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固车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捣固车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捣固车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第210期

0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专业主要面向铁路施工、地方铁路及铁路养路机械生产等企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适应铁路等相关企业的发展需求的人才,这些技术人才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及管理等工作。捣固车是主要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但由于其体积大、价格昂贵,在铁路线上操作危险性高,因此其模拟仿真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系统概述

本系统采用仿真软件与实物操作设备相结合的方式,以仿真设备、影像、图形图像、声音以及可沉浸其中的虚拟现实场景为手段,逼真地再现DCL-32K 型连续式捣固车的操纵界面、操作显示设备、控制逻辑以及线路场景。系统所有电气、电子、机械、气动、液压系统的逻辑、关联关系与真实捣固车车辆一致,可以全面模拟捣固车车辆在各种运行环境下的运行状况、操作特性,如:标准化作业演练、YZ-1制动机实验演练、区间模拟驾驶演练、出车前检查虚拟仿真演练、非正常情况下行车仿真演练等系统,具有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考核等功能。

整体系统是一种全新、经济实用的大型养路机械实训及考核系统,建设完成后可使学员在轻松、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大型养路机械的各种学习、训练和考核,可以帮助各号位作业人员学习掌握大型养路捣固车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能。

2系统组成

2.1

系统硬件构成

系统硬件主要由前驾驶室司

机驾驶台、双通道投影系统、作业操作台、三号~五号工位作业实训终端、数据采集与控制装置、教员终端等六部分组成。2.1.1

前驾驶室司机驾驶台

操纵台上布置的按

钮、开关、指示灯、手柄、压力仪表、速度表、转速表、八色信号灯等,与真实机车的大小、外观、布局相一致,同时包含作业控制面板(各种仪表、指示灯、开关、按钮等)等必要的设备,且具备与实际机车上一致的显示内容、操作方式、分辨率、颜色、菜单结构、内部逻辑与功能,满足实训需求。

前司机室司机驾驶台作为二号工位,与一号、三号~五号工位作业人员配合进行施工作业演练。2.1.2

作业操作台

仿真DCL-32k 型连续式捣固

车一号位操作室按1∶1模式设计制造,作业操纵台包含工作控制面板、工作操作面板、气动系统面板、液压系统面板等设备,这些设备的大小、外观、布局、功能与真实DCL-32k 型捣固车上的设备一致。

作业操纵台上布置的按钮、开关、指示灯、液压阀手柄、压力仪表、速度表、转速表等控制按钮与真实机车的大小、外观、布局相一致,且具备与实际机车上一致的显示内容、操作方式、分辨率、颜色、内部逻辑与功能。模拟作业系统实训演练装置具有真实、直观、灵活、耐用、安全、可靠性等质量保证。

作业演练方案采用捣固车操作台与液晶显示系

捣固车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于凤丽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要: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从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操作、维

护、维修及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才,而这些技术人才上岗前必须进行大型养路机械的操作培训。捣固车作为实践性强、操作标准要求高、设备占用空间大、价格昂贵且在铁路线上操作危险性较高的关键设备之一,采取模拟仿真操作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进行模拟仿真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关键词:捣固车;模拟仿真;实训系统;标准化作业

Agricultural Equipment &Technology

Vol.45№.2Apr .2019

第45卷第2期2019年4月

农业装备技术

59

交通信控制仿真系统开发

交通信控制仿真系统开 发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很多人都买了车,这直接导致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剧增,城市道路经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交通事故的频发时刻在提醒着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智能的交通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行各业在日常的生产中依赖于计算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智能交通也有了一席之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控制交通逐渐演变成了新型的交通控制方式。在一个交通控制方案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精准的可行性分析。否则,如果这个方案有错误,将会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在这样的前提下,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仿真就应运而生了。智能交通仿真可以在无真人参与的情况下,实际模拟出交通运行的真实情况,极大的方便了交通控制方案的可行性的检验,并且可以节省许多成本。 【关键词】交通压力计算机交通控制仿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people’s life becomes better and better. As a tool of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Many people in our country have cars which directly cause the dramatic increase of the traffic pressure and many traffic jams in our city every day. Many traffic accidents remind us that we need a more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s, relying on using computers in our diverse daily productions will be more and more pervasiv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lso can play

汽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08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时间:2010年10月25日-2011年5月25日 指导教师: 电话: E—mail: 一、目的 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论文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专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项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实际各项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 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论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4、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 二、对毕业学生的要求 1、学生在此期间应定期与指导教师联系,汇报设计进展情况; 2、及时将疑难问题请教指导教师; 3、严禁抄袭,否则毕业设计无成绩; 4、按要求在5月30日前上交论文给指导教师,过期不予答辩; 5、未按要求完成论文的学生不能毕业; 6、要求计算说明书计算准确、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7、要求图纸、图面布置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三、相关说明 1、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2、论文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测试数据完整、结论明确,论文后附参考文献名; 3、字数一般不少于4000字; 4、论文正文字体为小四号,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五、成绩评定办法 参见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办法执行。 六、毕业论文的参考课题 可以结合本身工作性质,在提前告知指导教师并得到认可后,可自选题目。也可从以下(一)或(二)课题中任选一个课题: (一)毕业设计及论文的自选参考课题如下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和标题参考 一、某种车型某个系统(或总成)的结构特点和检修分析,如: 1、帕萨特B5轿车防抱死系统及其检修 2、汽车排放污染的控制技术 3、浅谈捷达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刘峰 7.2.2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学习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记录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3.掌握时间相应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二阶系统G(s)=10/(s2+2s+10)

键入程序,观察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录系统的闭环根、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记录实际测去的峰值大小、峰值时间、过渡时间,并与理论值比较。 (1)实验程序如下: num=[10]; den=[1 2 10]; step(num,den); 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2)再键入: damp(den); step(num,den); [y x t]=step(num,den); [y,t’] 可得实验结果如下:

记录实际测取的峰值大小、峰值时间、过渡时间,并与理论计算值值比较 实际值理论值 峰值 1.3473 1.2975

峰值时间 1.0928 1.0649 过渡时间+%5 2.4836 2.6352 +%2 3.4771 3.5136 2. 二阶系统G(s)=10/(s2+2s+10) 试验程序如下: num0=[10]; den0=[1 2 10]; step(num0,den0); hold on; num1=[10]; den1=[1 6.32 10]; step(num1,den1); hold on; num2=[10]; den2=[1 12.64 10]; step(num2,den2); 响应曲线:

(2)修改参数,分别实现w n1= (1/2)w n0和w n1= 2w n0响应曲线试验程序: num0=[10]; den0=[1 2 10]; step(num0,den0); hold on; num1=[2.5]; den1=[1 1 2.5]; step(num1,den1); hold on; num2=[40]; den2=[1 4 40]; step(num2,den2); 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交通信控制仿真系统开发修订稿

交通信控制仿真系统开 发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很多人都买了车,这直接导致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剧增,城市道路经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交通事故的频发时刻在提醒着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智能的交通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行各业在日常的生产中依赖于计算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智能交通也有了一席之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控制交通逐渐演变成了新型的交通控制方式。在一个交通控制方案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精准的可行性分析。否则,如果这个方案有错误,将会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在这样的前提下,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仿真就应运而生了。智能交通仿真可以在无真人参与的情况下,实际模拟出交通运行的真实情况,极大的方便了交通控制方案的可行性的检验,并且可以节省许多成本。 【关键词】交通压力计算机交通控制仿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people’s life becomes better and better. As a tool of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Many people in our country have cars which directly cause the dramatic increase of the traffic pressure and many traffic jams in our city every day. Many traffic accidents remind us that we need a more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s, relying on using computers in our diverse daily productions will be more and more pervasiv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lso can play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017 届) 设计(论文)题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 系部汽车工程系 班级14汽修2 学生姓名张三 指导教师李参 二0一七年三月十五日 摘要 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对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工作原理、日常维护、故障的检测步骤和排除方法,同时论述了冷却系统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及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维护,温度设定点,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目录 1 引言 (1) 2 冷却系的概述 (1) 3 风冷却系 (1) 4 水冷却系统的组成及维护 (2)

4.1 冷却介质 (3) 4.2 水泵 (4) 4.3 节温器 (4) 4.4 风扇 (4) 4.5 散热器 (5) 4.6 汽缸水套及其他密封装置 (5) 4.7 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5) 4.7.1 系统组成 (5) 4.7.2 单片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6) 4.7.3 单片机系统控制过程 (6) 5 冷却系统的检修 (7) 6 温度设定点 (7) 6.1 提高温度设定点 (8) 6.2 降低温度设定点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谢辞 (11)

1 引言 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冷却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尤如人体的皮肤汗腺,如果有一天,人体的汗腺不能正常工作,那么身体内的热量将无法散去,轻则产生中暑,重则休克。 2 冷却系的概述 冷却系的主要功用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冷却系按照冷却介质不同可以分为风冷和水冷,如果把发动机中高温零件的热量直接散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风冷系。而把这些热量先传给冷却水,然后再散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水冷系。由于水冷系冷却均匀,效果好,而且发动机运转噪音小,目前汽车发动机上广泛采用的是水冷系。 不论采何种方式冷却,正常的冷却系统必须确保引擎在各样行驶环境都不致过热。 3 风冷却系 风冷却系是利用高速空气流直接吹过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外表面,把从气缸内部传出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发动机气缸和气缸盖采用传热较好的铝合金铸成,为了增大散热面积各缸一般都分开制造,在气缸和气缸盖表面分布许多均匀排列的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利用车辆行驶时的高速空气流,把热量吹散到大气中去。 由于汽车发动机功率较大,需要冷却的热量较多,多采用功率、流量较大的轴流式风扇以加强发动机的冷却。为了有效地利用空气流和保证各缸冷却均匀,在发动机上装有导流罩和分流板和气缸导流罩。 虽然风冷却系与水冷却系比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故障少,无需特殊保养等优点,但是由于材料质量要求高,冷却不够均匀,工作噪音大等缺点,目前在汽车上很少使用。

汽车ABS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汽车建模与仿真 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是基于Matlab/Simulink的汽车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的仿真方法,本方法是利用了Simulink所提供的模块建立了整车的动力学模型,轮胎模型,制动系统的模型和滑移率的计算模型,采用的控制方法是PID控制器,对建立的ABS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仿真的曲线,将仿真曲线与与没有安装ABS系统的制动效果进行对比。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ABS系统可靠,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ABS 仿真建模防抱死系统PI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BS System of Automobiles Based on Matlab/Simulink Abstract A method for building a Simulator of ABS base on Matlab/Simulink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single wheel vehicle model was adopted as a research object in the paper.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an entire car, a bilinear tire model, a hydraulic brake model and a slip ratio calculation model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Matlab/Simulink environment. The PID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The established ABS mathematical model was simulated and researched and the simulation curves were obta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without AB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stablished models were reliable and could achieve desirable brake control effects. Key words ABS; control; modeling; simulation;Anti-lock Braking System; PID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TG n ASR ACR U * n + - U n U i U * i + - U c TA V M + - U d I d UPE L - M T 1、实验目的 1.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原理。 2.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及反馈环节测定方法。 3.掌握调节器的工程设计及仿真方法。 2、实验内容 1.调节器的工程设计 2.仿真模型建立 3.系统仿真分析 3、实验要求 用电机参数建立相应仿真模型进行仿真 4、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由三相调压器,晶闸管整流调速装置,平波电抗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等组成。 本实验中,整流装置的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电路,控制回路可直接由给定电压U ct 作为触发器的移相控制电压,改变U ct 的大小即可改变控制角,从而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和转速,以满足实验要求。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者之间实行嵌套联接,如图。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在结构上,电流环作为内环,转速环作为外环,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特性,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采用PI 调节器。 图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5、电机参数及设计要求 电机参数 直流电动机:220V ,136A ,1460r/min ,= ? min/r ,允许过载倍数=,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40 电枢回路总电阻:R= 时间常数:=, = 电流反馈系数:=A 转速反馈系数:= V ? min/r

交通信号控制仿真系统开发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很多人都买了车,这直接导致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剧增,城市道路经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交通事故的频发时刻在提醒着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智能的交通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行各业在日常的生产中依赖于计算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智能交通也有了一席之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控制交通逐渐演变成了新型的交通控制方式。在一个交通控制方案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精准的可行性分析。否则,如果这个方案有错误,将会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在这样的前提下,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仿真就应运而生了。智能交通仿真可以在无真人参与的情况下,实际模拟出交通运行的真实情况,极大的方便了交通控制方案的可行性的检验,并且可以节省许多成本。 【关键词】交通压力计算机交通控制仿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people’s life becomes better and better. As a tool of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Many people in our country have cars which directly cause the dramatic increase of the traffic pressure and many traffic jams in our city every day. Many traffic accidents remind us that we need a more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s, relying on using computers in our diverse daily productions will be more and more pervasiv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lso can play a role in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computer to control the transportation which is becoming a new way to control the traffic. Before a new traffic solution is putting into reality using, we need to do lots of analysis about its feasibility whereas if this solution is not correct, it will bring us a huge economic los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 big threat to people’s life.In this condition,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traffic has being come up with.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traffic can really simulate the traffic operation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human beings which is not only very convenient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trolling traffic solution but also can save lots of the cost . 【keywords】traffic pressure computer control simulation

汽车专业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On the vehicle sideslip angle estimation through neural networks: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 Melzi,E. Sabbioni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5 (2011):14~28 电脑估计车辆侧滑角的数值和实验结果 S.梅尔兹,E.赛博毕宁 机械系统和信号处理2011年第25期:14~28

摘要 将稳定控制系统应用于差动制动内/外轮胎是现在对客车车辆的标准(电子稳定系统ESP、直接偏航力矩控制DYC)。这些系统假设将两个偏航率(通常是衡量板)和侧滑角作为控制变量。不幸的是后者的具体数值只有通过非常昂贵却不适合用于普通车辆的设备才可以实现直接被测量,因此只能估计其数值。几个州的观察家最终将适应参数的参考车辆模型作为开发的目的。然而侧滑角的估计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避免有关参考模型参数识别/适应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分层神经网络方法估算侧滑角。横向加速度、偏航角速率、速度和引导角,都可以作为普通传感器的输入值。人脑中的神经网络的设计和定义的策略构成训练集通过数值模拟与七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车辆模型都已经获得了。在各种路面上神经网络性能和稳定已经通过处理实验数据获得和相应的车辆和提到几个处理演习(一步引导、电源、双车道变化等)得以证实。结果通常显示估计和测量的侧滑角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 1 介绍 稳定控制系统可以防止车辆的旋转和漂移。实际上,在轮胎和道路之间的物理极限的附着力下驾驶汽车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通常大部分司机不能处理这种情况和失去控制的车辆。最近,为了提高车辆安全,稳定控制系统(ESP[1,2]; DYC[3,4])介绍了通过将差动制动/驱动扭矩应用到内/外轮胎来试图控制偏航力矩的方法。 横摆力矩控制系统(DYC)是基于偏航角速率反馈进行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系统使车辆处于由司机转向输入和车辆速度控制的期望的偏航率[3,4]。然而为了确保稳定,防止特别是在低摩擦路面上的车辆侧滑角变得太大是必要的[1,2]。事实上由于非线性回旋力和轮胎滑移角之间的关系,转向角的变化几乎不改变偏航力矩。因此两个偏航率和侧滑角的实现需要一个有效的稳定控制系统[1,2]。不幸的是,能直接测量的侧滑角只能用特殊设备(光学传感器或GPS惯性传感器的组合),现在这种设备非常昂贵,不适合在普通汽车上实现。因此, 必须在实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侧滑角估计,具体是测量横向/纵向加速度、角速度、引导角度和车轮角速度来估计车辆速度。 在主要是基于状态观测器/卡尔曼滤波器(5、6)的文学资料里, 提出了几个侧滑角估计策略。因为国家观察员都基于一个参考车辆模型,他们只有准确已知模型参数的情况下,才可以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估计。根据这种观点,轮胎特性尤其关键取决于附着条件、温度、磨损等特点。 轮胎转弯刚度的提出就是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适应观察员能够提供一个同步估计的侧滑角和附着条件[7,8]。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一个更复杂的布局的估计量导致需要很高的计算工作量。 另一种方法可由代表神经网络由于其承受能力模型非线性系统,这样不需要一个参

汽车直线制动仿真计算与优化

传统制动系统的建模及仿真优化 1.1 汽车直线制动仿真计算理论基础 汽车直线制动时,对两轮接地点分别取距(图1-1),可得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为 1()g z G b zh F L += (1-1) 2()g z G a zh F L -= (1-2) 式中,j z g =,1z F 、2z F 分别为路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作用力;G 为汽车重量;a 、b 分别为质心至前后轴的距离;j 为汽车减速度;g h 为汽车质心高度;L 为汽车的轴距。 汽车理论制动力分配关系为 1(2)2r f g Gb F F h =+ (1-3) 式中,r F 为汽车后轴制动力;f F 为汽车前轴制动力。 1.1.1 制动力分配比 制动力分配比β为 f f r F F F β=+ (1-4) 1.1.2 直线制动的最佳制动力分配 设汽车前轮刚要抱死或者汽车前、后轮同时刚要抱死的减速度为du zg dt =,则 1u G du F Gz g dt ββ== 式中,z 为制动强度。 根据汽车理论,可知前、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为 1()f g z b zh L β?=+ (1-5) (1)1()r g z a zh L β?-=- (1-6) 前后轴的附着效率为 f f g b L E h L ?β= - (1-7)

(1)r r g a L E h L ?β=-+ (1-8) 由于后轮先抱死容易发生后轴侧滑,是一种不稳定工况,故r f ψ??≤≤,由式(1-5)和式(1-6)可以得出制动力分配比的极限关系为 min min 1g g h h a b L Iz L Iz ??β??????+-≤≤+ ? ????? (1-9) 式中,min z 为整车应达到的最小制动强度。 利用不等式(1-9),可以确定0.2()0.8?≤≤湿滑路面(干燥路面) 的极限条件下,满载工况制动力分配比的允许范围。 1.2 优化设计 1.2.1 设计变量 将制动力分配比β作为设计变量,根据车辆制动系统设计经验可以取初值为00.4x =。 1.2.2 目标函数 附着系数在制动强度(z=0.2~0.8)范围内,应尽可能接近防止车轮抱死需要的附着系数,此时地面的附着条件发挥得越充分,汽车轴间制动力分配越好。在实际设计时,可以分别在满载与空载的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的差值平方和前乘以相应的权值。所以,当制动强度z 在0.2~0.8范围变化时,根据汽车满载时前轴和后轴的实际附着系数,利用曲线与理想曲线间差值平方和为最小建立目标函数,即 0.8220.2min ()()()f r z F z z β??=??= -+-??∑ (6-10) 1.2.3 约束条件 由于汽车在任何载荷情况下都要满足ECE 制动法规要求,根据ECE 制动法规和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 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对汽车制动力分配要求如下所述。 对于?=0.2~0.8之间的各种车辆,要求制动强度为 z ≥0.1+0.85(?-0.2) 当z>0.2时,有 10.070.85f z c ?+??=- ??? 当0.3

捣固车ZF箱的结构及电液控制原理浅析2

捣固车ZF箱的结构及电液控制原理浅析 广州公务机械段线路维修车间见习生刘文强 摘要:通过对ZF箱的基本结构及电液控制系统的原理的分析,从而完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ZF箱的工作过程,以减少或防止ZF箱的故障。 关键词:捣固车、ZF箱、液压系统、电气控制、工作原理 大型养路机械应用于线路的养护维修,具有安全、高效、优质的施工作业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线路的维修质量,延长线路维修周期,节约维修费用,对于铁路的提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型养路机械上一些关键部件大多是进口部件,比如动力换挡变速箱(变矩器),因操作人员对其原理不了解,造成使用中出现故障无法处理,耽搁了工作,影响了正常施工。为此结合图纸和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多方请教,对ZF箱的原理作以简要分析。从而更好的使用保养ZF 箱。 ZF变矩器是一个电液控制系统,由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下面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 一、液压部分 液压系统:油泵出来的压力油分为两路:一路进入调压阀后作为主油路来使换挡阀和离合器动作;另一路进入电磁阀作为控制油路。如图1所示为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下面对其作简要的分析: M1和S1控制前进离合器KV,M4和S4控制后退离合器KR。下面以前进离合器来分析: 当M1得电后,其电磁铁推动铁芯压缩弹簧,关闭回油口,打开通向换挡阀的控制油路,压力油作用在换挡阀的端部,推动阀芯移动,使主油路的压力油进入前进离合器KV的油缸,则前进离合器KV结合。 换挡阀S2控制换挡离合器K1/3和K2/4,当换挡阀在零位时,压力油接通离合器K2/4的油缸,换挡阀在工作位时,压力油接通离合器K1/3的有缸,使其动作。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仿真测试系统 系统概述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用户实用角度,能够辅助进行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推进了半实物仿真的理论应用,并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具有优秀实践性的设计思想,在航电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由于仿真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验证功能,因此与现有的测试技术有相当的可交融性。在航电设备的研制和测试过程中,都必须有仿真技术的支持:利用仿真技术,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快速构建系统原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利用仿真验证成果,可在系统开发阶段进行产品调试;通过仿真功能,还可对与系统开发进度不一致的子系统进行模拟测试等。 针对航电设备产品结构和研制周期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可以兼顾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的系统仿真平台。即以半实物仿真为基础,综合系统验证、系统测试、设备调试和快速原型等多种功能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目前,众多研发单位都在思索着如何应对航电设备研制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如何采取高效的工程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验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在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定位设备可被认为是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终端输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目标能否实现。在传统的系统验证过程中,地面综合测试是主要的验证手段,然而,它首先要求必须完成所有分系统的研制总装,才能进行综合测试。如果能够结合面向设备的仿真手段,则可以解决因部分设备未赶上研发进度导致综合测试时间延长的问题。在以往的开发周期中,面向设备的仿真技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 (1)仿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个测试对象上,并且缺乏对对象共性的重用; (2)仿真技术缺乏对复杂环境与测试对象的模拟; (3)仿真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性,比如各个阶段中仿真应用成果没有实现共享,

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自动化学院 班级: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一、第一次上机任务 1、熟悉matlab软件的运行环境,包括命令窗体,workspace等,熟悉绘图命令。 2、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如下二阶系统的在幅值为1脉宽为1刺激

下响应的数值解。 2?,??n10?0.5,??(s)G n22?????2ss nn3、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高阶系统阶单位跃响应曲线的数值解。 2?,,??5T?n100.5,???Gs)( n22???1)?s(?2s)(Ts?nn4、自学OED45指令用法,并求解题2中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程序代码如下: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曲线如下: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二、第二次上机任务 试用simulink方法解微分方程,并封装模块,输出为。得到各、1x i 状态变量的时间序列,以及相平面上的吸引子。 ?x?x??xx?3121? ??xx?x???322 ??xx?xx??x??32321参数入口为的值以及的初值。(其中,以及??????x28?10,?8/,,3,?i1模块输入是输出量的微分。)初值分别为提示:0.001xxx?0,?0,?312s:Simulink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论文)(1)汇编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指导教师:郭斌峰职称:老师 学生姓名:赵鑫学号:1302020157 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答辩日期:2016年6月01日 2016年6月01日

摘要 发动机的润滑是由润滑系来实现的。润滑系的基本任务就是将润滑油不断地供给各零件的摩擦表面使其润滑,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润滑系虽然不参加发动机能量转换,却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使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作为汽车业维修人员,我们应该知道润滑系的组成和功用,并应对润滑系的常见故障现象、故障部位、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排除有一定的认识,明确其检测和诊断的基本思路。本设计讲述了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与功用,润滑方式,机油的使用性能,润滑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以及普桑的维修案例。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汽车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我们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运用检测仪器快速准确地查找汽车的故障原因,并把故障排除。 关键词:润滑系,功用,故障排除,维护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1 润滑系的概述 (1) 1.2 发动机润滑方式 (1) 1.3 发动机润滑系的油路 (2) 1.4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 (3) 1.5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3) 1.5.1 机油泵 (3) 1.5.2 安全阀 (5) 1.5.3 机油滤清器 (5) 1.5.4 机油散热器 (6) 1.5 .5曲轴箱通风 (6) 第二章润滑剂 (7) 2.1润滑剂的分类和作用 (8) 2.2润滑油的使用特性及机油添加剂的性能 (8) 2.2.1机油的使用特性 (8) 2.2.2 机油添加剂的作用 (8) 2.3机油的更换及注意事项 (9) 第三章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 (9) 3.1机油压力过低 (9) 3.2机油压力过高 (10) 3.3机油消耗过多 (11) 第四章普桑润滑系故障维修实例 (13) 4.1 机油报警灯闪亮,报警器响 (13) 4.2机油警报器响个不停 (13)

汽车智能制动系统的数学建模与MATLAB仿真综述

汽车智能制动系统的数学建模与MATLAB仿真 摘要 本文主要以汽车制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车辆动力学模型、轮胎模型、制动系统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从而获得汽车的智能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各个模型的子系统,并将他们组装成汽车的智能制动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本文中汽车智能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了模糊神经网络优化的PID控制,没有选用传统的逻辑门限方法。本文利用汽车智能制动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研究了在不同路面上智能制动系统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智能制动系统;Simulink仿真;控制方法;滑移率;模糊神经网络 Abstract: Key: 绪论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动安全系统,另外一方面是被动安全系统。所谓主动安全,就是避免事故的发生,主动安全性的好坏决定了汽车发生事故的概率;而被动安全则是在发生事故时汽车对车内成员的保护或对被撞车辆或行人的保护,被动安全性的好坏主要决定了事故后车内成员的受伤严重程度。汽车制动系统就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汽车的制动性主要由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三方面来评价。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是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它从防止制动过程中车轮抱死的角度出发,避免车辆后轮侧滑和前轮丧失转向能力,提高车辆对地面附着能力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改善车辆制动稳定性、操纵性和缩短制动距离等目的。 目前,ABS开发模式有传统实车开发和基于计算机仿真两种。在传统ABS开发模式中,ABS 控制规律依靠大量实车道路试验,不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开发周期较长。通常确定的控制参数只适用于某一具体车型,互换性不好,开发出的ABS产品在装到其他车型上时,需要再次进行道路试验,延长了开发周期、增加了成本。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车辆制动过程,探索控制方法,已成为可能。基于计算机仿真的ABS开发,把实车实验安排到开发最后阶段,绝大部分工作通过计算机仿真完成,缩短了开发时间,

捣固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用版

YF-ED-J237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捣固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捣固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岗位职责 1、直属班长的领导,执行其布置的工作任务。 2、熟悉捣固机设备性能,构造及操作管理。 3、负责本岗位所属设备的点检、巡检工作。 4、操作时要精力集中。 5、严格按规程操作,保证把煤料捣固成合格的煤饼。 6、负责填写本岗位的原始记录。

7、负责搞好本岗位及所属设备卫生。 8、搞好捣固机的润滑及维护工作。 二、工艺流程 入炉煤煤流程 精煤(配煤)→1至5号料仓→皮带秤→电磁除铁器→煤一皮带→可逆锤式反击破碎机→洒水→煤二皮带→煤塔→摇臂式给料器→侧装煤车→碳化室 三、设备及构造型号 1、摇臂式给料器 18台 给料厚度 150250mm 给料量 0.3~ 1.00t/min 给料口尺寸:600×900mm 摇动次数:45.5 次/min 2、捣固机

Exata仿真开发设计参考文档

3. EXata 智能仿真系统介绍 3.1 EXata 仿真系统概述及特点 EXata 是一套用来仿真大型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完整平台。通过它先进的模拟和仿真技术,可以预测复杂的网络行为和性能表现,从而提高网络在设计、运营和管理方面的效率。 EXata可帮助用户解决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开发新技术: - 设计和开发新的网络技术:利用EXata 协议栈的OSI 型架构,来设计新的通信协议。 - 设计和开发与真实网络规模相当的无线网络:EXata 可以在双核或四核的计算机系统中评估具有成百上千个设备的大型无线网络。- 进行‘what-if’假设分析:分析网络的性能并予以优化。用户可以先设计网络,然后执行批量测试来验证网络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例如不同的路由协议、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发送功率等。 2)将EXata 仿真网络与现有的真实网络、网络业务和网络设备相连接: - 查看真实的业务在EXata 仿真网络上的执行情况:EXata 仿真平台上可以运行真实的网络业务,例如VoIP, 互联网浏览器,和流媒体视频,和在真实网络中没有任何区别。 - 在网络真正部署之前,利用仿真网络先进行充分的模拟练习:EXata 的出现,使得对尚处于设计中的新一代战术通信网络和通信设备进行精良的训练成为了可能。

3)利用业内通用的工具来分析和管理EXata 仿真网络: - 窥探数据包:EXata 带有一个sniffer 接口,可以允许第三方工具,如Wireshark 和微软的Network Monitor 来窥探/捕获来自EXata 仿真网络任何一个设备的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分析。这可让用户调试和 排查网络问题。 - 管理仿真网络:EXata 带有一个SNMP 代理,可以允许用户使用标准的SNMP 管理工具来查看、监控和控制EXata 仿真网络,就像管理真实网络一样。 EXata 仿真系统的突出优势有: 1)速度——实时仿真 EXata 支持实时仿真,可将不同的软件、硬件、网络行为引入系 统作半实物仿真。而在开发者或网络设计者进行‘what-if’ 假设分析时,则可以采用比实时更快的速度来做一系列模拟测试, 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各种模型、网络和流量参数的评测和分析。 2)伸缩性——可模拟复杂的大型网络 以业界最先进的硬件和并行计算技术为后盾,EXata 可模拟上千个 节点的复杂大型网络。EXata可以运行在集群式计算系统(cluster)、多内核计算系统、或多处理器计算系统上,对大型网络进行精确的 仿真模拟。 3)精确性——丰富的高精度协议模型 EXata 拥有丰富的、经过精心设计的、符合标准的协议模型库,包 括许多先进的无线网络环境所需用到的模型,使用户可以更加精确

实验四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与设计

实验四 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与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连续部分的程序实现方法; 2、熟悉仿真程序的编写方法。 二、 实验内容 一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H 型双极式PWM 直流调速系统,已知电动机参数为:N P =200W ,N U =48V ,N I =4A ,额定转速 500r/min ,电枢电阻Ra=6.5欧,电枢回路总电阻R=8欧,允许电流过载倍数2λ=,电势系数C 0.12min/e V r =?,电磁时间常数s T l 015.0=,机电时间常数s T m 2.0=,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s T oi 001.0=,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s T on 005.0=。设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 ** nm im cm U U U 10V ===,调节器输入电阻Ω=k R 400。已计算出电力晶体管D202 的开关频率f 1kHz =,PWM 环节的放大倍数s K 4.8=。 试对该系统进行动态参数设计,设计指标: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i 5%σ≤;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n 20%σ≤;过渡过程时间s t 0.1s ≤。 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 一、 设计计算 1. 稳态参数计算 根据两调节器都选用PI 调节器的结构,稳态时电流和转速偏差均应为零;两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均选择为12V 电流反馈系数;A V A V I U im /25.14210nom *=?==λβ 转速反馈系数:r V r V n U nm min/02.0min /50010max *?===α 2. 电流环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 oi =0.2ms ,按电流环小时间常数环节的近似处理方法,则 s T T T oi s i 0003.00002.00001.0=+=+=∑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 电流环可按典型Ⅰ型系统进行设计。电流调节器选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s s K s W i i i ACR ττ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