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的测定

实验指导书-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的测定
实验指导书-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的测定

熔体流动速率

熔体流动速率

熔体流动速率仪的测定方法 熔体流动速率仪,又称熔融指数仪,其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挤出的热塑性物料的量,也即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毛细管的质量,用MFR表示,单位为g/10min。熔体流动速率可表征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粘流特性,对保证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品的质量,对调整生产工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熔体流动速率从“质量”的概念上,又引伸到“体积”的概念上,即增加了熔体体积流动速率。其定义为:熔体每10min 通过标准口模毛细管的体积,用MVR表示,单位为cm3/10min[1]。从体积的角度出发,对表征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粘流特性,对调整生产工艺,又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参数。对于原先的熔体流动速率,则明确地称其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仍记为MFR。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与熔体体积流动速率已在最近的ISO标准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标准也将作相应修订,而在进出口业务中,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也将很快得到应用。 一、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的测定方法: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测定,按方法分为切割(手工或自动定时)测定与自动(半自动)测定。 1、切割测定: 根据定义,当熔体在负荷的作用下通过口模毛细管挤出,由操作人员使用切割刀具将流经口模出口的一段熔料割取,并记录该段熔料自口模流出的时间,经称重并换算至流出时间为10min时

的质量,即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值MFR。配置有自动定时切割装置的设备,可根据需要设置切割间隔时间。任何型号的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都可进行手工切割测定。 二、自动(半自动)测定: 自动(半自动)测定不需对流出熔料进行切割。它的原理是:在测定仪上预先设定熔料的流出体积,再由测定仪上的计时器自动记录流出该体积的熔料所需的时间。这样,只要知道熔料的密度(注意:是该材料在特定试验温度下的熔体密度),即可按(1)式计算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式中:L───测定仪预先设定的活塞移动有效距离,cm; ρ──熔体密度,g/cm3; t───活塞移动有效距离所需的时间,s。 聚乙烯、聚丙烯的熔体参数[2]如表1所示。 表1 聚乙烯、聚丙烯的熔体参数 材料 试验温 度℃ 活塞移动 有效距离/mm 熔体密度 g°cm-3 系数F 聚乙烯190 25.46.35 3.175 0.763 6 82620710 3.5 聚丙烯230 25.46.35 3.175 0.738 6 79920010 对于自动测定仪而言,经电脑计算后可直接通过打印机将最终结果(MFR、MVR)及日期、批号、测试条件(温度、负荷等)一

生态毒理学报告_6 实验六

实验六硫氰酸钠对斑马鱼的蓄积毒性实验 硫氰酸钠对斑马鱼的蓄积毒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蓄积毒性实验方法 2、评价硫氰酸钠对斑马鱼的蓄积作用强度。 二、实验原理 蓄积毒性作用(cumulative coefficient action)是当低于中毒剂量的环境毒物或外来化合物反复多次的与生物体持续接触,经一定时间后使生物体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 蓄积毒性实验分为:蓄积系数法、20天蓄积试验法和受试物生物半衰期测定法。 蓄积系数法(cumulative coefficient method)是一种常用来评价环境污染物蓄积作用的方法。 1、蓄积系数法 蓄积系数法是一种用来评估毒物和污染物蓄积作用的方法。 蓄积系数(comulative coefficient,K),是分次给予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出现某种毒效应的总剂量(以ED 50(n))表示),与一次给予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出现同一毒效应的剂量(以ED 50(1)表示)的比值,即K=ED 50(n)/ED 50(1) 若以死亡为毒效应指标,上式为K越小,受试化合物的蓄积毒性越大。 测定方法: 固定剂量每天连续染毒法 剂量定期递增染毒法 1)固定计量法 固定每天染毒剂量为1/20—1/5 LD50,连续染毒,直至实验动物半数死亡。如果染毒剂量累计已达5个LD50动物死亡仍末达半数,实验均可告结束,计算蓄积系数,作出评价。 2)递增剂量法 2、先测定LC50,然后对另一组动物每天染毒,以4天为一期,开始给予0.1LC50。 以后每期按1.5倍递增剂量,直至动物半数死亡,或实验已达20天,可结束实验,计算系数。 染毒时间/天每日染毒剂量 /mg/L 每四天染毒总剂量 /mg/L 累计染毒总剂量 /mg/L

实验1 聚烯烃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实验1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实质及其测定意义; 2.熟悉并使用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 3.测定聚烯烃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 二、实验原理 高聚物的流动性是成型加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加工方法对高聚物的流动性有不同的要求,对选择加工温度、压力和加工时间等加工工艺参数都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又是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开发的重要依据。 衡量高聚物的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熔体流动速率、表观粘度、流动长度、可塑度、门尼粘度等多种方式。大多数的热塑性树脂都可以用它的熔体流动速率来表示其粘流态时的流动性能。而热敏性聚氯乙烯树脂通常是测定其二氯乙烷溶液的绝对粘度来表示其流动性能。热固性树脂多数是含有反应活性官能团的低聚物,常用落球粘度或滴落温度来衡量其流动性;热固性塑料的流动性,通常是用拉西格流程法测量流动长度来表示其流动性的。橡胶的加工流动性常用威廉可塑度和门尼粘度等表示。 熔体流动速率(MFR),又称熔融指数(MI),是指热塑性树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熔体每10min通过规定毛细管时的质量,其单位是g/10min。熔体流动速率能方便地用来区别不同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时的流动性,在成型加工时,对材料的选用和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有实用价值。对于一定结构的高聚物也可以用MFR来衡量其相对分子质量的高低,MFR愈小,其相对分子质量愈大,成型工艺性能就差,反之MFR愈大,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愈低,成型时的流动性能就愈好,即加工性能好,但成型后所得的制品主要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等性能是随MFR的增大而降低的。以聚乙烯为例,其相对分子质量、熔体流动速率与熔融粘度之间的关系见表1-1。

实验四 曝气充氧

实验四 曝气充氧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曝气设备(扩散器)氧总转移系数K La 值; 2.加深理解曝气充氧机理及影响因素; 3.了解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评价氧利用率E A 和动力效率E p 。 二、实验原理 根据氧转移基本方程 )-c (c K dt dc s La =积分整理后,所得到的氧总转移系数表达式为, t c c l c c l K t s g s g La )] ()([303.20---= (4-1) 式中 La K —— 总转移系数,h -1; t —— 曝气时间,h ; C s —— 饱和溶解氧浓度; C 0 —— 曝气池内初始溶解氧浓度,本实验中t=0时,C 0=0 。 曝气是人为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传递氧的过程,常用的设备分为机械曝气和鼓风曝气两大类,无论那种曝气设备其充氧过程均属传质过程,氧传递机理为双膜理论。实验是采用非稳态测试方法,即注满所需水后,将待曝气之水以无水亚硫酸钠为脱氧剂,氯化钴为催化剂脱氧至零后开始曝气,液体中溶解氧浓度逐渐提高,液体中溶解氧的浓度C 是时间t 的函数,曝气后每隔一段时间t 取曝气水样,测其中的溶解氧浓度,从而利用上式计算K La 或以)(0t s s g c c c c l --为纵坐标、以时间t 为横坐标,如下式所示, =--)( t s s g c c c c l t 303 .2a ?L K (4-2) 在半 坐标纸上绘图,所得直线斜率为 303 .2La K 值。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曝气筒Φ120cm ,H=2.0m ; 2.扩散器(穿孔管或扩散板); 3.转子流量计; 4.秒表、压力表、真空表; 5.空压机、贮气罐; 6.溶解氧测定仪(或用碘量法)。 四、实验耗材 无水亚硫酸钠;氯化钴;清水或自来水。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

本文由shiling4052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熔体流动速率仪 ( 熔体指数测定仪 ) 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方法,以预测塑料加工 工艺性能,并建立起熔体流动速率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关系。了解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 方法。 (二)实验原理 塑料熔体在规定的温度和负荷 ( 压力 ) 作用下, 10min 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 (g) 称为该塑料的熔 体流动速率 (MFR) ,测得结果表示为: g / 10min 。 该项检测常用于衡量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相熔体粘度的大小,以预测热加工时流动的难易、充 模速度的快慢等工艺问题。同时,由于熔体流动速率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低有密切关系,对于相同分 子结构的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越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因此,熔体流动速率还可以作为制品选材 或用材的参考依据。 (三)试祥与仪器 1 .试样 试样的形状为颗粒状、粉状、小块状、薄片状或其他形状。 吸湿性塑料的试样,实验前必须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严格干燥,否则从仪器毛细管挤压出的料 条必定出现气泡等缺陷。 2 .仪器 熔体流动速率仪可因生产厂家的不同、型号不同而控制和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本实验对仪器的要求是能提供恒温恒压力的挤出速率、并且温度和负荷可调。 (1) 仪器结构 熔体流动速率仪的基本结构见图 (2) 仪器组成 ①熔体压出系统 料筒:用抗腐蚀不锈钢制造,硬度大于 300Hv ,长度 160mm ,内径 φ (9 . 550 ± 0 . 025)mm 轴 线弯曲度不大于 0 . 02 / 100 ,圆筒内壁 ( 光洁度不低于▽8) 的粗糙度 Ra(0 . 32 一 0 . 63) μ m 。 压料活塞: 由抗腐蚀不锈钢制成, 硬度略低于料筒材料。 总长 (210 ± 0 . 1)mm , 直径为 mm , 压料杆头部长 6 . 5mm ,其直径比料筒内径均匀地小 (0 . 075 ± 0 . 015)mm ,粗糙度 Ra(0 . 32 一 0 . 63) μ m( 表面光洁度不小于 ▽8) ,质量为 (106 ± 0 . 2)g ,活塞下部 ( 活塞头 ) 边缘 倒角的半径为 0 . 4mm ,上部边缘除去锐边。在活塞上部相距 30mm 处刻有两道环形标记,作为割取试 样的指示,当活塞插入料筒,下环形标记与料筒口相平齐时,活塞头底面至标准口模上端的距离为 50mm 。 标准口模:由碳化钨制成,外径与料筒成间隔配合。内径有 (2 . 095 ± 0 . 005)mm 和 (1 . 8 土 0 . 010)mm 两种,高度皆为 (8 . 000 ± 0 . 025)mm ,内壁粗糙度 Ra(0 . 32 — 0 . 63) μ m( 光 洁度大于 ▽8) 。 负荷:负荷为砝码、托盘和活塞之和,按标准试验方法,负荷有 325g 、 12160g 和 5000g 三档,负 荷精度土 0 . 5 %。 ②加热控温系统 熔体流动速率仪结构示意图 炉体:黄铜制造,电阻丝加热。 控温系统:由控温定值电桥调制放大器、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组成,保证温度波动在土 0 . 5 ℃ 以 内。温度数值由高精度专用温度计指示,若外插水银温度计 ( 或其他温度计 ) ,精度 0 . 1 ℃ ,须经 计量部门定期校正。炉温须在距标准口模上端 10 . 0mm 处测量。 ②附属器件 切取样条的工具:熔料切刀由有有一定弹性的不锈钢片制成,刀口锋利。 天平:感量 0 . 001g 。 装料漏斗:由不锈钢片制成,斗身与下流道管要做成一体,不能焊锡,以免在加料时由于料筒内热量 上传而使焊锡熔化。 秒表:精确至 0 . 1s 。 清洗件:通料杆、棉纱布、口模专用清理工具。纱布必须耐高温,不能用化纤纱布。 (四)实验条件 标准实验条件见表 1 。 表1 标准试验条件 (GB5682 一 83) 有关塑料试验条件按表 1 序号选用: 聚乙烯 1 , 2 , 3 聚甲醛 3 聚苯乙烯 5 , 7 , 11 , ABS 7 , 9 聚丙烯 12 , l 4 聚碳酸酯 16 聚酰胺 10 , 15 丙烯酸酯 8 , 11 , 13 纤维素酯 2 , 3 (五)实验步骤 1. 将仪器调至水平,清洁仪器、工作台和工具。 2. 开启电源,一般指示灯亮,表示仪器已接通电源 3. 校正温度。熔体流动速率试验,炉体温度设定和控制是通过旋动定值控制旋钮来实现的。当加热电 流表有指示电流时,说明电炉正在加热。一般控温旋钮以每周 50 ℃ 设计,不在 50 整数倍处的用校正格 数微调。 开始加热时,可采用“快速加

实验八 表面曝气充氧实验 2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年级: 试验日期: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

实验八表面曝气充氧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扩散过程中氧的转移规律,以及确定该表曝器的总转移系数la K值。 二、实验原理 曝气的作用是向液相供给溶解氧。氧由气相转入液相的机理常用双膜理论来解释。双膜理论是基于在气液两相界面存在着两层膜(气膜和液膜)的物理模型。氧在膜内总是以分子扩散方式转移的,其速度总是慢于在混合液内发生的对流扩散方式的转移。所以只要液体内氧未饱和,则氧分子总会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 Cs —液相氧的饱和浓度(kgO2/m3) C1、C2—在t1、t2 时所测得的溶解氧浓度 清水(在现场用自来水)一般含有溶解氧,通过加入无水亚硫酸钠(或氮气)在氯化钴的催化作用下,能够把水体中的溶解氧消耗掉,使水中溶解氧降到零,其反应式为: 通过使用空气压缩机或充氧泵把空气中的氧气打入水体,使水体系的溶解氧逐渐提高,直至溶解氧升高到接近饱和水平。

三、实验设备及药剂 1、模型曝气池(桶或玻璃缸); 2、空气压缩机或充氧泵; 3、秒表; 4、1L 量筒、长玻棒、虹吸管; 5、无水亚硫酸钠; 6、氯化钴; 7、溶解氧测定装置(DO测定仪或碘量法测定DO所需的仪器试剂) 四、实验步骤 1、将水箱洗净放自来水至指定的叶轮浸没设定深度处,计算水的体积。 2、用溶解氧探测仪测量水样中的溶解氧和温度。 3、投加亚硫酸钠和氯化钴分别溶解后进行脱氧,投加亚硫酸钠按每1mg/L 的溶解氧需投加9mg/L,计算亚硫酸钠的数量。 4、将亚硫酸钠和约1g 的氯化钴分别溶解后投入水箱,打开搅拌器,经1~2min,即把溶解氧脱掉。 5、把充氧装置的探头放入曝气池内开始曝气,计时,在稳定曝气的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根据溶解氧的变化大小来去顶)测定一次水中的溶解氧,并作记录,曝气至溶解氧不再明显增长为止(达到近似饱和)。 五、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四 发酵罐溶氧速率测定实验

实验四发酵罐溶氧速率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机械搅拌通风式发酵罐的搅拌功率、搅拌转速及通风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溶氧速率的影响。学习测量液体中溶解氧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测定不同风量、不同转速下的溶氧速率及功率消耗 2、研究风量、转速及功率消耗对溶氧速率的影响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台小型机械搅拌通风式反应器(发酵罐),总容积5 L,装有两档六弯叶涡轮搅拌器。搅拌器可无级变速,这是通过调压变压器改变输入搅拌电机的电压实现的,其实际转速由转速数字显示仪配合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和显示,所消耗功率由电流表和电压表显示。 四、实验原理及方法 好气性微生物在深层液体中培养是利用溶解状态的氧,所以反应器的溶氧速率是标志该反应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在恒定搅拌转速时,风量增大,溶氧速率应增大,风量一定时,搅拌转速的改变能改变气泡的分散度,亦即改变气-液两相接触界面和接触时间,液体中含气量的变化会引起液体密度的变化,从而使搅拌功率发生变化。 本实验是测取常压状态下,不同风量、不同转速时的溶氧速率及其功率消耗,具体步骤如下: 1、向反应器内注入3.5L自来水,在慢速搅拌下加入1.07g硫酸铜作催化剂,加入0.4g无水亚硫酸钠以除去水中的氧。 2、当溶氧值降至0%时,通入空气,保持低通风量一段时间,以确保无水亚硫酸钠反应完全。在溶氧值升至12%左右,调准所要求的风量及搅拌转速、记录此时的搅拌功率。 3、液体中溶氧值开始升高后,用秒表记录溶氧值升至20%、30%、40%、50%、60%所需要的时间。 4、当溶氧值大于60%后,停止通风,搅拌器维持低速搅拌,重新加入0.4g 无

OUR测定

9.6活性污泥耗氧速率及脱氢酶活性测定 9.6.1 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的测定及废水可生化性与毒性的评价 9.6.1.1 目的和原理 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OUR)是评价污泥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日常运行中,污泥OUR 值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可指示处理系统负荷的变化情况,并可以此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活性污泥的OUR若大大高于正常值,往往提示污泥负荷过高,这时出水水质较差,残留有机物较多,处理效果亦差。污泥OUR值长期低于正常值,这种情况往往在活性污泥负荷低下的延时曝气处理系统中可见,这时出水中残存有机物数量较少,处理完全,但若长期运行,也会使污泥因缺乏营养而解絮。处理系统在遭受毒物冲击,而导致污泥中毒时,污泥OUR的突然下降常是最为灵敏的早期警报。此外,还可通过测定污泥在不同工业废水中的OUR值的高低,来判断该废水的可生化性及污泥承受废水毒性的极限程度。 9.6.1.2 材料与器皿 (1)电极式溶解氧测定仪 (2)电磁搅拌器、充气泵、离心机; (3)恒温室或恒温水浴; (4)BOD测定瓶、烧杯、滴管; (5)0.025M、pH7磷酸盐缓冲液。 9.6.1.3 方法与步骤 (1)测定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 ①取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即置于烧杯中,由于曝气池不同部位的活性污泥浓度和活性有所不同,取样时可取不同部位的混合样。调节温度至20℃并充氧至饱和。 ②将已充氧至饱和的20℃的污泥混合液倒满内装搅拌棒的BOD测定瓶中,并塞上安有溶氧仪电极探头的橡皮塞,注意瓶内不应存有气泡。 ③在20℃的恒温室(或将BOD测定瓶置于20℃恒温水浴中),开动电磁搅拌器,待稳定后即可读数并记录溶氧值,整个装置如图5-2所示,一般每隔1分钟读数一次。 ④待DO降至1mg/l时即停止整个试验,注意整个试验过程以控制在10~30分钟以内为宜,亦即尽量使每升污泥每小时耗氧量在5—40mg内较宜,若DO值下降过快,可将污泥适当稀释后测定。 ⑤测定反应瓶内挥发性活性污泥浓度(MLVSS)。 橡皮塞 氧电极 B O D测定瓶 恒温水浴 电磁搅拌器 溶氧测定仪 图5-2 耗氧速率测定装置 (2)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及毒性的测定 ①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方法如下:取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停止曝气半小时后,弃去少量上清液,再以待测工业废水补足,然后继续曝气,每天以此方法换水3次,持续15~60天左右,对难降解废水或有毒工业废水,驯化时间往往取上限,驯化时应注意勿使活性污泥浓度有明显下降,若出现此现象,应减少换水量,必要时可适当增补些N、P营养。 ②取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放入离心管中,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转/分转速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③在离心管中加入预先冷至4℃的0.025M,pH7的磷酸盐缓冲液,用移液管反复搅拌并抽吸污泥,使

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测定仪

专业经营各类实验仪器、科研仪器设备 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测定仪 导语: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测定仪是精密产品,如想详细了解产品解决方案,请联系欧熙科贸。仪器仪表知识我们是专业的!现公司代理各大品牌仪器,如果您有需要的仪器请立即咨询! 活性污泥分析仪器是实时活性污泥分析仪器,安全等级符合EN61010-1,实时显示细菌的真实健康状况,在数分钟内测出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DO,临界氧浓度、温度和沉淀特性,因此,利用活性污泥分析仪器能随时监控,调节生物处理状态。 下面南京欧熙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专业的仪器设备有哪些? 美国Challenge公司的AER-208 活性污泥呼吸仪/有氧/厌氧呼吸仪/微生物降解呼吸仪 产品概述 美国Challenge公司的AER-208活性污泥呼吸仪/有氧/厌氧呼吸仪适用于环境及微生物领域,同时也适用于土壤或固体废弃物的评估、堆肥和生物降解物质的研究。 AER-208具有全自动、高精度并实时记录耗氧速率(OUR),比耗氧速率(SOUR),以及微生物产气等各种微量气体产量的实时测量,最多可扩展到24通道同时工作。目前在

专业经营各类实验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全球数以百计的环境及微生物研究的实验室中已经成为主要的研究工具。Challenge公司 时刻与技术人员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听取研究者的实验需求,以使我们的技术更能从根本 上满足用户的需求。 应用领域 1、耗氧速率(OUR) 2、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耗氧速率设置点的控制 3、快速BOD5 4、毒性的评估 5、评估治疗急性毒性的植物 6、废水样品的生物降解试验 7、评估营养 8、混合废水生物降解动力学 9、化学制品固有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10、土壤及堆肥样品的耗氧量 详细资料 AER-208活性污泥呼吸仪/有氧/厌氧呼吸仪由控制主机,反应器,多通道Flow Cell 组成。在做有氧/厌氧试验时,反应器产生的气体流入Flow Cell,在Flow Cell中形成气泡,这些气泡在流过Flow Cell中的毛细管时,激活红外计数器,气泡的数量被记录在与之相 连的计算机中,从而得到气体的实时体积曲线和速率。 美国Challenge公司的Flow Cell,采用专利技术,每个Flow Cell均经过标定,使 得每个气泡的体积为标准体积,通常为0.05ml左右。毛细管每秒最多允许通过2-3个气泡,速率可达500ml/Hr 技术参数 有氧厌氧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试方法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试方法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熔体流动速率? 图1是熔体流动速率试验的结构示意图。料筒外面包裹的是加热器,在料筒的底部有一只口模,口模中心是熔体挤压流出的毛细管。料筒内插入一支活塞杆,在杆的顶部压着砝码。 试验时,先将料筒加热,达到预期的试验温度后,将活塞杆拔出,在料筒中心孔中灌入试样(塑料粒子或粉末),用工具压实后,再将活塞杆放入,待试样熔融,在活塞杆顶部压上砝码,熔融的试样料通过口模毛细管被挤出。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MFR),以前又称为熔体流动指数(MFI)和熔融指数(MI)。 图1 1.1定义 熔体流动速率是指热塑性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单位为g/10min. 1.2 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a.负荷:加大负荷将使流动速率增加; b.温度:在试样允许的前提下,升高温度将使流动速率增加,如果料筒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将给流动速率的测试带来很明显的不确定因素; c.关键零件(口模内孔、料筒、活塞杆)的机械制造尺寸精度误差使测试数据大大偏离。粗糙度达不到要求,也将使测试数据偏小。 2.意义 熔体流动速率表征了热塑性聚合物的熔体的流动性能,通过对它的测量可以了解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交联程度,以及加工性能等等。 二.熔体流动速率试验的技术要求 由于温度、负荷、机械零件的任何一项偏差,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不正确,因此,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必须对这些参数很具体地确定下来。 1.温度 由于在本试验中,唯有温度是动态参数,对试验的结果影响也很大,因此对温度的技术参数规定得很细致。有的厂家生产的各种仪器(还有如恒温槽,维卡软化点,等等)凡有温度指标的,均标上“温控精度”这一项,其实是对用户提供了一个貌似高精度而实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指标。1.1 温度数显准确度。

塑料溶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实验38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掌握SRZ-400C型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掌握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定义是热塑性树脂试样在一定温度、恒定压力下,熔体在10min内流经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单位是g/10min,通常用MFR来表示。熔体流动速率也称为熔融指数(MI)。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种聚合物,同温、同负荷),溶体流动速率越大,流动性越好;相反,溶体流动速率越小,则流动性越小,流动性差。 衡量高聚物流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熔体流动速率、表观粘度、可塑度、门尼粘度等。大多数热塑性树脂都可用它的熔体流动速率来表示其黏流态时的流动性能。不同途径和不同加工方法对高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注射成型的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较高,但是通常测定MI的不能说明注射或挤出成型时聚合物的实际流动性,因为在荷重2160g的条件下,熔体剪切速度约为10-2~10-1s-1,属于低剪切速度下的流动,远比注射或挤出成型加工中通常的加剪切速率(102~104s-1)范围低。由于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具有结构简单、方法简便的优点。用MI能方便的表示聚合物流动性高低。所以对成型加工中材料的选择和适用性有参考的实用价值。 ASTMD12138规定了常用高聚物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包括:温度范围为120~300℃,负荷范围0.325~21.6kg(相应压力范围为0.046~3.04MPa)。在这样的测试范围内,MFR值在0.15~25之间的测量是可信的。 熔体流动速率MFR的计算公式为: MFR=600W/t (38-1) 式中MFR——熔体流动速率,g/10min; W——样条段质量(算术平均值),g; t——切割样条段所需时间,s。 测定不同结构的树脂熔体流动速率,所选择的测试温度、负荷压力、试样用量及实验时取样的时间等都有所不同。我国目前常用标准如表38-1和表38-2所示。 表38-1 部分树脂测量MFR的标准实验条件 树脂名称标准口模内径/mm 试验温度/℃压力/MPa 负荷/kg PE 2.095 190 0.304 2.160 PP 2.095 230 0.304 2.160 PS 2.095 200 0.703 5.000 PC 2.095 300 0.169 1.200 POM 2.095 190 0.304 2.160 ABS 2.095 200 0.703 5.000 PA 2.095 230,275 0.304,0.016 2.160,0.325 表38-2 MFR与试样用量和实验取样时间关系 MFR/(g/10min) 试样用量/g 切料时间间隔/s 0.1~0.5 3~4 120~240

活性污泥耗氧速率、废水可生化性及毒性测定

活性污泥耗氧速率、废水可生化性及毒性的测定 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OUR)是评价污泥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日常运行中,污泥OUR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可指示处理系统负荷的变化情况,并可以此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污泥的OUR值若大大高于正常值,往往提示污泥负荷过高,这时出水水质较差,残留有机物较多,处理效果亦差。污泥OUR 值长期低于正常值,这种情况往往在活性污泥负荷低下的延时曝气处理系统中可见,这时出水中残存有机物数量较少,处理完全,但若长期运行,也会使污泥因缺乏营养而解絮。处理系统在遭受毒物冲击,而导致污泥中毒时,污泥OUR值的突然下降常是最为灵敏的早期警报。此外,还可通过测定污泥在不同工业废水中OUR值的高低,来判断该废水的可生化性及废水毒性的极限程度。 实验目的 1.了解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测定的意义。 2.掌握溶解氧测定仪测定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的方法和原理。并利用该方法进行废水可生化性及毒性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需要消耗溶解氧,利用溶解氧测定仪测出一定量活性污泥在一定的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即为活性污泥的内源呼吸耗氧速率。 OUR:单位体积溶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量称为耗氧速率(摄氧率)。 SOUR:即比耗氧速率。在污水处理中评价活性污泥稳定的定量指标,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什么叫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 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亦要称为污泥浓度,它是指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单位为毫克/升,用来表征活性污泥浓度。它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部分。 什么叫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是指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干污泥中可挥发性物质的重量,单位也是毫克/升,由于它不包括活性污泥中的无机物,因此能较确切地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 二、仪器和试剂 1.溶解氧测定仪 2.0.025mol·L-1、pH值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 3.活性污泥 4.250ml广口瓶 5.磁力搅拌器

热塑性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2)

热塑性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热塑性熔体流动速率的实质及其测定的意义 2.熟悉并使用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 3.测定聚烯烃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 二. 实验原理 熔体流动速率(MFR),又称熔融指数(MI),是指热塑性树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熔体每10min 通过规定毛细管时的质量,其单位是g/10min。对于一定结构的高聚物也可以用MFR来衡量其相对分子质量的高低,MFR愈小,其相对分子质量愈大,成型工艺性能就愈差;反之,MFR愈大,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愈低,成型时的流动性能就愈好,即加工性能好,但成型后所得的制品主要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等性能是随MFR的增大而降低的熔体流动速率是在标准的仪器上测定的,该仪器实质是毛细管式塑性挤出器。M F R是在低剪切速率( 2~5 0 s)下获得的,因此不存在广泛的应力—应变关系,不能用来研究熔体粘度与温度、粘度与剪切速率的依赖关系,仅能作为比较同类结构的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熔体粘度的相对数值。 三.实验仪器及样品 仪器:熔体流动速率仪秒表 样品:PP PET 四. 实验步骤 (1) 开启电源,指示灯亮,表示仪器通电。

(2) 开启升温开关,设定控温值,本实验测定PP的熔体流动速率的定 值温度是230℃,直到控制到所需的温度为止。 (3) 将料筒、毛细管口模装好和活塞杆一同置于炉体中,恒温10~ 15min。 (4)待温度平衡后,取出活塞杆,往料筒内倒入称量好的PP树脂,然后用活塞杆把树脂压实,尽可能减少空隙,去除样品中的空气,最后在活塞杆上固定好导套。 (5) 预热5min后,在活塞杆的顶部装上选定的负荷砝码,测定PP时选用2.160kg 负荷砝码。当砝码装上后,熔化的试样即从出料口小孔挤出。切去开始挤出的约15cm左右料头(可能含有气泡的一段),然后开始计时,每隔60s切取一个料段,连续切取5个料段(含有气泡的料段应弃去)。 (6) 对每个样品应平行测定两次,从取样数据中分别求出其MFR值,以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树脂样品的熔体流动速率。若两次测定之间或同一次的各段之间的质量差别较大时应找出原因。 ( 7 ) 测试完毕,挤出料筒内余料,趁热将料筒、活塞杆和毛细管口模用软布清洗干净,不允许挤出系统各部件有树脂熔体的残余粘附现象。 (8)关闭电源,清理仪器 五.实验数据 纤维级PP数据如下:

实验六 曝气充氧实验

实验六曝气充氧实验 一、实验目的 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空气、活性污泥和污染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理过程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需通过实验测定氧的总传递系数KLa,评价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和动力效率,为合理的选择曝气设备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机理及影响因素; 2、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氧总传递系数和充氧能力的方法; 3、了解各种测试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所谓曝气就是人为的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传递氧的一种过程。现行通过曝气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鼓风曝气、机械曝气、鼓风机械曝气。鼓风曝气是将由鼓风机送出的压缩空气通过管道系统送到安装在曝气池池底的空气扩散装置(曝气器),然后以微小气泡的形式逸出,在上升的过程中与混合液接触、扩散,使气泡中氧转移到混合液中支。机械曝气则是利用安装在水面的叶轮的高速转动,剧烈搅动水面,产生水跃,使液面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不断更新,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混合液中去。曝气的机理可用若干传质理论来加以解释,但水处理界比较公认的是刘易斯(Lewis)于怀特曼(Whitman)创建的双膜理论。双膜理论是基于在气液两相界面存在着两层膜(气膜和液膜)的物理模型。它的内容是:在气液两相接触界面两侧存在着气膜和液膜,它们处于层流状态,气体分子从气相主体以分子扩散的方式经过气膜和液膜进入液相主题,氧转移的动力为气膜中的氧分压梯度和液膜中的氧的浓度梯度,传递的阻力存在于气膜和液膜中,而且主要存在于液膜中。如图所示: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 K La 和充氧能力α、β 的实验方法及计算 Q s ; (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 (3)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 2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活性污泥、营养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理过程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设计人员通常通过实验来评价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 在现场用自来水实验时,先用Na 2S0 3 (或N 2 )进行脱氧,然后在溶解氧等于或 接近零的状态下再曝气,使溶解氧升高趋于饱和水平。假定整个液体是完全混合的,符合一级反应此时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 式中:d C /d t ——氧转移速率,mg/(L·h); K La ——氧的总传递系数,L/h; C s ——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力下,自来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 C——相应某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mg/L。 将上式积分,得 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温度、污水性质和混乱程度等因素影响氧的传递速率,因此应进行温度、压力校正,并测定校正废水性质影响的修正系数α、β。所采用的公式如下:

充氧能力为 3实验内容 3.1实验设备与试剂 (1)溶解氧测定仪 (2)空压机。 (3)曝气筒。 (4)搅拌器。 (5)秒表。 (6)分析天平 (7)烧杯。 (8)亚硫酸钠(Na 2S0 3 ) (9)氯化钴(CoCl 2·6H 2 0)。 3.2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3-1所示。

图3-1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装置简图 3.3实验步骤 (1)向曝气筒内注入20L自来水,测定水样体积V(L)和水温t (℃); (2)由实验测出水样溶解氧饱和值C s ,并根据 C s 和 V 求投药量,然后投药脱氧; a)脱氧剂亚硫酸钠(Na 2S0 3 )的用量计算。在自来水中加入 Na 2 S0 3 还原剂来还 原水中的溶解氧。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故Na 2S0 3 理论用量为水中溶解氧的8倍。而水中有部分杂质会消耗亚硫 酸钠,故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倍。 所以实验投加的Na 2S0 3 投加量为 式中:W——亚硫酸钠投加量,g; C s ——实验时水温条件下水中饱和溶解氧值,mg/L; V——水样体积,m3; b)根据水样体积 V 确定催化剂(钴盐)的投加量。 经验证明,清水中有效钴离子浓度约L 为好,一般使用氯化钴 (CoCl 2·6H 2 0)。因为:

植物线粒体耗氧速率测定

I 线粒体的制备 【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植物离体线粒体制备的方法。 【实验原理】 线粒体是进行呼吸氧化作用的细胞器,是能量的转换器,为了对这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需要把它从细胞中分离出来,并测定其活性。 在接近生物材料自身的生理状态(合适的pH、一定的渗透浓度和低温条件)下破碎细胞,可采用分级离心方法将线粒体颗粒与其他细胞内含物在亚细胞水平上分开,然后在一定的离心力下收集线粒体。针对植物组织比较脆弱及其细胞含有较大量的有机酸等特点,不宜采取激烈的破碎方式,根据不同种类材料灵活掌握介质的pH。在介质中加入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可除去酚类的干扰。为了去除其它细胞器的污染,获得纯净的线粒体,本实验采用蔗糖衬垫离心法进行提取。 【仪器设备】 冰冻高速离心机、研钵或、组织捣碎机、制冰机、冰箱、100ml离心管、烧杯、培养皿、恒温培养箱、移液器、纱布、漏斗、电子天平、容量瓶、磁力搅拌器等。 【材料及试剂】 1. 材料 挑选籽粒饱满的绿豆种子20g,用沸水烫后,均匀铺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37℃下黑暗萌发3-4d。去掉种皮和胚根,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放在4°C冰箱备用。 2. 试剂 ①提取及洗涤介质:50mmol/LTris-HCl 缓冲液,pH8.0。内含0.3mol/L甘露醇、0.2mol/L蔗糖、1mmol/L EDTA、0.2mmol/L二硫苏糖醇和1mg/mL PVP(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②悬浮介质:除不加牛血清蛋白外,其余与提取介质相同; ③蔗糖溶液:0.6mol/L蔗糖,全用悬浮介质配制。 【实验步骤】 1. 离体线粒体的提取:称取10g去除种皮及胚根的绿豆幼苗放在4°C冰箱中饥饿1h,然后迅速在冰浴中研磨,开始加入少量提取介质,最后加至材料体积的一倍。 2. 匀浆用4层纱布过虑,滤液在4℃、1000g离心10min。 3. 取上清液,4℃、11000g离心20min。 4. 弃上清液,向沉淀中加入提取介质5mL,悬浮,4℃、11000g离心15min。 5. 弃上清液,收集沉淀,并悬浮于0.5ml悬浮介质中。

曝气充氧实验指导书

曝气充氧实验 曝气是活性污泥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向池充氧,保证微生物生化作用所需之氧,同时保持池微生物、有机物、溶解氧,即泥、水、气三者的充分混合,为微生物降解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了解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不同污水充氧修正系数α、β值及其测定方法,不仅对工程设计人员、而且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人员也至关重要。此外,二级生物处理厂中,曝气充氧电耗占全厂动力消耗的60-70%,因此高效省能型曝气设备的研制是当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实验是水处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一般列为必开实验。 一、目的 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2、了解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方法。 3、测定几种不同形式的曝气设备氧的总转移系数K Las ,氧利用率η %,动力效率 E 等,并进行比较 二、原理 曝气是人为的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加氧的过程。常用的曝气设备分为机械曝气与鼓风曝气两大类,无论是哪种曝气设备,其充氧传递过程均属传质过程,在现场用自来水实验时,先用Na2SO3(或N2)进行脱氧,然后在溶解氧等于或接近零的条件下再曝气,使溶解氧升高趋于饱和水平。假定整个液体是完全混合的,符合一级反应,此时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可以用下式表示

dc K La (C s C t ) dt

式中——氧转移速率,dt K La——氧的总传递系数, C s——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力下,自来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 C t——相应某一时刻的溶解氧浓度, 将上式积分,得ln C S C t K La t 常数 测得C s 和相应于每一t 时刻的C t后绘制ln(C s –C t)与t 的关系曲线, 的关系曲线便可得到K La ,C=C s –C t.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一)实验装置 1、曝气充氧装置技术参数: (1)、穿孔曝气柱:φ 150×1200 ㎜,有机玻璃制成,便于学生的观察,增加感性认识。 (2)、平板叶轮曝气池:φ 600mm,有机玻璃制成。配有钢制叶轮、轴。 (3)、串激电机及减速器:功率为90W,减速比为1:5。 (4)、空气压缩机,功率为105W、最大压力:0.04Mpa、最大排气量: (5)、输送泵:1WZB-35A 型自吸泵,额定流量1m3/h、额定扬程 1 率370W。 (6)、液体流量计:LZB-10 型,流量:16-160L/h 。 (7)、气体流量计:LZB-4型,流量:60-600L/h 。 (8)、外形尺寸:1500×750×1800mm。 2 、溶解氧测定仪 3 、电磁搅拌器d d c t与C 对曝气 85L/min 、额定功

污泥耗氧速率曲线测定方法

污泥耗氧速率曲线测定方法 测定原理 Jonna Surmacz—Gorska 等在1996年提出通过测定耗氧速率来计算活性污泥分解有机物的活性及硝化活性。该方法首先测定活性污泥的总耗氧速率,计算得到活性污泥的总活性。然后通过添加硝化反应的抑制剂,使污泥的硝化过程受到抑制,此时测定的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即为活性污泥氧化有机物的活性,而两者之差即为活性污泥的硝化活性。 试验采用的抑制剂是NaClO3和A TU(丙烯酸硫脲)。NaClO3会迅速对硝化细菌产生抑制作用,A TU则会迅速抑制亚硝酸细菌的活性。 测定装置 污泥活性测定的关键是测定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分解基质的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活性测定的试验装置由四个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其中,反应瓶的体积是事先经过校正的,反应瓶的瓶口与溶解氧仪之间须保证良好的密闭特性。磁力搅拌器用于保证污泥混合液与基质良好的混合与反应。 1—磁力搅拌器;2—反应瓶;3—溶解氧仪探头;4—记录仪 图3-1 污泥活性测定装置示意图 测定步骤 1、首先,取一定量的污泥样品置于事先经过标定的锥形瓶中。静置沉淀2小时后,弃去上 清液。 2、按最终需要达到的浓度在反应瓶内加入相应的基质溶液到规定的体积。基质组成考虑尽 量与进水水质相接近,为100mg/L葡萄糖+20mg/LNH4Cl+20mg/LNaNO2。 3、将锥形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开始搅拌一分钟,使锥形瓶中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然后将溶 解氧探头置入锥形瓶内,并使锥形瓶口密封好;开始计时,并同时记录溶解氧随时间的变化。此时得到的耗氧速率即污泥的总耗氧活性。 4、当溶解氧浓度降到3mg/L左右时,加入20mM(2.11g/L)的NaClO3以抑制硝酸细菌的 活性。然后,再次测量溶解氧随时间的变化。污泥总耗氧活性与该耗氧速率之差即为污泥的硝酸细菌的耗氧活性。 5、最后,当溶解氧浓度降到2mg/L左右时,加入5mg/L A TU以抑制亚硝酸细菌的活性, 并测定溶解氧随时间的变化。4中得到的耗氧速率与该耗氧速率之差即为亚硝酸细菌的氧化活性。综合4、5中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污泥的总硝化活性。 污泥耗氧曲线与活性计算

解析塑料检测小常识——熔体流动速率

熔体流动速率( MFR) ,也被称为熔体流动指数( MFI) ,是一种塑料行业常见的材料性能测试。测试用来测定树脂在特定剪切应力及温度下的熔体流动性能( 单位: g/10min) ( 与施加载荷有关) 。该测试由挤压塑度计进行,人们常称其为“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 ( 旧称“熔融指数测试仪”) 。它用于测试天然的、复合的及处理后的热塑性塑料。 测量熔体流动速率的目的是什么? 塑料行业的不同成员使用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进行测量的目的各不相同。树脂供应商将其用于质量检查,希望可以发现由于聚合及/或合成材料的不同而导致的熔体流动速率变化。 市场营销和销售人员将其用于区分不同档次的材料。树脂买家用其来检查其所采购的树脂,以确保他们收到的材料与订购要求相一致。也有用户将其用于测试在产品保持相同规格的情况下,他们产品中采用的可再生材料的数量。 熔体流动速率对材料性能到底有什么影响?

实际上,熔体流动速率有助于分析材料性能的相对值,预测加工过程中树脂流动的相对难易程度。MI与分子量成反比,分子量增加时,熔体流动速率下降,反之亦然。聚合物的强度与分子量有关,所以MI可以作为聚合物强度的一种指标。 随着熔体流动速率的提高,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应力开裂性、耐热性、耐候性、冲击强度和收缩率/翘曲都下降。相对而言,刚性模量不受熔体流动速率增加的影响。 对于HDPE来说,熔体流动速率的增加提高了光泽度但对透明度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所有其他参数(如分子量分布)都不变,那么随着熔体流动速率的提高,加工也就更容易进行了。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试方法以及具体流程 先让塑料粒在一定时间(10 分钟)内、一定温度及压力(各种材料标准不同)下,融化成塑料流体,然后通过一直径为 2.1mm 圆管所流出的克(g )数。其值越大,表示该塑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越佳,反之则越差。 最常使用的测试标准是ASTM D 1238 ,该测试标准的量测仪器是熔体流动速率仪(MeltIndexer) 。单位:g/10min 以聚乙烯为例,测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MFI-450W熔体流动速率仪升温致190℃并恒温20分钟,将待测PE原料3-4克装入MFI-450W熔体流动速率仪中(槽末接有细管,细管直径为 2.095mm ,管长为8mm )。原料上端藉由活塞施加2.16公斤向下压挤流出,待下测量线到槽口时按开始,仪器会自动切取,量测该原料在10分钟内所被挤出的重量,即为该塑料的流动指数。有时您会看到这样的表示法:MI 12.3g/10min ,它表示在10 分钟内该塑料被挤出25克。一般常用塑料的MI值大约介于1~25之间。MI愈大,代表该塑料原料粘度愈小及分子重量愈小,反之则代表该塑料粘度愈大及分子重量愈大。 除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还可以用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来进行测定。 熔体流动速率,原称熔融指数,其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挤出的热塑性物料的量,也即熔体每10min 通过标准口模毛细管的质量,用MFR 表示,单位为g/10min 。熔体流动速率可表征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粘流特性,对保证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品的质量,对调整生产工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