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器发送复位信号来清除系统中的各种状态,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复位电路通常由复位信号源、复位输入电路和复位输出电路组成。

首先,当控制器检测到需要进行复位操作时,它会向复位信号源发送复位信号。复位信号源可以是一个按键、一个计时器或者一个电平触发器。一旦复位信号源接收到复位信号,它会立即将复位信号传输给复位输入电路。

复位输入电路接收到复位信号后,会将它转换成适合系统操作的电平信号。通常情况下,复位输入电路将复位信号转换成低电平信号,以触发复位操作。

复位输出电路负责将复位信号传递给系统中的各个模块或部件。它通常是一个门电路或一个晶体管,它根据复位信号的状态控制是否将电源或时钟信号传递到系统中的各个部件。

一旦复位信号被传递给系统中的模块或部件,它们会执行相应的复位操作,将自身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这些操作可能涉及清除存储器内容、初始化寄存器和关闭所有的开关等。

总而言之,复位电路通过控制器生成的复位信号来清除系统中的各种状态,使系统回到初始状态。这对于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书本上有介绍,51单片机要复位只需要在第9引脚接个高电平持续2US就可以实现,那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 1.开机的时候为什么为复位(上电复位) 在电路图中,电容的的大小是10uF,电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电容充电到电源电压的0.7倍(单片机的电源是5V,所以充电到0.7倍即为3.5V),需要的时间是10K*10UF=0.1S。 也就是说在电脑启动的0.1S内,电容两端的电压时在0~3.5V增加。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从5~1.5V减少(串联电路各处电压之和为总电压)。所以在0.1S内,RST引脚所接收到的电压是5V~1.5V。在5V正常工作的51单片机中小于1.5V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而大于1.5V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以在开机0.1S内,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RST引脚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时间为0.1S左右)。 2.按键按下的时候为什么会复位(按键复位) 在单片机启动0.1S后,电容C两端的电压持续充电为5V,这是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接近于0V,RST处于低电平所以系统正常工作。当按键按下的时候,开关导通,这个时候电容两端形成了一个回路,电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键按下的这个过程中,电容开始释放之前充的电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的电压在0.1S 内,从5V释放到变为了1.5V,甚至更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为各处之和,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脚又接收到高电平。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 总结: 1、复位电路的原理是单片机RST引脚接收到2US以上的电平信号,只要保证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大于2US,即可实现复位,所以电路中的电容值是可以改变的。 2、按键按下系统复位,是电容处于一个短路电路中,释放了所有的电能,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引起的。

单片机各种复位电路原理

单片机各种复位电路原理 复位电路的作用 在上电或复位过程中,控制CPU的复位状态:这段时间内让CPU保持复位状态,而不是一上电或刚复位完毕就工作,防止CPU发出错误的指令、执行错误操作,也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能。 无论用户使用哪种类型的单片机,总要涉及到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而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许多用户在设计完单片机系统,并在实验室调试成功后,在现场却出现了“死机”、“程序走飞”等现象,这主要是单片机的复位电路设计不可靠引起的。 基本的复位方式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 1、手动按钮复位 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图1)。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 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端。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

图1 图2 2、上电复位 AT89C51的上电复位电路如图2所示,只要在RST复位输入引脚上接一电容至Vcc端,下接一个电阻到地即可。对于CMOS型单片机,由于在RST端内部有一个下拉电阻,故可将外部电阻去掉,而将外接电容减至1μF。上电复位的工作过程是在加电时,复位电路通过电容加给RST端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随着Vcc对电容的充电过程而逐渐回落,即RST端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充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复位,RST端的高电平信号必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上电时,Vcc的上升时间约为10ms,而振荡器的起振时间取决于振荡频率,如晶振频率为10MHz,起振时间为1ms;晶振频率为1MHz,起振时间则为10ms。在图2的复位电路中,当Vcc掉电时,必然会使RST端电压迅速下降到0V以下,但是,由于内部电路的限制作用,这个负电压将不会对器件产生损害。另外,在复位期间,端口引脚处于随机状态,复位后,系统将端口置为全“l”态。如果系统在上电时得不到有效的复位,则程序计数器PC将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初值,因此,CPU 可能会从一个未被定义的位置开始执行程序。 2、积分型上电复位 常用的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如图3所示。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 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下面给出这种复位电路的电容、电阻参考值。 图3中:C:=1uF,Rl=lk,R2=10k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一、主板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CPU的PG信号和复位信号都是由复位电路供给的): 主板上的所有复位信号都是由芯片组产生,其主要由南桥产生(内部有复位系统控制器),也就是说主板上所有的需要复位的设备和模块都由南桥来复位。南桥要想产生复位信号或者说南桥要想去复位其他的设备和模块,其首先要自身先复位或者说自身先有复位源。使南桥复位的或者说南桥的复位源是ATX电源的灰线(灰线常态为5V电平,工作后为恒定的5V,ATX电源的灰线也是PG信号),或者是系统电源管理芯片发出的PG信号常态。 ATX电源的灰线在电源的工作瞬间会有一个延时的过程。此延时的过程是相当于黄线和红线而言,延时的时间是100~500ms。也就是说灰线在ATX电源的工作瞬间会有一个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过程。也就是0~1变化的电平信号。此瞬间变化的0~1电平信号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于南桥内的复位系统控制器,首先让南桥本身先复位。当南桥复位后,南桥内部的复位系统控制器会把灰线5V信号进行分解处理,产生不同的复位信号,直接或者间接通过门电路或者电子开关发出。直接加入后级所有的设备或模块中,同时各设备和模块也被瞬间复位。CPU的复位信号由北桥产生,如果是电源管理器发出的PG信号,此信号在加电的瞬间也是一个0~1变化的跳变过程。此信号也会重复以上的动作,让南桥复位。南桥再发出其它复位信号(在笔记本电路中较为常用)。在某些主板上CPU的PG信号是由电源管理器的PG信号直接供给,还有的是由ATX电源的灰线间接供给,通常主板上的复位电路由RESET开关来控制,此复位开关一端为低电平一端为高电平,低电平通常接地,高电平由红线和灰线间接供给,通常为 3.3V,此复位键的某一端也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南桥内的复位系统控制器,当微机需要强行复位时,瞬间短接复位开关。在开关的高电平端会产生一个低电平信号,此信号会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南桥内的复位系统控制器,使南桥强行复位之后,南桥也会强行去复位其它的设备和模块,这样就达到一个强行复位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冷启动。 ISA总线的复位信号到南桥之间会有一个非们,跟随器或电子开关,常态时为低电平,复位时为高电平。IDE的复位和ISA总线正好相反,通常两者之间会有一个非门或是一个反向电子开关,也就是说IDE常态时为高电平,复位时为低电平,这里的高电平为5V或3.3V,低电平为0.5V以下的电位。 如果主板上没有ISA总线,也就是8XX系列芯片组的主板,IDE的复位直接来自于南桥,在两者之间通常也会有一个非门或是反向电子开关,PCI总线的复位直接来自于南桥,有些主板会在两者之间加有跟随器,此跟随器起缓冲延时作用。且PCI的常态为3.3V 或5V,复位时为0V,AGP总线的复位信号和PCI总线的复位信号是同路产生。也有的主板AGP总线的复位也是由南桥直接供给,常态时为高电平,复位时为低电平,对于北桥的复位信号也是和PCI总线的复位信号同路产生,也就是说PCI总线的复位信号,AGP总线的复位信号和北桥的复位信号通常是串在一根线上的,复位信号都相同,对于CPU的复位信号,不同的主板都是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RST:是主机箱上的复位按钮,南桥内部集成了复位触发电路,所有的复位触发电路都是低电平有效,相对于其它电压,灰线延迟100-500ms时间输出,延迟期间为低电平,判断复位是否正常可测量各测试点是否有跳变,南桥要工作也需要有复位信号。(有些厂商的主板上有自己专门的开机复位芯片) 复位: 1.是指给设备提供初始化信号,使设备回复到原始状态的一个过程,是主板工作的一个基本条件 2.自动复位由灰线延迟期间低电平触发南桥实现,南桥工作后发出复位信号给各设备提供基本工作条件 3.手动复位由点击RST开关低电平触发南桥实现,南桥工作后使设备回复到原始状态,重新开始,表现为重新启动 例:

复位电路检修流程 1.查RST开关处是否有3.3V左右的高电平,如果没有查红线或橙线到RST开关的线路 2.短接RST开的时候测量是否有低电平触发南桥,如果没有查RST开关到南桥的线路 3.如果所有复位测试点在短接RST之后,都没有电压跳变,说明南桥没有工作,查其他供电时钟是否正常,如果供电时钟正常,南桥坏,如果只是个别测试点不正常,查不正常测试点到南桥之间的线路。 主板不复位的检修流程 1.查复位电路是否正常 2.参加复位的设备是否正常 3.设备的供电和时钟是否正常 4.通过主板诊断卡上的复位灯来判断,正常时诊断卡的复位灯会在开机瞬间闪下,或反复点击RST同时不停闪烁,常或不亮都表示复位不正常,按照先供电后时钟再复位的原则进行检修。 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1.易坏元件:门电路、三极管 2.部分主板不加CPU或假负载时主板复位不正常 3.是否检修复位电路是在主板的供电、时钟、灰线等线路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主板仍不复位时才去检修。 4.大部分主板的设备复位信号由南桥提供,部分主板不通过南桥直接由门电路提供复位信号 5.大部分主板测量CPU PG测试点相当于测量南桥内部复位电路的输入端

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51单片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微控制器,其中的复位电路是其正常工作的基础之一。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一、51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原理 在51单片机中,复位电路的作用是使芯片在上电时都处于同一初始状态,保证了程序的正确运行,并能有效避免误操作和死机等问题。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是采用独立外部电路实现的,其原理如下: 1.当芯片上电时,由于其内部时钟振荡器开始工作,信号从晶体振荡器输入到芯片内部后,芯片就可正常工作; 2.同时,复位电路中的电源复位电路(Power-on Reset Circuit,简称POR)也开始工作,向芯片提供一个清晰、有效的初始状态,使其工作正常; 3.此时,通过复位按键K1,可以用外部的复位电路将复位引脚(RST)拉低,从而使芯片重新进入复位状态。复位输出为低电平时,复位电路开始工作; 4.在收到外部复位信号后,芯片实现了从初始状态开始的重新启动过程,保证了程序的正常运行。 二、51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实现 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电源复位电路:由一个RC电路及比较器组成,控制芯片复位状态下的输出,使芯片实现初值清零; 2. 手动复位电路:由复位开关K1和脉冲屏蔽电路组成,保证外部通过复位信号复位的控制; 3. 自动复位电路:由TLV431稳压管、二极管等组成,用于在芯片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状态时自动将芯片复位; 4. 复位延时电路:由一个大电容电路组成,可通过选择不同容值的电容器实现不同时间的复位延时;

5. 防干扰电路:由专门的滤波电路组成,用于保证芯片在外部电磁干扰下能够稳定地工作。 三、如何设计一个51单片机复位电路 在设计51单片机复位电路时,需要合理配置好各个组成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合适的电源复位电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RC电路及比较器进行组合; 2.设计手动复位电路,按照需要选用合适的电阻、电容、开关等元件进行联结,并配置脉冲屏蔽电路; 3.设计自动复位电路,在满足自动复位功能的同时,保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4.选择合适的电容器作为复位延时电路,根据需求调整其容值以实现不同时间的复位延时; 5.设计防干扰电路,采用合适的电磁滤波电路来保证芯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稳定地工作。 总之,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是保证芯片正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合理的设计及配置能够有效消除各种干扰和误操作,使其能够稳定地工作。

芯片复位电路设计要点

芯片复位电路设计要点 一、引言 芯片复位电路是嵌入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在芯片工作异常或系统出现故障时将芯片复位,以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本文将介绍芯片复位电路设计的要点,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高效可靠的复位电路。 二、复位电路的基本原理 复位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芯片的复位引脚施加一个低电平信号,将芯片的内部电路恢复到初始状态。当复位电路提供的复位信号保持一定时间后,芯片会重新启动,并开始执行程序。 三、复位电路设计要点 1. 复位电路的稳定性 复位电路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为了提高复位电路的稳定性,可以采用RC延时电路或者晶振延时电路来保证复位信号的持续时间。 2. 复位电路的功耗 复位电路应该尽可能地降低功耗,以减少系统的能耗。可以采用低功耗的集成电路作为复位电路的核心元件,同时合理选择电容和电阻的数值,以减少功耗的消耗。

3. 复位电路的响应时间 复位电路的响应时间直接影响系统的恢复速度。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复位电路,如门电路或触发器电路。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电容的数值来延长复位信号的持续时间。 4. 复位电路的可靠性 复位电路必须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正常工作。为了提高可靠性,可以采用多级复位电路,即在芯片内部和外部都设置复位电路,以增加复位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复位电路的保护功能 复位电路应该具备一定的保护功能,以防止芯片受到过压、过流等异常情况的损害。可以在复位电路中添加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等保护措施,以保证芯片的安全运行。 6. 复位电路的辅助功能 除了基本的复位功能外,复位电路还可以具备一些辅助功能,如电源监测功能、电池电量检测功能等。这些辅助功能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系统保护和监控。 7. 复位电路的布局 复位电路的布局要合理,尽量减少电路间的干扰。可以采用屏蔽罩、隔离电路等方法来降低干扰。此外,还要注意复位电路与其他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减少信号传输的损耗。

脉冲复位电路的原理

脉冲复位电路的原理 脉冲复位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其主要用途是在电子设备中对特定信号进行复位操作,以确保电路在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能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脉冲复位电路的原理主要涉及到触发器、计数器、比较器等基本电子元件的使用和组合。 脉冲复位电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接收到外部输入时,通过触发器将输出信号进行逻辑反转,从而实现对内部电路的复位操作。具体而言,脉冲复位电路通常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外部输入信号的检测和内部电路的复位控制。 首先,脉冲复位电路通过输入模块来检测外部复位信号。输入模块通常使用门电路或触发器来实现。当外部信号达到复位条件时,输入模块会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表示需要对内部电路进行复位操作。 接下来,输出模块接收输入模块的高电平信号,并将其输入给内部电路。输出模块通常由一系列的门电路、触发器或计数器等电子元件组成。输出模块内的门电路、触发器或计数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逻辑计算和转换,以实现不同的复位操作。 当检测到外部复位信号时,输出模块会输出一个复位信号,该信号通常是一个短脉冲信号。这个短脉冲信号将被传递到需要复位的内部电路,将其恢复到初始状态。通常情况下,内部电路会在接收到复位信号后停止工作,并将其输出信号恢复为初始值。

总体来说,脉冲复位电路的原理是通过检测外部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具有复位功能的短脉冲信号。这个短脉冲信号被传递到需要复位的内部电路,以恢复其初始状态。这样可以确保电路在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脉冲复位电路的应用十分广泛,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数字电路、微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等。在这些场景中,脉冲复位电路可以有效地恢复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并避免由于异常信号引起的故障或错误。 总之,脉冲复位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其原理主要涉及到触发器、计数器、比较器等基本电子元件的使用和组合。通过检测外部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具有复位功能的短脉冲信号,脉冲复位电路可以实现对内部电路的复位操作,从而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这种电路在数字电路、微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51单片机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51单片机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一、复位电路的用途 单片机复位电路就好比电脑的重启部分,当电脑在使用中出现死机,按下重启按钮电脑内部的程序从头开始执行。单片机也一样,当单片机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环境干扰出现程序跑飞的时候,按下复位按钮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二、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书本上有介绍,51单片机要复位只需要在第9引脚接个高电平持续2US就可以实现,那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 开机的时候为什么为复位 在电路图中,电容的的大小是10uF,电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电容充电到电源电压的0.7倍(单片机的电源是5V,所以充电到0.7倍即为3.5V),需要的时间是10K*10UF=0.1S。 也就是说在电脑启动的0.1S内,电容两端的电压时在0~3.5V增加。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从5~1.5V减少(串联电路各处电压之和为总电压)。所以在0.1S内,RST 引脚所接收到的电压是5V~1.5V。在5V正常工作的51单片机中小于1.5V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而大于1.5V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以在开机0.1S内,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RST引脚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时间为0.1S左右)。 按键按下的时候为什么会复位 在单片机启动0.1S后,电容C两端的电压持续充电为5V,这是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接近于0V,RST处于低电平所以系统正常工作。当按键按下的时候,开关导通,这个时候电容两端形成了一个回路,电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键按下的这个过程中,电容开始释放之前充的电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的电压在0.1S内,从5V释放到变为了1.5V,甚至更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为各处之和,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脚又接收到高电平。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 总结:

电脑主板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电脑主板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导语:复位电路在主板的设计当中以无可替换的必须品存在的,由于CPU的PG信号和复位信号都是由复位电路供给的。下面就来看看为大家的电脑硬件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复位电路(CPU的PG信号和复位信号都是由复位电路供给的):主板上的所有复位信号都是由芯片组产生,其主要由南桥产生(内部有复位系统控制器),也就是说主板上所有的需要复位的设备和模块都由南桥来复位。南桥要想产生复位信号或者说南桥要想去复位其他的设备和模块,其首先要自身先复位或者说自身先有复位源。使南桥复位的或者说南桥的复位源是ATX电源的灰线(灰线常态为5V电平,工作后为恒定的5V,ATX电源的灰线也是PG信号),或者是系统电源管理芯片发出的PG信号常态。 ATX电源的灰线在电源的工作瞬间会有一个延时的过程。此延时的过程是相当于黄线和红线而言,延时的时间是100~500ms。也就是说灰线在ATX电源的工作瞬间会有一个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过程。也就是0~1变化的电平信号。此瞬间变化的0~1电平信号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于南桥内的复位系统控制器,首先让南桥本身先复位。当南桥复位后,南桥内部的复位系统控制器会把灰线5V信号进展分解处理,产生不同的复位信号,直接或者间接通过门电路或者电子开关发出。直接参加后级所有的设备或模块中,同时各设备和模块也被瞬间复位。CPU的复位信号由北桥产生,如果是电源管理器发出的PG信号,此信号在加电的瞬间也是一个0~1变化的跳变过程。此信号也会重复以上的动作,让南桥复位。南桥再发出其它复位信号(在笔记本电路中较为常用)。在某些主板上CPU的PG信号是由电源管理器的PG信号直接供给,还有的是由ATX电源的灰线

单片机各种复位电路原理

单片机各种复位电路原理

1、手动按钮复位 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图1)。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 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 端。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 图1

图2 2、上电复位 AT89C51的上电复位电路如图2所示,只要在RST复位输入引脚上接一电容至Vcc端,下接一个电阻到地即可。对于CMOS型单片机,由于在RST端内部有一个下拉电阻,故可将外部电阻去掉,而将外接电容减至1µF。上电复位的工作过程是在加电时,复位电路通过电容加给RST端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随着Vcc对电容的充电过程而逐渐回落,即RST端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充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复位,RST端的高电平信号必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上电时,Vcc的上升时间约为10ms,而振荡器的起振时间取决于振荡频率,如晶振频率为10MHz,

起振时间为1ms;晶振频率为1MHz,起振时间则为10ms。在图2的复位电路中,当Vcc 掉电时,必然会使RST端电压迅速下降到0V 以下,但是,由于内部电路的限制作用,这个负电压将不会对器件产生损害。另外,在复位期间,端口引脚处于随机状态,复位后,系统将端口置为全“l”态。如果系统在上电时得不到有效的复位,则程序计数器PC将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初值,因此,CPU可能会从一个未被定义的位置开始执行程序。 2、积分型上电复位 常用的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如图3所示。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 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下面给出这种复位电路的电容、电阻参考值。 图3中:C:=1uF,Rl=lk,R2=10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