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型线设计

凸轮型线设计
凸轮型线设计

内燃机课程设计

凸轮说明书

题目90kW四行程四缸汽油机凸轮型线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班级热动1002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刘军

日期2013-6-25

90kW四行程四缸汽油机凸轮型线设计

前言

四冲程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其功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进入气缸,废气从气缸排出。其中,凸轮机构作为机械中一种常用机构,在自动学和半自动学当中应用十分广泛,凸轮外形设计在配气机构设计中极为重要,这是由于气门开关的快慢、开度的大小、开启时间的长短都取决于配气机构的形状。因此,配气凸轮的外形设计和配气凸轮型线设计就决定了时间的大小、配气机构各零件的运动规律及其承载情况。

任务书首先对凸轮进行设计,然后利用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位置基于高次方程凸轮运动规律进行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并设计图论过渡段和绘制图轮廓图。

凸轮的设计

1.给定的参数及要求

(1)凸轮设计转速n

c

=4636r/min;

(2)进气门开启角233°(曲轴转角),凸轮工作段包角

116.5°;

(3)排气门开启角220°(曲轴转角),凸轮工作段包角

110°;

(4)气门重叠角15°(曲轴转角),凸轮转角7.5°;

(5)凸轮基圆直径 28mm;

(6)进气门最大气门升程h

vmax =8.2,排气门最大气门升程h

vmax

=8。

2.凸轮型线类型的选择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系统,其设计好坏对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和

寿命有极大的影响。其中凸轮型线设计是配气机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确定了系统参数后,重要的问题是根据发动机的性能和用途,正确选择凸轮型线类型及凸轮参数。

凸轮型线有多种,如复合正弦,复合摆线,低次方,高次方,多项动力,谐波凸轮等。其中,高次方、多项动力、谐波凸轮等具有连续的高阶倒数的凸轮型线,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能满足较高转速发动机配气机构工作平稳性的要求。 由于凸轮设计转速为n c =2318 r/min ,即每分钟凸轮轴转2318圈,属于高速发动机,且为使发动机运动件少,传动链短,整个机构的刚度大,因此我们用双圆弧凸轮的凸轮轴上置式配置机构。

由于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每个气缸进、排气一次。这时曲轴转两周,而凸轮轴只旋转一周,所以曲轴与凸轮轴的转速比或传动比为2:1,即由上式已知可知曲轴的转速为2318*2=4636r/min 。

3.计算凸轮的外形尺寸

图一 圆弧凸轮的几何参数示意图

由上图可知,圆弧凸轮有五个参数:基圆半径r 0=PR ,腹弧半径r 1=OA ,

顶弧半径r 2=CB ,基本工作段作用角∠QPR=2φ0和挺住最大升程h tmax 。其中有题中给出的已知数据有基圆半径r 0、基本工作段作用角2φ0和最大升程h tmax 。

为使圆弧凸轮能可靠地工作,凸轮型线外形应连续圆滑,这就要求各段圆弧在交接点处有公切线或公法线,所以各几何参数之间有一点的约束。凸轮型线连续圆滑的条件是:腹弧与顶弧的交点B 、顶弧圆心C 、腹弧圆心O ,这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余弦定理,从 △OPC 中可得

OPC cos PC OP 2-PC OP OC 222∠+= (1) 由凸轮的几何关系可知

PO =r 1-r 0 PC =r 0+h tmax -r 2

OC =r 1-r 2 OPC ∠=180o -φ

将上式代入(1)可得公式

(r 1-r 2)2=(r 0+h tmax -r 2)2+(r 1-r 0)2+2(r 0+h tmax -r 2)(r 1-r 0)?cos φ0

(2)

可见,在五个参数中只有四个可以预先选择,其余一个必须满足上式要求。基圆半径r 0、基本工作段作用角2φ0和最大升程h tmax 都为已知值,可以设计出凸轮的外形。

基圆半径r 0根据凸轮轴直径d t 决定,为了保证加工和维修的可能,常取r 0=0.5d t +1~3mm 。可知凸轮轴的直径为22~26mm 。我们取凸轮轴的直径为24mm 。

凸轮作用角2φ0 决定于已选定的配气机构,对进气凸轮有:

2φ0 =0.5(180o +α1+α2) 式中 α1-进气提前角,单位(o );

α2-排气提前角,单位(o )。 对排气凸轮有:

2φ0 =0.5(180o +β 1+β2)

式中 β1-进气提前角,单位(o

);

β2-排气提前角,单位(o )。

挺住的最大升程h tmax 决定与气门所要求的最大升程h qmax 。

h h qmax tmax i 1=

式中 i-摇臂的摇臂比,一般i=1.2~1.7,常用为1.5.在凸轮直接驱动气门的顶置凸轮轴式气门机构中,i=1.

由于r 0、2φ0、h tmax 三个参数在设计凸轮型线之前已初步确定,所以双圆弧凸轮的设计,实际上是在r 1、r 2两个参数中任选一个,确定一个即可。

由于r 1的选择范围很大,而r 2的选择范围很小,所以先选r 2再选r 1是很合理的。在选择r 2时,应注意不要使r 2过小,以免凸轮变尖,导致凸轮尖端处接触应力过大,而使凸轮与挺住一对摩擦副产生早起损伤。凸轮在长期使用尖端磨损超过极限后,必须重新磨削,因此必须留下磨削欲量。一般认为r 2min 应大于2mm 。

(1)进气凸轮的设计: 设定进气凸轮的r 2=4mm ,则有: (r 1-4)2=

(14+8.2-4)2+(r 1-14)2+2(14+8.2-4)(r 1-14)?cos (58.25 o +7.5 o ) r 12-8r 1+16=18.22+r 12-28r 1+196+2*18.2*(r 1-14)*0.411 解,得

5.0396r 1=301.7944 r 1=59.885mm 如下图所示:

图二 进气凸轮的尺寸

(2)排气凸轮的设计:

设定排气凸轮的r

2

=3mm,则有:

(r

1

-4)2=

(14+8-4)2+(r

1-14)2+2(14+8-4)(r

1

-14) cos(55o+7.5o)

r 12-8r

1

+16=182+r

1

2-28r

1

+196+2*18*(r

1

-14)*0.462

解,得

3.368r

1

=271.152

r

1

=80.508mm

图三排气凸轮的尺寸

运动规律的分析

下面进一步分析凸弧凸轮平面挺柱的运动规律,也即平面挺柱的升程h

t

速度v

t 、加速度a

t

在凸弧凸轮型线上随凸轮转角α的变化规律。

图四凸弧凸轮平面的升程

(

)

r r 180a 2

12

12

max

D O O sin sin -==

-?

O O φr r 2

10

max D

sin sin -=φαr r C C C O O C C C h 0

232322121Dcos t

2

-+=-+==β)(O A A A O A A A h 1

3

3

2

1

1

2

1

t 1

+-

==

为分析方便,计算分段进行。

第一阶段(即挺柱与腹弧相接触的阶段),当挺柱在A 点相接触(α=0)的时刻起即开始上升(图四中),当凸轮转过α角时,挺柱的升程为

(3)

式中 O A 11=r 1

r

A A 0

3

2

=

))((ααcos 1cos r r O O O A 0

1

1

1

3

--=

=

代入(3)得

()[]αcos t r r r r h 0

1

1

1

-+-=

经整理得 ()()αcos 1t r r h 011--=

第一阶段凸轮的最大转角αmax

由△ OO 1O 2的关系决定,即

由此得

在计算挺柱第二阶段(即挺柱与顶弧接触段)的升程时(图四),为方便计算,凸轮转角将由相当与气门全开位置C 点开始,逆着凸轮的旋转方向计算。

在β角处挺柱的升程为

同时加减一个h tmax ,则得 ()βcos 1D h h tmax t --= 第二阶段凸轮的最大转角βmax

按下式计算

αφβmax 0max -=

将上面所得的挺柱升程与转角关系对时间求导,可得相应转角的速度。挺柱在第一段上的速度为

()αωsin dt

dh r r v 01t t1

t1-==

β

ωDsin dt dh t t2

t2v ==()α

ωcos dt dv r r a 012t t1t1-==β

ω

Dcos dt

dv 2t

t2

t2a -==

式中 t ω—凸轮旋转角速度,

在第一阶段上,挺柱速度在max α时达到最大值。 在第二段上挺柱速度为

在第二段上,挺住速度在βmax

时达到最大值。

在第一段上挺柱的加速度为

在第一段上,挺柱加速度在a=0时达到最大值。 在第二段上挺柱的加速度为

在第二段上,挺柱加速度在β=0时达到最大值。

图五 第一阶段挺柱的速度

图六第二阶段挺柱的速度

图七第一阶段挺柱的加速度

图八第二阶段挺柱的加速

发动机进气凸轮型线发动机挺柱的升程

图九凸轮整体运动情况

图十凸轮工作段的情况

配气机构在实际运动过程中,运动从凸轮开始,经过一长串传动链才传到气门。过去在进行气门运动规律的计算时,人们通常把配气机构简单地视为刚性系统,认为气门的运动完全受凸轮外形控制,只要确定了凸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求出升程曲线丰满系数及最大正、负加速度,就足以判别凸轮设计的优劣,因而只进行运动学计算,是一个纯几何问题.但是,由于传动链本身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弹性,工作时产生的弹性变形会使位于传动链末端气门处的运动产生很大畸变,即气门的升程、速度,特别是加速度曲线“失真”.气门的运动有时滞后于挺柱,有时又超越挺柱,使传动链脱节,气门开闭不正常、反跳,整个机构震动和噪音加大,甚至机构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这种因传

动链变形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内燃机配气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以便对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性能进行评价,为配气机构的设计提供一种评价

的理论依据。

为了验证所设计的型线符合动力学要求,对所优化的新型线进行了动力学仿真。

上图图是根据运动学与动力学分别计算出来的加速度,可以看出,挂动学公式计算的加速度与动力学差异比较大,说明对凸轮进行动力学仿真确实是非常必要的

高次多项动力凸轮升程曲线数学模型的建立

由于该发动机是一高速发动机,因此重点对高次多项式凸轮和多项动力凸轮

进行分析对比

首先从设计期望的气门升程规律开始,其气门升程函数一般采用七次多项式,其形式为:

()x C x C x C x C x C x C C S

S R

R Q

Q P

P 4

42

20a h ++++++=

式中,α----为凸轮转角(o );αB ----为凸轮基本工作段的半包角(o );h(a)----为气门升程;

x----为转角比,在凸轮的上升阶段:x=1-a/a B ,有a=0时,x=1,α=αB 时,x=0;在下降阶段:x=a/a B -1。

C 2x 2----此项保证在气门升程最大处有一最大负加速度,因此要求C 2<0; C 4x 4----自由项,C 4可自由选取。用于控制气门负加速度的曲线形状,使其

v

V d dh

d h d 2

v 2

03d h d v

3

=α0d h d 4

v 4

C C C C C 4

S R Q

P 242-S 1-S S 2-R 1-R R 2-Q 1-Q Q 2-P 1-P P -=+++))(())(())(())((与气门弹簧特性很好配合。通常要求C 4≤0,一般取C 4=(0.1~0.2)h Vmax ,h Vmax 为最大气门升程。C 4增加可使最小曲率半径相对称轴移动。

P 、Q 、R 、S 为多项式指数,均为正整数;在高次七项动力凸轮中,一般应保证:

8≤P

C 0、C 2、C 4、C P 、C R 、C S 为方程特定系数,由边界条件建立的代数方程可解出。解出的待定系数都是P 、Q 、R 、S 表示的函数式。

C 4=(0.1~0.2)h Vmax ,这样只有六个待定系数,需六个代数方程式,其边界条件为:

1)a=0时,h v =0; 2)a=0时,

3)a=0时,

4) a=0时,

5)a=0时,

6)a=0时,h V =h Vmax ; 建立六个代数方程数为

h C V max

= (1) ()C h C C C C C 4

Vmax S R Q P 2+-=++++ (2) ()C a V C C C C C 4

B 0S

R Q P 24S R Q P 2+-=++++ (3) C C C C C C 4

S R Q P 2121S S 1R R 1Q Q 1)-P(P 2-=-+-+-++)()()( (4)

(5)

4

S R

Q P

-24C

C

3-S

2-S

1-S

S

C

3-R

2-R

1-R

R

C

3-Q

2-Q

1-Q

Q

C

3-P

2-P

1-P

P

=+

+

+

)(

)(

)(

)(

)(

)(

)(

)(

(6)

只要确定h

vmax

、V

和a

B

以及选定一组P、Q、R、S和C

4

之值,就能由联立方

程解得待定系数、C

P 、C

Q

、C

R

、C

S

,因而气门的升程的方程就是确定的。求解代数

联立方程常用消去法计算。计算得:(式中,Hv即是h

vmax ,C4即是C

4

,aB即是

a

B

C0=Hv

C2=aB×(Q×P×R×V0-P×R×V0-V0+Q×V0+R×V0+S×R×V0×P-S×R×V0×Q-Q×P×V0-Q×R×V0+V0×P+

S×P×Q×V0+S×V0-S×P×V0-S×Q×V0)/((S-2)×(R-2)×(Q-2)×(P-2)+(-16×Q×R×C4+4×R×Q×P×C4+64×Q×C4-16×Q×P×C4+64×S×C4-16×R ×C4×P+64×R×C4-R×S×Q×P×Hv+64×C4×P-S×R×C4×P×Q-16×S×R×

C4+4×S×R×C4×Q+4×S×P×Q×C4-16×S×Q×C4-16×S×P×C4+4×S×R×

C4×P-256×C4)/((S-2)×(R-2)×Q-2×(P-2))

CP=-aB×(Q×R×V0+S×Q×V0+S×R×V0×Q-R×V0+S×R×V0-S×V0-×Q ×V0)/((P-2)×(P-S)×(P-R)×(P-Q)-(-8×Q×R×C4+32×Q×C4+32×R×C4-2×R×S×Q×Hv-128×C4+2×S×R×C4×Q+32×S×C4-8×S×Q×C4-8×S×R×C4)/((P-2)×(P-S)×(P-R)×(P-Q))

CQ=-(2×S×R×C4×P+S×R×V0×aB×P-2×R×P×Hv×S+P×R×V0×aB-8×R×C4×P-8×S×R×C4-R×V0×aB+32×R×C4+S×R×V0×aB-8×S×P×

C4-V0×aB×P+32×C4×P+S×P×V0×aB+32×S×C4-S×V0×aB-128×C4+V0×aB)/((Q-2)×(P-Q)×(R-Q)×(S-Q))

CR=aB×(S×Q×V0+Q×P×V0+V0-S×V0+S×P×V0-V0×P+S×P×Q×V0-Q ×V0)/((R2-2×R-P×R+2×P)×(R-Q)×(R-S))+(32×Q×C4-8×Q×P×C4+32×C4×P-128×C4-2×S×Q×P×Hv-8×S×Q×C4+2×S×P×Q×C4+2×S×

()r

h h h h R

v

v

T

ψφφ++=P ×Q ×C4+32×S ×C4-8×S ×P ×C4)/((R 2

-2×R-P ×R+2×P )×(R-Q )×(R-S ))

CS=(Q ×P ×R ×V0×aB-2×Q ×P ×R ×Hv+P ×R ×V0×aB-8×R ×C4×P+2×R ×Q ×P ×C4-R ×V0×aB-8×Q ×R ×C4+32×R ×C4+Q ×R ×V0×aB-V0×aB ×P-8×Q ×P ×C4+32×C4×P+Q ×P ×V0×aB+V0×aB+32×Q ×C4-128×C4-Q ×V0×aB )/((S-2)×(S-Q )×(P-S )×(R-S ))

考虑静力修整及动力修正得凸轮升程方程:

式中,h 0为凸轮过渡段升程;h v 为气门升程的二阶导数;φ为静修正系数;ψ为动修正系数;r R 为摇臂比,对于凸轮直接驱动气门的机构来说,r R =1.

静、东修正系数分别由下式求出:

φ=(C T +C )/C

ψ=36n c

2m/C

式中,C T 为气门弹簧刚度(N/mm );C 为配气机构的系统刚度(N/min );m 为配气机构系统的当量质量(kg );n c 为凸轮设计转速(r/min )。

在多项设计凸轮机构中,使凸轮的最大超速转速为设计转速的1.1倍。例如发动机的额定转速为n ,最大超速为20%,则凸轮设计转速为:

n C =1.2n/(2*1.1)

多项动力凸轮设计的好坏与多项式指数P 、Q 、R 、S 的选择十分密切。可令 P=2n ;Q=2n+m ;R=2n+2m ;S=2n+4m

式中,n=3,4,5,6,7,8,9,10…;m=2,4,6,8,10,12…

改变n 和m 可获得多组P 、Q 、R 、S 组合。在设计时,可对每一指数组合算出来凸轮的特征参数,如a max 、a min 、V max 、φm 和p max 等,从这些特征参数中判断凸轮的特性。

凸轮过渡段的设计

配气凸轮过渡段的型线最常用的是等加速—等速过渡段。由于气门落座发生在速度不变的等速段上,保证气门落座较为平稳。

过渡段凸轮的升程方程为

h(α)= C Bα 2 0≤α≤α 1 h(α)= E0+E1αα1<α≤α0其对应的速度和加速度为:

v=2C Bα 0≤α≤α 1

v=E1 α1<α≤α0

a=2C B 0≤α≤α1

a=0 α1<α≤α0

式中,α

1为等加速段角度;α

为过渡段角度,C

B

、E

、E

1

为方程系数。其

中α

0、h

(过渡段升程)和v

(过渡段等速段速度)是事先确定的,其它由下条件确

定:

α=α

0,过渡段升程为h

E0+E1α0= h0

当α=α

1

,二段的升程和速度连续,

C Bα12= E0+E1α 1

2C Bα1=E1

由给定的过渡段速度v

E 1= v

可解得各系数。

代入过渡段升程方程得

h(α)= v

02α2/(4(v

α

- h

)) 0≤α≤2(v

α

- h

)/ v

h(α)= h

0+ v

(α-α

) 2(v

α

- h

)/ v

<α≤α

由于过渡段的等加速段的作用是使气门速度由零上升到某一速度v

,它的

作用角α

1可以给定为常数。一般可定α

1

=4O,则过渡段升程方程为

h(α)= v

α2/8 0≤α≤4O

h(α)= v

0(α-2) 4O <α≤α

计算结果:

进气门开启角233°(曲轴转角),凸轮工作段包角116.5°排气门开启角220°(曲轴转角),凸轮工作段包角110°气门重叠角15°(曲轴转角),凸轮转角7.5°

凸轮基圆直径 28mm

进气门最大气门升程h

vmax

=8.2

排气门最大气门升程h

vmax

=8

气门落座速度即气门初速度V0取0.40m/s

即0.00001438m/度=0.01438mm/deg

凸轮过渡段升程h

=0.00033074m=0.33074mm

凸轮过渡段包角α

=25°

进气凸轮工作段半包角α

BIM

=58.25°

排气凸轮工作段半包角α

BIM

=55°

C

4=(0.1~0.2)h

vmax

本题中,进气凸轮取C

4=0.2×h

vmax

=1.64,排气凸轮取C

4

=0.2×h

vmax

=1.6

过渡段方程为

h(α)= 0.00001438α2/8 0≤α≤4O

h(α)= 0.00001438(α-2) 4O <α≤25 O

故,在0≤α≤4O时,h

vmax

=0.00002876;

在4O <α≤25 O时,0.00002876

总结

通过课程设计,我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有了一次综合实践,了解了发动机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再次练习了AUTO CAD、Matlab软件的基础应用,掌握了excel的数据处理与绘制图表。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了解了在高速汽油机上采用高次多项式动力凸轮型线,可获得较好配气机构动力学效果,使发动机工作平稳、可靠。

参考文献

※中北大学《发动机设计讲义》

※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2006.5

※周龙保《内燃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张宝成,苏铁熊.内燃机动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

※陈家瑞,马天飞.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

※罗建军杨琦《精简多练MATLAB》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010.1 ※余志生《汽车理论》清华大学第五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3

机械原理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六讲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一、凸轮机构 1.组成:凸轮,推杆,机架。 2.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机构简单紧凑。缺点: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圆柱凸轮 2.按推杆的形状分 尖顶推杆:结构简单,能与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实现任意预期运动。易遭磨损,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 滚子推杆:滚动摩擦力小,承载力大,可用于传递较大的动力。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平底推杆:不考虑摩擦时,凸轮对推杆的作用力与从动件平底垂直,受力平稳;易形成油膜,润滑好;效率高。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1)往复直线运动:直动推杆,又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2)往复摆动运动:摆动推杆,也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 4.根据凸轮与推杆接触方法不同分: (1)力封闭的凸轮机构:通过其它外力(如重力,弹性力)使推杆始终与凸轮保持接触,(2)几何形状封闭的凸轮机构: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使凸轮与推杆始终保持接触。①等宽凸轮机构②等径凸轮机构③共轭凸轮 (二)推杆的运动规律 一、基本名词:以凸轮的回转轴心O为圆心,以凸轮的最小半径r0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凸轮的基圆,r0称为基圆半径。推程:当凸轮以角速度转动时,推杆被推到距凸轮转动中心最远的位置的过程称为推程。推杆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推杆的行程,相应的凸轮转角称为推程运动角。回程:推杆由最远位置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称为回程,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回程运动角。休止:推杆处于静止不动的阶段。推杆在最远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远休止角;推杆在最近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近休止角 二、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 1.刚性冲击:推杆在运动开始和终止时,速度突变,加速度在理论上将出现瞬时的无穷大值,致使推杆产生非常大的惯性力,因而使凸轮受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叫刚性冲击。 2.柔性冲击:加速度有突变,因而推杆的惯性力也将有突变,不过这一突变为有限值,因而引起有限

平面盘型凸轮设计说明

设计实践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号:08401 学号:1050840124 姓名:林飞跃 日期:2007年10月04号

设计实践任务书 题目: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设计任务及要求: 用图解法设计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原始信息: 凸轮机构型式:平面盘形凸轮机构 从动件运动形式:偏置直动 从动件类型:滚子从动件 凸轮的封闭方式:力封闭 从动件行程h:40mm 从动件偏距e:12mm 滚子半径Rr:12mm 推程运动角β1:140度 远休止角β:40度 回程运动角β2:120度 基圆半径Rb:50mm

一.分析从动件运动规律 凸轮转向:逆时针方向 第1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等速(直线) 该段从动件行程h=40mm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140° 第2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停止 该段从动件摆角φ=40°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14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180° 第3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抛物线)该段从动件摆角φ=60°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18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240° 第4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抛物线)该段从动件摆角φ=60°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24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300°

第5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停止 该段从动件摆角φ=60°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30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360° 二.作图法设计(反转法) (1)先选取合适的比例尺μl。任选一点作为凸轮的转动中心O。以O为圆心,e=12mm为半径作偏距圆。以O为圆心r0 =12mm为半径作凸轮的基圆。作偏距圆的一条切线,它代表了起始位置从动件的轨道,它与基圆的交点A就是从动件在起始位置时与凸轮轮廓线的交点。 (2)再从OA开始按-ω的方向依次量取与升程角、远休止角、回程角和近休止角相等的角度,在基圆上得到B、C、D点。

平面槽形凸轮零件

平面槽形凸轮零件 平面槽形凸轮零件实体 ·1 .平面槽形凸轮零件的造型 造型思路:由图纸可知是一个圆柱形的内凸轮,可以先构造圆柱,在柱面上构造凸轮曲线挖槽来成型,再在中央生成凸台以及打孔。

·1 .1作基本拉伸体的草图 1 .单击零件特征树的“平面XOY”,选择XOY面为绘图基准面。 2 .单击按钮,画出工件底部的R=50的圆形。用鼠标单击曲线生成工具栏中的“圆形”按钮屏幕左侧出现圆形对话框。选“圆形—半径”,并输入“中心点0,0”、“半径50”。这时半径50的圆形则被定位。 3 .单击零件特征对话框,在平面XOY上创建草图。单击曲线投影按纽,拾取R=50的圆形。 4. 退出草图,单击拉伸增料按纽,在对话框中输入深度=18,选择固定深度,并确定。结果如图所示。 5 .单击直线按纽,构建内凸轮导面中心线的各个圆弧的圆心。如图所示:

6 .单击圆形按钮,垂线下端点画R=24和R=52的圆,在水平线左右2端画R=33.5的圆形。 7 .单击直线按钮,按空格键选定切点,分别连接左右2边R=33.5和下方R=24的圆。 8 .单击剪切按钮,切掉多余线段,构成图形如下: 9 .单击曲线组合,使各个线段连成1条。 10 .拉伸上图中Y坐标轴上的直线与所画曲线交于一点,在特征树中YZ平面构建草图。单击矩形按钮,做长为8,宽为28的矩形。

11 .单击导动除料,选择步骤9中曲线为为轨迹线。如图: 点击确定得 12 .单击在OY轴的负方向17.5处作R=16圆。 13 . 在xoy平面创建草图,单击单击零件特征对话框,在平面XOY上创建草图。单击曲线投影按纽,选择刚才所画的R=16的圆。单击拉伸增料按纽,在对话框中输入深度=17,选择固定深度,反向拉伸,并确定。如图: 14 .在XOY平面构建草图,在Y轴负方向17.5处作R=6,正方向17.5处作R=10的圆。单击拉伸除料,选择贯穿。如图:

发动机凸轮轴检测方法综述

发动机凸轮轴检测方法综述 Summarize to The Measure Method of Engine Cam Shaft 摘要论述了凸轮轴测量仪的测量原理和凸轮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评定方法。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the cam shaft measuring system and the method of data processing and assess in cam shaft measuring system. 关键词凸轮轴测量数据处理评定 keywords: cam shaft ,measure, data processing , assess. 1概述 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机械、精密仪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凸轮轴是影响发动机气门开闭间隙大小和配气效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凸轮轴自动化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高精度、高效率地检测凸轮轴,并正确处理、评定它的各项工艺误差,及时快速地反馈凸轮轴的质量信息,传统的光学机械量仪以及采用人工数据处理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凸轮轴工艺质量管理的实际检测需要。为此广州威而信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研制了基于计算机为检测、处理核心的L系列凸轮轴测量仪,它可以实现对凸轮轴加工质量的高效、高精度检测,从而对凸轮轴磨床的磨削工艺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 发动机凸轮轴的测量包括与设计有关因素的测量项目和与质量管理有关因素的测量项目。L-2000型凸轮轴测量仪的主要功能有: (1)检测凸轮轴的轴颈(凸轮轴的装配基准)误差(圆度,跳动); (2)检测凸轮轴的桃型(包括基圆段,爬行段,升程段等)误差;

凸轮曲线设计

凸轮曲线设计 当根据使用要求确定了凸轮机构的类型、基本参数以及从动件运动规律后,即可进行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设计方法有几何法和解析法,两者所依据的设计原理基本相同。几何法简便、直观,但作图误差较大,难以获得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的精确坐标,所以按几何法所得轮廓数据加工的凸轮只能应用于低速或不重要的场合。对于高速凸轮或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凸轮,必须建立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实际轮廓曲线以及加工刀具中心轨迹的坐标方程,并精确地计算出凸轮轮廓曲线或刀具运动轨迹上各点的坐标值,以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圆柱凸轮的廓线虽属空间曲线,但由于圆柱面可展成平面,所以也可以借用平面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设计圆柱凸轮的展开轮廓。本节分别介绍用几何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原理和步骤。 1 几何法 反转法设计原理: 以尖底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例: 凸轮机构工作时,凸轮和从动件都在运动。为了在图纸上画出凸轮轮廓曲线,应当使凸轮与图纸平面相对静止,为此,可采用如下的反转法:使整个机构以角速度(-w)绕O转动,其结果是从动件与凸轮的相对运动并不改变,但凸轮固定不动,机架和从动件一方面以角速度(-w)绕O转动,同时从动件又以原有运动规律相对机架往复运动。根据这种关系,不难求出一系列从动件尖底的位置。由于尖底始终与凸轮轮廓接触,所以反转后尖底的运动轨迹就是凸轮轮廓曲线。 1). 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尖底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从动件位移线图,凸轮以等角速w顺时针回转,其基圆半径为r0,从动件导路偏距为e,要求绘出此凸轮的轮廓曲线。 运用反转法绘制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 以r0为半径作基圆,以e为半径作偏距圆,点K为从动件导路线与偏距圆的切点,导路线与基圆的交点B0(C0)便是从动件尖底的初始位置。 2) 将位移线图s-f的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分别作若干等分(图中各为四等分)。 3) 自OC0开始,沿w的相反方向取推程运动角(1800)、远休止角(300)、回程运动角(1900)、近休止角(600),在基圆上得C4、C5、C9诸点。将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分成与从动件位移线图对应的等分,得C1、C2、C3

平面槽形凸轮零件数控加工编程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数控3101 姓名:赵高飞 学号:29# 指导老师:刘武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 (3) 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3) 2.毛坯选择 (3) 3.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6) 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12)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14) 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 (15) 7.工艺设计总结 (16) 第二部分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 (17) 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7) 2.定位方案确定 (17) 3.定位元件确定 (17) 4.定位误差分析 (17) 5.夹具总装草图 (18) 第三部分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 (19) 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9) 2.量具类型确定 (19) 3.极限量具尺寸公差确定 (19) 4.极限量具尺寸公差带图 (20) 5.极限量具结构设计 (20) 第四部分工序数控编程设计说明书 (21) 1.工件加工坐标系的建立 (21) 2.加工路线的确定 (21) 3.程序编写 (21) 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 (23) 第六部分参考资料 (24)

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平面槽形凸轮零件的主要作用是凸轮迫使从动件作往复的直线运动或摆动,起到了传递动力和扭矩的作用。 该零件属于盘类零件,主要由弧形凹槽、一个内孔和平 面组成。其中设计基准A 面、Φ12018 .00+孔的精度要求最高, 可用于做定位基准。根据各个面之间的形状及尺寸可知要用到普通铣床、数控铣床、立式加工中心等设备。工件材料为40Cr ,为低淬透性合金调制钢,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即强度、硬度、塑性、韧性有良好的配合);结构工艺性较好,设计合理。 凸轮零件是绕一根固定轴线旋转,回转时,凹槽侧面推动从动件绕固定轴旋转能够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满足某些特定要求。它结构简单,紧凑,运动可靠。它用于各种机械,仪器,以及自动控制。 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通过对零件形状,尺寸和精度分析,该零件形状简单。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 Φ12018.00+两孔的加工。经分析其设计基准为下表面。 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的材料为40Gr ,铬能急剧地提高马氏体的硬度,韧性和强度。增加组织的弥散度。40Gr 钢的温度较40钢高30-40摄氏度,强度高百分之二十。韧性也较高。铬钢的淬火温度范围较宽,不易过热。变形开裂倾向小。具有回火脆性,在480-650摄氏度,回火后需在油或水速冷,防止回火脆性。 二.毛坯选择 1.毛坯类型 毛坯是用来加工各种工件的坯料,毛坯主要有:铸件,锻件,焊件,冲压件及型材等。 (1) 铸件

凸轮型线设计课件

内燃机课程设计 凸轮说明书 题目90kW四行程四缸汽油机凸轮型线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班级热动1002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刘军 日期2013-6-25

90kW四行程四缸汽油机凸轮型线设计 前言 四冲程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其功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进入气缸,废气从气缸排出。其中,凸轮机构作为机械中一种常用机构,在自动学和半自动学当中应用十分广泛,凸轮外形设计在配气机构设计中极为重要,这是由于气门开关的快慢、开度的大小、开启时间的长短都取决于配气机构的形状。因此,配气凸轮的外形设计和配气凸轮型线设计就决定了时间的大小、配气机构各零件的运动规律及其承载情况。 任务书首先对凸轮进行设计,然后利用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位置基于高次方程凸轮运动规律进行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并设计图论过渡段和绘制图轮廓图。 凸轮的设计 1.给定的参数及要求 (1)凸轮设计转速n c =4636r/min; (2)进气门开启角233°(曲轴转角),凸轮工作段包角 116.5°; (3)排气门开启角220°(曲轴转角),凸轮工作段包角 110°; (4)气门重叠角15°(曲轴转角),凸轮转角7.5°; (5)凸轮基圆直径 28mm; (6)进气门最大气门升程h vmax =8.2,排气门最大气门升程h vmax =8。 2.凸轮型线类型的选择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系统,其设计好坏对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和

寿命有极大的影响。其中凸轮型线设计是配气机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确定了系统参数后,重要的问题是根据发动机的性能和用途,正确选择凸轮型线类型及凸轮参数。 凸轮型线有多种,如复合正弦,复合摆线,低次方,高次方,多项动力,谐波凸轮等。其中,高次方、多项动力、谐波凸轮等具有连续的高阶倒数的凸轮型线,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能满足较高转速发动机配气机构工作平稳性的要求。 由于凸轮设计转速为n c =2318 r/min ,即每分钟凸轮轴转2318圈,属于高速发动机,且为使发动机运动件少,传动链短,整个机构的刚度大,因此我们用双圆弧凸轮的凸轮轴上置式配置机构。 由于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每个气缸进、排气一次。这时曲轴转两周,而凸轮轴只旋转一周,所以曲轴与凸轮轴的转速比或传动比为2:1,即由上式已知可知曲轴的转速为2318*2=4636r/min 。 3.计算凸轮的外形尺寸 图一 圆弧凸轮的几何参数示意图 由上图可知,圆弧凸轮有五个参数:基圆半径r 0=PR ,腹弧半径r 1=OA ,

平面槽形凸轮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方案及编程JJJ

平面槽形凸轮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 摘要: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技术是在人类生产实际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保障。离开了它就不能开发出先进的产品和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一个好的加工工艺和程序,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设计说明书主要介绍了机械产品平面槽形凸轮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及其程序编辑,其中包括:零件图的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设计加工工艺方案、选择机床和加工工艺设备、确定切削用量、确定工序和走刀路线、零件机械加工过程卡、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刀具卡片、加工工艺过程设计、编写加工工艺文件、以及编写加工程序等。 除了介绍平面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和孔的加工工艺方案的设计,还介绍了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与程序编辑在机械制造工业中的作用以及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在本毕业设计中研究了定位基准的选择,工件的定位方法,箱体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等。 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中还运用到了MAutoCAD 、UG的画图功能和stercam 的仿真加工和自动编辑程序的功能。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反映了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的宗旨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工艺分析机设计加工工艺方案程序的编辑

Planar slot cam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and programming Abstrac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human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found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high-tech products to protect.Left it unable to develop advanced product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reduce the cost an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cycle, improve productivity, therefore, a g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gram, deciding an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echanical product plane groove cam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and program editing, including: parts of the plan,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design process, selection of machine tools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determine the cutting quantity, determine the process and take the knife line,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card, NC machining process card, NC machining tool cards, process design,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documents processing procedure.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planar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sign and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also introduced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machining process and program editing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rol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design of the school on the selection of location datum, the workpiece positioning method of box part structure, process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also applies to MAutoCAD, UG drawing functions and mstercam simulation processing and automatic program editing function. This graduate design reflects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 of the purpose is: to ensure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to raise labor productivity。to raise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alysis of machine processing scheme of program editing.

如何区分发动机CG、CB、GS、YB (带图二)

如何区分发动机CG、CB、GS、YB 看了一些资料,知道摩托车发动机分为很多种,如CG、CB、GS、YB等,并分析了各自的性能。 看完之后,还是迷迷糊糊,不知道到底怎么区分这些发动机。 请高手介绍下,如果从外观(以图的方式)分辨这些发动机,并说说目前常见的国产品牌摩托车分别用什么发动机。 谢谢! CG,是顶杆机,CB GSX YBR是链条机! #3 摩托车,顶杆机和链条机的优点和缺点 CG 顶杆机 顶杆发动机配气机构只要由气门摇臂,挺柱,下置摇臂,和凸轮轴构成,凸轮机构在曲轴箱内,这样的形式叫OHV,也就是下置凸轮式发动机,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结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缺点是配气机构是往复运动,外加机件质量大,高转惯性大,极高转速工作下挺柱会因为惯性跳离摇臂,产生哒哒的噪音,所以这种形式的发动机不适合相对高速运 CB 链条机 发动机配气机构主要有时规链,链轮,凸轮轴,气门摇臂,链条张紧器,小链压条等构成,国内小链机一般都是OHC型(顶置凸轮轴)也有少数DOHC的(双顶置凸轮轴)因为凸轮轴转速必须是曲轴的1/2,所以通过时规链条带动凸轮链轮完成动力传递和减速。这样的形式优点是配气机构的重量小,运转惯性低,适合相对高的转速工作,噪音小。 CB机和CG机对比和今后发展的去向 顶杆式配气机构(CG机) 工作原理: 曲轴正时齿轮与凸轮轴齿轮相啮合,当发动机运转时,曲轴旋转,曲轴正时齿轮带动凸轮轴

齿轮旋转。凸轮轴随凸轮轴齿轮转动,使得凸轮从动件(下摇臂)随凸轮曲线的起伏而摆动。下摇臂的摆动,使顶杆上下运动,再通过气门摇臂的传动,使进、排气门按凸轮型线的规律打开、关闭。 凸轮型线: 因为进、排气口的空气流量与气门升程成正比。气门升程越大,气门开度就越大,气门流通截面的面积也就越大,空气流量就越大。而凸轮的曲线高度变化即可控制气门的升程,从而控制气缸不同工作阶段时的进、排气量。因此,合理的凸轮型线对发动机的工作非常重要。工作特点: 配气机构中,顶杆作往复运动,运动惯量大。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顶杆以每秒几十次的高速上下运动,对下摇臂、气门摇臂形成冲击,产生冲击噪音。另外,高速旋转的曲轴正时齿轮与凸轮轴齿轮之间也会产生啮合噪音。发动机转速越高,这些噪音也越大。 顶杆对下摇臂和气门摇臂间的高速冲击,致使它们的接合面磨损很大。高速往复运动的零件产生很大的冲击载荷,加剧发动机零件间的磨损。发动机运转不平稳,振动较大。 由于顶杆等部件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力作用在气门摇臂上,在高速时将导致气门关闭过迟。进气门关闭过迟,将造成混合气倒流,压力损失。排气门关闭过迟,将造成可燃气泄漏,油耗上升,排放废气增加。 由于凸轮轴位于下部,凸轮与摇臂之间的传动零件过多,配气机构的刚性较差。在发动机运转时,这些零件在周期性作用力下产生变形及振动,使得气门的运动规律发生畸变,气门的开闭时间与幅度相对于凸轮型线产生了偏差,发动机的配气相位不准。将导致功率下降,油耗增加

凸轮型线设计

序号: 编码: 重庆理工大学 第二十四届“开拓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赛作品 作品名称:配气凸轮型线设计 作品类别: A 类别: A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B 科技发明制作 C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与社会调查报告

配气凸轮型线设计 摘要:配气机构是内燃机重要组成部分,它控制着内燃机的换气过程,其设计优劣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以及工作可靠性。今年来随着内燃机的高速化,低排放化的趋势,人们对其配气机构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凸轮型线配气机构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影响着配气机构的各个性能指标。凸轮型线的设计既要保证获得尽可能的大时面值和丰满系数以提高换气效率,又要保证加速度曲线连续,、无突变。本次论文针对以上情况,设计出一款缸径为68的配气凸轮,并对其性能做出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配气机构凸轮升程凸轮型线 Abstract:Air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hich controls the gas exchange process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design of which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ngine power, economy and emissions as well as work reliability. This year, with the high speed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trend of low emission,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gas distribution agencie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core part of the cam type air distribution mechanism, the rationality of its design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air distribution mechanism. The design of the cam profile is not only to ensure that the face value and fullness coefficient are obtained as much a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ventila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to ensure that the acceleration curve is continuous, and there is no mutation.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above situation, design a bore 68 of the cam, and make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on its performance. Key word:Valve train Cam lift Cam profile 1.凸轮设计的基本原则

2-2船体肋骨型线图识读与绘制习题作业(精)

船体肋骨型线图识读与绘制 一、单选题 1.肋骨型线图属于图样。 A.局部B.全船 C.横剖面D.纵剖面 2.肋骨型线图和外板展开图共同表达了船体外板结构和的位置。A.主要构件B.主要设备 C.主要零件D.舱壁结构 3.是相邻两分段间接缝线的投影。 A.边接缝线B.分段接缝线 C.端接缝线D.外板接缝线 4.在肋骨型线图中,舭龙骨线一般用表示。 A.粗虚线B.细双点划线 C.分段线D.粗点划线 5.构件的位置由决定。 A.分段接缝线和假象连线 B.外板接缝线和构件连线 C.分段接缝线和外板接缝线 D.假想连线和构件连线 6.肋骨型线图肋骨标号通常间隔多少肋位。 A.1 B.2 C.5 D.10 7.肋骨型线中粗双点化线可以表示什么构建。 A.强肋骨B.舷侧纵桁 C.平台边线D.旁桁材 8.肋骨型线中粗虚线可以表示什么构建。 A.肋板B.肋骨

C.旁桁材D.舷侧纵桁 9.肋骨型线中细虚线可以表示什么构建。 A.肋骨B.舷侧纵桁C.船底纵骨D.内底纵骨二、多选题 1.肋骨型线图由那几部分组成。 A.主尺度栏B.舱底图C.肋骨型线图视图D.中纵剖视图2.肋骨型线图中细虚线可以表示下列哪些构建。 A.肋骨B.旁桁材C.船底纵骨D.舷侧纵骨 3.肋骨型线图中粗虚线可以表示下列哪些构建。 A.基座纵桁B.机舱平台边线C.旁桁材D.肋板 4.肋骨型线图中表达的内容有哪些。 A.肋骨线B.舷侧纵桁C.旁桁材D.主甲板边线 三、判断题 1.肋骨型线图中舷侧纵桁线一般用粗点划线表示。()2.相邻两边接缝形成的一列板是列板。()3.外板端接缝在肋骨型线图中投影与肋骨型线相似。()4.假想连线表达了某些构件距船体中线距离在船长方向的变化。()5.肋骨线用细实线表示。()6.肋骨线图中应用粗虚线表示出肋板的位置。() 7. 肋骨型线可以用来检验性线图是否光顺() 四、简答题 1.肋骨型线图是表达什么的图样?其主要的用途是什么? 2.肋骨型线图中主要线条的分类? 3.肋骨型线图的绘制有哪些特点?

气门异响与凸轮型线的关系

气门异响与凸轮型线的关系 颜景操 (一汽海马动力有限公司海口) 摘要:讨论了气门异响问题与凸轮型线的关系。HM479Q-B发动机在前期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气门异响的问题。本文详细描述了气门异响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分析讨论了有可能产生气门异响问题的几种因素,包括凸轮粗糙度、气门压装变形及凸轮型线缓冲段截止位置气门升程和挺杆速度等。通过以上试验,增加了在凸轮轴设计方面数据的积累。 关键词:气门异响气门间隙气门压装凸轮粗糙度凸轮轴型线 引言 由于HM479Q-B是我司首次自主研制的一款发动机,开发中出现了气门异响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对有可能产生气门异响问题的各种因素(凸轮粗糙度、气门压装变形、凸轮轴型线)进行了分析并试验验证,最后找出气门异响与凸轮轴型线缓冲段截止点气门升程及挺杆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凸轮轴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气门异响的发现 气门异响的现象:在怠速时,在气门室侧能清晰地听到有节奏的“嗒、嗒、嗒”响声,转速提高,响声也随之增长。 海马对气门异响有严格的检查标准,根据噪声大小,发动机异响分为A、B、C、D、E等级别,发动机热试中,车间操作人员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检测并作出评定,只有C级以上的发动机才能判为合格。 08年6月,装配了60台发动机,热试过程中,发现有30台存在气门异响问题,检验人员判定噪声等级为D或E级,即发动机下线合格率只为50%。

2、原因分析 1)是否与凸轮轴的凸桃粗糙度有关:我司凸轮轴产品研制中取消了磷化处理的工艺要求,但是对于凸桃粗糙度的要求没有提高,仍然为Ra0.6,对比其他发动机厂家凸轮轴产品,不做磷化处理的凸桃粗糙度要求均提高到Ra0.2。 2)是否与气门压装变形有关:在对一台异响的HM479Q发动机进行分解后,发现气门弯曲的现象,由于不存在活塞碰气门的问题,装机气门为合格产品也就不存在气门本身弯曲的问题,最后分析确认是气门压装过程中,有压弯的可能,这是不是造成气门异响的原因? 3)是否与凸轮轴设计有关:HM479Q-B是在HM479Q发动机上衍生出来另一款机型,除了是否组装VVT以外,配气机构上只存在着凸轮轴的区别,其余均为共用件。 3、试验验证 1)为验证气门异响是否与凸轮轴的凸桃粗糙度有关,我司请供应商按照我们的要求,试制了两套凸轮轴:①经磷化处理,磷化前凸桃粗糙度要求为Ra0.6; ②取消磷化处理,凸桃粗糙度要求为Ra0.4. 为确保试验的准确性,我们抽了一台存在气门异响的发动机,按照同样的气门间隙标准进行调整,在同一热试台上热试,请同一检验人员对异响等级进行判定,对应三种状态的凸轮轴(①经磷化处理,磷化前凸桃粗糙度要求为Ra0.6; ②取消磷化处理,凸桃粗糙度要求为Ra0.4;e取消磷化处理,凸桃粗糙度要求为Ra0.6。)判定结果均为D级。 则得出结论:凸桃表面磷化处理或粗糙度改为R0.4对异响没有改善。 2)为验证气门异响是否与气门压装变形有关,在对气门压装设备进行了改善,提高了压装的稳定性后,组装了50台套新的缸盖总成用于更换39台存在气门异响的发动机上的缸盖总成。 本次试验,为同时验证调小气门间隙是否对异响有所改善,且排除人为因素对判定结果产生的影响,特别安排热试线4名异响判定人员全部参与评定,前边组装的14台发动机气门间隙按照进气:0.15±0.03mm,排气:0.19±0.03mm;后边25台气门间隙按照进气:0.22±0.04mm,排气:0.31±0.04mm调整。

2-2船体肋骨型线图识读与绘制习题作业答案(精)

船体肋骨型线图识读与绘制 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B 2.A 3.B 4.D 5.B 6.B 7.B 8.C 9.C 二、多选题 1.AC 2.CD 3.ABC 4.ABCD 三、判断题 1.? (粗双点划线) 2.? 3.? 4.?(距基线高度在船长方向的变化) 5.? 6. ?(不需要标示出) 7.? 四、简答题 1. 肋骨型线图是表达什么的图样?其主要的用途是什么? 为了布置外板及船体放样等需要,需要绘制肋骨型线图。肋骨型线图也是全船性结构图样,它是表示全船肋骨剖面形状、外板纵横接缝位置以及甲板、平台和外板相接的各纵向构件布置的图样。 2. 肋骨型线图中主要线条的分类? ①肋骨型线,它是肋骨平面与船体外板型表面的交线在投影面上的投影,表示了肋骨型线的真实形状。 ②外板接缝线,它是外板之间的连接线,表示了全船外板的排列和各块外板的投影形状。

③构件交线,它是船体构件如甲板、平台、外底纵骨、旁底桁、旁内龙骨、内底边板、舷侧纵桁、舭龙骨等与外板的交线在w面上的投影,反映出这些构件在外板上的位置以及构件与板缝间的相对位置。构件交线是各类构件展开的依据。 ④假想连线,它是某些同一类构件上特定点的假想连接线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3.肋骨型线图的绘制有哪些特点? 肋骨型线图的图形相对其他全船性图样小得多,为了使线条清晰,,或根据图纸的幅面选取合适的比例,常用的比例为1︰25,1︰50等。为了画图方便,一般可按型线图的比例放大2倍至4倍。 在型线图的纵剖线图和半宽水线图中(用作任意位置横剖线的方法)画出肋骨型线的投影(均为直线)。按型线图的比例量取肋骨型线与甲板边线、外板顶线、舷墙顶线、水线、纵剖线和船底线交点的高度值和半宽值。再按本图的比例量到格子线中,得到各交点,用曲线板连接各点,即为肋骨型线。 根据结构图样中构件的定位尺寸,绘出构件交线。肋骨型线图中的外板接缝线一般是根据外板展开图中接缝线的位置来画出的。 4.识读肋骨型线图的方法是什么? 识读肋骨型线图首先应清楚地了解图中各种线条的含义,然后再在了解型线图、中横剖面图和基本结构图的基础上来进行识读。 识读肋骨型线图,一是可以通读全图,了解全船的情况;二是也可以根据需要重点来看某一部分,了解局部的内容。 5.绘制肋骨型线图的原始资料是什么?肋骨型线图的绘制要求是什么? 绘制肋骨型线图的原始资料是型线图、中横剖面图以及基本结构图等。肋骨型线图要求绘制正确,线条清晰、光顺。图中各构件的位置应与有关结构图样中一致。 6.简述绘制肋骨型线图的一般步骤。 ①选取比例和布图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前节所先容的几何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其基圆半径r0、直动从动件的偏距e或 摆动从动件与凸轮的中心距a、滚子半径rT等基本参数都是预先给定的。本节将从凸轮机 构的传动效率、运动是否失真、结构是否紧凑等方面讨论上述参数的确定方法。 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 图示为偏置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在推程的一个位置。Q为从动件上作用的载荷(包 括工作阻力、重力、弹簧力和惯性力)。当不考虑摩擦时,凸轮作用于从动件的驱动力F是 沿法线方向传递的。此力可分解为沿从动件运动方向的有用分力F'和使从动件紧压导路的有 害分力F''。驱动力F与有用分力F'之间的夹角a(或接触点法线与从动件上力作用点速度方 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显然,压力角是衡量有用分力F'与有 害分力F''之比的重要参数。压力角a愈大,有害分力F''愈大,由F''引起的导路中的摩擦阻 力也愈大,故凸轮推动从动件所需的驱动力也就愈大。当a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因F''而引 起的摩擦阻力将会超过有用分力F',这时无论凸轮给从动件的驱动力多大,都不能推动从动 件,这种现象称为机构出现自锁。机构开始出现自锁的压力角alim称为极限压力角,它的 数值与支承间的跨距l2、悬臂长度l1、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和润滑条件等有关。实践说明, 当a增大到接近alim时,即使尚未发生自锁,也会导致驱动力急剧增大,轮廓严重磨损、 效率迅速降低。因此,实际设计中规定了压力角的许用值[a]。对摆动从动件,通常取[a]=40~ 50;对直动从动件通常取[a]=30~40。滚子接触、润滑良好和支承有较好刚性时取数据的上 限;否则取下限。 对于力锁合式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回程是由弹簧等外力驱动的,而不是由凸轮驱动的,所 以不会出现自锁。因此,力锁合式凸轮机构的回程压力角可以很大,其许用值可取[a]=70~ 80。

肋骨型线图识读与绘制-教学案例(精)

肋骨型线图识读度与绘制 案例1: 150T冷藏船肋骨型线图的读图案例: 150T冷藏船肋骨型线图(详图见工程图纸一栏): 以150T冷藏船为例来说明识读肋骨型线图的方法与步骤。 一.了解外板的形状 外板的形状是由外板的边界构成的,要想了解外板在肋骨型线图上的投影形状,先要确定外板的纵横边界。外板的纵向通常是由各列板之间的纵向边接缝线构成,其横向边界通常是由横向分段接缝线或总段接缝线构成。相邻的两条纵向接缝线和相邻的两条横向接缝线所围成的图形即表示一块外板的投影形状。 二.了解外板的布置和数量 1.了解外板的列数。图中由相邻两条边接缝形成的一列板,称为列板。从

边接缝的数目就可确定外板的列数。 GB/T4476-84《金属船体制图》中规定:外板板的编号用大写的拉丁字母加阿拉伯顺序数来命名各列板。其中平板龙骨为K列板,舷顶列板为S列板,其余各列板自平板龙骨向舷顶列板依次用A、B、C、D……来命名,即平板龙骨两侧的船底板为A列板,与A列板相邻的列板为B列板,其余依此类推,。K列板与A列板之间的接缝线称为K×A接缝,其他依此类推。 图中的#48~#60肋位之间有K×A、A×B、B×C、C×D、D×S、S×E六条纵向接缝线,由此可知主甲板以下有K、A、B、D、S、E列板,其中K列板只有一列(对称中线面布置),其余列板左右舷各一列,从而确定外板的列数左右舷共为11列。而在#58~#70肋位之间有K×A、A×C、C×D、D×S、S×E 五条纵向接缝线,由此可知主甲板以下有K、A、D、S、E列板,其中K 列板只有一列,其余列板左右舷各一列,从而确定外板的列数左右舷共为9列。 2.了解每一列板由几块钢板组成。由于在每列外板中,相邻两道横向接缝围成一块板,从一列外板中的横向接缝线的数目就可以确定该列外板的钢板数,综合各列外板的钢板数,就可以确定全船所需的钢板数量。 图中#48~#70肋位之间,在#48~#50、#58~#60、#68~#70肋位处各有一个横向分段线,说明每列外板由两块钢板组成,所以在#48~#70肋位区间的外板共有20块钢板组成。 3.了解构件的位置 构件的位置由各种构件交线和假想连线决定。根据线条的表达含义,并通过图中给出的文字标注及相应线条的定位尺寸,就可以大体确定构件的位置。 图中,内底距基线高度为800mm,旁桁材距中线距离为1650mm,舷侧纵桁距基线2300mm,舭龙骨从#24设置到#48肋位,等等。 识读肋骨型线图时,构件位置的确定可参考基本结构图和中横剖面图。板的接缝线识读,还可对照相应的船体外板展开图。

凸轮机构设计-作业题

第九章凸轮机构设计 本章学习任务: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曲线轮廓的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设计。 驱动项目的任务安排:完成项目中的凸轮机构的具体设计。 思考题 9-1简单说明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及分类情况? 9-2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如何度量凸轮的转角和从动件的位移? 9-3试说明等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和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的特点。 9-4简单说明从动件运动规律选择与设计的原则。 9-5简单说明凸轮廓线设计的反转法原理。 9-6什么是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二者有何联系? 9-7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压力角对机构的受力和尺寸有何影响? 9-8如何选择(或设计)凸轮的基圆半径? 9-9什么是“运动失真”现象?如何选择(或设计)凸轮的滚子半径,才能避免机构的“运动失真”? 习题 9-1何谓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试补全题图9-1 所示各段的,s -,v -,a - 曲线,并指出哪些地方有刚性冲击,哪些地方有柔性冲击? s O v O a 题图9-1 2| D| ? 2| D| ? 2| D| ? 9-2何谓凸轮工作廓线的变尖现象和推杆运动的失真现象?它对凸轮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如何加以避免? 9-3力封闭与几何形状封闭凸轮机构的许用应力角的确定是否一样?为什么? 9-4有一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用中发现推杆滚子的直径偏小,欲用较大的滚子,问是否可行? 为什么? 9-5有一对心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用中发现推程压力稍偏大,拟采用推杆偏置的方法来改善,问是否可行?为什么?

45?? | ? | ? 3 2 | ? O 1 9-6 用作图法求出题图 9-6 所示两凸轮机构从图示位置转过 45 时的压力角。 (a ) (b ) 题图 9-6 题图 9-7 9 -7 如题图 9-7 所示盘形凸轮机构是有利偏置,还是不利偏置。如将该凸轮廓线作为直动滚子推杆的理论 廓线,其滚子半径 r r = 8 mm 。试问该凸轮廓线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为了保证推杆实现同样的运动规律,应采取什么措施(图中l = 0.001 m /mm )? 9 -8 在题图 9-8 所示的运动规律线图中各段运动规律未表示完全,请根据给定部分补足其余部分(位移 线图要求准确画出,速度和加速度线图可用示意图表示)。 s 1 2 v 3 4 2 s v 1 2 3 4 2 a a 题图 9-8 题图 9-9 9 - 如题图 9-9 中给出了某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杆的速度线图。要求:(1)定性地画出其加速 度和位移线图;(2)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名称及特点(v 、a 的大小及冲击的性质);(3)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适用场合。 9 -10 在题图 9-10 所示凸轮机构中,已知偏心圆盘为凸轮实际轮廓,如图所示。试求: 1) 基圆半径 R ; 2)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3) 凸轮由图示位置转 90°后,推杆移动距离 s 。 2 1 3 4 2 /3 2/3 4/3 5/3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