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包头市第七中学—李宝华

一年一届的初一新学生入学眨眼间已经在初中生活、学习两年多了。相信绝大多数担任过初一新生班主任的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如今刚步入初一的新生一届比一届越来越令人难以调教了。特别是在尚未了解的初始阶段,总是觉得他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性情越来越古怪、行为越来越难以捉摸不透、情绪越来越起伏无常等。有时候一点小错误问题,班主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学生的时候,经常被很多学生认为:老师,你话真多,耳朵都磨出蒋子了。总而言之,很多班主任都发过牢骚说要想在短时间内调教好初一新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一届比一届不容易!

不过我认为学生表现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投资不到位,家长管理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其中以下几个不良因素影响越来越严重:

1. 小学方面:

(1).小学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发展脱离。

(2).小学家庭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健康成长脱离。

(3).小学德育教育与实际思想行动、品德表现、行为展示、习惯养成、纪律性一是等实践脱离。

2.初一新生初始阶段:

(1).初一新生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发展仍然脱离。

(2). 初一新生初始阶段德育教育与学习教学目标、方法脱离。

(3).班主任的管理和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监管不到位或没有强迫、有效的手段。

3.初三老生毕业阶段:

(1)初三老生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发展仍然脱离。

(2)德育教育与学生基础知识严重脱离。

(3)班主任的管理对孩子学习的有效的手段严重脱离。

具体根源:

学生特点:学生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大量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快速便捷的展现在学生视野中,这些信息以多种角度、多种观点甚至泥沙俱下的灌输给学生,学生思维、世界观等多向性(学生由各自环境确定)的高速发展,父母--孩子的第一任为孩子吸收大量信息起着过滤作用。表现在学生聪明、过早的形成自我主见、任性、浮躁、自以为是,语言、行为都大量超前,好说好动以我为中心,加上学生跳跃性思维,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很容易思维不跟着老师走,学校教育在无形之中大打折扣。

家庭环境: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这样的经验:3岁看小,7岁看老。在教育相当落后年代,衡量孩子的标准是:是否聪明,是否任性,是否听话。现在随着各方面的发展,衡量孩子的标准也在提高。决定孩子品格阶段也在往后推移至初中阶段。但小时候家庭环境的影响仍然很重要,特别是作为父母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早期性格的形成,能否顺利形成好的性格,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社会环境:政府不作为、腐败,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学校环境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教材改革、素质教育、就连中考政策和中考试题指挥棒都显得无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人口的发展,就业已成为教育正常发展的瓶颈。在包头市区,班级学生人数早已超过正常人数,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秘密,教师面对黑压压的一群学生,只要有一个在课堂上出现问题,教师都要教育处理,按最好状况5%的比例发生,一节课就要损失多少?有时教师为了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只要不影响其他学生,教师只能把问题延时处理,问题学生只能受到损失。有时问题出现并不是真的问题,只是问题不适宜整体解决,状况产生多了,就影响班级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只能不顾学生特点,不准出现额外状况,教师就要严加管束。导致师生矛盾凸显,学生畸形发展凸显。

解决途径:

1.实行小班教学(小班班容量由30人已发展到20人,办公室的位置应插在教室之间),这要依赖政府投资。这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基本上解决了或大大减轻了现存的几乎所有问题。

2.中考政策中把升入重点中学的90%以上指标直接分配给各个学校,余下的一点指标加上择校生比例已够各校竞争。既有竞争又能限制竞争规模,这样才能让各学校把有效的时间用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去。素质教育才能正常进行。这还要依赖政府。

3.实行由于学习成绩严重不合格的留级制,既是对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实事求是的为孩子正常接受教育着想。这还是要依赖政府。

显然这些问题不是眼前我们能办到的事情,但其他任何措施都是起不了大作用的,我们能做的是只能等待…。什么时候政府…?

2011年12月29日

征求意见:如果能把您个人的意见发送到邮箱:

libaohua1959@https://www.360docs.net/doc/8618430211.html,本人将不胜感激,共同探讨共同提高,谢谢!

教育的发展过程

教育的发展过程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是: 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什么教育制度可言. 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这是一种很低级的没有专门化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 5.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对每一个人来说,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也可以认为教育是普及的,所有的儿童都在接受同样的教育. (二)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教育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 、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孟子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而且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

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一是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射技教育;四是御:以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六是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三千。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真题详解】 《四书》、《五经》是我国( )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四书》、《五经》在宋代被确定为儒家的经典著作,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因此《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 2.古代印度教育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一、突出问题 1、轻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当前中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压力下,各个学校都理所当然的将升学率作为自己日常教学的唯一目标,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各门考试学科上。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做法导致许多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方面存在偏差,严重者导致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2、教师疏于本职违规补课。教师的本职工作就应该是在课堂上进行传道受业解惑,全身心对学生负责。然而近年来校外违规有偿补课新闻层出不穷,部分教师在课上故意不讲重点,逼着学生不得不报自己的辅导班,不仅侵犯了学生的权益,而且扰乱正常教育秩序,违背教学的初衷。 3、高等教育教学宽松缺乏实践。中国学生在经历高中魔鬼阶段上了大学后纷纷放飞自我,很难把心思放学习上。普通高校日常教学也管理宽松,仅将完成课堂教学作为自己的责任,讲授内容泛泛而谈、华而不实,不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提升自我的能力,学生自然也无心去听,导致最后出现“毕业即失业”现象。 二、建议措施 1、将德育工作放在日常教学重要位置。学校要明确德育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还要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定期给在校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生价值观等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多措并举惩治违规补课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防范补课行为的发生,并对顶风违纪的教师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布;教师要尊重自己教学育人的本职工作,把自己当全部精

力放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贪不义之财,不做有损学生利益的事;媒体公众也要加强外部监督,积极举报违规补课行为。 3、提升高等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水平。高校要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综合多方面测评教学能力,保证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学校要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真实需要,设置课程要紧贴专业能力建设,同时也要开设职业规划课、社会实践课等实用课程,提升学生日后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盐龙街道)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附件2 编号 2009 年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研教改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负 责 人: 张国廷 联系电话: 138******** E - mail: hpi-zgt@https://www.360docs.net/doc/8618430211.html, 项目完成时间: 2010.6 推荐单位: 电子工程系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九年三月

填表说明 一、申请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 达明确、严谨,一律要求用打印稿件。 二、申请书一律用 A4 复印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一式二份,由所在单位审查和签署意见后,报送教务处教学科。

一、简表 项目名称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项目类别 A、综合研究B、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 C、教育教学管理 D、其它 项 目简况 起止年月 2009 年 6 月至 2010 年 6 月 姓名 张国廷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4. 专业技术 职务 /行政职务 讲师 最终学位 学士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担任全院高职学生《大学音乐欣赏》《影视鉴赏》课 时 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2006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研究与实践》 结项 2008 主编《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材 通过成果鉴定 项目主持人 主要教学 改 革 和 研究成果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李楠 1984.2 助教 电子工程系 学生自助 王柠 1983.10 助教 电子工程系 毕业管理 姜燕 1982.5 助教 电子工程系 学籍管理 杨雯静 1985.3 助教 电子工程系 日常管理 项 目组 主要成员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改 革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 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导致目前高校学生 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每学期发表两篇论文。 2)、在学生管理中忽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管理理念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相脱节,针对以上 问题,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学生管理经验,及时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交流学习。 3)、建立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4)、针对高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建立电子工程系大学生论坛。 5)、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中层领导联系班级制度,积极配合联系班级的领导干部,及时沟通,共 同搞好班级建设。 6)、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系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生自觉签订了安全 承诺书,这是我系对学生安全教育的举措之一。 7) 、我系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辅导员--心理部--心理委员--学生),定期进行心理排查,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8)、建立一套紧急事件应急预案,能够及时高效的应对突发事件。 9)、针对学费收缴率低的问题,系领导高度重视,专门立项。 10)、为提高就业率,我系完善毕业生数据库,加强信息渠道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确保就 业工作顺利开展;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就业多样化;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完善信息网络的建设 。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最新资料推荐------------------------------------------------------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教学一、选择题 1、中小学实施quot;双基quot;教学,其中quot;双基quot;包括( A )。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在我国,教学的基础是( A )。 A.知识的授受 B.技能的训练 C.品德的发展 D.个性的完善 3、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 D )人。 A.有个性的 B.有特长的 C.片面发展的 D.全面发展的 4、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B )。 A.课外活动 B.教学活动 C.班主任活动 D.实践活动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C )。 A.练习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演法 6、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 A ) 。 A.外部分组,内部分组 B.知识分组,能力分组 C.年龄分组,性别分组 D.学科分组,兴趣分组 7、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称( B )。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跨学科能力分组 D.学科能力分组 8、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 1 / 3

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B )。 A.教学方案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9、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教学 D.设计教学 10、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B )。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B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12、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13、不是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的是( A )。 A.新授课 B.实验课 C.练习课 D.演示课 14、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D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15、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一是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二是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差异;三是了解( C ) 。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而且在身体上,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在当今社会多元化观念冲击下,青少年的思想,心理日益复杂,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每一位任课教师应根据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师生自身的资源,达到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互相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使全体学生受惠。 1.在教学中,师生应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实施愉快教育。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学习,会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愉快的情绪,思维就变得迅速敏捷,加速知识的吸收,如果能及时肯定和鼓励,便会有一种成就感使他们从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学生在这样环境下学习,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态。 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许多学生存在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有组长负责,上课时通过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收获。而且通过小组内互教互学,培养学生宽容友爱之心。在合作学习中能过学会沟通,学会互享、学会欣赏,既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使学生心理的得到满足,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校教育活动课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 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天地,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同时注意学生情感和体验的过程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开朗,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 三、教师应当是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力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1.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基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责难学生,若发现学生不当言行,或违纪行为,不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直截了当的说教,而应在私下与该学生促膝谈心。让学生敞开心扉,接受意见。另外,不要把学生的失误当做控制学生的把柄,而应从关心角度出发,使其心悦诚服,主动承担责任,克服缺点。 2.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班级”班级,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班主任要每日每时把握着学生的思想脉搏,也同样经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以班主任为主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使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成为一种“三合一”的教育。班主任还要善于通过引导全体学生,以形成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来发展学生个性心理,倡导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因为良好的班级体建设,能美化集体生活,能振奋全体学生,能使集体像熔炉一样,对全班每个学生起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与班级活动,学生能在丰富多彩愉悦舒心的时间活动中获得心理践行和发展。 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绝对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就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借助于各学科的协调配合和教学过程中的全面渗透。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收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学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教学质量既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校适应和立足社会的生命线.近年来,必须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呼声越喊 越响,但实际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教学质量等于学生考分的质量观仍未根本改变;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三是市场经济对师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目前社会上尚未形成新的教学质量观,考分的指挥棒效应仍十分显著,大纲、教材及考纲、考试又高度统一的状况,只能从学校自身着手,通过优化学校的教学环境,转变质量观,深化教学管理和改革,变分数教育为素质教育,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一、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不看重学生成绩,又不能只看重学生成绩,在今天的学校招生体制之下,没有成绩,学生就过不了今天的关,就不可能被高一级的优质学校所录取,学生就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只有成绩,学生就过不了明天的关,如果教师只把眼睛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用应试教育的一切手段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这就要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类学生中的一部分只有今天而没有明天,他们只是考试的机器,不适应激烈竞争的未来,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所以说,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该考虑学生的未来。也就是说,教师为了让现实顺利考入高一级学校,今天学生一定要有

一个优异的升学成绩;教师为了学生的未来,还要大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够把学得的知识内化为能力,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教师明白了这个道理,有了这种质量意识之后,也就有了工作的着力点。现在我们学校有些老师,既不抓教学成绩,也忽视了对学生习惯能力的培养,一味地埋怨学生素质是如何的之低,家长不怎样配合。教知识时不推敲教法,考完之后不注意复习巩固,这样,质量从何而来。 2、常规方面,原有的好做法没有继承下来,又缺乏创新精神,造成了如今的人云亦云,应付差事的局面。具体表现:不能按时进教室,更谈不上候课;踩点上班或铃响后进校园,司空见惯;课前缺少对教材的研发,对所讲授课程的准备,讲到哪里到哪里;坐着上课或上早读,屡见不鲜;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互相听课,互相学习的风气没有形成;缺乏有效的规划,没有时间钻研教育理论,没有时间接待家长,没有时间找差生谈心,也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3、高效课堂方面,有部分老师还是套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前不预习,课堂不设疑,整节满堂灌,不留检测题。导学单、训练单没有,学校如果硬要,那就印点卷子完成任务。高效课堂我们制订了管理制度,各科设定了教学模式,还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各科预习办法,这些都成了纸上谈兵,没有落实。 二、希望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们学校还是有一批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着教师的风范。薛芳霞老师、李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的工作中,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的工作量,为了使得学生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开展,如何实现高效和科学的管理就成为促进学校的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目前,我国的各大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还在不同的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的现状展开讨论,对于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对于解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在各大高校中,学生的人数规模都很巨大,所以对于每一个高校来说做好相应的学生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开展其他的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先决条件,学生的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以后,就会对高校的其他的日常的管理工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进而对学校的良好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今,我国的高职的各方面的教学的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整体的管理的水平也都有着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学生的管理的工作上,还是在不同的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要引起我们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们的重视以便可以提高管理水平。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方面的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被管理的主体就是学生,而我们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们由于在课业上面都不是很理想,对于学习也都缺乏足够的热情。而且在其他的方面,也缺乏对于自身的有意识地管理和相应的行为上的约束的能力,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埋下了隐患。还有就是有一些进行学生管理方面的学生干部本身的素质也都不高,对于管理工作的管理能力也都有所欠缺,对于很多的学校的管理的条款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高职的学生群体中缺乏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由于工作的方式与方法都还是很老旧,相应的管理的理念也都存在着过时的特点,对于如今日渐增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问题现在也都出现了,原来的管理的思想当然也就不适用了。而且现在高职院校的很多的管理的部门,对于本部门的针对学生的管理服务方面的职能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这些职能上的转变,也需要高校在相应的规范制度上面有所执行的依据。不仅如此,还有着很多的高校的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方面就完全不能够胜任这份管理上的工作,难以达到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的要求。比如说学生的管理人员本身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并

2020年教资考试: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重要内容,对于考生理解和掌握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文都教育就对这一重要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主要有五个途径,分别是: 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必须做到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把教育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现在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这些都要渗透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中,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乃至每一个环节。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新课程改革当中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加强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破平均分配方案,体现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激发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争先进取的积极性,特制定本教学过程管理方案: 二、教学过程管理内容及要求: 1.备课: 集体备课,要求提前准备,认真落实,做到每次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有科学的讨论。集体备课迟到者,扣5元;无故不参加集体备课者,扣10元;有事必须向年级主任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罚。年级组要督查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 备课,教师上课前必须精心备课,广泛地查阅各种资料,编写出科学的教案。教案要体现重点,突出难点,关注热点,把握焦点,准确描绘知识点。 2.授课: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上课程序规范,进课堂前必须关掉手机,预备铃响时,教师必须站在教室门口,正式铃响后迅速进入课堂,开始上课;教师必须管好课堂纪律,维持良好地教学秩序;下课后不得拖堂;授课时,要紧扣大纲,因材施教,把握标高,注意容量,深挖教材,讲求效率。

3.辅导:早晚自习教师应明确规定学生完成哪些学习任务,教师答疑,维持良好的纪律。自习时间,教师必须在教室里辅导学生,不得在办公室或其他处所逗留。 4.作业:各科必须布置适量的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年级组(或学校督导室)定期检查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并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兑现奖惩。 语文:每学期作文全批全改8篇;每单元授课完毕后必须进行综合测试;每月周记不少于3篇,均必须查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1次。 英语:每章节授课完毕后,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必须全批全改;每月周记不少于3篇,均必须全批全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1次。 数学(物理、化学):每章节授课完毕后,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必须全批全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2次。 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章节授课完毕后,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必须全批全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1次。 作业督查方案,每学期督查通报两次,分出等级,且与补贴挂钩。 5.考试成绩奖励方案:

小学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小学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校容校貌已有了极大改观,教育设备不断完善,育人环境进一步得到净化,在教育战线上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成绩的背后还潜藏着一些不利于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里表现尤为突出:一、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我们都知道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教育,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积极性则是关键的关键,现阶段 教师的教学热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很高,主要原因 是收入相对下降。06年工资普调后,其他行业的各种补贴和福 利待遇没变,而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后,学校用于激励教师 多带课,带好课的这部分资金已没了着落,因为缺少了必要的 物质激励,导致出现教师尽量少带课,教学质量能应付,考勤 纪律能对付就行的局面,这种课带多带少一个样,教与不教一 个样,教得好与不好一个样,守不守纪一个样的现象,极像改 革前的吃大锅饭。反正总是没有钱,凭着良心混着过日子的就 行,有这样心态的教师不在少数,虽然也不乏有大量的安于清 贫恪守职业道德的教师们仍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默默工作 着,但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学校已不再是一块“净土”,对物质利 益和幸福生活的期盼也是教师们的追求,物价的飞涨,其他行 业收入的增加,迫使广大乡村教师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单 靠精神上的奖励已解决不了现实中的问题,教师们更关心的是

能得到多大的实惠。这种除了纯工资收入以外,没有课时津贴,没有教学质量奖,没有考勤奖,没有任何福利的状况持续时间 越长,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发展就越不利,长此以往, 后果堪忧。 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师资配备不整齐。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致在6-16岁之间,在他们眼里,这个 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了神奇与美丽,所以在他们的心理希望 看到和接触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也是年轻美 丽的,据一项关于“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调查数据表明:70% 的学生喜欢像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中的古越淘、佩佩一样年轻 漂亮帅气有活力的教师。而在我县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 构偏大,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过大。虽然目前中青年教师占大 多数,但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 化现象将更为严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很多农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医院开足 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专业教师缺额不大但比 例不协调,有的学科偏多,有的学科偏少,而专业的体、美、 音、微机教师的配置严重不足。 三、学校管理工作难度增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钱的家 难当。目前学校的管理工作真到了“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 吃草”的尴尬境地,学校既无财权,又无人事支配权,要调动 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仅靠领导权威、理论说教、思想工作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报告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已发学术探索) 周利兴摘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文章在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为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结合提供基础性的材料。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结合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新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忽视文化课程的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一直把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办学的一个主要的特色,作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职业技能

第七章 教学——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上)

第七章教学——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上)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了教育目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改革实践价值的实现。 ·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是在教师的科学引导和精心安排下进行的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5教学与教育、课程、智育等概念有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的一般任务 1【教授】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实现整个教学任务的基础 2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3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a把教学过程看做一种认识过程,把握了教学的根本和整体 b把教学过程看做一种认识过程,不仅科学地说明了事实,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 c要克服对教学过程的片面化理解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认识需要教师的指导 3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阶段 1、【引起】动机 (1)设法使学生在每个章节、每个课题前,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变社会教育要求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 (2)进行新颖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3)设置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 (4)培养学生独立进取的个性,使学生自我激励。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浅析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过程公平问题

浅析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过程公平问题 ——以无锡师范附属小学为例【摘要】目前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普遍从教育活动的过程来解释,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三方面的内涵:第一,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即起点公平;第二,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过程公平;第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结果公平。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出发,探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过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指的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违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偏离教育促进受教育者适应未来生活的教育目的,漠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独立人格,以非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体现不公平现象的几个方面 1.由教师的教学技能带来的不公平 教学活动最终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教师个人能力的高低势必造成对学生受教育的不公平。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学校,新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情况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直观性上具备明显的优势,例如,在锡师附小几何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班级成绩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 2.由教师狭隘的学生观带来的不公平 在锡师附小中,部分教师还是持有传统的学生观,即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机器,学生的一切都应该是为学习服务的,无论学生的特质如何,强制学生于所谓的“学习”上。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较为高级的竞赛中,学校总是派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为部分教师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应该一切都好,不顾学生的个性,即打压了一部分真正有天赋学生的积极性,也给这部分“好学生”施加了太多的压力。 狭隘的学生观还体现在性别上。在教学中,教师认为女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于男生,因此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管理男生上,而女生的学习则靠她们自觉,而在一些团体活动中,男生由成为了班级的主力军。这种狭隘的性别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堂参与机会的不公平 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斑级授课制,课堂中的交往多由教师发起。教师在课堂中的支配地位,使师生交往带有更多主观选择性,学生参与交往过程多半是被动的和反应性的,教师的提问带有很明显的主观性。在锡师附小中,教师的选择对象无外乎两种,一是教师认为该学生能够有自己满意的答复,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另一种是批评性提问,提醒上课不认真的学生。 4.实验班、重点班的设立 所谓的实验班和重点班,是由一些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组成的。这些学生享受着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甚至这些班级还是“公开课专用班级”。这些现象与基础教育的性质相悖,体现出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

学校存在的一般问题有哪些

学校存在的一般问题有哪些 中国的教育必须是建立在适合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让我们的基础教育真正成为国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国要提高教育竞争力、紧跟时代潮流,就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学校存在的一般问题有哪些 一、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 传统与现代是相对的。如果把我们今天正在努力追求的德育称作是现代德育的话,那么历史上三种德育都可以看作是传统德育,它们分别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德育,建国前几十年解放区的德育和建国后计划经济时代的德育。不过,这里所指的传统德育主要是指第一种,它是在小农经济、专制政治和大一统文化中形成的,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臣民和顺民。不管人们对这种德育和伦理道德赋予多少赞美之辞,甚至还有人把目前德育的困境归结为“传统美德的失落”,但都要指出的是,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存在根本差别,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社会是现代法制型社会,而不是传统的道德至上型社会,其基本内涵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对学校教育包括德育的要求是培养公民。培养臣民的德育与培养公民的德育性质上是根本对立的。 二、规范化德育与主体性德育 以改革开放为界,建国至今的学校德育大体上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一种是规范化的德育模式,一种是主体性德育模式。自建国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可以说是规范化德育 模式的一统天下。规范化德育要求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服从既

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无条件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教育过程,不允许学生对学校传授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生怀疑。学校德育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顺从,在家里是“遵父母言的好孩子”,在学校是“听老师话的好学生”。所以在我国德育实践中,长期以来,老师是说一不二的道德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德育的主要办法就是灌输与训导。 主体性德育倡导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的主体(而不是道德的容器),把教师看作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顾问(而不是说一不二的道德法官),把德育看作是对学生的指导(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它认为学校德育的基本职能是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 价值观念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自主地选择或拒斥一定的道德价值,建构自己道德生活的意义,发展道德自主行为能力。如果说,规范化德育要求的是“教会顺从”,那么,主体性德育追求的是“教会选择”;如果说规范化德育的结果是教师、成 人替学生作主,那么,主体性德育的结果是在教师和成人的帮助下,学生自己作主,自主建构。这两种德育的矛盾与冲突,将贯穿现代德育形成的全过程。 三、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 我们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专职德育工作者队伍,学校里有书记、校长、政教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社会上从事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人员也不在少数。但其专业化程度却不容乐观。在中小学里,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似平是专业水平低的教不好书的人才来做德育工作。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做德育工作要求并不高,只要把学生管住、吓住,不出事就可以了。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进修学习也只是科任教师的专利。通过访谈一些中小学,发现两个具有普遍性的事实:第一,做班主任是吃力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关键看一所学校的教师素质。因此,教育部门一直把教师的培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尤其是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国家更是倾注了巨大心力。教学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传承知识、陶冶道德和训练技能的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个性风格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个人教学风格更多的凸显了教师自身丰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魅力、高超的教学方法以及优异的教学效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老师,必须潜心锤炼彰显个人特点的教学风格。 (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的一句话:“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 这句话足以道出了教师的重要性。这不仅因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更因为教师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与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老师们都说,做一名教师容易,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却非常之难。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教师提出几点希望:希望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并特别强调:“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确,因为做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拥有比普通教师更高的要求。在此,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及条件: 1、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爱。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温总理讲过,“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一颗爱心。同情和爱心是道德的基础。”教师的爱心,既是激励学生成长、学习的催化剂,更是一颗种子,把同样的爱心播撒、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样,只有充满爱心的人,才会懂得教师存在的价值,乐于做教师并享受教师生活的乐趣。只有热爱学生,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作为老师不仅要爱那些优等生,更要偏爱那些差生,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老师的爱不仅是无私的,更是公平的。所以,老师的爱,将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更是培养一个良好的班

在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在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客观发展由低到高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主要是在小学低年级。第二阶段是基本上依靠教师的阶段,大体上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延续到小学高年级。第三阶段是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的阶段,一般说,从初中开始就可以进入这个阶段,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好,有些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有的课程上就可能开始具有相对独立学习的能力了。第四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基本独立学习的阶段,一般说,这个阶段在高中就可以开始,到高等学校,在学生经过一个时期学习新课程的训练之后,教学就可以进入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的阶段了。第五阶段就是学生完全独立地进行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学习者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那主要已不是在学习已有的科学知识上,而是在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上。不论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只不过在不同阶段,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完全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是“一点一点”地跟着教师学;在基本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则发展到可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一步一步”地跟着教师学;在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就又大进一步,可以“一课一课”地在教师帮助下相对独立地学习了;在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那就可以“整篇整章”地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然后又逐步发展,达到整本书都可以由自己来学习,最后进入到完全独立学习的阶段。这实际上也决定了不同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位教育家曾撰文指出,经过很多学校、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每个教学发展阶段都早已找到了适合于它的基本教学方式。例如,完全依靠教师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教一点,学一点,练一点”;基本依靠教师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问答、阅读、演示、讲解相结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未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启发式”教学学;相对独立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首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基本独立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 ;完全独立阶段相应的教学方式是“完全由学生自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依据。小学英语有效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课堂有效教学的要素和环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英语教学活动的蓝图,它体现了教师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措施等要素的设想。它一旦付诸实施,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小学英语教师要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具体说来,有效的教学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1.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2.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3.有效选择教学方法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仅靠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取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