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温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 熟悉温病的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和发病类型

3. 了解温病病因的共性特点和温病的发病因素。

基本内容

1.明确外感温邪是温病致病的主因,其发病则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

2.重点讲授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等主要病邪的病因性质及致病特点。

3.介绍温毒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

4.简介温病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发病类型。

5.注意分析新感与伏邪的比较。

6.简述六淫化火说、杂气学说、伏气温病说、新感温病说等病因和发病观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辅以电化教学或挂图。

一、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致病因素是温邪。温邪能导致人体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实质性损伤,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病。六淫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燥热病邪、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等赅称为温邪。此外,疠气、温毒、疟邪等,也具有温热性质特点,仍属温邪范围。

温邪的共同特性主要有:

①温热性质显著,易消耗人体阴津。

②从外侵袭人体,从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

③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为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古人云“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

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及转化。

⑤不同的温邪入侵部位有别。

明确温病的病因,其意义在于指导临床治疗,即“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一)风热病邪

风热病邪是发生于冬春季节的一种致病温邪。春季阳气升发,气候温暖多风,多风热病邪为患。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风温。冬令气候异常,如应寒而反暖,亦有风热病邪化生,由冬季风热病邪导致的温病为冬温。致病特点: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先犯肺卫)

风为天之阳气,升散疏泄,而人身肺位最高,由天气所主,故风热病邪入侵,手太阴肺首当其冲,正如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说:“肺位最高,邪必先伤”邪袭上焦肺卫,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卫表证。

2.易化燥伤阴

风属阳邪,温为化热之气,风热相搏,最易耗损阴津。风热病邪化燥,损伤肺胃阴津,症见干咳不已,或痰少而粘,口渴,舌红少苔等。

3.变化迅速

风邪善行数变,温邪热变最速,故风热病邪入侵人体,其传变较快,如初袭肺卫,旋即逆传心包,出现险恶之证。

若正气未至大虚,抗邪有力,病邪不能逆传内陷,则较快消退,一般病程不长。

(二)暑热病邪

暑热病邪是夏季火热之气化生,发生于夏季的一种致病温邪。夏季火热之气有暑、热、暍等不同名称。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温病为暑温。致病特点:

1. 伤人急速,可直接入里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里开泄,且暑热病邪致病力强,故热邪可直接入里,而不经卫分阶段。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了“温邪”的概念。其反映了温热是这类病邪的共同性质,包括范围较广,凡是具有温热性质的外邪,均属于它的范围。

叶天

暑热炎蒸,伤人急速,病邪侵袭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或停留卫分阶段短暂,或直犯阳明气分,出现暑热内炽的证候,如壮热,大汗出,头晕,面赤,心烦,口渴,脉洪大等,此即叶天士所称:“夏暑发自阳明。”

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暑热属火,与心气相通,可直中心包,闭塞机窍,引动肝风,症见身热,神迷,抽搐等,故王孟英说:“暑是火邪,心为火脏,邪易入之。”

2. 暑性酷烈,易于耗气伤津

暑热病邪属亢盛的火热之气,燔炎酷烈,既易伤津,又易耗气,症见身热,汗出,口渴,齿燥,神倦,脉虚等。津气耗伤过甚,可致津气两脱。

3. 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夏季炎热,天暑下迫,地湿蒸腾,暑热既盛,湿气较重,暑湿相搏,土润溽暑,易于郁阻气分,暑热夹湿称为暑湿病邪,仍以暑热性质显著为特点。由暑湿病邪引起的温病有暑湿和伏暑,感而即病的为暑湿,伏至秋冬发病的名伏暑。

暑湿病邪的致病特点;易困阻脾胃,弥漫三焦,伤络动血,耗损元气。此外,因暑贪凉,恣食生冷,露宿受寒,暑湿病邪可兼夹寒邪为患,以暑湿内蕴,寒邪束表为多见。

(三)湿热病邪

湿为土之气,弥漫于天地之间,流布于四时之内,故湿热病邪四时均有。长夏炎热,湿易蒸动,雨水较多,湿气较重,故湿热伤人尤胜。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湿温。致病特点:

1.易伤脾胃,以脾胃为病变为中心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叶天士:“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小儿稚阴稚阳,感受风热邪气,易逆传心包。

阳明胃为水谷之海,太阴脾为湿土之脏,脾胃同属中土,而湿为土之气,故

湿土之气同类相从,始虽外受而终趋脾胃,使脾失升运,胃失和降,出现脘痞,腹胀,呕恶,便溏,苔腻等症状。

2.易于困阻清阳,闭郁气机,

湿为重浊阴邪,具闭阻之性,初袭人体,多郁遏卫气,既有身热不扬,恶寒,头身重痛,神情呆顿等卫阳受困的表现,又症见湿郁气机的胸闷,脘痞,腹胀等。此外,湿邪偏盛时,还可衍生为寒湿而损伤阳气,症见畏寒,肢冷,便溏,舌苔白滑等湿胜阳微证。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湿属粘腻阴邪,湿热病邪致病徐缓,化热转化较慢,与阳热之邪相搏,胶着难解,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瘥后易于复发。

(四)燥热病邪

燥为秋令主气,每逢久晴无雨,气候干燥之时,容易发生燥邪为患。燥邪有寒热两种不同属性,一般晚秋初凉,多为凉燥;早秋承夏,秋阳以曝,则易形成燥热病邪。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秋燥。致病特点:

1.病变以肺为主

燥为秋令主气,肺属燥金,同气相从,燥热病邪易先侵犯肺经,使肺失清肃,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口鼻干燥,咳嗽少痰等。

2.易燥伤津液

燥胜则干,热盛则伤津,燥热病邪易燥伤肺胃阴津,症见口渴,口鼻、唇咽及皮肤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大便干结,舌苔少津等,即出现口、鼻、唇、咽、舌苔、皮肤等干燥,失于濡润的表现(可称为燥象)。燥热严重者可燥伤肝肾之阴。

3.易从火化

燥热病邪亢盛时可从火化,燥热化火,上干清窍,症见耳鸣、目赤、龈肿、咽痛等。

(五)温热病邪

温热病邪也是在春季致病的一种病邪。因其不兼具风、暑、湿、燥等病邪的性质,但温热性质显著,故称之为温热病邪。对这种病邪所引起的疾病,古人暑为热之极,由火热之气化生,其致病力强。

认为是由寒邪内郁,日久化热而发病的。将其称为“伏气”、“伏邪”。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春温。致病特点:

1.邪气内伏,病自里发

如内蕴里热激发,则急起发病,初病即见里热炽盛证候,或见灼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等气分证;或见斑疹,神昏,舌绛等营(血)分证。适逢阴虚火旺之体,易成燎原之势,病邪迅速充斥气血表里。

2.里热内迫特性显著

郁热内炽,易损伤血络,迫血妄行,引动肝风,出现斑疹、痉厥、神昏等。

3.易耗伤阴液

阳热燔灼,易劫夺阴津。邪在气分可致气阴两伤,在营血分可致营阴和阴血耗伤,病程后期,多耗伤肝肾之阴精阴血,出现身热,颧赤,口燥咽干,脉虚,

神倦,或手足蠕动,舌干绛而萎等。

(六)温毒病邪

温毒病邪的涵义是: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为温热时毒。温毒病邪包括风热时毒、暑热时毒、湿热时毒(暑湿时毒)、燥热时毒、温热时毒等。如风热时毒引起的温病是大头瘟,由温热时毒引起的温病是烂喉痧等。致病特点:

1.攻窜流走

温毒病邪可内攻脏腑,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其病变部位的差异与温毒病邪的性质及感邪轻重有关。如温毒攻肺,可使肺失清肃,或肺气壅滞,甚则化源速绝。其证候轻则咳喘,重则呼吸急促困难。温毒攻心,闭塞机窍,则神昏谵语,甚则引动肝风,而痉厥兼臻。温毒窜扰肌腠、血络,而致丹痧、斑疹密布等。

2.蕴结壅滞

温毒病邪客于脉络,可致局部血脉阻滞,毒瘀互结,而形成肿毒特征,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甚则破溃糜烂等。

(七)疠气

又称疫疠之气,因其致病暴戾,亦称戾气。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生理特点:脾-阴

土-

湿土

-主

湿而

恶湿胃-阳

土-

燥土

-主

燥而

恶燥脾主运化水湿

阻滞气

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分为温热性质和寒凉性质两大类,属温热性质者能引起温疫的发病、传染、流行。如疫疠毒邪所致的疫疹,时行疫疠所致的霍乱等。致病特点:

1.致病力强无分老幼,众人触之即病。

2.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

3.传染性强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

4.病重多变为病严重,病情凶险,传变迅速,症状复杂多变。

上述温毒病邪、疠气同样具有六淫邪气的致病特点,温毒病邪系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疠气是六淫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致病因素,因此它们都未脱离六淫范围。通过“审证求因”能分辨出不同温毒病邪及疠气的六淫属性;可按“审因论治”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温毒病邪导致的肿毒特征,还须注重清热解毒;对于疠气导致温病的传染和流行,应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预防传染,控制漫延、扩散。

二、发病

(-)发病因素

1.人体体质因素

身体健康,脏腑功能正常,正气内固,抗御温邪能力强,温邪往往不得入侵发病。正气不足,防御力低下,温病则易发生及导致流行。预防措施不力,计划免疫实施情况不佳,均可使人群易染性增加。

2.自然因素

包括环境及地域因素。气候变化异常,如非其时而有其气,骤冷暴热,疾风霪雨,人体不能适应寒暖的骤然变化,易感邪发病。此外,空气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污染尘粉,刺激性气体,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防御功能可产生明显影响,降低防邪抗病能力,增加温邪的易染机会。

3.社会因素

包括经济条件,营养调配,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卫生设施,防疫制度等。

(二)感邪途径

1.空气相染,从呼吸道入侵

人经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可以受邪发病。通过空气相染的温病如风机可见: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便溏。

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故燥热之邪可通过口鼻和皮毛而入,侵犯肺系。

刘河间:“诸

温、烂喉痧等,初起病变多在上焦手太阴肺。

2.饮食相染,从口入侵

口气通于胃,温邪从口腔而入,可直犯脾胃及肠道而发病。湿温、霍乱等湿热性质温病,感邪途径属于这一类型。

3.接触相染,从皮毛而入

与某些具有传染性的温病患者直接接触,病邪可从皮毛而入,染易其人。此外由雌性按蚊叮咬人体皮肤时,可将体内的疟邪传入人体而发生疟疾;体虱等小昆虫吸吮某些温病患者血后,受染温邪的体虱等再吸吮健康人血时,可将温邪传入而发病,如疫疹;还有某些病可通过接触疫水而感邪发病,也属于接触相染之例。

(三)发病类型

根据温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将温病分为:

1.新感温病,病发于表

简称“新感”,指感邪后立即发病的一类温病。特点是:初起病邪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传变趋向是或从表解,或自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轻,病程短。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大法。属新感温病的有风温、秋燥、暑温、大头瘟、烂喉痧等。

2.伏邪温病,病发于里

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指感邪后未即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特点是:病发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若无外感激发,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传变趋向:伏邪由里达表,则邪势衰退,病情好转;或伏邪进一步内陷深入,病情加重。伏邪的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治疗初起以清泄里热为主。属于伏邪的主要病种有春温、伏暑等。

新感与伏邪比较表

新感伏邪

成因感邪后立即发病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病机传变初起病邪在表,或从表解,

或自表入里,由浅至深传

伏邪自里而发,或由里达

表,或进一步内陷深入。若

伏邪不能外达,或邪透不

尽,则病难速愈

证候特点初起即现表证,而无里热

初起即现里热证,如无外感

引发则无表证

治疗初起以解表透邪为主初起以直清里热为主

三、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

(-)病因方面

1.六淫化火说以金元刘完素为代表,强调六淫皆从火化,确立温病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法。

2.杂气学说明末医家吴又可首先提出,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等均继承其学说,并有所发展。杂气是多种致病因素的总称。

杂气学说的提出,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点,较为准确地揭示了急性传染病的病因。

(二)发病方面

1.伏邪温病说伏气致病学说的最早记载见于《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指出了寒邪在冬不藏精的条件下郁而化热,至春可发为温病。晋·王叔和在“平脉篇”中首创“伏气”之名,提出了寒毒藏于肌肤。又有提出邪伏肌骨(巢元方);膜原(吴又可、蒋宝素等);少阴肾(柳宝诒);邪伏部位随体质因素不同各异,如肾虚之体邪气伏藏少阴,劳苦体实之人邪气伏藏肌肤(雷少逸);邪伏部位的三纲鼎立说,即冬伤于寒,寒邪伏在肌肤;冬不藏精,邪气伏在少阴;冬不藏精复冬伤于寒则病邪伏于肌肤之间及少阴,至春月两邪同发(喻嘉言)。伏藏邪气可因①气候变化引发。

②时令之邪激发。③其他因素:如饮食不节,过于劳累,情志不遂,房室不节等,使正气受伤,不能遏制伏邪(气)而外发。

伏邪传变:一是由里达表,症状逐渐减轻,预后较好。二是伏邪进一步深入内陷,病情逐渐加重,甚至恶化,预后较差,多为逆证。温毒一指病名一指病因

戾;疠:暴戾之意。

伏邪发病:里热外达,充斥肆逆,病发即见一派里热证候。无外感激发,一般无表证;如由外感引发者,则可同时伴见表证。伏邪为病,一般病情缠绵,病势较重,变证较多,病程较长,难于速愈。

治疗:针对郁热伤阴,采取清、养、透的原则。清,指直清里热;养,指养阴托邪;透,系领邪外达。其中以清泄里热为主。

2.新感温病说形成较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称“民疠温病”之温病实为新感温病。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指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后世有认为温病分为伏邪和新感两类即导源于此。清代,新感温病说为多数学者所赞同。

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 温邪

2. 伏寒化温

3. 疠气

4. 邪伏少阴

5. 邪舍营分

6. 邪从口鼻而入

二、问答题

1. 温病的病因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特点?研究温病病因学的意义?如何理解和运用温病的“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2. 风热病邪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致病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多先犯上焦肺卫,病程过程中容易出现“逆传心包”?

3. 暑热病邪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暑热病邪致病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暑热病邪多先犯阳明又易直犯心包?又最易伤津耗气,夹湿兼寒?

4. 湿热病邪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致病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好犯中焦脾胃,易于困遏清阳,阻滞三焦气机?

5. 为什么湿热病邪有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的致病特点?

6. 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特点有何异同?

7. 燥热病邪致病具有哪些特点?与风热病邪都是先犯上焦肺卫,应如何区别?

8. 温病的病因是“温热病邪”的提法是否妥当?为什么?试述温热病邪的涵义。

9. 吴又可提出的疠气病因具有哪些致病特点?为什么说疠气仍属于温邪的范畴?实际意义是什么?

区分“新感”和“伏邪”一方面要看初起证状是表热证还是里热证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看感邪与发病的季节是

否一致。

特殊点:署温初起多见阳明里热证,但其属于新感温病。同时,有些伏邪温病初起亦有表证,多是由于新感导致伏邪内发所致。

年月日

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一、A1 1、下列妇科病证中,哪项与寒邪无关 A、痛经 B、月经后期 C、带下病 D、月经先期 E、不孕症 2、外湿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子肿 B、闭经 C、子满 D、阴痒 E、经行泄泻 3、下列各项,不属于外热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过多 B、产后发热 C、恶阻 D、阴疮 E、子淋 4、抑郁忿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B、月经先期 C、经期延长 D、经间期出血 E、月经过多 5、惊恐伤肾,恐则气下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后期 B、经间期出血 C、月经过少 D、月经先期 E、月经过多 6、产后过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产后血晕 B、产后发热 C、恶露不绝 D、产后腹痛 E、产后抑郁 7、肾阴虚,冲任、胞宫胞脉失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后期 B、月经过少 C、闭经 D、痛经

8、肝经湿热,蕴结胞中,阻滞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过少 B、癥瘕 C、闭经 D、月经后期 E、痛经 9、肾阳虚,命门火衰,胞宫虚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妊娠腹痛 B、带下过多 C、月经过少 D、月经后期 E、闭经 10、肝郁化热,火热之邪下扰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经行吐衄 B、妊娠恶阻 C、月经先期 D、经行乳房胀痛 E、经间期出血 11、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先期 B、胎漏

C、滑胎 D、胎萎不长 E、产后血晕 12、脾失统摄,冲任不固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经间期出血 B、带下过多 C、经行吐衄 D、滑胎 E、经期延长 13、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导致的疾病是 A、经行发热 B、崩漏 C、经行身痛 D、痛经 E、产后发热 14、下列各项,不属于带脉失约导致的疾病是 A、滑胎 B、带下病 C、胎动不安 D、子宫脱垂 E、崩漏

温病病因与发病习题及答案

温病病因与发病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温病病因与发病 一、填空题 1.伏邪温病是指感邪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病。 2.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_______________,易化燥伤 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温邪能导致人体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脏腑的 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病。 6.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温邪感染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温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9.温病发病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型。 10.燥热病邪引起_____________,多发于________季。 11.暑热病邪引起________________,多发生于_________季。 12.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______________的一类病邪。 13.湿热病邪引起_____________,多发生于__________________季节。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4.秋燥的致病因素是()

类比法在形成温病病因与发病理论中的作用_艾碧琛

探索与发现 中华中医药 学刊 类比法在形成温病病因与发病理论中的作用 艾碧琛,赵国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摘 要:为了从思维方法的角度促进温病学的学习和发展,整理了明清时期有关温病学病因与发病理论的文献,发现类比法在温病学病因与发病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极强的认识功能,这有效的帮助温病学脱离伤寒体系而自成一系。 关键词:类比法;温病;病因学;发病学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2-0393-03 Anal o gy .s Functi o n i n Devel o pment of Acute Febril e D i s ease .s Eti o l o gy and Pathogenesis A I B -i chen ,ZHAO Guo -rong (B as i cM ed ical College ,Hunan Un ivers i ty of TCM,Changs h a 410208,Hunan ,Ch i n a) A bstrac t :In o rder to i m prove the study and deve lop m ent of t heory o f acute febril e disease ,sorted the docu m en taries o fM i ng dynasty and Q i ng dynasty that re l a te to acute febril e disease s 'eti o logy and pa t hogenesis .T h i s study show s that a -na logy have p layed an i m por tant ro le i n recognizi ng t he essence and la w of acute febrile disease s 'eti o logy and pa t hogene -sis ,and this he l ped acu te febrile disease break i ng a w ay from febril e d i seases sy stem effec tive l y . K ey w ords :analogy;acute febril e d i sease ;e tio l ogy ;pathogenesi s 收稿日期:2009-10-09 作者简介:艾碧琛(1977-),女,湖南郴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赵国荣(1955-),女,山西襄垣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 研究生导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医温病学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感染病学研究。 中医思维方法的诸多特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医能够取得良好疗效传之千年而不衰的根基所在。在祖国医学的继承和挖掘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整理和继承,如果舍此而求它,则必然是舍本而求末,舍精髓而求皮毛。温病学是中医学中很重要的学科,笔者注意到目前不少中医学子,或者专门从事温病学研究的硕士、博士们,甚至是一些临床中医医生,在临床上都不能很好地发挥温病治疗外感热病的优势,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思维方面的培养训练。所以笔者觉得对温病学中所运用的思维方法进行整理研究、学习和传授,应该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中医学的传统研究方法早就寓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逻辑方法于其中,尤其重视推理逻辑的运用,类比推理则可以说是其基本的推理方法之一。类比法在中医学中叫做/援物比类0或/取类比象0法。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 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如5素问#离合真邪论6云:/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0[1],是以植物生长类推人之形体,可以以象测脏;再如5灵枢#五变6用匠人以刀斧砍削树木作比类,来说明人为什么/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0,从刀斧砍削树木其结果不同的原因在于/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次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各异也0[2],即树木本身质地各异,推论出外来病因相同而发病情况不同的原因在于机体内部的差异等等。象这样的以类比法解释、说明、阐发中医学理论的例子比比皆是。医学家们借类比法开辟了单纯依靠直观材料,通过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达到把握事物某些规律性的途径,运用它可以直观形象的看到那些隐藏在事物深层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选择以类比法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类比法在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并将整理重点放在温病学理论逐步完善、温病学专著出现的明清时期。希望能以此为起点,逐步整理出一种较为清晰的思维方式,为进一步学习、研究与发展温病学略 尽绵薄之力。本文整理的是类比法在认识温病病因与发病相关理论中的运用及其作用。1运用类比思维认识温病的病因1.1 否定暑必夹湿说 暑邪为病,自5内经6起历代医家 多有探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5幼科要略6曾谓/暑必兼湿0、/暑邪必挟湿0,赞同者颇多,如吴鞠通也说:/热为湿搏而为暑也0[3]、/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极也。温盛为热, 393

温病

温病学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1.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特点: 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③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3.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4.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5.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 1.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1)风热病邪:①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②易化燥伤阴③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①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①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②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③传变较慢,病势

缠绵 4)燥热病邪:①病变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③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①邪气内伏,热自里发②里热内迫特性显着③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①攻窜流走②蕴结壅滞 7)疠气:①致病力强②传染性强③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④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2.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3.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 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证 型 病理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备注 卫邪郁卫表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口 肺气失宣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 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 脉浮数 微渴 气 里热蒸迫 热炽津伤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 汗多,渴喜饮冷,尿赤, 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壮热,不恶寒,口渴, 苔黄 以热盛阳 明多见 营 营热阴伤 扰神窜络 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 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 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 数 身热夜甚,心烦,谵 语,舌红绛 血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 身灼热,躁扰不安,神昏 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 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身灼热,斑疹,急性 多部位、多窍首出血, 舌质深绛 三焦辨证表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资料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 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表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发展状况: (一)战国至唐代:萌芽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二)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3、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首次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4、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创“新感”温病之说。“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5、金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能火热而化。立新法:表里双解。制新方:表里双解方。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6、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8、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9、叶天士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10、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四)近现代:发展提高阶段 章末总结: 简答 1、温病四大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生白《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 2、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编著了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方面提出了“疠气”治病学说;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 3、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创新论: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立新法,立新方:创制了双解之剂,如双解散等;补充了燥气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4、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气营血辩证的治疗大法;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 论述题 1、清代温病四大家的主要著作与主要学术贡献各是什么? 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气营血辩证的治疗大法;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

温病学题[1]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何特征? 2.温病学成长阶段主要医家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3.刘河间和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4.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形成阶段? 5.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各自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有哪些?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性是什么? 2.温病有哪些特殊的临床表现? 3.试述温病的范围,界定它有何意义? 4. 现代医学疾病中哪些疾病名可归于温病的范围? 5.温病的分类依据有哪些?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6.温病与广义伤寒及狭义伤寒的关系是什么? 7.温病与温疫有什么区别?其意义如何? 8.温毒的病变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复习思考题 1.温邪的共性有哪些? 2.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及温热病邪、疠气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3.湿热病邪病变为什么以中焦脾胃为中心? 4.温病发病的三大因素及两种感邪途径是什么? 5.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如何鉴别?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形成。 2.卫气营血分证的病理特点与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3.影响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的四大因素是什么? 4.试述三焦辨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在临床上有何意义?【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各种发热类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机是什么? 2.温病出现大汗的病机有几种? 3.试述温病各种神志异常的病机及临床表现? 4.实风内动与虚风内动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的比较。 5.对温病重症患者血压观测的方法与意义是什么? 6.辨斑疹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含义?10.白的形态及其治则是什么? 11.舌苔之薄白而腻、白厚而腻、白厚而干燥、白腻而质红绛、白霉苔及黄白相兼、苔黄腻、苔黑腻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12.舌质之纯绛鲜泽、镜面舌、绛而不鲜干枯而萎及杨梅舌猪肝舌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第五章】温病的治疗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温病祛邪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散血”与“治上焦如羽,治中焦……不沉”治疗原则的含义?3.如何理解温病扶正的重要性? 4.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滋阴生津法各自的具体治法及其代表方剂是什么? 5.应用泄卫透表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6.泄卫透表法、通下逐邪法及滋阴生津法的现代药理作用有哪些? 7.如何理解温病养阴的重要性? 【第六章】温病的预防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预防思想的现实意义。 2.温病的三大预防方法是什么? 【第七章】温热类温病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风温?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2.风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3.风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春温的概念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5.春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6.春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7.什么是暑温? 8.暑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9.如何理解“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10.暑温治则是什么? 11.什么是秋燥? 12.秋燥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13.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4.秋燥治则是什么? 15.“风热犯卫”的主症、治法及方药(方名、药物组成及剂量)是什么?

温病学习题

温病学习题 【绪论】 1.温病学发展史的前3个阶段的年代划分 2.了解温病学成长阶段主要医家学术观点之表1 3(指页码,下同) 3.刘河间和王安道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表1 P2、3 4.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形成阶段的依据3 5.吴又可、叶薛吴王各自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表2 P3-4 【温病的概念】 6.理解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性8 7.掌握温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8 8.了解温病的范围9○ 9.可归于温病范围的现代医学疾病种类和病名9 10.温病两大分类法的依据及各自的代表病9-10 11.温病与广义伤寒及狭义伤寒的关系10○ 12.温病与温疫区别的意义11○ 13.掌握温毒的病变特点11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14.了解温邪的共性12○ 15.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及温热病邪、疠气各自的致病特点12-16 16.论: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中心14、101 17.了解温病发病的三大因素及两种感邪途径16-17○ 18.了解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鉴别18 表2-1○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19.了解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形成及其生理作用19○ 20.掌握卫气营血分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22 表3-1 21.理解影响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的四大因素22○ 22.了解温病三焦辨证纲领的形成及其生理作用23○ 23.掌握三焦辨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26 表3-2 24.了解三焦证候的相互传变形式27○ 25.了解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27○ 【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26.掌握9种发热类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机29-30 27.掌握出现大汗的几种病机31○ 28.掌握6种神志异常的病机及临床表现32-33 29.实风内动与虚风内动的病因病机、表现及治法方药的比较33、81、87 30.对温病重症患者血压观测的方法与意义34 31.斑疹形态的区别35 32.理解“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含义35 33.掌握斑与疹的治法35、 34.斑疹“宜见而不宜见多”的临床意义35○ 35.了解白的形态及其治法35-36○ 36.掌握舌苔之:薄白而腻、白厚而腻36、白厚而干燥、白腻而质红绛、白霉苔及黄白相兼、苔黄腻、苔黑腻的病变机理37 37.掌握舌质之:纯绛鲜泽、镜面舌、绛而不鲜干枯而萎38及杨梅舌猪肝舌的病变机理39 38.了解齿缝流血虚实之不同41○ 39.了解温病中出现浮、洪、数、滑、濡诸脉象的病机特点43-44○

《温病学B》作业1答案

A型题: * 1. 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C.元代 * 2. 温病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E.清代 * 3. 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灵活运用经方 * 4. 温病形成完整体系是在什么时代? E.清代 * 5. 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的是:E.叶天士 * 6. 燥热病邪致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B.病位以肺为主 * 7. 既能化燥化火,又能伤阳气的温邪是:E.湿热 * 8.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与温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C.失治、误治 * 9. 温毒病邪的致病特殊征象是:D.红肿疼痛 * 10. 下列哪一项属于暑热与风热之邪致病的共同特点? B.变化迅速 * 1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感温病的初起表现?D.苔黄尿赤 * 12. 病变中心在肺,易耗伤津液的温病是何邪所致? E.燥热病邪 * 13.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为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E.易于损伤元气 * 14. 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基础上补充出三焦辨证? E.以上均不是 * 15. 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王安道* 16. 下列哪项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D.伏暑 * 17. 春温的致病因素是:E.温热病邪 * 18. 首创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体系的医家是:C.叶天土 * 19. 清代四大温病学家是指:B.叶天土、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 20. 首次系统以温病学的理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地方是:D.石家庄 * 21. 《广温疫论》一书作者是:C.戴天章 * 22. 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D.刘河间* 23. 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湿热病篇》 * 24. 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朱肱 * 25. 下列哪项不属于温疫与温病的区别点?E.伤阴的程度 * 26. 下列哪项属暑热病邪致病特点:C.先入阳明气分 * 27. 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提法欠妥的是:C.必夹湿邪为病 * 28. 下列哪项不符合辨别新感与伏邪的实际意义? C.归纳病证的不同性质 * 29. 温病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 B型题: * 30. 祖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的作者是:C.吴又可 * 31. 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完整理论体系的杰出代表是:A.叶天土 * 32. 《难经》认为温病和广义伤寒是:B.隶属关系 * 33. 温病与狭义伤寒是:A.并列关系 * 34. 温病与温疫是:E.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情况区分

温病学复习大纲(1)

第一章绪论 【考核知识点】 1.郭雍最早提出温病有新感和伏气两种类型。 2.刘完素开创了寒凉清热为主治疗热病的先河,为温病治疗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王安道明确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吴鞠通评价其“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4.温病学的形成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标志是叶天士《温热论》及吴鞠通《温病条辨》的问世。 5.吴又可的《温疫论》是第一部温病学专著,首创杂气病因学说。 6.叶天士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7.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大力倡导三焦辨证。 8.薛生白著《湿热病篇》,是论述湿热病的专著。 9.王孟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成《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10.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被称为“温病四大家”。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考核知识点】 1.温病的概念。 2.温病的四个特点。 3.温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表现为:(1)起病急骤,传变迅速;(2)以发热为主症;(3)易出现危重证候;(4)易伤阴液。 4.新感温病的概念:指感邪即发,病发于表,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5.伏气温病的概念:指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病发于里,初起以高热、烦渴、舌红、苔黄等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6.暑温是新感温病,但初起却是里热证,分析其原因。 7.理解“夏暑发自阳明”。 8.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与广义伤寒是隶属关系,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 9.温毒的概念:一是指病因,即温毒病邪,是由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二是指病名,即由温毒病邪所导致的具有肿毒特征及较强传染性的一类温病。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考核知识点】 1.温病病因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审证求因”为基础,结合四时气候变化来

温病的辨证习题及答案

温病的辨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一、填空题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营分证的辨证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分证的辨证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分证的病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营分证的病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血分证的病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8.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 A、气分 B、卫分 C、气营 D、营分 E、血分 9.温病证见身体灼热,昏愦不语,舌蹇,肢厥。其病变阶段是() A、卫分兼气分 B、气分兼营分

C、营分 D、血分 E、气分兼血分 10.下列发热类型哪项不属于气分() A、寒热往来 B、壮热 C、身热夜甚 D、日晡潮热 E、身热不扬 11.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心烦,头痛如劈,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辨证为() A、卫分证 B、卫气同病 C、气分证 D、卫营同病 E、气营两燔 12.身热夜甚,昏愦不语,大便下血,舌深绛,其辨证为() A、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B、热入气分,邪闭心包 C、湿阻下焦,上蒙清窍 D、热入营分,邪闭心包 E、邪入血分,邪闭心包 13.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

《温病学》试题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於: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後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 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着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B.叶天士C.王孟英D.吴鞠通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後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後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着是: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後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着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温病学试题第三章病因与发病

温病学试题第三章病因与发病 A型题 1.导致人体卫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脆脏腑功能失常及实质损害的病邪是: B A.寒邪 B.温邪 C.湿邪 D.疟邪 E.风邪 2.温病的病因是: D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3.不属于温邪范围的病邪是: D A.湿热病邪 B.疠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4.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B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5.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损伤肺胃阴津 E.易逆传心包 6.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E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毒病邪 7.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D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8.下列哪项不属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伤人急速,经犯阳胆 B.暑胜酷烈,伤气耗津 C.易伤脾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D.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E.易于兼挟湿邪,郁阻气分

9.暑热病邪致病初起多经犯: C A.上焦肺卫 B.中焦脾胃 C.足阳明胃 D.手阳明大肠 E.手太阴肺 10.对暑邪的认识,下列哪项欠妥? D A.暑乃火热之气 B.暑多兼挟湿邪 C.暑可兼寒 D.暑必兼湿 E.暑是火邪,纯阳无阴阴 11.下列哪项不属暑湿病邪的致病特点? E A.易因阻脾胃 B.弥漫三焦 C.伤络动血 D.耗损元气 E.易直中心包,闭 窍动风 12.下列哪项属于风热与暑热病邪的共同致病特点? C A.首先犯肺 B.经犯阳明 C.易损阴津 D.兼挟湿邪 E.兼挟寒邪 1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粘腻淹滞,传变较慢,难于速去 B.易伤脾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C.另损伤肺胃阴津而干咳舌燥 D.易困遏清阳而恶寒身困 E.易闭郁气机而脘痞胶腹胀 14.湿热病邪为患较多的季节足: C A.春季 B.夏季 C.长夏 D.秋季 E.冬季 15.湿热病邪致病是: A A.起病徐慢,化热转化较慢 B.直中心包,易闭窍动风 C.伤人急速,经犯阳明 D.首先犯肺,伤外伤上 E.攻窜流走,毐瘀互结 16.湿热病邪致病后常见为: D A.一表即解 B.一清而愈 C.较快消退 D.病程较长难于速祛 E.传变较快,变化迅速 17.下列哪项不属燥热病邪特点? B A.病变以肺为主 B.初起径犯阳明 C.燥伤肺胃阴津 D.上干清窍下燥大肠 E.燥热亢盛化火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概念,病因病机,结语部分)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概念,病因病机,结语部分) 第一章外感病证(病机:外邪侵表,正邪相争,脏腑功能失常) 感冒 概念: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病因病机:感冒的主要病因为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随季节不同,风邪常兼挟风寒、风热、暑湿而致病,病位在肺卫,病机为邪从皮毛、口鼻而入,犯及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属表实之证。 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卫表不和可见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肺失宣肃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在辨证时,有风寒、风热、暑湿之区别;有普通感冒、时行感冒之不同。 治疗原则是解表发汗,疏风宣肺,时行感冒则多偏重于清热解毒。 外感发热 概念: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病机:正邪相争,阳胜则热 主要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泄气,养阴益气。 湿阻 多发于夏令梅雨季节。本病湿邪为患,病位于脾胃,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受阻,运化不利。湿阻的治疗原则是祛湿健脾。化湿、燥湿、利湿为重要治疗方法。 痢疾 概念: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病位病机:痢疾病位在肠腑,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痢疾的病机主要是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 治疗: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疟疾 概念:由于疟邪侵袭人体,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病因病机治疗:感受疟邪为病因,疟邪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与营卫相搏则作,与营卫相离则止,再次与营卫相搏则引起再一次发作。祛邪截疟为治疗原则。 第二章肺病证(肺气亏虚、阴津亏耗、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 咳嗽 肺气不清,失于肃降,发为咳嗽。有外感、内伤两类。外感为六淫犯肺;内伤为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喘证 概念: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喘脱:喘证严重时出现喘促持续不已,烦躁不安,肢冷,体温下降,汗出如珠,心悸,面唇青紫,脉浮大无根等表现时的一种危重病证。多因病及心肾之阳,致阳气欲脱,阴阳离决而

温病学总结

单项60*0.5 多选10*1 填空10*1 名解5*2 问 答2*5 2*10 病案1*10 绪论 (时间特点阶段) 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10、学派形成的要素: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一定的人数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共有的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来势迅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四、分类 1、按病证或病因分类 温热类温病(有热无湿):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湿热类温病(有热有湿):湿温、暑湿、伏暑 2、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和伏邪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可能名解 3、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黑体重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温病的辨证

温病的辨证 温邪入侵导致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及实质损伤,并产生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是温病辨证的基础。以卫气营血学说及三焦理论为指导,也就是说以卫、气、营、血及上、中、下焦所属脏腑作为辨证纲领,对患者全部病情进行分析研究,辨析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其病变层次、部位、性质,证候类型,邪正消长,以及病程阶段,病变发展趋势,传变规律等。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具有特定生理功能,它们在温邪作用下而失调,产生特有临东症状,这些症状是温病辨证的依据,只有牢固掌握卫、气、营、血及上、中、下焦所属脏腑产生的特异证候,洗能对學病考行正确的辨证论治。 4.1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大师叶桂首创。叶桂依据温病病机演变具有规律性变化,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将营卫气血理论引申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 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在于阐明温病病变浅深层次,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确立正确的治疗原则等。 4.1.1卫气营血辨证源流 叶桂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之前,古医籍中已有关于卫气营血的论述,旨在阐明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仅有少许内容是论述病理变化的。《内经》最早认为营卫气血是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如《素问?痹论》说荣(按:荣与营同)者,水谷之精气也0并在《灵枢?营卫生会》篇进一步指明营—的区分^云其“清者为营,油者为玉。”《内经》其他篇章论述了气血有关内容,《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V1变化而赤,是谓血,营卫气血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难经.?三十二难》.U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卫为气,: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域可见,血为心主,气由肺主,血与营同属,旬与五同类,故举气可以核丑,举荣可以骇血。以上为《内.经 1.从生理方面论述营卫气血的有关内容,而《伤寒杂病论》则从病理角度阐述了营卫气血的变化*如《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53条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第54条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第97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

最新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资料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的病理特点和主要证候。 2.熟悉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和临床运用规律。 3.了解温病辨证的内容。 基本内容 1.阐述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的形成。分析它与《内经》所述的“营卫气血”和“三焦”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讲解卫气营血、三焦的证候表现、病机、传变、治疗大法。 3.明确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 4. 注意分析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运用。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配合电化教学手段。 一、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立的。叶氏在《内经》及历代医家有关营卫气血论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临床经验,把卫气营血的理论引申发挥,从而形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 1.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肌表,引起卫外功能失调的一种证候类型。 (1)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2)病理特点:邪郁卫表,邪正相争。 (3)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4)传变及转归:温邪犯卫,病变层次最浅,病情较轻,持续时间较短。若正气未衰,加上及时确当的治疗,温邪可从外解;若感邪过重,或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温邪可入气;或因患者心阴、心气素虚,温邪可传营(血)分,出现重险证候。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包括:元气(原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血是红色的液体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气分证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皆属气分范围。涉及的病变部位主要有:肺、胃、脾、肠、胆、膜原、胸膈等,是病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类病变。 (1)主要症状:气分证临床类型较多,以热盛阳明为多见,主要症状是: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口渴饮冷,舌质红苔黄,脉洪大等。 (2)病理特点:正邪剧争,热炽津伤。 气分证的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惟气分湿热(包括暑湿)证,病变复杂,临床症状特殊。湿热病邪(或暑湿病邪)流连气分,涉及的主要病变部位有脾胃、膜原、胆腑、肠道等,证候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有区别(详见三焦辨证)。其共有的症状是:发热,脘腹痞满,苔腻。发热的类型随湿热偏盛程度而异,湿偏盛 者,热为湿遏而身热不扬;热偏盛者,因湿热交蒸,身热较盛而不为汗衰。脘腹痞满为湿热郁阻气机的表现。苔腻为湿热征象,初入气分,湿邪偏盛者为白腻苔,湿邪化热,热重湿轻或湿热俱盛时则变为黄腻苔或黄浊苔。可见,身热、脘腹痞满、苔腻是辨别气分是否有湿热内阻的基本症状。 (3)辨证要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4)传变及转归:气分证的形成,一是温邪自卫分传入;二是温邪径犯气分;三是气分伏热外发;四是营分邪热转出气分等。邪在气分,邪气既盛,正气抗邪力亦强,邪正相持之时,若正气奋起抗邪,或经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可冀邪退而病愈。相反,若正不敌邪,或有失治、误治,温邪可自气分而陷入营血分,病变趋于严重,而进入危重时期。 3.营分证温邪入营,是以实质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以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及心神,窜扰血络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 (1)主要症状: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等。 (2)病理特点: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及心神,窜扰血络。a辨证要点中无“汗大出” 因为气分证邪陷于肺或脾胃,临床表现可有汗大出;若邪陷肝胆则可致气机不畅,邪热内郁而无汗。故汗出不为辩证要点。b温病发展到气分阶段多以实证为主,故可称里实热证。但若里热耗伤津气较重,则会出现虚实夹杂证,若出现津气外脱则属于里虚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