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八年级上《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八年级上《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8美丽的颜色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感受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忍、忘我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一、导入新课

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她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从中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文中哪几段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请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

明确:第1-6段记述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工作,这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他们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2.详细记述居里夫妇工作状态的是哪几段?请你说说他们提炼镭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第8-19段;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当发现分工工作效率更高之后,居里夫人做“男子的职务”,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她“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日复一日地做着提炼工作。

3.当居里夫人提炼出镭之后,居里夫妇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当镭被提炼出来后,这对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工作者却十分平静,他们只是静静地欣赏他们的科研产物,观赏它美丽的颜色。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需要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请你细读文章,找到表现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句段,探究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

明确:(1)对科学事业诚挚的热爱。“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其中的“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2)无惧一切困难,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3)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目标导学三:探究本文写作艺术,了解传记文学基本特征

1.文中作者引用了不少居里夫人的话,请你说说这些引用的话有怎样的作用,它体现出传记文学的什么基本特点。

明确: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这种写法,表现了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征。

2.这篇文章只是客观地记录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吗?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不仅仅是客观地记录镭的发现过程。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她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写自己的母亲。这就使得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蕴含着崇拜、敬仰的感情,也能令人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爱意和柔情。比如,她对居里夫人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细节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绘,显得极为真切动人。在描述棚屋的简陋、条件的恶劣时,作者都是用一种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写下雨“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写“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令人感受到夫妇俩在研究工作中的相互支持,精神上的愉悦超越了客观条件的艰辛。“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一句,尽显敬仰、爱戴之情,也隐含着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在写对镭的期盼时,作者描述居里夫人此时的神情,“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写到居里夫妇的散步,就像慢镜头般渐渐拉长……这些细节中流露出温柔的爱意,也只有关系极为密切的人,方能在笔端自然表现出来。

三、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工作环境???简陋棚屋夏天燥热冬天寒冷工作情况???辛苦劳累经年累月不知疲倦工作成果???颜色美丽自动发光

热爱科学不畏艰难持之以恒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第12章 数的开方 导学方案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导学提纲】 1.我们已学过哪些数的运算? 2.加法与减法这两种运算之间有什么关系?乘法与除法之间呢? 3.什么是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如何表示呢?什么是算术平方根?什么叫开平方? 4、一个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 5、要剪出一块面积为25 cm 2 的正方形纸片,纸片的边长应是多少? 【预习填空】 ★1、如果一个数的 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 。 ★2、一个正数必定有 ,它们互为 ,其中正数a 的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0的平方根 (有且只有 个);负数 ; 3、一个正数a 的平方根记作 (符号表示),其中 是算术平方根, 称为被开方数; 4、求一个 ,叫做开平方,将一个正数开平方,关键是找出它的一个 ; 5、练习: (1)∵( )2 =25 ∴正数25的平方根是 ,可表示为± =±5; (2)∵( )2=0.09 ∴正数0.09的平方根是 ,可表示为 = ; (3)∵( )2=16/25 ∴16/25的平方根是 ,可表示为 = ; (4)∵( )2=0 ∴0的平方根是 ,可表示为 = ; (5) ∵负数 ,∴ -4 。 6、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0000,那么这个数是 . 【学贵有疑】 组长或学科导生检查情况(等级): 组长或导生(签字): 二 ·展示提升 1、填空(1) 144的平方根是 ; (2) 0的平方根是 ; (3) 25 4 的平方根是 ; (4) -4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 2、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21 (2)2 14 (3)64 (4)102 ;(5)0;

3、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81;(2)0.09;(3)1600;(4)49/25;(5)0.0256; 4、下列各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写出它的平方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1)-64; (2)0; (3)(-4)2 三、合作交流:如果我们知道了两个平方根中的一个,那么是否可以得到它的另一个平方根呢?为什么? 知识回顾与小结 1、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个平方根,它们互为;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负数没有. 2.一个非负数a的平方根的表示法:当a>0时,a的正的平方根用符号“2a”表示,a的负的平方根用符号“-2a”表示,这两个平方根合起来可以记作“2a ”;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根指数为2时,一般略去不写. 3.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解决 四、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0.25的平方根是0.5;②-2是4的平方根;③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④负数没有平方根. A.1 B.2 C.3 D.4 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0,1 9 ,17, 25 64 ,(-2)2,2 1 4 ,-16. 3). A.±4 B.4 C.±2 D.2 4.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0.0025;(2)(-6)2;(3)0;(4)(-2)×(-8).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5的平方根 B.-16是256的平方根 C.-15是(-15)2的算术平方根 D.±2 7 是 4 49 的平方根 五、课外作业: 六、学后反思:你都学到了些什么?有哪些地方还是让你感到疑惑的?…… 数的开方导学方案第二课时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8.*美丽的颜色 国学名句:天将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掌握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文中引用居里夫人言行的作用。 3、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领略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文中引用居里夫人言行的作用。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微.妙()简陋.()骤.雨()窒.息()轮廓.()炽.热()吹xū()zào热()lì()青yíng()光du?()步精疲力jié()和颜yuè()色 答案:wēi l?u zh?u zhìku?chì嘘燥沥荧踱竭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 ..得像温室。 (2)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 ..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3)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 (4)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 ..过! 答案:(1)空气湿度小而温度高。(2)温度极高,极热。(3)呼吸困难甚至停止。(4)对人或事过分吹捧。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居里夫人,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本文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 答案:《居里夫人传》波兰镭艾芙.居里 合作探究 4.“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句话中的“快乐”指什么? 答案:“快乐”指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镭”。 5.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话,找出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例如第五自然段的“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做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更容易展示出她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实行文更加生动。 6.“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皮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表现了居里夫妇怎样的特点。

8《美丽的颜色》学案(含答案)

一、预习案 1、预习目标 (1)熟读课文,识写生字词。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学习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去。 (3)学习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2、预习要点 (1)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层次。 3、达标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燥热窒息沥青吹嘘筋疲力竭 (2)辨字组词。 龄()扎()励()输() 铃()札()厉()愉()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问题展示 (1)了解居里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结构层次划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十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记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请品析这句话的含义。

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c a b A B C §11.1.1三角形的边 主备:崔建国集备:八年级数学组审核:叶立新时间:2014年6月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人: 【学习目标】 1.认识三角形,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并把三角形分类. 2.知道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重点】知道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 【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三角板、 【学习过程】 【预习案】 1、阅读教科书P2—P3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三角形概念: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叫做三角形的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是三角形的顶点。 如图,线段、______、______是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顶点是______、、、 三角形的角有、、、 图中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作__________。 (2)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概念: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概念: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_______三角形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腰是______,底是______, 顶角指_____ __,底角指。 (4)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 三角形 A B C 白山市第二十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导学案班级:姓名:

【探究案】 探究:1、假设一只小虫从点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 有路线。路线最近,根据是:, 于是有:(得出的结论)。 2、请同学们画一个△ABC,分别量出AB,BC,AC的长,并比较下列各式大小: 边测量长度 AB AC BC AB+BC_____AC AB + AC _____ BC AC +BC _____ AB 结论: 3、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阅读教科书例题,仿照例题解法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8cm, (1)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长。 (2)已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其他两边长。 【课堂小结】 ①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②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 8页1、2、6、7 2、选做题: 1、若△ABC的三边长都是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可能的 最大边长是___________. 2、已知线段3cm,5cm,xcm,x为偶数,以3,5,x为边能组成______个三角形。

8美丽的颜色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8美丽的颜色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感受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忍、忘我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一、导入新课 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她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从中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文中哪几段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请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 明确:第1-6段记述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工作,这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他们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2.详细记述居里夫妇工作状态的是哪几段?请你说说他们提炼镭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第8-19段;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当发现分工工作效率更高之后,居里夫人做“男子的职务”,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她“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日复一日地做着提炼工作。 3.当居里夫人提炼出镭之后,居里夫妇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当镭被提炼出来后,这对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工作者却十分平静,他们只是静静地欣赏他们的科研产物,观赏它美丽的颜色。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需要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请你细读文章,找到表现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句段,探究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 明确:(1)对科学事业诚挚的热爱。“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其中的“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2)无惧一切困难,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3)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目标导学三:探究本文写作艺术,了解传记文学基本特征 1.文中作者引用了不少居里夫人的话,请你说说这些引用的话有怎样的作用,它体现

美丽的颜色教案

美丽的颜色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简陋(lò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沸腾(fèi) 咽喉(yān) 溶液(yè) 触目(chù) 踱步(duó)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猝:突然。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背景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着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2.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等。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分层练习合集(含答案)

11.1 与三角形有关线段 11.1.1 三角形边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三角形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2.学会三角形表示及根据“是否有边相等”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阅读教材P2~4,完成预习内容. 知识探究 (一)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____________三条线段首尾________所组成图形叫做三角形. 2.有关概念 如图,线段AB,BC,CA是三角形________,点A,B,C是三角形________,∠A,∠B,∠C是相邻两边组成角,叫做三角形________,简称三角形角. 3.表示方法:顶点是A,B,C三角形,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 (1)三角形表示方法中“△”代表“三角形”,后边字母为三角形三个顶点,字母顺序可以自由安排,即△ABC,△ACB,△BAC,△BCA,△CAB,△CBA为同一个三角形. (二)三角形分类 1.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______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________三角形,其中相等两条边叫做________,另一边叫做________,两腰夹角叫做________,腰和底边夹角叫做________. 3.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______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即底边和腰相等等腰三 角形 . (三)三角形三边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________第三边. 2.推论:由于a +b>c ,根据不等式性质,得c -b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新人教版

8 美丽的颜色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居里和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学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简陋.(lòu) 骤.雨(zhòu)小心翼.翼(yì) B.猝.至(cù)窒.息(zhì) 吹嘘.(xū)筋.疲力尽(jīng) C.荧.光(yíng)轮廓.(kuò) 酸渍.(zì)来回踱.着(duó) D.燥.热(zhào)沥.青(lì) 搅.动(jiǎo) 嘎.嘎地响(gā)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 ..的一项是( ) A.典型幻稚仪器冻僵 B.炼制搅动沸腾熟悉 C.氛围咽喉沉淀神密 D.残渣领域笼罩清析 3.下列语句与原文不相符的一句是( ) A.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B.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C.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捧过。 D.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B.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C.“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D.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5.填空。 《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国家,优秀的和作家。她的《》就是写的法国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 二、解读探究,把握文本 6.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美丽的颜色》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

《美丽的颜色》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 一、由美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师:同学们好!今天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出示相片: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知道这是谁吗? 生1:居里夫人。 师:你怎么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美女是居里夫人呢? 生1:因为她手里拿着镭。 师: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二、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 师:课文都读过了吧?我问问大家,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个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 生5: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 师:对,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一起先把这个部分朗读一下(“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生齐读。 投影出示: l 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地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l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l 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师:第一次对话,先自由朗读,然后分角色读。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来读,有请我们的居里夫妇。(生笑) (两位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两位同学配合默契,语调温柔,充满期待) 师: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念出怎样的情感? 朗读的女生:我感觉应该是“热切的好奇”,满怀期待。 师(转身问男同学):你感受到了玛丽的热情期待吗? 朗读的男同学:感受到了(腼腆的笑)。 (其余学生也笑了) 师:那你刚才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回应你的爱人的呢? 朗读的男同学:也很期待,是理解,感觉很温暖。 师:为什么感觉很温暖呢? 朗读的男同学:感觉好像和我在谈论……(不好意思说) 师:是什么? 朗读的男同学(鼓起勇气):是即将出生的孩子长得怎么样。(生笑)因为这里的“它”加了个引号,就是说“它”是有生命的。 师:你读得很仔细!关注到了标点。是啊!居里夫妇就像在畅想肚子里的孩子长相如何?怎样漂亮?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期待!好的,谁来念念第二次? 生6念。 教师念前面的句子:穿过院子……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营造说话时神秘、宁静的氛围。 师:你读到了什么? 生6:期待。

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_(全册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1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 4、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5、理解并能应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1、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难点: 1、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五角星、脸谱、正方形、禁行标志、山水倒映等。 学生欣赏,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对称,如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把手掌盖在 镜子上,镜子里的手与自己的手完全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对称,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2、动手做一做: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作出一个梯形,并把纸上的梯 形剪下来,沿上底和下底的中点的连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吗? 学生活动:观察、小结特点。 3、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问题: ⑴“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 ⑵这条直线可能不经过这个图形本身吗? ⑶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⑴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⑵不能,因为这条直线必须把这个图形分成能充分重合的两部分,则必然经过这个图形的本身。 ⑶不是,因为圆的直径是线段,而不是直线,应说直径所在的直线或经过圆心的直线。 4、猜想归纳: 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5、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6、教科书第五页图1-6⑴⑵两个图,问题:想一想,每组图形中,左 边图形沿虚线对折后与右边的图形有着怎样的关系? 7、教师给出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定义。 8、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例子吗? 思考: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有什么异同?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小结。 三、巩固反馈 1、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灿烂的文化中,汉字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请写出几个是轴对称的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奥运会五环图案有下列各说法:①它不是轴对称图形;②它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③它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新部编版(附答案).docx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一、知人论世 玛丽·居里: 1867 年 11 月 7 日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 ,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 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 7月 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二、基础积累 1.浏览全文,请将课下注释及课后“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词在文中圈记,并在原 文中标注相应汉字的拼音。遇到其他不会读的生字词请查找工具书标注好拼音。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猝至(.. 踱步()骤雨(..)窒息()吹嘘() .. )筋疲力尽()和颜悦色().. 三、自主阅读 1.请标注好文章的自然段,大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找出文中直接引用居里夫 人的语句并思考其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本文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数学导学案八年级备课组

课题1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1)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和全等三角形性质。 2、理解“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熟练 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P2-3页,完成下列要求: 1、理解并背诵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注意全等中对应点位置的书写。 3、理解并记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自学后完成展示的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三、展示容: 1、________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____。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 2、能够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一个图形经过__、__、__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 4、______叫做对应顶点。_______叫做对应边。_____叫做对应角。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相等。 6、课本P4练习1、2 7、如图1,△ABC ≌△DEF ,对应顶点是__________,对应角是____________,对应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 8 7

8、如图2,△ABC≌△CDA,AB和CD,BC和DA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3,△ABN≌△ACM,∠B=∠C,AC=AB,则BN=____,∠BAN=______,_____=AN,_____= ∠AMC. 10 9 10、如图,△ABC≌△DEC,CA和CD,CB和CE是对应边,∠ACD 和∠BCE相等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新人教版

8 美丽的颜色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居里和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学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简陋. (lòu) 骤.雨(zhòu) 小心翼. 翼(yì) B.猝. 至(cù) 窒. 息(zhì) 吹嘘.(xū) 筋. 疲力尽(jīng) C.荧.光(yíng) 轮廓. (kuò) 酸渍.(zì) 来回踱. 着(duó) D.燥.热(zhào) 沥. 青(lì) 搅.动(ji ǎo) 嘎. 嘎地响(gā)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典型 幻稚 仪器 冻僵 B.炼制 搅动 沸腾 熟悉 C.氛围 咽喉 沉淀 神密 D.残渣 领域 笼罩 清析 3.下列语句与原文不相符的一句是( ) A.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B.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C.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捧过。 D.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B.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C.“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D.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5.填空。 《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 , 国 家,优秀的 和 作家。她的《 》就是写的法国 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 二、解读探究,把握文本 6.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有答案)

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1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 4、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5、理解并能应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1、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难点: 1、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五角星、脸谱、正方形、禁行标志、山水倒映等。 学生欣赏,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对称,如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把手掌盖在镜子上,镜子里的手与自 己的手完全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对称,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2、动手做一做: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作出一个梯形,并把纸上的梯形剪下来,沿上底和下底 的中点的连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吗? 学生活动:观察、小结特点。 3、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问题: ⑴“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 ⑵这条直线可能不经过这个图形本身吗? ⑶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⑴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⑵不能,因为这条直线必须把这个图形分成能充分重合的两部分,则必然经过这个图形的本身。 ⑶不是,因为圆的直径是线段,而不是直线,应说直径所在的直线或经过圆心的直线。 4、猜想归纳: 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5、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6、教科书第五页图1-6⑴⑵两个图,问题:想一想,每组图形中,左边图形沿虚线对折后与 右边的图形有着怎样的关系? 7、教师给出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定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导学案(全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学习目标: 1、明确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能正确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能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新课导学: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阅读课本第1至3页,回答以下问题: (1)三角形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条线段连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表示法(如图1)三角形ABC可表示为:; (3)ΔABC的顶点分别为A、、; (3)ΔABC的内角分别为∠ABC,,; (4)Δ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或,、; (5)顶点A的对边是,顶点B的对边分别是,顶点C的对边分别是。 三角形的分类: (1)下图中,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各有什么特点? (2)下图中,每个三角形的三边各有什么特点? (3)结合以上图形你认为三角形可以如何分类?试一试 ①按角分类: ②按边分类: (4)在等腰三角形中,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两

第1题 腰的夹角叫做 , 叫做底角。 (5)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即底边和腰 的等腰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问题1:如图,现有三块地,问从A 地到B 地有几种走法,哪一种走法的距离最近?请将你的设计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3)阅读课本第3页,填写:三角形两边的和 (4)用式子表示:BC + AC AB (填上“> ”或“ < ” ) ① BC + AB AC (填上“> ”或“ < ” ) ② AB + AC BC (填上“> ”或“ < ” ) ③ 4、例题:用一条长为18cm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解:设底边长为xcm ,则腰长是 cm 因为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所以: 所以x= cm 答: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 、 、 课堂练习: A 组 1.①图中有 个三角形,分别为 ②△ABC 的三个顶点是 、 、 ; 三个内角是 、 、 ; 三条边是 、 、 ; 2、如图中有 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 3.判断下列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B 地 A 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 8* 美丽的颜色(教案一) 【导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简陋(lò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沸腾(fèi) 咽喉(yān) 溶液(yè) 触目(chù) 踱步(duó)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猝:突然。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背景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8.《美丽的颜色》 答案

8、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二、自主预习 1、解释词语(答案见《高分突破》早读材料) 微妙: 燥热: 沥青: 骤雨: 窒息: 吹嘘: 荧光: 筋疲力尽: 和颜悦色: 2、背景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pō,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三、总体感知 1、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___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居里夫人是在哪里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____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

风罩”等。 3、理清结构: 一层(1-7)介绍居里夫妇研究工作的环境。 二层(8-18)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中的艰辛与快乐。 三层(19-25)居里夫妇提炼出来的“镭”闪射着迷人的光芒。 四、问题探究: 1、第一段中:“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一句,“艰苦”和“快乐”矛盾吗? 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2、“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此题出错,请各位老师忽略) 区别是寻求现实的人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财富! 梦想家是不会向别人谋求任何的物质利益的人 2种人有着相反的品质 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3、句子赏析: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了。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五、片段阅读 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 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全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掌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 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 学习重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 学习难点:应用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三角形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图形,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三角形吗? 2.能从右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二、探究新知: 1、你所知道的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根据你的理解,下列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三角形的定义: 2、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①边: 。 ②角: 。 ③顶点: 。 问题:右图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 三条边分别是 , 三个内角分别是 。 3、三角形的表示: 如右图,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作 ,读作 。 4、 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有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A B C D E F G A B C a b c A B D C E

问题:那么等边三角形是否属于等腰三角形呢? 三角形的分类: ①按三个内角的大小分类:、和。 ②按边进行分类。 5、自主探究 (1)任意画一个△ABC,从点B出发,沿边到点C,有几条路线? (2)各条路线的长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6.例题讲解 例:有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三、练习内容 1、课本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