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求解物理比值问题

三步求解物理比值问题
三步求解物理比值问题

三步求解物理比值问题

安徽省望江县实验学校何宗红

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物理计算的章节中时常出现一类关于比值问题的求解,这类题经常出现在填空题,选择题中。而很多的同学对这类题没有掌握一种很好的方法,多数学生按照数学比值的思路,直接设置数值代入,不能体现物理解题的思路,也常出现一引起颠倒比值的错误,尤其在出现两个以上物理量比值的时候就不知所措。就这一问题的解法,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三步走的思路,严格按照这三步走,学生解此类问题时就会很少出现错误。

第一步:从题目条件中,找出已知各物理量的比值,有几个写出几个,且分别用分数比例的形式表式出来。有时候题中给出的比值不是很直接,像质量相等

的两个物体这句话中的质量相等即质量之比为一比一。可写成m

1/m

2

=1/1。再如

甲物体的体积是乙物体体积的4倍等,分数比例可写成V

甲/V

=4/1等。

第二步:写出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的物理量之间的规律(公式关系),并且利用公式分别用已知物理量表示出所求物理量。这一步是一个关键,也是这类比值问题考察的一个知识要点。所以对于初中物理的一些基本物理公式和物理规律,学生要熟记在心,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无所畏惧。

第三步:用已知的物理量的比值或是反比值表示出所求的物理量之比。并代入已知的比值化简即可完成求解。在第二步的基础之上,这一步显得很简单,水到渠成。但是很多同学犯错却在这一步,代入已知比值时一定要明确各物理量的比值,切不可代入反了,那就功败垂成,实在可惜。

下面举三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具体的运用这三步。

例1: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___。

第一步表示已知值即:m

甲/m

=3/5;S

/S

=4/1

第二步所求量压强与已知量质量和受压面积之间的公式关系即:P=F/S=mg/S

并分别表式出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P

甲=m

g/S

;P

=m

g/S

乙。

第三步用已知量表式所求物理量并代入已知值化简求解:P

甲/P

= (m

g/S

甲)/( m

g/S

) =(m

/m

)*(S

/S

)=(3/5)*(1/4)=3/20即3:20。

例2:在一次体育课上,甲、乙两同学地行爬竿比赛,甲从某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9s,乙从同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10s。若甲、乙两人体重之比为

5:6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为P

甲:P

是()

A、4:3

B、3:4 C:27:25 D:25:27

第一步表示已知值:t

甲/t

=9/10;G

/G

=5/6;竿长h相等

第二步所求量功率与已知量重量和时间等之间的公式关系: P=W/t=Gh/t并

分别表式出甲乙两物体爬竿的功率P

甲 =G

h/t

;P

=G

h/t

第三步用已知量比值表式所求量比值并代入已知值化简求解: P

甲/ P

=

(G

甲h/t

)/(G

h/t

)=(G

/G

)*(t

/ t

)*(h/h)=(5/6)*(10/9)*1=25/27

例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甲升高的温度是已升高温度的2倍。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第一步表示已知值:c

甲/c

=2/3;Q

/Q

=3/1;△t

/△t

=2/1

第二步公式关系:由Q=cm△t变形得出公式m=Q/(c△t)从而据此表示

出m

甲=Q

/(c

△t

);m

=Q

/(c

△t

第三步:第三步用已知量比值表式所求量比值并代入已知值化简m

甲/ m

=[ Q

甲/(c

△t

)]/[ Q

/(c

△t

)]=(Q

/Q

)*(c

/ c

)*(△t

乙/△t

)=(3/1)*(3/2)*(1/2)=9/4所以括号中应填入9:4。

比值法在定义物理量中的应用

比值法在定义物理量中的应用 一、前言 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础,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和基础。平时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搞清楚引入物理概念的真正意图,才能使学生主动深入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物理概念的内涵。在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过程中,渗透着物理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因此选择合适的引入物理概念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初中物理学中引入概念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在整个初中物理学中具有很典型的意义。 二、比值法 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就是指在定义某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的,即将某一物理量作为分子,另一物理量作为分母,把得到的比值定义为新的物理量的一种方法。如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是将物体的质量作为分子,物体的体积作为分母,得到的比值定义为该物质的密度,其定义式为ρ=m/V。 比值法通常适用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物体的某种特征等的定义。它的主要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本身与定义它的物理量无关,而是由其他物理量决定。如物质的密度是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体积的比值定义的,但物质密度的实质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体积都无关,物质的密度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有时也与物质的状态、大气压等有关。再如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是由物体运动的路程和物体运动的时间的比值定义的,但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都无关,它是恒定不变的。 三、教学模式 下面以热值为例说明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的教学模式。 (1)现实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中的燃料也在悄悄变化,由木材演变为煤球,进化为煤气,现在天然气也走进了千家万户,燃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 (2)引入意义:为了反映燃料的某种物理属性。 (3)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4)定义式:q=Q/m (5)单位:热值的单位是:J/kg (6)决定因素:①燃料的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燃料的质量无关,与燃料是否被完全燃烧也无关;②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7)常见燃料的热值及其物理意义:如汽油的热值为4.6×107焦/千克。其物理意义是1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6×107焦。 初中物理中比值定义的物理量还有: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机械效率、比热容、热值等,所有的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的教学都可以按照上述模式进行。 四、几点补充: 1、不能将比值法的公式纯粹的数学化。在建立物理量的时候,交代物理思想和方法,搞清概念表达的属性,从这些量度公式中理解它们的物理过程与物理符号的真实内容,切忌被数学符号形式化,忽视了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在教学时一定要从公式中揭示所定义的物理量与有关物理量的真实依存关系和物理过程,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和乱用。由欧姆定律I=U/R可以推导出公式R=U/I,但是不能单纯从数学角度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

怎样画物理电路图

怎样画物理电路图 画电路图首先克服怕难思想,然后要掌握方法。 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2、看图连元件作图。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4、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一)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并标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二)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 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三)设计电路方法如下: 首先读题、审题、明电路,(混联不要求)一般只有两种电路,串联和并联,串联比较容易,关键在并联要注意干路中的开关和电流表管全部电路,支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只管本支路的用电器,明确后分支路作图,最后电压表并在被测用电器两端。完毕检查电路,电路作图必须用铅笔,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画元件,作图应规范。 (四)识别错误电路一般错误发生有下列几种情况: 1、是否产生电源短路,也就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 2、是否产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3、是否电压表、电流表和正负接线柱错接了,或者量程选的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了); 4、滑动变阻器错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一、根据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题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中考物理复习 计算公式汇总

初三物理计算公式汇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 要熟练运用的公式: 1.密度公式: 密度相关运算中,“kg”“m3”“kg/m3”是国际单位,而“g”“cm3”“g/cm3”是另一常用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记住水的密度为ρ水=1×103 kg/m3 或 1g/cm3。 1000 kg/m3 =1g/cm3 密度公式的变形: V m? =ρρm V=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m、ρ、V当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2.速度公式: 速度的相关运算中,“m”“s”“m/s”是国际单位,而交通运输上常用“km”“h”“km/h”为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1km=1000m 1h=3600s 1m/s=3.6km/h 记住光速 c=3×108 m/s 声速v=340m/s 速度公式的变形: t v S? =v S t=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S”“v”“t”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3.重力公式:

变形公式: g G m = m G g = 利用这几个公式,知道了质量就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反之知道了所受的重力也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 4.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第四个。有些时候,F 1、F 2或L 1、L 2也可能给出比例,这时也一样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个物理量。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12 2 1L L F F = 例:已知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也阻力的比为3:4,若动力臂为40cm ,求阻力臂。 解:因为杠杆平衡所以:221 1L F L F = cm cm L F F L 304043 1212=?== 5.压强计算公式: (1Pa=1N/m 2 ) 在压强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如果题目所提供的单位是其它单位,那就要先进行单位换算。常用的转换为:1m 2 =10000cm 2 1cm 2 =1×10-4m 2 压强公式的变形: S P F ?= P F S = 对于某一受力过程,知道了“P ”“F ”“S ”当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 三个量了。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初三物理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练习1. 2. 3. 4. 5. 6.

7.8.9.10.

11.12.13.14.

15. 16.根据右边的实物连接图,在左边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7.根据右边的实物连接图,在左边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8.根据右边的实物连接图,在左边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9.根据左边的电路图,连接好的右边的实物图。(导线不允许交叉) 20.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或规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左边所示的电路(干路中的电流越为1.2A,支路中的电流约为0.5A)。请你帮他把下图右边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21.画出电路图,并将右边的实物连接好。要求:1L 和2L 并联,电流表1A 测通过2L 的电流,电流表2A 测量通过1L 的电流。(已知1A 的示数约为0.8A ,2A 的示数约为0.9A ) 22.画出电路图,并将右边的实物连接好。1L 和2L 并联,电流表1A 测通过1L 的电流,电流表2A 测量通过2L 的电流。 23.根据左边的电路图,将右边的实物连接好。 2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1L 、2L 串联,电压表测2L 两端的电压(估计在 2V~3V 之间) ,并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5.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所示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1L 、2L 串联,电压表○V 测1 L 两端的电压(估计在2V~3V 之间),电压表○V2则2 L 两端的电压(估计在2V~3V 之间),并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6.根据右图左边的电路图,将下图右边的电路元件连成实物电路。

新课程下“比值法”在高中物理教学渗透策略探究

新课程下“比值法”在高中物理教学渗透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17-07-05T16:11:16.85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7期作者:侯阳[导读] 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就是指在定义某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的。 陕西省府谷县府谷中学719499 摘要:在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和应用的过程中,渗透着物理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因此选择合适的引入物理概念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高中物理学中引入概念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中具有很典型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比值法策略探究 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就是指在定义某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的,即将某一物理量作为分子,另一物理量作为分母,把得到的比值定义为新的物理量的一种方法。一般地,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速度、加速度、功率、电场强度、电势、电容等。正确掌握“比值法”,对提高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一、“比值法”的基本特点 “比值法”是物理学常用的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由于物体在与外界作用时会显示出一些性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利用外界因素来表示其特征的间接方式。常用的是借助实验寻求一个只与物质属性或物体的运动特征有关的两个或多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的比值,确定一个表征此种属性的新物理量。应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往往还需要一定的条件: 1.客观上需要; 2.间接反映特征属性的多个物理量可测; 3.多个物理量的比值必须是一个定值。因此,值得一提的是,不能说在数学形式上用比例表示的式子,就一定是应用了比值法。如加速度公式,只是数学形式上像比值;事实上,质量m一定的物体,在受到不同的力F的作用时,加速度a并不相同,即不符合上述第三个条件,也就不具备比值法的基本特点,“比值”不是加速度的定义。而加速度公式是比值定义式,符合描述变速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需要,而且,对于质量m一定的物体在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过程中或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时间不同时,速度变化也不同,但是,比值是一个定值,这些都符合比值法的基本条件。因此,不能把比值定义式与数学公式简单地联系在一起,应该结合比值法的基本特点,弄清定义物理量的目的,是为了反应物质本质属性还是反应物体运动的特征,否则,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了。 二、正确理解“比值”的物理意义 1.“比值”与物理量名称的关系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在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物理量时,我们往往是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寻求两个或是多个只与物质或物体的某种属性特征有关的,且是可以测量的物理量的比值,并说明这个比值是不随构成比值的两个或是多个相关量变化而变化的(即这个比值是一个定值),然后再给这个比值赋予一个与物质属性或物体运动特征对应的物理量名称,这样就完成了用“比值”定义一个物理量。比如,电场强度E 的定义,就是先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在电场中确定的某位置,无论是有试探电荷还是无试探电荷,无论试探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无论带电量是多还是少,电荷受到的力F与电荷量q的比值都是一个定值,由此物理学上,就把这个只与电场位置有关的比值命名为描述电场性质的电场强度E,把它的方向则规定为:与正的试探电荷在该位置受电场力方向一致。从严格的逻辑上讲,是先确定有这样一个恒定的比值,然后再把这个比值赋予一个物理量名称。 2.“比值”的物理意义 学生在掌握比值定义时,往往会忽视甚至是颠倒上述逻辑,结果忽视了物理量的丰富内容,忽视了公式中揭示所定义的概念与有关概念的真实依存关系,运用时自然是死记硬背和胡乱套用了。其实,在建立物理量的时候,要正确理解物理思想和方法,搞清概念表达的属性或特征,正确理解“比值”的物理意义,切忌被数学符号形式化。比如,速度是由比值定义的,是用比值这个整体表征物体运动的快慢,所以,速度的物理意义就是表征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比值这个整体,才有表征物体运动特征的物理意义,不能看成是和的简单组合,所以也不存在速度和成正比、和成反比的关系。比值法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准确定义并正确理解定义,是对高中物理知识体系进行完整阐述的重要前提。在高中物理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对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的教育者只是肤浅地给出比例式,致使学生对“比值”更是肤浅而错误的理解。比如,对电场强度的教学,如果只是根据已学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概念和功能关系推出这个式子,而没有深入理解这个比值,那么给学生带来的麻烦是很大的。学生往往会肤浅地认为: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等于两点间电势差与这两点间距离的比值。事实上,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这个比值完整的、正确的物理意义: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比值,而且这个比值在非匀强电场中也有意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电场方向总是沿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这句话。 总之,物理学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学会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物理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就是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体现。“比值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概念的一种主要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比值法”的要求,定义新的物理量,并正确解释“比值”的物理意义,以达到提高高中物理课程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尧对高中物理比值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再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2]殷作模例谈高中物理比值定义法[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3,(07)。 [3]张冲基于高中物理比值定义法的本质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2,(06)。

(完整版)比值定义法(好)

比值定义法 小学就学除法,但高中大多数学生对除法的意义以及意义的延伸,却很少去问津。很多小学生都知道“去书店买书,算一下每本书的单价”,而高中学生却轻视了这里面思想方法的问题。 然而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用老教材时,感到有些难度、颇费口舌。新教材很好:在处理电场强度概念时候,在分析出电场力F与电荷量q成正比后,直接给出F=Eq,后面接着指出其中的E是“比例常数”,是“与电场有关的”比例常数,它反应了电场的性质,电荷放到不同点,发现E不同等。之后,引出E的概念,定义它为E=F/q。由“与电场有关”到“它反应了电场性质”再到“比值定义法”──单位电荷量在该位置的受力。这种思维过程,不但使问题简化,而且显得很自然、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比值定义法。 一、“比值法”的定义 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速度、加速度、密度、压强、功率、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磁感应强度、电阻、电容等等。 比值法就是应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量研究第三个物理量。它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由于它们在与外界接触作用时会显示出一些性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利用外界因素来表示其特征的间接方式,往往借助实验寻求一个只与物质或物体的某种属性特征有关的两个或多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的比值,就能确定一个表征此种属性特征的新物理量。应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客观上需要,二是间接反映特征属性的的两个物理量可测,三是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必须是一个定值。 比值法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应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客观上需要,二是间接反映特征属性的的两个物理量可测,三是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必须是一个定值。 二、物理量系统归类 加速度a=(Δv)/(Δt) ;电场强度E=F/q;电容C=Q/U;电阻R=U/I;电流I=q/t;电动势,ε=W/q;电势差U=W/q;磁感应强度B=F/(IL)或B=F/qv或B=Φ/S。 中学物理中应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很多,现将它们收集整理成下表,供同行在教学中参

中考物理常考公式汇总复习过程

中考物理常考公式汇 总

四、安徽中考近6年常考公式汇总(涉及单位换 算) 1.速度公式(必考) v =s t ????? ? ?????????s 单位是m t 单位是s v 单位是m/s ? ????????? s 单位是km t 单位是h v 单位是km/h 注:应根据速度的单位对路程、时间进行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路程:1 km =103 m ,1 cm =0.01 m 时间:1 h =60 min ,1 min =60 s ,1 h =3 600 s 速度:1 m/s =3.6 km/h 2.密度公式(6年4考) ρ=m V ???????????????m 单位是kg V 单位是m 3 ρ单位是kg/m 3?????????? m 单位是g V 单位是cm 3 ρ单位是g/cm 3 注:应根据密度的单位对质量、体积进行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质量:1 t =103 kg ,1 kg =103 g 体积:1 L =10-3 m 3,1 mL =1 cm 3=10- 6 m 3 密度:1 g/cm 3=1×103 kg/m 3 3.重力公式(6年3考) G =mg ??????????m 单位必是kg g 为常量,单位是N/kg G 单位是N

p =F S ?????? ????F 单位是N S 单位必是m 2 p 单位是Pa 注:①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G . ②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的面积,单位必须是m 2. 单位换算:1 cm 2=10- 4 m 2 5.液体压强公式(每年必考) p =ρ液gh ?????? ????ρ液单位必是kg/m 3g 单位是N/kg h 单位必是m p 单位是Pa 注:h 是液面到该点竖直方向的距离.

初中物理画电路图专题训练-打印版

电路图画法专题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ffif 鱼,囲 L1 S 1 、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L2 S5图石图 T

三、根据要求设计出电路图,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题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1、 图1中灯泡L i 和L 2串联,开关控制两灯的通、断。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2、 图2中灯泡L 1和L 2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的通、断。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3、 图3中灯泡L i 和L 2并联,开关S i 同时控制两灯,开关 S 2只控制灯泡L 2。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4、 图4中灯泡L i 和L 2并联,S 是总开关,S i 只控制灯泡L i , S 2只控制灯泡L 2。虚框内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6、在图I4中灯泡Li 和L2并联,S 是总开关, Si 只控制灯泡Li , S2只控制灯泡L2。并画出电路图。 [ ----------------- : 凤 男 J , -- | 疸压酉晶 I I ■ I I ! I I ! A f i i ! Ch 1 7、图7、图8、图9、图IO 、图II 、图I2中两灯并联,S 是总开关,S i 只控制灯泡L i ,请画出电路图,并将所缺的导 线补上。 09 L. I___________ z N 膽 图 3 5、图5中灯泡L i 和L 2并联,S 是总开关, S i 只控制灯泡L i ,S 2只控制灯泡 L 2。虚框内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图12 厶 8图6中三个灯泡并联,S是总开关,S i只控制灯泡L i , S2只控制灯泡 9、在图i3中只接通开关S时,两灯都亮,同时接通S和S i时,L i亮, L2。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 图。 L2不亮。并画出电路图 四、电路设计 1、现有两盏电灯、一只电铃、一个电池组及导线若干?试按下列要求将各有关电 路填入下图所示电路中的适当位置. (1) 按下开关S2、S3时,电路中有一盏灯亮,同时电铃响; (2) 按下开关S i、S2时,电路中任何一盏灯都不亮; (3) 按下开关S i、S3时,电路中两盏灯均亮. 2、现有一盏红灯,一盏绿灯,一只电铃,一个电池组及导线若干,按下列要求将 各符号填入下图的电路图中适当位置. (i)按下开关时,电路中绿灯亮,电铃响. ⑵按下开关时,电路中灯不亮,电铃不响. (3)按下开关时,红灯亮. 3、一商品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装在 木板上,另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如图),还有若干条导线.利些材料,请你为 仓库值班人员设计一个电路:电铃响同时红灯亮, 取货人在前门按开关;电铃响同时绿灯亮,表示送货人在后门按关?画出你所设计 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将图中的元件用笔画线线连接起来. 4、根据要求将下图中元件连成电路图. (1) (甲)图灯 (2) (乙)图灯 5 3] S 3器 L1、L2串 联, L i、L2并联, (各元件位置不动) 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强度. 电流表测灯L i的电流强度,开关控制两 作 用 表 块 这 示 开 导 盏灯. (3)(丙)图灯 制L i,电流表测L2的电流 L i、L2并联, 关控 强度 -T-T卜

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公式汇总

R U I =t Q I = 1 热传递 Q = c m △t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炉子的效率:热机效率 η=Q 有效/ Q 总 = cm(t-t 0)/ qm ′(燃烧m ′的燃料给水m 加热) 2、电流定义式 3、欧姆定律: 4、电功(电能): W = U I t W = Pt W = U I t 结合U = 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t 两套单位(w --Kw.h,p --kw, t --h ;w--J,p --w,t --s) 5、焦耳定律:Q= I 2 Rt (电流热效应)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如果电能只有部份转化为内能,则:Q <W 如电风扇、电动机。 电热器的效率:η=W 有效/ W 总,其中W 有效= Q 吸= c m △t ;W 总 = Pt= UI t 6、电功率公式: P =W /t P = I U 7、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 1+R 2 串联分压原理:2 1 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 1+ P 2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2 1 2121212121R R Q Q W W P P R R U U ===== 8、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 1+1/R 2 分流原理:12 21R R I I =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 放 = Vq ; 物理量 单位 P ——电功率 W I ——电流 A U ——电压 V P =R U 2 P =I 2R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 ——电功率 W kW W ——电功 J kWh t ——通电时间 s h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高中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一般地,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如确定的电场中的某一点的场强就不随q、F而变。 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等 等补充: 一、“比值法”的特点: 1、比值法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由于它们在与外界接触作用时会显示出一些性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利用外界因素来表示其特征的间接方式,往往借助实验寻求一个只与物质或物体的某种属性特征有关的两个或多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的比值,就能确定一个表征此种属性特征的新物理量。应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是客观上需要,二是间接反映特征属性的的两个物理量可测,三是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必须是一个定值。 2.两类比值法及特点 一类是用比值法定义物质或物体属性特征的物理量 如: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电容C、电阻R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属性由本身所决定。定义时,需要选择一个能反映某种性质的检验实体来研究。比如:定义电场强度E,需要选择检验电荷q,观测其检验电荷在场中的电场力F,采用比值F/q就可以定义。 另一类是对一些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特征的物理量的定义,如:速度v、加速度a、角速度ω等。这些物理量是通过简单的运动引入的,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这些物理量定义的共同特征是:相等时间内,某物理量的变化量相等,用变化量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就可以表示变化快慢的特征。 二、“比值法”的理解 1.理解要注重物理量的来龙去脉。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从而引入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包括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怎样进行研究(包括有哪些主要的物理现象、事实,运用了什么手段和方法等),通过研究得到怎样的结论(包括物理量是怎样定义的,数学表达式怎样),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包括反映了怎样的本质属性,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这个物理量有什么重要的应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版)47669

一、 【初 中 物 理 公 式 一 览 表】 物 理 量 主 要 公 式 主要单位 长度(L ) 用刻度尺测 主单位:m 导出单位:Km 、dm 、cm 、mm 等 换算关系:1km=103m 1m=10 dm =102cm=103mm 面积(S ) 面积公式 S =ab S=a 2 换算关系:1m 2=102dm 2=104cm 2=106mm 2 1cm 2=10-4 m 2 体积(V ) (1) V 长=Sh=abh (2)用量筒或量杯 V=V 2-V 1 1m 3=103dm 3(L )=106cm 3(ML)=109mm 3 1dm 3(L )=10-3 m 3 1cm 3(ML)=10-6 m 3 时间(t ) 用钟表测量 主单位:s 1h=60min=3600s 速度(v ) (1)速度公式 :t s v = t s v = (2) 变形公式:v s t = s=υt 国际单位:1m/s=3.6km/h 交通运输单位: 1 km/h =5/18 m/s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质量(m ) 用天平测量 g G m = 主单位:kg 1t=1000kg 1kg=103g=106mg 密度(ρ) (1)密度公式:V m =ρ V m =ρ (2)变形公式: m=ρV V=m/ρ 国际单位:kg/m 3 1g/cm 3=103kg/m 3 重力 G=mg=ρVg m- kg N ;g :9.8N/kg 或者10N/kg 合力(F ) (1)同方向F=F 1+F 2 (2)反方向F= F 1-F 2(F 1>F 2) N 固体压强(p ) (1) S F p = (2)计算步骤: F=G=mg S F p = 单位:Pa 【注意】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 柱 = 1.01×105 Pa = 10.3 m 水柱 【注意】柱体时与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可通用 液体压强(p ) ⑵ gh p ρ= (2)计算步骤: gh p ρ= F=pS 【注意】深度是从液面开始计算 浮力(F 浮) (1) 称重法 F 浮=G -F 示 (已知弹簧称) (2) 阿基米德原理 F 浮=G 排 = m 排g (已知G 排或m 排) (3) 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 (已知V 排) (4) 漂浮或悬浮法F 浮=G 物=m 物g (已知漂浮或悬浮法) 【注意】出现“物体静止时,受到浮力”这种说法时,要分别算出浮力(计算时的V 排= V 物),然后根据沉浮条件,如果F 浮> G 物,则上浮至漂浮时静止,根据漂浮条件; F 浮=G 物=m 物 g ;如果F 浮< G 物 ,则下沉至沉底时静止,此时浮 力为刚才算出的浮力。 动力、阻力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2211l F l F = 1l 与2l 单位相同即可 机械功(W ) (1)定义W=Fs 克服重力做功W=G 物h=m 物gh ;克服摩擦力做功W=fs 【注意】先判断是否做功,再进行计算 J 机械功率(P) (1)P= t W (2) P= t W = (3)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 主单位:w 1Kw=103w 拉力(F ) (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 =G n 1 物(理想滑轮组) (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1 动物G G n F += (实际滑轮组) (3)已知η:n G F η= (实际滑轮组) 机械效率(η) (1) 公式:η= 总 有W W ×100% 计算步骤:有用功:W 有=G 物h 总功:W 总=Fs ( W 总=W 有+W 额) η= 总 有W W ×100% (2) 对于滑轮组(竖直):S=nh (v s =nv h ) η= nF G (n 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3)对于滑轮组(水平):S=nh (v s =nv h ) 【注意】1、由于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所以η总小于1,且没有单位, 用百分比表示。 2、F 拉为直接用手拉物体的力,F 为拉绳子的力。 3、绳子的为S ,v s ;物 体的为h ,v h 。

初中物理画电路图专题训练完全

电路图画法专题练习一、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连接实物图注意: ①分清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②明确元件是在干路上还是支路上 ③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连,确定好电流分支点和汇合点 ....... ④导线要画在接线柱上,导线绝不能交叉 .... 二、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三、根据要求设计出电路图,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题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进行电路设计时,重点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来确定是串联还是并 ...立工作 ..实现独 ...,根据用电器是否 联; 二是看开关的控制作用,确定开关 ..的位置 ...。开关可和用电器串联,也可和用电器并联。与用电器串联时开关闭合用电器工作,断开不工作,而与用电器并联时是开关闭合用电器不工作(被开关短路),断开工作。 1、图1中灯泡L1和L2串联,开关控制两灯的通、断。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2、图2中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的通、断。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3、图3中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S1同时控制两灯,开关S2只控制灯泡L2。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4、图4中灯泡L1和L2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S2只控制灯泡L2。虚框内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5、图5中灯泡L1和L2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S2只控制灯泡L2。虚框内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6、在图14中灯泡L1和L2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S2只控制灯泡L2。并画出电路图。 7、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中两灯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请画出电路图,并将所缺的导线补上。 8、图6中三个灯泡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S2只控制灯泡L2。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9、在图13中只接通开关S时,两灯都亮,同时接通S和S1时,L1亮,L2不亮。并画出电路图? 四、电路设计 1、现有两盏电灯、一只电铃、一个电池组及导线若干.试 按下列要求将各有关电路元件填入下图所示电路中的适当 位置. (1)按下开关S2、S3时,电路中有一盏灯亮,同时电铃响; (2)按下开关S1、S2时,电路中任何一盏灯都不亮; (3)按下开关S1、S3时,电路中两盏灯均亮. 2、现有一盏红灯,一盏绿灯,一只电铃,一个电池 组及导线若干,按下列要求将各器件符号填入下图的 电路图中适当位置. (1)按下开关时,电路中绿灯亮,电铃响. (2)按下开关时,电路中灯不亮,电铃不响. (3)按下开关时,红灯亮. 3、一商品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现有红、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

对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的思考 路尔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逐渐向以个人终身发展、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转化,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深化的新目标,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物理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物理教学是什么样的关系?物理教学中如何转移到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我今天与各位老师交流的内容。 一、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什么是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我认为是学生在接受高中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集中体现的带有物理特征的品质。 正因为这样,按学生素养发展的自然顺序,有三个层次: 1、物理的核心知识:指核心概念、核心规律、重要物理实验、重要的思维方法 2、物理的核心能力: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3、物理科学品质:学生对科学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具备的科学精神、合作意识。 在这三个层次中,核心能力、科学品质才是物理教学最本质

的追求,是核心素养中最具活性的部分,因为它们是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适应环境、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它们的形成必须以核心知识形成过程为载体,以核心知识的掌握为基础。 二、核心素养与物理教学。我校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人,发展每一个人”。为什么要尊重每一个人?发展每一个人?这不仅是从伦理层面而说的,更是从生命的层面而讲的:每一个生命,不仅是现实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因为每一个生命秉承了百万年发展的结晶,传递远古的信息,荷载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本能,它精美无比,神奇无双,我们要深深敬畏它,尊重它,作为一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提升它,发展它;这不仅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更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讲:在当下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还要为未来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够获得尊重、获得自主发展做好准备。物理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的核心知识,形成核心能力,拥有科学的兴趣、态度,合作意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后自主发展、更好的发展做准备。 三、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1、让学生重演物理知识的发生过程。波利亚说:“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些最关键的步子,当然我们不应该让他们重蹈过去的无数个错误,而仅仅是重蹈关键性步

高中物理用到的物理方法

高中物理思想方法归纳 1、比值法 高中物理中有很多的物理量用比值法进行定义的,例如:速度、加速度、电阻、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电势等。这些物理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物理量本身与定义的两物理量无正反比关系。 2、构建物理模型法物理学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模型课.无论是所研究的实际物体,还是物理过程或是物理情境,大都是理想化模型. 如:实体模型有:质点、点电荷、点光源、轻绳轻杆、弹簧振子、单摆…… 物理过程有:匀速运动、匀变速、简谐运动、共振、弹性碰撞、圆周运动……* 物理情境有:人船模型、子弹打木块、平抛、临界问题…… 求解物理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迅速把所研究的问题归宿到学过的物理模型上来,即所谓的建模。尤其是对新情境问题,这一点就显得更突出。再如,电流的微观解释中,建立的柱体模型,柱体的截面积是s,长是l,单位体积中n个电荷,每个电荷电量为e,则根据电流的定义,就可以得到电流I =nsle/t=nsev。利用这个模型就很容易处理风力发电问题。 3、控制变量法自然界中时刻都在发生着各种现象,而且每种现象都是错综复杂的。决定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太多,为了弄清现象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再来比较、研究剩下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如:探究力、加速度和质量三者关系的实验中分别控制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和控制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再如,玻意耳定律的研究,是控制气体质量和温度不变,研究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其他两个气体实验定律也都是用这种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这种方法的掌握和理解,便于对其它实验的探究与分析。 4、等效替代(转换)法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转换成较简单问题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特征为等效替代。物理学中等效法的应用较多。如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总电阻与分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等。除了这些等效概念之外,还有等效电路、等效电源、等

初中物理画电路图专题训练-打印版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电路图画法专题 一、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二、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三、根据要求设计出电路图,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题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1、图1中灯泡L1和L2串联,开关控制两灯的通、断。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2、图2中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的通、断。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3、图3中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S1同时控制两灯,开关S2只控制灯泡L2。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4、图4中灯泡L1和L2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S2只控制灯泡L2。虚框内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5、图5中灯泡L1和L2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S2只控制灯泡L2。虚框内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6、在图14中灯泡L1和L2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S2只控制灯泡L2。并画出电路图。 7、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中两灯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请画出电路图,并将所缺的导线补上。 8、图6中三个灯泡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S2只控制灯泡L2。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9、在图13中只接通开关S时,两灯都亮,同时接通S和S1时,L1亮,L2不亮。并画出电路图 四、电路设计 1、现有两盏电灯、一只电铃、一个电池组及导线若干.试按下列要求将各有关电路元件填入下图所示电路中的适当位置. (1)按下开关S2、S3时,电路中有一盏灯亮,同时电铃响; (2)按下开关S1、S2时,电路中任何一盏灯都不亮; (3)按下开关S1、S3时,电路中两盏灯均亮. 2、现有一盏红灯,一盏绿灯,一只电铃,一个电池组及导线若干,按下列要求将各器件符号填入下图的电路图中适当位置. (1)按下开关时,电路中绿灯亮,电铃响. (2)按下开关时,电路中灯不亮,电铃不响. (3)按下开关时,红灯亮. 3、一商品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装在一块木板上,另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如图),还有若干条导线.利用这些材料,请你为仓库值班人员设计一个电路:电铃响同时红灯亮,表示取货人在前门按开关;电铃响同时绿灯亮,表示送货人在后门按开关.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将图中的元件用笔画线作导线连接起来. 4、根据要求将下图中元件连成电路图.(各元件位置不动) (1)(甲)图灯L1、L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强度. (2)(乙)图灯L1、L2并联,电流表测灯L1的电流强度,开关控制两盏灯. (3)(丙)图灯L1、L2并联,开关控制L1,电流表测L2的电流强度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的特点

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的特点 一、各物理量的特点 (一)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v 1.定义:在匀速指向运动中,物体通过的位移s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定义式为:v=s/t。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特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v是确定的,与s和t无关,既不随s的增大而增大,也不随t的增大而减小。因而不能这样叙述: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1.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速度的变化Δv与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定义式为:a=Δv/Δt。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3.特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即a与Δv和Δt无关,而是由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的。 (三)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电势) 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也叫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电场在这一点的电场强度。定义式为:E=F/q。 2.物理意义:描述电场的强弱。 3.特点:一个电场一旦确定了,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也就确定了,由电场及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在该点放上不同的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将不同,但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是不变的,即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放在其中的检验电荷无关,与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也无关。即使在该处不放电荷,该出的电场依然存在,电场强度仍为定值。 (四)电容器的电容C 1.定义: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定义式为:C=Q/U。 2.物理意义: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3.特点:对于固定电容器,其电容是不变的。即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不取决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多少和两极间电势差的大小,即使电容器不带电,两极间不加电势差,其电容也是存在的。 (五)导体的电阻R 1.定义: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流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叫做导体的电阻。表达式为:R=U/I。 2.物理意义:表征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特点:一段确定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确定的,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粗细、长短及温度决定。 (六)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B 1.定义:在磁场中某处,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的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成绩IL(称作电流元)的比值,叫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定义式为:B=F/IL。 2.物理意义:描述磁场的强弱。 3.特点:在磁场中某处,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入相同长度(L)的直导线,通入不同的电流I,该导线受到的安培力F不同,但F/IL是一个恒量;在该处放入不同长度(L)的直导线,通入相同的电流I,该导线受到的安培力F不同,但F/IL仍是一个恒量,且两种情况下的恒量是相同的。这说明磁感应强度B,与通电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F、电流元IL无关,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