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描述注解

武夷岩茶描述注解

武夷岩茶描述注解

1、花名:各类名丛、单丛及其成品名称的统称。

2、单丛:从武夷菜茶有性群体中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的优良茶树。

3、名丛:从单丛中优中选育出的有优良单丛。

4、有性系:世代采用种子繁衍后代的品种,个体间特征特性有差异。

5、无性系:世代采用无性方式(扦插、压条)繁衍后代的品种,个性间性状相对一致。

6、早、中、晚生种、特晚生种:以武夷山茶区茶树春茶达到乌龙茶采摘标准时间先后区分,

以标准品种为对照。

早生种:采摘期4月中旬,如黄旦。

中生种:采摘期4月下旬,如毛蟹、梅占。

晚生种:采摘期5月上旬,如水仙、肉桂。

特晚生种:采摘期5月中旬5月中旬以后,如雀舌、不知春。

7、树型:

乔木型:从基部到分支处主干明显,树形高大。

小乔木型:基部主干明显。

灌木型:根茎处开始分支,无明显主干。

8、叶色:淡绿、黄绿、绿、深绿、青绿。

9、叶面:分平、微隆、隆、强隆。

10、叶身:叶片伸展形态,分平、稍内折、内折、背卷。

11、叶尖:分圆钝、钝尖、渐尖、骤尖、尾尖。

12、春茶适采性:指春茶新稍形成驻芽达到乌龙茶采摘标准(小开面或中开面)的时期

用月和旬表示。

13、无性繁殖力:一般指插穗的发根性、成活率、成苗率,用强、中等、弱表示。

14、制茶品质:指经过生产鉴定和多年、多点试种制作的名丛单丛成茶品质,用优质、

特优、优、优良、一般等定性语描述,并简述品质特点。

武夷山大红袍的基本知识(销售必备)

第一部分 一、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故,青茶既保持了绿茶的清香、花香又具有红茶的醇厚风味;但又因茶树种及生长环境,制作工艺等的大同小异,乌龙茶有不同的风味,其中我们将乌龙茶分为四大类:闽北乌龙(代表产品:大红袍)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台湾乌龙(高山茶、包种茶)及广东乌龙:(潮汕的凤凰水仙)。 二、武夷岩茶在元代之前皆生产饼茶(通称龙团凤饼,形状类似七子饼,但茶面刻一龙一凤,至今北京博物管仍藏一二,但目前仍无人可研制出来),于明朝初因朱元璋为减轻农民负担,将龙团凤饼改制成散茶,故当时武夷山的茶即改制成红茶,(星村镇的正山小种保留了下来,并属红茶鼻祖)及绿茶,至明末清初才演变成乌龙茶至今。 三、史书记载武夷岩茶: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为最早出口的茶叶,主要销往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上层人土都把饮用武夷岩茶作为宴会的一种高尚礼节。而在国内也历属贡茶;异常珍贵,例如三百年前经往瑞典的商船“哥德堡号”打捞起来的两种茶:一是大红袍,二是绿茶,而且历时261年的密封保存的大红袍,风味依然甘醇。 四、武夷山(2798平方公里为种植岩茶的生态环境):武夷山景区方圆60公里,全山36峰,99名岩(不计非旅游名山)岩岩产茶,武夷山处处是悬崖绝壁,深坑巨谷,茶农便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石崖,构筑了“盆栽式茶园”,所谓岩岩有茶,非岩不茶。武夷岩茶种植面积为10万亩,一般大红袍都被优先栽种在这些海拔平均在600的山上,生态植被丰富. 武夷山,“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山涌千层青翡翠,溪摇万顷碧琉璃”碧水丹山构成一幅天然画图,有如人间仙境。山内群峰竞秀,幽涧流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7.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山峰平均海拔650mm。因此,武夷山不仅有奇秀甲东南的奇山水,而且给武夷岩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孕灵滋雨露,钟秀自山川”,自古名山产名茶。 五、现状武夷山:武夷山以名山名茶闻名于世,1999年底被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简称世遗委员会)评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所谓文化遗产即指大红袍的价值,自然遗产则指武夷风光),国家质检局规定:武夷山政府需做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于2003年2月,武夷山质监所依《保护规定》:“武夷岩茶需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推出武夷岩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专用标识(即原产大红袍身份标识的地域保护产品标识),来监督武夷岩茶品质。 注:我们奇丹是首批申请原产地保护标识的企业。(武夷山目前共有500多家茶厂,第一批拿下该保护标的只有22家)。 六、奇丹品牌:茶场为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山的茶学科教基地。拥有强大的农林大学教授为技术指导(即属武夷山市研究所教授)产品品质稳定,获奖颇丰的同时亦深受茶叶界认可.在北京我企业产品属免检产品. 第二部分 1、客: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答:大红袍其实是一个品名,位地九龙窠的6株母树已有360多年,我们现在品饮的大红袍则是由母树嫁接而来,分为纯种大红袍及拼配大红袍. 大红袍属武夷岩茶最具代表的产品,同时由于大红袍知名度高,往往很多人将武夷岩茶统称为大红袍,正如铁观音一样,其实武夷岩茶中有三百多个品种,分为无性系灌木如肉桂,无性系小乔木如水仙,及名枞、优良名枞. 另外我们说的武夷岩茶其实就是指武夷山产的乌龙茶. 2、客:请问武夷岩茶中指的五大名枞指什么名枞? 答:历史上将: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大红袍,半天腰列为五大名枞。此外,在武夷山占有一定份额且有较高知名度的名枞有:奇丹,奇兰,黄观音,肉桂、金钥匙、十里香,老君眉,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 1.大红袍的采摘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2.大红袍的初制 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萎凋: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做青: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

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判断做青适度与否,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焦枯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俗称“三节叶”为做青叶的理想状态。前期较嫩原料,叶片由于失水不平衡而收缩面叶下凹的“汤匙形”,以手触之,柔软如棉;后期原料硬化则有刺手感。嗅之,青草气逐渐为花果香所替代,清香向熟香转化,即谓之兰花香,具有幽而清,浓而不浊、香甜扑鼻之感。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若操之过急,苦水未清,则会给茶汤滋味带来不良影响。 杀青: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

茶知识--喝武夷岩茶的九个理由和十大功效

茶知识--喝武夷岩茶的九个理由和十大功效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需要的。茶还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更应经常喝点茶。 饮茶的好处很多,概括起来有14条: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饮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4)茶叶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叶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茶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18倍以上。 (7)饮茶有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高

血压和脑血栓。 (8)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9)饮茶有良好的减肥和美容效果,特别是乌龙茶对此效果尤为明显。 (10)饮茶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11)茶叶所含鞣酸能杀灭多种细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发生的肠炎、痢疾等。 (12)饮茶能保护人的造血机能。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 (13)饮茶能维持血液的正常酸碱平衡。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可可碱、黄嘌呤等生物碱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碱性饮料。茶水能在提内迅速被吸收和氧化,产生浓度较高的碱性代谢产物,从而能及时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谢产物。 (14)防暑降温。饮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人感到凉爽和干燥,而饮冷饮后皮肤温度下降不明显。 再说一说茶水。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茶排在最后一位,但很多人都离不了它。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饮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关注。现已知茶叶中含有350多种化学物质,如鞣酸,VA、VC、VB等。饮茶可补充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某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经研究表明,饮茶可降低人体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减少毛细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以及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有抗衰老和增

武夷岩茶地20个常识

武夷岩茶的20个常识 1、什么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属青茶类(俗称乌龙茶类)、半发酵茶类。要了解武夷岩茶,先说说武夷山,武夷山坐落在省东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武夷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2、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如何?品质特征: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不同的茶树品种还带有不同的品种特征。 3、听说武夷岩茶的有分为很多种,是怎么划分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围。根据原料产区的不同划分为两个产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武夷岩茶丹岩产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围,区面积70km2,即: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围。武夷岩茶丹岩产区为武夷岩茶原产地域围除名岩产

区的其他地区。(武夷岩茶地域非常的明显,只有在武夷山这个生态环境下的茶才具备武夷岩茶的特征,武夷山市周边县市的产区是不能称为武夷岩茶的)。4、名岩产区里面生产的岩茶品质都一样吗?也是不一样,通常说以"三坑两涧"环境下的茶品质最好,代表的就是坑涧小环境下的茶最佳,而且茶叶的品质与下面这三点是分不开的。1、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2、优良的茶树品种;3、精湛的制作技术;这三点缺一不可!5、武夷岩茶应该如何的贮存?武夷岩茶比较耐储藏,岩茶对储藏温度要求一般在20℃以下。保管得当,密封、干燥、避光,正常可以储藏24个月以上。香味的损失不大,而且储藏后泡出的水反而会更加的醇厚!武夷岩茶是条索壮容易碎,不宜抽真空,一般外面的包装采用硬质包装,袋用铝泊袋或者塑料袋包装!只要做到不让茶叶跑气,每次喝完袋口扎紧,或者买些密封性能好的不锈钢的茶叶罐存放都可以!一般不提倡在冰箱低温保存,如果放在冰箱保存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用要锡泊密封袋,一定密封性能要好。6、武夷岩茶听说可以放是吗?岩茶可以放的,但是岩茶可以能多久?目前还没有定论,这也是许多业人士探讨和有争论的问题。本人认为五年之为好,五年以后,但是茶的存放的时间久,茶汤才会更好,茶性温。这是大家都肯定的,存放10年的武夷岩茶茶,除了香气不显外,水的滋味确实非常的醇厚与平和,而且特别的养胃!当然前提也是一定要密封好。

武夷岩茶全手工制作工艺全过程

武夷岩茶全手工制作工艺全过程(采茶篇) 茶青质量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茶青质量包括茶青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两部分,茶青内在品质主要由茶树品种、茶园立地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 构成,外观质量主要由茶青采摘的标准、时间、气候、储运等因素构成。 1:茶青标准:武夷岩茶要求茶青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完熟(采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茶树新稍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成驻芽后即称开面;当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时即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称中开面,达三分之二以上时称大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武夷岩茶要求的最佳采摘标准为开面三叶。不同的品种略有差异如肉桂以中小开面最佳,水仙以中大开面最佳等等。每个品种的最佳适采期都较短,在同样的山场位置和栽培管理措施下适采期约为3-4天,同一品种在适采期加工不完时则掌握在茶园内茶青有一半以上开始小开面时开采,到大部分中开面,小部分大开面时全部采摘结束,采摘标准控制在一芽四叶至中大开面三叶,采摘期可延长到6-8天。 2、采摘时间:茶叶开采期主要由茶树品种、当年气候、山场位置和茶园管理措施等因素决定,武夷山现有主栽品种的春茶采摘期约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特早芽种在4月上旬,特迟芽种在5月下旬,以后每季(即夏秋茶)间隔时间约为50天左右(采后有修剪会延长下一季的时间)。采摘当天的气候对品质影响较大,晴至多云天露水干后采摘的茶青较好,雨天和露水未干时采摘的茶青最差。一天当中以上午9-11时,下午2-5时的茶青质量最好,露水青最次。因此春茶加工期宜选择晴至多云的天气采制,阴雨天不采或少采制,则极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3、采摘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采摘需人员多,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应加强带山人员的管理来控制茶青标准、采摘净度和青叶外观质量,在武夷山茶园分散,地形复杂,茶树长势不一处较为适用。机械采摘省劳工、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适宜大面积标准化管理的茶园使用。初次使用机采时茶青质量较差,含有大量的老梗、老叶,长短不一,因此使用机采前应先用修剪机定剪若干次,使树冠形成整齐的采摘面,以提高茶青质量。机采连续使用2-3年后则茶青质量比人工采摘的更好,是未来大生产的主要方式。但长期连续采用机采会使茶树芽梢多而瘦小,干茶外形变细而欠肥壮,影响茶青外观质量,可用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交替使用来防止该项缺陷。 4、茶青储运:茶青采下后应及时运达加工厂进入下道萎凋工艺。储运期间应尽量缩短时间,并注意通风散热,避阳薄摊,减少搬动次数,防止青叶堆放过厚、过紧、过久而

武夷岩茶的简介

武夷岩茶的简介 武夷岩茶的简介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 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 、“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究。18 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武夷岩茶的历史沿革乌龙茶中的明珠。“武夷岩茶”是产 于闽北祟安县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 、“御茶园”。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 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 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 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大红袍” 最为名贵。 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

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武夷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 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的鉴赏武夷岩茶属六大茶类(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之一的青茶类,俗称"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具有"三红七绿"(三分红边,七分绿)特点。 武夷岩茶经历代变迁,种类繁多,品质各异。采自正岩的称" 奇种" ,采自偏岩的称" 名种" ,在正岩中选择部分优良茶树单株采制的,品质在奇种之上的,称" 单丛" 。名岩专选一二株品质特优的茶树单株采制的,称" 名丛" 。著名的四大名丛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大红袍武夷名丛中声誉最高,四大名丛之魁首。传说大红袍原产地位于天心岩九龙窠的岩石峭壁之上。据行家评定,大红袍的品质很有特色,与其他名丛对比,大红袍冲至第九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他名丛经七次冲泡味已极淡。 铁罗汉武夷最早的名丛。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 年)记载:"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 传说原产地在慧苑岩内鬼洞和竹窠岩长窠。据传,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 世

各种茶的制作工艺

各种茶的制作工艺 一、绿茶的加工工艺 绿茶为不发酵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9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达数百种,外形千姿百态,有卷曲形、直条形、圆珠形、螺形、针形、单芽形、片形、舒展形、扁平形、颗粒形、花形等。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是主要出口绿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 杀青方式有锅炒杀青和热蒸汽杀青两种,蒸汽杀青的绿茶称“蒸青”。干燥依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炒干的称“炒青”,烘干的称“烘青”,晒干的称“晒青”。细嫩的名优绿茶,千姿百态的外形,都是制造过程中采取不同的造型方式(手法)而形成的,有压扁的,有搓条成针的,有团揉成球的,有抓拍成片的,有搓揉卷曲的,有结扎成花的等等。 二、红茶的加工工艺 红茶属全发酵茶,揉捻后发酵使叶子变红是工艺关键。中国红茶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类。 1、小种红茶制造过程中最后干燥时用松柴烟熏烘干,因此有明显的松烟香味,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捻→发酵→烟熏烘干 2、工夫红茶制造中讲究发酵适度、文火慢烤烘干,如祁门工夫红茶,具有特殊的高香,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捻→发酵→毛火烘焙→足火→烘干 3、红碎茶制造中采用揉切设备,切成颗粒形小碎片,讲究发酵适度及时烘干。红碎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切→发酵→烘干 三、乌龙茶的加工工艺 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茶)和红茶( 全发酵茶 )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乌龙茶有条形茶与半球形茶两类,半球形茶需经包揉。福建的武夷岩茶、广东的凤凰水仙、台湾的文山包种茶属条形乌龙茶。 1、基本工艺流程(武夷岩茶): 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 2、福建的安溪铁观音、台湾的冻顶乌龙茶属半球形(卷螺形)乌龙茶,基本

茶的制作过程

茶的制作过程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加工→包装→(成品) 这些过程对茶起哪些作用: 1、采青: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茶: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茶性比较细致叶茶类:以叶做原料茶性比较粗犷 2、萎凋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失水:叶子晒干晒死,造成味薄、积水:没有搅拌、造成苦涩、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静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酵。浪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擦,促进氧化。 3、发酵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发酵使茶发生变化: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杀青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揉捻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揉捻的功用:第 一、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第二、成形。第三、塑造不同的特性。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6、干燥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7、初制茶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8、精制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9、加工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拿它补试各种加工,加工包括: A、薰

武夷岩茶知识

武夷岩茶知识资料 第一部分 一、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故,青茶既保持 了绿茶的清香、花香又具有红茶的醇厚风味;其中我们将乌龙茶分为四大类: 闽北乌龙(代表产品:大红袍)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台湾乌龙(高山茶、包种茶)及广东乌龙:(潮汕的凤凰水仙)。 二、怎么样的茶叫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属于在武夷山自然环境下,选用优良的品种,用传统的加工工艺 制作而成(必须是条索形状)具有岩谷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岩茶在元代之前皆生产饼茶(通称龙团凤饼,形状类似七子饼,但茶面刻一龙一凤,至今北京博物管仍藏一二,但目前仍无人可研制出来),于明朝初 因朱元璋为减轻农民负担,将龙团凤饼改制成散茶,至明末清初才演变成乌龙 茶至今。 三、武夷山: 武夷山景区方圆70公里,全山36峰,99名岩(不计非旅游名山)岩岩 产茶,武夷山处处是悬崖绝壁,深坑巨谷,茶农便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 砌石崖,构筑了“盆栽式茶园”,所谓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武夷山生态植被丰富.碧水丹山构成一幅天然画图,有如人间仙境。山内群峰竞秀,幽涧流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7.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山峰平均海拔350mm。因此,武 夷山不仅有奇秀甲东南的奇山水,而且给武夷岩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 四、贸易茶为最早出口的茶叶之一,下梅村,晋商万里茶路,远销俄罗斯恰克图,三百年前经往瑞典的商船“哥德堡号”打捞起来的两种茶:一是大红袍, 二是绿茶,而且历时261年的密封保存的大红袍,风味依然甘醇。 二,武夷岩茶的重要组成品种 1,当家品种 大红袍(母树,纯种,商品三类) 水仙(具有兰花香,汤比较顺,不苦涩) 肉桂(具有桂皮香,好的有乳香,汤有些苦涩,香气霸道) 2,四大名枞

武夷岩茶之特征和品鉴方法_姚月明

武夷岩茶之特征和品鉴方法 武夷山市政协 姚月明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发源于明末清初。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品种前提下,用一种特殊制作加工工艺形成的茶类。鲜叶采摘时要求新梢生长均臻完熟,俗称开面采,杀青时经过酶性氧化,杀青后又经非酶性氧化,而形成半发酵的茶类。 一、武夷岩茶之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之上品,外形紧结(不是细嫩)具有部份蜻蜓头状,呈宝色光泽,长短适中,茶身重实。冲泡后其味甘泽而气馥郁,去绿茶之苦,无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叶底软亮,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茶汤金黄或橙黄(精茶为深橙黄),清沏艳丽。 优质武夷岩茶着重“岩韵”,亦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这是由于茶树立地条件好而所致的。 岩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那样,或以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生长在武夷山的鲜茶在独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不同品种有各种特有的品种香。香气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 二、武夷岩茶的鉴评和品尝方法 品尝武夷岩茶最好有一个比较雅静的环境,有一套常用的小壶小杯等茶具,如能用上洁净的山泉水更佳。品茶时人的身心要放松,避免急燥,更能领略武夷岩茶的内涵意景。 1、品尝方法:通常有壶泡法和杯泡法两种。人多时宜用壶泡,人少宜杯泡。依照饮者的习惯和爱好,应适当调节茶量、水量、浸泡时间。用高温度水冲泡和适宜品饮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20-25毫升水。 水温:应达初沸摄氏98℃以上,特别是第一次冲泡。 浸泡时间:第一次以1.5分钟,第二次2分钟,第三次3分钟较适宜。优质武夷岩茶可冲泡六次以上。 冲泡方法:沸水高冲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壶、杯表面泡沫,淋净盖扣盖好壶杯。分杯宜低斟,可减少茶香飘逸。 品饮方法:品茶应先看水色是否清沏艳丽,是否橙黄或深橙黄色,是否三层分明。以表面 309

茶知识—武夷岩茶“岩韵”介绍

茶知识—武夷岩茶“岩韵”介绍 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不同武夷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武夷岩茶独具的“岩韵”,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专用术语。2002年6月国家批准确认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感官标准中,“岩韵”是否明显,成了武夷岩茶品质优次的重要标准之一。 1、“岩韵”与气候、土质有关 武夷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8-18.5℃之间,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山间常年云雾,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日照较短,既无风害,更无冻害。 武夷山土壤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贡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组成。茶园成土母岩,绝大部份为火山砾岩,剖面发育颇不完全,具有母岩的棕红色,径风化、冲蚀,表面呈棕色松散状,厚度1m以上,pH值为4.5-5.2之间。 据省茶科所对武夷山土壤调查,正岩茶产地: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号称“三坑两涧”,由于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年变差和日差较小。正岩茶园土壤含砂砾量较多,达24-29%,孔隙度50%,土壤通透性能好,土层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制出如岩韵显。半岩茶产地:青狮岩、碧石岩主要是厚层岩红土,土层较薄,铝含量高,钾特少,酸度较高,质地较粘重,制出的岩韵微显,马头岩一带主要是黄壤土,狮子口、九曲溪畔是冲积土,土壤中钙含量高,土壤肥沃,制出的君山银针茶韵不明显。

2、“岩韵”与树龄有关 茶农根据多年对“三坑两涧”等地采下的鲜叶进行加工,发现幼龄茶尤其是水仙,其香气容易做出,但韵不明显。树龄短的茶树则有岩韵,20年树龄以上的老茶树,采制的茶不仅香气高,且岩韵十分明显。 3、“岩韵”与鲜叶老嫩度有关 大开面鲜叶表皮细胞较厚,角质层已分化完全,角质层外覆盖的腊质含有高碳脂肪酸和高碳一元脂肪是形成武夷岩茶香气的成分,较成熟的鲜叶中类胡萝卜素,淀粉、糖类,醚浸出物含量高,有利乌龙茶“岩韵”的形成。 4、“岩韵”与加工技术有关 武夷岩茶加工工艺独特,做青时采取“两晒两凉”,重轻结合,看青做青,双炒双揉、去沤提香、成条为主,初焙、复焙,熟化香气,色味俱全,是“岩韵”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5、“岩韵”与武夷耕作法有关 由于武夷茶区地形复杂错综,岩茶区大部分利用幽谷、深坑、岩隙、山凹和部份缓坡山地,以石砌梯,填土建园,另有峻险石隙,砌筑石座,运填客土,以土代肥。在“武夷耕作法”中较突出的是“深耕吊法”、“客土法”,八九月挖山深翻时,将近根部有效养分吸收吊向行中,根部经日光曝晒、起除虫灭病和土壤熟化的作用。客土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如:Fe、Cu、Mg、Zn、Mo、Cl等是形成岩韵的重要特质。 6、“岩韵”与施肥关系

武夷岩茶的制茶工艺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 茶青品质主要由茶树品种,茶园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茶青采摘各因素等构成,是决定茶叶质量的基础条件。采摘各因素受气候和人为控制的影响较大。 一、采青 1、采青标准:要求茶青新鲜、无表面水,无破损,中、小开面三叶,均匀一致。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伸育较成熟,并形成驻芽之中、小开面采三叶为最佳标准。 开面: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即称开面,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时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称中开面,达三分二以上称大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此时期茶青一般过老)。每个品种的适采期较短,同一个品种在同一个山场位置及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一般最佳采摘期约为2—3天,一般不能满足生产加工期的要求,因此街道上一般掌握在茶园内平均有一半开始开面时即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和小开面三叶及对夹叶。到大部分中开面,小部分大开面时全部采摘结束,此时采摘标准为中、大开面三叶,则采制加工期可延长到6—7天。 2、采摘时间:不同品种的开采期均不同,主要受茶树品种、当年气候、山场位置和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武夷山现有主栽品种的适采期约为4月10日左右(主要为凤凰单枞)开始,至5月20日前全部结束。中、早芽种在加工能力允许时一般不选雨天采,不采露水青,则有利于提高茶青质量。 采摘时的气候的影响:晴至多云天优于阴雨天,一天当中,上午9—11时,下午2—5时最佳,露水青最次。当季气候以时晴时雨天对品质最有利,而雨后初晴天品质最佳,连续天晴5—6天后品质又下降,采制期连续下雨对茶叶品质和初制加工均最不利,会明显降低当季茶区的茶叶总体水平。 3、采摘方式:生产上目前以人工采摘各机械采茶两种方式为主。

武夷岩茶的制作流程

武夷岩茶的制作流程 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兼取红、绿茶的制作原理之精华,加上特殊的技术措施,使之岩韵更加醇厚。 岩茶制作工序繁复,工艺细致,对不同原料鲜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技术。其根据为:一是鲜叶含水量多少;二是品种特性;三是鲜叶老嫩程度;四是气候雨阴晴;五是前道工序适度掌握之差异(如倒青的程度决定做青的轻重,做青时做轻或做熟影响后期焙火);六是前后工序衔接时间有否矛盾。初制工序分:采摘鲜叶—→萎凋(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六大部分,传统工艺则更为复杂。 一、采摘工艺 采摘是重中之重,有几个不采:雨天不采、露水青不采、茶青过老过嫩不采。 茶青品质主要由茶树品种,茶园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茶青采摘各因素等构成,是决定茶叶质量的基础条件。采摘各因素受气候和人为控制的影响较大。 1、采青标准:要求茶青新鲜、无表面水,无破损,中、小开面三叶,均匀一致。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伸育较成熟,正形成驻芽之中、小开面采三叶为最佳标准。 开面: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成驻芽后即称开面,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时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称中开面,达三分二以上称大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每个品种的适采期较短,同一个品种在同一个山场位置及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一般最佳采摘期约为2—3天,一般不能满足生产加工期的要求,因此一般掌握在茶园内平均有一半开始开面时即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和小开面三叶及对夹叶。到大部分中开面,小部分大开面时全部采摘结束,此时采摘标准为中、大开面三叶,则采制加工期可延长到6—7天。 2、采摘时间:不同品种的开采期均不同,主要受茶树品种、当年气候、山场位置和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武夷山现有主栽品种的适采期约为4月10日左右(主要为凤凰单枞)开始,至5月20日前全部结束。中、早芽种在加工能力允许时一般不选雨天采,不采露水青,则有利于提高茶青质量。 采摘时的气候的影响:晴至多云天优于阴雨天,一天当中,上午9—11时,下午2—5时最佳,露水青最次。当季气候以时晴时雨天对品质最有利,而雨后初晴天品质最佳,连续天晴5—6天后品质又下降,采制期连续下雨对茶叶品质和初制加工均最不利,会明显降低当季茶区的茶叶总体水平。 3、采摘方式:生产上目前以人工采摘和机械采茶两种方式为主。人工采摘成本高,需人工多,采摘标准,净度和青叶质量均需通过加强茶山工人的管理来加以控制,武夷山茶园分散,地形复杂,茶树长势不一定较为适用。机械采茶成本低,速度快、省劳工、效率高、茶青标准和质量视茶园长势,使用采茶机的年限和操作水平等因素而定,初用机采时,茶青质量较差,连续使用两三年后则茶青质量比人工采摘的更好,是未来采茶的主要方式,但长期使用后茶树长势有茶芽多而茶芽变小的变化趋势,使于茶外形不够粗壮。 4、茶青贮运:茶青采下后就即时运达工厂进入萎凋程序,防止长时间堆渥和多次翻动损伤,最忌发热红变。茶青采下后一般在2小时内运达工厂则对茶青品质影响较小,若途中超过4小时则应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对品质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贮运时间较长时要注意避阳薄摊,堆运时不可过厚过紧,注意通风、或翻抖散热。 二、萎凋工艺 萎凋工艺:是做青工艺的基础。是使茶青失水变软的一个过程。“倒青是师傅,做青是徒弟”——说明倒青的关健。 1、萎凋标准:感观标准为青叶顶下第二叶明显下垂、叶面大部分失支光泽,顶叶和梢头明显弯垂,且大部分青叶达此标准,失水均匀。失水率约为10—16%,品种不同,萎凋方

岩茶知识武夷茶品种及代

【岩茶知识】武夷茶品种及代号 武夷山秀甲东南,武夷岩茶更是以独特的“岩骨花香”之韵名誉中外。为适应茶叶市场发展需求,武夷山先后引进一些制优率高、品质特征突出的新品种。这些品种多数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为方便记录与记忆诸多品种,于是延伸出了茶叶“代号”。在高深莫测的武夷岩茶圈,熟知这些茶叶代号可能会让你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哦!黄观音(105)又名茗科2号,该品种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新品种。 该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带微紫色。少茸毛。叶片呈椭圆或长椭圆形,叶尖顿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尚厚脆。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茶叶品质由以香气突出,香气清爽芬芳,具有黄旦的“透天香”特征。金观音(204)又名金桂,原产于白岩莲花峰。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色或紫绿色。有茸毛。叶色绿,叶片呈卵圆形,叶尖圆尖或钝尖,叶齿密浅锐,叶质较厚脆。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5月上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浓郁幽香似桂花香,滋味醇厚甜爽。金牡丹(220) 该品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紫绿色。茸毛少。叶色绿,叶片呈椭圆形,叶尖钝尖,叶齿较锐浅密,叶质较厚脆。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爽。春兰

(301) 该品种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该所品种园铁观音天然杂 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色。茸毛少。叶色绿,叶片呈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齿锐、密、较深,叶质较厚脆。适制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清幽细长 ,兰花香显 ,滋味醇厚有甘韵。九龙袍(303) 又名紫红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大红袍(副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无性系。芽叶紫红色。茸毛少。叶色深绿,叶片呈椭圆形,叶尖钝尖,叶齿钝浅较密,叶质较厚脆。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下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高强幽长,滋味浓厚甘爽。 丹桂(304) 该品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肉桂的天然杂交后代 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色。茸毛少。叶色深绿或绿,叶片呈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齿钝浅、较密,叶质较厚软。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馥郁高长,滋味醇厚甘鲜。黄玫瑰(506)该品种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黄观音与黄旦的杂交后代 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该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芽叶黄绿色。茸毛少。叶色绿,叶片呈长椭圆或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齿较锐深密,叶质较厚脆。适制乌龙茶,适采摘于4月中旬。茶叶品质突出特征为香气馥郁幽扬,具有“透天香”特征。

武夷岩茶茶艺解说词

武夷岩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岩韵幽香而闻名古今中外。在茶王国中,武夷茶品又以其祥和、宁静、古朴、典雅,体现了茶的境界,使人耳目一新,心平气和。 第一道焚香静气,武夷茶艺首先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氛围,焚点檀香就是以此为目的,造就幽静平和的品茶氛围。品茶先品人,品茶讲人品,品茶者应矜持不浮躁,这样才可体现传统茶德,即信奉人与人之和美,人与自然之和谐。 叶嘉酬宾。叶嘉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用比喻的手法对武夷岩茶的美称,意为茶叶佳美。叶嘉酬宾就是出示武夷岩茶让来宾观赏。 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大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名贵的紫砂壶喻为孟臣壶。孟臣沐淋即为烫洗茶壶。 这为茶斗,这为茶勺。武夷岩茶应山川秀气之所钟,品之有远古花香之盛,被誉为中国乌龙茶中之珍品。现在我们通过茶斗和茶勺将茶荷中的茶叶拨入紫砂壶内,这道程序喻为乌龙入宫,宫即为紫砂壶的代称。放入紫砂壶中的茶叶量因人而异,嗜浓者可多加,喜淡者宜少放,一般茶叶量为茶壶的三分之一。 武夷人品茶讲究头道汤,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因此,我们将头道汤直接注入到茶海中,作为润茶叶所用,喻为乌龙入海。 泡茶讲究高斟水,低泡茶。现在我们就通过悬壶高冲使茶叶上下翻滚,茶叶早些出味。再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喻为春风拂面。 重洗仙颜。即用开水浇淋茶壶的外表,这样既可洗净茶壶的表面,又可提高壶内的温度。重洗仙颜为武夷摩崖石刻之音,借用于此喻为可洗去茶人的烦恼。 在我国的清代江西景德镇有为名叫若琛的烧瓷名家,他烧制的白瓷杯小巧玲珑,薄如蝉翼,色泽如玉,极其名贵。后人为了纪念呢他把泡制功夫茶的白瓷杯喻为若琛杯。若琛出浴即为烫洗茶杯。 茶约过一两分钟后方可出味,才可斟饮。斟茶为了避免茶水的浓淡不均,应依次往各杯循环而斟,喻为关公巡城。茶水剩少许后应往各杯点斟,喻为韩信点兵。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一是为了各杯茶水浓淡均匀,而是为了表示对各位来宾的平等尊敬。 接下来我们将邀请各位嘉宾跟随我们的表演者一起品饮武夷岩茶。首先我们来看看表演者手中杯子的拿法,这种拿法喻为三龙护底,即用拇指食指中指拿住杯底,这种拿法既稳妥又高雅。 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即认真观看茶水由浅入深三种不同颜色。 初品奇茗。品饮武夷岩茶时,您应小口细啜,初饮时您会感觉到有些浓苦,多饮几口,其清新甘甜之感便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与众不同的武夷岩韵。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的茶以感谢茶人与大自然的恩赐。 本次茶艺表演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观赏!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每年基本上采3次,即春茶、夏茶、秋茶(俗称“三春”)。鲜叶的采摘标准,以新梢芽叶生育均臻完熟,形成驻芽后采1芽3~4叶,对夹叶也采,俗称开面采,一般掌握中开面采为宜。采摘鲜叶太嫩则叶片纤维素少,角质层未成熟,制作后茶叶品质差,香低味淡并有青涩气味。太老的鲜叶制作后也难达到质量要求[1-3]。 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法有13道工序,即晒青、晾青、做青(包括摇青、做手、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毛火、扇簸、摊放、拣剔、足火、燉火等。现在除了极品名茶仍用传统的手工制法外,大宗武夷岩茶产品都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其制法由6个工序组成:萎凋(包括晒青和晾青)、做青(包括摇青和静置)、炒青、揉捻、毛火(包括摊放)、足火等6道工序[4-5]。 1萎凋 萎凋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目的在于蒸发少量水分, 软化叶片,扩大叶片与梗之间含水量的差异,提高叶片细胞的吸水力,为做青加速“走水”准备条件;加速化学变化,为提高香气、除去苦涩味准备物质基础。萎凋前期方法有2种:日光萎凋(晒青)和加温萎凋。日光萎凋促使苄基氰和吲哚形成,加温萎凋使α-法尼烯含量大量增加,因此日光萎凋会形成加温萎凋所不具有的花香。 1.1晒青 武夷岩茶创造了开青技术,茶青进厂后,即倒入青弧 内,用手抖开(避免内部发热红变),将茶青均匀摊于水筛中(俗称开青),每筛鲜叶约500g ,摊好后排置于竹制萎凋棚上(俗称“晒青架”)。大规模生产用晒垫晒青,用手轻撒,尽量做到叶叶见太阳、撒青均匀。晒青技术要点:①气温高达 34℃要停止晒青。②依气温高低掌握晒青时间,日光强、 空气干燥晒青时间短,日光弱、湿度大晒青时间长。③晒青技术的掌握要依据各品种鲜叶的理化状态不同而异。 ④一般适度的标准:第1叶或第2叶呈现下垂。加温萎凋 已由传统的室内加温萎凋改为使用萎凋槽萎凋,萎凋质量不如晒青,但产量高,可克服阴雨天日光萎凋困难,具有实用价值。 1.2晾青 晒青或加温萎凋之后、做青之前的工序称之为晾青。初 采茶青,因水分多,富有弹性,经日光晒后叶片渐呈萎凋状,光泽渐退,将2筛并为1筛,摇动数下,再晒片刻,即移入室内晾青架上,称晾青。待鲜叶稍复原时,再移出复晒片刻,轻 轻摇动后稍收拢,摊于筛中,移入晾青架上再次晾青。晒青程度以叶片半呈柔软、两侧下垂、失去固有的光泽、由深绿变成暗绿色,水分蒸发掉15%左右为宜。在晾青的过程中,由于晒青叶经过搬动、并筛、抖动等振动作用,促进梗脉里的水分往叶肉细胞输送,使原来晒青叶的萎软状态消失,转现复苏现象,这种现象称“还阳”。还阳过程中,茶叶叶片中的水分和可溶性物质的输送称“走水”;随后又由于叶片水分蒸发速度大于梗的水分往叶片输送的速度,因此叶片又萎软下来,称“退青”。 2做青 武夷岩茶特殊品质形成的关键在于做青。做青是岩茶 初制过程中特有的精巧工序,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形成岩茶色、香、味、韵及绿叶红镶边的优良特质。做青的过程十分讲究,其费时长,要求高,操作细致,变化复杂。做青的目的有3项:①实现茶青走水(还阳和退青);②做青叶在摇青和静置过程中,叶片边缘细胞组织逐渐损伤而逐渐红变;③做青叶在摇青和静置的过程中内含物发生如萎凋的化学变化:叶绿体解体、蛋白质解体、醛类物质形成。时而摇动,时而静放,动静结合,摊青前薄后厚,摇青前轻后重,灵活掌握。总之,应通过摇动发热促进青叶变化,又要通过静放散热抑制青叶变化。尤其是做青时,还必须根据不同品种和当时的气候、温度、湿度条件,采取适当措施,俗称“看天做青,看青做青”。 2.1做青的原则 做青的原则是: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转动先 轻后重,先少后多,做青的时间先短后长,发酵的程度逐步加重,做到“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应根据茶树品种、鲜叶老嫩、萎凋程度、气候条件等“看青做青”。一般水仙等含水量较高品种,特别是制极品茶,操作要“轻、细、多摇少做,或只摇不做”。对菜茶或水分较少的品种,可以“少摇、多做、厚堆”。 2.2做青的程度 做青的程度主要观察第2叶的变化程度。①叶脉透明 则说明走水完成。②叶面黄绿色,叶缘朱砂红,叶片边缘变色部分较大,约占全叶面积30%,称之“三红七绿”。③青气消散,散发出浓烈花香。④由于叶缘失水较多而收缩,叶形成汤匙状。⑤减重率为25%~28%,含水量为65%~68%。 2.3做青方法 做青分手工做青和机动做青。 手工做青做法:茶青移入青间前,需将茶青摇动数下,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江和金 (福建省武夷山市上梅乡农技站,福建武夷山354307) 摘要介绍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包括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焙、扬簸、晾索、复焙、成品毛茶等工序,以期促进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发展。 关键词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做青;复焙中图分类号TS272.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3-0337-02 收稿日期 2011-11-28 食品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3期3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