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知识分享

一篇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知识分享
一篇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知识分享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杨静是我实习班级1608班的一个女生,刚到安宁二中实习的时候并没有见到她。记得我第一次去查宿舍,拿着班级花名册认人,念到杨杨静这个名字的时候同宿舍的学生说她请病假了。据了解,杨静天生小儿麻痹,平时早操课间操、体育课都不能参加,也许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杨静在班上话很少,成绩又不出彩,朋友也不多,常常被老师同学忽略。后来在一个星期之后的自习课上,我见到了这个内向害羞的小姑娘。我主动过去同她交流,关心她的身体状况,问她有没有好一些,并提出用以后几天的午休时间帮她把这星期缺的课补上,最后还说了注意照顾身体早晚多穿衣服之类的。看得出来她对我这个第一次见面的新来的实习老师显得有些诧异,但也看得出来她很感动,说了好几次谢谢老师。第二天中午,一吃完饭杨静就来了,我教她第四单元的单词,学完给她布置了任务,要求她记住所有单词的发音晚自习我要提问。因为看过1608班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单,知道这个学生英语成绩很不好,还以为一天记住近30个单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果还没有到晚自习,杨静就主动来找我读单词了,虽然单词发音都不是很标准,但至少看得出来她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让我知道这个学生其实是有潜力的,孺子可教。于是我说了很多鼓励她赞扬她的话,并给她指定了英语每日学习计划。之后的每一天我

都会记得检查她的每日任务的完成情况,每次完成了都会给一颗糖作为奖励,告诉她她很优秀很独特,在学习生活上给她提出指导和建议。慢慢的,我发现杨静发生了变化。据同学描述,她就是一个不爱说话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成绩不好又自卑的女生,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看得出来她与一般同龄的孩子要更安静一些,真是人如其名。走路总喜欢低着头,上课也从来不回答问题,甚至英语课上同桌对话也从来不开口。但是经过了两个月的相处之后开始不一样了,至少在英语课上,她开始举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得到几次英语老师的表扬之后她就更积极了。不管是我上还是指导老师上,每节英语课都听得很认真,还有课间课后会很主动的来问我、问英语老师问题,会把我说的需要看的书都看一遍然后很高兴的来告诉我,每次得到奖励都会很兴奋很满足,即便每次奖品都只是一颗糖。慢慢的,她也会主动来找我交流,跟我分享她的生活,分享她的内心世界,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她一点一滴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感到很欣慰,也为她高兴。有一次她告诉我她喜欢画画,我说这是个很好的爱好,能不能给我看看你画的画,开始她有些犹豫,让我也略显尴尬,但是快下课的时候她还是给我看了,我直夸她画得好有天赋,她听完双眼都放光。后面我才从同桌的口中得知,之前班上有同学看到杨静画的画,便喊了好多同学围观,大家都嘲笑她画的太丑,从那以后她画画都是躲着画怕被人看见。我很庆幸自己看到那些画的时候毫不犹豫说好看,不然会再次伤害到一个孩子。几天之后,我收到了实习以来的第一份学生送的礼物。是杨静送我的画,画的是一个古装美女,上面用彩笔涂满了各种颜色,

还有很多用胶布橡皮擦修改过的痕迹,看得出来,她为了画这幅画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这让我很感动。我实习期间孩子们经历了两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这三次规模比较大的考试杨静都有进步,尤其是最后一次考试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全班考的都很差,几乎每个人的分数较上次都有所下降,只有她进步了将近10分,是进步最大的。看到分数的时候,我既惊讶又觉得是在意料之中,也感受到了莫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她的改变和进步是我这次实习经历中最震撼的事。二.案例分析

从背景我们知道杨静是个有天生残疾,自卑,内向,经常被人忽略的差生。经过和老师的交流、相处逐渐在改变,学习成绩上来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的形象改变了。学习动力更强了。在班级里的影响力上来了,这种生活是每个学生都想得到的。可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这样的。那么杨静会一步步变好原因何在?我们仔细分析背景就可以看出,其实学生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的。想老师多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和他们友好的相处。每个学生本质都不坏,也都有变好的希望,在他们自己内心深处也是渴望改变的。他们心里也想有一天自己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家长眼里的好孩子,能和班上同学愉快融洽的相处。只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受到的待遇不同,就导致了好多的学生慢慢的走向了“坏孩子”或者是“差生”的行列。这和老师,家长都是有很大关系的。在背景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只要老师多关心他们一点点,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一点点,学生的性格和学习都是

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变的,都是想学的好学生。这也是让我觉得教师是很伟大很神圣的职业的原因,有的时候一位老师可以影响一个孩子未来人生的走向。关键就是家长有没有真正相信他们,缺少关心和鼓励,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去了解他们的想法。而老师只重视优生,这些成绩稍差的就不管不顾,时间长了,可以学好的学生最终也会慢慢落后的。这都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总结的。

三.案例反思

通过了杨静这件事,给我的教育实习生涯添加了几分魅力。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与自豪。毕竟是第一次走向教育事业,什么都从零开始,杨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每个学生都是应该得到关爱的,越是容易被忽略的学生越是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不管成绩高低,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键要把一颗颗空白的心灵完美的塑造,这是十分艰巨的和艰难的。在这其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很用心的去处理。我个人觉得,老师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我去实习前也是学生,也很普通。只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机会我才能走向讲台和学生交流,这是十分庆幸的。只有和学生平等相处才能真正了解你学生心里在想什么,他们真正想要什么。只有用心和他们交流才能的到学生的真心。这样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才有帮助。我们老师总觉得学生就得什么都听自己的是错误的想法。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魅力,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做什么。我们只有做给

别人看,从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老师更是如此,为人师表,万事都要做在前面,这样才是学生的好榜样。才能去感化学生。这也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因为我们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个任务太重了,我们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有好的回报。

《论语十二章》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 ——《知识改变命运》主题辩论赛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班刘义义110502010010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我实习学校的学生也一样,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并没有什么用处,知识并不能改变他们什么,并不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起到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初一年级的四个班分别进行了一次辩论赛,主题是《知识能否改变命运》。 学生在教室坐定后,我在黑板上写上“知识改变命运”的几个大字,事先学生并不知道我这节课要进行这样的一次辩论赛,个个脸上都露出诧异的表情,我开口了:“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在黑板上写的这句话是真理吗?你们觉得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顿时教室一片喧腾,气氛很活跃,我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想这次辩论赛应该能给他们带来一次深刻的认识。我安排支持知识能改变命运的同学为正方,不支持的为反方,有个别同学保持中立,我请他们当这一次辩论赛的裁判。 正方代表开始提出观点:“我认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因为我们的国家主席都是好大学毕业,懂得很多很多知识” 反方代表:“我认为知识并不能改变命运,就打算国家主席懂很多知识,也不能说就是因为懂的知识多他们才当上国家主席的” 正方代表:“如果主席不懂得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知识,他们就不可能被选上国家主席,所以就是因为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反方代表:“国家主席之所以能当上主席,是因为他们的家庭背景好,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势力,更主要的是他们世世代代都很有钱” 正方代表:“在古代,贫穷的的农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从此改变了贫穷没地位的命运,就是因为他们认真读书,学到知识,才有了荣华富贵” 反方代表:“那是古代,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知识并不能改变命运,要靠金钱才能改变命运” 正方代表:“金钱并不能改变命运,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们在《再塑生命的人》中了解到海伦凯勒就是靠莎莉文老师传授给她知识才改变了她的命运,知识让一个聋哑盲人成为了一名令大家都敬佩的了不起的人。” 反方代表:“那丘吉尔呢,丘吉尔在读书时考试倒数,按理他并没有学到多

小学教育教学典型案例#优选.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 上传: 2011 更新时间:2011-10-20 阅读: 1596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新巴乌课堂教学 一 基础知识

第一讲基础知识 一、巴乌简介 巴乌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巴乌在音色上区别不大。巴乌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巴乌是单音。 二、巴乌结构图示(同葫芦丝) 三、按孔方法及部位 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

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 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 (2)吹奏中音“1 2 3”时气流要适中; (3)吹奏高音“5 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 (一)风门 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注意的问题: 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2.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不同); 3.“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情况应上下嘴唇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二)口风 指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叫“口风”。 注意的问题: 1.“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主要有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振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音(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 2.“风门”的急缓变化是靠腹部、横膈膜及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配合好。 (三)口劲 指控制“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时上下嘴唇和两肌肉反复收放活动的力量叫嘴劲。 注意的问题: 1、“嘴劲”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 2、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 特别提示: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缓急之分,但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超吹气息)。其原因是由于它自身条件而限定(音域)。 六、呼吸方法练习 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运用呼吸使葫芦丝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而气息是音能的来源,是决定成声体振动过程的力量。能否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在葫芦丝吹奏中得以应用,这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48篇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例谈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上海市一位青年教师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

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案例分析并不注重“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更注重学习者的思考与分析过程。) 二、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师教育理论学习 案例是学校问题解决的源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针对当前教育理论界风行的"浅入浅出"、急功利近,"深入深出"、食洋不犯"浅入深出"、故弄玄虚,以及刻意包装、虚假宣传、浮躁肤浅的不良风气,课题组鲜明地提出,要"深入浅出",返朴归真,坚持深入学校实际,研究现实问题,脚踏实地做学问。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小学生素质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小学生素质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韩同学,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每学期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比较好动,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 评析: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孩子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该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该症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尊心低,此类孩子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纵上所述,韩同学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多动症。 方法:1、对于多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

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 2、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 3、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 案例二 王同学,五年级学生。智力正常,性格内向, 学习行为习惯上存在一些问题: 上课容易分心,偶尔做点小动作。作业有拖拉或者不交的现象。学习动力不足,信心不够,认为读书是件苦差事,压力大,任务重。从考试的成绩来看,她的学习明显倒退。在父亲训斥下,她离家出走。其家长焦急万分,广泛发动亲友四处寻找。在家人和老师的努力下,她重返校园。但是从此后情绪低落,学习热情越来越低,对学校生活非常厌倦。 评析:王同学对学习的厌恶情绪称为厌学,造成厌学的原因有:学校教育因素,如:学风、学业负担,和谐的师生关系;家庭教育的因素,如破损家庭,严厉的教育方法,家长的期望值;交往伙伴的因素和孩子自身因素,在周围环境的压力下,她曾经也产生过要努力的念头,但又不知从何下手。不善与同学交流的闭锁心理让她耻于向同学求助;认为老师偏爱好学生的心理让他不敢向老师求教。面对家长过高的期望,她感到无能为力。她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在读书找不到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分析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 分析题一(附解析) 作者:文亮教招来源:教师网时间:2011-03-13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案例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案例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答:这个现象说明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作学生的知心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应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落后生,差生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要扮演高高在上,遥不及的"老师". 案例3 :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谢海涛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孩子的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学生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爸”的想法。另一方面,即使教师在家长

经典教学案例集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 5、怎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数学新课标在其前言中,就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本人愿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同行。 一、尊重 [案例1]《百分数的意义》教学 讲台上放着三个透明杯子,里面分别放了10克、20克和50克的水。老师用汤勺向三个杯子里加糖,糖的数量依次为2克、3克和5克。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个杯子里的糖水更甜些呢? (生说。) 其中有一个学生:让我上来喝喝就知道了。 教师A:你就知道喝。老师是让你用数学的方法去判断。哪位同学来说? 教师B:很好!这种方法最简单易行了。除了用口尝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哪个杯子里的水更甜些呢? [案例2]《找规律》教学 屏幕上出现一幅图画。商店门口挂了很多灯笼,红、黄、蓝三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着。其中一部分被一辆停在商店门口的汽车给遮住了。 师:你能知道被汽车挡住的灯笼,分别是什么颜色吗? (生说) 其中有一个学生:只要把汽车开走就知道了。 教师A:(没理睬这位学生)哪位同学再来说? 教师B:对啊!只要把汽车开走,不就都清楚了吗?!在汽车还没开走之前,我们也能看出来吗?

两个案例都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但是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A教师与B教师对生活经验的认识还是有差距的。A教师注重的还是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及经验状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牢牢记住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一句话吧:“儿童回答教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自己的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性。” [案例3]《除法的初步认识》 A教学: 师:把6个桃子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该怎样分呢?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你能用小棒代替桃子,也试着这样分分吗? (生用小棒分) 师:同学们看,把6个桃子平均放到三个盘子里,要一个一个地分。先拿3个桃子分别放到3个盘子里,然后再拿三个桃子…… B教学: 师:这有6个桃子,要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你会放吗? 用小棒代替桃子,试试看! (生用小棒放)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放的? 生1:我是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再拿2个放在第二个盘子里…… 生2:我是拿起6个小棒,然后一个一个地放到盘子里去…… 生3…… 师:放的方法,我们可以多种多样,但是结果都应是怎样的呢? 从生活经验出发,指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而非教师的生

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

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 贺德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为了尊重文中主人公的意愿,文中所有的人均为化名。 大概是一九八四年吧,那年的高考,小邹仅差几分而未上录取线,那个年代,由于还没有提倡“教育产业化”,高校不收自费生(不过,就是有招自费生,小邹也读不起),小邹只得承认现实:落榜。小邹从小在农村长大,幼年时,他所在的大队(现在称“村”——笔者注)来了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给封闭的山村带去了外面的信息,他喜欢与知青们聊天拉呱,从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七十年代末,知青们都陆续返城后,他记住了一位知青朋友给他的一句临别赠言,“争取考上大学,能否考上大学,是穿草鞋和穿皮鞋的分水岭”。于是他发愤念书,为了改变命运。可是,命运并不青睐于他,高考成绩不理想,他在哭过之后,就和父亲下田劳动了。 在这里不得不提小邹的班主任高老师。高老师是闽北山区一个公社(现在称“乡”) 的中学老师,在山区从教多年,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凭高老师对小邹的观察,他敏锐地感觉到小邹是个有潜力和前途的学生:学习勤奋,自强不息。此次高考未能考出好成绩可能与他在考场上临场发挥不佳有关,如果就这样放弃了追求,回到农村务农,那太可惜了。于是高老师专门走访了小邹家里,与小邹的父母讲明,愿意无偿让小邹到学校去“回炉”学习,就在他的班,由他亲自辅导,争取明天考上大学。就这样,小邹又一次到公社的中学,开始了人生关键的一次学习。 小邹在补习期间,吃住在高老师家里,白天上课,晚上,高老师在批改完学生的作业之后,就为小邹补习。高老师还有一个女儿,也在高老师那个班读高三。同样是白天上课,晚上与小邹一起在高老师指导下复习功课。久而久之,小邹与高老师的女儿产生了朦胧的爱情(初恋)。高老师发现后,并不象其他家长那样,粗暴干涉,或把小邹赶回去,而是非常坦率得把小邹和自己的女儿叫到跟前,告诉他们:“你们俩谈恋爱,我不反对,但你们只有双双考上大学之后,我才会同意让你们结婚”。在老师的激励之下,小邹和高老师的女儿就互相勉励,用功学习。一年后,双双考上大学,小邹考上了厦门大学,高老师的女儿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皆大欢喜。 由于小邹和高老师的女儿不在一个大学学习,“恋爱”的感觉淡漠了。最后,他们就以兄妹相称。 小邹大学毕业那年,中国刚发生了一场“学运”,当时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大多未留在北京(全部离开北京),于是,小邹这个厦大的毕业生,就自然“补充”分配到了北京,在某大型国有企业当秘书,不久就调到报社当了记者。 后来,小邹在北京找了个北京姑娘谈恋爱,结婚前,小邹与他女朋友(北京姑娘)一起到他家乡(闽北一个偏僻的山乡)看望父母,在家里住了两天后,他女友便再也无法住下去了,嚷嚷着要回北京,原因很简单,农村的生活太艰苦,而且又脏,她实在无法适应……。他们便匆匆回到北京。结婚后,小邹的妻子(就是那个北京姑娘)对小邹讲,你父母在农村生活那么艰苦,应把他们接到北京来。于是,他们将小邹父母接到北京居住。而且还把小邹的弟弟也从闽北山区接到北京,现在小邹的弟弟也在北京工作了。 一个人读书,“出人头地”,全家都因此而“沾光”。知识改变命运啊!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最新教育文档.doc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 近期学校安排了不少的摩,笔者也参加了很多次的听活。在一些成功的 堂教学中,笔者益匪浅,特了一些比典型的案例,与大家共享。 一、耐住寂寞,静听花开的声音 (案例:二年乘法意) :(件演示)小明的是内蒙古草原上一名秀的牧民,加上今年 雨水丰富,牧草茂盛,牧迎来了大丰收:每只羊下 2 个羊羔, 100 只羊共能下多少只羊羔呢?用加法算式怎么算? 老的音落,学生就开始笔疾,埋加起来。没多久,有几位同学似乎得 有点,停下了手中的笔,开始小声地和同桌商量起来,其他同学在真算着。 老什么也没有,只是笑着在教室里来去,不地看看学生的算情况, 种状况一直持了几分。 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他停止了算,有的几人在,有的起了小手。 :(机成熟,明知故)怎么啦?有什么?生1:老, 100 个2 相加太麻了!要算到猴年月哦?生 2: 100 个 2 加起来,上写不下了! 生 3:老有没有一点的法呢? ??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老才水推舟,自然而然地引入乘法教 学。 反思: 是一个的教学片断,但又是一个有启意的片断。

教师没有上来就简单地进行乘法教学,而是通过这样一个例子,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刻体验到为什么要学习乘法,学习乘法有哪些现实的意义,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乘法意义”的过程中,创设的情境也很多,但在教学时,绝大部分老师没有像这位老师那样耐得住寂寞,能够耐心等待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往往是一两个同学能够配合后就马上揭开课题。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绝大部分的同学只能停下思考,跟随老师和个别同学的思路开始学习,听老师的灌输和倾听那一两个同学发表意见。这样的探究活动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只是个别同学的探究,忽视了大部分的需求,他们的思维活动还没有打开就被硬生生地打断了。 这样势必造成课堂是少数优秀学生和教师互动表演的舞台,而大部分的学生则被忽略了。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孔子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对学生施行启发式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避免的一个误区就是不要把对少数人的启发当成是对所有学生的启发。学生在人格、个性、学习层次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是对同一问题的思考所需的时间,也不可能同步。 因此,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一定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要允许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逐步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样做才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才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融入真实生活,使课堂因开放而更具活力 (案例:一年级“数数”) 师:我们今天的课,有点特别,要挪到操场上去学。

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分析题一

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案例分析题一(附解析) 案例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案例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答:这个现象说明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作学生的知心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应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落后生,差生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要扮演高高在上,遥不及的"老师". 案例3 :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谢海涛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孩子的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学生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0831 课程名称: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学时/学分:36/2 先修课程:《心理学》、《教育学》、《数学教学论》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开课教研室:课程论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1.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促进学生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选修课。一个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其专业发展除了需要具有相应的数学学科知识、教育与心理学知识和关于学科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外,至少还应该具有关于学习组织和教学实践的策略性知识。教学案例源于课堂,是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的良好结合体。作为策略性知识的重要载体,本课程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意义、方法和过程的理解,获得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过程的技能性策略知识,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2.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以对选自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主要教学形式,具体分为4个领域:(1)教学案例分析的基本理论。(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3)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说课案例分析。(4)中学数学课堂观察研究案例分析。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理解研究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掌握教学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九年义务制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相关要求,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作质性的研究,揭示教学行为的规律,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实践性和研究性意义的角度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特点与要求,形成初步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多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性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发展层次,提高学生的中学数学教学素养,是学生能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并能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与已修课程《心理学》、《教育学》、《中学数学教学论》等有密切联系,是这些课的延续和拓展。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典型课例的研讨等教学方式来学习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学习本课程,学生应知道“教学案例”和“案例教学”是什么?为什么要编写“教学案例”和进行“案例教学”?如何编写“教学案例”?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如何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及举例分析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及举例分析 一、什么是案例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理查特(Richert,A.E)(美国的教育学者)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教学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著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①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②疑难性——案例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③典型性——案例必须是包括特殊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④浓缩性——案例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⑤启发性——案例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教学案例与其他教学作品的区别 1、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学案例是教师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而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 2、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一轮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的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3、与教学实录相比,教学实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记录、描述和点评。 三、写教学案例的意义 每一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你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你也会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难题,有时会应对自如,有时也难免束手无策。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对象。可以说,案例性事件在教学生涯中是层出不穷的,从你每天清晨跨进校门起到傍晚离开学校,都会有一些值得你回味的事例。

知识改变命运主题班会教案

“知识改变命运”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知识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知识的热情,更好地搞好学习。 活动形式: 本主题班会采用主持人演说,全体学生参与,部分学生发言畅谈的方式。 活动重点: 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道出“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 活动难点: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并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行动上。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开场白: 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我们班有的同学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了我们,我感到很遗憾。现在你们能坚持下来、留下来,你们是我们班的骄傲,我们班的精英!因为你们心中有着梦想,在苦苦追寻着,老师感到欣慰、高兴,我可以引用我们学过的《成功》里王国维的话来赞美你们: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但在追梦的过程中,在座的还有许多同学感到迷茫、困惑、彷徨、失落。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掌握了知识,不知哪一天,经意间我们就取得了成功,“众人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二、倾听演讲(候唐玲的《知识改变命运》)。 三、老师小结候唐玲同学的演讲,导入主题: 掌声感谢候唐玲同学的精彩演讲。是啊!时代的巨轮载着我们驶入了二十一世纪,知识,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越来越重要。没有知识,在当今社会是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的。 “知识就是力量。”你们知道这句话是哪一位名人说的吗?(学生回答:培根)是的,知识使人明智,知识使人聪慧;知识使人举止文明,知识使人思想深刻,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下面13-5《知识改变命运》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四、让我们来“笑一笑”。(多媒体展示) 五、问题探究。(多媒体展示) 案例一陈景润的故事(举类似的实例) 案例二刘伟的故事(举类似的实例) 案例三莫多科的故事(举类似的实例) 1、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战胜困难,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知识改变弱者知识改变贫穷知识改变命运 2、说一说:我们的命运可以改变吗?我们可以用《陈涉世家》里陈胜说的一句话来阐述? 教师小结: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下岗工人,有的是弱者,是

小学生教育典型案例

小学生教育典型案例 .姓名:张某 性别:男 年龄:八岁 二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张某同学今年八岁了,由于频繁转学而成为问题学生。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在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张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

巴乌课堂教学一基础知识

巴乌课堂教学一基础知 识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一讲基础知识 一、巴乌简介 巴乌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巴乌在音色上区别不大。巴乌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巴乌是单音。 二、巴乌结构图示(同葫芦丝) 三、按孔方法及部位 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 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 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 (2)吹奏中音“123”时气流要适中; (3)吹奏高音“5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 (一)风门 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注意的问题: 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2.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不同); 3.“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情况应上下嘴唇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二)口风 指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叫“口风”。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记录

教育教学案例(二) 岗李乡柴村小学:师志强 我们班马文鹤同学是一个安安静静、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原来,她在班里不显山不露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个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强。 那是学完四则运算定律后,我请同学背诵相关概念与公式,我在教室巡视着,发现马文鹤同学手里空空的,我以为她没带书,就让她和同桌合看一本,她却从位子里拿出了课本。我问她为什么不看,她说已经背下来了。我还真有些不相信,好几条定律和公式呢,才读了几遍呀,没想到她还真的很流利地背了下来。我和同学们都很吃惊,问她是不是提前背的,她否认了。同学们为她热烈鼓掌,我也在班里特别表扬她不仅聪明,而且会学习,小小年纪,就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学习知识,值得大家学习。她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掌声和夸奖,非常高兴。下了课,我把她叫过来,接着和她聊天,她高兴得告诉我,她特别喜欢背东西,广告里的广告词她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还当场给我们表演了几个片段,她再一次得到了掌声。 后来,我把整个经过以及我发现良材的喜悦心情和一些建议郑重地写在记事本上向家长报喜。同时,进一步教给她方法,指导她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学习。我和她谈心,让她感到老师非常欣赏她的才能,同时给她指出:再好的天赋如果不用也会荒废的,应该好好利用这个优势。我赠送了她一本《小学数学概念与公式大全》,并希望她把这些知识都装在聪明的头脑里。我为她提供各种展示才华的机会,并为她配戴了“小才女”的胸卡,增强她的自信心,让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她现在已经是班里最受欢迎的女同学,公认的“小才女”。她的性格变得开朗,充满了自信。特别是她的作业书写、课上发言比原来上了一个大台阶。与此同时,她的才华也激起了同学们和她比试的欲望,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 看到这一切,让我不由想起美国哈佛大学家托阿教授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 后进生转化案例(四)岗李乡柴村小学:师志强我们班的张尔豪,因为天生反应慢,动作慢,再加上父母文化很低,事事袒护

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 【背景】 这是人美版第九册的内容——《动物的脸》,这一课属于美术的造型·表现的范畴,随 着新课程改革,在美术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及有效目标的达成。为此,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艺术家的作品怎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中国画 表现的特殊效果。应会:能用国画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创作;能较熟练地掌握用笔方法,控制墨色;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 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 【情境】 课前我制作看漂亮的课件,以加强上课的效率,并把课堂结构调整为观察体验、欣赏探索、示范讲解、创作练习、拓展评价五个步骤。学生在看完老师展示的有关动物的图片和自己的体验后,对描绘动物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看完老师的示范后,不仅对用中国画的工具作画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对如何把握动物的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分析】 (一) 实现最优化教学导入 人获得信息的途径有80%来自视觉。所以形象丰富、生动的图象是美术课堂导入环节的主要来源,通过对色彩的感受、形态的体验、情景的触动,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进入有效地学习状态。 本堂课让学生欣赏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学生看到这些喜爱的动物后,不由自主地想把它画下来。于是我有紧接着设计了让学生体验的教学环节,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动手尝试,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情感”是和谐教育的动力,导入方式的最优化设计又是 课堂教学的排头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源。本堂课的导入实现了优化教学,为学生作画做好了铺垫。 (二) 运用合理化引导观察 在引导学生欣赏黄永玉的《猫头鹰》的国画时,我特意出示了猫头鹰的图片和国画作品放在一起,并让学生找出猫头鹰的特点,并和画作《猫头鹰》进行比较,看看他们的异同点,并理解画家如何把握动物的特点。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并极大激发了学生创作兴趣,使课堂有声有色,富有童趣。 (三)树立多元化评价 通过自评——他评——师评的三位一体化,每个人的不同角度出发,使评价更丰富, 更多元化。而目前美术公开课有些忽视学生作品评价,《美术课程标准》在论述美术作业评价是指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小学班主任教育优秀案例10篇汇总

【篇一】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接的三(3)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xx,他人长得瘦小,好动爱讲话,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他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对于xx,任课老师的反应最为强烈,他的行为不仅影响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不是,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在我的课堂上他还算能够“识相”。 我利用课余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双手。有时趁课任老师上课,我到班里听课,他也能认真地听讲,不过最多十几分钟又开始动了。

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共同教育,也无济于事。 有一天早上,他爸爸突然来学校偷偷地告诉我,孩子得的是小儿多动症。医生说吃药无利于孩子的身体,希望老师能体谅。我只能想方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xx在一张废纸上画画,尽管他这样做固然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做作业(不过字体就不敢恭维了),我还是及时表扬他。还有一次,班里大扫除,他非常积极,抢着拿扫把打扫清洁,并用抹布把自己座位的周围打扫得很干净。我立刻就在班里表扬他,要同学们向他学习,看他多会劳动啊!打那以后,xx他扔垃圾少了,有时还看见他自觉地捡地上的垃圾。课间也没有和同学追打了,并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后来,我又让他做了纪律小卫士,他非常开心,看到老师如此器重自己,xx的学习劲头更大了,成绩进步神速。 分析爱心与赏识是实现成功转化的两大支柱。 1、奉献爱心,增其自信。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留守的学困生,教师应给她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她们,让她们逐渐增强自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