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传染病信息2014年08月30日第27卷第4期Infect Dis Info,Vol.27,No.4,August 30,2014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张云辉,王

姝,陈玉琪,李

[摘要]发现于1976年的埃博拉出血热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曾多次在非洲中西部暴发流行,病

死率高达50%~90%。然而目前仍然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始于2014年初的非洲西部暴发疫情是该病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该病发现以来的总和,WHO 宣布本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公共卫生和医疗部门正在通力合作抗击这一烈性传染病。本文就该病研究现状及本次疫情暴发以来的一些特点进行回顾。

[关键词]传染病;出血热,埃博拉;治疗学;综合预防[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12.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134(2014)04-000Ⅲ-6

Research advances in Ebola virus disease

and disease update in the 2014Ebola outbreak

ZHANG Yun-hui,WANG Shu,CHEN Yu-qi,LI Jun *

Editorial Board,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Beijing 10003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lily6080@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

[Abstract]Ebola virus disease (EVD)is a severe,often fatal illness in humans,with high infectivity,high pathogenicity and high mortality rate.It first appeared in 1976,and several outbreaks of EVD have occurred in Western and Central Africa,with a case fatality rate of 50%-90%.However,no licensed vaccine and antiviral agent for EVD are available for use.The outbreak occur-ring in Western Africa in 2014is the most severe outbreak of EVD in history,and the number of the infected and dead cases is lar-ger than the total number of those cases in the previous outbreaks of EVD.WHO declared the 2014Ebola outbreak to be an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and currently,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settings are making common efforts to com-bat this virulent disease.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EVD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2014Ebola out-break.

[Key words]communicable diseases;hemorrhagic fever,Ebola;therapeutics;universal precautions

始于2013年12月暴发于几内亚的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高病死率的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 )疫情,是本病被发现38年来规模最大、最严重且最复杂,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疫情目前已经蔓延到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截至2014年8月16日,累计发生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2240例,死亡1229例。WHO 于8月8日宣布本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已经引起全球各方广泛关注,多国防疫和医疗力量相继加入到了抗击本次疫情的行动中[1-2]。现将EVD 研究现状及本次疫情暴发以来的一些特点综述如下。1

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 )是EVD 病原体,发现于1976年。1976年6—11月,在非洲中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现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生出血热暴发流行,随后发现该病病原体为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EBOV 。目前已鉴定的EBOV 有5

种亚型: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科特迪瓦

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4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感染扎伊尔型、苏

丹型和本迪布焦型的病死率为50%~90%[3]。

自1976年至今,扎伊尔型在全球25次疫情暴发中占15次。引起本次疫情的病原体仍然是扎伊尔型,病原体于2014年2月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确定,病例样本来源于几内亚[4]。

EBOV 属于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其形态包括杆状、丝状及“L ”形,病毒粒子长度平均l000nm ,直径70~90nm 。EBOV 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 ,长度为18.9kb ,依次编码核蛋白(NP )、病毒结构蛋白(VP35,VP40)、糖蛋白(GP )、额外病毒结构蛋白(VP30,VP24)及RNA 依赖RNA 聚合酶(L )。GP 是病毒表面棘突的惟一结构蛋白,它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破坏微小血管的完整性,引起血管渗漏。VP40是与病毒内膜相关的基质蛋白,在病毒以颗粒方式在宿主细胞芽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P24为小型膜蛋白,可能与病毒的组装和出芽释放有关。GP 、VP40和VP24在病毒粒子装配、出芽及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5]。

[作者单位]100039北京,《传染病信息》杂志社(张云辉、王姝、陈玉琪、李军)

[通讯作者]李军,E-mail:lily8060@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

传染病信息2014年08月30日第27卷第4期Infect Dis Info,Vol.27,No.4,August 30,2014

年份

201220122012201120082007200720052004

2003年11—12月2003年1—4月2001—20022001—200220001996

1996年7—12月1996年1—4月1995199419941979197719761976

国家

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乌干达乌干达

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苏丹刚果刚果刚果加蓬乌干达南非(前加蓬)加蓬加蓬

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加蓬苏丹

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

刚果民主共和国

病毒分型本迪布焦型苏丹型苏丹型苏丹型扎伊尔型本迪布焦型扎伊尔型扎伊尔型苏丹型扎伊尔型扎伊尔型扎伊尔型扎伊尔型苏丹型扎伊尔型扎伊尔型扎伊尔型扎伊尔型塔伊森林型扎伊尔型苏丹型扎伊尔型苏丹型扎伊尔型

病例数57724132149264121735143596542516031315152341284318

死亡数294171143718710729128445322414521254031221151280

病死率(%)

51-71-442571--8390758253-756881-6065-5388

表1前24次疫情暴发情况[7]

Table 1

Chronology of previous 24EVD outbreaks [7]

注:分母小于20者未计算百分率

EBOV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h ,

100℃5min 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

甲醛、次氯酸和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6]。因此,

EVD 虽然传染性强,

病死率高,但是EBOV 在外界抵抗力并不是很强,这有利于消灭外环境的病毒。2

流行概况

从1976—2012年共报道24起疫情,全部发生在非洲中西部,平均病死率达67%。扎伊尔型引发的疫情次数最多,其引发的疫情病死率为44%~90%。苏丹型引发的疫情次数居第二位,病死率为41%~71%[7]。见表1。

目前推测本次疫情源头(零号患者)很可能是

几内亚的1名2岁男童。2013年12月,

该男童开始出现发热、黑便、呕吐等症状,发病4d 后死亡。该男童死亡后,其母亲、姐姐和祖母先后出现发热、呕吐及血热症状,亦相继死亡,最后发病的祖母于2014年1月1日死亡。参加男童祖母葬礼的人陆续出现了相同症状,疫情逐渐向周围地区蔓延,并有大量死亡病例[4]。2013年3月几内亚卫生部确定该地区暴发EVD 疫情。此后疫情迅速向周边的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蔓延,成为本病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暴发疫情。

据WHO 统计,从2014年3月末首次正式报道至8月16日,西非地区已累计出现确诊、疑似和可

能感染病例2240例,死亡1229例,目前患者最多

的国家是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表2)[1]

。与患者及死者密切接触的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成为感染率最高的人群。由于当地医疗资源缺乏、部分地区感染控制措施不当、当地的某些丧葬风俗以及部分居民对医护人员不信任,导致疫情有失控的趋势。一些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部分国家关闭边境,停止了交通运营。WHO 于8月14日在官方网站声明“疫情暴发地区工作人员发现的证据显示,报道的

病例数和死亡人数低于实际数字”[8-10]

3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EBOV 的患者和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EBOV 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一般认为自然宿主存在于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雨林中。有研究发现疫区的家养犬由于撕咬病死的动物而产生轻度感染症状,EBOV 特异性抗体检

传染病信息2014年08月30日第27卷第4期Infect Dis Info,Vol.27,No.4,August 30,2014

出率高达25%[6,11-12]

。EBOV 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4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患者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被感染。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病毒是否通过气溶胶传播须要进一步确认。目前未发现经空气、食物和水传播的证据[6]。

本次疫情最新资料显示,主要高危人群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医护人员。患者血液中有很高滴度的病毒。另外,当地某些与死者近距离接触的特殊丧葬习俗也是导致本次感染人数剧增的原因之一[6,10]。5

人群易感性

人对EBOV 普遍易感,无年龄和性别差异。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群,这与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据WHO 公布的关于本次疫情的最新信息(截至8月16日),在疫区服务的医务人员中有170名感染,其中81例已经死亡,医务人员感染率达25%[1]。6

发病机制

EBOV 通过黏膜、破损的皮肤或非肠道方式进入患者体内,由初期感染部位转移至局部淋巴结,继而发生病毒血症,转移至肝、脾和肾上腺等。EBOV 可侵袭哺乳动物体内多种组织细胞,如巨噬细胞、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和肾上

腺皮质细胞等。病毒进入血流后会释放出促进凝血相关蛋白,促发凝血机制,导致凝血因子失调及后续的凝血功能障碍,使微小血管内产生凝血,致肝、脾、肾及肾上腺等器官缺血坏死,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此外,病毒感染机体产生炎性信号蛋白和破坏血管壁的一氧化二氮,导致血管渗漏。患者血压过低和类固醇合成功能受损与肾上腺皮质坏死有关[12-14]。7

临床表现[6,

12,14-15]

本病潜伏期为2~21d ,

一般为5~12d ,目前资料表明在潜伏期无传染性。患者急性起病,迅速出现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及结膜充血等症状,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有些患者出现剧烈水样腹泻,导致严重脱水症状。皮疹患者在病程第5~7天时皮肤可能会出现弥漫性的红色斑丘疹,通常涉及面部、颈部、躯干和上肢皮肤。病程第3~4天后可进入极期,患者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肤黏膜出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危重患者可出现低血压、低血容量休克等,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通常在发病初期出现更严重的临床表现,出现严重出血倾向、无尿、呃逆和呼吸急促时提示预后不良。非死亡病例中,患者可能先发热数日,然后在病程第6~11天逐渐好转。发病后2周仍存活者,则存活率可望达到70%。存活患者需要较长的康复期。8

实验室检查

8.1常规化验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并经常伴随淋巴细胞减少,出现异形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这些指标随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出现和发展而变化。肝脏转氨酶升高,AST 水平超过ALT ,但是目前文献中尚缺乏具体数值范围。可出现蛋白尿,随

着肾损伤的加重,血尿素氮和肌酐进行性升高[12,14]

。8.2病原学检测

8.2.1核酸及病毒抗原检测国际上目前对EBOV 感染诊断主要靠荧光PCR 检测病毒核酸,用酶联免疫法检测EBOV 核蛋白抗原。发病后3d 内,血标本中EBOV 核酸及抗原检出率低,发病后3~10d 检出

率高[12,14]

8.2.2抗体检测检测血清中特异性EBOV IgM 抗体和IgG 抗体,IgM 抗体阳性可确诊,

单份血清IgG 项目几内亚

病例数死亡数利比里亚

病例数死亡数尼日利亚

病例数死亡数塞拉利昂

病例数死亡数合计

病例数死亡数

新发*2414485330381711384

确诊3962522001781247753261383760

可能140140444202003434618376

疑似72190863039523993

合计54339483446615484836522401229

表2西非4国病例数统计(例)(截至2014年8月16日)[1]Table 2Cases from EVD in 4countries in Western Africa,as of 16August 2014(cases)[1]

注:*2014年8月14—16日报告的新病例;利比里亚数据为15—16日统计数字

传染病信息2014年08月30日第27卷第4期Infect Dis Info,Vol.27,No.4,August 30,2014

抗体阳性提示曾感染EBOV ,双份血清IgG 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或以上者可确诊。最早可从发病后2d 的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 抗体,IgM 抗体可维持数月。发病后7~10d 可检出

IgG 抗体,IgG 抗体可维持数年。多数患者抗体出现

于起病后10~14d ,也有重症患者始终未能检出抗体。间隔1周及以上的2份血标本IgM 抗体阳转或IgG

抗体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具有诊断意义[6,12,16-17]

8.2.3病毒分离采集急性发热期患者血标本,

用Vero 、Hela 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一般发病1周

内血标本病毒分离率高。但是因为须在生物安全防

护水平(biosafety level,BSL )-4实验室进行,国内目前尚无法开展此项目[6]。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8月15日发布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

案(第二版)》[6]

规定: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关活动严格按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要求,在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开展。病毒培养在BSL-4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在动物BSL-4实验室、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3实验

室、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无感染性材

料的操作在BSL-1实验室中进行。上述规定明确指出了病毒分离及培养、动物感染实验、抗原抗体和核酸检测等病原学方面的实验应该在BSL-4/BSL-3实验室进行。虽然对于常规标本的检查环境无更明确具体的规定,如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便常规、腹腔和胸腔积液检查环境,但是根据文件的总体要求,这些也应该在相应实验室进行。比如血常规和血生化自动化分析仪可以做到与血样品试管无缝连接,但是血常规和血生化仪吸管的清洗消毒环节应引起重视。另外,血或其他标本涂片检查、尿常规、便常规、腹腔和胸腔积液等检

查环境从细节方面应予以重视。

9诊

断EVD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3方面资料。病毒分离、核酸阳性、IgM 抗体阳

性或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的病原

学检测中任何1项阳性即为确诊依据。目前大部

分国家(包括中国)因无BSL-4实验室,无法进行

病毒分离,所以病原学诊断主要依据抗原、抗体及

核酸检测。

10治

疗目前无针对EBOV 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措

施是对症和支持治疗,重点是针对电解质紊乱、缺氧、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患者早期往往

会出现脱水,须静脉或者口服补液。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注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者应输注血小板。应

积极预防和救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于急性肾衰竭者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应积极救治急性肝衰竭。在抗病毒方面,干扰素似乎可以起一些作用,能够部分纠正病毒对机体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有报道称使用干扰素后,在感染EBOV 后必死的猴群中约33%存活[12,14,18]

。近10年来,针对EBOV 药物和疫苗研发的努

力不断加强,但是研究只限于实验室层面,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面对本次严峻疫情无药可医的情况,WHO 于8月12日声明相关专家已达成一致意见:

“考虑到本次埃博拉疫情的特殊情况,并在特定条件都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把疗效和不良反应未知的未经证实的干预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措施符合

医学伦理”。首先响应此声明的是一种混合单克隆抗体药物ZMapp 。ZMapp 由3种单克隆抗体混合制成,该抗体是中和抗体,也可激发体内非特异性免

疫应答。该药研发已经进行了10年,目前仍处于小鼠和猴子层面。8月初2名在非洲感染EBOV 的美国医护人员在本国接受了ZMapp 的试验性治疗,目前病情出现好转,但感染EBOV 的西班牙75岁牧师帕哈雷斯使用该药后仍然死亡。尽管如此,应利比里亚请求,美国将仅存的少量ZMapp 送抵利比里亚,目前正应用于3名患病医生,效果仍然在期待中[19-20]。另外,我国已经具备很好的多元性抗体的制备能力,掌握了EBOV 的抗体基因,启动治疗性

抗体的生产程序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21]。目前尚无疫苗获批准用于预防EVD ,但有几种临床试验疫苗正在开发中。传统的EBOV 弱毒疫苗

往往不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并且弱毒疫苗还具有潜在的散毒风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敲除病毒毒力基因制备的弱毒疫苗可有效保护致死剂量病毒感染的小鼠和猪。DNA 疫苗利于抗体和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产生,为老鼠和豚鼠提供较好的保护,但是对非人灵长类动物保护率较低。病毒样颗粒疫苗有效解决了弱毒疫苗毒力强的危险,且能避开机体的免疫清除反应,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疫苗[22]。

但目前为止,

全球范围内尚无针对该病毒已完成临床试验的可用疫苗,因为缺乏BSL-4实验室,

传染病信息2014年08月30日第27卷第4期Infect Dis Info,Vol.27,No.4,August30,2014有些疫苗甚至尚未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对于本次疫

情防控来说,寄于疫苗的希望仍然渺茫。

11预防

传染病预防遵循的一般原则是隔离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于人群普遍易感EVD且无有效的获批疫苗,所以预防重点放在前2项措施,严格隔离和控制传染源、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以及加强个人防护。

控制传染源: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将传染源阻拦在国门外或非疫区外;对患者和疑似病例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密切观察接触者,医学留观时间为本病的最长潜伏期即21d[6]。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自身防护,防止医源性传播,对患者用具、排泄物和分泌物严格消毒,患者尸体及时就近焚烧。

以上措施是控制EVD的关键措施。此次EVD 疫情发生后,WHO及美国依托多年对EVD的研究经验,紧急制订了多项细化的防控措施[23-28],用以指导全球疫情防控与研究。

我国卫生计生委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近期制订了从检验检疫到治疗、从预警到生物安全的各项方案,相继公布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等一系列方案,细化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各个环节,切实保证应急措施的完善[6,17,29-32]。

12展望

对于EVD,目前仍有太多的问题须要解决: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尚不清楚,病毒致病机制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病理生理学方面仍未明了,疫苗和有效抗病毒药物仍然未研发成功,暴发疫情在非洲频繁发生[33-34]。本次EVD疫情非常严峻且近于失控,在人类生物医学已经发展到基因水平的今天,对待EBOV仍然没有直接消灭的办法,国内外出台的一系列防控措施,核心内容还是采用一百年前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先驱伍连德先生成功防控我国东北地区鼠疫疫情时采用的古老而有效的办法——

—隔离,即将疫区与非疫区隔离,将患者与非患者隔离,将病毒与人体隔离。或许某一天人类能研制出有效抗EBOV的疫苗和药物征服EVD,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仍然会不断有未知的微生物在某个时候传到人类引发另一轮的疫情。所以,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及其他动物的和谐相处以达到One Health境界,是我们在本次疫情之

后要考虑的长远问题。

[1]WHO.Ebola virus disease update-West Africa[EB/OL].[2014-

08-18].http://www.who.int/csr/don/2014_08_19_ebola/en/.

[2]中国新闻网.世卫组织宣布埃博拉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状

况[EB/OL].[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world/2014-

08/08/content_33186340.htm.

[3]刘阳,史子学,马玉堃,等.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检

测埃博拉病毒方法的建立[J].病毒学报,2012,28(5):567-571.

[4]Kathy Jones.Ebola outbreak traced back to2-year-old toddler in

Guinea[EB/OL].[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news/e-

bola-outbreak-traced-back-to-2-year-old-toddler-in-guinea-

139887-1.htm.

[5]许黎黎,张连峰.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

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1):70-7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方案(第二版)[J].传染病信息,2014,27(4):Ⅰ-Ⅱ.

[7]WHO.埃博拉病毒病[EB/OL].[2014-08-18].http://www.who.int/

mediacentre/factsheets/fs103/zh/.

[8]医学论坛网.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EB/OL].[2014-08-18].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show/index/2313.

[9]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Ebola Outbreak in West Africa

[EB/OL].[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vhf/ebola/outbreaks/

guinea/index.html.

[10]搜狐网.埃博拉疫情被严重低估世卫组织应对计划将延长[EB/

OL].[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20140816/n40349367-

4.shtml.

[11]Vogel G.Infectious disease.Are bats spreading Ebola across sub-

Saharan Africa?[J].Science,2014,344(6180):140.

[12]杨东亮.埃博拉出血热[M]//范学工.新发传染病学.长沙:中南大

学出版社,2007:113-121.

[13]科学网.世卫组织:埃博拉疫情被大大低估[EB/OL].[2014-

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htmlnews/2014/8/301277.shtm.

[1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向美国CDC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埃

博拉出血热信息[EB/OL].[2014-08-18].http://www.chinacdc.

cn/jkzt/crb/ablcxr/jszl_2273/201408/t20140812_101114.htm.

[1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CDC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定义[EB/

OL].[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jkzt/crb/ablcxr/jszl_22-

73201408/t20140812_101113.htm.

[16]WHO.埃博拉病毒病常见问题[EB/OL].[2014-08-18].http://

www.who.int/csr/disease/ebola/faq-ebola/zh/.

[1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二版)

[EB/OL].[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jkzt/crb/ablcxr/

jszl_2273/201408/t20140818_101321.htm.

[18]龙宝光,王贤才.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22(3):214-216.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世卫组织:向埃博拉患

者提供实验药物符合伦理[EB/OL].[2014-08-18].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yjb/fkgztpxw/201408/c614e556fdf34b6cacb125d7d24-

6247d.shtml.

[20]中国日报网.利比里亚埃博拉患者将试用新药治疗[EB/OL].

[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hqgj/jryw/2014-08-

12/content_12183971.html.

[21]新华网.中国全力准备应对埃博拉已具备诊断试剂研发能力

[EB/OL].[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health/2014-

08/14/c_1112080412.htm.

[22]刘阳,马永志,史子学,等.埃博拉出血热[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

报,2011,27(11):1028-1030.

[2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WHO埃博拉出血热暴发应对策略行

动计划[EB/OL].[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jkzt/crb/Ⅶ

传染病信息2014年08月30日第27卷

第4期Infect Dis Info,Vol.27,No.4,August 30,2014

ablcxr/jszl_2273/201408/t20140816_101280.htm.

[24]U.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Infection preven -

tion and control recommendations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known or suspected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in U.S.hospitals

[EB/OL ].[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vhf/ebola/hcp/infection -prevention-and-control-recommendations.html.

[25]U.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eneral approach

to the returned traveler [EB/OL ].[2014-08-18].http://wwwnc.cdc.

gov/travel/yellowbook/2014/chapter-5-post-travel-evaluation/fever-in-returned-travelers.

[26]U.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ase definition

for ebola virus disease (EVD)[EB/OL ]

.[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vhf/ebola/hcp/case-definition.html.

[27]U.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Interim guidance

for monitoring and movement of persons with ebola virus disease

exposure

[EB/OL ].[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vhf/ebola/hcp/monitoring-and-movement-of-persons-with-exposure.html.[28]U.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Interim guidance

for specimen collection,transport,testing,and submission for pa -

tients with suspected infection with ebola virus disease [EB/OL ].

[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vhf/ebola/hcp/interim-guidance-specimen-collection-submission-patients-suspected-infection-e -

bola.html.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埃博拉出血热疫

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EB/OL ].[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jkj/s3577/201408/4df4931fb91742198-13f3fcd0f54f65e.shtml.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埃博拉出血热病

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EB/OL ].[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jkj/s3577/201408/4df4931fb9174219813f3fcd0f5-4f65e.shtml.

[3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EB/OL ].[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jkzt/crb/ablcxr/js -zl_2273/201408/t20140818_101321.htm.

[3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

[EB/OL ].[2014-0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jkzt/crb/ablcxr/jszl_2273/201408/t20140818_101321.htm.

[33]鲁会军,金宁一,张英.埃博拉出血热

[J ].传染病信息,2007,20(2):97-99,106.

[34]张玲霞,王永怡,陈玉琪,等.2012年传染病热点回顾[J ].传染病

信息,2013,26(1):10-16.

(2014-08-18收稿2014-08-20修回)

(责任编委李军本文编辑陈玉琪)

本刊对统计学方法有如下要求:

(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2)研究设计。应描述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应说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成组设计、自身配对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药物临床试验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设计方法等。研究设计应围绕3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 ±s 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分位数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类型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发生率和构成比的概念。(4)统计学检验方法的选择。应写明所使用统计软件名称及版本号,应描述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对于计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 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计数资料,应具体分析实验设计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检验方法,不应盲目套用卡方检验。对于回归分析,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5)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 <0.05(或P <0.01)时,应表达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表达为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6)统计量和P 值。必须给出检验统计量和相应P 值的具体值,均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如:t =3.345,P =0.016等,不能仅仅只有P 值。当涉及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检验结果的同时,应给出95%可信区间。

本刊对统计学方法的要求

!!!!!!!!!!!!!!!!!!!!!!!!!!!!!!!!!!!!!!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作者:张云辉, 王姝, 陈玉琪, 李军, ZHANG Yun-hui, WANG Shu, CHEN Yu-qi, LI Jun 作者单位:《传染病信息》杂志社, 北京,100039

刊名:

传染病信息

英文刊名: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4(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Periodical_crbxx201404003.aspx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 按照卫生局《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提高我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意识和应急水平,检验处置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我院决定组织开展一次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演练,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1、检验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防控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规的诊治、转诊已确诊或疑似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目的。 2、检验应急组织协调能力。 3、检验专业人员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 (一)组织指挥:医院应急演练工作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处理的组织指挥,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与进度。 (二)医疗救治专家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按照医院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组织专家对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进行会诊,并开展临床救治工作。 (三)传染病防控管理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负责组织开展院感染控制、消毒以及疫情网络上报工作。 (四)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负责应急演练药品、器械、设备、车辆、通讯和防护物资的分配。 (五)信息管理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救治信息的收集和统计汇总,总结应急演练情况。 三、演练的时间及地点 2014年10月17日下午14:00,感染疾病科。 四、演练容 1、诊断救治能力。

2、个人防护能力。 五、演练脚本【总用时:120分钟(14:00~16:00)】 【背景设置】患者闻某,男,32岁,从事海外导游工作,10月15日,患者从几亚出国归来后出现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于10月17日14时,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体温筛查为39.8℃;门诊预检分诊护士询问流行病学史,确认有疫区工作史后,为患者佩戴外科防护口罩,并引领至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医生立即进行诊治,查体:T:39.70℃P:10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口唇红润,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两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软,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上肢肩部散见麻疹样皮疹。血常规示:WBC:18.6×109/L,N:85%,L:51%,Hb 110 g/L,PLT:131×109/L。以“重症肺炎”收入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会诊,进一步检查血液生化,凝血五项:PT:19.5s 、APTT:44.9 s 、TT:22.7 s、FIB:4.2 g/L、INR:2.57。C 反应蛋白:183mg/L。对症给予头孢他定、阿奇霉素、鱼腥草抗感染,补液等治疗,体温仍持续39℃以上。根据患者主诉和临床表现,感染疾病专家组分析高度怀疑病人可能感染“埃博拉出血热”。 演练步骤1【用时:20分钟(14:00~14:20)】: 1、在门诊大厅正门处,由院长下达演练正式开始指令。 2、门诊预检分诊护士对患者进行体温筛查、询问病史,为患者佩戴外科防护口罩,然后将患者从医院外围引领至发热门诊。

埃博拉出血热全员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1)

埃博拉出血热全员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科室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是2-21天,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半数病人可有咽痛及咳嗽。(10分) 2、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10分) 3、埃博拉防控工作中强调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等五早。(5分) 4、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要求标准预防、接触防护、呼吸道防护,医护人员防护应采取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5分) 5、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穿戴顺序五步包括手卫生(七步洗手法)、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5分) 6、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脱卸六步包括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隔离衣、手卫生(七步洗手法)、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手卫生(七步洗手法)。(5分) 二、简答题 1.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依据?其中流行病学史包括哪些?(10分) 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资料: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 2.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 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3.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 (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 (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流行病学史:1、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2、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3、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4、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与方法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 “埃博拉出血热”消毒隔离制度与方法 一、隔离与消毒 1、留观、疑似患者应当采取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实行单间隔离。 2、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 3、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定期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4、病房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如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5、留观隔离室的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隔离室内,若确需离开隔离室,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6、埃博拉出血热留观隔离室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 7、确诊为留观病例或疑似病例出隔离室后,应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二、尸体处理 患者死亡后,应当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当立即消毒后用密封防渗漏物品双层包裹,及时火化。

三、废弃物处理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所有的废弃物应当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双层封扎,标识清楚,密闭转运,焚烧处理。(按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执行) 四、医务人员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的预防措施。具体包括: (一)诊疗过程中,应当戴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面罩(护目镜),穿防护服、防水靴或者密封的鞋和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无防护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到其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环境;尽量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执行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严格预防锐器伤。 (二)医务人员进出隔离病房时,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正确穿脱防护用品,重点注意做好眼睛、鼻腔、口腔粘膜的防护。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时,为减少和避免脱卸过程可能的污染,建议先戴口罩再戴帽子,确保在脱卸时能最后摘除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应在穿防护服前完成,脱卸时要先脱防护服再脱卸脸面部防护用品。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可以复用的防护用品严格遵循消毒与灭菌的流程。 (三)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四)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再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洗必泰醇擦拭消毒;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发生锐器伤时,应当及时按照锐器伤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暴露后的医务人员按照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 2014年9月

最新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 一、目的 埃博拉出血热(EHF)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今年3月以来,几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西非四国先后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目前仍在发展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确保在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xxx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案》等技术案,结合我县实际,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化的轨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运”,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科室配合;外堵输入、防扩散、科学应对;预防为主,有效控制。 三、适用围及启动条件 本预案适用于中心涉及埃博拉出血热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凡在本县围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根据县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领导小组的要求,立即启动本预案。 四、组织领导

成立由XXX主任为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专业骨干为成员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防控策略、合理调配有效资源、统一指挥应急处理和部署及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中心办兼任;同时成立防控专家组、疫情信息管理组、应急流调处理组、健康教育组四个技术小组以及后勤保障小组,具体职责如下: (一)办公室 落实领导小组的决定、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和协调,负责对全县疾控系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的培训,应对应急工作日常事务。 (二)防控专家组 成立由疾控科、公卫科、消杀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负责辖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指导,具体承担疫情分析,监测结果的认定,病例流调、消毒指导和咨询,对基层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三)疫情信息管理组 由疫情室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收集、整理国外疫情动态,负责检索全国各地防控工作信息,提供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疫情动态、分析预测的编报;负责疫情管理工作,负责疫情的上报、下传;收集、报告管理的督导;负责疫情网络系统安全,确保信息畅通;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应急处理小组 由疾控科、公卫科、检验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找密切接触者并指导医院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医学观察,疫点处理的防控措施、消毒措施实施与指导。下设流调、消毒两个工作小组。 1、现场流调小组 负责对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

最新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 案

夏甸镇新村卫生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方案 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我镇,我院辖区内发现病例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原则 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科学、统一地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编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卫生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 五、组织管理 (一)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分工 1、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秦秀香 副组长:杨合群 成员:于学祥臧雪青于行生 领导小组职责: 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按预案规定程序启动或结束应急响应,负责对全院疫情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 公卫办职责: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抢救、重症患者转诊、疫情报告等现场人员调动指挥和抢救物资调配。组织院内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诊疗方案、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 2、埃博拉出血热治疗、抢救小组 组长:董昕东 成员:于学祥石伟臧雪青于行生

职责: 负责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等进行技术指导。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 (2)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 3、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控制小组 组长:杨合群 成员:于行生王慧敏 疫情控制小组职责: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网络报告。 (2)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病房消毒隔离。 (3)协助区疾病控制中心完成疫点处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情分析。 (4)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4、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设备、物品保障小组: 组长:刘萍 成员:庞栋冷启奎 职责: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应急物资储备 六、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警分级 (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二)响应阶段: 1、一般疫情(Ⅳ级响应):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山东省出现输入病例。 2、较大疫情(Ⅲ级响应):本市出现输入病例。 3. 重大疫情(Ⅱ级响应):本市出现二代病例。 4. 特别重大疫情(Ⅰ级响应):出现本地病例并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 七、疫情控制分级响应 (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1、成立防治专家组,制定应急预案,防控方案、诊疗方案,指导各临床科室做好防控、诊疗准备。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附答案)

埃博拉出血热知识考核 (2014年) 科别: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是( D ) A 2-20天 B 1-21天 C 1-30天 D 2-21天 2、对人致病性最强的埃博拉病毒是( A )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3、现阶段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是( A ) A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加强个人防护 B 接种特异性疫苗 C 禁止疫区人员入境 D 以上都是 4、下面对埃博拉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埃博拉病毒对热无抵抗力,60度可迅速灭活 B室温存放1个月后,埃博拉病毒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C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D埃博拉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 5、关于埃博拉说法错误的是( C ) A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B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C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0天 D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6、下面哪项不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A ) A根治性治疗,消除体内感染病毒 B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 C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D控制继发感染

7、以下哪种情况为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 B ) A 无已知暴露史,体温≥℃ B无已知暴露史,体温≥℃ C有暴露史,体温≥℃ D有暴露史,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 E有暴露史,发热伴不明原因猝死 8、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病例后,以下哪项做法错误( B ) A 立即给予病人穿戴隔离防护用品 B 抽血检测 C单人单间隔离 D立即报告医务科及分管院长,报告三水区卫计局 E报告120急救指挥中心通知就近定点医院转运 9、目前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A ) A 接触传播 B 飞沫传播 C 血液传播 D口粪传播 10、隔离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确诊病例的方式为( C ) A 接触隔离 B 飞沫隔离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名单: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以及刚果国的赤道省。 2、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定义: (1)留观病例为具备流行病学史(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的)中任何一项,且发热,体温≥℃的患者。或无已知暴露史,且体温__≥℃_______者 (2)疑似病例为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WHO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指南翻译

WHO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指南翻译(第二版)北大医院感控处翻译 时间:2014-08-26 09:57来源:未知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点击: 710次 埃博拉病毒2014年在西非肆虐,该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唾液、尿液、精液等体液传播,医务人员是该病的高危人群,WHO网站发布目前共有约100余名医务人员发生过埃博拉病毒的暴露,均是由于他们在诊疗中未按照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或者未规范实施感染防控措施。因此感染防控措施是埃博拉出血热诊疗工作开展的前提。WHO于2014年8月发布了埃博拉出血热感染防控指南以指导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的感染防控工作。为方便我国医务人员阅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控处对该指南全文进行了翻译,并多次修订,共全国同道参考 医疗机构内疑似和确诊丝状病毒出血热的感染预防和控制 临时指南 (重点关注埃博拉出血热) 世界卫生组织 2014年8月发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 医疗机构预防与控制丝状病毒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摘要 在诊疗和护理所有患者时,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措施。 疑似和确诊的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应单间隔离,或者将疑似和确诊患者安置在一个独立区域,并且将疑似患者与确诊患者严格分开安置。隔离区域应限制人员出入,诊疗物品应专用。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的医护人员和

其他工作人员均应与其他区域分开。 所有进入隔离病区/病室的人员均应严格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实施手卫生。进入隔离区域的人员至少应该佩戴如下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防水靴或者密封的鞋和鞋套(可能发生喷溅时应佩戴口罩和眼部防护用品)。 严格执行安全注射与穿刺,规范锐器的处理。 严格执行环境、医疗设备表面的清洁。严格管理脏污的医用织物和高危的医疗废物。 进行疑似和确诊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生物样本处理与检测时,应执行严格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流程。 对死亡的疑似和确诊患者遗体进行处理、尸检或安葬时,接触尸体的人员应严格执行感染防控的措施。 对隔离区的医务人员以及其他有过疑似或确诊患者血液、体液暴露史的人员,应及时评估并持续关注感染风险,必要时及时隔离。 序言 本指南为直接或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丝状病毒出血热患者的人员提供了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建议,包括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同时包括了一些

埃博拉出血热概述(2014-8-22)

埃博拉出血热概述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20 世纪70 年代(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 根据2014年8月8日《WHO关于2014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会议的声明》,疫区国家暂定为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2014年1月1日至8月21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共报告2473例病例,1350例死亡。 一、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均可为传染源。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及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也不清楚,但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而造成流行。在非洲大陆,埃博拉病毒感染和雨林中死亡的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野生动物接触有关。有实验证实蝙蝠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不会死亡。蝙蝠可能在维持埃博拉病毒在热带森林的存在中充当重要角色。 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特

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而感染。 病人自急性期至死亡前血液中均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容易受到感染,病人的转诊还可造成医院之间的传播。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2.气溶胶传播:吸入感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也可造成感染。1995年曾有学者报道用恒河猴、猕猴作为感染埃博拉病毒实验动物,含有感染动物分泌物、排泄物的飞沫通过空气传染了正常猴,证实了气溶胶在埃博拉病毒传播中的作用。 3.注射途径:1976年扎伊尔一位疑诊为疟疾的病人,在接受注射治疗后一周内,数位在该院住院接受注射治疗的病人感染了埃博拉出血热而死亡。 4.性传播: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发病后第39天、第61天、甚至第101天的精液中均检测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 三、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主要是因为成年人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长期观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发病或呈轻型,非重病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 典型病例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发病2-3天后可有恶心、呕吐、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可发生人-人传播和院内感染,病死率高。直接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被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其他一些病毒性出血热相似,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确诊。在目前阶段,以对病人血液标本检测为主。为及时检测和确认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规范实验室检测程序,提高检测质量,为指导病例的管理和出院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测对象 包括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病例定义参见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 二、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一)标本采集 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3mL,标记后4℃保存,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附表1)。留观病例、疑似病例采集发病3日后静脉血2管,送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确诊病例采集恢复期血标本,送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检测。 (二)标本保存、运送 未分离血清的全血标本应4℃保存,并尽快送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分离血清、检测;血清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于-70℃或以下冰箱,1周内保存可置-20℃冰箱。 标本运输应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采取A类包装,低温冷藏运输,避免反复冻融(附件1)。 三、检测内容 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检测和IgM、IgG抗体检测。 四、实验室检测方法 (一)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是目前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主要检测方法。为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实时荧光PCR 方法针对埃博拉病毒2个不同的基因进行检测,在病例筛查时,任一基因检测阳性均可判为埃博拉病毒阳性;在确诊病例出院时,需针对2个基因的检测同时阴性,方可判定为阴性(附件2)。传统RT-PCR因易出现污染,较少使用,但可以获得病毒基因序列。发病后3天内,患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核酸检出率低,检测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

埃博拉出血热的研究新进展

解和支持,以便使患者获得更可能多的社会支持,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方面进入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存在着不确定感,同时发现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家庭成员及重要社会支持系统纳入到护理计划中,有系统地提供各种社会支持来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结核病耐多药性基线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30. 2Mishel MH.Uncertainty in IlIness Scales Manual[M].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1997:6-7,98. 3杨恩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之信效度研究[D].台 北:台湾大学,2008. 4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5刘洪娟,覃惠英.鼻咽癌住院患者放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873-876. 6闫赟.中国5城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诊治及管理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0. 7Mitchison DA.How drug resistance emerges as a result of poor com-pliance during short course chemotherapy for tuberculosis[J].Int J Tuberc Lung Dis,1998,2(1):10-15. 8边学峰.中国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 9孙玉娇,贡浩凌,赵海剑,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106-1107. [收稿日期2014-06-23][本文编辑韦所苏] [摘要]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90%。该病自1976年首次在前扎伊尔和苏丹发生流行至今,共发生比较有影响的疫情9次,流行或散发病例多次。今年2月以来,几内亚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并逐渐蔓延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截至2014-08-13,西非国家累计报告病例2127例,死亡1145例。目前疫情仍在进一步扩散,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对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806(2014)09-0874-05 doi:10.3969/j.issn.1674-3806.2014.09.28 Research progress on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TAN Chun-mei,LV Hui-yu,LV Yuan-cong.Deparmtnet of Pre-ventice care,Jiangbin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Region,Nanning530021,China [Abstract]The 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is a severe infectious diseases,with its high fatality rate up to90%.There have been9times of outbreak about EBHF and some limited epidemic or sporadic cases from1976to now.The first time were happened in Former Zaire and Sudan.From February this year,EBHF broke out and spread from Guinea to Liberia,SierraLeone and Nigeria.By August13,2014,there have been2127cases,1145died in West Africa.Nowadays,many people focus on EBHF in the world becaus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of EBHF and Ebola virus(EBOV)were reviewed.[Key words]Ebola virus(EBOV);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Research progress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答案

洪林卫生院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答案 姓名:得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空2分): 1.埃博拉病毒哪几种亚型可致病?(ABCD )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E 莱斯顿型 2.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C )。 A ﹤50%℅ B ﹥90%℅ C 50℅~90%℅ 3.90%埃博拉出血热死亡患者在发病B 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 A 5天 B 12天 C 一个月D二个月 4.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ABCD ) Aγ射线B紫外线C 甲醛D 次氯酸 5.下列哪些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ABCD ) A急性起病,高热、畏寒B极度乏力C头痛、肌痛、咽痛D结膜充血 6.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季节(D )。 A春季B夏季C秋季D无明显季节性 7.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 A )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 D )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 2小时之内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A 甲类B乙类C 丙类D其他传染病 8.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C 天。 A 7 天 B 14天 C 21天 D 1个月 9.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A )。 A孤蝠科果蝠B 蚊子C虱子D 老鼠 10.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A )。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2、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

最新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 南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技术指南(第二版) 为加强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Virus Disease EV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 (一)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针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开展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内容的培训,并进行考核。 (四)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五)患者隔离区域(可疑病例临时留观场所、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定点医院可设置视频探视装置。 (六)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管理。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传染致病的机理、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特异性防治措施等,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微生物有关的免疫性疾病,保障人类健康的目的。 1. 近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 70年代,计算机和数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微生物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微生物编码鉴定技术,进而创造出了半自动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使微生物学从传统的手工操作技术进入了自动化和电脑化的时代。 80年代,免疫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微生物领域渗透,使各种免疫标记和分析技术从传统的酶、荧光和放射免疫测定发展为时间分辨荧光、电化学发光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免疫分析的敏感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和多肤抗原合成技术,大大提高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自动免疫分析仪的诞生,为感染性疾病的血清诊断提供了许多简便、快速灵敏和特异的新手段。 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限制性内切酶、DNA杂交、测序和扩增技术的应用,使基因技术用于诊断由某些不能培养或需很长时间和特殊条件培养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成为可能。 新世纪十年来,临床微生学特别是在及时正确鉴定和控制耐药菌株传播及新发和再发的传染病的及时诊断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微生物的检测创造了新的机遇。 2. 我国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 上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我国医学微生物学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在细菌和病毒方面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成绩更为显著。 2.1 细菌学研究 (1)分子生物学 基因研究:主要为病原菌致病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如白喉毒素基因、绿脓杆菌外毒素A 的I区基因、百日咳杆菌亚毒素基因,以及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启动子对外源基因在分枝杆菌中表达的影响等。 抗原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外膜抗原成分分析及特定成分的提取,如B群脑膜炎双球菌LOS抗原研究、霍乱弧菌0139菌毛的提取、钩端螺旋体蛋白的纯化及免疫生物学研究等。 (2)致病及免疫 细菌粘附与转移:研究了肺炎球菌表面蛋白在细菌体外粘附中的介导作用,及幽门螺杆菌对胎儿胃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等,并取得进展,采用活体内细菌移位示踪方法,研究了肠道菌透肠向腹腔转移的途径,证实了肝衰竭时可导致肠道菌群上移及易位等。 毒素:霍乱毒素对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与致病发生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免疫:抗细菌核心糖脂域单克隆抗体,对LPS体外诱导细胞释放INF-α和IL-6及其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明确了结核杆菌主要蛋白对T细胞的刺激增殖反应,证实了由幽

埃博拉出血热的起源及宿主探索

埃博拉出血热的起源及宿主探索2014年2月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在西非大规模爆发,并且迅速蔓延扩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刚去过西非考察疫情,他9月2日警告说,西非埃博拉疫情正走向“失控”。据世卫组织9月7日公布的统计数字,西非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共出现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4366例,其中死亡2218例。在中国,7月31日发布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后,人民对疫情最新进展的关注度更是持续升温。现阶段,无论国内国外,埃博拉疫情进展都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埃博拉自1976年第一次爆发距今已有38年的历史,期间13次的爆发都与接触受感染野生动物有关[1].根据传染病的防治原则,在传染病的传播过程中,传染源是主要环节。这就提示我们,研究埃博拉潜在感染“宿主”对埃博拉病毒防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埃博拉出血热的首次发现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在中非地区的2起暴发疫情中首次发现。1976年6-7月,苏丹南部毗邻热带雨林的镇上出现了第一例埃博拉病毒病病例,其来自当地一家棉花工厂,随后播散到相邻地区,并在一家医院发生严重传播。该疫情持续的4-5个月,共报告病例284例,死亡151人。另一起疫情于同年的8月底从扎伊尔(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临近热带雨林的地区开始,指示病例在治疗疟疾时被发现,疫情播散主要发生在医院,在临近地区也有亲属因照顾病例,接生及其他接触而感染。这起疫情发病318例,死亡280例。两起疫情均分离到一种新病毒,当时根据扎伊尔疫情发生地一条名为埃博拉的小河统一命名为“埃博拉病毒”[2]。 2.埃博拉病毒自然宿主的探索 自1976年埃博拉病毒病的首次爆发,科学卫生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埃博拉自然宿主及其传染源的研究。至今,已有多种动物被列为埃博拉病毒的潜在“宿主”。 表一:历年的埃博拉病毒感染动物 年份/年病毒种类感染动物感染地区 1976 苏丹埃博拉病毒-- 刚果埃博拉河1989,1990,1996 莱斯顿埃博拉病 毒 猕猴菲律宾 1989-1996 莱斯顿埃博拉病 毒 食蟹猴菲律宾 1994 塔伊森林型埃博 拉病毒 黑猩猩科特迪瓦 1996 扎伊尔埃博拉病 毒 黑猩猩加蓬 2001-2003 扎伊尔埃博拉病 毒蝙蝠(无症状感 染) 实验室感染动物 2001-2003 扎伊尔埃博拉病 毒大猩猩,黑猩猩, 羚羊 加蓬 2008-2009 莱斯顿埃博拉病 毒 猪菲律宾2011 -- 猪中国上海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传染病信息2014年08月30日第27卷第4期Infect Dis Info,Vol.27,No.4,August 30,2014 Ⅲ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张云辉,王 姝,陈玉琪,李 军 [摘要]发现于1976年的埃博拉出血热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曾多次在非洲中西部暴发流行,病 死率高达50%~90%。然而目前仍然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始于2014年初的非洲西部暴发疫情是该病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该病发现以来的总和,WHO 宣布本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公共卫生和医疗部门正在通力合作抗击这一烈性传染病。本文就该病研究现状及本次疫情暴发以来的一些特点进行回顾。 [关键词]传染病;出血热,埃博拉;治疗学;综合预防[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12.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134(2014)04-000Ⅲ-6 Research advances in Ebola virus disease and disease update in the 2014Ebola outbreak ZHANG Yun-hui,WANG Shu,CHEN Yu-qi,LI Jun * Editorial Board,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Beijing 10003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lily6080@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 [Abstract]Ebola virus disease (EVD)is a severe,often fatal illness in humans,with high infectivity,high pathogenicity and high mortality rate.It first appeared in 1976,and several outbreaks of EVD have occurred in Western and Central Africa,with a case fatality rate of 50%-90%.However,no licensed vaccine and antiviral agent for EVD are available for use.The outbreak occur-ring in Western Africa in 2014is the most severe outbreak of EVD in history,and the number of the infected and dead cases is lar-ger than the total number of those cases in the previous outbreaks of EVD.WHO declared the 2014Ebola outbreak to be an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and currently,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settings are making common efforts to com-bat this virulent disease.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EVD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2014Ebola out-break. [Key words]communicable diseases;hemorrhagic fever,Ebola;therapeutics;universal precautions 始于2013年12月暴发于几内亚的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高病死率的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 )疫情,是本病被发现38年来规模最大、最严重且最复杂,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疫情目前已经蔓延到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截至2014年8月16日,累计发生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2240例,死亡1229例。WHO 于8月8日宣布本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已经引起全球各方广泛关注,多国防疫和医疗力量相继加入到了抗击本次疫情的行动中[1-2]。现将EVD 研究现状及本次疫情暴发以来的一些特点综述如下。1 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 )是EVD 病原体,发现于1976年。1976年6—11月,在非洲中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现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生出血热暴发流行,随后发现该病病原体为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EBOV 。目前已鉴定的EBOV 有5 种亚型: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科特迪瓦 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4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感染扎伊尔型、苏 丹型和本迪布焦型的病死率为50%~90%[3]。 自1976年至今,扎伊尔型在全球25次疫情暴发中占15次。引起本次疫情的病原体仍然是扎伊尔型,病原体于2014年2月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确定,病例样本来源于几内亚[4]。 EBOV 属于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其形态包括杆状、丝状及“L ”形,病毒粒子长度平均l000nm ,直径70~90nm 。EBOV 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 ,长度为18.9kb ,依次编码核蛋白(NP )、病毒结构蛋白(VP35,VP40)、糖蛋白(GP )、额外病毒结构蛋白(VP30,VP24)及RNA 依赖RNA 聚合酶(L )。GP 是病毒表面棘突的惟一结构蛋白,它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破坏微小血管的完整性,引起血管渗漏。VP40是与病毒内膜相关的基质蛋白,在病毒以颗粒方式在宿主细胞芽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P24为小型膜蛋白,可能与病毒的组装和出芽释放有关。GP 、VP40和VP24在病毒粒子装配、出芽及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5]。 [作者单位]100039北京,《传染病信息》杂志社(张云辉、王姝、陈玉琪、李军) [通讯作者]李军,E-mail:lily8060@https://www.360docs.net/doc/861757379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