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油菜籽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油菜籽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开发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

读“海洋能的构成图”,完成第1~4题。 1. 图中序号①③代表的海洋能分别是 A. 潮汐能和温差能 B. 海流能和盐差能 C. 温差能和波浪能 D. 潮汐能和波浪能 2. 海洋能的能量 来源主要旦 ①太阳辐射能 A. ①② C.②③ 3. 潮汐能区别于其他海洋能的特点是( ①能量来源于日、月的引力②具有规律的日变化③密度小④时空分布均匀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关于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海洋能的利用技术都已经成熟 B. 潮汐能的发电技术还没有进入实用阶段 C. 温差能等的发电技术已很成熟 D. 海洋能的开发主要用于发电 答案:1.B 2.A 3.A 4.D 解析:本组题考查了海洋能的构成、特点及形成原因。第1题,由海洋能构成图可知,①为海流能, ②为潮汐能,③为盐差能。第2题,海洋能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天体引力。第3题,潮汐能区别于其他海洋能的特点:①能量来源不同,②具有规律的日变化。第4题,海洋能的开发主要用 于发电,有些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发电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但温差能等的发电技术还不够成熟。 5. 在温带地区的冬季海域,可以利用的波浪能资源能量最大的原因是() A. 南北温差大,风力大 B. 天体的引力冬季大于夏季 C. 冬季耗费的能源多于夏季 D. 冬季洋流的势力强 答案:A 解析:波浪能的直接能量来源于风的吹拂,温带地区的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波浪能量最大。 6.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一、基础巩固 是() ②天体引力③地球引力 B.①④D.③④④海-气交换 ②3.附 (DO.SH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1、耕海牧渔渤海具有建设世界一流海洋牧场的理想条件。由于有黄河、海河、滦河、等河流的注入,渤海海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PH值适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渤海属富营养海域。由于水浅,风浪小,各类海洋生物不约而同选中渤海作为自己的“产房”。因此,渤海自古就有“天然渔池”的美称,海洋生物资源200多种,其中鱼类110多种。中国的海水养殖技术比较成熟,有些甚至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正是由于有成熟的技术作依托,中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几年居世界首位,对虾的养殖技术、效益指标都居世界前列。对虾年产量过万吨的县都集中在河北省的沿海。 2、海滨旅游:我国海岸线曲折绵长,岸外岛屿众多,海岸地貌类型齐全,海岸带南北纵跨三个气候带,自然风光各异,拥有许多旅游价值很高的风景区。我国历史悠久,海洋文化积淀丰厚,海岸带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概括起来,我国海洋旅游景观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海岸景观。海岸是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两大自然体系的衔接地带,这是海洋旅游中最基本也是最有魅力的景观。浩翰的大海和各式各样的海岸地貌,构成一幅幅壮丽的图画,让人流连忘返。海岸带的山地,往往岩石被海水蚀成各种奇特造型,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大连金石滩是一种海上喀斯特地貌,千姿百态的礁石被誉为“海上石林”“神力雕塑公园”。而沙质海岸,又往往沙软滩平,海水清澈,用以开辟成海水浴场,是进行日光浴、游泳和各种海上文体活动的好地方。 (2)、海岛景观。乘船到海岛旅游,可以体会到更浓的海洋情调。众多海岛耸立海面,风光绚丽,宛若仙山。海岛地貌、生物、渔村对游客都极富吸引力。 (3)、海滨山岳景观。中国名山很多,然而名山又坐落在海滨实为难得。青岛崂山兼有奇峰、异洞、怪石、茂林、飞瀑、流云之美,更以“山海奇观”著称天下,素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之说。我国海岸带上的名山还有大连老铁山、连云港云台山、舟山普陀山等。 (4)、海洋生态景观。在海滨地带或一些小岛上,往往有一些珍稀的、独特的生物群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有些近岸海湾,海水清澈透明,海底渔礁跌宕,各种各样的鱼群翔游嬉戏,五光十色的贝类漫步海底,千姿百态的藻类随波荡漾,婀娜多姿的珊瑚笑靥生花,构成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适合开展潜水旅游和建立海底游乐宫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步指导训练新人教版选修

5.4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 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3.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 1.海洋港口建设与交通运输、经济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应注意其关联性。 2.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思想教育的渗透。 【学法指导】 1. 联系初中学过的内容,了解海洋运输的主要航线、海峡、运河等内容,深化知识。 2.结合现实事例,包括用图片、新闻等资料,具体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程度与范围。 3.结合事例,进一步了解海洋污染事件及造成的危害,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学习过程】 一、海洋空间利用 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以下三方面内容: (1)开发海洋空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3)海洋空间利用领域的拓展。 补充材料1:海洋空间利用形式 (1)交通运输空间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石、石油等。缺点是速度慢,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 (2)生产空间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冷却水充足,取排方便,价格低廉,可免遭热污染危害。缺点是基础设施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3)储藏空间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优点。 (4)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指海底电缆。通信电缆包括横越大洋的洲际海底通信电缆、陆地和海上设施间的通信电缆;电力输送电缆主要用于海上建筑物、石油平台等和陆地间的输电。 (5)文化、生活、娱乐空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重视开发海洋空间的旅游和娱乐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进行娱乐和知识相结合的旅游中心综合开发建设。如日本东京附近的海底封闭公园,游人可直接观赏海下的奇妙世界。美国利用海岸、海岛开发了集游览和自然保护为一体的保护区公园。 二、海洋运输 思考:15世纪以前,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15

淡水鱼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淡水鱼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的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中淡水鱼在水产品中的比例随着各项政策的执行这年升高,但由于我国淡水鱼的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淡水鱼主要以鲜销的形式进行出售,产品的附加值低且会产生较多的鱼头、鱼骨、鱼鳞、鱼皮、鱼尾、鱼鳍、鱼内脏等加工副产物,尽管借鉴了海水鱼的鱼糜加工,可副产物问题仍难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从提高淡水鱼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浪费和节约,减少污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等各方面看,淡水鱼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都十分必要。 对于淡水鱼,销售剩余的大部分鱼肉可以加工成鱼糜制品,进行冷冻贮藏,即可延长保质期又可延长销售产业链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鱼骨是淡水鱼加工中主要的副产物之一,尽管其蛋白质含量没有鱼肉中的高,但是钙含量却远高于鱼肉,且含有丰富的软骨素,针对鱼骨这样的资源特性,可将鱼骨经干燥、粉碎、研磨和超微粉碎加工成超微粉,经调配后加工成鱼骨粉补钙冲剂或者作为新型的添加剂直接应用到食品加工中;也可将鱼骨经油炸、整形、调味等处理后加工成鱼排、鱼骨酥等休闲食品。 鱼皮因其丰富的胶原蛋白一直是副产物加工的重点研究对象,是生产明胶较好的原料,并因鱼类明胶的安全性高于猪皮明胶而逐渐被人们关注;鱼鳞一直是副产物加工中被关注的对象,其富含胶原蛋白且有研究表明鱼鳞具有抗癌、抗衰老、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功能。将鱼皮鱼鳞经切碎、酶解、风干粉碎、浸酸、洗涤除酸、浸灰、洗涤除碱、提胶、过滤、干燥等加工处理后可生产出黏度和强度都很好的明胶产品,可用于食品生产;或者将胶原蛋白提取后经调配处理后生产可直接口服的胶原制品;或者将鱼皮经碱液浸泡、漂烫、冷水浸泡、调味后制成爽脆可口的鱼皮休闲食品。 鱼头中富含卵磷脂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增强记忆力、改善睡眠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可以对鱼头中的鱼油进行提取生产鱼油制品,可广泛应用于保健品的开发。 鱼内脏一直是副产物利用的难题,但随着科学发现和成功从内脏中提取出酶,鱼内脏的研究利用也成为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方向之一,我们将鱼内脏经粉碎、浸提、分离、分级、透析、纯化、干燥等处理后可生产具有较高纯度和较高活性的酶制剂,可增加一条新的酶制剂来源。 除了以上叙述的加工途径和方法外,还可将鱼的加工副产物制成鱼露、鱼酱、饲料等产品,都能够有效的提高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并能够极大地提高淡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练习题

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海洋能开发中,已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双选)() A.潮汐发电 B.波浪发电 C。盐差发电 D.温差发电 解析:选AB。海洋能中具有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是波浪能和潮汐能。 2.下列海峡中波浪能资源最为贫乏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解析:选A。马六甲海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上升流为主。 3。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可提高潮汐发电效果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 D.新月、满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使地球海洋出现天文大潮,潮差大,利于潮汐发电。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A。初八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八 5。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A。17∶30 B。17∶55 C。11∶30 D。11∶55 6、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 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 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解析: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图示中H最大时,表示涨或落的最大值。潮汐涨落的周期变化分为日周期、月周期及年周期等。潮汐原动力是天体对海水的引力与天体绕转质点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差值。一个朔望月之内,初一与十五由于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合成的引潮力最大,一天之间距月球与地球的绕转质心最近和最远的地表,潮汐最大。其时间差决定于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周期.第6题题干说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由于海水在落潮时水平运动方向是离海岸而去,海滩游泳不安全,盐田灌水取决于当时盐度,雨天由于径流冲淡海水,应灌入潮尾时段的海水,晴天则灌入潮头时的海水.落潮时向岸线航行的速度因水流方向而变慢。 答案:4、B5、B6、C 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20年前总投资将达2万亿元.这意味着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此回答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 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 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 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 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 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 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 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 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 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 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 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 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 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 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 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 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 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 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 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 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教学设计示例

菜籽油加工工艺及设备

食 品 加论文标题:菜籽油加工工艺及设备工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技年级: 09级 术姓名:彭霞 装学号: 备指导老师:黄亮老师 论 文 2011年6月19日

菜籽油加工工艺及设备 【摘要】简单介绍制作菜籽油的原料,加工原理,加工技术,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选型,设备的简介等。 【关键词】油菜籽,吸风振动筛,磁选机,软化器,轧胚机,蒸炒机,过滤机,浸出器,蒸脱机,蒸烘器,汽提塔等。 【产品介绍】原料别名:菜子油、菜油、油菜籽油、芸苔油、香菜油。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酮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叫作“青气味”。这种气体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菜籽油中含有的大量芥酸(芥酸分子式如下:CH3(CH2)7CH=CH(CH2)11—COOH)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产品功效】中医理论认为,菜油味甘、辛、性温,可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 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

粮食加工副产物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 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授课教师:志成教授 学号: 姓名: 2015年12月15日

摘要: 粮食加工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粮食加工主要包括:稻谷碾米;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的加工;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和淀粉加工;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粮油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粮食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粮食生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原粮加工度和附加值的一项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于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食品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需求,对于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延伸粮食产业链,对促进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发展粮食加工业对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粮食的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较多,很少用于深加工和再利用,经济价值不高,且浪费大量的资源。许多粮油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低聚糖、活性肽、多元糖醇、功能性油脂、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成分,因此对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副产物现状发展趋势粮食加工 正文: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对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粮食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教案(高二地理)

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 2. 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重点难点】 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 【学法指导】 搜集资料,了解世界海洋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学习过程】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读图5.16,了解海洋能的构成。指出比例最大的两个目前尚无法利用。)2.海洋能特点: ①总量大、密度小; ②可再生 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 ④时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1)潮汐能 阅读教材案例: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思考:潮汐电站一天可以发几次电? 潮汐电站一般建在什么样的地方? 我国已建成的潮汐电站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波浪能 波浪能有哪些优点? 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哪些海区?为什么?(西风带) 阅读P61,了解波浪能发电的概况。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海洋能开发中,已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双选)( ) A.潮汐发电B.波浪发电 C.盐差发电D.温差发电 2.下列海峡中波浪能资源最为贫乏的是( ) A.马六甲海峡B.麦哲伦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3.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可提高潮汐发电效果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 A.初八B.十六 C.二十一D.二十八 5.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 A.17∶30 B.17∶55 C.11∶30 D.11∶55 6. 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 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 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19年前总投资将达2万亿元。这意味着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此回答7~8题。 7.对于海洋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大,密度小B.可再生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海洋水资源 1.原因: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主要利用方式: ⑴直接利用:低盐度海水灌溉农田,公厕冲冼、消防用水、工业冷却水。 ⑵海水淡化: ①意义:是海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缓解滨海地区缺水 ②目前利用现状及原因: 尚未普及,成本较高 ③分布: ·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 ·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或矿区 ·沿海城市 ④海水灌溉的问题: 土地盐碱化、地下水污染等 P52思考: 推测一下,海水灌溉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海水灌溉可能使土壤中所含盐分增加,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进而导致土壤的退化。此外,海水灌溉还可能污染沿海地区的地下水。 二、海水化学资源 1.种类:食盐、镁、溴、钾等大量微量元素 2.特点:含量小、浓度低 3.海盐生产法:盐田法、电渗析法、冷冻法 4.生产过程:利用纳潮把盐分高的海水纳入盐田,海水蒸发海盐析出 5.盐田法条件:需要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和晒盐的海滩 6.开发方向:综合开发 P53思考: 1.结合我国的气候特点,分析为什么春秋季节是我国海盐生产的旺季? 春秋季我国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并且春秋季多风,可以加速蒸发,利于海盐晒制。 2.盐田制盐需要“纳潮”,即利用潮水涨落把盐分高的海水纳入盐田。我国古代盐民中流传着“雨后纳潮尾、长晴纳潮头”的生产谚语,请你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雨后近岸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因此潮头的海水比潮尾的海水盐度低,不利于海盐的晒制;长晴则海水盐度较高,所以直接纳潮头就可以满足海盐晒制的要求。 P54活动: 从地理位置、降水量、蒸发量等影响因素入手,分析长芦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盐场的有利条件。 长芦盐场位于我国北方渤海海湾沿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秋季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且多风,并且长芦盐场所在地区地势低平,利于海盐生产(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雨季短,降水量小,春季干旱,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三、海洋生物资源 1.主要产业:海洋渔业 2.渔业: ①分布:浅海大陆架海域

全球及各国油菜籽基本面

全球及各国油菜籽基本面一、全球油菜籽供需平衡表 二、全球菜籽供需平衡表分项统计 1、全球菜籽主产国种植面积及产量

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除 2002/03、 2006/07 年度出现同比减少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增长态势, 2008/09 年度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超过了 3000 万公顷大关。自 2007/08 年度以来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连续保持增长,且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由统计图可以看出, 2011/1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中国成为最大生产国,该国休耕地复垦是种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欧盟27国的油菜籽种植面积从2003/04年度的421万公顷增长至2013/14年度的680万吨,增幅达61.5%,2010/11年度欧盟油菜籽种植面积曾达到创纪录的700万公顷。2013/14年度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达713万公顷,较2003/04年度的675万公顷增加38万公顷。乌克兰是过去10年中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增幅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油菜籽种植面积稳步增加,13/14年度种植面积回落。 受油菜籽和菜籽油需求出现变化的影响,最近几年全球油菜籽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传统油菜籽主产区中国、印度和欧盟地区油菜籽产量保持稳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其中加拿大油菜籽产量

快速增加超过中国位居全球第二。由于加拿大有大量休耕地和未开垦土地,只要菜籽种植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将能鼓励农场主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预计未来加拿大菜籽产量将长期位居全球第一。 由统计图表:欧盟、加拿大、中国,印度始终是菜籽生产大国,而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美国、乌克兰这几个国家菜籽产量有限,从菜籽产量走势中看到,2013年是加拿大、欧盟、乌克兰菜籽丰收的一年,尤其是加拿大,菜籽增产客观,创造了产量历史最高点。乌克兰菜籽产量虽然不大,但235万吨的产量也是历史最高纪录。印度、巴基斯坦、美国也有小幅增产,但是幅度都不大,基本与去年持平。中国方面,2013年菜籽产量略有增加,但实际情况并没有数据反映的那么乐观,从今年的菜籽供应状况看,一是菜籽产量没有预期的那么高,二是趋势上很可能是下降的。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美国在2013年菜籽出现减产状况,尤其是澳大利亚,原因是干旱天气的影响。而巴、美两国减幅不大。 2、全球油菜籽进出口分国别统计 世界菜籽贸易量受产量和需求的影响较大,伴随着近年来世界菜籽产量和需求量的快速增加,菜籽贸易量也在不断扩大,全球菜籽出口量呈震荡增长态势。2003/04 年度全球菜籽出口量仅为553 万吨,而 2008/09 年度则达到历史高位的 1212.6万吨,之后几年出口量出现回落,2011/12 年度全球油菜籽出口量再次恢复高位水平,为 1291.5 万吨,同比增长 19.43%,占全球产量的 21.02%,2013/2014年度出口继续再创新高至1386.6万吨。全球出口量连续第 6年保持在 1000 万吨以上。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3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综合分析法,从气候、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来说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预防、解决措施,提高和增强海洋意识。 德育目标 .通过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正确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观念。 教学重点 .海洋空间利用和港口建设。 .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难点 .海洋港口建设与交通运输、经济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应注意其关联性。 .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思想教育的渗透。 一、.海洋可利用空间及特点 可利用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空间利用缺点 海上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多变 技术③难度大,资金投入海中海水①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 大、风险大 海底黑暗、②高压、低温、缺氧 .海洋空间开发的优点:空间广阔,便于④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⑤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开发的意义:缓解沿海地区⑥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主要领域:交通运输、生产、⑦居住、通讯、⑧储藏和文化娱乐等。 .海洋交通与通讯 ()海洋运输的要素:⑨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 ()优点:吨位大、⑩速度快、续航能力强。 ()变化: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如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

.围海填海造陆 ()概念 错误! ()其他形式:?人工岛、海上城市、?海上人工码头、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 三、海底储藏 .海底空间特点: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远离居民区,?缺氧。 .适宜存放物品: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从海洋中寻找生存的空间自古就有,目前也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方式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下面四幅图所示的景观属于围海造陆的是( ) .海上工厂与陆地工厂相比,所没有的优点是( ) .不占陆地面积.工厂主体小 .离加工原料地近.建造及管理费用低 .下列物品不适合在海底储存的是( ) .石油.天然气 .炸药.雾凇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题。 .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地平坡缓.岛多浪小 .滩阔岸直.河多沙厚 .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港区行船更加通畅.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海洋生态得以维护.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下列有关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错误的说法是( ) .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 .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 .英法海底隧道与日本濑户跨海大桥交通流量都受海洋气候的影响 .海底储藏大米主要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

花生加工副产品的再利用

花生加工副产品的再利用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其总产量、单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2005年我国花生产量为1 440.8万t。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共出口花生(包括花生及制品)77.4万t,价值6.1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2.3%和6.8%。目前我国花生消费的比例大致为榨油占50%~60%,直接以花生为原料加工成食品的占15%~25%,其中用来进行深加工的只占10%左右,出口量为3%~5%,留作种子的占6%~8%,花生已成为我国人民食用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1. 花生壳 花生壳占花生果质量的30%左右。我国年产花生壳近400万t,这些花生壳除了少部分被用作饲料和燃料外,大部分被白白扔掉,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据报道,花生壳的最大成分是粗纤维,含量为65.7%~79.3%,花生壳中其他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含粗蛋白4.8%~7.2%、粗脂肪1.2%~1.8%、还原糖0.3%~1.8%、双糖1.7%~2.5%、戊糖16.1%~17.8%、淀粉0.7%,还含有一些矿物质,含钙0.20%、磷0.06%、镁0.07%、钾0.57%、氮1.09%、铁262 mg/kg、锰45 mg/kg、锌13 mg/kg、铜10 mg/kg、硼13 mg/kg、铝454 mg/kg、锶262 mg/kg、钡16 mg/kg、钠66 mg/kg。此外,花生壳中还含有一些维生素B、谷甾醇、胡萝卜素、皂草甙、木糖等药用成分,经过处理后还可提取

一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如醋酸、糠醛、丙酮、甲醇、菲丁等。 (1)食品加工原料花生壳作为食品加工的原料多见于发酵生产中,如花生壳可用来制作食用酱油,其方法是将精选的花生壳洗净、磨成粉、用水润湿后上笼蒸,然后拌入培养菌种,再经发酵、压榨等工序处理,即可得到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食用酱油。用100 kg花生壳大约可生产优质酱油约300 kg,剩下的渣可用作饲料。花生壳还可以用来制酒,花生壳经过粉碎、蒸煮、发酵、接曲、蒸馏可制白酒,每100 kg花生壳可制酒精体积分数为10%的白酒6 kg。 (2)食用菌培养基料花生壳可作为平菇、草菇、香菇、鸡腿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料。用花生壳栽培食用菌,其产量要比用棉籽壳、谷壳、木屑、稻草等的产量高1倍以上,而且食用菌中的营养成分,在粗纤维含量、粗蛋白含量和无氮浸出物的比例等方面,都以花生壳为优。 (3)提取花生风味物质用乙醇从花生壳粉中可以提取具有浓郁花生香味的花生风味物质,提取率高达16%,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提取物中除含有一定的花生香味物质外,其主要成分为多酚类物质及少量可溶性糖类,因为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且在不同的酸碱性条件下可呈现不同的颜色(由黄色到棕黄色)。故用该提取物作为生产花生酱、花生果奶、花生酥糖及花生巧克力等食品的添加物,既可增加产品的花生风味,又可增强产品的抗氧化性能与抗腐败性能,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同时还可起到为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导学案(含答案)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第三节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2.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一、海洋能的特点 1.含义: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①__________的自然能源。 2.类型:主要包括②______能、③______能、④______能、海水⑤______能和⑥______能等。 3.特点:(1)总量⑦____,密度⑧____。 (2)⑨________。 (3)污染⑩____。 (4)时空分布?______。 二、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 1.利用方式:主要用于?______。 2.目前利用技术成熟的能源有潮汐能和波浪能。 3.潮汐能及其利用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区域。 (2)潮汐发电的条件:a.?______足够大。 b .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______。 c .可以进行土建施工。 (3)我国的潮汐电站分布: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______、上海市的崇明等地。 4.波浪能及其利用 (1)定义: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____能和?____能。 (2)优点??? 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21 海面极少平静,波浪○22 可以利用 (3)缺点:a.造价○ 23____,b.发电成本○24____。 (4)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纬○ 25____________之间的○26______________。 5.前景:海洋能发电理论上可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海洋能作为新能源将会被人类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 一、海洋能的种类与特点 1.种类: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波浪能。广义的海洋能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和海洋生物能等。重点为潮汐能及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2.特点 总量大、密度小:地球上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因此具有巨大的海洋能,但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上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可再生: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潮汐能,这种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污染小:海洋能为清洁能源,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一条必经之路。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高二地理)

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厦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陆地资源因过度开采而日益枯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资源。海洋是地球上的资源宝库,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变海洋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水资源利用 ①海水直接利用 ②海水淡化利用 (学生自学,注意:1、海水灌溉可能带来的问题;2、世界海水淡化厂的分布)2.化学资源: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活动P54)影响盐场分布的条件,了解我们南北方盐场的分布特点。3.海洋生物资源: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捕捞,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 ②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 ③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4.海底矿产资源 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始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目前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油气资源为主。 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化学期末论文 摘要: 本文讲解中国海域的分布与及中国海的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的海洋产业群。中国作为海洋大国,需要抓住海洋资源,努力奋争,加强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并以海洋石油为举例讲解。 关键词: 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管理;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勘探;海洋产业群 目录 前言 1中国海域资源分布 2海洋资源的开发 2.1海洋生物 2.2海洋的化学资源 2.3海洋的物理资源 3.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海洋资源(marine resources,ocean resources)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按性质或功能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和水域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广义的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空间和设施。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有直接关系的东西。 [1]

1中国海域资源分布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沿大陆海岸线,有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而南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亚洲乃至世界著名的都市,工业、商业、金融业、远洋运输业都很发达。当然,其中还包括各种海岛资源。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一说北纬32度,东海和南海是台湾海峡中线。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是广东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台湾属于东海。 其中,渤海、黄海、东海面积计约123万平方千米,分别约为7.7万km2、38万km2、77万km2,南海约为350万平方千米。它们南北相连,属北太平洋西部的陆缘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济州岛之间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连线为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台湾以东海区则是指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2] 而中国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200亿吨。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中国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自从大量勘探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后,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一直被视为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热点,环南海有中国、越南、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政治实体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的一部分拥有主权。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南海的油气价值逐渐被人发现,南沙争端也从此愈演愈烈,目前南沙群岛的岛礁除了小部分在中国控制下,其他的都被周边国家瓜分。其中越南占领最多,43个岛礁中有30多个被越南非法占领。围绕着岛礁进行的争夺,实质上是资源的争夺。因为如果拥有岛礁,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就意味着拥有岛礁地下及岛礁附近一定海域的资源。相关国家占领中国岛礁以后,纷纷引入外部资金,对油气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性开发。[3] 2海洋资源的开发 当下海洋资源分类图: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油菜籽的加工,主要包括菜籽油的制备、精炼和利用以及菜籽饼中蛋白质的提取、利用和菜籽饼的综合利用。菜籽油在降低了芥酸以后,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不仅提高了营养价值,扩大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用途,同时芥酸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菜籽饼在脱除硫甙等有害物质以后,蛋白质的利用价值得到很大提高。因此,菜籽油和菜籽饼经过生物学和工业加工以后,综合利用价值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菜籽油的制备 菜籽油的制备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近年来浸出法发展很快,主要以有机溶剂萃取为原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出油率。先进的预榨浸出法的加工程序包括压胚、蒸胚、预榨和浸提,即用压榨机先榨出18%~19%的油分,再对预榨饼进行溶剂浸出,可以使干饼的残油量降低到2%~3%,预榨浸出法的出油率明显高于一般的单一机榨法。但预榨浸出法生产出来的菜籽油含类脂化物与胶质,并且饼中硫甙的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脂也会随榨油过程溶解于油中,使油的食味和质量受到影响。另外,菜籽油中还含有游离脂肪酸以及来自种皮的黑色素等,使毛菜油颜色较深,影响菜籽油的贮藏与外观。目前,我国菜籽油的生产虽然已有一部分采用预榨浸出法,但大部分还是采用螺旋机压榨。采用螺旋机压榨法,每100kg菜籽少出4kg~6kg油,而且毛油质

量较差。尤其是采用95型榨油机,为了提高出油率,在操作过程中就要提高榨膛的压力和蒸炒温度,必然使毛油颜色变黑,从而大大降低菜籽油的质量。 油菜籽的出油率一般仅为30%,若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使出油率提高2%~5%。①筛去泥沙。因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从而降低油菜籽的出油率,故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②控制炉火。一般用平底锅炒菜籽时,都是全部炒熟后才开锅将菜籽倒出,每次会有1.5kg~2kg菜籽黏在锅底被烧煳。因此,将菜籽炒到八成熟时,就要打开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风口,以控制炉火。具体是在灶口墙上砌一个活动槽,嵌入一块活动铁板,需要大火时,把铁板向上提,封住炉口;需要文火时,把铁板往下放,封住风口。③改装榨螺。使用95型卧式轴动榨油机时,可用旧的6号榨螺代替5号榨螺,这样可增大内压力,使出油部位后移8cm~10cm,这样每100kg菜籽可多出油1kg~2kg。④热料上榨。由于油分子在高温中最活跃,从炒锅中刚出来的菜籽温度为108℃,趁热上榨就可以多出油。因此,每锅炒籽量最好控制在40kg~50kg,做到随炒随榨,确保热料上榨。⑤适量掺糠。因为菜籽含油率高,在榨筒中加压后滑动快,油还未全部榨出,菜籽饼就出榨机了,而加谷糠可使菜籽减慢滑动速度,故能多榨油。一般在每100kg菜籽中掺入5kg~7kg谷糠,依据好的菜籽多掺、差的菜籽少掺的原则。注意谷糠应新鲜无杂物。 2.菜籽油的精炼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doc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包括的种类,开发利用特点等。 2.了解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和港口贸易的发展。 3.了解世界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深远意义。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然后让学生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所处的环境特点。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具有气象、水文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特点;最后,讲当前人类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涉及的领域。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储蓄、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 关于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海洋运输的发展历史,讲述人类在海洋运输中经历了由近海向远洋拓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过程。特别要指出现代大型船舶的出现和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在海洋运输业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接着,教师可利用课本中《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介绍世界七大海上交通运输线。最后,介绍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建设。在讲港口建设时,可引导学生读《鹿

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图,结合荷兰鹿特丹港发展案例,讲清港口建设要有三个条件:①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②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在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上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关于围海造陆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围海造陆的三个典型事例①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②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建造的人工岛工程;③澳门的填海造陆工程,说明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同时还要指出,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作基础。 --示例 〖引入新课〗 1.读图引入:读课本《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图,说明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哪些领域?关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 2.录像引入:观看有关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录像片,回答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洋的哪些部分。人类是怎样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 3.讲解: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陆地各种自然资源逐渐走向枯竭,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 1.讲解: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工业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科学文化、生活娱乐等诸多领域。然而,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不论在环境方面还是在生态方面,都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2.提问:海洋环境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