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传染病登记表

检验科传染病登记表

缙云县钭氏伤科医院

日期病区住院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送检医生检验医生反馈者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复检制度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登记 检验科设立化验室专用的登记本,对法定报告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者实施登记,并有反馈给医生签字。化验室专用疫情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姓名、性别、临床拟诊、送检医师、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医师签名和检验日期等。 二、疫情信息安全、保密制 各级医疗机构应妥善保管涉及疫情信息的相关资料。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信息,不得泄露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 三、异常结果反馈制 检查出与传染病诊断有关的异常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病做好反馈记录。 四、结果登记、报告 化验登记项目应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送检样品、送检医生、检验项目、检验日期、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结果随时发现随时报告。传染病登记本要保存三年。 检验科复检制度 1、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现制定检验结果复检规定

2、出现如下情况均应进行复检。 (1)结果出现明显错误。 (2)检验结果和临床矛盾,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 (3)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 (4)检验结果超出线性范围。 (5)检验结果和上次相差悬殊。 (6)RH血型阴性,HBsAg, HIV抗体,TRUST, HCV抗体,甲肝抗体等结果阳性。 (7)手工检验项目和上次检验结果不符。 3、复检要注意核对试剂质量、确认仪器质量,室内质控是否失控,操作的正确性,编号是否正确、离心是否彻底。确认无误后进行复检。 4、复检合格并找出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找出原因,若出现不合格,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重新取样复检,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联系后,发出报告。

传染病登记表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中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医疗机构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五、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六、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七、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登记表.docx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 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 6 小时内,农村 1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 病人,城镇 12 小时内、农村 24 小时内、丙类传染病 24 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 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 甲类传染病(2 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 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 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

传染病登记表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 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 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登记表

传染病登记表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 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 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4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1)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科 2012年12月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一、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2.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二、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 1.医疗废弃物产生科室责任 1)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科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进行登记和交接,不许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2)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对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执行。 2.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着装要求 1)工作时间穿规定的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手套。 2)进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穿鞋套,出来脱鞋套。 3.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工作责任 1)检查是否按规定封闭袋口、贴有填好的标签,袋子是否完好无损。 2)将袋子直接装入医疗废弃物运输车中,中途不得着地,不得遗撒。 3)对于科室未按规定贴标签的袋子应主动与管理者联系贴签,若仍不贴标签可拒绝收集。 4)运输车装完医疗废弃物后,加盖密闭,按指定的路线直接运送到医院医疗废弃物贮存处,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直接装入专用整理箱中,加盖封闭待运,不得野蛮装卸。 5)每次运输后对车辆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冲洗。用1000mg/L含消毒剂喷洒消毒。 6)每次运输完毕锁好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的门。 7)每周对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清扫干净保持卫生清洁。 8)运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 一、产生地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后附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表)。 二、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的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容器内。 1. 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及化学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 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废弃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2.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4. 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 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5.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6. 医疗废弃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弃物,在交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就地消毒。 7. 对产生的数量进行记录和交接、要有交接人双方的签字。交接记录要保存三年。 8.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说明: 产生分类收集(感染性废弃物装入黄色带有警示标识的袋中;医疗废弃物中的利器如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等放到专用容器内,封闭后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袋中;)包装袋外要贴有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交接(科室人员与总务回收人员交接,双方在产生地交接本上签字)贮存(医疗废弃物暂存点)。

传染病登记表

传染病登记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 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 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 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医院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二)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医院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二)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2181医院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二) Epidemic reporting system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in hospital inspection department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医院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二) 1.检验科应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系统,各专业实验室均设疫情报告员,如检测出以下可疑传染病疫情或传染病菌(毒)种时,由疫情报告员立即向预防保健科汇报。 2.传染病分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传染病的菌(毒)种分为下列3类: 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5.严禁漏报、迟报、谎报疫情,若发现违纪现象,严肃处理与个人奖金挂钩。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正规传染病登记本

XXXXXXXXXX医院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 科室: 20 年月日——20 年月日 ..下载可编辑..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 6小时,农村12小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丙类传染病24小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 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容: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下载可编辑..

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登记、核对及奖惩)制度

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基本要求 1.1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认真学习、讨论、宣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传染病法律法规。 1.2成立由分管院长、责任科室及各相关科室主任组成的法定传染病管理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医院的传染病管理报告工作。 1.3医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1.4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以及在传染病网络报告中显示的其他传染病。 1.5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网络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在2小时内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发现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立即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6报告程序 每个医务人员发现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或可疑新的传染病时应及时向防保科报告(电话直报)。 对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和疑似病人应立即报防保科(电话直报)。 对其它乙类、丙类传染病应于诊断后12小时内报防保科,下班后报信息科。 检验科和接诊医师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时应及时电话报防保科,对病人及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不得公开和传播。 2.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化验登记管理 2.1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薄、实验室登记薄、传染病登记薄和卡片收发登记簿。 2.2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薄,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传染病登记薄。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师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填写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或化验登记及传染病登记薄,并完整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2.3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和确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2.4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医院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医院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报告人 (一)医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必须掌握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和报告办法,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特殊传染病根据要求立即电话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 (二)门诊各科室必须建立健全门诊日志,详细登记各类信息,诊断为传染病者要按照要求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三)住院部各科室必须建立健全出入院登记本,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患者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四)检验科、放射科等应根据检查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按照要求进行登记报告。 (五)医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违反者,按相关规定处理。 (六)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等所有资料保存三年备查。 二、报告病种 (一)法定传染病(39种)

甲类传染病(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 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 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 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患者或疑似患者,属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 泻病、手足口病(参照乙类管理)。 (二)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 (三)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四)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 (五)其它暴发、流行或不明原因的传染病。 三、填报要求 (一)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 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传染病登记表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 页脚内容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 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 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页脚内容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页脚内容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部 二零一二年九月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人民医院 检验部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一、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2.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二、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 1.医疗废弃物产生科室责任 1)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科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进行登记和交接,不许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2)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对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执行。 2.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着装要求 1)工作时间穿规定的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手套。 2)进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穿鞋套,出来脱鞋套。 3.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工作责任 1)检查是否按规定封闭袋口、贴有填好的标签,袋子是否完好无损。 2)将袋子直接装入医疗废弃物运输车中,中途不得着地,不得遗撒。 3)对于科室未按规定贴标签的袋子应主动与管理者联系贴签,若仍不贴标签可拒绝收集。 4)运输车装完医疗废弃物后,加盖密闭,按指定的路线直接运送到医院医疗废弃物贮存处,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直接装入专用整理箱中,加盖封闭待运,不得野蛮装卸。 5)每次运输后对车辆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冲洗。用1000mg/L含消毒剂喷洒消毒。 6)每次运输完毕锁好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的门。 7)每周对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清扫干净保持卫生清洁。 8)运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 一、产生地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后附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表)。 二、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的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容器内。 1. 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及化学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废 弃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2.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4. 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 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5.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6. 医疗废弃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弃物,在交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就地消毒。 7. 对产生的数量进行记录和交接、要有交接人双方的签字。交接记录要保存三年。 8.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说明:产生分类收集(感染性废弃物装入黄色带有警示标识的袋中;医疗废弃物中的利器如针头、 缝合针、手术刀等放到专用容器内,封闭后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袋中;)包装袋外要贴有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交接(科室人员与总务回收人员交接,双方在产生地交接本上签字)贮存(医疗废弃物暂存点)。

传染病登记本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 科室: 20年月日——20年月日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1.1专人管理持证上岗,报告疫情固定专用电脑用于网络直报工作。 1.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 情报告人员。 1.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检痰)、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 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4院感部负责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1.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

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徐汇区)。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1.6临床科室、化验室、放射室等要按要求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1.7对报告客户诊断变更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 应及时补报。 1.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或圆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1.9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或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疫情。 1.10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置工作。 1.11各科室院感专员每日一次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1.1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 病人时,应立即电话通知感染科,感染科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报。? 1.13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其他传染病客户时,于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 行网络报告。 1.14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 1.15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 1.16每月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汇总上报。染病机疫情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者,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传染病报告登记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