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一)认真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二)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污染器物必须进行清水冲洗。

(三)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形状、精密程度与污染状况进行分类、清洗。

(四)化学消毒前污染器械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去污处理。

(五)消毒液及酶、碱性清洁剂的使用浓度在有效范围内。

(六)正确选择洗涤程序,每日进行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七)清洗机清洗消毒时通过A0值计算,评定消毒作用水平。

(八)用水枪、气枪处理管腔类器物,不耐湿、热的物品用化学消毒方法,其他物品均用热力法消毒。

(九)严格遵守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监测器物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并记录。

消毒供应室制度

供应室工作制度 1、入室后应更衣换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工作区的管理规范。 2、每日定时下收下送,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认真做好科室质量监测工作。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并建立差错登记上报制度。 4、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技术操作常规》,认真执行消毒 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5、根据各科室需求配发物品基数,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以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储备。 6、各种器材、敷料准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7、一次性用品按计划报设备科(采购中心)。 8、定期征求临床科室意见并记录,及时完善工作规程。 9、工作人员应在岗在位,禁止随意串岗。 10、严格执行各区的工作流程及操作规程。 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技术操作常规》,认真执行消毒 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2、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洁,进入各区规范着装、换鞋。 3、工作区内经常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桌子、椅子、地面二次,有污染及时处理,每周一 次大扫除。 4、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物与污染物,灭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分开存 放。 5、下收下送车辆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日清洁;下收下送均应采用专人专车,专 线运送。 6、灭菌包外均应贴上化学指示胶带,注明灭菌期、失效期,灭菌指示带应呈现黑色条纹 才能发出。 7、各种灭菌器每次灭菌过程均应进行工艺监测,并记录关键参数。 8、每月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新灭菌器使用前及每次维修后均应根据要求先进行生物 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9、回收再用的一切物品,均需按清洗消毒灭菌常规操作。 10、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 灭菌组工作制度 1、消毒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负责全院待消毒物品的灭菌工作,当天的灭菌任务必须当天完成。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灭菌器的灭菌效能,灭菌时注意物品的摆放及装载量,应尽 量将同类物品一批灭菌。 4、认真做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记录(每天做一次BD测试,每月一次生物监测),一 旦发现异常,立即与护士长联系及时处理。 5、待消毒物品与已消毒物品必须严格分开,避免混淆。 6、保持发放的无菌物品符合标准(储槽开孔的关闭、化学指示胶带正常变色、包干燥不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章制度

组织治理制度 1、在护理部、护士长领导下,实行二级治理体制,采取集中治 理的方式,队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2、医院将消毒供应中心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 的规模、任务和进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治理纳入医疗质量治理,保障医疗安全。 3、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有较强的组织治理、沟通协 调、研究能力。 4、治理人员(分管院长、护理部、感控治理科、设备与后勤治 理部门、护士长)明确消毒供应工作治理的工作职责及权限责任。

5、了解和掌握消毒灭菌理论知识与进展,学习有关消毒技术规 范、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开展消毒灭菌治理工作。 6、了解工作流程差不多项目和步骤,掌握质量操纵标准,进行 全面治疗检测等治理活动。 7、依照工作流程设污染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 敷料制作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保管储存、下收下送、库房治理、质量检测等岗位。 8、各级人员均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持省证上岗。治理人员需经3 个月的专业进修学习,治理人员和灭菌员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上岗。 9、隔离配备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护理人员具有职业资格、相 应学历、灭菌员中专以上学历。患有传染病、精神疾患人员不得从事消毒供应工作。 10.认真做好物资规划,有效使用资源,合理操纵医疗材料成本。

工作治理制度 1、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严格实施人员防护措施,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开展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工作。 2、治理人员对各级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素养和职业角度的治理,制定规划,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进修。 3、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即:突然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灭菌物品储存、发放、严格实行程序治理。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

(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每月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3、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每月向区县院感质控中心上报医院感染监控指标 4、开展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管理,每月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对整改后效果进行评价。 5、拟定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立文件,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感染质控中心监控平台的信息 6、逐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 (二)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制度 1、医院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做好签到记录。 2、医院职工每次参加培训记学分1分,医院对每位职工建立学分登记表,每年每人不少于10分。 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每年参加质控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学习班,每年学分不少于3分。 4、每年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考试,成绩80分合格,不合格进行再培训,补考合格。 5、建立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软件卷宗。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1、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专(兼)职人员,由专(兼)职人员每月统计后上报区县院感质控中心。 2、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监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抽查出院病历进行检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补报,并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3、监测资料归在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软件卷宗。 (四)医院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1、医院指定地点建立拖布清洗池,在拖布清洗池旁边设置拖布架或挂钓。禁止各科室将拖布放置室内,禁止将拖把倒立。 2、医院卫生洁具质量便于清洗、消毒,禁止用鸡毛、桔杆等材质的卫生洁具。 3、建议与有资执的保洁公司签定保洁合同,保证清洁卫生质量。 4、地面清洁:过道每日拖3次(& 00;11 : 00 ;15 : 00),室内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每日1--2次更换垃圾袋。 5、物体表面清洁:每天上、下午各1次。 6、病区内床头柜、床单兀清洁与消毒:每日用消毒桌巾擦拭(250 —500mg/L

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T368)、《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等标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环境清洁消毒管理要求 (1)医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情况依据合同要求划分工作范围,保洁服务合同由医院统一与后勤服务公司或保洁公司签订,服从医院后勤监督委员会或小组的管理。保洁服务主管部门为总务部门,协助管理部门为属地科室,监管部门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总务部门负责环境清洁质量的日常监督、检查,持续改进,并协调临床科室之间的工作任务分配及应急事件的清洁消毒处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的监督检查,协助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开展相关培训及业务指导。并将环境清洁卫生质量纳入临床科室每月常规考核,定期反馈考核结果;全体医务人员都有责任参与、维护和监督本单位的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2)环境清洁消毒具体工作由后勤服务公司保洁部门和相关医务人员承担。医务人员负责患者使用中诊疗设备仪器(精密设备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及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小面积的患者血液、体液及其他污染物污染需立即实施的污点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洁员负责环境和家具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对诊疗设备

仪器实行终末清洁和消毒工作 (3)后勤服务公司或保洁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并基于各区域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并经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属地科室负责人审核后在医院备案后严格执行;人员配置应当科学合理,实行全体人员上岗培训及考核制度;保洁员应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清洁消毒基本原则及方法等基本知识;定期开展工作质量审核,并将结果报告至总务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4)各医疗单元(或相对独立的病区)均应正确使用污物间,保证有效的通风换气、卫生洁具储存条件等。 2.环境风险度分类依据是否有患者的存在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机会将医院环境分区如下: (1)低度风险区域: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管理部门等。 (2)中度风险区域:普通住院病区、门诊部、功能检查室等。 (3)高度风险区域: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NICU)、重症监护病区(ICU)、导管室、血液透析中心、内镜中心、器官(千细胞)移植病区等。 3.清洁与消毒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风险等级和卫生等级管理要求选择清洁消毒的

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健全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并履行职责。 2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6 小时,并建立培训记录。 3 、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类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岗位培训,掌握各类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职业卫生防护等相关知识,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人员必须取得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上岗。 4 、环境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辅助区分开;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有实际的屏障,标识明显;三区间的人流、空气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5 、灭菌、清洁、污染物品严格区分,定点放臵。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日清洗消毒,保持车辆清洁、干燥。 6 、凡需要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特殊感染性疾病(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应单独包装,明显标识,先经高水平消毒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7 、经过清洗、消毒、干燥处理的器械、物品,必须进行清洗质量检查和器械功能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包装灭菌

8 、根据器械、物品的用途、性质等选择适宜的灭菌方式。灭菌物品的包 装、装载、卸载、存放与发放应严格遵守消毒供应技术操作程序,对各类无菌包应严格执行检查制度,确保供应物品的质量。 9 、建立质量管理与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10 、消毒供应中心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清洁剂、润滑剂、消毒剂、包装材料、监测材料、试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并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中心。 11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柜。 12 、保持环境整洁、物品表面清洁无尘,清洗器械的用品使用后应进行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13 、根据不同工作岗位需要配备相应的职业防护用品(护目镜、口罩、帽子、防护手套、防水衣及防护鞋等),按规定使用。 14 、严格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按规定要求对各种灭菌器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监测资料存档备查。对使用中消毒剂按规范要求进行浓度、生物监测;每季度对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等进行生物监测。 15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运 送。交接登记内容完善、资料保存齐全。 精品文档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我院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根 据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特制订我院消毒灭菌制度。 一、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四、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 五、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 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 低温等离子体火菌等。 (3)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 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2、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物性品,采用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 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3、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对受到致病菌芽抱、真菌抱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

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 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 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⑸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六、医院应保持诊疗环境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干燥,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再清洁、消毒。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等)应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和消毒。 七、医院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八、医院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九、从事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按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 十、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 十一、各科室根据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2、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医务人员职 业暴露。 3、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 4、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如下:

消毒供应室制度

供应室工作制度 1、 令狐采学 2、入室后应更衣换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 各工作区的管理规范。 3、每日定时下收下送,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认真做好科室 质量监测工作。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并建立差错登 记上报制度。 5、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技术操作常规》,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6、根据各科室需求配发物品基数,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 以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储备。 7、各种器材、敷料准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8、一次性用品按计划报设备科(采购中心)。 9、定期征求临床科室意见并记录,及时完善工作规程。 10、工作人员应在岗在位,禁止随意串岗。 11、严格执行各区的工作流程及操作规程。 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技术操作常规》,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2、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洁,进入各区规范着装、换鞋。 3、工作区内经常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桌子、椅子、地面二 次,有污染及时处理,每周一次大扫除。 4、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物与污染物,灭 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分开存放。 5、下收下送车辆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日清洁;下收 下送均应采用专人专车,专线运送。 6、灭菌包外均应贴上化学指示胶带,注明灭菌期、失效期, 灭菌指示带应呈现黑色条纹才能发出。 7、各种灭菌器每次灭菌过程均应进行工艺监测,并记录关键 参数。 8、每月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新灭菌器使用前及每次维修 后均应根据要求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9、回收再用的一切物品,均需按清洗消毒灭菌常规操作。 10、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供 应室工作。 灭菌组工作制度 1、消毒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负责全院待消毒物品的灭菌工作,当天的灭菌任务必须当 天完成。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灭菌器的灭菌效能,灭菌时注意 物品的摆放及装载量,应尽量将同类物品一批灭菌。 4、认真做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记录(每天做一次BD测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

组织管理制度 1、在护理部、护士长领导下,实行二级管理体制,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队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2、医院将消毒供应中心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3、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研究能力。 4、管理人员(分管院长、护理部、感控管理科、设备与后勤管理部门、护士长)明确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的工作职责及权限责任。 5、了解和掌握消毒灭菌理论知识与进展,学习有关消毒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开展消毒灭菌管理工作。

6、了解工作流程基本项目和步骤,掌握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面治疗检测等管理活动。 7、根据工作流程设污染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敷料制作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保管储存、下收下送、库房管理、质量检测等岗位。 8、各级人员均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持省证上岗。管理人员需经3个月的专业进修学习,管理人员和灭菌员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上岗。 9、隔离配备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护理人员具有职业资格、相应学历、灭菌员中专以上学历。患有传染病、精神疾患人员不得从事消毒供应工作。 10.认真做好物资规划,有效使用资源,合理控制医疗材料成本。

工作管理制度 1、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严格实施人员防护措施,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开展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工作。 2、管理人员对各级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素质和职业角度的管理,制定规划,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进修。 3、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即:忽然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灭菌物品储存、发放、严格实行程序管理。 4、熟悉消毒灭菌技术,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5、实行动态治疗监测管理。通过收集客观数据,提供灭菌记录档案,队出现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跟踪监控——实施质量持续改进。 6、根据各科室需要,提供高效及时的供应。与各科室交换物品时,书房认真核对,当面点清。科室用后污染器械必须进行初步冲洗方可回收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GR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起草人:杨祖群、王荔 发布日期:2015年3月22日 审核人:王荔 生效日期:2015年5月1日 批准人:李秋 页数:共16页 回顾日期:2018年5月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目的: 切断感染链,终止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院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保障患者、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志愿者、学生及外来工作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全院所有临床、医技、儿研所、分子生物中心、太平间等。 3.定义: 3.1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7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8 清洁单元:以患者病床为中心、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的所有环境表面视为一个清洁单元。清洁工具(如抹布)未经有效复用不应用于另一个清洁单元。 3.9 低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门诊大厅等。 3.10 中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3.11 高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感染者、高度易感患者居住或长时间停留;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随时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污染。如感染科、手术部(室)、重症监护病区、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科、烧伤病区、导管室、腔镜室、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隔离病房等。 4.标准: 4.1 清洁与消毒原则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最新版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1.做好全院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各种规格敷料的制作工作和供应工作。 2.掌握各种器械的性能、用途、规格、维修、保养的灭菌方法,各项技术操作严格按工作程序及质量标准要求执行。 3.全院无菌物品供应合格率达100%,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严格检查证件和检测结果报告单。 4.凡无菌物品日期超过规定时间或封口已被拆开者,一律不得再用。 5.熟悉各科室的需要,每日定时下收下送,有计划地到各科室发放,保证及时供应所需物品,供应物品如有错误或损坏,立即纠正或补换。 6.按各临床科室需求,制作、配置各种物品,器械及敷料准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7.根据物品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基数,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无效储备。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类物品洗涤、包装、消毒应有签名和标识,注明消毒日期,已消毒物品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无过期失效或标识不清的物品。熟悉消毒液选择和浓度配置方法并进行有效浓度监测。 9.每日消毒灭菌工作有记录,已经消毒灭菌的物品,必须有消毒人员签字后方可领用。 10.严格执行监测制度,每月定期对无菌物品抽样检测和进行标准包生物监测,定期对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 11.设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并记录存档。 12.适时完成器械物品报损、补领工作。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二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有专职或兼职的质量管理监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质量管理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案。 3.加强质量管理,按质量管理控制标准开展质量监控,对各班工作进行质量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以促进质量持续该进。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医院消毒灭菌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2、使用范围:全院各科室、护理部、医务部等。 3、监督管理 3.1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 3.2各医疗部门、护理部、医务部等部门负责执行。 4、内容: 4.1医院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器械科、感染管理科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4.2医院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根据2012《消毒技术规范》中的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方法。 4.3各科室根据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4.4感染管理科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4.5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

4.6从事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按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 4.7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4.8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4.9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4.10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4.11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4.12消毒与灭菌时的职业防护 4.13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4.13.2清洁与消毒方法 4.14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 4.15地面消毒 4.16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4.17清洁用品的消毒 4.18皮肤与粘膜的消毒 1)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min~3min,待干后再用70%~80%乙醇(体积分数)脱碘。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2016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 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现制定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 一、空气: 1、开窗通风:目的是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二、墙面与门窗: 1、每月定期清水擦拭,保持无尘与清洁。 2、门把手每日清水擦拭。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 三、地面: 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遍,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或诊室、走廊、厕所,最后是洗手间即污染区。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拖把分色规定: 清洁区(白色标记)值班室、办公室、治疗室 半清洁区(蓝色标记)走廊诊室、检查室、换药室污染区病房(绿色标记)病房 污染区洗手间(红色标记) 处置室病人体液(黄色标记) 三、医疗及生活用品 (一)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 1、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2、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每周用75%酒精擦拭1遍。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二)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 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三)病历夹、病历车 1、每周用清水擦拭1遍。 2、病历夹不应带入病房放在病床上。 (四)体温表、测温仪 1、体温表: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剂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擦干后使用。 2、测温仪:每日用后用清水擦拭1遍,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1次。 (五)床单元(床、床头柜、桌、椅、凳) 1、每床一巾,每日用清水擦拭1遍。 2、擦拭布巾用后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病人出院后,对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终末消毒。 (六)推车、轮椅等运输工具 1、每日清水擦拭。 2、必要时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四、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和地面消毒分别采用500mg/L和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五、清洁用品的消毒 1、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拖地地巾: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扬州新视野眼科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6年3月修订

(完整word版)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一、供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 三、备齐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点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 次。根据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收回污染的失效物品,临时借用的物品,应办好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 五、沾有脓血等体液的器械,应由使用科室洗涤清洁后交供应室消毒。传染科用过的物品,应经传染科消毒处理后再交供应室消毒。 六、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应室消毒。消毒后消毒员负责关闭贮槽侧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七、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 八、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新消毒保存。 九、所有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使用方便及确保安全。 十、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 十一、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请领、下发、报废及赔偿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定期保养,防止霉烂、生锈、损坏、丢失,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赔偿或补充。 十二、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三、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台面。每周五大 扫除1 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十四、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 次,每月空气培养1 次。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时间:2010-09-14 11:23:35 发布者:编辑来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部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一)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1. 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 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

医院常用物品消毒管理制度.docx

消毒物品 清洁 消毒与灭菌方法 更换频率 注意事项 别 1.器械首选机械 清洗,条件不允许 时可进行手工清 1. 耐湿耐热的物 洗 品,采用压力蒸汽 2.精密和有机污 灭菌 染较重的器械应 2. 不耐高温,不耐 手工清洗 湿热的,如电子仪 3. 有关节,缝隙齿 器,光学仪器等物 槽的器械,应尽量 品,采用低温灭菌 统一送供应 一般器械 使其张开或拆卸 一用一灭菌 3. 耐热不耐湿的物 室灭菌 到最小单位进行 品,采用干热灭菌 清洗 4. 对不耐热耐湿的 4. 手工清洗, 按照 物品,首选低温灭 冲洗、洗涤、漂洗、 菌,无条件的医疗 终末漂洗步骤进 机构可采用灭菌 行 剂,浸泡灭菌 5.复杂及管腔器 械,使用超声清洗 手 机,高压水枪清洗 术 1. 手工清洗 1. 首选压力蒸汽灭 器 锐利器械 镀铬器械不 2.穿刺针内腔用 菌 ( 穿 刺 一用一灭菌 适宜用超声 械 高压(气)水枪冲 2. 也可选环氧乙烷 针) 波清洗 及 洗,超声波清洗 等低温灭菌 物 1.所有腔镜都必 品 须拆卸到最小单 位进行清洗 腔镜及附 2.按照规范使用 1. 能用压力蒸汽灭 水枪气枪对腔镜 件(腹腔 菌的,采用压力蒸 进行冲洗、酶洗、 镜,膀胱 汽灭菌 洗涤、终末洗涤, 一用一灭菌 镜,输尿 2. 不能用压力蒸汽 干燥 管镜,关 灭菌的,采用环氧 3. 活检钳等附件, 节镜等) 乙烷或等离子灭菌 按照冲洗、洗涤, 漂洗,终末漂洗等 手工清洗步骤进 行 注水瓶、 按照规范,在流动 用 1000mg/L 含氯消 水槽内手工冲洗。 毒剂浸泡消毒 30 分 连接管、 (冲洗、酶洗、洗 钟,再用清水冲净 连接管等每 吸引管、 日消毒 涤、终末洗涤、干 残留消毒液,干燥 吸引瓶等 燥) 后备用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样本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 度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供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 三、备齐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点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次。根据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收回污染的失效物品,临时借用的物品,应办好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 五、沾有脓血等体液的器械,应由使用科室洗涤清洁后交供应室消毒。传染科用过的物品,应经传染科消毒处理后再交供应室消毒。 六、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应室消毒。消毒后消毒员负责关闭贮槽侧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七、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

八、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新消毒保存。 九、所有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使用方便及确保安全。 十、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 十一、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请领、下发、报废及赔偿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定期保养,防止霉烂、生锈、损坏、丢失,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赔偿或补充。 十二、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三、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台面。每周五大扫除1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十四、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时间:-09-14 11:23:35 发布者:编辑来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部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工作规范)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职责操作流程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职责、操作流程目录 第一部分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 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 (1) (二) 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 (三)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2) (四) 消毒供应室沟通协调制度 (3) (五) 消毒供应室仪器保养维修制度 (4) (六) 消毒供应室监测制度 (4) (七) 消毒供应室质量追溯制度 (5) (八) 消毒供应室一般工作制度 (6) (九)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制度 (6) (十) 消毒供应室去污区工作制度 (7) (十一) 消毒供应室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 (7) (十二) 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 (8) (十三) 消毒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制度 (8) (十四) 消毒供应室物品召回制度 (9) (十五) 消毒供应室缺陷管理制度 (9)

第二部分消毒供应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消毒供应室各级人员职责 一、护士长职责 (10) 二、主管护师职责 (11) 三、护师职责 (11) 四、护士职责 (12) 五、灭菌员职责 (12) 六、洗涤员职责 (13) 七、质检员职责 (13) 第三部分操作流程 (一)下收操作流程 (14) (二)回收操作流程 (14) (三)清洗操作流程 (15) (四)检查与包装流程 (16) (五)灭菌操作流程 (19) (六)灭菌物品的卸载操作流程 (20) (七)灭菌物品存放操作流程 (20) (八)下送操作流程 (21)

第四部分质量监测 (一)清洗质量监测 (22) (二)消毒质量监测 (22) (三)灭菌质量监测 (22) (四)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检验与验证 (23) (五)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监测 (23) (六)空气消毒设施监测 (23) 第五部分监测资料保存 第六部分应急处理 (一)停水、停电设备发生故障及突发公共卫生事的应急处置 (24) (二)泛水、火灾应急处置 (25) (三)锐器刺伤的防护 (26)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制度范本1

消毒隔离制度(一) 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务必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 3、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4、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所用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务必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以便处理。 5、病区要求做到一床一套湿扫床,床头柜一桌一布,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备用。 6、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擦布,应严格区分(拖把应有明显标记)。 7、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需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浸泡时要求液面满过注射器,拉开注射器内栓,使注射器内吸有消毒液)。 8、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都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离制度,做到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9、病人住院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用后进行消毒;暖水瓶、脸盆、拖鞋等,出院后务必经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10、病室冬季应每日清晨及下午打开气窗二次,每次15-30分钟进行通风,以持续空气清新。

消毒隔离制度(二) 消毒隔离制度 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 2、医护人员应掌握标准防护要求,进入无菌区或执行无菌操作时,按规定着装;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3、病区设感染监测员,职责明确,负责对病区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督导检查相关措施的落实。 4、严格执行手卫生相关规定。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抽血、输液操作时,应保证一人一巾一带,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6、无菌物品应专柜储存,与待消毒物品分区放置,标识明确;灭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打开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4小时,过期、失效物品应及时取出并重新消毒或更换,一次性物品一次性使用。 7、患有肝炎、活动期结核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护理人员不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待恢复正常后方可重新工作。 8、需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应优先做治疗护理工作;对实行床旁隔离的患者,后做治疗护理工作。 9、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10、病区垃圾分类管理规范,不得混放;各种医疗垃圾桶标识明确;医疗锐器处理规范,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1、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12、

医院清洁消毒制度

院内清洁消毒制度及方法汇编医院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 含氯消毒液配置方法: 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 500作参考 :1片药片 +1000水 =500。 1片药片 +500水=1000; 2、金属康威达液(10000 :1份原液 +9份水 =1000; 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区域间标志明确。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别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谈话。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 30 。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连台手术之间。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和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灭菌包体积不超过 30×30×25 ,金属包重量不超过 7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 5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包布干净无破损。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 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 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 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 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医生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九、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术前进行湿式清洁,每周设置固定卫生日,对手术室环境、物品进行全面清洁。各室拖布有标记,悬挂晾干;垃圾分类处置符合要求。 十、手术间地面和用物如无明确污染可用清水清洁,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则应用 500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接触频繁的仪器、设备表面如按钮、操作面板等,应用 75%乙醇擦拭或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要求进行保洁、消毒处理。各种管道用后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十一、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疾病诊断及感染状况。隔离手术间应有隔离标志;工作人员固定,控制出入;凡病人体内的物质如血液、体液、呕吐排泄物、已切除的病变脏器与组织、 被污染的诊疗器具等,不经处理不能带出手术间;污染的手套、手术衣、鞋套等严格隔离管理; 术后器械和物品进行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送检时有“当心感染”标志;按照隔离种类对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