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域经济状况

重庆市区域经济状况
重庆市区域经济状况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的比较研究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的比较研究 杨成 50110202706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是各区、县间的经济发展实力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了更准确定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实力,并制定应地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平衡并加快重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必要对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价。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分类、比较和研究。研究结果将重庆市39个区(县)划分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实力薄弱四类地区,并为提升各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实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比较研究 一、引言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凭借长江“黄金水道”之便,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经济指标都比直辖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速度和水平在全国各大主要省市中都处于领先,但跟北京、上海、天津相比,重庆仍处于“直辖市初级阶段”,差距较为明显,并且其所辖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和发展水平也是有很大差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不仅反映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而且也决定了重庆市作为一个整体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自2000年国家统计局进行全国百强县排名活动以来,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的研究内容丰富、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因此,为了促进重庆市区(县)经济的持续、平衡、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提升重庆市整体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对全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对于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适合全市各区(县)实际状况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概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概念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内涵的研究,由于兴起的比较晚,理论界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是一个决定经济发展状况的时间概念和地区概念。冒小栋和李燕辉认为,经济发展和实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发展全貌,综合反映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志刚则认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实力,不仅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还应考察各区域经济对上一级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高辉灵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中,影响并决定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定义为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的总和。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 摘要:本文以人均GDP为基本评价指标,运用衡量区域经济的基本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的经济差异的现状以及从1997—2003年差异变化的特征,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经济差异调控对策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区位条件以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构成了基本市情。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特征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衡现象。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一般需要选择某一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各种统计方法来进行测算。由于资料收集的限制,本文主要依据人均GDP研究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了重庆市区县和三个经济区人均GDP 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可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县际经济差异悬殊 重庆市共有区县40个,在反映县际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方面,首先,全市县际两极差异很突出。2003年全市人均GDP最高的渝中区达25517元,最低的是酉阳县仅为1977元,两者的绝对差异高达23540元,相对差异(极值比率)高达12.91倍,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两极绝对差异为43115元,极值比率为12.97。重庆区县两极绝对差异低于全国,但相对差异接近全国水平。其次,区县总体差异也相当大。2003年全市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为6080元,反映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165,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两个指标分别为8163元和0.627。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低于全国,但加权变异系数高于全国水平,说明重庆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大的相对差异。 2、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地带性差异显著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按照重庆直辖以前的行政区划,可将重庆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带。西部为直辖前的小重庆市,东部则为原涪陵、万县、黔江三地市。重庆西部地区面积不到全市的30%,人口约占全市的一半,但2003年GDP占全市的比例达70.9%,而东部仅占29.1%;西部地区人均GDP达10086元,而东部仅4228元。重庆市经济重心明显向西部地区倾斜。其次,三大经济区差异显著。重庆市的“十五”规划进一步根据经济地理特点将市域划分为都市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都市经济圈包括重庆市主城区再加上近郊的渝北区、巴南区9个区;渝西经济区主要由原重庆市除都市经济区以外的12个区县构成;三峡经济区主要由原涪、万、黔三地的绝大部分区县组成,共19个区县。2003年,都市经济区、渝西经济区和三峡经济区的人均GDP的标准差为5273元,加权变异系数为0.584,加权变异系数也略高于全国东、中、西三个地带水平。2003年都市经济区与渝西经济句的绝对差异为8882元,相对差异为2.31倍;渝西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绝对差异为2660元,相对差异为1.59倍;都市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的绝对差异达11542元,相对差异达3.68倍。重庆三个地区的经济差异明显,其中尤其以都市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差异最显著。 3、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圈层分布格局 根据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还可将重庆所辖区县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人均GDP 指数高于全市平均值的1.5倍,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双桥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北碚区,除双桥外,其余皆属于重庆市主城区。该圈层是重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2.7%和12.6%,但创造了全市33.6%的GDP,为

重庆市开州区域经济报告

经济学2班201451240 陈永兰 重庆市开州区域经济报告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北邻城口;东邻巫溪、云阳;南接万州;西南邻梁平;西与四川省的宣汉、开江两县接壤。介于东经107°55′48″~108°54′之间,属国际东7时区。是重庆市区通往巫溪、城口的必经之地。公路距万州区78千米,距云阳新县城70千米,距重庆(经开江县任市镇)300多千米,距巫溪县198千米,距城口县240余千米,距达州市160千米。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全县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人,均占重庆市的1/20。辖40个镇乡街道、437个村、72个社区。东汉建安21年以“汉丰”为名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开州区距重庆市280公里。北依巴山,南近长江,西与四川省接壤。开州区是一个人口大区、资源大区、农业大区,同时也是一个移民大区,三峡工程建成蓄水以后,受淹陆地面积达45平方公里,涉及11个乡镇,淹没搬迁总人口15万人,比整个湖北省受淹人口的总数还多,是库区内最大的淹没县。而有着将近1800年历史的开县旧县城,也将沉入水下。 2016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开县,设立开州区,并于7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 开州目前的发展状况: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59784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可比价)。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25284万元、1651438万元、108306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14.6%、10.3%。三次产业对开县生

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1%、62.1%、31.8%,分别拉动开县生产总值增长0.7、7.2、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6.1:51.3:32.6调整为16.1:50.7:33.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 年末全县县内就业人员70.26万人,比上年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就业29.23万人,比上年减少3.8%;第二产业就业21.67万人,比上年增加2.6%;第三产业就业19.36万人,比上年增加4.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亿元,扶持6500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2.6万人。 开州的发展优势:开州是国家发改委明确的重点开发区,30分钟内可到达万州机场、长江深水港、火车站。市场辐射广,200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人口达3000多万;500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人口3亿多,是重庆、四川、湖北、陕西四地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潜在区域性市场巨大。气候较好,因为盆周山地阻挡,寒潮不易入侵,故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风带来大量温暖空气,夏季雨量充沛、温湿适度。开县能源非常丰富,煤炭资源理论储量2.5亿吨;全县发电机容量达76.2万千瓦;天然气探明储量2650亿立方米,属国家大气田,中美合资的川东北天然气项目年采输气在40万方以上。今日开县,文化厚重,资源丰裕,享有西部大开发、三峡后续扶持、城乡统筹发展、扶贫开发等叠加优惠政策,加上开县综合以上政策,出台一系列推动县域发展的优惠政策,创业兴业服务平台齐备,投资环境优越,正逐步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政策最优的地区之一。 开州存在的问题有:开州四面环山,城市扩展有大量的山地,大大的加剧了建设成本。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旅游产业化程度较低,管理规范化欠缺,旅游宣传力度不强。交通不便利,离主城较远,只有公路交通,无铁路、轻轨,道路规划差,容易造成道路瘫痪。然后,教育水平低,人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大多数外出务工,就业水平低。因此,需要(一)以实施生态涵养建设为重点,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二)以实施浦里工业新区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三)以实施环湖开发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四)以实施旅游开发建设为重点,发展壮大(六)以实施大通道建设为重点,构建区域发展新格

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34389.html, 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宁海涛张敬伟熊华怡 来源:《商情》2013年第43期 【摘要】通过对学术定义的理解,本文认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区域间经济差异的不断缩小、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本文选用Moran I 系数、基尼系数、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综合衡量重庆市“一圈两翼”协调发展状况。实证结论显示:近十年2003至2012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表明重庆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是有效的。 【关键词】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一、引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13亿人口的 发展大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构成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 在学术领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有大量的文献对其内涵、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做出了分析和探讨。虽然很多文献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研究。相对缺乏了对于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 自2007年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在西部担当者现先试先行的角色,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多年居西部前列,但是由于重庆市农村、大库区等特点构成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明显。2006年末“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 综上,本文试图通过阅读和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定义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意见。 二、评价方法 本文按照如下步骤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1.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找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2.选取合适且易获得指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描述刻画。3.建立模型并进行评判。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

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时间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I 1、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2、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理论基础 (3) 2.1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 (3) 2.1.1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3) 2.1.2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4) 3、各区县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趋势分析 (6) 3.1各区县经济差异的测定指标 (6) 3.2各区县经济发展差异趋势分析 (7) 4、主成分方法的简介 (9) 4.1主成分分析概述 (9) 4.2主成分分析方法 (9) 5、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12) 5.1指标的选取 (12) 5.2主成分分析 (12) 5.2.1确定主成分个数 (13) 5.2.2确立主成分Fi的表达式 (14) 5.2.3主成分综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4)

5.3聚类分析 (16) 6、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 (18) 6.1消费、投资两大因素 (18) 6.2自然地理因素 (18) 6.3政策因素 (18) 7、结论与建议 (20) 7.1结论 (20) 7.2缩小重庆市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政策建议 (20) 7.2.1加强落后地区的政策扶持和创新体制机制 (20) 7.2.2建立对口支援、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20) 7.2.3引导人才、科技、资本的合理流动 (21) 7.2.4扶持龙头产业和特色产业 (21) 7.2.5建立和培育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22)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23) 文献综述 (25)

重庆市地区经济分析

2014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分析 2014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区域经济发展 思路,扎实推进“五个重庆”和“两江新区”建设,加快实施“民 生十条”、“共富十二条”,全市各经济板块活力不断增强,区域 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2014年“一圈” 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圈 翼”人均GDP 之比为2.16:1,比2010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一、“一圈两翼”协调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缩小三大差距”战略指导下,全市加快体制创新,强化项目支 撑,促进“一圈两翼”协同发展,经济增长迈上新台阶。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重庆区域经济形势分析

2008年重庆区域经济形势分析 2008年,“世界糟”,次贷风暴、美元疲软、油价飙升、粮价高涨、全球通胀;“中国奋”,各种灾难让我们奋起,各种成就让我们振奋;“重庆稳”,全年尽管高开低走,但总体上仍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重庆区域经济乘风破浪,迎难而上,虽有回落,但还是保持了较快发展。 一、2008年重庆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2008年重庆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海洋中激流勇进。“一圈”实现增加值3959.27亿元,增速为13.6%,经济发展稳步前行;“渝东北翼”实现增加值856.99亿元,增速为17.1%,“渝东南翼”实现增加值280.40亿元,增速为16.4%,经济发展铆劲推动。(见下图) (一)区域发展态势 “一圈”平稳,“两翼”发展升级。分区域看经济总量,“一圈”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74.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渝东北翼”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19.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渝东南翼”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6.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从经济影响力看,由于总量偏小,“两翼”虽然增长势头强劲,但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力仍然有待提高。分区域看经济增

长速度,“两翼”经济发展表现优异,拉动地区经济上扬,“渝东北翼”增速居于首位,高于全市2.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一圈”、“渝东南翼” 3.5和0.7个百分点,比去年提高1.6个百分点;“渝东南翼”经济增长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高于“一圈”2.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两翼”地区与“一圈”差距进一步缩小,人均增加值“两翼”与“一圈”比例由2007年的0.418:1上升为2008年的0.432:1,差距缩小了1.4个百分点。 2008年“一圈两翼”GDP 贡献率与拉动率 单位:亿元、% (二)产业发展态势 1、农业经济发展稳中有升 随着全市农业基础设施的增强,“一圈两翼”农业稳步上升。2008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9.31亿元、175.89亿元、60.20亿元,增速分别为6.5%、7.3%和6.8%,比前三季度分别提高0.2、0.3和0.5个百分点;与大灾之后恢复性增长的2007年比较,“一圈两翼”分别回落2.9、3.1和1.3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有所回落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第二产业影响明显。2008年“一圈两翼”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重要讲话精神,适应重庆“一圈两翼”的战略发展新格局的需要,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及其附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的精神和具体要求,在全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原《重庆市生态功能区》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更新、补充与修改,通过系统分析全市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对原《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了修编。 一、区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三峡库区的重要生态环境地位,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前提,以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和“一圈两翼”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为目标,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人居生活质量。 (二)区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开发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 发生学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的关系,确定主导因子及区划依据。 区域相关原则。综合考虑自然区域和行政区域,妥善处理区县级尺度和全市尺度的关系。 相似性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区。 区域共轭原则。任何一个生态单元必须是完整的个体,不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第34卷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4月V o l.34 N o.4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A p r. 2012 文章编号:16739868(2012)04012905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① 华娟1,涂建军1,卢德彬1, 张戈1,杨爱秋2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2.腾冲县民族完全中学,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在对2000-2010年重庆市各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A r c g i s9.3空间分析功能,对重庆经济发展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重庆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显著上升,但各区域间的差异仍比较明显;在 一圈两翼 这一空间格局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 一圈 高二 两翼 低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空间范围成反比; 一圈 内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圈层分布, 两翼 内则出现具有一个弱核的单中心结构.2000-2010年重庆经济发展水平遵循空间距离衰减规律, 一圈 始终高于 两翼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主城区中心地位不断提升, 一圈 与 两翼 间经济差异仍比较明显. 关键词: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差异;重庆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与社会现象,适度的差异有利于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但过大的差异不仅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危及到社会稳定[1-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体上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差异明显的问题,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差异不断发生变化,引起了我国政府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4].不少学者从不同的尺度二方面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如对省域或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二旅游经济差异等的研究[5-6].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采用单一的人均G D P这一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差异[7],采用综合指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区二县为研究单元,通过统计软件与空间分析软件对综合指标的处理,分析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拟为促进重庆区域协调发展二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相关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介于东经105?11?-110?11?二北纬28?10?-32?13?之间,与四川二贵州二湖南二湖北二陕西等省接壤.重庆市现辖19个区二21个县,全市总面积为8.23?104k m2.2010年总人口3303.45万人,人均G D P27475.3元.其中,在重庆所界定的 一圈两翼 空间格局下, 一圈 二渝东北翼二渝东南翼所占面积分别为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34.73%,41.22%,24.50%,其G D P分别为6145.32亿元二1347.53亿元二432.73亿元,人均G D P分别为34827元二14323元二16019元. 2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资源禀赋二区位二人文社会经济二政策等.单一指标法虽然简 ①收稿日期:201107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0117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 D J K2009C102). 作者简介:华娟(1988),女,云南禄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研究. 通信作者:涂建军,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