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习课程012信之一

《弟子规》学习课程012信之一
《弟子规》学习课程012信之一

弟子规

信之一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理论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因此《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更是将信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进行编排,从“信”字的字形来看,“人言为信”也就是说人说话要诚实守信,在现代社会诚信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现代人之间的怀疑越来越多,信任却越来越少,面对诚信的缺失光靠呼吁道德感是不够的,还应该从生活的点滴中去规范行为,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更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那么《弟子规信篇》都就讲了哪些内容呢?这本几百年前的启蒙小册子对我们现代人又有哪些参考和帮助?

《弟子规》到了这里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进入了新的部分,这个部分它的核心词或者说它的最重要的观念“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是最高重视

这个信字的,为什么我们今天讲诚信,因为在古人的眼里“诚”和“信”是一回事情,在我们非常重要的古代的一本字书《说文解字》里边它怎么解释它的?“信-诚也”而讲到“诚”的时候怎么讲的?“诚-信也”所以在古人的心目当中诚信是一回事。

《弟子规》在讲这个信的一个部分的时候首先要求是说话你怎么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的就是诚信,巧言欺骗和胡言乱语,夸张夸大怎么可以呢?《弟子规》在诚信部分刚开始就是要教大家注意,特别是孩子,怎么说话?你应该实事求是地说话。

凡出言、信为先、

中国传统社会里最有名的把这个话和“诚信”结合起来的,最有名的典故,叫《一诺千金》。他出自于《史记-季布列传》“叫”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步一诺。与其得到一百斤黄金,那是个巨大的财富,还不如得到“季步”这是一个人名,他的一句诺言或者叫一声答应。

楚汉相争的时候,季步是项羽的部下,项羽是楚国的将门之后,曾经好几次出主意,出谋划策,让刘邦大吃苦头,这是个很高明的人。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想到这件事情就火的不得了,他老记得项羽手下有

个叫季步的让我倒霉,所以刘邦就下令通缉季步,而季步因为非常讲诚信,有信用这个人,所以大家都非常认同他,刘邦一直抓不到他,为什么抓不到?因为有很多人在暗中帮助这个讲诚信的季步。季步经常把自己画好了装躲到一些人的家里,而这些人的家里实质实际上知道他是季步的,但是大家都非常了解季步的为人,所以尽管刘邦在通缉他,大家还是把他隐藏起来,把他藏好,而有一个人家姓朱,季步就伪装成他们家的佣人躲到他们家,后来被朱家的主人发现了,哦,你原来是季步!我们皇上正在通缉你,而这家人家而且是很有势力的,就找到了自己的一个老朋友,当时的汝(ru)阴侯叫夏侯婴的说情,这个夏侯婴又跟刘邦说的上话,所以才把通缉令给取消了,季步不是通缉令被取消了吗?总算恢复自由了,这个时候有一个季步的老乡叫曹丘生这个人非常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非常喜欢结交,所以他听说;哎,原来瞧不起我的季步现在好像通缉令被取消了,看样子皇上要起用他做大官,他就去拜访季步,季步听到这么一个人要来,季步本来对他就没有好印象烦得要死的,准备数落他几句,你看我落难的时候你到哪里去了?我被通缉的时候你怎么不来帮我忙啊?现在我的通缉令被取消了你来看我了?哪知道,这个曹丘

生是真利害,一进门他不管季步的脸色多么难看,也不管季步的话多么难听,他就对季步又是打躬又是作揖,拼命和季步套近乎,但是什么用都没有,季步就是不吃这一套,这个曹丘生用什么办法摆平季步的大家知道吗?就是这个典故了,曹丘生一看怎么拍马屁对季步都没用,但是这个曹丘生是坚信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他终于找到了最好的一个马屁给拍上去,他所我听说啊!一件事情,他说现在全国都在传一句民谣,老百姓之间都在传一句话跟你有关,季步说,哎呦,是吗?什么话跟我有关啊?脸色也不好看,曹丘生说,大家都在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步一诺啊?这话看样子是曹丘生编出来的都不一定,季步一听很爽,原来我这个讲诚信,你看价值黄金百斤,很爽,一下子心里对他很高兴,把他非常讨厌的曹求生啊!还留在家里住了几个月作为贵宾隆重招待,当曹丘生走的时候季步还送了他一大笔钱,这个故事的来历是在这里,但是后来在我们的传统当中,一诺千金就作为讲信誉的一个最好的象征,或者最好的一个典故,最常见的,我们一直沿用到现在。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强调开口说话诚信为先,也就是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谦谦君子,虽

然人与人之间相互承诺,可是有些人他所说的话却总是无法兑现。

我认为在现代社会里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哪一点啊?“不守时”我个人是最讨厌不守时的,但是我经常遇见不守时的朋友,当然现在大家都有借口;哎呦堵车,那你也没办法,但是有的时候比我我约你晚上11点见面你也堵车,堵车我不信,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强调要诚信最好是首先做到我们说话几点见面的,希望大家都守时,这一点我们现代人做得远远不如古人,我们现代人都讲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应该很守时,但是要跟古人比差远了。

东汉时期有这么一个故事叫《同窗践约》一听就是两个同学按照约定来实践自己的诺言。在洛阳读书的有两个人,一个人叫张劭,一个叫范式,是一对好朋友,都在当时的都城读书,两个人学成离别的一天,张劭留着眼泪就对这个范式说,他的好朋友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在古人来讲旅行麻烦极了,哪像今天坐着飞机就去了,打着飞的就去了,古人要旅行走两百里路都是一件大事啊!而且两个人要分开很远所以大家很难过,而范式安慰他说;长兄,你不要难过,两年后中秋节的中午我到你家来与兄台

见面,并且拜见令尊大人,说完这句话两个同学各自散开,各自回家。

两年以后的中秋节,你看看古人,从一早上开始这个张劭就开始杀鸡,洗菜做饭,准备好酒,那么他爸爸一看,哎,儿子你这是干吗呢?平时没有那么好的菜啊?张劭说;老太爷,我在洛阳学习时候的同学今天要来看您,他说过的两年前,中秋节的中午要来看您,我准备来招待他,老人家说他的家远在江南相隔几千里啊!两年前的一句话今天还会来赴约啊?张劭说;范兄是个讲信义的人,讲诚信的人,必定回来,正好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就看见村外的道路上尘土飞扬,一匹快马驮着范式来到了他的家门口,时间正好是中秋节的中午,这个故事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很多年以后张劭生病了,临死前对他的妻子说;把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家事托付给范兄,范兄是一个可以托付之人,后来范式果然精心地为张劭办理了丧事并且终其一生细致入微地照顾他的孩子,这是古人的一个故事。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叫《陈实守时》,我们原来认为中国传统当中好像不像西方我们讲一定要分分秒秒不差的,我们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中国古人是高度看重守时的。

还是东汉有个人叫陈实,有一次和朋友约好了时间,大家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间见面,越好了时间,而过了约定的时间陈实一看朋友还没来,陈实就出去自己旅行了,比如我们说好中午12点出发你还没来,他走了,陈实的儿子叫陈元方,当时只有7 岁,当然不会跟着爸爸去旅游,所以他就站在门口也没事干,这个时候陈实的朋友来了,他就问这个小孩,说这个小孩,令尊大人在不在啊?这个小孩回答说;家父等候尊驾很久已经独自出发了,那个朋友很生气说这么做是不是令尊大人有什么不妥啊?和人家约好的又把别人丢下,这个七岁的小孩子陈元方讲;尊驾和家父约定是在正午的时候,到了正午还不来,这是没有“信”,你不讲信用了,而对着别人的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这七岁的孩子教训他,你一无信誉,二不讲理,你这样的人你觉得是不是你有些不妥?这也是在历史当中非常有名的故事。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是《弟子规》之信部分的开篇十二个字,从字面意思看不仅告诉孩子们说话要讲信用,而且还不能巧言欺骗,或者是胡言乱语,更不能夸大其辞,也就是说要讲实话,不撒谎做个实诚人,接下来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实诚人。

北宋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词人“晏殊(yanshu)”在他十四岁的时候晏殊就已经被人作为神童举荐给了皇帝,皇帝召见了他,让他和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怎么办的,大家知道吗?晏殊去参加考试他十四岁,突然发现考题是他十天前自己刚刚练习过的,恰好他做到了这道考题,一般人会怎么办?哎呀!高兴坏了,这可让我逮着了,这个我撞题,这个多好啊!晏殊没有,晏殊直接向皇帝禀告,说皇上今天的考题不巧,十天前我做过了,请皇上更改考题,重新考过,那么当然他的这种诚信的品质那让皇上非常赞赏,在朝廷里面大家也非常赞赏这位神童,觉得太难得了,才学又好又讲诚信,那么好他当然也考中了进士,当了官了,当上官以后当时天下太平,所以京城的大小官员啊!都没什么事干,平时都是吃喝玩乐,到周围的地方去游玩,皇帝非常恼火,一看这个国家大事都没人管了,太平盛世,大家上班的也不上,早早溜出去喝茶,皇帝就去了解,派人了解,结果了解的人回来跟皇帝说,他说皇上有一个人比较例外,皇上问谁呢?“晏殊”晏殊怎么了?说晏殊从来不出去泡茶馆的,也不到哪些不好的场合去,他只要一下朝就在家里和兄弟们读读书,写写文章,填填词,哎呀,皇帝一听,这太难得了,我果然没有看错这个人,

这个人当年考试的时候就非常诚信,今天我要召见他,要表扬他,皇帝就把所有的这些大臣们都召集起来,里边就有晏殊,皇帝就问晏殊,说近来群臣游玩、赴宴热闹的不得了,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如此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换句话说把太子的教育托付给晏殊,这当然是国家头等大事了,那么一般人会怎么样?一般人肯定会讲感谢皇上,我的确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严于律己,我是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时间我认真学习,刻苦用功,我绝不辜负皇上对我的期望。晏殊没有,晏殊的回答是,皇上,我得说明我得诚信,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喜欢游玩和吃喝的人,只不过实在是没钱,如果我但凡要是有钱了,我早就去参加游宴了。他在这个场合也不说假话,这样一来反而让皇帝更信任他,而在大臣当中树立了很高的信誉。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古人认为就诚信而言,天底下的人应该是“人同此行”“心同此理”的,伟大的德行会感动一切,如果以诚待人、以信待人也会感动一切。大家看媒体有一些报道,比如现在有些人犯了法了,判了刑了,在监狱里面,那么这个社会为了挽(wan)回他们,为了感召他们,教育他们,我们现在的监狱管理采取了

一个非常人性化的一个措施大家发现没?如果他犯得罪不是重罪对社会危害不大,本人又有切实改过的表现,春节可以让他回去的“假释”让你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感受一下亲情,看看家人为你付出的东西是有助于他的改变的,现在我们在实行这样一个新的办法,这个方法并不是新方法,而是古已有之。

有个故事叫《曹摅(shu)约囚》有一个人叫曹摅,是晋朝时候的人,这个人是个县令,当时在他县里边的牢房里面关了很多判了死刑的犯人,那么在我们今天判了死刑的犯人是不能假释出去的,这个是不行的,这是晋朝,他里边有好多重刑犯人,那曹摅在年底的时候到这个监狱去巡视,因为他是县令,看到这些死刑犯心里很可怜他们,就说过新年是全家团聚的时候你们现在判了死刑了,在等候处决,你们想不想暂时回家去见一见亲人,那这些囚犯都哭了,哪里知道一个县令会这么对他们说话,说如果能够回家看看就算死了,我们也没什么遗憾了,曹摅就说;好,我以诚待你们,希望你们以诚回报,我要求你们讲信用,我担这个责任,我认为你们到现在还想和亲人见面,还痛哭流涕,身上还有一点良心未泯,还有一点人性,我做主放你们回家过年,但是我也派不了那么多人跟着你们,不能说每两个人押回去不行,规定一

个时间你们都回来报到。曹摅这么一做他手下很多人都反对,说这还了得,这些都是重犯啊!你把他放回去跑了怎么办?这责任不都你担着吗?曹摅说;这些人都是小人,但是如果我们诚心以恩义待之我相信他们不会负约的,这样我替诸位担责任,签字画押,如果有犯人逃掉或者在外边接着犯罪跟诸位无关。从历史的记载上到了规定的日期所有的犯人全部回来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用诚信感人的例子,这样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

一个人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你才能真正打动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那么《弟子规》除了告诉我们说话要诚信之外还会提醒我们注意说话时容易忽视的哪些问题呢?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弟子规》在讲了第一个原则说话要诚信,第二个原则是什么?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也就是说话多不如话少,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巧言蒙骗,在《论语-学而》里边讲;“巧言令色,鲜矣(yi)仁,这什么意思呢?解“说话很花俏,很能够迷惑人,令色,脸上配合着这个说话,有各种各样动人的表

情。”这个不行,《论语-里仁》讲;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解;君子应该话尽量少说,但是在行动的时候在实践的时候要敏捷。

墨子是比孔子稍微晚一点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家,有一次跟他的弟子叫子琴两个人有一段对话,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经常利用对话的机会来实行教育,来教育学生,子琴就问墨子,说话多有好处吗?墨子说;嗯,说这个蛤蟆、青蛙还有苍蝇,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的口干舌燥,但是你觉得有很多人去听他们吗?那个学生说没有,很讨厌,好,墨子接着讲;但是你看看那雄鸡每天只在黎明的时候按时啼叫,雄鸡一叫天下人就要起床,所以多说话有什么用呢?重要的是说话要有作用,要切合实际,这样大家才会听你,大家才会重视你的话,这是一段墨子和弟子非常有名的对话,古人强调说话不要多,说话要少,还有一个考虑,这句话也是我们平时经常讲的话,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古人认为话如果多的话,就很有可能泄漏不应该让别人知道的机密,从而惹出麻烦,这种情况如果严重的话是会误国误民的。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当中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将来要去当官的,当官的是要对天下黎民百姓负责的,所以古代的教育跟今天的教育有一点点的区别,要从小培

养接受教育者将来能够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有一个故事叫《玉器和瓦罐》。

韩昭侯,韩国的一个人,不是今天的韩国,是中国古代的韩国,这个人说话不大注意,往往无意之间就把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漏出去,他是一个国君,他这样一干就让身边的好多大臣没有办法为他谋划,不能实施,大家很伤脑筋,但是他又是个国君,你说他轻不得重不得,大家对他无计可施,这时候有个人叫“堂溪公”,他就自告奋勇,他说我去劝我们的国君,大家说你有把握啊?我试试看吧!我去劝劝他!他见到了韩昭侯以后开始就是一个问题,说国君,假如现在有一个玉杯,玉做的,美玉做的酒杯,价值千金,但是呢!这个玉杯没有底,请问国君,它能够装水吗?国君说你这个堂溪公都说你聪明,我怎么看你像白痴一样的,一个玉杯没有底怎么能装水呢?堂溪公也不回答,接着又问,说国君,有一只瓦罐,瓦做的,很不值钱,但是它有底而且不漏,请问它可以装酒吗?国君说当然可以了,于是堂溪公就因势利导,对韩昭侯说这就对了,一个瓦罐虽然值不了几个钱,非常粗的一种器具,非常下贱,不值钱的东西,但是它不漏,可以用来装酒,一只玉杯,价值千金,非常高贵,但是它没底,所以连水都装不了,人也是

一样,作为一个地位很高的人,作为一举一动都非常重要的国君如果你说话不注意,随时乱讲话,那么你就会泄漏国家的机密,您就好比是一只没有底的玉杯,你再值钱也没用,只会闯祸,还不如做一只实实在在的但是确实有用的瓦罐。这一番话把这个韩昭侯说的是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但凡采取重要的措施和大臣在一起谋划的时候韩昭侯都非常小心的对待,也不再乱讲话,慢慢韩昭侯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当然到最后这个韩昭侯也是有点过分,过分到什么地步呢?他晚上睡觉也是一个人,也不跟夫人睡觉,也不跟妃子睡觉,因为怕自己讲梦话,一不小心把梦话讲出去也泄漏秘密了,这也就过分了。

说话确实不应该太随便,特别是有些话,绝对应该避免,不能随便说出口。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因此说话不能太随便,那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呢?

在这个方面,我倒是特别建议大家“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你比如我们现在的社会礼仪你看见一位女士,马路上走过来,哎呀!你怎么今天这么难看啊?

也许这位女士早晨起来忘了化妆了,或者急匆匆的,或者身体不适,的确比较疲惫,这是真话,也确实也许她不如昨天那么漂亮,但是这个真话是不能说的,你不要说,但是你也没有必要说假话,你比昨天漂亮一百倍,这个也没必要,语言要有节制,在什么样的一个场合采取一些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这是有讲究的,这是语言的技巧问题,表述的技巧问题,但是它上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惟其是、勿佞巧、你讲的话要跟实际的情况符合,不要花言巧语,你可以把一些真实的判断比如你觉得在这个场合不好说的话,你不说也不要去说假话,还是真放在第一位,我们现在在这个领域里边,在现代社会里边碰到的一个最大的矛盾和一个最大的冲突就是在特殊场合,我们叫善意的谎言,怎么办?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病人,你直截了当跟他说;哎呦,你这个病很重,没有两个星期了,这个话不能说,这是真话,但是切记真话不全说,当然你也没有必要跟人家说;哎呦,你身体健壮如牛啊!躺在病床上干什么?出去跟我跑步,这个也不对,这个也没必要,这是一种“度”的控制。

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讲究分寸,但是对于这种“度”的把握大人们都不见得能够做到对于这些未成

年的孩子来说又该怎么办呢?善意的谎言孩子们到底要不要说?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实际上不必过早地去教他学一些善意的谎言,没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好多家长对孩子说,或者对一些小孩子或者对马上要工作的比较大的孩子说,你当着老师面应该这么这么说,你当着领导面应该这么这么说,这么说的话领导喜欢听,老师喜欢听,老师喜欢听的话你就能当小队长,领导喜欢听的话,你没准就能当一个科长,这种教育是千万要不得的,按照《弟子规》的要求是惟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他的教育应该坚持是惟其是、你要实事求是的讲话,只有当孩子成长起来以后你才可以告诉他一些讲话的方式和方法,讲话的场合的意识,因为我们知道,儒家也是非常讲究说话的技巧的,为什么在儒家的传统当中很多人要学《诗经》呢?要背《诗经》啊!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诗人,而是每个人能够懂得辞令,能够懂得在合适的场合讲合适的话,而《诗经》就是对人的一种表达技巧的一种训练,所以更多的因为这个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提倡每个人都要读《诗经》,但是,你如果把《诗经》当中这种非常美丽的“辞藻”非常华丽的辞藻,过早地去用到对孩子说话的这种最基本层面的一种培养上

的话,不是一个最妥当的办法,孩子从小还是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我们现在比如好多的孩子,有的时候家长问他,你考了几分啊?大家会发现有些孩子怎么回答?我观察过的,有些孩子爸爸妈妈问他考试考完了?你考了几分啊?我在班级里中不溜,这就是“佞巧”你到底考了几分,他说我中不溜,中不溜是一个排序的问题,不是分数的问题,现在孩子都会这样来回答,你有的时候问孩子说,这次考试你班级里50个同学你排在第几名啊?当然我们不能过多问孩子的,孩子告诉你,爸爸我考了85分,没准这85分他倒数第二名,这就叫“佞巧”,从小应该在这种细节方面去培养孩子一种表述的习惯。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这样的话是诚信的第一部分,按照儒家的要求讲你如何表达?如何表述,如何讲话?是诚信的第一部分和最基础的部分,当然《弟子规》对于诚信的要求

远远不只如此简单,它还有那些方面的具体要求,请大家听下一讲。

弟子规谨教案

《弟子规》之“谨”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引导学生在读得准确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将韵文读得有滋有味。 2、会悟:结合注释理解韵文的意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3、会用:能根据韵文指导自己的言行,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人物的对错,并对此作出正确的规劝。在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对他人的行为举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读文、背文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动画激趣: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小伙伴,你瞧,他是——(喜羊羊)(出示喜羊羊图片) 喜羊羊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他呀一边走一边背诵学过的《弟子规》。喜羊羊背诵的这些内容我们也学过,敢不敢和喜羊羊挑战,比他背得更好? 2、齐背《弟子规》部分内容 3、检查运用: 喜羊羊说大家背得真好,他呀想考考你们是否理解这些内容? 喜羊羊要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母亲可孝

敬了。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喜羊羊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第三个问题是“吃饭、走路或落座的时候应该长辈先请, 晚辈在后。《弟子规》中相应的的语句是什么?(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喜羊羊的问题没有难倒你们,他情不自禁地说“你们太棒了!”相信你们不但会背,在生活中肯定会像《弟子规》教导的那样,做一个尊敬长辈的人。《弟子规》对我们自己的日常行为又有哪些要求呢?现在喜羊羊要和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朝起早》。 二、熟读成诵品味韵律 1、读正确读流利。 (1)老师领读:请同学们看着书,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2)自己练读:喜羊羊要和你们比赛,看看谁能先把课文读熟,抓紧练习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可要仔细看看拼音。 (3)指名朗读。 (4)去拼音读课文。喜羊羊说咱们班的小朋友读得真好,可是如果去掉拼

弟子规信篇读后感

弟子规信篇读后感 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我们必定要守信用,自己所许诺过得话语,就要去兑现,让自己成为一个可靠的人。 《弟子规》信读后感一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

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弟子规》信读后感二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 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在“信”这一章,古人这样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教育我们开口说话时,诚信为先。 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当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我们更不能用来骗人。《弟子规》的“信”篇还教我们怎么说话:“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切戒之。”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和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决对不能说。在我们跟他人交谈时,谈话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口

弟子规.信(拼音)

《弟子规》“信”字篇 凡f án 出ch ū言y án ,信x ìn 为w éi 先xi ān ,诈zh à与y ǔ妄w àn ɡ,奚x ī可k ě焉y ān 。 话hu à说shu ō多du ō,不b ù如r ú少sh ǎo ,惟w éi 其q í是sh ì,勿w ù佞n ìn ɡ巧qi ǎo 。 刻k è薄b ó语y ǔ,秽hu ì污w ū词c í,市sh ì井j ǐn ɡ气q ì,切qi è戒ji è之zh ī。 见ji àn 未w èi 真zh ēn , 勿w ù轻q īn ɡ言y án ,知zh ī未w èi 的d í,勿w ù轻q īn ɡ传chu án 。 事sh ì非f ēi 宜y í , 勿w ù轻q īn ɡ诺nu ò,苟ɡǒu 轻q īn ɡ诺nu ò,进j ìn 退tu ì错cu ò。 凡f án 道d ào 字z ì , 重zh òn ɡ且qi ě舒sh ū,勿w ù急j í疾j í,勿w ù模m ó糊hu 。 彼b ǐ说shu ō长ch án ɡ , 此c ǐ说shu ō短du ǎn ,不b ù关ɡu ān 己j ǐ,莫m ò闲xi án 管ɡu ǎn 。 见ji àn 人r én 善sh àn , 即j í思s ī齐q í,纵z òn ɡ去q ù远yu ǎn ,以y ǐ渐ji àn 跻j ī。 见ji àn 人r én 恶è , 即j í内n èi 省x ǐn ɡ,有y ǒu 则z é改ɡǎi ,无w ú加ji ā警j ǐn ɡ。 唯w éi 德d é学xu é , 唯w éi 才c ái 艺y ì,不b ù如r ú人r én ,当d ān ɡ自z ì砺l ì。 若ru ò衣y ī服f ú , 若ru ò饮y ǐn 食sh í,不b ù如r ú人r én ,勿w ù生sh ēn ɡ戚q ī。 闻w én 过ɡu ò怒n ù , 闻w én 誉y ù乐l è,损s ǔn 友y ǒu 来l ái ,益y ì友y ǒu 却qu è。 闻w én 誉y ù恐k ǒn ɡ , 闻w én 过ɡu ò欣x īn , 直zh í谅li àn ɡ士sh ì,渐ji àn 相xi ān ɡ亲q īn 。 无w ú心x īn 非f ēi , 名m ín ɡ为w éi 错cu ò,有y ǒu 心x īn 非f ēi ,名m ín ɡ为w éi 恶è。 过ɡu ò能n én ɡ改ɡǎi ,归ɡu ī于y ú无w ú,倘t ǎn ɡ掩y ǎn 饰sh ì,增z ēn ɡ一y ì辜ɡū 。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入则孝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 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弟子规《信》原文及解释

弟子规《信》原文及解释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信】 第十九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讲到信,我们看“信”这个字,人、言构成信,人讲话一定要真实,不真实就不信。讲话也要注重你有没有真诚,有没有诚意。我们

晓得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频繁的、最容易沟通的就是言语,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言语如果不能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面,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虚伪、非常的虚假。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从小我们要教育自己家里的弟子要有诚信、要诚实,从小做人就要懂得诚实;在家里不能诚实,到外面就有可能犯诈欺行为,欺骗别人的这种言语都有可能会出现。 所以这里讲到“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我们首先一定要注意到,你讲出来的话是不是真话。所以所讲出来的话,要以信实为第一。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什么意思?就是说以前的人,对于自己的言语非常的重视,每一次要讲话之 前,他都会三思,思考看看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有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每一次讲话,就很怕自己没有办法做到。“耻躬之不逮”,这个“耻”,就是会认为自己讲出来的话,做不到是一个很大的耻辱。这里又讲到,讲话首先要建立在信用上面。 再来告诉我们,“诈与妄,奚可焉”。这个“诈”就是欺骗,“妄”就是不真实的语言,不诚实、不老实的语言。“奚可焉”,“奚”是怎么可以的意思,怎么可以做?“可焉”,可以做。讲话已经要很老实了,那么这些欺骗别人,讲不真实的话,怎么可以做?不真实就是谎话,说谎话。 这里也要特别提出一点,有很多家长非常相信自己的小孩,自己

弟子规谨与信读后感

弟子规谨与信读后感 篇一:学习《弟子规》必须真学真干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习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 xx年9月,我校正式推行学习《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不干;教师先学,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是我校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不厉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厉害,那就必须真学真干。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习,恭恭敬敬地学习圣贤人地教诲;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在学习期间,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

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习《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习,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习,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习,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 篇二: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一、对《弟子规》的认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弟子规》一书内容简明通俗,不谈空洞理论和教条,而是教导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

《弟子规-信》逐字翻译注音

《弟子规》逐字翻译注音 ([清]李毓秀原著,华静7811译注,2013-10-2) 《弟子规》的这个版本,不仅能帮助中小学生学会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而且能帮助他们加强古文素养。 <信x ìn > 凡f án 出ch ū 言y án , 信x ìn 为w éi 先xi ān , 所有 说出的话,讲究信用 是 排在第一位的, 诈zh à 与y ǔ 妄w àng , 奚x ī 可k ě 焉y ān ? 欺骗的话和 不可能实现的话,怎么 可以说呢? ———————————————————————— 话说hu àshu ō 多du ō, 不如b ùr ú 少sh ǎo , 话 说得多, 不如说的少, 惟w éi 其q í 是sh ì, 勿w ù 佞n ìng 巧qi ǎo 。 应该只讲那些 实事求是的话,不要讲那些谄媚人的花言巧语和推卸责任的欺骗巧辩之辞。 刻k è 薄b ó 语y ǔ, 秽hu ì 污w ū 词c í , 另外,严苛而不厚道的话语, 猥琐 肮脏的词语, 市sh ì 井j ǐng 气q ì, 切qi è 戒ji è 之zh ī。 以及集市和乡下那些无赖之徒的口气,都务必要戒除 它们。 ———————————————————————— 见ji àn 未w èi 真zh ēn , 勿w ù 轻q īng 言y án ; 看到的还不是事情的真相,就不要 轻易地发表意见, 知zh ī 未w èi 的d í, 勿w ù 轻q īng 传chu án 。 知道的还不够 确切真实,就不要 轻易地传播出去。 ———————————————————————— 事sh ì 非f ēi 宜y í, 勿w ù 轻q īng 诺nu ò, 觉得事情 不 恰当,就不要 轻易 答应, 茍g ǒu 轻q īng 诺nu ò, 进j ìn 退tu ì 错cu ò。 如果 轻易 答应,到时候按诺言做或不按诺言做都不对。前者因为事情本身不妥,所以是错;后者因为失信于人,所以也是错。 ———————————————————————— 凡f án 道d ào 字z ì, 重zh òng 且qi ě 舒sh ū, 所有 说出的字,发音要响亮 而且 舒展,

弟子规谨篇读后感

弟子规谨篇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共7篇) 本文目录 1. 弟子规读后感 2.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 3. 背诵《弟子规》体会 4. 学习《弟子规》有感400字刘蔓仪 5. 《弟子规》有感650字 6. 假期《弟子规》读后感300字 7. 小学生寒假读后感:弟子规读后感小学生弟子规读后感450字:弟子规上二年级的时候,李老师开始教我们学习《弟子规》。我通过一遍一遍的吟诵,渐渐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通过老师的详解,我知道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中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 学习《弟子规》最困难的就是背诵了,老师让我们反复读,直到理解,熟记于心。可是,我总有背不会的时候,这时爸爸总是陪伴在我的身边,让我体会到爸爸温暖的爱。记的有一次,我在背诵“事虽小,勿擅为”的时候怎么也背不下来。这时爸爸看见了就对我说:“我来和你一起背吧!”爸爸自告奋勇的说:“我先背。”说着就背了起来:“事虽大!”“停,不是事虽大而是事虽小。”我打断了爸爸的背诵。“对!事虽小,不擅为”“不对,不是事虽小。不擅为,而是事虽小,勿擅为”我又一次打断了爸爸的话。这里我发现我已经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了,原来爸爸通过背错来教我背会《弟子规》的。 还记得有一次,当我背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时,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一天,我正在专心的看书, 正看到精彩处时忽然听到妈妈叫我下楼去买两袋盐,我装作 没听见继续看书,“宝,家里没盐了,帮妈去买两袋盐。”我说:“你自个去买吧!我正忙着呢!”妈妈气匈匈的走来;一把 抢过书说“给我背一遍《弟子规》,《弟子规》你白学了。” 说着,把书给我收了,然后去做饭,边走边说:“你今天不 去买盐,我们就做一顿无盐饭。”我只好下楼买了两袋盐, 提回来。今天想起来,我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 自古以来,“父母命,行勿懒”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可我却是怎么做的呢?学习弟子规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 的是教会我如何做人。今后,我一定要体贴父母,孝顺父母, 做个懂孝顺、知感恩的孩子。 小学生弟子规读后感450字是不是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呢?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在这个寒假中,我读完了《弟 子规》,这本书对我很受益。因为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去做 一个孝顺的子女,同时还告诉我们怎样学习。从这本书我了 解到,做一个孝顺的儿女,需要顺应父母,父母说错了,不 应该对他们大喊大闹,应与他们心平气和的与他们讲道理。如果长辈非常喜欢你,做到孝顺,不难,但如果某位长辈不 喜欢你,而你还对他一如既往的孝顺,那才是真正的贤人呀!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总是和她的婆婆搞不好关系。她

弟子规全文解释(最新)

弟子规全文解释 弟子规解释: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译文全文总计6000多字,加上弟子规原文全文共计1080字。弟子规全文解释和翻译是一篇宏著,对理解认识弟子规原文有积极意义。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 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

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

《弟子规》中《信》教学设计

《弟子规》中《信》教学设计 建水四小李娅玲 教学内容: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祖先造字时为什么这样写?它包含怎样的意思呢?(人说话要讲信用)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第二十课,从古人的“信”的行为要求中,学学为人处事的真诚与智慧。 (二)字正腔圆,诵读成韵 1、字正腔圆,读通韵文 A、《弟子规》是古代韵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首先把韵文中不认识的字,找出来,看着注音读几篇后,再自行把韵文试读两遍。 B、集体朗读韵文,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教师相机引导) 2、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A、读文之美在于轻重缓急能入韵。再次出示内容,让学生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按韵文节奏读文。现在请同学们先试行打节奏。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B、读文贵有轻重缓急,根据诵读的需要,找出韵文中轻读与重读的字,按节奏读出韵文,(全班同学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适时指导,相机激励。

新版弟子规 信篇

新版弟子规信篇 弟子规信篇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解释: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

行得通吗?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说得多不如 说的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另外,奸邪巧 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 戒除掉。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还未看到事情 的真相,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 传播出去。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谈吐说话要稳重 而且舒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 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遇到别人谈 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看见他 人的优点行为,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前 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励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呼不做,而行 大善的机会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勉强而之。......感谢 聆听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看见他人犯

弟子规带拼音-小学-信篇

弟dì 子zǐ 规ɡuī 信xìn 凡fán 出chū言yán ,信xìn 为wéi 先xiān 。诈zhà与yǔ妄wànɡ ,奚xī 可kě焉yān 。 话huà说shuō多duō ,不bù 如rú少shǎo 。惟wéi 其qí是shì ,勿wù佞nìnɡ巧qiǎo 。 奸jiān 巧qiǎo 语yǔ ,秽huì污wū 词cí 。市shì井jǐnɡ气qì ,切qiè戒jiè之zhī 。 见jiàn 未wèi 真zhēn ,勿wù轻qīnɡ言yán 。知zhī未wèi 的dì ,勿wù轻qīnɡ传chuán 。 事shì非fēi 宜yí ,勿wù轻qīnɡ诺nuò 。苟ɡǒu 轻qīnɡ诺nuò ,进jìn 退tuì错cuò 。 凡fán 道dào 字zì ,重zhònɡ且qiě舒shū 。勿wù 急jí 疾jí ,勿wù 模mó 糊hu 。 彼bǐ说shuō长chánɡ ,此cǐ说shuō短duǎn 。不bù关ɡuān 己jǐ ,莫mò闲xián 管ɡuǎn 。 见jiàn 人rén 善shàn ,即jí 思sī 齐qí 。纵zònɡ去qù远yuǎn ,以yǐ渐jiàn 跻jī 。 见jiàn 人rén 恶è ,即jí内nèi 省xǐnɡ 。有yǒu 则zé改ɡǎi ,无wú加jiā警jǐnɡ 。

唯wéi 德dé学xué,唯wéi 才cái 艺yì。不bù如rú人rén ,当dānɡ自zì砺lì 。 若ruò衣yī 服fú ,若ruò饮yǐn 食shí 。不bù 如rú人rén ,勿wù生shēnɡ戚qī 。 闻wén 过ɡuò怒nù ,闻wén 誉yù 乐lè 。损sǔn 友yǒu 来lái ,益yì友yǒu 却què 。 闻wén 誉yù恐kǒnɡ ,闻wén 过ɡuò欣xīn 。直zhí谅liànɡ士shì ,渐jiàn 相xiānɡ亲qīn 。 无wú心xīn 非fēi ,名mínɡ为wéi 错cuò 。有yǒu 心xīn 非fēi ,名mínɡ为wéi 恶è 。 过ɡuò能nénɡ改ɡǎi ,归ɡuī于yú 无wú 。倘tǎnɡ掩yǎn 饰shì ,增zēnɡ一yì 辜ɡū 。

弟子规 信篇

弟子规信篇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解释: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励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呼不做,而行大善的机会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勉强而之。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听见别人说我的过错就

解读弟子规11谨之四

解读弟子规11谨之四 同期声: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弟子规》在谨的篇尾还特别关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写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的话,往往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那么究竟是哪些事情特别值得我们警惕的呢?如果我们忽略这些事情,又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呢? 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十一集“谨之四”。 钱文忠:我们前面讲到《弟子规》对孩子有好多的行为举止、站相、坐相、待人接物各方面的规定。接着《弟子规》讲“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又是两个勿,这一段的《弟子规》“勿”字特别多,也就是说语气比较严厉,是严格要求孩子必须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这些话很简单,就是你碰到一件事情、任何事情,你不要忙乱、不要慌乱。为什么呢?忙者多错,你一下子急急匆匆,我们讲没头没脑的,而容易惹出一些麻烦,容易把一件好的事情给做错了。“勿畏难、勿轻略”但是你看到任何一件事情,你不要先有畏难情绪,一件事情还没做,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爸爸妈妈叫他做件事情,我干不了,爸爸妈妈叫他做道题目,我不懂,你不要先未畏难,你先怕了,那你就什么都谈不上了,但是仅仅有勿畏难是不够的,还要勿轻略。换句话说,一方面你不要做都没做就觉得难,但是另一方面你也不应该连做都没做,你就觉得它很容易,很轻视它、很忽略它,这两个极端都是要避免的。 那么按照《弟子规》的说法很简单,孩子们应该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在古人那里叫什么呢?“临事而惧”你碰到一件事情,你先要存一点畏惧之心,一点点,不能太多,太多就畏难了,你要非常认真、战战兢兢、非常踏实、仔细地做好准备去处理某件事情。如果太畏难、如果太轻略,那么结果都不会理想。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我们知道开元初年唐玄宗比较注意选拔人才,当时全中国有四个人才非常优秀,叫一时之选,当时就优秀的人才。其中有一个人叫李杰,这个人当了一个官叫河南尹,河南,当然不等于咱们今天的河南省,但是这个地方的地方长官河南尹,那么他当了这个地方的地方长官当然审案子,我们中国古代的地方长官都要审案子。 有一天来了一个寡妇告状,告谁呢?告自己的儿子。罪名是什么呢?不孝。在古代中国,做母亲的告儿子不孝那是天大的罪,那是可以判死刑的,不孝是中国传统十恶之一,就是十件最恶事情的里面,在当时排在第七件就是不孝。这个李杰一看,这个寡妇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告儿子不孝当然是大事,就命令把这个不孝之子抓到堂上来审问,一审很有意思,这个儿子说:“我得罪了母亲,大老爷您也别审了,我只求一死,我不想活了。”什么都不辩解。那这个李杰一看,

《弟子规信》教案(三)

《弟子规◆信》教案(三)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见人善......勿生戚”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3、通过学习其中的道理来指导学生的言行。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短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会背的《弟子规●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2、我们学了《弟子规●信》的第4--7句内容后,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今天我们将接着学习《弟子规●信》新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学一学: 今天我们先学习以下部分,课件出示: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三、理解句意: 1、出示句子“见人善......勿生戚”; 2、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读; 3、理解句子: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

弟子规——谨教案

《弟子规》谨(第讲)国学课教学设计陈相九年一贯制学校关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 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 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 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 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 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

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弟子规习题讲解

“学习实践《弟子规》修身养德促和谐” 知识复习提纲 一、《弟子规》基本常识 1.《弟子规》原名是什么?作者是谁?后经谁改编?(《训蒙文》李毓秀贾存仁) 2.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句?共多少字?(360句1080字) 3.《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4.《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5.《弟子规》中的所有的爱的字意主要阐述的是(爱心)。 6.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7.《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什么?(所谓“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均可称为弟子,人人都应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永远是“弟子”)。“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8.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中,特别是它的核心思想重在教导孩子的言行,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因此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其倡导的诸多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弟子规》内容理解 (一)总序 9.“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的“首”的意思是(第一重要)。

10.“圣人训”的意思是什么?(孔子的教导或教诲) 11.背诵《弟子规》总序并解释。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文”在这里泛指一切学问。这个总序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它还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 12.《弟子规》分为几部分,这样的顺序有必要吗?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二)入则孝 13. 左“孝”右“文”所组合的是哪个字?怎样做象形解释?(是“教”字; 意思是教育孩子首先是从孝开始。) 14. “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什么?(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规律,做事要有规矩,不要任意改变世代相沿的事业。)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学习?(学习是关系自己一辈子的事,更加不能随便。) 15.请解释“德有伤,贻亲羞”,并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修养,才不会让父母蒙受羞辱?(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不道德的事,让父母蒙羞。我们应该从小事、从身边的事做起,应坚持不懈地做,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1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中的“业”在句中的意思是(职业, 所从事的事情) 17.“亲所好、力为具”中的“具”是指(准备);“亲所恶,谨为去”中的“去” 是指(排遣,排除)。 18.“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子道”是指(为人子女的本分)。“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19.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和回家后一定要对父母做到什么?(出必告,

弟子规关于信读后感

弟子规关于信读后感 篇一:读《弟子规》有感 晚上,伴着习习凉风,我翻开了《弟子规》,映入眼帘的是“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样一句话。细看底下的注释,我看到了这句话的意思: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猛然间我想了“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古话。 躺在床上,思绪随着凉风飞呀飞,飞到了西晋这个时期,我看到了年轻时的阮咸。虽然他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但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六月六日这一天,每一个都把自己的衣服拿到太阳下面晒。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据当时的风俗,也把自己的衣服晾起来,路上看见阮咸晾晒自己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可以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思绪不再飘飞,回到了现在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个幼儿园门口,一个小女孩竟然对他的同伴说送自己上学的父亲是她们家的司机!可笑可悲的背后是深深地思考:我们的社会怎么啦?我们的孩子怎么啦?讲究物质的奢糜与攀比竟让纯真的孩童至此!试想一下,假如都以现在的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变成怎么样的人呢?到时候吃穿的攀比又将如何呢?无数的问号在我脑海中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多亏了这本《弟子规》,他提醒了我们,他唤醒了我们,他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了我们将怎样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篇二:读《弟子规》有感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