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考点27 古典诗词鉴赏:语言

【学霸笔记】考点27 古典诗词鉴赏:语言
【学霸笔记】考点27 古典诗词鉴赏:语言

《语言学教程》中文笔记(完整)

语言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语言的定义特征:从本质上将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分开的人类语言的区别性特点。 1. 任意性: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任意性是语言的核 心特征。例如,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本书读作 a /buk/,一支钢笔读作a /pe n/。 任意性具有不同层次:(1)语素音义关系的任意性。(2)句法层面上的任意性。 (3) 任意性和规约性。 2. 二层性:二层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 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话语的组成元素是本身不传达意义的语音,语音的唯一作用就是 相互组合构成有意义的单位,比如词。因为底层单位是无意的,而上层单位有明确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语音叫做底层单位,与词等上层单位相对。二层性使语言拥有了一种强大的能产 性。 3. 创造性: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指语言有制造无穷长句的潜力,这来源于语言的二层性 和递归性。利用二重性说话者可以通过组合基本语言单位,无止境地生成句子,大多数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或没有听过的。 4. 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 物体、时间或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提及孔子或北极,虽然前者已经去世两千五百五十多年而 后者位置距我们非常之远。语言使我们能够谈及已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事物。移位性赋予人 们的概括与抽象能力使人类受益无穷。词在指称具体物体时,并不总是出现在即时、形象化 的语境中。他们通常为了体现指称含义而被使用。 5. 文化传递性:语言不是靠遗传,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6. 互换性:指人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即人作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 角色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元语言功能:我们的语言可以用来讨论语言本身。比如说,我可以用“书”指代一本书,也可以用“书这个词”来指代“书”这个词本身。这使语言具有无限的自我反身性:人类可以谈论“说话”,也可以思考“思考"。所以只有人类才能提问:元语言功能对交际、思考及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西方语言学流派之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

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这一理论的弱点是只考虑语言的分化,而没有考虑语言的统一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后来他的学生施密特(J·Schmidt)用"波浪说"对此作了修正。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前面提到的"维尔纳定律"也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在坚持这个原则时,以语言材料为依据,借鉴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类推"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这个学派的代表著作有布鲁克曼和德尔布吕克合著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和保罗的《语言史原理》。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收集了丰富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绪论 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 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 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 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 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

心理现象 (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4 语言这个对象在具体性上比言语毫不逊色。即是音响形象的堆叠,又可转为文字。 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符号学——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符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 第四章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何兆熊第五章笔记和习题

Chapter 5 Semantics ?Semantics----the study of language meaning. ?Semantics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However, it is not the only linguistic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meaning. ?Semantics answers the question “what does this sentence mean”. In other w ords, it is the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meanings in words and sentences out of context. ?Meaning is central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exical meanings. Here are G. Leech’s seven types of meaning. ( British linguist) ? 1. Conceptual meaning (also called denotative or cognitive meaning) is the essential and inextricable part of what language is, and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central factor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means that the meaning of words may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what they denote or refer to. ? 2. Connotative meaning – the communicative value an expression has by virtue of what it refers to, embrac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ferent, peripheral ? 3. Social meaning (stylistic meaning) –what is conveyed about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use of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4. Affective meaning (affected meaning)–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feeling or attitude of the speaker/writer towards what is referred to ? 5. Reflected meaning – what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sense of the same expression ?Taboos ? 6. Collocative meaning – the associated meaning a word acquires in line with the meaning of words which tend to co-occur with it ?(2, 3, 4, 5, 6 can be together called associative meaning–meaning that hinges on referential meaning, less stable, more culture-specific ) 7. Thematic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message is organized in terms of order ?What is meaning?---- Scholars under different scientific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language meaning. Some view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 ?Naming theory (Plato) ?The conceptualist view ?Contextualism (Bloomfield) ?Behaviorism Naming theory (Plato): Words are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The linguistic forms or symbols, in other words, the words used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words are just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Limitations: 1) Applicable to nouns only. 2) There are nouns which denote things that do not exist in the real world, e.g. ghost, dragon, unicorn, phenix… 3) There are nouns that do not refer to physical objects but abstract notions, e.g. joy, impulse, hatred…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10级汉语3班徐星星100322 本书著者是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本书中,他对欧美语言学界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原理和方法的问题都作了总结,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本书的影响也遍及世界。 首先在绪论的第三章中,索绪尔向我们阐释了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人们说话的机能只有借住集体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所以说,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那绝不是什么空想。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语言共同成员中的语法体系,言语则是人们平时说的那些话,是依赖于语法系统的说话行为。言语是语言的体现。语言学研究实际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系统,因此,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 索绪尔认为,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就把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偶然的区分开来了。照此看来,语言学家主要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确定构成“语言”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而不是去描写言语活动。“语言”是一个符号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的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 索绪尔为了确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出“语言”和“言语”,他的“语言”和“言语”理论不仅对本世纪的语言研究的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影响着文学和符号学研究。 在第一编中,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符号学的一部分,他强调语言具有一般符号系统的主要特征。语言与其他一切同类的的符号系统有以下几点共同点。一是目的相同,各种符号系统虽然采用的手段不同,复杂程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传递信息。二是它们的内涵相同,一切符号系统之所以能传递信息是因为它们与意义相联系。意义是符号的内涵,是符号在使用该系统的人在头脑中激发的概念。三是构成元素相同,无论使用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徐通锵)详细复习资料_课堂讲义笔记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 导言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 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 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 1、一般/普通语言学

2、个别/具体语言学 具体语言学 (1)历时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 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 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传递信息,它们是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身势等伴随动作等是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形式。 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再编码形式;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就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1_3章

胡壮麟语言学重难点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常考考点:1. 语言: 语言的定义;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起源 2. 语言学:语言学的定义;现代语言学与传统语法学研究的三个显著区别;语言学研究的四个原则及简要说明;语言学中的几组重要区别;每组两个概念的含义、区分及其意义;普通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各自的研究范畴;宏观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及各自的研究范畴。 1. 语言的定义特征 1.1. 任意性 1.2. 二重性 1.3. 创造性 1.4. 移位性 1.5. 文化传递性 1.6. 互换性 2. 语言的功能 1.1. 信息功能 1.2. 人际功能 1.3. 施为功能 1.4. 感情功能 1.5. 寒暄功能 1.6. 娱乐功能 1.7. 元语言功能

3. 微观语言学 3.1. 语音学 3.2. 音系学 3.3. 形态学 3.4. 句法学 3.5. 语义学 3.6. 语用学 4. 宏观语言学 4.1. 心理语言学 4.2. 社会语言学 4.3. 应用语言学 4.4. 计算语言学 4.5. 神经语言学 5. 重要概念及其区分 5.1. 描写式&规定式 5.2. 共时&历时 5.3. 语言&言语 5.4. 语言能力&语言应用 5.5. 唯素的&唯位的 5.6. 传统语法&现代语法 5.7. 语言潜势&实际语言行为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常考考点:1. 语音学语音学的定义;发音器官的英文名称;英语辅音的定义;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分类;英语元音的定义和分类;基本元音;发音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声学语音学;语音标记,国际音标;严式与宽式标音法 2. 音系学音系学的定义;音系学与语音学的联系与区别;音素、音位、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自由变体的定义;音位理论;自由变异;音位的对立分布于互补分布;语音的相似性;区别性特征;超语段音位学;音节;重音;音高和语调。 1. 语音学及其三大领域 1.1. 语音学定义 1.2. 语音学三大领域 ①发音语音学 ②声学语音学 ③听觉语音学 2. 辅音 2.1. 辅音定义 发音时,声道的某些部位受到压缩或阻碍后,使得气流在口腔里转向、受阻或完全被阻塞,由此产生的音叫做辅音。 2.2. 发音方式 发音方式是指发音器官之间的关系,以及气流经过声道的某些部位的方式 2.3. 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是指声道的哪些部位发生气流摩擦、狭窄化或阻碍。 3. 元音

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漫谈 Schools of Linguistics: some random thoughts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 为何要讲流派问题? 我主张,进入一个研究领域时,第一要宏观,第二要对思想(ideas) 感兴趣。 宏观:做研究,别一下扎到一个小领域、小题目里去,那样会见木不见林。 了解宏观背景,让你不失迷方向。 对思想、哲学理念感兴趣,比只对纯技术性的东西感兴趣,更有意义。技术是手段,提高认识是追求。 1. 区分流派与分支 1.1 流派多指思潮, 有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盛行时代,有其影响, 往往有历史视角。(它未必对领域中的诸多问题都有论述。) Schools refer to trends of thought, with their representative figures, works, unique ideas, methods and influence on later development;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 1.2 分支多指领域, 研究范围, 也有经典著作, 有影响的人物, 多用共时观点。可能多个流派都对它有过贡献。 (Branches refer to areas of study, with their classics,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often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 1.3 历史视角和共时视角一起可以画出一个十字, 像一个坐标.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 will form a cross, which like a coordinate. Distin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Branches 1.2 语言学的分支: Branches: 从内部分:语音学, 音系(位)学, 词汇学, 形态学, 句法学, 语义学, 语用学(?) Distinction from within: phonetics, phonology, lexic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 pragmatics (?) 从外部分: 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 Distinction from without: psycho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computation linguistics, neurolinguistic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cultural linguistics, corpus linguistics, etc. 大分类: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Theoretical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1.3 语言学流派: 传统语法(600BC—18世纪)traditional grammar; 历史语言学(19世纪100年) historical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开端(索緖尔, 20世纪初)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linguistics; 欧洲功能主义(20世纪20-50)European functionalism 伦敦学派(1940—50)The London School; 系统功能语法(1960—现在)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1930—50) American structuralism 美国转换生成语法(1957—现) Chomsky’s Generative Grammar 认知语言学(today)Cognitive linguistics

索绪尔及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之心得

费迪南德?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开创者,他对语言哲学的影响也极为广泛深刻。 索绪尔出生于日内瓦,父亲是一位科学家。他从小受到自然科学的教育,同时也得到良好的语言教育和语言学教育,掌握法语、德语、英语和拉丁语,初通梵文。15岁时就写了一篇《语言论》。曾于日内瓦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研习物理、化学和希腊文。莱比锡大学当时是新语法学家的中心,在那的学习大致确定了索绪尔后来以语言学为业的道路。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论印欧系语言中原因的原始系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那时他才年仅21岁。获得博士学位后,索绪尔移居巴黎,在高等研究学院讲授梵文、哥特语、古高地德语以及印欧语文学概况。1891年,他开始到日内瓦大学任教。日内瓦与巴黎的学术研究相比相对滞后。索绪尔穷究一生,不带任何传奇色彩。他在世时只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但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地位,却是直到他死后才为人们所认可的。 索绪尔生前只发表过很少几篇相当专业的论文。1907-1911年期间,他在日内瓦大学担任普通语言学课程的教学。1913年他去世以后,他的学生和同事根据几本听课笔记才汇编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出版发行。索绪尔不仅吝于发表,他留下的笔记也很少,因此编辑这本书很不容易。因为,跟所有的老师一样,他讲课时也是有很多重复,甚至不一致的内容。难得的是编辑者们没有放弃,合并梳理成一本书,从而造就了一部惊世巨著。 《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著作主要由绪论和附录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索绪尔对于语言系统的看法。索绪尔认为语言系统具有自主性和形式化这两个特点。他把语言现象划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两部分,并以此作为语言研究的前提。“内部要素”是指语言系统内符号与符号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的关系;“外部要素”则是指与语言有间接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历史等社会因素。因为索绪尔认为“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之间无联系,且进行语言研究必须建立起一个界限清晰的“语言系统”。所以,他说:“我们关于语言的定义是要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简言之,一切跟我们用‘外部语言学’这个术语所指的东西排除出去。”另外,索绪尔还阐发了“语言符号的价值决定于语言系统整体性质”的观点,并将此观点以及上面所提及的观点合在一起,共同支撑起关于语言系统具有自主性的说法。实际上,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下定义,且以此厘清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是个人被动地从社会接受而储存于头脑中的系统。它存在于个人意志之外,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具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运用。语言和言语紧密相连,互为前提。个人要说话使人理解,必须用语言,同时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体现在言语当中,而且,使语言发生变化的也是言语。所以,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 在对语言学进行概述之后,《普通语言学教程》的附录部分进一步详细叙述了索绪尔的音位观、符号观以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论。他认为语言可为语音符号和文字符号,语音由心灵激活而被赋予意义,文字则只是语音的无生命的、随意的、可有可无的替代物。在符号观中,索绪尔对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展开阐述,并且重点论述了符号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特点。由此他不但揭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笔记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笔记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定义 1.语言学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3.语言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 4.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Arbitrariness任意性Productivity多产性Duality双重性Displacement移位性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 ⑴arbitrariness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s and sounds. P.S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language is a sign of sophistication and it makes it possible for language to have an unlimited source of expressions ⑵Productivity Animals are quite limited in the messages they are able to send. ⑶Duality Language is a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sets of structures ,or two levels. ⑷Displacement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contexts removed from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the speaker. ⑸Cultural transmission Human capacity for language has a genetic basis, but we have to be taught and learned the details of any language system. this showed that language is culturally transmitted. not by instinct. animals are born with the capacity to produce the set of calls peculiar to their species. 二、知识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6195921.html,nguage is not an isolated phenomenon, it‘s a social activity carried out in a certain social environment by human beings.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⑶曾经对语言概念下过定义的语言学家 Sapir---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Hall----language is the institution whereby human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y means of habitually used oral-auditory arbitrary symbols. Chomsky---from now on I will consider language to be a set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⑷U.S.A Linguist Charles Hockett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Hockett 提出了语言的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绪论 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 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 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 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

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心理现象

(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4 语言这个对象在具体性上比言语毫不逊色。即是音响形象的堆叠,又可转为文字。 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符号学——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符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 第四章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流派考试要点

西方语言学流派考试要点 第一部分(60分) 1 写出10本语言学著作名称(中英文皆可)。 2课本第2—6章节中某一章节目录。 3将试卷上给出的语言学家进行归类,划分到他们各自所属的流派。 4 依据第3—6章节(一共四章)内容,任选两章内容写两篇综述(4选2)〈建议:综述是对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行文,字数不限;大家可提前准备,考试时只需凭记忆誊写〉 第二部分(40分) 1 材料分析题依据题目给出的材料回答问题。(此题有3小题,共15分,会考查大家的科研能力) 2 综合运用题。根据题目给出的语言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要求有理有据。(25分) 注: 1因饶琪老师明天需要开会,明天上午3—4节课取消,考试要 点已通过电话传达,具体内容整理如上。 2 请学生证需要充磁注册的同学于明天上午10—11点交到教一204,到时我会在教室等你们。充磁注册后会尽快送到你们寝室! 3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全部通过! 2013年1月9日星期三

第三章题目是“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整个19世纪,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占了统治地位,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第一节早期历史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某种语言或各种语言的发展史,也称为历时语言学。 第二节格里姆定律和维尔纳定律。作者阐述了德国学者格里姆及其著作《德语语法》,系统论述了日尔曼语与其他印欧语言之间的辅音的一致性。后来这种一致性被称为“格里姆定律”。丹麦语言学家维尔纳于1875年用德语写成《第一次音变的一个例外》。他发现/p/./t/./k/在日尔曼语语中的变化只不过清摩擦音和浊摩擦音之间的变化,这一发现被后来的学者称为“维尔纳定律”。 第三节洪堡特与施莱歇。德国学者洪堡特,著名著作有《人类语言结构的多样性》。他指出人脑里天生有着创造语言的能力,讲话人能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洪堡特认为各种语言的特性是其民族的特有财产。洪堡特区分了三种语言类型:孤立语,粘着语和屈折语。施莱歇留下了不少关于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理论的著作,最著名的有《印欧语言比较语法手册》。他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关于语言亲属关系的理论,关于重建始源语的比较方法及关于对语言的分类。 第四节关于元音交替的研究。施莱歇对元音的变化提出过错误的假设。后来,索绪尔在1878年发表的《论印欧语言中元音的原始系统》一文中提出了新的假设。 第五节新语法学派。19世纪后期,德国莱比锡大学出现了新语法学

戴伟栋语言学笔记(全)

Chapter 1 What is language? [A] The origins of language Some speculations of the origins of language: ①The divine source The basic hypothesis: if infants were allowed to grow up without hearing any language, then they would spontaneously begin using the original god-given language. Actually, children living without access to human speech in their early years grow up with no language at all. ②The natural-sound source The bow-wow theory: the suggestion is that primitive words could have been imitations of the natural sounds which early men and women heard around them. The “Yo-heave-ho” theory: the sounds produced by humans when exerting physical effort, especially when co-operating with other humans, may be the origins of speech sounds. Onomatopoeic sounds ③The oral-gesture source It is claimed that originally a set of physical gestures was developed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patterns of movement in articulation would be the same as gestural movement; hence waving tongue would develop from

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音位学)【圣才出品】

第2章音位学 2.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Speech Organs 发音器官 2. Distin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he Criteria of Description between Constants and Vowels 辅音和元音的区别、分类及描写规则 3. Phonemes and Allophones 音位和音位变体 4. Phonological Rule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音系规则和区别特征 5. Syllable Structure, Stress and Intonation 音节结构、重音和语调 本章考点: 1. 语音学 语音学的定义;发音器官的英文名称;英语辅音的定义、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分类;

英语元音的定义和分类、基本元音;发音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声学语音学;语音标记,国际音标;严式与宽式标音法。 2. 音系学 音系学的定义;音系学与语音学的联系和区别;音素、音位、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自由变体的定义;自由变体;音位的对立分布与互补分布;区别性特征;超语段音位学; 音节;重音(词重音、句子重音);音高和语调。 本章内容索引: I.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II. Phonetics 1. The definition of phonetics 2. Three research fields 3. Organs of speech ▼4. Voiceless sounds ▼5. Voiced sounds 6. Orth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of speech sounds—broad and narrow transcriptions 7.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speech sounds (1) Definition (2)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consonants (3)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vowels III. Phonology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在十一长假期间,我结合课上教学笔记和申小龙等编着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对《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一些内容做了比较肤浅的了解,虽难窥全貌,却也对某些内容有一些感想。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关于自己在语言学上思想最为系统的阐述。包含了其对语言符号、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语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等的理解,开创了结构主义,是一部划时代的着作。 由于对语言学了解尚浅,只是谈一下读后对言语与语言关系以及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 对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在尚未学习语言学课程之前,如果问我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会这样认为,语言包含言语,它是在大的范围下人们话语的总和,而言语则是小范围的、偏个体的。而通过阅读《教程》,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语言和言语最主要的区分在于社会性。在《教程》绪论的第三章,“在任何人的脑子里,语言都是不完备的,它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完全存在”。还是在第三章,“语言...它既是语言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取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即语言是在社会条件下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是在整个社会集体中起作用的,即“自然的秩序”。而相对于语言,言语则具有一种个人性,即“个人永远是它的主人”。一方面你必须遵守社会语言习惯,另一方面你说话则是有个人自由的,不过是在语言规则下的自由。举个例子,在汉语中,你可以说“我喝茶”,也可以说“我吃茶”,符合汉语语言习惯,你的说话是自由的。但你不能说“我茶喝”,这就违反了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别人就很难理解了。当然,这只是从汉语角度举的例子,不排除其他语言中有这样的表达。“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索绪尔在此表述的工具毫无疑问就是语言,比如说你有“我、喝、茶”这三个语言材料。你可以说“我喝茶”、“茶喝我”、“我茶喝”等,但只有我喝茶是符合语言习惯的,才能被人理解,其他的表述没有借助于汉语语言规则,是不能被运用的。 其次让我感兴趣的是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系统的解读。符号是一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即能指与所指。而语言符号中声音即能指,意义指所指。在第一编第一章,索绪尔提出:“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即单个语言符号的发音与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表达“母亲”的意义,英语为“mom”,汉语则为“ma ma”。这让我想到了语言作为一种“自然的秩序”的社会性,不同语言之间由于社会习惯的不同使发音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不同。我认为索绪尔在此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语言社会性相关联,更论证了他的语言社会性学说,是对之前语言学上自然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极大突破。 索绪尔在此还提出了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索绪尔认为:“它体现一个长度”、“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即单个语言符号之间为线性组合,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既然不同的符号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它们整体间的关系。这由此引出了索绪尔对语言组合、聚合关系的探索,继而结构主义随之产生。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整体论观点可以说是不仅为以后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广泛影响到了20世纪的哲学以及其他学科,充分显示出了语言学的基础性,也可以看出索绪尔的巨大贡献。 在阅读了部分章节后,我感觉索绪尔举例较为生动,如在第一编第一章,他举了“汉人从前用三叩九跪拜见他们的皇帝”这个例子,平浅地显示了社会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