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课题】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针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必修1《信息技术基础》第六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在第六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理论知识不是很强,重在让学生知道在信息社会中,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都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网络空间是一个新的社会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但是在网络中确实有不安全的因素,熟悉怎么加强个人的隐私,养成好的利用网络的习惯,树立安全意识,网络行为和现实行为一样都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树立安全意识,让网络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实现立德树人。

在分析这节课的时候单纯的讲解学生是不感兴趣的,我就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去体验这个安全问题,上网查找找到了这个软件,可以把对压缩文件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体会什么样的密码才是安全的,学生的操作效果还是不错的。保护自己电脑安全的操作中设置的是杀毒,对照自己的杀毒软件看看自己的杀毒软件是不是要升级,本节课要让学生自己感受体会,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经有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也会网络购物聊天交友,但是他们还是缺少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离开时不退出自己的聊天工具,并没有切身体会到泄露隐私所造成的后果,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泄露隐私后的严重后果。

2、通过体验对加密软件的解密任务,调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做的欲望,想去把这个密码解密,并且愿意亲自实践体验,并投入其中。

3、高一的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密软件操作的微视频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的实践安排自己的学习,微视频的学习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讲解,学习边学习边操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高一学生的特点是总结问题不到点上,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了学生可以深入的思考,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让学生了解各个交流工具的特点,学生能够恰当的选择交流工具去交流

2、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3、让学生知道保护自己的隐私的重要性,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保护自己的隐私,通过破解密码,知道简单的密码破解速度会更快

能够下载破解软件并安装

活动难点:

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五、教学策略设计:

1、小组讨论时候采用分排讨论单个的图片以及交流工具的特点,这样可以更好的深入讨论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导入时候采用的是自己使用微信中遇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

3、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学习三个任务,并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去观看微视频,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任务的完成亲身体会密码的等级程度。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生用的学习材料(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加密,任务四拓展)、学习助手文档、课堂检测网址,微视频,耳机、WAR密码破解软件(发送到学生看不到的文件夹,网速可能会慢,只要学生能够正确下载就可以)

学生上机个任务做完的学生做拓展任务四,学生完成课堂检测

任务三破解用了2分55秒破解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