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炉桥二小张中苹

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海伦凯勒》这篇课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课文讲述了海伦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唤起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了解海伦遭遇的不幸,走近海伦。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以及她对亲人,对残疾人,对社会的强烈的爱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爱的力量。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体会文本的情感,一个很好的途径便是“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情感价值的正确导向,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理解、赏析,使它们有所感悟、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精美感人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多层次的朗读,走近海伦,感受她的生活态度,感受她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个人的体验,把语文学习转化为积极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情趣。

课前先请同学们观赏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这就是上节课我们认识的一位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海伦·凯勒)

让我们一起恭恭敬敬地书写这个传奇人物的名字吧!(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有关海伦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感悟海伦的精神作了铺垫。)

二、精读感悟,体会不屈。

海伦·凯勒的一生是不幸的,是坎坷的,是不屈的,但又是辉煌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去更深刻地了解这位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女性吧!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画出最触动你心弦的部分。(师出示读书提示,生读并画)

看到了大家专注的神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老师很感动,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交流?

师生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提示)

1、“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最触动你的是什么?(生回答,一岁半)是啊,一岁半,正是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正是感受、认知美好世界的开始,正是呀呀学语的时候,而小海伦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子?(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想喊一声“妈妈”,能吗?(不能)她想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行吗?(不行)是啊,对于我们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事在小海伦身上却成了比登天还难的妄想,真可恶,真气愤,真----(可怜),让我们怀着怜悯的心情读一下这一句吧!(齐读)此时此刻,小海伦是怎样生活的?(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让你过这样的生活你会怎样?(生自由发言)是的,这是谁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现实,小小的海伦变得暴躁起来,脾气也越来越坏。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一段,为可怜的小海伦分担一点痛苦吧!(齐读第一自然段)(师板书:遭遇不幸)

2、“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哪些词语触动你了?(猛然醒悟、奇妙、前所未有的喜悦、生命有了新的开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感受并依次读,主要有“孤独寂寞、对这个柳绿花的世界浑然不知、感受到水的欣喜和惊奇、对新事物的向往、沙利文老师的耐心、智慧和爱心··”)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用我们的朗读一起祝福找到希望的小海伦从此快乐、健康、幸福吧!(齐读)

3、“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

又有哪些词语触动你了?(生回答:不分昼夜,干燥的海绵,拼命摸读,不停地书写,摸出了血。)难道小海伦不瞌睡吗?不怕疼吗?不知道累吗?那她为什么不歇上一歇?不睡醒了再继续学?是什么支撑着她幼小瘦弱的身躯不畏严冬的寒冷,不怕夏日的煎熬?(是那份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生自由发言,歇息关心之类的话。)带着你的感受和同桌一起读读这动人的场面吧!

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海伦不仅学会了摸盲文,拼单词,而且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理解引号的用法。此刻你又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学习精神方面的。)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你读到了什么?(小海伦己经彻底从悲观、落寞中走出来了,她己经有了一个正常人应的自信和勇气)说得真好,信心满满地给大家读一读。(生读)谁还有其它体会?(小海伦更加热爱知识热爱生活了。)说得真棒!把你对生活的热爱加进去读一读。(生读)其它感受?(感激、感动、喜悦)(继续抽生读)

是的,此时的海伦己经完全忘记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着,她都会干些什么呢?(生联想填空。)(师出示课件)

请闭上眼睛一起感受海伦所“看”到的世界吧!(师朗读,生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像玫瑰园一样的落日,纷纷扬扬从空中顠落的花瓣)你感觉到了什么?(一阵轻轻的微风)你闻到了什么?(淡淡的清香)这儿看的引号又有什么作用呢?

你想读读吗?(生读)

5、“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

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进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哪些词语触动着你的心弦?(夜以继日、反复高声朗读,甚至要读几个小时,每天坚持)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海伦练习说话多么不容易)她是怎样练习说话的?(把手放在老师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来体会怎样发音)闭上眼睛,把你的手放在同桌脸上感知同桌说了什么,能感觉到吗?(不能)是啊,我们每天看着、听着别人说话尚且不能感知得到,更何况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了。你体到了什么?(海伦坚持不懈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啊,没有一天不练习,没有一次不高声朗读,她的喉咙哑了,仍在继续----(练习),她的喉咙疼得说不出话来了,仍在----(练习),她读得头昏脑涨了,仍在----(练习),整个人几乎快要瘫痪了仍在----(练习)。一股多么坚强的精神,一种多么坚定的信念,一份多么感人的执着!最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让我们齐读这段话吧!(生齐读,师板书:顽强奋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终于在夏天来临时,海伦回到家里大声感出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一种什么收情又涌上了你的心头?(生自由发言:一种激动,为海伦能开口说话而激动!一种欣喜若狂,一家人终于可以正常交流了,怎能不欣喜若狂?)让我们和海伦一起喊出来吧!(师生齐读)

三、感受成功,奉献爱心。

海伦·凯勒凭着对知识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向扼运低头的品质终于于1900年考上了大学,并且大学毕业后她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她这种精神,这种形象将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同学们此刻面对海伦的照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板书)四、课外拓展,加深感悟。

同学们,其实像海伦一样有着不屈不挠精神的人还有很多,谁还知道其它的时代英雄?(生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业,课外积累。

海伦·凯勒的事例还有很多,她一生创作了14部著作,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福利和教育事业,老师希望大家下课后能查阅一些她的资料,拜读一下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学习到此结束,下课,谢谢大家的合作。

板书设计:

遭遇不幸

伦不屈不挠

·顽强奋斗

凯以爱报爱

勒无私奉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海伦凯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心感悟文章表达方法。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理解“倾诉、倾注”等词语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掌握文中双引号的用法。 3、拓展阅读,进一步认识海伦的形象,感受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营造情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海伦·凯勒》,这就是海伦﹒凯勒,一位传奇女子!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课件出示)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呼唤这个名字──生齐读:海伦·凯勒。 2、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生说 师板书:生病——奋斗——奉献 3、谁来说说海伦凯勒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生说,师板书:不屈不挠 这节课咱们来继续学习课文,通过细读文本,深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并感悟作者是如何写的。 二、品读语言,感悟形象。 (一)走进海伦凯勒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幸的时光。 1、默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节) 交流所得: 重点抓住:“天哪,谁能……一岁半的娃娃呀!”(对海伦的同情、担心)“倾诉”是什么意思,理解吗?“不能,也不能” 想想该如何读好这一节?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才一岁半的小海伦就要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命运看似已经无情地抛弃了她,残忍地把她禁闭在孤独的世界里。可事实上海伦凯勒却“看”到了这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五节文字 1、海伦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板书:“看”)(美丽、玫瑰园、花瓣) 2、这是她真正看到的吗?双引号里边的这个“看”字你怎么理解?这里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呢?同学们,你认为,是什么让海伦看到了如此美妙的世界?(知识) (二)深入感悟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过渡:从面对黑暗沉寂到“看”到美妙的世界,海伦靠什么走过了这条常人难以想象的道路? 生说:勇敢、不怕困难、“不屈不挠”…… 师抓“不屈不挠”: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这个词语只是个大概的、泛泛的说法,如果没有具体的细节描写,是支撑不起来的。 出示学习活动单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最能表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语句,再反复读读,透过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在句子旁写写你的感受。 生自学 集体交流 1、如饥似渴地学习。 课件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①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③“如饥似渴”什么意思?(如同饥饿的人需要食物,口渴的人需要水。)海伦凯勒此时最需要的是什么?(知识)作者还把海伦比作了什么?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什么?(对知识的渴求十分强烈)读着句子,我相信你眼前会浮现出海伦渴求知识的情景。 师语言点拨: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伦已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做的?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说 也许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干什么,你又看到了吗?生说

海伦凯勒 教案、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 王开利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海伦凯勒》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海伦遭遇的不幸,走近海伦。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四、设计理念、 这篇文章,文质兼美,语言更具鉴赏性,但由于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为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优雅、典范的语言,突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位置,关注爱读书、会读书目标的达成。构建或更新学生语言世界的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为他们打好“生命的底色”。 五、前置性作业: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你不熟悉的和易错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查准字音、词意,工整地积累在下面。 3、自读课文,感知大意。 4、查找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 1、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2、我们来看一看海伦﹒凯勒,(课件出示四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再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海伦凯勒。 (二)、预习反馈 1、交流资料,丰富人物形象 请学生自由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海伦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的交流,加深对海伦这个人物的印象,为更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的形象作好铺垫。 2、体验感受交流。谈谈自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一刻的感受。根据学生的感受,老师,引入新课,特别理解“隔绝”、“黑暗”、“沉寂”、“暴躁”。 3、小组汇报。我们学会了那些字词,从音形义三方面汇报。老师重点点拨提醒:“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三)整体感知,走近人物 1、课前我们已读了课文,了解了小海伦的不幸,也走进了小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同学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与文中的人物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认识人物的品格。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说说你对海伦有怎样的体会?(学生自主读书,整体感悟人物) 2、由同学们读书的神态看出海伦﹒凯勒深深地吸引 。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一下子想到什么词?学生交流。 3、同学们,你们都对海伦有了属于自己的感受。不过, 在你们的回答中,我注意到这个词,大家请看(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4、请大家读读这个词(两遍)怎么来理解这个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句子。 (四)、细读课文,感动内心 1、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波浪线。谁来说,你找到的第

小学五年级语文:海伦凯勒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海伦凯勒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Helen Keller Lesso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海伦凯勒教案 教材分析 海伦.凯勒完成14部巨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本文截取了海伦.凯勒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文、在萨勒帮助下练习说话、最终获得成功的片段,集中体现了海伦.凯勒的顽强意志、不懈努力和甘作奉献的可贵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朗读、感悟相结合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伦凯勒(生齐读)。 海伦凯勒图片 2、请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小海伦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这就是隔绝。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一起来体会一下。此时的你有什么体会?

(2)当时的小海伦还是个孩子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感受她当时的孤独与无助。 (3)所以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6)海伦的一生那么长,作者是从那两个方面来写海伦的呢(学盲文;学说话) 板书:学盲文 学说话 又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来写她学习盲文的?(2—5) 二、学文2-5节。 (一)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沙利文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海伦,请同学们默读第2---5小节,看看这样一个失聪失明的人是如何学习盲文的。 (二)出示:第三小节,课文中写了她认识哪个字的体验?(水) 1.沙利文老师是怎样来教海伦的?(一次,她们路过……单词) 引读:这时候的海伦竟然是“猛然醒悟”(点红),她醒悟了什么?(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海伦内心的惊叹? (三)过渡1请你再读读第四小节,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句感动所有人的句子,感受海伦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理解、赏析,使他们有所感悟、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精神洗涤,享受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仔细品味关键词句,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意境,感受海伦·凯勒的形象,体会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从而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把语文学习转化为积极的情感。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了海伦一岁半时遭遇一场重病后,从此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在沙利文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如饥似渴地摸读盲文,在萨勒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说话。考上大学后,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残疾人身上的故事。赞扬了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传递了终身努力便成天才的价值追求。文章较长,但语言凝炼,明白易懂,便于理解概括。 教学方法 任何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意思,都有一条清楚的“经线”,或者都有一个整个文章环拱的圆心。我们的教学过程也应由此来展开。找准了此点,就能辐射全篇文章的教学,就能使我们文章教学有了突破口,也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对话或寻找、拟定讨论的话题,有了依托和凭借。这篇

文章的最后一句“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心中。”正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因而,在进行设计时,我仅仅抓住“不屈不挠”,作为学习课文的唯一一个问题,抓住“不分昼夜”、“拼命”、“如饥似渴”、“摸出了血”“夜以继日”、“努力”、“反复”、“高声”、“几个小时”、“坚持练习,练习,练习……”等等词语一一体会,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小组合作质疑逐层深入,使学生对“不屈不挠”的理解更加丰满。力求避免一些琐碎的无效提问,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思路清晰,教学重点才能得以落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反复认真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对课文精彩的部分深入理解。 2.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与同学交往自己的认识。 3.读书过程中学会在自己体会深的地方加批注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海伦在困难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从中能够学习到什么。 [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认真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海伦凯勒的生平介绍

她把有字(字是凹凸的)的卡片粘在对应的东西上,她一摸就理解了,依靠触觉.她的书也是凹凸版本的.(那时候海伦已经知道那些词怎么念了) 让海伦把手指放在她的喉咙那里,然后说话,海伦感受指头传来的震动,最后就学会了。通常学一个字要花很久的时间,我记得学“water”的时候整整学了一天多。 而且那时候海伦还是个小孩子,因为身体的原因,经常发脾气,还要安慰她,然后再学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7个月的时候因为一次急性脑充血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苏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分享到:更多 i贴吧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MSN 可以介绍一下陪伴海伦*凯勒的那位老师吗?浏览次数:1475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7-29 13:48 | 提问者:小晶泠 最佳答案虽然有点长,但是希望提问者看一下~~ 安妮?沙利文,1866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的一个小村——食禄岗。父母的故乡是爱尔兰,1860年逃荒来到美洲新大陆。依靠父亲给附近农场打短工的工作,糊口问题总算解决,但是家中并不富有,不幸一直盘旋在这个家的周围。3岁时,安妮患了很严重的沙眼,却因家中贫穷无钱医治,导致安妮的视力恶化,只有微弱的视力。1874年,母亲得结核病死去,酗酒的父亲狠心抛弃了她和弟弟吉米、妹妹玛丽。后来,在父亲家族其他成员的“临时收养”及“张罗策划”下,姑妈收养了她的弟弟妹妹,堂兄勉强收留了她。因为眼疾和其他种种生活中不顺心的事件,安妮的脾气从小就让人无法忍受,邻居们都叫她“令人讨厌的小孩”。父母在世的时候,有一次用火钳挟面包烫了手,她用力摔面包;母亲让她照顾睡觉的妹妹,她愤怒地晃摇篮,把妹妹摔到地上;父亲刮胡须时斥责了她,她把瓶瓶罐罐都砸在镜子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妮的坏脾气也是有增无减。父母死后,她到堂兄家就更加不驯服了。后来,安妮的妹妹也去世了,10岁的安妮和7岁的吉米则在1876年2月被送进了离家千里的德士堡贫民救济院——一所容纳了900多位老弱病残人士的大杂院。 噩梦才刚刚开始。救济院的条件很差。在救济院登记时她的视力为“盲”——但还通点路。3个月后,1876年5月30日,弟弟吉米因先天带来的臀部结核瘤病在救济院离开人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关心小安妮的悲伤和孤单,直到救济院新来的、为女生宿舍主持星期六祷告和星期天弥撒仪式的巴巴拉神父的出现。 有一天,巴巴拉神父说:“安妮,你不应该再呆在这儿,我要带你离开。” 巴巴拉神父有一个朋友在马萨诸塞州罗威郡的天主教慈善医院当医生。当时,安妮的视力已经非常糟糕。神父首先要带安妮去看眼疾。 就这样,11岁的安妮离开了救济院,住院治疗眼疾。但不幸的是,手术很失败,安妮的视力甚至比术前更糟糕:仅剩下光感,近似于失明。尽管后来又施行了几次补救手术,但均以失败告终,医生宣告:尽力了,且无能为力了。 安妮必须出院。而此时巴巴拉神父已经奉教团之命,远赴他乡传教。失明的安妮无依无靠,

海伦凯勒《 爱是什么》 教学设计

9 《爱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爱”的含义,懂得回报他人的爱。 重点:萨勒老师是如何教育海伦什么是“爱”。 难点:体会“爱”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课题时,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为什么?谁来试一试。(指名读-----齐读课题) 是呀,爱是什么呢?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海伦·凯勒到她的文章去寻找答案吧! 二、品读课文,感悟“爱”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萨勒老师用特殊的方法使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海伦明白了什么是“爱”) 2、当作者“我”双目失眠,双耳失聪时,她的内心感受是怎么样的呀?你从课文中哪里读懂的?(指名答----第一自然段:“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谁能用你的声音把海伦那时的心情读给大家听听吗? 3、面对一个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的海伦,老师----萨勒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教会她什么是“爱”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划出相关语句,按课文内容的先后标上序号。) A、萨勒老师用行动让“我”感受到她对“我”的爱。 出示: (1)、她轻轻搂着我,在我手上写出“我爱海伦”几个字。 (2)她把我拉得更近些,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 (3)老师把我搂得紧紧的,我觉得她的脸上挂着微笑。 (4)我老是弄错,老师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给我纠正。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穿错了。这时,老师碰碰我的额头,拼写出一个“想”字。 B、萨勒老师用语言告诉“我”爱是什么。 出示: “爱有点像太阳,也有点像云彩。” “云彩你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觉到雨,而且知道花草和土地干渴时得到雨水会多么高兴。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觉到她。没有爱,你就不快活。” 4、现在,你觉得萨勒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慈爱、有耐心、智慧) 5、在萨勒老师的帮助下,“我”是怎样理解“爱”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记“我”对“爱”的理解。(齐读) 6、交流收获。 出示: “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10.再塑生命的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10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目标: 1. 默读和朗读结合,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2.品味揣摩关键语句,认识海伦凯勒,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3. 学习海伦的高贵品质,体味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1. 默读和朗读结合,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2. 品味揣摩关键语句,认识海伦凯勒,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默读和朗读结合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过程展示: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这个人和拿破仑是19世纪两个杰出的人物。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而这个人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这个人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这个人荣获过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奖。 这个人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作品。 这个人就是盲聋哑人海伦?凯乐,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认识这 位不同寻常的伟大人物和改变她生命的优秀老师。 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展示课前预习) 【背景链接】海伦·凯勒一岁半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7岁,海伦·凯勒考进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语言。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无比敬爱和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二)初读感知

海伦凯勒教学案

9 海伦·凯勒 【教材分析】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第三单元为“有志竟成”。 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课文写了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由于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渴求知识的故事。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2个二类字只识不写。理解“不屈不挠”“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倾诉”“倾注”的意思。辨析“躁”“燥”两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结合语言环境了解引号的用法。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以及生活的态度。 【学习重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资料链接】 海伦一生奇迹: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生活的故事》,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成为世界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聋盲人。又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轰动世界文坛。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被称为“世界天使”。 1955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从海伦童年时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邀请她到白宫做客,还被政府称为全美三十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被视为本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全球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称她和拿破仑是19世纪最杰出的两个人物。【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学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2个二类字只识不写。理解“不屈不挠”“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倾诉”“倾注”的意思。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附答案

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积累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 ?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 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 备的精神品质学习作者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学习重点】 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利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学习难点】 1. 侧面描写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2. 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疑难句子的含义。 【人物链接】 海伦凯勒(1880 年6月27 日- 1968 年6月1日),美国着名的女、、、社会 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 年与莎莉文 老师相遇。1899 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 年6月1日逝世, 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着作。其中最着名的有:《》《》《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 机构,1964 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 之一。 安妮?莎莉文,1866 年4月出生于美国。5岁时因一场(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 1880 年10月进入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 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 年3月,安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安妮用极大的爱心、 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 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的 少女,直至进入大学。1936 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传奇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自主学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海伦凯勒》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课文解读: 文章介绍了海伦。凯勒小时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在家庭教师萨利文老师的帮助下走进了知识的大门。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使她享受到无声黑暗世界中独有的美:她在想象中感受世界,用触觉学会了说话……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所有的奋斗的力量以及生命的美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听说活动: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腿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我们要为自己树立起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种境界。不管目标实现与否,人生都会因为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听力内容) 谈话导入:

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她的名字就是——海伦。凯勒。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第二遍默读浏览,感知大意。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有声有色隔绝暴躁脾气猛然醒悟前所未有不分昼夜吮吸甘霖如饥似渴打开眼界林中漫步湖上泛舟纷纷扬扬触觉夜以继日倾注不屈不挠 2、按照词语的提示,联系复述课文。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布置作业 1、抄写出示词语两遍。 2、查找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第二课时 交流资料,丰富人物形象 请学生自由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海伦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的交流,加深对海伦这个人物的印象,为更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的形象作好铺垫。

海伦凯勒资料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 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 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 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 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 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 活》、《我的老师》等。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生平简介 海伦·亚当斯·凯勒又译为海伦·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1968 6月1日),美国女作家,残疾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为一次腥红热,被迫失去视力和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自暴自弃,但在导师安妮·沙利文(Annie Sullivan)的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认为视力和听力丧失的悲剧往往发生在那些因贫困而无法给予孩子及时治疗的家庭。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引发的罪恶现象,海伦加入了美国社会党(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和国际产业工人协会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成为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 1924年,海伦开始为刚萌芽的美国盲人基金会募集基金,这项工作成为她生命的重点。1927年,她出版《我的宗教》(MyRiligion),叙说她皈依斯维登堡教派的过程,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Midstream)。 在二次大战之前,海伦凯勒已是一位激烈的反法西斯主义者,战争期间,她支持美国介入战场,并且常常受邀到军事医院探访。战后,她与汤普森代表海外的盲人环游世界。 海伦的生命是一个悲剧,但我们从她身上可以看到勇敢者的力量。

M7u2she couldn't see or hear导学案

Module 7 Unit 2 She couldn’t see or hear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重点掌握一些动词的过去时态(如became,learnt,drew等), 并在过去式的句子中能灵活运用。 2.能够听懂用过去时态的句子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用过去时态描述过去 的事情与人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互助与合作的方法,借助听说训练,结合话题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 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并能学习她的不畏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学习重点: 掌握动词的过去时态,并正确地运用过去时态及其句型变化。学习难点: 正确地运用过去时态描述人与物。 学习过程: [课前延伸] 一.预习词汇: 布置学生预习本课的单词和短语,做到根据听力写出单词并理解汉语意思。 二.课前朗读: 朗读本课的新词、短语和课文。 [课内探究]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词汇预习 2.Listen to the song “look up at the spaceship”. (from a hero杨 利伟to another hero…)导入本课话题,展示学习目标。 二. 图片教学: 1. 2. 3.

三.听力训练 1.多层听 1). 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2). 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I. Helen Keller in the US in 1880. II.As a baby,she ____________blind and deaf. III. She _______letters in Helen’s hand and her to spell . IV. ______ Helen to read,write and speak. V.She a book about and all over the world. VI. Helen to be eighty-seven .She is a for blind people,and also for you and me. 2. 听后读 Read the dialogue fluently. 3.读后学(多层听中的句子,整体上是时态) 1).Helen Keller was born in the US in 1880.( be born 的用法) be born in\on +出生的时间或地点,be 通常只用was,were 【即学即用】He in a working family . A.is born B.was born C.born 2). She couldn’t see or hear.(could 的用法) could 用来表示过去的能力、可能性或允许。 【即学即用】She jump higher then. A.could B.can C.may 3). As a baby,she became_blind and deaf. (as的用法) as作为介词,作“充当、作为”讲。例如: As a writer,he was famous.作为作家,他是很有名的。 4). Later Helen learnt to read,write and speak.(learn to的用法) learn to 表示学会了某种技能。例如: As a little girl,Zhang Haidi learnt to read and write. 四. 学以致用 (一)单项选择 1.Both of them were at home. A.born B.borns C.been born

苏教版海伦凯勒教案

苏教版海伦凯勒教案 9.海伦·凯勒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倾诉”“倾注’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 2. 朗读课文,抓住“一岁半—就在这时—10岁的时候—大学毕业”这一人物的成长顺序中的重要情节,理清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抓住海伦·凯勒学盲文、学说话两件事,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4.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激发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有关著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抓住“一岁半—就在这时—10岁的时候—大学毕业”这一时间顺序,理清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熟读课文,抓住海伦·凯勒学盲文、学说话两件事,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结

合具体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激发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有关著作的兴趣。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查看预习单、默写生词、分段轮读课文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通过对比结构、区分字义、巩固练习落实字词教学。 2.重点感悟环节通过默读、浏览全文,师生对话交流,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内容。 3.通过默读、圈画、批注、全班交流、感情朗读等形式,感受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4. 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激发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有关著作的兴趣。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海伦 凯勒》背景资料:一代伟人海伦凯勒的童年

《海伦凯勒》背景资料:一代伟人海伦凯勒的童年 一个不足两岁的女童变得又聋又哑又盲,长大后成为誉满全球的作家兼演说家,大家不会觉得匪夷所思吗?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凭什么攀上光辉的顶点,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呢? 凭着努力! 有一句英谚很值得大家牢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且听这个励志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谈她的童年。 she followed her mother wherever she went, hanging onto her skirts. She touched and smelled everthing she came across.

(她跟着母亲,拉着母亲的裙子,形影不离。她碰到的物品,她都摸一摸、嗅一嗅。) 此时画面割切,饰海伦凯勒的女童星做着旁白说的动作,娇小可爱,有一点大家可能想不到:海伦凯勒童年时也有可怕的一面。 As she got older she became wild and unruly. If she didn't get what she wanted she would throw tantrums until her family gave in.(随着年岁的增长,她变得狂野不驯。她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大发脾气,家人不顺从不休。) 注:句中的throw tantrums是惯用词,指“发脾气”。多聆听、多阅读,自然可以增强单字习语的词汇,进而提高理解力与表达力。 那么,是谁改变海伦凯勒的一生呢?

女教师改变她的一生 Once she even managed to lock her mother into the pantry.(一次她甚至把母亲锁在厨房里)。 Eventually it became clear that something had to be done. So, just before her seventh birthday, the family hired a private tutor-Anne Sullivan.(这样一来就得想个办法了。于是,她就快七岁生日时,家人雇用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苏莉文)。 电视节目播出这组旁白(voice-over narration)时,画面播出海伦凯勒(Helen Keller)初逢女教师的情形。 默到这里时我翻阅年前在纽约买的20th Century Personalities,发现这位影响海伦凯勒一生的女教师的全名是Anne Mansfield Sullivan。电视旁述力求简洁,所以把“中名”(middle name)省略了。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附答案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附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 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学习作者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学习重点】 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利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学习难点】 1.侧面描写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2.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疑难句子的含义。 【人物链接】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着名的女、、、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着作。其中最着名的有:《》《》《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安妮﹒莎莉文,1866年4月出生于美国。5岁时因一场(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 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传奇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 ..( ) 繁衍.( ) 迁徙.( ) 觅.食( ) 譬.如( ) 栖.息( ) 小憩.( ) 花团锦簇.( ) 冥.思遐想( )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 繁衍: 迁徙: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不可名状: 【课文解读】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 2015-12-01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1 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 人”的概念,以更好的驾驭课堂。因此,课堂教学还必须重视生成。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要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2 叶圣陶先生说:“打通了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潜心会文,品读、琢磨文字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和作者的心灵相通,引起学习的共鸣,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我提前布置了课前预习,叫学生课前查作者资料,这样学生对作者就有了认识。学生在找文中海伦凯勒这些心理描写的句子时,就更容易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走进影响海伦一生的老师――莎莉文老师,让学生结合文中关键句段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心,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学生完成得较好。 虽然这节课按时完成了,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对学生的点评上略显不足,学生只能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评价,而不能深入到写作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作品分析不够透彻,在这方面的引导上要加强。总之,多总结,多反思,我相信以后的教学会越来越顺利。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3 对于海伦凯勒这个名字,同学们并不陌生,但开启她知识大门的莎莉文老师,同学们并不了解。 在教这课时,我没有按常规教学,而是以小的形式,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查找资料,然后写一两百字的。当然写之前,我告诉了同学们简单的读后感

海伦凯勒一等奖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导语: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看山是那么的青,水是那么的绿,鸟的叫声是那么的美妙。可是有一个人却再也看不到了,再也听不见了。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也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题。 2 板书:海伦凯勒。让我们齐读课题。 3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海伦凯勒的资料,下面我们简单交流一下。4课文中也有一段描述了小海伦的不幸,请看大屏幕。自己看一下,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小海伦的不幸。(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面对的是学生说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可是更为可悲的是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指名读,其他同学感受他的不幸相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5下面继续交流海伦凯勒的资料,谁来补充。 6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不幸的海伦凯勒,可是她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她呢?你想知道吗? 二.整体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讲了海伦的什么事,并想一想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 师:准备好的同学可以举手说了,首先看看课文讲了海伦的什么事?学生交流。师:从这些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教师相机板书不屈不挠 三.自学合作探究 过渡: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海伦凯勒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呢?拿起笔用波浪线画出来,圈出关键性词语,先读一读再简单写写你的感悟就更好了呀。(大屏幕出示) 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语言有温度,词语知冷暖,你要仔细的揣摩画出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体会海伦的人物形象,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同学们找的很快也很仔细,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找的这些句子,并说说如何体会到的, 四,汇报交流,老师看到同学们在下面交流的很投入,相信大家一定被海伦凯勒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了,下面谁先说一下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不分昼夜没什么叫不分昼夜呀同学们,对就是不分黑夜和白天,不论是在早上还是在中午甚至是晚上,你想一下,海伦都在做着什么呀?结合这段话看看,她就像一块。。。。。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海伦呢?教师可以引导。她刻苦吗。她勤奋吗?(废寝忘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促使他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呀。是呀,此时你的心里会有怎么样的感受。(感动,佩服),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这种佩服,读出她的不屈不挠吧。齐读。 读的不错,同学们一般人书写多了顶多手指上磨起个茧子而下海伦呢?她却摸出了(血)。同学们她怎么就摸出了血呢?(学生交流,不停的写,长时间的写,不分昼夜的写),同学们难道她不累吗?不疼吗?可是小海伦她放弃了吗?(没有),对知识的渴求使她顾不上疼了,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持着她呀?(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此时你内心在想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感动了吗?好让我们再此带着你的感动你的佩服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五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9海伦凯勒_苏教版-最新教育文档

五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9海伦凯勒苏教版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在十九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等,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人。 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嘴巴也不会说话了。

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正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当然莎莉文老师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让海伦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海伦感受发声的震动夸张的声音。 少年时期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莎莉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莎莉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让她能与别人沟通,再教导她一些生字的意思,她陆续学懂了鲜花、水、太阳等,并认为爱就是那温暖的阳光。其后再教导海伦用手指点字以及基本的生活礼仪。 安妮·莎莉文老师十分有爱心,她首先了解了海伦的脾气,她终于知道凯勒的脾气会如此躁动,是因为父母不忍看她做错事(打人、不守规矩、破坏东西等)被惩罚的模样,于是在她做错事时都给她糖吃,所以安妮·莎莉文老师必须要纠正这些父母的错误行为,并且与她建立互信的关系,再耐心的教导海伦手语。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water'水”这个词,海伦·凯勒总是把“杯”和“水”混为一谈。到后来,她不耐烦了,把老师给她的新陶瓷洋娃娃摔坏了。但莎莉文老师并没有对海伦放弃,她带着海伦凯勒走到水井房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水管口下,让清凉的水滴滴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接着,莎莉文老师又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