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并联电抗器的运行问题

关于并联电抗器的运行问题
关于并联电抗器的运行问题

摘要超高压电力系统运行的并联电抗器已经发生了许多故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对今后如何选择电抗器提出了意见。

0 引言

为了补偿电功率,抑制过高的工频过电压,并联电抗器是超高压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早在日伪时期,东北电网为补偿亘长约360km水丰至大连的220kV输电线的充电功率,就在大连一次变安装了两组由日本东芝1941年生产的11kV3X 3000kVar的并联电抗器。解放后,由于大连地区电压偏低而长期闲置末用。到1972年西北电网330kY输电系统建成投运,先后安装了3组由西变生产的330kV90000kVar并联电抗器,其中1组为三相、2组为单相。随着500kV输电系统的建设,自1982年起,先后在华中、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大电网陆续又有大批并联电抗器投运,电压等级包括35、63、220和550kV,既有国内西安变压器厂等的产品,也有法国、瑞典、加拿大、意大利和苏联等国进口的产品。既有油浸铁芯式,也有干式空芯式。经过长期的运行,无论那种型式的电抗器都发生了不少问题,甚至设备烧毁,给运行带来了麻烦。

目前,各大电网感性补偿容量不足,电压普遍偏高。500kV系统电压最高达到565kV,220kV系统电压高达262kV。给安全运行带来了威胁。新的500kV电网在继续扩大,需要补充和新装大批电抗器。为此,对于如何解决运行中发现的设备质量问题?在新建和增补的设备中是选用高压电抗器或是低压电抗器?选用油浸铁芯式或是干式空芯式?以及如何改进运行中发现的安装设计等等问题,需要分别进行研究,以使并联电抗器能够得到安全

合理的应用。

1 油浸铁芯式电抗器

油浸铁芯式电抗器的结构与变压器相似,主要由线圈、铁芯和油箱等部件组成。在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可以分为绝缘问题、铁芯漏磁、振动噪音和渗漏油等。

1.1绝缘问题

并联电抗器只有接入电网的一次线圈,运行条件较变压器严峻,投运后即满负荷或运行,并且经常处于高电压状态,因此运行温度高,线圈绝缘和绝缘油都容易老化。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有线圈绝缘对地击穿、匝绝缘短路,三相电抗器还可能发生相间绝缘击穿故障。在实际运行中,已经发生与绝缘有关故障如下:

a. 西北网秦安变西变产单相电抗器B相因乙炔含量超标,于1979午7月吊芯分解检查,发现铁芯柱外包纸绝缘筒从内至外连续3层被击穿。在击穿孔附近,有2个铁芯饼块的接地片松脱。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接地片似接非接地的状态产生了悬浮电位放电将绝缘烧坏。

b. 华中网葛洲坝电厂葛凤线日本富士产电抗器A相发现乙炔含量超标,1989年1月吊芯检查,发现中性点侧离套管80~m处,穿缆引线的外包绝缘布带磨损露铜,并有放电炭化痕迹。分析认为,可能是组装或运输振动时刮伤,运行后引线上的负荷电流经铜导管分流,导致绝缘烧伤。

东北网董家变西变产#1电抗器于1989年4月发现上述相同位置,中性点侧引线与铜导管间分流烧伤5处、套管均压环掉下。

c. 东北网辽阳变加拿大产电抗器B相乙炔含量超标,1990年5月排油检查,发现中性点侧引线紧靠铁芯磁屏蔽板,接触处引线外包绝缘纸有3层炭化,经包扎后已恢复正常运行。董家变西变产#2电抗器A 相于1989年8月也发生中性点侧引线过长,对压板距离不足发生放电的故障。

d. 华东网繁昌变意大利ABB公司产500kV电抗器3台,1993年3月投运后连续发生事故,1993年8月匝间保护动作跳闸。由厂家提供新线圈更换后重新投运。1994年12月C相轻重瓦斯和匝间保护动作跳闸,压力释放器动作喷油,后由厂家制造1台新电抗器更换。1996年7月B相又发生同样的事故,已运回意大利更换产品。广西网平果变ABB公司产电抗器1996年4月B相套管炸裂喷油,使天平二回线停运144d。

从上述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可以看出,除繁昌变3台500kV电抗器外,无论国产或进口的油浸铁芯式并联电抗器的线圈都没有发生故障,说明绝缘是可靠的。发生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加工疏忽,质量监督不严,以及运输粗心大意所致。而意大利ABB公司‘的3台电抗器连续发生匝间短路事故则不是偶然的,不能是厂家所认为,是陡度很高的电压作用而非制造缺陷。事故当时系统运行正常,没有操作,没有雷电侵袭,只能是设计或工艺上出了问题,

可惜都运回厂家,没有分解检查的记录。

1.2铁芯漏磁问题

电抗器的铁芯结构较变压器复杂,其芯柱由若干个铁芯饼块串联组成,芯块由矽钢片按辐射式或渐开线式迭装,经环氧树脂固化,以减少气隙侧面漏磁引起的附加损耗和轴向振动。芯块之间用绝缘硬质的气隙垫块隔开。垫块的材料有瓷块、石板和玻璃丝板3种,用环氧树脂与芯块粘结然后迭装成芯柱,加装铁轭后组成铁芯的整体。单相电抗器的铁芯有两柱式和三柱式,三相电抗器有三柱式和五柱式。图1和图2

是制造厂提供的单相电抗器铁芯结构图,图1为西变采用的双柱式铁芯,图2是加拿大ASEA公司采用的三柱式铁芯。

因为气隙的存在,电抗器的漏磁通密度要比变压器大得多。在靠近铁芯、铁轭和线圈支架的漏磁通比变压器要大几倍。这些漏磁通穿过磁性金属部件矽钢片将会产生附加损耗和过热点,特别是当漏磁通穿过与其垂直的铁轭侧面的夹铁和矽钢片时,附加损耗和过热温度将会很高,这是油浸铁芯式电抗器在超高压电力系统中运行的主要问题。具体事例如下。

a.西北网秦安变西变产330kV90000kVar#1电抗器于1972年6月投运后,1年内轻重瓦斯保护多次动作。经检查发现上下铁轭局部过热严重,有黑色痕迹;底部屏蔽铝板边缘局部烧熔,估计温度约800℃。A 相上夹件与铁压板螺栓被烧断1只,经过实验,过热处温度达140℃左右。经过检修改进了冷却管路结构,温度虽有改善,但铁轭过热问题并末解决,终于1987年4月在345~365kV的高电压运行下,本体起火燃烧,将油枕烧塌,两相线圈和铁芯绝缘烧坏,一相线圈炭化,2支套管爆炸粉碎,短尾部发烧损,围屏中部炭化,无法修复因而报废。

b.华中网葛洲坝电厂葛云岗线西变产电抗器C相,1988年6月投运后发现色谱异常,经吊芯分解检查,发现上下铁轭夹件过热发黑,夹件侧的绝缘板已烧焦炭化,捆扎铁芯的玻璃丝带变色·、绝缘皱纹纸有4处烧焦烧裂而脱落。返厂进行修理。

c.华中网河变双凤线法国ALSTHOM产电抗器C相,1982年1月投运后60h发现总烃已达117×10-6,经过一年半后,总烃增加到3554×10—6,分析认为是高温过热故障。1983年7月吊罩检查,发现芯柱端上下铁轭夹件大面积过热烧黑,夹铁表面油漆剥落,箱底油中有大量黑色氧化片和漆片,线圈端部纸板沉积大量油泥。过热点中心在夹铁与屏蔽小筒管相连的部位,铜管已经变黑。分析认为是屏蔽设计不当,形成短路环,漏磁穿过后产生环流。经开环处理后有所缓解,但夹件中的涡流过热问题仍然无法消除。

西变产电抗器是按法国图纸生产的,其产品在华北和东北电网的运行中都发现局部过热的问题。其中如华北网大同二厂的电抗器A相,在1985年12月投运后不到一年,就发现油的氢含量达470×10-6,甲烷达80×10-6。1989年9月吊罩检查,发现芯柱上下铁轭恶化件局部过热有明显炭粒,夹件红漆变黑。又房山变二回路电抗器B相油的总烃含量达240×10—6,吊罩检查也发现铁轭上下夹件中部严重过热的现象。

漏磁通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铁芯的铁轭部位,在其它部位也因此发生了严重局部过热的问题,具体事例如下。

a.西北网秦安变#2西变产单相电抗器,其铁芯柱由直径令50的不锈钢大螺杆穿在芯柱内中230的圆孔内在两端紧固,投运后发现可燃性气体急剧增加。经解体检查,发现大螺杆并不绝磁,在正对气隙的所有部位都严重过热烧黑,表面积有2~3mm厚的黑垢。

b.华中网双河变瑞典产电抗器C相,高压端由旁出套管引出,运行中发现升高座法兰有8个螺栓发热,最高温度达240℃。四周油漆变色。分析认为,是漏磁产生环流通过螺栓时因接触不良产生局部发热。

姚孟厂姚双线端典产电抗器在上述位置也发现螺栓过热,温度达200~300℃,后来在螺栓处加厚2mm 的绝缘垫后恢复正常。据说瑞典的新产品已将套管移至油箱顶部。

东北网董家变西变产#1电抗器投运初期,发现大盖螺栓发热,温度超过100℃,后来将螺栓更换为无磁性钢螺栓后恢复正常。

c.东北网王石变西变产三相三柱式,63kV电抗器运行中发现油箱表面靠近线圈处均有过热现象,最高温度在110℃以上。分析认为,是漏磁在油箱箱面产生的涡流造成的发热。

从上述故障可以看出,漏磁问题集中在铁芯的铁轭和芯柱两个部位。为了防上漏磁通的影响,建议采取下列措施,改进铁芯结构设计和加强漏磁通的屏蔽措施。

a.单相电抗器的铁芯采用三柱式,三相电抗器采用五柱式。没有气隙的旁轭不但是芯柱磁的回路,并且可以对通过芯柱线圈的漏磁通起到屏蔽作用。三相电抗器不能采用三柱式还有个原因是采角单粕重合桶鸭,冬取断开后,另外两相的磁通穿过断开相的芯柱时,将使断开相感应一个电压,使故障点的潜供电流加大而不易灭弧。如果采用五柱,带气隙的磁阻很大,旁轭的磁阻小,单相断开时,磁通通过断开相的芯柱很小。可以避免相互感应。

b.改进芯柱与铁轭结合处的设计,减少漏磁通,使所有磁通能够沿芯柱方向进入铁轭的上下两个端面,具体措施如下。

①芯柱与铁轭间不设气隙。最后的芯块厚度加长,使气隙远离铁轭,以减少油侧面进入铁轭的漏磁。

②采用宽轭,使铁轭的宽度远大于柱的直径,以便由端部吸收较多的漏磁通。

③在最后一个芯块与铁轭间加装宽度可以复盖线圈的铁芯板块。它由窄条形矽钢片迭装组成,用以吸收芯柱端部漏磁通进入铁轭。

c.在带气隙的芯柱四周加装磁屏蔽的围屏,减少芯柱四周的漏磁通。

d.芯柱不采用穿芯大螺杆而采用在其四周紧固的办法,避免螺杆过热造成的影响。

加拿大ASEA公司已经采用了这些技术,鞍山局电抗器也吸收了这些经验,通过运行考验,证明十分有效,避免了漏磁造成的局部过热问题。

不采用旁出套管而由油箱顶盖套管引出高压端线,可以使法兰远离线圈和芯柱,避免受到漏磁的影响。油箱所有法兰均采用非磁性钢螺栓连接等措施,无疑都是有益的。此外,关于铁芯块是否需要接地的问题值得研究。分析认为,芯块虽然存在悬浮电位,但芯块相互间,芯块与铁轭间都有牢固的绝缘垫块隔离,没有发生放电的可能。加装接地片除了增加麻烦没有益处。

1.3 噪音和振动问题

电抗器和变压器噪音和振动的发生源并不完全相同。变压器的磁路是均匀而连续的,它的噪音和振动是由矽钢片的磁致伸缩效应所引起。电抗器的磁路由气隙分隔成若干段,各段分别产生磁极,各个气隙间磁极吸引力的变化将引起振动。由铁芯块、垫块和铁轭组成的系统还有可能出现的机械共振现象,因此电抗器的振动和噪音都比变压器大。上述一些故障,如瓦斯继电器误动,高压引线均压环接地铝片断裂,穿缆引线绝缘磨伤,芯块接地片松脱以及铁芯限位装置放电等都是长期振动造成的结果。由于铁芯振动还发生了以下问题。

a.东北网东丰变和王石变西变产63kV三相并联电抗器7台,投后因长期振动和铁芯块渐开线式迭片本身应力的作用,使绑扎芯块的玻璃丝带断裂,大量玻璃丝与因高温劣化的绝缘油混合成褐色油漆。其中1台铁芯散架,电抗器被烧毁。

b.华中网双河变双凤线法国产电抗器A相吊罩检查,发现高压引线两支持绝缘螺丝断裂,底盘支撑固定螺栓松动绝缘损坏,使铁芯接地。又该变姚双线法国产电抗器备用相发现铁芯接地,吊罩检查,发现铁芯底部夹件的连接方铁与铁芯间的槽形底板脱落,方铁与铁芯相连。导致铁芯大面积接地。

c.东北网董家变西变产#2电抗器A相,1986年4月投运后轻瓦斯保护频繁动作,吊芯检查,发现铁芯与下夹件间绝缘板脱落,铁芯多点接地,夹件与压板间放电。

华中网双河变法国产电抗器C相轻瓦斯保护动作,1989年7月吊罩检查,发现下铁轭上部有长150mm 的矽钢片,其边缘过热变色,并将该处旁轭的矽钢片烧伤。

噪音是伴随铁芯振动而发生的,它是环境保护的公害。西北网秦安变西变产的三相电抗器的噪音曾经达到110dB,单相电抗器分别达110、98和95dB,由于轴向振动,气隙垫块受到压缩可能使铁芯松动使振动和噪音增大。因此垫块不能采用玻璃丝布板,而应采用硬度不易变形的瓷件或石板,并将铁芯紧固,其次还应该采用较低的磁通密度。这些措施可以使振动和噪音降低。目前,振动已经可以控制到110μm以下,最低可以降低到50μm以下,噪音已由96dB控制到80dB以下,相信还可以继续降低。

1.4 渗漏油问题

渗漏油问题给运行带来了麻烦,给环境带来了污染,给安全带来了威胁。无论国产或进口的油浸铁芯式电抗器都存在严重渗漏油的问题。东北网董家变西变产#2电抗器投运后已经处理20余处渗漏点,现在,油门、油箱法兰、散热器管、潜油泵和油流继电器等处仍有多处漏油。辽阳变加拿大产电抗器C相瓦斯继电器连接管处漏油,B相和C相油箱中腰焊缝多处漏油。王石变加拿大产电抗器C相中性点端套管上节瓷套与法兰连接处渗油严重。华中网姚孟厂姚双线端典电抗器C相中性点侧套管顶部螺丝不紧,多处渗油。A、C两相散热器振动很大造成漏油,多次用胶粘堵漏都末成功。华北网房山变西变产电抗器渗漏油。多次处理,仍有一些渗漏点无法消除。渗漏油的原因主要是制造厂工艺质量问题,运输过程中和运行电抗器的振动也促进了渗漏油的现象,希望厂家严格管理工艺质量,消除这个老大难问题。

2 干式空芯电抗器

500kV变电所已经大批装用电压由11kV至63kV的干式空芯电抗器。这些电抗器有加拿大传奇公司和奥地利SE公司的进口产品,也有国内北京、西安和鸡西等地的产品。干式空芯电抗器的运行故障主要是线圈匝间绝缘击穿,故障原因包括线圈受潮或绝缘有弱点、局部放电电弧烧损、局部过热绝缘挠损击穿、过电压、小动物搭桥短路等外力影响,以及因短路电流产生的机械应力使线圈变形损伤等。由于单台独立安装,相互间保持较大距离,极少发生相间绝缘击穿故障。由于支柱绝缘子的支撑,线圈接地的可能性也不大。匝间短路时电抗器的相电流变化不大,但是如不及时切除,由于电抗器漏磁磁场的强烈交感作用,电弧将会危及整个线圈,造成全相短路。这时非故障相的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1.73倍,时间延长,这些线圈也会因过热发生绝缘击穿。干式空芯电抗器漏磁没有屏蔽,对其周围环境也

造成了影响,现将各大电网发生的问题分述如下。

2.1线圈绝缘问题

a.华北网房山变装有加拿大传奇公司产35kV3×15MVar干式空芯并联电抗器4组,运行中发现多台线圈表面有树枝状放电痕迹,1991年3月天雨,1台电抗器烧坏,外表检查,发现第9与第10绕包间匝间短路,铝线外露。又该变加拿大产35kV干式串联电抗器自1992年6月至1993年7月陆续有3台发生相间闪络,线圈烧伤,1台匝间短路,线包鼓开铝线烧断。

b.华东网徐州任庄变4组加拿大产35kV电抗器,普遍发现线圈表面有树枝状放电痕迹。1993年6月12日天雨,1台发生闪络,匝问短路烧坏。故障点都在线圈下部西侧。

c.昆明草铺变加拿大产35kV干式电抗器于1993年6月投,1994年7月天睛无雷雨,系统运行正常,#2电抗器C相燃烧冒烟,经救灭烟火后检查,发现线圈内侧上端下1/3处已烧焦变黑匝间短路。同年11月小雨,又有1台故障烧坏。经检查发现线圈内靠下部多处烧坏,引线烧断,当时系统运行正常。

d.东北网佳木斯红兴隆变鸡西电抗器厂产63kV3×10MVar干式电抗器运行中发现有树枝状放电痕迹,1996年4月相继2台发生匝绝缘击穿穿烧坏。事故当时天气晴,系统运行正常。

e.华中网湖南云田变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产35kV电抗器起火燃烧,因开关未及时断开电源,大火延烧20min才被救灭,事后发现线圈导线焊口开裂。又该厂装于北京安定变的35kV电抗器也发生了内部绝缘损坏故障后果并不严重。

除此以外,在广东增城和湖南云田采用的奥地利SE公司产35kV电抗器均发生了噪音增大、本体松动、沿撑条发生爬电的现象。其中广东增城的电抗器起火烧毁。

除了线圈匝绝缘烧损事故外,干式空芯电抗器普遍发现线圈表面树枝状放电现象。除上述变电所外,还有昌平、江门和东丰等变。例如东北电网东丰变加拿大产63kV3×20MVar干式电抗器投运1年后检查,发现1台有树枝状放电痕迹31处,另外2台分别有7处和14处。

关于线圈匝绝缘击穿短路事故,有人推测有以下原因。

a.端线出线方式不当造成密封不良,有雨水顺出线头侵入线圈内部。

b.线圈过热,温升超过正常耐热等级而被烧坏。

c.线圈内部导线焊口开裂,在雨季雷电作用下,断口出现电弧烧坏导线绝缘,引起匝间短路。

d.包封层间掉入金属异物,运行中振动划伤线圈。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上述分析并不确切。因为上述事故的故障点都不在出线端部,例如房山变电抗器的故障点在第9与第10绕包之间;徐州变3台电抗器的故障点都在线圈西侧下部;红兴隆变的故障点也在线圈下部。不能认为是由端线进水。如果是线圈温升超标,最热点应该在线圈夹层偏上部,而不应在散热较好的外层和内层;如果是导线焊口开裂,则在正常运行时就会因接触不良发热将绝缘烧坏,而不必等雷雨时才出问题;此外干式电抗器没有铁芯的,振动很小,不致造成异物划伤线圈的问题。而且即使有异物也只能存留在线圈夹层内,不致伤及内外表面。

虽然匝问短路故障可能有不同原因,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普遍发生的树枝状放电问题,上述匝绝缘击穿事故大多与这个现象有关。需要指出,以环氧树脂固化外包绝缘的电抗器线圈,其耐受电压是有限的。由于线圈的对地电容和匝间纵向电容的影响,电压分布并不均匀。线圈表面的绝缘强度也不能与表面光滑均匀的瓷套比拟。在不均匀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受到潮湿和污秽的影响,电抗器表面电位梯度偏高的地方,空气将局部游离形成电晕和迅速移动的分枝滑闪放电。空气游离的同时将分解出臭氧和一氧化氮,这些气体与绝缘表面的水分结合而生成亚硝酸或硝酸,它腐蚀绝缘使之炭化,在绝缘表面蚀成深槽。这种现象也有人认为是泄漏电流流经绝缘表面,在雨水烘干又变湿的反复过程中出现移动的间歇性小电弧所造成。如果这个现象继续发展,必将因绝缘损伤造成匝间击穿短路。

为了避免发生这类故障,制造厂采取了加防雨帽和线圈表面涂憎水性RTV胶涂层的防雨措施,还主张线圈外侧装上防雨的玻璃钢保护层。有的厂增加了线圈高度,加大表面爬电距离。对于导线接头开焊和温升过高的问题,主张导线定尺取消接头和改用绝缘耐热等级更高的材料。这些措施有的无疑是有益的,但其实效还需要时间来进行检验。

通过试验研究和运行经验证明,雨水对户外的绝缘子有自然清洗的作用。户内和有棚盖的设备绝缘表面更为污秽,特别是线圈的夹层更容易藏垢积污。其次,防雨帽不能防范浓雾和斜风细雨,这些因素比雨水更具危险性。此外将线圈外侧包起来是否有效和影响其散热也必须考虑。憎水性涂层的有效期需要注意,因为定期喷涂,除线圈内外层还必须喷涂夹层。这将给运行带来麻烦。增加高度加大线圈爬电距离如能证明有效,将会是一项较好的措施。现在西安扬子公司35kV电抗器高度已由加拿大的1.6m提高到2.1m。如

果能在不戴帽和不喷刷涂料的条件下正常运行,这将受到运行人员的欢迎。目前加拿大产的63kV电抗器高度已达3.34m,加上支座和绝缘子已超过5m,继续增加高度将带来许多不便。此外,建议以降低电流密度来解决温升过高的问题,避免出现温度很高的设备。

2.2漏磁影响

干式空芯电抗器由于没有铁芯对磁通的规范,也不能采取磁屏蔽的措施,所以电抗器周围空间存在强大的磁场。为了避免电抗器相互间以及对邻近的金属构架和接地网因电磁感应造成影响,制造厂规定了彼此间应保持的距离。通过实际检验,安装设计的距离都超过了规定,但却发现了不少问题。

a.东北网沙岭变奥地利SE公司产11kV105MVar电抗器,其钢管遮栏用钳形电流表测定,最大电流达60A。

b.东北网东丰变加拿大产2组63kV60MVar电抗器金属遮栏测得最大电流为140A,后来将遮栏改用为硬塑合成的绝缘材料。

c.柳州沙塘变35kV50MVar电抗器,巡视时发现支持底座的接地引下线发烫,经测定B相温度最高达120~C,电流最大为225A。后来将所有形成环状回路的钢盘进行开环处理,过热问题得以缓解。

需要指出,磁场强度是与电压成比例的。电压愈高,电磁感应的强度也愈大,为了减少电抗器相互问的影响,降低金属构架和接地网的损耗和发热,应该通过试验,按不同的电压规定不同的安全距离,目前这种统一的规定是不适当的。其次,要求厂家提供非磁性材料的支座及支柱绝缘子,并采用绝缘材料的安全遮栏,接地网采用放射形布置避免形成环状。

3 电抗器的选择及其他

随着500kV电力系统的发展,将有大批并联电抗器投入电网运行。在如何选择电抗器上,存在着高抗与低抗的选择,油浸铁芯式与干式空芯式的选择和额定电压的选择等问题。这些电抗器各有优点和缺点,通过长时间的运行,对电抗器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3.1高抗与低抗的选择

330及500kV电网建设的前期,各大电网以装设高压电抗器为主,随着电网的发展,又出现了大批低压电抗器。其中如华东网,除繁昌和江都等少数变电所几乎全部安装35kV的低压电抗器。在低抗中又以干式空芯式占绝大多数。最近一个时期,从经济观点出发,新建500kV变电所也都偏重于选用低抗。这种选择是否适当?值得进行探讨。

包括配套用断路器等装置在内,高抗的初投资费用较高,因体积重量大,运输和安装不便,加之运行中发生了不少问题,因此大都愿意选用低抗。不过从电网长远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稳定考虑,偏重发展低抗却是有问题的,理由是:

a.电抗器装在主变压器的一次侧或三次侧虽然补偿效果相似,但装于三次侧,即选用低抗时,使主变压器的感性负荷增加,将占用主变的输出容量。

b.采用低抗时,其感性电流通过变压器使损耗增加,这些损耗远大于电抗器本身的损耗。长年积累,其经济损失不可低估。

c.低压电抗器受到主变压器的约束,并影响主变压器的运行。如果主变压器因故障跳闸甩负荷运行,由于电抗器切除,系统电压可能升高到危险程度。如果低抗发生短路故障,断路器又不能将故障的电源开断时,例如华北和华东网将真空开关装电抗器中性侧的方式,即将对变压器造成危害,或越级跳闸,使故障扩大,电压升高。

d.为提高超高压线路单相重合闸的成功率和系统稳定性,需要高抗在其中性点安装小电抗限制潜供电流。

基于上述理由,超高压系统的感性补偿应该以高压电抗器为主,在电网投运时同时启用。低抗只能在个别处所起填平补偿的作用。

3.2油浸铁芯式与干式空芯式的选择

在低压电抗器中,干式空芯电抗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噪音低,没有渗油问题,维护方便和无铁芯饱和,电抗值保持线性等优点,受到运行部门的欢迎。但是与油浸铁芯式比较,却存在以下缺点:

a.受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的限制,干式空芯电抗器绝缘强度和耐受电压无远不及油浸铁芯式电抗器,绝缘的可靠性也较差。油浸铁芯式电抗器的额定电压已达到800kV,干式空芯电压达到35kV还发生了不少问题。

b.干式空芯电抗器依靠空气自然冷却,散热条件差,在阳光直射和环境高温的影响下,绝缘容易老化,预期使用寿命短。使如徐州变的电抗器运行5年半后导线已全部脆裂,严重部位已经粉化。油浸铁芯式因绝缘油的冷却效果好,绝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其绝缘寿命要长得多,可以达到干式空芯式的2倍以上。从这点考虑,油浸铁芯式要经济得多。

c.干式空芯电抗器没有铁芯导磁,磁通散布空间,因而其损耗远远大于油浸铁芯式。并且其四周空间磁场强度很大,对邻近金属构架和接地网因电磁感应产生附加损耗和发热,需要较大的安装场地。油浸铁芯式有较好的导磁铁芯和漏磁屏蔽,并且又有油箱的屏蔽,因此损耗低,不会影响四周的金属构架等,其安装场地也较小。

d.由于绝缘材料价格影响,容量相同的产品,干式空芯电抗器一般较油浸铁芯式的价格高约20%以上。

e.干式空芯电抗器经环氧树脂固化成型,故障烧损,特别是线圈夹层内绝缘烧损,一般都无法修复。而油浸铁芯可以吊芯分解检修再重投。

上述分析说明,油浸铁芯式电抗器虽然存在渗漏油和局部过热等缺点,但无论从安全可靠性和经济价值等方面比较都有显著的优点。通过运行实际情况分析,也说明电压在35kV以上的电抗器不宜选用干式空芯式。

3.3 额定电压的选择

目前,各大电网高抗的额定电压有法国、瑞典和西变提供的550/√3kV,加拿大的525/√3kV和500/√3三种,低抗侧有34.5kV、35kV和63kV。额定电压应该如何选择?现有产品的额定电压是否适当?值得进行控讨。

安装并联电抗器的目的是补偿充电功率,把过高的电压降低到正常运行的水平,当系统电压低于正常运行水平时就应将电抗器切除。正常运行电压是电抗器长时期承受的电压,电抗器的额定电压按正常运行电压来确定应该是最合理的。额定电压如果按最高电压确定,正常运行时,其输出容量将会降低,即损失容量。如果额定电压选得过低,正常运行时,电抗器将过负荷,并在最高电压时,铁芯将会饱和影响线性。从上述原因出发,高抗选用525/√3kV比较合理。低抗如果选用34.5kV、35kV和63kV都低于系统正常运行水平,目前系统电压偏高,加之有的主变压器三次侧电压选得不合理,使电抗器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条件下运行。从而因过负荷过热而加速绝缘老化。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麻烦与额定电压选得过低也不无关系。低抗的额定电压应该在最高电压和标称电压之间选择,具体数值需要参考主变压器三次侧的额定电压和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压。

3.4 其它问题

DL5014-92标准第3.3.1条规定,“高压并联电抗器回路一般不装设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是不恰当的。运行中发生了许多故障,需要进行检查和修理。没有断路器就必须断开电源线路或造成事故扩大。不能因为减少断路器的投资而不顾价格昂贵的高压电抗器的安全。

在低抗中性点侧安装真空负荷开关虽然可以节约投资,但是电抗器发生故障因不能断开电源而扩大损失,已经在运行中多次发生,再加三次侧不装总开关将会因越级跳闸,造成严重影响,有必要加以改进。

4 结论

并联电抗器已经在电网运行了10余年,分析总结其运行经验教训,对于今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电抗器产品质量的改进是有益的。

a.从安全和经济运行考虑,超高压电网的感性无功补偿应该以高压电抗器为主,不宜大量发展低压电抗。

b.油浸铁芯式电抗器的铁芯结构需要改进,单相选用三柱式,三相选用五柱式。加强铁轭和芯柱的漏磁屏蔽措施。并且严格工艺质量,防止渗漏油和一些失误。

c.限制35kV以上千式空芯电抗器的运用。为了减少表面滑闪放电的几率,干式空芯电抗器,宜增加线圈高度加大爬电距离,以及喷涂憎水性涂料,并采取措施避免空间磁场的影响。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编号:SY-AQ-0261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Function of shunt reactor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 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

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靠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仰低线路电压得升高。 1、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提高线路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所谓潜供电流,是指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两侧断开后,故障点处弧光中所存在的残余电流。 产生潜供电流的原因:故障相虽以被切断电源,但由于非故障相仍带电运行,通过相间电容的影响,两相对故障点进行电容性供电;由于相间互感的影响,故障相上将被感应出一个电势,在此电势的作用下通过故障点及相对地电容将形成一个环流,通常把上述两部分电流的总和称之为潜供电流。潜供电流的存在,使得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短路处的潜供电弧不可能很快熄灭,将会影响单相自动综合闸的成功率。 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抗接地的方法来补偿潜供电流,从而加快潜供电弧的熄灭。 2、有利于消除发电机的自励磁。

并联电抗器的选择及保护装置的配置

并联电抗器的选择及保护装置的配置 来源:时间:2007-06-13 字体:[ 大中小 ] 投稿 摘要: 本文讨论了在地方电网工程设计实践中,线路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台数、装设地点、继电保护配置等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电抗器分为铁芯的和空芯的两大类。铁芯电抗器有线路并联电抗器和消弧线圈两种,其构造与变压器相似,不同的是其铁芯带有气隙,电抗器的线圈只有一个,不分一次和二次。空芯电抗器有水泥电抗器,用电缆做成空心线圈,沿线圈圆周均匀对称的用水泥浇注,把线圈匝间固定起来。水泥电抗器大多用在大容量发电厂或变电站的输配电系统中。 一、并联电抗器容量及台微选择 二、在大电力系统中,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台数、装设地点、中性点小电抗器参数及伏安特性等的选择比较复杂,需对工频暂态及稳态电压升高、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发电机自励磁、谐振过电压等方面进行专题计算、模拟试验和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 对地方小电力系统,我们是对工频电压升高,发电机自励磁计算分析后,再根据小电力系统实际情况来确定并联电抗器容量。其推荐值可按下式初步计算。 若线路电压为110~220千伏,线路长度在300公里以下,取0.4~0.45.线路电压为330千伏,线路长度在300公里以上,可取0.5 Ue——电力网额定线电压(千伏)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8611769055.html, Ic.——电力网电容电流(千安) 此值可用计算或直接测量的方法求得.如果能从有关手册查出输电线的电纳,则可直接由下式计算求得: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浏览更多信息

可查表求得(表略).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并联电抗器容量后进行标准化,选取铁芯式电抗器.其台数决定于并联电抗器总容量的大小,设计容量在10000千乏以上,投切次数少,可选一台集中补偿;8000千乏以下适用于小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低,一般选两台分散补偿,有利于运行调整. 并联电抗器可向特种变压器厂订货,选取BKSJ型. 二、装设地点及安装方式 理论上讲,并联电抗器装设地点设在线路的哪一方都可以.但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考虑所选并联电抗器电压等级高低、新建工程是否需要补偿,工程扩建时是否有安装地方,控制操作是否方便灵活等各方面因素后再确定. 对大电力系统,补偿容量大,电压高,可集中安装在区域性枢纽变电所高压倒,采用户外安装方式.因投切次数少,在满足开断容量条件下可采用隔离开关和油开关操作. 小电力系统的补偿容量小,电压等级低,可户外分散安装。为了运行、调整投切灵活力便,可采用ZN型真空断路器开关柜. 三、保护装置的配置 (-)装设瓦斯保护.当并联电抗器内部由于短路等原因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及时动作并跳闸。当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及时发出信号。 瓦斯保护流速整定值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并联电抗器容量、冷却方式及导油管直径。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均采用经验数据进行整定。 1.并联电抗器容量≤10000千乏、导油管直径≤5.3厘米或瓦斯继电器为QJ1一50型时,流速值可取0.6~0.8米/秒。 2.当并联电抗器容量大于10000千乏以上,导油管直径为8.0厘米或瓦斯继电器为QJ1一80型时,流速值可取0.8~1.2米/秒。 3.对于强迫油循环冷却的并联电抗器不低于1.1米/秒。 (二)装设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大容量并联电抗器装设差动保护,小容量若灵敏度满足要求时可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以防御并联电抗器内部及其引出线的相间和单相接他短路。在可能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下,保护装置不应该误动作.并联电抗器装设过电流保护作为差动保护的后备,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三)装设过负荷保护,以防御电源电压升高和引起并联电抗器的过负荷。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后作用于信号。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电抗器的选型介绍

并联电抗器:发电机满负载试验用的电抗器是并联电抗器的雏型。铁心式电抗器由于分段铁心之间存在着交变磁场的吸引力,因此噪音一般要比同容量变压器高出10dB左右。并联电抗器里面通过的交流,并联电抗器的作用是补偿系统的容抗。通常与晶闸管串联,可连续调节电抗电流。 串联电抗器:里面通过的是交流,串联电抗器的作用是与补偿电容器串联,对稳态性谐波(5、7、11、13次)构成串联谐振。通常有5~6%电抗器,属于高感值电抗器。 调谐电抗器:里面通过的是交流电,串联电抗器的作用是与电容器串联,对规定的n次谐波分量构成串联谐振,从而吸收该谐波分量,通常n=5、7、11、13、19。 输出电抗器:它的作用是限制电机连接电缆的容性充电电流及使电机绕组上的电压上升率限制在54OV/us以内,一般功率为4-90KW变频器与电机间的电缆长度超过50m时,应设置输出电抗器,它还用于钝化变频器输出电压(开关的陡度),减少对逆变器中的元件(如IGBT)的扰动和冲击。 输出电抗器的使用说明:为了增加变频器到电机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加粗电缆,增加电缆的绝缘强度,尽量选用非屏蔽电缆。输出电抗器的特点: 1、适用于无功补偿和谐波的治理; 2、输出电抗器主要作用是补偿长线分布电容的影响,抑制输出谐波电流; 3、有效地保护变频器和改善功率因数,能阻止来自电网的干扰,减少整流单元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网的污染。 输入电抗器:它的作用是限制变流器换相时电网侧的电压降;抑制谐波以及并联变流器组的解耦;限制电网电压的跳跃或电网系统操作时所产生的电流冲击。当电网短路容量与变流器变频器容量比大于33:1时,输入电抗器的相对电压降,对单象限工作为2%,四象限为4%。当电网短路电压大于6%时,允许输入电抗器运行。对于12脉动整流单元,至少需要一相对电压降为2%的网侧进线电抗器。输入电抗器主要应用于工业/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安装在变频器、调速器与电网电源输入电抗器之间,用于抑制变频器、调速器等产生的浪涌电压和电流,最大限度的衰减系统中的高次谐波及畸变谐波。 输入电抗器的特点: 1、适用于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的治理; 2、输入电抗器用来限制电网电压突变和操作过电压引起的电流冲击;对谐波起滤波作用,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形畸变; 3、平滑电源电压中包含的尖峰脉冲,平滑桥式整流电路换相时产生的电压缺陷。 限流电抗器:限流电抗器一般用于配电线路。从同一母线引出的分支馈线上往往串有限流电抗器,以限制馈线的短路电流,并维持母线电压,不致因馈线短路而致过低。 消弧线圈:消弧线圈广泛用于10kV-63kV级的谐振接地系统。由于变电所的无油化倾向,因此35kV以下的消弧线圈现很多是干式浇注型。 阻尼电抗器:(通常也称串联电抗器)与电容器组或密集型电容器相串联,用以限制电容器的合闸涌流。这一点,作用与限流电抗器相类似滤波电抗器滤波电抗器与滤波电容器串联组成谐振滤波器,一般用于3次至17次的谐振滤波或更高次的高通滤波。直流输电线路的换流站、相控型静止补偿装置、中大型整流装置、电气化铁道,以至于所有大功率晶闸管控制的电力电子电路都是谐波电流源,必须加以滤除,不让其进入系统。电力部门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有具体规定。 平波电抗器:平波电抗器用于整流以后的直流回路中。整流电路的脉波数总是有限的,在输出的整直电压中总是有纹波的。这种纹波往往是有害的,需要由平波电抗器加以抑制。直流输电的换流站都装有平波电抗器,使输出的直流接近于理想直流。直流供电的晶闸管电气传动中,平波电抗器也是不可少的。平波电抗器在整流电路中是个重要元件,在中频电源中主要作用是: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顺序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步骤 S=1.73*U*I 4% X=4/S*.9 1. 铁芯直径D D=KPZ0.25 cm K—50~58 PZ—每柱容量kVA 2.估算每匝电压ET ET=4.44fBSP×10-4 V B—芯柱磁密 0.9~1T SP—芯柱有效截面

cm2 3. 线圈匝数 W=UKM/(ET×100)KM—主电抗占总电抗的百分数 U—总电抗电压 V 4. 每匝电压及铁芯磁密 ET=UKM/(W×100) V BM=ET×104/(4.44fSP) T 5. 主电抗计算 选择单个气隙尺寸δ=0.5~3cm 计算行射宽度E E=δ/πln((H+δ)/δ) cm H—铁饼高度,一般5cm 计算行射面积SE

SE=2E×(AM+BM+2E) cm2 AM—叠片总厚度 cm BM—最大片宽 cm 计算气隙处总有效截面积 SM=SF/KF+SE cm2 SF—铁芯截面 KF—叠片系数 计算气隙个数 n=(7.9fW2SM)/(X NδKM×106) XN—电抗Ω 计算主电抗 XM=(7.9fW2SM)/(nδ×108) 如果XM≈X N KM/100则往下进行,否则重新选择单个气隙长度,重复上述计算。 6.

漏电抗计算 Xd=(7.9fW2Sdρ)/(H×108) Ω Sd=2π/3FRF+πRn2-SF/KF ρ=1-2×(RW-RO)/(π×H)式中: F—线圈幅向尺寸 cm RF—线圈平均半径 cm Rn—线圈内半径 cm RW—线圈外半径 cm RO—铁芯半径 cm

H—线圈高度 cm 总电抗X N X N=XM+Xd Ω 附:串联电抗器参数与计算 一基本技术参数 1 额定电压UN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kV) 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1N 2 额定电流I1 3 额定频率f 4 相数单相三相 5 电抗器额定端电压U1当电抗器流过额定电流时一相绕组二端的电压6 电抗器额定容量P

电抗器的作用

电路中电抗器一般有两个作用:①抑制浪涌(电压、电流);②抑制谐波电流。 1. 抑制浪涌: 在大功率电力电子电路中,合闸瞬间,往往产生一个很大的冲击电流(浪涌电流),浪涌 电流虽然作用时间短,但峰值却很大。比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大型开关电源,UPS 电源,变频器等,开机浪涌电流往往超过正常工作电流的100倍以上。在输入侧串接电抗器,能有效的抑制这种浪涌电流。『合闸瞬间,电抗器呈高阻态(相当于开路)』。 2. 抑制谐波电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电网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比如,AC-DC 电源,UPS,变频器等,它们都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这些以开关方式工作的用电设备, 往往变成了谐波电流的发生源,“污染”电网,使电网电压波形畸变。谐波的危害之一便 是中心线过载发热燃烧。电抗器的接入,能有效抑制谐波污染。 电力系统中所采取的电抗器常见的有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抗器。串联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 短路电流,也有在滤波器中与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用来限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 220kV、110kV、35kV、10kV电网中的电抗器是用来吸收电缆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的。可以通过调整并联电抗器的数量来调整运行电压。超高压并联电抗器有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有关 运行状况的多种功能,主要包括:(1)轻空载或轻负荷线路上的电容效应,以降低 工频暂态过电压。(2)改善长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分布。(3)使轻负荷时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尽可能就地平衡,防止无功功率不合理流动同时也减轻了线路上的功率损失。(4)在大机组与系统并列时降低高压母线上工频稳态电压,便于发电机同期并列。 (5)防止发电机带长线路可能出现的自励磁谐振现象。(6)当采用电抗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装置时,还可用小电抗器补偿线路相间及相地电容,以加速潜供电流自动熄灭,便于采用。电抗器的接线分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串联电抗器通常起限流作用, 并联电抗器经常用于无功补偿。目前主要用于无功补偿和滤波. 1.半芯干式并联 电抗器: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中,连接于变压器的三次线圈上。用于补偿线路的电容 性充电电流,限制系统电压升高和操作过电压,保证线路可靠运行。 2.半芯干式串联 电抗器:安装在电容器回路中,在电容器回路投入时起合闸涌流作用并抑制谐波

并联电抗器无功补偿

并联电抗器 1.并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并联电抗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常用于补偿系统电容。它通过向超高压、大容量的电网提供可阶梯调节的感性无功功率,补偿电网的剩余容性充电无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潮流,保证电网电压稳定在允许范围内。实践证明,对于一些电压偏高的电网,安装一定数量的并联电抗器是解决系统无功功率过剩,降低电压的有效措施,特别是限制由于线路开路或轻载负荷所引起的电压升高。所以在一定的运行工况中,在超高压输电线路手段装设并联电抗器以吸收输电线路电容所产生的无功功率,称为并联电抗器补偿。 由于目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电抗器大都为固定容量的电抗器,其容量不能改变,无法随时跟踪运行工况的无功功率变化,造成电抗器容量的浪费,与目前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相符合,所以,有必要研究可控电抗器这个热门话题,使得电抗器的容量可控可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要求。 2.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分类、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图1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分类 2.1 传统机械式可调电抗器 调匝式和调气隙式是最早出现并广泛应用的可调电抗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线圈匝数或调节铁芯气隙的长度来改变电抗器的磁路磁导,从而改变电抗值。调匝式可控电抗器较易实现,但是电抗值不能做的无级调整。调气隙式由于机械惯性和电机的控制问题无法在工程上应用。 2.2 晶闸管可控电抗器(TCR) 晶闸管可控电抗器,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可控电抗器,它采用线性电抗器与反并联晶闸管串联的接线方式,通过控制晶闸管的触发角就可以控制电抗器的等效电抗值。 TCR的控制灵活,响应速度快,缺点是在调节时会产生大量的谐波,需要加装专门的滤波装置。在高电压大容量的场合下,必须采用多个晶闸管串联的方式,造价昂贵,这使得它在超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目前主要应用范围是35kV和10kV的配电

并联电抗器及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并联电抗器及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并联电抗器 一般接在超高压输电线的末端和地之间,起无功补偿作用。并联连接在电网中,用于补偿电容电流的电抗器。 发电机满负载试验用的电抗器是并联电抗器的雏型。铁心式电抗器由于分段铁心饼之间存在着交变磁场的吸引力,因此噪音一般要比同容量变压器高出10dB左右。 220kV、110kV、35kV、10kV电网中的电抗器是用来吸收电缆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的。可以通过调整并联电抗器的数量来调整运行电压。超高压并联电抗器有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有关运行状况的多种功能,主要包括: 一、使轻负荷时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尽可能就地平衡,防止无功功率不合理流动同时也减轻 了线路上的功率损失。 二、改善长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分布。 三、在大机组与系统并列时降低高压母线上工频稳态电压,便于发电机同期并列。 四、防止发电机带长线路可能出现的自励磁谐振现象。 五、当采用电抗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装置时,还可用小电抗器补偿线路相间及相地电容, 以加速潜供电流自动熄灭,便于采用。 六、轻空载或轻负荷线路上的电容效应,以降低工频暂态过电压。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有利于消除发电机的自励磁。 当同步发电机带容性负载(远距离输电线路空载或轻载运行)时,发电机的电压将会自发地建立而不与发电机的励磁电流相对应,即发电机自励磁,此时系统电压将会升高,通过在长距离高压线路上接入并联电抗器,则可以改变线路上发电机端点的出口阻抗,有效防止发电机自励磁。 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抗接地的方法来补偿潜供电流,从而加快潜供电弧的熄灭。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

10kV并联电抗器合闸过电压的计算与分析

10kV并联电抗器合闸过电压的计算与分析 摘要:针对某些变电站出现的对10kV并联电抗器进行合闸操作时开关柜发生爆炸的事故,本文分析了并联电抗器合闸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并用EMTP对合闸过电压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真空开关合闸时发生弹跳是合闸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阻容吸收装置对该类过电压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并联电抗器;真空开关;触头弹跳 1前言 并联电抗器作为电网的无功补偿设备,对于稳定电压、提高供电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联电抗器的投切也是电网中较为频繁的操作。在投切电抗器的时候通常研究的是分闸时真空开关发生截流、重燃产生的过电压,而对合闸时产生的过电压研究较少[1-5]。但是在某些变电站,对并联电抗器进行合闸操作时,发生了开关柜爆炸的事故。为此,笔者专门针对并联电抗器合闸时产生的过电压进行了计算分析。 2并联电抗器合闸过电压产生原因分析 在对电抗器进行合闸操作时,如果断路器触头同期性差,非全相合闸会产生一个电磁振荡过程,在一定的参数情况下还会产生谐振过电压。如图1所示,A、B、C三相合闸时,如果合闸时间不一致,回路中就会存在电磁振荡的过程,如果电容和电感的匹配,还会产生谐振过电压。 图1电抗器回路示意图 对于某些质量不好的真空开关,在合闸的过程中,开关触头发生弹跳(震动),也会产生过电压。开关触头的弹跳是指开关的触头发生了一个合上以后又分开,然后又合上的过程,或者持续合上又分开直至完全合上不再分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触头分开的距离不大,断口的电弧会发生重燃,截留现象,回路中会产生高频的电磁振荡,产生过电压。 3计算结果及分析 利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MTP),进行了10kV真空开关对并联电抗器进行合闸操作产生过电压的理论计算。计算原理如下图所示。

无功补偿电抗器的性能与作用

无功补偿用串联电抗器的性能与作用 目前工矿企业无功补偿多采用分组自动跟踪补偿,单组容量多为900kvar以下,一般都将电力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及真空接触器等装于同一柜内,这样就要求电抗器体积小、性能好、重量轻、便于安装维护;现对无功补偿用串联电抗器的用途、性能介绍如下。 一、串联电抗器类种 1、油浸式铁芯电抗器; 2、干式铁芯电抗器; 3、干式空芯电抗器; 4、干式半芯电抗器; 5、干式磁屏蔽电抗器; 二、无功补偿电抗器用途分为: 1、限流电抗器; 2、抑制谐波电抗器; 3、滤波电抗器; 三、串联电抗器的作用是多功能的,主要有: 1、降低电容器组的涌流倍数和涌流频率,便于选择配套设备和保护电容器。根据GB50227标准要求应将涌流限制在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下,为了不发生谐波放大(谐波牵引),要求串联电抗器的伏安特性尽量为线性。网络谐波较小时,采用限制涌流的电抗器;电抗率在0.1%-1%左右即:可将涌流限制在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下,以减少电抗器的有功损耗,而且电抗器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在电容器柜内。采用这种电抗器是即经济,又节能。 2、串联滤波电抗器,电抗器阻抗与电容器容抗全调谐后,组成某次谐波的交流滤波器。滤去某次高次谐波,而降低母线上该次谐波的电压值,使线路上不存在高次谐波电流,提高电网的电压质量。 滤波电抗器的调谐度:

XL=ωL=1/n2XC=AXC 式中A-调谐度(%) XL-电抗值(Ω) XC-容抗值(Ω) n-谐波次数 L-电感值(μH) ω----314各次谐波滤波电抗器的电抗率 3次谐波为11.12% 5次谐波为4% 7次谐波为2.04% 11次谐波为0.83% 高次谐波为0.53% 按上述调谐度配置电抗器,可满足滤除各次谐波。 3、抑制谐波的电抗器,先决条件是需要清楚电网的谐波情况,查清周围用电户有无大型整流设备、电弧、炼钢等能产生谐波的设备,有无性能不良好的高压变压器及高压电机,尽可能实测一下电网谐波的实际量值,再根据实际谐波量来配置适当的电抗器。铁芯电抗器电抗线性度不好,有噪声,空芯电抗器运行无噪声,线性度好,损耗小。 标准规定空芯电抗器容量在100KVAR以下时,每伏安损耗不大于0.03W。例如:单台12000VA电抗率6%的电抗器损耗为360W,三相有功损耗为1080W,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电网上谐波较小时,采用限流电抗器可节省电能。 4、由于设置了串联电抗器,减少了系统向并联电容器装置或电容器装置向系统提供短路电流值。 5、可减少电容器组向故障电容器组的放电电流,保护电力电容器。 6、可减少电容器组的涌流,有利于接触器灭弧,降低操作过电压的幅值。 7、减小了由于操作并联电容器组引起的过电压幅值,有利于电网的过电压保护。 四、串联电抗器的选型原则 用电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对设备有不同的要求,干式电抗器有噪音小、电

变电站的高压电抗器作用

变电站的高压电抗器作用 变电站的高压电抗器可分为串联电抗器、并联电抗器。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 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靠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仰低线路电压得升高。 3、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提高线路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所谓潜供电流,是指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两侧断开后,故障点处弧光中所存在的残余电流。 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抗接地的方法来补偿潜供电流,从而加快潜供电弧的熄灭。 4、并联电抗器并联在主变的低压侧母线上,通过主变向系统输送感性无功,用以补偿输电线路的电容电流,防止轻负荷线端电压升高,维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 1、在母线上串联电抗器可以限制短路电流,维持母线有较高的残压。 2、在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可以限制高次谐波,降低电抗。串联电抗器是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的重要配套设备。电力电容器与干式铁芯电抗器串联后,能有效地抑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限制合闸涌流及操作过电压,改善系统的电压波形,提高电网功率因数。

并联电抗器的一种解决方案

并联电抗器的一种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2011年07月11日点击数: 72 并联电抗器的一种解决方案 串联电抗器 500kV线路变压电抗器的解决方案是利用500kV变35kV的变压器,将35kV侧低压电抗器组的无功功率传送到500kV高压侧。同时可利用变压器中性点的有载可变抽头小电抗器接地,来补偿线路由于单相重合闸引起的潜供电流。在补偿了超高压或特高压线路的潜供电流后,根据500kV线路变压电抗器安装点的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通过控制系统控制35kV侧的低压电抗器组的投切,使得超高压线路及特高压线路的无功功率补偿度从欠补偿扩展到过补偿,增加了系统的调压手段,提高了系统电压的运行质量,实质性的降低了电网的无功和有功损耗。500kV及特高压线路变压电抗器的解决方案大概有以下的几点预期优点:1、500kV及特高压线路变压电抗器可以使送电端的线路、发电机及发变组的变压器,以及受电端的降压变压器实时处在高功率因数工况下运行,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欠补偿工况下,以线路或系统侧母线端不产生电压越限,以及系统操作过电压为条件。在过补偿工况下,以低压电抗器的最大安装容量以及系统最低运行电压为限,并且避开线路的谐振点为限制条件。2、由于500kV线路变压电抗器与500kV高抗一样仅仅只需要一台隔离刀闸将其连接于线路侧,另一台低压隔离开关连接于35kV低压母线侧,因此它不需要500kV断路器和35kV低压侧断路器,运行方式与高抗大致相同。采用自动控制投切低压电抗器组后,并不会加大运行的复杂性。3、500kV变压器,35kV断路器,35kV电抗器的制造水平及运行可靠性统计都强于500kV高抗,因此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4、500kV线路变压电抗器可以安装在大型水电厂,火电厂及枢纽变电站,其特点是综合了高抗,线路侧可控高抗,母线侧可控高抗及抵抗的补偿优点,大大增加了电网对主要枢纽变电站无功和电压的调节手段。5、由于500kV线路变压电抗器省去了一台高压开关,并采用常规的低压电抗器,因此500kV线路变压电抗器的造价是普通“高抗”的三分之二左右,是可控高抗的七分之一左右。500kV及特高压线路变压电抗器的解决方案大概有以下的几点预期的不足:1、占地面积比起传统的高抗稍大。2、35kV母线故障将导致500kV线路跳闸,35kV分支电抗器故障,可能会导致500kV线路跳闸。3、500kV及特高压线路变压电抗器中性点有载可变抽头的运行方式可能会稍为复杂。4、无功不能连续调节,只能分组投切。当该方案应用于750kV 或1000kV系统时,可将变压器低压侧的额定电压升高到66kV,110kV或220kV,相应的电抗器也匹配相同的额定电压,这样可以减少特高压变压器的绝缘的制造难度。

电抗器串联与并联

电抗器串联与并联 电抗器,实质上是一个无导磁材料的空心线圈。它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为垂直、水平和品字形三种装配形式。 1、串联电抗器 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会产生数值很大的短路电流。如果不加以限制,要保持电气设备的动态稳定和热稳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了满足某些断路器遮断容量的要求,常在出线断路器处串联电抗器,增大短路阻抗,限制短路电流。 由于采用了电抗器,在发生短路时,电抗器上的电压降较大,所以也起到了维持母线电压水平的作用,使母线上的电压波动较小,保证了非故障线路上的用户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为了消除由高次谐波电压、电流所引起的电容器故障,在电容器回路中采用串联电抗器的方法改变系统参数,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仰低线路电压得升高。 3)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提高线路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所谓潜供电流,是指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

可控并联电抗器

可控并联电抗器调研报告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广泛的应用于限制工频过电压、消除发电机自励磁、限制操作过电压和线路容性充电功率、潜供电流抑制、限制短路电流和平波等。目前电力系统中使用的电抗器主要是固定电抗器,但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能质量和节能的要求的提高,固定电抗器越来越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而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电抗值的可控电抗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可控电抗器是在磁放大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把磁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引入了电力系统,1955年英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控电抗器。从此,可控电抗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围绕可控电抗器结构原理,控制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大力引进新兴的电力电子技术,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 70年代,晶闸管技术应用于电抗器,产生了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当时,BBC公司提出一种基于高抗变压器的可控电抗器,1979年,BBC公司在加拿大Kvebek郡Loreatid变电站投运了450Mvar/750kV这种 可控电抗器,现仍在运行。其优点:响应速度快(10ms);其缺点是:谐波含量大(达到6%),损耗为传统变压器的5倍,该项技术未能推广。2001年,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在本体设计上进行较大改进,并增加了用于滤波的补偿绕组,大大减少了这种可控电抗器的谐波损耗,BHEL公司在

印度Itarsi投运了一套50Mvar/420kV这种变压器型可控电抗器,目前该系统仍然运行良好。 70年代,俄罗斯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这种电抗器是通过在电抗器中注入直流励磁,调整电抗器铁心的饱和程度,从而实现电抗器输出容量的可控。随后,俄罗斯先后在一些变电站投运了这种磁控式的可控电抗器,这些可控电抗器一直可靠运行至今。1986年,前苏联学者改进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结构,又提出了新型的磁阀式可控电抗器,这种磁阀式可控电抗器也是通过调节直流励磁实现电抗器可控的,但是它具有不需要外接电源的优点,因此磁阀式可控电抗器很快成为研究的热点。磁阀式可控电抗器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和科研机构也展开了对可控电抗器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西安变压器厂合作在国内率先生产了500kV/50MVA的油浸交流有级可控电抗器,这种可控电抗器是基于高阻抗变压器分级调节的可控电抗器,2006年9月19日在神木—忻州-石北500kV线路忻州开关站一次性投运成功。2007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沈阳变压器厂合作,生产了国内首台500kV/120MVA磁控式可控电抗器,于2007年9月28日在500kV荆州站投运成功。 可控高抗在特高压电网中的作用: ◆提高电网输送能力 ◆限制工频过电压

并联电抗器知识问答

1、并联电抗器的作用是什么? (1)降低工频电压升高。超高压输电线路一般距离较长,可达数百公里,由于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线路的相间和对地电容均很大,在线路带电的状态下,线路相间和对地电容中产生相当数量的容性无功功率(即充电功率),且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其数值可达200-300kvar,大容性功率通过系统感性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时,末端电压将要升高,即所谓“容升”现象。在系统为小运行方式时,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接入并联电容器后,可明显降低线路末端工频电压的升高。 (2)降低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产生于断路器的操作,当系统中用断路器接通或切除部分电气元件时,在断路器的断口上会出现操作过电压,它往往是在工频电压升高的基础上出现的,如甩负荷、单相接地等均产生工频电压的升高,当断路器切除接地故障或接地故障切除后重合闸时,又引起系统操作过电压,工频电压升高与操作过电压迭加,使操作过电压更高。所以,工频电压升高的程度直接影响操作过电压的幅值。加装并联电抗器后,限制了工频电压的升高,从而降低了操作过电压的幅值。 当开断带有并联电抗器的空载线路时,被开断线路上的剩余电荷沿着电抗器泄入大地,使断路器断口上的恢复电压由零缓慢上升,大大降低了断路器断口发生重燃的可能性,

因此也降低了操作过电压。 (3)有利用单相重合闸。为了提高运行可靠性,超高压电网中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即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立即开断该相线路,待故障处电弧熄灭后再重合该相。由于超高压输电线路间电容和电感(互感)很大,故障相电源(电源中性点接地)将经这些电容和电感向故障继续提供电弧电流(即潜供电流),使故障处电弧难于熄灭。如果线路上并联三相Y形接线的电抗器,且Y形接线的中性点经小电抗器接地,就可以限制和消除单相接地处的潜供电流,使电弧熄灭,有利于重合闸成功。这时的小电抗器相当于消弧线圈。 2、中性点电抗器起什么作用? (1)中性点电抗器与三相并联电抗器相配合,补偿相间电容和相对地电容,限制过电压,消除潜供电流,保证线路单相自动重合闸装置正常工作。 (2)限制电抗器非全相断开时的谐振过电压,因为非全相断开是一个谐振过程,在谐振过程中可能产生很高的谐振电压。 3、大型并联电抗器器和普通变压器比较在原理方面有何特点?

并联电抗器的选择及保护装置的配置

并联电抗器的选择及保护装置的配置 83000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建局王作哲 摘要本文讨论了在地方电网工程设计实践中,线路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台数、装设地点、继电保护配置等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电抗器分为铁芯的和空芯的两大类。铁芯电抗器有线路并联电抗器和消弧线圈两种,其构造与变压器相似,不同的是其铁芯带有气隙,电抗器的线圈只有一个,不分一次和二次。空芯电抗器有水泥电抗器,用电缆做成空心线圈,沿线圈圆周均匀对称的用水泥浇注,把线圈匝间固定起来。水泥电抗器大多用在大容量发电厂或变电站的输配电系统中。 一、并联电抗器容量及台微选择 二、在大电力系统中,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台数、装设地点、中性点小 电抗器参数及伏安特性等的选择比较复杂,需对工频暂态及稳态电压升高、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发电机自励磁、谐振过电压等方面进行专题计算、模拟试验和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 对地方小电力系统,我们是对工频电压升高,发电机自励磁计算分析后,再根据小电力系统实际情况来确定并联电抗器容量。其推荐值可按下式初步计算。 若线路电压为110~220千伏,线路长度在300公里以下,取0.4~0.45.线路电压为330千伏,线路长度在300公里以上,可取0.5 ——电力网额定线电压(千伏) U e I .——电力网电容电流(千安) c 此值可用计算或直接测量的方法求得.如果能从有关手册查出输电线的电纳,则可直接由下式计算求得:

可查表求得(表略).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并联电抗器容量后进行标准化,选取铁芯式电抗器.其台数决定于并联电抗器总容量的大小,设计容量在10000千乏以上,投切次数少,可选一台集中补偿;8000千乏以下适用于小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低,一般选两台分散补偿,有利于运行调整. 并联电抗器可向特种变压器厂订货,选取BKSJ型. 二、装设地点及安装方式 理论上讲,并联电抗器装设地点设在线路的哪一方都可以.但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考虑所选并联电抗器电压等级高低、新建工程是否需要补偿,工程扩建时是否有安装地方,控制操作是否方便灵活等各方面因素后再确定. 对大电力系统,补偿容量大,电压高,可集中安装在区域性枢纽变电所高压倒,采用户外安装方式.因投切次数少,在满足开断容量条件下可采用隔离开关和油开关操作. 小电力系统的补偿容量小,电压等级低,可户外分散安装。为了运行、调整投切灵活力便,可采用ZN型真空断路器开关柜. 三、保护装置的配置 (-)装设瓦斯保护.当并联电抗器内部由于短路等原因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及时动作并跳闸。当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及时发出信号。 瓦斯保护流速整定值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并联电抗器容量、冷却方式及导油管直径。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均采用经验数据进行整定。 1.并联电抗器容量≤10000千乏、导油管直径≤5.3厘米或瓦斯继电器为一50型时,流速值可取0.6~0.8米/秒。 QJ 1 2.当并联电抗器容量大于10000千乏以上,导油管直径为8.0厘米或瓦斯一80型时,流速值可取0.8~1.2米/秒。 继电器为QJ 1 3.对于强迫油循环冷却的并联电抗器不低于1.1米/秒。 (二)装设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大容量并联电抗器装设差动保护,小容量若灵敏度满足要求时可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以防御并联电抗器内部及其引出线的相间和单相接他短路。在可能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下,保护装置不应该误动作.并联电抗器装设过电流保护作为差动保护的后备,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电抗器基本知识介绍及应用

电抗器基本知识介绍应用 一、干式电抗器的种类与用途 电抗器是重要的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补偿杂散容性电流、限制合闸涌流、限制短路电流、滤波、平波、启动、防雷、阻波等作用。根据电抗器的结构型式可分为空心电抗器、铁心电抗器与半心电抗器。 补偿杂散容性电流的电抗器主要有并联电抗器与消弧线圈。并联电抗器的作用是限制电力传输系统的工频电压升高现象,工频电压升高的原因在于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不对称对地短路故障与突然甩负荷。消弧线圈通常应用在配电系统,它的作用是使得单相对地短路电流不能持续燃烧,导致电弧熄灭。消弧线圈通常具有调谐功能,可根据电力系统的杂散电容与脱谐度改变其电感值。 串联电抗器或称阻尼电抗器的作用是限制合闸涌流。串联电抗器与电力电容器串联使用,用于限制对电容器组合闸时的浪涌电流,通常选取电容器组容量的6%。 限流电抗器是串联于电力系统之中,多用于发电机出线端或配电系统的出线端,起限制短路电流的作用。为了与其他电力设备配合,其实际阻抗不能小于额定值。 滤波电抗器与电容器配合使用,构成LC谐振支路。针对特定次数的谐波达到谐振,滤除电力系统中的有害次谐波。 平波电抗器应用在直流系统中,起限制直流电流的脉动幅值作用。在设计平波电抗器时须注意线圈中的电流是按电阻分布的,设计时最好采用微分方程组计算。若按交流阻抗设计可能造成线圈出现过热现象,且阻抗值未必准确。

启动电抗器用于交流电动机启动时刻,限制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保护电动机正常运行。 防雷线圈通常用于变电站进出线 阻波器与防雷线圈的应用场合相 户外空心干式电抗器是20世纪 年代出现的新一代电抗器产品,如图1.1所示。它是利用环氧绕包技术将绕组完全密封,导线相互粘接大大的增加了绕组的机械强度。同时利用新的耐候材料喷吐于包封的表面,使得产品能够满足在户外的苛刻条件下运行。包封间由撑条形成气道,包封间与包封内绕组多采用并联连接以便满足容量与散热的要求。为了满足各个并联支路电流合理分配的需要,采用分数匝来减少支路间的环流问题。为了能够形成分数匝,采用星形架作为绕组的出线连接端。绕组的上下星架通过拉纱方式固定,固化后整个产品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结构的电抗器与传统方式的电抗器相比较具有可以直接用于户外、电感为线性、噪音小、防爆、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因而对于某些此产品有可能正逐步取代其他形式的电抗器。 由于受到绕组结构的限制,户外空芯干式电抗器通常不适合电感量(>700mH)较大或电感较小(<0.08mH)但电流较大的场合,否则就

可控并联电抗器基本原理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可控并联电抗器基本原理 A.1 变压器型可控并联电抗器 变压器型可控并联电抗器是可控并联电抗器的一种形式,它基于高阻抗变压器原理将变压器和电抗器设计为一体,将变压器的短路阻抗百分比设计为接近100%,在本体的低压侧接入晶闸管、断路器及其他控制回路进行调节,实现输出感性无功功率的分级控制。变压器型可控并联电抗器典型单相结构图如图A.1所示。 注: X1、X2分别为变压器本体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 Xn为中性点电抗器。 Xb1、Xb2、Xb3为辅助电抗器,和本体配合满足各级容量要求。 Xb11、Xb12、Xb13为取能电抗器,为对应容量级晶闸管阀提供取能和晶闸管开通电压。 D11、D12、D13为旁路断路器,和各容量级阀并联,承担长期工作电流。 TK1、TK2、TK3为自冷晶闸管阀组,分别对应各容量级。 G11、G12、G13为隔离开关,用于各级阀的检修。 Y1、Y2、Y3为避雷器,用于在过电压故障下保护晶闸管阀和电抗器。 图A.1 变压器型可控并联电抗器单相结构原理图 在旁路断路器上可串联取能电抗器,保证旁路断路器在旁路状态下晶闸管阀满足取能工作条件。 线路侧可控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在非对称故障或线路断路器开断期间,限制潜供电流,并抑制恢复过电压,同时抑制谐振过电压,通常按照全补偿原则设计中性点电抗器电抗值,即补偿线路相间电容和相对地电容,特别是相间接近全补偿,使相间阻抗接近无穷大。 母线用可控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变压器型可控并联电抗器中的晶闸管阀采用电流过零投切的工作方式,工作在全开通或全关断状态,基本不产生谐波及直流分量,不需加装滤波器,提高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正常工作不发生容量切换时,旁路断路器闭合承担长期工作电流。晶闸管阀仅在容量切换过程中,在旁路断路器动作之前短时导通,实现快速动作,可采用空气自然冷却方式。在发生故障时,采用晶闸管快速调节至100%容量,达到限制工频过电压、抑制潜供电流的目的。

并联电抗器

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高。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 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仰低线路电压得升高。 3、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提高线路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所谓潜供电流,是指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两侧断开后,故障点处弧光中所存在的残余电流。 无功补偿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容性无功补偿,一种就是你说的电抗器型感性无功补偿。一般电网中补偿都用容性无功来补偿电网的所需,当电网中容性无功有剩余时,就要用你说的电抗器的感性无功来平衡掉这个容性无功。无功不是无用的,只是它并没有被消耗掉,比如它是用来建立电机旋转时需要的磁场,建立这个磁场的电量会在电机与电网中来回交换,这个电量是发电厂供给的,经过长途输送过来,不经济。那么我们就在用户的负载附近加装可以产生容性无功的电源(如电容器),直接供给用户的负载,那么电网那边就不用再提供这一部分无功电量。如果这时候电网中的容性无功补的过多,就用并联电抗器来平衡补偿。 并联电抗器无功补偿原理是利用电抗器的感性无功电流抵消线 间电容的容性无功电流,从而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这些感性负载在实际运行中均需向电源索取滞后无功实现能量的转换,带动设备做功。为了补偿这部分滞后的消耗,比较普遍的方法是电容器并联补偿方式。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负载所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