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学生导学案

《燕歌行》学生导学案
《燕歌行》学生导学案

《燕歌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2.挖掘、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学习过程:

一、自学引导

(一) 作家与作品介绍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此外,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名篇分别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军行》、《出塞》。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一)预习练习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歌()旌旆

..()功勋.()

..()逶迤

碣.石()塞草腓.()玉箸.()蓟.北()

3. 解释加点的词。

①作燕歌行以示.适②山川萧条极.边土

③胡骑凭陵

..杂风雨④身当恩遇恒.轻敌

⑤边庭飘摇

..从来岂顾勋

..那可渡⑥死节

3. 古今异义

①男儿本自重横行

..

②天子非常

..

..赐颜色

二、鉴赏. 合作. 探究

1. 从这首诗歌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诗人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战争的?(“一场的战争”)

3.你觉得这首边塞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4.诗歌在表现主题时使用了渲染和对比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烘托)。

(2)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

三、拓展延伸

(一)积累有关边塞诗的常识

1.边塞诗的形成。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2.边塞诗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2005年重庆卷)等。

3.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四个方面:

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乡愁;反映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及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描写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

读下面每首诗的内容说一说抒发了什么情感:

(1)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处月如霜。不知休息吹芦管,不知休息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以如霜月光和似雪沙漠两个朦胧意象营造了绵绵乡思的典型环境,“不知”两字写出征人迷惘心情,“尽”字写出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乡愁。

(4)

如陈陶的《陇西行》中“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枯骨,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对照,凝聚着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4.边塞诗中常运用的表现手法。

渲染、反衬、对比、借景抒情、细节、修辞等。岑参善用细节勾勒的手法描绘奇异粗犷、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如借景抒情:[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借事言志:[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直抒胸臆:[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掣红旗冻不翻”的细节真实摹写出边地奇寒景象。高适善用铺排和对比来抒情,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前线汉军奋力杀敌与后方将士寻欢作乐对比,暗示了必败原因。王昌龄善用借景抒情,如《从军行(其一)》中将闺中少妇思念征人之愁寄予在高高孤楼、缕缕笛声、阵阵秋风的边关萧索秋景中委婉表达出来,揭示出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与创伤。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5.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意象。

边塞诗的意象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经常出现的关山、狼山、燕山、阴山、陇头、凉州和玉门关等边塞地名,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羌笛、落日、月、旗、鼓、铁衣等意象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如张籍的《凉州词(其一)》(2006年天津卷)标题中出现了边塞防线地名“凉州”,柳中庸的《征人怨》中“岁岁金河复玉关”,“玉关”即唐代边陲重镇甘肃玉门关。还经常出现汉代抗击匈奴的飞将军李广,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等。

【命题预测】分析情感和分析手法是考查边塞诗的两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考查边塞诗的命题核心点,表现手法是命题热点。

6.边塞诗的时代特点

(1)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分析:这些诗句表现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在盛唐,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2)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分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些许悲壮、惋伤。

(3)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分析: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7.边塞诗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四、能力提升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

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

五、拓展迁移

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 两首诗均为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的感情是什么?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燕歌行》导学案

《燕歌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课堂衔接案 (一)作家与作品 1.?高适是唐朝着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古诗,《燕歌行》即为着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此外,着名的边塞诗人还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名篇分别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军行》《出塞》。 2.?边塞诗形成的原因 在盛唐诗歌中,除山水、田园等传统题材外,边塞诗更能集中体现盛唐诗歌的特色。?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虽没有共同的旗帜,共同的组织,甚至没有统一的创作理论,但他们的诗作却具有某些共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就象一朵盛开的奇葩。它作为一种独立流派占据当时诗坛的一席之地,不仅仅因为这时期他们创作数量的丰富,更是由于它描写了边疆的风情,表现征

戍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围绕战争引出的种种矛盾,无处不饱含着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融注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具有雄浑壮阔的风调。?? 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就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边塞诗歌。唐朝国力强盛,在这期间,各民族的融合、分裂,无不给当时社会以深刻的影响。其中战争的影响尤为突出。当时唐朝与契丹、突厥、南诏,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没有一年不发生战争。频繁的战争,火热的生活,吸引了许多诗人的注意力,当文人们看到浩浩荡荡开赴边塞的大军,不时获悉从塞外传来的捷报,怎不会受到鼓舞?又怎能不激起他们心中强烈的创作欲望?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些诗人开始赴边塞,去亲身经历战争的宏大场面,接受战争的洗礼,了解戍卒的心曲,接触边塞的风土人情。边塞,这块过去人们心目中的不毛之地,此时又重新产生了神奇的色彩,这里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风土人情,甚至季节的变化,山水情态都有别于内地,引得诗人们兴致勃发,于是,大量描写边塞战争、边塞风光、边塞风俗的诗歌产生了…… 3.?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有下面几种:

高中语文燕歌行(2) 教案语文版第二册

燕歌行(2) 一、边塞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3.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二、作者介绍 1.高适的诗歌以边塞诗成的创作成就最高。其诗主要抒写对边塞军旅生活的体验思考,以及对立功边塞理想的追求。其代表作《燕歌行》. 2.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三、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四、鉴赏诗歌 1.第一层“汉家烟尘在东北……单于猎火照狼山。” (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敌军入侵,汉唐将士离家参战。)(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将领在战场纵横驰骋,受到天子非常恩遇。) 两层含义:(1)对将领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2)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主要感情:赞颂)

(3)“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战士直赴前线榆关,行进在碣石山的情形。) (4)“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军用紧急文书到处飞传,外敌进犯。局势紧急,战火蔓延。)(夸张) (5)第一层8句主要写什么?(将领闻警受命率兵出征。) 2.第二层“山川萧条极边土…力尽关山未解围” (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边地自然环境艰苦。敌军进攻猛烈。这两句写出官兵处境的险恶。)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对比:战士在前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军帐,流连声色。——从内部瓦解了战斗力。 苦乐不均,死生迥异。(愤慨)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什么景?景的特点?有何作用? 边塞秋末自然景色(衰败)——官军兵力(枯竭)。(衬托) (4)“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什么感情?对比:将领受朝廷厚遇,肆无忌惮,轻举妄动,进功求赏。——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未能解围。(愤慨) (5)第二层8句主要写什么? 战场交战和将领与士卒遭遇的不同。 这是全诗的中心,也是前后转折的关键。 上一层写将领,下一层转入写士卒。 3.第三层“铁衣远戍辛勤久……至今犹忆李将军。” (1)“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从士卒和思妇的角度写出“久”“怨”。 “久”:士卒愈遭冷遇,愈感寒心,思乡之情愈切。

燕歌行

(一) 作家与作品介绍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此外,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名篇分别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军行》、《出塞》。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二)积累有关边塞诗的常识 1.边塞诗的形成。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2.边塞诗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等。 3.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四个方面: (1)描写塞外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2)抒发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情,(3)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以如霜月光和似雪沙漠两个朦胧意象营造了绵绵乡思的典型环境,“不知”两字写出征人迷惘心情,“尽”字写出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乡愁。(4)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如陈陶的《陇西行》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枯骨,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对照,凝聚着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边塞诗中常运用的表现手法。 渲染、反衬、对比、借景抒情、细节、修辞等。岑参善用细节勾勒的手法描绘奇异粗犷、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掣红旗冻不翻”的细节真实摹写出边地奇寒景象。高适善用铺排和对比来抒情,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前线汉军奋力杀敌与后方将士寻欢作乐对比,暗示了必败原因。王昌龄善用借景抒情,如《从军行(其一)》中将闺中少妇思念征人之愁寄予在高高孤楼、缕缕笛声、阵阵秋风的边关萧索秋景中委婉表达出来,揭示出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与创伤。 5.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意象。 经常出现的关山、狼山、燕山、阴山、陇头、凉州和玉门关等边塞地名,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羌笛、落日、月、旗、鼓、铁衣等意象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如张籍的《凉州词(其一)》(2006年天津卷)标题中出现了边塞防线地名“凉州”,柳中庸的《征人怨》中“岁岁金河复玉关”,“玉关”即唐代边陲重镇甘肃玉门关。还经常出现汉代抗击匈奴的飞将军李广,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等。 6.边塞诗的时代特点 (1)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分析:这些诗句表现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在盛唐,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2)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燕歌行

《燕歌行》教案 高適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3.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是李贺的人生理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王昌龄的报国宣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王翰的肺腑之语; 但是无论理想、宣言还是肺腑之语,却常被残酷的现实雨打风吹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高适的《燕歌行》,让我们认识那场令人扼腕的战争,让我们触摸那些在战火硝烟中一个个无法直视的灵魂。 二、相关内容介绍 1.小序 原序说:“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 御史大夫:指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有一个张守珪的部下从边塞回来到高适家做客。感征戍之事:已不再为思妇征人,荒凉苦塞的旧框框所囿,而进一步将笔触伸向更广阔的边地生活,揭军旅矛盾。 和:依照别人的题材、体裁或者格律填写诗词叫“和”。 如“序”所云,此诗是有感而发的。其所“感”之事,则与谁有关?(张公)“张公”何许人?(张守珪)当时,张守珪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另外,高適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2.作者 3.边塞诗 三、初读,感知征战之事 1.自由朗读,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燕歌行》导学案 学生版

第二课时《燕歌行》导学案 编制人:黄小灵审核人:宋全富程志伟 【学习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能够分析诗歌中渲染烘托、对比以及用典手法及其作用。 2、学生能够分析并说出诗所表达的主旨。 【学习重点】 渲染烘托、对比以及用典手法及其作用 【导读】 1、自己放声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受全诗,读完后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燕.歌()旌旆 ..()逶迤 ..()功勋.()碣.石()塞草腓.()玉箸.()蓟.北() 2、边读边思考,结合课本注释(注意注释①中诗的原序)及《三维设计》P13诗歌分析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背景补充:御史大夫张公,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①作燕歌行以示.适②男儿本自重横行 .. ③山川萧条极.边土④胡骑凭陵 ..杂风雨 ⑤大漠穷秋 ..应啼别离后 ..塞草腓⑥玉箸 ⑦边庭飘摇 ..从来岂顾勋 ..那可度⑧死节 3、再读,体会本诗的风格特点。 4、再齐读体会。 【导思】 一、整体感知: 再读,思考: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据此及本诗押韵的特点可将全诗分为哪四部分。 二、合作探究: 1、诗人描写“出师”渲染了怎样的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种气势的描写是如何理解的? 2、在写战役的过程中,诗人还写了塞外的秋景,请找出来并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3、“男儿本自重横行”与“至今犹忆李将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诗中多处用到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进行分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导练】 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塞下曲李白塞下曲许浑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两首诗均为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2007年山东省高考题),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的感情是什么?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总结反思】

高适燕歌行教案

燕歌行 【教学目的】1 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2体会《燕歌行》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 3了解什么是歌行体。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1课时 一、高适 高适(700~765),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景县)人。长期浪游梁宋一带。天宝八载(749),他因有人举荐,中“有道科”(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後汉书·桓荣传》:“後舉孝廉、有道、方正、茂才,三公並辟,皆不應。”),任封丘縣尉(官名。秦汉县令、县长下置尉,掌一县治安。历代因之。元于县尉外,兼置典史。明废尉,留典史,掌尉事,后因称典史为“縣尉”。)。三年后弃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書記(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安史乱起后,他从玄宗至蜀,拜諫議大夫(官名。谏议大夫。《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師友祭酒及侍中、諫議、六經祭酒各一人。”)。自此官运亨通,做过淮南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和蜀、彭二州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成帝改称州牧,哀帝时复称刺史。魏晋于要州置都督兼领刺史,职权益重。隋炀帝、唐玄宗两度改州为郡,改称刺史为太守。后又改郡为州,称刺史,此后太守与刺史互名。宋于州置知州,而无刺史职任,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元明废名,清仅用为知州之别称。)。代宗即位后,他入朝为刑部(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侍郎(古代官名。汉制,郎官入臺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轉左散騎常侍(“常侍”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秦汉有中常侍,魏晋以来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均简称常侍),進封渤海縣侯(爵名。汉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三国魏定制: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晋亦有县侯。南朝陈置开国县侯。至宋始废)。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但 他仕途畅达的最后十年作诗并不多,大部分作品是安史之乱以前写的。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于岑参并称“高岑”。擅长七言歌行,诗风悲壮。有《高常侍集》。

3-7《燕歌行》学案知识讲解

3-7《燕歌行》学案

《燕歌行》学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分析边塞诗的多重主题,掌握诗歌环境渲染、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揣摩诗歌精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谴责边将的主题及对比的艺术手法。 3、情感与态度:感知作者对边庭士卒英雄气概的赞颂,对他们离家远戍痛苦的同情,以及对某些将领腐败无能的抨击,体会边塞诗深、广的社会意义 二、导读 (1)作者生平: 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2)背景介绍: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3)边塞诗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1.盛唐的边塞诗产生原因: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燕歌行导学案

高二语文导学案

三、具体赏析 思考讨论: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1)一场完整的战争:、、、(战争全过程) (2)一场环境恶劣的战争 边塞环境: 特点: (3)一场催人泪下(英勇、感人、沉痛)战争 士兵: 征夫思妇: 补: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分析: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本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一场失败(腐朽)的战争 将领: (5)一场正义的战争 小结: 边塞诗的思想主题: 多重主题:

四、总结诗歌艺术特色 思考讨论:诗歌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复杂的情感的? 五、总结全文(朗读) 清人宋宗元在《网狮园唐诗笺》中评述高适《燕歌行》道:“沉痛语不堪多读”。 这样的“沉痛语”不是文人的无病呻吟,不是诗人稳坐高堂的想象。高适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而此诗也是有感而发。 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背景:御史大夫张公,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所以,此诗含有讥讽张守珪的意思,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诗篇的思想深度来自勇敢针砭时弊的精神。 【随堂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

《燕歌行》——教学中的互联网优秀教案评选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案参赛作品 学校: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学科:高中语文 姓名:王军亮

《燕歌行》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二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准备:(1)熟读原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准字音、理顺文脉。 (2)借助网络查阅并熟悉盛唐边塞诗派及其代表诗人。 【教学课题】 1.通过对网络条件下的诗歌美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解诗歌中唐军将士战败的原因及诗歌的主要艺术手法。 3.借助网络与其他边塞诗进行对比阅读,深入体味边塞诗的风格。 【教材分析】 《燕歌行》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代表作。作为歌行体的古诗,《燕歌行》篇幅较长,对学生来说,理清诗歌中诗人叙事的层次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理顺诗歌的叙事层次就成为本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盛唐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盛唐诗歌中的一朵“奇葩”,边塞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艺术成就丝毫不逊于山水田园诗等流派,所以在对诗歌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诗歌艺术手法的掌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本诗中大量对比手法的运用更需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当然,边塞诗对我们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陌生,授课过程中可结合以前所学从宏观上再次强化对边塞诗雄浑壮阔风格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网络为媒介,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诵读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 【百度图片搜索】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6696447.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B9%C5 %B4%FA%D5%BD%D5%F9%CD%BC%C6%AC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6696447.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0&fr=ala0&s

《燕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燕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和特点。 2.分析《燕歌行》表达的多重主题; 3.分析《燕歌行》一诗的层次结构和主要的艺术特色。 【重难点】 重点:重点掌握本诗的艺术特色。 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本诗表达的多重主题。 第一课时 【知识衔接】 诗人高适: 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景县)人,至于生籍,现已无法考知。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容。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高适的诗歌以边塞诗成的创作成就最高。其诗主要抒写对边塞军旅生活的体验思考,以及对立功边塞理想的追求。其代表作《燕歌行》. 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写作背景】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体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较长。 “燕歌行”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怨旷之情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和戍卒生活的艰苦,容多写燕边塞之事。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堪、白真陀罗矫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自主学习】结合注释,明确大意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骋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蒙的狼山。

燕歌行教学设计

《燕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2.挖掘、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教学重点:挖掘、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唐诗迎来它的全盛时代,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开拓了唐诗题材,唐诗自此“声律风骨始备矣”。今天我们走进高适的世界,了解他笔下的边塞风光与置身其中的百姓的生活情感,鉴赏“第一大篇”——《燕歌行》。 二、诵读(散读) 三、思考讨论: 1.从这首诗歌中你读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1)一场完整的战争:出师——战败——被围——死斗(战争全过程) (2)一场环境恶劣的战争(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 边塞环境:山川萧条极边土特点:辽远、开阔、荒凉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广漠、苍凉中透出壮美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对比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烘托)。 作用:一片肃杀的气氛,渲染悲剧的场面,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如: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 (3)一场思乡、思亲的战争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对比-----突出征夫思妇双方的痛苦。 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死匈奴的悲壮场面。后两句中征人已成无定河边的枯骨战死疆场,而家中的妻子仍盼着丈夫早日归来。通过对比表现了征战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一场失败(腐朽)的战争(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将领: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骄傲轻敌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贪功冒进 身当恩遇常轻敌 美人帐下犹歌舞纵情声色腐败无能士兵:战士军前半死生拼死作战、流血牺牲孤城落日斗兵稀

新人教版选修《燕歌行》教案

《燕歌行》教案 山东省垦利一中高二语文组李志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 2、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3、把握诗歌谴责边将的主题。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盛唐诗歌题材丰富,其中山水诗、边塞诗占的比重较大,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边塞诗——《燕歌行》。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至于生籍,现已无法考知。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总体思路: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难点击破: 第一段: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①“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对将军们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另一方面,又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 ②“横行”的由来见注释,“横行”一词有何妙处? 明确:意味着恃勇轻敌。 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小结: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表现了敌兵进攻的猛烈。

《燕歌行》导学案

《燕歌行》导学案 编写:王宏审核:高二语文备课组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高适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基本风格。 2、熟读成诵,理解全诗大意。 3、感知作者对边塞士卒英雄气概的赞颂,对他们离家远戍痛苦的同情,以及对某些将领腐败无能的抨击。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字达夫,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唐代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在当时与岑参并称“高岑”。在边塞诗中他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歌颂了将士的战功,还陈述了边防策略。此外,还揭露了封建军队中将领与战士的矛盾,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悲壮”概括高适诗的风格。 2、边塞诗歌: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 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卢纶等。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3、写作背景: 此诗是有感而发。其所感之事,则与张公有关。张公者,张守珪也,当时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高适对此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预习展示】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1 / 2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专题二 燕歌行 Word版含解析

燕歌行 一、诗人名片 高適(约700~765),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少贫寒, 潦倒失意,后客游河西,为哥舒翰掌书记。安史之乱起,以监察御史 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守,他奔赴行走,见玄宗陈述军事形势,迁 侍御史,擢谏议大夫。后任淮南节度使,任彭州刺史,迁蜀州,代宗 时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卒, 谥忠。 高適以边塞诗成就最高,也有一些反映时事及民生疾苦的诗,语言质朴,直抒胸臆,气骨琅然,多慷慨悲壮之音。 二、诗词故事 旗亭画壁 唐代开元时代,王昌龄、高適、王之涣三人齐名,他们三人经常聚集在一起饮诵赋诗、郊游论文。一次,三人在长安旗亭沽酌,观赏秋景,适逢一戏班子唱戏。王昌龄提议看戏班子唱谁的诗最多,王之涣补充道:“如果他们唱得很多,唱谁的,谁就在墙壁上画一道。”第一个歌女先唱,唱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另一个歌女唱的是高適的《塞上听吹笛》,接着又唱了王昌龄的《闺怨》。最后一个出场的是戏班子里最漂亮的歌女,她唱的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歌声悦耳动人,仿佛把人带到了那诗的意境中。听完,三人相视,大笑起来。 三、文题背景 《燕歌行》不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守珪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

《燕歌行》教案

《燕歌行》教案 作者:季从林单位: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邮编:222200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二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1 (一)、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自学,完成学案相关习题。 2.了解作者生平及所学作品,常用手法及诗风特点。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及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丰富的思想内涵。 3.赏析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理解本诗思想内涵。 2.赏析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材分析】【百度搜索】 《燕歌行》不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教学设想】 1.抓重点,析对比。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因此本诗教学拟以“赏析对比手法”为重要突破口,引导学生查找诗中对比的内容,分析探讨对比的作用,那么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2.多诵读,重感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诗要反复的吟,词要低回的诵,吟诵是开启诗歌大门的钥匙。”学诗歌一定要多读,读不仅可以博闻强记,还能在反复吟咏中受到诗歌的熏陶与感染,所以诵读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初读,整体感知;再读,读出情感;三读,品出技巧。【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文(多媒体显示一首边塞诗): 【百度搜索】

《燕歌行》教案

《燕歌行》教案 高适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3.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是李贺的人生理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王昌龄的报国宣言;但是理想也好,宣言也罢,却常被残酷的现实雨打风吹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高适的《燕歌行》,让我们认识那场令人扼腕的战争,让我们触摸哪些在战火硝烟中一个个我们无法直视的灵魂。 二、相关内容介绍 作者原有小序说:“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 御史大夫:指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硅。 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有一个张守珪的部下从边塞回来到高适家做客。 感征戍之事:已不再为思妇征人,荒凉苦塞的旧框框所囿,而进一步将笔触伸向更广阔的边地生活,揭军旅矛盾。 和:依照别人的题材、体裁或者格律填写诗词叫“和”。 高适的这段小序,是介绍该诗的写作背景。开元26年,张守珪有一部将叫赵刊,他假借张守珪的命令,攻打奚这一少数民族,以便邀功请赏,先是打胜了,后来又吃了败仗。张守珪由于偏袒赵刋,因而在向朝廷汇报的时候,他隐瞒了赵失败的事情,而只报赵获胜的情况。这件事后来泄露了。这时有个从边塞回来的人到高适家做客,和高适谈起边塞的事情,并给高适看了自己写的一首《燕歌行》,高适感触颇深,就写了这首和诗。从这篇短序来看,高适《燕歌行》中的有关描写,可能与张守珪有一定关系。但该诗还包括了高适以前从军时对唐朝军队内部情况的一些看法。因此,不应当把这首诗的主题具体理解为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应当把它看成是当时对边塞战争、对唐军内部情况的概括看法。 三、初读,感知征战之事 1.齐读全文 2.自由朗读,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幅画面:前八句——大军出征图 第二幅画面:九到十六句写——战败被围图 第三幅画面:十七到二十四局写——被围思亲图 第四幅画面:二十五到二十六句写——效命死节图 3.诗歌改写练习,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全诗一共二十八句,请从每节诗中选取两

燕歌行学案

《燕歌行》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能力目标:分析《燕歌行》一诗的层次结构和主要的艺术特色--对比。(重点) 3. 情感目标: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多重主题 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学习难点: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学法朗诵法、情感体验法、讨论法 文本研习自主标 注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目标:了解边塞诗的一些作家作品;朗读诗歌,整体感知作品; 通过关键字词解读诗歌第一、第二部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边塞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 切。在这期间,各民族的融合、分裂,无不给当时社会以深刻的影响。边事增加,战争频 繁。当时唐朝与契丹、突厥、南诏,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 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没有一年不发生战争。频繁的战争,火热的生活, 吸引了许多诗人的注意力,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 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 塞风光。一些诗人开始赴边塞,去亲身经历战争的宏大场面,接受战争的洗礼,了解戍卒 的心曲,接触边塞的风土人情。边塞,这块过去人们心目中的不毛之地,此时又重新产生 了神奇的色彩,这里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风土人情,甚至季节的变化,山水情态都有别于 内地,引得诗人们兴致勃发,于是,大量描写边塞战争,边塞风光,边塞风俗的诗歌产生 了。 此外,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 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还有、李颀、、 崔颢、王翰等。 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

燕歌行教案

《燕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 2、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3、阅读诗中写景的诗句,学习借景烘托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理解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二、介绍背景。 1、阅读注解①中的诗前“序”:“开元二十六年(738),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张守珪)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2、补充介绍:如“序”所云,此诗是有感而发的。其所“感”之事,则与谁有关?(张公)“张公”何许人?(张守珪)当时,张守珪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另外,高適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三、朗读全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 四、整体感知。 1、白话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燕歌行》教学设计

《燕歌行》教学设计 东港市第三中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边塞诗的多重主题,掌握诗歌环境渲染、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揣摩诗歌精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法与提问法,品味诗歌的主题美、技巧美、语言美,学习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作者对边庭士卒英雄气概的赞颂,对他们离家远戍痛苦的同情,以及对某些将领腐败无能的抨击,体会边塞诗深、广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教学设想: 1.赏析关键词句→把握所用手法及作用→体味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文主旨。 2.使用品读法和关键词语替换比较法把握主旨。 3.划块赏析。 4.知人论世,明确背景。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文。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激情澎湃,都怀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浓厚的英雄崇拜,仰慕那些决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将领,但是怎样看待和理解战争,什么是最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最熟悉战争和了解战争的诗人高适的边塞诗:《燕歌行》。 二.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㈠边塞诗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1.盛唐的边塞诗产生原因: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3.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