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电子版(回热加热系统)

毕业设计电子版(回热加热系统)
毕业设计电子版(回热加热系统)

摘要

热系统变工况是指系统的工况发生变动,偏离设计工况或者偏离某个基准工况。热系统工况发生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机组热、电负荷变化,热系统及设备发生变动(含改造)以及蒸汽初、终参数发生变动等等都将引起热系统工况发生变化。因为变工况的影响因素很多,并且这些因素又互相制约,这就使得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非常复杂。

热系统的变工况,无论它产生的原因如何,其表现出的特点均是汽轮机的进汽流量或级组通过的蒸汽流量发生变动,其产生的直接结果是级组的各抽汽参数和热系统的有关参数发生变化,并表现为汽轮机膨胀过程线的变化。

热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汽轮机各抽汽口和排汽端的蒸汽参数以及

回热系统的各相应参数,其实质是确定汽轮机新的膨胀过程线和系统参数,这是热系统变工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以及经济指标计算分析的基础。

关键词: 变工况热负荷热经济性

Abstract

Off-heat system is the system operating conditions change, the status of or deviation from the design operating conditions deviate from a benchmark. Thermal system operating conditions change are many reasons, such as the Heat, electricity load changes, thermal changes in systems and equipment (including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early steam, and finally change the parameters so the system will be caused by thermal changes in working conditions .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variable condition of a number of factors, and these factors and each other, making the variable condition of steam turbine characteristics is very complicated.

Thermal system with variable working condition, no matter how it causes, its manifestations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rbine steam flow into the group or class of steam flow through the changes, the generated class group is a direct result of the extraction parameters and thermal system parameters change, and performance for the turbine expansion process line changes.

Thermal Systems Analysis of changes in working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 and the exhaust port side of the steam heat system parameters, as well as all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and its essence is to determine the turbine expansion process of the new line and system parameters, which change the thermal system condition of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Key words:Off-heat system heat load Thermal economy

目录

第1章绪论 (4)

1.1加热器运行状态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4)

1.2热力系统简介 (4)

第2章原始工况计算 (6)

2.1选择主机型号及参数 (6)

2.2热系统计算 (7)

2.2.1汽水平衡计算 (7)

2.2.2汽轮机进汽参数计算 (8)

2.3各加热器进、出水参数计算 (8)

2.4高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10)

2.5低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11)

计算 (13)

2.6凝汽系数

c

2.7汽轮机内功计算 (13)

2.8汽轮机内效率,热经济指标、汽水流量计算 (14)

2.9全厂性热经济指标计算 (16)

第3章变工况计算 (18)

3.1原始工况计算结果 (18)

3.2汽轮机初始通流量计算 (18)

3.3初步计算 (19)

3.4第一次迭代的预备计算 (21)

3.5第一次迭代计算 (24)

3.6汽轮机内功计算 (30)

第4章第二次迭代计算 (33)

4.1第二次迭代预备计算 (33)

4.2第二次迭代计算结果 (34)

4.3全厂性热经济指标计算 (34)

第5章辅机的选择 (36)

5.1凝结水泵的选择 (36)

5.1.1凝结水泵的容量和台数 (36)

5.1.2凝结水泵扬程计算 (36)

5.2给水泵 (37)

第6章结论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第1章绪论

1.1 加热器运行状态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加热器是火电厂热力系统中的重要辅助设备,其运行状卷对机组的热经济性影响很大.针对加热器的几种运行状态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进打了定量分析.为电厂热力系统经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火力发电采用回热加热系统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回热加热器

是回热加热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其运行可靠性和运行性能的好坏赢接影响着整个机组的运行经济性。例如,高压加热器(简称高加)切除运行、部分给水旁路运行、高加无水

位运行等都将降低机组的热经济性。本论文以国产N600-16.7/537/537机组为例,针对回热加热系统中的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为改造、指导机组热力系统经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高加是机组热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在实际运行中处于给水泵出口,承受的压力高.且在较高的温度下T作.运行条件筹.发生故障的机会较多。一旦高加发生故障,或因严重泄漏造成壳侧满水时,有可能造成汽、水倒流入汽轮机,危及机组安全,必须将其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此外.由于以前在电网中承担尖峰负荷的中、小机组被淘汰.人为地切除高加亦被作为有些电厂调峰的一种手段切除高加运行必然带来机组经济性的降低。而且经济性降低的速度随着切除高加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1.2热力系统简介

其中锅炉为哈尔滨锅炉生产厂的2008t/h的火焰煤粉炉;汽轮机为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600MW凝气式汽轮机。机组采用一炉一机的单元制配制。

根据汽轮机制造厂推荐的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考虑与锅炉和全厂其他系统的配置要求,设计拟定了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该系统共有八级不调节抽汽。其中第一、二、三级抽汽供三台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供四台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0.7074MPa压力除氧器的加热汽源。

八级回热加热器均装设了疏水冷却器,以充分利用本级疏水热量来加热本级主凝结水。两级高压加热器均安装了内置式蒸汽冷却器,将两台高压加热器上端差分别减小为-1.7、0℃、0℃。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热经济性。

汽轮机的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出,依次流过轴封加热器、4台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然后由汽动给水泵升压,经三级高压加热器加热,最终给水温度达到274.4℃,进入锅炉。

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四台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凝汽

器。汽轮机排气压力4.4/5.39kPa。给水泵汽轮机(以下简称小汽机)的汽源为中压缸排汽(第4级抽汽),无回热加热,其排汽亦进入凝汽器。

热力系统的汽水损失计有:全厂汽水损失29000kg/h、厂用汽20000kg/h(不回收)、锅炉排污损失9500kg/h(要求排污利用)。锅炉暖风器用汽量为34000kg/h,暖风汽源取自第四级抽汽,其疏水仍返回除氧器回收。

图1-1 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第2章 原始工况计算

2.1选择主机型号及参数 1. 汽轮机型式及参数

(1)机组型式: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 (2)额定功率:e P =600MW ;

(3)主蒸汽初参数(主汽阀前):0p =16.68MPa ,0t =537℃; (4)再热蒸汽参数(进汽阀前):热段:rh p =2.35MPa ,rh t =535℃;

冷段:'rh p =2.5 MPa ,'rh t =335℃;

(5)汽轮机排气压力p c =4.9kPa ,排气比焓:c h =2333.8kJ/kg 。 2.回热加热系统参数

(1)机组各级回热抽汽参数见表1-3;

表1-3 回热加热系统原始汽水参数

项目 单位 H1 H2 H3 除氧器 H4 H5 H6 H7 H8 抽汽压

力 MPa 5.929 3.584 1.616 0.81 0.321 0.133 0.073 0.026 抽汽温度 ℃ 380.3

313.4

431.4

336.6

230.4

143.8

92.0

65.5

抽汽焓 kJ/kg 3140.1 3013.8 3324.6 3145.5 2928.0 2765.2 2665.8 2497.8 加热器上端差 ℃ -1.7 0 0 __ 2.8 2.8 2.8 2.8 加热器下端差 ℃ 5.5 5.5 __ 5.5 5.5 5.5 5.5 5.5 水侧压力 MPa 20.13 20.13 20.13 0.7074 1.724 1.724 1.724 1.724 抽汽管道压损

%

3

3

3

5

5

5

5

5

(2)最终给水温度:fw t =274.1℃;

(3)给水泵出口压力:pu p =20.13MPa ,给水泵效率:pu =0.81; (4)除氧器至给水泵高差:pu H =21.0m;

(5)小汽机排气压力:,c xj p = :6.27kPa 小汽机排气焓:,c xj h =2427.6kJ/kg 3.锅炉型式及参数

(1)锅炉型号:HG —2008/18.2/541/541;

锅炉型式:一次中间再热、亚临界压力、强制循环汽包炉; (2)额定蒸发量:D b =2008t/h;

(3)额定过热蒸汽压力b p =13.7MPa ;额定再热蒸汽压力p r =2.62MPa ; (4)额定过热汽温b t =541℃;额定再热汽温:r t =541℃; (5)汽包压力:du p =18.28MPa ; (6)锅炉效率:u η=92%。 4.其他数据

(1)汽轮机进汽节流损失1p δ=4%,中压缸进汽节流损失2p δ=2%; (2)厂用电率ε=0.07

(3)汽轮机机械效率m η =0.985;发电机效率g η =0.985; (4)补充水温度ma t =20℃; 5.简化条件

(1)忽略加热器和抽汽管道的散热损失; (2)忽略凝结水泵的介质比焓升。 (3)生活用汽不回收;

(4)忽略加热器连续放汽、门杆漏气和轴封回汽的影响 2.2热系统计算 2.2.1汽水平衡计算 (1)全厂补水率ma α

全厂汽水如图1-13所示,D 0为未知,预选D 0=1829840kg/h 进行计算,最后校核。 全厂工质渗漏系数L α=0.01585; 锅炉排污系数bl α=0.002404; 厂用汽系数pl α=0.01093; 减温水系数sp α=0.02951; 暖风器疏水系数nf α=0.03448; 由全厂物质平衡

补水率ma α=pl α+bl α+L α=0.01093+0.002404+0.01585=0.03197 (2)给水系数fw α 由图2-1,1点物质平衡

α

L

α0=1

α

s p

α

b l

α

f w

α

s p

图2-1 全厂汽水平衡图

0b L ααα=+=1+0.01585=1.01585

2点物质平衡

fw α=b bl sp ααα+-=1.01585+0.002404-0.02951=0.9887

2.2.2汽轮机进汽参数计算 1.主蒸汽参数

由主汽门前压力0P =16.68MPa ,温度0t =537℃,查水蒸汽性质表,得主蒸汽比焓值

0h =3389.4 kJ/kg 。

主蒸汽门后压力'0P =(1-δp 1)0P =(1-0.04)16.68=16.013MPa

由'0P =16.013MPa ,h ′0=0h =3389.4kJ/kg ,查水蒸汽性质表,得主汽门后温度'0t =534℃。 2.再热蒸汽参数

由中联门前压力rh p =3.226MPa ,温度rh t =537℃,查水蒸汽性质表,得再热蒸汽比焓值

rh h =3532.6kJ/kg 。

中联门后再热汽压'rh p =(1-δp 1)rh p =(1-0.02)3.226=3.16MPa 。

由'rh p =3.161MPa ,'rh h =rh h =3542.5kJ/kg ,查水蒸汽性质表,得中联门后再热汽温

'rh t =536.3℃。

2.3各加热器进、出水参数计算 首先计算高压加热器H1。 加热器压力p 1:

P 1=(1-1p ?)'1p =(1-0.03)×5.929=5.751MPa 式中 '1p ——第一抽汽口压力;

1p ?——抽汽管道相对压损;

由1p =5.751MPa ,查水蒸汽性质表得

加热器饱和温度,1s t =272.7℃ H1出水温度,1w t :

,1w t =1s t -δt=272.7-(-1.7)=274.4℃

式中 δt ——加热器上端差。 H1疏水温度,1d t :

,1d t =',1w t +δt 1=242.1+5.5=247.6℃ 式中 δt 1——加热器下端差,δt1=5.5℃

',1w t ——进水温度,℃,其值从高压加热器H2的上端差δt 计算得到。 已知加热器水侧压力w p =20.13MPa ,由,1w t =274.4℃,查得H1出水比焓,1w h =1193.0kJ/kg 。 由',1w t =242.1℃,w p =20.13MPa ,查得H1进水的比焓,2w h =1040.8kJ/kg 由,1d t =247.6℃,w p =5.751MPa ,查得H1进水的比焓,1d h =1065.1kJ/kg 。

至此,高压加热器H1的进、出口汽水参数已全部算出。按同样计算,可依次计算出其余加热器H2-H8的各进、出口汽水参数。将计算结果列于表2-1 表2-1 回热加热系统汽水参数计算

项目

单位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汽 侧

抽汽压力

'j p

MPa

5.929

3.584

1.616

0.81

0.321

0.133

0.073

0.026

抽汽比焓j h kJ/k g 3140.1 3013.8 3324.6 3145.5 2928.0 2765.2 2665.8 2497.8

抽汽管道压损

j p δ

%

3

3

5 5 5 5 5 5

加热器侧压力

j p

MPa

5.751

3.476

1.568

0.7695

0.3050

0.1263

0.0691

0.2472

汽侧饱和温度

s t

272.7

242.1

200.3

168.5

134.1

106.3

90.0

64.6

续表

水侧压力

w p

MPa 20.13 20.13 20.13 0.7074 1.724 1.724 1.724 1.724

加热器上端差t δ

℃ -1.7 0 0 2.8 2.8 2.8 2.8 2.8

出水温度,w j t ℃

274.4

242.1

200.3

168.5

131.3

103.5

87.2

61.8

出水比焓,w j h

kJ/k g

1193.0

1040.8

854.72 712.13 562.4 433.63 363.38 257.59

进水温度'

,w j t , ℃ 242.1 200.3 171.7 131.3 103.5 87.2 61.8 32.97

进水比焓'

,w j h kJ/k g 1040.8 854.72 737.2 562.4 433.63 363.38 257.59 148.03

加热器下端差

1t δ

5.5

5.5

5.5 5.5 5.5 5.5 5.5

疏水温度,d j t

247.6

205.8

177.2

168.5

109.0

92.7

67.3

38.47

项目 单位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疏水比焓,d j h

kJ/k g

1065.1

871.45

748.51 712.13

455.799

385.54

279.33

171.45

说明:H3、H8的进口水焓已经考虑了给水泵、凝结水泵的焓升。

2.4高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1.由高压加热器H1热平衡计算1α

高压加热器H1的疏水系数,1d α:

,1d α = 1α = 0.07400

2.由高压加热器H2热平衡计算α2、rh α 高压加热器H2的抽汽系数2α:

高压加热器H2的疏水系数,2d α:

,2d α= ,1d α+ 2α =0.007400+0.08094 =0.1549 再热器流量系数 rh α: rh α=1- 1α - 2α

= 1- 0.07400 -0.08094 = 0.8540

07400

.01.10651.314098

.0)8.10400.1193(9887.0)(1

,12,1,1=--=--=

d h

w w fw h h h h ηαα08094

.045

.8718.3013)

45.8711.1065(07400.0/)8540728.1040(9887.0)

()(2

,22,1,1,3,2,2=--?--?----=

d d d d h w w fw h h h h h h αηαα

α

4

αc ,5

α

n f

α

bl

α

d ,3

α

c ,4

α

p u

3.由高压加热器H3热平衡计算3α:

3

,33,2,2,4,3,3)

()(d d d d w w fw h h h h h h ----=

ααα

0.04733

51

.7486.3324)

51.74845.871(1549.)13.71272.854(9887.0=--?--?=

高压加热器的疏水系数3,d α:

2022.004733.01549.03,=+=+=sp fw d ααα 除氧器抽汽系数计算 除氧器出水流量4,c α:

001967.002951.09887.0,4,++='++=bl

sp w f c αααα =0.0202 抽汽系数4α:

除氧器上网物质平衡和热平衡见图2-2。由于除氧器为

汇集式加热器,进水流量5,c α为未知。但利用简便算法可 避 开求取5,c α。

1—除氧器;2—给水泵;

bl α—排污系数;nf α—暖风器凝结水

4,c α—除氧器出水系数

除氧器物质平衡和热平衡

[]

)/()()()(/)(5,45,5,5,3,3,5,4,4,4w w f bl

w nf nf w d d h w w c h h h h h h h h h h --'------=αααηαα

2.5低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1.由低压加热器H4热平衡计算5α 低压加热器H5的出水系数5α: 由图2-2,

bl

nf d c c αααααα'----=43,4,5, =1.0202-0.2022-0.04315-0.001967 =0.7729

04315.04

.5625.3145)

4.56213.2772(001967.0)4.562693(01858.0)4.56251.748(2022.098.0)4.56213.712(0202.1=--?--?--?--?=

45

.1718.2497)45.17133.279(08355.098.0/)03.14859.257(7729.0--?--?=8

,88,7,7,8,8,5,8)(/)(d d d d h w

w c h h h h h h ---'-=αηαα6

,66,5,5,7,6,5,6)

(/)(d d d d h w w c h h h h h h ----=αηαα54

.3852.2765)54.38579.455(04108.098.0/)38.36363.433(7729.0--?--?=

33

.2792.2765)

33.27954.385(05223.098.0/)59.25738.363(7729.0--?--?=低压加热器H5的抽汽系数5α:

低压加热器H5的疏水系数5,d α 04108.055,==ααd

2.由低压加热器H6热平衡计算6α 低压加热器H6的抽汽系数6α:

= 0.01115

低压加热器H6的疏水系数6,d α:

05223.001115.004108.065,6,=+=+=αααd d 3.由低压加热器H7热平衡计算7α

低压加热器H7的抽汽系数7α:

=0.03132

低压加热器H7的疏水系数7,d α:

08355.003132.005223.076,7,=+=+=αααd d 4.由低压加热器H8热平衡计算8α 低压加热器H8的抽汽系数8α:

03318.0=

低压加热器H8的疏水系数8,d α

1167.003318.008355.087,8,=+=+=αααd d

0.04108

79

.4550.2928998

.0/)63.4334.562(7729.0=--?=

5

,56,5,5,5/)(d h

w w c h h h h --=

ηαα7

,67,6,6,8,7,5,7)(/)(d d d d h w w c h h h h h h ----=

αηαα

4111

.003318.003132.001115.004108.01083.004733.008094.007400.08

7654321=+++++++=++++'+++=∑αααααααααj 03563.06

.24275.314507.250202.1,44,=-?=-?=xj c pu c xj h h ταα2.6凝汽系数c α计算 1.小汽机抽汽系数xj α:

给水泵的焓升 07.2513.7122.737=-=pu τ kJ/㎏

2.由凝汽器上质量平衡计算c α ma xj d c c ααααα---=8,5,

=0.7729-0.1167-0.03563-0.03197 =0.5886 3.由凝汽器侧平衡校验c α

H4抽汽口抽汽系数和4

α': pl nf xj ααααα+++='44

=0.04315+0.03563+0.03448+0.01093 =0.1083 各加热器抽汽系数和j α∑:

凝汽系数c α: ∑=-=-

=5899.04111.011j

c α

α

相对误差为:

5889

.55886

.05889.0-=0.05%

该值与凝汽器质量平衡计算得到的c α相对误差为0.05%,小于规定的0.2%的要求,故凝汽系数计算正确。

2.7汽轮机内功计算 1.凝汽流做功c w

)

8.5184.23264.3389(5886.0)

(0+-?=+-=rh c c c q h h w α

=831.05 kJ /㎏

式中 rh q ——再热汽吸热,8.5183.30186.35322=-=-=h h q rh rh kJ/㎏ 2.抽汽流做工,a j w ∑ 1kgH1抽汽做功,a j w :

3.2491.3140

4.3389101,=-=-=h h w a kJ/㎏ 1kgH2抽汽做功,2a w :

6.3758.30134.3389202,=-=-=h h w a kJ/㎏ 1kgH3抽汽做功,3a w :

6.5838.5186.33244.3389303,=++=+-=rh a q h h w kJ/㎏ 1kgH4抽汽做功,4a w :

7.7628.5185.31454.3389404,=+-=+-=rh a q h h w kJ/㎏

其余H5、H6、H7、H8抽汽做功的计算同上,结果列于表1-9。

表1-9 做功量和抽汽量计算结果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1㎏抽汽做量(kJ/㎏) 249.3 375.6 583.6 762.7 980.2 1143.0 1242.4 1410.4 各级抽汽量(㎏/h) 135408

148107

86606

78958

75170

20403

57311

60714

抽汽流总内功,a j w ∑:

8,87,76,65,54,4

3,32,21,1,a a a a a a a a j

a w w w w w w w w w

αααααααα++++'+++=∑ =0.7400×249.3+0.8094×375.6+0.04733×583.6+0.1083×762.7

+0.04108×980.2+0.01115×1143.0+0.03132×1242.4+0.03318×1410.4 =297.8 kJ/㎏

4.汽轮机内功i w

85.12288.29705.931,=+=+=∑j a c i w w w kJ/㎏ 2.8汽轮机内效率,热经济指标、汽水流量计算 汽轮机比热耗0q : rh rh fw q h h q α+-=00

=3389.4-1193.0+0.8450×518.8 =2634.8 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i η:

4639.08.2634/85.1228/0===q w i i η 汽轮机的绝对电效率e η:

44780.04639.098.0985.0..=??==i g m e ηηηη 汽轮机热耗率q :

3.803944780.0/3600/3600===e q η kJ/(kwh) 汽轮机汽耗率d :

0512.38.2634/3.8039/0===q q d 汽轮机进汽量0D :

18307246000152.3100010000=??=??=e p d D ㎏/h 式中 Pe ——汽轮机额定共功率,Pe =600MW 。

检验:汽轮机进汽量0D =1829640㎏/h,与初选值相差不大。 给水流量fw G :

186680318298400202.104,=?=?=D G c fw α ㎏/h 凝结水泵流量cp G :

141428318298407729.005,=?=?=D G c CP α ㎏/h 凝汽量c D :

107704418298405886.00=?=?=D D c C α ㎏/h

第一级抽汽量1D :

135408182984007400.0011=?==D D α ㎏/h 第二级抽汽量2D :

148107182984008094.0022=?==D D α ㎏/h 第三级抽汽量3D :

86606182984004733.0033=?==D D α ㎏/h

第四级抽汽量4D :

78958182984004315.0044=?==D D α ㎏/h 第五级抽汽量5D :

75170182984004108.0055=?==D D α ㎏/h 第六级抽汽量6D :

20403182984001115.0066=?==D D α ㎏/h 第七级抽汽量7D

57311182984003132.0077=?==D D α ㎏/h 第八级抽汽量8D :

60714182984003318.0088=?==D D α ㎏/h

2.9全厂性热经济指标计算 1.锅炉参数计算

过热蒸汽参数:

由29.18=b p MPa,541=b t ℃,查得过热蒸汽出口比焓9.3382=b h kJ/㎏ 再热蒸汽参数:

由r p =3.226MPa 和r t =541℃,查得再热蒸汽出口比焓3546=r h kJ/㎏

再热汽换热量2.5328.30130.35462=-=-='h h q r rh

kJ/㎏ 1.锅炉有效热量1q

rh

rh sp b sp fw bl bl fw b bl fw q h h h h h h q '+-+-+--=ααααα)()())((1 =(0.9887-0.002404)(3382.9-1193.0)+0.002404×(1797.9-1193.0)

+0.02951×(3382.9-724.7)+0.8450×532.2 =2689.7 kJ/㎏ 1. 管道效率p η

9796.07.2689/8.2634/10===q q p η

2. 全厂效率cp η

40357.044780.09796.092.0=??==e p b cp ηηηη 5.全厂发电标准煤耗s b :

系数 0159.183

.4592.07.26897

.268911=?-=

?-=

nf

b q q q r η

相应于1㎏标煤的输入热量297660159.12930029300=?=?=r Q s

b kJ/㎏

6.全厂热耗率cp q

6.87802930029968.029300=?=?=s cp b q kJ/kWh

7.全厂供电标准煤耗s n b

32224.007

.0129968

.01=-=-=

εs s n b b ㎏/kWh

式中 ε—厂用电率

第3章变工况计算

3.1原始工况计算结果

变工况前的系统状态是变工况计算的前提和基础。变工况前的汽轮机进汽量,热力系统中各点的汽水流量和各参数的计算结果见表3-1

表3-1 原始工况计算主要计算结果(一)

H5 H6 H7 H8 项目单位H1 H2 H3 H4

除氧器

p MPa 5.929 3.584 1.616 0.81 0.321 0.133 0.073 0.026 抽汽压力'

j

h kJ/k3140.1 3013.8 3324.6 3145.5 2928.0 2765.2 2665.82497.8 抽汽比焓

j

抽汽管道压损MPa 0.1779 0.1075 0.0808 0.0405 0.01600.0065 0.00360.0013 加热器下端差kJ/k24.3 16.73 11.31 —22.16 22.16 21.74 23.42 ——0.07400.08090.04733 0.04315 0.04100.01110.03130.0331

抽汽系数

j

汽机进汽量Kg/h 1829840 再热器流阻,MPa

表3-2 原始工况计算主要计算结果(二)

抽汽口代号D1 D2 D3 D4 D5 D6 D7 D8

抽汽量(kg/h)13540814810786606 78958 75170 204032 57311 60714

3.2汽轮机初始通流量计算

变工况计算的基本公式是弗留格尔公式。弗留格尔公式利用各抽汽段的蒸汽通流量的变化来计算抽气口压力变化。因此,首先要计算汽轮机各机组的初始通流量。根据原始工

况的计算结果,先将原始工况下汽轮机各级抽汽量列于表3-1,以备迭代计算。 第Ⅰ级通汽量I D :

1694432135408182984010=-=-=I D D D kg/h

再热汽通流量rh D : 2D D D rh -=I

=1694432-148107 1546325 kg/h 第Ⅱ级通汽量II D :

1546325==II rh D D kg/h

第Ⅲ级通汽量D Ⅲ:

14597198660615463253=-=-=I I III D D D kg/h 第Ⅳ级通汽量IV D :

126154719817214597194

=-='-=III D D D IV kg/h 第Ⅴ级通汽量D Ⅴ:

11863777517012615475=-=-=D D D IV V kg/h

按以上计算原则,得到第Ⅵ和Ⅷ级组的通流量,将所有各级组计算结果列于表3-3。

表3-3 各级组通流量计算结果(原始工况)

机组序号 Ⅰ ZR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各级组通

流量(kg/h )

1694432

1546325

1546325

1459719

1261547

1186377

1165974

1108663

1047949

注 ZR 表示再热器。 3.3初步计算

初步计算的目的是在假定几轮及各加热器的抽汽参数和进、出水参数均维持不变的条件下,仅改变高加H1的抽汽系数1α(即令1α=0),计算得出系统中各点抽汽系数、抽汽量和各级组同流量。

以上述假定作为初始工况,再按照第一步的方法、步骤,进行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但不必计算经济性指标)。初步计算开始时的热力系统参数列于表3-4。初步计算结束后所得的各出奇系数、抽汽量以及各级组通流量的第一次近似值列于表3-5和表3-6

表3-4 原则性热力系统汽水参数(供初步计算)

项目 单位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加热器侧压力

i p

MPa

5.929

3.476

1.568

0.7695

0.3050

0.1263

0.0691

0.0247

饱和温度,s i t ℃ 275.8 242.1 200.3 268.5 134.1 106.3 90.0 64.6

出水温度,w i t ℃ 242.1 242.1 200.3 168.5 131.3 103.5 87.2 61.8

进水温度'

,w i t ℃ 242.1 200.3 171.7 131.3 103.5 87.2 61.8 32.97

出水焓值,w i h kJ/kg 1040.8 1040.8 854.72 712.13 562.4 433.63 363.38 257.79 进水焓值',w i h kJ/kg 1040.8 854.72 737.2 562.4 433.63 363.38 257.59 148.03 疏水温度,d j t ℃

——

205.8

177.2

168.5

109.0

92.7

67.3

38.47

疏水焓值,d j h

kJ/kg —— 871.45 748.51 712.13 455.79 385.54 279.33 171.45

表3-5 各抽汽系数、抽汽量计算结果(初步计算)

抽汽口代号 D 0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抽汽系数

i

1.0

0.08763

0.05166

0.04844

0.04231

0.02273

0.03179

0.03376

抽汽量

i D kg/h

1659720

145441

85741

80397

70222

37725

52762

56032

注0D 表示汽轮机进汽量

表3-6 各级组通流量的计算结果(初步计算)

级组序号 D0 Ⅰ ZR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级组通流量(kg/h)

1659720

1659720

1514279

1514279

1428538

1213605

1143383

1105658

1052896

996864

注0D 表示汽轮机进汽量:ZR 表示再热器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 指导教师:黄立明 学号: 0811110206 姓名:高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3)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3) 1.1 项目系统的背景分析 (3) 1.2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 (3) 1.3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进程 (4) 1.4 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4) 1.4.1系统规划任务 (4) 1.4.2系统规划原则 (4) 1.4.3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5) 1.4.3.1 准备工作 (5) 1.4.3.2定义企业过程 (5) 1.4.3.3定义数据类 (6) 1.4.3.4绘制UC矩阵图 (7)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2.1.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概况 (8) 2.1.1毕业论文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8) 2.2拟建的信息系统 (8) 2.2.1简要说明 (8) 2.2.2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9) 2.3经济可行性 (9) 2.4技术可行性 (9) 2.5社会可行性分析 (9) 2.6可行性分析结果 (10)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建模 (10) 3.1组织结构分析 (10) 3.2业务流程分析 (11) 3.3数据流程分析 (11)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3) 4.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 (13) 4.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3) 4.3代码设计 (14) 4.4,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15) 4.4.1输入设计 (15) 4.4.2输出设计 (15) 4.5 数据库设计 (15) 4.5.1需求分析 (15) 4.5.2数据库文件设计 (16) 4.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7) 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18) 5.1 开发环境 (18) 5.2 调试与测试过程 (19)

毕业设计定稿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课题SKbs00107板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院系机械分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审批

目录 任务书封面 (1) 目录 (2) 设计任务书 (3) 前言 (4) 摘要 (5) 1设计说明书 (6) 1.1绪论 (6) 1.1.1数控编程及其发展.............................. .. (6) 1.1.2.手动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7) 1.2、工艺分析与选择 (8) 1.2.1.工艺分析 (8) 1.2.2.装夹方案 (8) 1.2.3.内孔加工 (9) 1.2.4.掉头装夹 (9) 1.2.5.加工工序卡 (10) 1.3、主要加工程序 (11) 1.3.1.CAD零件图 (11) 1.3.2确定坐标系 (12) 1.3.3.工件坐标系 (13) 1.3.4.手动编程 (14) 1.4、三维图 (15) 1.5、仿真加工刀路与仿真立体图 (16) 1.5.1.仿真加工刀路图 (16) 1.5.2.仿真加工立体图 (17) 1.6、毕业设计总结 (18) 1.7、自动编程…………………………………………………19-26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SKbs00107板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二、设计目的: (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 (2)了解数控车削加工编程的内容和步骤。 (3)掌握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的编程架构、格式和零件的数控编程方法。 三、设计要求: 1.设计计算要有过程; 2.要求每组提供一份电子稿,放在教务科电脑里; 3.每人交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含用CAD画的零件图并建有工件坐标系,每把刀具走刀轨迹图、数控仿真加工效果图,工件装夹图。手工编制的零件加工程序、数控工艺分析有关说明,刀具明细表,要求打印装订。 4.每天要到指定教室签到,并在其中完成规定工作量,无故不得离开,否则按旷课论处。 四、设计内容: 1.完成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制定零件的加工方案,机床选择、工件装夹方法、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工件坐标系建立、工序与工步划分、刀具选择、对刀点与换刀点选择、刀具走刀路线设计、切削用量选择等; 2.零件图上各基点坐标计算; 3.填写工艺文件、刀具明细表; 4.零件加工程序清单; 5.零件用数控仿真加工效果图或加工实物一个; 6.设计说明书一份。

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绪论 1.1引言 1.1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网络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高等学校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教育动态,发布教育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开展网络教学。借助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软件完成复杂的管理工作是目前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几乎无处不在,这些软件不但具有对相应的事务进行管理的功能,而且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Internet普及的今天,绝大多数高等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学校通过网站可以展示教育成果,发布教育信息,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其它院校建立联系,了解全球教育动态,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等。基于网络环境的管理系统是构成学校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担负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用来动态发布教育和科研信息,对学校事务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征求意见,进行课堂外的互动,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1.2研究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高校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实际需要,目标是提高院系对毕业生毕业设计全程监控、对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等相关工作的效率,并围绕此管理目标对系统所需要的各毕业生基本信息、课题基本信息、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基本信息、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基本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库等进行管理和维护。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毕业论文整个进程管理工作的流程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本课题涉及的知识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Web程序设计(熟悉https://www.360docs.net/doc/851741526.html,),网页制作基础(熟悉网页制作工具软件),数据库原理,https://www.360docs.net/doc/851741526.html,集成开发环境,SQLServer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等。

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热力发电厂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600MW亚临界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专业:火电厂集控运行 班级:热动核电1101班 学号:201123060131 姓名:王力 指导教师:磊华

目录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计算任务 (3) 3.计算原始资料 (3) 4.计算过程 (5) 4.1全厂热力系统辅助性计算 (5) 4.2原始数据整理及汽态线绘制 (6) 4.3全厂汽水平衡 (7) 4.4各回热抽汽量计算及汇总 (7) 4.5汽轮机排汽量计算与校核 (11) 4.6汽轮机汽耗量计算 (12) 5.热经济指标计算 (13) 5.1.汽轮机发电机组热经济性指标计算 (13) 5.2.全厂热经济指标计算 (14) 6.反平衡校核 (15) 7.参考文献 (16) 附图(汽态膨胀过程线) (17)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各部分汽水流量及其参数、发电量、供热量及全厂性的热经济指标,由此衡量热力设备的完善性,热力系统的合理性,运行的安全性和全厂的经济性。是学生在学习热力发电厂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的训练,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有所扩展;学习并掌握热力系统全面性计算和局部性分析的初步方法;培养学生查阅、使用国家有关设计标准、规,进行实际工程设计,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锻炼提高运算、制图、计算机编程等基本技能;增强工程概念,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2.计算任务 1.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数据,在h—s图上汇出蒸汽的汽态膨胀线(要求出图占一页)。 2.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D0,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D j。 3.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机组汽耗量、机组热耗量、机组热耗率、机组汽耗率、绝对电耗率、全厂标准煤耗量、全厂标准煤耗率、全厂热耗率、全厂热效率)。 3.计算原始资料 1.汽轮机形式及参数 (1)机组形式: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气、单轴、凝汽式机组。 (2)额定功率:P e=600MW。 (3)主蒸汽初参数(主汽阀前):P0=16.7Mpa,t0=537℃。 (4)再热蒸汽参数(进汽阀前):热段:P rh=3.234Mpa,t rh=537℃ 冷段:P’rh=3.56Mpa,t’rh=315℃。 (5)汽轮机排气压力P c=4.4/5.39KPa,排气比焓h c=2333.8KJ/kg。 2.回热加热系统参数 (1)机组各级回热抽汽参数表3-1

国贸毕业设计(定稿)

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要求 1、结合岗位特点及专业知识撰写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其中企业特点、企业制度、不作为统计数字。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主要内容不少于3000字)。 2、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1)标题:《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结合岗位工作性质自拟出副标题。 (2)标题下面写明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等。 (3)报告采用A4纸,打印或手写均可,左侧两订装订,规范整齐。 3、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撰写基本要求: (1)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以实习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依据,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 (2)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3)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或复制他人成果。 (4)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应由封面,摘要、目录、正文、结束语等部分组成。 (5)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中文字要编排合理,书写要工整、清楚,图表要美观。 4、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应包含的内容: (1)实习单位(或工程项目)情况简介。(200字) (2)学生在单位实习的具体时间(从×年×月×日——×年×月×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或参与的技术工作的具体情况介绍;具体的工作完成过程。(800字) (3)具体写出完成技术工作的策划方案、营销方案、项目设计方案,或写出某一岗位问题的论文,本部分是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本部分内容可按工作的各个环节设置小标题书写。按照这部分内容统计字数。(3000字) 以下题目供选择: 1、实习企业中的国际营销案例并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2、针对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所在具体公司所从事的大类产品或行业的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oc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2020年4月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关键词: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研究,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简介: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现状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状况如下。(1)学生无法及时准确选题选题初期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前期及时、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也不能准确的选择合适的题目,导致了学生在选题时仅考虑到个人兴趣,盲目的进行选题,未根据自己个人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错失选题的时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内容: 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现状 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状况如下。(1)学生无法及时准确选题选题初期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前期及时、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也不能准确的选择合适的题目,导致了学生在选题时仅考虑到个人兴趣,盲目的进行选题,未根据自己个人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错失选题的时间和机会。(2)论文各阶段需要提交大量文件,师生无法及时交流首先,学生必须先提交论

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同意开题后,方可继续完成论文。然后,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完成论文的阶段性成果提交给导师,方便导师及时了解学生论文完成的进度,以便导师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论文。如今,很多大学的论文指导方式仍旧以纸质文件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一会导致资源浪费,也会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导致沟通不畅。(3)统计论文选题工作复杂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其中,有很多重复的工作量,处于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需要统计学生选题状况、毕业论文完成状态以及答辩成绩等信息,在这样大量的工作状态下,就会产生失误。而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也十分重要,关系能否毕业问题,责任巨大,不容有失。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意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学生可以远程在陷上选题,将复杂的工作流程简单化,也会减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中不必要的压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功能。(1)缩短毕业论文题目审核时间审核毕业论文题目是为了防止出现选题过大、不切实际或与专业特点不相关的现象。各教学单位在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核已提交的论文题目,若论文题目不合条例,审核不通过,需要单位给指导教师反馈是否通过的信息,之后审核过的信息,需要由教师通知给学生,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兴趣选择毕设题目,督促学生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通过系统可以在线随时随地审核,

毕业论文-定稿

毕业论文-定稿

————————————————————————————————作者:————————————————————————————————日期:

粘细菌胞外多糖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摘要 随着这几年来糖化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理论和应用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胞外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组分分析的实验技术都已成熟,为本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 验指导。本文通过观察粘细菌在CAS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黏性圈,从79株粘细菌中 筛选到6株胞外多糖产量高的菌株,并对其中4株粘细菌产生的胞外多糖进行了提取纯化。 粘细菌经液体发酵培养后,将发酵液进行乙醇沉淀得到粗多糖的提取物。粗多糖经氯仿、 三氯乙酸脱蛋白,过氧化氢脱色,得到白色粉状纯化物。纯化的粘细菌胞外多糖采用 0.5mol/L盐酸水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确定菌株92033、93147、94016的胞外多 糖中均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其他成分需进一步验证。4株粘细菌的胞外多糖纯化物的水 溶液,经絮凝活性检测实验表明,均具有絮凝活性,其中菌株92033对4g/L的高岭土悬浊 液的絮凝率达到92.84%,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糖化学胞外多糖粘细菌絮凝活性 装

ABSTRACT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ugar chemical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bial exopolysaccharides were important for the people. The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component analysis experimental technique of the exopolysaccharide had been mature, 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experimental guidance. In this article, Myxobacteria which produced many polysaccharide were screened from the CAS solid medium by observing the stickiness of colony. We had got six strains which could produced high exopolysaccharide from the 79 strains, and four strains had been extracted and purificated. After liquid culture fermentation, we could obtained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 extracts by alcohol precipitation methd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 We obtained the white powder of the polysaccharide by the chloroform and trichloroacetic acid removing protein and hydrogen peroxide detreated. After purified Myxobacteria exopolysaccharides 0.5mol/L hydrochloride hydrolysis, we could determine that the strains of 92033,93147,94016 which containing glucose and mannose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ther components were proved by further validation. After the testing of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the four myxobacteria aqueous solu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 purification were all had flocculation activity. Strains of the 92033 had an effct on 4g/L kaolin suspension and the flocculation rate rich to 92.84% and it showed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 words:sugar chemical exopolysaccharides Myxobacteria flocculation activity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 . .参考资料.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前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的主要容 (3) 2需求分析 (5) 2.1需求分析 (5) 2.1.1业务调查 (5) 2.1.2手工操作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用户要求 (6) 2.2系统设计目标 (8) 2.2.1系统设计的长远目标:实现ERP系统 (8) 2.2.2系统设计的近期目标 (8) 3系统分析 (11) 3.1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图 (11) 3.2部分数据字典 (12) 3.3数据库设计 (13) 3.3.1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3) 3.3.2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20) 4系统总体设计 (24) 4.1总体设计 (24) 4.1.1编码设计 (24) 4.1.2输入设计 (24) 4.1.3输出设计 (25) 4.1.4系统安全和可靠性设计 (26) 4.2功能模块 (27) 4.2.1模块功能说明 (27) 4.2.2程序层次 (29) 5系统详细设计 (32) 5.1基础信息管理 (32) 5.1.1商品信息管理模块 (33) 5.1.2供应商信息管理模块 (34) 5.1.3员工信息管理模块 (36)

. .. . 5.2销售管理 (38) 5.2.1订单管理模块 (39) 5.2.2销售管理模块 (40) 5.2.3销售退货管理模块 (43) 5.3库存管理 (44) 5.3.1库存查询模块 (45) 5.3.2入库管理模块 (47) 5.3.3库存盘点模块 (49) 5.3.4商品有效期查询模块 (50) 5.3.5库存上下限管理模块 (52) 5.3.5报损报溢管理模块 (53) 6系统测试 (56) 6.1测试用例 (56) 6.1.1登录模块测试 (56) 6.1.2基础信息模块测试 (56) 6.1.3订单管理测试 (58) 6.2测试结论 (59) 7结束语 (60) 参考文献 (61) 致谢 (62) 附录 (63) A主要源程序 (63) B用户手册 (69) B.1系统功能简介 (69) B.2系统的支持平台 (70) B.3安装说明 (70) B.4使用说明 (71) B.5系统维护方法 (74) C软件光盘 (75) C.1光盘的树形目录 (75) C.2光盘文件一览表 (75) D科技译文 (76) WhatisObject-OrientedSoftware (76) 什么是面向对象软件 (85) .参考资料.

回转窑系统热平衡计算资料

回转窑系统热平衡计算 1 热平衡计算基准、范围及原始数据 1.1 热平衡计算基准 物料基准:一般以1kg 熟料为基准; 温度基准:一般以0℃为基准; 1.2 热平衡范围 热平衡范围必须根据回转窑系统的设计或热工测定的目的、要求来确定。在回转窑系统设计时,其平衡范围,可以回转窑、回转窑加窑尾预热分解系统、或再加冷却机和煤磨作平衡范围。范围选得大,则进出口物料、气体温度较低,数据易测定或取得,但往往需要的数据较多,计算也烦琐。因此一般选回转窑加窑尾预热分解系统作为平衡范围。 1.3 原始数据 根据确定的计算基准和平衡范围,取得必要的原始数据,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主要取决于所选用的数据是否合理。对新设计窑或改造窑来说,主要是根据同类型窑的生产资料,结合工厂具体条件和我国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各种参数;对于生产窑来说,主要通过热工测定取得实际生产中各种参数。若以窑加窑尾预热系统为平衡范围,一般要取得如下原始数据:生料用量、化学组成、水分、入窑温度;燃料成分、工业分析和入窑温度;一、二次空气的比例和温度;空气过剩系数、漏风系数;废气温度;飞灰量、灰温度及烧失量;收尘器收尘效率;窑体散热损失;熟料形成热等等。熟料形成热可根据熟料形成过程中的各项物理化学热效应求得,也可用经验公式计算或直接选定。 2 物料平衡与热量平衡 计算方法与步骤说明于下: 窑型:预分解窑 基准:1kg 熟料;0℃ 平衡范围:窑+预热器系统 根据确定的平衡范围,绘制物料平衡图和热量平衡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物料平衡图 图2 热量平衡图

2.1 物料平衡计算 2.1.1 收入项目 (1)燃料消耗量 m r (kg/kg 熟料) 设计新窑或技术改造时,m r 是未知量,通过热平衡方程求得,已生产的窑,通过热工测定得到。 (2)入预热器物料量 ① 干生料理论消耗量 s ar r gsL 100100L a A m m --= 式中,m gsL —干生料理论消耗量,kg/kg 熟料;A ar —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a —燃料灰分掺入熟料中的量,%;L s —生料的烧失量,%。 ② 入窑回灰量和飞损量 ηfh yh m m = )1(fh Fh η-=m m 式中,m yh —入窑回灰量,kg/kg 熟料;m fh —出预热器飞灰量,kg/kg 熟料;m Fh —出收尘器飞灰损失量,kg/kg 熟料;η—收尘器、增湿塔综合收尘效率,%。 ③ 考虑飞损后干生料实际消耗量 s fh Fh gsL gs 100100L L m m m --?+= 式中,m gs —考虑飞损后干生料实际消耗量,kg/kg 熟料;L fh —飞灰烧失量,%。 ④ 考虑飞损后生料实际消耗量 s gs s 100100W m m -?= 式中,m s —考虑飞损后生料实际消耗量,kg/kg 熟料;W s —生料中水分含量,%。 ⑤ 入预热器物料量 yh s m m +=入预热器物料量(kg/kg 熟料) (3)入窑系统空气量 ① 燃料燃烧理论空气量 )O 0.033(S 0.267H 0.089C ar ar ar ar LK -++='V LK LK 293.1V m '='

本科毕业论文定稿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新型煤岩注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学生姓名:张道令 学号:310606010428 指导教师:刘小星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级:材料06级 学校:河南理工大学

摘要 注浆技术是岩土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地基处理的范畴。随着注浆技术的广泛应用,注浆材料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开发综合性能指标高及成本较低的绿色新型注浆材料是材料界和工程界研究开发的共同课题,许多科研单位都对新型注浆材料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涉及硅酸盐/聚氨酯复合新型煤岩注浆加固材料的研究则比较少,对其研究深度还有待于深入。本文通过具体的配方试验,对浆材的凝胶时间及固结强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掌握了不同配方下该浆材的凝胶时间及固结强度的影响因素,开发了兼具堵水加固的聚氨酯类注浆材料;文章还通过试验总结得出:实际注浆工作中,应注意对浆液温度的控制,一方面要注意避免由于温度过高使浆液反应过快而产生“暴聚”现象;另一方面如环境温度过低,则要采取相应的升温措施以便降低浆液的初始粘度、加快浆液的反应速度,避免影响后续工期。 关键词:硅酸盐;聚氨酯;注浆;凝胶时间;抗压强度

Abstract Injection Grout,which belongs to Foundation treatment,is a foli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Now,we requires the material which has good capability than before.It is our universal task to find the new grouting material .Numerous graduate schools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on the new grouting materials,but it is little which targets the silicate s and polyurethane.We should do some research about it in a deep lever.The main content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The author have done some experiments to research the gelatin time about the serum and clarify the gelatin tim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Author have made some futherly analysis about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gelatin time and the reasons why the adjustment of the gelatin time is 1imited. The author have done some experiments about the consolidation strength of the serum.According to the date of experiments,the author can seize the consolidation strength in different mix and time,and present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time at one time.Addition,the experiment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dicat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n practical grouting work,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erosity is significant.On the one hand,overheating hence the violent reaction should be avoid,on the other hand,if the temperature is too low,the heating step including lowering the initial viscosity and increasing the reaction velocity should be take so as to avoid delaying the following time limit of the project. Keywords:silicate;polyurethane;injection;the gelatin time;compressive strength

教材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教材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签字 主任签字 年月日

一、课题内容 1、教材管理系统发展的背景和现况 2、教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介绍 3、教材管理系统的系统介绍和使用 二、课题任务要求 1、了解教材管理系统发展状况和前景 2、教材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的设计 3、教材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4、教材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

目录 第一章引言 (5) 1.1背景 (5) 1.1.1教材管理系统 (5) 1.1.2信息管理系统 (5) 1.2开发教材管理系统的目的和原则 (7) 1.3开发环境介绍 (7) 1.3.1 开发平台 (8) 1.3.2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 (9) 1.3.3 数据库设计工具——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11第二章系统设计 (13) 2.1系统分析 (13) 2.2系统流程和操作方式设计 (15) 第三章系统界面设计 (16) 3.1系统界面设计 (16) 3.2系统的界面及窗体 (18) 3.2.1 下面是系统的主要窗体 (18) 3.2.2 界面多文档(MDI)frmDMI的设计及代码 (19)

第四章数据库的设计 (34) 4.1数据库设计 (34) 4.1.1 数据库概念和发展 (34) 4.1.2 数据库模型及参照完整性 (35) 4.1.3数据库的建立与连接 (36) 4.2数据库查询设计 (38) 4.2.1查询功能简介 (38) 4.2.2查询功能实现的相关技术 (38) 4.2.3查询功能的具体实现 (40) 4.3系统测试与评价 (42) 总结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第一章引言 1.1 背景 1.1.1教材管理系统 学校教材管理主要是由教材计划制定、采购、入库、发放、记账、结算等一系列工作所组成,该工作各院校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该项工作,通常是教材科。由于学校中专业设置门类多,各专业每期开设课程种类多其业务不仅涉及出版部门,而且要面对全校各系、部的授课教师,各班级的学生,每期教材科涉及管理的入出库教材种类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种,涉及教材册数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涉及人员广,工作量大,再者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使教材管理工作更加繁重不堪。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有许多学校甚至是一些重点院校的教材管理仍为手工管理方式,这种现状不但与现实学校教材管理的业务需求不相适应,并且也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因此,学校教材管理人员目前迫切需要一套方便、高效的计算机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来代替他们繁琐、低效的传统手工管理方式,并最终实现教材管理的全面自动化。 1.1.2信息管理系统 (1)、信息管理系统的简介 教材管理系统属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具体信息管理类型,而所谓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观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在当今这个强调管理、

护理专业毕业设计定稿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一例低钾血症病人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学生姓名邱艳_ _ __ _ 专业班级护理113-3班 学号 _ 11303010323 _ 分院(部)基础部 指导教师何平 年月日

护理计划 科别:内分泌科病室:2 床号:05 病案号:9735462 入院时间:2013-11-18 一、一般资料 姓名:陆坤性别:男年龄:62 民族:汉籍贯:四川省婚姻:已婚 职业:退休工人信仰:无文化程度:小学资料来源:本人入院方式:步入可靠程度:可靠入院诊断:低钾血症病历记录日期:2013-11-18 二、患儿健康状况和问题 (一)入院原因和经过: 1、主诉:食欲不振、下腹胀痛、便秘4天,加重1天 2、现病史:入院4天前自觉食欲不振、下腹胀痛、便秘,无发热等不适,未重视,入院1天前患者疼痛加重,查体腹部微膨隆且软、无压痛。门诊以“低钾血症”收入院。(二)现在身体状况 1、精神状态:良好。 2、饮食、饮水情况:正常食水。 3、大小便情况:小便正常,便秘。 4、睡眠情况:易醒,多梦。 5、自理程度:有自理能力。 (三)既往身体状况 1、既往病史:平素身体良好,无传染病史,无既往疾病史,无过敏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 2、家族史:无。 3、过敏史:无。 4、嗜好:饮酒、吸烟 (四)心理社会状况 1、人格类型:独立、外向。 2、精神情绪状态:面部表情正常,神志清楚。 3、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危险性不了解。 4、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医保。

5、适应能力:适应。 6、住院顾虑:担心疾病治疗及其并发症。 三、与目前疾病密切相关的异常化验及辅助检查 血化验指标:血清钾浓度为2.7 mmol/L,血pH值在正常高限,钠离子浓度在正常低限。 尿化验指标:尿钾浓度降低,尿pH值偏酸,尿钠排出量较多。 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压低、增宽、倒置,出现δ波,Q-T时间延长。 四、体格检查(主要阳性体征) 血压为88/54mmHg,神志淡漠,四肢肌无力, 患者不能长时间行走,蹲着不能快速站起,出现窦性心动过速,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当日无大便。 五、目前主要治疗及护理 (一)主要治疗: 1、一般治疗:一级护理、留陪伴一人、注意饮食补钾、防止发生意外(减少跌倒因素、充分活动全身关节和肌、)并随时观察有无室颤等潜在并发症,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2、药物治疗:在5%的盐水1000ml中加1g的10%氯化钾,滴速100ml/h;口服枸橼酸钾,温开水冲服,每次1-2包,一日三次。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适度锻炼,避免疲劳,多呼吸新鲜空气,使心神放松。 2.饮食护理: a.给予鼓励患者多吃含钾多的食品,如香蕉、柑橘、柳橙、葡萄、葡萄柚、西红柿汁、西瓜、小黄瓜、菠菜、包心菜、芹菜、香菇、杏仁、草莓、哈密瓜、肉汤、咖啡、蛋、运动饮料、全麦面包这些新鲜蔬菜、果汁和肉类等食物。 b.给予易消化饮食,尽可能改善和促进食欲,多食新鲜水果(水果食品)蔬菜(蔬菜食品),注意色、香、味。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多吃水果。尤其是香蕉以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日三次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注意补钾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观察治疗药物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4、预防跌倒:留一人陪伴,预防患者跌倒;

课程设计期刊文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1.2 国内研究动态 (3) 1.3 课题概述 (3) 第二章系统分析 (4) 2.1 可行性分析 (4) 2.1.1 经济可行性 (4) 2.1.2 技术可行性 (4) 2.1.3 操作可行性 (5) 2.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5) 2.2.1 管理员功能模块分析 (5) 2.2.2 用户功能模块分析 (7) 2.3 系统数据流图分析 (7) 2.4 系统E-R图分析 (7) 2.5 系统流程图分析 (9) 第三章开发工具的选择与运行环境 (11) 3.1 开发工具及相关技术简介 (11) 3.1.1相关工具简介 (11) 3.1.2相关技术概述 (12) 3.2 系统运行环境 (13) 第四章系统详细设计 (14) 4.1 数据库设计 (14) 4.1.1数据库表的设计 (14) 4.1.2数据库连接 (16) 4.2 系统结构设计 (16) 第五章系统测试 (17) 5.1 管理员功能模块测试 (17) 5.2 用户功能模块测试 (22) 5.3 系统的维护 (25)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展望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力发电厂例题(回热系统100MW300MW

1. 某100 MW 机组,热力系统如图所示,试计算其热经济性指标。 已知:P 0=8.83 MPa ,t 0=5350℃,Pc =5 kPa , P 1= 2.86MPa ,h 1=3226kJ/kg ,P 2=0.588MPa ,h 2=2973kJ/kg ,P 3=0.196MPa ,h 3=2880kJ/kg ,P 4=0.037MPa ,h3=2473 kJ/kg ,所有表面式加热器上端差均为2℃,高加设疏水冷却器,下 端差为8℃,0.98=mg 0.87, =,85.0ri p b ηηηη ,不计给水泵焓升、汽水损失和加热器损失。 解:(1) 由已知条件,查水蒸气表得h 0=3476kJ/kg ,s 0=6.780457 kJ/(kg.K);其它参数根据所给条件查得计算数据见表1: 表1 不同压力时的数据

(2) 汽轮机实际排气焓值hc 在等熵条件下,由p c = 5 kPa ,查得理想状态焓值hca=2066 kJ/kg , 由于85.000=--= ca c ri h h h h η 得hc=2277.5 kJ/kg (3) hwc 、hw1、hw2、hw3和hw4的求取 由于冷凝器所进行的是等温过程,由水蒸汽表可查得hwc=138.2 kJ/kg , 表2加热器参数 计算所需的数据整理如表3: 表3:计算数据表 抽汽系数的计算: 14314.01 1 1== q τα 057863 .02 2 122=-=q r ατα

由于#3加热器的入口水焓未知,#3和#4加热器的给水焓升与表中列出的不一样,因此,计算需要多增加一个变量,该变量的增加可以通过多列一个#4加热器疏水泵入凝结水管道的入口点的热平衡解决,但该方法方程烦琐,求解容易出错,因此工程上的近似计算方法为:假设#4加热器的疏水打入凝结水管道后使管道内凝结水的温度提高了0.5度,也即2kJ/kg ,这样就可以用通用公式了。但使用该方法求解完成后,需要对疏水入口点进行热平衡校验,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就正确了。 使用该方法: 假设kg kJ w h /31223103'=+= 063728.0') 1(3 3 213=--=q τααα 058895.0'') 1(4 4 214=--=q τααα 67637.012121=----=αααααc 疏水入口点进行热平衡的校验: kg kJ h h w h d w c /1.3121)(3''2 14 434=--?++?= ααααα 计算正确 i 、回热汽流做功: ()()()()()kg kJ h h h h h h h h w r /7.161404303202101=-+-+-+-=αααα ii 、 凝汽流做功: ()()()()kg kJ h h h h w c c c c /64.8101043210=-----=-=ααααα iii 、 回热做功比: 1663.0_3=+= c r r w w w C Xr iv 、 汽轮机内功: ()kg kJ w w w c r i /34.972=+= 经济性指标:

毕业论文《文章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 《文章管理系统》 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开发 班级:软开1136 姓名:罗明旺 日期2014 年02月11日

中文摘要 文章管理系统为文章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其开发内容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利用DELPHI 6.0软件及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建立完整性强、安全性好的数据库,开发出功能完备,易使用的应用程序。经过调试、编译与实现,该程序界面友好、程序设计风格朴素,使用起来美观大方、方便易用。尤其是系统的“查询文章”的功能极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以快速、准确等优点取代人工操作,提高了光盘文章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DELPHI 6.0 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模块文章管理系统

引言 1 1 Delphi语言概述 1.1 Delphi简介 1.2 数据库系统简介 1.3 本应用软件的基本介绍 2 本应用程序的构成和开发步骤2.1 可行性研究 2.1.1 经济可行性 2.1.2 时间可行性 2.1.3 技术可行性 2.1.4 社会可行性 2.2 数据库的建立和连接 2.3 系统的总体设计 2.4 系统的详细设计 3 本程序的技术实现及具体功能3.1 主界面与程序设计实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算机越来越深入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字处理、信息管理、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教育培训以及游戏娱乐等。各行各业的人们无须经过特别的训练就能够使用电脑完成许许多多复杂的工作。然而,虽然现在世界上已经充满了多如牛毛的各种软件,但它们依然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特殊需要,人们还不得不开发适合自己特殊需求的软件。以前开发Windows应用软件是专业人员的工作,需要掌握许多专业知识和经过特殊的培训才能胜任。现在不同了,即使你没有接受过严格的程序设计训练,使用Delphi编程语言也一样能够开发出功能强大、适合自己特殊需求的应用程序了。Delphi编程语言继承了其他语言易学易用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初学者学习

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1.概述 (1) 1.1背景分析 (1) 1.2毕业设计系统的现状 (1) 2 需求分析 (2) 2.1功能需求 (2) 2.2开发与运行环境 (2) 2.3系统实现过程 (2) 3 总体设计 (3) 3.1系统模块设计 (3) 3.2数据事项分析 (3) 3.3数据库模型图 (4) 4. 详细设计 (5) 4.1数据库设计 (5) 4.1.1关系模式 (5) 4.1.2数据库表的结构定义 (5) 4.2数据库中关系设计 (8) 4.3操作流程 (9) 5 系统实现 (10) 5.1建立数据库 (10) 5.2程序设计 (10) 5.2.1 主界面 (10) 5.2.2 基本的实现类 (10) 5.2.3 基本的信息管理模块 (11) 5.2.4 登录模块 (12) 5.2.5 立题模块 (14) 6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16) 6.1系统测试方案 (16) 6.2系统功能测试 (16) 总结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外文资料 (22) 外文资料翻译 (28) 附录A:源码 (32) 附录B:软件使用说明书 (38)

1.概述 1.1背景分析 毕业设计管理问题是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工作,但理工学院各个院系一直使用Excel表格管理、分析毕业设计。使用Excel软件分析统计毕业设计制作情况,该软件存在许多不足,如:立题不灵活,选题必须集中,对于整个院系选题有诸多不便;毕业设计评分也必须集中录入等;统计毕业设计制作情况也不能自动完成。 毕业设计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对学生大学期间学习效果的全面检验。通过这套毕业设计管理软件可以解决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交互性差等问题,对高校管理学生毕业设计意义重大。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编写一个使实现教师立题、学生选题、教师对选题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再根据各个评分给出综合测评,达到管理自动化、精确化、智能化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可以把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正好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开发一个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来实现毕业设计的管理。 1.2 毕业设计系统的现状 本课题开发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往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从而对毕业设计信息进行更好的管理,对毕业设计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高各个管理效率,减少教师工作量。 其次,通过本课题可以使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软件开发流程,同时对J2EE平台与MS SQL SERVER 有进一步的了解,使用更加熟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