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白鹅1

13、白鹅1
13、白鹅1

13、白鹅(2)

13.白鹅

《白鹅》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佳句。 教学重点 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鹅的古诗句、作文草稿本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导入:一提到鹅,大家都随口便能吟诵出这首骆宾王的《咏鹅》(出示)仿佛一只身姿优美,羽毛雪白的大白鹅正在眼前高歌。也正是这只大白鹅,它穿越时空,从唐朝来到了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出示作者简介)的笔下,成了一只“高傲”的“大鸟”,那么它到底有多高傲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朴素、风趣的语言文笔走近这只(引读课题)“白鹅”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想一想: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件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检查认读): 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从容不迫、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左顾右盼、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奢侈、蹲着、窥伺 3.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傲)作者用了一句什么句来说呢?你能读一读吗?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叫声、步态、吃相)你从哪里读出来?(第二自然段——齐读——这个自然段在课文里起到什么作用呢?——中心句和过渡段) 4.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来描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叫声——3,步态——4,吃相——567) 三、深入理解、体悟意趣

【原创】13白鹅

13白鹅——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的课文思路。 4、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贬词褒用)等方法描写白鹅的高傲,体会白鹅姿态、叫声、步态的高傲,以及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难点: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能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三、教学用:多媒体;黑板;粉笔等用具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一、欣赏白鹅图,揭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谁来了?(放白鹅走路、戏水录像)(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的图片) 2、众人说鹅,用几句话赞美鹅。一首古诗《咏鹅》?师生齐背。 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丰子恺先生。想了解丰子恺先生吗?让我们一起走近他。 师: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你们看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板书13、白鹅) 4、过渡:同学们所感叹的是白鹅的外表很美;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又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以下的要求。 (1)扫清生字词的障碍,将课文读通、读顺。 (2)它的特点是什么?朗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白鹅给你留下的印象。(高傲)(一傲在伸长脖颈左顾右盼总领下文;二傲在叫声;三傲在步态;四傲在吃饭;五傲在昂胸凸肚跨方步看野景照应开头。)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3、第一至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课文从哪些词和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白鹅的高傲?这是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2)姿态的高傲左顾右盼:表现出白鹅刚到我家不受拘束,说明白鹅高傲。(动作表演)(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13、白鹅

《白鹅》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语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观察鹅、预习课文教师: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会写“脾”等字。正确读写“高傲、局促不安、侍候、供养不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初步了解作者描写白鹅高傲的方法,体会白鹅姿态、叫声、步态的高傲。【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 小结:是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即将学习的这个单元的课文全部是写动物的。今天,我们就走进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和他的白鹅。 二、导入、揭题 1、引入:你们看,这就是丰子恺先生家养的白鹅。(出示课文白鹅插图) 2、大家注意这个“鹅”字了吗?“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 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是平等的,所以这种写法现在已经废除了。 现在的写法是“鹅”(课件出示),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 3、丰子恺先生不仅把它画下来,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文章,就叫——白 鹅(板书课题、读题)

13白鹅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 课题《白鹅》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理解、积累并 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 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 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 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 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 点。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 爱之情。 教 学 方 法 设 计 教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多种形式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逐段分析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分析作者的语言 学法: 通过教师创设情景,采取灵活互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小组合作拍片,获 得新知。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我将按四步来进行,第一步激情导入。第二步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第三步再读课文加深感悟,第四步拓展延伸。 (一)激情导入。 比较“鹅”的写法,提醒任何动物是平等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字音读准,并划分自然段落。 2. 正音。 3.强调多音字 三、精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从姿态体会鹅的高傲,从“抱”体会作者对他的喜爱。 2、体会第二自然段的作用。 丰子恺的《白鹅》一课语言风趣幽默,整篇课文紧紧围绕着白鹅高傲这一特 点来写,采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写了白 鹅的高傲。教学时我首先进行了词语的检测,其次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出 文章的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并以次为主线来展开教学。在每一次学生与 文本“亲密接触”获得新鲜的感受后,我都让学生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通 过反复的品味、咀嚼,让学生的理解、感悟、体会、思考逐层升华,并内化为渐 愈细腻的情感,外化为声情并茂地朗读。最终白鹅高傲的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 间洋溢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在白鹅一课中,我共安排了二次整体把握文本,第一次是在导入新课后,请 同学们读课文,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生字新词的一个环节已经在预 习中完成了),整体要求学生要读的认真些,遇到难读的字词、读不通的句子要 多读几次,还可以向老师提出来,所以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以及及 时指导学生的心理准备,只有创造好第一次阅读的成果,后面的阅读教学才不会 磕磕碰碰。第二次整体阅读是在教学完生字词语及难读的句子后,速度可以快一 些,还可以布置一些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问题,如: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或者,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像?等等,通过这两个环节的整体阅 读理解,文本已经在孩子心中扎根,放手让学生阅读也成为可能了。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一篇漫画。他画了什么? 你们看这个“鹅”字,“我”在上,“鸟”在下,人骑着动物,多不平等啊。 现在这种写法已经废除。现在的写法是? 师生一起板书:白鹅。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字音读准,并划分自然段落。 2.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头颈郑重厉声呵斥引吭大叫狂吠不亚于从容大模大样净角奢侈一丝不苟倘若侍候脾气窥伺供养添饭) 3.强调多音字:引吭大叫大模大样净角窥伺供养 三、精读课文 1. 这白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从哪看出来的?从哪里体会到作者对它的喜爱?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 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3.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哪个字体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 渡段的作用。 4.迅速浏览3——7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白鹅的什么? 5.你对作者描写“白鹅”的哪个特点最感兴趣?哪句话或是词语更吸引了你?请找出来。 ① 鹅的叫声: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 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13白鹅 一等奖教案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白鹅的录像或出示白鹅的图片。 你想说什么?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诗来赞美它?(美丽、洁白……)(《咏鹅》)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白鹅的文章,大家一定会对白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齐读课文题目。 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丰子恺先生,你能介绍一下对他的了解吗? 丰子恺(1898~1975) 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他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艺术领域,并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曾经教过书,做过编辑,也曾潜心作画著书。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 初读课文 1.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画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边画边把新词读两遍。 (3)利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字义。 (4)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重点介绍了哪方面?第2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讨论。 (1)字音。 ①颈(jāng)勿读jìng。 ②“看守”的“看”是多音字,这里读kān。 ③“净角”的“角”是多音字,这里读jué。 ④“奢侈”的“侈”读chā,勿读chì。 ⑤“供养”的“供”是多音字,在这里读gāng。 ⑥“窥伺”的“伺”读sì,勿读cì。“侍候”的“侍”读shì。 (2)字形。 ①形近字:厉—历;据—剧;倘—淌;侍—待;脾—碑;蹲—遵;邻—领;供—拱。 ②难写字:“餐”的“又、食”的最后一笔都是点。“脾”的右边笔顺为先写“白”,再从“白”中写一竖撇,然后写横、竖。 (3)难解字。 ①“厉”与“历”区别:“厉”一般含有严格、严肃的意思。 ②净角:(出示净角脸谱)是一种戏曲角色,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通称花脸。 ③扬长而去:指狗偷完鹅的食物后大模大样地离开,与偷食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4)课文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介绍了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 文章重点写了白鹅的吃相,第2自然段在全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在教学时,教师可设计表演环节,如要求学生在体会文句之后,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更 形象地理解文中优美词句的意思,更准确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原本沉寂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理解“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与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一位同学扮演鸭,另一位同学扮演鹅,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很好地把握 鹅步态的突出特点。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并让学生仿照丰子恺爷爷的画来画一画。由于创设了情境,学生对这种可爱的小动物会非常感兴趣,画得也会特别认真。画完后,通过比较,学生们会发现丰子恺爷爷把鹅画得栩栩如生,而自己画得不像。经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鹅的主要特点。“那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能再一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3.白鹅同步练习(附答案)

13.白鹅 作者:丰子恺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 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 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 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 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 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 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 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 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 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 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 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 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 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 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 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 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 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 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比鸡、狗偷 饭吃。然而它所必须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 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生字区。 颈厉郑剧餐倘饮侍脾蹲供邻 基础区。 一、写出下列汉语拼音的汉字朋友。 lì shēnɡ hē chì shì h?u ɡōnɡ yǎnɡ bù zhōu

13 白鹅

13 白鹅 一、教学内容 《白鹅》一课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课本63页——66页。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2、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重点,重视朗读,在读中感悟文本,体会情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为他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文章《白鹅》。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1、大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认读,正音。 3、交流: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学习课文,体验情感 1、这只白鹅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读第1自然段。 抓住“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理解作者认为它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积累词语“左顾右盼”。

2、仔细读课文,体会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把感受深的句子划出来,做批注。(1)生读文,做批注。 (2)交流体会白鹅的高傲。 鹅的叫声 a)指名读句子,谈理解,相机板书“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b)积累词语“厉声叫嚣”:如果鹅也会说话,你们猜猜它会说什么? c)积累词语“引吭大叫”:“引吭大叫”什么样子? d) 指导读出鹅的高傲。 鹅的步态 a)作者把鹅的步态和谁对比?(鸭)为什么要这样写?(突出鹅的步态从容。)指名分别读鸭和鹅步态的句子,对比体会。 b)理解“净角”。播放净角出场画面,请学生演一演,体会“大模大样”,并读出鹅步态的大模大样。 c)从“傲然地站着”、“毫不相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体会白鹅的高傲。 鹅的吃相 a) 鹅吃饭怎样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b)鹅的吃饭从哪能体会到它高傲?指导读出鹅狗争食的有趣,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风趣,感受鹅吃饭时架子十足。 (四)思维延伸,整体回归 1、播放鹅的图片:学了课文、看了图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2、整体回顾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五)作业设计 1、把课文有趣的地方读一读,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为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顺情导入,整体感知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13课《白鹅》,你们觉得风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是怎样的? (请用一个词表达) 生:高傲、有趣、有意思、威风、可爱、架子十足──听得出来你们都很喜欢这个高傲的动物。生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而鹅不仅表现在姿态上,更表现在…… 生:叫声、步态、吃相。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师:这节课我们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走近白鹅,欣赏白鹅。赶快读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3 白鹅

《白鹅》教学设计 磁县实验学校刘会会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 2、教材分析:《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①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②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对生字词的书写及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熟读课文,在之前已经学过了“对比、拟人”的写作手法,更深的了解课文有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作者运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

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学生会比较吃力。 3、“鹅”是学生身边的动物,对他们不了解的特点,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全班参与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高傲”“局促不安”“侍候”“供养不周”等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感悟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个谜语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猜谜语 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 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 打一动物() 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乡下,看看真正的白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把鹅请出来吧!(播放乡下白鹅的视频)

13 白鹅

13 白鹅 教学内容:13 白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会,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白鹅的高傲。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初步了解白鹅的高傲。 3、能初步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课文思路。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白鹅的高傲。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课文思路。 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赏画导入。 1、【课件出示:丰子恺的漫画】学生欣赏画,自由谈论画。 2、这些漫画很有意思,能欣赏到这些幽默有趣的漫画,我们得感谢一个人【课件出示:丰子恺的头像】今天,我们准备一起读读他写的文章【课件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受。 1、学生自主读文,教师巡回指导。 2、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3、这篇文章生字、陌生的词语特别多,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 ⑴挑你认为难读的读给大家听? ⑵谁能一口气读下来? 4、我们再来看这些四字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⑴谁能读?

⑵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5、虽然说的都是鹅的叫声,但毕竟还是有细微和差别的,我们来看下列几个句子,这五个句子对应五个词语,你能找到吗?【课件出示句子】 三、看画读文。 1、同学们,丰子恺爱画画,也爱写文章,他很喜欢给自己的文章配点画,你看【课件出示】,这就是丰子恺为《白鹅》配的画。你觉得画中的白鹅在干什么?老师想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句子来说一说。 2、随机落实以下句子的朗读:【课件出示句子】 3、欣赏着这画,读着课文,【课件出示: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鹅呢?】 四、再读文本。 1、这是一只普通的白鹅,又不是一只普通的白鹅,因为丰子恺的名人效应,白鹅为此沾了点“星气”,它也就成了一只“明星”白鹅,眼下的“明星”都有个小档案,我们的白鹅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就帮白鹅填一填吧!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有能直接填在档案上的词儿吗?【课件出示:动物明星档案】 2、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读,读懂了一只高傲的白鹅。今天我们只能读到这儿了,下节课,我们将透过语言文字去读懂作者的感情,读懂作者的思想。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何况是那么有趣那么入味的课文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抓“傲”理脉络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在你们心目中,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课件出示:丰子凯笔下的鹅图片】) 课文哪句话直接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课件出示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谁能读好这句话?

13 白鹅

13 白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脾”等字。正确读写“高傲、局促不安、侍候、供养不周”等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鹅的特点,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难点) 3.学习三、四自然段,体会鹅的叫声和步态的高傲。(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种小动物? 是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为他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所写的《白鹅》这篇文章了。 2.导人:你们看,这就是丰子恺先生家养的白鹅。(出示白鹅图片) 板书课题(白鹅),齐读课题。 二、初读、学词 1.检查预习:课文读过几遍了?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2.出示生字词: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净角脾气左顾右盼厉声叫嚣厉声呵斥引吭大叫…… (1)重点指导读好两个音近字、三个多音字“模、供、角”。 (2)了解“净角”的意思。 (3)指导书写“脾”字。 3.分节读课文,边听边想: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交流:学生各抒己见。 过渡:其实文中用了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了。 5.出示:好一只高傲的动物。 (1)齐读。 (2)高傲是什么意思?那么课文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写了哪些内容呢? 三、再读、理序 1.快速默读:看看丰子恺先生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这只白鹅的高傲的。 2.交流。 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3.你是怎么又快又准确地找到作者描写白鹅的这几方面特点的? 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过渡段的作用。

4.小结:作者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中感受到了它的高傲,并把它仔细地描写下来。 四、精读、悟情 1.仔细默读一到四自然段:画出作者具体描写白鹅高傲的句子,认真体会。 2.学生交流: (1)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初见白鹅的高傲姿态: 出示: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学生说说感受。 谁能给“左顾右盼”换个词?白鹅是在什么情况下,左顾右盼的?(学生答)感受白鹅的高傲,读出感情。 (2)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白鹅叫声的高傲: ①出示句子: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再读这两句,你仿佛听到鹅的叫声了吗?谁能用书中的词语说说? 出示:“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知道这三个词的意思吗?

13、白鹅

《白鹅》 设计:刘荣姓名:家长签名: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反语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课: 背景简介: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通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子注音: 冥顽()叫嚣()引吭()窥伺()盛馔()岑寂()蹑手蹑脚() 2.写一写下列词语: 左顾右盼引吭高歌局促不安大模大样毫不相让从容不迫高傲 三眼一板不胜其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读了课文,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白鹅的高傲?划出有关的语句体会一下。 6.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有趣,课文里这样的句子很多,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再抄下来。

13白鹅(3)

13、白鹅 教材简析: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写出了鹅的性格特征——高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鹅的特点,学习作者具体生动的描写手法。 2、学生对鹅的了解不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理念设计: 鉴于对“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思考,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努力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法设计: 教师先教读文中有特殊作用的句子,然后由学生朗读、想象、讨论交流,掌握鹅的特点,品味作者的语言。 学法设计: 研讨法 教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设置预习案: 见资源第十三课预习收获板 第一课时 预设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激趣导入,营造学习氛围,引入课文学习 2.板书课题,说写“鹅”字。 3.齐读课题,提出阅读思考。 二、检查预习案落实情况 三、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情况,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识字,学词,读句,并渗透学法指导,以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四、再读课文,披文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师生交流读书体会。 2、引出“高傲”并板书。 3、明确“高傲”表现在那些方面。读书交流。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中感悟。 五、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作业布置: 抄写本课词语: 第二课时 预设学习目标: 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2、简述课文从几个方面写白鹅的高傲。 3、过渡,体会鹅吃相“高傲”的部分。 二、品读“吃相”,体会“高傲”、“有趣”。

13 白 鹅 原文

13 白鹅 1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3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4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5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6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7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比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须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最新版四年级上语文 13 白鹅(教案)

13 白鹅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等词语。 2.理解、积累好词佳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课时。 一、导入 一提到鹅,谁都会脱口吟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着眼于鹅的形象特征,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侧重点是白鹅的性格特点。一起来读读吧! [板书课题,齐读]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课题,也许在想:一只普通的大白鹅有什么好写的

呢!别着急,让我们进入课文瞧瞧吧!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是中国现代受人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个领域,并都取得杰出的成就。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教育名言: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三、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主识字,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卡片。 颈项(jǐnɡ)郑重(zhènɡ)严厉(lì) 剧烈(jù)午餐(cān)倘若(tǎnɡ) 侍从(shì)脾气(pí)供给(ɡōnɡ) 饮料(yǐn)邻居(lín)下蹲 大模大样一丝不苟三眼一板 从容不迫不胜其烦空空如也 局促不安左顾右盼引吭大叫 (2)理解词义。 左顾右盼:课文中指鹅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东看看,西看看,一点儿也不拘谨。 引吭大叫:鹅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 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本文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窥伺: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 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读后想想,作者喜爱这只大白鹅吗? 明确:喜爱。 5.结构梳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