (32) 第6章预期效益分析 (34) 6.1社会效益 (34) 6.2生态效益 (34) 6.3经济效益 (35) 第7章保证措施 (36) 7.1组织领导保证 (36) 7.2项目实施制度建设 (36) 7.3项目资金管理要求 (38) 7.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8) 7.5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 (39) 第8章附件 (41) 8.1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 (41) 8.2编制单位内部审查意见 (44) 8.3项目工程任务表 (45) 8.4附件 (46)

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的由来 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位于某北1 km处,位于某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某公路,位于某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由于多年的无序开采,采区内采坑深浅不一,排列无序,已形成较大面积的水塘,水塘中堆积大量的城市垃圾,坡岸逐年侵蚀,造成土地资源逐年丧失,对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影响某生态农业基地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和农业建设的瓶颈。 2013年7月,某工程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某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关于印发《某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某资发【2007】37号)的文件要求,编制了“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书及工程预算书。 1.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项目区原为某砖厂取土区采坑,某砖厂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采多年后因资源枯竭,于八十年代初期关闭。矿山关闭后,附近居民仍在此取土修建民房,由于多年在此取土,形成了较大的采坑,采坑已全部积水,成为水塘。因项目区废臵多年,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造成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也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项目区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某快速发

矿山环境监测报告

恒隆源煤业 绥阳县宏盛煤矿 矿 山 地 质 环 境 检 测 报 告 绥阳县宏盛煤矿 二0一四年三月三十日

第一章前言 1.1 监测目的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检测工作,为矿山建设施工过程中及生产后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及矿山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合理开发和充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以及为政府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和采矿许可换证提供技术依据。 1.2 监测任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次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步查明矿山及相关围的地质环境特征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现状、形成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对矿山建设生产的危害; (2)定性监测分析矿山工程建设中和生产后可能诱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以及对矿区地质环境的影响; (3)综合分析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矿山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地质灾害和灾害患的防治措施、建议。 1.3人员设备投入 本次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参加工作的人员共6人,其中,工程师1人,相关人员5人,关于设备先利用现有技术设备,

缺少的设备应尽快配备完善。 1.4完成的工作质量及质量评述 在充分研究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及邻近区域进行环境地质综合调查。经室综合分析整理编制完成《绥阳县宏盛煤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报告》一份和井上下对照图一。 本次监测报告编制工作资料收集比较全面,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按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进行,报告编制参照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和《绥阳县宏盛煤矿地质报告》,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第二章监测区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与围 宏盛煤位于绥阳县黄镇境,隶属于市绥阳县黄镇管辖围,矿山距桐梓至正安公路约5公里(至宽阔镇),宽阔镇距桐梓县城37公里,南距绥阳县城约66公里。交通较方便,煤炭外运较方便。矿区地理坐标:107°01′12″~107°01′40″,北纬:28°17′22″~28°17′50″。矿井有电信公司和手机与外界联系。 矿井生产能力9万吨/a,矿井处于安全生产期间。

20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一、矿山基本情况 (1)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3) 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 六、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5)

一、矿山基本情况, 王家岭煤矿为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建有配套的500万吨/年的选煤厂。矿井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境内,地处河东煤田北段,井田东部以吕梁山脉与宁武煤田相隔,南部为河东煤田白家沟资源补偿项目详查区,西部邻黄河与陕西神府煤田隔河向望,北部为神华集团神东公司保德煤矿。行政划隶属于保德县桥头镇和孙家沟乡所辖。 国土资源部划定的矿区范围呈南北走向的多边形,南北最长8.32km,东西最宽5.43km,井田面积34.4471Km2。 公司新建的运煤专线(由厂区到窑洼收费站)和S46五保高速在窑洼收费站相接,王家岭总体对外交通便利。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王家岭煤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西北风盛行;春季较长,多风沙、常干旱;夏季湿度大,多高温;秋季较短,气候温和,天气凉爽。 2、矿区属黄河水系,黄河从矿区西部垂直距离约6km的地方通过。由天桥北入境,冯家川南出境,全长约54km。石塘河从工业广场由东相西通过,由于受上游煤矿排水影响,河道常年有水,但是水量不大,王家岭为其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了保护煤柱。 3、井田土壤分为两个土类,栗褐土和黄绵土,地带性土壤为栗褐土,与黄绵土交错分布。 4、矿区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欧亚草原植物亚

环境监测方案

《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标编制前环境监测方案(讨论稿一稿) 为规范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管理,配合地方环保部门对离子型稀土矿山监督检查,现准备制定《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明确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排放限值,规范离子型稀土企业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管理。现结合矿山开采工艺及管理的要求,制定环境监测方案。本次监测属于研究性监测,为制定制定《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标准》提供充分参考依据。 依据水体的功能以及污染源的类型,确定水质监测项目。环境水体的监测,对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开矿前的矿体污染源的监测,首先对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明确监测断面的布设、监测点的布设、采样时间、采样频次、样品采集与运输、样品的保存方法、样品的分析方法,依据水深和水宽定制采样点与数量,地下水采样井布设。 根据实际情况,现确定对地表水、地下水、河道底泥、矿区周边土壤、矿区矿体进行监测。 现场样品采集及运输保存参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1.地表水监测 1.1监测点的设置 (1)监测点布置原则

依据稀土矿山资源分布、采矿证数量及大小、地形地质地貌条件、开采情况、流域走势等条件综合考虑选择在出矿区边界50-100米有代表性设置监测点,定好监测点坐标。 (2)监测点建设规格及保护设施 考虑到监测时期较长,在监测点旁边立标识牌。 (3)监测点初步选定 依据监测点布置原则,各资源县监测点初步选定如下:龙南9个、定南7个、信丰3个、安远6个、全南4个、寻乌3个。背景断面每年监测一次,其他断面每月监测一次。具体坐标见表1,位置见监测点布置图。 表1 地表水监测点位分布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划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几个等级?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见表12)与建设项目重要性(见表1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3级,见表14。 表1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注:每类5项条件中,有1条符合较复杂条件者即划为较复杂类型。 表13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表1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不同等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是什么? 一级评估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地质灾害是否应危害建设项目安全、建设项目是否诱发地质灾害、因治理地质灾害增大的项目建设成本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其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滑坡的评价必须查明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的构成要素及变形的空间组合特征,确定其规模、类型、主要诱发因素、对工程的危害。对斜坡地区的工程建设必须评价工程施工诱发滑坡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对变形迹象明显的,应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2)泥石流评价必须查明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流条件、植被发育状况、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确定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规模、活动特征、侵蚀方式、破坏方式,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3)崩塌的评价应查明斜坡的岩性组合、坡体结构、高陡临空面发育状况、降雨情况、地震、植被发育情况及人类工程活动。确定崩塌的类型、规模、运动机制、危害等,预测崩塌的发展趋势、危害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4)地面塌陷的评价必须查明形成塌陷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确定塌陷成因类型、分布、危害特征,分析重力和荷载作用、地震与地震频率、地下水及地表水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塌陷形成的影响,预测可能发生塌陷的范围、危害。 (5)地裂缝的评价必须查明地质环境条件、地裂缝的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及动态变化。对多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判明控制性因素及诱发因素。评价地裂缝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除地震成因的地裂缝外,对其他诱发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分析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采矿活动、人工蓄水以及不良土体地区农灌地表水入渗、松散土类分布区潜蚀、冲刷作用、地面沉降、滑坡等作用的影响。 (6)地面沉降的评价必须查明评估区所处区域地面沉降区的位置、沉降量、沉降速率及沉降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如抽汲地下水、采掘固体矿产、开采石油、天然气、抽汲卤水、构造沉降等)、沉降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的由来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北 1 km处,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公路,位于********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由于多年的无序开采,采区内采坑深浅不一,排列无序,已形成较大面积的水塘,水塘中堆积大量的城市垃圾,坡岸逐年侵蚀,造成土地资源逐年丧失,对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影响****生态农业基地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和农业建设的瓶颈。 2013年7月,****工程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关于印发《****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资发【2007】37号)的文件要求,编制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书及工程预算书。 1.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项目区原为****砖厂取土区采坑,****砖厂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采多年后因资源枯竭,于八十年代初期关闭。矿山关闭后,附近居民仍在此取土修建民房,由于多年在此取土,形成了较大的采坑,采坑已全部积水,成为水塘。因项目区废置多年,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造成地质环

境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也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项目区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瓶颈,为彻底改变废弃矿山对地质环境所造成的破坏,美化地貌景观,恢复植被,尽快予以实施治理极为迫切和重要。 其项目符合********的总体规划,紧邻****公路,位于****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因此对该项目区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对该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该项目具备环境治理条件,实施方法简单,****有多个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当地群众非常拥护,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并且****领导多次对项目区进行视察,对项目区治理工作大力支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积极配合。近年来,****国土管理部门对相关治理工程的管理、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内容、方法与工作程序积累了大量经验,也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该项目资金来源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不存在任何风险,只要资金到位,管理到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1.1.3 项目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公路,位于****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内,距********约1km,项目区坐标东经124°07′14.0″—124°07′28.6″;北纬47°19′3.8″—47°19′18.9″。(见交通位置图1-1)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30T10:01:20.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李艳娟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所以对地质环境的遥感监测就尤为重要。我国对矿产资源巨大的需求量,导致对矿床的大量开采,矿山附近的生态平衡造到破坏,因此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深入分析原因和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检测技术 引言 我国矿山开采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不合理的开采工作也会影响生态环境。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采用一定的科学技术,解决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防控开采过程中的灾害问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而对环境监测并进行有效的测评,有利于保护矿山环境,可以有效的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1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矿业大国,拥有众多矿山,且分布范围广,各地的地质情况也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我国对矿产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强,这些连接不断的开采作业在为我国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导致很多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地区出现了地面下沉、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矿山的环境问题与矿藏的种类、开采方式以及地质背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各个矿山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也各有不同,若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科学专业且系统的监测方能实现。只有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监测,才能判断矿山开发是否对地质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我国在矿山环境监测方面起步较晚,监测技术还不完善,本文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为后期矿山环境管理、保护以及恢复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2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 2.1废水污染、矿山开采破坏 矿山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型矿山以及中型矿山数量接近一万座,数量庞大,合理有效的开采将极大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占用一系列的土地资源,比如说工厂房屋、工业场地等。另一方面,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废弃的固体材料,并且难以分解和处理,还会出现废水污染等,对环境造成相应的破坏。废水主要的来源是矿坑里的排水、矿产经雨水冲刷产生的废水以及其他的生活、生产、工作废水。 2.2资源方面 矿山开采的同时会产生很多固体垃圾,通过对这些垃圾进行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相当复杂,成分中重金属比重较大,一些还含有对人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通常堆放在矿山露天环境里,不但妨碍了对矿山的地质勘查或野外作业,还有可能影响周边的耕地、地下水或是森林地资源。此外,随着开采的深入,废气物质越来越多,所占空间也逐渐增大,这些大大的增加了清理的难度和时间,而且一些有毒物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很难修复。 2.3滑坡灾害 滑坡灾害是我们常听到过的一种地质灾害,矿山地质滑坡灾害的形成可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过度的露天开采,矿山植被层严重遭到破坏,对表层的土层失去固定作用,在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滑坡现象;二是矿山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堆放没有一个严格的控制标准,且堆放的方式与管理欠缺,一旦遇上雨季或者是其他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坍塌,影响周边的施工。 3检测内容和方法 3.1地下水监测 矿山的开采不仅仅止于表面,对矿区内的地下水、地表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榆神府矿区对煤炭的高强度开采导致萨拉乌苏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最多部分超过15m,导致窟野河基流量减少、干涸,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该地区的沙漠植被发育。对于不同的矿山其地质背景不同,需检测的地下含水层也属于不同的地质年代。因此,在检测前要考察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含水层,再通过建立含水层检测系统和泉流量检测系统,定期采取水样进行分析化验,检测变化情况。从而能够及早发现矿区里地下水严重受开采影响的区域,采取对应措施,保护含水层的地质结构、水位和水质的稳定。 3.2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与技术 如今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相比较传统的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有更多的优点,运用遥感动态监测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了人力的消耗,而且减少了疏忽漏洞,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得到信息的时间很短,而且很完整,能充分的反应矿山地质环境的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下达措施,为矿山地质环境的发展提供了高技术的支持。由于矿产资源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促进我国的综合发展,利用遥感监测的技术的优势,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制定合理的规划,防止对矿业的盲目开发。遥感监测有利于对矿山的管理,实现数字化的模式,储存足够的信息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分析。操控系统,随着时代的变迁,操控系统由原来的手工操作模式正在一步步转向人工智能操控系统,计算机相对于人脑来说更准确,能迅速的做出反应和提取信息,并不会被其它因素影响,随时处在理性的状态。 3.3监测地质灾害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以监测灾害类型,还能够监测灾害体的信息。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运用的时间比较长,领域经验也比较丰富,不仅仅涉及影像光谱,还涉及地貌地形覆盖等技术。可以自动的识别灾害以及灾害体的数据情况。特别是矿山区地震之后,遥感技术可以第一时间的提供地质信息,为灾害后的分布信息进行数据获取,最终转换为直观性的地图,为灾后的救援以及修复工作提供帮助。滑坡监测,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施工动作过大可能会导致滑坡,遥感动态监测在对矿山滑坡监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的对危险进行评估。遥感技术在对地势的监测上颇有研究,利用遥感得到众多数据,了解到矿山的地势条件,分析地势条件对滑坡的影响力,为对滑坡的监测奠定了基础。塌陷监测,地势塌陷的前兆又快又急,要长期连续的对矿山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矿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定稿版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 作方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本评估工作目的是: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程度及危害性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以及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二、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 评估范围确定的原则是: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结合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考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来源及可能影响范围。本建设项目属面状工程,评估范围一般为由用地红线外扩30~50m。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的重要性进行划分。 三、工作部署、工作量 (一)、资料收集 收集建设场地及临近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建设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的有关资料,以及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最新成果资料。 (二)、技术要求

1、开展工作前,组织项目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国土资源部[2004]69号文及广西地方标准《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统一认识,熟悉了工作程序,明确了本次工作的重点。 2、在调查前,熟悉收集到的资料,了解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设规模、特点。在分析和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基础上,经野外踏勘后,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制订详细的评估工作大纲。 3、野外调查采用1:10000、1:1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手持GPS定点。 4、室内资料整理按《评估规程》工作程序,在综合分析研究既有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措施和建议,编制“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三)、工作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本次评估工作以采用收集现有资料、野外实地调查访问为主,野外以1:10000、1:1000地形图作工作底图,采用GPS定点定位,皮尺,罗盘量测,记录本或卡片描述记录,室内对所获取的数据采用定量、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工作次序安排 1、前期工作准备、搜集资料; 2、进行野外勘踏、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及野外调查; 3、室内资料整理、编制图表、编写报告、进行内审;

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目前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资源利用效率低等现象导致矿山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加强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十分必要。遥感技术作为矿山环境监测手段之一,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基于此,笔者重点论述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方法及其具体应用。 标签: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应用 1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方法的运用流程 1.1基础资料收集 基础资料收集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遥感自动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及监测结果的质量。在基础资料的收集阶段,主要收集矿山环境工作区内的相关资料,例如工作区的影像数据、地形图、DEM数据,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矿点及道路、居民区和水体分布等详细资料。 1.2数据预处理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和文字图形资料的数字化过程是数据预处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遥感影像的预处理主要是进行遥感解译之前的遥感影像的正射、融合、镶嵌及组合波段等操作项目,同时对两期影像变化检测之前进行几何精校正和匹配成像环境等工作内容;文字图形资料的数字化主要是将收集到基础数据进行数字化的转换过程。 1.3变化检测 该阶段属于整个工作的关键阶段。主要是依据预处理的结果,将整个变化检测部分划分为图像间变化检测、图形间变化检测和图形与图像间变化检测。变化检测工作结束之后,并结合研究区内部的基础地理数据及矿业活动数据等,对变化进行筛选,从而得到研究区内部和矿山活动相关的变化图斑。最终利用人机交互解译的途径将图斑进行识别和归类。 1.4成果结论 该阶段主要是运用图件、报表及数据库的方式将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并依据矿山遥感监测规范标准对其进行归纳表达。 1.5野外验证 野外验证主要是在包含所有地物类型的前提条件下,对图斑进行野外检查,并填写外业调查表,获取实地调查数据之后,来不断完善影像图制度的精度及成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 4.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矿山基本情况及远景规划、矿山(区)地质环境条件、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等。 4.1.1 矿山地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包括矿山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区域条件及环境功能规划要求;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重要工程及特殊保护地区的分布;矿山所在地社会,经济状况及远景规划。 4.1.2 矿业活动远景规划:包括矿产资源特点、矿山建设规模及分布、矿业工程布局;矿业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厚度及采动范围,原地选矿、冶炼的生产工艺、规模、强度;矿业开发远景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各省地矿行政管理部门编制)。 4.1.3 矿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区域地质概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矿床开采条件和地质环境背景等。

最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设计探讨 杨志勇刘亚南炎杉杉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探矿队,三门峡 472000) 1.0引言 本文介绍了矿山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实例,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2.0治理工程概况 2.1治理区概况 灵宝双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矿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小秦岭地区,隶属灵宝市豫灵镇管辖,矿区距豫灵镇约20 km,有矿山公路相连。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均穿过豫灵镇,因此矿区交通条件便利。依据委托方提供:矿区面积为7.9395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6′39″~110°28′03″,北纬34°24′15″~34°25′11″。 2.2自然地理概况 双鑫矿区位于小秦岭主峰附近,地势南高北低,小秦岭最高峰老鸦岔脑,标高2413.8m,为河南省最高峰,矿区北侧为黄河河谷,高程近300m,相对高差较大,约2100m,属切割强烈的中山区。本区属黄河流域,矿区绝大部分沟段为季节性水流,主干水系为黄河一级支流文峪河与西峪河,呈南北走向,主要来源受降雨直接补给。 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蒸发量、气温等气象要素年际变化明显。多年平均降水量645.8mm,年最大降水量984.7mm(1958年),最小降水量为318.7mm(1997年),年际最大变化量666.0mm。 2.3治理区地质环境条件 2.3.1地层 治理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变质杂岩及第四系全新统沿沟谷分布的砂砾石层。第四系厚0~5m。 2.3.2构造 治理区主要褶皱构造为金硐岔——老鸦岔——板石山主背斜。 2.3.3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第四系坡、残积物不发育,在沟底凹地零星分布,富含季节性孔隙水。矿脉围岩系古老变质岩系,岩性一般质地坚硬、致密,节理不发育,含有少量不连续裂隙水。断裂构造仅于矿区南缘发育有NE、SE向断裂,以及与之斜交的小断裂,构成向西收敛、向东撒开的承压水带。 大气降水是该区唯一的补给源,通过断裂相交部位,节理裂隙发育地段渗入地下,以散流、隐流或下降泉方式近源排泄。治理区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 2.3.4工程地质条件 治理区岩性较单一,开采区围岩一般为混合岩和斜长角闪岩,地质构造简单,节理、裂隙不发育,稳固性较好,围岩质地坚硬,岩块抗压强度较大。故工程地质条件总体属中等—良好类型。 2.3.5地震 本区位于汾渭强震带上,地震基本烈度为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属国家重点监测区之一。新构造运动强烈,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 2.3.6环境地质条件 治理区开采出的废石量较大,且大都堆放于沟谷之中或河道的边缘,高的几米至数十米,而留的河道不足10m,造成水道狭窄,排水不畅,若遇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易形成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及资料要求(试行)为规范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编制及备案管理工作,保证提交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特制定本要求。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交 1.评估报告应做到内容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重点突出、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 2.评估报告的编制章节和内容应符合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和省主管部门指导意见。 3、评估报告格式:正文、表格的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规格(个别表格也可采用A3规格,但应折叠成A4大小);封面应包括报告名称、建设单位、提交单位和日期(送审稿应在封皮的报告名称下方注明“送审稿”字样);扉页除有封面部分内容外,还需有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负责、报告编写人、审核人、总工程师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栏;目录应包括正文目录、附图目录、附件目录及相应的页码;图件大小依据建设场地的规模而定,比例尺应满足其精度的要求,一律按A4规格折成手风琴式,图面朝里,图签向外;附图册和附表册幅面可为A 4、A3幅面(其格式要求详见本要求附件)。 4.评估报告中的文字、术语、标点、代号、符号、数字、图例、图式、单位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5.评估报告中的插图应注明图号、图名、图例、比例尺(图号、图名采用黑体置于图下部);插表应注明表号、表名(表号、表名采用黑

体置于表上部)。 6. 评估报告附图、附件应按顺序排列,附于文字报告后;附图中应有责任栏(右下角)。 7、评估报告内容装订顺序:封面、扉页(责任栏)、单位资质、专家评审意见、评审专家组名单、报告目录、正文、报告附图、报告附件。 8.评估报告最终稿应沿左侧胶装成册。 二、一级评估报告评审 申请评估报告评审时应提交的资料(按下列顺序整理) 1、评估报告评审申请表 2、单位资质证书扫描件 3、评估项目合同书或委托书 4、地方主管部门评估项目备案登记表 5、建设项目立项支持性文件 6、评估报告送审稿1份 三、一级评估报告备案 1、申请评估报告备案时应提交的材料(按下列顺序整理) (1)单位资质证书扫描件 (2)项目合同书或委托书 (3)地方主管部门评估项目备案登记表 (4)项目评审意见书(含专家组名单)、专家个人审查意见、专家现场考察书面意见 (5)评估报告评审情况记录及反馈表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0 前言 (1) 0.1立项依据及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意义 (1) 0.2主要任务 (2) 0.3编制依据 (2) 1 立项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 1.1某铁矿矿区生产概况 (2) 1.2某铁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1.2.1某铁矿区地质环境现状 (3) 1.2.2某铁矿区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4) 1.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 1.4立项治理的可行性 (5) 2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6) 2.1自然地理位置及交通 (6) 2.2地质环境条件 (7) 2.7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9) 2.8场区土壤及植被特征 (9) 3 弃渣场基本特征、危害性及稳定性分析 (9) 3.1窑子沟弃渣场形成原因 (10)

3.3弃渣场斜坡变形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3.4弃渣场斜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 (12) 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程技术方案 (15) 4.1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目标、原则及技术路线 (15) 4.2设计工况、参数与标准的确定 (16) 4.3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设计 (18) 4.4不同方案的分项工程设计 (19) 5工程监测设计方案 (20) 5.1监测工作的任务及目的 (20) 5.2监测设计主要技术依据 (21) 5.3监测设计的指导思想 (21) 5.4监测工作现状 (22) 5.5监测工作布置 (22) 6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程施工组织 (22) 6.1施工条件与地形 (22) 6.2地质条件 (23) 6.3建筑材料 (23) 6.4供电与供水 (23) 6.5占地拆迁数量及协议 (23) 6.6主要施工机械 (2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 复设计方案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第一节矿区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一、矿区地理位置与交通 1、位置 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位于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行政区划隶属宁城县黑河镇管辖。 矿区东西长1.33km,南北宽0.50km,矿区面积0.665km2。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8°20′57″—118°22′02″,北纬41°21′32″—41°21′54″。 2、交通 矿区距黑里河镇镇政府所在地9km,为砂石路,距宁城县政府所在地天义镇90km,东经平双公路至赤峰市区178km,有柏油公路相通,交通较便利。详见图1-1。 二、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概况 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采矿权人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项目设计概算总投资为70.68万元。该矿区周边目前没有其他矿业权设置。矿区内无居民区,矿区距最近的大松树沟村约600m。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其次为蒙古族、满族、回族等民族,劳动力资源充足。矿区内主要活动为牧业活动。 矿区所在地黑里河镇地处宁城县南西部,经济特点是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耕地主要分布于山间谷地中,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高梁、大豆等。工业经济不发达,仅有简单的机械修配厂、粮谷加工厂等作坊式个体企业。近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地方电力及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有所发展,为矿山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本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小型铜矿及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

经调查咨询,矿区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迄今为止未发现文物古迹和重要人文景观。矿区附近没有大型电力、水利等重要国民经济建筑物、构筑物及军事设施。

矿山环境监测方法探索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法初探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主要矿业大国,长期大规模矿产开发活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矿业开发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 刚完成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已经摸清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矿业活动诱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矿产种类、开采方式、环境地质背景以及矿山企业的规模、管理体制等密切相关。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矿山种类多样,开采条件各异,且矿山企业规模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我国矿业活动诱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多、分布广,主要可以归纳为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三大类,包括:①矿产资源开发压占、毁损土地资源严重;②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沉)塌陷、地裂缝、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问题突出; ③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三废”排放污染环境,造成公害;④采矿活动造成了地下水均衡系统破坏;⑤采矿活动加剧了矿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必须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还没有系统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严重影响了矿山环境管理决策的制定。 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法研究,提出了一套包括监测技术路线、监测内容与指标、监测方法、工作程序、监测组织与管理、质量控制、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等内容的监测工作方法。 2 监测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进一步认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预测矿山环境发展趋势,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工作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单个矿山的地质环境监测和区域集中开采区或群采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2)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及共享; (4)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测; (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控制措施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对策建议; (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年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完整新版)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行为,维护委托单位和评估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质量,根据《价格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就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和规划实施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治理措施等活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县级以上人民***或国土资源部门确定的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第三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是指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和规范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以及编制评估报告和组织报告评审等收取的费用。 第四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属于中介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和自愿有偿的原则。委托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自主选择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评估机构可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第五条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收费办法,并负责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办法。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办法应根据评估区面积、规划人口、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 第六条评估机构提供服务,应当符合相应规程规范的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公平竞争,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 第七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实行***指导价。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以下简称“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浮动幅度为上下20%,具体收费标准由评估机构与委托人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 第八条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由评估基本收费、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和地区调整系数综合确定。其中,地质灾害评估基本收费根据建设工程重要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工程类别和评估级别等确定。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包括开展资料搜集、现场调查、图件绘制、技术分析,以及评估报告的编制和评审等全部费用。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1士20%);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地质灾害评估基本收费×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地区调整系数; 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按照本办法附件确定;地区调整系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在规定范围内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