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毛概材料题

期末考试毛概材料题
期末考试毛概材料题

材料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0页。

材料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根据材料请回答问题:

(l)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2)试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被总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调查。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1~112页。

材料Ⅱ: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材料Ⅲ: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载2002年6月1日《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请回答问题:

(l)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被总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 第一,毛泽东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在1929年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他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此后,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0年,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

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是与时俱进;他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2)第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

第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其目的与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第三,党的思想路线四句话内容,既一脉相承、又体现结合实践发展的时代特征。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l/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Ⅱ:

指标内容

目标

指标性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降低20%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降低30%

约束性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由0.45增加到0.5

预期性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由55.8%提高到60%

预期性

注: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内容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指标性质

耕地保有量

减少0.3亿公顷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减少10%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增加l.8%

约束性

根据材料请回答:

(l)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何种要求?

(2)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1)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使用效率低,资源约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继续沿用原有方式将难以维系,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都难以承受,经济、社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要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第一,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第二,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57页。

材料Ⅱ:

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

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拉。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0页。

材料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5页。

材料Ⅳ:

全党同志都要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本领,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坚决抵制西方多党制和三权鼎立等政治模式的影响。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2001年7月2日《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在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2)我国应该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关于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材料:

材料1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吴建民说,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代表性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有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现任中共赏领导干部,也有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各级领导干部有五大宗教团体的负责人,也有港澳各界的知名人士有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有民营企业家、律师、会计师等新社会阶层的代表人士。

二是结构合理。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非中共委员人数占60%多,新进委员占55%以上,妇女委员占17.7%,比十届高了1个百分点。56个民族都有委员,委员的平均年龄比第十届下降近2岁。

三是素质较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普遍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遵纪守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委员占92%以上,比十届高了近7个百分点。总的看,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吸收了一大批各党派、各族、各界新的代表人士,这个新阵容显示出人民政协广泛的代表性和人才荟萃的特色。

——消息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859491813.html,2008年3月2日

材料2 胡锦涛说,各民主党派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亲密友党。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我们党团结合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努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参政党作用,围绕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很多重要建议,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各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摘自新华社(2002年12月28日)

材料3 各民族党派、工商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紧密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言献策,为决策提供重要参

考;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摘自人民网(2002年12月21日)

材料4 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江泽民指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长期历史形成的,适合我国国情。它确定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而不是各党派轮流执政。”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1和材料2,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及合作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3,回答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1-4,回答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

. [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吸收各民主党派的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2)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协商,就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在共同遵守宪法和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就有关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重大问题,进行和各种形式的充分讲座,集中各方面提出的正确意见,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问题。(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是根本的不同。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五、分析题

材料1: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

材料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

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摘自《十七大政治报告》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1和2分析,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如何才能做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答案要点]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同时也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具体而言: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我国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大任务。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个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有: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第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3)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想的关系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简单地排斥社会思想多样化,也不能因为存在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倾向而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其次,必须进一步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的水平。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思想的不同性质和变化过程,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要使多样化社会思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人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必须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共铸和谐,形成社会思想领域既百花齐放又主旋律鲜明的生动局面。

2、(1)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之所以不适合中国国情,其原因在于:第一,中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经济基础。第二,中国也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历史前提。所以,中国绝不能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制约和监督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材料1:惠山区堰桥街道城塘村村民王涌明,因长年患重症失去劳动能力,去年全家5口人一年的收入只有1.5万元,虽略高于低保标准,但一家老小生活依然十分拮据。令老王暖心的是,今年3月,惠山区在无锡率先启动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程,3000元临时救助款如及时雨,为窘迫的家庭送来了甘露。

暖心的,绝不仅仅王涌明一家。就业培训政府买单,百姓收入一路攀高,“五保”老人安享晚年,农民看病可以报销,公交线路四通八达……这一年里,老百姓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这样的幸福感受。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综述》,新华网,2008年10月28日。

材料2:近日,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重庆市江津区的徐云贵老人,写下平生第一篇散文,歌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原来,老人2007年患脑溢血住院用去1.2万元,却拿到了1.075万元的报销款。2007年,全国2448个县(区、市)里有7.3亿像徐云贵一样的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86%,累计受益人次接近2亿。这种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党和政府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热烈欢迎。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材料3: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摘自:《十七大政治报告》

材料4: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要点]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2. [答案要点] 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

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正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够为社会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保障,使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而且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

公平与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

3. [答案要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首先,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为其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材料1 “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材料2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九四九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仍然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

“早期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无限期拖延统一,是所有爱国同胞不愿看到的。”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8-419、423页。

材料3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摘自:《十七大报告》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其实质是什么?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第六条国家采取下列措施,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

鼓励和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增进了解,增强互信;

鼓励和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密切两岸经济关系,互惠互利;

鼓励和推动两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鼓励和推动两岸共同打击犯罪;

鼓励和推动有利于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其他活动。

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权利和利益。

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摘自:《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2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摘自:《十七大报告》

根据材料请回答:

两岸关系的现状是什么?

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1.[答案要点]

(1)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国民党统治集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集团退踞台湾后,在美国的扶持下,与大陆长期分裂对峙,台湾问题由此产生。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台湾问题产生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领导中国人民同一切阻碍破坏祖国统一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

2.[答案要点](1)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两岸关系现状的这一定义,丰富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在这一基本立场的基础上,经过不懈的努力,开拓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毛概期末考试题目(5)

试卷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18》 第一题单选题(共 60 题,总分 60 分)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 速度至关重要 B. 以人为本 D. 全面、协调、可持续 3. 抗日战争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B.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D. 互谅互让 4.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 A.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B. 制订正确的政治纲领 D. 实行符合实际的政策和策略 5. 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 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1982年党的十二大 D.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 6. 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回答了()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矛盾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与时俱进 C. 解放思 想 8.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 大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 10. 我国建国初期属于() B. 社会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 A. 没收富农的土地财产 B. 消灭富农 D. 限制富农 12.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 B.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 义 C.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 D. 毛泽东思想的一般特征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毛概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 材料1:印度,1947年独立。自建国以来,它一直实行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2004年参加竞选的政党有753个。政局一直不稳,1996年5月由人民党领导组阁的政府只存活了13天;1998年由13个政党构成的执政联盟,也只支撑了13个月。由于政党林立,没有一个有权威的政党实施统一领导,印度政府更迭比较频繁,政策连续性、社会稳定性比较差,联邦制政府体系无力低效。尽管90年代以来印度一直在努力改革开放,但各地仍然自行其事,互相牵制,成效不大。如计划生育政策,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以至于这个国土面积只有11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2008年人口总数增加到了11.86亿。据联合国有关专家估计,到2050年时,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达到16.58亿。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没有达到应有水平。1950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0美元(按1980年美元计算),比中国多80美元;但是到2011年,其GDP总量为1.43万亿美元,人均GDP仍只有1530美元。 材料2:新中国,1949年诞生。自建国以来,它一直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尽管走过一些弯路,但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仅 2011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合表彰了50项建言献策优秀成果、50项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在这种政党制度下,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讶的成就。政治上,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政局稳定,上下思想统一,同时政策执行有力有效。经济上,发展迅速。195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70美元(按1980年美元计算),但到2011年,人均GDP达到了5432美元,GDP总量为7.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为3.18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结合以上材料请分析: (1)中国的政党制度有什么样的优势? 第一,中国政党制度具有独特的政治格局 第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具备现代政党的本质特征

毛概大题简答材料论述

毛概大题简答材料论述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大题(简答,材料,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 色。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 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2.“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对中国 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3.“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 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如何而定。 4.“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是内在的,包含“一 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 容。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 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四、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2.武装斗争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试卷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_吴茜_试卷类型:(A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答案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括号内。)10,628 1.在中共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党的七大上 C.党的八大上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4.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为()。 A.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以下不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必由之路 B.根本保障 C.根本方向 D.本质属性 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统筹兼顾 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发展 8.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B )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C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B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C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B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B ) A八个 B九个 C十个D十一个 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D)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 ) A苏联模式 B朝鲜模式 C波兰模式 D匈牙利模式 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D ) A独立自主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D)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2002年 19、(C),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毛概_考试__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毛概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论述题 1、论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1、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第四,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第五,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联系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谈谈你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2、答:“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主要内涵: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状态。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既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本质特征。 3、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断。这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教兴国战略是根据我国国情及其它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提出来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产力落后,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赶上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全局的大事。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以保护环境为重要内容,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忽视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人的需要不构成危害,要争取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资源利用、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帮后富,协调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具体体现。到20世纪末,第二个大局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这是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求,是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不仅对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现代化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都将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什么?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为什么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报告强调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没有这一特征,社会主义就是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只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方面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等全面的现代化。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谈谈你对这段话的体会。 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依据。 9、试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0、试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 材料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0页。 材料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根据材料请回答问题: (l)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2)试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

毛概材料题必看(1-8章,11章)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0页。 材料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根据材料请回答问题: (l)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2)试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被总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调查。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1~112页。 材料Ⅱ: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材料Ⅲ: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载2002年6月1日《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请回答问题: (l)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的?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被总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 第一,毛泽东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在1929年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他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

毛概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揭秘毛概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理论成果? 答:原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总结。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 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哪些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2. 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

2018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大学毛概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五、材料分析题(一) 材料一: 西部欠发达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后发优势,但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表现在: 第一、产业结构的比较效益差。…… }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第三、城市化进程缓慢,新农村建设遇到瓶颈问题。…… 第四、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总之,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是西部发展的主要矛盾。…… ——摘自《学习时报》2006年12月8日人民网。 材料二: 恩格斯于1876年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写下了生态危机观和科学发展观萌芽思想的哲学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材料三: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的根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根本问题。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 概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 2、根据材料三,谈谈为什么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和要求,第一: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二:解决了发展的目的和实质问题;第三:发展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四: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展开分析) (二)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生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倍,是德国的倍,日本的倍,美国的倍,印度的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不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1)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

西南林业大学毛概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材料题总结

一、论述题 1.邓小平时代主题的判断: 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论述认识)和基本方针是什么? 建设的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法杖,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如何正确认识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先富后富这一问题? A:1)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实质上是相对公平的。 2)收入分配存在着合理差距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3)客观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 B:1)社会主义就是要共同富裕。2)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捷径。3)强调

毛概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1.大众创新,万众创新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提出创新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体制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创新,服务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主要是倡导、鼓励、扶持草根创新,通过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扩展我国的就业空间。 2.中共八项规定,从严治党 1中共八项规定的根本任务和实质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2)中共八项规定的基本途径和要求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 3)中共八项规定,从严治党是指坚决杜绝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确保党的廉政建设 3.高铁出海 1)显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 2)是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国家转型 3)是中国高端产业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4)高铁出海也是中国重大的外交手段,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4.文化产业 1)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所进行的文化产品的创造与销售,同时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产业 2)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名牌,而美国却很多 3)我国缺乏世界文化话语的主导权 4)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有两个错误的认识: ①错误的认为文化仅具有教育与与娱乐功能,不具有产业功能 ②在体制和观念上认为投资文化产业周期长、效益低 5)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途径与意义 ①确立我国文化产业创立的迫切性意识 ②提升我国的文化的话语权 ③缓解当前的就业 ④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⑤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我国的文化阵地 5.互联网+ 1)互联网+是现有的传统产业,其经济形态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与纽带的新经济形态 2)发展政策与途径: ①政府要做到政策引领和顶层设计 ②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③建立配套有效便捷的互联网平台 ④鼓励扶持互联网+创新产业 6.转变政府职能

毛概(大题)期末考试重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是什么?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我国为什么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5、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7、新世纪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答: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机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8、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额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9、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答: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新政的政党关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成功的创造,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额优点。 3、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邓小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 10、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额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额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11、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 12、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求 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4、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低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解释。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贴近文化创新。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答: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1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放稳定的关系。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1、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1.要着力提高收入者收入。 2.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3.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4.要取缔非法收入。 5.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 垄断;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 合理分配利润。 22、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要求。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 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 老、基本医疗、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 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 2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是什么? 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 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重要意义: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 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同一问题。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的国家学说。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 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 的不良后果。 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 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4、2008年12月胡锦涛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 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是什么? 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5、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有哪些? 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 有可能 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 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 全局的集中体现; 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 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世界和平 的重要基础; 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 题已经解决。 2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 子在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27、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 则。 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8、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 多样化。 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 环境。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变化呈现出的 新特点有哪些?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 是岗位流动加快。 31、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 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 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 现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 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其经营 活动都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他们中的大 多数人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 出来的。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通过诚实劳 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即使占有生产 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 商业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 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 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 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 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 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3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 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 民族共同繁荣。 3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先锋队?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 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 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35、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什么? 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6、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命的根本利 益,中国共产党要正确把握哪些原则? 一,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妥协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关系。 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37、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建党经验。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 位,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制度;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开展整风运动进 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 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 保护的状况,等等。 ▲如何解决民生问题:1、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 和规律2、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 力度3、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 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4、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 待遇的政策和法规。这是一个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 别、贫富差别的大战略、大政策5、要把解决民生问 题列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6、 中央政府以及省、市政府要加强检查工作,力促各项 政策、法规、措施的落实。 ▲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实施扩 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深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四是加快建 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 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社会要靠 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是什么?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 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 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 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 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 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 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 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 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 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 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我国为什么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 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 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 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 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 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 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 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5、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 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 工业化,是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 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7、新世纪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答: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 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 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机构, 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8、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 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 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能 有可靠的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 出发点额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9、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 政? 答: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 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在一定历史 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包括 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 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 人民的范畴,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 少数人实行专政。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新政的政党关系是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史上一个成功的创造,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 一个特点额优点。 3、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 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 方面。邓小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也就是无产 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 国情”。 10、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额发展,是我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 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 源条件额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 件。 11、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 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 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 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 导人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 12、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 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 主的根本保证 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 放的客观需求 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4、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低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鼓励全国各族人 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 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 相互关系? 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 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 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主要的组 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 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解释。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主义服务。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贴近文化 创新。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 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5.坚持一手抓 繁荣,一手抓管理。 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答: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 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 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的必然要求。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 求。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 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1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 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5.必须坚持 正确处理改革开放稳定的关系。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 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1、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格局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1.要着力提高收入者收入。 2.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3.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4.要取缔非法收入。 5.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 垄断;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 合理分配利润。 22、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要求。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 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 老、基本医疗、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 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 2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是什么? 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 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重要意义: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 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同一问题。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的国家学说。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 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 的不良后果。 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 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4、2008年12月胡锦涛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 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是什么? 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5、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有哪些? 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 有可能 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 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 全局的集中体现; 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 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世界和平 的重要基础; 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 题已经解决。 2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 子在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27、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 则。 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8、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 多样化。 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 环境。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变化呈现出的 新特点有哪些?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 是岗位流动加快。 31、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 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 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 现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 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其经营 活动都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他们中的大 多数人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 出来的。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通过诚实劳 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即使占有生产 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 商业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 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 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 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 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 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3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 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 民族共同繁荣。 3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先锋队?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 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 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35、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什么? 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6、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命的根本利 益,中国共产党要正确把握哪些原则? 一,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妥协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关系。 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37、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建党经验。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 位,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制度;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开展整风运动进 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 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 保护的状况,等等。 ▲如何解决民生问题:1、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 和规律2、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 力度3、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 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4、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 待遇的政策和法规。这是一个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 别、贫富差别的大战略、大政策5、要把解决民生问 题列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6、 中央政府以及省、市政府要加强检查工作,力促各项 政策、法规、措施的落实。 ▲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实施扩 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深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四是加快建 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 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社会要靠 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