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教学任务书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教学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主要是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所出现的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的学科。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及人工智能等的重要基础,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各种领域。

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是为了将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对象在计算机中表示出来并对它们进行处理。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中各任务的设计和调试要求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可以讨论,但不可以拷贝。

2. 做好上机准备:每次上机前,要事先编制好准备调试的程序,认真想好调试步骤和有关环境的设置方法,准备好有关的文件。

3. 按照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建立功能模块,要求按照如下几个内容认真完成:

1)需求分析:在该部分中叙述,所选课题的功能要求。

2)概要设计:在此说明所选课题的功能模块,以及每个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可以是描述算法的功能模块图),所选课题的的数据结构以及其存储结构设计说明等。(如果指定存储结构请写出该存储结构的定义)

3)详细设计:针对2)中的主要功能模块,画出流程图,给出主要功能模块的流程图、算法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4)编码实现:给出3)中主要功能模块的函数实现,重点是函数的声明,变量或参数的说明,以及程序的功能说明与注释,不必把所有代码都写上,主要写出其声明与注释等。

5)实验结果与分析: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的结果,程序运行效果截图(截图可以打印,

也可手抄记录),并对实验结果给出分析说明,主要分析说明验证其正确性。

6)总结:总结可以包括:每个模块设计和调试时存在问题的思考(问题是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算法的改进设想等,以及在课程设计过程的收获、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思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数据结构》和《算法》课程的认识等内容。

4. 实现的结果必须进行检查和演示,程序源代码和程序的说明文件必须上交,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上交时每人交一份,文件夹的取名规则为:“学号姓名”,如“10101199王五”。该文件夹下至少包括:“源代码”。由学习委员收集按规定时间统一上交,另外,要上交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手写。也由学习委员收集按规定时间统一上交)

5. 课程设计报告,可以按照:问题描述,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实验结果与分析,总结的格式书写。编码实现部分不要附源代码,只需要对重点函数及结构进行说明。

6. 报告与源程序提交

时间:课程设计的第二周星期四前提交报告与源程序,学习委员收集上交,迟交无成绩。

形式:课程设计报告。另外,根据最后的验收与答辩给出最终成绩。

三、课程设计题目与内容要求

1. 停车场管理

问题描述

设停车场内只有一个可停放n辆汽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由北向南排列(大门在最南端,最先到达的第一辆车停放在车场的最北端),若车场内已停满n辆汽车,则后来的汽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一旦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开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外,其它车辆再按原次序进入车场,每辆停放在车场的车在它离开停车场时必须按它停留的时间长短交纳费用。试为停车场编制按上述要求进行管理的模拟程序。

基本要求

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按照从终端读入的输入数据序列进行模拟管理。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对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后的输出数据为:若是车辆到达,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或便道上的停车位置;若是车离去;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纳的费用(在便道上停留的时间不收费)。栈以顺序结构实现,队列以链表实现。

测试数据

设n=2,输入数据为:(‘A’,1,5),(‘A’,2,10),(‘D’,1,15),(‘A’,3, 20),(‘A’,4,25),(‘A’,5,30),(‘D’,2,35),(‘D’,4,40),(‘E’,0,0)。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其中,‘A’表示到达;‘D’表示离去,‘E’表示输入结束。

2. 哈夫曼编码与译码

问题描述

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信息通讯可以大大提高信道的利用率,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降低传输成本。但是,这要求在发送端通过一个编码系统对待传输数据预先编码;在接受端将传来的数据进行译码。针对字符集A(最少包含a-z的26字母以上)及其各字符的频率值(可统计获得)给出其中给定字符哈夫曼编码,并针对一段文本(定义在A上)进行编码和译码,实现一个哈夫曼编码/译码系统。

基本要求

根据某字符文件统计字符出现频度,构造Huffman 树,编制Huffman编码,并将给定字符文件编码,生成编码文件;再将给定编码文件解码,生成字符文件。(要求按二进制位表示编码)

3. 校园导航系统设计

问题描述

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指从指定的某一点v开始,求得从该地点到图中其它各地点的最短路径。并且给出求得的最短路径的长度及途径的地点。

设计学校的平面图,至少包括10个以上的场所,每两个场所间可以有不同的路,且路长也可能不同,找出从任意场所到达另一场所最短路径(即用迪杰斯特拉算法),以及从任意场所到达所有场所的最短路径(即用弗洛伊德算法)。

基本要求

要求完成以下功能:

(1) 输出顶点信息:将校园内各景点输出。

(2) 输出边的信息:将校园内每两个位置(若两个位置之间有直接路径)的距离输出。

(3) 修改:修改两个位置(若两个位置之间有直接路径)的距离,并重新输出每两个位置(若两个位置之间有直接路径)的距离;

(4) 求最短路径:输出给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长度及途经的地点,输出任意一点与其他各点的最短路径。

4. 源程序的相似性

问题描述

对于两个C++语言的源程序代码,用哈希表的方法分别统计两个程序中使用C++语言关键字的情况,并最终按定量的计算结果,得出两份程序的相似性。

基本要求

建立C++语言关键字的哈希表,统计在每个源程序中C++关键字出现的频度, 得到两个向量X1和X2,通过计算向量X1和X2的相对距离来判断两个源程序的相似性。

例如:

关键字Void Int For Char if else while do break class

程序1关键字频度 4 3 0 4 3 0 7 0 0 2

程序2关键字频度 4 2 0 5 4 0 5 2 0 1

X1=[4,3,0,4,3,0,7,0,0,2]

X2=[4,2,0,5,4,0,5,2,0,1]

设s是向量X1和X2的相对距离,s=sqrt( ∑(x1[i]-x2[i]) 2 ),当X1=X2时,s=0, 反映出可能是同一个程序;s值越大,则两个程序的差别可能也越大。

测试数据

选择若干组编译和运行都无误的C++程序,程序之间有相近的和差别大的,用上述方法求s, 对比两个程序的相似性。

选作内容

建立源代码用户标识符表,比较两个源代码用户标识符出现的频度,综合关键字频度和用户标识符频度判断两个程序的相似性。

5. 数据结构排序算法演示系统

问题描述: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执行时间。试通过随机的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基本要求:

(1)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可采用菜单或其它人机对话方式进行选择。

(2)实现各种内部排序,包括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等。

(3)演示程序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每次测试完毕显示各种比较指标值的列表,以便比较各种排序的优劣。

测试数据:

利用随机函数产生N个随机整数(10000以上),对这些数进行多种方法进行排序。比较的指标为有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以3次计)。

6. n皇后问题

问题描述:

n皇后问题,即在n×n的棋盘上摆放n个皇后,使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

基本要求:

用回溯法及拉斯维加斯概率算法求解并比较复杂性。

测试数据:

要求至少测试四皇后、八皇后。

四、成绩评定

评分标准:

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验收与答辩)、课程设计报告书的质量和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考勤等)等按照40%、40%、20%综合打分。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上机程序未通过者、无设计报告者以及严重抄袭他人设计者,成绩均为不及格。

(注意每个同学的输入数据要自行设计,禁止抄袭,否则成绩为不及格)。

数据结构与算法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专业

学号

姓名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学生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 10金材(2)班 姓 名 张泽添 学 号 3110006711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见 图1)。设计内容应包括:两级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图2为参考传动方案。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已知条件: (1)运输带工作拉力:F =2.7 kN ; (2)运输带工作速度:v = 2 m/s ; (3)卷筒直径: D = 320 mm ; (4)使用寿命: 8年; (5)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动力及传动装置 D v F 图1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图2 参考传动方案

(6)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 (7)工作环境:室内,轻度污染环境; (8)边界连接条件:原动机采用一般工业用电动机,传动装置与工作机分别在不同底座上,用弹性联轴器连接。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工作图1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4版 (2)林怡青、谢宋良、王文涛编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3)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手册等。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2年 04月16 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2年 04月27 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2018)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及指导书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2018.7

设计任务书 现某住宅小区需兴建4栋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6层住宅(37-40号楼),计划总工期为九个月,要求学生根据该工程的设计图纸及本任务书的要求,编制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一、已知设计资料 1. 图纸一份(另发)。 2. 建筑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 3. 建筑现场附近有永久性高压线及自来水干管通过,施工用水、电可直接引入。 4. 模板、钢筋在现场加工,混凝土、砂浆购买成品。 5. 可供利用的场地范围及道路见建筑平面示意图。 6. 施工开工日期为2018年11月1日。 7. 因施工单位的基地离该工地不远,故无需考虑现场临时的生活设施(如食堂、宿舍等)。 二、设计要求 1. 列出该工程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工程量(参考工程量清单)。 2. 拟订各个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及相应的质量与安全措施。 3. 计算各个工程项目的劳动量,部分材料量和机械台班数。 4. 编制主导工程的流水施工方案。 5. 编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以日计算)。 6. 设计整个建筑场地的施工平面图,在图中包括: (1)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2)加工棚、仓库的布置 (3)布置运输道路 (4)布置行政管理及文化、生活、福利用临时设施 (5)布置水电管网及设施 三、设计的内容 学生在完成本设计时,应包括下列两部分的内容: (一)设计说明书 1. 对该建筑物的概况和施工条件简单叙述,主要包括该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以及施工设计的原始资料。 2. 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劳动量计算作为设计说明书的附件。 3. 主导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 主导工程流水施工方案(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施工层的划分、每层施工段数、总施工段数、各工种工作队数、计划工期等参数的计算)及整个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说明。 5. 各种为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材料仓库堆场面积的计算。 6. 设计施工平面图的必要说明。 7. 设计说明书及附件以A4打印装订成册,将评分表放在最后一页。打开课堂派网页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53201662.html,/,使用邮箱或手机号注册并绑定微信,使用邀请码GMZJ5F加入班级,编辑个人信息后上传设计说明书部分。 (二)设计图表 1. 该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表,采用A3图幅绘制。 2. 施工平面图按比例在A3图幅中绘制,各仓库、堆场应注上尺寸。

课程设计任务书

青岛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电子(三班) 学生姓名: 刘琳燕 指导教师: 王汉萍庄晓东 下发日期: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方向:图像边缘检测 题目: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专业课程设计日期:2011.12.9 ~ 2011.12.23 一、题目来源: 教师自选题目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总结边缘检测的方法,并利用所查到的边缘检测算子对一幅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显示检测结果;对添加噪声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比较各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的敏感性;讨论如何能够消除噪声对边缘检测的影响;较深入研究其它的一种边缘检测算法。 设计中要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和体会。 三、各阶段时间安排,应完成的工作量: 专业课程设计的时间共2周。 1. 12月9日,布置任务; 2. 12月12日----14日,查阅资料; 3. 12月15日----20日,研究边缘检测算法,编写并调制程序; 4. 12月21日----23日,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四、参考文献: 1. MATLAB R2007 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王爱玲,叶明生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 MATLAB 7.0 图形图像处理,王家文,李仰军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3. MATLAB 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董长虹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4. 图像处理和分析基础,章毓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编著,阮秋奇阮宇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评语: 认真正确完善完善工作态度:较认真理论分析:较为合理方法设计:合理 不认真一般一般 较差较差 思路清晰出勤 论文撰写:思路较清晰其它:工作主动 一般拒绝抄袭 思路混乱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电气1201)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第二学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计划书 班级:电气2012级1班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学时学分: 1 周1 学分 指导教师:吴建国 二○一四年六月九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知识,利用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实现一些电子电路,以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电子器件实现系统、绘制系统电路图的能力,为实际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通过查阅手册和参考文献,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于调试技能。 (5)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7)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次课程设计,原则上指导老师只给出大致的设计要求,在设计思路上不框定和约束同学们的思维,所以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有所发挥,并力求设计方案凝练可行、思路独特、效果良好。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第一天:教师布置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求,提示设计要点。 第二~四天:查阅资料(在图书馆或上网),提出设计方案。 第三~八天:画出详细设计图(电路图),得出实验结果并写出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题目一音乐彩灯控制器设计 题目二温度测量与控制器设计 题目三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题目四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题目五多路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 题目六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题目七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四.设计流程: 1.选题并由指导教师简要讲解题目;

2011级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报告规范要求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论文)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指导教师: 学生: 学号: 专业:自动化 班级: 设计日期:2014.9.15—2014.9.19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2014年9月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自动化学院2011级自动化专业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运动控制系统是通过控制电动机电压、电流、频率等输入量,来改变工作机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量,使各种工作机械按人们期望的要求运行,以满足生产工艺及其他应用的需要。在电力、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等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运动控制技术不但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运动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和应用能力是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通过运动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运动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5、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整个设计中要注意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的运动控制系统相关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创造能力。课程设计从确定方案到系统设计要求有理有据,仿真过程要求图文并茂,论证充分。 2、在整个设计中要注意培养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力完成课程设计的所有内容,严禁抄袭。 3、课题设计报告要求严格按照课程设计排版要求规范格式,且文字通顺,逻辑性强。 4、课题设计报告内容部分字数要求为6000字左右。(A4纸打印8页左右) 三、参考资料 1、阮毅, 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4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洪乃刚.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林飞, 杜欣.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MATLAB仿真.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4、顾春雷等,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与MATLAB仿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四、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课程设计时间总共5天。 1、参考相关资料,消化设计内容(1天);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毕业设计任务书——某工程施工图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匙静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工程建筑管理教研室) 2005.3

编制施工图预算任务书 一.编制内容: 1.根据给定施工图完成该工程的施工图预算。 2.完成据实调整部分的材料用量分析。 3、编制基础分部工程量清单形式的招标及投标报价。 二.编制要求: 1.计算书:要求计算过程详细、完整、算式清楚。(手工计算) 2.施工图预算书:含编制说明,定额套用,取费。要求定额套用、换算正确。(手工或使用广联达预算软件上机操作) 3.据实调整材料用量:掌握据实调整材料范围,材料用量计算准确。(手工或使用广联达预算软件上机操作) 4、只编制基础土方开挖和混凝土的清单报价(手工计算后上机操作,加以 比较)。

施工图预算编制指导书 一、准备阶段: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应掌握的有关资料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河北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预算工作手册、现行调价文件、施工图纸等。 1.熟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要求掌握定额各章、节内容的划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能熟练、正确地套用、换算定额, 2.熟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 要求掌握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类别的划分,施工单位取费资质等级的划分;掌握建筑工程项目费用构成的内容,取费方法。 3.熟读施工图纸。 必须清楚地了解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建筑图、结构图、细部大样等各图纸之间是否相互对应,是否有矛盾之处。对图纸中选用的标准图集,要掌握其使用方法。通过熟悉图纸,必须对该建筑的全部构造、材料做法、装饰要求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编制施工图预算打好基础。4.熟悉现行调价文件及据实调价材料的价格。 二、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 1.确定工程量计算项目 根据施工图纸的内容和定额项目,列出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名称。2.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的计算工作,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是最繁琐,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数据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在工程量计算上多下功夫,才能保证预算的质量。计算时应注意: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一.设计内容: 以一个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及其施工特点分析 编写工程概况应对拟建工程的工程特点、地点特征和施工条件等作一个简要的、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 2.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其内容应包括: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和施工顺序;选择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制定保证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3.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资源供应条件,用横道图或网络图,对该单位工程从工程开工到全部竣工的所有施工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4.施工平面图设计 施工平面图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条件,正确地确定在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所需各种临时设施与拟建工程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 二.设计方法及要求: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工程概况,是对拟建工程的工程特点、现场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所作的一个简要的、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其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建设概况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工程名称、性质、用途和建设目的;开、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情况;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等。 2.工程特点分析 应根据施工图纸,结合调查资料,简练地概括工程全貌,综合分析工程特点,突出关键重点问题。对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施工的难点尤应重点说明。具体内容为: (1)建筑设计特点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建筑面积、层数、层高、总高度;平面形状和平面组合情况;室内外装修的情况;屋面的构造做法等。为弥补文字叙述的不足,应附上拟建工程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简图,图中要注明轴线尺寸、总长、总宽、总高及层高等主要建筑尺寸。 (2)结构设计特点 主要说明:基础类型、埋置深度、桩基的根数及桩长,主体结构的类型,柱、梁、板、墙的材料及截面尺寸,预制构件的类型及安装位置,楼梯的构造及型式等。 (3)建设地点特征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位置、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气温条件、冬雨期施工起止时间、冻层厚度、主导风向、风力和地震设防烈度等。 (4)施工条件 主要说明:水、电、气、道路及场地平整的情况,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生产及供应情况,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劳动力的落实情况,劳动组织形式及施工管理水平,现场临时设施、供水、供电问题的解决等。

《综电子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综电子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综合电子系统设计 院(系、部、中心)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信091、电信092 起止日期2012.9.3-2012.9.14 指导教师冯月芹

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通过一个电子产品的整机制作,全面了解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电气部分),从而巩固和提高同学们的电路设计能力、PCB板设计能力、PCB板制作能力、电子元件的采购及检测能力、电路安装能力和电路调试及检修能力等,以适应电子企业相应岗位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同学们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 通过课程设计,达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的理解,掌握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的方法以及PCB制作的方法,并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实际项目的程序设计及软硬件调试。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2个,学生分组,每组完成2个题目。 一、实训任务1:完成一个实用电子产品的PCB设 计及制作 1.选定一个实用电子线路(写出主要的性能指标)。但要有实用功能;电路设计要有设计原理,用他人电路要有工作原理。 2.设计PCB板。板子大小及板层视电路而定,板上要有你的班级及姓名(铜膜);需打印出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和元件清单。 3.按照元件清单购置器材,注意元件封装应该与设计相符(或购器材后再设计PCB板)。 4.电路组装应符合工艺要求,既考虑电气性能又美观整齐。 5.有调试检测的电路应写出调试检测过程、方法及设计达到的结果,安装一次不成功的写出检修处理过程及结果。 第一个实训项目主要是PCB板的制作,难度适中即可,同学也可以自已设计原理图或者用他人的原理图。 二.实训任务2 简易播放器项目需求 基本需求:

课程设计任务书(2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的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从设计图纸到实物搭建的整个过程,并调试作品。 二、任务与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单片集成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2、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调节和测试方法的应用; 3、电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测试方法; 5、工作电源为+5~+15V 连续可调。 参考方案: 图1、ICL8038原理框图 参考原理: ICL8030内部由恒流源I 1、I 2、电压比较器A 和B 、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外接电容C 经过两个恒流源进行充放电,电压比较器A 、B 的参考电压分别为电源电压(U CC +U CE )的2/3和1/3。恒流源的恒流源I 1、I 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 2>I 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 2断开,I1给电容充电,其两端电压U C 随时间上升,当U C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 2接通,由于I 2>I 1(设I 2=2I 1),恒流源I 2加到C 上反充电,相当于C 由一个净电流I 1放电,C 两端电压U C 转为直线下降,当下降到电源电压1/3时,电压比较器B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 2断开,I 1对C 充电,如此重复,产生振荡信号。 若通过调节外接电阻使得I 2=2I 1,触发器的输出为方波,反向缓冲后由9脚输出;C 上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开题日期: 2014年 5月 26 日完成日期: 2014年 6 月 1 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步骤、方法及具体的计算过程,并逐步培养从事基础工程浅基础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 (一)设计题目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二)设计内容 1、确定基础埋深; 2、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3、验算地基变形; 4、基础结构设计:拟定基础剖面尺寸,进行内力分析、强度验算和配筋设计,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5、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图、立面图及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资料 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号土层填土:厚约0.5 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黏土:厚1.2 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 kpa; ③号土层黏土:厚1.5 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 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 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 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 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地基 岩土 物理 力学 参数表 4、水文资料为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 m。 5、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见图1,图中仅画出了1-6列柱子,其余7-10列柱子和4-1列柱子对称。 图1 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 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见表2和见表3。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任务书(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任务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设计时间 指导教师 盐城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2015年6月25日

一、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正确选择控制方案,查阅参考资料; 2、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包括主电路图及触发电路图(或驱动电路图),正确选择或设计元器件,订列元器件目录清单; 3、设计部分工艺图纸(电气控制图,电器元件布置图,安装接线图); 4、编制完整的设计说明书。 注:具体的题目设计要求见各设计题。 二、课程设计题目 (一)、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1、技术参数:装置输入电源为三相UL=380V工频交流电源,输出直流电压0~200V,输出电流100A,当电流降为5A时电流开始断续,LB=1mH。 2、设计要求: (1)设计主电路及电气控制电路,建议主电路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2)选择主电路所有图列元件,并给出清单; (3)选择触发电路及其同步信号; (4)绘制装置总体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所有点电压、电流及元器件(晶闸管等)两端电压波形(汇总绘制,注意对应关系); (5)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 1、技术参数:装置输入电源为单相工频交流电源(220V+20%),输出电压Vo=24V,输出电流Io=5A,最大输出纹波电压100mV,工作频率f=100kHz。 2、设计要求: (1)设计主电路,建议主电路为:整流部分是桥式二极管整流,大电容滤波,DC/DC部分采用半桥变换器,主功率管用MOSFET; (2)选择主电路所有图列元件,并给出清单; (3)设计MOSFET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 (4)绘制装置总体电路原理图,绘制:①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各点电压波形; ②MOSFET驱动电压、半桥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以及输出电压波形(将①②波形分别汇总绘制,注意对应关系); (5)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小结。 (三)、直流变换器的设计(1): 1、技术参数:输入直流电压Vin=42V,输出电压Vo=12V,输出电流Io=3A,最大输出纹波电压50mV,工作频率f=100kHz。 2、设计要求: (1)设计主电路,建议主电路为:采用BUCK变换器,大电容滤波,主功率管用MOSFET; (2)选择主电路所有图列元件,并给出清单; (3)设计MOSFET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 (4)绘制装置总体电路原理图,绘制: MOSFET驱动电压、BUCK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以及输出电压波形(波形汇总绘制,注意对应关系); (5)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小结。 (四)、直流变换器的设计(2)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 第四版

2011年度 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某公路桥梁桩基础设计 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要求同学选择(或由任课教师分配)一个基础,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2. 课程设计任务 2.1工程概况 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该桥梁上部结构为25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 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桩组成,旋转钻成孔。桩的设计直径d(即钻头直径,精确至0.1m)自选,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0.2~0.4)d。在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其断面尺寸可按构造等要求确定,高度约1.0m。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18.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19.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3 设计荷载

(1)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 1=2000×(L /20)1.2 kN (取整),其中L 为跨径; (2)盖梁自重G 2=350kN ; (3)局部冲刷线以上桩重应分别考虑最低水位及常水位;汽车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荷载组合(双孔和单孔布载);人群荷载尚应考虑最不利情况;荷载布载长度为梁长(L -0.1)m 。 (4)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汽车可能产生的横向偏心距为0.55m ,单孔活载时纵向偏心距为b=0.30m ,并应考虑冲击力。行人荷载为3.5kPa 。 (5)水平荷载 单桩所受水平力如图4所示。其中:H T (制动力)=4.5kN ;W 1(风力)=5kN ; W 2(风力)=8kN 图2 2.4 材料 ,可选 MPa 410×=2.85h E ,混凝土弹性模量C25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拟采用择的钢筋有HPB235和HRB335。 2.5 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具体计算时按如下不同标准跨径分组进行,同组人员的设计桩径、桩长不得全部相同。 跨 径(m) 13 20 25 30 35 40

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结构》(钢屋架)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如图1所示某厂房,长度60m,柱距6m,跨度为L=18m,采用梯形钢屋架,1.5×6.0m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屋架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屋面坡度为10 i。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无侵蚀性介质,地震设防烈度为 :1 7度,屋架下弦标高为18m;厂房内桥式吊车为2台150/30t(中级工作制),锻锤为2台5t。钢材选用Q235钢,E43型焊条。 图1 柱网布置图 如图2所示。 三、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 ①永久荷载: 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 0.4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保温层 kN/m2(按附表取) 一毡二油隔气层 0.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3 kN/m2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m2 屋架及支撑自重:L = .0+ q011 12 .0 悬挂管道: 0.15 kN/m2 ②可变荷载: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0.7kN/m2 雪荷载标准值: 0.35 kN/m2 积灰荷载标准值: kN/m2 (按附表取) 四、课程设计要求 1.掌握钢屋架荷载的计算; 2.掌握杆件内力的计算和组合,杆件的计算长度、截面形式,截面选择及构造要求,填板的设置及节点板的厚度; 3.掌握普通钢屋架节点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主要节点的设计及计算和构造;掌握钢屋架施工图的内容和绘制。 五、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附件: 1. 附表 屋面保温层及积灰荷载的取值 (kN/m 2) 2. 附图 单位荷载作用下杆件内力系数图 02 .279 附图1 全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 A a c e g e'c' a ' +2.5370.000-4.3 71 -5.636 -4.551 -3.357 -1.8500.0 -4.754 -1.86 2 +0.615 +1.17 +1.344 +1.581 +3 .158 +0 .540 -1 .632 -1 .305 -1 .520 -1 .748 -1.0-1.0+0.406 0.000.00-0.5+5.325 +5.312 +3.967+2.637+0.933 B C D E F G F ' E 'D 'C 'B 'A '0.51.0 1.0 1.0 1.0 1.01.0附图2 半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

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项目1交通灯控制设计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所选课题必须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建立系统,完成设计要求。 二、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控制交通秩序的交通灯,满足以下条件: 显示顺序为其中一组方向是绿、黄、红;另一方向是红、绿、黄。设臵一组数码管以倒计时的方式显示语序通行或禁止通行时间,其中支通道绿灯的时间是20s,另一个方向上主通道的绿灯亮的时间是30s,黄灯亮的时间都是5s. 选做:当任何一个方向出现特殊情况,按下手动开关,其中一个方向通行,倒计时停止,当特殊情况结束后,按下自动控制开关恢复正常状态。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任务说明 2、目录 3、正文 (1)总体方案框图设计 (2)单元电路具体设计 (3)计算器件参数值 (4)选择相关元器件 (5)画出总体设计电路图 (6)利用Multisim软件调试,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定性的的分析,最终能实现预计的效果。 4、课程设计的收获及体会 5、参考文献 四、评分标准

五、任务安排 六、所需调试工具 Multisim软件。

项目2用移位寄存器实现彩灯控制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所选课题必须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建立系统,完成设计要求。 二、任务与要求 采用移位寄存器设计一个彩灯循环控制器,要求有两种变化花样。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任务说明 2、目录 3、正文 (1)总体方案框图设计 (2)单元电路具体设计 (3)计算器件参数值 (4)选择相关元器件 (5)画出总体设计电路图 (6)利用Multisim软件调试,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定性的的分析,最终能实现预计的效果。 4、课程设计的收获及体会 5、参考文献 四、评分标准 五、任务安排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公路隧道衬砌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技巧等基本功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熟悉和运用行业设计规范,并具备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公路隧道工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毕业设计或毕业后从事隧道工程设计或施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设计是《地下工程》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使学生熟练掌握隧道设计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下基础。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未完成的或未上交的学生不得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 二、时间安排 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地下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采取分散进行的方式。按照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设计工作做如下安排: 1、根据教学进度,在讲授隧道结构计算章节前后将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 2、从讲授隧道结构计算内容算起,分散在4周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全部内容; 3、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成后,在第16周二(2014年6月10日)前由各班班长收集齐全后交指导教师; 三、课程设计题目及资料 1、课程设计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计算分析 老鹰岩隧道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和沐川县之间,为一直线型隧道,公路等级:二级公路;道路设计行车速度: V=40km/h;隧道设计速度:V=40km/h。起止桩号为K49+785~K50+030,长245米。主洞净宽9米,净高5米。 洞口段地质条件较差,对于V 级围岩地段,留核心土环形掏槽开挖;IV 级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格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格式 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文本格式一般为: 1.设计题目 2.设计目的 3.任务(要求:对于一班一题或半班一题的,需明确列出每位学生所对应的设计参数,学生以学号的后两位代替;对于一组一题的,应明确每题的学生人数和学生姓名) 4.时间安排 5.设计内容 6.设计工作要求 7.成绩评定标准 8.主要参考资料 Ⅰ、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一:刚性基础 某厂房承重体系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边柱荷载标准值F K边=400kN,中柱荷载标准值F K中=600kN,设计只考虑竖向荷载,要求学生完成刚性独立基础的设计(素混凝土基础),并计算沉降。工程设计正负零标高为20.0米,现形场平整平标高为20.0米。 二、设计条件 1 地质条件:场地土层如下:①素填土:松散,厚0.8m;②粘土:可塑,厚4.0 m; ③粉质粘土:硬塑,厚10.0 m;其下为不可压缩基岩; 2、水文地质条件:分布上层滞水,水位随季节性变化,现水位为地下埋深0.5m ; 3、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相关土层的设计参数如下表: 表1:土层设计参数表

表2:土层压缩试验成果表 注:②层土的基础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 b =0.3,ηd=1.6; 三、设计内容 1 学生承担的具体设计题号见表一,要求每班分4个组。 表三、课程设计题号表 2 设计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1)基础平面尺寸、埋深、验算; (2)基础结构施工图; (3)沉降计算; 四、题目二:桩基础 某高层民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高度46米,边柱(柱断面尺寸600×600mm2 ) 荷载标准值F K边=18000kN,中柱(柱断面尺寸800×800mm2)荷载标准值F K中=30000kN,柱弯矩M K=200KN·m,水平荷载H K=100KN,桩顶允许水平位移10mm,桩顶约束按固结考虑;要求学生完成桩基础的设计。工程设计正负零标高为20.0米,现形场平整平标高为20.0米。 地质条件:场地土层如下:①素填土:松散,厚1.8m;②粘土:可塑,厚5.0 m;③粉质粘土:硬塑,厚10.0 m;其下为不可压缩基岩; 水文地质条件:分布上层滞水,水位随季节性变化,现水位为地下埋深0.5m ; 桩的设计参数如下表。 表5:土层设计参数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主要在先学课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的综合设计练习,意在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模拟电子学、数字电子学基础上掌握电子系统的设计法,了解电子系统设计(方案选择、系统方框图、单元电路设计、计算机电子线路模拟、实际调试)的整个过程,同时要求学生动手设计一个电子系统并调试完成。 本课程设计分为设计与仿真、实物制作(每班1-2组试点)几个环节。 设计应使学生学会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包括:方案的选择、框图的绘制、单元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等方面。 仿真环节应使学生学会使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所选课题必须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建立系统,完成设计要求,并仿真检测运行结果。 制作环节应使学生学会电子系统安装调试基本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 1.设计内容 (1)课程设计内容的方案确定 (2)实现方法的系统方框图 (3)系统中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控制信号 2.部分电路设计 (1)进行部分电路的设计 (2)用(EWB)模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仿真,确定电路参数画出电路总图 3. 进行电路连接及调试(仿真、实物制作) (1)按要求进行电路连接,要求布局合理, (2)先进行部分电路调试,然后进行总体电路的联合调试 四、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交通灯控制系统 要求: ●控制交叉路口的2方向红绿灯变化。 ●显示时间为60秒,即红灯时间为60秒,绿黄灯时间共为60秒,在绿灯变红灯前从 第3秒开始黄灯以2Hz的频率闪动,至红灯亮起。 ●至少在一个方向中设置时间显示。 ●设置手动复位开关。 ●发挥部分:红绿灯显示时间可由20--60秒以10秒间隔手动设置。 2.设计题目:数字时钟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 设计任务书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2009级建工专业1、2、3、4班)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系 2011年10月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多层砖混结构办公楼 一、设计条件 1、建筑物概况 本工程为四川省××公司的办公楼,位于成都市郊××公路边,建筑总面积为6262㎡,平面形式为L型,南北方向长61.77m,东西方向总长39.44m。该建筑物大部分为五层,高18.95m,局部六层,高22.45m,附楼(F~L轴)带地下室,在⑾轴线处有一道温度缝,在F轴线处有一道沉降缝。其总平面、立面、平面如附图所示。 本工程承重结构除门厅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半框架结构外,皆采用砖混结构。基础埋深1.9 m,在C15素混凝土垫层上砌条形砖基础,基础中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实心砖墙承重,每层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内外墙交接处和外墙转角处设抗震构造柱;除厕所、盥洗室采用现浇楼板外,其余楼板和屋面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多孔板,大梁、楼梯及挑檐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室内地面除门厅、走廊、试验室、厕所、后楼梯、踏步为水磨石面层外,其他皆采用水泥砂浆地面。室内装修主要采用白灰砂浆外喷106涂料,室外装修以涂料为主。窗间墙为干粘石,腰线、窗套为贴面砖。散水为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 屋面保温为炉渣混凝土,上做二毡三油防水层,铺绿豆砂。上人屋面部分铺设预制混凝土板。 设备安装及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 2、地质及环境条件 根据勘测报告:土壤为Ⅰ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0kn/m2,地下水位在地表下7~8m。本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5 m。 建筑场地南侧为已建成建筑物,北侧西侧为本公司地界的围墙,东侧为××公路,距道牙3 m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沿街树木不得损伤。人行道一侧上方尚有高压输电线及电话线通过(见总平面图)。 3、施工工期 本工程定于2011年4月1日开工,要求在本年12月30日竣工。限定总工期9个月,日历工期为225天。 4、气象条件 施工期间主导风向偏东,雨季为9月份,冬季为12月到第二年的1月份和2月份。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下说课材料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12级建筑工程技术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 三、设计依据: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中涉及的主要施工技术和组织原理如下: 1、《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建筑施工手册》(第5版) 2012年 8、初步确定的基础持力层置于第二层粘土层,其承载力标准值为380Kpa。 9、现行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四、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某四层学生公寓,底层为商业用房,上部为学生公寓,建筑面积3277.96m2,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门,铝合金窗,外墙贴面砖,内墙为中级抹灰,普通涂料刷白,底层顶棚吊顶,楼地面贴地板砖,屋面用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块做保温层,上做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其劳动量见附表: 2、施工条件: 本工程位于该市东郊山坡地段,两面均有公路,交通便利,西面及北面为已建工程:厂内旧房、坟墓已由建设单位拆除,平整场地已在准备工作阶段完成,场地平整均按平均施工高度为-0.5米。 (1)开竣工时间:由当年9月1日开工至次年2月1日竣工,施工时间145天左右控制。 (2)气象条件:施工期间最低气温4°C,最高气温30°C,施工开始气温较高,以后逐月降低,春节以后有回升,施工期间很少有雨,主导风向为东偏南。 (3)土壤及地下水:土为二类土,地下水位-3.0米 (4)抗震要求:7度抗震烈度设防 (5)技术经济条件:各类钢窗、饰面材料等均有相关专业厂家生产,分批成套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 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说明: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下达给选题学 生,装订在设计(论文)首页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 一、需求分析 对任意给定的图(顶点数和边数自定义),建立它的邻接表输出,然后利用栈的五种基本运算(清空堆栈,压栈,弹出,取栈顶元素,判空栈)实现图的深度搜索遍历和广度优先搜素遍历算法 二、概要设计

邻接表是图的一种链式存储结构为,类似于树的孩子链表表法。在邻接表中,对图中每个顶点建立一个单链表,n个顶点,就要建n个链表。对于无向图,第i个单链表中的结点表示依赖于顶点v i的边。对于有向图是以顶点v i为尾的弧,这个单链表称为顶点v i的单链表(即V i的邻接表)。单链表中每一个结点称为表结点,应包括两个域:邻接点域,用以存放与v i相邻接的顶点序号;链域用以指向民v i邻接的下一个结点。另外,每一个单链表设一个表头结点。每一个表头结点有两个域,一个用来存放顶点vi的信息;另一个域用来指向v i的邻接表中的第一个结点。为了便于管理和随机访问任一顶点的单链表,将所有单链表的头结点组织成一个一维数组。

链针 顶点链头 地址 邻接表的表头和表结点形式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adjvex;//弧指向顶点的位置 struct node *next;//指向下一条弧的指针 }edgenode;//表结点 typedef struct {//头结点 char vertex;//顶点信息 edgenode *link;//指向第一条依附该顶点的弧的指针 }vexnode,AdjList[maxvertexnum]; 建立邻接表的方法是:首先将邻接表表头数组初始化,第i个表头的vertex初始化为i,;link初始化为NULL。然后读入顶点对,产生一个表结点,将j放入到该结点的adjvex域,将该结点链到邻接表的表头的T第i个表头的link域上。 深度优先遍历算法 1.现将所有的顶点标记为未访问 2.输出起始顶点,同时置起始顶点已访问的标记 3.将起始顶点进栈 4.当栈不为空时重复执行以下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