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北京大学邵永海)

(完整版)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北京大学邵永海)
(完整版)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北京大学邵永海)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一)

北京大学邵永海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林寒涧肃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礼记·月令》。

同源词肃:收缩,收敛。萧:冷清。

严肃:板着脸,舒张不开。

祸起萧墙萧墙:一进大门时候,有面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2、常有高猿长啸

啸,吹声也,古人吹长啸。

唐《封氏》: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

3、属引凄异

属引:连绵不断。

(1)《说文》:属,连也。从尾,蜀声。(动物后面连属着尾巴)

(2)《史记.大宛列转》:“而发天下七科讁,及载备(干粮)给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这里连属是同义词连用。

(3)《说文》:“引:长也,开弓也,从弓。”

(4)段注:施弦于弓曰张,钩弦使满以竟矢之长亦曰张,是谓之引。凡延长之称、开导之称,皆引伸于此。

(5)《小雅.楚茨》、《大雅.召旻》毛传皆曰:“引,长也。”

拉弓——引申:拉长,延长,开导,引兵而退。

4、谷

: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出于口。

:口上阿也,从口,上象其理。

5、小结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山水游记的重要时期,因为政治黑暗,很多文人寄情于山水间。他们笔下的山水都是那么真实,这与唐宋朝的山水有很大的区别,唐宋文人的游记中,山水成为一种意境,从中得出哲理。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二)

1、南北朝时期是骈文发展的时期,带有骈文的特色。

2、总写三峡

一、《说文解字》成书于100年至121年,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1、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王力,《中國語言學史》。

2、许慎,字叔重,汝南邵陵人。东汉和商永十二年开始写作《说文解字》。

3、《说文解字》从字形出发,阐述字形、字义、字音三方面的关系。

炳,明也。从火,丙声。(形声)

想,冀思也。从心,相声。

析,破木也。从木,从斤。(会决)

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声训)(会意)

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会意)

刀,兵也。象形。

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鸟之足匕,从匕。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指事)

4、注音方法:譬况法、直音、反切。

(1)譬况法:汉代汉字注音的最常用的方法。使用打比方的方式来给一个字注音,读若某。(读若,读得差不多像这样字就可以了,后面还能注明把这个字读得长一点或短一点就可以了。)

(2)直音:古汉语的注音方法,即用同音字来注音。

(3)反切: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人们受梵语的启发创造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即用两个字给一个汉字注音。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三)

《说文解字》的部首一共540部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

1、部首的建立,是许慎的重大创造。本为来汉字就是凭形体

2、许慎在540个部首的次序安排上是煞费苦心的。他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这样就等于把540个部首分成若干大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义符的作用,从而更确切地了解意义。

3、《说文》每一个部首内部的字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基本上做到以类相从的。例如木部的次序,大致是先列木名,其次列树木的各个部分,其次再列木制品。

木、橘、橙、柚、柿、梅、杏、桃

木杪mù miǎo树梢;桡ráo;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四)

训诂:解读古书。

小徐本大徐本

异文,颠和颖意思一样。

两个田垄的禾苗交接长出共同的穗叫颖郑玄传?,孔颖达正义

毛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五)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参考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内容:

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为什么要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

汉字的造字结构与古代汉语学习的关系——掌握本义,并由此进一步掌握引申义。

2、汉字结构的类别:六书,六书是古人对汉字结构类型的归纳:六书的内容与理解。

3、怎样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关于利用楷书材料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问题。

4、汉字的发展及其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

(1)汉字的造字结构: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与古代汉语学习的关系:掌握本义,并由此进一步掌握引申义。

(2)六书是古人对汉字结构类型的归纳:六书的内容与理解

(3)关于利用楷书材料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问题。

(4)汉字发展分为两大阶段:

-古文字阶段(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现代文字阶段(隶书、楷书到现行的简化字)

(5)汉字发展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表现在笔划形态和组装结构两个方面。汉字的结构就是汉字的形体构造。对汉字书写结构的分析。(弓长张,立早章)对汉字进行字形编码。(6)汉字结构,六体四书左右、上下、包围、穿插----四种结构

5、汉字的结构与发展一讲的参考书:《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出版。

(1)汉字结构的类型,古人的总结《六书》——即六种类型。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五六书是对造字结构的归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

(2)外形和部件的发展汉字的结构就是汉字的形体构造。弓长张,立早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六)

(3)对汉字进行字形编码时需要分解汉字的形体结构,把方块汉字看作由构字单元组合而成。解析时考虑:构字单元的数量控制;各种形态的构字单元归类时应该比较直观。

(4)汉字的造字结构:一个汉字被创造的角度和过程;其构形如何为表意服务?为什么要研究汉字的造字结构?

世界上的文字体系大致可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体系。

从句——到词,是一种伟大的进步。

日文:节拍文字?汉语,音节语言?语素音节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一般都是根据一定的意义来造字的,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古人刚开始创造汉字的时候,构造字形总要服务于一定的意义。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七)

甲骨文中90%以上的字形都是假借用法。

一、汉字和语音没有直接的联系。

1、形声字的声符本身,也是一个象形符号。

(1)语音发生变化后,人们并不会去改变字的声符。

(2)不同方言区的人用同一套汉字系统。

2、拟声字或象声字,也是作为一个意义符号来创造的。

例如:嘟:假借“都”来表声音,后来人们加上“口”字旁,新字“嘟”专门表示声音。

许慎《说文解字》:“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

二、为什么要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

通过对造字结构的科学分析,我们可以推求字、词的本义,从而帮助我们学习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举例:“章”的造字结构:

许慎《说文解字》:“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字”的造字结构:

有生育、养育的意思。生孩子、可以引申为爱护。

(苦山)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字:生育的意思。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八)

(1)妇人怒曰己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遂誓施氏。

——《左传。成公十一年》

亡,失去、丢了;字,养育(字,乳也)。

译:妇人愤怒地说:“你自身不能保护你自己的妻子而失去了她,又不能养育人家的孩子而杀了他,跟着你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好结果呢?于是对着施氏发誓,我回去一定不会跟着你生活。(2)文字的“字”,繁衍的意思。汉字的数量相当多,汉字的形体面貌各异。

许慎:“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开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滋乳而浸多也。”

▲文字的字,先文,画其形造象形字,成独体字(独体字的每一部分都是用来象形的线条)。

再成合体字,衍生更多的字。(合体字,由两个部件合成一个合体字。

▲滋乳:用有限的象形字,通过象形字的组合来产生众多的形声字。

▲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的本义,并进一步掌握引申义,从而更科学、更方便地学好古代汉语。

三、汉字结构的类别——六书。

1、“六书说”的本质:对汉字的造字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若干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最早提到六书的是《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成书于战国中晚期。

(2)六书之名: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时八岁入小学,故周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艺,谓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象声(形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也。”

▲东汉郑玄《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注引郑众:“(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2、结论:

(1)“六书”由来已久,最迟在战国中晚期就有了“六书”的名目。

(2)“六书”与汉字教学有密切的关系。

二、“六书”的内容

1、指事:“一曰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分两类,

一类,使用纯粹的记号来表意,如上、下;

二类,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再增加指事性的符号,如“亦”(原字意,腋),后来“亦”被假借为副词“也”,就造了“腋”字。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八)

2、象形:“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朱骏声《说文六书爻列》纯粹象形字二百四十二文

采,釆

3、形声:“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名,字;譬,相近。以声音相近的字相成。

用一个象形字作为某种意义类别的代表(意符),再取一个譬来相成(声符)

《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为策。”策,册

4、会意:“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谊,义也,通假。撝,后作挥

把两个汉字并排放一起,并且两个汉字的意义也合在一起。

5、转注:“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造字的动力

6、假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与通假

假借,本无其字,为假借。如“不”,原为鸟翅,借假为否定词“不”。

通假,本有其字,为通假。如“蚤”,本有“早”字,以“蚤”通“早”。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八)

一、朱骏声《说文六书爻列》六书统计:

指事(125)、象形(364)、会意(1167)、形声(7697)、转注(7)、假借(115)。

转注与假借,都是用字的方法。

象形兼指事:中、正、屯、才……69文

会意兼指事:世葬岩真或乍……16字

二、清代戴震“四体二用”说:《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

三、六书述评:

1、许慎之前,六书仅有名目;许慎说明六书每一类的特点,并且举出例字。这种对汉字结构所做的说明,奠定了汉字形体学的基本理论基础。

2、造字: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转注和假借构成一类,属用字的问题,跟造字没有直接的关系。

(1)象形和指事属独体字或基本上属独体字。如日、月、鱼、鸟、羊、上、下、本、末。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2)会意和形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成,叫合体字。

3、六书中最重要的三类,象形、形声、假借。

(1)象形是汉字造字的基础。象形字是组成千万个汉字的基本元素。

举例:人,及

宋.郑樵《通志》:“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

(2)形声字的重要性反映在数量上,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法。

▲横向扩展:莫--摸模膜馍漠

▲纵向扩展:甫-傅-薄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九)

汉字的形体演变规律

汉字的形体演变规律 汉字的起源有多种传说,最为人所知的,是仓颉造字说。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易经》:“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随着文明发展,事情繁杂,结绳记事之法,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传说中有一种说法是仓颉通过对自然世界的观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各种素材,创造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代替结绳记事。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叫做字。许慎《说文解字》中言:“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字之創,實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事,乃經長時間,不同地域,多人的集體創造。”总的来说,汉字是人们根据自然生活的要求,联系身边各种事物,进行想象和创造而成。 如今,经过大量的考古发掘研究,已发现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最早的汉字。纵观历史,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主要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个阶段。古文字包括小篆在内的之前的文字。汉字形体演变主要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由繁到简,趋于规范性。 甲骨文多为甲骨卜辞,是殷商时期的主要文字。其文字笔画、结构不一,为书写方便,一个字在不同场合甚至有多种写法。图画形较强,象形字,会意字居多。 商周时期主要文字为金文。金文是指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用以记录祭祀活动或歌功颂德,吉祥,庆功之语。此时的文字虽仍是以殷商文字为基础,但较之殷商卜辭的任意繁簡,结构不定,笔画已渐趋稳定。青铜鐘鼎為傳國重器,故而刻鑄講究,刻其之上的铭文字體较为匀称,筆勢慎重,粗壮,圆转。 大篆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汉字处于甲骨文,金文向秦汉时代的篆书、隶书过度的重要阶段,形体内容丰富,呈现区域性的风格特点。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南方诸国,山东齐鲁诸国,秦与中原诸国。共分为五个大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和秦系文字。依据文字材料,又可分为石鼓文,盟书文字,简帛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五种。总的来说,除秦系文字外,春秋早期各系文字大体继承和发展了西周晚期方正朴茂的风格,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的各系文字,则逐渐表现为颀长秀美,并出现装饰性较强的鸟虫篆,到战国中晚期各系文字总体走向简率。 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推行小篆,对文字进行了一种系统的整理。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规范化运动。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基本一致,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小篆的图画性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在秦朝时期,小篆是“秦书八体”之一。所谓“秦书八体”,《说文解字》记载:“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这八种字体分为两类,一以汉字发展为类:大篆,小篆,隶书。二以不同用途为类::刻符、虫书、摹印、属书、殳书。 这里着重提一下隶书。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隶书分秦隶与汉隶。秦隶的出现,是中国汉字发展和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始了今文字的发展。“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隶书是以篆书为基础,将篆书圆转的笔法改为方折的笔法,在字体结构上更加简明,使书写速度更快。在东汉时期隶书有了较大的变化。结构向扁平发展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字体庄重端正。隶书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楷书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隋唐五代时繁荣发展,是在隶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

3-3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3-3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一、课内双基 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根据笔画的形状,可以给汉字分出几十种笔画来,其中最基本、较常见的有5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横( )竖(ㄧ)撇(丿)点(、)折() 2.合体字由独体字组合而成,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合体字。合体字的________就叫偏旁。 【答案】会意字形声字表音或表意单位 3.汉字笔画的三种组合位置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答案】(1)笔画彼此分离(2)笔画和笔画相连接(3)笔画和笔画相交叉 4.笔顺的基本规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重叠套嵌结构要根据层位定顺序。 5.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布署邂逅座右铭礼上往来 B.筹措渲泄萤光屏稗官野史 C.名分赋予劳什子一筹莫展 D.领略视野发劳骚再接再励 【答案】C(A项部署、礼尚往来;B项宣泄、荧光屏;D项发牢骚、再接再厉。) 6.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组()

A.入不付出阴谋鬼计卑恭屈膝不记其数 B.谈笑风声各行其是妄费心机消声匿迹 C.哄堂大笑张皇失措浑身是胆挑拨事非 D.改弦易章缘木求鱼风驰电掣兴利除弊 【答案】A(A敷、诡、躬、计;B生、枉、销;C是;D张。) 7.选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A.新闻媒介脉胳分明虚无缥缈如法泡制 B.插科打浑源远流长委屈求全纷至沓来 C.两全齐美乔装打扮顷刻之间莫名其妙 D.人才汇萃不径而走墨守成规迫不及待 【答案】C(A络、炮;B诨、曲;C其;D荟、胫。)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溢美共商国是糜费形销骨立 B.端倪枉费心机敷衍过尤不及 C.华诞珠联璧合撕杀心无旁骛 D.轶事良莠不齐伛偻见贤思奇 【答案】A(B犹;C厮;D齐。) 二、课外延伸 9.下面两副对联的顺序已打乱,请你根据汉字结构特点给它们分出正确顺序。 ①田申甲由②琴瑟琵琶 ③四小鬼各自肚肠④四方吞吐看头尾 ⑤工土千士⑥魑魅魍魉 ⑦三笔横直识短长⑧八大王一般头面 (1)上联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

汉字的发展史

汉字的发展史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汉字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是所公认的最早的汉字见于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卜辞,但汉字的产生肯定远早于殷商时期。山东大汉口文化遗址的陶器上,有许多不同形体的图形符号和刻画符号。它们都能按照古文字的规律释读,因而被多数古文字学家定为文字。大泣口文化的陶器符号,大约出现于公元前2500到前2000年,依文献记载推算,大致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相当。另外,近年来在山西襄汾陶寺附近,也出土一些4000年前的带文字的陶片。当然,这些文字与汉字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仓颉造字的传说可能曲折地反映了汉字草创的某些情况,但文字起源于结绳、契刻和图画,乃是后世学者公认的定论。《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些“书契”和图画,一旦有了比较固定的意义、读音和形体,并且能够被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所理解时,就具有了文字的性质,而成为最早的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其起源当然不会例外。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弩、镜子和煮 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以“羊马蹄印”为源灵感。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做"字"。

“品”字形结构的字

“品”字形结构的字 驫(三匹马,读音piāo ) 嚞(三个吉,读音zhé) 譶(三个言,读音tà ) 舙(三条舌头,读音qì ) 瞐(三只眼,读音mò ) 馫(三只香,读音xīn) 灥(三条泉水,读音xún ) 靐(三个响雷,读音bìng) 畾(三个条田,读音léi) 轰(三个车,读音hōng ) 皛(三个白,读音xiǎo) 惢(三颗心,读音suǒ ) 尛(三个小,读音mó) 麤(三个鹿,读音cū ) 龘(三个龙,读音dá,意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 票(三个票,读音piāo,意通“飘”。轻举的样子) 鑫(三个金,读音xīn,意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 森(三个木,读音sēn,意稠密) 担ㄈ 鏊 烈鬽iǎo,意(水广阔无际的样子) 垚(三个土,读音yáo,意山高。多用于人名) 壵(三个士,读音zhuàng,意古同“壮”) 厽(三个私的右半部分,读音lěi,意垒土块为墙。) 掱(三只手,读音pá,意俗称扒手为三只手,故写作“掱”) 品(三口之家,读音pǐn,本义:众多) 晶(三日,读音jīng,意清明;晴朗) 孨(三子,读音zhuǎn,意谨慎) 众(上四下豕,读音zhòng,意同“众”)

毳(三根毛,读音cuì,意指兽毛皮) 鱻(三条鱼,读音xiān ,意古同“鲜”) 羴(三只羊,读音shān ,意古同“膻”) 朤(四个月,读音lǎng) 矗(三个直,读音chù,意高耸) 芔(三根草,读音huì,意古同“卉”) 歮(三个止,读音sè,意古同“涩”) 雥(三个隼,读音zá,意群鸟) 叒(三个又,读音ruò,意古同“若”) 飍(三股阴风,读音xiū,意惊跑的样子) 飝(三个飞机,读音fēi,意义未详。) 刕(三把尖刀,读音lí,意:姓氏。) 焱(三把火,读音yàn ,意:火花,火焰。) 犇骉猋羴鱻蟲麤龘雥 鑫森淼焱垚赑掱劦姦 聶毳轟飝刕厽叒壵尛 孨歮惢皛畾嚞舙譶灥 飍馫厵靐瞐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第3课第3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练习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3课第3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 字应用》 一、课内双基 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根据笔画的形状,可以给汉字分出几十种笔画来,其中最基本、较常见的有5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横()竖(ㄧ)撇(丿)点(、)折() 2.合体字由独体字组合而成,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合体字。合体字的________就叫偏旁。 【答案】会意字形声字表音或表意单位 3.汉字笔画的三种组合位置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答案】(1)笔画彼此分离(2)笔画和笔画相连接(3)笔画和笔画相交叉 4.笔顺的基本规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重叠套嵌结构要根据层位定顺序。 5.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旁是比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B.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别。 C.独体字在结构上不能再拆分,象形字和会意字都是独体字。 D.合体字由独体字组合而成,合体字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就叫偏旁。 【答案】C(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形声字和会意字是合体字。) 6.下面是对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做的判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凸”字的第四笔是横折。 B.“臣”字共六画,起笔是横。 C.“麦”字共七画,第三笔是横。 D.“鼎”字共十五画。 【答案】B(A项,“凸”第四笔是横折折折;C项,“麦”字第三笔是竖;D项,“鼎”是十二画。) 7.下面汉字笔画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女乃及弓 B.世丐弗功 C.卯达廷邪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

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 汉字的结构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 然相反的回答:一是音化,一是意化。〔1〕所谓“音化”,是 指在汉字体系里音符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占优势;而“意化”, 则是意符数量由少到多,渐次成为主流。 在讨论音化或意化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应着眼于作为汉字构成成分的字符。一个字符若要成 为某语素的书写形式或书写形式的一部分,就要实现字符与语素 的结合。结合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是用字符所示的意义与语素 的意义沟通,这叫表意,这种字符增多就叫意化;二是用字符所 示的声音与语素的声音沟通,这叫表音,这种字符增多就叫音化。由此看来,所谓表音表意,所谓音化意化,是就字符与语素结合 的方式来说的,是着眼于字符的。字符与语素的结合,有“初婚”和“再婚”两种情况。例如甲骨文中的“日”与语素“日”的结 合是“初婚”,而“晴”“马日”中的“日”与语素“晴”“马日”的结合都是“再婚”。“初婚”时字符只有形体意义,它与 语素只能沿着意义这条道路走到一起;“再婚”时的字符,已有 了它最初记录的语素的音和义,它与新语素结合的途径就可以有 意义和声音这两条了。 一个汉字,不论它有几个字符,也不管这些字符是通过什么 途径与相应语素结合的,一旦成了语素的书写形式,它就成为一 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能指”,而相应的语素是“所指”。作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义的,因为语素是音义结合体。 因此,说到音化意化时,不能着眼于作为语素书写符号的汉字。 在这一点上,中西文是一样的。例如我们不能说英文“sun”这个

字只有音,而中文“尖”这个字只有义,但可以说“sun”字所使用的字符“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符“小”“大”只表意。 第二,应着眼于汉字字符的实际运用。我们知道,在记录语言时,一个汉字有时记录这个语素,有时记录那个语素;有时表示本义、引申义,有时表示假借义。汉字记录的语素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汉字所使用的字符表音表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所谓表音、表意,实际上是指在汉字实际运用过程中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创造汉字之时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来”,就其来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运用讲,是表音的。当然,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当它表示本义时,是表意的;而就其来源说,也是表意的。 纵观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汉字的结构依次有三个不尽相同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因时而异的。 一、在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以及这种体系形成的初期,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音化。 完整的汉字体系是在原始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原始文字(包括文字画和图画字)都是表意的。汉字的文字画材料,至今还未发现。而图画字的材料却有一些。例如《金文编》843号,是一幅画,像手里拿着刀杀猪,它的意思应该是杀猪祭祀祖先。从这类材料来看,图画字中已有可以反复使用的单体符号。这些符号,或者是代表有形事物的,或者是代表概念的。 当汉字完整的体系开始形成时,图画字中的许多单体符号被吸收进来;此外人们还仿此创造了许多类似的符号。然而光凭这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第二章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第二章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第一节“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汉字的起源 1.远古人类记事主要有实物、契刻、图画等方式,随着人类的进步,在契刻、图画的基础上产生了文字。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 2.汉字的起源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汉字体系的形成大约在夏代初年,最迟在夏代中期。 二、什么是文字 1.《尚书·序·正义》:“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 《东塾读书记》(陈澧)“盖天下事物之象,人日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成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2.统而言之,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叫文字。析而言之,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许慎这段话的意思即后来人们通常所说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3.文:象形字,象人胸前刻有花纹的形象,指花纹、纹路。字:本义是在屋里生孩子,指生育。“字”是从“文”孳生而来的,而且越孳生越多,因此,用“字(生育)”表示“字”(由文孳生而来的符号)之意。 三、“六书”与四体二用 1.“六书”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指: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玄注《周礼·地官·保氏》指: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我们今天所说的六书,一般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四体二用 清·戴震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字之体”,指造字法;“字之用”指用字法。“四体二用说”被清代文字学家接受,并成为今天的共识。 3.“六书”并不是造字的原则。先有汉字,后有六书说。汉字五六千年以前就有了,到汉代人们才有意识地研究汉字的造字法,提出了“六书”说。当然,“六书”提出后,它的确也成了新造汉字的造字原则。如,化学元素名称用字,就是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

三汉字结构

三、汉字结构要点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高右低。 如:部、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长左短。 如:绩、议、读 (5)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 (6)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 (7)横短撇长; 如:左、在、尤、龙 (8)横长撇短; 如:右、有 (9)横短竖长,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 (10) 横长竖短,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 (11)横长竖短。

(12)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 (13)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 (14)左撇右竖,应撇短竖长。 如:川、升、邦 (15)左竖右撇,左竖应收敛而右撇应舒展。 如:伊、侈、修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固、柳 (17)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 (18)左偏旁小的字,要位居中上部 如:吸、呼、峰、峻 (19)右偏旁小的字,要位居中下部。 如:和、知 (20)伸钩之字应抱持。 如:勉、旭、抛 (21)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 如;冠、寇、宅 (22)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

(23)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 如;庭、居、底 (24)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 如:风、飞、气 (25)横腕笔,应圆润俊秀。 如:先、见、元、毛 (26)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 如:友、及、反、皮 (27)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 如;修、参、须、形 (28)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 如:施、腾、靖 (29)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如:敬、敛、刘 (30)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 如;弼、辩、衍 (31)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 如:身、耳 (32)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 如:白、工、日、四 (33)横长撇短的字,右边不宜用捺。

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 (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甲骨文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阶段。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草书、楷书等几个阶段。 1、甲骨文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活动的内容,因为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由于是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因此笔画比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 2、金文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古代称青铜叫金,所以后世称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金文主要记录的是统治者祭祀、分封诸侯、征伐及器主的功绩等内容。金文的主要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文字符号特征有所加强。 3、大篆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流行的汉字字体。大篆这种字体是从西周金文直接发展而来,其形体及结构特点与金文大体相同,变化小而规范,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汉字字体发展的痕迹。大篆的主要特点:字形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趋于线条化,比金文前进了一大步。 4、小篆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通行于全国的标准字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以秦国流行的大篆作为整理汉字的基础,省改大篆的笔划和结构,使之更加简易、规范,从而使原来纷繁复杂的汉字字体统一起来,有了共同的标准,这种统一的字体就是小篆。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篆的通行,结束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小篆的主要特点:笔画、结构简易规范,字体、字形高度统一。 5、隶书隶书是出现于战国,形成于秦代,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字体。秦代的一些下层办事人员,为了省时、快速,在抄写东西时不完全按照小篆的笔画、结构书写汉字,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字体。因为这种字体多为下层官吏、徒隶等使用,所以被称为隶书。在秦代,隶书只对小篆起辅助作用,正式场合仍然要用小篆。到了汉代,隶书终于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汉字字体,并取代了小篆成为通用字体。隶书的主要特点:完全打破了小篆的结构,形成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笔画讲究波势挑法;结构匀称、棱角分明,字形扁方,整齐美观;图画性完全消失,字体完全符号化。所以说,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6、草书草书是汉代为提高书写速度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字体。据说草书得名于打草稿,“草”有“草率”、“潦草”之意。草书主要运用于日常书写,正式场合,如公文、布告等,仍然要用隶书。草书一般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形成于东汉初年,其特点是:笔画相连,但字字独立,辨认容易。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年,其特点是笔画相连,而且字字相连,书写十分潦草,有时一个字只保留一点轮廓,许多不同的偏旁,如竹字头、心字底、四点底,都写成一个形状,辨认十分困难。狂草产生于唐代,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个一样的字组成的字

三个一样的字组成的字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众(三个“人”) 劦(三个“力”)音协xie2,同力;又音猎lie4,用力不停。垚(三个“土”)音摇yao2,同“尧”(尧) 骉[驫](三个“马[马]”)音标biao1,众马 森(三个“木”) 猋(三个“犬”)音标biao1,同“飙”迅速 晶(三个“日”) 赑[贔](三个“贝[贝]”)音毕bi4,怒而作气之貌 毳(三个“毛”)音翠cui4,鸟兽的细毛 掱(三个“手”)音扒pa2,俗语三只手,即扒手 [犇](三个“牛”)“奔”的异体字 …[飍](三个“风[风]”)音休xiu1,惊走貌 焱(三个“火”)音yan4,火花,火焰 惢(三个“心”)音锁suo3,心疑貌 [淼](三个“水”)“渺”的异体字 磊(三个“石”)音垒lei3 皛(三个“白”)音小xiao3,皎洁,明亮 嚞(三个“吉”)音哲zhe2,“哲”的古文 [聂](三个“耳”)“聂”的繁体字 [虫](三个“虫”)“虫”的繁体字 [羴](三个“羊”)“膻”的异体字 [轰](三个“车”)“轰”的繁体字 矗(三个“直”)音处chu4 鑫(三个“金”)音心xin1 [鱻](三个“鱼”)“鲜”的异体字 [麤](三个“鹿”)“粗”的异体字 灥(三个“泉”)音寻xun2 古同“泉”,下雨而泉水出 靐(三个“雷”)音病bing2 雷声 [厽](三个“厶”)lei3 “累”的异体字 叒(三个“又”)音若ruo4 尛(三个“小”)音磨mo2 刕(三个“刀”)音州zhou1,或li2,姓氏 孨(三个“子”)音zhuan3 [畾](三个“田”)音lei3 “雷”之异体,垒土块为墙 舙(三个“舌”)音hua4 同“话” 飝(三个“飞”)音fei1 同“飞” 馫(三个“香”)音xing 雦(三个“隹”)音ji2 雥(三个“隹”)音ji2,群鸟 龘(三个“龙”)音ta4或da2古同“龖”,龙飞之貌

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1)

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1) 汉字的结构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一是音化,一是意化。〔1〕所谓“音化”,是指在汉字体系里音符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占优势;而“意化”,则是意符数量由少到多,渐次成为主流。在讨论音化或意化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应着眼于作为汉字构成成分的字符。一个字符若要成为某语素的书写形式或书写形式的一部分,就要实现字符与语素的结合。结合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是用字符所示的意义与语素的意义沟通,这叫表意,这种字符增多就叫意化;二是用字符所示的声音与语素的声音沟通,这叫表音,这种字符增多就叫音化。由此看来,所谓表音表意,所谓音化意化,是就字符与语素结合的方式来说的,是着眼于字符的。字符与语素的结合,有“初婚” 和“再婚”两种情况。例如甲骨文中的“日”与语素“日”的结合是“初婚”,而“晴”“马日”中的“日”与语素“晴”“马日”的结合都是“再婚”。“初婚”时字符只有形体意义,它与语素只能沿着意 义这条道路走到一起;“再婚”时的字符,已有了它最初记录的语素的音和义,它与新语素 结合的途径就可以有意义和声音这两条了。一个汉字,不论它有几个字符,也不管这些字符是通过什么途径与相应语素结合的,一旦成了语素的书写形式,它就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能指”,而相应的语素是“所指”。作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义的,因为 语素是音义结合体。因此,说到音化意化时,不能着眼于作为语素书写符号的汉字。在这一点上,中西文是一样的。例如我们不能说英文“sun”这个字只有音,而中文“尖”这个字 只有义,但可以说“sun”字所使用的字符“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符“小”“大” 只表意。第二,应着眼于汉字字符的实际运用。我们知道,在记录语言时,一个汉字有时记录这个语素,有时记录那个语素;有时表示本义、引申义,有时表示假借义。汉字记录的语素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汉字所使用的字符表音表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所谓表音、表意,实际上是指在汉字实际运用过程中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创造汉字之时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来”,就其来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运用讲,是表音的。当然,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当它表示 本义时,是表意的;而就其来源说,也是表意的。纵观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汉字的结构依次有三个不尽相同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因时而异的。一、在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以及这种体系形成的初期,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音化。完整的汉字体系是在原始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原始文字(包括文字画和图画字)都是表意的。汉字的文字画材料,至今还未发现。而图画字的材料却有一些。例如《金文编》843号,是一幅画,像手里拿着刀杀猪,它的意思应该是杀猪祭祀祖先。 从这类材料来看,图画字中已有可以反复使用的单体符号。这些符号,或者是代表有形事物的,或者是代表概念的。当汉字完整的体系开始形成时,图画字中的许多单体符号被吸收进来;此外人们还仿此创造了许多类似的符号。然而光凭这些表意符号,还不能做到按照词序无遗漏地记录语言,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许多词(如虚词)是无法以形表义的。要想全面地记录语言,只有走假借的道路。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假借字不断增

汉字的结构现代汉语

第三节汉字的结构 从外部结构说,汉字从小到大有三个层次,就是笔画、部件和整字。 笔画、部件、偏旁、部首。 一、结构单位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 (一)笔画 笔画是汉字字形构造的最小结构单位, 是指构成汉字的各种点与线,即从落笔到提笔笔尖运动在书写材料上所留下的痕迹叫做笔画。笔画的具体形状叫笔形。 汉字的基本笔画历史上被称为“永”字八法,包括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种基本笔画:横(一)、竖(∣)、撇(丿)、点(ヽ)、折()。 又叫“札字法”。 笔形有主笔形和附笔形的区别。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7000个通用汉字总笔画数是75290,平均每字10.75画,最少是一画(一),最多是36画(齉nàng)。 笔画的组合类型有三种方式: 1)相离,笔画彼此分离,如:三川。 2)相接,笔画和笔画相接触,如:厂上。 3)相交,笔画和笔画相交叉,如:十丈。 练习:心、人、几、丁、了、口、正、而、臣、十、丈、也、井、尹、及、车、木、交、河、各。 作业:P188 三。 (二)部件 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是比笔画高一级的单位。 一般大于笔画小于整字(合体字)。 部件分级别。 如戆 一级部件:赣心 二级部件:章 三级部件:立早文贡 四级部件:日十工贝 练习:下列汉字由几级部件组成 荣、树、花、逊、缠、抛、捆、崭、岚、捞、膏、罚、烈。 (三)偏旁 1

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产生的两个部分。即一级部件。 是直接构成合体字的单位。 旧称左边为偏,右边为旁,现在统称偏旁。表音的叫声旁,表义的叫形旁。(四)部首 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 用部首给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字典里大多数部首都是由汉字中有表意作用的偏旁充当的。 二、笔顺 笔顺就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笔顺的基本规则是: 先横后竖,如:十干丰。 先撇后捺,如:人八乂。 从上到下,如:三呆高。 从左到右,如:川衍做。 从外到内,如:月同匀。 从外到内后封口,如:回目国。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规定了7000个通用汉字的规范笔顺。 注意一些特殊字的笔顺:P182 作业:P189七 三、汉字的构造方式 (一)“六书”造字法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1.象形 许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屈)。日月是也。” 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1)画轮廓 (2)画局部 (3)突出特征 (4)加陪衬 特点: 1. 区别于图画,和语言里的词发生对等关系。 2. 象形是最初的造字方法,构成了汉字的基础。 象形法的缺陷:由于象形字是描画事物的形状,所以局限性很大。

(完整版)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北京大学邵永海)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一) 北京大学邵永海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林寒涧肃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礼记·月令》。 同源词肃:收缩,收敛。萧:冷清。 严肃:板着脸,舒张不开。 祸起萧墙萧墙:一进大门时候,有面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2、常有高猿长啸 啸,吹声也,古人吹长啸。 唐《封氏》: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 3、属引凄异 属引:连绵不断。 (1)《说文》:属,连也。从尾,蜀声。(动物后面连属着尾巴) (2)《史记.大宛列转》:“而发天下七科讁,及载备(干粮)给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这里连属是同义词连用。 (3)《说文》:“引:长也,开弓也,从弓。” (4)段注:施弦于弓曰张,钩弦使满以竟矢之长亦曰张,是谓之引。凡延长之称、开导之称,皆引伸于此。 (5)《小雅.楚茨》、《大雅.召旻》毛传皆曰:“引,长也。” 拉弓——引申:拉长,延长,开导,引兵而退。 4、谷 :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出于口。 :口上阿也,从口,上象其理。 5、小结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山水游记的重要时期,因为政治黑暗,很多文人寄情于山水间。他们笔下的山水都是那么真实,这与唐宋朝的山水有很大的区别,唐宋文人的游记中,山水成为一种意境,从中得出哲理。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二)

1、南北朝时期是骈文发展的时期,带有骈文的特色。 2、总写三峡 一、《说文解字》成书于100年至121年,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1、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王力,《中國語言學史》。 2、许慎,字叔重,汝南邵陵人。东汉和商永十二年开始写作《说文解字》。 3、《说文解字》从字形出发,阐述字形、字义、字音三方面的关系。 炳,明也。从火,丙声。(形声) 想,冀思也。从心,相声。 析,破木也。从木,从斤。(会决) 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声训)(会意) 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会意) 刀,兵也。象形。 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鸟之足匕,从匕。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指事) 4、注音方法:譬况法、直音、反切。 (1)譬况法:汉代汉字注音的最常用的方法。使用打比方的方式来给一个字注音,读若某。(读若,读得差不多像这样字就可以了,后面还能注明把这个字读得长一点或短一点就可以了。) (2)直音:古汉语的注音方法,即用同音字来注音。 (3)反切: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人们受梵语的启发创造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即用两个字给一个汉字注音。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三) 《说文解字》的部首一共540部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 1、部首的建立,是许慎的重大创造。本为来汉字就是凭形体 2、许慎在540个部首的次序安排上是煞费苦心的。他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这样就等于把540个部首分成若干大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义符的作用,从而更确切地了解意义。 3、《说文》每一个部首内部的字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基本上做到以类相从的。例如木部的次序,大致是先列木名,其次列树木的各个部分,其次再列木制品。 木、橘、橙、柚、柿、梅、杏、桃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语言第3课第3节方块的奥妙 汉字的结构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甄别膨胀核幅射声名鹊起 B.会晤乔迁舶来品两全齐美 C.泻漏装帧订书机一傅众咻 D.喝彩整饬跑龙套共商国是 【解析】A项,幅—辐;B项,齐—其;C项,泻—泄。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导学号:92282036】A.调剂亲和力珠光宝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诙谐病原体戴罪立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C.散漫水蒸气按图索骥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D.暴燥算总账平心而论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解析】A项,器—气;C项,剑—箭;D项,燥—躁。 【答案】 B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剧增与日俱增简练精兵减政 B.陈规默守成规提名提纲挈领 C.代劳以逸待劳抱怨以德报怨 D.仓皇兵慌马乱防范防患未然 【解析】A项,减—简;B项,默—墨;D项,慌—荒。 【答案】 C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部署高粱秆受益匪浅九州方圆 B.欠收天然气百味具陈励精图治 C.凑和炮筒子金榜提名怀瑾握瑜 D.埋单一柱香鸦雀无声浮光略影

【解析】B项,欠—歉,具—俱;C项,和—合,提—题;D项,柱—炷,略—掠。 【答案】 A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尺牍狙击赍发雕梁画栋 B.淋漓赎罪敕造交接义式 C.迤逦彷徨插坐缘木求鱼 D.萧瑟祈祷按装肉袒负荆 【解析】B项,“义”应为“仪”;C项,“坐”应为“座”;D项,“按”应为“安”。 【答案】 A 6.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92282037】A.聘任名信片纷至沓来当仁不让 B.呕气滞纳金励精图治掎角之势 C.偏颇倒计时责无旁代投鼠忌器 D.青睐度假村居安思危谈笑风生 【解析】A项,“名信片”应为“明信片”;B项,“呕气”应为“怄气”;C项,“责无旁代”应为“责无旁贷”。 【答案】 D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演绎昵称产业链器宇轩昂 B.默契赎职廉租房淅淅沥沥 C.稳健煽情漂流瓶颤颤巍巍 D.垄断忌讳佳年华郁郁苍苍 【解析】A项,“器”应为“气”;B项,“赎”应为“渎”;D项,“佳”应为“嘉”。 【答案】 C 8.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糍粑测隐揠苗模陵两可

汉字形体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规律

汉字形体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规律 汉字的形体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后期的甲骨文、金文。在此后的三千多年中历尽沧桑而沿用至今。其间汉字形体虽然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体变化是一脉相承的。从总体上来看,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汉字的字体演变,总的来说可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从古至今汉字的形体发展有几次大的变化,即篆变、隶变、楷化、简化。正体、俗体之分,始终伴随着汉字发展的全过程。 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和西周早期的代表文字,从字形方面说:甲骨文是块体文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笔划的线条细瘦,直画居多;存在不少异字同形现象。从构形特点上说:甲骨文构形存在着上下、左右等多种构形方式,并且字形的相对位置也体现一定的意义;存在大量异体字,尤其是象形字中,字无定格,存在相当数量的合文。 金文:从字形特点上说:其一,早期金文中有明显的块体,后来这些块体逐渐线条化;其二,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其三,注重字形美化。从构形特点上说:其一,部分构件趋于统一定型,相对于甲骨文减汉字形体演变概述少了异体字;其二,后期的金文合文现象不再像早期那样常见。 籀文:这些大篆由于采用凿刻的方法,在石头表面点击而成,因此可以避免刀具或者铸造的“书写”限制,基本反映了当时实际使用的汉字形体特点:笔划粗细均匀一致;大小接近方形,形体相对统一;结构工整,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混用的异体字得到统一。 六国古文:从文字形体看,简帛文以毛笔书写,笔画圆转流畅,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从文字构形来看,笔画的简化与繁化并存。简帛文字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通行的文字。另外一种说法是,六国文字,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六国文字最可靠的资料是解放后出土的战国文物,主要有五种:战国金文、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器文字、简帛文字。 小篆至此,汉字在其发展史上发生了第一次巨大的整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用丞相李斯的意见,作了“书同文”的工作,将社会上使用的纷繁的文字统一为小篆,这就是中国文字史上第一次政府行为,姑且称之为“篆变”。统一后的小篆保存在《说文解字》中。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小篆字系是对整个战国文字进行整理规范的结果。篆变的总体规律:简化和繁化;循化和讹化;分化和整化。因此可以说,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本着“书同文字”的思想强制推行的一种规范字体,和大篆并称“秦篆”,其中小篆是为正体。小篆的特点:从字形上看,其笔道线条化,字形匀圆齐整。 隶书:汉字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是在汉代,此时汉字的形体由小篆变为隶书。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的特点有: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 关于隶变规律。一般可将“隶变”的特点归纳为形变、省变和讹变三种。隶书大大提高了汉字书写的速度,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一次变革。隶书使汉字的象形

46个品字形结构的汉字详解

46个品字形结构的汉字详解(转载) 1. 淼这个字读作“渺”,会意字,三个水,其含义当然是水很多,水 面广阔无际的样子。看到它就会想起烟波浩渺的湖面。 2. 森会意字。三个木一看就是树木丛生繁密。 3. 鑫读“新”,金乃贵重之物,象征富裕。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 取其金多兴旺之意。 4. 焱读做“焰”,意思是光华,光焰。焱,光华也。——《说文》;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楚辞》;纷翼翼以徐戾兮,焱回回其扬灵。——《文选?张衡?思玄赋》。三把火是光,而两把火则是热,因此焱炎形容太阳 的光和热。 5. 垚这个字读“尧”,山高的意思。并不是意外的巧合,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中,每个字摆成品型结构,都能派生出另外一个绝然不同的汉字。“垚”字不常见,虽说一副土头土脑的模样,核心却是峭拔巍峨、直 插云霄。 6. 壵这个字读“壮”,三个士,并不是三个士兵,士指士大夫,古 语有云:士农工商,因此士大夫的联合才是强大的。 《三字经》里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除了鸡和猪之外,马、牛、羊和狗,都可以按品型结构拼成另外一个崭新的汉字。 7. 猋这个字读作“标”。字型很明显,三条狗纠缠在一起,表示狗 群奔跑的样子;引申一步,便派生出迅速、飙升的意思。 8. 骉读“标”,字型很清楚,一匹马率领另外两匹,风驰电掣地奔跑。这个字恰恰是众马奔腾的样子。《辞海》中说骉骉是古瀑布的名字,因为离远 有万马奔腾之声入耳。 9. 羴读“山”,也是“膻”的异体字。掉进羊群里还能闻着什么好味儿?臊气!有句成语叫做“趋腥附膻”吗?所谓“膻”,就是羊肉的气味。 10. 犇读“奔”,也是“奔”的异体字。牛,本性温顺,三头牛碰面,也不至于太疯狂,除非蹿进了西班牙斗牛场。这个字反倒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形式特点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形式特点 一、汉字构造 1 、汉字的构造规律是在甲骨文形成并广泛应用以后才总结出来。 2 、东汉许慎手编《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本字典中将汉字构造归纳为六种规律,即我国古代所谓的“六书”的理论。本理论对我们研究汉字的音、形、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六书》是指:一曰指事,二曰形象,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例:“上、下”中的长横表示地和天,“岳、刃”) 1 )指事--用符号象征的方法来表示抽象概念的造字方法。 2 )象形--这类字,都是因形见义。(例:“雨”雨从天降,“牛”的正面,“车”的轮廓) 3 )形声--汉字中许多是形声字,它由转注、谐音产生。(例:以“水”为主,加上音符,就有“沼、泽、湖、淋”以“木”为主,就有“枝、柱、栋、柏”) 4 )会意-- 会意是用拼合起两种以上的图符表示一个新意义的造字法,也称复合图形字。(例:“信、采、寒”) 5 )转注-- 转注是为了区别“一形多义”的文字现象,主要特点是给多义字注上表示特定含义的偏旁,这种表示符号也就是汉字的偏旁部首。(例:“云”本为云气,云彩,借作动词当“说、谓”,在云上加“雨”头,本义为“云”,“一字多义”;:“壮”本为二人相背,借作方位词为“北方”下加“月”则表本义“背”;“其”本为“簸箕”,借作代词为“他、它”加上“个个”则为“箕”本义) 6 )假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达复杂的思想与情感。于是有了“假借”一法,就是用会意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来表达新的概念。(例:“女”本义为女,后借作人称代词“汝”[ 你];“主”本为灯焰,后借作主人之义,亦”(yi)本义是腋”(ye),后借作虚词也”) 二、汉字的基本笔画与形式特点 <一>分类和特征 1 、宋体:1)起源与宋,广泛应用于明,也称明体,又叫老宋(是粗宋、细宋、斜宋、明宋、仿宋的总称) 2 )特征:粗宋:字形正方,横细竖粗,笔画右端和字收笔处有锐角呈三角形,钩的收笔处缺半圆。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仿宋:介于宋体与楷书之间,初源与雕版书体正文夹注小字,字形细而略长,笔画粗细均匀,起收笔顿挫明显。 2 、黑体:1)笔画较粗,方黑一块。 2 )特征;笔画粗细一致,方头方尾,所有笔画都为方头,又叫方体。风格庄重有力、朴素大方,用于标题或醒题部位。结构严谨,笔画单纯,适合初学。黑体虽然粗细一致,但不是绝对,根据情况合理调整。 3 、圆黑体:由黑体演变而来。特征:粗细一致,方头方角改为圆头圆角,四周伸展,间架向外扩张。活泼而流动,有强烈时代气息。 <二>汉字的基本规律 1 、基本笔画 1 )汉字的最小单位--笔画构成“积点画以成字,积字而后成章” 2 )基本笔画包括:点、横、竖、撇、折、钩、挑、捺书法里前人“永字八法”的永 字就具备了最基本的八种笔划2、基本要求:平稳端正、匀称美观 3 、汉字的结构形体的基本类型方正是汉字的总体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