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生育酚的变化

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生育酚的变化
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生育酚的变化

收稿日期:2002209204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双低油菜籽副产品利用技术

开发”

(N o .2001BA 501A 05) 作者简介:吴时敏,(1970—),男,讲师,博士研究生.E 2m ail :w u

sh i m in @m ail

.hzau .edu .cn 3通讯作者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生育酚的变化

吴时敏, 吴谋成3, 张巧忠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武汉430070)

【摘 要】目的: 研究生育酚在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的含量与组成变化。方法: 采用H PL C

法测定生育酚的含量与组成。结果: 生育酚含量:毛菜油为0.130%,经脱胶碱炼后为0.119%,经脱色后为0.083%,经脱臭后为0.069%;流向副产物中的生育酚为毛油中的47.1%。经脱胶碱炼、脱色和脱臭后,Α2生育酚含量下降率分别为33.1%,49.3%和1.7%。结论: 精炼完成后,菜籽油中生育酚、Α

2生育酚含量均显著下降,Α2生育酚在生育酚中的比例亦降低。在进行工艺优化、副产物利用及菜籽油氧化稳定性评价时必须考虑这一变化。

关键词: 菜籽油; 生育酚; Α2生育酚; H PL C 法; 精炼

中国分类号: R 1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51227955(2003)0420418203

生育酚是维生素E 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由于一系列动物实验证明了天然维生素E 无论在生理活性还是安全性上均优于合成维生素E ;而且,随着天然维生素E 开发成本的下降,加之医药、食品消费者崇尚天然的心理使然,选择天然维生素E 的趋向远远超过了合成品[1]。因此,富含生育酚的自然资源成为了相关研究者和生产开发时关注的热点。

天然生育酚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脂。菜籽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年产菜籽已超过1000万吨,可生产菜籽油超过300万吨,居全球第一位[2];而且1999~2001年均进口菜籽达250万吨以上[3~6],大多用于精炼制油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生育酚作为菜籽油中重要的微量生理活性成分及抗氧化剂,研究其在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的流向不仅可以综合评定其营养价值和氧化稳定性,而且可为精炼工艺的优化、抗氧化剂的添加和油脂副产物的合理利用提供切实参考。

国内有研究者以维生素E 为统称分别对大豆油、花生油加工中维生素E 的变化进行了报道[7~8],但对菜籽油中生育酚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分布尚未见报道,故就此进行了系统研究。1 材 料 与 方 法1.1 材料

油样取自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炼油厂;Α2

生育酚标准品,德国M erck 公司;正己烷(色谱纯),上海陆都化学试剂厂;乙醚(优级纯),郑州市化学试剂厂;乙醇(优级纯),上海振兴化工一厂。1.2 方法

1.2.1 菜籽油精炼工艺与取样:精炼工序依次为:

毛菜籽油→脱胶碱炼→脱色→脱臭→成品油,直接到精炼油厂生产车间分别采取毛菜籽油(A )、脱胶碱炼完成后的菜籽油(B )、脱色完成后的菜籽油(C )、脱臭完成后的菜籽油(D ),分三次分别采样混

匀,立即置于0℃左右冰箱避光保存,1w 内完成检测。

1.2.2 生育酚的测定:样品用无水乙醇溶解。采用

H PL C 法,以Α

2生育酚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根据保留时间对比确定生育酚组成,外标法计算含量。H PL C 分析条件为:W aters 公司515型高效液相色

谱仪,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W DL 295工

814A cta N u tri m en ta Sin ica ,D ec .2003,V o l

.25N o .4

作站;L ich ro sp her Si O2色谱柱,250mm×4.6mm, 5Λm;流动相:正己烷2乙醚(97∶3);流速:1.0m l m in;紫外检测波长为295nm。

2 结 果

采用H PL C法测定了各油样中的生育酚总量和生育酚组成,结果如表1。

Ta b le1 C onte nt a nd com pos ition of tocophe ro l in ra pe se e d o il a fte r re fining p roce ss

O il samp le Content of

tocophero l

Compo siti on of tocophero l(%)

Α2tocoph2

ero l

Β2tocoph2

ero l

Χ2tocoph2

ero l

?2tocoph2

ero l

A0.129840.8371ND51.18067.9823

B0.118929.8285ND57.685112.4863

C0.082521.8054ND65.200112.9945

D0.068625.7527ND61.920312.3270

A-crude o il,B-degumm ed and neutralized o il,C-bleached o il,D-deodo rized o il,ND:no t detectall

3 讨 论

3.1 生育酚总量的变化与分布

据表1,可以计算出菜籽油中生育酚在精炼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减少量与下降率:以菜籽毛油(A)为参照,经脱胶碱炼后油脂(B)中生育酚含量减少了0.0109%,下降率为8.4%;经脱色后(C)减少了0.036%,下降率为28.0%;经脱臭后(D)减少了0.014%,下降率为10.7%;由此可以看出,生育酚在整个精炼过程含量一直在下降,有

47.1%的生育酚流失到精炼的副产物和脱色剂中。

由表1同时可以看出,脱色过程对生育酚的损失最大,其次为脱臭工序,而脱胶碱炼工序对生育酚的影响最小,因此,在工艺上,应尽量考虑引进减少生育酚损失的脱色条件,如采用高效而吸附生育酚少的脱色剂。同时,从副产物利用的角度考虑,脱胶碱炼后的油脚量大,生育酚含量低(笔者测定值为0.0919%),相对含量较高的磷脂和脂肪酸是回收利用的主要目标,因而不作为回收生育酚的资源;脱色过程损失的生育酚为脱色剂所吸附,难以回收;脱臭产生的馏出物量虽少,但生育酚含量高(笔者测定值为5.1620%),加之又可以在回收生育酚的过程中同时得到附加值也较高的植物甾醇,以及制取脂肪酸酯。因此,脱臭馏出物成为天然生育酚生产的主要副产物,优化脱臭工艺以获得高质量的脱臭馏出物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9]。3.2 Α2生育酚的变化与分布

Α2生育酚在四种生育酚中的生物活性最高,非Α2生育酚的生物活性只有它的几十分之一至几分之一,人及动物体内的维生素E活性几乎完全归功于Α2生育酚[10],它的含量高低直接决定着生育酚制品、油脂脱臭馏出物的价格,所以植物油脂精炼厂一般想尽可能地保留较高的Α2生育酚含量。根据表1计算Α2生育酚在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的变化,作出其在油脂中的相对含量变化图,如图1所示。

F ig1 The cha nge ofΑ2tocophe ro l conte nt

由图1可以看出,Α2生育酚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对毛菜油中的Α2生育酚含量而言,经脱胶碱炼、脱色和脱臭后,Α2生育酚含量下降率分别为33.1%,66.4%和66.7%,可见,脱胶碱炼和脱臭工艺是影响Α2生育酚是下降的主要因素,而脱臭工艺对Α2生育酚的降低基本没有影响。

3.3 非Α2生育酚的变化与分布

Β2生育酚在菜籽油各精炼阶段均未检测到,与有关资料[10]一致。据表1结果计算,毛菜油中Χ2生育酚含量为0.06643%,?2生育酚含量为0.01036%;经脱胶碱炼工序后,菜籽油中Χ2生育酚含量为0.06859%,?2生育酚含量为0.01485%;经脱色后,菜籽油中Χ2生育酚含量为0.0538%,?2生育酚含量为0.0107%;经脱臭后,菜籽油中Χ2生育酚的含量为0.0425%,?2生育酚的含量为0.0085%。可见,Χ2生育酚、?2生育酚含量经脱胶碱炼工序后均略有上升,脱色、脱臭则使其含量下降,这一结果可以在我们改良油菜作物生产高油酸型煎炸油进行真空油炸时作为参考,因为在50~100℃下?2生育酚、Χ2生育酚的抗氧化能力要高于Α2生育酚。当然,一些市售菜籽色拉油中由于添加了维生素E类抗氧化剂,其总体生育酚含量会高于脱臭后的

914

营养学报2003年第25卷第4期

油,作为一般不高于50℃的贮藏,应尽量考虑Α2生育酚在低于50℃时抗氧化能力强于其他生育酚的特性。

同时,从分布上看,由表1可以发现,精炼使菜籽油中?2生育酚在生育酚中的比例上升了4.3~5. 1%,但各精炼工序对其在生育酚中的相对组成影响甚微;而Χ2生育酚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在脱臭阶段的些许下降是因Α2生育酚相应上升所致;在对副产物进行研究利用时可以对应进行比较考虑。

〔参 考 文 献〕

[1] 吴时敏.功能性油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2] L iu Hou li,Fu T ingdong.P roceedings of In ternati onal

Sympo sium on R apeseed Science[M].N ew Yo rk:

Science P ress,2001.[3] 王瑞元.新世纪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和当前值得注意

的几个问题[J].中国油脂,2001,26:4—8.

[4] 郭洪彬.对我国2000年植物油脂、油料进出口情况分

析[J].中国油脂,2001,26:65—66.

[5] 郭洪彬.对今年上半年植物油脂、油料进出口情况分析

[J].中国油脂,2001,26:108—109.

[6] 刘正敏.2001年初我国粮油市场分析预测[J].粮食与

油脂,2001,22—25.

[7] 韩世温.V E在油脂加工和大豆储存过程中的变化分

析及分离分析[J].中国油脂,1997,22:37—39.

[8] 黄宏南,金乐君.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在加工中的

损耗变化[J].食品科学,1999,:53—54.

[9] W alsh L,W in sters RL,Gonzelez R G.Op ti m izing de2

odo rizer distillate tocophero l yields[J].Inf or m,

1998,9:78—83.

[10] 韩国麒.油脂化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37,382.

CHANG ES O F TO CO PHEROL DUR I N G THE REF I N I N G

PRO C ES S O F RA P ES EED O I L

W U Sh i2m in,W U M ou2cheng,ZHAN G Q iao2zhong

(Colleg e of F ood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W uhan430070,Ch ina)

【Abs tra c t】O b je c tive:To clarify the changes of con ten t and com po siti on of tocop hero l in rap eseed o il du ring the refin ing p rocess.M e thods:T he con ten t and com po siti on of tocop hero l w as determ ined by

H PL C.Re s ults:T he con ten t of tocop hero l in o il is:crude o il0.1298%,degumm ed and neu tralized o il

0.1189%,b leached o il0.0825%,deodo rized o il0.0686%.Com p ared to crude o il,the to tal tocop hero l con ten t decreased47.1%after the w ho le refin ing p rocess,and theΑ2tocop hero l con ten t decreased33.1%, 66.4%,66.7%after degumm ing and neu tralizati on,b leach ing,deodo rizati on,resp ectively.C onc lus ion: T he con ten t of tocop hero l andΑ2tocop hero l decreases sign ifican tly as w ell as the relative p ropo rti on ofΑ2to2 cop hero l in to tal tocop hero l after refin ing.T hese changes m u st be taken in to accoun t du ring the refin ing techno logy op ti m izati on,u tilizati on of by2p roducts and evaluati on of ox idan t stab ility of rap eseed o il.

Ke y w o rds: ra pe se e d o il; tocophe ro l; Α2tocophe ro l; HPLC; re fining

024A cta N u tri m en ta Sin ica,D ec.2003,V o l.25N o.4

菜籽油精炼方法

企鹅机械讲述菜籽油精炼方法: (1)菜籽油送入毛油泵进入精炼罐前,须检查管路阀门是否正常,每罐送油完毕后,应立即关闭进油阀门。入油罐待精炼的粗菜籽油,须先清除油面泡沫,使油面平滑,并静置 适当时间使油中不存有泡沫。调整原油温度到25—35℃。 (2)碱液配制称出规定量的碱液(须先鉴定纯度)配入适量水搅拌,开动碱泵,循环碱液使其完全溶化。使碱液温度降低到25--30℃,用波美计测定碱液波温度,并调整到10--12°。 (3)混碱,待原油油面平滑,温度稳定在25--35℃时,开动搅拌器开始搅拌,先慢转(20r/min)搅拌1min,然后改快转(40r/min),搅拌同时,打开碱罐阀门,放入碱液。加碱液 时间一般为15min左右,放完碱液继续快转搅拌,直到油与皂粒清晰分离时为止,搅拌时 间约为3--3.5h。油与皂脚清晰分离时,改为慢速搅拌,打开加热蒸汽门(蒸气压1.4kgf/C ㎡),升高油的温度到60℃时(油温升高应保持1℃/min,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5℃)立即停止 搅拌,关闭蒸汽阀使其自行冷凉沉淀(沉淀时间约8h左右)。检查输送油阀门管路正常后,将油泵入水洗罐,当泵到油与沉淀的皂脚的界面时,必须高度注意不要把皂脚泵出,同时又必须把油泵出。 (4)水洗,将泵入洗罐的油加热升温,同时开动搅拌器加入75--80℃的热水,使油温 保持80--85℃(温度不许超过85℃)。当水加完时(加水量为油量的 15%--20%,加水时间 38--40min),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min,即停止搅拌,沉淀2h(第一次),将水洗罐底的排 水阀打开,放走约 3/4的洗涤水(放走洗涤水前先将管路中存留的油顶入油水分离罐收回)。然后关闭排水阀,打开通往油水分离罐的阀门,将剩余的油水混合物,慢慢放入。第一次 水洗时,必须把油水中间层的黏质物全部放入分离罐见到好油为止,再关闭阀门。油水分离,须有专人掌握,在分离罐内进行分离时,须将罐内加热盘管打开,升高温度(不许超过80℃),经过分离后将水放走,收回残油。 按上述方法将油机续水洗至洗涤水完全澄清时为止,第二次水洗的沉淀时间为1.5h。 (5)脱水,输送没前先检查有关管路阀门是否正常,然后将水洗宾的油泵入真空脱水罐,同时打开蒸汽阀门,开动真空泵和搅拌器,调整冷凝器的冷却水,并开动循环油泵加速真空脱水罐内油的循环。真空脱水罐的真空度保持在0.0867MPa以上。脱水时间约为3h,从 脱水罐输送油算起,脱水后的油要取样协同质检员检查。发现脱水不足时,须继续进行脱水。脱水温度维持在70℃左右。脱水完毕,停止真空泵,打开空气阀,慢慢放入空气。检 查管路阀门是否正常,然后输送油通过冷却管冷至25--30℃流入沉淀罐准备压滤。 (6)压滤,检查压滤机管路阀门是否正常。检查油温必须在30℃以下。油滤完后,停 止滤油泵关闭阀门,轻轻打开滤板使内部油流入油盘,再清除滤布上的滤渣。检查滤布使 用情况,准备更换或洗涤。滤布残油应用离心机分离收回。 (7)残油回收,利用油水分离罐,分离收回的油,再重新精制。带有残油的滤布,折叠整齐均匀,放入离心机内,经过分离,把残油收回重新进行精炼。离心机操作时,必须严 格掌握离心机的速度,启动时由慢转逐渐加到快速。如在转动时中途需要停止,应停电动机,但离心机没有完全静止时,绝对不许合闸继续开动。加入火碱数量及碱液浓度,视压 滤粗胡麻籽油酸价及杂质含量的多少而定。酸价高,则中和游离脂肪酸所需碱量要多,浓 度要高,酸价低,碱量要少,浓底要低。杂质多时,超加碱量要多。根据胡麻籽油杂质含量,超加碱量一般为0.1%--0.2%。但收于毛油中的成分复杂,如单就酸价,杂质来决定用 碱量及碱液浓度,有时并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最好在精炼前先做小杯试验。加 碱温度不许过高。加碱中和后升高油温以破坏其乳化状态,使皂粒与油分离完全。加碱中 和时的搅拌速度应快,目的是使碱液与油充分接触,使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迅速中和,待游

百度文库-典型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典型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其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是人类主要食用油脂,如果油料品质好,制取工艺科学,则其毛油的品质是较好的。一般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1%,经过粗炼即能达到普通食用油的品质,其精制油的精炼工艺也较简单。两种品级食用油的精炼工艺如下: 1.一级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操作条件:过滤后的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60-6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3~3.5倍,水化搅拌时间30~40分钟,沉降分离时间不少于6小时,干燥温度不低于95℃,操作时极限真空6.6kPa(50mmHg).若有残留溶剂时,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脱溶温度160~170℃左右,极限真空为4.0kPa,脱溶时间需要3小时。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脱色脱臭)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6~18Be’,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

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 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95~98℃,极限真空为4.0~4.7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分钟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70℃。脱臭温度180℃左右,极限真空为 0.67kPa(5mmHg),气提蒸汽通量30~50千克/吨油·小时,脱臭时间’6~7小时,柠檬酸添加量为油量的0.02%(配制成乙醇溶液)在90℃油温时加入,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菜籽油 菜籽油是世界性的大宗油脂之一,是含芥酸的半干性油类,除低芥酸菜籽油外,其余品种菜籽制得的菜籽油均含有较高的芥酸,含量约占脂肪酸组成的26.3%~57%,高芥酸菜油营养结构不及低芥酸菜油,但特别适合于制造船舶润滑油和轮胎等工业用油。 由于制油过程中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发生水解,菜籽毛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含硫化合物,从而影响食用。一般的粗炼工艺对硫化物的脱除率甚低,因此,从卫生观点出发,食用菜籽油应该进行精制。目前市售菜籽油的品级有粗炼油、精制油和冷餐油,其精炼工艺流程分列如下: 1.一级菜籽油精炼工艺流程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e’,超量碱为理论碱的

菜籽油成套浸出设备工艺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芸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经过近10年努力,使传统的劣质高芥酸菜籽油变革成了在大宗植物油中营养品质最好的低芥酸菜籽油,到2010年我国油菜双低率达到了90%以上。 1.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箩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泥块),然后进行筛选。通过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分别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夹杂物。 2.炒籽:采用夹层锅(也可用两个锅套起来用),夹层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细砂。开始炒时,火力可稍大,约0.5小时后,锅内菜籽有炸裂声,即应控制火力。菜籽出锅前10分钟要压住火苗,当锅内菜籽温度达到115~120℃,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炒时要勤翻动。

3.磨碾:磨要放平,调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匀,大小籽分开磨,磨时不出整籽。碾籽要勤翻勤扫,头道坯将起槽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或2%左右的3厘米长的草心混合,压出的厚度不超过0.2厘米,掺入规定的粗糠或草心后,就可直接蒸坯。 4.蒸坯:头坯蒸2分钟左右,冒青汽,二坯蒸25分钟。蒸时要不断往锅内加水,以补充损失。蒸腰不得漏气,烧火加煤要均匀。甑底上要加一层棕,既能保护甑底,又不粘坯。此时要勤换蒸锅水。 5.包饼、上榨:头道打双圈,二道打单圈,分散包饼,集中装榨,包饼要快,饼要踩紧踩平。包饼以散草为好。 6.压榨:轻打、勤打。使饼迅速压紧,出油后轻压、勤压,1小时后,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压力。撞杆要打平打正,上下尖均匀。头道打3小时,出油90%,二道打4小时,第二天早晨出榨。为防止冷风吹,用保温板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5)

附件: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5) 为加快铅锌行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本规范条件。本规范条件中铅锌冶炼企业是指除单独利用废旧铅蓄电池等含铅废料生产再生铅项目外的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 (一)企业布局 新建及改造的铅锌矿山、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新建铅锌冶炼项目应布局于依法设立、功能定位相符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建设铅锌项目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严禁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铅锌项目。 (二)生产规模 开采铅锌矿资源,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遵守矿产资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产资源规划及

相关政策。采矿权人应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采矿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矿山建设和开发,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新建小型铅锌矿山规模不得低于单体矿10万吨/年(300吨/日),服务年限应在10年以上,中型矿山单体矿规模应大于30万吨/年(1000吨/日)。采用浮选工艺的矿山企业其矿石处理能力应不小于矿山开采能力。 对于单独处理锌氧化矿或者含锌二次资源的项目,新建及改造项目,火法处理工序规模需达到1.5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湿法单系列规模须达到5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现有企业火法处理工序须达到1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湿法单系列规模须达到3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单独处理冶炼渣回收稀贵金属的项目,单系列废渣处理规模须达到5万吨/年及以上,单系列铅铋合金电解生产线规模须达到2万吨/年及以上。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 (一)质量 铅锌采选、冶炼企业须建有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铅锌精矿必须符合《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GB20424-2006),铅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9-2013),锌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70-2008),其他产品质量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菜籽油

油菜籽的介绍及加工工艺 姓名:龙英学号:201106064041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摘要:描述了油菜籽的别名及产地,油菜籽的果实及种子。油菜籽的营养物质及其对应的作用和某些物质的有害作用。还介绍了油菜籽中的双低菜籽的定义,特点及优点和种植。还有传统菜籽加工工艺和它的改进的方法及流程。 关键词:产地、果实、双低菜籽、制油工艺、改进工艺、工艺流程 1.1菜籽油的介绍 1.1.1 原料别名:菜子油、菜油、菜籽油、芸苔油、香菜。 1.1.2原料产地: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气候温和湿润,相对湿度大,云雾和阴雨日多,冬季无严寒,利于秋播油菜生长,加之温、光、水、热条件优越,油菜生长水平较高的地区。 1.2.3 原料果实:油菜的果实为角果,角果由果啄、果身、果柄三部分组成。角果成熟后由于果瓣失水收缩,能自动裂开,内含种子,油菜的种子称为油菜籽,平均含量35%—42%,是一种重要的油料。 1.3.1 果实种子:种子呈圆球形或卵圆形,粒很小,其直径为1.27— 2.05毫米。由种皮、胚及胚乳三部分组成。 1.3.2 果实种皮:种皮色泽又淡黄、深黄、金黄、淡红、褐色、紫黑、黑色等多种颜色。种皮上有网纹,黑色种皮的网纹比较明显。种皮上可见条纹,与种脐相反的一面有一条沟纹。种皮占油菜籽总含量的14%-20%,厚度在26—28微米左右,种皮与子叶结合紧密,较难去除。种皮含有30%以上的粗纤维,油菜籽中绝大部分的芥子碱和色素以及部分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物质也存在于种皮中,因此种皮是影响菜籽饼粕蛋白饲用的主要因素,更是限制进一步开发菜籽食用蛋白的关键。 2.1 油菜籽中的物质

普通品种的油菜籽含油32%—48%、蛋白质20%—30%,碳水化合物25%。传统油菜籽中含有4%左右的硫代葡萄糖苷(又称芥子苷或葡萄糖异硫氰酸盐)。在温热条件下油菜籽中的硫代葡萄糖在芥子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生有毒的含硫化合物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及氰类化合物等,这些分解产物能抑制动物的甲状腺对碘的吸收而发生肿胀,导致代谢紊乱。在油菜籽加工过程中,少量的分解产物转移到油中,大量的残留在饼粕中,因此,油菜籽粕必须经过脱毒处理或限制在饲料中的比例(约10%)才能作为牲畜饲用。传统油菜籽另一个特点是菜籽油中芥酸含量较高。 3.1 双低菜籽 3.1.1何谓“双低” 双低是指低芥酸,低硫甙,国家标准是油品中芥酸含量低于5%,饼粕中硫苷含量应低于30微摩尔/克。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基本可称为优质油菜。为什么要规定这两个指标呢?芥酸关系油品质量。菜油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中油酸、亚油酸、芥酸、亚麻酸等各种脂肪酸含量。在油菜所含各种脂肪酸中,油酸与亚油酸均属人体必须脂肪酸,脂肪酸碳链变短,在人体内更易消化吸收。可降低人体内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因而对防止心脏及多种心血管疾病有显著作用。 3.1.2双低油菜籽的特点 油酸人体易于吸收且能够降低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易在血管璧上沉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血管疾病),但并不影响血液的高密度脂蛋白(它是防止血管硬化的保护因素之一)的浓度。双低油菜中的油酸含量达60%,因而被称为“最健康的油”。亚油酸的比例大,其食用品质就好。亚麻酸和亚油酸一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和保持正常生理机能的必需脂肪酸之一,但它影响菜油的贮藏。亚麻酸不宜太高(以2%—4%为宜)。高芥酸菜油因芥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的油酸、亚油酸含量就低,长期食用高芥酸的菜油会使人体心脏包膜变厚,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高芥酸菜油的营养品质是差的。

玉米油精炼设备的工艺流程

玉米油精炼设备的工艺流程 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玉米油精炼设备的工艺流程! 首先第一步就是提胚,提胚是玉米榨油设备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玉米胚和胚乳抗粉碎能力不同,先用压轧设备轧碎胚乳,再用筛理设备筛出玉米胚。一般玉米可提取玉米胚4%~8%,要求提出的胚芽含水少,纯度高,无杂质,无霉变。 接下来是除杂,榨前要彻底清理,除去杂质,可用振动筛提纯,以除尽胚芽中的渣,粉等杂质,提高胚芽纯度。若胚芽中含杂质多,不仅浪费粮食,还会降低出油率。 刚提取的玉米胚芽,含水量在13%左右,与人榨水分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在压榨前要进行适当烘炒干燥,将胚芽水分降到9%以

下,以增加压榨效果。 榨时要保证料饼温度在100度左右,以便于出油,玉米胚芽含油量高,可采用两次压榨法,即在一次压榨后,将玉米胚芽粉碎,再次蒸炒,包饼,压榨,压榨中要经常注意清油路。玉米胚芽出油率一般为16%-20%。 玉米榨油设备榨出的毛油自然沉淀24小时后即可作为工业用油,如作为食用油,需进行精炼。 玉米油加工设备生产玉米油精炼的工艺,不论是采用榨油机压榨还是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其精炼玉米油工艺所用的设备基本相同。粗油—一般精炼工艺—过滤—水化—脱臭—精炼玉米油或者,粗油—特殊精炼工艺(碱炼—脱色—脱蜡—去杂)—精炼玉米油。 由于玉米油中含有游离脂肪酸、磷脂结合的蛋白质、黏液质等非甘油醋杂质,以胶体形态存在于玉米油中。这些胶状物质在加热过程

会产生泡沫,在碱炼过程会使油脂和碱液乳化,影响玉米油的精炼。所以玉米深加工设备在碱炼以前,首先进行水化脱胶处理。水化是在玉米油加热到75-80℃的情况下,加入对油5%-10%的水,加水的同时,必须进行搅拌,并加入适量的食盐,在水化过程,胶体膨胀并溶入水中,然后将含有胶体的水和油分离,达到水化脱胶的目的。 玉米油毛油往往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酸价一般在6左右,有的高达10。碱炼过程使游离脂肪酸和碱生成絮状肥皂,并吸附油脂中的杂质,使油脂进一步净化,这对于玉米油下一步的脱色或进行氢化有重要的影响。一般碱炼时采用烧碱,用烧碱脱酸效果好,同时还能提高油脂的色泽。 但缺点是会产生少量的皂化。如采用碳酸钠碱炼,能防止中性油脂的皂化,但所得油脂色泽较差。碱炼过程产生皂脚,沉降于碱炼罐的底部,很容易分离。

菜籽油加工工艺及设备

食 品 加论文标题:菜籽油加工工艺及设备工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技年级: 09级 术姓名:彭霞 装学号: 备指导老师:黄亮老师 论 文 2011年6月19日

菜籽油加工工艺及设备 【摘要】简单介绍制作菜籽油的原料,加工原理,加工技术,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选型,设备的简介等。 【关键词】油菜籽,吸风振动筛,磁选机,软化器,轧胚机,蒸炒机,过滤机,浸出器,蒸脱机,蒸烘器,汽提塔等。 【产品介绍】原料别名:菜子油、菜油、油菜籽油、芸苔油、香菜油。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酮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叫作“青气味”。这种气体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菜籽油中含有的大量芥酸(芥酸分子式如下:CH3(CH2)7CH=CH(CH2)11—COOH)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产品功效】中医理论认为,菜油味甘、辛、性温,可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 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

锌冶炼行业分析

锌冶炼行业分析

摘要 锌是全球用量第四的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具有无法替代性。其用途广泛,主要应用于钢铁行业、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锌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我国锌产量在1992年超过加拿大成为世界第一锌生产大国,2000年锌的消费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锌消费国; 在原生矿床上,锌与铅共生关系极为密切。铅锌是我国优势矿产资源,我国拥有铅锌储量3300万吨,占世界储量18.3%;储量基础9200万吨,占世界储量基础19.2%,仅次于澳大利亚。我国铅锌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湖南、广东和甘肃,该5省储量占全国总量的72%。我国的铅锌采选冶炼和加工配套生产工厂基本围绕这5省,全国有90%的锌产量都来自于这5大矿区。我国铅锌矿虽然储量丰富,但后备资源缺乏,可供规划利用的资源储量不多。其分布呈大矿少、小矿多,大型锌矿占全部锌矿的4.5%;富矿少、贫矿多,高于4%的探明锌储量只占全部探明储量的35%左右;单矿储量、基础储量平均保证年限不高,铅储量不足4年,锌为5年;铅基础储量5.6年,锌7.4年。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加快,我国锌消费从1995年68.5万吨猛增到2005年的292.57万吨,十年增长四倍多。巨大的需求增长导致了锌冶炼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锌冶炼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每年20%左右的增速,远远超过锌采选行业的增速。(此不平衡也与我国铅锌矿资源特点有关)不平衡的投资比例加上2007年开始的全球经济下滑使得目前我国锌冶炼行业渡过了高速发展期,步入了过渡期。该阶段主要体现为行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工艺淘汰、行业个体规模扩大等情况。 铅锌行业是我国第二产业中的主要支柱之一,已逐步形成了由国家发改委指导,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主管的行业管理体制,行业整体受国家政策影响明显。2005到2011年,我国围绕着铅锌行业出台了各种政策法规文件达50多份,针对行业集中度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矿石自给率低等结症,根据发展目标,在行业准入条件、税率、环保标准、能耗、投资、进出口、土地利用

菜油的制作过程

(1)国内菜籽食用油的加工与利用。 A.预榨菜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水化脱磷→真空干燥→成品油。 B.浸出菜籽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浸出菜油→水化(或碱炼)→脱溶→成品油。 C.预榨菜油精炼一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碱炼→水洗→脱色→脱臭→成品油。 D.浸出菜籽油精炼成精制菜籽油即色拉油工艺流程为:浸出毛油→水化→碱炼→水洗→脱色→脱臭→过滤→成品油。 (2)加拿大低芥酸菜籽油的加工与利用。 A.色拉油生产工艺: 脱酸:通过蒸汽或热水,使油脂水化,然后除去杂质,即将蒸汽导入油脂,游离脂肪酸随蒸汽被蒸馏出来,经冷凝后除去;或者让热水与油脂混合乳化,澄清后以离心机除去磷脂、游离脂肪酸和植物粘液等物质。然后真空干燥,所得产品称为粗油。 碱炼:通过碱炼,可进一步脱去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铁与铜离子及一些含硫化合物。先加0.02%~0.5%的磷酸在圆柱形铁锅中,60~90℃下处理15—30分钟,再加油量1%~3%的8%~12%浓度的氢氧化钠(烧碱)经10~30分钟的皂化,由于皂化物比重大沉入锅底,放出后称为皂脚;然后在65℃下用水或稀酸洗涤2次,放去水液,再在114℃下加热除去水分,干燥后贮入油柜。 氢化:采用选择性氢化法(温度200℃、压力41.37千帕)或非选择性氢化法(温度135℃、压力413.69 千帕)处理时,在蛇管氢化锅中加入0.01%~0.2%的甲酸镍或碳酸镍,以促进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加氢而成饱和脂肪酸,使顺式脂肪酸变为反式异构体,以增加油脂的硬化程度和抗氧化力,并改进油脂香味。如果采用一种叫考夫曼的氢化装置,则可以低于100℃温度下进行,加入40%的Miscella(一种油溶剂混合物),油连续通过催化剂(镍),也可完成氢化过程。油脂中只有少量油酸存在,对油脂品质有所改进。 酯化:这一工序系在95~135℃温度下加热约2小时,也可在有催化剂(0.1%~0.5%的甲醇钠或乙醇钠,也可用钾钠合金)存在的低温(32~38℃)下进行;用水洗涤除去催化剂,通过油脂分子内外的相互酯化,使三油精和三硬酯精形成6种不同的甘油三酯,从而增加油脂的塑性,低熔点的脂变为高熔点的脂,这样便于制造固化的人造奶油。 脱臭:为脱除有气味的黄色物质,如游离脂肪酸、醛、酮和葡萄糖芥苷分解的含硫化合物,应在高温(240~270℃)和加压(5.07千帕的绝对压力)的真实罐中进行蒸馏,经冷却后加入0.005%~0.01%的柠檬酸,以防止氧化。 B.起酥油的制取工艺:主要步骤是速冻,即以色拉油为原料,在附有可充瓦斯气的装置中,使油于2~5℃下进行冷冻,甘油三酯便大量形成晶体,过滤除去,再加入少量防腐剂和抗起泡剂,便制成了半固体乳白色而有塑性的起酥油。一般起酥油在10~16℃温度下,能保持不硬不脆,在33~34℃时保证不软不液化,是制造糕点、面包和人造奶油的原料;一般每1千克起酥油需要1.2千克菜籽油来精制。 C. 人造奶油的制取工艺:以80%的起酥油加20%的其他辅料,如发酵脱酯牛乳、乳制品以及少量的乳化剂、食盐、香料、色素、防腐剂以及其他添加剂,便制成人造奶油。制作时先把油溶性成分加在油内,水溶性成分加在牛奶里,然后按规定比例送去冷却机中,使物料快速冷却结晶,经过切块和包装即成成品。它与动物油相比,含胆固醇低,价格低廉,人造奶油是制造糕点、冷饮的重要原料。 D.调合油的制取工艺:将几种不同的食用油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没有化学反应过程,它的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从食品营养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植物油的营养价值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比较合理的油的脂肪组成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的比例最好接近1:1:1,只有调合油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故又称之为健康油。如果把菜籽油与米糠油或红花油等,按1:1比例调合,其亚油酸含量将提高2~3倍,芥酸含量将降低50%。日本用70%的米糠油和30%的红花油制成的调合油,经试验测定,胆固醇可降低26%;用85%米糠油和15%红花油制成的调合油,可降低胆固醇19%。这样可以提高菜籽油的营养价值,扩大菜籽油的利用范围。

菜籽榨油方法及工艺流程

菜籽榨油方法及工艺流程 菜籽榨油其工艺流程如下: 1、热榨:菜籽一清理~软化一轧胚~蒸炒一压榨操作说明:菜籽选用规格30目/英寸的筛网进行筛选,使菜籽含杂质小于0.5%,然后于进行软化,软化后菜籽含水份9%左右,再进行轧胚、蒸炒,蒸炒使油料温度达110—120度,其水份含量l—1.5%左右,便可以进入榨油机进行压榨。如利用圆筒炒锅,菜籽经清选去杂后可以直接进入圆筒炒锅或轧胚后进入平底炒锅都可以。穗华榨油机系列设备,涵盖:全自动榨油机、多功能榨油机、螺旋榨油机、液压榨油机、小型榨油机、新型榨油机等,其中包含花生榨油机、茶籽榨油机、芝麻香油机、菜籽榨油机和家用榨油机等。 但在炒籽时加入2—3%的水,炒到110一120度时,即可以出锅压榨。热榨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断菜籽是否炒好。用两块木板擦菜籽,若壳仁分离,仁成深黄色为合适,若仁成粉则太干,若壳与仁不分离则太湿。 2、冷榨:菜籽也可以冷榨,冷榨时将菜籽清理去杂,可以加l一2%的水,使菜籽软化,软化后轧胚,不轧胚也可以进入榨油机进行压榨,(但轧胚后再压榨能提高榨油机的性能)冷榨时菜籽含水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出油效率,所以判断油料的干湿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入榨前菜籽含水份控制在5—8%,用土法判断菜籽含水份高低,可以用指甲挤一下菜籽若有响声,并分成两片,有油挤出为含水份合适,若成粉装则含水份少太干,若成扁状,则含水分高太湿。 在压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菜籽中含油量高达33—40%左右,一般热榨时按说明操作书操作不会出现异常现象,若冷榨时由于操作不当或油料含水份不适,菜籽榨油机机体温度不佳,也会出现跑渣、回油或进料不顺等现象,这时可以参考花生仁的冷榨进行处理。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状况与政策分析精编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 状况与政策分析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状况与政策分析 2011-08-31

10多年来,我国铅锌工业生产发展较快,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十一五”期间,在稳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我国铅锌冶炼行业也在积极有序地进行兼并重组及境外资源的开发。不过,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保障程度低、缺乏产品价格话语权等情况。因此,亟需加大行业改革力度,实现我国铅锌冶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背景资料 ◆我国铅锌矿基本情况 铅锌是我国优势矿产矿资源。我国铅矿查明资源储量万吨;锌矿查明资源储量万吨,储量及基础储量仅次于澳大利亚、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铅锌矿资源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大矿少、小矿多,大型铅矿仅占全部矿床的%,大型锌矿占全部锌矿的%。第二,富矿少、贫矿多,高于3%的探明铅储量只占全部探明储量的30%左右,锌矿床品位略高,但仍有35%以上的锌矿品位小于4%。第三,铅锌储量、基础储量保证年限不高,铅储量不足4年,锌为5年;铅基础储量年,锌年,虽然储量丰富,但后备资源缺乏,可供规划利用的资源储量不多。第四,国内铅锌

业矿山以小企业为主。第五,随着国内铅锌冶炼产能的扩张,国内铅锌原料的进口也在迅速增加。 从储量分布来看,内蒙古、云南、湖南、广东和甘肃是我国主要铅锌资源分布地,其储量都超过100万吨,这5省的储量占全国总量的72%。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以独立的铅生产企业和锌生产企业为主,铅锌综合企业占少数;铅锌深加工产品少,国内企业产品差异性小,品牌效应不明显;国内铅锌价格透明,贸易商和物流公司作用大,有一定的投机机会;是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最低的,依靠国内消费市场和低环保成本有一定的行业竞争力。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的铅锌企业1374家,其中采选企业754家,冶炼企业620家。全年铅锌行业总资产亿元,占有色金属行业总资产的%,其中采选业752亿元,冶炼业8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241亿元,其中采选业771亿元,冶炼业147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亿元,其中利润亿元,采选业实现利润84亿元,冶炼业利润亿元。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油菜籽的加工,主要包括菜籽油的制备、精炼和利用以及菜籽饼中蛋白质的提取、利用和菜籽饼的综合利用。菜籽油在降低了芥酸以后,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不仅提高了营养价值,扩大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用途,同时芥酸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菜籽饼在脱除硫甙等有害物质以后,蛋白质的利用价值得到很大提高。因此,菜籽油和菜籽饼经过生物学和工业加工以后,综合利用价值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菜籽油的制备 菜籽油的制备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近年来浸出法发展很快,主要以有机溶剂萃取为原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出油率。先进的预榨浸出法的加工程序包括压胚、蒸胚、预榨和浸提,即用压榨机先榨出18%~19%的油分,再对预榨饼进行溶剂浸出,可以使干饼的残油量降低到2%~3%,预榨浸出法的出油率明显高于一般的单一机榨法。但预榨浸出法生产出来的菜籽油含类脂化物与胶质,并且饼中硫甙的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脂也会随榨油过程溶解于油中,使油的食味和质量受到影响。另外,菜籽油中还含有游离脂肪酸以及来自种皮的黑色素等,使毛菜油颜色较深,影响菜籽油的贮藏与外观。目前,我国菜籽油的生产虽然已有一部分采用预榨浸出法,但大部分还是采用螺旋机压榨。采用螺旋机压榨法,每100kg菜籽少出4kg~6kg油,而且毛油质

量较差。尤其是采用95型榨油机,为了提高出油率,在操作过程中就要提高榨膛的压力和蒸炒温度,必然使毛油颜色变黑,从而大大降低菜籽油的质量。 油菜籽的出油率一般仅为30%,若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使出油率提高2%~5%。①筛去泥沙。因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从而降低油菜籽的出油率,故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②控制炉火。一般用平底锅炒菜籽时,都是全部炒熟后才开锅将菜籽倒出,每次会有1.5kg~2kg菜籽黏在锅底被烧煳。因此,将菜籽炒到八成熟时,就要打开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风口,以控制炉火。具体是在灶口墙上砌一个活动槽,嵌入一块活动铁板,需要大火时,把铁板向上提,封住炉口;需要文火时,把铁板往下放,封住风口。③改装榨螺。使用95型卧式轴动榨油机时,可用旧的6号榨螺代替5号榨螺,这样可增大内压力,使出油部位后移8cm~10cm,这样每100kg菜籽可多出油1kg~2kg。④热料上榨。由于油分子在高温中最活跃,从炒锅中刚出来的菜籽温度为108℃,趁热上榨就可以多出油。因此,每锅炒籽量最好控制在40kg~50kg,做到随炒随榨,确保热料上榨。⑤适量掺糠。因为菜籽含油率高,在榨筒中加压后滑动快,油还未全部榨出,菜籽饼就出榨机了,而加谷糠可使菜籽减慢滑动速度,故能多榨油。一般在每100kg菜籽中掺入5kg~7kg谷糠,依据好的菜籽多掺、差的菜籽少掺的原则。注意谷糠应新鲜无杂物。 2.菜籽油的精炼

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油茶籽油是高档食用油,能否将油菜籽脱皮冷榨生产工艺移植到油茶籽生产上来,还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中核心的问题是油菜籽仁和油茶籽仁化学组成不一样,油菜籽仁含粗蛋白较高,为 30%左右,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约为17%,这与大多数油料籽仁的化学组成特点是一致的,即油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但油茶籽不同,其粗蛋白含量较低,在仁的水分平均为8.7%时粗蛋白含量平均约为 9 4%,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平均为35.5%。采用脱壳、加水调质、冷榨工艺生产纯天然油茶籽油是否可行有待实践检验。 宏日机械油茶籽油加工成套设备工艺:

主要工序设备和工艺参数: 清理采用两层振动筛,去除油茶籽中的大小杂质。大杂主要是未裂开的油茶蒲(或称茶包 )。 低温干燥采用平板烘干机,控制夹层加热蒸汽压力0.2M Pa左右,对含水分8%左右的油茶籽干燥至水分含量4%左右。尽量减少仁中的游离水分,以利于加水调质。仁中水分高,使榨料塑性增大,当榨料压力增大时,将使流油通道变窄,影响出油。 分级由于单粒油茶籽体积从 0.3 ~2.5 cm 不等,重量从0.461 ~1.4 6 3 g 不等,相差较大,决定采用分级将大小差不多的油茶籽汇集起来,为脱壳创造条件,分级采用振动筛。 脱壳采用撞击式粉碎机将油茶籽打碎,油茶籽壳较薄,且经干燥后水分较低,易于破碎。 仁壳分离仁壳分离主要有两个主要指标,即壳中含仁和仁中含壳。显然,壳中含仁越低越好,有利于原料的充分利用,提高出油率和出饼率。我们将壳中含仁率定为0.3%,由于前道采用了分级工序,要达到这一指标并不困难。生产稳定后,壳中含仁几乎检测不出。仁中含壳希望越低越好,但有两点需要考虑,其一是含壳率低了,榨油机榨膛容易被入榨料抱死,造成滑膛,压榨难于进行,即使是双螺杆榨油机也如此,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其二是应考虑饼的溶剂法浸出取油,当饼中含壳量少了,没有骨架,料层易被压实,溶剂渗透困难,导致粕中残油高,湿粕含溶高,影响浸出效率和溶剂消耗。

铅锌冶炼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我国铅锌冶炼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1、铅冶炼现状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铅冶炼行业发展迅速。2005年全国生产精铅237.8万吨,较1996年的70.62万吨,增加了167.18万吨。同期世界铅的年产量,由1996年的578.5万吨至2005年达746.88万吨,仅增加了168.38万吨,可见在此期间世界铅产量的增长99%以上是由我国完成的。我国铅产量近10年间年均递增14.9%,增长速度为世界之最。 根据资料统计,目前全国建成铅冶炼厂400多家,其中2005年精铅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冶炼厂有3家,年产5~10万吨的8家,3万t/a以上的18家,其总产量约为133万吨,占全国精铅总产量的56%。见表1。 我国传统的铅冶炼工艺所产铅量占总产量的85%,除株洲冶炼厂、河南豫光、金利、豫北、万洋、焦作东方、内蒙林东等冶炼厂采用烧结机外,其余均采用烧结锅或烧结盘进行烧结。 采用烧结-鼓风炉炼铅锌的ISP工艺,在国内有4家,五条生产线在生产,其中韶关冶炼厂两条、白银、葫芦岛锌厂、青海煌中县各有一条。 烧结机-鼓风炉炼铅工艺应用比较成熟,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回收难度较大,株洲冶炼厂引进托普索制酸技术,河南豫光金铅集团、豫北金属冶炼厂和济源万洋冶炼集团等均采用非稳定态制酸技术。但受工艺条件和设备的限无组织排放和铅尘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至于尚在生产的烧结锅-鼓制,SO 2 风炉炼铅工艺(国家2000年起明令禁止生产) SO 及铅尘污染尤为严重。 2 表1 2005年我国年产精铅3万t以上企业名录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日趋严格,新的炼铅方法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如云南曲靖引进的艾萨法(ISA)、西北矿业公司引进的卡尔多(Kaldo)法等炼铅工艺都已投产。 特别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新工艺推广速度很快,除河南豫光 金铅集团、安徽池州、湖南水口山等4套装置已成功投产外,河南灵宝凌冶股份有限公司已于今年8月份点火烤炉,云南祥云飞龙实业有限公司已于9月20日投产。 目前采用该工艺新建或改造原有铅系统,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有赤峰兴业、白音诺尔铅锌矿、济源金利等三家。进行可研设计的有郴州、戈阳、贵溪、沙甸等4家。 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SKS)是我国经过近20年的试验研究获得成功的熔池熔炼技术,具有投资省、环保好、硫及伴生金属回收率高,适宜处理高砷物料,对于现有铅厂改造,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国家重点推广的环保

菜籽油

产品信息 描述:高精炼菜籽油。92%无饱和脂肪,不含添加剂。供一般厨房所需的特殊油品。 主要应用:调味酱,普通烹饪,温和油煎,色拉油。 包装规格:桶 格式:20英尺海运集装箱 原料:菜籽油 申报:Huile de canola 宗教严格证明:符合犹太食品规定的 物理性能分析:颜色,红(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 1.2最大量 颜色,黄(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 15最大值 冷试法(小时) 12最小值 OSI@110°C (小时) 7.5最大值 主要化学特性:游离脂肪酸(wt. %) 0.05最大值 过氧化值 (meq/kg) 1.0最大值 105--- 碘值 126 水分(%) 0.1最大值 芥酸(%) 0.9最大值 典型功能特性:香味满意 典型引用属性:烟点(°C) 220最小值 储存条件:建议储存在碳或者不锈钢中避免受到热、光、潮湿以及促氧化剂如铜黄铜配件的影响。推荐船运和储存温度不超过45℃。 桶装保存期限:Lemine 投资集团不建议该产品散装储存,因为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不受我们的控制。保存期限可能会受到储存温度、搅拌速率、光线以及油罐

和运输线材质的影响。 代码日期标注:xx xx xx xx xxx 年月日小时油轮 或者连续指定5或6 个数位批号,如:31209 或者 机动轨道车编号+制造日期,如:PROX 12348 - November 20, 2013 执行标准:本产品遵照加拿大食品药品规定。Lemine在北美地区的站点都在食品药品管理局注册。 微生物声明: 油和起酥油不受微生物物种侵袭,因为必须含有一个可供水生物成长的营养水相。该产品的水分含量低于0.1%,不会供养任何微生物 生长。 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声明:本产品按照规范的生产。第三方审计的HACCP计划和基于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设备是SQF3级认证。 分析属性声明:上面列出的分析特性适用于装运期从Lemine加拿大生产设施。 Lemine加拿大分析方法是基于AOCS方法和可按照客户要求定制。 此份文件中包含的信息是准确的。此份被提供的信息仅用于参考,不能构成任何形式的保证,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产品性能的保证,特定用途的实用 性。此份文件不构成lemine 投资集团与其他第三方的合同。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精炼车间工艺描述: 600T/D精炼(适用于大豆油、兼顾菜子油、棕榈油) 从仓储灌区毛油输送泵输送至精炼车间的毛油经过毛油过滤器R202a除去粗杂后进入质量流量计,然后与脱臭油换热R304a进入板式蒸汽加热器R203加热到75-80℃±,与定量泵R204定量加入的80%的磷酸进入刀式混和器R206混和后进入酸反应罐R206a停留15-30min,通过输送泵R207输送至板式水冷却器R208 冷却至60-75℃±,与定量泵R210定量加入的稀碱液(物理精炼一般用1~3oBe′,化学精炼一般用10~24oBe′)进入变频调速刀式混和器R211混和后进入中和反应罐R211a停留30-45min,由输送泵R212输送至R213加热到90℃±,然后进入离心机分离。分离出来的皂脚进入皂脚罐输送至车间外,分离出来的油则进入板式加热器R216加热到92℃±,然后与热水R219(热水温度保持比油温度高5-10℃±)、8~10oBe′的柠檬酸进入离心混合器R221混合后进入离心分离机R222,废水进入油水分离箱R265由泵R265a到污水处理车间,油进入(三级真空系统)真空干燥器R217脱水,然后进入脱色工段。 碱炼油通过输送泵送至板式加热器R252加热至115~130℃±,进入(三级真空系统)白土混合罐R253,白土采用气力输送至白土罐R254、定量筒自动调节计时加入,混合15-30min后的油溢流进入(三级真空系统)脱色塔R255停留30-45min,通过输送泵R257输送进入立式过滤机R258中将油和白土分离(三台倒换使用),分离出的白土经过蒸汽吹干后含油一般能够达到25%±,油进入暂存罐R260中(三级真空系统),由输送泵R261输送到袋式过滤器R262再进入棒式过滤器R269中,然后进入脱臭工段。 经过精过滤后的脱色油进入析气器R302(三级真空系统),由泵R303输送

1中国铅锌冶炼技术进展与发展思路

全国第十二届铅锌冶金学术年会论文集 1 中国铅锌冶炼技术进展与发展思路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蒋继穆 摘要:本文就中国近十年铅锌冶金工业取得的成就进行阐述,并就我国铅锌工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铅锌技术发展 中国2012年生产精铅4646kt、锌锭4829kt;占同年世界铅总产量(10485kt)的44.31%,占同年世界锌总产量(12625kt)的38.25%,是世界最主要的铅锌生产国。 就铅、锌生产工艺技术而言,中国近十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铅冶炼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已着手为淘汰铅冶炼落后工艺,改善环境开展了多项工作。1984年由科技部立项,在湖南水口山开展氧气底吹熔炼——电热焦炭还原火法炼铅半工业试验;在沈阳冶炼厂开展了氯化物浸出电积的湿法炼铅半工业试验;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工作,铅底吹熔炼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电热焦炭还原设施受资金影响,建设简陋,试验无果而终。铅湿法冶炼试验,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加工成本偏高、不经济,无法产业化。 1986年政府决定引进鲁奇公司的QSL炼铅工艺,在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建设一座年产50kt 精铅的冶炼厂。由于是第一家产业化,投产碰到一些工程问题,几经修改,又赶上铅价低迷期,生产赔本,白银公司决定停止QSL生产线运行,直至今日。 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政府决定2000年关闭所有烧结锅炼铅工艺。这些工厂急需一种清洁工艺取代烧结过程造成的铅尘及SO2的低空污染。恩菲与三家企业联合在水口山开展了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半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1999年由恩菲设计,在豫光和池州所建的两座示范性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厂于2002年建成并顺利投产运行。 该新的炼铅工艺,不仅有效解决了烧结过程严重的铅尘及SO2的低空污染,实现了清洁生产,同时能耗由烧结——鼓风炉熔炼工艺的680Kgce/t粗铅,降至380Kgce/t粗铅,银回收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硫捕集率>99%。用该工艺改造烧结——鼓风炉炼铅厂,原有设施得到充分利用,改造费用低、深受用户欢迎。短短几年内用此新工艺改造或新建的铅冶炼厂有32家(单系列设计产能为精铅60、80、100、200kt/a等四种规格),其中有17家、20条生产线已投产运行,总产量已达1640kt/a。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虽已获快速推广应用,并已出口印度,建成投产了100kt/a精铅的Dariba冶炼厂,但工艺并不完美。采用鼓风炉还原,液态氧化铅渣需用铸渣机浇铸并冷却成块,渣的显热白白浪费,过程能耗增加;为连续冷却渣

年产吨二级精炼菜籽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一、财务表 1.主要财务指标及评价指标表 2.流动资金估算表 3.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5.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7.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9.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11.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2.资产负债表 二、项目位置示意图 三、总平面示意图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xxxx 菜籽油加工厂年产1000 吨精炼菜籽油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xxxx 菜籽油加工厂 项目负责人: xx

项目总投资: 万元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xx 省地处青藏高原,农作物种植环境质量洁净,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具有得天独厚的油菜生产优势,是我国主要的春油菜籽生产基地。该地生产的油菜籽品质优良,最高含油率高达42%以上,用其生产加工的菜 籽油系列产品与省外其它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相比,不仅口感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且具有质纯味正、香味浓郁、烟点高、不起泡、价格低廉等优势,深受省内外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青睐。 油菜籽生产是xx 省东部农业区农民生产致富重要途径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首要任务,其中产业发展是基础,基于xx 油菜籽的生产优势,油菜籽生产必将是xx 重要的特色农作物生产内容之一,做大做强油菜籽加工产业,对于转换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增加农民收入将会有重要作用。 xxxx 菜籽油加工厂是xx 县较大的油菜籽经销企业。该企业前身以生 产菜籽毛油为主的作坊式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油菜籽收购,菜籽 油销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品销售面逐年扩大。产品供不应求。随 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该企业产品品种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巩固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基于上述原因,xxxx 菜籽油加工厂上建了年产1000 吨精炼菜籽油建设项目,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在xx 县全面实施“企业+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xx 县油菜籽生产的产业化生产格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报告编制依据与原则 、编制依据 1、xxxx 菜籽油加工厂关于编制《年产1000 吨精炼菜籽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程咨询协议。 2、《关于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xx 省委、省政府; 3、《xx 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计划和2015 远程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