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提高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提高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土壤农化分析题库

土壤农化分析 (题库)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1.土壤、植物和肥料样品的采集原则是:待测样品必须有________,随机取样后,均匀混合,缩分,组成平均样品。 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常用淋洗法或_________法处理土样,中性和酸性土壤用醋酸铵溶液处理,而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则用_________溶液处理土样。 3.中性、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氮常用_________水解后测定,所以也叫__________氮。 4.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用____________溶液浸提后,用部颁_____________测定。 5.玻璃器皿分的和 三种。 6.玻璃器皿洗涤的原则是,。 7.粗配试剂一般要求小数点后________有效数字,精配试剂一般要求小数点后________有效数字。 8.土壤农化分析一般用________试剂,标准溶液一般用________或________。 9.酚二磺酸法测定硝态氮有干扰,应加 来消除干扰。 (2) 10.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试剂质量指标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1.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砂性土壤有机质测定一般采用________,粘质土和壤质土一般采用________。 13.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时,当消煮液颜色变绿后,应该采取________或________加以解决。 14.包括硝态和亚硝酸态氮的全氮测定,消煮前需用________将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再用________将硝态氮还原为铵态氮。 15.酸性土壤测定有效磷,一般用________为浸提剂;石灰性土壤则用________为浸提剂。 16.Na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磷,适用于________土壤。 17.土壤、植物全硫都可用_______法氧化,_________法测定溶液中的硫。 18.水溶性糖主要是指单糖和双糖,可用重量法,容量法或旋光法,还可用________法直接测定。 19.糖用作物(甜菜、蔗糖)中蔗糖多采用____________法测定。

《土壤学》实验指导

《土壤学》实验指导 (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资环系

目录 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 实验二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室内烘干法 (5)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丘林法 (7) 实验四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测定 (10) 实验五土壤多种理化性状分析 (11)

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样品的采集,是决定分析工作是否可靠的重要环节。由于耕地土壤、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作物的不均一性,很容易造成采样误差,而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即使室内分析结果再准确,也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因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则是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是一个不均匀体,同一地块上这一点和那一点土壤有差异,垂直剖面上不同土层之间也有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地形、母质、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人们的生产活动等等。对于农业土壤来说,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不同的施肥方式和耕作制度等)造成土壤的局部差异尤为显著。因此耕地土壤的不均匀性远比未耕种土壤大。要使分析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所采集的土壤样品就必须有代表性、均匀性和典型性。 1、划分采样区 为使土壤样品真正具有代表性,采样前首先需要了解全区土壤类型、地型部位、作物布局、耕作施肥、历年产量等情况,然后根据土壤的差异划分若干采样区,每一个采样区的土壤尽可能均匀一致。在每一个采样区内取一个混合土样。采样区的面积,视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确度而定。试验区采样,每一个试验小区为一个采样区。生产田一个采样区面积可为10ha。 2、采样 土壤农化分析一般只采耕层(0~20cm)土样。传统农业采样时,通常采取蛇形线或对角线等距离布置样点,精准农业通常采用网格法采样。采样点应避开特殊的地点,如粪底盘、地边、沟边等。采样点数根据采样区的面积而定,一般为15~20个。 采样方法随采样工具而不同。常用的采样工具有小土铲和土钻。用土铲取土时是在采样点上根据采土深度斜向采取上下一致的薄片。用土钻取土则是将土钻钻入土中,在一定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土柱。各样点样品集中混匀,一个混合样品量为0.5~1kg。若土量太多,可将土样放在塑料布上,用手捏碎混匀,用四分法取出一部分,装入样品袋,内外附上标签,注明采样地点、深度、前茬或施肥情况、采样人和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 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60 分) 1 、土壤的吸湿水为5% ,则10.000g 风干土的烘干土重为( ) 。A ( 9.500g ; B. 10.500g ; C 9.524 D. 9.425g 。2 ( 克服“钼蓝法”测磷中硅离 子干扰的最好方法是( ) 。A ( 加入EDTA ; B. 从溶液中除去硅; C. 改变酸度 D. 加入草酸溶液。 3 ( 纳氏试剂由以下试剂配制而成。( ) A. 氢氧化钠、碘化钾、碘化汞; B. 氢氧化钾、碘化钾、碘化汞; C. 氢氧化钠、氯化钾、碘化汞; D. 氢氧化钾、碘化钾、氯化汞; 4 ( 同时测定全量磷、钾、硼待测液的制备可用的方法是。( ) A 、硫酸- 混合催化剂消化; B 、硫酸- 高氯酸消化; C 、偏硼酸锂 熔融; D 、碳酸钠熔融。 5. 土壤可溶性盐的测定项目中,哪些项目不需要测定( ) 。A 、盐分总量; B 、CO32- ; C 、NH4+ ; D 、Cl- 。6. 溶液中硼的测定不可用以下方法进行。( ) A 、姜黄素比色法 B 、钒钼黄比色法; C 、ICP-AES 法; D 、甲亚胺比色法。 7. 土壤硼的缺素临界值一般为( ) A 、0.1mg/kg ; B 、0.5 mg/kg ; C 、5 mg/kg ; D 、10 mg/kg 。8. 以下分析项目中,不可能用到乙酸铵试剂。( ) A 、磷的测定; B 、CE C 的测定; C 、土壤有效锰的测定; D 、土壤有效钾的测 定。 9. 溶液中钼的测定,不可用的方法是( )

A. 催化极谱法; B 、ICP-AES 法; C 、硫氰酸钾比色法; D 、AAS 法。 10. 土壤有机质测定的Van Bemmelen 因数为( ) 。 A. 1.1 ; B 、1.724 ; C 、6.25 ; D 、0.003 。11. 可用作标准试剂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为( ) 。 A. 优级纯硫酸锌; B 、优级纯氯化镁; C 、优级纯氯化钾; D 、优级纯硫酸铜。 12 ( 关于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的操作步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称20 目土0.2150g ; B. 加入重铬酸钾- 硫酸溶液10.00mL ,油浴沸腾10min ; C. 洗涤转移到250mL 三角瓶至体积为70mL ; D. 加入邻菲罗啉溶液4 滴,用硫酸亚铁滴定至砖红色。13.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元素为( ) 。 A. Cr ; B 、Cd ; C 、Hg ; D 、As 。 14. 火焰光度分析中,标准曲线在高浓度时向下弯曲的原因是( ) 。 A. 自吸收干扰; B. 电离干扰; C. 光谱干扰; D. 阴离子干扰; 15 ( 大样本离群数据取舍的标准为( )( 注: S 为标准差,为平均值) A 、? 4S ; B 、? 1.96S ; C 、? 2.58S ; D 、? 3S ; 二、多项选择题( 10 分) 1 ( 溶液中铵的测定可用的方法是( ) 。 A 、碱解扩散法; B 、纳氏比色法; C 、钒钼黄比色法; D 、气敏电极法。 2 ( 一种良好的浸提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

华中农业大学2018考研真题之813-土壤农化分析

. 华中农业大学201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纸 课程名称:813土壤农化分析第1页共3 页 注意:所葡答秦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填空题(共18 分,每空1分) 1.土壤有效棚常用提取剂为();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有效铸常用提取剂为 (〉;待测液中钮含量常用()方法测定;待测液中棚含量常用()方法测定。 2. 测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可用(〉方法:测定土壤不溶性碳酸盐总量可用 ()方法。 3.测定土壤全磷,分解土壤样品方法有Na2C03熔融法、H C104比so4消煮法、Na O H 熔 融法等,其中(〉方法分解土壤最不完全,()方法分解土壤最完全。 4.在土壤农化分析中,用到与溶液中N03反应生成沉淀,重量法测定氮含量 的分析方法是();用到与溶液中K+反应生成沉淀,重量法测定伺含量的分析方法是(〉。 5. 植物样品中的碳含量可以采用()方法分析。 6. 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时,为加快反应进行,需加入加速剂,其中增温剂常用 (〉,催化剂常用()。 7. 采集耕层混合土样时,为提高样品代表性,一般按照()路线布点采 样、混合,当采样量过多时,常用()法去掉一部分。 8. 外加热重铭酸何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方法中,土壤有机质含量 学×的一Ji')×旷××× 计算公式为:土壤有机质C g.kgη="0×1000 口1

其中系数1.1的含义是(〉,系数1.724的含义是(〉,系数3.0的含义是〈)。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每题2分〉 1.催化极谱法测定溶液中的铝时,在反应体系中起催化剂作用的是()。 A. 苦杏仁酸; B. 氯酸盐; C. 高氯酸盐; D. 铅。 2. 下列哪种因素产生的误差为偶然误差。() A.仪器不准; B.试剂不纯; C.空气湿度变化; D.方法缺陷。 3.下列哪种物质不对重铭酸何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结果产生干扰〈)。 A.Cl-; B.Fe2+; C.co t; D.Mn2+。 4. 火焰光度法测定何时,标准曲线在高浓度时向下弯曲的原因是() A.基质效应干扰; B.光谱干扰; C.自吸收现象干扰; D.电离干扰。

(完整版)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及实验大纲

《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与任务 《土壤农化分析》是研究土壤植物及肥料分析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壤植物及肥料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并且学会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技术,达到能够熟练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技能及分析方法,准确规范的进行土壤植物及肥料样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并能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2.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并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 2、理解并掌握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准确的应用。 3、了解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分析原理简单构造及操作方法做到熟练使用正确分析。 4、理解并正确掌握土壤植物及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试验仪器设备的准备及试剂的配制,熟练正确的掌握试验操作技术及土壤植物和肥料常规分析项目的意义目的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步骤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并能把分析结果正确的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3.适用专业 《土壤农化分析》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土壤等专业。 4.前期相关课程要求 前期要求具有普通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植物学、土壤学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等学科的一般知识,并与植物营养学和土壤学课程相衔接,从而系统地构成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课程体系。 5.教学方式、主要环节与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本着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的原则,主要包括讲课、实验和讨论等环节,计划教学总时数76-80学时,其中讲课48-50学时、实验28-30学时。 6.考试考核办法 以期中和期末考试为主,考核采取闭卷笔试,并要求实验成绩占30-40%、平时成绩占10-20%。 二、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土壤农化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鲍士旦主编 参考书目:《土壤农化分析》农业出版社出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土壤农化常规分析法》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主编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农业出版社出版。全国土壤肥料总站主编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农业出版社出版。劳家柽主编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法》,科学出版社出版,李酉开主编。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土壤农化分析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要求学生了解土壤农化分析学的发展概况和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土壤农化分析的内容和任务 二、土壤农化分析的发展概况 三、土壤农化分析的教学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土壤农化分析答案

土壤农化分析答案(李君慧) 口试: 1.植物样本采集应该符合哪些原则? 答:代表性:数量很小的分析样品必须能够代表所研究的实物总体。 典型性:针对所要达到的目的,采集能充分说明这一目的的典型样品。 适时性:对新鲜植物样本内的植物营养诊断或品质分析的采样及分析必须有一个时间概念。 防止污染:要防止样品之间及包装容器对样品的污染,特别要注意影响分析成分的污染物质。 2.植物样品在消煮过程中使用什么试剂? 答:浓硫酸和双氧水。 3.植物灰化有哪几种方法? 答:湿灰化:HNO3、H2SO4、HCLO4 干灰化法:温度<500,2-8h;加助灰化剂:通O2加KHSO 4 植物样品消煮完全后的现象是什么? 答:消煮液呈无色或清亮色。 5 使用奈氏比色法测定植株全氮的基本原理。(H2SO 4—H2O2消煮法)。 答:植物样品经消煮制备的待测液中的铵在pH=11的碱性条件下,与奈氏试剂作用生成橘黄色配合物,其深浅与氮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氮含量。 6. 使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植株全磷含量的基本原理。 答:植物样品经H2SO4—H2O2消煮分解生成的正磷酸盐能与偏磷酸盐和钼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作用,形成黄色的杂聚化合物钒钼酸盐。溶液黄色很稳定,其深浅与磷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磷的含量。波长400-490nm,磷浓度高时选择较长的波长,浓度低时选用较短波长。 : 8.测定尿素氮含量时,尿素分解完全的标志是什么? 答:CO2完全逸出和产生浓SO3白烟。 9.使用H2SO4 消煮甲醛法测定尿素中氮含量的原理。 答:在过量硫酸存在下,尿素先受热水解生成(NH4)2SO4,多余的硫酸被碱中和后,在中性溶液中,铵盐与甲醛反应生成六亚基四胺和等摩尔的酸,以酚酞、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体积和称样量计算尿素含氮总量。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指导

土壤农化分析常用指标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质测定 一、原理 170-180 C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K2Cr2O7- H2SO溶液(过量)氧化土壤有机质,剩余的K2Cr2O用FeSO滴定,由消耗的K2Cr2O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 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试剂 1、0.4mol/L (1/6 K2Cr2O7-浓H2SO4标准溶液:称取经130C烘干的K2Cr2O7(AR)39.2245g容于水中,加热溶解后加入1000m浓H2SO定容至2000ml。 2、0.2mol/L FeSO溶液:称取FeSO4( AR 56g容于水中,加浓硫酸5ml,稀释至1L。 标定: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水和3mL 浓硫酸,再加3滴邻菲啰啉指示剂,用FeSO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经蓝绿色至棕红色为终点。 3、邻菲啰啉指示剂:称取1.485g邻菲啰啉(C12H8N2 ? H2O)和0.695g硫酸亚铁(FeSO 4 ? 7H 2O),溶于100m水中,形成的红棕色络合物贮于棕色瓶中。 4、石英砂:粉末状 三、实验步骤 称取/ 0.25mn风干土0.5xxx-1.0xxxg于干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润湿样品,准确沿壁缓慢加入10.0ml K262O7- H2SO4溶液,摇分散土样,盖上小漏斗,放入铁丝笼中。将铁丝笼放入已开启185-190 C油浴锅中(使温度在170-180 C)沸腾准确5分钟,取出稍冷,擦净试管外壁油污(同时做空白实验);冷却后把溶液全部转移到200-250ml三角瓶中(最后体积控制在60-70ml),加入指示剂3 滴,用已知浓度的FeSO溶液滴定。 四、结果计算 (V0-V)X C X 3.0 X 1000X 1.1 X 1.724 有机质%= ------------------- X 100 W 式中: V0:滴定空白所用的FeSO 4溶液体积(ml) V :滴定样品所用的FeSO 4溶液体积(ml)

《土壤农化分析》复习资料

《土壤农化分析》复习资料 1.纯水的制备分为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 2.蒸馏法原理:利用水与杂质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制得。特点:分离不完全,有自来水中原来的离子(特别是金属离子)和蒸馏器中的离子;无活的微生物,耐储存。 3.离子交换树脂法原理:利用阴阳离子对不溶性树脂的亲和力而分离。特点:离子可除得较完全,但对气体,有机物,微生物排除率低,不能长期存放,易长霉 4. 试剂规格按纯度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GR,绿色)、分析纯(AR,红色)、化学纯(CP,蓝色)7种。 5.试剂选用原则:以满足实验需要为原则选用低等级的试剂。常规分析中一般都选用化学纯试剂配制溶液,标准溶液和标定试剂通常都用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精密分析用的标定剂等有时需选用更纯的基准试剂,光谱分析用的标准物质有时须用光谱纯试剂。 6.试剂保藏原则:按照酸、碱、盐(阳离子顺序)、单质、指示剂、溶剂、有毒试剂分别存放。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易燃品、剧毒品、异臭和易挥发试剂单独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之处。试剂橱中不能放氨水和盐酸等易挥发药品。 7.试剂的配置分为粗配和精配,粗配保留1-2位有效数字,精配保留4位有效数字。 8.玻璃器皿分为软质玻璃(普通玻璃)和硬质玻璃(硬料、硼硅玻璃)。洗涤原则:用必即洗。注意事项:少量多次。 9.瓷器皿的性能:耐高温(>1200℃),挥发少,不能和HF接触,不能用于碱熔融。 10.石英器皿的性能:耐高温(>1000℃),挥发少,不能和HF接触,不能用于碱熔融。 11.玛瑙器皿的性能:坚硬易碎。耐磨不能敲打,不能加热。不能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洗,不能用水浸泡。 12.铂质器皿的性能:耐高温(>1700℃),质软,土壤全量分析用,能用于碱熔融。 13.塑料器皿的性能:硬度较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好。 14.对照试验:用标准方法或物质的测定结果来衡量测定方法的准确程度的实验,分为标准方法试验和回收率试验。 15.空白试验:除不加样品以外,完全按照样品测定的操作步骤和条件的实验。 16.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加减运算:以小数点后的位数最少者修约最后结果;乘除运算:以有效数字最少者来修约最后结果;对数运算:有效数字仅与尾数有关。 17.采样误差的控制:保证样品的代表性的前提下,采样点的数目要和室内分析的允许误差相近。一般采样时把采样地区的变异系数估计在10-30% 18.土壤采样原则:代表性原则、明确的目的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对应性原则、时间性原则、节约性(精密度)原则。 19.采样单元:根据土壤类型以及土壤的差异情况分成的采样区。 20.混合样品的采样要求:取样时先去表土1-2cm;样点要避免一些特殊的位置;取样点的深度要一致;在每个取样点的取样量要一致;在取样点的深度范围内上下土量要一致;每个取样单元最后为一个混合样品。 21.果园样品的采集位置:施肥沟向内1米采集,深度:25-60cm。 22.土壤样品风干的目的:大部分水分蒸发掉,防止发霉,并且容易处理;特别对称样少的样品来说,风干才容易混匀,使少量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并且称样准确;风干使还原性物质氧化,挥发性气体减少,从而减少对多数项目的干扰;使吸附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风干样品稳定变化小,测定结果方便比较。 23.土壤样品处理的目的:处理过程挑去非土物质,使其组成更具代表性;磨细后混匀可以取少量样品来测定,分析结果更具代表性;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求不同的细度,不过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50234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

前言 为了适应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包括土壤、肥料、植物及农产品分析的《土壤农化分析实验》,作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实验教材或工具书。考虑到分析条件等原因,书中有时在同一分析项目中并列了几个方法,可根据分析项目和要求等选择应用。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土壤分析主要为土壤水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酸碱度的分析。肥料分析主要为有机肥料、单质化学肥料及复合肥有效成分的分析。植物分析主要为植物营养诊断、植物体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农产品分析主要为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糖分、淀粉、粗纤维、粗脂肪、Vc及氨基酸等的分析。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

目录 第一篇土壤分析 (8) 1—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8) 1—1.1土壤样品的采集 (8) 1—1.2土壤样品的处理 (9) 1—2土壤水分的测定................................................ (10) 1—2.1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 (10) 1—2.2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 (10) 1—3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1) 1—4土壤中氮的测定......................................................... (13) 1—4.1 土壤全氮量的测定............................................... . (13) 1—4.2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14) 1—5 土壤中磷的测定.................................................................................. .15 1—5.1 土壤全磷的测定 (15) 1—5.2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17) 1—6 土壤钾素的测定 (18) 1—6.1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18) 1—6.2 土壤全钾量的测定 (18) 1—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19) 1—8 土壤可溶性盐分的测定 (21) 1—8.1 待测液的制备 (21) 1—8.2 水溶性盐分总量的测定 (21) 1—8.3 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的测定 (21) 1—8.4 氯离子的测定 (22) 1—8.5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22) 1—8.6 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23) 1—8.7 钠和钾离子的测定 (24) 1—9 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 (25) 1—9.1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25) 1—9.2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25) 1—9.3 土壤中铜、锌、锰、铁的测定 (27) 1—10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27) 1—10.1 混合指示剂比色法 (27) 1—10.2 电位测定法 (28) 1—11 土壤容重和孔度的测定(环刀法) (28) 1—11.1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28) 1—11.2 土壤孔度的测定 (29) 第二篇肥料分析 (31) 2—1 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 2—1.1 化学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

土壤农化分析

1、土壤的吸湿水为5%,则10.000g风干土的烘干土重为()。 A.9.500g; B. 10.500g; C 9.524 D. 9.425g。 2.克服“钼蓝法”测磷中硅离子干扰的最好方法是()。 A.加入EDTA; B. 从溶液中除去硅; C. 改变酸度 D. 加入草酸溶液。 3.纳氏试剂由以下试剂配制而成。() A. 氢氧化钠、碘化钾、碘化汞; B. 氢氧化钾、碘化钾、碘化汞; C.氢氧化钠、氯化钾、碘化汞; D. 氢氧化钾、碘化钾、氯化汞; 4.同时测定全量磷、钾、硼待测液的制备可用的方法是。() A、硫酸-混合催化剂消化; B、硫酸-高氯酸消化; C、偏硼酸锂熔融; D、碳酸钠熔融。 5. 土壤可溶性盐的测定项目中,哪些项目不需要测定()。 A、盐分总量; B、CO32-; C、NH4+; D、Cl-。 6. 溶液中硼的测定不可用以下方法进行。() A、姜黄素比色法 B、钒钼黄比色法; C、ICP-AES法; D、甲亚胺比色法。 7. 土壤硼的缺素临界值一般为() A、0.1mg/kg; B、0.5 mg/kg; C、5 mg/kg; D、10 mg/kg。 8. 以下分析项目中,不可能用到乙酸铵试剂。() A、磷的测定; B、CEC的测定; C、土壤有效锰的测定; D、土壤有效钾的测定。 9. 溶液中钼的测定,不可用的方法是() A. 催化极谱法;B、ICP-AES法; C、硫氰酸钾比色法; D、AAS法。 10. 土壤有机质测定的V an Bemmelen因数为()。 A. 1.1;B、1.724; C、6.25; D、0.003。 11. 可用作标准试剂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为()。 A. 优级纯硫酸锌;B、优级纯氯化镁; C、优级纯氯化钾; D、优级纯硫酸铜。 12.关于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的操作步骤,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称20目土0.2150g; B. 加入重铬酸钾-硫酸溶液10.00mL,油浴沸腾10min; C. 洗涤转移到250mL三角瓶至体积为70mL; D. 加入邻菲罗啉溶液4滴,用硫酸亚铁滴定至砖红色。 13.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元素为()。 A. Cr;B、Cd;C、Hg;D、As。 14. 火焰光度分析中,标准曲线在高浓度时向下弯曲的原因是()。 A. 自吸收干扰; B. 电离干扰; C. 光谱干扰; D. 阴离子干扰; 15.大样本离群数据取舍的标准为()(注:S 为标准差,为平均值)

土壤农化分析重点

土壤农化分析重点 前言 1、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肥料分析三个方面 A、土壤农化分析主要是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包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目的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 B、植物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研究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措施条件影响下,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数据;二是农产品品质分析为品种改良,产品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C、肥料分析是确定肥料中某一营养成分的百分含量,矿质肥料的分析,检验矿质肥料或化学肥料符合于规定。 开展群众性的土壤普查,进行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指导作物施肥,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定容: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后,或取一整份溶液,在精密量器中准确稀释到一定的体积,塞紧并充分摇匀为止,这一整个操作过程称为“定容”不仅指准确稀释还包括充分混匀的意思。 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 1、纯水的制备: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 A、蒸馏法:利用水和杂质的沸点不同,经过外加热使所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凝后制得。 优点:不容易长霉;缺点:蒸馏器多为铜制或锡制,因此蒸馏水中难免有少量的这些金属离子存在,而且耗电较多,出水速度小。 B、

土壤农化分析的作用:1、土壤农化分析是土壤普查的手段;2、土壤农化分析可用于指导农作物的合理施肥;3、土壤农化分析是科学研究的手段 土壤农化分析的内容:1、土壤分析:土壤的机械组成部分,肥力特征,养分的转化、迁移、农作物的布局 2、职务分析:农产品品质分析,植物营养成分分析 3、肥料分析:化学肥料分析,有机肥料分析 实验室用水分为3个等级,土壤农化分析用手一般为3级水(也称蒸馏水,PH:6.5~7.5) 试剂:到化学药品部门购买的原装化学药品 试液:把试剂稀释到一定浓度的溶液 定容:在一定体积的容器里加水稀释浓度到刻度线后摇匀的过程 我国试剂的规格基本上按照纯度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7种 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3种 GR优级纯,绿色标签,用于精密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工作,(保证试剂) AR分析纯,红色,一般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工作,(分析试剂) CP化学纯,蓝色,一般的分析工作,(化学纯) 软质玻璃,又称普通玻璃,热膨胀系数大,易炸裂,破碎,多支撑不需要加热仪器,如试剂瓶,漏斗,量筒,玻璃管等 硬质玻璃,耐腐蚀,抗击性能好,膨胀系数小,可制成加热的玻璃仪器,如烧瓶,事关蒸馏器等 玻璃器皿洗涤要则:用毕立即洗刷,干净标准,内壁能均匀地被水润湿,不沾水滴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00年1月出版的一本书,由鲍士丹撰写。 本书适用于土壤,农业化学,植物营养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内容有效性 21世纪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教科书(用于土壤农业化学资源和环境)已由国家农业高等学校指导委员会批准。在第二版中,我们试图反映1990年代土壤农业化学分析的进展。土壤分析的含量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在植物分析中为农产品质量分析增加了新内容;由于从工业“三种废物”排放到水和农田中的有害重金属元素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毒性日益严重,因此增加了“无机污染物(有害)物质的分析”一章;肥料分析部分添加了无机复合肥。材料分析的内容均为国家标准方法。鉴于每个学校都开设了单独的仪器分析课程,因此根据大家的意见删除了“仪器分析”一章;为了全面进行质量控制,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分析工作的质量,加强分析工作的科学管理,特别增加了“分析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一章。

在本书的第二版中,现在不再使用许多度量单位和符号。在第二版中,严格按照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法和相关的国家数量和单位标准进行了相应的全面修订,以保持整本书的一致性。 图书目录 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第四章土壤氮和硫的分析 第五章土壤中礏的测定 第六章土壤中钾的测定 第七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第八章土壤阳离子交换隆能的分析 第九章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

第十章土壤中碳酸钙的测定 第十一章土壤中硅、铁、铝等元素的分析第十二章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水分测定第十三章植物灰分和各种营养元素的测定第十四章农产品中蛋白质和氮基酸的分析第十五章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第十六章籽粒中油脂肪酸的测定 第十七章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分析 第十八章无机污染(有害)物质的分析 第十九章无机肥料分析 第二十章有机肥料的分析 第二十一章分析质量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附表

土壤学实验

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7) 1.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7) 1.1.2 土壤样品的处理 (8) 1.2 土壤水分的测定....................................... . (10) 1.2.1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 (10) 1.2.2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 (10) 1.3 土壤容重和孔度的测定 (12) 1.3.1 土壤容重的测定 (12) 1.3.2 土壤孔度的测定 (12) 1.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 (14) 附录A 土壤农化分析基本知识 (119) 附录B 土筛号与筛孔直径对照表 (127) 附录C 电导仪温度校正系数 (128) 附录D 折射率的温度校正及换算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0) 实验一土壤样品制作 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的理化性质直接影响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首先须对土壤样品进行采集。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本身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得多,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和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必须重视采集的土样具有代表性。另外,要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采样和处理方法。 1.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1.1.1.1 土样的采集时间和工具 (1)采样时间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供应的情况时,一 般都在晚秋(收获后)或早春(播种前)采样。采样时要特别注意时间因素,同一时间内采 取的土样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2)采样工具 常用的采样工具有铁锨、管形土钻和螺旋土钻,见图1-1,图1-2。测定土壤微量元素 的土样须用硬质塑料铲、竹片或木片等采集。 1.1.1.2 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 (1)采样方法 采样的方法因分析目的不同而不同。 图1-1 采样工具 普通土钻、管型土钻、小土铲 图1-2 土铲取土 ①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自然土壤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如A 层、B 层、 C 层)自下而上采样。耕作土壤每20 cm 自下而上取样,一般每层采样1 kg,分别装入袋中并做好标记。 ②土壤物理性质样品: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必须采集原状土壤样品。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样品不变形,并要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部分。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doc 70页)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doc 70页)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 隋方功李俊良主编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二OO四、二 主编:隋方功 李俊良 编写人员: 崔德杰 刘树堂 孟祥霞 王维华 张晓晟

2004年2月于莱阳农学院 目录 第一篇土壤分析 (8) 1—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8) 1— 1.1土壤样品的采集 (8) 1— 1.2土壤样品的处理 (9) 1—2土壤水分的测定................................................ (10)

1— 2.1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 (10) 1— 2.2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 (10) 1—3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1) 1—4土壤中氮的测定......................................................... (13) 1— 4.1 土壤全氮量的测定............................................... ................ (13) 1— 4.2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14) 1— 5 土壤中磷的测定.....................………………………………………………....... .15 1— 5.1 土壤全磷的测定............................................................... (15) 1— 5.2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 (17)

土壤农化分析复习资料全

Course content: –土壤分析soil analysis ?土壤特性的分析 ?土壤元素组成的分析 –植物分析plant analysis ?养分元素组成分析 ?农产品营养成分品质分析 –肥料分析fertilizer analysis –环境分析Environmental analysis ?水质分析 ?大气质量分析 第二篇分析测试基本理 Basic theories for testing 样品的采集 Sample collection –氮的分析 N analysis –磷的分析 P analysis –钾的分析 K analysis –中微量元素的分析Analyses of mediun and micronutrient –重金属元素的分析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水和大气的分析 Analyses of water and air –农产品品质的分析 Analyses of agro-products 第三篇应用设计Experimental desig –分析实验室的建立 Establishing a lab –有机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确立 Standard for organic food –小型科研课题的设计 Design for a research project 实验课体系 Experimentation ?规化训练阶段 Standarized training ?①常用器皿的洗涤、校正与使用; ②常规仪器(如天平、烘箱、pH计、光度计、AAS仪等)的使用; ③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准曲线制作。 实验课体系 Experimentaton ?验证分析原理,正确树立“量”的概念,培养观察思维能力阶段。 –①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农化分析综合全重点

▲粗蛋白质:含有氨基酸、酰氨等非蛋白质物质。 ▲空白试验:除了不加样品,完全按样品测定的操作步骤和条件完成的试验。 ▲系统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引起的。 ▲对照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组试验。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偶然误差:称随机误差,是某些偶然因素如气温、气压、温度改变、仪器的偶然缺陷或偏离操作的偶然丢失或沾污等处引起的误差。 ?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英文代码及标签颜色分别是绿色___________ G.R红色A.R;蓝 色CR ?我国的试剂的规格基本上按纯度划分,共分为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 学纯7种。 ?分析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两大类。 ?硝酸银溶液一棕色玻璃瓶;喹钼柠酮一塑料瓶;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塑料瓶;过氧化氢一棕色玻璃瓶;铁氰化钾一棕色细口瓶;姜黄素-草酸溶液一玻璃瓶。 ?氰化盐碘量法测定还原糖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中和酸度;加入中性醋酸铅的作用 澄清溶液;过量的醋酸铅用Na2SO4除去。 ?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过磷酸钙中有效磷时,沉淀在180 土2 C烘干45分钟,用过 的坩埚用氨水浸泡后进行清洗。 ?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包括水溶性磷和构溶性磷,分别用水和微碱性的柠檬酸胺溶 液来浸提。 ?植物样品中的糖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双糖蔗糖。其中具有还原性的糖用80C 水浸提进行测 定。 ?有机肥量采样困难的原因为种类多、成分复杂、均匀性差。 ?植物分析按目的可分为两类为(营养诊断分析)和品质鉴定分析S ?植物分析按测定方式和成分形态分为全量分析和可溶性养分的组织速测两类。 ?分析质量控制包括采样误差及其控制、分析误差及其控制和实验室质量控制。 ?分析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偶然(随机)误差和差错(粗差)。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主要由系统误差决定的。精密度则是由偶然误差决定的。 ?确定允许偏差的大小,要综合考虑:①生产和科研工作的要求;②分析方法可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③样品成分的复杂程度;④样品中待测成分的高低等因素。 ?校正曲线通常包括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 ?常量分析一般选用三级纯水,其导电率为(<5.0)卩s/cm,微量元素分析(离子电 极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般应选用优级纯水,电导率为(<1.0)卩s/cm ,特制纯的 水电导率为(<0.06)卩s/cm。 ?磷钼算喹啉重量法测定肥料中的有效磷,盛有沉淀的坩埚用过后应用氨水浸泡。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质量法、容量法、比色法、及旋光法 ?样本采集的一般原则: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防止污染 培根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②双糖:蔗糖 ?水溶性糖的测定必须用80C水浸提,也可以用酒精浸提。 ★四苯硼钾重量法测定复混肥(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钾含量的原理,及在 操作步骤中加入NaOH甲醛、EDTA各具有什么作用? 原理:肥料中K和四苯硼离子反应生成四苯硼钾白色沉淀,用真空抽滤、洗净、烘干、称量。根据关系式可以计算出K的质量及进而计算出K的含量K+ + [B(C 6H5) 4]--T K[B(C6H5)4] J ①NaOH防止四苯硼钾的分解②甲醛:消除NH+的干扰 ③EDTA:与一价、二价的 阳离子络合,消除其干扰,本实验主要消除Ag+、Hg+的干扰④坩埚沉淀用丙酮洗⑤ 加入四苯硼钾应缓慢加入,并用玻璃棒边加边搅拌,静置30min ,让沉淀形成较大的颗粒。⑥P、K的沉淀用氨水洗涤 ★四苯硼钾重量法测复混肥料中K含量的步骤? (一)待测液的制备①吸取滤液20ml与100ml的烧杯中加水稀释。②加入EDTA溶 液10ml去除金属离子的干扰,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摇匀。③逐滴加入200g/l的 NaOH溶液知道溶液颜色变红为止,再加过量1ml,防止以后四苯硼钾分解。④在剧 烈搅拌下,逐滴加入50ml四苯硼钾溶液,静置30min,使产生充分沉淀。⑤用预先在120C烘干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滤器抽滤沉淀,将沉淀用四苯硼钠洗涤,洗涤液 全部转移入滤器中,再用该洗液洗沉淀5次,每次用5ml,最后用水洗涤沉淀2次, 每次用水2ml。⑥抽干后,吧滤器和沉淀放在120 C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入干燥 器只能够冷却至室温,称重。 ★测定植物单糖原理及注意事项? 氰化盐碘量法、原理:还原糖与过量铁氰化钾碱性溶液作用,形成亚铁氰化钾和糖酸,过量铁氰化钾可以在HAC的存在下与KI作用形成游离的I 2,为了使反应完全, 加入ZnSO溶液将亚铁氰化钾沉淀除去,再用标准的Na^SQ溶液滴定形成的I 2,用 淀粉作指示剂根据空白滴定和样品滴定所消耗的铁氰化钾差值,换算成样品消耗的0.05mol/l的KFe (CN)6的毫升数,从表中查出相应葡萄糖毫克数,带入公式计算。 注:①由于毫克数从表中查得,故测定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②滴定时,要到淡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否则会吸附I2 ,使测定有误差 ③加入ZnSQ是为了以沉淀除去[Fe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回收率:测定值与已知值的百分比。

全氮、碱解氮测定方法

实验方法:? 一、全氮的测定参见杨剑虹主编的《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i] (一)样品消化法(标准方法) 准备洗净而干燥的100ml开氏瓶(颈长、底圆的硬质烧瓶)或消化管。用差减法精确称取土样。方法是,用长度>=开氏瓶的长条称量纸,在粗天平上称取1.0g过0.25mm筛孔的风干土样。将此盛有土样的称量纸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准确至小数后4位。将开氏瓶横握,将称样纸连同土样插入瓶中,竖直开氏瓶将土样倒入瓶底,稍抖动纸,取出;将称量纸小心放回分析天平,称取纸的重量。前后两次重量之差,即为土样重量。 用皮头滴管加少量纯水润湿土样,在粗天平上称取硫酸铜、硫酸钠混合增温催化剂2.8g (按0.56g/mlH?SO?)加于土样中,加浓硫酸5ml,瓶口插一直径2.5~3cm的弯脚小漏斗,以减少硫酸蒸发(也可加塞过夜,使先行碳化,次日再消煮,则效果更好)。将开氏瓶置于通风橱内的电炉上,瓶颈倾泻在电炉架上成45°角,使消化时样液不至直冲瓶口,且便于回流液能将溅附于瓶壁的土粒冲入瓶底以保证消化完全,同时,不时转动开氏瓶以保证样品完全消化。 另外,也可以用远红外消煮器及不同规格的配套系列消化管(50ml、100ml、250ml)和消化架以代替消化电炉和开氏瓶,其使用效果也令人满意。 消煮时,最初用低温消化,然后逐步升温,消化至溶液呈淡蓝色后,继续消煮半小时到一小时。取下,观察瓶底土样应无土壤颜色,一般消煮后土样呈白色,如有少数黑色颗粒,系黑色矿物,无妨。 稍冷,待消化液尚未结块时,缓缓加入少量纯水冲洗瓶口和小漏斗内外,使水流入开氏瓶中,在淋洗瓶内壁周围,使总体积为30ml,若当天不蒸馏,应用胶塞塞紧瓶口,以防吸收空气中的氨影响测定结果。 如只用部分消化液蒸馏,或者用扩散法、电极法、比色法等方法进行测定,则需要将消化液全部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 (二)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蒸馏法 操作步骤:先将半微量蒸馏装置按图【ii】装好。开启蒸汽发生瓶加热电源,待瓶内水开始沸腾时,开启冷凝水龙头,让冷凝水开始循环;开启蒸馏瓶(内套瓶)蒸汽进口,关闭蒸馏瓶废液排出口,用蒸汽冲洗蒸馏瓶3-5分钟,至冷凝管下端流出的水滴不使硼酸——指示剂变色(或ph试纸检查显中性)为止。关闭蒸馏瓶蒸汽进口,吸空蒸馏瓶内液体到外 室中(注意:此时应保证有其他蒸馏瓶的蒸汽进口是开启的,否则,会因蒸汽无出口而导致蒸汽发生瓶爆裂伤人)。 打开废液排出口,将消化液通过加样杯转入定氮内室(此时应确保废液口开启,否则加入的样液会被倒吸至外室而使测定报废),用纯水少量多次冲洗开氏瓶(或消化管)和加样杯,让洗液无损地流入内室,但应注意内室溶液的总体积不得超过50ml。轻轻插下磨砂玻璃塞(过紧不易拔出),在加样杯中加1/2~2/3的纯水密封以防漏气。取100~500ml三角瓶、加入2%硼酸一—指示剂混合液约5ml,将此三角瓶置于冷凝管下端,冷凝管下端管口与瓶内液面的高度不得超过4cm。从加碱杯中放入10ml/LNaOH约20ml,此时应有棕色或 黑色絮状沉淀产生(否则,加碱量不足)。开启进气口,关闭废液排出口(注意:顺序决不能颠倒,否则溶液会产生倒吸而导致失败),开始蒸馏。 蒸馏10~15分钟后,用ph试纸检查冷凝管下端流出的溶液不呈碱性即可关闭进气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