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解除法测试地应力

应力解除法测试地应力
应力解除法测试地应力

应力解除法测试地应力

应力测试方法与原理

1测试方法

测试采用应力解除法,测试系统构成主要是YJ—H4静态电阻应变仪和36—2型四分向钢环式钻孔变形计(简称“变形计”),利用变形计测量岩体内某点的空间应变大小和方向。安装在钻孔内的探头上粘贴有4个薄壁钢环(电阻应变片),变形计是通过感应元件的触头与钻孔岩壁紧密接触来接受孔径变形讯号,由应变计

测量变形变化量,然后根据率定曲线换算为孔径变形。此种测量法的突出特点是感应元件安装在变形计的内部,不与钻孔岩壁直接接触,因此变形计可在室内预先安装、设定,不仅在现场操作简便,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测量元件具有良好的线性、稳定性及防水性能。

2测试原理

套钻孔径应力解除法的应力测量是建立在弹性理论的基础上,而岩体为裂隙介质,并非理想的弹性体,如果岩体完整或比较完整而应力又不太高时,岩体介质可作线弹性体假设。测量时根据被钻进切割的岩芯的弹性恢复(应变或变形)来计算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变形计的结构元件主要是贴有电阻片应变计的圆钢环,4个圆钢环放置在钢环特制架上,4个钢环分别呈45。夹角。试验时每对钢柱塞触头,一端压在钢环上,另一端伸出元件的外套与小孔径钻孔孔壁紧密接触,钢环

受力变形,通过解除岩芯前后的变形或应变差值获取文、晚、是、盈四个变形量,由此可以计算出岩体中钻孔横截面上平面主应力大小和方向。

3现场试验

1主要测试仪器设备及材料的配备

(1)每个测量断面配置不少于5支936~2型变形计;

(2)YJ--H4静态电阻应变仪(附预调平衡箱)1套,16芯屏蔽电缆1500m;

(3)惠斯登电桥1台;

(4)钻孔定向器1套;

(5)应变计率定架1套;

(6)钻机1部(含若干万36mm、万130ram钻具及钻头);

(7)水泵1台;

(8)钻孔弹模率定器l套。

在进驻测试现场前,除测试仪器、设备及材料配备齐全外,有关的测试仪器必须进行计量鉴定,鉴定合格后才能进行测试;同时要对各个变形计上的钢环进行位移与应变关系曲线率定。

4 测点布置及要求

测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左洞掌子面里程ZK41+545,右洞掌子面里程

YK41+567。

(1)在左洞的左边墙距离地面lm高处布置测量钻孔一个,编号为D,用于测量靠山侧地应力;

(2)在右洞的掌子面距离地面lm高处布置测量钻孔一个,编号为C,用于测量掌子面前方的地应力;

(3)在右洞的右边墙距离地面lm高处布置测量钻孔一个,编号为B,用于测量靠山侧的地应力;

(4)根据业主的要求,在右洞YK41+400附近右边墙距离地面lm高处布置测量钻孔一个,编号为A,用于测量破坏区的应力情况。对钻孔(或测点)布置满足规程对试点布置要求如下:

①测段内及测段附近岩体完整或较完整,岩性均一:

②本次测量岩体中某一点平面应力;

③钻孔向上的倾斜角度应不大于5℃的水平孔。

5 现场测试步骤

(1)选定试点,安装钻机;

(2)用直径130mm的钻头开孔,并钻至测试部位;

(3)用直径130ram的磨平兼锥形钻头,钻出深度约5~6cm的喇叭口(便于小孔定位和变形计安装);

(4)用口径为36mm的钻头,钻孔30cm深,并将小孔冲洗干净;

(5)变形计接在特制的定向器上,用钻杆缓慢送人小孔内,其变形计压缩量控制在0.2~O.4mm之间;

(6)取出钻杆与定向器,记录各钢环在钻孔中的方向;

(7)将变形计的测量电缆线自解除钻具中引出,按规定的顺序接在电阻应变仪上;

(8)向钻孔中冲水,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相差不超过5pe即为稳定,方可开钻解除;

(9)在解除过程中每钻进2cm时,记录下各钢环的读数,到30cm前后若连续两次读数不大于士5弘e确认为稳定,即可停钻;

(10)取出钻具和岩芯,该段试验即告结束,下段试验重复上述步骤。

6 现场测试段成果的判定

现场地应力的测试过程也就是应力解除过程,一般判定某测试段成功与否,是看其应力解除过程中是否满足或接近解除深度^与释放应变£典型曲线形式。

IIl—e典型曲线可划分为4个阶段,如图2所示,其中:

I区:为无应力影响区,应力解除深度尚影响不到测量元件的变化。

Ⅱ区:为应力集中区,由套钻解除引起的孔底应力集中。

Ⅲ区:为应力释放区,随着应力解除深度的增加,在

第Ⅱ阶段应力集中所产生的附加应变自行消失,解除应变逐渐增大。附加应变对取值并无影响,初始值仍按原坐标零点计算。

Ⅳ区:应变稳定区。随着解除深度的增加,测点应力达到完全解除,解除应变趋于稳定。

7成果整理

(1)钻孔相关资料

隧道现场地应力测量钻孔位置见图3,钻孔轴向方位角及倾角等见表1。

表l钻孔相关资料一览表

8 现场实测数据及成果

钻孔C一1、C~2测试数据见表1。

9 平面应力计算

测试所用变形计上的钢环各互成45。,在解除时测得δ

1、δ

2

、δ

3

、δ

4

,如果变形计

钢环为o。、45。、90。三个方向测得的δ

o。、δ

45。

、δ

90。

,则可以计算垂直于钻孑L

平面的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其平面应力计算公式为:

10 岩体常数选定及资料整理

(1)岩石弹性常数的选定

室内弹模试件直径为50mm,高lOOmm。根据重庆大学的室内弹模试验成果汇总和以往的试验资料,弹模常数暂定为E=20GPa。

(2)数据整理分析

根据前述数据与选定常数用编制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对共和隧道所在区段的地应力有如下初步认识:

(1)钻孔C一1的吼大小为21.80MPa,倾角为--54.70"C(朝下);晚大小为16.4MPa,倾角为+35.30℃(朝上);

(2)钻孔C一2的吼大小为15.68MPa,倾角为--58.30'(3(朝下);嘞大小为12.29MPa,倾角为+31.70℃(朝上);

(3)岩体应力的大小会随着弹性模量的最后确定而有一定的变化;

(4)随着埋深的增加岩体应力将会增加到27MPa或更高。

11 小结

(1)从测量情况看,吼主要以岩体自重应力为主,同时岩层倾斜对应力值和倾角有一定影响;

(2)钻孔应力解除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岩体内部地应力。通过地应力测量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共和隧道地应力的基本情况;为设计调整支护参数和指导现场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孔壁应变法

1)、基本原理

孔壁应变法是借助粘贴在钻孔孔壁上的电阻应变片测量套孔应力解除前后

孔壁表面应变变化,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岩体中一点的三向应力。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有三叉式应变计法和空心包体式应变计法两种。

孔壁应变法的传感器的布置,如下图:

2)、仪器设备

孔壁应变测量法所采用的应变计,目前常用的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一般的钻孔三向应变计,它是把测量元件电阻丝应变片直接粘贴在钻孔的岩壁上。这种形式的应变计包括适合在底下硐室测量的浅钻孔三向应变计和适合在地面测量的深钻孔水下三向应变计,这两种应变计测量精度高,但操作复杂,对被测岩体完整性要求高,测量成功率较低。

另一种是空心包体式钻孔三向应变计,它是把测量元件电阻丝应变片粘贴在

预制的环氧树脂薄筒上后,再浇注一层薄的环氧树脂层制成应变计。

3)测试步骤

a试验孔钻进:用大孔径合金钻头开孔。若空口表面不平,可用水泥浆填平或人工凿平。钻至预定深度,取出岩芯,进行地质描述。钻孔一般要求上倾2°~5°,以便排水排渣。

b孔底磨平:用针状合金磨平钻头,对孔底进行粗磨。用金刚石或砂轮磨平钻头,对孔底再进行细磨。随后用锥形钻头打喇叭口。

c中心测孔钻进:测孔用小孔径钻头钻进,要求测孔与解除孔同心,同心度(大小孔圆心的差距)宜小于2mm,深度50cm左右。钻进时应均匀施力,全孔要求一个钻头连续钻进至终孔。如孔壁达不到要求时,需采用金刚石扩孔器扩孔。当岩芯破碎时,应重复操作,直至找到完整岩心。

d清洗测孔:用清水冲洗测孔孔壁和大孔孔底岩面,随后吹干,反复多次至孔内干净为止。

e安装孔壁应变计:在测孔孔壁表面和应变计表面均匀涂一层粘结剂,厚度适宜。将应变计装配在安装器上,准确送进测孔内。就位定向。

f初始读数:仪器进洞后应用箱子或塑料布密封,防止泥水侵入。分点接通电阻仪,调平仪器,格挡调零。向孔内冲水,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

数不超过±5uε时,即认为稳定,并记录读数作为初始值。

g钻孔解除及应变测量:用大孔径钻头进行解除时,开钻后使钻头离开孔底1~2cm,使钻机低速缓慢推进;然后再换高速档,以免钻头受损,也利于保持岩芯的完整性。

在解除过程中,按预定的分级深度停钻读数,每级连续读数两次。解除深度达到35cm时(即从粘贴应变丛部位到解除深度的距离为套钻钻孔直径的0.8倍)后,一般读数趋于稳定,此后连续两级读数不超过±5uε时,可以认为已经达到解除深度的要求。但最小解除深度不小于38cm,最大解除深度达45cm即可。随后继续往解除孔冲水。最后一级每隔5~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超过±5uε,可以认为稳定,测试结束。

围岩应力测量

一、测试原理

如图1所示,在隧道硐室某侧墙表

层围岩应力的主应力σ1、σ2的方向分

别为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时,就可以用

应力恢复法测得σ1的大小。在侧墙上

沿测点O在水平方向(垂直所测的应力

方向)开一个解除槽,则在槽上下附近

的围岩应力得到部分解除,应力状态重图1-1 硐室围岩应力分布图

新分布。槽的中垂线OA上的应力状态,根据N.H.穆斯海里什维理论,可以把槽看成一条缝,得到:

式中:σ1,σ2—OA线上某点B的应力分量;

ρ——B点离槽中心O的距离的倒数。

当在槽中埋入液压枕,并由压力枕对槽施加压力,若压力为P,则在OA线上B点产生的应力分量为:

当压力枕施加的力为P=σ1时,B点的总应力分量为:

可见,当压力枕施加的P等于σ2时,岩体中的应力状态已经完全恢复,所求的应力σ1可由P值求得。

即通过压力枕使槽中的岩体的应变恢复至应力解除前的状态;此时,液压枕施加的压力即为应力解除前岩体受到的应力,这一应力值实际上是平硐开挖后壁面处的环向应力。通过量测应力恢复后的应力和应变值,可求解出测点岩体中的应力状态。

2、仪器设备

压力量测通常采用应力计或压力盒。各种类型的压力盒中在现场监测使用较多的是钢弦式压力盒。

1、测量元件

(1)电阻应变片

(2)钢弦式应变计

(3)千分表

(4)、压力枕(扁液压千斤顶)

液压枕主要由枕壳、注油三通、紫铜管和压力表组成,为了安设时排净系统内空气,没有球式排气阀。液压枕需在室内组装,经高压密封性试验合格后才能埋设使用。

量测手段和仪表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和力学性质,以及测量的环境条件。通常,对于软弱围岩中的地下工程,由于围岩变形量值较大,因而可以采用精度稍低的仪器和装置;而在硬岩中,则必须采用高精度量测工具。使用各种类型的引伸计时,对深埋的地下工程,必须在隧洞内钻孔安装;对浅埋的地下工程,则可以从地表钻孔安装,以量测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后的全过程。

3、测试方法

1)在选定的试验点上,沿解除槽的中垂线上安装好量测元件;

2)记录量测元件——应变计的初始读数;

3)开凿解除槽,岩体产生变形并记录应变计上的读数;

4)在开挖好的解除槽中埋设压力枕,并用水泥砂浆充填空隙;

5)待充填水泥浆达到一定强度以后,即将压力枕联结油泵,通过压力枕对岩体施压。随着压力枕所施加的力的增加,岩体变形逐步恢复。逐点记录压力与恢复变形(应变)的关系;

6)当假设岩体为理想弹性体时,则当应变计回复到初始读数时,此时压力枕对岩体所施加的压力即为所求岩体的主应力。

《岩石力学》地应力及其测量

1. 地壳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变动的?怎样理解岩体的自然平衡状态? 答:地壳是变动的。 自然平衡状态是指:岩体中初始应力保持不变的状态。 2. 初始应力、二次应力和应力场的概念。 答:未受影响的应力称为初始应力 工程开挖时,受工程开挖影响而形成的应力称为二次应力 地应力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可以用“场”的概念来描述,称之为地应力场。 3. 何谓海姆假说和金尼克假说? 答:海姆首次提出了地应力的概念,并假定地应力是一种静水应力状态,即地壳中 任意一点的应力在各个方向上均相等,且等于单位面积上覆岩层的重量,即???= ????=???? 金尼克认为地壳中各点的垂直应力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而侧向应力(水平应力)是泊松效应的结果,其值应为乘以一个修正系数K。他根据弹性力学理论,认 为这个系数等于?? 1-??,即????=????,???=?? 1-?? ???? 4. 地应力是如何形成的? 答: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 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他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 场。 5. 什么是岩体的构造应力?构造应力是怎样产生的?土中有无构造应力?为什么?答:岩体中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 关于构造应力的形成有两种观点:地质力学观点认为是地球自转速度变比的结果;大地构造学说则认为是出于地球冷却收缩、扩张、脉动、对流等引起的,如板 块边界作用力。 土中没有构造应力,由于土本身是各向同性介质,不存在地质构造。 6. 试述自重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的区别和特点。 答: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应力场称为重力应力场,重力应力场是各种应力场中惟一能 够计算的应力场。地壳中任一点的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的上覆岩层的重量,即????=????。 重力应力为垂直方向应力,它是地壳中所有各点垂直应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 是垂直应力一般并不完全等于自重应力,因为板块移动,岩浆对流和侵入,岩体非 均匀扩容、温度不均和水压梯度均会引起垂直方向应力变化。 构造应力是由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当前的构造应力状态主要由最近一次的构 造运动所控制,但也与历史上的构造运动有关。构造应力主要表现为以水平应力为 主,“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仅影响地壳上层一定厚度的情况下,水平应力分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垂直应力分量。” 7. 岩体原始应力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地形地貌;岩体结构;岩石力学性质;地下水。 8. 简述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答:1)地应力场的特性 (1)地应力场是一个以水平应力为主的三向不等压应力场 (2)地应力场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应力场 2)垂直应力的分布规律 在深度为25~~2700m的范围内,????呈线性增长,大致相当于按平均容量??γ等于273kN???-3?计算出来的重力????。 3)水平应力的分布规律

地应力平衡的一个简单例子.

地应力平衡方法 熊志勇陈功奇 第一部分地应力平衡方法简介 地应力平衡有三种方法: (1 *initial conditions,type=stress,input=FileName.csv(或 inp 该方法中的文件 FILENAME.INP 获取方法为 :首先将已知边界条件施加到模型上进行正演计算 , 然后一般是将计算得到的每个单元的应力外插到形心点处并导出6个应力分量 (也可以导出积分点处的应力分量 , 视要求平衡的精确程度而定。其所采用的几何模型可以考虑地表起伏不平的情况以及岩土材料极其不均匀的情况 , 适用范围广。但由于外插的应力有一定误差 , 因此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时 , 可能会导致某些点的高斯点应力位于屈服面以外 , 当大面积的高斯点上的应力超出屈服面之后 , 应力转移要通过大量的迭代才能完成 , 而且有可能出现解不收敛的情况。在仅考虑自重情况下只能考虑受泊松比的影响带来的侧压力系数效应 , 因此平衡后的效果不一定很理想 , 但无疑其适用性很强。 (2 *initial conditions,type=stress,geostatic 该方法需给出不同材料区域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自重应力及其相应坐标。所采用的几何模型一般较规则 , 表面大致水平 , 地应力平衡的好坏一般只受岩体密度的影响 , 无论采用弹性或弹塑性本构模型都能很好的达到平衡 , 可以不必局限于仅受泊松比的影响 , 能够通过考虑水平两个方向的侧压力系数值来施加初始应力场。计算速度快 , 收敛性好。缺点就是不能够很好平衡具有起伏表面的几何模型 , 需知道平整后模型的上覆岩体自重。 (3 *initial conditions,type=stress,geostatic,user

地应力测试步骤、所需仪器及注意事项总结——张念超

地应力测试步骤、所需仪器及注意事项总结从淮南到淮北,地应力测试做了五个孔了,成功率60%。虽然成功率刚刚过半,但这都是我们课题组在没有任何前辈莅临指导的情况下,经过多个井下不眠之夜,独立摸索完成的。虽然做地应力测试比较苦,但是虽苦犹乐,因为我们又掌握了一样新知识,新技术。 现根据我们在朱集矿和孙疃矿做地应力测试的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总结地应力测试步骤、所需仪器及注意事项如下: 1、地质钻打孔。 1.1步骤: (1) 地点选取。选取整体岩性较好区域的巷道,安设测点。测点巷道内应水电方便,地质钻工作时应不影响巷道运输。 (2) 打孔取芯。使用75/105型地质钻机,配直径为42mm/50mm的接长钻杆,并运用特制的取芯套筒(长度为2m和1m,直径为127 mm)及平钻头(直径为127 mm),在所测巷道岩壁上打直径为127 mm的水平钻孔,至巷道跨度的2~3倍深处,以保证应变计安装位置位于原岩应力区。当钻孔至预定长度时,取出岩芯,并编号套袋保护岩芯。 (3)打空心包体孔。利用自备的钻头(直径为127 mm),其上带有长370mm,直径36mm的小钻头,打同心小孔并取岩芯,同时将孔底磨平,并用锥形钻头打出7cm长的喇叭口,小孔深35~40cm。此小孔一杆打到底,钻孔过程中,必须利用2m长岩芯管定向。 (4) 冲洗钻孔。小孔成形后,抽出钻杆5cm,用钻机的水管冲洗。 1.2注意事项 (1) 钻孔要稍向上倾斜,并测量倾斜角度确切数值,一般控制在3°~5°,以便排水并易于清洗钻孔; (2) 打孔要一次用一种钻头,不要先打孔再扩孔,因为孔长度较大,容易导致两钻头轴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而产生台阶,安装时定位器会被卡住,孔就废掉了。 1.3仪器准备 (1) 矿方准备:75/105型地质钻机;42mm/50mm钻杆;长度2m和1m,直径127 mm 取芯套筒;直径127 mm平钻头,岩芯箱:1000mm×500mm×150mm。 (2) 矿大自备:记号笔;记录本;塑料袋;直径127 mm带有直径36mm的小钻头

地应力与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地应力与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地应力,又称原岩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或绝对应力,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等原因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地壳中的应力状态是各种起源应力的总和。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孔隙压力、热应力和残余应力等耦合而成,重力应力和构造应力是地应力的主要来源。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他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而重力作用和构造运动是引起地应力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对地应力的形成影响最大。 地应力测量,就是确定拟开挖岩体及其周围区域的未受扰动的三维应力状态,这种测量通常是通过多个点的量测来完成的。地应力测量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岩土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地应力对矿山开采、地下工程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实践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地应力研究是当前国际采矿界上的一个前沿性课题,近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开展了地应力的测量及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的成果。 随着矿区开采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对矿区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查明矿区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为深部矿井的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更加精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数据,以便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措施,避免和减少灾害的发生,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 地应力是引起采矿工程围岩、支架变形和破坏、产生矿井动力现象的根本作用力,在诸多的影响采矿工程稳定性因素中,地应力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准确的地应力资料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和计算,矿井动力现象区域预测,实现采矿决策和设计科学化的必要前提条件。 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开采深度的纵深发展,地应力的影响越加严重,不考虑地应力的影响进行设计和施工往往造成露天边坡的失稳、地下巷道和采场的坍塌破坏、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现象的发生,致使矿井生产无法进行,并经常引起

地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地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1 、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也指地球体内的应力。它包括由地热﹑重力﹑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及其他因素产生的应力。 地应力是各种岩石开挖工程变形和破坏的根本作用力;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必要前提条件。此外地应力状态对地震预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田油井的稳定性、核废料储存、岩爆、煤和瓦斯突出的研究以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2、地应力的成因 产生地应力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浸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它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其中,构造应力场和自重应力场为现今地应力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地应力状态主要由最近的一次构造运动所控制,但也与历史上的构造运动有关。由于亿万年来,地球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构造运动,各次构造运动的应力场也经过多次的叠加、牵引和改造,另外,地应力场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应力状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地应力成因之一:地幔热对流(图1、图2) 地应力成因之一:板块边界受压(图3)

地应力成因之一:岩浆浸入(图4) 3、地应力的影响因素 地壳深层岩体地应力分布复杂多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应力的多来源性和多因素影响,但主要还是由岩体自重、地质构造运动和剥蚀决定。1)岩体自重的影响 岩体应力的大小等于其上覆岩体自重,研究表明:在地球深部的岩体的地应力分布基本一致。但在初始地应力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形成因素众多,剥蚀作用难以合理考虑,在常规的反演分析中,通常只考虑岩体自重和地质构造运动 2)地形地貌和剥蚀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地应力的影响是复杂的,剥蚀作用对地应力也有显著的影响,剥蚀前,岩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剥蚀后,垂直应力降低较多,但有一部分来不及释放,仍保留一部分应力数量,而水平应力却释放很少,基本上保留为原来的应力数量,这就导致了岩体内部存在着比现有地层厚度所引起的自重应力还要大很多的应力数值。 3)构造运动对地应力的影响 在地壳深层岩体,其地应力分布要复杂很多,此时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应力对地应力的大小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岩体的应力状态,一般其铅垂应力分量是由其上覆岩体自重产生的,而水平应力分量则主要由构造应力所控制,其大小比铅垂应力要大得多。 4)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从能量的角度看,地应力其实是一个能量的积聚和释放的过程。因为岩石中地应力的大小必然受到岩石强度的限制,可以说,在相同的地质构造中。地应力的大小是岩性因素的函数,弹性强度较大的岩体有利于地应力的积累,所以地震和岩爆容易发生在这些部位,而塑性岩体因容易变形而不利于应力的积累。 5)水、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 地下水对岩体地应力的大小具有显著的影响,岩体中包含有节理、裂隙等不连通层面,这些裂隙面里又往往含有水,地下水的存在使岩石孔隙中产生孔隙水压力,这些孔隙水压力与岩石骨架的应力共同组成岩体的地应力。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温梯度和岩体局部受温度的影响两个方面。由于地温梯度而产生的地温应力,岩体的温度应力场为静压力场,可以与自重应力场进行代数迭加,如果岩体局部寒热不均,就会产生收缩和膨胀,导致岩体内部产生应力。4、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0 引言 地应力(in-situ stress),又称原岩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或绝对应力,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等原因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地壳中的应力状态是各种起源应力的总和。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孔隙压力、热应力和残余应力等耦合而成,重力应力和构造应力是地应力的主要来源。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他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雷化南,等译.1976)。而重力作用和构造运动是引起地应力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对地应力的形成影响最大。因此,岩石中的原地应力是由主动施加的力和积蓄的残余应变两者引起的。 地应力测量(In situ stress measurement),就是确定拟开挖岩体及其周围区域的未受扰动的三维应力状态,这种测量通常是通过多个点的量测来完成的。地应力测量是一项综合性的测试,可以说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对比使用,才可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即使如此,地应力测量中也往往会出现同一测点测量值分散的情况。 地应力测量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岩土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地应力对矿山开采、地下工程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实践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地应力研究是当前国际采矿界上的一个前沿性课题,近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开展了地应力的测量及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的成果。 1 地应力测量在国外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人们最初对地应力概念的认识以及地应力测量技术的发展都源于早期的矿山工程建设,最早的原位地应力测量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2年,美国人劳伦斯(Lieurace)在胡佛坝(HooverDam)下面的一个隧道中采用岩体表面应力解除法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原岩应力的测量。此后,地应力测试技术一直停留在岩体表面应力测量上,发展十分缓慢,在20世纪50年代,哈斯特(Hast)采用应力解

矿山地应力测试方案

- 矿山地应力测试工作方案 省XXXXXX勘察院 2015年4月

目录 1 前言 (2) 2 地应力的基本原理 (2) 2.1 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2) 2.2 地应力的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 (3) 2.3 地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5) 2.4 我国地应力场的区域划分 (8) 3 水压致裂法试验介绍 (9) 3.1 水压致裂法基本原理 (9) 3.2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的主要设备 (14) 3.3 水压致裂法测试步骤 (15) 4 测试结果 (17) 4.1 参数确定 (17) 4.2 现场实测 (18) 5 测试成果综合分析 (21) 5.1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1) 5.2 最大水平主应力的量级 (21) 5.3 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21) 5.4 侧压系数及应力构成分析 (21) 5.5 分析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与岩层深度的关系 (22) 6 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23) 6.1 有限元数学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法基本原理 (24) 6.2回归结果分析 (25)

1 前 言 地应力是引起采矿和其他各种地下或露天岩土开挖工程变形和破坏的根本作用力,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岩土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必要前提。 地应力是所有地下工程,包括地下采场、巷道地压显现的根本来源。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天然应力,也称原岩应力。在没有开挖工程扰动的情况下,岩体处于原始平衡状态。地下巷道或采场的开挖,打破了原始平衡状态,导致地应力的释放,从而引起岩体的变形和向自由面的位移,引起围岩应力的重新分布。围岩的过量位移和应力集中将导致围岩局部的或整体的失稳和破坏,这就是地压形成的过程和机理。因此,从本质上来定义,地压就是岩体因受开挖扰动而产生的力学效应。它与岩体的受力状态、岩体结构和重量、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时间等因素有关。 2 地应力的基本原理 2.1 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蓄存在岩体部未受扰动的应力,称之为地应力(Insitu stress 或Geostress),它是岩体中存在的一种固有力学状态,是岩体区别于其它固体如土体的最基本特征。 地应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士地质学家海姆(Heim ,1905-1912)提出。他认为,岩体中有应力存在,并处于近似静水压力状态。应力的大小等于上覆岩体的自重,即岩体中各个方向的应力均等于H γ(γ为岩体的重度,H 为研究点的深度)。此后,金尼克(1926)又根据弹性理论分析,假定岩体是均匀、连续的弹性介质,提出岩体的铅垂应力为H γ,而水平应力应等于H γμμ -1的假说(μ为岩石的泊松比,μ μ-1为侧压系数)。按照金尼克的理论,海姆假说只是金尼克假说在5.0=μ时的一个特例。 然而,随着地应力现场实测资料的积累,表明在浅层的地应力并不

有限元特辑II 初始地应力平衡

有限元特辑II初始地应力平衡 技术邻作者:闷油瓶 文章所包含相关领域及技术点:应力平衡、abaqus、有限元Motivation 在ABAQUS中,提供了5种定应力平衡方法,分别是 1.(AUTOBALANCE)自动平衡法; 2.*INITIAL CONDITIONS,TYPE=STRESS,GEOSTATIC; 3.*INITIAL CONDITIONS,TYPE=STRESS,FILE=file,INC=i nc; 4.*INITIAL CONDITIONS,TYPE=STRESS,INPUT=XX.DAT; 5.*INITIAL CONDITIONS,TYPE=STRESS,GEOSTATIC,USER。 以上5种方法并不是每一种适用于所有的岩土模型,方法从易到难。方法①的自动平衡法,它省去了自重应力以及生成相应初应力文件和导入的麻烦。在(GEOSTATIC)地应力中选择自动增量步就能使用自动地应力平衡功能,还能指定允许的位移变化容限。不过自动地应力平衡支持有限的几种材料如弹性,塑性等,而其起单元也有一定的要求。 方法②为关键字定义初始地应力法,这种方法需要给出不同材料区域的最高和最低点的自重应力及其相应坐标。所采用的几何模型一般较

规则,表面水平,能够通过考虑水平两个方向的侧压力系数值来施加初始应力场。关键字定义初始地应力法只适合土体表面水平的土体,而初始地应力提取法由于外插的应力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对于材料是弹塑性的复杂土体,应力转移要通过大量的迭代才能完成,而其有可能出现不收敛的情况,平衡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 方法③是ODB导入法,这种方法可使用之前算过的ODB文件结果,也就是说提前计算一个初始应力ODB文件,定义初始应力时直接指定ODB文件即可。 方法④初始应力提取法,首先将已知边界条件施加到模型上进行计算,然后是将计算得到的每个单元的应力外插到形心点出,导出S1 1,S22,S33,S12,S13,S23六个应力分量。这种方法是最为通用的方法,可以实用于不同材料,不规则的地形,适用性强。 方法⑤是采用用户子程序SIGINI来定义初始应力场,可以定义其为应力分量为坐标、单元号、积分点号等变量的函数,要达到精确平衡需已知具体边界条件,在实际中应用较少。 N小问 I.为何要施加初始地应力? II.什么工况下,施加初始地应力? III.什么时间点施加地应力? IV.施加过程中及之后需要的注意事项?

地应力平衡方法介绍

6.19 Enhancements to the geostatic procedure Products: Abaqus/Standard Abaqus/CAE Benefits: The geostatic procedure for obtaining the initial equilibrium state has been enhanced so that you no longer have to specify initial stresses that are close to the equilibrium state to obtain a solu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original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The geostatic procedure is normally used as the first step of a geotechnical analysis; in such cases gravity loads (and possibly other types of loads) are applied during this step. Ideally, the loads and initial stresses should exactly equilibrate and produce zero deformations. However, in previous releases of Abaqus the geostatic procedure did not enforce this condition. In complex problems it may be difficult to specify initial stresses and loads that equilibrate exactly. Consequently, the displacem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equilibrium solution might be large unless a special procedure is used to enforce small displacements. The enhanced geostatic procedure allows you to obtain equilibrium in cases when the initial stress state is unknown or is known only approximately. Abaqus automatically computes the equilibrium corresponding to the initial loads and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allowing only small displacements within user-specified tolerances. The procedure is available with continuum and cohesive elements with pore pressure degrees of freedom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ess/displacement elements. The elastic, porous elastic, Cam-clay plasticity, and Mohr-Culomb plasticity material models are supported. Although the list of supported materials includes materials that exhibit inelastic behavior, the procedure is intended to be used in analyses in which the material response is primarily elastic; that is, inelastic deformations are small. The new enhancements are available from the Incrementation tabbed page when you create or edit a geostatic step in Abaqus/CAE. You must select automatic incrementation to access the new controls. The default settings for increment size and maximum displacement change are shown in Figure 6–6. Figure 6–6 The Incrementation options for a geostatic step.

矿山地应力测试方案样本

- 矿山地应力测试工作方案 湖北省XXXXXX勘察院 4月

目录 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地应力的基本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地应力的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地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中国地应力场的区域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水压致裂法试验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水压致裂法基本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的主要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水压致裂法测试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测试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参数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现场实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试成果综合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5.2 最大水平主应力的量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5.3 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 错误!未定义书签。5.4 侧压系数及应力构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分析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与岩层深度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6.1 有限元数学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法基本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6.2回归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应力知识

地应力知识 简介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随着水利水电、矿山、交通与城建等边坡、洞室及深基坑等事故的明显增加从而使人们对地应力引起较为广泛的注意与重视,所以,地应力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地应力的成因 产生地应力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也是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的问题。30多年来的实测和理论分析表明,地应力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 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它物理化学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其中,构造应力场和重力应力场是现今地应力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1大陆板块边界受压引起的应力场 以中国大陆板块为例,由于受到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推挤,推挤速度为每年数厘米,同时受到西伯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约束。在这样的边界条件下,包括发生变形,产生水平受压应力场。2地幔热对流引起的应力场 由硅镁质组成的地幔因温度很高,具有可塑性,并可以上下对流和蠕动。地幔热对流引起地壳下面的水平切向应力,在亚洲形成由孟加拉湾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的最低重力槽。 3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应力场(也称为重力场) 重力场,是各种应力场中唯一能够计算的应力场。重力应力为垂直方向应力,是地壳中所有各点垂直应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垂直应力一般并不完全

等于自重应力,因为板块移动、岩浆对流和侵入、岩体非均匀扩容、温度不均和水压梯度均会引起垂直方向应力变化。 4岩浆侵入引起的应力场 岩浆侵入挤压、冷凝收缩和成岩,均在周围底层中产生相应的应力场,其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熔融状态的岩浆处于静水压力状态,对其周围施加的是各个方向相等均匀压力,但是热的岩浆侵入后逐渐冷凝收缩,并从接触面界面逐渐向内部发展,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及热力学过程会使侵入岩浆自身及其周围岩体应力产生复杂的变化过程。 岩浆侵入引起的应力场是一种局部应力场。 5地温梯度引起的应力场 地层的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升高,一般为a=3℃/100m。由于地温梯度引起地层中不同深度不相同的膨胀,从而引起地层中的压应力,其值可达相同深度自重应力的数分之一。6地表剥蚀产生的应力场 地壳上升部分岩体因为风化、侵蚀和雨水冲刷搬运而产生剥蚀作用。剥蚀后,由于岩体内的颗粒结构的变化和应力松弛赶不上这种变化,导致岩体内仍然存在着比由地层厚度引起的自重应力还要大得多的水平应力值。因此,在某些地区,水平应力除与构造应力有关外,还和地表剥蚀有关。 二地应力的研究观点 对地应力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总的说来,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 1“静水应力式”分布的观点 它最早是海姆(Heim)于1878年提出的“静水压力”假说。 以后(1905~1912年),又提出相应的应力计算公式。1925年,金尼克也提出了弹性理论计算法及相应的公式。但事实表明,它们只能适用于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埋深较大的未受到扰动的地层。

第7章 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及应用

第7章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及应用 在土木工程或采矿工程领域中,初始地应力场的存在和影响不容忽略,它既是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重要控制因素,也是岩体所处环境条件下发生改变时引起变形和破坏的重要力源之一。因此,要想较真实地进行工程模拟仿真,就必须保证初始地应力场的可靠性。初始地应力场生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模拟所关注分析阶段之前岩、土体已存在的应力状态。本章即介绍FLAC3D中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方法及应用。 本章重点: ?常用的初始地应力场生成方法 ?常见工程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 ?路基施工过程的模拟 7.1 初始地应力场生成方法 在FLAC3D中,初始应力场的生成办法较多,但通常用的是以下三种方法,即弹性求解法、改变参数的弹塑性求解法以及分阶段弹塑性求解法。下面将以表7-1所述简单模型为例,介绍这三种生成初始地应力场的方法。 表7-1 模型尺寸、土体密度及变形参数 1×1×2 1×1×2 2000 30 10 0.35 7.1.1 弹性求解法 初始地应力的弹性求解法生成是指将材料的本构模型设置为弹性模型,并将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设置为大值,然后求解生成初始地应力场。例叙述的是采用该法生成上述简单模型的初始地应力场的过程。 例7.1弹性求解生成初始地应力场 new gen zone brick size 1 1 2 model elas prop bulk 3e7 shear 1e7 fix z ran z 0 fix x ran x 0 fix x ran x 1 fix y ran y 0 fix y ran y 1 ;开始一个新的分析 ;生成网格模型 ;设置弹性本构模型 ;设置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 ;固定z=0平面所有节点z向速度;固定x=0平面所有节点x向速度;固定x=1平面所有节点x向速度;固定y=0平面所有节点y向速度;固定y=1平面所有节点y向速度

地应力与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3.1 地应力与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地应力,又称原岩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或绝对应力,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等原因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地壳中的应力状态是各种起源应力的总和。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孔隙压力、热应力和残余应力等耦合而成,重力应力和构造应力是地应力的主要来源。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他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而重力作用和构造运动是引起地应力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对地应力的形成影响最大。 地应力测量,就是确定拟开挖岩体及其周围区域的未受扰动的三维应力状态,这种测量通常是通过多个点的量测来完成的。地应力测量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岩土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地应力对矿山开采、地下工程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实践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地应力研究是当前国际采矿界上的一个前沿性课题,近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开展了地应力的测量及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的成果。 随着矿区开采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对矿区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查明矿区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为深部矿井的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更加精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数据,以便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措施,避免和减少灾害的发生,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 地应力是引起采矿工程围岩、支架变形和破坏、产生矿井动力现象的根本作用力,在诸多的影响采矿工程稳定性因素中,地应力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准确的地应力资料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和计算,矿井动力现象区域预测,实现采矿决策和设计科学化的必要前提条件。 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开采深度的纵深发展,地应力的影响越加严重,不考虑地应力的影响进行设计和施工往往造成露天边坡的失稳、地下巷道和采场的坍塌破坏、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现象的发生,致使矿井生产无法进行,并经常引起

地应力及其测试技术

地应力及其测试技术 1、引言 岩体中的应力是岩体稳定性与工程运营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壳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由此引起构造应力。引起岩体的应力除了构造应力,还有上覆岩体的自重应力、气温变化引起的温度应力、地震力以及由于结晶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固结作用、脱水作用所引起的应力等。这些在人类工程活动之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就称为地应力或天然应力。 由于岩体中的地应力分布是及其复杂的,特别是岩体遭受地质构造运动之后应力状态更为复杂,分布规律千变万化。因此目前对于岩体中地应力的大小以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尚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成果。尽管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于地应力的现场测量和理论研究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要达到能够确切掌握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大小及其分布规律,目前还有较大的距离。 虽然目前仍难以对岩体中地应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达到确切的掌握,但是地应力状态与岩体稳定性的关系极大,它不仅是决定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各类岩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在高地应力区所进行的岩体开挖,常常会引起一系列与开挖卸载回弹和应力释放相联系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在高地应力的脆性岩体开挖时,甚至能发生岩爆现象。这些不利现象都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和运营安全,因此,岩体地应力状态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地应力的组成及其特点 2.1 地应力的组成 地应力的组成成分是地应力的来源,它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即岩体自重、地质构造运动、地形势、剥蚀作用和封闭应力。自重应力是地心对岩体的引力。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应力,包括古构造运动应力和新构造运动应力。前者是地质史上由于构造运动残留于岩体内部的应力,也称为构造残余应力;后者是现今正在形成某种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的应力,也是导致当今地震和最新地壳变形的应力。地形势与剥蚀作用引起的应力仅限于局部的应力场受到影响,例如,高山峡谷或者深切河谷底部的应力往往比较集中;地表剥蚀会使该处地应力的铅垂应力分量降低较多,而水平应力基本保持不变等等。封闭应力是地壳经受高温高压引起岩石变形时,由于岩石颗粒的晶体之间发生摩擦,部分变形受到阻碍而将应力积聚封闭于岩石之中,并处于平衡状态,即使卸载,其变形往往不能完全恢复,故称封闭应力。 2.1.1 自重应力

地应力与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地应力与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地应力,又称原岩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或绝对应力,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等原因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地壳中的应力状态是各种起源应力的总和。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孔隙压力、热应力和残余应力等耦合而成,重力应力和构造应力是地应力的主要来源。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他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而重力作用和构造运动是引起地应力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对地应力的形成影响最大。 地应力测量,就是确定拟开挖岩体及其周围区域的未受扰动的三维应力状态,这种测量通常是通过多个点的量测来完成的。地应力测量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岩土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地应力对矿山开采、地下工程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实践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地应力研究是当前国际采矿界上的一个前沿性课题,近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开展了地应力的测量及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的成果。 随着矿区开采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对矿区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查明矿区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为深部矿井的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更加精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数据,以便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措施,避免和减少灾害的发生,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 地应力是引起采矿工程围岩、支架变形和破坏、产生矿井动力现象的根本作用力,在诸多的影响采矿工程稳定性因素中,地应力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准确的地应力资料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和计算,矿井动力现象区域预测,实现采矿决策和设计科学化的必要前提条件。 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开采深度的纵深发展,地应力的影响越加严重,不考虑地应力的影响进行设计和施工往往造成露天边坡的失稳、地下巷道和采场的坍塌破坏、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现象的发生,致使矿井生产无法进行,并经常引起

地应力检测(1)

1、地质雷达检测隧道支护情况 包括隧道衬砌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隧道衬砌钢筋布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隧道衬砌钢架布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隧道衬砌的密实情况(包括二衬背后脱空及初支背后空洞、不密实)。 评判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TG F80/1-2004);参考《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33-2004)。 2、地应力检测 我国地应力测量试验和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迄今为止,地应力测量的主要方法虽然很多,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分类标准.根据测量数据特点的不同,地应力测量大体分为绝对应力测量和相对应力测量.前者主要是确定地壳应力背景值,即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后者则是观测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变化规律,通常也称为地应力监测.根据测量基本原理的不同,绝对应力测量方法又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所谓直接测量法就是利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和记录各种应力量,并由这些应力量和原岩应力的相互关系直接换算得到原岩应力值.间接测量法则是借助某些传感元件或媒介,测量和记录与岩体相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密度、泊松比、弹性波速等变化),然后通过相应的公式换算间接得到原岩应力值.目前,较为常用的绝对应力测量方法主要有水压致裂法、声发射法、钻孔崩落法、套芯应力解除法、应变恢复法等.其中,前3种方法属于直接测量方法,后2种方法属于间接测量方法.相对应力测量方法包括压磁法、压容法、体应变法、分量应变法及差应变法等.我们采用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测量存在的问题与展望: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不断向深部发展,地应力测量及监测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有:第一,测量和监测深度不足。目前,国际上最大地应力测量深度已达5100m.在德国的KTB深钻及美国的SAFOD计划中,应力测量深度一般达到2000~3000m;日本也建立了数10座深度为1000~3800m的深井观测台站.我国的绝大部分应力测量深度仅数百米,超过1000m的深井观测极为稀少,这严重制约了测量数据在空间上的代表性.第二,缺乏合理系统的地应力监测网络.我国虽然积累了大量的地应力测量数据,但数据分布不均且质量参差不齐,地应力监测台站少、布局不合理,

地应力测量方法共6页

地应力测量方法 1.水压至裂法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是通过在钻孔中封隔一小段钻孔,然后向封隔段注入高压流体,从而确定原位地应力的一种方法。水压致裂法的2种方法试验设备相同,都有封隔器、印模器,使用高压泵泵入高压液体使围岩产生新裂隙或使原生裂隙重张。 常规水压致裂法(HF法) HF法是从射井方法移植而来,假定钻孔轴向为1个主应力方向,岩石均质、各向同性、连续、线弹性,采用抗拉破坏准则,在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出现对称裂缝,其仅能测得垂直于钻孔横截面上的二维应力。在构造作用弱和地形平坦区,垂直孔所测结果可代表2个水平主应力,垂直应力约等于上覆岩体自重,裂缝方位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 HF法测试周期短,不需要岩石力学参数参与计算,适合工程初勘阶段,不需试验洞,可进行大深度测量,是目前惟一一种可直接进行深部地应力测定的方法。通过对HF法的改进,德国大陆科学深钻计划(KTB)在主孔6 000 m和9 000 m处已成功获得了地应力资料。HF法是一种平面应力测量方法,为获得三维应力,YMizutaI和M KuriyagawaE提出3孔交汇地应力测量,我国长江科学院和地壳所也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但研究表明,当钻孔轴向偏离主应力方向,其结果就有疑问,要精确获得三维地应力较困难。为此,文献[7]基于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对3孔交汇HF法测试理论进行了完善,其有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计算精度,但还有待足够的测量数据来验证。

原生裂隙水压致裂法(HTPF法) HTPF法是HF法的发展,其要求在含有原生节理和裂隙的钻孔段进行裂隙重张试验以确定原位应力。HTPF法假定裂隙面是平的,且面上应力一致。对于深孔三维地应力直接测量,HTPF法可进行大尺度的地壳地应力测试,很有发展前途。HTPF法同HF法相比,假设少,不需考虑岩石 破坏准则和孔隙水压力,在单孔中便可获得三维地应力。但用HTPF法测试费时,且裂隙产状和位置的确定误差都可降低计算精度。 2.套钻孔应力解除法 套钻孔应力解除法根据解除方式和传感器的安装部位分为探孔应力解除法、孔底应变解除法和孔壁切割解除法。探孔应力解除法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可分为孔壁应变法和孔径变形法。 孔壁应变法 孔壁应变法基于岩石各向同性、均质、连续、线弹性的假设,通过孔壁6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应变值来计算岩体的三维地应力。孔壁应变法又可分为直接粘贴方法和包体方法。CSIR型三轴应变计就是将应变元件直接贴到孔壁中。空心包体是将应变元件贴到薄筒壁中,再用胶将薄筒和孔壁粘结。还有一种实心圆柱式包体技术,由于受包体材料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影响大,已基本不用。 孔壁应变法最大的优点是单孔单点可准确测量岩体的三维地应力,缺点是:对岩石的完整性要求高,岩芯解除长度大于40~60 cm,并且在岩芯易饼化时测试很难成功;存在应变元件的粘贴、防潮、全过程测量和定向等问题;受温度变化、岩性差异影响大,测量结果离散性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