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1)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1)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1)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S-3307烯效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专业年级:园林08-2

姓名及学号:曾莹莹20082621

杨洪萍20082620

郑芳波200825

完成日期:2010年7月6日

S-3307烯效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设

0(CK)、5、20和40mg/L的烯效唑浸种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株高、根长和发根数)与生理指标(发芽小麦呼吸强度的测定、幼苗根系活力测定、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芽呼吸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烯效唑能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的伸长,增大根/冠比值;能够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使丙二醛含量降低。烯效唑浸种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性,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应注意浓度控制,以mg/L烯效唑效果最好。

关鍵词:小麦种子烯效唑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生理指标

S-3307为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又名优康唑,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适用于农作物、蔬菜、果树、草坪等。可被植物种子、叶片和根吸收,影响植物体内贝壳杉烯氧化酶活性,减少赤霉素前体的形成,阻抑内源赤霉素的合成,降低内源赤霉素水平。同时可降低内源生长素水平。S-3307是赤霉酸生物合成的颉颃剂之一,特别对单、双子叶植物均有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抑制节间细胞的伸长,使植物生长延缓。同时促进果树花芽分化及提高作物抗逆性[1]。我国早在1958年已开始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但至今所使用的仅10余种。S3307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S3307低浓度时抑制细胞伸长,高浓度时抑制细胞分裂,作用机理是阻碍植株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从而减缓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抑制节间生长,幼苗高度明显降低,茎粗和分蘖数增加,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作物衰老,促进花芽形成,根冠比增加和提高光合速率等生理效应[2]。对禾谷类作物有控长壮苗、促根增蘖的效果。烯效唑浸种或苗期施用可使水稻、小麦、大麦、大豆、油菜等作物增产4%~20%。种子经过浸种法处理可以充分吸收水分,利于催芽播种;可以使种子吸收一定量的农药,既可以杀灭种子携带的有害生物,又可以防止幼苗遭受病虫的危害[3]。用S3307对小麦进行干拌种(小麦籽粒冠毛对药粉有较好的粘附作用)处理,大量实验表明浸种可提高秧苗根系活力和根冠比,降低MDA

含量,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从而保证健壮苗的形成。近些年对S3307大量实验研究表明,S3307浸种可使小麦幼苗健壮、叶片增加、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和分蘖数增多,促进成穗,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4]。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小麦品种绵阳31,90%S-3307,0.1%消毒液HgCl

2

1.2 方法:

1.2.1 种子的前处理

消毒10min,用清水冲洗干净消毒液,分别用精选小麦种子100粒,用0.1%HgCl

2

0(CK)、5、20、40mg/ml的多效唑溶液浸种24小时,倒掉浸泡液,将种子放在培养盘中,在250C-280C的恒温箱中催芽三天,待长出幼芽后,测定幼芽的呼吸强度。

1.2.2 幼苗栽植与培养(水培法)

选取在不同浓度S-3307浸泡的发芽种子240粒,栽植于塑料杯的纱网上,种植2杯,每杯种植30株,并标上记号,各大组集中放在植物生长室411进行培养,二周后用于测定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

2、测定项目

2.1 发芽小麦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法) [5]

溶液在广口瓶中并振荡,使瓶中2.1.1 空白值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20mlBa(OH)

2

充分吸收,滴两滴酚酞。用浓度为1/44的草酸滴定,边滴便摇动广口瓶,使的CO

2

其充分显色。

2.1.2 样品值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20mlBa(OH)

溶液在广口瓶中并振荡,使瓶中

2

充分吸收。取不同浓度发芽小麦各40株,放进小网里里并用挂于小钩上放进的CO

2

广口瓶作用40分钟,其间不断晃动。同前滴定。

2.2 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2.2.1 小麦株高、根长与发根数的测定:每小组分别取0、5、20、40 mg/ml多效

唑处理的小麦幼苗10株,用直尺测量小麦幼苗的株高及所有根的最长根长,计算各组的平均株高、根长及发根数。

2.2.2小麦幼苗根/冠比的测定:用上面测定后的植株,除去其种子部分,把根、

冠分开分别放在铝盒内,标上记号。然后在105o C杀青15-20min,在60-80℃下烘干5小时至恒重,待冷却后分别测定地上部分和根的干物质重量,计算根/冠比值。

2.3 幼苗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 [6]

2.3.1 取长约1cm的根尖50根。

2.3.2 将小瓶用磷缓冲液润洗后,用移液管移取2ml磷缓冲液在小瓶内,并将根尖放入其内。加入2mlTTC,摇匀。

2.3.3 在7℃水浴中暗反应1小时。加入2ml 1mol/LH

2SO

4

反应约2分钟后取出根尖,

用吸水纸将根尖吸干。

2.3.4 色素提取:将研钵用乙酸乙酯润洗后,加入3ml乙酸乙酯,研碎。将上清液

倒入试管中,用乙酸乙酯少量多次润研钵后倒入试管中。用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

2.3.5 比色测定:乙酸乙酯作参比液。在485nm下测定样品吸光光度值。

2.3.6 制定标准曲线。

2.4 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分光光度计法) [7]

2.4.1 取长5cm、宽0.4cm的叶片5片。

2.4.2 色素提取:将叶片放入用80%乙醇润洗后的研钵中,加入石英砂、CaCO

3

少量,加入80%乙醇少量多次研钵,用漏斗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

2.4.3 比色测定:80%乙醇润作参比液。分别在663nm、645nm下测定吸光光度值。2.4.4 计算chl a、b含量及总量。

2.5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TBA法)[8]

2.5.1 叶片处理:将剩下的叶片剪成0.5cm长的小段混匀,称取0.5g加入研钵中。加入2ml 10%TCA研磨成匀浆状。再加入6ml 10%TCA混匀,放入离心管,在4000转/分下离心10min,上清液位提取液。

2.5.2 显色测定:取两支试管,一支对照,用移液管移取提取液3ml,10%TCA3ml。一支为样品,用移液管移取提取液3ml,0.5%TBA3ml。混匀后与沸腾水浴中加热10分钟,待试管冒小泡时开始计时。冷却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波长为532nm下测定OD值。

3、结果分析

3.1 呼吸强度测定

表1 不同浓度S-3307对发芽小麦呼吸强度的影响

项目空白0mg/L 5mg/L 20mg/L 40ma/L 测定值(ml)20.23 18.38 18.54 18.70 19.12

CO

2

(mg) )0

1.85

0.0694

1.69

0.0634

1.53

0.0574

1.11

0.0416

呼吸强度(CO 2 mg /株.h )=(V1-V2)×C×44/株.h

实验数据表明,S-3307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会随浓度增加而抑制小麦种子的呼吸强度。烯效唑浸种处理的小麦呼吸速率显著减弱,说明S-3307作为一种生长调节剂,经过其浸泡的种子在萌发期间呼吸的强度受抑制。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于增加有机物积累,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 3.2 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表2 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后幼苗的平均根长、平均苗高、发根数和根/冠比

实验数据表明, S-3307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小麦幼苗的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了分蘖;而对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减缓植株伸长。与对照相比,在S-3307浓度为5 mg/L 时,根的平均长度最长,而大于5 mg/L 时,根长又有所减小。各种浓度的S-3307与对照组相比,处理浓度为5、20、40 mg/L 时,幼苗株高比对照分别降低了42.86%、57.14%、50.00%;S-3307对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处理为5mg/L 时,对根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根长达到19.4,比对照增加30.20%。之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20、40mg/L 平均根长分别大于对照20.13%、18.12%。

所以适宜浓度S-3307浸种处理小麦种子能够防止小麦徒长,能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使小麦植株发育矮壮,增加其抗倒伏能力。 3.3 幼苗根系活力的测定

表3 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处理浓度mg/L 吸光度值 根系活力(μgTPF/株·h ) 0 0.055 1.13 5 0.112 2.24 20 0.117 2.33 40

0.102

2.04

处理浓度mg/L 平均株高/cm 平均根长/cm 发根数 根/冠值

0(CK) 2.8 14.9 7 0.42 5 1.6 19.4 7 0.63 20 1.2 17.9 6 0.60 40 1.4 17.6 5 0.57

根系活力(ug TPF/株.h)=C×V/株×t

结果表明,S-3307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根系活力,如表4,其中浓度为20 mg/L 的S-3307处理过的小麦,根系活力最强,大于20 mg/L的浓度处理的小麦根系活力开始降低,所以适宜浓度的S-3307处理小麦种子后,能够增强小麦幼苗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吸收水分、矿质元素的能力,获得充足的营养,有利于小麦茁壮成长,提高成活率,在农业生产上能够提高产量。

3.4 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表4 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处理浓度mg/L A(Chla) A(Chlb) Chla的含量

(mg·dm-2)

Chlb含量

(mg·dm-2)

Chl总含量

(mg·dm-2)

0 0.475 0.190 1380.25 532.00 1912.35

20 0.606 0.221 1607.30 556.21 2163.51

40 0.646 0.240 1889.65 618.18 2507.83

60 0.596 0.221 1743.68 569.95 2313.63

3.5幼苗叶片中MDA含量的测定

表5 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处理浓度mg/L OD值MDA的浓度(μmol·L-1) MDA的含量(mol·g-2FW)0 0.078 0.5031 0.80×10-2

5 0.071 0.4580 0.73×10-2

20 0.107 0.6902 1.08×10-2

40 0.125 0.8063 1.03×10-2

4、结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叶绿素含量及根冠比,这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是衡量植物是否具备产生壮苗能力的主要指标[9],根冠比是衡量根系吸收营养物质能力和根系发育情况的指标。叶绿素是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必需物质,它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植物合成有机物能力的高低[10]。烯效唑处理会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MDA是膜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相对电导率是衡量膜系统选择性透性的主要指标,2个指标均可以反映植物受伤害程度的高低。该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根冠比、叶绿素含量,使得植物具备高产的潜力,并能增强植物抵抗不良环境胁迫的能力,有利于小麦的高产,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将烯效唑浸种的浓度控制在20 mg /L以下。

参考文献

[1]吕印谱,马奇祥,烯效唑,新编常用农药使用简明,2004

[2]叶钟音,浸种,现代农药应用技术全书,2002

[3]袁会珠,烯效唑,农药使用技术指南,2004

[4]高希武,郭艳春,王恒亮,艾国民,张保民,烯效唑,新编实用农药手册,2006

[5]熊庆娥,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2003.8 68

[6]熊庆娥,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2003.8 30

[7]熊庆娥,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2003.8 55

[8]熊庆娥,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酮含量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2003.8 31

[9]吕印谱,马奇祥,烯效唑,新编常用农药使用简明手册,2004

[10]袁会珠,烯效唑,农药使用技术指南,2004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理学实验 (英文):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18241054 课程学分:0.8 课程总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前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二、课程内容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院校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学习相关后续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研究过程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本大纲体现了植物生理学最实用的技术方法。实验内容上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实验手段和方法上,注重传统、经典技术理论与现代新兴技术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建立。开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和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专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将实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定量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学时验证性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3学时设计性 红外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设计性选修 植物生长物质生理效应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生理学实验笔试试题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说明:(试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本试题仅供内部交流使用 1 当植物细胞水势小于外界溶液水势时,植物细胞 A 外液浓度变 D A 吸水 B 失水 C 小 D 大 2 用红菜苔做植物组织原生质透性的观察时,学生20分钟后观察到有红色色素出现,下面那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A A 清水浸泡 B 清水煮沸1min C 30%的醋酸 D 70%酒精 3 希尔反应实验常用植物材料为新鲜菠菜,选用菠菜叶出于 B 方面考虑 A 叶绿素含量高 B 易于碾磨 C 营养丰富 D 颜色漂亮 4 植物生理实验时,在碾磨植物材料时经常会用的石英砂,其主要作用为A A 增加粗糙度 B 保护叶绿体或营养物质 C 易于过滤 D 使溶液分层 5 植物组织中的水分主要有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形式存在,有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某一植物的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值比较大,可推断该植物处于A A 旺盛生长时期 B 衰退状态 C 病虫危害状态 D 干旱状态 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考马斯蓝G-250”方法,其主要原理:考马斯蓝G-250燃料在游离状态下称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呈青色。其结合物在光波 B 下吸光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 A 668nm B 595nm C 250nm D 320nm 7 在绿豆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实验仪器用到了离心机,其作用主要为 B A 使蛋白质与水分离 B 使残渣与浸出液分离 C 使色素与水分离 D 使蛋白质与水混合 8 叶绿素不能溶液以下哪种溶液 B A 乙醇 B 水 C 丙酮 D 氯仿 9 环形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各色素,色素种类从里向外的顺序为 B A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B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C 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 10 红外线CO 2分析仪测环境中CO 2 的含量具有易操作、高效率等优点。当用同一台仪器对武 生院不同地点进行CO 2测定时,发现林下与餐厅CO 2 浓度相差不太明显,据推测主要原因

手术室开题报告

徐州医学院 研究生课题设计书 课题名称硫酸镁在气管内插管 全麻诱导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生姓名陈仁军年级 专业麻醉学导师刘功俭 填报日期 2010/1/20 研究生部制 简表 姓名陈仁军性别男出生年月 1966 年 10 月专业麻醉学 一、本研究课题的科学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立题依据有何特 色和创新 之处) 咪达唑伦(midazolam,mid)- fen - pro -非去极化肌松剂药物组合是目前最常用于气 管内插管全麻的静脉诱导药物。但fen引起的呛咳反应、pro的注射痛是该药物组合最常见 的不良反应,往往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严重的甚至导致严重的麻醉并发症;肌松剂的起效速 度是满足快速、安全气管插管的必要条件[1]。但目前尚无一种最佳的方法克服非去极化肌松 剂起效较慢的缺陷。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廉价的辅助药物或措施,以克服上述药物存在 的不良反应或缺陷是一项值得广大麻醉医师研究的临床课题。 fen引起的呛咳反应与fen剂量、注射部位、速度、吸烟与否等因素有关[2,3]。依fen 的注射部位(中心静脉、肘前静脉或桡静脉)与剂量(1.5~7μg/kg)不同,fen引起的呛咳 反应发生率在28%~46%之间。各种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小剂量麻黄素、氯胺酮、地塞米松、 及支气管扩张剂salbutamol等均能预防fen引起的呛咳反应,但效果不一。其中利多卡因效 果较为确切。lin cs et al[4]发现,与生理盐水组65%的呛咳反应发生率相比,2mg/kg利多 卡因能将2.5μg/kg fen 2sec内i.v引起的呛咳反应发生率下降至14%。从目前已有的研究 来看,尚未有一种药物能完全抑制fen引起的呛咳反应;且以药物预防fen引起的呛咳反应 是否会对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影响亦未见报道。 注射痛是pro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利多卡因是最有效的抑制pro注射痛的药物。但利多 卡因与pro协同时会引起心率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是否有一种更 好的药物既能抑制fen引起的呛咳反应、pro的注射痛,又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值得进一步研究。 与去极化肌松剂司可林相比,非去极化肌松剂肌松起效较慢是其不足之处。临床上常采 用预注法、加大剂量等方法以克服之。但预注法优势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大剂量又容易导 致肌松剂作用持续时间过长、增加组织胺释放等不利后果。是否有一种辅助药物能有效加快 非去极化肌松剂的肌松起效时间值得临床关注。 作为一种nmda受体拮抗剂,mag在麻醉领域中的应用新近得到拓展[5]。研究发现,mag 能有效抑制气管内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支气管扩张作用等。mag亦能 通过钙通道阻滞作用增强并延长非去极化肌松剂的肌松作用。另外,作为膜稳定剂、ca2+通 道拮抗剂的mag,其在重要脏器如心、脑,及红细胞保护方面亦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们 推测,气管内 插管患者全麻诱导期应用mag能有效减轻fen引起的呛咳反应、pro的注射痛,以及加 快非去极化肌松剂的肌松起效时间,同时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列出主要的5篇) [1] [2] oshima t,kasuya y,okumura y,et al.identification of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答题说明: 1、答题限时120分钟,闭卷; 2、使用计算器或者对数表; 3、试卷共5页,答题时尽量做在试卷上。 一、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1分,正确者在括号内打“√”,错误者打“×”) 1.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材料的过程,称为采样。() 2.无机试样溶解后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酸溶法、碱溶法和熔融法。有机试样的分解,通常采干式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3.土壤样品的采集之后,必须风干、粉碎、过筛,以增加其均匀程度,也便于以后的处理。() 4.系统误差是由于一些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

5.同一分析试样在多次重复测定时,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叫精密 度。 () 6.正态分布曲线清楚地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对称性、单峰性、抵偿性。 () 7.滴定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操作。() 8.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 4 是基准物质。()9.根据质子理论,凡是给出质子的物质是碱,凡是接受质子的是酸。()10.某样品真值为25.00%,测定值为25.02%,则相对误差为-0.08%。()11.分析天平底盘下的垫脚螺丝是调节天平零点的。() 12.用间接法配制Na 2S 2 O 3 标准溶液,要加入少量的NaOH以维持Na 2 S 2 O 3 溶液 的微碱性。() 13.朗伯比耳定律适用于一切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 14.H原子量=1.0079,S原子量=32.06,故H 2 S的摩尔质量为34.0758。()15.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等于1mol.L-1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位。它是一个常数,不随温度而变化。() 16.酚酞和甲基橙都可用于强碱滴定弱酸的指示剂。() 17.ε在分光光度分析中表示摩尔吸光系数。() 18.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比色法。()19.铬黑T指示剂在pH=7~11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 ()20.多元弱碱在水中各形体的分布取决于溶液的pH。() 二、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 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342051) 本试题一共四道大题,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题号不清或无题号的以零分计; 2、答题前,请在答题纸上准确、清楚地填写各项目; 3、学号、考点名称、考室号、姓名、身份证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培养层 次不写或乱写及模糊不清者,答题纸作废; 4、开卷考试,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2、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次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 3、组织设计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4、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 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有哪些优点、缺点? 答: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在此过程中,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以此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目标管理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把目标的制定与个人的激励联系起来。其他优点有:(1)更好的管理;(2)澄清组织;(3)目标管理为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4)开展有效的控制。目标管理的缺点:(1)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存在。

(2)对目标管理原理阐明不够。 (3)目标设置困难。 (4)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 (5)强调短期目标,不易权变。 2、有效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答:有效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1)控制应与计划及组织相适应;(2)控制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例外;(3)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适度性;(4)控制应该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具体性。计划——是一种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程序。 3、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科学决策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科学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原则 按系统的原则制定决策,首先坚持整体思想,要贯彻“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其次,强调系统内外各层次、各要素、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协调、平衡、配套,达到系统完整、构成最大的综合力。最后,要建立反馈系统,实现决策实施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平衡。 (2)信息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工作的质量越高,信息越真实可靠,信息越充分完整,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就越高。 (3)可行性原则 科学决策不仅要考虑到市场和组织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情况。决策需要考虑经济上、技术上、社会上等方面的可行性。 (4)满意原则 由于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的局限性,再加上人的时间、精力、认识能力有限,决策时,只要在既定条件下选出各种方案中相对满意的方案即可。 (5)反馈原则

2016年3月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物理(专科)》1603补考作业试题及满分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物理(专科)》1603补考作业试题 及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C 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 C. 切向加速度为正值时,质点运动加快 D.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 2. 在静电场中,有关静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为零 C. 场强相等处,电势一定相等 D. 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 3. 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B)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4.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D

A.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 物体速率不变,所受合力为零 C. 速度很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D. 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 5.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对的A A. 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B. 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 C. 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 D. 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为零,则该环路内电流代数和为零 B. 若安培环路内无电流,则该环路上的B必定处处为零 C.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不为零,则该环路内必有电流 D. 若安培环路内有电流,则该环路上B必定处处不为零 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为零,则该环路内电流代数和为零 B. 若安培环路内无电流,则该环路上的B必定处处为零 C.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不为零,则该环路内必有电流 D. 若安培环路内有电流,则该环路上B必定处处不为零 8. 对于理想气体,经历以下过程,其内能一定增大的是(D ) A. 先等温膨胀,后等容降压 B. 先等压膨胀,后等容降压

川农-2015-网络教育学习指导

农大2015 网络教育学习指导作业考核(多套联系)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我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网址是:(A) 2、网教学员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专科和专升本学员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为(D)年? 3、学位、我校网络教育毕业生授予的学士类型为:(B) 4、我校网络教育专升本学员需参加全国统考的课程是:(C) 5、网教新生如何核对自己的学籍信息资料?(C)

6、网教学员一般什么时候领取教材?(C) 7网教学员休学的期限一般为(B) 8、网教统考报名的是(A) 9、学员在修业年限科参加多少次统考?(B)

10、我校网络教育哪些层次的学员要参加全国统考?(D) 11、网教学员申请课程考试查分的时限是?(B) 12、以下选项于学员缴纳学费的规定正确的是(B) 13、统考成绩一般在考试结束后多久公布?(B) 14、我校是从(C)年举办网络教育的。

15、下列哪种情形对完成平时作业描述正确的是(A) 16、我校网络教育学生的学习形式是(C) 17、网教统考报名的是(B) 18、我校网络教育毕业生授予的学士学位类型为(B)

二、多选题(共20题,40分) 1、参加统考时需携带哪些证件?(A,B) 2、网教学员有下面哪些情况应予退学(A,B,C,D,E) 3、网教学员符合以下哪些条件可以申请免修课程(A,B,C,D) 4、网教学员有下列哪些情形给以开除学籍处分(A,B,C,D,E,F)

5、网教学员符合下面哪些情况可以申请转专业:(A,B,C) 6、根据全国统考违纪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A,B,C,D,E,F,G,H,I) 7、网教学员下列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办理休学:(A,B,C,D,E)

四川农业大学开题报告范文

四川农业大学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选题类型学院指导教师姓名 应用型信息与工学院张黎骅雷超 基于遗传算法的曲轴优化设计研究 课题来源专业职称 年级级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授 学号开题报告立题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研究方案、论文进度安排、主 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发动机是机动车辆的心脏,而曲轴是发动机的脊梁,曲轴的强度,刚度能直接决定发 动机性能,有一个强度足够,重量适中的曲轴无疑是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行,不发生疲劳破 坏的前提。随着优化理论、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情 况下,利用现代优化理论对曲轴的优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许多学者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曲轴的优化设计,为曲轴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了一 种新手段,它具有一些传统优化理论所没有的优点,良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因此,遗传算 法在曲轴优化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二、研究方案 一、主要工作内容: 本人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研究遗传算法、有限元方法在曲轴优化中的应用。通过有限元 方法对曲轴受力分析研究,建立以曲轴三维模型的质量最轻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在建 立整个曲轴优化的模型过程中,1设计变量的边界条件约束。2切应力强度条件约束。曲 轴的危险截面出现在曲轴颈的中央截面和支承颈端部的截面。支承颈端部的截面受到弯扭 联合作用,但扭矩比弯矩大得多,故可以建立其扭矩作用的约束。3弯曲应力强度条件约束。主曲轴颈的中央截面截面受到弯扭联合作用,但弯矩比扭矩大得多,因此对于一般设计,只考虑其弯矩作用,故可以建立其弯矩作用的约束。 二、本文的拟创新点: 1、现有的曲轴还主要以经验设计为主,设计者通常沿用传统的经验类比法进行设计。如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对方案进行调整,再一次分析校核,如此反复工作以获得满意的

最新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物理(专科)》1603补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C 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 C. 切向加速度为正值时,质点运动加快 D.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 2. 在静电场中,有关静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为零 C. 场强相等处,电势一定相等 D. 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 3. 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B)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4.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D A.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 物体速率不变,所受合力为零 C. 速度很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D. 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 5.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对的A A. 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B. 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 C. 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 D. 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为零,则该环路内电流代数和为零 B. 若安培环路内无电流,则该环路上的B必定处处为零 C.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不为零,则该环路内必有电流 D. 若安培环路内有电流,则该环路上B必定处处不为零 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为零,则该环路内电流代数和为零 B. 若安培环路内无电流,则该环路上的B必定处处为零 C.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不为零,则该环路内必有电流 D. 若安培环路内有电流,则该环路上B必定处处不为零 8. 对于理想气体,经历以下过程,其内能一定增大的是(D ) A. 先等温膨胀,后等容降压 B. 先等压膨胀,后等容降压 C. 等温降压过程 D. 等压膨胀过程 9. 在系统不受外力作用的非弹性碰撞过程中C A. 动能和动量都守恒 B. 动能和动量都不守恒 C. 动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D. 动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10. 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壳,在其球心O处放置一点电荷q,该电荷受的电场力为零,若该电荷偏离球心O ,则该电荷q的受力情况为(A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实验报告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 实验目的 1.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

2.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3.了解刺激的种类。 [2]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机能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3] 实验对象 蛙 [4] 实验药品 任氏液 [5] 仪器与器械 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6]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破坏脑、脊髓 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3-1-1)。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次,捣毁脑组织。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的感觉。 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针进入椎管的感觉是,进针时有一定的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若脑和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如蛙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和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

2016植物生理学复习题(问答)

二、问答题 生物膜在结构上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逆境会对生物膜造成哪些破坏?植物如何来响应逆境?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有哪些功能? 温度为什么会影响根系吸水? 试述将鲜的蒜头浸入蔗糖与食醋配制的浓溶液中制成糖醋蒜的原理。 试用苹果酸代谢学说解释气孔开闭的机制。 一组织细胞的Ψs为-0.8MPa,Ψp为0.1MPa,在27℃时,将该组织放入0.3mol·L-1的蔗糖溶液中,该组织的重量增加还是减小?(R=0.0083 L·MPa·mol-1·k-1) 若室温为27℃,将洋葱鳞叶表皮放在0.4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细胞质壁分离;放在0.3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的趋势;放在0.4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基本上不发生变化,试计算细胞的水势?(R=0.0083 L·MPa·mol-1·k-1) 有A、B两细胞,A细胞的Ψπ=-106Pa,Ψp=4×105Pa,B细胞的Ψπ=-6×105Pa,Ψp =3×105Pa。请问:(1) A、B两细胞接触时,水流方向如何?(2) 在28℃时,将A细胞放入0.12 mol·L -1蔗糖溶液中,B细胞放入0.2 mol·L-1蔗糖溶液中。假设平衡时两个细胞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平衡后A、B两细胞的Ψw、Ψπ和Ψp各为多少?如果这时它们相互接触,其水流方向如何? 3个相邻细胞A、B、C的Ψs、Ψp如下图,三细胞的水势各为多少?用箭头表示出三细胞之间的水分流动方向。 A Ψs=-1Mpa Ψp=0.4Mpa B Ψs=-0.9Mpa Ψp=0.6Mpa C Ψs=-0.8Mpa Ψp=0.4Mpa 为什么不能大量施用单一肥料? 选择10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说明其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根外施肥主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各有哪些? 试分析植物失绿的可能原因。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多地施用钾肥? 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 植物根系吸收矿质有哪些特点? 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 什么是光呼吸?为什么说光呼吸与光合作用总是伴随发生的? C3途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C4植物与C3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有何

四川农业大学开题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巴州区耕地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选题类型应用基础型课题来源横向合作项目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测绘与地籍管理方向) 指导教师李冰职称副教授 姓名夏晓琼年级2008级学号20080259 1.立题依据 巴州区被誉为镶嵌在大巴山南麓的绿宝石,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10多种粮食作物和蚕丝、柑桔、烟叶、生姜等500种经济作物以及桔梗、沙参等200多种名贵中药材。农村经济狠抓以“池园经济”为特色、以农户“五改三建”为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全市粮食产量1998年突破60吨大关,年均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5万吨,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粮食生产交售大县。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肥力又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反映,是土壤生产力的基础。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养分是施肥的重要参考依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工作查明了当时土壤养分的含量、数量和分布等情况,但是,近30年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经过长期的农耕活动,耕地土壤养分已发生了很大变化[2]。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四川省主要城市的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性作了大量研究。随着3S技术的发展,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已成为土壤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3]。然而巴州区的土壤分布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和成土母质集中差异明显。因此,有必要进行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探讨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经验性。同时为土壤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壤养分的研究概况 2.1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进展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是指土壤中所含养分在不同空间位置所表现出的差异。了解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对于田间施肥,提高养分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测土推荐施肥技术未真正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土壤养分状况及空间变异情况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对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展开的研究,揭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将为实现土壤养分的精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4]。 大尺度的土壤空间变异研究可以改进和创新土壤分类系统,提高土壤调查、制图的质量[5];中小尺度的土壤空间变异研究有利于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有利于改善田间管理。金继运[6]等对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高等数学试题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高等数学试题1、题目Z1-2(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A 2、题目20-1:(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A 3、题目20-2:(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B 4、题目20-3:(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A 5、题目20-4:(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D 6、题目20-5:(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D 7、题目20-6:(2)() A.A B.B C.C D.D

更多四川农业大学网路教育入学考试试题:https://www.360docs.net/doc/855190055.html,/school408/ 标准答案:A 8、题目20-7:(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D 9、题目20-8:(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C 10、题目11-1(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C 11、题目11-2(2)()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B 12、题目11-3(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A 13、题目20-9:(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C 14、题目11-4:(2)() A.A

更多四川农业大学网路教育入学考试试题:https://www.360docs.net/doc/855190055.html,/school408/ B.B C.C D.D 标准答案:D 15、题目11-5(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C 16、题目20-10:(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B 17、题目11-6(2)()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B 18、题目11-7(2)()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综合实验报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院: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川育20号为实验材料,分别用0、15、30、45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烯效唑能影响小麦种子呼吸强度,促进其根系活力,并促进根的发育,此外,烯效唑还能使叶绿素含量增多,丙二醛含量减少,增强幼苗抗性。但是,不同浓度烯效唑对幼苗的影响也有不同。[结论]小麦生产过程中,烯效唑使用浓度以15mg/l为宜,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烯效唑在大田作物上的开发应用前景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小麦幼苗;烯效唑;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生长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Uniconazole on wheat seedling growth effects. [Methods] in wheat varieties from Sichuan Education No. 20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were treated with 0,15,30,45mg/l Uniconazole treatment and Research on wheat seedling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influence. [results] and compared to controls, Uniconazole can affect wheat seed respiration and promote the root vigor, and promote root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Uniconazole can enable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increased and MDA content decreased, enhance seedling resistance. However,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Uniconazole on seedling also different. [Conclusion] the production of Wheat , the u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15mg/l is appropriate, the study can further exp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eld in the field of crop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wheat seedling; the effect of the form index; the physiological index; the growth of the 前言: 烯效唑(S-3307)又名特效唑、高效唑,化学名(E)-1-对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烯效唑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植物生长

植物生理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 1 渗透势:由于溶质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 2 呼吸商: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与吸收O2的比值。 3 荧光现象: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从第一单线态以红光的形式散失,回到基态的现象。 4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下,使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的光强。 5 代谢库:是能够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6 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与激素功能类似,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 7 生长:由于细胞分裂和扩大引起的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8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 9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0自由水:在植物体内不被吸附,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一、填空(每空0.5分,20分) 1、缺水时,根冠比(上升)N肥施用过多,根冠比(下降)温度降低,根冠比(上升)。 2、肉质果实成熟时,甜味增加是因为(淀粉)水解为(糖)。 3、种子萌发可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三个阶段。 4、光敏色素由(生色团)和(蛋白团(或脱辅基蛋白))两部分组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Pr)和(Pfr)。 5、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6、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即(渗透吸水)和(吸胀吸水)。 7、光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 )。 8、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 9、种子成熟时,累积磷的化合物主要是(植酸或非丁)。 三.选择(每题1分,10分)ABCCB ACBCB 1、植物生病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的比例()。 A、上升; B、下降; C、维持一定水平 2、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 )。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熟品种 3、一般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A、10℃; B、35℃; C.25℃ 4、属于代谢源的器官是()。 A、幼叶; B.果实; C、成熟叶 5、产于新疆的哈密瓜比种植于大连的甜,主要是由于()。 A、光周期差异; B、温周期差异; C、土质差异 6、交替氧化酶途径的P/O比值为()。A、1; B、2; C、3 7、IAA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8、()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9、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引起的。A、低温; B、缺水; C、短日照 10、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 A、促进开花; B、抑制开花; C、无影响 四、判断正误(每题1分,10分)×√√×√××√×× 1. 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谢源,花、果实总是代谢库。()

四川农业大学开题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开题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选题类型学院指导教师姓名1.立题依据巴州区被誉为镶嵌在大巴山南麓的绿宝石,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10多种粮食作物和蚕丝、柑桔、烟叶、生姜等500种经济作物以及桔梗、沙参等200多种名贵中药材。农村经济狠抓以“池园经济”为特色、以农户“五改三建”为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全市粮食产量1998年突破60吨大关,年均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5万吨,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粮食生产交售大县。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肥力又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反映,是土壤生产力的基础。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土壤是

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养分是施肥的重要参考依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工作查明了当时土壤养分的含量、数量和分布等情况,但是,近30年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经过长期的农耕活动,耕地土壤养分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四川省主要城市的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性作了大量研究。随着3S技术的发展,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已成为土壤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然而巴州区的土壤分布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和成土母质集中差异明显。因此,有必要进行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探讨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经验性。同时为土壤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壤养分的研究概况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进展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是指土壤中所含养分在不同空间位置所表现出的差异。了解土壤养分空间变

物理机考题版本(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物理)

1.知识点:(静电场力)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壳,在其球心O处放置一点电荷q,该电荷受的电场力为零,若该电荷偏离球心O ,则该电荷q的受力情况为() 选项A)变大 选项B)变小 选项C)不变 选项D)无法判断 答案:C 2.知识点:(点电荷模型)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如果要将一带电体看作点电荷,则该带电体的() 选项A)线度很小 选项B)电荷呈球形分布 选项C)线度远小于其他有关长度 选项D)电量很小 答案:C 3.知识点:(点电荷电场分布) 难易度:适中认知度:综合 有一个球形的橡皮气球,电荷均匀分布在表面上。在此气球被吹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始终在气球内部的点电势不变 选项B)始终在气球外部的点场强不变 选项C)被气球表面掠过的点场强不变 选项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4.知识点:(电势能的概念)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静电场中某点P 处电势的数值等于 ( ) 选项A )试验电荷q 置于P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选项B )单位试验电荷置于P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选项C )单位正电荷置于P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选项D )把单位正电荷从P 点移到电势零点时外力所做的功 答案:B 5. 知识点:(高斯定理的理解) 难易度:适中 认知度:综合 由高斯定理的数学表达式0 i s q S d E ε∑??= 可知,下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 选项A )高斯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时,高斯面上各点场强一定处处为零 选项B )高斯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时,高斯面上各点场强不一定处处为零 选项C )高斯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不为零时,高斯面上各点场强一定处处不为零 选项D )高斯面内无电荷时,高斯面上各点场强一定为零 答案:B 6. 知识点:(电通量的计算) 难易度:容易 认知度:综合 如图所示.有一电场强度E 平行于x 轴正向的均匀电场,则通过图中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选项A )πR 2E 选项B )πR 2E /2 选项C )2πR 2E 选项D )0 答案:D 7. 知识点:(环路定理) 难易度:适中 认知度:综合 如图所示,两根直导线ab 和cd 沿半径方向被接到一个截面处处相等的铁环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成绩 姓名苗雪鹏班级 1班学号 1080800021 实验题目实验三植物体中N、P、K主要养分的速测 【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体内N、P、K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如何测定植物体中N、P、K的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 植物体主要由C、H、O、N、P、K、Ca、Mg、S、Fe等十几种元素组成,除 此以外还包括Ca、Zn、Mn、B、Mo,但需要量较少。 在通常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光能,从空气中获得C,从水中获得氢和氧, 而N、P、K等元素则是来源土壤肥力。在栽培过程中,能够知道植物的需要和 土壤内N、P、K变动的情况,对考虑施肥措施是有帮助的,因此测定土壤及植 物体内的N、P、K是很重要的。 硝态N测定:硝态N是硝酸的阴离子(NO 3 -),它是强氧化剂,所以鉴定N- 离子几乎都用氧化反应,用二苯胺(C 6H 5 ) 2 NH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在NO 3 - 存在时二苯胺被硝酸氧化而显蓝色。 有效P和无机P测定:P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酸铵,然后以氧化亚锡作为还原剂时,使磷钼酸铵还原为“磷钼兰”(低价钼化合物混合物)溶液呈兰色。此法能测土壤有效P,过磷酸钙中有效P和植物体内的无机磷。 速效K的测定:四苯硼钠〔NaB(C 6H 5 ) 4 〕与钾离子生成白色沉淀为四苯硼酸 钾〔KB(C 6H 5 ) 4 〕 【实验材料和试剂】 在完全培养液、缺乏N、P、K、Fe的营养液中培养四周的玉米苗 硝态氮试剂、磷试剂Ⅰ、磷试剂Ⅱ、K试剂、标准溶液1、5、10、20、40ppm 【实验方法】 1.植物组织浸提液制备 将植物剪成小块,称取1g,迅速倒入已沸腾的蒸馏水(约10ml)烧杯中,用毛细玻璃棒经常搅动,小火煮十分钟,煮液倒入10ml容量瓶中,另加少量蒸馏水,继续小火煮植物材料5分钟,浸提液倒入上述容量瓶内,再以少量蒸馏水洗植物材料,使最后容量为10ml。 植物组织在计算含量时要乘以10,因每克鲜组织稀释了10倍。 2.硝态N测定 在白瓷板的凹内分别滴入1、5、10、20、40ppm的混合标准液1滴,然后将待测液(植物浸提液)分别滴入其他凹内,最后每个凹内各加5滴二苯胺硫酸溶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 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标准曲线:用标准溶液制成的曲线。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溶液吸收最大波长下, 逐一测定吸光度,然后用坐标纸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若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符合光的吸收定律, 必然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即标准曲线。 4、氮素代谢:氮素及含氮的活体物质的同化异化和排泄,总称为氮素代谢。 5、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6、真空渗入:指将叶片打孔放入注射器中,加水浸没,排出空气后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同时把活塞向外抽拉,即可造成减压而排出组织中的空气,轻放活塞,水液即进入组织的方法。 7、离心技术:是根据物质颗粒在一个离心场中的沉降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分子大分子物质必备的手段之一,也是测定某些纯品物质的部分性质的一种方法。 8、电泳: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 pH 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颗粒,这种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9、同工酶:凡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和带电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0、迁移率: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1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凝胶,是以丙烯酰胺为单位,由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成的,经干燥粉碎或加工成形制成粒状,控制交联剂的用量可制成各种型号的凝胶。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普遍存在动植物体内的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酶。 21、硝酸还原还原酶: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 22、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诱导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 NO3-所诱导生成。 二、填空: 1、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时,绘制标准曲线是标准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 2、常用的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 、双缩脲法、考马斯亮蓝法和紫外吸收法。 4、用滴定法测 Vc 含量时,若样品本身带有颜色,则需先将样品用草酸处理。 5、测定淀粉酶活性时,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的作用是与还原糖显色生成棕红色的 3-氨基-5-硝基水杨酸和终止酶活性。 6、在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时:α-淀粉酶不耐_酸_,β-淀粉酶不耐_热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