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读后感

一本好的书应该是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江村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江村经济》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折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而我,在认真阅读后,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产生一些看法。

前言

《江村经济》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描写了长江流域一个名叫开弦弓村的村庄的经济等问题和该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在书中,费孝通先生针对这个村的发展作了深刻分析,使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赤诚的爱国心和他对于社会学的热衷。

地理环境

费博士等认为: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而费孝通先生也正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将自己的调查范围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村庄内进行。费先生选择的调查地

点叫开弦弓村,它坐落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东南岸。该地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爽,“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是这个地区在当时中国经济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村庄中,土地是维系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物质条件。人们可以根据当地人所占土地的自然条件大致推论出村里人的职业。而恰好,该村中的外来户全部从事着特殊职业,当然,他们没有土地。

另外,有着交通优势的开弦弓村并不仅仅发展农业,它的工业尤其是蚕丝业,在当地乡村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近些年先进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地区的传统蚕丝业逐渐衰落。

从这个篇章中,我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但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或者世界。开弦弓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在整个村庄的规划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将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不过,在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该村庄的内部联系紧密起来,一些公共机构的建立正是社区生活变化的体现。

社会背景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保证亲族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的角色。“家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家”的亲属关系的扩展。而

“家”的规模大小是有两股对立的力量的平衡而取决的。一股要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另一股要分散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恰恰是通过姻亲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个村庄里,婚姻是一个非常正式而又严格的问题。这里的人们的婚姻之事严格按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而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说法。子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定下了婚事,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而且这里的人们习惯上讲究“亲上加亲”,因而表亲间联姻现象很是普遍。因为婚姻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绵续家世及促进家族的发展。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婚姻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人们对于妇女的要求有很多,而且过分重视“香火”问题。这更是造成了“小媳妇”现象的存在。

当然在家族、婚姻问题中,财产继承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在一个村庄中,财产不仅仅局限于家产,还有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和“无专属的财产”。这些财产的继承主要以集体占有和私人占有的形式存在。在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一个农村家庭中,传递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主要对象是该家庭中的直系男子。若没有直系男子,则由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来立继。当然继承者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为本人的专业是法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对书中与法律有些许牵连的内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书的第四章(财产与继承),费老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村落中人们对财产的分类(当然,这种分类决非是法律学者们按照逻辑严密的物权法体系进行的分类),以及财产的传递和这种传递过程中对继承和赡养义务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当时已经生效的

(中华民国)新民法中有关继承的规定(新法规定了女子的继承权,改变了单系继承的原则,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点),费老认为虽然新法律已颁布7年,但就江村而言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向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即民间所遵循的继承原则仍然是传统的“父系传嗣单系继承”。这实际上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即:法律自上而下的构建出了一套体制,但该体制所适用的领域却实际遵循着另一套“规范”,即表现出了一种“二元化”的态势,而这种“二元化”(有时是一种“多元化”)往往又表现为民间自发的“规范”得到实际贯彻,国家公权力制订的规范成为华而不实的装饰品。

由此我们可看出,传统的中国从承担责任和发展家族考虑,给予了男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妇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这些问题已得到了显著的解决。

另外除了亲属关系的联结,还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纽带就是地域性的纽带。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些人在一起组成了户,他们共同居住、吃饭和劳动。而其它形式的联合群体也多如此存在。

经济生活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

这里要注意的是开弦弓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费孝通先生在书中的第一章第七节是即提到: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过这样的一种考试。新娘的母亲送给她一张特殊挑选出来的好蚕种。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养好这批蚕。如果她养得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她婆婆的好感。这被认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蚕丝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这种对蚕丝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在古代属于家庭手工业一种的蚕丝业渐渐往工业化生产转变。

费孝通先生对农村的农耕和副业各环节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惊叹于这些农业行为的技术性和精确性。这个系统的每套程序,都需要一个惊人的协调。以农耕灌溉为例,由于水域在田地的外围,必须修建渠道,外层的田地灌溉一定量之后,必须自觉地关闭出水口,以满足下一块田地的灌溉,为了满足均匀灌溉,同一田埂内的田地必须高度相同,如果有一家的田地为私自储水而降低地块高度,便会遭到谴责。即使干旱时节,这个规矩个人也不敢轻易去破。这个规矩不是任何行政部门强制执行的,而是自律的结果,自律是这个地区自治的条件之一。

在村庄中,除了生产,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聚会、出会和一些宗教、祭祀活动。

这些细节体现了这个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有一些副业等的发展。而在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中,村民们保留了许多习俗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该地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

在地理环境中,作者曾提到,由于人们所占土地不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有许多种。主要可以归为四类:农业、专门职业、渔业和无业。但不管如何划分,这些职业的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它们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从这些职业所从事的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部分的人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不仅仅只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其他的如蚕丝业的乡村工业生产。还有部分因成年男子死亡,只有寡妇和儿童等的家庭,不靠自身劳动过日子,而是依靠出租土地生活。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天气条件很是重要。人们根据传统的节气表和一些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安排农业生产。而土地的占有促使了雇农和小土地出租的产生与发展。这种生产方式也有效地利用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除去农业生产,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太湖一带农民的特点。前面说过,蚕丝业在后来有所衰退,也正是如此,当地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改革中,促使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经济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当地一些技术人才的积极参与。另外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改

革中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技术革新进退维谷。费孝通先生也提出了他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议: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复兴乡村经济。

在整部书的最后,费孝通先生着重讲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他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而农民的主要开支又在土地的使用上。我们应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关键应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不是紧缩农民的开支。因而费孝通先生再三重申,恢复农村企业才是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根本的措施。

《江村经济》作为一本探讨社会问题的书籍,它深刻地、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是一部很值得阅读的社会学类型的书籍。

《江村经济》读后感

新旧力量激荡下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 ——读《江村经济》有感 《江村经济》一书是是费孝通先生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本书将开弦弓村作为中国农村的一个典型代表,以中国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紧紧地抓住社会生活中最难以理解的一面,即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并深入探讨了在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开放思潮冲击下,中国农村传统的经济及家庭生活的变化。在这本书中,费先生正是将江村置于整个中国甚至世界的大环境下,从生活、职业分化、农业、蚕丝业、贸易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客观而令人深省的结论。正如本书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这是一本描写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等体系的书”。通过对开弦弓村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生产的描述,费先生向我们展示了在传统力量和新的动力共同推动下,中国乡村经济及农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首先,对于“家族”的研究,费先生在本书中颇重笔墨。无论是第三章、第四章对个体家庭中婚姻、生育、子女以及继承的描述,还是在第五章对亲属关系扩展的研究,“家族”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保证亲族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的角色。“家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家”的亲属关系的扩展。而“家”的规模大小是有两股对立的力量的平衡而取决的。一股要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另一股要分散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恰恰是通过姻亲关系来实现的。在开弦弓村中,婚姻是一个非常正式而又严格的问题。这里的人们的婚姻之事严格按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而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说法。子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定下了婚事,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而且这里的人们习惯上讲究“亲上加亲”,因而表亲间联姻现象很是普遍。因为婚姻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绵续家世及促进家族的发展。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婚姻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人们对于妇女的要求有很多,而且过分重视“香火”问题。这更是造成了“小媳妇”现象的存在。 在家族、婚姻问题中,财产继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一个村庄中,财产不仅仅局限于家产,还有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和“无专属的财产”。这些财产的继承主要以集体占有和私人占有的形式存在。在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一个农村家庭中,传递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主要对象是该家庭中的直系男子。若没有直系男子,则由家庭或家族中

费孝通《江村经济》读后感

学术的罗曼蒂克——费孝通《江村经济》 武定县国家税务局华志星 最近一直没多少时间看其他书,直到今天才把这本买了一个多月的《江村经济》看完。 书是去楚雄考驾照时在新知买的。当时每天除了练练车也没什么事干,每天晚上就一个人跑到新知混时间。偶然在商务印书馆部分看到这本书,想起了前不久才去世的费老。 大学时期看苏力的书时,总是能看到很多来自于费孝通的引文,苏力也在很多论文里强调费孝通对他的影响,后来在书城买到费老的《乡土中国》,虽然只是一本很小的册子,读后却有使人茅塞顿开之感,连读三遍而不忍释卷。惊讶于他对中国状况深入的分析和清澈的解释,特别是第一次接触到像“地缘社会”与“血缘社会”这类的名词,对于一个刚离开高中应试教育不久的学生来说,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是让人震撼的,以前只关注自己生活小圈子的人,开始对国家、社会有了整体的观念。 费孝通是真正的学术楷模,他深入研究问题的方式和细致的态度可以让人看到大师是如何养成的。比如这本他的代表作之一《江村经济》。 这是一本写于70年多前的书,它经常被人错误的放在农业书籍这一栏,而事实上,这是本人类学的著作,而且和张五常的《佃农理论》一样,这是一本博士论文集。 然而这本书完全没有一般学术论文的苦涩乏味。 70多年前,那个时候共产党已经慢慢崛起,民国仍然在混乱中探索着三民主义,而日本人已占领东三省,并且觊觎着关内。 费孝通刚从清华毕业,作为一个人类学专业的硕士,他知道继续研究或许是对他这个苦难的国家最好的交代。 1935年秋天刚毕业的他拿到了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入学通

知书,走之前,他忽然觉得作为人类学家,在出国前进行现场勘察研究是必要的。于是那一整年他决定和她妻子,一个叫王同惠的女人一起去广西大瑶山考察。1935年冬天的雪下的特别大,意外发生了,108天的新婚妻子死了,而他也重伤。 伤的是肉体,但毫无疑问,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对学术的执着,毕竟,这是祭奠亡妻的最好方式。于是多年以后,每当我们翻开他的著作时,第一页上总会写着”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他的感情生活,在25岁时就结束了。 1936年的夏天,他收拾好行装,在出国前的两个月考察了开弦村,也就是江村。 上海到威尼斯的航程让人烦闷,他在船上无所事事之际,写下了他在江村的所见所闻。 26岁的费孝通不知道,这本书将奠定他在学界的地位。而他也将在几十年后因之收到赫胥黎奖。 马林诺夫斯基在评价这本书时说:”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以复述静止过去。它有意识的紧紧抓住现代生活最难以理解的一面,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 江村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村,费孝通在这本书里,试图通过对农民生活状态、经济状态、家庭关系的详尽描述,来解释西方文化科技与本土文化的交锋与共荣。费孝通自己说说:”《乡土中国》就是我企图从农村社会基础上来解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基本观念,而构成一种乡土社会的类型。这就不限于一个具体的农村,而是指向农村的基本性质。” 任何在现代人看起来愚不可及的习俗,都有其历史的根源。 例如八字,通常中国的家庭,在订婚前总会测算男女之间的八字,即年、月、日及时辰。媒人把女方的红贴送到男方家里(男方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而男方父母则拿着它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在这里并不起什么实际作用,父母心中早有选择,他们给算命先生一些暗示,操纵着最后的结果。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 ——读书报告 一、费孝通简介: 费孝通(1910—2005),生于苏州吴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底赴英国留学,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38年夏回到中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主持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室。 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1945年—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7—198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人类学教授。1978—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2—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名誉所长。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作品:《花篮瑶社会组织》,《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 二、作品描述: 本书是作者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问题。”

本书的研究框架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第一章总述了整本书的内容,第二章到第六张描述了开弦弓村的地理情况和社会背景,第七章作者正式进入主题,转为研究开弦弓村农民的经济生活;最后一章,作者谈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并指出最终解决农村问题的办法是恢复农村企业。 三、主要思想、论题、概念: 1、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 开弦弓村坐落于太湖东南岸,位于长江下游,在上海以西约80英里的地方,其地理区域属于长江三角洲。在长江平原的土地上,布满了河流与运河。这个地区是复合冲击平原,由长期以来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只有少数孤立的山丘,大部分地区是平川。由于维度偏南,长江平原一年四季,大部分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长季节约持续300天。” 良好的地理条件使得开弦弓村的农业在发达的同时,蚕丝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农业作为基本的职业,开弦弓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主要从事农业,这个村的主要作物是水稻,油菜籽,小麦,桑树,其中种植水稻是居于首位的,开弦弓村90,以上的土地用于种植水稻,人们靠种植水稻获得一般以上的收入。纵横交错的河流将该地区的土地分散,再加上遗产的分配,使个人占有土地的界限变得非常复杂。农田被分成许多狭长的地带,增加了土地的分散程度。狭长的地带和分散的地块妨碍了畜力的使用,也妨碍了采用其他集体耕作方式(当地人耕作主要使用铁耙而不用畜力,使得大部分劳动非常具有个体性,再加上土地的分散性,集体工作并不会比个体劳动增加多少收成),这是中国农业技术落后的首要原因。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这是太湖一带农民的特点。这儿的农民从事家庭蚕丝业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代制丝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引进日本、中国后,乡村丝业开始衰退。

读书报告——乡土中国

读《乡土中国》有感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在思考和探索中国的出路问题过程中,思想理论界围绕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展开了一场空前活跃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涉及到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二是当时中国社会是何种性质、要进行何种革命的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不同见解,不仅造成了学术上的派别,还牵涉到政治立场的问题。当时费老未及参与这场大论战,但他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表的《乡土中国》却对大论战中的重要问题,即中国社会的特质问题作了学术上的解答。该书出版后受到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讨和赞誉,但随着20世纪50年代初社会学在中国各大学和研究所中被取缔以及费老被打成右派,该书被湮没封存了长达30余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费老“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之后,该书才得以重新问世。 《乡土中国》是一部在调查农村社会基础上来解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的经典著作,笔调严谨又不失诙谐,内容深邃又通俗易懂,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独到见解。费老在深刻把握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不同本质的基础上,用本土化的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刻画出一种生动的“乡土社会”类型,正因如此,“乡土中国”逐渐走出该书本身,成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个基本概念。《乡土中国》就是一个概念,但它是在费老对各种不同类型农村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它涵盖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和特质的丰富而抽象的内涵。 关于《乡土中国》,费老说:“《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这种尝试,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在英文中可以用Ideal Type这个名词来指称。Ideal Type的适当翻译可以说是观念中的类型,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它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老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 费老自己把《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视为不同学术探索阶段的产物。从1924年夏天大瑶山初次田野调查开始至1933年是第一阶段,他的主要工作是实地研究;在1933年访英归国以后开始第二阶段,主要进行社会结构分析,试图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费老对自己学术思想的梳理是为了说明在不同时期自己的研究重心有不同侧重,实际这两方面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一本好的书应该是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江村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江村经济》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折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而我,在认真阅读后,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产生一些看法。 前言 《江村经济》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描写了长江流域一个名叫开弦弓村的村庄的经济等问题和该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在书中,费孝通先生针对这个村的发展作了深刻分析,使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赤诚的爱国心和他对于社会学的热衷。 地理环境 费思博士等认为: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而费孝通先生也正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将自己的调查范围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村庄内进行。费先生选择的调查

地点叫开弦弓村,它坐落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东南岸。该地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爽,“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是这个地区在当时中国经济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村庄中,土地是维系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物质条件。人们可以根据当地人所占土地的自然条件大致推论出村里人的职业。而恰好,该村中的外来户全部从事着特殊职业,当然,他们没有土地。 另外,有着交通优势的开弦弓村并不仅仅发展农业,它的工业尤其是蚕丝业,在当地乡村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近些年先进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地区的传统蚕丝业逐渐衰落。 从这个篇章中,我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但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或者世界。开弦弓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在整个村庄的规划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将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不过,在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该村庄的内部联系紧密起来,一些公共机构的建立正是社区生活变化的体现。 社会背景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保证亲族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的角色。“家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家”的亲属关系的扩展。而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经济与管理学院 10物流管理伍宝裕 20100800115 在专业课老师的推荐下,终于读完了这本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生活等方面的书,是费孝通教授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读完这本著作,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费孝通教授使用的平实朴素的语言和对江村深入细腻的描述。而且,《江村经济》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在村庄中,除了生产,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聚会、出会和一些宗教、祭祀活动。这些细节体现了这个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有一些副业等的发展。而在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中,村民们保留了许多习俗文化。 在地理环境中,作者曾提到,由于人们所占土地不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有许多种。主要可以归为四类:农业、专门职业、渔业和无业。但不管如何划分,这些职业的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它们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从这些职业所从事的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部分的人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不仅仅只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其他的如蚕丝业的乡村工业生产。还有部分因成年男子死亡,只有寡妇和儿童等的家庭,不靠自身劳动过日子,而是依靠出租土地生活。

血缘与地缘读书报告

血缘与地缘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北京),2011年 1.关于费孝通和《乡土中国》 2.对中国农村的探索/描述 3.几个重要的概念 差序格局 礼治秩序 血缘 地缘 4.对“乡土中国”中重要概念的修正 (当代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5.个人的几点看法 篇二:《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乡土中国》由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所著。费孝通:生于1910年,逝于2005年,江苏吴江人。代表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行行重行行》等。 二、《乡土中国》概况:本书是费 孝通老先生将自己下乡实践探索与社会学知识理论相结合所著的一本书。本书立足于中国农村,从乡土特征、乡土习俗、乡土秩序、乡土礼俗、以及现代生活与乡土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入手,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剖析,探索乡土社会本质,从

而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与对现代文化及外来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关系、矛盾、冲突、联系。 三、作者主要观点: 首先,作者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曾经的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不言而喻。种地是农村人根本的谋生方法。农村人聚居生活,由小家庭组成大村落,具有稳定性。然而,在社会极速变迁中,我们在乡土中所产生的习俗无法应对现代生活,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总结自“乡土本色”一节) 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出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语言文字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的多有经验愈复杂发生语言一层基础也 就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趋于简单化。(---总计自“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另外,作者对差序格局进行了解释。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样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给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总结自“差序格局”) 作者还认为,礼并不是靠一个人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神人膺服:人服礼是主动的。现在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总结自“礼治秩序”、“无讼”) 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总结自“血缘和地缘”)

费孝通江村经济

读费孝通《江村经济》 一、全书的结构分析 对于读者来说,首先应该来分析一下费先生对全书的结构把握。该书总共分为十六章,在所列的章节之中,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可谓是张弛有度。宏观而言,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章与二章:第一章是序言,费先生从宏观上阐释了写作该书的意义所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传统经济背景的重要性及新的动力对人民日常生活的作用;第二章是文章论述内容的正式开始,总体上介绍了调查区域的选择。 第二部分包括三至七章:从第三章至第七章费先生先后列举了“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五部分,阐明了江村的社会结构关系,同时这也是江村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另外第七章“社会生活”也是三至六章关系间的一次小结暨“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它们是农村社会结构中的生活状况素描,后来给予其图画灵魂的是第七章中的社会生活,具备了它,三至六章的联结上才不会有苍白无力的处感而是被图绘了真实的生活彩色;第七章的社会生活包括“文化对于消费的控制,住房,运输,衣着,营养,娱乐,礼仪开支,正常生活的最低开支等等”这些与三至六章内容之间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包括八章到十五章:第八章中的“职业分化”第九章中的“劳作日程”是第三部分论述内容的铺垫,意在说明土地利用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九章中的“劳作日程”则是职业分化的辅助部分,它包括计时系统,三种历法的表述;接下来从第十章至十五章,首先说明了土地的占有是农业,蚕丝业,养羊业之间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农村之根本“农业”,下启到蚕丝业与养羊业;当然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业都是再生产的表观现象,真正的幕后推动力来自于十四章的“贸易”十五章的“资金”,没有贸易与资金一切便无从谈起。当对土地的再生产方式充分论证之后,第二部分的社会结构关系与第三部分的土地再生产之间就有了内在对接的可能,二者从宏观至微观皆有联系的纽带。 第四部分是内容的最后一章:十六章,“中国的土地问题”,费先生找出了困扰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即解决饥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一味的节衣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关于农村的隐性自闭 作者信息:2010010131 陈伟 内容摘要: 本文是在阅读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之后所感。费老并未在书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只是通过自己的深入调查将现象展示出来。该书详细的勾画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详细的描述了社会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问题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农民的心理贫困造成,或说一种隐性的自闭症,这种隐性自闭症通过影响农民的行为目的,行为偏好和生产行为模式而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人力资本的累积。因此,本文在通过分析费老在《江村经济》一书中描述的农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来说明农民内心潜藏的排外、自闭对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读后感、隐性自闭、经济生活、社会生活。 首先申明,这篇文章是我在看了《江村经济》和查阅其他文献之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本人在这方面并无太深入的研究,知识较为匮乏,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老师指正。

在现阶段,对农村经济的研究多把重点集中在其表面问题,如农村问题被很多学者粗略的分为了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土地问题,人口问题等等,然后在这些问题中分别提出一些措施。尤其在现代,农村经济有了稳步发展的趋势,很多学者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认为农村经济已经不再需要担心,或者即使认识到了其弊端,却简单的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社会对农村的不重视”。本文并不否认在客观上农村经济受到了如资源环境、产品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次序等的制约,相反,的确工业革命后,由于受资源环境的限制,农村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费老书中的开弦弓村,其蚕丝业曾繁荣过一段时期,工业革命后,这类手工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出口量和价格均开始下降,之后再也无法摆脱这种不景气的状况。因此农村经济要想发展,不仅仅是在那个年代,即便现今,改变产业结构都是很必要的,在这里大家也知道,本文不否认客观原因的影响,但是主要集中在隐藏在客观原因中的主观性,及农村或说农民的局限性,这里我把它称为隐性的自闭,或可以理解为一种排外和自我保护心理,但是在如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点。本文接下来会从不同方面对农村中体现的这种特性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费老书中的一个例子开始我的阐述。在费老《江村经济》第二章第五节——村里的人——中,开弦弓村的外来户统计了的共10家,虽然从法律上讲,在这个地区生活了三年以上,他就成为了当地地区的一名成员,但是在当地人看来,这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本村人。居住时间的长短并不会改变其外来人的身份,甚至在本地生下

《街角社会》读后感

《街角社会》读后感 这次的城市社会学的课上老师跟我们推荐了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这本书,记得刚刚开始读这本书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外国人名很复杂,文章的语言很通俗易懂,但是我总是觉得怀特的研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觉得他就是在简单叙述一些小事,但直到我把整本的书及书后面的附录我才发现这本书没有我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而是有深刻的意义的。 用了两个多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人类社会学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我觉得作者也很细心,比如作者给他所深入的社区起名科那维尔,就是cornerville音译过来的,这个单词是“街角”和“小镇”的合成词,正好对应了书名《街角社会》,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细心与努力。书中怀特写的是有关社会结构和社会人际活动的内容,但是我觉得我从中得到了许多方面的收获,有的有关学习有的有关生活,总之受益匪浅。 我首先被这本书所吸引的是作者的研究方法——参与观察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得作者能够真正的了解他所要研究的街角的各类人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不管是谁,要想真正认识真实的科纳维尔,都必须对它的社会结构和行动模式有所把握,而想要了解这些,如果采用传统的调查方法的话,则很可能只是得到一系列数字信息而很难获得细微而深入的信息;如果采用非参与的观察,则很难获取社区中人们的信任,毕竟很少有人会对一个局外人敞开心扉。所以参与观察法将是怀特最好的选择,正因为他与领袖多克的特殊关系,使得多克能够像作者敞开心扉的介绍有关于街角的一切。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的:“一个人的态度是无法被观察的,而必须从他的行为来推断。由于行动可以直接被观察,并可以像其他科学数据一样被记录下来,所以通过研究一个人的行动来了解这个人,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这种方法不仅提供了有关非正式群体关系的情况,而且为理解个人如何适应其所在的社会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成功首先在于作者选择了一种正确的研究方法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种研究中。 我觉得怀特的参与观察法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因为他找到了实施这个方法的关键,那就是多克。对于任何一个陌生人来说,想要融入到一个社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怀特选择了多克。因为多克是诺顿帮的领袖,同时

社区经济社会学的建构_对费孝通_江村经济_的再探讨

社区经济社会学的建构 ———对费孝通《江村经济》的再探讨 汪和建 内容提要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不仅是一个标志着“新的发展”的人类学的实地研究,也是一种特定视角的经济社会学即社区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费孝通的独特贡献,在于开创了经济社会学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功能主义社区研究视角。他通过对一个农村社区即江村的经济体系与其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变迁的研究,发展出了三个中程的经济社会学理论,即经济生活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理论、乡村工业改革理论及城乡关系理论。费孝通不仅开启了将社会人类学方法引入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先河,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对这种传统的功能主义社区研究方法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功能主义社区研究视角虽难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视角,但它对于改进经济社会学中的经验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江村经济》 社区研究 功能主义 社区经济社会学 汪和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210093 贯穿费孝通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中心主题是经济社会学探索,即对中国农村社区的经济体系与其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以江村调查为契机开创了以人类学方法研究社区范围内的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的先河。80年代以后,费孝通重新开始了他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生涯。费孝通在该阶段的研究(包括江村追踪调查、小城镇研究和边区经济开发研究),虽然表现为其经济社会学研究在空间上的扩展,但他所依据的研究方法则基本上延续了其在30—40年代所形成的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由此,若要理解费孝通的社区经济社会学思想的建构,最根本的还是对其代表作《江村经济》予以解释和再探讨[1]。 值得指出的是,费孝通对经济社会学的独特贡献是在其并无从事该学科研究的意识下作出的。费孝通当时所做的无非是把他的人类学方法应用到一个他所熟识的中国村庄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开玄弓村进行实地研究。然而,正是这一研究,使他开辟了一条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新路,即以田野研究解析一个社区中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诚然,这一社区范围内的经验研究是不同于古典经济社会学家,如马克思、杜尔凯姆、韦伯、熊彼特等的抽象思想和理论研究样式的。费孝通的社区经济社会学也有别于70年代以来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西方新经济社会学师承波兰尼的经济人类学思想,倡导以经验调查的方式研究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经济行动与

江村经济

费孝通教授一 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公认的农村社会经济及其制度调查研究的代表作及成名作:《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二文。可供社会学工作者和教学者参政。 读《江村经济》有感 带着一颗对费老崇敬和对被誉为“国际上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的著作的好奇的心,我仔细地读完了《江村经济》。虽然感触不是很深,但我还是学到了一些实用的东西,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费老做社会调查时采用的方法和思路,二是对过去的农村有了更大了解。 费老之所以备受尊重,离不开他发表的一篇篇揭露农村本质的学术著作,更是因为其在社会调查时坚持的严谨踏实的作风。他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于《江村经济》中不拘泥于中国农村静止的过去,而是深入实地进行实践调查;不是仅考察中国经济发展下的农村,更注重西方经济文化对中国农村经济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不是仅仅进行历史数据的枯燥陈列说明,而是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来揭开现象,得出各种结论。 这本书运用了西方先进的调查放入,如:“微型社会学”理论(P253),即在一部分现象中深入调查便可得知这一现象所组成整体的情况了,这无疑可以解释为什么《江村经济》在国外人眼里看来,不是一本局限于中国小农村的描写学术成果,而是一本被放大的动态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学术研究著作;又如费老所坚持的“功能主义”,即不同社会组织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的现象,这在他进行实地调查时那种打破沙锅问到底、恰如其分地对农村各现象进行本质的解释之处。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读起来是活的,而不像当代大学生写论文时的机械化,这其中确实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他运用布·马林诺斯基教授的三栏分析法(p134)很好地说明了开弦弓村蚕丝业的改革背景、改革变化和改革成果。最让我佩服的是,在三栏分析法中所列内容并不是他主观臆想的结果,而是每一项内容都有着其事实根据(P140),这可需要多么敏锐的洞察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啊! 接下来便是有关这本书内容的感想。《江村经济》这本书的骨骼,我的理解是平衡二字。而其主线是经济,载体是农业和蚕丝业。农村中重男轻女的观念占主要地位,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家的基本特征是已婚儿子中往往一个不离开他们的父母,父母之中如有一个亡故,更是如此(P29)”, “女人完全不参加农业劳动,农业主要是男人的职业(P117)”, “农民的食物完全依赖自己田地的产品(P109)”.以上可看出,为了一家生计,一家里必须有男人,并且越多越好。这就是农村里重男轻女观念的现实根源,为了平衡家计,必须满足农业的劳动力需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5篇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5篇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1 全书正文一共十六章,四篇附录和一篇序言,接下来将对正文十六章的内容做简单的自我认识和总结。 第一章前沿和第二章调查区域,主要陈述作者写作全书的目的以及选择调查区域的原因、调查区域的地理、经济、人口及土地背景。中国农村在当时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3],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过程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简单的转渡过程,而是中国的传统社会制度和西方社会制度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了解,将会引导这种社会制度变迁趋于期望的结果,这也是当时中国青年学生爱国救国的一种尝试。至于选择开弦弓村作为调查区域,是因为此村为当时中国重要的蚕丝业中心之一,农业较为发达,具有完善的水路交通网,同时,作者本是当地人,语言具有优势,且有其亲人帮助,能够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工作效率较高。 第三章到第六章从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及户与村的角度描写了开弦弓村的社会背景。家庭这个农村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其规模一方面受到“分家”的力量削弱,另一方面又受到父母和子女相互依存合力的增强,在此平衡力量下,中国农村家庭人数大约在4-6人之间。在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为重要,夫妻间的关系次之。婚姻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有后代,子女是家庭“香火”绵续的载体,也是父母年老后的生活保障。由于拥有土地面积的有限,生产能力的

约束,为了预防贫困,存在溺婴、流产等人口控制现象,杀害女婴更为经常,家产较大的家庭则不受限制的有更多子女。父母与婴儿的关系受到迷信的影响,表现为,对孩子的珍爱被刻意小心地掩藏起来。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较为密切,父亲则是严厉家法执行者。在孩子的教育上,家庭居于主导,学校教育由于与经济活动不相适应,辍学率较高,文化知识及训练不能显示对社区生活有所帮助。婚姻大事并不是由青年男女自己决定,而是完全服从父母的安排,通常在孩子6-7岁时便已安排好。婚姻选择要通过中间媒人,并要经过算命先生生辰八字的配对,通常男方家庭可以在多个女方家庭中进行选择,以确定合适的未来儿媳。儿媳必须要具备两个主要的智能,一是绵续家世,二是对家中经济有所贡献,她在夫家的地位往往会因为生的男孩而提高。妻子必须对丈夫十分恭顺,还要处理好与公公婆婆、小姑子、小叔子的关系,婆婆和媳妇子间的家庭纠纷则经常发生,“夫妻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父母与儿女关系中的干扰因素。”[4]如果纠纷较严重,儿媳妇可能被休弃,但媳妇无权提出离婚。为解决媳妇给家庭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小部分的表亲联姻成了一种重要的婚姻形式,因联姻形式不同,产生两种地位不同的类别,即“上山丫头”和“回乡丫头”。由于经济萧条的原因,“小媳妇”制度,即“童养媳”在作者调查的近十年里数目增加,但传统的婚姻仍然是主要的制度。 关于财产,开弦弓村将其分为四类,即“无专属的财产”、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财产和家产。家产中重要的财产是土地,处理土地的权利掌握在家长手中,家庭成员有自己部分的个人财产,绝大部分是消费物品,卧室虽为私用,但不损害家长对房屋的最终处理权,家庭

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摘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著于四十年代后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写成一本十四章的小书。乡土社会并不是完整的中国社会,乡土社会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篇《乡土中国》读书报告就作者、文章内容以及读后感悟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乡土社会、现代社会、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 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青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大英百科全书》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费孝通先生治学严谨,事必躬亲。他的治学特点被概括为六个字:脚勤、脑勤、笔勤。社会学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运用资料进行分析,一种是在实地调查,费孝通先生选择后者。1935年夏,青年社会学者费孝通和

同是社会学者的新婚爱人王同惠,赴广西大瑶山实地考察。社会学实地考察,当年中国鲜有人为。费氏夫妇此举,并非蜜月之旅,而是一次学术之行。从1990年,邱泽奇就跟费孝通到各地调查,即便费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后也不例外。邱泽奇认为,这是费总能发现其他学者未觉察之处的重要原因。 二、《乡土中国》的内容大意 《乡土中国》分为十四个篇章,是作者在讲述“乡村社会学”课程时应《世纪评论》约稿所整理。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乡土中国的形成、特征与本质。 第一章《乡土本色》,开篇第一句写到: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是这本书的核心论断,整本书从不同层面的事实深入浅出的说明了中国社会总体的乡土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农业必须依赖土地而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国社会必然具有乡土性。即使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农业依然存在,并且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仍然有迹可循。这种乡土性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一种文化。 第二章《文字下乡》和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都在阐述文字下乡有没有必要。《文字下乡》这一章中,重点辨明了人们通常认为乡下人是“愚”的不正确,乡下人不识字并能说乡下人是愚的,愚是指智力上的,而识不识字是后天培养的。他们也许是文盲,可是在农村社会实践上却是能干的、明智的。而文字有没有必要下乡呢?文字与语言本身能传的情、达的意都是有限的,这并不能是乡下人“聪明”起来。在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中,作者阐述了在现代社会文字是有必要下乡的,但是在我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还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乡土社会在“熟人”格局下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的。所以不是单单建几座学堂就能让他们“聪明”起来,只有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改变,他们有了文字的需要,文字才能下乡。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江村经济》全书共十六章。除第一章“前言”和第二章“调查区域”外,第三章至第十六章都是对开弦村人们基本生产、生活方面的详细描绘。详细点说,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是介绍开弦村人们的生活方面,为后面九章描写该村的生产方面作铺垫。整本书用朴实的语言和精确的数字向我们全面展现了一幅惟妙惟肖的开弦村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图景。而第一章“前言”与最后一章“中国的土地问题”更是对全书的内容和思想的升华,让人回味无穷。 这本书本着科学的态度向我们阐述了开弦村传统文化,习俗,经济等方面,它不仅仅复述静止的过去,还紧紧地抓紧发展的今天展望未来,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一方面,在对于农村经济落后萧条的理解中,与他人不同的是,作者认为“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作者还运用发展的眼光在世界经济大环境背景下来分析经济萧条的原因:“在这个村里,当前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经济萧条并非由于产品的质量低劣或数量下降。如果农民生产同等品质和同样数量的蚕丝,他们却不能从市场上得到同过去等量的纸币,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作者独特视角也体现在如何使农村走出困境,得到发展。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经济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农业经济,它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也就是说,中国农民单靠农业生产是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更不用谈什么发展。因此,作者认为,农村经济要想得到发展,除了要恢复农村企业外,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开发新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有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工业的发展,这就需要进行土地改革,减少地租和平均地权。 《江村经济》作为一本探讨社会问题的书籍,深刻、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是一本值得我们去深入研读的书。看完之后,对于做调查有了些启示。一是以小见大,选取典型。在做研究调查中,由于时间,经费和精力等等因素,导致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每方面都深入调查。因此,我们需要选取典型的例子深入分析,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寻找出共性,从而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这种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选取典型例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事先做好充分的了解被调查地区的情况,同时也需要调查者思路清晰,眼光独到,能客观反映调查情况后揭露问题根源所在。二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江村经济》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和其运作,详细具体。我们可以学习费孝通调查的思路,运用在其他调查中去,同时又可以把两者作比较,提取相同和不同的内容,更能深化调查的意义。 总的来说,《江村经济》是值得我们学习、思考、深入研究的一本书。 物流管理 谢筠 20090800254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我有幸拜读了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的学术大师——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费孝通大师一生着述浩繁,但他的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但是,这本小册子和他所写的《江村经济》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我在拜读期间不敢说是研究,只能谦逊地说是入门。虽然是入门,但是费孝通大师这十四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看到费孝通先生书上写的旧着《乡土中国》重刊序言中,说到:“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可以看出,费先生是一个重视开发有意义课题的老师,我想这样的课一定很有趣。这跟他强调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相符,一样的不那么刻板,这就是《乡土中国》这本书之所以如此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重要原因吧。在其第一篇“乡土本色”中我了解了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城市人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因此他还举了他母亲在他初次出国时给了一包灶土用来“治疗”水土不服和思乡之苦的例子。这让我很快地回忆起到大学之前,奶奶在庙里取香炉里的香灰给我,保佑我出门在外一切安全。多么通俗易懂的例子啊,让我很快理解到“土”与中国社会基层的密切联系。难怪中国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舅舅的遗体非得被运回故里的原因。费先生认为:“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因此,乡土社会里的人们彼此特别熟悉。但是,与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相比,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在第二篇“文字下乡”里,费先生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因为我的母亲就是文盲,从来没上过学,但是她很聪明。没有我的母亲,我的高中文凭的

江村经济读后感

读《江村经济》 ——探究上世纪初中国的乡土经济 商学院李国鹏在班主任李政军教授的鼓励下,终于读完了《江村经济》一书,在做了必要的准备后,我决定根据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对这本书的一知半解写下来, 80年前,费孝通教授对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进行了深入的实地研究,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写下了著名的《江村经济》,这一被称为“人类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巨作。”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读书的过程中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不像其他经济学作品,大量数据的堆叠而导致枯燥乏味,相反,他却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村风景,是人读来易懂生趣。有人说,《江村经济》是一首舒缓的民谣,让普通人看得懂的经济报告。不是数字,不是数据,不是结论。它展开了一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鸡犬相闻的乡村画卷。费孝通是经济学家中的文人,他有文人的悲悯情怀。 书在前言中,一句话点明了全书的主旨,“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

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看到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费教授以一个村子为研究单位,但显然它所代表的通性不仅仅据显现于这个小村落,透过这个村落的经济现象我们可以找到当时改革的动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受到的阻力。 我将先以四个部分来简述这本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第一部分,是序言和调查区域(第一二章);第二部分,是家,财产的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户与村,生活(第三四五六七章)第三部分,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第四部分是中国的土地问题。简述每一部分是不局限于该部分或按照顺序来写,而是结合全书来写的。 第一部分 首先,在序言中,作者简单交代了写作的背景,把全书的整体内容贯穿了一遍。在调查区域中说了江村的地理位置,自然和其经济情况,同时解释了选择开弦弓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先是定义了研究的范围,简单的介绍了地理状况,经济背景,把村庄的布局也说了一番。还有村子里的人口作者用之前的普查表大体说明,包括人口组成和外来人员的介绍。 调查区域的选取往往厚此薄彼,地点太小,不具有代表性,地点太大,不能抓住中心。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典型的社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