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r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Fahr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Fahr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Fahr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庞文峰, 高霞

【摘要】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非家族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的临床类型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75例经头部CT证实的大脑基底节钙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钙化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钙化局限于双侧苍白球以内,临床多无症状和体征;钙化范围可扩大到脑叶或小脑等;且双侧不对称时,临床多表现为头痛头晕、震颤、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痴呆等。结论特发性非家族性基底节钙化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钙化临床意义相当于松果体和脉络丛钙化;病理性钙化临床意义相当于Fahr病的病理性钙化。基底节钙化出现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受损部位,多与神经元损害的程度有关。治疗主要采取改善脑循环及对症处理。

【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0(027)001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Fahr综合征; 诊断影像; 临床

Fahr综合征又称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综合征或对称性大脑钙化综合征。过去认为它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被发现的病例数有所增加。但至今国内外对特发性非家族性局限于基底节的钙化报道甚少。为此,我们收集了近5年在我院诊治的7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根据头部CT结果将75例颅内钙化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为钙化局限于双侧苍白球以内者37例(49.3%),男22例,女15例;年龄13~82岁,平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