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剖析

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剖析
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剖析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三、汽化和液化

课前预习?教学有方(无师自通)

点击关键词蒸发沸腾沸点液化

目标导航船

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和不同。

2.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3.了解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4了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课时重点:1.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 2.生活中常见的汽化、液化现象

本课时难点: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创意开场白:

方式一:故事引入:《牡丹酒的汽化》:在一次酒类展销会上,牡丹酒由于被摆放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几乎无人问津,推销员怒咂了一瓶酒,结果酒香气味飘散,客商们很快嗅到并被它所吸引,知道了它是一种好酒,于是有了很多订单。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个过程牡丹酒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液态变成气态,今天我们就学习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汽化和液化。

方式二:教师演示实验:1.把一张纸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纸燃烧了。

2.纸锅烧水:用一张光光滑的厚纸制成一个小纸锅,用酒精灯加热纸锅中的水,过了一会儿纸锅中的水烧开了。把纸直接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能燃烧,为什么纸锅上的纸没有燃烧呢?加热一段时间后,纸锅中的水越来越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要学习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知识。

图1

方式三:在黑板上用沾有酒精的棉花写上“同学们好”,过一会儿黑板上的字迹逐渐消失。黑板上用水写的字怎么没有了?这些水到哪里去了?水变成水蒸气了。雨后地上的水坑,过一段时间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水到哪里去了?水也变成水蒸气了.

物质不仅可以在固、液态之间相互转化.物质的液、气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相互转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液、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温故知新

一、温故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二、知新

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能记住,会判断)

乐学好思: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很多,你能举例说明吗?

思路分析:汽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参考答案:汽化现象: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变干了;夏天湿衣服变干;壶中的水烧开了后渐渐变少(沸腾现象);未盖瓶盖的酒瓶中的酒慢慢变少等。液化现象:水烧开后,

壶嘴冒出“白气”;早上植物叶子上有露珠;早上出现的雾;冬天人嘴中呼出的“白气”等。

2.沸腾的定义、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及影响沸点的因素。(能记住,会运用)

乐学好思:家庭中煮食物时,开始用急火煮,锅中的水沸腾了以后一般改为文火煮,这是为什么?

思路分析: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水沸腾后,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煮作物时,在水沸腾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将作物煮熟。无论大火还是小火,水沸腾后,温度一样,使用文火可以节约燃料。

3.蒸发致冷(能区分,会举例)

乐学好思:蒸发致冷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例说明。

思路分析:液体蒸发时从其它物体或空气中吸收热量,能使其它物体或空气的温度下降。参考答案: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利用水蒸致从空气中吸收热量降温;高烧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给病人降温;夏天天热时人体出汗,汗液蒸发从人体带走热量,调节人体体温等。

4.液化的两种方法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能记住,会运用)

乐学好思:雾和露是怎样形成的?

思路分析:水蒸汽是人眼不能看到的气体,而人眼能看到的雾和露是液态的小水珠

参考答案: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的小水珠凝结在空气中的灰尘等小颗料上形成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草叶、树叶等物体的表面上形成的。雾和露的形成都属于液化过程。

素材资源库

冰棍“冒汽”

炎热的夏天,热气逼人,吃上一根冰棍才舒服呢!你注意过吗,冰棍从冷藏箱里拿出来往往还冒“汽”哩!真有趣,通常只有热的东西才冒汽,冰棍为什么会冒汽呢?

夏天的气温比冰棍的温度高得多,冰棍一遇到空气就要融化,融化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下降。平时空气里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由于温度突然降低,就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也就是说,冰棍周围的空气由于温度降低,便容纳不下原来所含的那么多水蒸气了。在这种情况下,多余的水蒸气就结成微小的水珠,形成一团团飘浮着的雾状水滴,经光线照射,就成了白色的水汽。

云、雾、雨、雪形成的原因也是这样。江河湖海里的水,受到阳光照射后,不断地变成水蒸气,飘散在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受热上升,升到一定高度,遇到冷空气,就凝成一团团悬浮的小水滴,这便是云。靠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也能结成一团团悬浮的小水滴,这就是雾。所以云和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合适的条件下,云里的小水滴不断地合并成大水滴,直到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的时候,便降落下来,形成雨。如果是冬季,这些水滴就结晶成雪花漫天飘舞。不过,空气中饱和水汽的凝结,必须有它凝结的“核心”才行,这个核心就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它是促进云、雾、雨、雪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云雾的秘密,使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受到很大启发。经过研究,他于1894年发明了一个叫“云雾室”的装置,它里面充满了干净空气和酒精(或乙醚)的饱和汽。如果闯进去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它就成了“云雾”凝结的核心,形成雾点,这些雾点便显示出微粒运动的“足迹”。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云雾室”,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电子质子等)的运动和变化情况。同时,还发现了不少新的基本粒子。威尔逊云雾室,为研究微观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1927年,他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玻璃“出汗”在哪面?

玻璃窗上的“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那么,“汗”出在室内的一面还是室外的一面呢?一定出在室内的一面吗?答案是:不一定!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露水,冬天的早晨,常有大雾,都是由于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雾,附着在花草上,形成露。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就会在镜片上液化形成小水滴,使人看不清物体。而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就会满身是“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易拉罐液化成了小水滴。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

深秋的早晨,窗玻璃上有“汗”,这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室内温度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窗玻璃液化形成的,此时“汗”出在里面。而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也低,所以不会在玻璃上液化,外面无“汗”。

而如果在闷热的夏季的夜晚,在一间开着空调的密闭很好的房间里,窗玻璃上的“汗”出在哪一面呢?由于空调房内温度低,因而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也低,所以不会在玻璃上液化形成“汗”。而室外空气中含有很多的水蒸气,且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冷的窗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滴,此时,“汗”出在外面。

然而夏天,在开着空调的小汽车的窗玻璃上,却是里外都“出汗”,这是为什么呢?玻璃外面的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而成,而小汽车里面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不会液化,但是,汽车里面空间较小,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汗”。由于房间相对空间较大,所以人呼出的水蒸气在空调房里很快降温,便不会在窗玻璃上液化了。

可见,只要弄清出汗(液化)的条件: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成小水滴,分析这些现象就水到渠成了。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揭开很多有趣的迷。

厨房中的物态变化

1.将面食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食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面食放在沸水中水分不会散失,而油的沸点要远高于100℃,放在油里的面食水分很快汽化,面食就会变干变黄甚至变焦。

2.为什么水滴滴到加热的油锅里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呢?

答:水的沸点比油低的多,水的密度比油大,滴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汽化,汽化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导致的响声。

3.汤煮沸快溢出时,可向锅内加些凉水来阻止汤的溢出,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答:锅内加入凉水后,凉水吸收汤的热量,汤的温度降低,低于其沸点,不再沸腾,可以暂时阻止汤的溢出。

4.用砂锅煮食物时,砂锅离开炉灶后锅内的汤为什么还能继续沸腾呢?

答:砂锅与炉火直接接触,其温度会高于水的沸点100℃,当砂锅离开炉火后,锅内的汤还能继续从锅体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砂锅的温度降到100℃为止。

5.煮食物时,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和用“文火”煮,哪中做法更好呢?

答:水沸腾时温度是保持不变的,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的温度,反而白白浪费了燃料。用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火,才是合理的做法。

6.冬天烧水时,为什么在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而在壶嘴上方一段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呢?

答: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从壶嘴喷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随着水蒸气逐渐上升,空中的温度降低,温度高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为看到的“白气”。

7.为什么水蒸气烫伤的比热水烫伤的更厉害?

答:虽然水蒸气的温度与热水的温度差不多,但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人体

会液化成同温度的热水,同时向人体放出大量的热量,故要比热水烫伤的厉害。

8.为什么拿刚出锅的热馒头时手要沾点凉水呢?

答:因为热馒头接触到手上的凉水时,凉水迅速汽化吸收了手上的很多热量,同时汽化在手和馒头之间生成了一层水蒸气,水蒸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手就不会觉得那么烫了。

课堂研习?一点即通

知识全突破

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导航指数1)

情境设置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图2

问题:1.此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推断:雨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答:此过程中水先受热变成水蒸汽,由液态变成气态,然后遇到冷的金属底盘变成小水珠,由气态变成液态。由此推断:雨可能是水蒸汽遇冷变成的小水珠。

2.汽化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液化呢?

答:水加热变成水蒸汽,说明水在汽化时要吸热,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所以液化时放热。知识归纳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气化的逆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经典例题1】(2010·广东汕头)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凝固

B.汽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升华凝华

【思路提示】水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是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分析】海水中的水蒸发是把水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

水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是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过程。

【答案】B

【总结】判断某一过程是何种物态变化,要判断物质在变化前后状态的变化,然后用物态变化中对应的定义来判断。

知识点二: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导航指数1)

知识点二: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导航指数1)

情境设置当酒精中的水分较多时,常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温度控制在80℃,得到的是酒精,剩下的是水,蒸馏法去掉酒精中的水,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80℃?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可能答案:①沸腾过程不断吸热,温度可能是不变的②沸腾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固体在沸腾过程中一定要吸热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分析答案:根据上节学过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晶体熔化时温度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学生自然能推断猜想①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还有部分学生当然会根据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推断猜想②水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不管是何种猜想,教师都不能否定,而是引导学生:猜想正确与否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纸板、钟表

设计实验:

1.把水倒入烧杯,如图3所示组装好各器材。

2.用酒精灯给盛有水的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3.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沸腾后5min 为止,记录温度并观察水在沸腾时的现象。

4.依照晶体熔化曲线在方格纸上描点,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分析论证:根据图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评估交流: ① 为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减少水的量、使用温度更高的水加热、加热过程中为防止热损失,要用纸板盖住杯口。

图3 图4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刚好浸没于水面下,才能表示水在当时气压下的沸点。 ③烧杯上加盖纸板,其优点是减少加热时间,其缺点是会增大烧杯中的气压,使水的沸点较常压时高,且有边沸腾边升温的现象。开始加热时,纸板盖住烧杯口;当水温升至96℃时,将纸板上移,既不封住杯口,又阻挡蒸气在温度计玻璃棒上液化。

知识归纳:

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

2.沸腾的过程中虽在水继续吸热,但吸收的热量用来不断地变成水蒸汽,温度保持不变3.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也高,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高压锅。

【经典例题2】(2010·四川广安)如图5所示,甲、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__________;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看图分析还可以知道,实验地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

【思路提示】水在沸腾前后气泡变化是不同的;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沸点与气压有关。

【分析】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后破裂,所以图乙是沸腾时的图象;水沸腾时的曲线与时间轴平行,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测出的沸点为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所以此地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低。

【答案】乙 不变 低

【总结】运用图象表示物体变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我们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也是运用了图象。

知识点三:蒸发(导航指数1)

情境设置 1.盘子中的水、日光下的湿衣服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干。

问题:此过程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由液态变为气态,这个过程叫蒸发。

2.①把洒精擦在手背上;②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干燥用扇子反复扇③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反复扇。

问题:手背什么感觉?给干燥的温度计用扇子反复扇子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把酒精反复擦在玻璃泡用扇子反复扇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答: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凉;扇干燥的温度计示数不变;

酒精擦在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

3.回顾晒衣服的过程,要使衣服上的水加快蒸发。

甲 图5

问题:为使衣服快干(加快水的蒸发)我们通常用哪些办法?

答:把衣服放在向阳处晒,可以提高温度加快蒸发;把衣服放在通风处晒,可以加快空气流速从而加快蒸发;把衣服摊开晒,可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

知识归纳 1.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3.蒸发致冷。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经典例题3】(2010·江苏镇江)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6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 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7)。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 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 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 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提示】理解控制变量法,并学会运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种液本蒸发的快慢与温度、表面积和空所流速有关,若要研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应控制其它因素相同。(1)A 、B 两图控制了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而表面积不同,所以A 、B 两图研究的是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研究水的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应控制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相同,而温度不同,符合题意的是A 、C 两图。(3)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质量有关,应控制温度、表面积、空气

图7

流速都相同,显然小凡同学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谁先蒸发完,判断是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控制水的质量相等,

【答案】(1)表面积大小(2)A 、 C (3)表面积 不正确 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总结】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知识点四:液化(导航指数1)

情境设置 1.如图8,观察以下图片:

问题:从以上两图可以看出,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如图9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白气”。

问题: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气体还是液体?水蒸汽是气体还是液体?它是怎样形成的? 答:水蒸汽是一种气体,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汽,它实际是一些小水珠。看到的“白气”是壶口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知识归纳 1.所有气体温度度降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2.“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小水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产生的。

把一块冷的玻璃片放在壶嘴附近

可以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

家庭中常用的液化石油气

8 图9

【经典例题4】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思路提示】人眼能看到“白气”说明“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

【分析】冰箱中取出的冰棍温度很低,冰棍周围的水蒸汽遇到冷的冰棍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冰棍周围,所以看到冰棍周围冒“白气”;壶嘴冒“白气”是因为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冷的空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二者都是由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不是的是前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后者是壶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

【答案】C

【总结】生活中经常说的“白气”、自来水管“流汗”、水缸“穿裙子”都是液化现象。

知识巧归纳

生活中的物理:与厨房有关的两个词分别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这两个词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呢?

答:前者是指把热水舀起一部分,然后再倒回去,由于这部分水下落过程中蒸发加快,温度降低,再次进入锅里时会从锅里的水吸收热量,使锅里的水只能暂时停止沸腾;后者则将灶里的燃料拿出,停止热量供给,使锅里的水无法再吸收热量,从而永远停止沸腾。

随堂小挑战

1.(2010·广东茂名)同学们通过“观察水沸腾”实验可知,当液面上方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________10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并且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特点是________。在很高的山顶上,用一般锅煮不熟鸡蛋,原因是____________。【分析】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所以水的沸点小于100℃;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山上煮不熟鸡蛋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低于100℃。

【答案】小于温度保持不变高山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小于100℃

2.(2010·广西北海)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分析】水在沸腾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A 图是晶体凝固图象;B 图是非晶体熔化图象;C

图是晶体熔化图象,只有D 是水沸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

【答案】D

3.(2010·北京)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液体种类。同种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速越快,蒸发就越快。地膜地膜覆盖农田、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都是为了使土地表面空气流速减慢,是为了减慢蒸发;把湿衣服凉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和温度,加快了液体的蒸发。

4.将烧红的铁块突然丢入水中,水面冒出“白气”,是( )

A.水迅速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水迅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水迅速汽化形成的水蒸气,然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水迅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分析】烧红的铁块丢入水中,水受热变成水蒸汽,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汽遇冷变成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

【答案】C

5.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可以发现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

【分析】冰冻的金属块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金属块会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金属块上,擦掉后还会有水蒸汽发生液化,直到金属块的温度和周围空气温度相同。

【答案】不能擦干,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擦掉后空气中的水蒸汽还可以发生液化,直到金属块的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同。

6.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宽约1.2 m 。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井可达90 m 以上,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分析】分析坎儿井的构造:(1)井内温度比外界低5~10℃,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图10 图11

(2)由明渠改为暗渠不与空气接触可以降低水表面空气的流速;(3)可以减小水的表面

积,以上三个因素可以减少水的蒸发。

【答案】降低温度减少表面积使空气流速减慢

课后温习?各显神通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1. 涛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想让水快些沸腾,请你为他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考查液体沸腾所满足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加热.在此实验中,主要使水温度快

速升高,以达到沸腾.我们应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所以,可让水充分吸热.使用初温较高的

水、减少杯中水的质量等都呵以达到使水快速沸腾的目的。

【答案】火大些用温度较高的水适量减少水的质量给烧杯加盖

2.(2010·湖北武汉)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

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极易发生现

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分析】出现“返潮”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高,而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地面、墙壁就会发生液化现象,使地面、墙壁等处产生“出

汗”现象。

【答案】较低较高液化

3.(2010·安徽蚌埠二中)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

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12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问填

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

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上文,请回答:

图12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空气流速越快,液体蒸发越快,把它放在通风干燥处,空气流速加快,从而加快水

的蒸发,从内罐带走大量热量,达到降温保鲜的目的;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是

为了保持沙子湿润,使蒸发能持续进行。

【答案】(1)加快水的蒸发(2)保持沙子的湿润,使蒸发持续进行

二、选择题(每空4分,共20分)

4.(2010·黑龙江鸡西)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分析】沸腾过程中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都保持沸点温度不变,采用“小火”能够节省燃料。

【答案】C

5.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接触口腔对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分析】因为口腔内的温度高于室温,且湿度也大于周围的空气,如果小镜子直接伸进口腔,那么口腔内的水蒸气就会液化在镜面上,使医生看不清病牙.如果用酒精灯适当的烤一烤,使镜子的温度较高,口腔内的水蒸气就不会在镜面上液化,即不会产生水雾了。

【答案】C

6.(2010·内蒙古赤峰)寒冷的冬季,我们坐空调车会发现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关于“哈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外壁

B. “哈气”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 “哈气”的出现是汽化现象

D. “哈气”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分析】要明确空调车内温度高,挡风玻璃温度低,空调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汽遇到冷的挡风玻璃发生液化现象,所以“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液化是放热过程,所以ACD 都是错误的,只有B是正确的。

【答案】B

7.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分析】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可以考虑使水在80℃以下沸腾变成气体而除去,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可以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降到80℃以下,从水在80℃以下沸腾,变成气体而除去。

【答案】B

8. 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分析】所有的气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会发生液化现象,当对锅加热时,锅内水上方空气温度较高,不易发生液化;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下降,比水蒸汽的温度低,水蒸汽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形成了很多“白气”。

【答案】D

三.简答题(9题4分,10题5分)

9.仔细观察图13,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分析】水蒸汽遇冷会放热液化,遇到温度比水蒸汽温度高的物体不会发生液化。壶嘴处温度度较高,所以水蒸汽不会发生液化。

【答案】 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

10.(1)在图14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 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 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看到“白气”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汽遇冷放热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管口处放一块玻璃片,水蒸汽遇到玻璃片放热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片上,液化是放热过程,所以玻璃片温度会升高;玻璃片的温度会升高,说明液化过程要放热。

【答案】(1)液化 小水滴(聚集而成)(2)水珠 升高 (3)液化过程中要放热

当室内温度为20

℃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图13

图14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内容及目标 通过讨论、探究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吸热,探究水沸腾的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学习能够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有关现象。 二、重点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蒸发现象。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探究沸腾特点。 三、难点 探究水的沸腾规律。 四、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动力、以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与创新设计贯穿整节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物理魔术引入新课 老师表演物理魔术“不怕烧的手指”,将一块沾有水的纱布缠在自己的手指上,再滴上几滴酒精,然后,在一支筷子上也缠上纱布(不沾水)滴上几滴酒精,同时点燃,同学们惊奇的发现,筷子被烧成了灰烬,而老师的手指却安然无恙,这一现象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会非常关注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二、实践问题展开研究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结合当地实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物理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运河的水质,需要将这杯水样中的水分变干,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借助你身边的器材能否完成? 学生讨论总结后会想到:提高液体温度、加大液体表面积、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加热使水沸腾等办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思考:这些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发现,这些方法都是将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从而建立汽化概念;这些方法使水汽化的剧烈程度上明显不同(凭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意识到),对比总结后初步建立蒸发和沸腾的概念,展开对蒸发和沸腾的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蒸发的特点

《汽化和液化》测试题[1]

《汽化和液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嘴里呼出“白汽”,这“白汽”是 ( ) A .水蒸气 B .热空气 C .小水滴 D .二氧化碳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 .冬天室内玻璃壁上附有水珠 B .揭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 .湿衣服晾干了 D .夏天潮湿的早晨自来水管“出汗” 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凝固后蒸发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固后升华 4.已知液态氧、液态氮和液态二氧化碳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0℃、—196℃和—78.5℃.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所有气体一起被液化,无法分离 5.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 A .水蒸气比水温度高 B .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C .水蒸气比水传热快 D .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6.在水的沸腾实验中,不能观察看到的现象是 ( ) A .开始加热后杯底及侧壁有许多小气泡 B .沸腾前水温不断上升,沸腾时水温不变 C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D .水沸腾后,冒出的“白气”比沸腾前多 7.给你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 图象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8.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杯内的水不断的沸腾,则插在烧杯中试管里的水将 ( ) A .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C .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以沸腾 9.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B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D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 第2节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导学案

第2节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列举液化现象,举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知道液化放热。 2.解释汽化与液化之间、汽化两种方式之间的不同。 3.通过学习活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汽化、液化。 【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学习难点】 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自主学习】 知识点1.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 1.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变为的现象,叫做汽化。 3.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4.蒸发是液体在(选填“一定”或“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进行的一种(选填“缓慢”或“剧烈”)的汽化现象. 5.完成“活动1 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下列各图中哪种情况下裤子干得快。

(1)此探究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2)(a)图中的裤子干得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3)(b)图中的裤子干得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4)(c)图中的裤子干得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6.归纳总结:液体的温度越,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蒸发越快。 知识点2.汽化的另种方式——沸腾 1.沸腾是液体在(选填“一定”或“任何”)温度下,且在液体同时进行的一种(选填“缓慢”或“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叫做液体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沸点是。 3.分组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根据“活动 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并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实验操作中的一些提示: (1)酒精灯——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可用酒精灯相互点燃。熄灭酒精灯,用灯帽压盖。 (2)下部支架——先调节下部支架的高度,使酒精灯的外焰恰好加热烧杯底部. (3)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 (4)温度计上部支架——最后调节上部支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被测物)充分接触。 实验现象: (1)水中气泡多少的变化是。 (2)水中气泡大小的变化:沸腾前,气泡;沸腾的过程中,气

3.3--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含答案)

汽化和液化 1、物质由__ ___态变为__ _ __态的现象叫汽化, 汽化过程要_____ ___热,汽化的形式有____ __和____ _两种。 2、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过程要________热,液化 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图1)是在常 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图 1 3、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 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物质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A.熔化吸热. B. 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液化放热 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A、春天来了,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 C、秋天早晨,小草上结有露珠 D、太阳出来后,小草上的露珠不见了 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寒冷的冬天,洗好的衣服刚晾出来就结了冰 B、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C、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 D、大雾的形成 7、若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其中_______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气体流动速度加快蒸发;_______图表示的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_______图表示的是增大物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加快蒸发。 甲、刚洗过的锅上有水珠,乙、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丙、将篮球场上的积水扫开用火烤一烤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1、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 的的汽化现象; 5、沸点:各种液体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6、汽化:物质由态变为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7、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8、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 有,气泡,大小变,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3)、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有关。 9、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10、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 (3) 11、归纳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12、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 1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 14. 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 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15.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C.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16.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 17.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18. 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 19、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20、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 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 A.水蒸发放热B.水蒸发吸热 C.水凝固放热D.水凝固吸热 21、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层阻碍汤的热辐射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22、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 会沸腾的慢一点 B. 同时沸腾 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23. 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 ) A. 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 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 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温度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 摄氏度为常用单位,开尔文为国际单位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 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 温度)、刻度线,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 则会损坏温度计)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 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 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 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 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 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讲精练含解析: 专题3.3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扫描 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气化的逆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知识点二:沸腾 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腾的过程中液体继续吸热,但吸收的热量用来不断地变成蒸汽,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也高,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高压锅。 知识点三:蒸发 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液体的种类。液体种类相同时,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2.蒸发致冷。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知识点四:液化的方式 1.所有气体温度度降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 2.“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小水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产生的。 重点难点解读 1.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是本节重点 (1)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2)温度与时间图像特点: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表示水沸腾的状态。可以从图像看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以及沸腾持续时间。

(3)能探究水的沸点,进而推断当地环境大气压大小。 (4)还能探究出其他问题。 比如: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烧杯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 2.知道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难点 对点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 【例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答案】B 【解析】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说课稿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位于第四章第二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计的使用,这为本节课探究液体沸腾特点提供了依据。 主要介绍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包括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教学重点 水的沸腾实验,认识液体沸腾的特点及与蒸发特点的区别 3、教学难点 用“温度—时间”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②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③知道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 ④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讲解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让学生掌握应用控制变量法。 ②经历水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现象,了解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③经历用“温度—时间”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5、教学仪器 多媒体设备、湿抹布、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烧杯、石棉网、玻璃片、酒精灯、棉花、温度计、注射器 二、说教法 实验法,讨论法,启发与讲解结合法,电教法 三、说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意用湿抹布擦黑板,然后转身特意(提醒学生)说:原来是块湿抹布呀,弄得黑板上这么多水。接下来复习一下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法,因为这节课的实验主要部分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再让同学们特别观察黑板上的水,发现水‘不

八年级物理上汽化和液化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汽化和液化习题附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蒸发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蒸发时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 B. 蒸发现象在-20℃时也能发生 C. 蒸发是在液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D. 蒸发时向外界放热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樟脑球放久了会变小 B.水结冰 C.冬天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D.夏天,晾在绳上的湿衣服,过一段时间会干 3、冰变成水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__热量. A. 液化 B. 熔化 C. 汽化 D. 吸收 4、关于晶体的熔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B.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5、下列各例中属于物质液化现象的是() A.卫生球日久天长逐渐变小或消失

B.在草、荷叶上出现露水 C.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D.海波加热到48℃变成液态的海波 6、在室内, 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 它的示数将() A. 一直升高 B. 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7、给盛在开口容器中的温度是15℃的水加热到30℃, 则容器中水的质量将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的缘故. A. 减小 B. 水蒸发 C. 不变 D. 增多 8、关于液体蒸发快慢的因果关系,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D.以上论述都不太正确 9、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冷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 10、夏天,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气温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凝结成水珠

初中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考纲解读 (一)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 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二)知道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的熔化规律及熔点,能识别 晶体和非晶体。 (三)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制冷作用。知道沸腾现 象、规律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道液化现象及液化方法。 (四)知道升华和凝华及升华会吸热。 (五)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 二.知识点: (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固态: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2)液态: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体积,但由于它具有流 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态:很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即既没有一定的体 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4)等离子态: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 成。(了解,重在强调应用) (二)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 力 (三)温度、温度计 1)温度 a)物理意义: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b)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度 ②国际单位:开尔文符号 K→热力学温度 c)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1.01*105帕),把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沸水的温度规 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分成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提示:用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测量温度的工 具----温度计。 2)常见温度计 a)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b)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 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著的变化,都可用来标 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 c)构造: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2014秋季初二物理杜岱洛第12讲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蒸发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情况;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知道气体液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实验器材: 温度计(两支),烧杯,水,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两个),中心有小孔的硬纸板,停表,酒精。 实验过程: (一)探究液体蒸发时吸热还是放热 1、将酒精涂在自己手背上,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觉。 2、拿两支相同的温度计,观察在室温下示数是否相同。再在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上温度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分析结论:手背上涂上酒精后感觉,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上酒精后示数,这些现象说明:。(二)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 猜想假设:水在沸腾时如果继续加热,温度将会 。 探究方案:用烧杯盛 水,酒精灯加热,温度计 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并观察 水的沸腾情况。如图2-1 操作记录: 1、将铁架台、酒精灯、 石棉网、装水的烧杯、温 度计和带孔硬纸板如图 2-1组装好。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 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 记录,每过1min记录一次。沸腾后继续加热并记录3min,停止加热再观察2min。 3、将读数结果和观察情况填入表2-1中。(填表说明:“加热情况”一栏分为两格,选填“加热”和“停止加 图2-1

2014秋季 初二物理 杜岱洛 第12讲 热”;“沸腾情况”一栏分为三格,选填“未沸腾”、“沸 腾”或“停止沸腾”。) 表2-1 分析结论: 1、利用表2-1中加热部分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图2-2中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0 5 10 15 /min 2、根据表2-1和图2-2可以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 。物理学中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由本实验中水的沸腾过程可知,液体沸腾的条件是:一要温度达到 ,二要继续 ,两者缺一不可。 (三)探究液化时吸热还是放热 探究方案: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生活中常看到的“白气”是大量小水珠聚集形成的,它是液体,水蒸气变成“白气”就是一种常见的气体液化现象,可以通过分析“白气”现象来探究液化过程的吸、放热情况。 操作观察: 1、给烧杯中的热水继续加热使其剧烈沸腾,观察烧杯上方形成的“白气”。 图2-2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________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_________. 5.所有气体在温度__________都可以液化;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时__________热. 6.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________作用. 7.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_,而水_____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 8.酒精的沸点是78.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时_________使用酒精温度计. 9.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10.我们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 11.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的相反过程是____________. 12.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_________遇到_________液化成的___________.1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的缘故. 14.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15.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是利用__________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16.运载火箭中的氧和氢都是以________状态装在火箭里的,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它的________,便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18.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__形成的. 19.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知识点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内容

初二物理知识点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内容: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测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中能减慢蒸发的是( ) A. 在通风处晾衣服 B. 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 C. 用扫帚摊开篮球场地上的积水 D. 将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2.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 汽化 B. 液化 C. 凝华 D. 升华 3.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 如图.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 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 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液化 C. 蒸发 D. 凝固 4.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用如图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 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沸腾,后凝固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蒸发,后沸腾 5.如图,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内的水不断沸腾,则插在烧杯中的试管里的水将( ) A. 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C. 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 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以沸腾 二、填空题。 6.吹气和哈气都是人口吹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加速了热水__使水的温度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遇冷使手的温度升高. 7.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在常温下采用加压的方法使它(填物态变化名称)后装入钢罐内,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又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 三、8、实验题。进行“观察水沸腾”的实验。 (1)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记录,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分析图像可知:当时大气压(选填“低于”或“等于”“大于”)1标准大气压。 (3)图丁中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3)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2. 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这是由于______的原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 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_____热,所以蒸发有______作用。 4. 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5. 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6. 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中形成___,上升时___,到水面___,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7.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 8. 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 9. 电冰箱是根据物质汽化时______热,液化时______热的原理制成的。 10. ______和______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____的方法实现的。 11. 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______,这是由于______遇冷______形成的。 12. 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开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______。 13、水蒸气一般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壶浇开水时,水开后在壶嘴处就会看到“白气”,这是水先____后____而形成的。 15.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 1. 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 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2.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3. 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 B.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4、下面四图中正确描绘出液体沸腾过程中观察到的情景的是() 5、一个装了水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可以同时沸腾 B、试管中的水后沸腾,烧杯里的水先沸腾 C、只有烧杯中的水沸腾 D、只有试管中的水沸腾 6.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2. 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这是由于______的原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 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_____热,所以蒸发有______作用。 4. 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5. 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6. 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中形成______,上升时______,到水面______,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7.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 8. 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 9. 电冰箱是根据物质汽化时______热,液化时______热的原理制成的。 10. ______和______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____的方法实现的。 11. 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______,这是由于______遇冷______形成的。 12. 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开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______。 13. 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______。 14. 在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15.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 1. 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 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2.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3. 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总结

汽化和液化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中我们将了解汽化和液化这样一个互逆的过程,要正确区分汽化是吸热过程,而液化是放热过程,我们都有生活经验,被刚烧开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严重,就是因为水蒸气要变成水,这是一个液化过程,要放出额外的热量,所以才会比开水烫伤严重。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汽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注:理解汽化吸热其实很简单,我们把锅里的水不断加热,先是沸腾,然后蒸发,过一会就会“烧干”。这个过程就是汽化的过程,所以汽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2)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和的汽化现象,蒸发时液体温度下降。 注意:沸腾时,液体的温度是恒定的,理论上,水沸腾时温度恒定在100摄氏度,但实际生活中由于海拔原因,大多地方达不到100摄氏度。蒸发只在叶天的表面发生,并且这个过程是柔和的,并不那么惊天地泣鬼神。 2、沸腾【重点】 (1)沸腾现象:例-如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气泡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4)有关沸点知识: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0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0C。-1820C时,氧为气态。-1840C 时,氧为液态。-2190C时,氧为固态。-1830C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C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0C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酒精汽化成了蒸气。酒精沸点为780C,高于780C时为气态)。 3、蒸发【重点】 (1)蒸发现象 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 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2)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 ②一杯400C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0C(蒸发要向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①液体自身的温度高低; 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大小; 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4、蒸发与沸腾。 汽化的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二是沸腾。它们虽同属汽化,需要吸热,但其特点是不同的。见表中所列: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教学内容】:《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2课(3课时) 【教材分析】: 教科书中先介绍了汽化的方式之一——蒸发,然后重点安排学生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通过学生实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用图像或文字描述水沸腾的特征。在学生理解汽化现象的基础上,安排学生的活动,观察水蒸气液化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经历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STS”、“信息浏览”栏目中介绍的液化的应用——火箭中的液体燃料、石油分馏塔、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等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关注科技的发展和生活中的电器设备。 【学情分析】: 对于汽化(蒸发和沸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没有仔细观察过。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然后用文字描述实验结论并且画好图像。 用坐标画图像,学生在物理课程中还是第一次接触,但这个方法在探究和表示物理规律(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会用到,所以学生应该要学会。教师不能越厨代庖。 对于液化,学生可能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应该创造条件,通过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进而了解自然界中与液化现象有关的天然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和气流有关,尝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蒸发现象。知道蒸发过程要吸热,知道沸腾现象及其特点。知道沸点,知道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了解高压锅的原理。知道液化现象,知道气体液化时会放热。能用汽化、液化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蒸发、沸腾的观察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通过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描绘水沸腾的实验图像,学会用图示的方法或用文字描述沸腾的特征。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的讨论,学会相互交流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认真仔细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能体验探究知识时的乐趣。在实验时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理念】: 教学重点:(1)知道蒸发现象,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观察水的沸腾,知道沸腾现象极其特点。 教学难点:绘制沸腾的图像。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用药用棉签蘸水在黑板上写“水”字,再用酒精棉在黑板上写“水”字,酒精“水”字先消失。 师:酒精、水到哪里去了 生:挥发(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师:水和酒精挥发(蒸发)到空气中后变成什么了 生:变成了气体。 师:很好,这种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在物理学中称之为“汽化”。 二、新课讲解 (一)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1、汽化的方式一——蒸发 a、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方式。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