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方案

田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方案
田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方案

山东省田庄煤矿有限公司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方案

编制单位 : 田庄煤矿

编制人:

单位负责人:

总工程师 :

编制日期:2020年3月7日

田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方案

一、目的及依据

为确保安全监控系统升级后安全高效运行,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根据山东煤炭安全监察局2020年1月6日下发的《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关于转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规范的通知》及集团公司临矿通字〔2020〕32号《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工作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以《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规范》(煤安监技装〔2019〕48号)、《山东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实施标准》(煤安监技装〔2017〕70号)、《AQ6201-20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1029-20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为依据。

二、验收机构

田庄煤矿成立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工作组。

组长:夏文营

工作任务:负责统一指挥、后勤保障、各部门协调、技术审批等工作。

副组长:俞建廷、苏鹭、庞树臣、李鹏、李树强、候忠亮。

工作任务:负责验收工作中技术管理、任务分工、监督落实、验收总结等工作。

组员:刘波、赵明磊、黄祥祥、刘海波、程华、陆嗣通。

工作任务:负责现场各类仪器检测、中心站检测等各类验收工作。

瓦斯检查员:杨显哲、樊友雷。

工作任务:全程配合检测验收工作。

三、验收条件

田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需具备以下条件:

1.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要求,取得有效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完成安装调试后经不少于3个月的试运行且运行正常;

3.经使用单位测试和自评估,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要求。

四、验收内容

验收内容包含以下3类共29个项目。(详见附表)

1.合规性:包括安标有效性(系统型号及生产单位、系统安标有效性、纳入安标管理的产品安标有效性、系统的本安关联特性)、技术资料完整性(单机设备合格证明文件、系统图纸、设计方案、综合报告)、组成设备合规性和管理合规性(管理制度、系统帐卡及报表),共11个项目;

2.试运行有效性:包括试运行期间历史数据有效性和完整性,共2个项目;

3.技术性能指标:包括传输数字化、抗电磁干扰能力、系统架构、采掘面传感器防护等级、报警及断电控制(分级报警、异地断电能)、多网多系统融合、格式规范化、自诊断及自评估(传感器自诊断、传感器定期未标校提醒)、瓦斯涌出及火灾等预测预警、应急联动、系统性能指标(巡检周期、备用电源供电时间、模拟量传输误差)、加密存储功能共16项技术性能指标。

3类验收内容所对应的29个项目中,设14项“否决项”和15项“符合项”,否决项检查结果为“合格”或者“不合格”,符合项检查结果为“符合”或者“不符合”。

五、验收流程

1.召开验收会议,明确需要提供的资料、仪器设备及人员配合要求,宣布验收纪律和验收工作要求。

2.对照29项验收项目开展验收检查。

3.召开验收人员会议,讨论验收结果。

4.召开验收结果汇报会,向矿及上级部门汇报验收结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整改完成时间及验收复查要求。

六、验收结果判定原则

验收结果判定实行组长负责制,分为验收通过、整改后通过和验收不通过3种情况。

1.验收通过。29项验收项目检查结果中,14项否决项均“合格”、15项符合项均“符合”,则判定为验收通过;

2.整改后通过。项目检查结果中“否决项”均合格,“符合项”少于6项(含6项)不符合,判定为整改后通过.整改周期视具体不符合项目而定,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超过6个月未完成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则判定为系统验收不通过。

3.验收不通过。

验收结果中出现“否决项”不合格,或者出现“符合项”超过6项不符合,则判定为系统验收不通过。

七、验收计划时间节点

1、2020年3月中旬~2020年4月下旬:召开验收会议,明确需要提供的资料、仪器设备,人员分工。宣布验收纪律和验收工作要求。

2、2020年4月中旬~2020年4月下旬:提前整理验收所需资料及对安全监控全面检查。

3.2020年5月上旬~2020年5月中旬:对照29项验收项目开展验收检查。

4.2020年5月下旬:召开验收人员会议,讨论验收结果。召开验收结果总结汇报会,向矿及上级部门汇报验收结果并做好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整改完成时间及验收复查要求。

5、2020年6月中旬:根据验收结果编制验收报告并签字存档。

附录A :煤矿安全利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项目汇总表

附录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检测技术规范

附录C: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检查表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项目汇总表

附录B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适用范围,检测人员、设备要求,检测条件,检测准备要求,检测项目及方法,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确定的13项内容为重点。

本规范适用于全新安装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改造后升级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验收。

2检测人员、设备要求

2.1人员要求

2.1.1素质要求

应具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专业知识和煤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熟悉本次升级改造的技术内容及要求;具有检测检验工作经历,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检测工作。

2.1.2数量要求

3人以上,具体视验收系统的规模而定。

2.2设备要求

序号设备名称要求数量备注

1机械秒表/ 3 台或更多/

2示波器满足RS485、CAN、以

太网信号波形测试

1

仅限地

面使用

3传感器、分站、电源设备专用

遥控器

对应待验收系统中的

检查点处的相同设备

各 3 台或更多

(具体数量视

实际检测需要

而定)

/

4玻璃转子流量计不低于4.0 级满足测试需求/

5压缩空气、标准气样(0.50%CH4,

1.00%CH4,1.50%CH4,

2.00% CH4)

不确定度不大于5%满足测试需求/

6可准确记录时刻的设备下井检测前应与煤矿

安全监控系统对时

满足测试需求/

7供井上下检测人员实时通话的设

备及井下防爆拍照/摄像设备

/满足测试需求/

注:以上设备,除被测系统的组件、标准气样(含流量计)、通讯设备由煤矿企业准备外,其它设备由实施检测的机构负责准备。

3检测条件

3.1被测系统应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经不少于三个月的试运行,运转正常;

3.2被测系统经测试和自评估,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要求。

4检测准备要求

4.1基本准备要求

组织验收检测工作时,首先应制定验收检测大纲;大纲应包含如下内容:

a)试验项目内容及日程安排;

b)测试行进路线;

c)人员、设备需求,尤其是下井时所需携带的各种测试用设备、器具、材料等;

d)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其应急预案。

4.2文件资料准备要求

4.2.1待验收系统的网络拓扑图、设备地址明细表(用于找到最大的一个组合负载,便于测试备用电源供电时间等项目);

4.2.2实时有效的断电控制图(用于异地断电时间的检测);

4.2.3系统生产厂家提供的安全监控系统经安标备案的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应包含系统企业标准、说明书、图纸及《主要零(元)部件及重要原材料明细表》(以下简称“受控表”),系统及组成设备的安全标志证书,以及电磁兼容、本安联检评定或检验报告。

注:待验收系统的各种组成设备,原则上不得超出安标备案的系统受控表规定范围;如果系统的个别组成设备不在系统受控表之列、又涉及本安关联及电磁兼容的,应按照实际连接和配置进行本安关联整体评定及电磁兼容评估,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本安关联评定报告和电磁兼容评估报告,必要时应进行本安关联检验和电磁兼容检验,并出具报告。实施改造的单位保证使用性能满足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出具测试报告。文中所述“相关证明材料”主要是指如下情况所需的材料:

a)如果出现个别组成设备不在受控表中,该组成设备取得安全标志且未经改造,应提供该

组成设备的安全标志证书、本安系统整体评定(检验)报告、与系统相关设备的抗电磁

干扰评估(检验)报告、改造实施单位出具的使用性能测试报告;

b)如果出现个别在用组成设备不在受控表中且需经改造后方可满足新要求,除应提供上款规

定的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提供该组成设备改造后的防爆合格证和防爆检验报告;

c)如果前两款所述的同配置同连接的相同设备,在其他矿井已履行了相关程序,并具备相关

证明材料,该证明材料可以在本次验收中引用。

4.2.4自评估报告,至少包括试运行情况、测试数据或报告,并附升级改造设计方案、技术协议和合同。

4.2.5如果上述各种图纸、文件、相关证明材料不齐全,不应实施验收检测。

4.3检测过程中各方配合要求

4.3.1检测人员应主动通报检测方案、计划、工作安排,并及时通报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4.3.2检测过程应有瓦斯检查工全程配合;

4.3.3煤矿企业应组织多专业综合工作小组分别配合井下及井上检测人员的具体工作。

5检测项目要求及方法

5.1合规性检查

5.1.1安标有效性

5.1.1.1系统型号及生产单位

要求:型号中包含X,系统的生产单位、产品型号应与其安标证所载信息一致。

方法:检查系统安标证,对比所载信息的一致性。

判别准则:系统型号有X 且生产单位与型号一致,则判定为合格;若系统型号无X 或生产单位与型号不一致,则判定为不合格。

5.1.1.2系统安标有效性

要求:系统应具有有效的安全标志,安标证的依据标准中应包含《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方法:检查系统安标证,并查看证书有效期,且依据标准应包含《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判别准则:系统安标证在有效期内,且执行标准中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方可判定为合格;若不在有效期内,或执行标准中没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则判定为不合格。

5.1.1.3纳入安标管理的产品安标有效性

要求:系统组成设备应有安全标志,购买时组成设备的安全标志应在有效期内;升级改造中进行过技术改造的在用组成设备,应具有防爆合格证和防爆检验报告。

方法:检查系统组成设备的安标证及相关证件和报告。

判别准则:购买时组成设备的安标证均在有效期内,则判定为合格;若任一组成设备无安标证或其安标证过期,则判定为不合格。

5.1.1.4系统的本安关联特性

要求:所有在用组成设备的安标证号均在系统受控表中,且一致;不一致时,不在受控表中的设备应有相关本安关联及电磁兼容的评估、检验报告。

方法:核对组成设备的安标证号与系统受控表中设备的安标证号;不一致时,查验本安关联及电磁兼容的评估、检验报告。

判别准则:所有在用组成设备的安标证号均在系统受控表中,且一致;不一致时,不在受控表中的设备具有相关本安关联及电磁兼容的评估、检验报告;满足以上则判定为符合,反之则判定为不符合;并记录不一致项数,不符合时必须限时整改。

5.1.2技术文件完整性

5.1.2.1单机设备合格证明文件

要求:系统及所有组成设备应有合格证明文件(至少包括防爆证、安标证、出厂合格证),经安标备案的设备技术文件。

方法:查阅设备合格证明文件。

判别准则:单机设备具备合格证明文件,则判定为符合;单机设备不具备合格证明文件,则判定为不符合;每种设备计1 项,并记录无合格证明文件数。

5.1.2.2系统图纸

要求:应有系统设备布置图、断电控制图、网络拓扑图。

方法:结合检验组的核查结果和实际系统设备布置图、断电控制图、网络拓扑图情况进行判别。

判别准则:具备系统设备布置图、断电控制图、网络拓扑图,且经验收检测工作核实一致,则判定为符合;若没有设备布置图、断电控制图、网络拓扑图的,则判定为不符合,并记录无图纸项数,每种图纸计1 项;若具有设备布置图、断电控制图、网络拓扑图,但经每种任意抽取3 处进行核查,有1

处与实际不相符的,则视为不符合,每种图纸计 1 项。

5.1.2.3设计方案

a)要求:应有系统升级改造设计方案;

b)方法:查阅系统升级改造设计方案;

c)判别准则:具有系统升级改造设计方案,则判定为符合;若不具有系统升级改造设计方案,则判定为不符合。

5.1.2.4自评估报告

要求:应有测试数据或报告(系统运行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并附升级改造设计方案、技术协议和合同。

方法:查阅自评估报告,其中至少应包含测试数据或报告(系统运行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并附升级改造设计方案、技术协议和合同。

判别准则:自评估报告具有测试数据或报告(系统运行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并附升级改造设计方案、技术协议和合同,则判定为符合;若有一项不具备,则判定为不符合,应记录不具备的项数,每缺少一种记为1 项。

5.1.2.5组成设备合规性

要求:现场实际安装的组成设备与其系统受控表中所述设备,以及与相关评估/检验报告所述设备一致。

方法:现场抽查组成设备铭牌所载信息与安标证是否一致(电源、分站、传感器各3 处)。

判别准则:现场实际安装的组成设备与其安标证是否一致,查看实际设备铭牌所载信息,与安标证一致的,则判定为符合;若出现不一致的,则判定为不符合,并记录不一致个数,每处不一致计1 个。

5.1.3管理合规性

5.1.3.1管理制度

要求:具备完整的管理制度,具体参照AQ1029 及各地管理规定执行。

方法:查阅相关制度。

判别准则:具备完整的管理制度,则判定为符合;若不完整,则判定为不符合,每缺少1 项制度,则记录无制度1 项。

5.1.3.2系统帐卡及报表

要求:具备完整的系统帐卡及报表,具体参照AQ1029 及各地管理规定执行。

方法:查找帐卡及报表。

判别准则:具备完整的系统帐卡及报表,则判定为符合;若不完整,则判定为不符合,每缺少1项,则记录无资料1 项。

5.1.4运行有效性检查

5.1.4.1系统历史运行有效性

要求:具备有效的历史运行记录。

方法:结合3 个月试运行记录进行查询。在系统历史记录查询界面中,按照日期进行推算,查询3 个月之前的工作面甲烷监测、甲烷电闭锁、甲烷传感器标校、开停传感器记录等数据,检查其数据的完整性;在近3 个月期间内均匀抽取3 个日期,分别查询工作面甲烷监测、甲烷电闭锁、甲烷传感器标校、开停传感器记录等数据。

判别准则:所查询的所有数据及记录是连续的,判定为合格;数据及记录缺少5 分钟及以上,无对应故障记录的,判定为不合格。

5.1.4.2系统历史数据完整性

要求:具备完整的历史数据。

方法:通过系统软件查看最近 1 个月内的历史记录及数据。

判别准则:统计值数据连续,或不连续时有相关故障记录的,方可判别为符合;数据连续缺少5 分钟及以上,无对应的故障记录的,均判别为不符合,不符合时需记录缺失数据时长及缺少故障记录条数。

5.2传输数字化检查

5.2.1抽样检查原则

a)选取掘进工作面(甲烷、风速任选)、采煤工作面(甲烷、温度、一氧化碳、风速、二氧化碳等任选)、中央变电所(温度)、避难硐室(甲烷、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等任选)等位置的模拟量传感器,甲烷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必须选取,其他模拟量传感器种类不做限定;

b)选取不同区域的分站不少于2台(不同种类时,须选取不同种类,假定为分站A、分站B),传感器应至少3处,井下更换模拟量传感器种类不低于5种且每个种类至少1台;

c)检测人员应在下井前详细记录所选分站、模拟量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矿方准备好对应的传感器,并与井下已安装的传感器的设置保持一致。矿方还应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系统分站便于地面提前查看确认数字化端口。

5.2.2检查步骤

a)在下井前确认分站及传感器的数字端口;

b)在下井前选定具体的地点和模拟量传感器,由矿方准备好用于更换的同型号同厂家传感器各一台及其

遥控器;

c)下井检验前,矿方应提前配置好这些传感器所对应传感器的系统接入信息(地址信息、分级报警设置

等);还应提前准备好前款所述的分站A 和分站B;应将备用替换的传感器一一接入分站A、分站B,并调试工作正常。检测人员使用示波器测量传感器传输信号,均应与系统企标中规定的信号传输方式一致,不一致则不能开展本项检验;

d)检测人员应在下井前对所选定的传感器进行信息登记,包括传感器型号、名称、安装位置、地址数

据;

e)在井下对应位置将原传感器断开,更换为备用替换的传感器,查看系统是否能正常采集和传输;使用遥控器

调整传感器的输出数值,地面人员查看系统对该测点的采集和传输情况;

f)如果被检系统中存在分站与模拟量传感器之间使用信号转换器以满足要求的情况,检测人员应在现

场核查传感器与信号转换器的固定方式。

5.2.3判定准则

备用替换的传感器接入指定分站端口后,系统能够正确读取其数据信息的,方可判定为合格;对于被检系统中存在分站与模拟量传感器之间使用信号转换器以满足要求的情况,如传感器与信号转换器为一体化固定的,也可以判定为合格。

5.3抗电磁干扰能力验证

以下有3种验证方法,可任选1种进行认证。

5.3.1软件查询

5.3.1.1抽样检查原则

抽取竣工后试运行期间最近7天的系统运行数据。

5.3.1.2检查步骤

在监控系统软件查询设备故障记录;

排除因检修、停电、移动位置、设备故障、维护等人为造成的故障;统

计并记录由干扰引起的故障次数。

5.3.1.3判定准则

系统总监测点数小于200的,干扰引起的总故障次数小于20,可判定为合格;系

统总监测点数为200到500的,干扰引起的总故障次数小于50,可判定为合格;系

统总监测点数大于500的,干扰引起的总故障次数小于100,可判定为合格。

5.3.2现场抽样验证

5.3.2.1抽样检查原则

现场选取可试验地点1处。

5.3.2.2检查步骤

选取1 处干扰较敏感地点,如掘进机、采煤机、皮带运输机、绞车、变频器、软启动设备等,优先选取有变频设备的场所;

对选取设备进行3 次实际起停操作,每次持续10 分钟;观

察并记录所选设备附近监控系统设备运行情况;

查询相关设备运行记录,统计试验期间故障次数。

5.3.2.3判定准则

干扰源设备附近100米范围内所有模拟量传感器,有1次冒大数即为不合格。

相关被验证设备单台故障次数小于3条可判定为合格;大于或等于3条应判定为不合格。

5.3.3误报查询

5.3.3.1抽样检查原则

选取至少5个测点进行误报查询。

5.3.3.2检查步骤

选取主通风机开停、负压/压力、风速、甲烷测点各1 处;

查询近7 天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异常数据是指数值曲线或状态图中出现的违背正常趋势的明显突变);

统计并记录异常数据次数。

5.3.3.3判定准则

出现异常总次数小于3次可判定为合格,大于或等于3次判定为不合格。

5.4系统架构检查

5.4.1抽样检查原则

根据煤矿企业提交的现行有效的系统连接图检查核实。

5.4.2检查步骤

首先,应仔细研究该系统连接图,区分主传输层设备范围,区分出主传输设备到分站所对应的设备范围以及每1个支路(如果有支路)的组网方式,还应区分出传感器到分站的设备范围。

区分出3大部分设备范围后,按照通讯信号网络层级继续划分,检查是否存在总线信号的“电转光” 再“光转电”的情况,如果有,应特别标注出来,并在记录中做详细描述。

5.4.3判定准则

由传感器至中心站的网络层级不超过3层,有线传输的每层转载不超过2次,无线传输的每层转载不超过4次,满足这些情况的,方可判定为符合。

5.5采掘面传感器的防护等级(IP65)验证

5.5.1基本原则

仅对采掘工作面气体类传感器提出要求,对于粉尘、风速/风向、开关量传感器可暂不做要求。

5.5.2抽样检查原则

选取掘进工作面(T1/T2任选)或采煤工作面(T0/T1/T2任选)1台传感器进行测试。如果备选传感器中存在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必须选择该种传感器进行测试。

选取工作应在下井前完成,应事先查询和记录该传感器技术资料规定的测试供气流量值;前往现场前,应携带被试传感器配套的遥控器、测试所需气嘴、所需标准气样。

其他气体传感器任选一种,仅做喷水功能检查,工作正常即视为合格。

5.5.3检查步骤

到达测试现场后,首先应详细记录所选传感器的位置信息(测点名称、编号等)、设备信息(型号、名称、出厂编号),并对传感器进行标校。

使用采掘工作面现有的供水系统作为测试用水源,使用水管连接,打开水阀,确保水流横向成股地喷洒在被试传感器敏感元件的外壳部位,保持1 min后停止,随后立即使用标准气样(2.00%甲烷)测试其测量误差。

如果被试传感器为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应在喷水结束立即进行响应时间测定。使用标准气样(2.00%甲烷),按照规定流量(且最大不超过300 mL/min),执行AQ6203-2006标准方法测定传感器响应时间。

5.5.4判定准则

对于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其测量误差、响应时间符合其经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规定,方可判定为合格;对于其他类甲烷传感器,其测量误差符合其经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规定,方可判定为合格。

5.6报警及断电控制功能测试

5.6.1分级报警功能测试

5.6.1.1测试点选取原则

选择1处井下地点作为测试地点,选取其中的甲烷传感器测试分级报警功能。

5.6.1.2测试步骤

下井前,应首先检查系统软件中是否有分级报警配置功能界面;如有分级报警配置功能则可进行以下测试,否则该项不合格;还应当核实系统软件中的分级报警策略与井下被试传感器的分级报警策略是否相同,不一致应配置为一致。

到达指定井下传感器所在位置后,首先应详细记录所选传感器的位置信息(测点名称、编号等)、设备信息(型号、名称、出厂编号)。

井下检测人员应与井上检测人员取得联系,共同确认开始进行该项测试;如果没有条件取得联系,则可约定具体测试时刻,如无特殊情况,井下应按时开始测试。

测试时,应使传感器的检测浓度递增或递减(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变化,分别完成各个报警级别的测试,每一级报警的测试持续时间应不少于3 min,每一个报警级别的测试的时间间隔不少于5 min。

以下为报警测试的具体方法,选其一即可:

a)方法1:使用传感器配套遥控器将传感器的监测值修改为预设浓度值,使其实现报警,现场观察并

记录给定的预设值和传感器报警的具体形式。

b)方法2:使用标准气样供气的方式使传感器达到报警预设浓度,现场观察并记录传感器在标准气样

供气条件下的显示值和传感器报警的具体形式。

5.6.1.3判别准则

井下检测人员升井后,与井上检测人员共同核对前述记录内容,传感器报警等级均与系统软件所记录的分级报警等级相同,并且传感器和系统均与设定的报警形式相同的,则判定该项功能合格。

5.6.2异地断电功能测试

5.6.2.1测点选取原则

结合矿井断电控制图进行分析,优先选取传输路径和协议最复杂的组合作为测试样本。以下是在可能存在的多种异地控制组合中选取测试样本的逻辑顺序样本(但不应局限于该示例)。

示例:

优先选择传感器到断电器跨协议(如,总线分站到以太网分站,再如RS485 总线分站到CAN 总线分站)配置的;

其次选取传感器到断电器跨交换机(如,两台分站挂接在不同交换机下)配置的;前

两种都没有的情况下,选取同一交换机下配置的作为测试样本。

下井时应携带选定甲烷传感器的配套遥控器。

5.6.2.2测试步骤

本测试仅需派人前往指定甲烷传感器所在地进行相关操作。

到达井下指定传感器位置后,首先应详细记录其位置信息(测点名称、编号等)、设备信息(型号、名称、出厂编号)。

通过遥控器(或通入标准气样)调整被测甲烷传感器的监测值,使其达到异地断电触发数值,记录所设定的数值,保持1 min后恢复传感器正常工作,如此重复3次,每次时间间隔不少于5 min。

上井后,在监控系统软件中找到异地断电事件的3次记录,分别记录对应断电器每一次动作时对应馈电状态为“无电”的最早时刻(分别记做T T1、T T2、T T3);调取被试传感器的数据记录表,找到在井下进行遥控器设定的断电值,分别记录每个断电值出现的最早时刻(分别记做T D1、T D2、T D3);分别计算T Ti

到T Di(i 取1/2/3)的时间差,取最大值为异地断电时间。

5.6.2.3判定准则

监控系统软件中异地断电事件记录齐全,且异地断电时间小于40s,可判定为该项功能合格。如果所测时间超过了企业标准规定值,应在测试报告中备注说明。

5.7多网多系统融合功能检查

5.7.1检查选取原则

调取系统软件的GIS界面。

5.7.2测试步骤

应与分级报警功能测试同步进行。但应确保某一名检测人员处在联动相应的人员读卡设备的读卡区域范围内,且应确保该检测人员能够听到应急广播的告警声响。

下井前,首先检查GIS图形界面中是否存在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人员管理系统设备、应急广播通讯设备(还可能存在电力监控设备)的图标,使用鼠标进行相关操作,检查是否能够查阅这些设备的信息。然后结合分级报警测试过程进行检查,当达到特定报警级别,系统应发出撤人警告,GIS图标中的人员管理读卡设备、应急广播通讯设备对应的图形均应有相应状态提醒,井上检测人员应做好相关记录;同时,井下检测人员应记录井下广播的声响情况及内容、人员标识卡的动作情况。

5.7.3判定准则

GIS界面中的安全监控、人员管理、应急广播(以及可能存在电力监控)设备信息和状态显示正常,应急联动期间各设备状态转换正常,且软件和硬件的联动机制相同,方可认为具备多网多系统融合功能,判定为符合;反之则判定不符合,并记录GIS界面中设备信息和状态显示异常的系统和未联动的设备。

5.8格式规范化检查

5.8.1测点选取原则

在中心站系统软件中进行检查。

5.8.2测试步骤

开始井下测试工作前,应首先确认该系统是否已经按照规定完成联网建设,并做好记录。

5.8.3判定准则

如果确认系统改造后支持联网并按《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第一批标准规范文件目录的通知》(应急科信办〔2019〕3号)中《煤矿感知数据采集规范》要求数据格式上传,方可判定格式规范化符合。

5.9自诊断及自评估功能验证

5.9.1传感器设置自诊断验证

5.9.1.1测点抽样原则

已设置自诊断评估功能的工作面甲烷、隅角甲烷、或者回风甲烷传感器任选其一。

5.9.1.2验证步骤

在监控系统软件中调整选定的甲烷测点的报警或断电门限,使其高于所在矿井安全规程要求的正常门限,查看系统软件是否有配置错误报警提示。做好设置修改值的记录,并做好系统软件是否报警的记录。

5.9.1.3判定准则

系统出现配置错误报警的,方可判定为合格。

5.9.2传感器定期未标校提醒功能验证

5.9.2.1测点抽样原则

工作面甲烷、隅角甲烷、或者回风甲烷传感器任选其一。

5.9.2.2验证步骤

在监控系统软件中调整选定的甲烷传感器,查看其上次标校日期至检查时的天数,设置其标校周期小于该天数,查看系统软件是否对其进行未标校提醒。做好设置修改值的记录,并做好系统软件是否报警的记录。

5.9.2.3判定准则

系统出现未标校提醒的,方可判定为合格。

5.10瓦斯涌出及火灾等的预测预警功能检查

5.10.1测点抽样原则

在监控系统软件界面中查看。

5.10.2验证步骤

查看系统软件中是否有瓦斯涌出及火灾等的预测预警配置、显示界面。应做好相关检查记录,也可对界面拍照(或显示截屏)作为记录。

5.10.3判定准则

有对应界面的,方可判定为符合;反之则判定为不符合,并记录无对应界面的预测预警功能。

5.11应急联动功能验证

5.11.1测点抽样原则

在分级报警功能测试过程中同步进行测试。但应确保某一名检测人员处在联动相应的人员读卡设备的读卡区域范围内,且应确保该检测人员能够听到应急广播的告警声响。

5.11.2验证步骤

首先检查系统软件界面是否具备联动配置功能界面。

在联动配置界面中检查具体的联动策略、机制,按照所设置逻辑关系,在两处指定位置分别进行功能验证。分级报警功能测试过程中和传感器提升防护等级(IP65)验证过程中分别会触发应急联动机制,应分别记录联动后人员标识卡震动或报警响应的时刻、应急广播告警响应的时刻,以及对应断电动作的执行记录和时刻。

应有两名检测人员参与该测试,一人负责记录传感器到达触发限值时刻和联动动作响应时刻,一人负责操作传感器。

5.11.3判定准则

联动成功且响应时间均不超过100s,方可判定为符合;反之则判定为不符合,并记录联动超时时间。

5.12系统性能指标检测

5.12.1巡检周期测试

5.12.1.1测点抽样原则

选取掘进工作面或采煤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开展测试。

5.12.1.2测试步骤

在井下通过遥控器调整指定甲烷传感器的测试值,使其达到报警值,并记录调整的时刻,保持3 min 后恢复正常工作状态,3 min后再次调整测试值,如此重复3次;升井后在系统软件中找到该甲烷测点的实时数据记录,记录3次报警值的时刻,对应地计算出3个井上时刻与井下时刻的差值,取最大值为巡检周期。

注意:检测人员下井前应与系统校时(精确到秒);不同传输制式的传感器,应分别抽样进行测试。

5.12.1.3判定准则

巡检周期超过20s,为不合格;但如果巡检周期超过了企业标准规定值,应在测试报告中备注说明。

5.12.2备用电源供电时间测试

5.12.2.1测点抽样原则

在系统连接图和设备地址明细表中找到电源(多种电源时,选取电池容量最大和最小的)最大的1 个组合负载。

5.12.2.2测试步骤

分别前往指定的电源所在地,直接切断电源的交流供电,并开始计时,在监控系统软件中检查该电源对应本安设备中最早断线的时刻,计算该时刻到交流电断电时刻的时间,记为备用电源供电时间。

5.12.2.3判定准则

电源安装使用时间在1年以内的,备用电源供电时间应不低于4 h,电源安装使用时间为1年以上的,备用电源供电时间应不低于3.5 h,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5.12.3模拟量传输处理误差测试

5.12.3.1测点抽样原则

选取掘进工作面或采煤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开展测试。

5.12.3.2测试步骤

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遥控器调整某一传感器的测试值,使其上升到某一数值,保持3 min后恢复正常工作状态,重复3次,每次间隔5 min;升井后在系统软件中查找该测点的测试值,通过二者的差值计算误差,取最大值。

5.12.3.3判定准则

计算误差小于或等于0.5%即为合格。

5.13加密存储检查

5.13.1测点抽样原则

在监控主机电脑操作系统中抽查。

5.13.2验证步骤

在监控主机中找到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的瓦斯超限、报警、断电信息的备份加密文件,随机点开某个文件。

5.13.3判定准则

文件打开后不是明文存储的,方可判定为符合要求。

6检测报告要求

应出具《现场验收检测报告》,其格式应符合有关规定,有检测依据、检测条件、要求、方法、检测结果,并有明确结论,可附检测关键图片。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检查表

煤矿视频监控大屏幕系统方案

2.2工业电视及工业视频监控系统 2.2.1概述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一次性能源70%以上来自于煤炭,95%以上的煤炭产量来自于井下开采矿井,井下开采矿井平均深度500米左右,由于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严重影响煤矿生产和人身安全。 而煤矿井上和井下光纤数字工业监控系统的建设,是为安全生产、调度指挥和科学决策提供了直观及可靠的手段。 数字工业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有两种方式:普通网线传输和光纤传输。由于井下条件限制,图像数据信息在利用普通网线传输时,在传输距离上、抗电磁干扰及可靠性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远距离传输视频信号时,由于频带宽,电磁干扰严重,使用普通的电缆不可能无畸变地远距离传输,影响视频信号质量,造成图像模糊不清。不符合数字工业监控系统的要求而不予采纳。 因此,煤矿井下数字工业监控系统是以矿用阻燃光缆为传输平台进行信息传输的,它具有信息容量大、无电磁干扰、频带宽、本质安全、重量轻、耐水火、抗拉强度高、无中继远距离传输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环境恶劣的煤矿井下条件。实践证明,用光缆传输图像,不管是从图像质量、抗干扰能力、传输距离和性能价格比方面都比用电缆传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2.2 系统设计原则 数字工业监控系统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可靠性、先进性、稳定性、实用性的原则,满足现代化矿井生产调度、语音广播等需要,最终为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工具。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考虑煤矿企业的各种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 2)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光纤传输、全数字化计算机压缩监控系统,能够减少安全漏洞及消除因工作人员的失误而引起的纠纷,为突发事件提供证据; 3)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工作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方面的维护工作量;

监控系统验收标准

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一、一般规定 1、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 方、横平竖直、劳固结实。 2、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30%~4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20%~30%。 3、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4、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 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S弯。连续弯曲超过2 次时,应加装过 线盒。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5、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7、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8、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9、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3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 、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7、暗盒接线头留长30 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 8、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5 毫米。 9、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10、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11、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2、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13、线槽线管的固定 ①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②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 ③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第二部分视频监控系统验收标准 一、系统的设备、部件、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采用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定型产品; ②系统采用设备和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75Q。 ③系统选用的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并与报价单一致。 ④图象质量可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象质量不应低于4分;(具体见附表) ⑤图象水平清晰度黑白电视系统不应低于400线,彩色电视系统不应低于270线; 二、系统的设计方案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①、根据系统的技术和功能要求,确定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 ②、根据建筑平面或实地勘察,确定摄像机和其它设备的设置地点; ③、根据监视目标和环境的条件,确定摄像机类型及防护措施; ④、根据摄像机分布及环境条件,确定传输电缆的线路路由。 三、摄像机的设置位置、摄像方向及照明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煤矿安全监控联网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联网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推广应用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37号)、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监督管理的通知》(安委办〔2007〕1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订本方案。 1、实时掌握各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2、实现对各煤矿的实时、远程监控和报警,实时掌握各煤矿安全生产状态。 3、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对煤矿的安全监管,大幅提升各级监管部门和矿山企业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4、通过系统平台规范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5、通过项目实施和系统平台运行,促进各级监管部门和矿山企业对安全监管认识水平的提高。 分析 1、各级监管部门在监控中心、办公室等地可实时掌握各矿山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温度、设备开停等情况,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2、在监控中心、办公室等地可实时了解各矿山井下人员和视频画面情况,掌握各矿山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并制止矿山的违规作业和非法生产行为。 3、矿山发生瓦斯超限、一氧化碳超限、井下人员超时等各种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根据超限程度和时间分别向矿井、各级监管部门的值班、管理人员发送手机报警短信,有效的防范矿山事故发生。 4、有隐患事故管理、职工管理、安全设施与制度管理、产量监管、开采区域监管、矿井水监管、矿图管理、安全报表等安全监管功能,可实现矿山的全面监管,提高了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 5、矿山管理人员利用该系统可实现实时、远程自我监控和综合监管,提高了矿山自我管理能力和效率,实现矿山事故的减少和效益的提高。 6、各级监管部门和矿山利用系统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制定隐患治理和应急救援方案,进行监管决策。 1、联网范围:实现全市所有矿井联网。 2、联网层级:市、县、乡镇、企业、矿井等五级煤矿安全监控联网。 3、系统作用:满足全市煤矿安全监控联网监管需要,实现矿山各类系统集成、多级联网、综合监管、应急指挥、安全信息管理、安全监管办公、远程监管、信息共享等八大作用。 4、系统技术:选择性能稳定、成熟可靠、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联网软件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定型产品,可以兼容矿井监控系统,能够实现与省级联网系统的联网。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2007) 2007年1月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的装备、设计和安装、传感器设置、使用与维护、系统及联网信息处理、管理制度与技术资料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 AQ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03—2006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技术条件 MT423—1995 空气中甲烷校准气体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coal m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于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避雷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 3.2 传感器transducer 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3.3 甲烷传感器methane transducer 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及抽放管道内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3.4 风速传感器air velocity transducer 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大小的装置。 3.5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近年来,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如何加强安全生产,提高预警和事后搜救工作效率,摆到了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面前。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保证安全和提高产量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生命为代价。 为此,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有效进行矿工管理,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认为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以灾害预防、搜救为主要目标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 在此环境下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适用于煤矿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本系统从视频监控、信号传输、中心控制、远程监管等各方面提出全方位的解决办法,可以实现井下监控中心、地、市煤矿安全监控指挥中心与省局监控指挥中心联网,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轨道迈进,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另外,煤矿监管部门可以从省部管理中心远程监看井下状况,提出整改方法,减少事故隐患,因此新天安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求分析 在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矿工队伍很大一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培训时间有限的农民工,甚至存在井下抽烟等严重违章现象,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极易发生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我们在分析近期几个煤矿发生的特大事故时发现: 1)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 2)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 3)一旦煤矿事故发生,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搜救效果差。 目前,煤矿井下作业因为远离地面,地形复杂,环境恶劣与地面人员间沟通不便,如果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则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同时要求上级有关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查看进行状况,提出整改方法。 煤矿监控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功能要求: ●视频监控设备满足煤矿行业防爆、隔爆等级国家标准; ●可以实现各级部门联网监控,指挥终端、中心控制室以及上级领导终端可通过语音对讲对煤矿开采企业进行远程指挥; ●系统具有特定的视频效果:以矿井为单元,将一路或多路视频信号进行图像预览和录像。

煤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一、概述 近年来,矿发生事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如何加强安全生产,提高预警和事后搜救工作效率,摆到了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面前。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保证安全和提高产量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生命为代价。 为此,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矿安全监测职能,有效进行矿工管理,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我们认为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以灾害预防、搜救为主要目标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 在此环境下的煤矿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本系统从视频监控、信号传输、中心控制、远程监管等各方面提出全方位的解决办法,可以实现井下监控中心、地、市矿安全监控指挥中心与省局监控指挥中心联网,使矿安全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化、数字化管理轨道迈进,提高矿安全管理水平。 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苗子,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另外,矿监管部门可以从省部管理中心远程监看井下状况,提出整改方法,减少事故隐患,因此天大天财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需求分析 在美国,矿已实现高度机械化,井下工作人员很少,作业规,巷道通畅,一旦发生事故,易于撤离,伤亡不大。而在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矿工队伍很大一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培训时间有限的农民工,甚至存在井下抽烟等严重违章现象。这样的千军万马集中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极易发生事故,

监控系统验收标准

监控系统工程验收标准 一、电源、设备线缆验收标准 1、线缆、设备等各种标签应完整、清晰,检查连接线缆路由,走线是否整齐, 各设备连接线缆是否绑扎整齐。 2、不同连接线缆进行明显标识,各摄像头对应的视频线、控制线应明确标识(或 在提交用户资料内注明)。 3、视频接头处用焊锡将BNC接头与视频线连接,保证无虚焊。安装螺丝必须拧 紧。 4、摄像头电源的防水和绝缘需可靠。 5、电源、线缆等接地需符合防雷标准,设备安装需在35m/s的风速下正常工作。 6、敷设的电源线缆应符合相关要求。 二、摄像机安装要求 1、摄像机装置的安装应牢靠、稳固。 2、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 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不能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3、检查摄像机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是否符合 要求。 4、其他摄像机机座与支架或云台的安装尺寸应符合要求。 5、所有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且不得使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6、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逆光安装,若必须进行逆光安装的地方,应选 择将监视区的光对比度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围内。 三、线缆敷设部分的验收要求 1、管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3、管件的材质、规格均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四、硬盘录像机的验收要求 1、安装位置正确。 2、安装符合工艺要求。 3、现场调阅录像资料,抽查夜间录像资料。 4、检查录像时间。 五、监控图像的验收标准 1、图像上不易察觉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2、记录图像的回放质量能辨别人的面部特征。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产品检验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产品检验方案 1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中涉及的13项内容的检验,升级改造未涉及的内容,执行现行标准。 2 检验准备要求 系统生产企业在送检之前,应做好文档准备和样品准备工作。 2.1 文件资料要求 检验实施前,送检企业应向检验机构提供以下书面材料,为检验机构高效有序开展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1)梳理出完备的技术资料,包括企业标准(或技术说明)、使用说明书、受控表、图纸; (2)提交传感器到其上级设备的通讯协议文件; (3)提交自评估报告和自检报告,自检检验报告应重点体现系统巡检周期、异地断电时间、备用电源时间等技术指标的测试情况和结果数据; (4)抗干扰摸底测试报告,应包含抗干扰测试详细情况和结果数据。 2.2 样品要求 除应符合MT/T 772-1998第5章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2.2.1 轮巡主从式的系统送样要求 (1)中心站设备。应包含:监控主机设备2台(含显示器)、打印机1台、井上传输设备1台。 (2)井下传输设备。系统主传输为环网的,应至少2台完整整机;其他接口设备各1台;其它为机芯(模拟传输设备)构成环路等网络机构的最大配置,多种型式的传输设备每种至少1台。 (3)分站。整机数量应不少于3台,系统配备多种型式分站时每种至少1台,其余为模拟分站设备。 (4)电源。应不少于3台,多种型式的电源每种至少1台。 (5)信号转换器(如有)。总数应不少于1台,多种型式的信号转换器每种至少1台。 (6)每种本安电源最大组合负载的全部传感器。

(7)传感器、执行器、声光报警器。每种设备至少1台整机,数字量传感器设备及数字量传感器模拟板总数要满足2台分站满容量;执行器、声光报警器的设备总数应满足甲烷风电闭锁的检验需求。 (8)井上融合后的系统牵涉到联动子系统的设备由企业提供最小组合样品(至少包含人员分站、人员识别卡、应急广播设备)满足应急联动功能的检验需求。 (9)井下融合后的系统企业提供人员、应急广播等系统全部设备,且满足各自行业标准送样要求。 (10)构成系统的其它必要设备。 2.2.2 其它巡检方式系统送样要求 (1)分站。应不少于3台整机,系统配备多种型式分站时每种至少1台,其余为模拟分站设备。测试前,1台整机分站必须挂满实际传感器,其余所有分站(含模拟分站)均采用软件程序模拟满容量上传数据包。 (2)其余要求与轮巡主从式的系统一致。 2.2.3 抗电磁干扰试验(EMS)的样品准备 在前述样品中选择相应设备用以进行EMS试验,至少应具备下列设备:(1)中心站设备(即地面设备)一套,一般至少应有: a)监控主机1台(含显示器); b)地面交换机等接口设备各1台,且应满足系统所需的全部下井数据通道的配置需求; c)声光报警器(如有)1台,如有多种,应各有1台; d)避雷器(如有)1台,如有多种,应各有1台; e)其他与井下设备可靠运行密切关联设备,例如将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交换机放置在地面中心站作为地面交换机使用时,该设备也应视为中心站设备。 (2)井下交换机等接口设备,应满足如下配置: a)系统主传输为环网的,应至少2台,且保证不同规格型号的交换机每种1台;其他接口设备各1台; b)系统主传输为非环网的,各种规格型号接口设备应至少各1台。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编号:AQ-JS-0713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Design scheme of coal m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近年来,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如何加强安全生产,提高预警和事后搜救工作效率,摆到了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面前。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保证安全和提高产量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生命为代价。 为此,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有效进行矿工管理,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认为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以灾害预防、搜救为主要目标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 在此环境下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适用于煤矿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本系统从视频监控、信号传输、中心控制、远程监管等各方面提出全方位的解决办法,可以实现井下监控中心、地、市煤矿安全监控指挥中心与省局监控指挥中心联网,使煤矿安

全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轨道迈进,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另外,煤矿监管部门可以从省部管理中心远程监看井下状况,提出整改方法,减少事故隐患,因此新天安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求分析 在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矿工队伍很大一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培训时间有限的农民工,甚至存在井下抽烟等严重违章现象,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极易发生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我们在分析近期几个煤矿发生的特大事故时发现: 1)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 2)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 3)一旦煤矿事故发生,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搜救效

视频监控验收规范(试行)

社会治安与城市管理智能化视频系统 预验收制度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月

目录 引用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验收制度的建立重要性、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前端设备安装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支架与立杆安装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设备箱安装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摄像机安装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辅助光源安装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缆线敷设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一般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室内布线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室外布线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设备供电施工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监控中心供电施工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前端设备供电施工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接地防雷建设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一般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监控中心接地防雷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前端设备接地防雷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传输线路接地防雷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标签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监控前端标签规范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监控中心标签规范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施工安全管理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施工阶段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组成 1.1 数据交换中心 此部分主要由数据采集服务器和两台互为冗余的网路交换机组成。 数据采集服务器:主要通过井下隔爆交换机把井下各个电力监控分站的数据采集汇总到此服务器,完成数据处理及数据备份。 选用了IBM X3500服务器一台,做了RAID5磁盘镜像。 网路交换机:采用了双交换机、冗余设计,保证了地面集控站与数据交换中心的数据链路安全。 选用了CISC029系列的两台网络交换机。 1.2 地面集控站 此部分主要配置包括两台互为双机热备的电力监控服务器(选用IBM X3500服务器)和两台操作员站(选用DELL工控机)。 主要根据采集的电网数据和友好的软件平台,实现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管理。另外,地面集控站预留了视频及WEB接口,便于将来扩充视频服务器和WEB服务器。视频服务器主要用于将井下和地面的配电室及变电所现场安装的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监视和保存;WEB服务器则用于将系统采集的电网数据以网页的形式发布到公司的办公系统网络中,公司领导只要在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就可以观看到全矿的电网实时数据。 综述,以上体系结构符合集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原理,满足了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并且符合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关键设备用了冗余配置。 二、系统软件 2.1 系统组态软件 选用了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的SIMATIC WinCC组态软件,布置在地面集控站的监控服务器上,实现用户的监控需求。采用此软件主要有以下优点: (1)包括所有的SCADA功能在内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最基本的WINCC系统仍能够提供生成可视化任务的组件和函数,而且最基本的WINCC系统组件即涵盖了画面、脚本、报警、趋势和报表的各个编辑器。 (2)强大的标准接口。WINCC提供了OLC、DDE、ActiveX、OPC等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其他应用程序交换数据。 (3)使用方便的脚本语言。WINCC可编写ANSI-C和Visual Basic脚本程序。 (4)具有向导的简易(在线)组态。WlNCC提供了大量的向导来简化组态工作。在调试阶段还可以进行在线修改。 2.2 系统数据库软件 系统选用了力控实时数据库,它以其强大的功能,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完整的实时管理工具,能够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产生和统计信息,为实施企业管控一体化提供稳固的基础和有力的保证。其性能主要有: (1)真正的分布式结构,同时支持C/S和B/S应用; (2)实时数据库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 (3)灵活的扩展结构可满足用户各种需求; (4)高速的数据存储和检索性能;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措施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措施 1我国煤矿监控系统防雷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化管理意识的增强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煤矿安全监控技术的日益成熟,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在全国大中型矿井中已比较广泛地得到应用。这些系统从中心监控微机系统、通讯设备、检测设备和执行设备等的投资到安装调试,其资金投入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但是,目前在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发展上,生产厂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监测与控制的性能指标上,对一些不常发生的系统安全问题则关注不够,因此在电路设计时没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如系统自身防雷击能力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近年来,行业主管部门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组织专家对原《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对相关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很多较早安装并正工作在煤矿中的系统,其固有隐患仍没能得到解决。当携带有大能量的雷电击中系统防雷能力较薄弱的通讯传输线路,尤其在击中有一定高度的架空传输线路后,尽管传输线路使用的是屏蔽线缆,并要求做可靠接地(如果屏蔽效果不好,接地质量较差则更危险),但雷电的危险能量仍能窜入线路中,并进入正在运行的设备,轻则造成设备损坏,重则有可能因设备损坏造成电火花外漏,由电火花引起井下瓦斯和煤尘的爆炸。2防雷措施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我国煤矿正在使用的多种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与一些厂家进行了技术研讨后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在地面中心站机房外被避雷系统保护的区域距中心站有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加装一级安全栅;在井下和地面分站到中心站的通信线路上,在距分站距离较近的安全地带也加装一级安全栅,用这两个安全栅来吸收线路上传来的雷电能量,即让雷电能量首先冲击安全栅,由安全栅负责将雷电能量及瞬间电压电流峰值限制在一个安全值内,然后再传到中心站计算机和分站计算机接口,这样就可解决雷击损坏设备的问题。使用两个安全栅的电路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安全栅电路原理图见图2。 图1防雷击安全栅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安全栅电路原理图 3安全栅电路设计方案 3.1音频耦合变压器电路功能及设计注意事项 在该安全栅中,音频耦合变压器起着将本安侧电路与非本安侧电路隔离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该音频耦合变压器时,其通频带要保证监控系统通讯信号正常通过,且一次侧与二次侧的匝数应相同,以不影响原系统的通讯性能。 3.2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功能及设计注意事项 该安全栅电路采用了过流过压双重保护措施。 其中r起着限流作用,当本安侧电流增大时,r上压降增加,限制输出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实施规范标准

工程测试、验收及运用的检测技术、测试仪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的基本程序、检验项目和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内、外部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听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367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 6996.11 透射式电视区域测试图 GB 6996.12 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A型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压暂p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A/T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B/T16677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防范系统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制止重大治安事故为目的,综合运用技术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组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2 视频 高清视频指视频经过编码后的图像分辨率达到720P(含)以上的数字视频,即分辨率为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1080P/i)等。 3.3 视频探测 用光电成像技术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3.4图像质量 指能够为观察者的分辨的光学图象质量,它通常包括分辨率、灰度等级、色彩指标及信噪比等。 3.5 图像分辨率 目前应用最广范的摄像机分辨率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1080P/i)等。 3.6 视频信号丢失报警 指视频主机对视频信号监控测现场图像变化,一旦达到设定阀值,系统即视为视频信号丢失,并给出报警信息的一种系统功能。 3.7 前端设备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四川XXXX煤业有限公司 (XX煤矿)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四川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机电科 二0一七年十一月编制

四川XXXX煤业有限公司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为保证四川XX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以下简称XX煤业)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煤安监函〔2016〕5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XX煤业安全监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的技术发展和XX煤业矿井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安全监控系统改造目标 本着“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指导思想,通过建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完善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煤矿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实现煤矿企业监测管理的一体化。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保障系统的扩展性。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井下日常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同时,通过监控系统的联网功能,实现向上级管理部门的数据上传,实现上级管理部门对矿井的集中监管功能。 二、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原则 1、按照(煤安监函〔2016〕5号)文件精神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要求进行安全监控系统改造工作,并明确总体技术要求。 2、企业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3、充分利用现有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装备的基础上,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确保通过升级改造,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4、新安装系统与煤矿在用系统分类处理。新安装的系统满足全部新要求,在用系统应满足基本要求,其余要求分步实施。 三、安全监控系统项目改造组织领导机构 为了安全监控升级改造有效开展,XX煤业成立此次安全监控系统改造升级相应领导管理机构,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成员:XXX、XXX 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四、目前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简述 矿井装备有KJ101N煤矿综合安全监控系统一套,KJ101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生产,KJ101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采用时分制进行信息传输,信息的主要传输过程是井下分站到地面主机、地面主机到井下分站信息交换过程。当传感器挂接系统上工作时,信息的传输主要表现为:信息的采集、变换、隔离、处理,此为信息上传。信息下发是由地面主机产生的(一为键盘输入,二为系统软件任务),它通过KJ101N-J型矿用信息传输接口处理,本安非安隔离,传输到井下的分站处理后,执行相应的任务。

煤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是国家的基础工业,尤其现在能源紧张的形式下,煤炭行业更是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同时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也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事故频频发生,给工人造成了身体的伤害;同时也给煤炭行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于是,煤矿监控开始出现并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煤矿监控设计方案有哪些特点?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具有什么功能?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深圳市xx科技有限公司系统集成部经理李先生、深圳xx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生、深圳天xx 科技有限公司联网安全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袁先生、深圳市xx安防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林先生。 煤矿监控的产生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5%,可事故伤亡人数却占80%。在这些事故中,瓦斯爆炸又占绝大多数。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因素,但各煤矿生产企业安全监测不完备、管理手段落后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内频繁发生的煤矿事故中,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内各有关方面为了提高产量、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现代[换行]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为了对井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监控系统为煤矿监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深圳xx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生介绍说,目前,煤矿系统的监控分为井下监控系统和井上监控系统两大类。煤矿井下作业因为远离地面,地形复杂,环境恶劣,所以容易发生事故。利用远

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苗子,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基于TCP/IP协议的IP网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高速宽带主干网的建成和各地区高速接入系统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基于IP技术的各种视频通信应用,如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所以在煤矿监控系统中引入现代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将是一种趋势。这也是本文要讲述的重点。井上监控主要是针对地面运行设备和煤炭运销系统,本文将不对此类方式展开叙述。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为此于2002年4月25日下发的“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第十六条中规定:“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开采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时,必须采取包括突出预测、突出防治、效果检验、安一体’综合全防护等‘四位措施”。煤矿监控的特点煤矿监控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井下作业因为远离地面,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苗子,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换行]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随着现代通信技术与测试测量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时代已经到来。采用微波通信技术、数字视频处理技术、CDMA/GPRS通讯技术、IP通信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等先进通信技术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观测

监控系统检查、验收与维护标准

起重设备监控系统 检查、验收及维护的标准 (架桥机)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三月 编制单位: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设备运营事业部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检查与验收标准 (1) 第1节视频监控 (1) 第2节传输电缆 (2) 第3节传感器、编码器与限位装置 (2) 第4节信号处理单元及控制器 (2) 第5节监控系统软件及系统集成 (2) 第6节远程监控(选配) (3) 第7节安装人员与司机的交接工作 (3) 第8节资料验收 (3) 第三章日常维护 (3) 第1节易损件统计与储备 (3) 第2节常见问题的处理 (4) 第3节使用注意事项 (4) 第4节设备安拆注意事项 (5) 第四章配件清单 (5)

章1章概述 起重机监控系统是独立的,能自动检测出起重机所吊载的质量及吊具所处的空间位置,并能显示出其额定载重量和实际载荷、天车运行的速度及位置。起重机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检测起重机工况,自带诊断功能,快速危险状况报警及安全控制。具有黑匣子功能,自动记录作业时的危险工况,为事故分析处理提供依据。目前用于轮轨式提梁机、轮胎式起重机、和铁路架桥机等机械设备。 章2章检查与验收标准 第1节视频监控 1.1摄像头清晰、有效且安装方式正确; 1.2车载显示器画面清晰; 1.3影像或参数的存储容量满足现场需要; 章2章传输电缆 2.1信号线具备屏蔽能力、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2.2电缆的线号清晰、明确且不易丢失; 2.3信号线、电源线走线时可余留少许的线缆长度,不可过多冗余; 2.4线缆走线整齐且均用消防水带或波纹管包裹,不可裸露在外;2.5线缆外表无破损处、无过度氧化部位; 2.6线缆规格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第3节传感器、编码器与限位装置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09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标准版本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近年来,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如何加强安全生产,提高预警和事后搜救工作效率,摆到了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面前。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保证安全和提高产量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生命为代价。 为此,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有效进行矿工管理,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认为提升安全生

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以灾害预防、搜救为主要目标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 在此环境下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适用于煤矿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本系统从视频监控、信号传输、中心控制、远程监管等各方面提出全方位的解决办法,可以实现井下监控中心、地、市煤矿安全监控指挥中心与省局监控指挥中心联网,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轨道迈进,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另外,煤矿监管部门可以从省部管理

煤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X X 煤 矿 XXX公司 2013-04

第一部分视频监控系统 矿井光纤网络视频系统国内外现状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严重影响生产和人身安全。煤矿井上、井下光纤网络视频系统的实施,对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科学决策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手段。 工业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有两种方式: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由于井下条件限制,图像数据信息利用电缆传输时,在传输距离、信息容量、抗电磁干扰及可靠性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特别在远距离传输视频信号时,由于频带宽,电磁干扰严重,用普通的电缆不可能无畸变地远距离传输,影响视频信号质量,造成图像模糊不清。国外在20世纪50-60年代已经采用了光缆传输的网络视频系统,但由于该时期的摄像机设备在照明(光线要求)达不到预期要求的条件下造成图像质量不理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国外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日趋成熟,已经推出了低照度(0.0003lux)长寿命固定CCD摄像器件,为各种场合普遍使用网络视频监视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如:煤矿井上/下网络视频监视系统、银行及财务安全保卫系统、铁路车站、沿海港口码头及煤质运销系统等。 煤矿井下光纤通信是以矿用阻燃光缆为信道进行信息传输的新兴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无电磁干扰、频带宽、本质安全、重量轻、耐水火、抗拉强度高、无中继远距离传输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在环境恶劣的煤矿井下使用。8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煤矿井下开始采用光纤技术传输电视图像。实践证明,用光缆传输图像,不管是从图像质量、抗干扰能力、传输距离、性能价格比方面都比用电缆传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设计方案: 一、系统设计依据、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设计规范》 3.《智能调度室装备规范》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根据煤矿安全监控相关标准规范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煤安监函〔2016〕5号)的技术要求,通过升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完善对煤矿矿井的环境监控、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等功能,实现煤矿企业监测管理的一体化,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的可靠性;为建设现代化的高新煤矿企业,安全信息中心站软件要求具有综合性强、功能先进、富有人性化、易操作等特点,可对监测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处理并自动执行监控操作,目前采用天地常州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KJ95X安全监控系统,已经升级改造完毕,需要进行系统验收,现制定以下验收规范进行工程验收。 一、验收前准备: 召开验收专项会议:明确验收的目的及要求,宣布验收需要提供、携带、配备的资料、仪器、设备、人员,将所有验收人员按地面、井下进行分组,并分配验收组长。 二、验收依据: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煤矿安全规程2016》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三、验收流程: 验收分安全监控系统基本功能和升级改造功能验收: 基本功能包含:瓦斯电、风电闭锁测试,分站备用电池测试、机房设施齐备等方面。 升级改造功能验收:参考国家相关技术标准逐项进行,验收过程中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项目各个科室和安全信息中心现场协调解决办法,制定整改期限再次进行

验收。验收全部合格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后,统一签字确认验收结果。 四、所需资料、仪器、设备

附表1 安全监控系统验收表——基本功能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