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溶解度

溶液 溶解度
溶液 溶解度

溶液、溶解度知识点

初三化学:溶液、溶解度知识点梳理 要点梳理: 一、溶液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四、结晶的方法: (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与溶解度选择题及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与溶解度选择题及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固体 C 、氧化钙固体 D 、硝酸钾晶体 【答案】分析:物质溶解过程包括离解和水合两个过程,离解过程吸热,水合过程放热,所以可根据平时实验及课本知识积累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A 、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C 、氧化钙溶于水和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D 、l 【答案】分析:A 、根据可燃性气体的性质考虑; B 、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放热情况分析;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 D 、使酚酞试液变红只能说明显碱性. 解答:解:A 、可燃性气体的性质:点燃它们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所以某无色气体混入空气后点燃爆炸,不能证明该气体一定是H2还可能是一氧化碳、甲烷等,故A 错误; B 、物质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可证明该物质溶于水吸热,故B 正确; C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证明该物质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 可能含有氧元素.故C 错误; D 、使酚酞试液变红只能说明显碱性,不能说是碱溶液,故D 错误. 故选B . 难度:容易 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3.配制溶液时最常用的溶剂是( ) A 、水 B 、汽油 C 、酒精 D 、花生油 【答案】分析: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有时汽油、酒精也可用作溶剂. 解答:解:配制溶液时,如无特殊要求,一般采用水作为溶剂,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花生油都属于有机溶剂. 故选A . 难度:基础 知识点:溶液的形成 4.20℃时,向100g 未知浓度KCI 溶液中加入5g KCI 后,一定正确的是( ) A 、溶液质量变为105g B 、溶质质量发生变化 C 、溶液浓度变大 D 、溶剂质量不变 【答案】分析:未知浓度KCl 溶液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一种是饱和溶液,根据这两种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 解答:解:A 、如果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加入5g KCl 后,不会溶解,溶液质量不变,故A 错误;

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溶液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一、溶液选择题 1.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102030405060 NaCl35.836.036.336.637.037.3 溶解度/g KNO320.931.645.863.985.5110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B.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C.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发现,在20℃~30℃温度范围内硝酸钾和氯化钠存在溶解度相同的数值,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错误; B、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105g的KNO3饱和溶液,含有硝酸钾55g,加入95g 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7.5%,错误;C、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NaCl 和KNO3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氯化钠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正确;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很大,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错误。故选C。 点睛:掌握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晶体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溶液与溶解度(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知识点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5、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名称溶质溶剂 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水H2O 盐酸氯化氢HCl 水H2O 碘酒碘I2酒精C2H5OH 6、溶解时的热现象:吸热(如硝酸铵) 温度不变(如氯化钠) 放热(如氢氧化钠、浓硫酸) 7、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8、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说明物质分子之间有间隔) d、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 以溶液透明,注意透明和无色是两个概念。 e、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知识点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止后会分层。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3、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分层。

溶液 溶解度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

溶液 溶解度单元测试(word 版附答案) 一、溶液选择题 1.KNO 3和K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低于40℃时,KNO 3的溶解度一定小于KCl 的溶解度 B .将等质量的KNO 3和KCl 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KNO 3大于KCl C .将10℃时KNO 3、KCl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K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KCl 大 D .将20℃时100gKCl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需要再加入11.5gKCl 固体才能使溶液恰好饱和 【答案】B 【解析】 A 、在30℃-40℃时,两条曲线有交点,此时KNO 3的溶解度和KCl 的溶解度相等,故错误; B 、将等质量的KNO 3和KCl 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KNO 3的溶解度比KCl 的溶解度变化大,析出晶体的质量KNO 3大于KCl ,故正确; C 、将10℃时KNO 3的溶解度大于KCl 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100%100g+ 溶解度溶解度 可知,将10℃时KNO 3、KCl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KCl 大于KNO 3,升温至60℃,KNO 3、KCl 的溶解度都增大,但溶液的成分都没有变化,K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KCl 小,故错误; D 、20℃时,KCl 的溶解度为34.0g ,60℃时,KCl 的溶解度为45.5g ,如果水为100g 饱和溶液从20℃时升温至60℃,需要再加入11.5gKCl 固体才能使溶液恰好饱和,但是题干中为100g 溶液,故错误。 点睛: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

溶液 溶解度中考真题 (word)

溶液溶解度中考真题(word) 一、溶液选择题 1.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A.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向下移 C.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时,M代表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就会变得更不饱和,但升温后两溶液中的各个量没有发生变化,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B、由于加水稀释并不影响物质的溶解度,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因此两点应是向下移动了,选项正确; C、降温时,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但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因此M点会沿曲线向左下移;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则会逐渐的变成饱和溶液,直至有晶体析出,因此N点先是向左平移,然后沿曲线向左下移,选项正确; D、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溶剂,因此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变化,因此M点不动;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随着水分的蒸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直至溶液达到饱和不再发生变化,因此N点是先向上位移达到曲线后不再发生变化,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

溶液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 一、溶液选择题 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在60℃到80℃之间 B.t℃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C.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含结晶水)无法比较 D.把60℃时的105g KNO3饱和液降温至20℃,能析出晶体73.4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t℃时K2CO3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60℃到80℃之间溶解度都包括126-139间的数值,所以t℃在60℃到80℃之间,故A正确; B、t℃时,两种物质只有是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则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B正确; C、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硝酸钾比碳酸钾多,如质量不等,则无法比较,故C正确; D、把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105g KNO3饱和液中溶剂是50g,溶质是55g,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g水中最多能溶15.8g,所以降温后能析出晶体39.2g,故D不正确。故选D。 2.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 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答案】B 【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A错误;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 C、t2℃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故D错误。 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正确;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加入50g水 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B错误;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

溶液和溶解度

Chapter 3 solutions and solubility 溶液和溶解度 3.1 Types of Solutions 溶液的类型 Ⅰ.Key terms 关键词 Solution 溶液 Solvent 溶剂 Solutes 溶质 Concentrated solution 浓溶液 Diluted solution 稀溶液 Aqueous solution 水溶液 Miscible 相溶 Immiscible 不相溶 Alloys 合金 Saturated solution 饱和溶液 Unsaturated solution 不饱和溶液 II.Topics 知识点 ·What is solution? A homogeneous mixture of a solvent and one or more solutes. 溶液是由一种溶剂和一种或多种溶质组成的混合物。·What is solvent? A substance that has other substances dissolved in it. 溶剂是其它物质能够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What is solute? A substance that is dissolved in a solution. 溶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 ·What is concentrated solution? A solution that ha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solute to solvent than a dilute solution. 浓溶液是溶质与溶剂比例比稀溶液高的溶液。 ·What is dilute solution? It has a lower proportion of solute to solvent than a concentrated solution. 稀溶液是溶质与溶剂比例比浓溶液低的溶液。 ·A solution can be a gas, a liquid, or a solid. ·An aqueous solution is a solution in which water is the solvent.

溶液 溶解度培优卷经典

溶液溶解度培优卷经典 一、溶液选择题 1.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内容关系合理的是( ) A.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B.向一定量锌粒中滴加稀硫酸 C.一定质量的固体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 D.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溶质硝酸钾至溶液饱和 【答案】C 【解析】A、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应该等于7,不会小于7,错误;B、向一定量锌粒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与锌粒接触就会产生气体,错误;C、一定质量的固体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减少,当反应结束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保持不变,正确;D、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溶质硝酸钾至溶液饱和,当开始加入硝酸钾时,溶液的质量不为0,错误。故选C。 点睛: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图象的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2.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 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答案】B 【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A错误;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 C、t2℃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

溶液浓度和溶解度的换算

溶液浓度和溶解度的换算 (师大附中高级教师王际定老师撰写) 学习误区: 溶液溶解度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关键是要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根据溶解度的概念找出溶质、溶剂和溶液三者间量的关系,如果要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则必须用上密度。还要注意溶解度是对饱和溶液而言,溶液的浓度则与此无关。 学习点拔: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这个概念有四个要点:温度一定,溶液是饱和溶液,溶剂(一般是水)是100克,溶解溶质的克数,这个概念本身告诉了我们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量的关系,也告诉了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例如物质A在t℃时的溶解度为xg,则t℃时的饱和溶液中有溶剂(水)100g,溶质Axg,溶液为(100+x)g,质量百分比深度为[x/(100+x)]×100%=质量百分比浓度。如果要求A在t℃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则把溶质除以A的摩尔质量得到物质的量,把(100+x)g除以密度得到溶液的体积(mL),再根据溶液的物质的量概念(或公式)去计算。 例1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为110g,求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每含100g水,必有110g硝酸钾溶质,则溶液为:(100+110)g,然后根据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去计算。 解:硝酸钾的质量分数=[110/(100+110)]×100%≈52.4% 答: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52.4%

例220℃时的饱和食盐水的食盐质量分数为26.5%,试计算20℃时食盐的溶解度。 分析:已知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知道食盐水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关系,因为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从而可求出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溶解度。 解:设溶解度为x,则有: [x/(100+x)]×100%=26.5%x≈36(g) 或假设溶液为100g,则溶质为26.5g,溶剂为73.5g,溶解度为: [26.5g/(100g-26.5g)]×100g≈36g 例3某物质的式量为M,取V1ml该物质质量分数为a%的溶液,加Vml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试求: (1)若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时,求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2)原溶液铁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①已知深度为a%,若为饱和溶液,则溶解度可按公式求得。 解:设溶解度为x [xg/(x+100)g]=a/100x=100a/(100-a) 溶解度为[100a/(100-a)]g/100gH2O (1)已知原溶液的体积为V1ml,求物质的量浓度C,关键是求出V1ml溶液中

溶液 溶解度易错大盘点经典

溶液溶解度易错大盘点经典 一、溶液选择题 1.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100g水中加入120g固体,充分搅拌,在不同温度下存在①②③④四种状态.对这四种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状态①为不饱和溶液, 状态②③④均为饱和溶液 B.状态①降温至10℃,有110g晶体析出 C.各状态的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④ D.将状态②加水200g再降温至40℃可达到状态③ 【答案】A 【解析】 A、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对应是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对应是该温度的不饱和溶液,①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为90℃该物质不饱和溶液,②③④在溶解度曲线上为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正确; B、1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此时100g水能溶解20g 溶质;状态①降温至10℃,有(120g-20g)=100g晶体析出,错误; C、状态①的质量分数 = 120 100120 g g g + ×100%=54.5 %;②③④在溶解度曲线上为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一定温 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 100s + ×100%,状态②的质量分数 = 120 100120 g g g + ×100%=54.5 %;状态③的质量分数= 65 10065 g g g + ×100%=39.3 %;状态④ 的质量分数= 35 10035 g g g + ×100%=25.9 %;各状态的溶质质量分数:④=③>②>①;错 误;D、将状态②加水200g时,溶液中有水300g,溶质120g,再降温至40℃时,若可达

到状态③,则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60g,错误。故选A。 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 100s ×100%。 2.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20g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D不正确。 故选C。 3.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详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不确定蔗糖是否溶解,溶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改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一定不改变,故选D。 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溶液 溶解度专题(含答案)经典

溶液溶解度专题(含答案)经典 一、溶液选择题 1.下图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恒温蒸发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的乙比甲多 B.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升温的方法提纯乙 C.35℃,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50℃向 100g25%的甲溶液中加入12.5g甲,溶液刚好饱和 【答案】D 【解析】A、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4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乙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故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的方法提纯乙,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35℃,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质,那么75g水中最多溶解37.5g甲物质。100g25%的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25%=25g,溶剂的质量为75g。故50℃向100g25%的甲溶液中加入12.5g甲,溶液刚好饱和,正确。故选D。 点睛: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结合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即可解决。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0~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A 错误; B、t℃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B正确; C、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不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 D、过10℃作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线,看垂线与曲线的交点高低,从图象可以看出,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D错误。故选B。 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D。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溶液 溶解度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

溶液溶解度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 一、溶液选择题 1.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A错误;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B错误;C.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C 错误;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溶解可得a的饱和溶液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溶液 溶解度培优题经典

溶液溶解度培优题经典 一、溶液选择题 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C.2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得到不饱和溶液 D.50℃时,甲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 【答案】D 【解析】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一定小于乙溶液,与甲乙溶液的总质量有关,错误; B、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的质量为 30g,可得乙的质量分数为 30 100% 130 g g =23.1%,小于30%,故20℃时,不可配制到溶质 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错误; C、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20g,故向100 g水中加入20 g甲,甲不能完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错误; D、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甲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正确。故选D。 2.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详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不确定蔗糖是否溶解,溶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改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一定不改变,故选D。 3.30℃时,取甲、乙、丙中的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

(完整word版)饱和溶液和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溶解度 考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够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是继续加入相同溶质看是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同一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考点二结晶的分类及运用 1.降温结晶(又称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如将硝酸钠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2.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如海水晒盐)。 3.升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如熟石灰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考点三、练习题 1.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 B.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t℃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60 ℃时,100 g水中加入12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1) (2) 4.上图(2)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B.t1 ℃~t3 ℃,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在t2 ℃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至t2 ℃时,有晶体析出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 D.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都能把8%的KNO3溶液变成15%的KNO3溶液7.图①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图②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

溶液与溶解度专题练习

溶液与溶解度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A、C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一定相等 B.t1℃时,等质量的A、B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 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B>A C.2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D.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 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2.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50克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1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1.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15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克。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50克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1% B.17.4% C.22.2% D.36.1% 3.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 g、b g、c g,则a、b、c 三者的关系为()A.c═a+b B.c═2b﹣a C.c═a+2b D.c═2a﹣b 4.某温度时,将100克A物质的溶液分成两等份,将其中一份溶液蒸发掉5克水后,降至原温度,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温度不变,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1.2克A物质(该物质不含结晶水),完全溶解并达到饱和,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A.1.2 B.2.4克C.24 D.24克 5.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t℃的硝酸铵溶液蒸发掉2.5g水,析出2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10g晶体(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则在t℃时硝酸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8% B.44.4% C.66.7% D.45% 二.多选题(共1小题) 6.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 解度 B.在t1℃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将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两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至t1℃,析出硝酸钾晶体比氯化钠多

溶液及溶解度知识点的总结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溶液的概念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 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是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是混合物。 【规律】溶液的判别 (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 ①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③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④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⑤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⑥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拓展】 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1、相似相容,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似,溶解能力越强。如:氯化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油,碘易溶于汽油,那溶于水。 1、大部分物质稳定越高,溶解能力越强。

对于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考点2】溶液和浊液 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3、溶液和浊液的区别 【考点3】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3.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②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 【技巧】乳化作用如何判别? 乳化作用是将大颗粒的物质变为小颗粒的物质,与溶解有本质的区别、

初三化学 溶液和溶解度

初三化学溶液和溶解度 1. 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2.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4. 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1. 溶液: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 的混合物叫溶液.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①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溶剂只能有一种. ②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都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物质. ③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是指各部分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2.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3.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5.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1)稀、浓溶液的概念中,强调一个“一定”,即“一定量的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中,强调两个“一定”,即“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 (2)稀、浓溶液只指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只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还能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是否达到了溶解溶质的最大量) (3)稀溶液和浓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但这两组溶液中不存在相互转化的问题. (4)不同溶质的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不是饱和 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同种溶质在温度一定时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有的浓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有的稀溶液却不能继续溶解溶质. 6.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2)标准:在100g溶剂里.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比较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的表示方法,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