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物化课后复习题答案8章电解质溶液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复习题答案8章电解质溶液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复习题答案8章电解质溶液

第8章电解质溶液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As

2S

3

(s)+HNO

3

(浓)→H

3

AsO

4

+ H

2

SO

4

+ NO

2

+ H

2

O

FeS

2(s) + O

2

→Fe

2

O

3

(s) + SO

2

Cr

2O

3

(s) + Na

2

O

2

(s)→Na

2

CrO

4

(s) + Na

2

O(s)

S + H

2SO

4

(浓)→SO

2

+ H

2

O

2.用铂电极电解氯化铜CuCl

2

溶液,通过的电流为st1:chmetcnv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20" UnitName="a">20A,经过15分钟后,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克铜?在阳极上能析出多少dm3的300.15K,101.325kPa的氯气? (答案:2.297 dm3)

解:(1)在阴极 Cu2++ 2e → Cu

析出铜

(2) 在阳极 2Cl-→Cl

2

(g) + 2e

析出氯

3.一电导池中装入0.02mol·dm-3的KCl水溶液,298.15K时测得其电阻为453Ω。已知298.15K0.02mol·dm-3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1。在同一电导池中

装入同样体积的浓度为0.55g·dm-3的CaCl

2

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计算电

导池常数、该CaCl

2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Λ

m

(1/2CaCl

2

)。(答案:125.4 m-1,

0.1194 S·m-1,0.02388 S·m2·mol-1)

解:(1)电导池常数G

(2)CaCl

2

的电导率

(3) 摩尔电导率

4.在298K,H+ 和HCO-

3

的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H+ =3.4982×10-2S·m2·mol-1,λ

HCO -

3

= 4.45×10-3S·m2·mol-1。在同温度下测得0.0275mol·dm-3H

2

CO

3

溶液的电导

率κ=3.86×10-3S·m-1,求H2CO3离解为H + 和HCO-3的离解度。(答案:α= 3.56×10-3)

解:

5.已知291K时NaCl ,NaOH及NH

4

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1.086×10-2,

2.172×10-2及1.298×10-2S·m2·mol-1,291K时0.1及0.01mol·dm-3NH

3·H

2

O的

摩尔电导率λm分别为3.09和9.62S·cm2·mol-1,利用上述实测数据求0.1及

0.01mol·dm-3NH

3·H

2

O的离解常数K。(答案:K = 1.7×10-5)

解:

= 1.298×10-2 + 2.172×10-2-1.086×10-2 = 2.384×10-2 s?m2?mol-1

(1) 0.1mol?dm-3 NH

3?H

2

O

(2) 0.01 mol·dm-3溶液

对氨水而言,在确定温度下其电离平衡常数为定值,即

6.在298.15K测得某电导池充以0.01mol·dm-3KCl溶液的电阻为484Ω,用同一电导池充以不同浓度的NaCl水溶液,在298.15K测得电阻值如下表:

浓度c /mol·dm-30.0005 0.0010 0.0020 0.0050 电阻R /Ω10910 5494 2772 1128.9

①试计算表列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②以Λm对c作图,用外推法求NaCl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答案:⑴ 0.01251,0.01242,0.01231,0.01209 S·m2·mol-1 (2) 0.01270 S·m2·mol-1)

解: 查表知 298K下0.01mol?dm-3 的KCl水溶液的电导率为: = 0?141s?m-1

以不同浓度c1溶液的电阻R1代入上式求得相应的摩尔电导率如下表c

(mol?dm-3) 0.0005 0.0010 0.0020 0.0050

1

Λ

(S?m2?mol-1) 0.01251 0.01242 0.01231 0.01209

m,1

0.00236 0.03162 0.04472 0.07071

(2)以Λm,1对作图,将图中直线部分外推至=0时得

Λ

= 0.01270S?m2?mol-1

∞,NaCl

7. 298K时,浓度0.100mol·dm-3的NaCl水溶液中,Na + 与Cl -的离子淌度分别为U Na+ = 4.26×10-8m2?V-1?s-1和U Cl- = 6.80×10-8m2?V-1?s-1,试求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和电导率。

(答案:⑴ 106.7 S?m2?mol-1,⑵ 1.07 S?m-1)

解: Λm = (U Na+ + U Cl-)F

= (4.26×10-8 + 6.8×10-8)×96500 = 1.067×10-2 S ?m2 ?mol-1

=Λm?c?103 = 1.067×10-2×0.100×103 = 1.067 S ?m-1

8.Li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是115.03×10-4S?m2?mol-1,在298KLiCl溶液阴离子的迁移数外推到无限稀释处的值是0.6636,试计算Li+ 和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和离子淌度。

(答案:λLi+ = 38.7×10-4,λCl- = 76.33×10-4 S?m2?mol-1,U Li+ = 4.01×10-8,U

Cl

- = 7.91×10-8 m2?V-1?s-1)

解: Cl -的摩尔电导率:

λ

Cl - = t

-

?Λm,LiCl = 0.6636×115.03×10-4 = 76.33×10-4S?m2?mol-1

Li+的摩尔电导率:

λ

Li + = Λ

m,LiCl

-λCl- = (115.03-76.33 )×10-4 = 38.70×10-4 S?m2?mol-1

离子淌度:

9. 0.01mol?dm-3的BaCl

2

水溶液在298.15K时的电导率为0.238S?m-1,此溶液中Ba2 + 离子的迁移数为0.4375,试求出此溶液中Ba + 和Cl-1离子的淌度。

(答案:U Ba2+ = 5.39×10-8,U Cl- = 6.94×10-8 m2?V-1?s-1)

解: Λm = ?10-3/c = 0.238×10-3/0.01 = 0.0238s?m2?mol-1

λ

Ba 2+ = t

+

?Λm = 0.04375×0.0238 = 0.0104s?m2?mol-1

Λ

m

=λBa2+ +2λ-Cl-

∴λ-Cl- =0.5 × (Λm-λBa2+) = 0.5 × ( 0.0238-0.0104 ) = 0.0067 S?m2·mol-1

Λ

i

=|z i|FU i

10. 在迁移数测定管中,装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在两铂电极间电解一定时间,测得电解前阴极区含Cl -离子0.2654g,电解后含0.1362g,串联在电路中的库仑计铜片质量增0. 6464g,计算H + 和Cl -的迁移数。(答案:t+= 0.8198,t-= 0.1802)

解: 通过溶液的总电量: 0.6464/32 = 0.0202F

电解后阴极区损失Cl -的物质的量等于Cl -所迁移的法拉第数:

(0.02654-0.1362)/35.5-0.1292/35.5-3.639×10-3F

故,t+ = 1-t- = 0.8198

11. 用铜电极电解CuSO

4溶液(每100 g溶液中含10.06 g CuSO

4

)。通电一定时

间后,测得银电量计析出0.5008 g银,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54.565g,其中含CuSO

4

5.726 g.试计算CuSO

4

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数和. (答案:t+ = 0.2897,

t

-

= 0.7103)

解: M CuSO4 = 159.61,M Ag =107.9

阳极上Cu2+反应的物质的量等于通过溶液的总电量

0.5008/107.9 = 4.641×10-3F

通电后阳极区:W CuSO4 = 5.726g

W

H2O

= 54.565 - 5.726 = 48.839

通电前阳极区:

阳极Cu2+迁移量:n迁出= n原有 + n产生-n通电后

12.在298.15K时,将浓度为33.27×10-3 mol·dm-3的CdCl

3

溶液注入毛细管中,再小心地注入73×10-3的LiCl溶液,使两种溶液间保持明显的分界面.如果通过5.594mA电流,3976秒后,界面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当于1.002cm3溶液在管中所

占长度,试求Cd3+和Cl-离子的迁移数。

(答案:t+ = 0.4338,t- = 0.5662)

解: 1.002 cm3溶液中所含Cd3+的物质的量为:

3×33.27×10-3×1.002×10-3=1.0001×10-4 mol

13. 298K时,SrSO

4

的饱和水溶液电导率1.482×10-2 S·m-1,纯水电导率为1.5

×10-4S·m-1。若已知该温度下离子摩尔电导率λm(Sr2+) = 59.46×10-4S·m2·mol-1,

λ

m (SO

4

=) = 79.8×10-4 S·m2·mol-1,计算SrSO

4

此时在水中的溶解度。(答

案:S = 5.27×10-4mol·dm-3)

解:Λm(SrSO4)= 2λm(Sr2+) +2λm(SO4=)

= (59.46×10-4+79.8×10-44)×2 = 0.027852 S ·m 2·mol -1 (SrSO 4) =

(溶液)-

(纯水) = 1.462×10-2-1.5×10-4 = 0.01467

S ·m -1

溶解度

14. 已知298K 时AgBr 的溶度积Ksp=6.3×10-13 mol 2·dm -6,纯水电导率为1.5×10-4 S ·m -1,计算298K 时AgBr 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答案:κ= 1.61×10-4 S ·m -1) 解:查表知:λ∞,Ag + = 61.92×10-4 S ·m 2·mol -1 ; λ∞,Br - = 70.4×10-4 S ·m 2·mol -1 因此,Λm,AgBr = λ+ +λ- = 140.32×10-4 S ·m 2·mol -1

(取c Θ=1mol ·L -1),而

所以:

15.得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计算0.002 mol ·L -1MgCl 2水溶液在298K 时Mg 2+和Cl -离子的活度系数和平均离子活度系数。 (答案:γ+ = 0.6955,γ- = 0.9132,γ= 0.8340) 解: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289K 水溶液A = 0.509 mol -1/2·L 1/2

16. 某水溶液中含有0.01mol·dm-3的FeCl

3和0.06mol·dm-3的HClO

4

,计算该溶

液的离子强度。(答案:I = 0.12 mol·dm-3)

解:c Fe3+ = 0.01 mol·dm-3,c H+ = 0.06 mol·dm-3,c Cl - = 0.03 mol·dm-3,c

ClO4

- = 0.06 mol·dm-3

17. 某水溶液中含有0.01mol·dm-3的NaCl,0.003mol·dm-3的NaSO

4

以及

0.007mol·dm-3的MgCl

2

,计算该溶液在298K时其中各种离子的活度系数和各种盐的平均活度系数。

(答案:0.04;0.823;0.459;0.823;0.678 )

解:[Na+]=0.01 +2×0.003 = 0.016 mol·dm-3= c1, [Cl-] = 0.01+2×0.007=0. mol·dm-3 = c2

[Mg2+] = 0.007 mol·dm-3 = c3, [] = 0.003 mol·dm-3= c4

对于离子:

一价离子:lgγi= -0.08483 γi= 0.8226二价离子:lgγi= -0.3393 γi = 0.4578对于盐的:

NaCl:,

MgCl

2或Na

2

SO

4

:,

18. AgBrO

3

在298K的溶度积为5.77×10-5,试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分别计算

它在纯水中和0.01mol·dm-3KBrO

3

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设在纯水中= 1)。(答案:0.0084;0.0051 mol·dm-3)

解:(1)在纯水中:

(取cΘ=1mol·L-1)

设= 1,则,故S0 === 0.007596

因此,

中:

(2)在0.01mol·dm3 KBrO

3

(取cΘ=1mol·L-1)

对离子强度的影响,则:

先不考虑溶解AgBrO

3

进行一次逼近:

进行二次逼近:

进行三次逼近:

进行四次逼近:

进行五次逼近:

S

6

与S5的相对误差只有3.3‰,因此可认为AgBrO3的溶解度S=0.0051 mol·dm-3

19. 298K时Ba(IO

3)

2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5.46×10-4mol·dm-3,假定可以应用

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试计算该盐在0.01mol·dm-3CaCl

2

水溶液中之溶解度。(答案:7.5659×10-4 mol·dm-3)

解:Ba(IO

3)

2

在纯水中溶解度c0 = 5.46×10-4 mol·dm-3

(1) 求K a

设 Ba(IO

3)

2

在0.01mol·dm-3 CaCl

2

溶液中的溶解度为c,则:

逐步逼近:令c = c0 = 5.46×10-4

二次逼近:令c = c1 =7.535×10-4

三次逼近:令c = c2 =7.5655×10-4

四次逼近:令c = c3 =7.566×10-4

∴ Ba(IO

3)

2

在0.01 mol·dm-3CaCl

2

中的溶解度为7.566×10-4 mol·dm-3

20. 某电导池先后充以0.001mol·dm-3HCl,0.001mol·dm-3NaCl和

0.001mol·dm-3NaNO

3三种溶液,分别测得电阻为468,1580和1650Ω。已知NaNO

3

的摩尔电导率为1.21×10-2S·m2·mol-1。如不考虑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试计算①0.001mol·dm-3NaNO

3

溶液的电导率;②电导池常数;③此电导池充以

0.001mol·dm-3HNO

3溶液时的电阻和HNO

3

的摩尔电导率。(答案:①1.21×10-4

S·m-1 ;②5cm;③475Ω,421 S·cm2·mol-1)

解: (1)

NaNO

3

溶液电导率

(2) 电导池常数

(3) 0.001 mol·dm-3 HNO

3

溶液的电阻和摩尔电导率

21. 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4.3×10-5S·m-1,在同温度下加入AgCl,并达饱和后溶液的电导率为1.550×10-4S·m-1。若在1V·cm-1电场作用下,Ag+ 和Cl-离子在无限稀溶液中的绝对速率分别为5.6×10-6和6.8×10-6cm·s-1,计算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答案:1.5877×10-10)

解:电势梯度为1 V·m-1时离子的迁移速率称作离子淌度,故

Ag+:U+ = 5.6×10-4 cm2·s-1·V-1 = 5.6×10-8 m2·s-1·V-1

Cl -:U- = 6.8×10-4 cm2·s-1·V-1 = 6.8×10-8 m2·s-1·V-1

λ

m,i

=|z i|FU i

Ag +和Cl - 的|z i|=1, 所以

(取cΘ=1mol·L-1,)即:

22. 298K时,Ag

2CrO

4

在纯水和0.04mol·dm-3NaNO

3

溶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8.00

×10-5和8.84×10-5mol·dm-3,试求Ag

2CrO

4

在0.04mol·dm-3NaNO

3

溶液中的平均

离子活度系数。(答案:0.905)

解:(取cΘ=1mol·L-1)设纯水中溶解度为S0则= S o

(通常认为纯水中)

在确定温度下,K sp为定值,则有

所以

(2) 若以德拜-体克尔极限公式计算,则:

23. 某一元弱酸HA浓度为0.01mol·kg-1,在298K时测得摩尔电导率为5.201×10-4S·m2·mol-1。而HA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390.7×10-4S·m2·mol-1,试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计算该一元弱酸的离解常数K a。(答案:1.772×10-6)

解: HA ?H+ + A-

电离度

c A- = c H+ = α·c= 0.01331×0.0100 = 1.331×10-4mol·k g-1

电解质紊乱习题及答案

三基三严培训:临床补液(2016-01-14) 科室: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着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C.蛋白含量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2%%~4% %~6%%~8%%~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A.高渗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 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习题标准答案-10章-电极过程

第10章电极过程 1.用间接方法求得298.15K H 2+?O 2 ==== H 2O (l ) =-236.65 kJ ·mol -1 试问298.15K 时,非常稀的硫酸溶液的分解电压是多少?设用的是可逆电极,并 (答案:1.226V ) 解: ∵ = - zFE Θ ∴ U 分 = E 理 = E Θ= 2.298.15K 时低电流密度电解稀硫酸水溶液,用银作两极的电极材料,和用光滑铂作两极材料,试分别确定其分解电压(已知在银电极上ηH2=0.87 ,ηO2=0.96V ,在光滑铂电极上ηH2=0.09,ηO2=0.45V 。并设稀硫酸水溶液中a H2O =1)。 (答案:3.059V ;1.769V ) 解: 电解稀硫酸水溶液,就是电解水,其理论(可逆)分解电压为1.229, 考虑极化作用,则其实际分解电压 = 理论(可逆)分解电压 + ∑超电压,故, 用Ag 作电极: U 分 = 1.229 + 0.87 + 0.96 = 3.059 V 用Pt 作电极: U 分 = 1.229 + 0.09 + 0.45 = 1.769 V 3.某溶液中含10-2mol ·dm -3 CdSO 4,10-2mol ·dm -3 ZnSO4和0.5mol ·dm -3H 2SO 4,把该溶液放在两个铂电极之间,用低电流密度进行电解,同时均匀搅拌,

①哪一种金属将首先沉积在阴极上? ②当另一种金属开始沉积时,溶液中先析出的哪一种金属所剩余的浓 度为多少? (答案:6.65×10-15 mol·dm-3) 解:(1) 在此溶液中,,,而查表知: , ∴一定有:,故金属Cd先析出。 (2)在金属锌析出时Cd2+的浓度应满足关系: (-0.4026) + 0.02958 lg c Cd2+ = (-0.7628) + 0.0296lg(0.01) 解得:c Cd2+ = 6.65×10-15 mol·dm-3 4.电解某溶液在阴极上有Zn沉积,H 在Zn上的超电压为0.72V,欲使溶液中 2 气,溶液的pH值最小应控制为多Zn2+的浓度降到10-4mol·dm-3,阴极仍不析出H 2 少?(答案:2.7) 解:当c Zn2+= 1.0×10-4mol·dm-3时,有 时,有E H+/H2 = (-0.05916)×pH-0.72 析出H 2

电解质紊乱试题及答案

电解质紊乱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三基三严培训:临床补液(2016-01-14) 科室: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 1.高热患者易发生()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着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C.蛋白含量D.酸硷度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2%%~4% %~6%%~8%%~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A.高渗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液

中南大学物理化学A下册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1 -- 2012学年下学期时间110分钟(2012.5.6) 物理化学课程32学时2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化工、应化、制药、粉体、材化等2010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6分) 1. 实验测得某二级反应速率常数,正确的是() (A)k=5.0s-1(B)k=5.0 dm6·s-1·mol-2(C)k=5.0 s-1·mol-1(D)k=5.0 dm3·s-1·mol-1 2. 加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的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改变() (A)反应热(B) 平衡常数(C) 反应熵变(D) 速率常数 3. 对下列电解质溶液,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A) 0.001 mol·kg-1 KCl (B) 0.001 mol·kg-1 KOH (C) 0.001 mol·kg-1 HCl (D) 0.1 mol·kg-1 KCl 4. 浓度为0.1mol·kg-1的MgCl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 ) (A) 0.1mol·kg-1(B) 0.15mol·kg-1(C) 0.2mol·kg-1,(D) 0.3mol·kg-1。 5. 对下列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A)0.01 mol·kg-1KCl (B)0.01 mol·kg-1CaCl2(C)0.01 mol·kg-1LaCl3(D)0.001 mol·kg-1KCl 6. 用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是为了( ) (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B) 减小标准电池的损耗; (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D) 简便易行。 7. 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放电过程()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关试题(1)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A型题】 1.细胞内外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穿细胞液 D.血浆 E.淋巴液 3.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K+ B.Mg2+ C.Ca2+

D.Na+ E.Fe2+ 4.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A.Na+ B.葡萄糖 C.K+ D.水 E.蛋白质 5.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特征是() A.失水多于失钠 B.血清钠浓度<130mmol/L C.血浆渗透压<310mmol/L D.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E.细胞内液量减少 6.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 A.体液总量 B.细胞内液渗透压 C.细胞外液渗透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7.正常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下列哪项来调节() A.神经系统 B.血浆渗透压 C.胃肠道 D.神经内分泌系统 E.内分泌系统 8.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9.调节钠水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A.皮肤 B.肺 C.胃肠 D.肾 E.汗腺 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 B.醛固酮分泌不足 C.肾小管酸中毒 D.消化道大量失液 E.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 11.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是()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水肿 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丢失最严重的部位是() A.细胞内液 B.组织间液 C.血浆 D.淋巴液 E.第三间隙液 13.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 A.明显口渴

中南大学物理化学考试试卷 和答案

中南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 2009— 2010学年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10分钟 界面化学课程 32 学时 2.0 学分考试形式:开卷 专业班级:矿物加工工工程姓名学号 095611057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卷面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液体表面最基本的特性是( A ) A.倾向于收缩 B.倾向于铺展 C.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2.若将液体与毛细管壁间的接触角近似看作0°,则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可以看作(C) A.凹型 B.凸型 C.球面 3.下列方程均为计算液a/液b界面张力γab的经验公式,其中Fowkes公式为( C ) A.γab =γa -γb B.γab =γa + γb -2(γaγb)1/2 C.γab =γa + γb -2(γa dγb d)1/2 4.吊片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时,要求尽可能采用表面粗糙的吊片材料,其目的是( A ) A.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0° B. 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90° C.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180° 5.溶液中溶剂记为1、溶质记为2,则吸附量Γ2(1)的含义为(C) A.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相等总分子数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 B.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质的溶液相比较,溶剂的过剩量 C.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剂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 6.C12H25SO4Na(1)、C14H29SO4Na(2)、C16H33SO4Na(3)三种物质在水表面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时,三种物质分子在表面所占面积a m存在下列关系( B ) A. a m,1> a m,2> a m,3 B. a m,1≈a m,2≈a m,3 C. a m,1< a m,2< a m,3 7.苯在水面上先迅速展开后又自动收缩成为小液滴漂浮在水面上,用于描述苯液滴形状的表化专业术语是( C ) A.二维液膜 B.多分子层 C.透镜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合力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9.运用过滤手段进行溶胶净化的目的是( C) A.除掉反应过程中过量的副产物 B.除掉过量的电解质 C.除掉溶胶体系中的粗离子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习题答案 11章 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

第11章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 1.在293 K时,把半径为1×10st1:chmetcnv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Tru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3" UnitName="m">-3m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10-6m的小水滴,比表面增加多少倍?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多少?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93 K时 。 (答案:9.15×10-4 J) 解:一滴大水滴可分散成N个小水滴: 小水滴的面积为:,大水滴的面积为:4π 面积增加倍数为: 2.在298 K时,1,2—二硝基苯(NB)在水中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为5.9×10-3mol·L-1,计算直径为1×10-8m的NB微球在水中的溶解度。已知298 K时NB/水的表面张力为25.7 mN·m-1,NB 的密度为1 566 kg·m-3。 (答案:2.625×10-3 mol·dm-3) 解:根据开尔文公式:,将数值代入,得: 3.373 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58.9 mN·m-1,密度为958.4 kg·m-3,在373 K时直径为

1×10-7m的气泡内的水蒸气压为多少?在101.325 kPa外压下,能否从373 K的水中蒸发出直径为1×10-7m的气泡? (答案:99.89kPa) 解:气泡为凹面,且r = 0.5×10-7m 因p r p外,故不能蒸发出直径为1×10-7m的气泡。 4.水蒸气骤冷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在夏天的乌云中,用干冰微粒撒于乌云中使气温骤降至293 K,此时水气的过饱和度(p/ps)达4,已知293 K时, ρ(H2O)=997 kg·m-3。求算:(1)开始形成雨滴的半径;(2)每一滴雨中所含的水分子数。 (答案:7.8×10-10 m,66个) 解:(1)据开尔文公式得: (2) 设雨滴为球形,则一个雨滴的体积为: 雨滴中的水分子数为: (个) 5.已知293 K时,,,。试判断水能否在汞表面上铺展开来?

《医用基础化学》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电解质在水中解离产生荷电的离子,因而其水溶液具有导电性能。解离过程所消耗的能量从解离产物形成水合离子放出的水合能来补充。电解质的解离程度可用解离度来表示,解离度(degree of dissociation)α是指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的分子总数之比。 α原有分子总数已解离的分子数= (2-1) 解离度α习惯上用百分率来表示,其大小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即△T f 、△T b 或П,或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等求得。 解离度大小与电解质的本性、浓度、溶剂性质及温度有关。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解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strong electrolyte)。从结构上,强电解质为离子型(如NaCl 、CuSO 4等)或强极性分子(如HCl 等)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完全解离成离子,不存在解离平衡。如 NaCl Na + + Cl - (离子型化合物) HCl H + + Cl - (强极性分子)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解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weak electrolyte),解离度α<5%,如HAc 、NH 3·H 2O 等。它们在水溶液中只有很少部分解离成离子,大部分还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解离生成的离子又可重新结合成分子,因此解离过程是可逆的,在溶液中存在动态的解离平衡。例如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 HAc H ++ Ac - 一、离子相互作用理论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解离,它们的解离度应为100%。但实验测得的解离度小于100%,该解离度称为表观解离度(apparent dissociation degree)。 德拜(Debye)和休克尔(H ückel)提出的电解质离子相互作用理论(ion interaction theory)解释了表观解离度小于100% 的原因:强电解质在水中是全部解离的;离子间 由于静电力相互作用,每一个离子周围都被较多 图2-1 离子氛示意图

中南大学物化考试卷3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03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 1. 1 mol 理想气体,从始态(p,V,T ) 出发,分别进行⑴恒温可逆膨胀和⑵绝热可逆膨胀过程,若两过程所达到的末态体积相同,则两过程体积功的关系是()(A)| W⑴| = | W⑵| (B)| W⑴| > | W⑵| (C)| W⑴| < | W⑵| (D)无法确定 2. 在T 和pΘ下,C (石墨) + O2(g) === CO2(g) 的反应热为△r H mΘ(T)。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r H mΘ(T)是CO2(g) 在温度T 下的标准生成焓(B)△r H mΘ(T) = △r U mΘ(T) (C)△r H mΘ(T)是C (石墨) 在温度T 下的标准燃烧焓(D)△r H mΘ(T) > △r U mΘ(T) 3. 在确定的T 、p下,无论用什么手段进行一个A + B === C 的反应,若反应的△r H m > 0,则该反应的反应热()(A)大于零(B)小于零(C)视反应手段而定(D)等于零 4. 某单组分体系的V m(l) > V m(s),当体系的压力升高时,其熔点将()(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 5. 使用热力学判据△G T,p,W’=0 < 0 判别某过程方向时,下标p 所表示的是()(A)体系中每一组分的分压(B)体系的总压(C)外压(D)标压pΘ 6.下列针对偏摩尔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偏摩尔量是体系某种容量性质的一种偏微分 (B)偏摩尔量是体系的强度性质,状态函数 (C)体系的偏摩尔量可正、可负、亦可为零 (D)体系中某组分的偏摩尔Gibbs自由能就是该组分的化学势 7. 恒温恒压下由纯组分形成理想溶液,下列各量中为零的是()(A)Δmix G(B)Δmix S(C)Δmix H(D)Δmix A 8. 关于溶液中某组分的活度及活度系数,不正确的是()(A)活度相当于是校正浓度,但无量纲 (B)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大小与参考态的选择有关 (C)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皆为1 (D)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大小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电解质紊乱试题

水电解质紊乱试题 科室:姓名:日期:得分: 1、新生儿、小婴儿腹泻伴电解质紊乱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腹泻时由于排钾过多致缺钾 B.酸中毒时易致低血钾 C.血钾低于3.5mmol/L时,临床出现低钾症状 D.补液后钾由尿中排出引起缺钾 E.补液后血液被稀释,血钾相对减少 2.新生儿腹泻、脱水、中度酸中毒,经补液、纠酸治疗后出现腹胀、心音低钝、四肢腱反射减弱,最大可能() A.低钠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血糖症 D.低钾血症 E.酸中毒没纠正 3.有关婴幼儿腹泻的饮食治疗原则() A.呕吐明显儿可禁食12-24小时 B.人工儿喂养儿可适当加用米汤 C.母乳喂养儿可继续母乳喂养 D.继发乳糖不耐受儿可用豆乳 E.腹泻停止后可适当加餐 4.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不正确() A.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B.皮肤弹性较差 C.眼窝、前囟明显凹陷 D.尿量明显减少 E.四肢厥冷 5、高渗性脱水患者的临床表现除外() A.口渴 B.尿少,尿比重增高 C.颅内压增高 D.烦躁不安 E.循环衰竭较低渗性脱水轻 6、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E.H+ 7、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O 3-?B.HPO 4 2-?C.SO 4 2-?D.Cl-?E.蛋白质阴离子 8、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 A.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C.血浆大于细胞内液 D.基本相等 E.组织间液小于细胞内液 9、低渗性脱水时,首先出现()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血浆渗透压增加 D.组织间液渗透压增加 E.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10、低渗性脱水时主要脱水部位是()

物理化学选做作业复习资料中南大学

纸质作业答案 一、术语解释 节流膨胀:在绝热条件下,流体的恒焓膨胀过程。多数流体经节流膨胀(多数情况下的流体是始态为液体,末态为气体)后温度下降,产生制冷效应。 可逆过程:在一系列无限接近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过程。沿可逆过程途径进行一次来回变化,不会给体系和环境留下任何痕迹,即体系和环境都可回到始态。 反应进度:用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量,一般记为ξ,ξ = (n B,t - n B,0 )/νB ,式中n B,0为反应开始(ξ = 0)时体系中物质B 的物质的量(摩尔数),n B,t 为反应进行到t 时刻(ξ)时体系中物质B 的物质的量(摩尔数),νB 为反应方程式形为0 = ΣνB B 时,物质B 的化学计量系数。ξ值与选用体系中的哪种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化学反应计量式的写法有关。 热容:在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变化的前提下,体系在经历某一过程时,与环境所交换的热与由此引起的温度变化值之比称为体系的热容。若过程为恒压过程,则所得热容称为恒压热容,过程为恒容过程,则所得热容称为恒容热容。 反应热效应:也称反应热,是指在只做体积功和始末态温度相等的条件下,完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体系与环境所交换的热。热效应有为恒(等)压热效应和恒(等)容热效应之分,恒(等)压热效应Q p =ΔH ,恒(等)容热效应Q V =ΔU 。对应不同类型的反应,反应热也可分为生成热、燃烧热、溶解热、稀释热等。 熵判据:在隔离体系中,ΔS 隔离 = ΔS 体系 + ΔS 环境 ≥ 0,若ΔS 隔离 = 0,则体系达到平衡,若ΔS 隔离 > 0,则体系中发生的变化为自发(动)过程。 熵增原理:在绝热或隔离体系中发生任何变化,体系的熵总是增加或不变,而不会减少,即ΔS ≥ 0。对绝热体系而言,ΔS 绝热 > 0时,体系中发生的变化为不可逆过程,ΔS 绝热 = 0时,体系中发生的变化为可逆过程。 化学势:溶液中组元i 的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称为组元i 的化学势。其定义式为: i j i j i j i j ,,i ,,i ,,i ,,i i i ≠≠≠≠???? ????=???? ????=???? ????=???? ????==j j j j n V S n p S n V T n p T n U n H n A n G G μ 稀溶液依数性: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是值只与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这四个性质统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标准平衡常数:反应体系达到平衡,且各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时的反应平衡常数,其定义式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库及答案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库及答案 一、A 型题 1.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答案]E [题解]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成分虽有明显差异,若按毫摩尔浓度表示,细胞内液电解质总量大于细胞外液,但由于细胞内液含二价离子和蛋白质较多,这样细胞内外所产生的离子数目基本上相等,而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以总渗透量压计算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仍基本上相等。 2.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靠哪一物质的移动来维持 A、Na+ B、K+ C、CI- D、葡萄糖 E、水 [答案]E [题解]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水的移动来维持 3.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答案]D [题解]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7%),而细胞间液含蛋白质仅为0.05%~0.35%,这与蛋白质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液有关。 4.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Na+ D.K+ E.尿素 [答案]C [题解]细胞外液中Na+最多,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构成了细胞外液的主要晶体渗透压,而蛋白质产生的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数值相比,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细胞外液Na+的浓度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5.正常成人的每天最低尿量为 A.1000ml B.800ml C.500ml D.300ml E.100ml [答案]C [题解]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随尿排出的水量为1500ml左右。尿量的多少受饮水量和经皮肤与粪便两条途径排水量的影响。成人每天须经肾排出35g左右的代谢最终产物,而每克代谢最终产物须溶解于15ml的水才能随尿排出,故成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00ml,称为最低尿量。 6.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 A.3000~4000ml B.2500~3000ml C.2000~2500ml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习题答案-8--章-电解质溶液

第8章电解质溶液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As 2S 3 (s)+HNO 3 (浓)→H 3 AsO 4 + H 2 SO 4 + NO 2 + H 2 O FeS 2(s) + O 2 →Fe 2 O 3 (s) + SO 2 Cr 2O 3 (s) + Na 2 O 2 (s)→Na 2 CrO 4 (s) + Na 2 O(s) S + H 2SO 4 (浓)→SO 2 + H 2 O 2.用铂电极电解氯化铜CuCl 2 溶液,通过的电流为st1:chmetcnv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20" UnitName="a">20A,经过15分钟后,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克铜?在阳极上能析出多少dm3的300.15K,101.325kPa的氯气? (答案:2.297 dm3) 解:(1)在阴极 Cu2++ 2e → Cu 析出铜 (2) 在阳极 2Cl-→Cl 2 (g) + 2e 析出氯 3.一电导池中装入0.02mol·dm-3的KCl水溶液,298.15K时测得其电阻为453Ω。已知298.15K0.02mol·dm-3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1。在同一电导池中 装入同样体积的浓度为0.55g·dm-3的CaCl 2 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计算电 导池常数、该CaCl 2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Λ m (1/2CaCl 2 )。(答案:125.4 m-1, 0.1194 S·m-1,0.02388 S·m2·mol-1)

解:(1)电导池常数G (2)CaCl 2 的电导率 (3) 摩尔电导率 4.在298K,H+ 和HCO- 3 的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H+ =3.4982×10-2S·m2·mol-1,λ HCO - 3 = 4.45×10-3S·m2·mol-1。在同温度下测得0.0275mol·dm-3H 2 CO 3 溶液的电导 率κ=3.86×10-3S·m-1,求H2CO3离解为H + 和HCO-3的离解度。(答案:α= 3.56×10-3) 解: 5.已知291K时NaCl ,NaOH及NH 4 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1.086×10-2, 2.172×10-2及1.298×10-2S·m2·mol-1,291K时0.1及0.01mol·dm-3NH 3·H 2 O的 摩尔电导率λm分别为3.09和9.62S·cm2·mol-1,利用上述实测数据求0.1及 0.01mol·dm-3NH 3·H 2 O的离解常数K。(答案:K = 1.7×10-5)

【北京大学】《医用基础化学》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与缓冲溶液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与缓冲溶液 第一节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electrolyte )在化学和生产中经常遇到,与人体的关系也很密切。它常以一定浓度的离子形式广泛存在于人的体液和组织液中,如Na +、K +、Ca 2+、Mg 2+、Cl ﹣、HCO 3-、HPO 42﹣、H 2PO 4﹣、SO 42﹣等,其含量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电解质溶液的有关性质,对医学科学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一、解离度 电解质是指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可以分为强电解质(strong electrolyte )和弱电解质(weak electrolyte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解离或近乎全部解离成离子,以水合离子的状态存在,如NaCl 和HCl 等。 NaCl ?? →Na ++Cl ﹣ HCl ?? →H ++Cl ﹣ 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解离成离子,大部分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其解离过程是可逆的,在溶液中存在一个动态平衡,如HAc 与NH 3·H 2O 等。 HAc H + + Ac ﹣ NH 3 + H 2O NH 4+ + OH ﹣ 电解质的解离程度通常用解离度(degree of dissociation)α来表示。解离度是指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分子总数之比,表示为: 100%α=?已解离的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 (2-1) 例如:在25℃时,0.10mol ·L -1HAc 的α=1.34%,表示在溶液中,每10000个HAc 分子中有134个解离成H +和Ac -。电解质的解离度与溶质和溶剂的极性强弱、溶液的浓度以及温度有关。 对于不同的电解质,其解离度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将质量摩尔浓度为0.10mol ·㎏-1的电解质溶液中解离度大于30%的称为强电解质,解离度小于5%的称为弱电解质,介于30%和5%之间的称为中

物化实验题-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8 -- 2009 学年 1 学期时间110分钟 2008 年12 月27 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 24 学时 1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冶金、环境、教化07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30 % 共80题,每题4分,任选25题。每题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合适的。请用“ ”圈出最合适的答案。下笔慎重,涂改答案算0分。 热化学实验 1、用数字贝克曼温度计测量温差时,为什么要选择温差按钮? ①、方便②、精确③、区别于温度④、担心温差太大 2、使用数字压力计时,在系统里外压力相等时采零是因为2 ①、绝对真空难得到②、要依靠外压计算系统压力 ③、环境压力不稳定④、要求系统压力精确 3、测量水的饱和蒸汽压时,如果系统里外压力相等且为一个大气压时测得水的沸点高于100度,可能的原因是 ①、温度计不准或水中含有杂质②、系统漏气 ③、加热系统出了毛病④、冷却系统出了故障 4、饱和蒸汽压实验使用冷却水的目的是 ①、给系统降温②、怕液体过热 ③、怕损坏仪器④、维持系统压力和水的数量恒定与保护压力计 5、偏摩尔体积实验不使用容量瓶而使用比重瓶是因为3 ①、容量瓶太大②、比重瓶更方便③、比重瓶更精确④、容量瓶带刻度 6、偏摩尔体积实验中配制NaCl水溶液时用来量水的量筒其精度明显与比重瓶和天平不匹配,为什么?1 ①、因为水的数量最终靠天平称量②、水的数量大,不必精确 ③、量筒精度低一点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④、量筒带来的误差在实验过程中会被抵消 7、偏摩尔体积实验中恒温槽温度应 ①、比室温略高②、和室温相等③、至少比室温高5度④、比室温稍低 8、如果比重瓶瓶塞中液柱未到顶端,其原因是1 ①、比重瓶漏液或溶液不够②、溶液表面张力太小 ③、溶液表面张力太大④、瓶塞孔径太小 9、对于燃烧热测定,环境是指 ①、外筒以外②、氧弹以外③、内筒以外④、坩埚以外 10、燃烧热测定装置中内筒为什么内外表面抛光? ①、防止生锈②、美观③、防止粘水④、防止热辐射 11、燃烧热测定装置内筒底部为什么要用三个塑料柱支撑? ①、透气②、防止热传导③、防止内筒和外筒底部接触④、防止导电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习题标准答案-9--章-可逆原电池

第9章可逆原电池 1.写出下列原电池中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及E ① (101325Pa)|KOH(a)|O2(101325Pa),Pt ② Pt,H 2 ③ ④ 解:(1) 负极 Pb(s)+(a) → PbSO 4(s)+2e 正极 Cu2+() + 2e →Cu(s) (a) + Cu2+ (a Cu2+) ==== PbSO4(s)+Cu(s) 电池反应 Pb(s)+SO 4 ( pΘ ) -2e → 2H+ (a H+) (2) 负极 H 2 ( pΘ ) + H2O +2e → 2OH -(a OH -) 正极 O 2 (pΘ) + 电池反应 H 2 O2(pΘ) → H2O(l) (3) 负极 3H (p H2) - 6e → 6H+(aq) 2

正极 Sb 2O 3 (s) + 6e + 6H+(aq) → 2Sb(s) +3H 2 O(l) 电池反应 Sb 2 O 3 +3H 2 (p H2) → 2Sb(s) + 3H2O(l) (4) 负极 Ag(s) + I -(a I -) → AgI(s) + e 正极 AgCl(s) + e → Ag(s) + Cl - (a Cl-) 电池反应 Agl(s) + I-(a I -) → Ag(s) + Cl - (a Cl-) 2 (1)Zn(s) + H 2SO 4 (a1) === ZnSO4(a2) + H2(p H2); (2)Ni(s) + H 2O ==== NiO(s) + H 2 (p H2) (3)H 2 (p H2) + O2(p O2) ==== H2O(l); (4)H 2 (p H2) + HgO(s) ==== Hg(l) + H2O(l) 解:(1)负极 Zn(s) -2e → Zn2+(a2) 正极 2H+(a1) + 2e → H2(P H2) 电池反应 Zn(s) +2H+(a1) ==== Zn2+(a2)+ H2(p H2) 电池符号 Zn(s) | ZnSO 4 (a2) || H2SO4(a1) | H2(p H2),Pt

电解质紊乱试题

电解质紊乱试题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水电解质紊乱试题科室:姓名:日期:得分: 1、新生儿、小婴儿腹泻伴电解质紊乱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腹泻时由于排钾过多致缺钾 B.酸中毒时易致低血钾 C.血钾低于3.5mmol/L时,临床出现低钾症状 D.补液后钾由尿中排出引起缺钾 E.补液后血液被稀释,血钾相对减少 2.新生儿腹泻、脱水、中度酸中毒,经补液、纠酸治疗后出现腹胀、心音低钝、四肢腱反射减弱,最大可能() A.低钠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血糖症 D.低钾血症 E.酸中毒没纠正 3.有关婴幼儿腹泻的饮食治疗原则() A.呕吐明显儿可禁食12-24小时 B.人工儿喂养儿可适当加用米汤 C.母乳喂养儿可继续母乳喂养 D.继发乳糖不耐受儿可用豆乳 E.腹泻停止后可适当加餐 4.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不正确() A.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B.皮肤弹性较差 C.眼窝、前囟明显凹陷 D.尿量明显减少 E.四肢厥冷 5、高渗性脱水患者的临床表现除外() A.口渴 B.尿少,尿比重增高 C.颅内压增高 D.烦躁不安 E.循环衰竭较低渗性脱水轻 6、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E.H+ 7、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O 3-?B.HPO 4 2-?C.SO 4 2-?D.Cl-?E.蛋白质阴离子 8、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

A.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C.血浆大于细胞内液 D.基本相等 E.组织间液小于细胞内液 9、低渗性脱水时,首先出现()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血浆渗透压增加 D.组织间液渗透压增加 E.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10、低渗性脱水时主要脱水部位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淋巴 E.细胞内外液 11、低渗性脱水早期症状可有() A.口渴、尿少、比重低 B.口渴、尿少、比重高 C.口不渴、尿不少、比重低 D.口不渴、尿少,比重正常 E.皮肤弹性差、尿少 12、新生儿体内含水量较成人相对多,其主要增多的部分是() A.细胞外液 B.血浆 C.间质液 D.细胞内液 E.脑脊液 13、哪一项提示低血钾() A.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 B.肠鸣音消失,四肢肌张力低下 C.心音亢进,心率减慢 D.呼吸深大 E.肠鸣音亢进 14、不能测血钠时补液种类应选择() A.等张含钠液 B.2/3张含钠液 C.1/2张含钠液 D.1/3张含钠液 E.1/4张含钠液 15、小儿腹泻时低钾症状见于血钾低于() A.2 B.2.5 C.3 D.3.5 E.4 16、小儿腹泻应用2:1等张含钠液的适应症是() A.中度或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B.中度脱水无循环衰竭者 C.补充继续损失量 D.补充生理需要量 E.高渗性脱水 患儿,女,足月顺产,牛奶喂养。13天后,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怒,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增强,血钙1.6mmol/L。 17、最有可能的诊断() A.新生儿低血糖 B.新生儿低血钙 C.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新生儿破伤 18、首先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静脉推注葡萄糖 B.肌肉注射苯巴比妥 C.口服维生素D D.静脉补充钙剂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

《物理化学》课程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对隔离体系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的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 2.经下列过程后,体系热力学能变化不为零(ΔU ≠0)的是 [ 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 3.下列关于理想溶液的混合热力学性质正确的是 [ C.Δmix S > 0,Δmix G < 0 ] 4.理想气体恒压膨胀,其熵值如何变化? [ B.增加 ] 5.在下列热力学函数中,可以用于判断过程自动与否的是 [ C.ΔG T, ] 6.若反应2H 2(g) + O 2(g) ==== 2H 2O(g) 的热效应为△r H m ,则 [ B.Δf H m [H 2O(g)] = 0.5Δr H m ] 7.已知反应H 2(g) + 0.5O 2(g) == H 2O (g)在298K 、p Θ下的反应焓变为)K 298(m r Θ?H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K 298(m r Θ?H H 2(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 8.某化学反应在298K 时的标准Gibbs 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值将[B.K Θ>1] 9.合成氨反应 N 2(g )+ 3H 2(g )== 2NH 3(g )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体系温度和总压不变(气体为 理想气体),则有 [ C.平衡左移,K p Θ 不变 ] 10.在一定的温度T 和压力p 下,反应3O 2(g) ? 2O 3(g)的以组元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 p 与以组元物质的量 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 y 之比为 [ D.p -1 ] 11.在373K 、 p Θ下,水的化学势为μl ,水蒸气的化学势为μg ,则 [ A.μl = μg ] 12.在α、β两相中均含有物质A 和B ,A 和B 在α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α)和μB(α),A 和B 在β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β)和μB(β),当两相达到平衡时应有 [ B.μB(α) = μB(β) ] 13.FeCl 3和H 2O 能形成FeCl 3·2H 2O 、FeCl 3·6H 2O 、2FeCl 3·5H 2O 和2FeCl 3·7H 2O 四种水合物,该体系的组元数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为 [ B.C = 2,Φ= 4 ] 14.下列关于杠杆规则适用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适用于二组元体系的任何相区 ] 15.对(基)元反应A +2B → P 而言,其反应速率方程可以用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即有2B A A A d d c c k t c =-,2B A B B d d c c k t c =-和2B A P P d d c c k t c =三种形式,则k A ,k B 和k P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C.k A =0.5k B =k P ] 16.标准氢电极是指 [ C.Pt ,H 2(p H 2=p Θ )| H +(a = 1) ] 17.在298K 时,测得浓度为0.1和0.01 mol·kg -1的HCl 溶液构成浓差电池的液接电势为E j(1);若溶液浓度相同,而换用KCl 溶液,则其液接电势为E j(2)。两液接电势的关系为 [ A.E j(1) > E j(2) ] 18.电极电势的改变可以改变电极反应速率,其直接原因是改变了 [ A.反应活化能 ] 19.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下,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经这一变化过程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B.表面张力 ] 20.已知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0.025N·m -1,若球形肥皂泡的直径为1×10-2m ,则该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强为 [ D.20 Pa ] 21.298K 时,苯蒸气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兰缪尔吸附等温式,在苯蒸气压为40Pa 时,覆盖度θ = 0.05;当θ = 0.5时,苯的蒸气压为 [ B.760 Pa ] 22.关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物理吸附有选择性,化学吸附无选择性] 23.在一定量的以KCl 为稳定剂的AgCl 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同浓度下列电解质溶液的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AlCl 3<ZnSO 4<KCl ] 24.在碱性溶液中用HCHO 还原HAuCl 4制备Au 溶胶,其主要反应为:HAuCl 4+5NaOH→NaAuO 2+4NaCl+3H 2O 2NaAuO 2+3HCHO+NaOH→2Au+3HCOONa+2H 2O 若Au 溶胶以AuO 2-为稳定剂,则Au 溶胶的结构式为 [ D.[(Au)m ·x AuO 2-·(x – y ) Na +] y -·y Na + ]

医用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习题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E (5)E (6)D (7)B (8)B D 2.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酸 H 2PO 4- — H 3PO 4 HPO 42-— H 2PO 4- H 2O — H 3O + CO 32-—HCO 3- NH 2-—NH 3 NH 3+CH( R)COO ----- NH 3+CH( R)COOH 3. 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碱 H 2PO 4- --- HPO 4- H 3O + --- H 2O H 2O--- OH - NH 3+CH( R)COO ----- NH 2CH( R)COO- [Al(H 2O)6]3+---[Al(H 2O)5OH]2+ HS ----S 2- 4.解: pK b1= pK w - pK a2=14-12.90=1.10 pK b2= pK w - pK a 1=14-7.05=6.95 ∴S 2-> NH 3>HS - 5.解: (1) [OH -]=c K b ?= 1 3 5 10 34.11.010 8.1---??=??L mol pOH=87.2]lg[=--OH pH=14-POH=14-2.87=11.13 α=c K b =1.0108.15-?=1.34% (2)加入NH 4Cl 后会产生同离子效应,此时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为: [][ ]1 310.010.0-- ?≈-= L mol OH NH ;[][]1 4 10.010.0-- +?≈+=L mol OH NH [][][] [ ][]1 5 34 10 8.110 .010.0--- - - +??==??== L mol K OH OH NH OH NH K b b 25 .975.4=?==pH pK pOH b []4 5 10 8.110 .0108.1--- ?=?== c OH α (3)同离子效应是氨的解离度减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